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为法治中国献策
我为法治中国献策
摘要: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显然,中国的法治建设有点跟不上中国的发展速度,经济基础不能与上层建筑同步的问题逐渐暴露于民众面前,这些问题制约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因此加强法治建设刻不容缓。下面,本文将从法治文化,法治教育和法治体制建设方面讨论如何进行法治建设
关键词:法制建设 法治文化 法治教育
人是社会人,在这个社会生活就要遵守游戏规则,而各国不同的法律就是这个“社会”游戏的游戏规则,只有大家各自遵守游戏规则,遵守社会成员合作的机制,才能在互相调节中进行合作,争取各自最大的利益,使这个社会完美,流畅的运作下去。因此增强法治制度建设,加强法治文化熏陶,是刻不容缓的事情,然而,法治社会的建设是要通过大家共同努力才能达成,所以法治教育也要紧跟其后,由大家共同努力构建和谐法治社会!一. 加强法制建设
1.我国的宪法审查体制是权力机关审查体制,按照立法法的规定,有权启动违宪审查的主体是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其他国家机关、团体、企事业组织以及公民只有建议权,没有启动权。这无形中就将启动权的主体局限在此范围内,不利于公民权利的行使权利,因为从实践中来看,真正提出违宪审查的主体恰恰是以公民为主。因此,我国在最高法院新增设一个专门针对宪法监督的内设机构则可以在现阶段,将不享有对违宪审查启动权的公民主体的诉求以有启动权的最高人民法院提出,既可以使民得以申其意,又不勃于现行法律。
2.当下全球宪法监督制度的趋势是宪法监督机构专门化,即单一体质转变为立法机关与专门机关共同行使宪法监督权的复合体质。而专门机关模式以欧洲大陆为基地,已辐射至世界五大洲40多个国家。这对于我们也是有着一定的借鉴价值。因此,在最高法院新增设一个专门针对宪法监督的内设机构则可以在法制日趋完善的将来,结合我国国情,来决定是否需要以后逐步发展成为宪法监督的专门机关。
3.严酷的厉行加上人情味的审判有利于扼制犯罪行为。秦朝酷刑厉法纵然对于犯罪的人太残忍,去也是众多人对于犯罪行为止步,我国可以借鉴秦朝,设定严酷的犯罪惩罚措施可以减少犯罪行为,例如贪污犯罪,走私毒品军火,强奸,以及一些暴力事件,而对于以犯罪人的审判,则是加入人情的道德元素予以酌情考虑,没有人性的法治,不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法治制度建设,一方面要大力弘扬法的崇高,法的尊严,法的铁血,另一方面,要大力展现法以崇高、尊严、铁血,所流露出的温情、柔情、人性、人情。通过这些制度,让广大社会群众看到的不是法的死板、无情,而是死板、无情之下的温暖、爱心。由此即以棍子恐吓犯罪行为,又以甜枣教育犯罪行为,此举有利于建设法治社会。二. 促进法治文化建设
我国在四中全会四中全会提出的加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但是,为什么要加强法治文化建设?
1.法治文化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精神内涵,是科学立法、公正司法、严格执法的内在动力,也是全民守法的内在因素。
2.法治文化具有教化与调控的功能,具有软约束力,在精神与思想深处制约着人们的行为方式。
3.法治文化对于法治中国建设具有推动作用,人们的社会行为总是要接受文化的指令,法治文化可以使人们在更深层面上把握法律的要求,根据法治的精神推动立法、司法和执法走向更高的水准; 4.法治文化还可以使人们具有判断力,当人们面对复杂多变的现实或出现立法空白和冲突时,就会借助于自己的法治文化理念做出是非或可否判断。
因此,四中全会提出的加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是一个既具有时代性、又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课题,那我们应该做什么来促进法治文化建设?
