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0311社区建设龙区长讲话稿
在江岸区街道暨社区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区人民政府副区长 龙宁
二○一○年三月十一日
各位领导、同志们:
经区委常委会和区长办公会同意,今天召开全区街道暨社区建设工作会议,主要是结合全国和全省和谐社区建设工作会以及全市民政工作会议、老龄工作会议精神,总结2009年我区社区建设等方面工作,部署2010年工作任务。
一、2009年主要工作回顾
2009年我区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改善民生、维护民利为重点,强化“两型社区”创建,着力构建和谐社区,加快建设公共服务平台,不断提高服务水平。通过全区上下共同努力,各街道、部门通力合作,出色地完成了全年各项绩效目标,荣获了“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城区”、“全国婚姻登记规范化单位”、“全国志愿服务贡献奖”、“全省低保规范化管理AA级单位”、“全省社会组织登记管理文明窗口”等荣誉称号。
一是和谐社区建设取得新成效。深入推进“两型社区”创建活动,各街道认真组织,安装楼道节能灯1.4万盏,为低保户免费赠送1.5万个节水龙头,完成51个社区“两型 社区”建设基础创建工作,其中花桥街大江园社区和上海街扬子社区成为市级两型建设示范社区。区建设、水务、园林、城管、环保、文体、妇联等部门积极参与,组织实施节水工程、垃圾分类、安装餐馆油水分离器,评选“两型示范家庭”。在各街道的积极推进和财政局、国资办、行管局、房地公司等部门的通力合作下,投资1152万元,建成5个街道社区服务中心和54个社区服务站,其中丹水池街、四唯街、大智街克难攻坚,率先基本完成街道服务中心和社区服务站建设任务。完成大智、球场、花桥、二七4个街道、18个社区连片提档升级工作。为缓解老城区型社区物业服务缺位的问题,在118个社区因地制宜推进物业服务,基本建立物业服务机构和管理机制,让居民群众真正得实惠。圆满完成162个社区换届选举,社区直选面扩大到47%,居民参选率达到90%以上,社区各项经费全部落实到位。弘扬志愿服务精神,全区登记注册社区志愿者近10万人,组织各类服务活动1千余次,区社区志愿者协会荣获全国志愿服务工作先进集体。通过全区共同努力,我区、台北街、百步亭社区分别荣获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城区、街道、社区等光荣称号。
二是社会救助体系逐步完善。为166个社区配置了低保工作专用电脑,建立了“社会救助、优抚资金管理系统”,低保规范化管理工作达到省级“AA”标准。探索完善元旦、春节救助慰问、慈善超市救助、大病救助、临时救助等专项救助项目,较好地保障了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三是双拥优抚安置政策全面落实。各类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款落实率100%,较好地维护优抚对象合法权益;多渠道安置城镇退伍兵,安置率达97.5%。积极协调雷达学院官兵参与“八运会”开幕式表演,组织辖区部队1千余人参加江滩焰火晚会的警戒任务。积极开展拥军优属、拥政爱民活动,区领导带队走访慰问部队,安排专场“梦幻九歌”大型杂技演出慰问官兵,军政军民关系和谐融洽。
四是社会事务管理不断规范。依法开展民间组织登记和管理,不断加强民办非企业单位自律与诚信建设。投入80万元优化了婚姻登记处服务环境,增加节假日服务时间,提高了服务质量,荣获全国婚姻登记规范化单位。
五是老龄工作进一步推进。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纳入区政府“十件实事”,投入40万元为242名空巢老年人开展了居家养老“无偿服务”和“补偿服务”。全年共新办老年优待证6586个,年审4.5万个,老年人的各项优待政策得到落实。建国60周年前夕,我区选送的《天路》、《娄山关》大型合唱节目,荣获省、市金奖。车站街、西马街分别荣获市老龄工作模范街道和优秀街道。
2009年,全区社区建设工作取得的成绩凝聚着各级领导的重视与支持,凝聚着区直各部门、各街道和广大社区工作者的辛勤劳动和奉献。在此,请允许我代表区委、区人大、区政府、区政协,向全区社区工作者表示衷心的感谢!向支 持社区建设工作的各街道、各部门领导及社会各界致以衷心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二、2010工作思路
2010年是“十一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十二五”规划谋划之年。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围绕“服务大局、惠及民生、夯实基础、重点提升”的基本思路,进一步解放思想,通盘谋划,整合资源,重点突破,努力推动社区建设和民政工作上水平,提高我区人民的幸福指数。
(一)全面完成“十一五”任务,着力谋划“十二五”发展
2010年社区建设工作的特点是硬件建设任务重、软件建设挑战大、创新发展要求高。
一是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社区建设的若干意见》(武发[2008]18号)和《关于“十一五”期间加强和改进社区服务工作的意见》(武政[2008]33号)的要求,2010年必须全面完成街道社区服务中心和社区服务站的建设等各项任务。按照我区两型社区建设方案,3年要完成80%的两型社区基础创建任务,今年是第3年。社区连片提档升级工作也是最后一年。
二是按照市政府《关于深入推进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武政[2007]63号),各区人民政府要于2010年年底之前解决辖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业务用房问题。
三是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区级文化建设 的意见》(武办发[2008]21号)2010年要基本完成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区中心基础设施和街道、社区基层服务点建设,按标准建设街道综合文化站,社区文化活动室。
四是按照市政府《关于促进我市养老服务业发展的意见》(武政办[2009]130号)2010年底之前各区要分别建设1所综合性,多功能的国办养老机构,1个老年人活动中心,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托老所)中心城区实现全覆盖。
