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城镇建设》1-4课程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
精品文档就在这里
-------------各类专业好文档,值得你下载,教育,管理,论文,制度,方案手册,应有尽有------------------------------
《小城镇建设》课程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
小城镇建设作业1
1、什么是小城镇?
答:(参阅教材P1~2)
小城镇是一种介于城市和乡村之间的雏形城市,或称为初级城市。当今社会,小城镇指的是一种正在从乡村性的社会变成多种产业并存的向着现代化城市转变中的过渡性社区。
广义的乡镇包括:20万人口以下的小城市、国家批准设镇建制的建制镇、乡政府所在地的集镇和纯属集市贸易的集镇。狭义的小城镇包括县城以下建制镇和集镇。
2、小城镇分为哪些类型? 答:(参阅教材P2~3)
⑴依照行政建制,可以把小城镇分为:
①行署驻地;②县城;③县以下建制镇;④集镇。⑵依照小城镇形成的原因,可以把小城镇分为:
①由于经济发达而形成的小城镇;②由于交通发达而形成的小城镇;③由于自然资源利用而形成的小城镇;④由于政治与军事原因、名胜古迹和名人等特殊原因而形成的小城镇。
⑶按职能特征,可以把小城镇分为:
①工矿城镇;②以交通运输功能为主的小城镇;③旅游城镇;④卫星城镇。
3、简要说明小城镇建设的意义。答:(参阅教材P3~6)
⑴小城镇建设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 ⑵发展小城镇有利于城乡的协调发展;
⑶发展小城镇是我国现阶段城市化道路的一种必然选择。
4、简要说明小城镇的功能。答:(参阅教材P6~8)
⑴小城镇是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蓄水池”和“节流闸”; ⑵小城镇是城乡协调发展的“平衡杆”; ⑶小城镇是城市化的“推进器”;
⑷小城镇是精神文明建设的“承载体”。
5、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为小城镇的发展确定的基本的指导原则是什么? 答:(参阅教材P12~14)
--------------------------精品
文档-------
精品文档就在这里
-------------各类专业好文档,值得你下载,教育,管理,论文,制度,方案手册,应有尽有------------------------------
⑴尊重规律,循序渐进;
⑵因地制宜,科学规划,突出重点; ⑶深化改革,创新机制; ⑷统筹兼顾,协调发展。
发展小城镇除了遵守以上原则外,在制定规划和具体建设工程中还应遵守以下原则:①尊重和运用市场机制;②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③健全机制,壮大队伍,依法管理;④认真抓好试点和示范镇建设。
6、简要说明费孝通的小城镇建设理论。答:(参阅教材P30~33)⑴小城镇道路理论:费孝通把小城镇界定为农村经济和社会的中心,小城镇建设就意味着强调农村的城镇化。
⑵小城镇发展动力论:费孝通指出,小城镇发展的直接推动力是农村工业化,是乡镇企业的发展。
⑶人口流动论:“离土不离乡”和“离乡不离井”是人口流动的两种形式,应该作为解决我国人口问题的两条具体途径来进行研究。
⑷区域经济发展模式论:“苏南模式”、“温州模式”、“珠江模式”等。⑸经济区位论:费孝通指出,经海里发展具有地理上的区域基础。
7、根据费孝通的理论,小城镇发展的动力是什么? 答:(参阅教材P31)
关于小城镇的发展动力问题,费孝通指出,小城镇发展的直接推动力是农村工业化,是乡镇企业的发展。
⑴小城镇发展能够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问题; ⑵发展乡镇工业是中国工业的特殊道路; ⑶费孝通主张发展农村特色工业;
⑷费孝通提出了农村工业化发展系统的思想。
8、浏览有关小城镇建设的网站,查阅3~5篇文献,将其主要观点作一记录。答:请各位学员独立完成。
小城镇建设作业2
1、中国小城镇建设面临的挑战包括哪些方面? 答:(参阅教材P43~44)
中国小城镇建设将面临着以下挑战:
⑴小城镇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如何改变城镇化滞后于经济发展的局面; ⑵小城镇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如何绕过生态环境的破坏; ⑶小城镇建设与资源短缺;如何建立节能型小城镇;
--------------------------精品
文档-------
精品文档就在这里
-------------各类专业好文档,值得你下载,教育,管理,论文,制度,方案手册,应有尽有------------------------------
⑷小城镇建设与贫困、住房、交通、犯罪的矛盾; ⑸小城镇建设与就业:如何解决就业问题。
2、中国小城镇建设面临的机遇是在哪些方面? 答:(参阅教材P45~46)
中国小城镇建设面临的机遇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⑴中国加入WTO将加快我国小城镇建设。①经济全球化给小城镇注入发展的资金;②加快西部地区小城镇建设。
⑵农产品的丰富有助于小城镇建设突破发展“瓶颈”。农产品的流通超越了国界,打破了农产品短缺的局面。
⑶城乡隔离壁垒的打破有助于小城镇建设取得实质性的突破。由城乡分离、城乡对立变成城乡融合、城乡一体化。
3、小城镇的发展趋势如何? 答:(参阅教材P46~48)
⑴小城镇数量减少,质量提高和规模扩大。⑵现有的小城镇将出现分化,有的将发展成为新兴的小城市或中等城市,而有的将消失。
⑶东西部小城镇建设的差距将缩小。
⑷乡镇企业在小城镇建设中的地位将出现历史性的变化。
总之,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渐完善、城乡壁垒的打破、国家政策的有利导向等等,我国小城镇建设将走向纵深发展,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完成历史赋予的神圣使命。
4、简要说明我国不同地区的小城镇建设模式。答:(参阅教材P49~51)
⑴东部地区的小城镇建设模式。我国东部地区的小城镇建设在全国最为成功。最为典型的有江苏省的苏南模式、浙江省的温州模式和广东省的珠江三角洲模式。
⑵中部地区的东部地区的小城镇建设模式。我国中部经济发达地区的某些省份,小城镇建设正处在起步阶段。具有代表性的是河南省南阳市和湖北省襄樊市的“双阳模式”。
⑶西部地区的小城镇建设模式。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差距甚大。西部小城镇建设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农业商品化牵引型、工矿主导型、旅游开发型、商贸中心型、交通枢纽型、边境口岸型、城郊型、地域文化促导型、综合发展型、兵团屯垦型等。
5、按发生机制划分,我国小城镇有哪些建设模式? 答:(参阅教材P52~54)⑴政府主导模式。⑵城市辐射模式。⑶资源开发推动模式。
--------------------------精品
文档-------
精品文档就在这里
-------------各类专业好文档,值得你下载,教育,管理,论文,制度,方案手册,应有尽有------------------------------
⑷市场带动模式。⑸旅游文化推动模式。
6、分析当地的一个小城镇建设模式。答:(参阅教材P54~56的格式。可以分三个部分分析:⑴×××小城镇的发展历程;⑵×××小城镇的发展特点;⑶×××小城镇的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以下答案仅是举例,真正答案要结合自己所在城镇实际。)
XX镇属于旅游文化推动模式。原XX镇的前身是“至南人民公社”,其所在地是在至南大桥的南端,那是一个不上一百户人家的农村,根本谈不上小城镇。上世纪七十年代末瑶琳仙境开发初,现瑶琳镇所在地名叫“洞前村”,当时仅有十几间破破烂烂的泥墙屋,零零散散地居住着十几家农户。随着瑶琳仙境的开发,游客日益增多,促进了餐饮、旅馆、交通、旅游商品等行业的发展,居住人口尤其是非农业人口迅速增多,至南人民公社改为瑶琳镇,所在地移到原“洞前村”。经过二十几年的建设和发展,逐步发展成现在这样的集镇,成为该镇政治、经济、文化等的中心。镇党委、政府按照“主攻工业、综合开发农业和旅游业”的思路,依托旅游资源优势,先后推出了全国诸洞之冠的瑶琳仙境和集休闲度假于一体的红灯笼乡村家园、红灯笼外婆家等一批享誉海内外的知名景点,年游客达100万以上。全镇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形成了印刷包装、食品饮料、针织服装、电线电缆、五金机械等块状特色经济,年甲鱼饲养超过400万只,2001年实现工农业总产值6.5亿元,财政收入1305万元,连续三年被县政府确定为工业重点乡镇。进入新世纪,镇党委、政府以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为目标,求真务实,开拓进取,同心同德,争创一流,正朝着“工业重镇、旅游强镇、区域中心镇”的发展目标迈进,瑶琳人民正在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
现瑶琳镇是在2004年行政区划调整时由原瑶琳镇、毕浦乡、高翔乡合并而成的。
7、推动小城镇发展的动力因素有哪些?阻碍小城镇发展的阻力因素有哪些? 答:(参阅教材P66~73)动力因素有:
⑴农业的基本动力:①食物贡献;②原料贡献;③劳动贡献;④土地贡献。⑵工业的核心动力:资本、人力、技术、资源等生产要素在有限空间的聚集,促进了小城镇的形成与发展。
⑶第三产业的动力:交通运输业、商业、餐饮服务业促进了农村城镇化水平的提高(观念更新、生活方式转变、生活质量提高)。
⑷集聚经济的动力:企业、居民的空间集中而产生的经济利益或成本节约,是小城镇规模扩张的内在动力;产业聚集促进人口聚集,从边远、贫穷的地方向交通便利、富裕的地方流动。
⑸比较利益的动力:农业是比较利益较低的产业,在比较利益的驱动下,通过非农业部门外在拉力和农业部门内在推力,农业生产要素必然流向非农业部门。⑹政策的动力:①国家宏观政策(小城镇发展的方向和道路);②国家专项政策(土地、户籍、产业等政策);③地方性政策(税收、用地、产业等政策)。
--------------------------精品
文档-------
精品文档就在这里
-------------各类专业好文档,值得你下载,教育,管理,论文,制度,方案手册,应有尽有------------------------------
