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如何做好一线教师课题研究的材料积累
如何做好一线教师课题研究的材料积累
当前,一线教师的科研课题研究,在基层学校已经广泛开展起来。对于一线教师的课题研究,材料的积累是非常重要的。很多教师在进行课题研究时正是缺少这一环节。积极地做好材料的积累和储备能,使课题研究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使研究过程严谨有效,使结题报告言之有物,最终使教师的科研理论和实践水平上一个新台阶,从而,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那么一线教师的课题在获得批准立项之后,需要做哪些方面的材料积累呢?
一、撰写一份具体的课题实施方案
课题实施方案是课题研究实施的指南。课题实施方案的内容要具体、明确,相关的条款要齐全,研究内容和方法的操作性要强。做到:
1、要明确表述课题的题目;
2、要阐述课题的研究背景;
3、要确定好课题研究的目标、内容;
4、要详尽地指出课题研究的合理的科学的方法;
5、要对研究解决的问题有合理的设想和猜测;
6、要设计出课题研究时具体的操作措施;
7、要写出课题研究的有利条件;
8、要预设出研究的成果内容和成果形式。这8个方面的内容是必备的,同时视课题本身的大小,对字数有所限定,如较小的课题,字数要在2000字左右,较大的课题字数要在3000字左右。特别强调的是,在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方面要写的具体、详尽,具有可操作性,这样的研究方案才能说明研究者心中有数。
二、要收集和学习与课题相关联的背景资料
与课题相关联的背景资料包括对研究对象的调查或前测的统计数据,如学生的认知、技能和情感方面的状况等。也包括收集与课题相关联的一些概念、实施课题研究的一些理论依据、实践依据的界定和相关的国内外关于本课题的研究动态资料。收集和学习与课题相关联的背景资料,是课题开展者和课题参与者进行课题研究的前期准备工作,是一项很重要的任务。通过收集和学习有关的课题研究材料,能是课题研究者深入理解本课题研究的问题和方法,能提高课题研究者的科研水平,使课题研究更明朗化、有序化。教师要做课题收集材料的有心人,时时留意自己研究课题所需的资料。并对自己所收集来的资料进行归类、归档。这些收集来的与课题相关联的资料,会使课题研究思路越来愈清晰,对以后撰写课题结题报告也会起到一定参考作用。
三、要经常撰写课题研究过程中的体会
教师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往往会自觉地对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教育教学行为有许多的思考和感悟,如问卷调查,实验测评、课题实践课,与学生的谈话等,他们会在这些研究活动中得到一些体会,这时教师要将这些体会以典型案例,研究随笔,研究反思、科研论文等形式记录下来。经常撰写课题研究体会,会不断提升自己的科研水平,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教师要将自己写好的课题研究体会存档,以备今后的使用。另外教师撰写的科研论文如能获奖,不但能激发自己科研的热情,而且还能充实和丰富课题研究的内容,从而增强课题研究者的自信心。
四、要注重研究过程中资料的收集与积累
一些教师在研究过程中出现“两头热中间冷”的现象,开题、结题热热闹闹,研究过程冷冷清清,因此加强课题的研究过程管理尤为重要。一是注重计划性。要求课题主持人在每季度写出体现研究进度的阶段性的计划和总结,同时要做到,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二是注重对数据、材料的收集和积累。部分教师的科研研究进展虽然良好,却只是停留在经验总结的水平上,缺少对一些数据的统计、分析,缺少对材料的整理与反思,由于没有以上这些数据、材料做支撑,整个研究显得说服力不强,难以形成规律性的东西。因此我们要求课题主持人要将一些调查问卷、测验量表中的数据的统计与分析、谈话记录、观察记录等纪实材料收集起来装订成册,作为结题时的事实论据。
