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兴房屋建筑和政基础设施工程项目
新兴县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项目
竣工联合验收办法(试行)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贯彻落实《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东省贯彻落实全国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电视电话会议重点任务有关措施及分工方案的通知》(粤办函〔2017〕541号)精神,整合优化我县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项目竣工验收流程,全面提升各职能主管部门验收工作效率,强化验收管理综合协同,切实提高行政服务水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等法律法规规定,结合新兴县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我县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核发施工许可证的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项目。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联合验收,是指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项目完工后,将由政府各行政主管部门分别依法独立实施各类专项验收的模式,转变为“统一平台、信息共享、集中验收、限时办结、统一确认”的“五位一体”联合验收模式,以实现资源信息共享,提高验收工作效率。
建设单位竣工验收申请要求不实行联合验收模式的, 依法实施各类专项验收。
第二章 联合验收工作机制 第四条 县建设部门负责统筹协调联合验收具体工作。县规划、环保、消防、质监、人防、城管、气象、水务、经信等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做好相关专项验收,并配合完成联合验收其他工作。
供水、供电、燃气、排水、排污、通信、防雷、绿化等企业,按照各自职责,做好相关联合验收配合工作。
有关单位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制定本领域建设项目验收标准和需提交材料清单,明确验收的内容。
第五条 县建设部门负责在县行政服务中心组织设置“新兴县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项目联合验收窗口”(以下简称联合验收窗口),统筹各有关部门和单位验收内容纳入“窗口”管理, 并负责办理日常咨询、受理验收申请、分发件、发送通知、统一送达验收文书等工作。
第三章 联合验收条件
第六条 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项目符合下列条件的,建设单位应当组织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组成验收组,制定验收方案,根据工程项目实际情况,向联合验收窗口申请联合验收:
(一)工程项目已按规划许可文件的要求全部完成, 具备工程规划验收条件。
(二)工程项目已按设计和合同约定的内容建成, 人防工程已按设计要求建成,绿化等配套设施基本完成,竣工测绘和地下管网(线)测绘等工作已完成,并取得了成果报告书,具备法律法规规定的竣工验收条件。
(三)已取得施工许可证,有完整的技术档案和施工管理资料,有工程使用的主要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和设备的进场试验报告,有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分别签署的质量合格文件,施工单位签署的工程竣工验收报告,有施工单位签署的工程保修书,已完成有关专业性检测等工作。
(四)特种设备已按设计要求建成,并按要求办理特种设备使用登记。消防设施、防雷设施等已按设计文件要求完成,并经有资质的单位检测,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
(五)建设工程按照环评及其批复的要求已落实污染防治等环保措施,经建设单位自行验收合格。
(六)已按供水、供电、燃气、光纤等专业服务企业要求完成相关内容,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室外排水、排污设施完好,室内环境已检测等。
(七)城市道路项目已按设计要求完成,配套市政管线敷设完成,符合国家标准及相关技术规范要求。
(八)档案资料已收集齐全并整理完毕。
(九)其他法律法规要求验收的事项达到验收条件。第七条 建设单位可根据工程项目实际情况,提前与联合验收牵头部门进行工作对接。联合验收牵头部门协调相关部门和单位开展提前服务,组织召开联合验收预备会,指导建设单位做好联合验收准备工作。
第四章 联合验收程序
第八条 联合验收按下列程序进行:
(一)一窗受理。
房屋建筑工程项目具备验收条件后,建设单位向联合验收窗口申报实施竣工联合验收,并提交相关申报材料。
1.《工程项目竣工联合验收申报表》(一式三份,原件)(附件1)
2.《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及附件》(一式一份,复印件)3.工程使用的主要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和设备的进场试验报告(一式一份,原件)
4.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分别签署的质量合格文件(一式一份,原件)
5.施工单位签署的工程竣工验收报告(一式一份,原件)6.施工单位签署的工程保修书(一式一份,原件)
7.完整的技术档案和施工管理资料或专项验收初步意见书(附件15)(分别造册,注明应由建设、规划、环保、消防、人防、城管、水务、气象、通信等部门审阅的文件资料,一式一份,原件)