⑺区位优势的推动力:交通便利、距离市场较近、距离资源较近等。阻力因素有:
⑴农村劳动力素质的阻力(文化、技术、观念)。
⑵乡镇企业与小城镇互动不协调的阻力(企业布局分散导致小城镇分布过密、过散、规模过小,生产销售不景气等)。
⑶传统文化的阻力(单家独户、自然分散、处处分割,与生产和生活无有机联系)。
⑷体制和政策环境的外部阻力(自给半自给的传统旧体制与市场经济的新体制之间的冲突;“离土不离乡”的制约;行政管理体制的制约)。
8、分析你所在的小城镇发展的阻碍因素,并提出解决对策。
答:(参阅教材P71~73内容,可以对号入座,也可增加有关内容,归纳几个阻碍因素,并提出解决的对策。发挥个人主观意志,不做统一答案。以下答案仅是举例,真正答案要结合自己所在城镇实际
⑴你所在的小城镇概况简介:例如:瑶琳镇地处桐庐县中部,由原瑶琳镇、毕浦乡、高翔乡合并而成,距杭州85公里,05省道穿境而过,是杭州至千岛湖、黄山旅游线上的一颗璀璨明珠。有著名的瑶琳仙境、红灯笼外婆家、天目溪漂流等景区,被誉为中国旅游第一镇。全镇总面积64.23平方公里,辖13个行政村,1.26万人口,是省综治先进镇、省级卫生城镇、省级教育强镇、省级绿色小城镇,全国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先进镇。
原瑶琳镇的前身是“至南公社”,所在地是大桥南端。现镇所在地原名“洞前村”,瑶琳仙境开发时仅有十几间泥墙屋,零零散散居住着十几户农户。随着瑶琳仙境的开发,逐步发展成现在这样的集镇,成为该镇政治、经济、文化等的中心。
改革开放以来,镇党委、政府按照“主攻工业、综合开发农业和旅游业”的思路,依托旅游资源优势,先后推出了全国诸洞之冠的瑶琳仙境和集休闲度假于一体的红灯笼乡村家园、红灯笼外婆家等一批享誉海内外的知名景点,年游客达100万以上。全镇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形成了印刷包装、食品饮料、针织服装、电线电缆、五金机械等块状特色经济,年甲鱼饲养超过400万只,2001年实现工农业总产值6.5亿元,财政收入1305万元,连续三年被县政府确定为工业重点乡镇。进入新世纪,镇党委、政府以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为目标,求真务实,开拓进取,同心同德,争创一流,正朝着“工业重镇、旅游强镇、区域中心镇”的发展目标迈进,瑶琳人民正在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
⑵按照第7题中阻力因素的四个方面进行分析;
⑶按照第7题中动力因素的七个方面提出对策。(注意:要抓住重点,不必面面俱到。)
小城镇建设作业3--------------------------精品
文档-------
精品文档就在这里
-------------各类专业好文档,值得你下载,教育,管理,论文,制度,方案手册,应有尽有------------------------------
1、简要说明小城镇建设规划的概念。答:(参阅教材P76页)
小城镇建设规划是在小城镇总体规划的指导下,对小城镇的近期建设和长远发展目标作出具体规划。小城镇建设规划的任务是以小城镇的性质和发展方向,预测人口和用地规模、结构,进行用地布局,合理配置各项基础设施和主要公共建筑,安排主要建设项目的时间顺序,并具体落实近期建设项目。
2、小城镇建设规划的内容包括哪些内容? 答:(参阅教材P76~77)
小城镇建设规划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⑴根据《城镇规划标准》确定人均建设用地指标,计算用地总量,确定各项用地的构成比例和具体数量; ⑵进行用地布局;
⑶根据总体规划,对供水、排水、供热、供电、电讯、燃气等设施及其工程管线进行具体安排;
⑷确定旧镇区改造和用地调整的原则、方法和步骤;
⑸对中心地区和其他重要地段的建筑体量、体型、色彩提出原则性要求; ⑹保证地面排水顺利,尽量减少土石方量; ⑺综合安排环保和防灾等方面的设施;
⑻编制镇区近期建设规划,估算近期建设投资。
3、小城镇发展沿用“工业文明”的规划设计原则,产生了哪些弊端?如何克服这种弊端?
答:(参阅教材P89~90)
这种规划设计带来了诸多问题,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⑴随着城市基础设施(道路、住宅区、上下水、商业中心等)和建设用地向近郊延伸,导致城市无遮拦地向外发展,大城市之间无开放的自然空间网络,没有了裸露的土地和潮气。
⑵随着土地扩展型的城市发展,城市蔓延的速度惊人,郊区肥沃的农田、小河流、小湖泊、小溪、湿地、林木等环境遭到破坏。
⑶随着高速公路和汽车的发展郊区村庄的尺度超出了人的尺度,郊区村庄的传统社区的特征和“家”正在消逝,而变成了“睡村”。
要创造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小城镇,必须认识到现在小城镇发展状况瑕疵颇多。
4、发达国家在建设城镇中的主要教训是什么? 答:(参阅教材P103~107,答案略)
5、发达国家的小城镇建设有些什么经验? 答:(参阅教材P117~124)
--------------------------精品
文档-------
精品文档就在这里
-------------各类专业好文档,值得你下载,教育,管理,论文,制度,方案手册,应有尽有------------------------------
在发达国家普遍推行的可持续性场地设计是可持续发展一般理论在城市规划领域里的具体化。在发达国家,土地使用规划、土地开发和土地维护都离不开可持续性设计,即使仅仅是修复和重建建成区,也离不开可持续设计。
⑴场所的选择:①可持续设计,②Valdez设计原则,③可持续设计指南。⑵独立村庄:英格兰、新西兰、美国等实例。⑶城镇边缘的村庄: ⑷小城镇:
6、解释可持续发展的城镇建设一般价值趋向。答:(参阅教材P127~128)
发达国家的规划师把小城镇规划与设计的根本价值取向概括为五点: ⑴维持自然生态过程的完整性和持续性
①服从和不割断自然生态过程;②保持原始的自然地貌;③保持自然物种的多样性。
⑵保证大自然可以完全吸收我们产出的废料 ①降低资源和能源的消耗;
②把我们的消耗变为其他物种的营养,被其他的生物物种所消化; ③使我们的消耗在物理或化学上被自然吸收 ⑶阻止人为的灾难 ⑷满足人的社会需求 ⑸全体居民的参与
7、如何分析一个城镇建设是可持续的还是不可持续的? 答:(参阅教材P123~124)
发达国家逐步形成了一套小城镇发展健康与否的标准:
⑴经济的可持续发展;⑵社区公共设施与服务;⑶社会的可持续发展;⑷社区环境;⑸自然资源;⑹生态状态。
8、与当地小城镇建设的专家座谈,整理座谈记录。答:先设计几个方面的问题,再进行访谈,作记录。
小城镇建设作业4
1、专家认为小城镇建设发展中主要存在哪三方面的问题? 答:(参阅教材P129~134)⑴小城镇发展动力不足;
⑵非农化与城市化未能实现同步发展;
--------------------------精品
文档-------
精品文档就在这里
-------------各类专业好文档,值得你下载,教育,管理,论文,制度,方案手册,应有尽有------------------------------
⑶小城镇总体建设水平不高。
2、小城镇发展的动力不足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参阅教材P129~130)
小城镇发展的动力不足主要表现在: ⑴小城镇自身经济实力薄弱; ⑵对人力资源的吸引力缺乏; ⑶乡镇企业支持力度下降。
3、有些什么样的政策选择来推进小城镇的发展? 答:(参阅教材P138~145)
推进小城镇的发展的政策选择主要有:
⑴深化户籍制度改革;⑵完善社会保障机制;⑶引导乡镇企业的集聚;⑷加强小城镇的规划和管理;⑸完善土地管理制度;⑹改革财政体制;⑺宣判政府行政管理体制。
4、说明户籍制度的改革会如何推进城镇发展? 答:(参阅教材P138~139)
我国户籍制度的改革可以分为三个阶段:⑴放开县城以下建制镇和集镇的户籍制度,允许农民自由进入;⑵彻底放开中小城市的户籍,允许有合法住所、固定职业和生活来源的中国公民落户;⑶放开大城市户籍,在全国范围内按照居住地和职业划分农业和非农业人口,衽身份证管理。
深化户籍制度改革的具体措施可以有发下几种:⑴“农转非”政策;⑵“常住户”政策;⑶“农转企”政策;等。
5、乡镇企业的分散布局给小城镇的发展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 答:(参阅教材P136)
乡镇企业“遍地开花”式的分散布局,已经成为制约小城镇发展的突出问题。除了企业本身分散造成的负面影响之外,它还是造成农村人口分散居住、小城镇人气不旺的重要影响因素。
⑴从产权特征来看乡镇集体所有制企业是一种属于社区所有的企业,社区成员普遍认为土地是集体的,使用土地的集体企业不必交纳土地使用费,造成土地集约使用的约束机制软化。
⑵从社区政府的角度分析,发展经济、解决就业、提高社区福利水平是创办企业主要的工作目标,给予集体所有制企业土地使用方面的优惠政策以降低其发展成本,也是社区政府必然的选择,这对集体企业的分散布局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⑶从社区整体利益的角度分析,集体企业在本社区选址,不仅可以就近解决本社区劳动力就业,也是将农用地非农开发收益保留在本社区内部的最有效的方式。社区政府对集体企业选址的干预是企业分散布局的一个重要因素。
--------------------------精品
文档-------
精品文档就在这里
-------------各类专业好文档,值得你下载,教育,管理,论文,制度,方案手册,应有尽有------------------------------
6、改革开放后我国城市发展有哪些特点? 答:(参阅教材P150~15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⑴大中小城市数量增加; ⑵城市职能发生变化;
⑶城市基础设施得到进一步改善。
7、简述小城镇建设在城市化进程中的作用。答:(参阅教材P162~163)
小城镇建设在城市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主要表现在: ⑴小城镇的发展是中国城市化的重要途径; ⑵小城镇的发展是农村城市化的一个台阶;
⑶小城镇的发展是平衡城乡利益冲突的有效途径; ⑷小城镇的发展促进城市体制的改革。
8、仿照任何一个典型案例的写法,介绍、分析当地的一个小城镇。答:可参阅教材第167~191页的有关格式进行写作。
--------------------------精品
文档-------
第二篇:《小城镇建设》课程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
公务员考试
小城镇建设作业1
1、什么是小城镇?