五是按照今年创建全国残疾人工作示范城市和全国残疾人康复示范区的标准,要求70%的街道开展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80%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康复室,80%社区配社区康复协调员,残疾人康复服务率、建档率均达到90%,接受康复服务的残疾人及其亲友满意率不低于85%。建设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努力实现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
各部门要认真清理今年涉及社区建设的各项任务,主动与街道、社区沟通,共同研究实施方案。各街道要统筹考虑各项任务,充分整合资源,提出可操作的实施计划,确保完成“十一五”社区建设各项任务,提高社区建设水平。
“十二五”社区建设规划是民政部“创建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区、街标准”的要求,是区域社会发展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规划要明确今后5年社区建设的目标、思路和重点,统筹安排各级政府、各部门任务,包括社区组织、基础设施、社区服务、社区卫生、社区文化、社区治安、社区环境等方面的内容,研究社区建设总体布局、相关项目、资金 和政策;规划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将和谐社区建设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结合起来,指导社区建设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和谐城区建设奠定坚实基础,提升城区软实力;规划要更好地服务居民、造福群众,让百姓安居乐业,建设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
各街道要高度重视“十二五”社区建设规划工作,与街道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相结合,与相关部门发展规划相衔接,统筹安排今后五年社区各项建设任务和项目。民政、卫生、文体、计生、老龄、残联等部门要完成社会事业各专项规划并主动与街道衔接。社区办要精心组织、统筹协调,深入研究事关社区长远发展的全局性、关键性问题,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切实做好全区“十二五”社区建设规划,增强规划的前瞻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为了更好地完成社区建设的各项任务,经研究,决定在社区建设指导委员会领导下,建立社区建设工作分片联席会议制度,将16条街道和百步亭社区分为4个片区,沿江片联席会议由上海、大智、一元、车站、四唯、永清、球场7条街道组成,由一元街张远大主任负责召集;港澳台片由台北、西马、劳动、花桥4条街道组成,由台北街何耀华主任负责召集;下延线片由丹水池、二
七、新村3条街道和百步亭社区管委会组成,由丹水池街熊文胜主任负责召集;新城片由后湖、谌家矶2条街道组成,由后湖街刘宗华主任负责 召集。社区建设指导委员会各成员单位按照需要参与各片区工作。采取板块管理、上下联动、左右互动的方式,形成街道为主、部门支持、分类指导、各具特色的工作机制。
(二)加强社区软硬件建设,提高两型社区建设水平一是继续开展“两型社区”示范创建活动。围绕建设一批两型生活设施,倡导一种两型生活方式,完善一个两型社区服务体系,形成一套两型社区长效工作机制的“四个一”工程,抓好市级3个“两型”示范社区(老城区型:台北街桃园社区;新建型:新村街铁南社区;高端型:四唯街六合社区)的创建工作,在30%的社区(43个)继续开展“两型社区”基础创建工作。计划今年再增加1万盏楼道灯,实现全区“点亮居民楼道”;在有条件的社区安装太阳能节能灯和草坪灯。进一步提升社区物业管理水平,对二次供水的情况进行排查,明确水箱清洗的责任并建立相关制度,在保障居民饮水安全的同时宣传节约用水;对老旧住宅区电梯隐患、燃气热水器隐患进行排查,通过维修、更新并建立相关制度,在保障生命安全的同时,推行两型生活方式。
二是加大对基层硬件建设的投入。树立以民政为主导,老龄、残联为两翼并驾齐驱的大民政观念,将社区服务中心(站)的建设与文化站、老年活动室、残疾人康复室等通盘考虑,同步实施,方便居民办事,共享公共服务。继续改造社区办公用房,建设5个街道社区服务中心和40个社区服务站。深入开展社区连片提档升级工作,计划在新村街、丹 水池街的8个社区进行连片提档升级,不断提高社区建设整体水平。加强PSM系统平台建设,推广社区影像实景地图。
三是完善政府公共服务、社会中介服务和居民自助服务“三位一体”的服务体系。对已建成的社区服务中心(站)加强管理,实行规范化运作,做好社区办公用房产权归属认证工作。深化老城区物业服务,满足居民基本需求。各街道社区服务中心要引进社会中介组织。各社区要逐步建立“社区便民服务中心”等民非组织,开展便民利民服务。充分发挥社区志愿者的作用,树立特色和品牌项目,形成“有困难找社区志愿者、有时间当社区志愿者”的良好风尚。
(三)重点改善养老服务,提高困难群众生活质量 目前,我区现有60岁以上老年人12万人,占全区人口总数的18%,各类养老机构20个,床位数1572张,平均每百位老人床位数1.67张,距离每百位老人5张床位的标准差距很大。我们要按照“标准化建设,规范化管理,多元化养老,人性化服务”的要求,以加快养老服务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逐步满足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的养老服务需求。一是尽快启动天兴花园新福利院建设,达到1000张床位,起到示范、辐射作用;二是在堤角公园建设区级老年人活动中心,为老年人活动提供场所;三是利用现有优惠政策,积极鼓励、支持社会养老机构建设;四是积极探索居家养老模式,在有条件的街道建设社区居家养老示范中心,各街道、社区要依托养老服务机构,积极开展家庭护理、日间照料的 多样化居家养老服务;五是以街道、社区为平台,以养老机构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基地,培养一支职业化的护理服务员队伍,建立老年人健康档案和信息库,重点做好高龄老人和困难老人的家庭护理。今年将在上海街、劳动街、台北街、丹水池街进行居家养老服务工作试点,逐步实现居家养老服务全覆盖。