五、要及时积累课题研究过程中取得的成果
教师认真按课题实施方案的要求去开展课题研究,通过一段时间的研究会逐步显露出成效来,这些成效主要体现在师生两方面的变化上。一方面是学生由于教师对其采取了一些措施,学生在认知、技能和情感等方面的变化,教师可通过观察、比较、测量得出一些评价性结论,也可以通过一些统计数据,来说明学生学业成绩和情感态度方面的变化成效。另外,学生团体和个人在学科竞赛中取得的成绩,也可称为课题研究成果的体现,装入“课题研究档案材料盒”中。另一方面,是指课题研究过程中,课题开展者和参与者自身教学、教科研水平的变化,特别是一些教师由于参与课题研究使教学、教科研水平显著提高。表现为一些教师在各级各类教学、教研中屡屡获奖,还有一些教师撰写的与课题相关的科研论文在各级评比中获奖。这些都属于课题研究过程中课题开展者和参与者取得的成果。应予以及时收集、归档,作为今后结题时,课题研究所取得的成果的重要凭证。
六、要积累能充分体现课题研究活动过程的纪实材料
一线教师的课题一般都与课堂教学联系密切,通过课堂教学体现,一些教研活动以及优秀的教学案例、课件、教案等,要用心整理和收集归档。课题开展过程中参加的一些培训活动、课题研究者的自学材料等等,都是课题研究过程的纪实材料,到结题的时候,作为过程材料附在结题报告的后面。
第二篇:一线教师为什么要做课题研究
一线教师为什么要做课题研究
1.教师专业成长的需要。
时代发展很快,教育改革的步伐也很快。在信息化的社会里,要立足就必须有不断学习的意识和能力;要有勇于实践、创新的能力。为了适应素质教育对我们老师提出的新要求:教育、教学工作的模式由“经验型”转向“科研型”。实践表明:一线教师在教育教学上能积极参与教科研的实践,自觉学习理论,更新教育观念,以科研带教研,以教研促教改,对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大有裨益。2.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
做课题研究主要是为了解决在教育、教学中发现的问题,遇到的困惑。这些问题包括自己教学实践的问题、有学生行为习惯、道德表现的问题、有学校教育的问题,还有学校管理模式的问题。我反对一线教师脱离教学实践做研究,做那些大而空的课题,徒劳无益。3.有助于养成严谨的工作作风。
课题研究的严密性,也促使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更加科学化、系统化。4.教育科研是当代教师工作的基本方式之一,是当代教师进行学习的方式之一。
课题驱动,行动研究是教师自我发展、自我提高的基本方法,教师职业化要求我们必须研究教育。必须有“教书匠”向科研型教师转变。
第三篇:教一线教师做课题研究
教一线教师做课题研究
王五学校 王俊华
在中小学一线教师中,无论是出于何种动机,不少人都有过做立项课题的“冲动”,但总因“不会做”而不了了之,实在令人惋惜。这里,笔者愿教大家尝试一次。首先了解一下做课题的一般程序:
选题、填写《申评书》并上报(研究者)——组织专家论证评审(管理部门)——(获准立项后)制订《研究方案》并开展研究、搜集、整理资料(研究者)——撰写研究报告、填写“《鉴定书》”并上报(研究者)——专家鉴定、评审(管理部门)。
下面仅就“研究者”应做的事情逐项加以说明。
一、选题与立项
一般来说,立项课题的选题要依据上级下发的《课题指南》。但应当知道,《课题指南》,提供的只是研究方向和范围,你的选题应紧密联系自己的工作实际和教改方向进行。这样,既可把工作做得更好,又不会额外增加负担。
在选定课题的过程中,查阅文献极为重要,它可以帮你了解:国内外相关的研究有哪些,结论是什么,与自己的研究有何联系;还可帮你弄清自己的研究该怎样人手更有价值。这对明确自己的研究内容和范围,准确表述课题的题目都有好处。