答:(参阅教材P1~2)
小城镇是一种介于城市和乡村之间的雏形城市,或称为初级城市。当今社会,小城镇指的是一种正在从乡村性的社会变成多种产业并存的向着现代化城市转变中的过渡性社区。
广义的乡镇包括:20万人口以下的小城市、国家批准设镇建制的建制镇、乡政府所在地的集镇和纯属集市贸易的集镇。狭义的小城镇包括县城以下建制镇和集镇。
2、小城镇分为哪些类型? 答:(参阅教材P2~3)
⑴依照行政建制,可以把小城镇分为:
①行署驻地;②县城;③县以下建制镇;④集镇。⑵依照小城镇形成的原因,可以把小城镇分为:
①由于经济发达而形成的小城镇;②由于交通发达而形成的小城镇;③由于自然资源利用而形成的小城镇;④由于政治与军事原因、名胜古迹和名人等特殊原因而形成的小城镇。
⑶按职能特征,可以把小城镇分为:
①工矿城镇;②以交通运输功能为主的小城镇;③旅游城镇;④卫星城镇。
3、简要说明小城镇建设的意义。答:(参阅教材P3~6)
⑴小城镇建设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 ⑵发展小城镇有利于城乡的协调发展;
⑶发展小城镇是我国现阶段城市化道路的一种必然选择。
4、简要说明小城镇的功能。答:(参阅教材P6~8)
⑴小城镇是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蓄水池”和“节流闸”; ⑵小城镇是城乡协调发展的“平衡杆”; ⑶小城镇是城市化的“推进器”;
⑷小城镇是精神文明建设的“承载体”。
5、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为小城镇的发展确定的基本的指导原则是什么? 答:(参阅教材P12~14)⑴尊重规律,循序渐进;
⑵因地制宜,科学规划,突出重点; ⑶深化改革,创新机制;
⑷统筹兼顾,协调发展。
发展小城镇除了遵守以上原则外,在制定规划和具体建设工程中还应遵守以下原则:①尊重和运用市场机制;②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③健全机制,壮大队伍,依法管理;④认真抓好试点和示范镇建设。
6、简要说明费孝通的小城镇建设理论。答:(参阅教材P30~33)⑴小城镇道路理论:费孝通把小城镇界定为农村经济和社会的中心,小城镇建设就意味着强调农村的城镇化。
⑵小城镇发展动力论:费孝通指出,小城镇发展的直接推动力是农村工业化,是乡镇企业的发展。
⑶人口流动论:“离土不离乡”和“离乡不离井”是人口流动的两种形式,应该作为解决我国人口问题的两条具体途径来进行研究。
⑷区域经济发展模式论:“苏南模式”、“温州模式”、“珠江模式”等。⑸经济区位论:费孝通指出,经海里发展具有地理上的区域基础。
7、根据费孝通的理论,小城镇发展的动力是什么? 答:(参阅教材P31)
关于小城镇的发展动力问题,费孝通指出,小城镇发展的直接推动力是农村工业化,是乡镇企业的发展。
⑴小城镇发展能够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问题; ⑵发展乡镇工业是中国工业的特殊道路; ⑶费孝通主张发展农村特色工业;
⑷费孝通提出了农村工业化发展系统的思想。
8、浏览有关小城镇建设的网站,查阅3~5篇文献,将其主要观点作一记录。答:请各位学员独立完成。
小城镇建设作业2
1、中国小城镇建设面临的挑战包括哪些方面? 答:(参阅教材P43~44)
中国小城镇建设将面临着以下挑战:
⑴小城镇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如何改变城镇化滞后于经济发展的局面; ⑵小城镇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如何绕过生态环境的破坏; ⑶小城镇建设与资源短缺;如何建立节能型小城镇; ⑷小城镇建设与贫困、住房、交通、犯罪的矛盾; ⑸小城镇建设与就业:如何解决就业问题。
2、中国小城镇建设面临的机遇是在哪些方面? 答:(参阅教材P45~46)
中国小城镇建设面临的机遇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⑴中国加入WTO将加快我国小城镇建设。①经济全球化给小城镇注入发展的资金;②加快西部地区小城镇建设。
⑵农产品的丰富有助于小城镇建设突破发展“瓶颈”。农产品的流通超越了国界,打破了农产品短缺的局面。
⑶城乡隔离壁垒的打破有助于小城镇建设取得实质性的突破。由城乡分离、城乡对立变成城乡融合、城乡一体化。
3、小城镇的发展趋势如何? 答:(参阅教材P46~48)
⑴小城镇数量减少,质量提高和规模扩大。⑵现有的小城镇将出现分化,有的将发展成为新兴的小城市或中等城市,而有的将消失。
⑶东西部小城镇建设的差距将缩小。
⑷乡镇企业在小城镇建设中的地位将出现历史性的变化。
总之,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渐完善、城乡壁垒的打破、国家政策的有利导向等等,我国小城镇建设将走向纵深发展,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完成历史赋予的神圣使命。
4、简要说明我国不同地区的小城镇建设模式。答:(参阅教材P49~51)
⑴东部地区的小城镇建设模式。我国东部地区的小城镇建设在全国最为成功。最为典型的有江苏省的苏南模式、浙江省的温州模式和广东省的珠江三角洲模式。
⑵中部地区的东部地区的小城镇建设模式。我国中部经济发达地区的某些省份,小城镇建设正处在起步阶段。具有代表性的是河南省南阳市和湖北省襄樊市的“双阳模式”。
⑶西部地区的小城镇建设模式。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差距甚大。西部小城镇建设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农业商品化牵引型、工矿主导型、旅游开发型、商贸中心型、交通枢纽型、边境口岸型、城郊型、地域文化促导型、综合发展型、兵团屯垦型等。
5、按发生机制划分,我国小城镇有哪些建设模式? 答:(参阅教材P52~54)⑴政府主导模式。⑵城市辐射模式。⑶资源开发推动模式。⑷市场带动模式。⑸旅游文化推动模式。
6、分析当地的一个小城镇建设模式。答:(参阅教材P54~56的格式。可以分三个部分分析:⑴×××小城镇的发展历程;⑵×××小城镇的发展特点;⑶×××小城镇的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以下答案仅是举例,真正答案要结合自己所在城镇实际。)
XX镇属于旅游文化推动模式。原XX镇的前身是“至南人民公社”,其所在地是在至南大桥的南端,那是一个不上一百户人家的农村,根本谈不上小城镇。上世纪七十年代末瑶琳仙境开发初,现瑶琳镇所在地名叫“洞前村”,当时仅有十几间破破烂烂的泥墙屋,零零散散地居住着十几家农户。随着瑶琳仙境的开发,游客日益增多,促进了餐饮、旅馆、交通、旅游商品等行业的发展,居住人口尤其是非农业人口迅速增多,至南人民公社改为瑶琳镇,所在地移到原“洞前村”。经过二十几年的建设和发展,逐步发展成现在这样的集镇,成为该镇政治、经济、文化等的中心。镇党委、政府按照“主攻工业、综合开发农业和旅游业”的思路,依托旅游资源优势,先后推出了全国诸洞之冠的瑶琳仙境和集休闲度假于一体的红灯笼乡村家园、红灯笼外婆家等一批享誉海内外的知名景点,年游客达100万以上。全镇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形成了印刷包装、食品饮料、针织服装、电线电缆、五金机械等块状特色经济,年甲鱼饲养超过400万只,2001年实现工农业总产值6.5亿元,财政收入1305万元,连续三年被县政府确定为工业重点乡镇。进入新世纪,镇党委、政府以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为目标,求真务实,开拓进取,同心同德,争创一流,正朝着“工业重镇、旅游强镇、区域中心镇”的发展目标迈进,瑶琳人民正在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
现瑶琳镇是在2004年行政区划调整时由原瑶琳镇、毕浦乡、高翔乡合并而成的。
7、推动小城镇发展的动力因素有哪些?阻碍小城镇发展的阻力因素有哪些? 答:(参阅教材P66~73)动力因素有:
⑴农业的基本动力:①食物贡献;②原料贡献;③劳动贡献;④土地贡献。⑵工业的核心动力:资本、人力、技术、资源等生产要素在有限空间的聚集,促进了小城镇的形成与发展。
⑶第三产业的动力:交通运输业、商业、餐饮服务业促进了农村城镇化水平的提高(观念更新、生活方式转变、生活质量提高)。
⑷集聚经济的动力:企业、居民的空间集中而产生的经济利益或成本节约,是小城镇规模扩张的内在动力;产业聚集促进人口聚集,从边远、贫穷的地方向交通便利、富裕的地方流动。
⑸比较利益的动力:农业是比较利益较低的产业,在比较利益的驱动下,通过非农业部门外在拉力和农业部门内在推力,农业生产要素必然流向非农业部门。⑹政策的动力:①国家宏观政策(小城镇发展的方向和道路);②国家专项政策(土地、户籍、产业等政策);③地方性政策(税收、用地、产业等政策)。⑺区位优势的推动力:交通便利、距离市场较近、距离资源较近等。阻力因素有:
⑴农村劳动力素质的阻力(文化、技术、观念)。
⑵乡镇企业与小城镇互动不协调的阻力(企业布局分散导致小城镇分布过密、过散、规模过小,生产销售不景气等)。
⑶传统文化的阻力(单家独户、自然分散、处处分割,与生产和生活无有机联系)。
⑷体制和政策环境的外部阻力(自给半自给的传统旧体制与市场经济的新体制之间的冲突;“离土不离乡”的制约;行政管理体制的制约)。
8、分析你所在的小城镇发展的阻碍因素,并提出解决对策。
