第一篇:弘扬新疆精神 提升全社会文明程度
弘扬新疆精神 提升全 社会文明程度
时间: 2011-12-22 23:01:00 新疆日报网
张春贤勉励我区全国文明城市、村镇、单位弘扬新疆精神提升全社会文明程
度
(新疆日报网讯)22日上午,自治区党委书记张春贤会见了载誉归来的新疆全国文明城市(区)、文明村镇、文明单位以及全国文明城市提名代表,勉励获得荣誉的城市和单位以此为新的起点,继续发扬成绩,弘扬新疆精神,以提高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为目标,在全疆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为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中央文明委从2005年开始评选全国文明城市、村镇、单位活动,每3年评选表彰一次。在今年12月20日举行的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表彰大会上,中央文明委表彰了第三批全国文明城市(区)、文明村镇和文明单位。克拉玛依市获得第三批全国文明城市荣誉称号,是西北五省唯一获此殊荣的地级市;库尔勒市蝉联全国文明城市;富蕴县城等19个村镇获得全国文明村镇荣誉称号,新疆机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等35个单位获得全国文明单位荣誉称号。
张春贤代表自治区党委、政府,向受表彰的我区城市(区)、村镇、单位表示热烈祝贺。他说,多年来特别是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以来,克拉玛依、库尔勒等城市、单位和县城在创建活动中,始终把发展作为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础,综合实力不断增强,为文明城市的创建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而创建的过程也使得城市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进一步增强了城市的吸引力。此次获得荣誉,是这些城市、单位综合实力、市民素质、文明水平、良好精神风貌的具体体现,是新疆良好发展形势的生动展现,荣誉来之不易,可谓实至名归。实践证明,精神文明
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创建活动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凝聚力、吸引力,也有着强大的生命力。
张春贤希望获得荣誉的城市、单位,要以此为新的起点,继续发扬成绩,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要在全疆广泛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坚持以现代文化为引领,弘扬新疆精神,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以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为重要载体,进一步提高公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使越来越多的城市、村镇和单位跨入先进行列,整体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
自治区领导白志杰、胡伟参加会见。
克拉玛依市委书记徐卫喜代表获奖城市、村镇、单位发言,汇报了创建工作的体会和收获。
第二篇:在全社会培育弘扬工匠精神
在全社会培育弘扬工匠精神
经过30多年的快速发展,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制造大国,但制造业大而不强,产品档次不够高,自主创新能力较弱。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需要一大批具有工匠精神的劳动者挥洒汗水、奉献智慧。
工匠精神是一种严谨认真、精益求精的精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工匠精神,大至“格物致知”的理念,小如“家有良田万顷,不如薄艺在身”的意识,都与工匠精神有着密切联系。回顾历史,从古代的鲁班、庖丁,到新中国成立后的八级工,我国一直不缺乏对工匠精神的推崇。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流传的一句歇后语“八级工拜师——精益求精”,反映了当时社会上对工匠精神的崇尚。但近些年来,“速度为王”成为一些地方和企业的时髦用语,工匠精神逐渐被忽视,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我国制造业大而不强。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期。如果说提高科技创新水平、强化工业基础能力、提升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水平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硬件”,那么,工匠精神则是制造业转型升级必不可少的“软件”。缺少“软件”支撑的“硬件”,难以充分发挥作用。建设制造强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精益求精、注重细节的工匠精神。把品质从99%提高到99.99%,将产品的每个细节尽可能做到极致,是工匠精神的精髓。在建设制造强国的进程中,现代产业工人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和价值。具有工匠精神的产业工人不仅是现代化大生产中的“螺丝钉”,更是具有“匠心”的工业艺术品大师,是现代制造业的栋梁。
当今世界,凡拥有发达制造业的国家,无不重视工匠精神的培育。德国人素以严谨的工作态度著称。德国的现代化之路,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一条技术兴国、制造强国的道路;从内涵看,支撑这条道路的则是工匠精神。当欧盟其他国家经济处于衰退中时,德国经济却能一枝独秀、表现抢眼,这与德国人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密不可分。在日本,制造者认为制作出一件优良的产品是自己的荣耀;如果由于自身疏漏而导致产品缺陷,即是耻辱。这种“荣誉法则”推动很多日本企业数十年如一日专攻一种产品、一门技艺,使其工业制造能力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培育工匠精神,需要改善社会文化环境、完善激励制度。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应具备“四个崇尚”,即崇尚劳动,尊重生产一线劳动者的劳动;崇尚技能,让技能型人才有地位、有较高收入、有发展前途;崇尚创造,真正的工匠应富有强烈的创新和创造精神;崇尚“十年磨一剑”的理念,摒弃急功近利的思想。同时,合理的激励制度能够促使产业工人养成精益求精的习惯,最终形成体现工匠精神的行为准则和价值观念。为此,应围绕产业工人的培训、奖励、社会保障等建立完善的制度体系,转变“重装备、轻技工,重学历、轻能力,重理论、轻操作”的观念,逐渐形成培育工匠精神的良好土壤。