区老龄工作委员会各成员单位要充分认识老龄工作的重要性,各街道、各部门要按照创建老龄工作模范区、街社区和单位的标准,广泛开展创建活动,不断夯实老龄工作的基础,在全社会营造为老服务的良好氛围,建设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幸福城区。
要树立大民生观念,着力提高困难群众的生活水平。各街道、社区要在现有低保户、边缘户资料的基础上,全面调查辖区困难群众的情况,建立困难户的电子信息库,分析他们生活困难的具体原因,充分运用低保、救助、就业、医疗、住房、教育、老龄、残疾、社会保障等各方面的帮扶政策,切实将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每户困难群众家中,逐步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同时,对困难户数据库进行动态管理,规范各部门和社会团体的救助慰问活动,加强政府部门和街道、社区对各项救助政策及资金的监管,充分发展区、街慈善会的作用,整合社会资源,开展救助帮扶活动,实现“老有所依、幼有所托、残有所助、贫有所帮”,建设“人人讲奉献、处处有关爱”的文明城区。
(四)落实各项民生政策,规范社会管理服务 一是全面加强低保规范化管理。有效使用省低保信息管理系统网络,实现低保工作信息化;调整低保申报工作程序,强化街级责权;杜绝和清理“人情保”、“关系保”,严格落实三级管理责任制。简化申报程序,完善社会救助体系。
二是认真落实各项优抚政策。全面推行优抚经费社会化发放,确保城镇义务兵家庭优待金兑现率100%,优抚经费落实率100%。完善抚恤优待对象医疗保障体系,切实减轻优抚群体医疗负担。加大对特困优抚对象的帮扶和解困力度,确保优抚对象合法权益得到保障。建立退役士兵、随军家属人才信息库,全方位、多渠道为退役士兵、随军家属服好务。
三是加强社会组织登记与管理工作,完善区级社会组织信息网站,对社区基层社会组织全面开展备案工作,进一步规范社会组织市场。继续规范婚姻登记工作。建立婚姻登记预案,积极应对重大节日、吉祥日和特殊纪念日婚姻登记集中超量问题。强化婚姻登记法规培训,全面提升婚姻登记服务水平。
四是按照《武汉市地名管理办法》的要求,编制我区地名规划,超前做好新建道路的命名工作,改变地名命名滞后的现状。及时更新我区地名数据的内容,方便市民查询地名文化信息。规范地名命名程序,建立地名管理协调工作机制,开展地名标志设置的集中整治行动,在10月份之前完成全区所有道路的命名、路牌设置及残缺、破损路牌和门牌的更 换工作,提升地名管理水平。
(五)牢固树立民本观念,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 一是抓好社区组织建设和社区队伍建设。今年组织部与民政局将联合对社区党组织和社区居委会主要负责人和群干,分期分批进行培训,牢固树立“以人为本、为民服务”的观念,发挥社区党组织在和谐社区建设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培养和造就一支政治可靠、业务过硬、作风扎实、结构合理的社区工作者队伍。
二是加强制度建设。各街道要制定《社区居委会专职工作人员管理办法》,进一步健全社区工作者培养、激励和监督机制。民政局、财政局等部门要加强对街道、社区专项资金的监督,用制度管人、管事。创新工作方式,深化社区自治实践,开展“难点社区”治理和基层群众“自治实践创新奖”评选活动,全心全意为居民服务。
三是注重社区资源整合、共建共管。鼓励各类组织、单位和个人兴办社区服务业,构筑方便、就近、舒适的生活服务圈。积极探索街道、社区、社会单位参与社区建设和管理的有效形式。区、街慈善会要广泛开展慈善公益活动,引导社会各方面参与支持社区建设和民政工作。
三、对社区建设工作的几点要求
一年之计在于春,希望各街道、各部门发扬只争朝夕的精神,早计划、早安排、早启动今年的社区建设工作,结合 各自实际,突出重点,抓出特色。借此机会提五点要求:
一是各板块积极行动。各街道要结合本次会议精神,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社区建设工作。社区建设片区联席会议召集人要组织相关街道和区直部门定期召开会议,研究辖区社区建设“十二五”规划;制定辖区社区建设工作重点;协调区域范围内的资源整合和利用;突出区域特点创新社区建设;鼓励各街道互相学习、交流、实践、创新,形成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
二是各单位主动作为。根据工作需要社区建设指导委员会成员进行了调整。各成员单位要结合各自职责,对社区建设进行专题研究,真正把工作重点放到基层。希望能够做到“三多三少”:多做实事,少摆仪式;多主动作为,少绕弯子;多指导服务,少下单子。尤其要思考4个片区的特点,确定今年和今后5年支持社区建设项目,落实服务措施。各成员单位支持社区建设的具体方案于3月底前报社区办。
三是社区办协调指导。区社区办要统筹协调由区人力资源局牵头的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专班、由区城管局牵头的城市管理工作专班、区综治办牵头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专班、由区民政局牵头的社会服务工作专班有效落实“四进社区”的各项任务。重点组织做好社区建设“十二五”规划,协调推进年度社区建设工作;指导各街道、各部门完成任务。
四是民政局、老龄办抓好落实。区民政局作为社区建设 和大民政工作的牵头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务实创新,协调解决各项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争取上级部门的指导和支持,确保各项工作按期保质保量完成。区老龄办要认真落实市、区政府“十件实事”,重点抓好区老年人活动中心建设和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积极组织争创老龄工作模范区、街、社区活动,全面落实老年人各项优待政策。
五是齐心协力实现目标。希望各街道、各部门、各社区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团结合作,相互支持,圆满今年社区建设、民政及老龄工作各项目标任务,描绘出“十二五”社区建设的美好蓝图。
同志们,社区建设是一项长期、复杂而又艰巨的工作,各单位要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改善民生为核心,怀着对百姓的深厚感情,奉献我们的智慧、才干和汗水,以荣获“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城区”为新的起点,努力促进江岸社区建设再上新台阶!为建设幸福城区作出新的贡献!
