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课题讲座--一线教师如何做课题研究
一线教师如何做课题研究?
搞教育科研是时代的需要,社会的需要,是自我生存与发展的需要。作为一名当今时代的教师,必须研究时代研究教学,有效地提高教学时效。只有不断研究才能不断进步,才能在这个时代生存与发展。我们的许多教师只所以至今还没有加入到教育科研的行列中来,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认为教育教学研究是教育理论工作者和教学专家的事,与我们一线教师无关,我们一线教师只要把书教好就行了;二是搞教育教学研究太难了,没有条件。这种想法是完全错误的。
教育部《实施素质教育,更新教育观念学习提要》也明确指出:教师应当努力成为教育目的的实现者,教学活动的指导者,教学方法的探索者,教育活动的创造者。教师成才的重要途径是参与教改实践活动,在教育科研项目中去体验研究性学习,在教学方法的研究过程中,养成探索的思想态度和创新的精神境界。推进素质教育,首先需要教师有求新求变的精神,积极参与教育教学改革的试验,主动开展教科研项目活动,在经验反思的基础上,体会素质教育思想的深刻内涵,形成新的教育观念,从而切实改进教育教学的行为模式,使课堂焕发出所应有的生命活力。为了能搞好教育科研,一线教师应该做好课题研究。
一、首先要选好课题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教育科研课题的选择非常重要,选题作好了,应当说研究就成为可能。课题要反映现有的理论和实践的广度与深度,也要反映科研前景的广度与深度,需要创造力与想象力。
1、课题从哪里来?
过去比较多的是从上之下,下达课题,往往大而空;我比较主张从自己身边选题,从教育教学实践的困惑中选题。例如:“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如何解决“学生课堂能听懂课而不会做习题”的困惑等。
2、选题的基本原则
(1)前瞻性原则:选题要新颖,有独创性,选定的问题应是前人未曾解决或尚未完全解决的问题,通过研究应有所创新,有新意和时代感,例如,中学生抄写题目与正确解决问题关系的研究。这个课题视角就比较新颖。
(2)科学性原则:选题必须有科学的现实性,如,利用气功提高学生自理能力的研究就缺乏科学的现实性。选题首先表现在要有一定的事实依据,这就是选题的实践基础,研究课题是从实践中产生的,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实践经验同时又为课题的形成提供一定的依据。选取课题的科学性还表现在以教育科学基本原理为依据,这就是选题的理论基础。教育科学理论将对选取题起到定向、规范、迁择和解释作用。没有一定的科学理论依据,选定的课题必然起点低、盲目性大。应该看到,选题的实践基础和理论基础制约着选题的全过程,影响着选题的方向水平,为了保证选题有科学的现实性还需要对迁定的课题进行充分论证。(3)可行性原则:与主客观条件相符,有实现的可能性。如,开发大脑潜能的研究,可行吗?对于一线教师显然不适宜研究。选题必须具有可行性,一是客观条件。除必要的资料,设备时间,经费,技术,人力,理论准备等条件外还有科学上的可能性,这就是恩格斯指出的,我们只能在我们时代的条件下进行认识,而且这些条件达到什么程度,我们便认识到什么程度。二是主观条件,这是指研究人员有知识、能力、基础、经验、专长,所掌握的有关这个课题的材料以及对此课题的兴趣。三是时机问题。选题必须抓住关键性时期什么时候提出该研究课题要看有关理论,研究工具及条件的发展成熟程度。提出过早,问题会攻不下来
(4)价值性原则:选题必须有价值。如何衡量选定课题有无意义及意义的大小,主要是看两个基本方面。一是所选择的研究课题是否符合社会发展、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是否有利于提高教育质量、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二是所选择的研究课题是根据教育科学本身发展的需要,是为了检验、修正创新和发展教育理论,建立科学的教育理论体系的需要。
二、选题应注意事项
1、从实际出发,研究中实践,实践中研究
2、不要贪大求全。如中学生学习心理的研究,就显得大了些,如果改成中学生学习数学概念思维特点的研究,就比较适合一线教师做。
3、注重平时积累,从小处着手:首先我们要有问题意识。要做教育、教学的有心人,平时时时处处留心观察,在工作中要多问几个为什么。善于发现工作中的问题,总结自己的教学经验。如有的学生不喜欢举手发言这个现象,就可以当一个问题:“学生为什么不喜欢举手发言?”我们可以做这样的思考:仅仅是他的智力问题吗?仅仅是她的个性问题吗?有没有心里因素地影响?等等。如果你以科研的眼光去和学生交谈,去调查一下,作一些个案分析,就会发现学生上课不举手发言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我们还可以进一步反思:孩子的天生求知欲强,他们对世界充满了好奇,满脑子的问号。但他们为什么在课堂上不想问?在课堂上为什么选择沉默?这就是问题。于是,我们就可以确定一个课题:“学生在课堂中主体参与意识的研究”。