第三篇:提升文明程度 建设和谐社区
把社区思想政治工作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
社区思想政治工作应自觉地把解决思想问题同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多做顺民意、得民心的好事实事,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群众的心坎上。几年来,安庆市委牢记“群众利益无小事”的道理,从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做起,尽心尽力地为社区群众排忧解难。
着力抓就业和再就业。坚持以技能培训为抓手,以社区服务为重点,以党员下岗职工带头再就业、带领下岗职工再就业的“双带”活动为载体,广辟就业渠道,创造就业机会,千方百计帮助下岗职工再就业。目前,全市3/4社区的下岗职工再就业率已达90%以上。
着力抓困难群众救助。各社区因地制宜,开展面向老、幼、残、孤、困、优抚对象的社会救助和福利服务。社区普遍建立了困难群众档案,组织社区党员为优抚对象、孤寡老人、病残人员提供清扫、购物、求医、护理等服务,积极开展献爱心送温暖活动,帮助困难居民。
着力抓社会保障。建立市、区、街、居四级城市社会保障网络,做到贫有所济、难有所帮,应保尽保。近两年来,全市累计发放低保保障金近亿元,其中地方财政配置资金达3000多万元,有力地保障了低收入群众的基本生活。
把社区思想政治工作与体现人文关怀结合起来
人民群众的需求是思想政治工作的第一信号。社区思想政治工作应坚持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把关注人的全面发展、满足人们多层次需要的人文关怀贯彻在实际工作中。
加强文化建设。采取针对性较强、寓教于乐、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大力加强社区文化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活动,用先进文化抢占社区思想文化阵地。目前,每个社区都建有文化活动站,组建了业余文艺演出团、娱乐健身协会等。菱湖、孝肃两个街道被评为“全国体育达标先进社区”。
优化社区环境。在城区交通建设方面,拓宽改造90%以上的老城区道路,安庆长江大桥建成通车,改善了交通环境和市民出行条件;在园林建设方面,城市绿化覆盖率达31%,改善了城市生态环境,提升了城市文化品位;在城市管理方面,通过开展整治交通秩序、深化环卫体制改革等工作,构建城市管理的长效机制。
整合服务资源。各街道建立了社区服务中心,各居委会建立了服务站,形成社区服务网络,方便居民生活。同时,大力倡导居民群众以自己的知识、技能和劳动为社区、为他人提供服务。目前,全市城区共组建社区服务队伍20余支,社区志愿者达两万余人。
把社区思想政治工作与维护社会稳定结合起来
目前,改革发展正处于关键时期,改革的难度在增加,稳定的压力也在加大。面对新情况、新问题,安庆市委着眼于构建和谐社会,坚持“人民至上、稳定第一”,以解决群众关注、社会聚焦的问题为重点,将社区思想政治工作与维护稳定工作紧密结合起来。
注重未成年人思想教育。社区是对未成年人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各社区通过与学校联合办家长学校、家庭教育指导中心等方式,充分利用市民学校、社区活动中心等场所,组织开展富有吸引力的思想教育和文体活动,使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相互贯通、相得益彰,形成了社会化、开放型的思想道德建设体系,促进了未成年人的思想教育。
注重社区综合管理。积极响应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创建八百里皖江文明长廊”活动,广泛开展平安社区建设和创建文明社区活动,初步形成了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以基层政法、综合治理组织为主体,以社区群众自治组织为基础,职责明确、协调配合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新格局。
注重矛盾纠纷调处。面对人民内部矛盾出现的新情况、新特点,各社区都建立健全了民事调解组织,开展经常性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活动,有的放矢地进行释疑解惑、情绪疏导,使矛盾得到及时化解,把问题消除在萌芽状态。
第四篇:申论:在全社会培育弘扬工匠精神
导语:申论文章可能是很多考生的一大难点,对于申论作文技能的提升,其实可以从模仿开始,从背诵好的文章,模仿优秀文章入手,看的多了,学的多了,自然而言会在自己的体内消化,最后变成自己的东西,名言信手拈来,对策有理有据,分析鞭辟入里,在此基础上更进一步,时间久了,就能写得出一手好文章。在此,中公教育申论频道推出【跟着大咖学写作】栏目,会定期更新我们精挑细选的优秀大家手笔,供考生背诵学习之用。文章中的红字考生可以着重背诵,化为己用。
经过30多年的快速发展,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制造大国,但制造业大而不强,产品档次不够高,自主创新能力较弱。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需要一大批具有工匠精神的劳动者挥洒汗水、奉献智慧。
工匠精神是一种严谨认真、精益求精的精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工匠精神,大至“格物致知”的理念,小如“家有良田万顷,不如薄艺在身”的意识,都与工匠精神有着密切联系。回顾历史,从古代的鲁班、庖丁,到新中国成立后的八级工,我国一直不缺乏对工匠精神的推崇。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流传的一句歇后语“八级工拜师——精益求精”,反映了当时社会上对工匠精神的崇尚。但近些年来,“速度为王”成为一些地方和企业的时髦用语,工匠精神逐渐被忽视,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我国制造业大而不强。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期。如果说提高科技创新水平、强化工业基础能力、提升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水平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硬件”,那么,工匠精神则是制造业转型升级必不可少的“软件”。缺少“软件”支撑的“硬件”,难以充分发挥作用。建设制造强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精益求精、注重细节的工匠精神。把品质从99%提高到99.99%,将产品的每个细节尽可能做到极致,是工匠精神的精髓。在建设制造强国的进程中,现代产业工人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和价值。具有工匠精神的产业工人不仅是现代化大生产中的“螺丝钉”,更是具有“匠心”的工业艺术品大师,是现代制造业的栋梁。