第二篇:区长讲话稿
在全区卫生系统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副区长秦国山
(2010年3月25日)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区卫生系统工作会议,这是在全市卫生工作会议召开之后我们召开的一次部署和贯彻实施卫生工作的会议。也是我区在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之际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刚才,王秀兰局长就2009年卫生工作做了认真的总结,对2010年卫生工作做了全面系统的安排部署。希望在座的一定要深刻领会会议精神,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努力做好今年的卫生工作。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不断提升卫生服务质量。
——要充分认识卫生工作的重要性。卫生事业是社会发展的重要的组成部分。与整个经济工作紧密相连,相辅相成,没有经济的发展卫生事业的发展就失去了物质基础,而没有劳动者的健康身体这个最基本的条件,经济的发展就必将受到严重的制约。卫生工作的好坏,不仅影响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而且也将直接影响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影响到我区经济的发展。各级单位必须从这样的高度来认识卫生事业,努力保护和增进人民身体健康。
——积极开发领导层,努力加大对卫生工作的投入。努力做好卫生工作是在座的各单位领导特别是乡镇卫生院一定要积极开发领导层,使所在乡镇将卫生工作纳入本乡镇的总体规划,并采取有力措施确保落实。同时要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搞好部门协调配合。同时还要进一步挖掘潜力,拓宽渠道,广泛动员社会各方面筹集卫生经费,为卫生事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经营保障和社会保障,为卫生事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条件。
二、突出重点,真抓实干,抓好保障群众生命健康的大问题。——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今年是深化医改的关键一年,在改革方面有许多工作需要我们去探索、去创新、去攻坚。从全国范围来讲,深化医改已经形成,在全国、全省、全市卫生工作会议上,对医改已作了全面、详细的安排部署。从我区来说,2009年,按照中央和省、市的安排部署,在卫生改革和发展方面,进行了大胆的实践和尝试,积极探索医改的新思路,增强发展意识、服务意识、人才意识和竞争意识。在集中抓好门诊、创办特色专科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成绩值得肯定。但我们还必须清醒的看到,我区的卫生工作中还存在的许多深层次的矛盾,必须用改革的手段去解决。如,资金短缺,卫生资金配置不合理等问题,都需要我们创新思路,创新方法,在实践中大胆的探索并解决,确保医改的顺利进行。
——加快卫生事业的发展。首先,切实抓好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建设工作。在得到财政投入的同时,进一步广泛
动员社会各方面筹集资金,积极引导和鼓励社会集资办医,努力提高医疗经费的投入力度,改善医疗设施。加强人才培养,重点搞好在职人员的继续教育,鼓励职工参加各种形式的培训和进修。同时依托我市医学院校较多的优势,积极引进人才,并通过提高卫生技术人员的待遇来稳住人才,使其能够安心的为老百姓服务。总之我们要想尽各种办法通过各种渠道不断提高医疗技术水平,确保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医疗卫生需求。其次,继续巩固发展新农合制度。加强定点医疗机构的管理,严厉查处变相涨价、违规收费、滥用药物、重复检查等损害农民群众利益的行为;加强医疗基金的监管,确保资金运行安全;建立健全公示制度,确保农民充分享有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重点加强经办机构的监管,对因工作失职和滥用职权造成医疗基金流失的,要责其追回损失的基金,并给予通报批评直至行政处分,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部门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总之我们要竭尽所能想尽一切办法确保这一民心工程做实做好,让老百姓真正的得实惠。
——进一步加强公共卫生工作,扎实做好重大疾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控制和应急处理。
公共卫生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涉及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与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密切相关。虽然甲型H1N1流感和手足口病防控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我们决不能盲目乐观,掉以轻心。要时刻保持警惕,及时关注形势,不断完善机制,做好各种应对措施:进一步健全健康教育工作体系,逐级培养业务
股干;全面推进卫生应急体系建设,充分发挥卫生应急办的职能;强化卫生应急工作常态管理,健全监测预警和信息报告机制;进一步健全卫生执法督查体系,加大执法力度,努力确保广大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三、统筹兼顾,整体推进,继续做好政风行风建设工程。
加强医德医风建设,引导广大医护人员树立医德医风建设就是“形象工程、品牌产业,社会效益”的精神理念,继续开展“医德医风示范医院”创建活动,以服务宗旨职业道德教育为核心,大力宣传卫生系统的先进典型,弘扬新风正气,维护卫生行业良好形象,加强对医务人员医德考评制度,要通过实施医德医风考评制度,加强对医务人员服务质量和服务行为的动态监督,努力构建健康和谐的医患关系,不断深化卫生行风评议和治理商业贿赂工作,扎实推进卫生行风建设,狠刹医护人员“收受红包,药品回扣,开大处方,滥检查”等不正之风,主动接受患者及社会各界的监督。
四、加强领导,周密部署,确保各项工作有效落实。
做好卫生工作,推动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是卫生工作的重中之重。“政府领导,部门合作,公众参与”是做好卫生工作,保障人民群众健康的前提。各单位必须在思想上高度重视,明确责任分工,特别是“一把手”一定要将工作细化、实化、具体化,层层分解,逐级落实,纳入目标管理。同时,各单位要有大局意识,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在卫生局的统一领导下,密切配合,相互协作,确保今年工作取得实效!