4、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大家知道,近两年来,不少学校开展了教育叙事的研究,将回归经验总结法的问题提出来。教师将教学过程中发现的新问题、激发出的新思考、新创意记录下来,通过讲自己的课程故事和案例来阐述新的思想理念。实时的反思就是经验总结,往上升华就是课题研究。观察中小学相关研究,真正引起共鸣的是那些既有实践经验又有理论高度的专家型教师的案例,而且课题研究越深入越是这样,因为这是教师真正能够模仿,真正能够受益的。前苏联成就的一批教育家大多都有这样的背景。何克抗教授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真正的教育家出在中小学,不在高校。这句话的确意味深长。
第二篇:教一线教师做课题研究
教一线教师做课题研究
王五学校 王俊华
在中小学一线教师中,无论是出于何种动机,不少人都有过做立项课题的“冲动”,但总因“不会做”而不了了之,实在令人惋惜。这里,笔者愿教大家尝试一次。首先了解一下做课题的一般程序:
选题、填写《申评书》并上报(研究者)——组织专家论证评审(管理部门)——(获准立项后)制订《研究方案》并开展研究、搜集、整理资料(研究者)——撰写研究报告、填写“《鉴定书》”并上报(研究者)——专家鉴定、评审(管理部门)。
下面仅就“研究者”应做的事情逐项加以说明。
一、选题与立项
一般来说,立项课题的选题要依据上级下发的《课题指南》。但应当知道,《课题指南》,提供的只是研究方向和范围,你的选题应紧密联系自己的工作实际和教改方向进行。这样,既可把工作做得更好,又不会额外增加负担。
在选定课题的过程中,查阅文献极为重要,它可以帮你了解:国内外相关的研究有哪些,结论是什么,与自己的研究有何联系;还可帮你弄清自己的研究该怎样人手更有价值。这对明确自己的研究内容和范围,准确表述课题的题目都有好处。
题目确定之后,填好《申评书》,你就可以向课题管理部门申报了。《申评书》包括“选题的目的意义、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基础和条件、预期成果、特色和价值”等内容,填写一定要具体、清楚。至于说能否立项,主要取决于选题是否新颖、论证是否到位、研究的条件是否具备和预期成果价值的高低等。
二、制定研究方案
假如课题获准了立项,你就该着手制定《研究方案》了。《研究方案》是整个研究工作的“施工计划”,应具体、明确,操作性强,是整个研究过程的遵循程序。
制定《研究方案》前,要理清以下思路:一是进一步框定研究范围、明确研究目标和内容、界定关键概念等。比如说,你要研究“弱势群体子女的教育
问题”,那么这个“群体”是指哪些人?是研究其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问题,还是两者都研究?二是要根据研究目标和内容,确定研究方法;三是计划好研究的时间、程序及注意事项。
需要强调的是,研究方法是根据研究的目的和内容确定的。比如说,当你发现一些与教育教学有关的现象,想做深入了解时,就用调查法;如果你想证明某种方法(或模式、理论)是否科学,就用(准)实验法;如果你想构建某种模式或理论体系,或培养某种能力或习惯,就用行动研究法;如果你是对一个特定的学生或群体进行(追踪)研究,当然要用个案法。
严格地说,行动研究法不是一种“纯正”的研究方法。比如说,你想构建一种模式,有可能先进行“现状调查”,然后根据调查结果制定出目标和计划;研究过程中你可能进行一次又一次的“实验”,从中观察、反思和修订计划,以使目标逐步得以实现;你还可以通过一些“个案”研究来提供必要的案例。所以,这一“行动研究”就用到了调查法、实验法和个案研究法等。
调查法、行动研究法、个案法和(准)实验法属于实证研究,即在实践中研究、用实践来验证、让事实来说话,比较适合一线教师使用。而“文献法”则不然,它需要在阅读足够文献的基础上进行思辨。基层学校报刊、图书有限,多数还没有上网的条件,大家“读不多、思不深”,自然也就“辨不明、写不清”了。所以,不太适合大家使用。
理清了这些之后,《方案》就很容易了。下面列出一种格式及撰写要求,仅供参考。
(标题)(课题组署名)
一、问题的提出(或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提示:根据什么或受到什么启发而研究?国内外同行或前人已有哪些相关研究,其结论是什么?本研究要解决的具体问题,要达到的目的以及突出的价值和特色是什么?