8.已完成有关专业性检测工作(一式一份,原件)
9.由建设单位组织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对规划、环保、消防、人防、防雷、通信、电梯、管网测绘等进行预验收的合格报告(一式一份,原件)。
(二)资料审核。
联合验收窗口接收申报材料后,按上述提交相关申报材料的要求进行初步审核。满足条件后,进行初受理,向申报人出具《验收材料暂时接受书》(附件2),并在1个工作日内向各验收部门和单位发出《资料移交书》(附件3),将申报材料及时移交各验收单位。各验收单位对申报材料进行审核,并在收到移送资料后2个工作日内将《审核意见书》(附件4)送达联合验收窗口。联合验收窗口汇总各验收单位的审核意见,对于符合受理条件的,立即出具《工程项目竣工联合验收受理通知书》(附件5)并送达建设单位。此过程在3个工作日内完成。
申报材料不齐全或不符合法定形式的,联合验收窗口应向申报人出具《工程项目竣工联合验收工程材料补齐补正告知书》(附件6),将申报资料退还申请人,并一次性书面告知建设单位需要补齐补正的全部内容。
(三)组织验收。
联合验收窗口受理竣工联合验收申报后,应主动与建设单位沟通确定验收时间,并提前1个工作日向建设单位以及各验收单位发出《工程项目竣工联合验收通知书》(附件7),将验收时间和地点通知建设单位和各验收单位。
各验收单位接到验收通知后的1个工作日内,向联合验收窗口报送《参加现场验收的人员和联系方式确认书》(附件8),并按时参加现场验收。
(四)现场验收。
各验收单位验收人员按照确定的验收时间、地点准时到达现场参加验收。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参建单位由建设单位负责通知参加验收。县建设部门负责人主持召开竣工联合验收专题会议,建设单位按照验收内容将验收资料分类备齐,落实好各责任主体、各专业陪验人员,并介绍项目概况、项目完成情况及现场验收安排情况,配合验收单位做好验收工作。
各验收单位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的规定以及设计文件的要求进行验收,并应当场提出单项验收意见,填写《单项验收意见书》(附件9),确实不能当场提出单项验收意见的,可先提出初步验收意见,填写《初步验收意见书》(附件10),并在2个工作日内提出单项验收意见。房屋建筑工程项目需要整改的,各验收单位应一次性将整改要求、整改途径和整改方法书面告知建设单位,填写《整改告知书》(附件11)。联合验收窗口汇总各验收部门和单位的书面告知书并存档。
(五)整改复验。
需要整改的工程项目,待整改工作完成后,由建设单位向联合验收窗口提交《复验申请书》(附件12),提出复验申请。联合验收窗口按照竣工联合验收流程,组织相关验收单位进行联合现场复验;复验只涉及1个验收单位的,联合验收窗口安排相关验收单位进行单独现场复验。复验内容限于现场验收一次性书面告知的整改内容,需增加复验内容的,应由县建设部门负责人召集有关部门、专家研究后方可进行。
(六)统一送达。
现场验收通过后,各验收单位应在2个工作日内出具相关验收合格法律文书并送至联合验收窗口,由联合验收窗口将验收合格法律文书汇总后,出具《工程项目竣工联合验收合格书》(附件13)统一送达建设单位。
(七)及时公开。
各验收单位要将验收的法律依据、验收范围、申报材料和验收内容等在政务信息平台上向社会公布。联合验收窗口将联合验收结果在信息平台上及时公开。
(八)办理时限。
联合验收办理时限为10个工作日。从窗口出具《验收材料暂时接受书》起算,至发出《工程项目竣工联合验收合格书》止。技术调整、专题协调、技术整改、复验和法定公示的时间不计入验收时限。(附件14:工程项目联合验收流程示意图)
第五章 监督管理机制
第九条 县建设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加强对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项目竣工联合验收的协调、督促、检查,确保房屋建筑工程项目竣工联合验收落实到位。
各验收单位要严格按照竣工联合验收的流程和要求开展专项验收工作,做到验收内容合法、验收标准合规、验收程序公开、验收行为规范。联验单位及其工作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依法依规追究相关单位及其工作人员的责任: 1.未指派负责人并向验收人员充分授权的; 2.未及时向联合验收窗口反馈联合验收意见的; 3.迟到、早退或者无故缺席联合验收的; 4.未按照本部门工作职责验收的;
5.当场不签署验收意见或者当场不表态的;
6.未一次性提出书面整改意见或者对需反馈的内容未及时反馈的;
7.其他违反工作规定的行为。
第十条 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施行,有效期为3年。
附件:1.工程项目竣工联合验收申报表
2.验收材料暂时接受书 3.资料移交书 4.审查意见书
5.工程项目竣工联合验收受理通知书
6.工程项目竣工联合验收工程材料补齐补正告知书 7.工程项目竣工联合验收通知书
8.参加现场验收的人员和联系方式确认书 9.单项验收意见书 10.初步验收意见书 11.整改告知书 12.复验申请书
13.工程项目竣工联合验收合格书 14.工程项目联合验收流程示意图 15.专项验收初步意见书
第二篇:辽宁房屋建筑和政基础设施工程
辽宁省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
招投标专项整治三年工作方案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省政府关于规范招投标管理、促进市场公平竞争、维护市场正常秩序的有关要求,进一步规范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以下简称建设工程)招投标市场秩序和相关人员从业行为,保护各类市场主体及从业人员的合法权益,促进我省建设工程招投标市场健康有序发展,现就在全省开展建设工程招投标专项整治工作,制定如下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决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按照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有黑扫黑,无黑除恶,无恶治乱”的要求,紧盯建设工程招投标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行业乱象,坚持问题导向,扎实开展排查整治,着力健全机制,完善各项制度,进一步促进我省建设工程招投标市场健康有序发展。