同志们,今年的工作已经明确,关键在于落实,让我们用实际行动,为郊区卫生事业的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谢谢大家!
第三篇:张区长讲话稿初稿
许书记讲话稿初稿
同志们,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生态创建工作会议,既是一次工作例会,也是一次对国家生态区创建工作再分析、再部署、再落实的动员会。加快推进国家生态区技术评估的各项整改工作,巩固提升创建成果,确保顺利通过国家生态区现场验收,是近期生态区创建的重点关键工作。刚才,王局长回顾总结了过去一年的生态建设工作,并对接下来的各项整改任务进行了全面部署,希望大家抓好落实。在此,我再提几点要求。
一、思想上要高度重视
我区是全市最后一个通过国家生态区技术评估的县区,创建任务重,压力大。现在工作进行到最后关头,我们更不能掉以轻心,必须深刻认识,准确把握。各责任单位要克服松懈、厌战情绪,采取扎实有效措施,完成好整改工作,确保通过国家生态区现场验收,为湖州创建国家生态市贡献力量。
二、行动上要抓好落实
各责任单位要按照整改方案分工,各司其责,齐心协力做好整改工作。要认真对照技术评估组提出的整改意见,突出重点、按照时间节点,保质保量完成各项整改任务。同时,区生态办要组织回头看活动,进一步深入排查问题,确保查严、查细、查全;根据要求,进一步完善、规范各项台帐资料,确保万无一失。
三、工作上要扎实推进
各单位部门要严格确保工作质量,确保工作扎实推进。盯牢环保基础设施,确保正常运行;盯牢沿线环境卫生,确保整洁清新;盯牢亮点生态工程,确保亮出特色;盯牢重点企业,确保不排不漏。盯牢考核指标数据,确保逻辑匹配;盯牢数据达标,确保资料审核过关。
创建国家生态区既是当前的一项紧迫任务,更是促进长远发展的客观需要。各镇(开发区)、各部门一定要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高度重视此次技术评估整改工作,真正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区委、区政府的总体部署上来,不折不扣、不讲客观、扎实有效地做好各项准备工作,确保顺利通过国家生态区现场考核验收。
第四篇:肥西县双龙社区美好乡村建设材料
爱满家园
心系弱势群体,情牵扶贫助残。近几年来,双龙社区始终坚持扶助贫困村民,改善残疾人生活状况,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志愿者以全国助残日为契机,以保障贫困村民基本生活为重点,为贫困家庭残疾人员早日脱贫致富出谋划策,铺路搭桥,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
做好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的服务教育管理工作,让留守儿童在家安心学习生活、留守儿童父母在外放心务工创业,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作。双龙社区的志愿者队伍给予了留守儿童父母般的关爱,辅导孩子们学习,举办各种文娱活动调动孩子积极性,给留守儿童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快乐地学习,健康地成长。
村史村情
村庄简介
双龙社区位于柿树岗乡西北边陲,东与花岗镇孙集街道接界,南与山南镇吕楼村相邻,西与铭传乡白龙村相连,北与本乡防虎社区田地相连。相传古时有两条龙,一公一母,分别沿两条大河而下,相汇于此而得名。本社区交通便捷,地理位置优越,总面积达5.4平方公里,辖19个居民小组,421户,总人口2189人。双龙社区支部拥有正式党员52名,预备党员2人,群众主要经济收入以种植农作物,家禽养殖,水产养殖和劳务输出为主。
一、经济发展
近年来,自广东温氏在肥西驻点,我社区大力发展家禽养殖,现有家庭养殖户22户,年出栏120万只鸡,仅此一项获利200万元;家庭养猪大户15户,年出栏2500头。同时,我社区引进外资,将原有的382亩荒山对外发包,已成立双龙生态园林发展有限公司,挂牌营业。2009年成立了生产发展资金协会,进一步推动了我社区的家禽家畜养殖。我社区养殖户多以党员干部带头,带动群众养殖,发展持续有效的“公司加农户”的模式,积极开展“双培双带”先锋工程,引领群众致富。截止目前为止,我社区人均收入9000余元。
二、社会保障
双龙社区在上级的领导和支持下,社会保障开展有条不紊,取得如下成效:农村合作医疗保险达100%;农村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达99%;国元农业保险参保率达100%;社区主动为大病患者、困难家庭申报大病救助;对年满60周岁及80周岁的老人特殊生活补贴进行逐一申报,全民领取基本养老金;对特殊困难户、五保老人应保尽保;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全面得到妥善安排;定期开展老年人免费健康体检;我社区特困老人由党员同志结对帮扶;计划生育奖励、扶助政策落实率达100%。
三、民主管理
双龙社区居民委员会坚持“四议两公开”制度,社区每年开春召开村民代表大会,汇报社区发展的工作思路、社区的基础建设情况,广泛征求代表的意见和建议,特别是“一事一议”社区党总支提议、“两委”会议商议、党员大会审议、村民代表会议决议,充分发挥了村规民约作用,充分尊重了群众参与、民主管理的权利。我社区有3名监督委同志(其中主任1名),对社区收支情况、重大事项等严格把关。我社区财务管理严格规范,较大支出由“两委”联席会议讨论决定,重大开支(建社居委)由居民代表大会讨论并报乡党委审核、备案。党务、社区事务逐一公开,无一例损害群众利益现象。
