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师徒结对工作交流会发言稿
师徒结对工作交流会发言稿
师徒结对工作交流会发言稿
有这么一个故事,在春秋时期的燕国,有一位姓项的少年,有一天在路上碰见孔子,就问孔子:“听说孔先生很有学问,特此请教。”孔子笑着说:“请讲。”这位少年拱拱手说:“什么水没有鱼?什么火没有烟?什么树没有叶?什么花没有枝?”孔子听后捋了把胡须说:“你问得真是怪呀!江湖河海,什么水都有鱼,不管柴草灯烛,什么火都有烟,至于植物,没有叶不能成树,没有枝也难于开花。”这位少年格格直笑,晃着脑袋说:“不对!不对!井水没有鱼,萤火没有烟,枯树没有叶,雪花没有枝。”孔子叹服道:
“后生有畏啊!老夫愿拜你为师。”
孔子之所以有“三人行,必有我师”的语言,大概就是从“孔子拜师”这个故事中,得到的感慨。“师徒结对”仅仅是学校所赋予的一种传、帮、带的形式而已,实际上都是在相互学习,各抒己见,相得益彰,共同发展之目的。
我与徐娟老师共事的五年中,我在徐娟老师的身上学到了许多的知识,许多的技能,许多的经验。再说没有一劳永逸的师傅,也没有一成不变的徒弟,更多的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徐娟就是一个很好地例子。从2007年—2013年,徐娟参加各类教学评比,2008年,所任教的三(1)“鲨鱼”小队获“区优秀小队”称号;2009年所任教的三(3)“翱翔”中队获“区优秀中队”称号;2012年,在区“文化寻根·诚信文化校园行”活动中,获“千字文”评比教师组三等奖;2009年,《期望走向美好》在区班主任教育案例评比中获三等奖;2008年,在上海市小学生“心手相连”现场作文活动中,获优
秀指导奖; 2009年、2010年,两次在上海市小学生优秀作文征文活动中获指导奖;2010年区三年期考核获备课优秀奖;2012年区五年期教师教学教研能力获一等奖;2011年区级课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实践研究》顺利结题; 2012年区五年期教师教学教研能力获一等奖;2013年,所任教的“启航中队”获“市优秀中队”称号;2009年、2012年,两次获得区级行政嘉奖。这一系列的成绩或荣誉记载着徐娟老师成长的足迹。诚然,徐娟老师的发展是比较快的,这次被胡爱花选中进福山小学,是在几十个语文老师的课堂教学中脱颖而出所致。
我和徐娟师徒结对五年来,较多的是在一起研讨对教材的理解与分析,时常提醒她站在学生的角度去理解教材,联系学生的知识水平,理解能力,生活积累来分析。()曾有几次,徐娟老师对我说:“这篇课文很简单,应该没有问题可讲的”。于是我就和她一起研读了课文,帮助她提及了较多的字、词、句、篇等基础知识方面的问题,提及了听、说、读、写等技能方面的问题。一起研读后,她明白了看似简单的课文,教起来还有许多要教的地方。在教学实践中帮助她注意:语文教学中,有时可以让学生“不求甚解”,以读代讲,自我感悟,有时需要让学生“咬文嚼字”。教材是例子,教师要充分利用好教材,要把教材当作“一口井”,当作“一道泉”,让学生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
有时候,我也看看徐娟老师的教案设计,一起商讨,毫无保留地发表我的意见,谈谈我个人对教材的处理方法,与她一起进一步修改教案。帮助她把握教材的重点,以及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抓住重点进行教学,帮助她针对教材的难点如何设置坡度,力求突破。有些课时教案,徐娟老师能落实“三维目标”,把“字、词、句、篇”等基础知识,把“听、说、读、写” 等技能,情感、态度的教学糅和在教案中,尤其是有些课文的课
堂练习设计得精妙,我也应该向她学习的方面。