(二)工作目标
着重整治建设工程招投标中存在的有法不依、有章不循,监管不力、职责不清、围标串标、评审流于形式、专家履职不到位等突出问题,增强市场主体及从业人员的法律意识,努力形成监管严格、行业规范、竞争有序的良好市场环境。
二、整治重点
(一)整治范围
全省范围内依法必须招标的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项目及涉及的监管部门和市场主体。
(二)整治重点
1.招标投标行业监管部门
(1)不履行监管职责、监管不到位问题;
(2)服务意识不强、违背市场规则等影响营商环境的问题。
2.招标人
(1)对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不招标,或将招标项目“化整为零”,以及以其他方式规避招标的行为;
(2)履行报批程序不严格或擅自改变招标范围、方式、组织形式的问题;
(3)采取“量身定做”等违规形式编制招标文件,或
5.评标专家
(1)应当回避而不回避的行为;
(2)对依法应当否决的投标不提出否决意见,不按照招标文件规定的评标标准和方法评标的行为;
(3)其他不客观、不公正履职的行为。
三、整治措施
(一)创新监管方式
1.推进辽宁省建设工程招标投标网上运行平台的拆分和市场化改革工作。全面实现监管平台、服务平台和交易平台分离。按照交易平台市场化要求,通过招标采购等方式逐步引进第三方社会主体,市场化运营交易平台,形成标准统一、互联互通、公开透明、安全高效、市场化、专业化、集约化的交易平台。
2.积极推进建设工程招投标领域信用体系建设。贯彻落实《关于对公共资源交易领域严重失信主体开展联合惩戒的备忘录》(发改法规〔2018〕457号)精神,制定招标代理机构及从业人员信用评价标准,实施招标过程评价,强化信用对招标代理机构及从业人员的约束作用,构建“一处失信、处处受制”的市场环境。
3.充分运用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加强事中事后监管。运用大数据先进理念、技术和资源,加强对招投标市场主体及从
事中事后监管的通知》(建办市[2017]77号)精神,加快推进招标代理资质取消后的衔接工作,加强招标代理机构市场行为监管,通过开展信用评价和执法检查等方式,整治招标代理机构违法违规行为,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
2.加强招投标市场主体从业人员管理。强化招投标市场主体从业人员在招投标市场的行为责任。实行招标代理机构从业人员实名管理和项目负责人制度,实行投标人的项目经理、总监理工程师、授权委托人等项目参与人员法定授权、实名管理制度,遏制围标、串标、陪标行为。
3.规范招标文件编制。严格按照公平公正、诚信择优原则,规范招标文件中投标人资格条件设置和评审标准的制定。禁止招标文件编制为特定对象“量体裁衣”;禁止以不合理条件限制或者排斥潜在投标人,或对投标人实行差别待遇、歧视待遇;禁止评标办法中评审因素的指标不量化且评审标准中的分值设置未与评审因素的量化指标相对应等行为。
3.规范评标工作,加强评标专家行为管理。严格落实评委专家回避制度,加强对评标专家评标活动的监督管理。实行评审留痕和追溯制度,促进评标专家客观公正地履行评标职责,提高评标质量和水平。严厉打击评标专家在评标中出现的应当回避而不回避、评审中发表具有明显倾向性言论、宁省房屋建筑与市政基础设施工程电子招标投标技术标准》。
2019年:修订《辽宁省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标准项目管理电子招标文件》、《辽宁省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标准勘察设计电子招标文件》、《辽宁省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标准监理电子招标文件》;完成电子招投标平台市场化工作,交易平台正式上线运行;制定《招标代理机构及从业人员信用评价标准》,结合《辽宁省建设领域不良行为记录管理办法》,启动招标代理机构及从业人员信用评价工作;省、市两级联合开展集中整治,集中解决一批突出问题、查处一批典型案例。
2020年:优化完善监管平台功能,交易平台平稳运行;招投标市场日常监管和集中整治有机结合,形成常态化;对前期工作中发现的招投标市场存在的突出问题、典型案例发布通报;全面推行建设工程招投标领域信用评价工作;总结、完善政策制度和工作措施,巩固整治行动工作成果,进一步创新机制、强化监管。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各地要高度重视,充分认识专项整治的重要意义,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精心组织、认真部署、全面落实。建立健全
第三篇:浙江房屋建筑和政基础设施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办法
浙江省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质量监
督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对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质量监督管理,规范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及其质量监督人员的工作,保障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质量监督管理规定》(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令第5号)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省行政区域内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对新建、扩建、改建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实施质量监督管理,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具体工作可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委托所属的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实施。