二、研究的内容(或研究目标和内容)
提示:明确说明研究的具体内容。关键的或易混的概念要加以界定清楚,以免产生异议或误解,也有利于使研究更有针对性且便于操作,若是实验研究一般要提出明确的假设。
三、研究的方法
提示:调查法、实验法和观察法等要具体详细地说明研究对象(被试)如何确定(如怎样抽样、怎样分组以及他们的数量、年龄、性别、级段等);研究过程中要使用的材料或工具(如问卷、测试题、量表、仪器等);研究的程序和研究资料如何收集与整理以及数据如何处理等;实验研究还要说明怎样操纵自变量(如研究中要验证的“教学方法”)?如何控制无关变量(如设法使师资水平、上课时间等可能影响教学效果的其他因素相似等);行动研究要说明如何依据目标进行计划设计、如何实施、如何观察反思、如何修订计划并进一步实施等;经验总结要说明如何搜集经验、如何归纳提炼等。
四、研究的步骤
提示:详述从开始到结束,什么时候至什么时候做什么,怎么做等。此部分要尽可能详细,便于实施和操作,并且也使研究过程不走弯路。
五、预期成果
提示:可以是研究报告/调查报告/专著/科研论文等。但科研论文一定是有研究过程,有具体做法,有论点、论据和严密详实的论证,不是一般的经验总结或逻辑推理。
六、参考文献
提示:列出直接查阅或引用过的所有他人或自己的文章和专著名称,要写明作者姓名、书刊名称、文献篇名、出版单位、出版时间以及页码等。
三、实施研究、收集并整理资料
如无特殊情况,研究可按《方案》进行,直至完成。至于研究资料的收集与研究的目标和方法直接相关。下面是一个“收集、整理资料”的实例,相信对你会有所帮助。
我们在进行“A、B两所学校情况调查”的时候,首先是把“学校情况”分解成了以下6个维度:1.学生智力状况;2.学生学业状况;3.学生行为习惯;4.学校管理;5.教学情况;6.家长因素。然后,根据这6个维度的特点,采用不同的方法去收集研究资料:“智力状况”用《智力量表》收集资料;“学业状况”用“测试题(可以自命)”来收集资料;“行为习惯”方面的资料通过现场观察记录来收集;“管理”和“教学”方面的资料用“查阅资料、听汇报、听课等”方式
来收集;“家长因素”采用“调查问卷(可自编)”来收集。
资料收集以后,我们进行了分类处理:定量资料用Excel(或SPSS)处理,用“插图”或“表格”来呈现;定性资料通过分析、比较进行归纳、综合,目的是解释现象、得出结论、揭示规律。
四、研究报告的撰写
不同的研究报告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要求,所以,内容也不尽相同。但无论那种报告,都少不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为什么要研究?2.研究是怎么进行的?3.研究的结果是什么?4.结果说明了什么?下面是根据几种权威杂志整理出的“规范”的研究报告格式和撰写要求:
标题(要求同《研究方案》)课题组署名(要求同《研究方案》)
[摘要](200字左右,完整独立、高度概括、简明扼要。)
(“研究了……,研究对象是……,所用工具及方法过程是……,结果显示:……,结果表明:……”)
[关键词](3—8个最能概括主题特征的词语。)
一、问题的提出(或:引言、序言、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等)
提示:本部分可由《研究方案》中的“
一、问题的提出”和“
二、研究内容”而来。)