无论再好的教案,也仅仅是纸上的一个方案,作为一个新教师,要把教案牢记在心坎上,融化在血液里,落实在教学中。在最初的课堂教学时,徐娟老师经常背教案,时常对着镜子说教案,有时把老公作为学生,听她叙述教案过程。几经磨练,徐娟较早的熟悉了课堂教学的流程、重点、要点、难点;这不仅有助于流畅的课堂教学,也有利于对文本教材更深层次的理解,也有利于她备课技巧的长进。所以说,教师对教案的理解、把握,是一个教师理性的思考,多年来,我和徐娟相互之间听了较多的课,每次听课,都会认真进行评课,总结成功的地方,指出需要改进的方面。也经常鼓励她多听听其他教师的课,即使她外出听课,回校后也会与我一起分享她听课的收获,一起研讨她听课中的疑惑。她的聪明之处就在于集他人之长,补己不足之处。
经常写教学反思,案例分析,也是新教师发展的捷径,“不积小溪何以成江河,不积跬步何以至千里”。徐娟老师就能有一个动笔的习惯,她写了较多的教学反思,案例分析,作业设计的得与失,所有这些笔墨,是她成功撰写课题与揭题的素材。良性的向着学术型、专家型的教师发展。
我所做的带教工作是微不足道的,我的发言也只是“抛砖引玉”罢了。下面我想对带教工作谈谈一些个人的想法与建议。
1、“师徒结对”要采用双向选择的方式进行结对。有效沟通是师徒结对工作顺利开展的前提,只有师徒双方彼此熟识,在性格特点、兴趣爱好,风格特长等方面有诸多兼容,才有可能结成真正意义上的对子。因此,多一些相互了解,并在此基础上实行师徒双向选择结对,应该是师徒结对方式的首选。
2、要想使“带徒”成为师傅的“份内事儿”,并让师傅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
入到引领徒弟成长的工作中去,就必须减轻师傅的工作负担。师徒结对只有从“额外劳动”转化为彼此的“必要工作”,师徒双方才会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3、作为师傅,既要对他们进行“思想引领”,还要对他们进行“习惯培养”和“经验传输”,但这一切意愿的顺利达成必须有个前提,就是尊重年轻教师的成长个性。师傅首先要把准徒弟的个性,了解他需要哪些方面的帮助;其次要共同研究和确定实施方案,帮助徒弟量身定做改进计划;再就是要多倾听徒弟的意见和感受,在充分的自我反思中引领年轻教师成长。
给新教师提出几点建议:
1、语文课堂教学应努力求实。
语文课堂教学少不了品读、感悟,教师就要让学生有足够时间的朗读与思考,多让学生交流发言,语文课上学生的心动比形动更为重要,更为有成效,要少一些空泛的表演,多一些扎实的训
练。
2、语文课堂教学应努力求简。
语文课上要让学生体会到愉悦感和成功感,就要在课堂上坚守“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教师应简约教学的内容,简化教学环节,简便的教学方法,简单的教学媒介,简洁的教学语言。教师课堂上所做的一切,都是为学生的学习服务,目的就是激发学生学习过程中独特的体验和丰富的想象力。
3、语文课堂教学应努力求活。
教师要把课上活,就要有预设,只有在预设的教学中,教师才能够善于捕捉、判断、重组课堂教学中从学生那里涌现出来的各种有意义的非预期性的信息,随机把握课堂教学中的闪动的亮点,并随时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这样构成师生之间的互动,生生之间的互动,这样的课就变成活了,学生也就会喜欢你的课,课堂教学的效果就会提高。
既来之则安之,既然你选择了教师这一职业,就要身体力行,在文本教材 的研读上下功夫,在教案设计上下功夫,在教学环节上下功夫,在教学方法上下功夫,在教学反思、案例分析上下功夫。功夫不否有心人,成功之花需要辛勤的汗水来浇灌。最后用一句谚语与大家共勉:光说不干,事事落空;又说又干,马到成功。
第二篇:师徒结对工作交流会发言稿
师徒结对工作交流会发言稿
有这么一个故事,在春秋时期的燕国,有一位姓项的少年,有一天在路上碰见孔子,就问孔子:“听说孔先生很有学问,特此请教。”孔子笑着说:“请讲。”这位少年拱拱手说:“什么水没有鱼?什么火没有烟?什么树没有叶?什么花没有枝?”孔子听后捋了把胡须说:“你问得真是怪呀!江湖河海,什么水都有鱼,不管柴草灯烛,什么火都有烟,至于植物,没有叶不能成树,没有枝也难于开花。”这位少年格格直笑,晃着脑袋说:“不对!不对!井水没有鱼,萤火没有烟,枯树没有叶,雪花没有枝。”孔子叹服道:“后生有畏啊!老夫愿拜你为师。”