题目确定之后,填好《申评书》,你就可以向课题管理部门申报了。《申评书》包括“选题的目的意义、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基础和条件、预期成果、特色和价值”等内容,填写一定要具体、清楚。至于说能否立项,主要取决于选题是否新颖、论证是否到位、研究的条件是否具备和预期成果价值的高低等。
二、制定研究方案
假如课题获准了立项,你就该着手制定《研究方案》了。《研究方案》是整个研究工作的“施工计划”,应具体、明确,操作性强,是整个研究过程的遵循程序。
制定《研究方案》前,要理清以下思路:一是进一步框定研究范围、明确研究目标和内容、界定关键概念等。比如说,你要研究“弱势群体子女的教育
问题”,那么这个“群体”是指哪些人?是研究其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问题,还是两者都研究?二是要根据研究目标和内容,确定研究方法;三是计划好研究的时间、程序及注意事项。
需要强调的是,研究方法是根据研究的目的和内容确定的。比如说,当你发现一些与教育教学有关的现象,想做深入了解时,就用调查法;如果你想证明某种方法(或模式、理论)是否科学,就用(准)实验法;如果你想构建某种模式或理论体系,或培养某种能力或习惯,就用行动研究法;如果你是对一个特定的学生或群体进行(追踪)研究,当然要用个案法。
严格地说,行动研究法不是一种“纯正”的研究方法。比如说,你想构建一种模式,有可能先进行“现状调查”,然后根据调查结果制定出目标和计划;研究过程中你可能进行一次又一次的“实验”,从中观察、反思和修订计划,以使目标逐步得以实现;你还可以通过一些“个案”研究来提供必要的案例。所以,这一“行动研究”就用到了调查法、实验法和个案研究法等。
调查法、行动研究法、个案法和(准)实验法属于实证研究,即在实践中研究、用实践来验证、让事实来说话,比较适合一线教师使用。而“文献法”则不然,它需要在阅读足够文献的基础上进行思辨。基层学校报刊、图书有限,多数还没有上网的条件,大家“读不多、思不深”,自然也就“辨不明、写不清”了。所以,不太适合大家使用。
理清了这些之后,《方案》就很容易了。下面列出一种格式及撰写要求,仅供参考。
(标题)(课题组署名)
一、问题的提出(或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提示:根据什么或受到什么启发而研究?国内外同行或前人已有哪些相关研究,其结论是什么?本研究要解决的具体问题,要达到的目的以及突出的价值和特色是什么?
二、研究的内容(或研究目标和内容)
提示:明确说明研究的具体内容。关键的或易混的概念要加以界定清楚,以免产生异议或误解,也有利于使研究更有针对性且便于操作,若是实验研究一般要提出明确的假设。
三、研究的方法
提示:调查法、实验法和观察法等要具体详细地说明研究对象(被试)如何确定(如怎样抽样、怎样分组以及他们的数量、年龄、性别、级段等);研究过程中要使用的材料或工具(如问卷、测试题、量表、仪器等);研究的程序和研究资料如何收集与整理以及数据如何处理等;实验研究还要说明怎样操纵自变量(如研究中要验证的“教学方法”)?如何控制无关变量(如设法使师资水平、上课时间等可能影响教学效果的其他因素相似等);行动研究要说明如何依据目标进行计划设计、如何实施、如何观察反思、如何修订计划并进一步实施等;经验总结要说明如何搜集经验、如何归纳提炼等。
四、研究的步骤
提示:详述从开始到结束,什么时候至什么时候做什么,怎么做等。此部分要尽可能详细,便于实施和操作,并且也使研究过程不走弯路。
五、预期成果
提示:可以是研究报告/调查报告/专著/科研论文等。但科研论文一定是有研究过程,有具体做法,有论点、论据和严密详实的论证,不是一般的经验总结或逻辑推理。
六、参考文献
提示:列出直接查阅或引用过的所有他人或自己的文章和专著名称,要写明作者姓名、书刊名称、文献篇名、出版单位、出版时间以及页码等。
三、实施研究、收集并整理资料