二、研究的方法(或“研究的方法与过程”)
提示:(本部分由《研究方案》中的“
三、研究方法”而来,应具体到别人能够仿照重做的程度。
三、结果与分析
提示:根据研究目标,呈现并分析相关的研究结果(包括定量资料和定性资料)。如果是定量资料,一般用插图或表格来呈现,要求数据准确可靠、类目清楚,使人一目了然;如果是定性资料,则要围绕论点用典型的论据加以论证。)
四、讨论与建议
提示:围绕研究目标,在解释研究结果的基础上.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见解或推论,从而解释现象、揭示规律或提出新模式,必要时可提出研究结果推广、应用的具体建议,说明还有哪些问题需进一步研究探讨,对于研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想法也可以说明。
五、结论(小结)
提示:简单概括出说明研究了什么?发现了什么?肯定了什么?否定了什么,还有什么需要进一步解决?可以用罗列条目的方式进行。
六、参考文献与附录
提示:列出直接查阅、引用过的所有他人或自己的文章和专著,要写明作者姓名,书刊名称、文献篇名、出版单位、出版时间以及所引用内容的页码等;必要时附出特别重要的自编量表、问卷等。
当然,“规范”只是为了更有效地表述研究成果,不能成为对你的约束,你可以根据需要增加其它项目。
研究报告写成后,整个研究就算完成了。填好结题《鉴定书》,就可以上报、进行课题鉴定了。上报的材料一般有以下儿项:
1.研究报告。2.研究方案。3.重要的过程性材料(如问卷的样卷及相关说明、教师的典型课例、相关论文和获奖证书和学生的优秀作品等等)。4.《鉴定书》。5.立项通知。
6、课题自我鉴定意见
专家鉴定主要看《研究报告》,其它材料只是在必要时查阅。所以,你最好按以上顺序将以上几种材料装订在一起,免得丢失或混乱。
只要你研究得方法科学、过程规范、成果价值高,且研究报告又撰写得好,结题是有把握的,获奖也是有可能的。
教育科研课题是一线教师人人可以做的事情,希望大家能多做尝试。
第三篇:一线教师怎样做课题研究
一线教师怎样做课题研究
(一)审视当前中小学开展课题研究的现状: 普通中小学课题研究的主要特点和走向:
以校本研究为主,立足学校管理,这种研究从研究指向、研究类型、研究方法、研究主体、研究内容、研究价值取向等方面都有其特有的特点。
中小学开展课题浮躁:
(1)注重形式,忽视过程,许多课题隆重开题,迅速结题,没有过程,通常的做法是写几篇文章,找一些材料,东拼西就,甚至是过去做的事情,拿来宣称解决了问题;
(2)急功近利,热衷炒作。经常听到课题开题的消息,有关领导、专家津津乐道,课题成了追求名利的方式,(3)跟风而上,创新不足:课题研究要有创新,创新不是跟风,著作要读,专家的理论和研究的方法要学,但做课题研究不能总停留在复述的层面上,必须使课题研究的内容贴近教育教学中遇到的真实问题,范围不宜太高太泛,目标不宜太偏太全,不能人云亦云,研究的方法,以解决问题为主,只有实实在在,研究才有其真正的价值;
(4)闭门造车,缺乏引领:一线教师做课题一般是孤军作战,没有工作团队,要想让研究有生命力,离不开各方面的支持,一个成功的课题研究,离不开专家的引领,课题是否能够获奖,是否获得通过,需要专家的认同,因此做课题一定要与专家或师范院校的教师进行沟通,尽可能得到他们的指点,使课题更具有严密性,科学性。
(二)我们再来看看中小学教师进行课题研究的主要障碍与有利条件有哪些?