孔子之所以有“三人行,必有我师”的语言,大概就是从“孔子拜师”这个故事中,得到的感慨。“师徒结对”仅仅是学校所赋予的一种传、帮、带的形式而已,实际上都是在相互学习,各抒己见,相得益彰,共同发展之目的。
我与徐娟老师共事的五年中,我在徐娟老师的身上学到了许多的知识,许多的技能,许多的经验。再说没有一劳永逸的师傅,也没有一成不变的徒弟,更多的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徐娟就是一个很好地例子。从2007年—2013年,徐娟参加各类教学评比,2008年,所任教的三(1)“鲨鱼”小队获“区优秀小队”称号;2009年所任教的三(3)“翱翔”中队获“区优秀中队”称号;2012年,在区“文化寻根·诚信文化校园行”活动中,获“千字文”评比教师组三等奖;2009年,《期望走向美好》在区班主任教育案例评比中获三等奖;2008年,在上海市小学生“心手相连”现场作文活动中,获优秀指导奖; 2009年、2010年,两次在上海市小学生优秀作文征文活动中获指导奖;2010年区三年期考核获备课优秀奖;2012年区五年期教师教学教研能力获一等奖;2011年区级课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实践研究》顺利结题; 2012年区五年期教师教学教研能力获一等奖;2013年,所任教的“启航中队”获“市优秀中队”称号;2009年、2012年,两次获得区级行政嘉奖。这一系列的成绩或荣誉记载着徐娟老师成长的足迹。诚然,徐娟老师的发展是比较快的,这次被胡爱花选中进福山小学,是在几十个语文老师的课堂教学中脱颖而出所致。
我和徐娟师徒结对五年来,较多的是在一起研讨对教材的理解与分析,时常提醒她站在学生的角度去理解教材,联系学生的知识水平,理解能力,生活积累来分析。曾有几次,徐娟老师对我说:“这篇课文很简单,应该没有问题可讲的”。于是我就和她一起研读了课文,帮助她提及了较多的字、词、句、篇等基础知识方面的问题,提及了听、说、读、写等技能方面的问题。一起研读后,她明白了看似简单的课文,教起来还有许多要教的地方。在教学实践中帮助她注意:语文教学中,有时可以让学生“不求甚解”,以读代讲,自我感悟,有时需要让学生“咬文嚼字”。教材是例子,教师要充分利用好教材,要把教材当作“一口井”,当作“一道泉”,让学生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
有时候,我也看看徐娟老师的教案设计,一起商讨,毫无保留地发表我的意见,谈谈我个人对教材的处理方法,与她一起进一步修改教案。帮助她把握教材的重点,以及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抓住重点进行教学,帮助她针对教材的难点如何设置坡度,力求突破。有些课时教案,徐娟老师能落实“三维目标”,把“字、词、句、篇”等基础知识,把“听、说、读、写” 等技能,情感、态度的教学糅和在教案中,尤其是有些课文的课堂练习设计得精妙,我也应该向她学习的方面。
无论再好的教案,也仅仅是纸上的一个方案,作为一个新教师,要把教案牢记在心坎上,融化在血液里,落实在教学中。在最初的课堂教学时,徐娟老师经常背教案,时常对着镜子说教案,有时把老公作为学生,听她叙述教案过程。几经磨练,徐娟较早的熟悉了课堂教学的流程、重点、要点、难点;这不仅有助于流畅的课堂教学,也有利于对文本教材更深层次的理解,也有利于她备课技巧的长进。所以说,教师对教案的理解、把握,是一个教师理性的思考,多年来,我和徐娟相互之间听了较多的课,每次听课,都会认真进行评课,总结成功的地方,指出需要改进的方面。也经常鼓励她多听听其他教师的课,即使她外出听课,回校后也会与我一起分享她听课的收获,一起研讨她听课中的疑惑。她的聪明之处就在于集他人之长,补己不足之处。
经常写教学反思,案例分析,也是新教师发展的捷径,“不积小溪何以成江河,不积跬步何以至千里”。徐娟老师就能有一个动笔的习惯,她写了较多的教学反思,案例分析,作业设计的得与失,所有这些笔墨,是她成功撰写课题与揭题的素材。良性的向着学术型、专家型的教师发展。
我所做的带教工作是微不足道的,我的发言也只是“抛砖引玉”罢了。下面我想对带教工作谈谈一些个人的想法与建议。