第四条 本办法所称的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是指工程质量监督机构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对工程实体质量及工程建设、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单位(以下统称“工程质量责任主体”)和质量检测等单位的工程质量行为实施监督。
本办法所称的工程实体质量监督,是指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对涉及工程主体结构安全、主要使用功能的工程实体质量状况实施监督。
本办法所称的工程质量行为监督,是指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对工程质量责任主体和质量检测等单位履行法定质量责任和义务的情况实施监督。
第五条 工程质量监督应以监督工程质量行为为重点,以抽查、抽测为主要方式。
抽查是指对工程实体质量状况、工程质量文件和工程质量行为实行的随机检查。
抽测是指必要时对工程实体质量状况进行抽样检测。第六条 鼓励优化产业结构,引导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积极推行住宅产业化、推广装配式全板式结构体系。逐步推进建筑产品设计标准化、生产工厂化、精装配套化。积极推广和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推进建筑节能和相关技术的普及化。大力倡导绿色建筑和绿色施工。
第二章 工程质量监督管理
第七条 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应健全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制度。创新工程质量监督工作,推行差别化管理方式,重点加强以下几方面的监管:
(一)保障性住房、人流密集的大型公共建筑、学校、医院和重要基础设施等涉及重大民生事业的建设项目;
(二)涉及地基基础、主体结构安全和建筑节能以及重要使用功能的分部分项工程;
(三)基本建设程序、工程质量行为、诚信机制建立等内容。
第八条 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应当包括下列主要内容:
(一)抽查工程质量责任主体和质量检测等单位执行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的情况;
(二)抽查工程质量责任主体和质量检测等单位的工程质量行为;
(三)抽查、抽测涉及工程主体结构安全和主要使用功能的工程实体质量;
(四)抽查、抽测涉及工程主体结构安全和主要使用功能的主要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的质量;
(五)对工程竣工验收实施监督;
(六)组织或参与工程质量事故的调查处理;
(七)定期对本地区工程质量状况进行统计分析;
(八)依法对违法违规行为实施处罚前立案调查。第九条 工程质量监督,应当遵照下列基本程序:
(一)受理建设单位办理质量监督手续;
(二)制定工程质量监督方案并组织实施;
(三)对工程实体质量、工程质量责任主体和质量检测等单位的工程质量行为进行抽查、抽测;
(四)监督工程竣工验收;
(五)提出工程质量监督报告;
(六)建立工程质量监督档案。
第十条 在受理建设单位办理质量监督手续时重点查验以下资料:
(一)施工图设计审查合格文件;
(二)中标通知书;
(三)施工、监理等合同;
(四)建设、施工和监理单位工程项目的负责人和项目管理机构组成;
(五)施工组织设计和监理规划。
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受理建设单位工程质量监督后,对符合条件的在3个工作日内发出工程质量监督通知书。
第十一条 实施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应制定工程质量监督工作方案,工作方案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一)工程项目基本情况;
(二)监督人员的组成;
(三)工程实体质量抽查、抽测内容;
(四)工程质量行为抽查内容;
(五)对工程竣工验收的监督内容。
第十二条 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实施监督检查时,有权采取下列措施:
(一)要求被检查单位提供有关工程质量的文件和资料;
(二)进入被检查单位的施工现场进行检查;
(三)发现有影响工程质量的问题时,责令改正。责令改正可以采用责令限期整改、责令局部停工整改和责令全面停工整改等三种方式。
第十三条 抽查、抽测工程实体质量时,应有重点地选择涉及主体结构安全和可能影响主要使用功能的分部分项工程,并形成工程实体质量抽查、抽测记录。
第十四条 抽查工程质量行为时,应对工程基本建设程序执行情况、主体资质和人员资格情况、履行国家法律法规情况、遵守国家强制性标准情况等进行检查,并形成抽查记录。第十五条 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对工程竣工验收进行监督时,主要对验收的组织形式、程序等是否符合有关规定进行监督,并形成监督记录。
第十六条 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应当在工程竣工验收后5个工作日内,向竣工验收备案机关提交工程质量监督报告。
工程质量竣工验收报告,应当写明工程质量监督的基本情况、主要内容、监督过程中发现的主要问题以及整改处理情况等。发现建设单位有违反工程竣工验收程序或实体质量存在严重质量缺陷、不符合国家强制性标准,或工程达不到竣工验收合格条件的,应当将相关情况记入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报告。