1、客观障碍:理论储备能力不足,科研能力弱,特别是科研经验匮乏,学校领导重视力度不够不够,甚至有的领导不太懂科研,教师的时间、精力不够,除去备课上课,没有时间进行课题研究;;
2、主观障碍:教育科研匠能力不足,搞科研是一项任务,没有自主性,积极性不够;
3、有利条件;有丰富的教学经验,有教师团队的帮助。
(三)对于教师开展课题研究的认识;
1、与教师关系密切的两个问题:(1)什么是一线教师开展的课题研究;
课题研究有很多定义,今天晚上我们讨论的是一线教师的课题研究。我认为真正的教育课题研究只有与教学实践联系,才能焕发出生命,当前,倡导教师开展出课题研究,只有先进的教育理论指导,通过做课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科学规范的形式解决学校教学、教程等各方面的问题。(2)为什么要开展课题研究?
教师参与课题研究实际上是在高水平课题层次上展开教学活动。强化日常教学中蕴含的科研成分着手,以科研思路去重新审视教学过程,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并通过教学实践使其得到证明,从而使教学工作逐步走向最好方向的发展。
同时也使自己的专业素质得到提升与锻炼。简单地说,一线教师开展课题研究要把握两个基本点:一是研究的中心及理论支撑;二是要有具体的操作思路。这也是一线教师参与课题研究的基本要求,通过课题研究使日常工作科研化。
2、一线教师为什么要做课题研究:
(1)教师专业成长的需要,在这里,我们可以借用林崇德教授的一句话:教师参与课题科研研究,是提高自己素质的有效途径,广大一线教师要有勇于实践创新的能力,为了实现素质教育新要求,教育教学工作的模式应该由经验型向科研型转变;
(2)解决实践问题的需要:课题研究主要是为了解决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如教学和为、学生学习习惯、道德表现、学现管理模式等问题,反对一线教师脱离实践做课题研究,做空的课题徒劳无益;(3)有利于养成严谨的工作作风,促进教师在教学工作中不断科学化,系统化。
(4)有助于养成科研教学意识。做课题时要查阅大量资料,有利于形成自己的教学理念,教科研实践活动、教学观念,用新教育改进教学手段和方法,并进行教学反思。
综上所述,教育科研应该看作是当代教师工作的基本方式之一,是当代教师进行学习的方式之一,课题驱动、行动研究,是教师自我发展的方法,教师职业化要求我们必须研究教育,必须向科研型教师转变。
(四)如何做课题研究:
1、首先要选好课题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重要。只有课题选好了,教育的成功才成为可能,课题的选择即要包括理论与现实之间的广度和深度,需要创造力和想像力:
(1)课题从哪里来?从上面来,上面教研部门下达课题,往往较大,教师很难把握,我主张从自己主动选题,从教育教学的实践和课堂中选题。如小学生学习习惯培养的研究等,这些课题比较小,也容易做;(2)选题的基本原则:一是前瞻性原则,对象要新,视角要新;如“好学生抄写题目与解决问题正确率的研究”;二是科学性原则;三是可行性原则,选题要与客观实践相符,可实现;四是价值性原则,要有理论和应用价值,应该能够运用于教学实践,有指导教学实践的意义;五是明确性原则,选题能够准确反应各研究要素的内涮和外延;六是伦理性原则;
(3)选题注意事项:一是从实际出发,在研究中实践,在实践中研究;二是不是贪大求全;三要注重平时积累,从小处着手,要有问题意识,做教育教学的有心人,在平时教学中发现问题,总结教学经验;如学生不喜欢举手发言,要思考是智力原因还是心理因素,要用科研的眼光去和学生交谈、去调查、做个案分析,就会发现学生上课不举手发言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还可以反思,小孩子求知欲强,满脑子问号,但他们为什么在课堂中选择沉默呢?这就是一个问题:如“学生在课堂中主体意识的研究”,这就是在课堂教学中提出来的课题;,四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时时反思,升华,就是课题研究,中小学课题研究,真正引起共鸣的,是那些即有实践经验,又有理论高度的专家型教师,这也是教师能够真正模仿和受益的,前苏联的大多数教育家都有这样的背景。