1、“师徒结对”要采用双向选择的方式进行结对。有效沟通是师徒结对工作顺利开展的前提,只有师徒双方彼此熟识,在性格特点、兴趣爱好,风格特长等方面有诸多兼容,才有可能结成真正意义上的对子。因此,多一些相互了解,并在此基础上实行师徒双向选择结对,应该是师徒结对方式的首选。
2、要想使“带徒”成为师傅的“份内事儿”,并让师傅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引领徒弟成长的工作中去,就必须减轻师傅的工作负担。师徒结对只有从“额外劳动”转化为彼此的“必要工作”,师徒双方才会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3、作为师傅,既要对他们进行“思想引领”,还要对他们进行“习惯培养”和“经验传输”,但这一切意愿的顺利达成必须有个前提,就是尊重年轻教师的成长个性。师傅首先要把准徒弟的个性,了解他需要哪些方面的帮助;其次要共同研究和确定实施方案,帮助徒弟量身定做改进计划;再就是要多倾听徒弟的意见和感受,在充分的自我反思中引领年轻教师成长。
给新教师提出几点建议:
1、语文课堂教学应努力求实。
语文课堂教学少不了品读、感悟,教师就要让学生有足够时间的朗读与思考,多让学生交流发言,语文课上学生的心动比形动更为重要,更为有成效,要少一些空泛的表演,多一些扎实的训练。
2、语文课堂教学应努力求简。
语文课上要让学生体会到愉悦感和成功感,就要在课堂上坚守“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教师应简约教学的内容,简化教学环节,简便的教学方法,简单的教学媒介,简洁的教学语言。教师课堂上所做的一切,都是为学生的学习服务,目的就是激发学生学习过程中独特的体验和丰富的想象力。
3、语文课堂教学应努力求活。
教师要把课上活,就要有预设,只有在预设的教学中,教师才能够善于捕捉、判断、重组课堂教学中从学生那里涌现出来的各种有意义的非预期性的信息,随机把握课堂教学中的闪动的亮点,并随时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这样构成师生之间的互动,生生之间的互动,这样的课就变成活了,学生也就会喜欢你的课,课堂教学的效果就会提高。
既来之则安之,既然你选择了教师这一职业,就要身体力行,在文本教材的研读上下功夫,在教案设计上下功夫,在教学环节上下功夫,在教学方法上下功夫,在教学反思、案例分析上下功夫。功夫不否有心人,成功之花需要辛勤的汗水来浇灌。最后用一句谚语与大家共勉:光说不干,事事落空;又说又干,马到成功。
第三篇:师徒结对工作交流会发言稿
师徒结对工作交流会发言稿
有这么一个故事,在春秋时期的燕国,有一位姓项的少年,有一天在路上碰见孔子,就问孔子:“听说孔先生很有学问,特此请教,师徒结对工作交流会发言稿。”孔子笑着说:“请讲。”这位少年拱拱手说:“什么水没有鱼?什么火没有烟?什么树没有叶?什么花没有枝?”孔子听后捋了把胡须说:“你问得真是怪呀!江湖河海,什么水都有鱼,不管柴草灯烛,什么火都有烟,至于植物,没有叶不能成树,没有枝也难于开花。”这位少年格格直笑,晃着脑袋说:“不对!不对!井水没有鱼,萤火没有烟,枯树没有叶,雪花没有枝。”孔子叹服道:“后生有畏啊!老夫愿拜你为师。”
孔子之所以有“三人行,必有我师”的语言,大概就是从“孔子拜师”这个故事中,得到的感慨。“师徒结对”仅仅是学校所赋予的一种传、帮、带的形式而已,实际上都是在相互学习,各抒己见,相得益彰,共同发展之目的。