第十七条 工程质量监督报告应由负责该项目的质量监督人员编写,有关专业监督人员签字,监督机构负责人审签,并加盖公章。
第十八条 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应建立工程质量监督档案管理制度。在工程竣工验收合格后,应将单位工程监督档案归档,并按照档案管理的相关要求保存。
第十九条 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应当定期或不定期地对本地区工程建设项目开展随机抽查或巡查,及时发现和纠正各种违法违规行为和质量安全问题,落实整改措施,并将巡查或抽查情况向社会公开。
第二十条 在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中,发现已造成主体结构安全隐患和主要使用功能重大缺陷等质量问题时,或者发现建设项目基本建设程序不到位、各方主体质量责任不落实等违法违规行为时,应及时进行调查,责令有关单位整改,并及时提请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实施行政处罚。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及时进行调查处理。
第二十一条 工程竣工后,建设单位要在建筑物明显部位设置永久性标牌,载明建设、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单位等工程质量责任主体的名称和主要责任人姓名以及施工企业项目负责人姓名。标志牌应当在施工图设计文件中载明具体位置。
第二十二条 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应当适时将工程质量信息、质量问题处理以及各方主体履行工程质量法定义务等情况及时向社会公布,接受社会监督。
第二十三条 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应当配合当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严格依照国务院《信访条例》的规定处理工程质量投诉。
第三章 工程质量监督机构考核
第二十四条
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对全省各级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实施统一考核,公布考核结果。
工程质量监督机构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依法对建设工程实施质量监督。
第二十五条
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一)具有当地政府同意设立工程质量监督机构的批准文件;
(二)具有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委托开展工程质量监督工作的授权委托书;
(三)设区市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应不少于12人;县级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应不少于5人。其中年新开工监督面积在300万平方米以上的监督机构不少于20人。专业监督人员数量占监督机构总人数的比例不低于75%;监督人员专业配备应满足监督工作需要,结构应合理、配套;
(四)设区市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和年新开工监督面积达到300万平方米以上的监督机构负责人、技术负责人应具有工程类高级技术职称。其它工程质量监督机构的负责人、技术负责人应具有工程类中级技术职称;
(五)具备开展监督工作所需的固定办公场所。设区市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应具有总面积不少于500平方米的固定办公场所;年新开工监督面积达到300万平方米以上的监督机构不少于800平方米;其他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应不少于200平方米;
(六)具有能够满足工程质量监督抽查、抽测工作需要的仪器、设备、工具(含交通工具)和信息化管理所需的网络通讯等设备;
(七)有健全的质量监督管理制度。
第二十六条 工程质量监督人员除应符合相关规定要求外,还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一)持有执法类别为“建筑业管理”或“建设行政”的浙江省行政执法证;
(二)年龄不超过60周岁。经批准同意延缓退休的监督人员年龄不超过65周岁。
第二十七条 工程质量监督机构考核的主要内容:
(一)监督机构的基本条件;
(二)监督机构的管理制度和内部管理情况;
(三)工程质量监督工作情况;
(四)所监督区域工程质量事故发生情况。
第二十八条 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可以聘请中级职称以上的工程类专业技术人员协助实施工程质量监督工作,但聘请人员不具备行政执法资格。
第四章 附 则
第二十九条 工程质量监督是一项重要的政府职能。未设立工程质量监督机构的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切实履行政府工程质量监督责任。工程质量监督工作的要求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三十条 工程质量监督人员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移送有关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一条 本办法自2011年9月1日起施行。
第四篇: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建设
榕建筑[2007]110号
关于进一步加强施工、监理企业
在榕从事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建设