2、选课题从哪些方面入手
(1)选教育科研的前沿课题,在学科间寻找交叉点和结合部,如“教师教学行为与学生学习方式的研究”;(2)选择应用研究型课题,一线教师应该以应用研究为主;
(3)选择主观条件比较成熟的课题,从专业特长、爱好兴趣、知识储备方面做好定位,如“开展课堂教学中如何营造和谐氛围的研究”;
(4)选择客观条件比较具备的课题,如从资料信息的准备,研究的氛围等方面均适合教师开展课题研究工作的;
(5)选择代表教师工作中观、微观课题,如“课堂教学中学生参与意识培养的实验研究”,通常情况下课题越小一些,越容易把问题说透彻,题目太大,没有深度,难成精题。3怎么样做课题方案:
一个详的方案是课题研究的指导,方案制定好,课题就成功一半,关于课题研究方案的设计,应该有如下要素:
(1)课题名称;(2)课题研究问题提出;(3)课题研究依据和假设;(4)课题研究内容;(5)课题研究步骤;(6)课题研究对象;(7)课题研究保障;(8)课题研究成果预测;
(9)课题组成员的组成与分布;(10)课题研究经费预算;(11)课题研究资料附录;
4、为开展课题研究的几个提醒。(1)准备阶段: 理论准备:要相对充分,充分查阅有关课题的资料,阅读有关书籍、报刊、杂志,为课题研究确立较高的高度;
方案设计:要把研究的内容、目标、步骤、保障描述清楚;
课题论证:要对可行性进行论证;要说明为什么研究课题,课题解决什么问题,难点在哪儿里,如何解决难点,如何实现突破,前期成果有哪些?(2)实践阶段:
根据课题研究的内容策略,扎实、有步骤地去实验,不走过场,不玩花哨;要记录、收集实验的原始材料,包括阶段性报告、总结、个案分析、对比、数据待,要详实记录;
发挥团队作用,群策群力。研究过程中要努力构建研究共同体,一般来说有三种合作形式:
大学教师与中小学教师合作的研究共同体;教研员与中小学教师合作的研究共同体;中小学教师之间的研究合作共同体(3)总结阶段:
整理资料,总结研究实验情况,对相关数据做理性分析,做好结题准备; 撰写科研报告,研究论文,全面展示研究成果。(4)研究成果表述技术性上的一些问题:
紧扣主题,围绕研究内容和研究对象来写;要一边整理好数据素材,选最有价值的材料;在写报告之前应该拟好三级提纳,力求思路清晰,层次分明,逻辑连贯,形成整体。
第四篇:一线教师为什么要做课题研究
一线教师为什么要做课题研究
1.教师专业成长的需要。
时代发展很快,教育改革的步伐也很快。在信息化的社会里,要立足就必须有不断学习的意识和能力;要有勇于实践、创新的能力。为了适应素质教育对我们老师提出的新要求:教育、教学工作的模式由“经验型”转向“科研型”。实践表明:一线教师在教育教学上能积极参与教科研的实践,自觉学习理论,更新教育观念,以科研带教研,以教研促教改,对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大有裨益。2.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
做课题研究主要是为了解决在教育、教学中发现的问题,遇到的困惑。这些问题包括自己教学实践的问题、有学生行为习惯、道德表现的问题、有学校教育的问题,还有学校管理模式的问题。我反对一线教师脱离教学实践做研究,做那些大而空的课题,徒劳无益。3.有助于养成严谨的工作作风。
课题研究的严密性,也促使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更加科学化、系统化。4.教育科研是当代教师工作的基本方式之一,是当代教师进行学习的方式之一。
课题驱动,行动研究是教师自我发展、自我提高的基本方法,教师职业化要求我们必须研究教育。必须有“教书匠”向科研型教师转变。
第五篇:教师怎样做课题研究
《教师怎样做课题研究》读书心得
群惠小学蔡雅玲
我是一位参加工作已9年的青年教师,2008年被评为小学高级教师,但是对于怎样搞课题研究我心里一直没有底。可偏偏在此时,学校又安排我参与了区级微型课题《指导学生参与作文评改的有效策略》的研究,我是该课题的负责人。为了搞好课题研究,我选择了《教师怎样做课题研究》(钱爱萍等编著)一书,想从中找到一研究的思路。当我认真进行了学习后,受益匪浅。