答:(参阅教材P71~73内容,可以对号入座,也可增加有关内容,归纳几个阻碍因素,并提出解决的对策。发挥个人主观意志,不做统一答案。以下答案仅是举例,真正答案要结合自己所在城镇实际
⑴你所在的小城镇概况简介:例如:瑶琳镇地处桐庐县中部,由原瑶琳镇、毕浦乡、高翔乡合并而成,距杭州85公里,05省道穿境而过,是杭州至千岛湖、黄山旅游线上的一颗璀璨明珠。有著名的瑶琳仙境、红灯笼外婆家、天目溪漂流等景区,被誉为中国旅游第一镇。全镇总面积64.23平方公里,辖13个行政村,1.26万人口,是省综治先进镇、省级卫生城镇、省级教育强镇、省级绿色小城镇,全国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先进镇。
原瑶琳镇的前身是“至南公社”,所在地是大桥南端。现镇所在地原名“洞前村”,瑶琳仙境开发时仅有十几间泥墙屋,零零散散居住着十几户农户。随着瑶琳仙境的开发,逐步发展成现在这样的集镇,成为该镇政治、经济、文化等的中心。
改革开放以来,镇党委、政府按照“主攻工业、综合开发农业和旅游业”的思路,依托旅游资源优势,先后推出了全国诸洞之冠的瑶琳仙境和集休闲度假于一体的红灯笼乡村家园、红灯笼外婆家等一批享誉海内外的知名景点,年游客达100万以上。全镇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形成了印刷包装、食品饮料、针织服装、电线电缆、五金机械等块状特色经济,年甲鱼饲养超过400万只,2001年实现工农业总产值6.5亿元,财政收入1305万元,连续三年被县政府确定为工业重点乡镇。进入新世纪,镇党委、政府以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为目标,求真务实,开拓进取,同心同德,争创一流,正朝着“工业重镇、旅游强镇、区域中心镇”的发展目标迈进,瑶琳人民正在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
⑵按照第7题中阻力因素的四个方面进行分析;
⑶按照第7题中动力因素的七个方面提出对策。(注意:要抓住重点,不必面面俱到。)
小城镇建设作业3
1、简要说明小城镇建设规划的概念。答:(参阅教材P76页)
小城镇建设规划是在小城镇总体规划的指导下,对小城镇的近期建设和长远发展目标作出具体规划。小城镇建设规划的任务是以小城镇的性质和发展方向,预测人口和用地规模、结构,进行用地布局,合理配置各项基础设施和主要公共建筑,安排主要建设项目的时间顺序,并具体落实近期建设项目。
2、小城镇建设规划的内容包括哪些内容? 答:(参阅教材P76~77)
小城镇建设规划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⑴根据《城镇规划标准》确定人均建设用地指标,计算用地总量,确定各项用地的构成比例和具体数量; ⑵进行用地布局;
⑶根据总体规划,对供水、排水、供热、供电、电讯、燃气等设施及其工程管线进行具体安排;
⑷确定旧镇区改造和用地调整的原则、方法和步骤;
⑸对中心地区和其他重要地段的建筑体量、体型、色彩提出原则性要求; ⑹保证地面排水顺利,尽量减少土石方量; ⑺综合安排环保和防灾等方面的设施;
⑻编制镇区近期建设规划,估算近期建设投资。
3、小城镇发展沿用“工业文明”的规划设计原则,产生了哪些弊端?如何克服这种弊端?
答:(参阅教材P89~90)
这种规划设计带来了诸多问题,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⑴随着城市基础设施(道路、住宅区、上下水、商业中心等)和建设用地向近郊延伸,导致城市无遮拦地向外发展,大城市之间无开放的自然空间网络,没有了裸露的土地和潮气。
⑵随着土地扩展型的城市发展,城市蔓延的速度惊人,郊区肥沃的农田、小河流、小湖泊、小溪、湿地、林木等环境遭到破坏。
⑶随着高速公路和汽车的发展郊区村庄的尺度超出了人的尺度,郊区村庄的传统社区的特征和“家”正在消逝,而变成了“睡村”。
要创造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小城镇,必须认识到现在小城镇发展状况瑕疵颇多。
4、发达国家在建设城镇中的主要教训是什么? 答:(参阅教材P103~107,答案略)
5、发达国家的小城镇建设有些什么经验? 答:(参阅教材P117~124)
在发达国家普遍推行的可持续性场地设计是可持续发展一般理论在城市规划领域里的具体化。在发达国家,土地使用规划、土地开发和土地维护都离不开可持续性设计,即使仅仅是修复和重建建成区,也离不开可持续设计。
⑴场所的选择:①可持续设计,②Valdez设计原则,③可持续设计指南。⑵独立村庄:英格兰、新西兰、美国等实例。⑶城镇边缘的村庄: ⑷小城镇:
6、解释可持续发展的城镇建设一般价值趋向。答:(参阅教材P127~128)
发达国家的规划师把小城镇规划与设计的根本价值取向概括为五点: ⑴维持自然生态过程的完整性和持续性
①服从和不割断自然生态过程;②保持原始的自然地貌;③保持自然物种的多样性。
⑵保证大自然可以完全吸收我们产出的废料 ①降低资源和能源的消耗;
②把我们的消耗变为其他物种的营养,被其他的生物物种所消化; ③使我们的消耗在物理或化学上被自然吸收 ⑶阻止人为的灾难 ⑷满足人的社会需求 ⑸全体居民的参与
7、如何分析一个城镇建设是可持续的还是不可持续的? 答:(参阅教材P123~124)
发达国家逐步形成了一套小城镇发展健康与否的标准:
⑴经济的可持续发展;⑵社区公共设施与服务;⑶社会的可持续发展;⑷社区环境;⑸自然资源;⑹生态状态。
8、与当地小城镇建设的专家座谈,整理座谈记录。答:先设计几个方面的问题,再进行访谈,作记录。
小城镇建设作业4
1、专家认为小城镇建设发展中主要存在哪三方面的问题? 答:(参阅教材P129~134)⑴小城镇发展动力不足;
⑵非农化与城市化未能实现同步发展; ⑶小城镇总体建设水平不高。
2、小城镇发展的动力不足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参阅教材P129~130)
小城镇发展的动力不足主要表现在: ⑴小城镇自身经济实力薄弱; ⑵对人力资源的吸引力缺乏; ⑶乡镇企业支持力度下降。
3、有些什么样的政策选择来推进小城镇的发展? 答:(参阅教材P138~145)
推进小城镇的发展的政策选择主要有:
⑴深化户籍制度改革;⑵完善社会保障机制;⑶引导乡镇企业的集聚;⑷加强小城镇的规划和管理;⑸完善土地管理制度;⑹改革财政体制;⑺宣判政府行政管理体制。
4、说明户籍制度的改革会如何推进城镇发展?
答:(参阅教材P138~139)
我国户籍制度的改革可以分为三个阶段:⑴放开县城以下建制镇和集镇的户籍制度,允许农民自由进入;⑵彻底放开中小城市的户籍,允许有合法住所、固定职业和生活来源的中国公民落户;⑶放开大城市户籍,在全国范围内按照居住地和职业划分农业和非农业人口,衽身份证管理。
深化户籍制度改革的具体措施可以有发下几种:⑴“农转非”政策;⑵“常住户”政策;⑶“农转企”政策;等。
5、乡镇企业的分散布局给小城镇的发展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 答:(参阅教材P136)
乡镇企业“遍地开花”式的分散布局,已经成为制约小城镇发展的突出问题。除了企业本身分散造成的负面影响之外,它还是造成农村人口分散居住、小城镇人气不旺的重要影响因素。
⑴从产权特征来看乡镇集体所有制企业是一种属于社区所有的企业,社区成员普遍认为土地是集体的,使用土地的集体企业不必交纳土地使用费,造成土地集约使用的约束机制软化。
⑵从社区政府的角度分析,发展经济、解决就业、提高社区福利水平是创办企业主要的工作目标,给予集体所有制企业土地使用方面的优惠政策以降低其发展成本,也是社区政府必然的选择,这对集体企业的分散布局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⑶从社区整体利益的角度分析,集体企业在本社区选址,不仅可以就近解决本社区劳动力就业,也是将农用地非农开发收益保留在本社区内部的最有效的方式。社区政府对集体企业选址的干预是企业分散布局的一个重要因素。
6、改革开放后我国城市发展有哪些特点? 答:(参阅教材P150~15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⑴大中小城市数量增加; ⑵城市职能发生变化;
⑶城市基础设施得到进一步改善。
7、简述小城镇建设在城市化进程中的作用。答:(参阅教材P162~163)
小城镇建设在城市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主要表现在: ⑴小城镇的发展是中国城市化的重要途径; ⑵小城镇的发展是农村城市化的一个台阶;
⑶小城镇的发展是平衡城乡利益冲突的有效途径; ⑷小城镇的发展促进城市体制的改革。
8、仿照任何一个典型案例的写法,介绍、分析当地的一个小城镇。答:可参阅教材第167~191页的有关格式进行写作。
第三篇:《小城镇建设》课程形成性考核
设。
《小城镇建设》课程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
1、什么是小城镇?答:(参阅教材P1~2)
6、简要说明费孝通的小城镇 建设 理论。答:(参阅教材P30~33)⑴小城镇道路理论:费孝通把小城镇界定为农村经济和社会的中心,小城镇 建设 就意味着强调农村的城镇化。⑵小城镇发展动力论:费孝通指出,小城镇发展的直接推动力是农村工业化,是乡镇企业的发展。⑶小城镇是一种介于城市和乡村之间的雏形城市,或称为初级城市。当今社会,小城镇指的是一种正在从乡村性的社会变成多种产业并存的向着现代化城市转变中的过渡性社区。广义的乡镇包括:20万人口以下的小城市、国家批准设镇建制的建制镇、乡政府所在地的集镇和纯属集市贸易的集镇。狭义的小城镇包括县城以下建制镇和集镇。
2、小城镇分为哪些类型?