四、社会事业
双龙社区拥有图书阅览室、计生服务室、为民服务全程代理大厅、社区警务室、文娱健身场所、广播电视网络、公示宣传栏等,设施一应俱全。其中,图书阅览室制度健全,专人管理,开放正常,现存书量约12000余册;公开宣传栏有20平方,具备防雨设施,每月更新一次内容;社区卫生站布局合理,设施完善,60周岁以上老人建有健康档案;每年组织开展全民读书、科普宣传、文体娱乐等群众性文化活动,不少于四次;能够热情做好为民服务全程代理工作;适龄儿童入学率、义务教育阶段巩固率达100%,学前三年幼儿入园率达90%。
五、人居环境
双龙社区有3个规划点,中心村道路硬化、亮化、绿化,自来水全村开通,无乱搭乱建和违章建设。卫生保洁制度健全,公共环卫设施齐全完好,配备保洁员三名,保障村容整洁,垃圾收集处理及时且符合环保要求,无卫生死角。社区改水、改厕、改厨约350户,达全社区户数80%以上,成效明显。
六、文明乡风 双龙社区积极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公民道德宣传教育活动,大力开展争当优秀党员和居组干部等创先争优活动,积极开展创建和谐家庭文明户及学习道德模范,争做责任公民等评比表彰活动。辖区内党员干群关系融洽,家庭和睦,无暴力倾向,邻里团结,没有纠纷,男女平等无歧视,尊老爱幼无遗弃,娱乐健康无赌博,殡葬管理工作达标,无封建迷信和邪教组织活动。
七、社会稳定
双龙社区建立人防、物防、技防、消防四位一体的社区防控网络,警务活动进社区,制度完善;社区有值班室、床被、电话、值班表、广播、登记簿等“六个一”硬件设施齐全;综治和法治宣传工作开展正常;矛盾纠纷调处及时,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落实到位;治安防控措施进行常态化管理;社会治安稳定,群众安全感强。
近年来,社区“两委”班子高度重视人口与计划生育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工作,逐步形成了“社区两委分片包保负职责、计生协会积极参与当骨干、依法建制度、群众做主人”的计划生育基层群众自治工作机制。在广大居民中开展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
双龙社区在柿树岗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社区上下遵纪守法、尊老爱幼、邻里互助、男女平等、移风易俗已形成新的风尚。自2009年以来,双龙社区获得“合肥市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和谐村”、“平安示范村”等荣誉称号,曾获计划生育先进奖村,先进基层党组织”,现为安徽省新农村建设示范点,省级妇女之家项目示范点。
欢乐乡间
近年来,双龙社区每逢“五一”、国庆、元旦、元宵等法定和传统节日组织开展广场大型文艺活动,成功举办了多次社区文化广场文艺演出,积极组织群众参与广场舞健身活动及篮球、羽毛球、乒乓球比赛等等,极大丰富了社区广大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美好乡村
自2012年10月开始,在柿树岗乡党委、政府的领导和指导下,双龙社区两委和四份岗中心村建设理事会围绕“美丽山村、生态家园”的发展定位,扎实推进美好乡村建设各项工作。四份岗中心村现居住108户,人口528人。
一、围绕规划,积极做好前期各项准备工作。
规划成型中心村,基础设施完备,服务功能齐全,这就要求实施多个项目。但是以家庭为单位的所有制形式,势必阻碍美好乡村建设步伐。因此,美好乡村建设理事会深入到中心村家家户户,宣传美好乡村建设政策,引导群众自觉加入美好乡村建设队伍,牺牲个人利益,顾全大局,为各个项目实施创造条件。一是调整土地,将道路建设、沟渠整治、文化广场等公益性建设所需的13.5亩土地调整好。二做好危房拆迁前期工作,与22间危旧房屋主人签订了拆迁协议。
二、围绕美好乡村建设内容,扎实推进项目建设
美好乡村建设以基础设施及配套的公共设施的建设为依托。自今年元月以来,紧紧围绕建设内容,有步骤推进相关项目建设,推动美好乡村建设。
投入62.5万元,对中心村现有108户住户2.03万平方米的外墙立面进行了整治。规划建设的中心村道路建设、文化广场、公厕等工程量已全面完工;投资13.5万元,为中心村108户居民全部接通自来水,保证居住户饮水安全;运用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开展的沟渠、塘坝整治,已全部竣工,验收合格;电信、供电部门已对中心村范围的杆线规范制定了措施。积极实施改水改厕工程,继2010年改水改厕工程实施后,今年以实施了“三改”工程,已建沼气池66口、无害化厕所66个;对中心村范围内现有的卫生所、农资店、便民超市、公共服务中心等公共设施,按照美好乡村建设规范化的要求,积极和相关部门、住户协商,对现有的卫生所、公共服务中心进行升级改造,目前已完成卫生所、公共服务中心的改造工作。
三、围绕产业发展,积极推进产业优化升级。
农村发展,依靠产业支撑,美好乡村建设,也离不开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围绕产业发展,积极做好土地流转、招商引资等工作,推动产业发展。一是将村林场及附近的山场382亩的山场土地流转给双龙生态园林公司发展苗木和林下经济;将中心村的2口近100亩当家塘承包给大户,发展水产养殖;引进森淼公司,在中心村一块闲置荒地建立养殖基地;运用双龙村互助资金合作社,鼓励引导中心村居民发展家禽家畜养殖。目前中心村有养猪大户1户、养鸡大户5户(因美好乡村建设需要,原大棚拆除、今年实际养鸡2户),年出栏生猪1600头,家禽24万只。