《教师怎样做课题研究》是中小学新课程教学问题探究和教师专业发展系列丛书之一,由中国轻工业出版社于2007年1月出版。全书共分为三章:第一章,教育科研课题;第二章,教育调查;第三章,课题结题报告精选。该书较系统全面地论述了教师怎样开展教育科研的问题。
第一章主要谈了三个问题:1.教育科研课题的选择;2.教育科研课题的申报;
3.教育科研课题的鉴定。通过学习,我学会了如何选择教育科研课题,如何申报课题,了解了教育科研课题结题的方法、形式和基本程序。这对我今后开展教育科研是非常有用的。
第二章教育调查:比较系统地介绍了教育调查的步骤和方法。例如问卷调查法,访谈法,观察法,行动研究法,叙事研究法等。此外,还介绍了数据分析的方法及科研报告的呈现方法。通过学习,我学会了开展教育调查的各种方法及处理、分析调查数据的方法。
第三章内容是课题结题报告精选,共给出了6个结题报告。通过学习,我学会了如何撰写教育科研的结题报告,同时也了解了相应的课题研究的思路及成果等,丰富了我的教研经验。
该书是一本较系统地介绍教师如何搞教育科研的专著,实例丰富,不空谈大理论,而是理论与现实践相结合,读后使我对如何搞好教育科研有了明确的认识。回顾自己半个学期的课题研究,我有了几点体会:
一、有利于严谨工作作风的养成课题研究讲究科学性、严密性,而这种特性有利于教师养成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从而促使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更加科学化、系统化。原先在日常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对一些我认为是很简单,学生可以轻易解决的问题,就采取简单指导之后便让学生开展活动,但是真正实施后却发现情况并非如此,学生的完成效果非常糟糕,当时便归责于学生的能力差。但是,现在想来实际责任在我,我没
有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忽略了对学生的必要指导,而这也正说明了我工作作风还欠缺严谨。自从开展课题研究之后,我开始逐步养成全面考虑各方因素,不再想当然的考虑问题,而是做好事先的调查,充分考虑学生的认识情况,更有效地、科学地开展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
二、有利于学术素养的提高
由于教学压力、生活压力等等原因,能够静下心来读本书,已经成为了很多教师的一种奢侈行为。但是我们都知道,做课题时查阅资料是免不了的事。这时出于课题研究的需求,你就会寻找时间阅读大量的相关教育、教学的书籍,学习他人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从而不断更新及逐步形成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这种主动的、理解基础上的理论学习,必然将促使教师在学术素养上的提高。而通过这半年的研究,我不仅学习了很多先进的理论知识,同时也一扫原先对理论书籍的偏见——枯燥与乏味,而是逐渐习惯阅读它们。
三、有利于“智慧型”教师的塑造
素质教育时代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教师不能再停留于过去的“经验型”,而是应该向“科研型”、“专家型”,直至“智慧型”教师转型,而开展课题研究无疑将有利于“智慧型”教师的塑造。原先在进行教育教学时,总是凭借着经验,知道哪些知识该采取哪种方式来进行教学?哪些学生该采取什么方式来进行教育?总停留在经验的套用上,而没有思考过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在开展课题研究后,我便有意识地去审视自己的日常工作的习惯,对一些好的经验或存在的问题进行思考和归纳,寻找其中的规律,自觉地去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手段,最终探寻出更好的解决方法。这些大大促进了我教学水平的提高,使我能够逐步向“智慧型”教师的最终目标靠近。
总之,我觉得作为一名一线教师能够在教育教学上积极参与课题的研究,开展教科研的实践,是教师自我发展、自我提高的重要渠道,更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