如无特殊情况,研究可按《方案》进行,直至完成。至于研究资料的收集与研究的目标和方法直接相关。下面是一个“收集、整理资料”的实例,相信对你会有所帮助。
我们在进行“A、B两所学校情况调查”的时候,首先是把“学校情况”分解成了以下6个维度:1.学生智力状况;2.学生学业状况;3.学生行为习惯;4.学校管理;5.教学情况;6.家长因素。然后,根据这6个维度的特点,采用不同的方法去收集研究资料:“智力状况”用《智力量表》收集资料;“学业状况”用“测试题(可以自命)”来收集资料;“行为习惯”方面的资料通过现场观察记录来收集;“管理”和“教学”方面的资料用“查阅资料、听汇报、听课等”方式
来收集;“家长因素”采用“调查问卷(可自编)”来收集。
资料收集以后,我们进行了分类处理:定量资料用Excel(或SPSS)处理,用“插图”或“表格”来呈现;定性资料通过分析、比较进行归纳、综合,目的是解释现象、得出结论、揭示规律。
四、研究报告的撰写
不同的研究报告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要求,所以,内容也不尽相同。但无论那种报告,都少不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为什么要研究?2.研究是怎么进行的?3.研究的结果是什么?4.结果说明了什么?下面是根据几种权威杂志整理出的“规范”的研究报告格式和撰写要求:
标题(要求同《研究方案》)课题组署名(要求同《研究方案》)
[摘要](200字左右,完整独立、高度概括、简明扼要。)
(“研究了……,研究对象是……,所用工具及方法过程是……,结果显示:……,结果表明:……”)
[关键词](3—8个最能概括主题特征的词语。)
一、问题的提出(或:引言、序言、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等)
提示:本部分可由《研究方案》中的“
一、问题的提出”和“
二、研究内容”而来。)
二、研究的方法(或“研究的方法与过程”)
提示:(本部分由《研究方案》中的“
三、研究方法”而来,应具体到别人能够仿照重做的程度。
三、结果与分析
提示:根据研究目标,呈现并分析相关的研究结果(包括定量资料和定性资料)。如果是定量资料,一般用插图或表格来呈现,要求数据准确可靠、类目清楚,使人一目了然;如果是定性资料,则要围绕论点用典型的论据加以论证。)
四、讨论与建议
提示:围绕研究目标,在解释研究结果的基础上.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见解或推论,从而解释现象、揭示规律或提出新模式,必要时可提出研究结果推广、应用的具体建议,说明还有哪些问题需进一步研究探讨,对于研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想法也可以说明。
五、结论(小结)
提示:简单概括出说明研究了什么?发现了什么?肯定了什么?否定了什么,还有什么需要进一步解决?可以用罗列条目的方式进行。
六、参考文献与附录
提示:列出直接查阅、引用过的所有他人或自己的文章和专著,要写明作者姓名,书刊名称、文献篇名、出版单位、出版时间以及所引用内容的页码等;必要时附出特别重要的自编量表、问卷等。
当然,“规范”只是为了更有效地表述研究成果,不能成为对你的约束,你可以根据需要增加其它项目。
研究报告写成后,整个研究就算完成了。填好结题《鉴定书》,就可以上报、进行课题鉴定了。上报的材料一般有以下儿项:
1.研究报告。2.研究方案。3.重要的过程性材料(如问卷的样卷及相关说明、教师的典型课例、相关论文和获奖证书和学生的优秀作品等等)。4.《鉴定书》。5.立项通知。
6、课题自我鉴定意见
专家鉴定主要看《研究报告》,其它材料只是在必要时查阅。所以,你最好按以上顺序将以上几种材料装订在一起,免得丢失或混乱。
只要你研究得方法科学、过程规范、成果价值高,且研究报告又撰写得好,结题是有把握的,获奖也是有可能的。
教育科研课题是一线教师人人可以做的事情,希望大家能多做尝试。
第四篇:课题讲座--一线教师如何做课题研究
一线教师如何做课题研究?