管理工作的通知
各区、县(市)建设局,局属各监管机构,在榕各施工、监理企业:
为进一步规范统一、有序、开放的建筑市场,维护我市建筑市场秩序,强化施工、监理企业对工程的管理,建立有效的应急处置机制,根据有关规定,结合我市具体实际,就进一步加强施工、监理企业在榕从事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管理工作通知如下:
一、在我市(含所辖各区、县及县级市)行政区域内从事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活动的施工、监理企业,应依法取得相应的资质证书并办理登记备案后,方可在本市范围内从事建筑活动。
二、福州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在榕施工、监理企业的登记备案管理工作。
三、在榕施工、监理企业应按本通知要求,填写《在榕施工 — 1 —
(监理)企业登记备案手册》,提供企业营业执照、资质证书(施工企业还应提供安全生产许可证)、在榕机构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固定办公场所证明、企业法人授权委托书以及企业近二年承建(监理)的主要工程及质量、安全情况、企业的经营诚信证明和分支机构管理、执业资格人员的相关证明等材料以及按规定应提供的农民工工资保证金到位证明,到我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办理企业在榕登记备案手续。
四、在榕企业必须有健全的管理机构、完善的管理体系和应急处理预案,有固定的办公场所,要求施工总承包企业办公面积不少于300平方米、专业承包及监理企业办公面积不少于200平方米(不得租用住宅)。施工企业在榕的工程技术、经济管理人员人数应不少于30人,一级项目经理或一级注册建造师不少于3人;监理企业国家注册监理工程师不少于3人。
上述项目经理及执业资格人员应提供企业所在地(设区市或地级以上)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出具的无在建证明材料;在榕分支机构负责人、项目经理、执业注册人员及工程技术、经济管理人员的执业资格、岗位证书应留存登记备案机关。
五、在榕工程项目的管理(监理)人员应从企业登记备案的在榕工程技术、经济管理人员和执业资格人员中选择。
六、福州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将根据申请材料,对登记备案企业在榕管理机构的办公场所、办公设备、管理人员、执业人员以及施工、监理设备进行核查。
被核查机构负责人及相关人员应在核查表上签名留样。
七、施工、监理企业在榕从事建筑活动,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取消其在榕登记备案资格,二年内不得重新申请在榕登记备案:
1、在办理相关业务或提交资料过程中弄虚作假或隐瞒真实情况的;
2、施工企业发生建设部第159号令第二十一条所列十二项违规行为的。
3、监理企业发生建设部第158号令第十六条所列九项违规行为的。
八、在榕企业进行登记备案前,应在我市设立分支机构,并向分支机构所在地工商、税务部门进行注册、登记,再到我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领取空白的《在榕施工(监理)企业登记备案手册》,按所提供的《办理企业登记备案须知》的要求办理登记备案手续。
九、企业在榕登记备案实行动态管理,原则上每复核一次,复核时间另行通知。
十、在福州市行政区域内注册的施工、监理企业,视同已办理登记备案手续,不再重复登记备案。
十一、工作人员在办理在榕施工、监理企业登记备案中,要认真履行职责,严格按规定办事,对循私舞弊、滥用职权或玩忽职守的,依法予以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十二、本通知自2008年2月1日起执行。
二OO八年元月二日
抄送:省建设厅,市政府,市监察局,市工商局,市地税局,本局领导及相关处、室、站(中心),存档。
福州市建设局2008年元月2日印发
第五篇:建设部关于加强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项目施工招标投标行政
【发布单位】建设部
【发布文号】建市[2005]208号 【发布日期】2005-10-10 【生效日期】2005-10-10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建设部
建设部关于加强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项目施工招标投标行政监督工作的若干意见
(建市[2005]208号)
各省、自治区建设厅,直辖市建委,江苏省、山东省建管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建设局,解放军总后营房部工程管理局,计划单列市建委:
近年来,各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以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建筑市场为目标,不断深化招标投标体制改革,完善招标投标法律法规,依法履行行政监督职能,健全建设工程交易中心的服务功能,使招标投标工作和建设工程交易中心建设取得了新的进展。为进一步规范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项目(以下简称工程项目)的施工招标投标活动,维护市场秩序,保证工程质量,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规范招投标活动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04]56号)精神,现就加强招标投标行政监督的有关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明确招标人自行办理招标事宜的条件和监督程序