答:(参阅教材P2~3)⑴依照行政建制,可以把小城镇分为:①行署驻地;②县城;③县以下建制镇;④集镇。⑵依照小城镇形成的原因,可以把小城镇分为:①由于经济发达而形成的小城镇;②由于交通发达而形成的小城镇;③由于自然资源利用而形成的小城镇;④由于政治与军事原因、名胜古迹和名人等特殊原因而形成的小城镇。⑶按职能特征,可以把小城镇分为:①工矿城镇;②以交通运输功能为主的小城镇;③旅游城镇;④卫星城镇。
3、简要说明小城镇 建设 的意义。答:(参阅教材P3~6)⑴小城镇 建设 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⑵发展小城镇有利于城乡的协调发展;⑶发展小城镇是我国现阶段城市化道路的一种必然选择。
4、简要说明小城镇的功能。答:(参阅教材P6~8)⑴小城镇是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蓄水池”和“节流闸”;⑵小城镇是城乡协调发展的“平衡杆”;⑶小城镇是城市化的“推进器”;⑷小城镇是精神文明 建设 的“承载体”。
5、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为小城镇的发展确定的基本的指导原则是什么?答:(参阅教材P12~14)⑴尊重规律,循序渐进;⑵因地制宜,科学规划,突出重点;⑶深化改革,创新机制;⑷统筹兼顾,协调发展。发展小城镇除了遵守以上原则外,在制定规划和具体 建设 工程中还应遵守以下原则:①尊重和运用市场机制;②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③健全机制,壮大队伍,依法管理;④认真抓好试点和示范镇 建
人口流动论:“离土不离乡”和“离乡不离井”是人口流动的两种形式,应该作为解决我国人口问题的两条具体途径来进行研究。⑷区域经济发展模式论:“苏南模式”、“温州模式”、“珠江模式”等。⑸经济区位论:费孝通指出,经海里发展具有地理上的区域基础。
7、根据费孝通的理论,小城镇发展的动力是什么?答:(参阅教材P31)关于小城镇的发展动力问题,费孝通指出,小城镇发展的直接推动力是农村工业化,是乡镇企业的发展。⑴小城镇发展能够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问题;⑵发展乡镇工业是中国工业的特殊道路;⑶费孝通主张发展农村特色工业;⑷费孝通提出了农村工业化发展系统的思想。
8、浏览有关小城镇 建设 的 网站,查阅3~5篇文献,将其主要观点作一记录。答:请各位学员独立完成。
小城镇 建设 作业
21、中国小城镇 建设 面临的挑战包括哪些方面?答:(参阅教材P43~44)中国小城镇 建设 将面临着以下挑战:⑴小城镇 建设 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如何改变城镇化滞后于经济发展的局面;⑵小城镇 建设 与生态环境保护:如何绕过生态环境的破坏;⑶小城镇 建设 与资源短缺;如何建立节能型小城镇;⑷小城镇 建设 与贫困、住房、交通、犯罪的矛盾;⑸小城镇 建设 与就业:如何解决就业问题。
2、中国小城镇 建设 面临的机遇是在哪些方面?答:(参阅教材P45~46)中国小城镇 建设 面临的机遇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⑴中国加入WTO将加快我国小城镇 建设。①经济全球化给小城镇注入发展的资金;②加快西部地区小城镇 建设。⑵农产品的丰富有助于小城镇 建设 突破发展“瓶颈”。农产品的流通超越了国界,打破了农产品短缺的局面。⑶城乡隔离壁垒的打破
有助于小城镇 建设 取得实质性的突破。由城乡分离、城乡对立变成城乡融合、城乡一体化。
3、小城镇的发展趋势如何?答:(参阅教材P46~48)⑴小城镇数量减少,质量提高和规模扩大。⑵现有的小城镇将出现分化,有的将发展成为新兴的小城市或中等城市,而有的将消农业人口迅速增多,至南人民公社改为瑶琳镇,所在地移到原“洞前村”。经过二十几年的 建设 和发展,逐步发展成现在这样的集镇,成为该镇政治、经济、文化等的中心。镇党委、政府按照“主攻工业、综合开发农业和旅游业”的思路,依托旅游资源优势,先后推出了全国诸洞之冠的瑶琳仙境和集失。⑶东西部小城镇 建设 的差距将缩小。休闲度假于一体的红灯笼乡村家园、红灯笼外婆家
⑷乡镇企业在小城镇 建设 中的地位将出现历史性的变化。总之,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渐完善、城乡壁垒的打破、国家政策的有利导向等等,我国小城镇 建设 将走向纵深发展,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完成历史赋予的神圣使命。
4、简要说明我国不同地区的小城镇 建设 模式。答:(参阅教材P49~51)⑴东部地区的小城镇 建设 模式。我国东部地区的小城镇 建设 在全国最为成功。最为典型的有江苏省的苏南模式、浙江省的温州模式和广东省的珠江三角洲模式。⑵中部地区的东部地区的小城镇 建设 模式。我国中部经济发达地区的某些省份,小城镇 建设 正处在起步阶段。具有代表性的是河南省南阳市和湖北省襄樊市的“双阳模式”。⑶西部地区的小城镇 建设 模式。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差距甚大。西部小城镇 建设 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农业商品化牵引型、工矿主导型、旅游开发型、商贸中心型、交通枢纽型、边境口岸型、城郊型、地域文化促导型、综合发展型、兵团屯垦型等。
5、按发生机制划分,我国小城镇有哪些 建设 模式?答:(参阅教材P52~54)⑴政府主导模式。⑵城市辐射模式。⑶资源开发推动模式。⑷市场带动模式。⑸旅游文化推动模式。
6、分析当地的一个小城镇 建设 模式。答:(参阅教材P54~56的格式。可以分三个部分分析:⑴×××小城镇的发展历程;⑵×××小城镇的发展特点;⑶×××小城镇的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以下答案仅是举例,真正答案要结合自己所在城镇实际。)XX镇属于旅游文化推动模式。原XX镇的前身是“至南人民公社”,其所在地是在至南大桥的南端,那是一个不上一百户人家的农村,根本谈不上小城镇。上世纪七十年代末瑶琳仙境开发初,现瑶琳镇所在地名叫“洞前村”,当时仅有十几间破破烂烂的泥墙屋,零零散散地居住着十几家农户。随着瑶琳仙境的开发,游客日益增多,促进了餐饮、旅馆、交通、旅游商品等行业的发展,居住人口尤其是非
等一批享誉海内外的知名景点,年游客达100万以上。全镇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形成了印刷包装、食品饮料、针织服装、电线电缆、五金机械等块状特色经济,年甲鱼饲养超过400万只,2001年实现工农业总产值6.5亿元,财政收入1305万元,连续三年被县政府确定为工业重点乡镇。进入新世纪,镇
党委、政府以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为目标,求真务实,开拓进取,同心同德,争创一流,正朝着“工业重镇、旅游强镇、区域中心镇”的发展目标迈进,瑶琳人民正在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现瑶琳镇是在2004年行政区划调整时由原瑶琳镇、毕浦乡、高翔乡合并而成的。
7、推动小城镇发展的动力因素有哪些?阻碍小城镇发展的阻力因素有哪些?答:(参阅教材P66~73)动力因素有:⑴农业的基本动力:①食物贡献;②原料贡献;③劳动贡献;④土地贡献。⑵工业的核心动力:资本、人力、技术、资源等生产要素在有限空间的聚集,促进了小城镇的形成与发展。⑶第三产业的动力:交通运输业、商业、餐饮服务业促进了农村城镇化水平的提高(观念更新、生活方式转变、生活质量提高)。⑷集聚经济的动力:企业、居民的空间集中而产生的经济利益或成本节约,是小城镇规模扩张的内在动力;产业聚集促进人口聚集,从边远、贫穷的地方向交通便利、富裕的地方流动。⑸比较利益的动力:农业是比较利益较低的产业,在比较利益的驱动下,通过非农业部门外在拉力和农业部门内在推力,农业生产要素必然流向非农业部门。⑹政策的动力:①国家宏观政策(小
城镇发展的方向和道路);②国家专项政策(土地、户籍、产业等政策);③地方性政策(税收、用地、产业等政策)。⑺区位优势的推动力:交通便利、距离市场较近、距离资源较近等。阻力因素有:⑴农村劳动力素质的阻力(文化、技术、观念)。⑵乡镇企业与小城镇互动不协调的阻力(企业布局分散导致小城镇分布过密、过散、规模过小,生产销售不景气等)。⑶传统
文化的阻力(单家独户、自然分散、处处分割,与生产和生活无有机联系)。⑷体制和政策环境的外部阻力(自给半自给的传统旧体制与市场经济的新体制之间的冲突;“离土不离乡”的制约;行政管理体制的制约)。