我与徐娟老师共事的五年中,我在徐娟老师的身上学到了许多的知识,许多的技能,许多的经验。再说没有一劳永逸的师傅,也没有一成不变的徒弟,更多的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徐娟就是一个很好地例子。从2007年-2013年,徐娟参加各类教学评比,2008年,所任教的三(1)“鲨鱼”小队获“区优秀小队”称号;2009年所任教的三(3)“翱翔”中队获“区优秀中队”称号;2012年,在区“文化寻根·诚信文化校园行”活动中,获“千字文”评比教师组三等奖;2009年,《期望走向美好》在区班主任教育案例评比中获三等奖;2008年,在上海市小学生“心手相连”现场作文活动中,获优秀指导奖; 2009年、2010年,两次在上海市小学生优秀作文征文活动中获指导奖;2010年区三年期考核获备课优秀奖;2012年区五年期教师教学教研能力获一等奖;2011年区级课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实践研究》顺利结题; 2012年区五年期教师教学教研能力获一等奖;2013年,所任教的“启航中队”获“市优秀中队”称号;2009年、2012年,两次获得区级行政嘉奖。这一系列的成绩或荣誉记载着徐娟老师成长的足迹。诚然,徐娟老师的发展是比较快的,这次被胡爱花选中进福山小学,是在几十个语文老师的课堂教学中脱颖而出所致。
我和徐娟师徒结对五年来,较多的是在一起研讨对教材的理解与分析,时常提醒她站在学生的角度去理解教材,联系学生的知识水平,理解能力,生活积累来分析。曾有几次,徐娟老师对我说:“这篇课文很简单,应该没有问题可讲的”。于是我就和她一起研读了课文,帮助她提及了较多的字、词、句、篇等基础知识方面的问题,提及了听、说、读、写等技能方面的问题。一起研读后,她明白了看似简单的课文,教起来还有许多要教的地方。在教学实践中帮助她注意:语文教学中,有时可以让学生“不求甚解”,以读代讲,自我感悟,有时需要让学生“咬文嚼字”,发言稿《师徒结对工作交流会发言稿》。教材是例子,教师要充分利用好教材,要把教材当作“一口井”,当作“一道泉”,让学生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
有时候,我也看看徐娟老师的教案设计,一起商讨,毫无保留地发表我的意见,谈谈我个人对教材的处理方法,与她一起进一步修改教案。帮助她把握教材的重点,以及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抓住重点进行教学,帮助她针对教材的难点如何设置坡度,力求突破。有些课时教案,徐娟老师能落实“三维目标”,把“字、词、句、篇”等基础知识,把“听、说、读、写” 等技能,情感、态度的教学糅和在教案中,尤其是有些课文的课堂练习设计得精妙,我也应该向她学习的方面。
无论再好的教案,也仅仅是纸上的一个方案,作为一个新教师,要把教案牢记在心坎上,融化在血液里,落实在教学中。在最初的课堂教学时,徐娟老师经常背教案,时常对着镜子说教案,有时把老公作为学生,听她叙述教案过程。几经磨练,徐娟较早的熟悉了课堂教学的流程、重点、要点、难点;这不仅有助于流畅的课堂教学,也有利于对文本教材更深层次的理解,也有利于她备课技巧的长进。所以说,教师对教案的理解、把握,是一个教师理性的思考,多年来,我和徐娟相互之间听了较多的课,每次听课,都会认真进行评课,总结成功的地方,指出需要改进的方面。也经常鼓励她多听听其他教师的课,即使她外出听课,回校后也会与我一起分享她听课的收获,一起研讨她听课中的疑惑。她的聪明之处就在于集他人之长,补己不足之处。
经常写教学反思,案例分析,也是新教师发展的捷径,“不积小溪何以成江河,不积跬步何以至千里”。徐娟老师就能有一个动笔的习惯,她写了较多的教学反思,案例分析,作业设计的得与失,所有这些笔墨,是她成功撰写课题与揭题的素材。良性的向着学术型、专家型的教师发展。
我所做的带教工作是微不足道的,我的发言也只是“抛砖引玉”罢了。下面我想对带教工作谈谈一些个人的想法与建议。
1、“师徒结对”要采用双向选择的方式进行结对。有效沟通是师徒结对工作顺利开展的前提,只有师徒双方彼此熟识,在性格特点、兴趣爱好,风格特长等方面有诸多兼容,才有可能结成真正意义上的对子。因此,多一些相互了解,并在此基础上实行师徒双向选择结对,应该是师徒结对方式的首选。