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工程项目,招标人自行办理施工招标事宜的,应当在发布招标公告或者发出投标邀请书的5日前,向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备案,以证明其具备以下编制招标文件和组织评标的能力:具有项目法人资格或者法人资格;有从事同类工程招标的经验;有与招标项目规模和复杂程度相适应的工程技术、概预算、财务和工程管理等方面的专业技术力量,即招标人应当具有3名以上本单位的中级以上职称的工程技术经济人员,并熟悉和掌握招标投标有关法规,并且至少包括1名在本单位注册的造价工程师。
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在收到招标人自行办理招标事宜的备案材料后,应当对照标准及时进行核查,发现招标人不具备自行办理招标事宜的条件或者在备案材料中弄虚作假的,应当依法责令其改正,并且要求其委托具有相应资格的工程建设项目招标代理机构(以下简称招标代理机构)代理招标。
二、完善资格审查制度
资格审查分为资格预审和资格后审,一般使用合格制的资格审查方式。
在工程项目的施工招标中,除技术特别复杂或者具有特殊专业技术要求的以外,提倡实行资格后审。实行资格预审的,提倡招标人邀请所有资格预审合格的潜在投标人(以下简称合格申请人)参加投标。
依法必须公开招标的工程项目的施工招标实行资格预审,并且采用经评审的最低投标价法评标的,招标人必须邀请所有合格申请人参加投标,不得对投标人的数量进行限制。
依法必须公开招标的工程项目的施工招标实行资格预审,并且采用综合评估法评标的,当合格申请人数量过多时,一般采用随机抽签的方法,特殊情况也可以采用评分排名的方法选择规定数量的合格申请人参加投标。其中,工程投资额1000万元以上的工程项目,邀请的合格申请人应当不少于9个;工程投资额1000万元以下的工程项目,邀请的合格申请人应当不少于7个。
实行资格后审的,招标文件应当设置专门的章节,明确合格投标人的条件、资格后审的评审标准和评审方法。
实行资格预审的,资格预审文件应当明确合格申请人的条件、资格预审的评审标准和评审方法、合格申请人过多时将采用的选择方法和拟邀请参加投标的合格申请人数量等内容。资格预审文件一经发出,不得擅自更改。确需更改的,应当将更改的内容通知所有已经获取资格预审文件的潜在投标人。
对潜在投标人或者投标人的资格审查必须充分体现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不得提出高于招标工程实际情况所需要的资质等级要求。资格审查中还应当注重对拟选派的项目经理(建造师)的劳动合同关系、参加社会保险、正在施工和正在承接的工程项目等方面情况的审查。要严格执行项目经理管理规定的要求,一个项目经理(建造师)只宜担任一个施工项目的管理工作,当其负责管理的施工项目临近竣工,并已经向发包人提出竣工验收申请后,方可参加其他工程项目的投标。
三、深化对评标专家和评标活动的管理
各地要不断深化对已经建立的评标专家名册的管理,建立对评标专家的培训教育、定期考核和准入、清出制度。要强化对评标专家的职业道德教育和纪律约束,有组织、有计划地组织培训学习和交流研讨,提高评标专家的综合素质。对不能胜任评标工作或者有不良行为记录的评标专家,应当暂停或者取消其评标专家资格。
工程项目的评标专家应当从建设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组建的专家名册内抽取,抽取工作应当在建设工程交易中心内进行,并采取必要的保密措施,参与抽取的所有人员应当在抽取清单上签字。评标委员会中招标人的代表应当具备评标专家的相应条件。
评标工作应当在建设工程交易中心进行,有条件的地方应当建立评标监控系统。评标时间在1天以上的,应当采取必要的隔离措施,隔断评委与外界,尤其是与投标人的联系。提倡采用电子招标、电子投标和计算机辅助评标等现代化的手段,提高招标投标的效率和评标结果的准确性、公正性。
四、积极推行工程量清单计价方式招标
各地要进一步在国有资金投资的工程项目中推行《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以下简称《计价规范》)。工程量清单作为招标文件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本着严格、准确的原则,依据《计价规范》的规定进行编制。
提倡在工程项目的施工招标中设立对投标报价的最高限价,以预防和遏制串通投标和哄抬标价的行为。招标人设定最高限价的,应当在投标截止日3天前公布。
五、探索实行科学、公正、合理的评标方法
各地要深化对经评审的最低投标价法、综合评估法等评标方法的研究,制定更加明确的标准,尤其要突出《计价规范》所要求的技术与经济密切结合的特点。
对于具有通用技术和性能标准的一般工程,当采用经评审的不低于成本的最低投标价法时,提倡对技术部分采用合格制评审的方法。对可能低于成本的投标,评标委员会不仅要审查投标报价是否存在漏项或者缺项,是否符合招标文件规定的要求,还应当从技术和经济相结合的角度,对工程内容是否完整,施工方法是否正确,施工组织和技术措施是否合理、可行,单价和费用的组成、工料机消耗及费用、利润的确定是否合理,主要材料的规格、型号、价格是否合理,有无具有说服力的证明材料等方面进行重点评审。在充分发挥招标投标机制实现社会资源合理分配的同时,要防止恶意的、不理性的“低价抢标”行为,维护正当的竞争秩序。
在推行经评审的最低投标价法的同时,除了要完善与评标程序、评标标准有关的规定外,还应当积极推行工程担保制度的实施,按市场规律建立风险防范机制。国有资金投资的工程项目实行担保的,应当由金融机构或者具有风险防范能力的专业担保机构实施担保。对于以价格低为理由,在合同履行中偷工减料、减少必要的安全施工措施和设施、拖延工期、拖欠农民工工资、降低工程质量标准等行为,要予以公开曝光,依法处理,并记入信用档案。
对于技术复杂的工程项目,可以采用综合评估的方法,但不能任意提高技术部分的评分比重,一般技术部分的分值权重不得高于40%,商务部分的分值权重不得少于60%。
所有的评标标准和方法必须在招标文件中详细载明,招标文件未载明评标的具体标准和方法的,或者评标委员会使用与招标文件规定不一致的评标标准和方法的,评标结果无效,应当依法重新评标或者重新招标。招标文件应当将投标文件存在重大偏差和应当废除投标的情形集中在一起进行表述,并要求表达清晰、含义明确。严禁针对某一投标人的特点,采取“量体裁衣”等手法确定评标的标准和方法,对这类行为应当视为对投标人实行歧视待遇,要按照法律、法规、规章的相关规定予以处理。
六、建立中标候选人的公示制度,加强对确定中标人的管理