8、分析你所在的小城镇发展的阻碍因素,并提出解决对策。答:(参阅教材P71~73内容,可以对号入座,也可增加有关内容,归纳几个阻碍因素,并提出解决的对策。发挥个人主观意志,不做统一答案。以下答案仅是举例,真正答案要结合自己所在城镇实际⑴你所在的小城镇概况简介:例如:瑶琳镇地处桐庐县中部,由原瑶琳镇、毕浦乡、高翔乡合并而成,距杭州85公里,05省道穿境而过,是杭州至千岛湖、黄山旅游线上的一颗璀璨明珠。有著名的瑶琳仙境、红灯笼外婆家、天目溪漂流等景区,被誉为中国旅游第一镇。全镇总面积64.23平方公里,辖13个行政村,1.26万人口,是省综治先进镇、省级卫生城镇、省级教育强镇、省级绿色小城镇,全国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先进镇。原瑶琳镇的前身是“至南公社”,所在地是大桥南端。现镇所在地原名“洞前村”,瑶琳仙境开发时仅有十几间泥墙屋,零零散散居住着十几户农户。随着瑶琳仙境的开发,逐步发展成现在这样的集镇,成为该镇政治、经济、文化等的中心。改革开放以来,镇党委、政府按照“主攻工业、综合开发农业和旅游业”的思路,依托旅游资源优势,先后推出了全国诸洞之冠的瑶琳仙境和集休闲度假于一体的红灯笼乡村家园、红灯笼外婆家等一批享誉海内外的知名景点,年游客达100万以上。全镇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形成了印刷包装、食品饮料、针织服装、电线电缆、五金机械等块状特色经济,年甲鱼饲养超过400万只,2001年实现工农业总产值6.5亿元,财政收入1305万元,连续三年被县政府确定为工业重点乡镇。进入新世纪,镇党委、政府以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为目标,求真务实,开拓进取,同心同德,争创一流,正朝着“工业重镇、旅游强镇、区域中心镇”的发展目标迈进,瑶琳人民正在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⑵按照第7题中阻力因素的四个方面进行分析;⑶按照第7题中动力因素的七个
方面提出对策。(注意:要抓住重点,不必面面俱到。)小城镇 建设 作业31、简要说明小城镇 建设 规划的概念。答:
(参阅教材P76页)小城镇 建设 规划是在小城镇总体规划的指导下,对小城镇的近期 建设 和长远发展目标作出具体规划。小城镇 建设 规划的任务是以小城镇的性质和发展方向,预测人口和用地规模、结构,进行用地布局,合理配置各项基础设施和主要公共建筑,安排主要 建设 项目的时间顺序,并具体落实近期 建设 项目。
2、小城镇 建设 规划的内容包括哪些内容?答:(参阅教材P76~77)小城镇 建设 规划应当包括下列内容:⑴根据《城镇规划标准》确定人均 建设 用地指标,计算用地总量,确定各项用地的构成比例和具体数量;⑵进行用地布局;⑶根据总体规划,对供水、排水、供热、供电、电讯、燃气等设施及其工程管线进行具体安排;⑷确定旧镇区改造和用地调整的原则、方法和步骤;⑸对中心地区和其他重要地段的建筑体量、体型、色彩提出原则性要求;⑹保证地面排水顺利,尽量减少土石方量;⑺综合安排环保和防灾等方面的设施;⑻编制镇区近期 建设 规划,估算近期 建设 投资。
3、小城镇发展沿用“工业文明”的规划设计原则,产生了哪些弊端?如何克服这种弊端?答:(参阅教材P89~90)这种规划设计带来了诸多问题,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⑴随着城市基础设施(道路、住宅区、上下水、商业中心等)和 建设 用地向近郊延伸,导致城市无遮拦地向外发展,大城市之间无开放的自然空间网络,没有了裸露的土地和潮气。⑵随着土地扩展型的城市发展,城市蔓延的速度惊人,郊区肥沃的农田、小河流、小湖泊、小溪、湿地、林木等环境遭到破坏。⑶随着高速公路和汽车的发展郊区村庄的尺度超出了人的尺度,郊区村庄的传统社区的特征和“家”正在消逝,而变成了“睡村”。要创造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小城镇,必须认识到现在小城镇发展状况瑕疵颇多。
4、发达国家在 建设 城镇中的主要教训是什么? 答:(参阅教材P103~107,答案略)
5、发达国家的小城镇 建设 有些什么经验?答:(参阅教材P117~124)在发达国家普遍推行的可持续性场地设计是可持续发展一般理论在城市规划领域里的具体化。在发达国家,土地使
用规划、土地开发和土地维护都离不开可持续性设计,即使仅仅是修复和重建建成区,也离不开可持续设计。⑴场所的选择:①可持续设计,②
Valdez设计原则,③可持续设计指南。⑵独立村庄:英格兰、新西兰、美国等实例。⑶城镇边缘的村庄:⑷小城镇:
答:(参阅教材P127~128)发达国家的规划师把小城镇规划与设计的根本价值取向概括为五改革可以分为三个阶段:⑴放开县城以下建制镇和集镇的户籍制度,允许农民自由进入;⑵彻底放开中小城市的户籍,允许有合法住所、固定职业和生国范围内按照居住地和职业划分农业和非农业人口,衽身份证管理。深化户籍制度改革的具
6、解释可持续发展的城镇 建设 一般价值趋向。活来源的中国公民落户;⑶放开大城市户籍,在全
点:⑴维持自然生态过程的完整性和持续性体措施可以有发下几种:⑴“农转非”政策;⑵“常住
①服从和不割断自然生态过程;②保持原始的自然地貌;③保持自然物种的多样性。⑵保证大自然可以完全吸收我们产出的废料①降低资源和能源的消耗;②把我们的消耗变为其他物种的营养,被其他的生物物种所消化;③使我们的消耗在物理或化学上被自然吸收⑶阻止人为的灾难⑷满足人的社会需求⑸全体居民的参与
7、如何分析一个城镇 建设 是可持续的还是不可持续的?答:(参阅教材P123~124)发达国家逐步形成了一套小城镇发展健康与否的标准:⑴经济的可持续发展;⑵社区公共设施与服务;⑶社会的可持续发展;⑷社区环境;⑸自然资源;⑹生态状态。
8、与当地小城镇 建设 的专家座谈,整理座谈记录。答:先设计几个方面的问题,再进行访谈,作记录。
小城镇 建设 作业41、专家认为小城镇 建设 发展中主要存在哪三方面的问题?答:(参阅教材P129~134)⑴小城镇发展动力不足;⑵非农化与城市化未能实现同步发展;⑶小城镇总体 建设 水平不高。
2、小城镇发展的动力不足表现在哪些方面?答:(参阅教材P129~130)小城镇发展的动力不足主要表现在:⑴小城镇自身经济实力薄弱;⑵对人力资源的吸引力缺乏;⑶乡镇企业支持力度下降。
3、有些什么样的政策选择来推进小城镇的发展?答:(参阅教材P138~145)推进小城镇的发展的政策选择主要有:⑴深化户籍制度改革;⑵完善社会保障机制;⑶引导乡镇企业的集聚;⑷加强小城镇的规划和管理;⑸完善土地管理制度;⑹改革财政体制;⑺宣判政府行政管理体制。
4、说明户籍制度的改革会如何推进城镇发展?答:(参阅教材P138~139)我国户籍制度的户”政策;⑶“农转企”政策;等。
5、乡镇企业的分散布局给小城镇的发展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答:(参阅教材P136)乡镇企业“遍地开花”式的分散布局,已经成为制约小城镇发展的突出问题。除了企业本身分散造成的负面影响之外,它还是造成农村人口分散居住、小城镇人气不旺的重要影响因素。⑴从产权特征来看乡镇集体所有制企业是一种属于社区所有的企业,社区成员普遍认为土地是集体的,使用土地的集体企业不必交纳土地使用费,造成土地集约使用的约束机制软化。⑵从社区政府的角度分析,发展经济、解决就业、提高社区福利水平是创办企业主要的工作目标,给予集体所有制企业土地使用方面的优惠政策以降低其发展成本,也是社区政府必然的选择,这对集体企业的分散布局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⑶从社区整体利益的角度分析,集体企业在本社区选址,不仅可以就近解决本社区劳动力就业,也是将农用地非农开发收益保留在本社区内部的最有效的方式。社区政府对集体企业选址的干预是企业分散布局的一个重要因素。
6、改革开放后我国城市发展有哪些特点?答:(参阅教材P150~15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⑴大中小城市数量增加;⑵城市职能发生变化;⑶城市基础设施得到进一步改善。
7、简述小城镇 建设 在城市化进程中的作用。答:(参阅教材P162~163)小城镇 建设 在城市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主要表现在:⑴小城镇的发展是中国城市化的重要途径;⑵小城镇的发展是农村城市化的一个台阶;⑶
小城镇的发展是平衡城乡利益冲突的有效途径;⑷小城镇的发展促进城市体制的改革。
8、仿照任何一个典型案例的写法,介绍、分析当地的一个小城镇。答:可参阅教材第167~191页的有关格式进行写作。
第四篇:土地利用规划课程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土地利用规划作业1参考答案
1.土地资源具有哪些特性?并简要说明
参考答案: 土地资源的特性:(1)面积的有限性;(2)位置的固定性和区域差异性;
(3)整体性;(4)土地资源的再生性与非再生性;(5)多用途性;(6)社会性。
2.为什么要保护土地资源?