搞教育科研是时代的需要,社会的需要,是自我生存与发展的需要。作为一名当今时代的教师,必须研究时代研究教学,有效地提高教学时效。只有不断研究才能不断进步,才能在这个时代生存与发展。我们的许多教师只所以至今还没有加入到教育科研的行列中来,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认为教育教学研究是教育理论工作者和教学专家的事,与我们一线教师无关,我们一线教师只要把书教好就行了;二是搞教育教学研究太难了,没有条件。这种想法是完全错误的。
教育部《实施素质教育,更新教育观念学习提要》也明确指出:教师应当努力成为教育目的的实现者,教学活动的指导者,教学方法的探索者,教育活动的创造者。教师成才的重要途径是参与教改实践活动,在教育科研项目中去体验研究性学习,在教学方法的研究过程中,养成探索的思想态度和创新的精神境界。推进素质教育,首先需要教师有求新求变的精神,积极参与教育教学改革的试验,主动开展教科研项目活动,在经验反思的基础上,体会素质教育思想的深刻内涵,形成新的教育观念,从而切实改进教育教学的行为模式,使课堂焕发出所应有的生命活力。为了能搞好教育科研,一线教师应该做好课题研究。
一、首先要选好课题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教育科研课题的选择非常重要,选题作好了,应当说研究就成为可能。课题要反映现有的理论和实践的广度与深度,也要反映科研前景的广度与深度,需要创造力与想象力。
1、课题从哪里来?
过去比较多的是从上之下,下达课题,往往大而空;我比较主张从自己身边选题,从教育教学实践的困惑中选题。例如:“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如何解决“学生课堂能听懂课而不会做习题”的困惑等。
2、选题的基本原则
(1)前瞻性原则:选题要新颖,有独创性,选定的问题应是前人未曾解决或尚未完全解决的问题,通过研究应有所创新,有新意和时代感,例如,中学生抄写题目与正确解决问题关系的研究。这个课题视角就比较新颖。
(2)科学性原则:选题必须有科学的现实性,如,利用气功提高学生自理能力的研究就缺乏科学的现实性。选题首先表现在要有一定的事实依据,这就是选题的实践基础,研究课题是从实践中产生的,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实践经验同时又为课题的形成提供一定的依据。选取课题的科学性还表现在以教育科学基本原理为依据,这就是选题的理论基础。教育科学理论将对选取题起到定向、规范、迁择和解释作用。没有一定的科学理论依据,选定的课题必然起点低、盲目性大。应该看到,选题的实践基础和理论基础制约着选题的全过程,影响着选题的方向水平,为了保证选题有科学的现实性还需要对迁定的课题进行充分论证。(3)可行性原则:与主客观条件相符,有实现的可能性。如,开发大脑潜能的研究,可行吗?对于一线教师显然不适宜研究。选题必须具有可行性,一是客观条件。除必要的资料,设备时间,经费,技术,人力,理论准备等条件外还有科学上的可能性,这就是恩格斯指出的,我们只能在我们时代的条件下进行认识,而且这些条件达到什么程度,我们便认识到什么程度。二是主观条件,这是指研究人员有知识、能力、基础、经验、专长,所掌握的有关这个课题的材料以及对此课题的兴趣。三是时机问题。选题必须抓住关键性时期什么时候提出该研究课题要看有关理论,研究工具及条件的发展成熟程度。提出过早,问题会攻不下来
(4)价值性原则:选题必须有价值。如何衡量选定课题有无意义及意义的大小,主要是看两个基本方面。一是所选择的研究课题是否符合社会发展、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是否有利于提高教育质量、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二是所选择的研究课题是根据教育科学本身发展的需要,是为了检验、修正创新和发展教育理论,建立科学的教育理论体系的需要。
二、选题应注意事项
1、从实际出发,研究中实践,实践中研究
2、不要贪大求全。如中学生学习心理的研究,就显得大了些,如果改成中学生学习数学概念思维特点的研究,就比较适合一线教师做。