2、要想使“带徒”成为师傅的“份内事儿”,并让师傅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引领徒弟成长的工作中去,就必须减轻师傅的工作负担。师徒结对只有从“额外劳动”转化为彼此的“必要工作”,师徒双方才会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3、作为师傅,既要对他们进行“思想引领”,还要对他们进行“习惯培养”和“经验传输”,但这一切意愿的顺利达成必须有个前提,就是尊重年轻教师的成长个性。师傅首先要把准徒弟的个性,了解他需要哪些方面的帮助;其次要共同研究和确定实施方案,帮助徒弟量身定做改进计划;再就是要多倾听徒弟的意见和感受,在充分的自我反思中引领年轻教师成长。
给新教师提出几点建议:
1、语文课堂教学应努力求实。
语文课堂教学少不了品读、感悟,教师就要让学生有足够时间的朗读与思考,多让学生交流发言,语文课上学生的心动比形动更为重要,更为有成效,要少一些空泛的表演,多一些扎实的训练。
2、语文课堂教学应努力求简。
语文课上要让学生体会到愉悦感和成功感,就要在课堂上坚守“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教师应简约教学的内容,简化教学环节,简便的教学方法,简单的教学媒介,简洁的教学语言。教师课堂上所做的一切,都是为学生的学习服务,目的就是激发学生学习过程中独特的体验和丰富的想象力。
3、语文课堂教学应努力求活。
教师要把课上活,就要有预设,只有在预设的教学中,教师才能够善于捕捉、判断、重组课堂教学中从学生那里涌现出来的各种有意义的非预期性的信息,随机把握课堂教学中的闪动的亮点,并随时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这样构成师生之间的互动,生生之间的互动,这样的课就变成活了,学生也就会喜欢你的课,课堂教学的效果就会提高。
既来之则安之,既然你选择了教师这一职业,就要身体力行,在文本教材的研读上下功夫,在教案设计上下功夫,在教学环节上下功夫,在教学方法上下功夫,在教学反思、案例分析上下功夫。功夫不否有心人,成功之花需要辛勤的汗水来浇灌。最后用一句谚语与大家共勉:光说不干,事事落空;又说又干,马到成功。《师徒结对工作交流会发言稿》
第四篇:师徒结对发言稿
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们:
站在这里,很感慨。今天,我荣幸地成为一名指导教师,将在协议书上庄重地签下自己的名字,我想,我们埭头小学的拜师会,不是一个虚空的形式,一纸协议和一束鲜,它将承载的是一份责任与一份自我体现。我深深感到身上的责任和压力,我想:要想做好“传、帮、带”工作,我们师傅们首先要做到:言传身教,率先垂范。
师徒结对只是一种形式,它内在的意义在于合作之上的携手前进,同生共长。我们将欣喜于这种成长,感动于这种齐心合力。
今天,在这个隆重的“师徒结对会”上,我想代表在坐的师傅们,向大家承诺:结对后,我们愿意对自己工作上严要求、业务上多提高。我们会将自己的工作经验和教学经验一点一滴、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徒弟们,和其他教师分享。在年轻教师遇到困难时一定给予真诚的关心与帮助,扶持他们走出困境。从高从严地要求自己和徒弟,在师徒帮带中共同进步。
同时我也想给徒弟们提几点希望:
一、“三人行,必有我师”。你的师傅并不只一个,我们只是你们名义上的师傅。其实您学校的每一位老师都是你的师傅,尤其是那些与你共事的教师。他们中有些课上得好,有些教学教学经验丰富,有些班主任工作非常扎实,非常出色,他们中的每一个人都是你学习的好榜样。
二、抓住机遇,勤奋出才能。机会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均等的,但给我们每个人的机会又都是不多的,而机会总是垂青于有准备的人。你们每个人都要时刻准备着,都要善于把握每一次机会,让机会成为自己专业成长的助推器。
三、抓住课堂主阵地,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平时要精心备课,在教学中要不断地总结、反思,这是一种很好的积淀,不断提升自己,平时注重提高自己的教科研水平,把理论与教学实践结合起来。
最后我想送给青年教师一句话:年轻是一种机会,年轻也是一种压力;年轻是一种财富,年轻也是一种责任。
希望你们珍惜你们的财富——年轻!