参考答案: 是因为人口快速增长已形成对土地资源的巨大压力。为了满足食物需求,人类将林地、草地、湿地等开垦为农田,在生态环境恶劣地区,相当多的开垦耕地已成为不毛之地,人口的增加对居住、交通、文化娱乐等用地的要求也增加,大量肥沃良田正在转变为非农业用地;土地开发利用不当,土地资源严重退化。由于水土流失、土壤沙化、盐渍化、酸化、贫瘠化、污染等造成土地生物生产潜力降低或生物产品质量降低,大面积的耕地、林地、草地不同程度的退化,高化肥、农药的投入,造成土壤和地下水的污染;同时保护土地资源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全球食物的98%是陆地生产的,海洋和陆地水域生产不到2%,植物性食品占人类膳食的92%,而只占8%的动物性产品大部分也间接来自于植物性产品,这些决定了土地资源的重要性。
3.什么是土地利用规划?土地利用规划有哪些特性?
参考答案: 土地利用规划是对一定区域内未来土地利用超前性的计划和安排,是依据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和土地的自然历史特性在时空上进行土地资源分配和合理组织土地利用的综合经济技术措施。
要进行土地利用规划,是因为土地资源的特性决定的。
首先是土地面积的有限性,人口增加对土地造成的压力;
其次是土地资源位置的固定性和区域的差异性,决定了使用要因地制宜;
第三,土地资源各组成要素有整体性,它们相互依存、相互制约,构成了完整的土地生态系统;
第四,土地资源有多用途性;
最后,是土地资源的社会性。
由于这些原因,决定了要充分、合理利用和保护土地资源,就需要对土地利用进行规划。
4.土地利用规划的包括哪些内容。
参考答案: 土地利用规划依据其范围或层次可以分为:(1)包括区域全部土地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其主要内容是确定区域内各类用地规模和空间布局;(2)耕地、草地、林地等单一土地利用系统的详细利用规划,主要内容是各类用地的内部土地利用组织,以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3)为了解决特定土地利用问题的土地利用专项规划,内容包括防止土地退化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土地保护规划,合理开发利用未利用土地的土地开发规划,以及土地复垦规划、土地整理规划等。
5.影响土地特性的气象因素有哪些?它们是如何影响土地特性的?
参考答案:(1).太阳辐射与作物生长(2).温度条件与土地利用
(3).降水与土地利用和保护(4).风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6.各种地貌类型是如何影响土地特性的?
2012-07-02 11:28
土地利用规划作业2参考答案
1.什么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乡(镇)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参考答案: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在一定区域内,根据国家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和当地自然、经济、社会条件,对土地的开发、利用、整治、保护,在时间上、空间上所作的总体安排和布局。
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主要内容有:(1)根据县级规划的要求和和本乡(镇)自然社会经济条件,确定本乡土地利用的目标、发展方向和各类用地指标,重点安排好耕地、生态环境用地及其它基础产业、基础设施用地,确定村镇建设用地和土地整理、复垦、开发的规模和范围;(2)进行土地用途分区,落实每一块土地的具体用途和限制条件;(3)制定实施规划的措施。
2.土地利用规划中土地资源及利用现状分析包括哪些内容?
参考答案: 影响土地利用的自然与社会经济条件分析、土地资源数量分析和质量分析、土地利用结构分析(8大类型)、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分析、土地利用程度分析、土地利用集约度和土地利用效益分析(包括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通过对上述土地利用的各种分析,进行土地利用现状评述,总结土地利用的变化规律、利用特点、成功的经验、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和产生的原因,并提出合理利用土地的设想。
3.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需要收集、整理和分析哪些数据?
参考答案: 主要是在准备阶段的基础上,搞好用地分区,拟定用地指标,编制规划供选方案并组织人员论证,完成规划初稿、规划说明和总体规划图。
在实地调查基础上,收集、整理和分析核实有关自然构成要素,如气候、地形、土壤、水文地质等方面的图件资源、……等方面的数据、图件、文字等资料。
重点进行土地评价、经济分析、社会分析和环境分析。
要进行土地利用战略研究。
4.编制土地利用规划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参考答案:(1)综合分析与可持续发展的原则(2)系统性原则(3)灵活性与动态性的原则
(4)珍惜土地,保护耕地的原则(5)统筹兼顾,全面安排的原则(6)因地制宜,切实可行的原则
(7)部门和公众参与的原则(8)以供给能力调控用地需求的原则
5.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有哪些实施措施?
参考答案: 实施措施包括法律措施、行政措施、经济措施和技术措施四个方面。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经同级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后,报上级批准,作为地方性法规,由人大监督执行。政府要制定配套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条例,对有关问题作出具体规定,贯彻执行。积极推行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实行土地有偿使用,启动和发展土地市场。开展土地利用动态监测,监督保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实施。
6.简要说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基本农田保护规划的关系
参考答案:基本农田是指“按照一定时期人口和社会经济发展对农产品的需求,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不得占用的耕地。”
基本农田保护规划的核心是对基本保护区内农田实行特殊保护。其内容包括基本农田保护方案和保护区划定、落实规划方案、制定保护措施。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应包含基本农田保护规划的原则,基本农田保护规划的内容应纳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目标、用地指标和用地分区中。
耕地总量应该是动态平衡的。其内涵一是数量上的平衡,二是耕地质量上的平衡。基本内容有抓农田基本建设、改造中低产田、小流域治理等,还包括占用耕地后复垦再造耕地。
7.基本农田保护规划包括哪些内容?
参考答案: 基本农田保护规划包括三方面内容:首先是基本农田保护方案的编制和保护区的划定;其次是落实规划方案;最后是制定保护措施。
基本农田保护方案要在对土地类型和土地利用现状的调查分析的基础上,进行耕地分等定级,并根据人口发展预测,计算粮食需求,确定耕地保护面积;在土地评价的基础上划分基本农田保护区。落实规划方案要将方案逐级分解下达到乡、村,并落实到地块,在田间设立保护标志。在保护措施方面,应规定占用基本农田的审批手续和权限;建立基本农田登记制度、损失补偿制度、地力保养和环境保护制度、基本农田保护区监督检查制度;确立政府在基本农田保护中的责任,逐级签订基本农田保护责任书直到村委会。
8.什么是农用地分等定级?为什么要进行分等定级?分等定级的原则是什么?
参考答案: 农用地分等定级:农用地分等、定级的工作对象是现有农用地和宜农未利用地。
农用地分等定级就是依据一定的标准与方法将具有不同质量或生产力水平的农用地分类为不同的等与级,以反映它们的差别。农用地等别是依据构成土地质量稳定的自然条件和经济条件,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的农用地质量综合评定。农用地等别划分侧重于反映因农用地潜在的(或理论的)区域自然质量、平均利用水平和平均效益水平不同,而造成的农用地生产力水平差异。
农用地分等定级的原则:综合分析原则、分层控制原则、主导因素原则、土地收益差异原则以及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原则。
土地利用规划作业3参考答案
1.耕地利用规划的基本思路是什么?
参考答案: 耕地利用规划要考虑“山、水、田、林、路”综合协调,最大限度地开发土地生产力,方便生产,保护土地资源与环境。
2.防护林带建设中要注意哪些
参考答案: 首先根据当地主害风风向确定林带的方向,主林带要垂直于主害风风向; 其次确定林带的结构,林带结构一般有紧密结构、透风结构和稀疏结构三类,稀疏结构林带的防风效果比较好。
第三要考虑林带的间距,林带间距根据林带防护距离确定,一般林带防护距离为树高的20~25倍。
最后是考虑林带的宽度,林带宽度应能够保证树的正常生长和较好的防风效果,在平原地区,为节约耕地,一般以沟渠路两侧可以用于植树的土地宽度来确定林带的宽度。
3.果园规划些包括哪些内容?果园用地田间工程规划包括哪些内容?
参考答案: 果园规划主要有果园内各树种的分区配置、耕作小区设计、灌排渠系、道路网、防护林的设计、附属设施配置和果树的行列配置。
果园用地田间工程规划包括道路、灌排系统、防护林、水源设施及附属建筑物等项目。道路包括果园外围防护林内侧及果园内部防护林两侧的道路。防护林网也包括果园外围防护林带和果园内部防护林网。平原果园的主要水源是河流及水井,山地主要在果园上部(水库、塘坝)以自流取水。附属设施包括给水站、生产资料库房、果品库等,应选在方便作业和管理的地方。
4.牧草地规划管理的策略是什么?
参考答案: 牧草地规划管理的策略:
1.确定合理载畜量(注意不同年份、季节的差异)
2.加强冬春饲草贮藏,减少家畜冷季损失(建立人工、半人工草地)
3.发展季节性草地畜牧业(当年育肥出售)
4.加强草地的保护、改良和建设(补播、封育、浅耕翻、灌溉、施肥,修建围栏等)
5.依法治草,落实有偿承包责任制
5.简要说明山地丘陵区自然条件的特点。山地的水土保持措施有哪些?