3、注重平时积累,从小处着手:首先我们要有问题意识。要做教育、教学的有心人,平时时时处处留心观察,在工作中要多问几个为什么。善于发现工作中的问题,总结自己的教学经验。如有的学生不喜欢举手发言这个现象,就可以当一个问题:“学生为什么不喜欢举手发言?”我们可以做这样的思考:仅仅是他的智力问题吗?仅仅是她的个性问题吗?有没有心里因素地影响?等等。如果你以科研的眼光去和学生交谈,去调查一下,作一些个案分析,就会发现学生上课不举手发言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我们还可以进一步反思:孩子的天生求知欲强,他们对世界充满了好奇,满脑子的问号。但他们为什么在课堂上不想问?在课堂上为什么选择沉默?这就是问题。于是,我们就可以确定一个课题:“学生在课堂中主体参与意识的研究”。
4、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大家知道,近两年来,不少学校开展了教育叙事的研究,将回归经验总结法的问题提出来。教师将教学过程中发现的新问题、激发出的新思考、新创意记录下来,通过讲自己的课程故事和案例来阐述新的思想理念。实时的反思就是经验总结,往上升华就是课题研究。观察中小学相关研究,真正引起共鸣的是那些既有实践经验又有理论高度的专家型教师的案例,而且课题研究越深入越是这样,因为这是教师真正能够模仿,真正能够受益的。前苏联成就的一批教育家大多都有这样的背景。何克抗教授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真正的教育家出在中小学,不在高校。这句话的确意味深长。
第五篇:一线教师的“小”课题研究心得
说起课题研究,作为一线教师的我刚开始感觉它和自己没有什么交集。因为听到“课题研究”感觉它“威严无比”,认为只有饱读诗书的伟大教育家、名师才有才华和能力进行课题研究。所以,对于课题研究,如高山仰止,我一个普通的一线教师,没有高深的理论素养,又担任着形形色色、忙碌的教育教学工作任务,我能做课题研究吗?通过一段时间的了解,在心里我给了自己肯定的答案。因此,为了更好地完成自己的课题研究,我为自己制定了课题研究的一些小“任务”。
一、定位“小”课题研究
刚开始我不知道课题研究是什么,更不知道如何选择或设计课题,以及怎样进行申请、立项。为了更好地进行课题研究,首先我弄明白了什么是“课题研究”。其实“课题研究”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高深莫测。“课题研究”专业术语定义为“教科研”,它就是对教育事实和教学规律的思考与探索,并且能在自己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实践推广自己的研究理论。而作为一线教师的我利用一线教师自身的优势为自己进行正确定位,决定做“小课题研究”。“小”课题研究,就是教师的自我研究,是以教师自身教育教学过程中迫切解决的问题为研究对象,以问题解决、经验总结为研究目标,吸纳和利用各种有利于解决问题的经验、知识、方法,改进教育教学工作,同时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课题研究。
二、为自己定位“研究者要求”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你(校长)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一些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致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到从事一些研究的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因此,为了让自己在课题立项中、教育教学中更幸福的完成任务,为自己制定“要求”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1、要让自己做个有心人。
让自己做个有心人,做个易感、善感、会感的人。研究无处不在,很多东西可以研究,我们应该做个有心人,捕捉生活中的点滴,抓住工作中的细小问题,鼓励自己勇敢地进行尝试,进行摸索,让自己做一个敢于研究的人。