当今世界,凡拥有发达制造业的国家,无不重视工匠精神的培育。德国人素以严谨的工作态度著称。德国的现代化之路,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一条技术兴国、制造强国的道路;从内涵看,支撑这条道路的则是工匠精神。当欧盟其他国家经济处于衰退中时,德国经济却能一枝独秀、表现抢眼,这与德国人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密不可分。在日本,制造者认为制作出一件优良的产品是自己的荣耀;如果由于自身疏漏而导致产品缺陷,即是耻辱。这种“荣誉法则”推动很多日本企业数十年如一日专攻一种产品、一门技艺,使其工业制造能力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培育工匠精神,需要改善社会文化环境、完善激励制度。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应具备“四个崇尚”,即崇尚劳动,尊重生产一线劳动者的劳动;崇尚技能,让技能型人才有地位、有较高收入、有发展前途;崇尚创造,真正的工匠应富有强烈的创新和创造精神;崇尚“十年磨一剑”的理念,摒弃急功近利的思想。同时,合理的激励制度能够促使产业工人养成精益求精的习惯,最终形成体现工匠精神的行为准则和价值观念。为此,应围绕产业工人的培训、奖励、社会保障等建立完善的制度体系,转变“重装备、轻技工,重学历、轻能力,重理论、轻操作”的观念,逐渐形成培育工匠精神的良好土壤。
本文源自《人民日报》 作者:李泽泉(浙江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浙江
科技学院基地)
第五篇:在全社会大力弘扬伟大抗疫精神
在全社会大力弘扬伟大抗疫精神
新冠肺炎疫情是百年来全球发生的最严重的传染病大流行,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遭遇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面对突如其来的严重疫情,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经过艰苦努力,付出巨大牺牲,取得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重大战略成果,创造了人类同疾病斗争史上又一个英勇壮举。
“在这场同严重疫情的殊死较量中,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以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大无畏气概,铸就了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强调“我们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伟大抗疫精神,使之转化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力量”。
病毒突袭而至,疫情来势汹汹。面对这场惊心动魄的抗疫大战、艰苦卓绝的历史大考,举国上下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以非常之举应对非常之事,迅速打响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用1个多月的时间初步遏制疫情蔓延势头,用2个月左右的时间将本土每日新增病例控制在个位数以内,用3个月左右的时间取得武汉保卫战、湖北保卫战的决定性成果,进而又接连打了几场局部地区聚集性疫情歼灭战。
与此同时,中国本着公开、透明、负责任的态度,积极履行国际义务,同世界各国携手合作、共克时艰,以实际行动帮助挽救了全球成千上万人的生命,以实际行动彰显了中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真诚愿望。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取得重大战略成果,充分展现了党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充分展现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力量,充分展现了中华文明的深厚底蕴,充分展现了中国负责任大国的自觉担当,极大增强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凝聚力和向心力,激励我们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披荆斩棘、奋勇前进。
“一个民族之所以伟大,根本就在于在任何困难和风险面前都从来不放弃、不退缩、不止步,百折不挠为自己的前途命运而奋斗。”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巨繁重。应该看到,我们越发展壮大,遇到的阻力和压力就会越大,面临的外部风险就会越多,就越需要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
抗疫斗争伟大实践再次证明,党具有无比坚强的领导力,是风雨来袭时中国人民最可靠的主心骨;中国人民具有不屈不挠的意志力,是战胜前进道路上一切艰难险阻的力量源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显著优势,是抵御风险挑战、提高国家治理效能的根本保证;新中国成立以来所积累的坚实国力,是从容应对惊涛骇浪的深厚底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强大精神动力,是凝聚人心、汇聚民力的强大力量;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广泛的感召力,是应对人类共同挑战、建设更加繁荣美好世界的人间正道。
中华民族历史上经历过很多磨难,但从来没有被压垮过,而是愈挫愈勇,不断在磨难中成长、从磨难中奋起。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在新的伟大征程上,大力弘扬伟大抗疫精神,勠力同心、锐意进取,我们一定能够创造新的时代辉煌、铸就新的历史伟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