参考答案:山地丘陵区土地类型复杂,既有海拔高度差异造成的水分和热量条件的垂直分布变化,又有阴坡阳坡的不同造成的水分热量的差异;即使在同样的海拔高度和地形部位上,岩石和土壤特性的不同也会给予土地不同的特性。复杂的土地类型,为因地制宜,发展多种经营带来了便利条件。
山地丘陵原本林草覆盖,植物种类繁多,是野生动物的栖息地,但由于大量砍伐森林和开垦耕地,天然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加剧,生态条件恶化。特别是地面的坡度,为土壤侵蚀创造了条件。在治理中要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
山区耕地小,零散,耕地土层薄,砾石多,不利于机械耕作。农民为方便耕作,分散居住,村庄小,劳动多依靠人力。
山地交通不便,信息闭塞,文化教育落后。
山地的水土保持生物措施:
(一)水土保持林的布局
包括分水岭防护林、水流调节林和沟谷防护林。
(二)水源防护林的布局
包括库岸造林、沟道造林和坝坡造林等。
山水田综合治理;立体农业开发;水土保持是根本;以林为主,发展多种经营;山地丘陵土地使用权长期不变。
水土保持工程措施:
(一)治坡工程设施布局
1.梯田
包括水平梯田、坡式梯田、隔坡式梯田等,以水平梯田为主。从建筑材料分,有土坎梯田和石坎梯田。
梯田的作用:保水、保土、保肥的“三保田”;便于灌溉、机耕。
(二)治沟工程设施布局
四道防线:沟头以上集流面,加强坡面和源面治理;临近沟头修建围堰等防护工程;沟坡上修鱼鳞坑、水平阶、水平沟等,种树种草;沟底修谷坊、与堤坝、修小型水库等。沟底工程设施,分三类:小坝,又称谷坊;小水库;淤地坝。
(三)小型水利工程设施的布局
包括蓄水池、水浇、水窑、防洪沟等。
6.简要说明滩涂的特点及开发利用。
参考答案: 滩涂的特点有三方面:经常有水淹的危险;质地为砂质;地下水位高。滩涂开发利用:营造防护林带;修筑堤防;围滩造田;水产养殖;滩地牧场;湿地保护等。
7.盐碱土的特性是什么?综合改良措施有哪些?
参考答案:盐土的特性:分布:在土壤剖面中垂直分布;一年中可明显划分出淋盐期和积盐期。
肥力特征:“瘦、死、板、冷、渍”。
系统治理:改良与利用结合;水利工程措施与农业生物措施结合;土壤除盐与土壤培肥结合。土壤改良的农业耕作措施:平整土地;深翻改土;晒垡养坷垃;适期播种;选育耐盐品种;土壤培肥;植物覆盖等方面。
盐土改良的水利措施:排水沟(深沟、浅沟、沟洫条田、暗管排水、扬水排水、深沟河网)、水井、渠道。
盐土改良的生物措施:植树造林、种稻改良等。
碱土的特性:钠离子含量高,钙、钾离子含量少。
碱土的改良措施:以水利改良为基础,淋洗排除有害物质。
8.废弃地垦规划的原则和内容有哪些?
参考答案: 土地复垦规划的原则:1.因地制宜2.系统工程,统筹考虑
3.土地复垦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相结合4.复垦规划与土地整理相结合 土地复垦规划的内容:1.前言2.复垦土地概况3.复垦土地的适宜性评价
4.复垦土地的用途规划5.土地复垦的技术措施6.实施计划和经费预算
第五篇:地方政府学课程形成性考核册
地方政府学课程形成性考核册
二、名词解释题
1.地方政府人力资源:是指一定区域内的人口中具有劳动能力(体力、智力)的人口总和
2.政府职能:是指作为国家行政机关的“政府”在实现国家职能所承担的职责与功能。包括基本职能和具体职能。
3.地方公共财政:财政即理财,是对资金的收支和管理。公共财政伴随着国家的生产而产生,是国家为实现其智能,并以其为主体参与社会产品或国民收入的分配活动及其所体现的分配关系。公共财政收入和公共财政支出以及对两者的管理师公共财政的基本内容。
4.地方立法权:是国家权力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有立法权的地方国家机关,按照宪法、法律的规定或授权,根据本地整治、经济、文化生活的特点,制定、修改、废止效力不超出本行政区域范围内的规范性法律文本的权力。
三、简答题
1.我国地方政府的公共服务功能有哪些?
答:1.提供教育等公共服务。
2.提供社会保障和社会救济。
3.保护生态环境。
4.维护社会秩序。
2.中、西方地方政府有哪些不同?
答:主要差异点:机构组织原则、行政机关性质、政府机构管理方式、只能范围、司法机关。西方地方政府:1.按地方自治原则组织和建立
2.仅仅是地方的行政机关
3.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可自行约定,有独立的财务管理权和人事管理权,其雇员不列入国家公务员序列,不存在工作调动
4.较窄,主要承担部分地方性公共事务,管理经济的只能十分有限
5.独立于地方议会。
中国地方政府:1.按民主集中制原则组织和建立
2.既是地方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又是国家的地方行政机关
3.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由上级政府确定,地方财政是上级财政的组成部分,雇员属于国家公务员序列,重要人事任免需上级批准,工作人员可横向或纵向调动
4.宽泛,地方政府是处理地方公共事务的唯一中心,是政治统治中心
5.对地方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受地方党委领导
3.我国地方政府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基本方向是什么?
答:1.地方财政体制改革的基本原则是“一级政权,一级事权,一级财权,一级税基,一级产权,一级举债权”,配之以自上而下转移支付的健全,来完善以分税制为基础的分级财政,是我国分税制改革的基本方向。
2.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政府职责,科学界定地方收支的划分。
3.根据事权和职责界定各级财政支出范围
4.对进一步合理界定省以下政府的职能、权限和财政收支的划分
5.压缩管理层级
6.进一步完善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四、论述题
论述如何完善我国的公务员引咎辞职制度?答:近年来一系列的引咎辞职事件使引咎辞职制度走入了公众的视野。引咎辞职制度的真正意义与实际效果如何,成为公众关心的一个话题,也成为理论研究的一个角度。引咎辞职,就是自己主动承担过失或错误的责任并因此辞职。引咎辞职是行政责任负责人出于道义责任和政治责任自主地承担责任的行为。因此引咎辞职不同于罢职、免职、撤职等。而对于其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和行政责任是不应当免除的。第一,引咎辞职制度有利于增强领导干部的责任意识,进一步完善我国首长负责制。引咎辞职制度把领导干部推向责任的最前沿,把领导干部的责任直接与其自身利益挂钩,事事有人管,出了问题不再是一张 “学费单”了事。只要领导干部出现“工作严重失误、失职”就要承担相应的责任。这就促使领导干部时刻绷紧责任这根弦,摆正权力定位,用人民赋予的公共权力造福于民众。我国宪法规定,我国各级政
府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上至国务院实行总理负责制,下至地方乡镇政府实行乡长、镇长负责制。引咎辞职制度能够纠正传统上重权力轻责任的思想倾向,要求领导干部在行使权力的同时也要承担责任,这种承担责任的最高形式就是领导干部职务的丧失。在管理的透明度有待提高、社会监督乏力、官员考评机制需要完善、对长的权力可控性示弱的情况下,引咎辞职制度对首长的领导责任作了较明确的界定,为追究首长的责任提供了依据,强化了首长的责任意识,也增强了首长负责制可操作性, 从而进一步完善了我国的首长负责制。第二,引咎辞职制度可以促进我国公务员的职业道德建设。公务员的职业道德是公务员在行使公共权力、管理社会公共事务、提供公共服务过程中所遵循的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引咎辞职制度是一种自律与他律相结合的制度,一方面,通过激发领导干部的职业道德意识,促使他们主动承担责任;另一方面,又通过制度设计,将责任追究上升为法律规范,强制他们遵守行政职业道德。因此,引咎辞职能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我国公务员的职业道德建设。第三,引咎辞职制度有利于增强对民意的回应性,使政府树立良好形象。将引咎辞职制度纳入法制化的轨道,为民意的诉求提供制度上的供给,迫使那些民众反映差、群众影响恶劣的领导干部下台,能更好地回应群众的呼声,赢得政府善治的社会基础和群众基础。在实践中,有一部分领导干部不能积极主动地承担责任,不愿离开现任职位,在这种情况下,民意就成为迫使有“咎”的领导干部引咎辞职的外界压力。引咎辞职既可以看作是对民意的交待,又可以看作是政府领导成员对责任的态度。领导干部积极主动地承担责任, 既是民众对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行为有效监督的结果,也是政府借以塑造良好形象的艺术手段。领导干部引咎辞职可以缓解政府承受的巨大社会压力,缓和群众的不满。作为政治压力的减压阀,它为强大的舆论潮流提供释放的通道。否则,如果领导干部出现过失、过错,却无人负责,甚至官官相护,就会加深政府与人民群众的矛盾,损坏政府在群众心目中的良好形象,长此以往,就会丧失关系政府生死存亡的合法性基础。实行引咎辞职制度,让违反规定的领导干部承担责任,既能有效地整合政治领域的道德失范状态,又可以化解政府与民众的矛盾冲突,修复政府与群众的关系,赢得人民的支持,使政府树立起良好的形象,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和谐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引咎辞职作为一种制度,它增强了政府的公信力和社会的内聚力。但是,它对于中国尤其是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的中国人事制度改革而言,是一个新事物,需要不断地发展和完善。因此,我们必须加强引咎辞职制度的配套建设,尽快完善领导干部引咎辞职制度。具体的对策建议是:第一,科学的界定内涵,建立完善的职位分类体系。第二,规定适用对象,按照规范操作。第三,培育一种以民主、法治、责任为核心的思想理念,为引咎辞职制度提供一种文化支持与心理认同,实现公务员道德伦理的规范化和引咎辞职的制度化。第四,充分发挥社会舆论的监督作用,警惕引咎辞职的“负效应”。第五,建立完善的保障和配套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