四、围绕服务群众,积极推进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
一个中心村,就是一个小社会,作为社区两委,在积极落实美好乡村建设各项任务的同时,把服务好群众,作为做好美好乡村建设一个重要举措,从服务形式、服务内容、服务方法上下功夫,积极推进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
社区党组织既是社区的领导组织,也是社区的服务组织,将中心村6名长期在家的党员组成党员服务队,义务清扫垃圾、住户生活困难。社区党组织、共青团、妇代会积极和帮扶单位——肥西县规划局联系,在“七.一”为中心村5名困难党员和4名留守儿童送上温暖。在对社区服务中心改造升级的,细化为民略项制度,落实为民服务责任制。为保障中心村居民营造一个平安、舒适的生活环境,积极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农村环境整治工作,在村主入口设置四处监控探头,推进户长制和十户联保制,中心村社会治安良好。
第五篇:兴龙村委会农村社区建设纪实
强化功能优化服务
努力开创农村社区建设新局面
——曲靖市麒麟区三宝镇兴龙村委会农村社区建设纪实
(2011年5月31日)
麒麟区三宝镇兴龙村委会位于三宝镇东侧,辖亮子、川龙、张官营3个村民小组,全村总人口6100人,有党员175人。2010年农村经济总收入899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356元,沾潦公路贯穿南北,交通便捷。2007年以来,作为麒麟区农村社区试点,兴龙村委会不断探索社区管理方式,提升服务水平,努力实现城市社区理念向农村社区延伸,通过“五化”建设,服务水平全面提升,服务功能明显加强,全村呈现出祥和、文明、富裕、和谐的美好景象。
一、以党建工作为核心点,实现组织环境保障化
把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作为加强党建工作的有力抓手,积极推进党建工作规范化建设,做到“三个完善”,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保证。一是完善保障机制。村党总支结合自身实际,建立健全了议事表决制、民主生活制、三会一课制、党员联系群众制、民主评议党员制、干部学习培训制等一系列党建工作制度。定期组织党员召开党员大会、支委会,组织党员听党课、过组织生活,使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活动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让村级办公服务场所成为村民开展民主自治,提供农村服务的核心场所。同时,村党总支严格执行民主议事管理办法,坚持与推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相结合,把村级组织服务场所打造成决策议事中心。截止目前,全村利用村级组织服务场所开展“四议两公开”活动近50余次,研究讨论议题80余项,有效化解矛盾纠纷和解 1
决村民提出的具体问题达60余件次。二是完善管理机制。加强村级服务场所的财产管理,明确村级办公服务场所卫生维护、安全管理职责,文体、电教设备管理职责,公开栏更换、图书借阅、干部值班、活动室利用、现代远程教育管理员等方面的工作职责,对所有财产造册登记,建立和完善设备台帐,安排专人进行维护和管理。严格执行干部绩效考核和聘用制度,聘用期为一年,每季度开展一次评议,将评议结果与工资报酬挂钩,对连续两次评议为基本合格的,给予批评教育,对评为不合格的解除聘用。三是完善培训机制。围绕农村党员“创富”工程,坚持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依托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农村党校和农村实用技术学校,对农村党员干部和群众进行政策理论、实用技术、科技文化、法律法规、精神文明等知识的宣传教育,把村级办公服务场所打造成教育培训中心。通过开展种养技术咨询和培训服务,指导群众提高种养技术,努力培养和造就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增强发展经济致富带富能力。今年以来,共举办农民实用技术培训12期、6200人次,收集致富信息110余条,协调引进各类项目10余个。利用村委会、3个村小组服务场所开展新农村故事会,用身边的人宣传发生在当地的勤劳致富、艰苦创业、见义勇为、革命先烈的感人故事,教育和影响干部群众奋发有为,为家乡建设做贡献。
二、以优质服务为着力点,实现生活环境优质化
以“为民、便民、利民”为目标,积极服务群众,架通村委
会与村民的连心桥,增强村级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一是切实改善服务环境。外部环境上,先后投资400多万元,完成村委会和3个村民小组办公服务用房新建、改造。目前,村委会有办公服务用房1007平方米,村小组有办公服务用房750平方米,活动广场3块4500平方米,门球、地掷球场2块700平方米,统一配