2、要给自己一个确定的目标。
确立课题之后,要把它作为自己教学工作的一个起点,给自己确立一个课题目标,鼓励自己坚持不懈地围绕这一目标去实践,去探索,去研究。要相信自己在逐渐的摸索过程中,一定能收获甜美的硕果。
3、不断加强理论学习。
要通过学习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理论素养,为做课题寻找理论支撑,确定好我们课题研究的基点,以顺利开展课题研究工作。
4、要坚定自己的信念。
静下心来,给自己一份信念,用爱去做,用心去做,相信在这份信念的支撑下,自己的努力定会有所收获,自己的生命一定会展示得更有价值。
5、应该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研究方向,要学会发现问题并通过调查的数据对表现的事实进行分析。
三、明确“选题”
1、小课题研究选题的原则
要选好课题,首先要明白为什么研究,也就是选题要有实用价值。即解决日常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或为教育教学中的某个现象寻找答案。要使选题有价值可以用几个字来检查核准。即“近、小、实”。“近”就是贴近教育,贴近现实,贴近学科学习背景;“小”就是切口宜小,从小事,小现象,小问题入手,以小见大学习研究。“实”就是实在,课题实实在在,研究实实在在,结论实实在在。
2、如何选题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小课题应从自己身边选题,从教育教学实践的困惑中选题,把教学需要做为第一选择,从自己的专业特长、爱好兴趣、研究能力出发,在学科间寻找交叉点与结合部,围绕热点问题下功夫、做文章,并注意做到课题小一点、格调新一点、讨论透一点,切忌假、大、空。如何寻找课题的源泉呢?
首先,我们要有问题意识。要做教育、教学的有心人,平时时时处处留心观察,在工作中要多问几个为什么,要善于发现工作中的问题,总结自己的教学经验。教学中有很多问题都是值得我们研究的,如我们平时总是赞叹某位教师教学语言具有艺术性:一段深刻精辟的阐
述,让学生终身难忘;一个生动形象的比喻,让学生茅塞顿开;一句恰如其分的赞扬,让学生信心倍增。那么这样有魅力的教学语言是否值得我们去研究,在不同的学科中它又有什么不同的特点?能否总结出来让大家学习?于是,我们就可以根据问题确立一个课题:《教师魅力教学语言研究》。
其次,关注教学,变困惑为课题。我们在学科教学、班级管理、师生交往中都有很多“困惑”。如“我反复讲了好几遍他为什么还不会?”、“为什么学习不好的学生学习习惯都差?”“如何既提高优秀学生的成绩又照顾学生的差异?”等等。面对这些“困惑”,我们不能只是说说议议,而应该去深入探究这些困惑背后的真实原因,可以确立《如何调动学生课堂的主体参与意识》的课题。
最后,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作为一线教师的我们要将教学过程中发现的新问题、激发出的新思考、新创意记录下来,通过讲自己的教育故事和案例来阐述自己新的思想理念,这实时的反思就是经验总结,往上升华就是课题研究。
四、课题研究常用的方法
作为一线教师的我为自己定位了课题研究中的“小课题研究”,应当明白小课题研究的特点,以及适合小课题研究常用的研究方法。我在“小”课题研究中采用了如下方法:
1、调查研究法。
调查研究法是通过问卷、访谈等方式,搜集研究对象的现实状况的有关材料,以此发现问题、探索规律的方法。基本步骤:选择课题→
确定调查对象→选择调查方法→制定调查方案→开展调查→分析调查资料→撰写调查报告。
2、文献研究
文献研究法就是对文献进行查阅、分析、整理而找出事物本质属性的一种研究方法。文献包括图书杂志、电子资源、档案文件、会议资料等。文献研究法的步骤:确立课题→搜集文献→阅读文献、做好摘记→分析文献→得出结论、提炼观点。
3、经验总结
经验总结法是教育工作者通过总结、归纳教育经验和教训,结实教育现象的本质及规律的一种研究方法。它的基本步骤有:确立总结对象→搜集资料→分析资料 → 撰写总结报告。
4、个案研究
个案研究法以具体的事例、题例、课例为研究对象,在了解、认识、分析的基础上,寻找出一些更为积极的教育方法的过程。步骤:确立案例→呈现案例发生的过程→分析和诊断案例 →归纳结论、得出启示。