第五篇:师徒结对发言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们:
上午好!我是初中语文组的张子璇,今天非常荣幸地站在这里代表2017年的47名新进教师发言。首先,感谢学校领导为我们安排了这次“师徒结对”的活动!感谢各位老师、各位师父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学习机会!在此,以一鞠躬表达一个新教师真诚的谢意!我们作为新人,带着决心走进了属于我们的工作平台,我们充满了使命感和责任感,急需提高专业水平,掌握专业技能。有时望着苍茫的天空,难免有点不知所措。我们拜师学艺,就是要继承和发扬师傅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就是要学习他们教书育人、严谨治学的教风,使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学风。我们的师傅都是在教坛上默默耕耘了多年的老教师,他们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拥有精湛的教学艺术,并形成了独特、鲜明的教学风格。可以说,我们的每一位师傅都是一个丰富的资源库,都有许多值得我们青年教师学习和借鉴的地方。因此,我们一定要虚心向师傅学习、请教,真心诚意地接受他们的指导和督促。在学习师傅经验的同时,注重与自身特点相结合,学以致用,多探索,多积累,尽快找到符合自身特色的教学思路和教学风格,真正做到“课前有设计,课后有反思”。
俗话说:“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在师傅的指导和带领下,我们更要严格要求自己,主动学习,多问,多听,多讨论,多总结,多观察。在学习师傅们经验的同时,自己认真学习和钻研,注重自身特点的结合,最终找到符合自身特色的教学思路和风格。
在这里,我仅代表所有的徒弟们表一下我们的决心:
一、用一颗感恩的心去爱学校。
因为这里有代代相传的敬业精神和奉献精神,这里有与时俱进、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和创业精神,这里有用自己的信念和行动铸就的苦干精神和实干精神。而这些精神一定会化为我们前进的动力,化为我们以后工作的基础。
二、用一颗负责的心去爱学生。
因为学生是祖国的花朵,是社会的未来。正如梁启超先生所说:“少年强则国强”。我们的责任,其重如山,其大如天。所以,我们惟有争做一个有责任感,有爱心的老师,才能迎接新的挑战。
三、用一颗持恒的心去爱学习。
因为只有多读教育教学的理论,形成渊博的专业知识,才能领悟教育的精髓。只有多学师父的教育风格和经验才会知道自己的不足。我们在学习师父们的经验之时,也要有自己独立的思想,独到的见解和独特的风格,我们会在师父的指导下,制定好自己的教学计划,明确发展方向,向着目标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的走下去。
我相信,我们一定不会辜负师傅的希望与厚爱,也一定不会辜负学校的要求与培养。通过老教师的言传身教和我们自身的努力,以你们深厚的涵养,丰富的知识,精湛的技艺,一定会促使我们迅速成长,在“三尺讲台”上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我们一定能在钢城区这块年轻而充满活力的沃土上茁壮成长,我们的教育之路也会越走越宽,越走越稳!
最后,再一次感谢学校给了我们这次学习的机会,再一次感谢师父:师父们,请多指教!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