备了桌椅、电脑、电教设备、办公家具等设施,统一制作党建、创先争优、服务承诺、村务公开等公示栏。在内部设置上,充分发挥村级服务场所的“一室多用”功能,按照党员活动、村民议事、便民服务、教育培训、文体娱乐“五位一体”的功能定位,设置党员活动室、电教室、会议室、办公室、值班室、广播室、农家书屋、科普书屋、科普学校、妇女之家、为民服务代办点、现代远程教育示范点等功能。二是着力健全服务机制。在村级为民服务代办点设立了建设规划服务、文体活动联络、社会事务服务、医疗卫生服务、党员管理服务、经济发展服务6个站,把服务职责、服务项目、服务对象、申报材料、办事程序、收费标准向群众公开。三是强化“三务”公开服务。利用党务、财务、政务公开栏,定期制作内容丰富、文字精炼,实用性强的宣传展板,展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目标任务和社会经济发展取得的成果,使群众对村委会实施的各项发展措施、工作进展、财务收支情况一目了然、清清楚楚。公开事项按照“五统一、四严格”的要求进行,“五统一”即统一公开时间、内容、渠道、形式、程序;“四严格”即严格责任、严格督查、严格考评、严格奖惩。村党总支每半年召集农村党员干部会、村民代表会对三务公开进行一次效果评议,把评议结果作为评先奖优、村组干部考核的重要依据。
三、以文明祥和为落脚点,实现人文环境和谐化
充分利用村级办公服务场所的设施和资源,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群众喜闻乐见的娱乐活动。目前,每天到村、组活动场所活动的群众300多人。村民自发组建了 9 支文艺宣传队,每年春节、重阳节等重大节日义务为村民演出。全村 50 多名门球爱好者,经常外出或邀请外村球队到村里进行友谊比赛。同时,利用服务场所广泛开展“五好文明村”、“十星级文明户”创评活动和以“好
媳妇”、“优秀共产党员”、“敬老养老示范户”为主要内容的评先活动,对涌现出的文明村组、文明家庭和先进个人进行表彰奖励。村党总支每年教师节组织教职员工召开座谈会,对“三好”学生、优秀班级进行表彰,对考入“曲一中”的学生颁发 1500 元奖学金,形成了尊师重教、尊老爱幼、崇尚文明、诚实守信、创富思进的良好社会风尚。
四、以经济建设为支撑点,实现发展环境持续化
深入挖掘经济发展潜力,不断增强自我发展能力,重点抓好“四种模式”,切实解决村集体“有钱办事”的问题。一是创新土地经营模式。走好“以地生财”的发展路子。把土地流转与产业结构调整有机结合起来,将一部分土地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采取入股或租赁的形式,有序转让给其他开发公司或龙头企业,实现规模化、产业化经营。目前共流转土地460亩,创办砂石料加工企业4个,养殖小区2个,每年集体经济收入120万元。二是创新产业发展模式。走好“产业多元化”的发展路子。全村围绕“千亩森林千担粮,千吨佳酿赛杜康,千亩烟叶万头畜”的发展思路,种植烤烟1700亩,经济林果350亩,韭菜200亩,发展个体酿酒小酒坊80个,年产白酒2880吨,发展仔猪(母猪)养殖户102户,年出栏生猪31000头,成为远近闻名的生猪养殖、酿酒专业村,形成了“种植+酿酒+养殖”的产业格局,并成立生猪养殖醇酒专业合作社,增加了集体经济收入。三是创新招商引资模式。走好“项目促进化”的发展路子。充分发挥村级办公服务场所桥梁纽带作用,将党组织、企业、市场和农户有效链接在一起,拓宽了村民的增收致富渠道,促进了相关产业的不断发展壮大。先后引进总投资800万元的昆明市政沥青拌合厂,总投资2500万元的金江商品混凝土搅拌站,总投资4200万元的昱安建工集团商品混凝土搅拌厂,引资900万元新建养殖场2个,就地转
移劳动力60余人。四是创新劳动力转移模式。走好“服务优质化”的发展路子。建立社区内失业人员和新增劳动力的动态管理机制,加强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培训率达90%以上,通过及时提供就业指导和信息服务等方式,带动就业,增加收入,促进集体经济发展。年转移富移劳动力450人,社区集体经济年增幅达10%,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增长12%。
五、以社会稳定为重心点,实现治安环境优良化
努力开展“平安村组”创建活动,进一步加强管理,努力营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一是建设群防群治体系。组织党员干部、青年志愿者、离退休老同志和成员单位职工等人员,组建治安协警队、义务巡逻队等维稳队伍,参与村委会巡逻、纠纷调解等,构建起了党员、干部、群众共同参与的群防群治体系。二是努力创建平安村组。加大对热点、难点的排查,及时化解矛盾,村组两级分别成立了夜间巡查队。围绕年初制定的工作目标,求真务实、勤政为民,以实际行动回馈群众信任,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三是抓实排查调处工作。在扎实做好流动人口登记管理工作基础上,以村民小组为单位划分责任片区,由党员干部分片负责联系服务流动人员,掌握动态,做好管理服务;按照党员所属单位,划定调解责任区,发挥人熟事熟的优势,有针对性地开展疏导工作,就地化解矛盾,兴龙村几年来无一起群体性或越级上访事件发生。
在农村社区建设中,兴龙村委会坚持高标准建设,规范化管理,综合性服务,使农村社区成为引领干部群众科学决策、凝集人心、为民解忧、致富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有力推进了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