五、研究成果多样表达
不重视写是教师的一大损失。不写可能很快就会忘记,写出来可以作为经验让别人共享,写出来还便于以后自己对此问题有进一步的思考和提升,写的过程也是对自己的研究再一次进行总结反思归纳的过程。写成文章的过程中还会促使自己去翻阅、查找更多的图书资料,不仅使自己在写的过程中加深对理论的理解,还易于养成用理论去指
导实践的好习惯。而研究报告、论文不是小课题研究成果的唯一表达方式。一线教师自始至终是生活在教育科研的现实场景之中,研究也应有自身独特的研究表达方式—日志、叙事、案例、反思等,这些方式便于操作,与教师工作实践相辅相成,能很好地解决工作与研究的矛盾,是教师教育教研活动的重要载体。因此,我们不仅要做研究型的教师,还要善于将自己的研究成果用恰当的方式表达出来,让研究为我们的教学生涯注入无限的生命活力。
1、“教育日志”是教师对教育教学生活事件的定期记录,是用语言符号和文字梳理自身的行为,记载真实的生活场景,有意识地表达自己。通过撰写教育日志,教师可以定期回顾和反思日常的教育教学情境,更多地了解自己的思想和行为。
2、“教育叙事”是以自我叙述的方式来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并通过反思来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其基本特征是研究者以叙事讲故事的方式表达自己对教育的理解和解释,它不直接定义教育是什么,也不直接规定教育应该怎么做,而是让你从一个或多个故事中体验到教育是什么或者教育应该怎么做。
3、“教育案例”是教育教学过程中含有问题和疑难情境在内的真实发生的典型性事件。写作教育案例对教师有以下好处:①案例写作为教师提供了一个记录自己教育教学经历的机会;②案例写作可以促使教师更为深刻地认识到自己工作中的重
点和难点;③案例写作可以促进教师对自身教学行为进行反思,提升教学专业水平;④案例写作为教师之间分享经验、加强沟通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式。
4、“教育反思”是个体对自身教育观念及行为的认识、监控和调节。美国学者布鲁菲尔德认为:“反思性实践过程的核心是通过不同的视角来观察我们是怎样思考和工作的。” 教育反思的类型很多,有专题反思与整体反思,即时反思与延时反思,课前反思、课中反思与课后反思等。
六、课题研究提升“自己”
小课题研究传统意义上可以让广大教师真正成为研究者,能实实在在地促进广大教师的专业化成长。而我认为“小课题研究”的“个中滋味”因人而异,以下是“小”课题研究带给我的“滋味”。
1、丰富自己。因为头脑中始终装着问题,这样我每天有意无意地都会去思考、学习、实践、总结,这一过程促使我们对对日常中司空见惯的教育事实和现象看的更加透彻,所以自己的教学更加的符合教育规律,教育教学效果会更好,进而慢慢地形成自己的教育观点,课堂的教学效率也越来越高。
2、加强修炼。外界的诱惑,越来越多了,进行教科研了,我们会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到科研上面,看书会看和教育有关的书籍,视频会看名师的课堂实录、优质课、微型课等,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
3、教书育人。同样的学生遇到不同的教师、不同的教育方式、不同的教法,效果大不一样,甚至会发生命运的改变。为了对得起学生,不误人子弟,我们一定要加强自身修养,投身教育科研。
4、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酸甜苦辣也在教科研过程中存在,科研的过程中我真真切切地体会到了时间少,为了查资料,多看书,写论文,我经常压缩自己的业余时间;其次遇到问题不知道找谁帮助,经常像无头苍蝇乱飞一样地在百度上疯狂地参考;最大的困难是在封闭和技术不发达的环境下,自己可以利用的资源非常少,经常是自己单打独斗。但是这些困难在自己乐于科研、喜欢科研的心态下,在自己慢慢地摸索过程中,相信会拨云见日,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