各地应当建立中标候选人的公示制度。采用公开招标的,在中标通知书发出前,要将预中标人的情况在该工程项目招标公告发布的同一信息网络和建设工程交易中心予以公示,公示的时间最短应当不少于2个工作日。
确定中标人必须以评标委员会出具的评标报告为依据,严格按照法定的程序,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并向中标人发出中标通知书。对于拖延确定中标人、随意更换中标人、向中标人提出额外要求甚至无正当理由拒不与中标人签署合同的招标人,要依法予以处理。
七、建立和完善各管理机构之间的联动机制,监督合同的全面履行
各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建筑市场与招标投标、资质和资格、工程造价、质量和安全监督等管理机构之间的相互联动机制,相互配合,加强对合同履行的监督管理,及时发现和严厉查处中标后随意更换项目经理(建造师)、转包、违法分包、任意进行合同变更、不合理地增加合同价款、拖延支付工程款、拖延竣工结算等违法、违规和违约行为,促进合同的全面履行,营造诚信经营、忠实履约的市场环境。同时,要建立工程信息和信用档案管理系统,及时、全面地掌握工程项目的进展情况和合同履约情况,对于发现的不良行为和违法行为,要及时予以查处,并计入相应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的信用档案,向社会公布。
八、加强对招标代理机构的管理,维护招标代理市场秩序
招标代理机构必须遵循《民法通则》和《合同法》的规定,订立工程招标代理合同,严格履行民事代理责任。招标代理服务费原则上向招标人收取。
各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在严格招标代理机构资格市场准入的基础上,加强对招标代理机构承接业务后的行为管理,重点是代理合同的签订、代理项目专职人员的落实、在代理过程中签字、盖章手续的履行等。应当尽快建立和实施对招标代理机构及其专职人员的清出制度,严厉打击挂靠,出让代理资格,通过采用虚假招标、串通投标等违法方式操纵招标结果,违反规定将代理服务费转嫁给投标人或者中标人,以及以赢利为目的高价出售资格预审文件和招标文件等行为。对上述行为,经查证核实的,除依法对招标代理机构进行处理外,还应当将负有直接和相关责任的专职人员清出招标代理机构。
各地工程招标投标行政监督机构和建设工程招标投标行业社团组织应当建立对招标代理机构专职人员的继续教育制度,通过不断的培训教育,提高其业务水平、综合素质和工程招标代理的服务质量。
各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积极推动工程招标投标行业社团组织的建设,充分发挥行业社团组织的特点和优势,建立和完善工程招标投标行业自律机制,包括行业技术规范、行业行为准则以及行业创建活动等,规范和约束工程招标代理机构的行为,维护工程招标投标活动的秩序。
九、继续推进建设工程交易中心的建设与管理,充分发挥建设工程交易中心的作用
建设工程交易中心是经省级以上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批准设立,为工程项目的交易活动提供服务的特殊场所,应当为非盈利性质的事业单位。各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建设部、国家计委、监察部关于健全和规范有形建筑市场若干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2]21号)要求,加强对建设工程交易中心的管理,继续做好与纪检监察及其他有关部门的协调工作,强化对建设工程交易中心的监督、指导和考核,及时研究、解决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完善服务设施,规范服务行为,提高服务质量。
建设工程交易中心要在充分发挥现有服务功能的基础上,积极拓展服务范围、服务内容和服务领域,为工程项目的交易活动提供全面、规范和高效的服务。当前要重点做好以下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为全国建筑市场与工程项目招标投标的信用体系建设提供信息网络平台,为建筑市场参与各方提供真实、准确、便捷的信用状况服务,为营造诚实守信、失信必惩的建筑市场环境,提高整个行业的信用水平,推进建设领域诚信建设创造条件。各地可以以项目经理(建造师)的联网管理作为试点,取得经验后逐步向其他方面拓展。二是建立档案管理制度,加强对工程项目交易档案的管理,及时收集和整理建设工程交易活动中产生的各类文字、音像、图片资料和原始记录,并妥善保存档案资料。
十、切实加强工程项目施工招标投标活动的监督管理
各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切实加强对工程项目施工招标投标活动的监督管理工作,依法履行好行政监督职能。
对于招标投标活动中的各个重要环节,应当通过完善方式、明确重点来实施有效的监督。在监督的对象上,要以国有资金投资的工程项目为重点,对非国有资金投资的工程项目的施工招标投标活动,可以转变方式,突出重点;在监督的主体上,要以招标人、招标代理机构和评标委员会为重点;在监督的方法上,除了全过程监督外,要进一步创新方法,将有针对性的过程监督和随机监督有机地结合起来,提高行政监督的效率和权威。同时,要注意发挥建设工程交易中心的作用,相互配合,形成合力,共同推进招标投标工作水平的提高。
要按照国家七部委颁发的《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活动投诉处理办法》的要求,进一步加强招标投标活动中的投诉处理工作,建立和完善公正、高效的投诉处理机制,及时受理和妥善处理投诉,查处投诉处理中发现的违法行为。
招标投标监督管理机构是受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委托,依法对工程项目的招标投标活动实施监督的职能机构,各地要积极、认真地解决好工程招标投标监督管理机构的编制、人员和经费等问题,为工程项目招标投标的监督提供保障,同时要加强工程招标投标监督管理机构的廉政建设和所属工作人员的教育和培训,提高依法监督和依法行政的水平。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二○○五年十月十日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