从正确的方向进行法治文化建设是必不可少的。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核心是立足于社会主义公有制,保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失去这个基础,中国特色的法治文化就丧失了生命力。要做到让法治文化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首先,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在革命历史斗争中吸取营养,让中国法治文化体现人民的本质属性。其次,要把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渗透在中国法治文化建设始终,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要从问题答案中确定正确原则。第三,要把科学发展观贯彻在中国法治文化实践中,适合当前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突出时代性,把握群众性,注重前瞻性,实事求是地找到中国法治文化发展的重点和关键。
除此之外,必须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法治文明。法治文化要在改革开放中,以博大的胸怀,去引进、吸收、借鉴一切文明中的有利成分,为我们的法治文化建设提供帮助、参考。同时,我们要注重鉴别不同法治文明的本质因素,剔除那些与中国现实不相符,与中国法治实践有悖的方面。尤其是在引进文化作品中,要特别注重法治因素的鉴别,既要防止盲目自大,也要防止盲目崇拜。要把不同法治文明中的积极因素,与中国法治实践相结合,产生出符合中国法治发展的文明成果。
三. 加强法治教育宣传
加强法治教育必须从我们的学校做起,因为培养学生法治意识,就等于是在培养一个家庭的法治意识。其次,学校教育也是预防青少年犯罪的一个有效途径,江泽民同志在2000年初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所举的几个实例,更让我们对在校学生的法律素质充满忧虑。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局面,社会变革的原因固然有之,但更主要的一个因素就是我国学校多年来忽视甚至放弃法制教育的结果。“加强法制重要的是要进行教育,根本问题是教育人,法制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小学、中学都要进行这个教育。”邓小平同志的讲话指出了青少年犯罪的根本原因,指明了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的有效途径,也就是加强教育,尤其是学校法制教育。因此,只有加强学校法制教育,利用学校优势,根据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有的放矢地施加法制影响,使青少年学生知法懂法,增强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从而有效地扼制青少年犯罪。这也是现代学校对建设法治国家和维护社会稳定应尽的法律责任。
现代学校法制教育是弘扬法治精神,彻底摒弃“人治”思想的基本途径。法治精神是指尊崇法律、维护法律的勇气和毅力。“假定人人都有这种勇气和毅力,经过相当时间,便可形成一种风气。风行既久,便会变成习惯。这种习惯一日不形成,法治之实现便一日靠不住,真正的法治是把这种习惯作为条件的”(蔡枢衡)。法治精神是推动法治化进程的源动力,是一种可以沉积的民族文化。中国有着几千年的专制传统,却没有民主法治的文化遗产,从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传统文化演绎下来的中国现代文化,不可避免地存在着重人治轻法治的封建残余,如果再不强化法制教育,法治精神就无从谈起,法治国家就难以实现。现代学校教育的系统性、有组织性、规模性和科学性等显著特点,使现代学校法制教育在培养受教育者的法治精神中具有特殊的作用。通过学校法制教育,向社会输送一批又一批具有法治精神的社会成员,就能使整个社会逐渐形成良好的法律文化和法治环境,逐步消除封建人治思想,为最终实现法治国家奠定坚实的基础。参考文献: [1] 田克勤:《邓小平理论概论》,高考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2] 程燎原:《从法制到法治》,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 [3] 叶 澜:《教育概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4] 刘旺洪:法律意识论,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
[5]王渊,康建辉:和谐社会建设中法治文化基本问题研究,《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4)
[6] 伯尔曼 法律与宗教 梁治平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
第二篇:我为“依法治企”献言献策
我为“依法治企”献言献策
6月3日,宝源丰禽业有限公司发生特别重大火灾事故,造成120人遇难、77人受伤。经初步调查,该公司安全生产管理极其混乱,安全生产责任严重不落实,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不健全,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不认真不扎实不彻底,且没有开展应急演练和安全宣传教育,事故初期紧急疏散不力,车间安全出口不畅等问题十分突出。事故也暴露出地方政府及各有关部门监管责任不落实,监督检查不到位不得力。
这一悲惨的事故说明一个事实,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的进步,企业间的竞争日趋激烈。企业为求生存和发展,想要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不断寻求新的发展战略,壮大企业规模。但是,企业在发展壮大过程中,有些企业往往以国家的法律法规及内部规章制度为幌子,采取各种隐蔽手段,最大限度的获取利益,忽视了法律,从而酿成大错。
治企犹如治国,国家没有法律不行,有了法律规章不执行更不行。对于企业来讲,要想健康、科学、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坚持“依法治企”,并且应该是企业自产生到消亡都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企业的任何生产经营活动,发生的任何经济业务,都必须“依法”进行,违背法律法规及内部规章制度,就会受到严惩。比如“三鹿”集团就是很好的例子,它从奶业大王到破产,就是没有做好“依法治企”,对社会及公众利益造成了巨大的伤害。
如何做好依法治企呢?我们作为企业的员工,应该从自己的工作岗位做起,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第一:加强法制建设,有法可依。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任何一个企业如果没有健全和完善的规章制度体系,就会无规章可循、无制度可依,管理必然会出现混乱,甚至会濒临绝境。因此,企业要规范各项生产经营活动,必须建立健全适应企业内部和市场需求的规章制度。制定规章制度时,要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不能与之相冲突或矛盾,否则规章制度将无效。
第二:加强执法力度,有法必依。企业的员工,必须讲究法制化,在工作过程中,必须按照国家的法律法规及内部规章制度办事,不能违背法律的规定,不能无视内部的规章制度,否则会造成严重后果。第三:加强普法宣传,知法懂法。法律法规的教育宣传要不局限于某种形式,要采取易于理解和接受的方式,如漫画、图文等方式,使员工自觉接受和维护各项法律规章。同时,对于企业内部各项管理制度,也要全方位进行宣传和教育,让员工知法懂法,才能认真服从。第四:加强宣传力度,持之以恒。法律法规及内部规章制度教育宣传不能一蹴而就,不能“一股风”式宣传,要坚持常态机制。只有实行常态机制,员工们才能从不知到略知,再到熟知,在熟知的情况下,员工才能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才能提高自我约束能力,减少或避免违法行为的发生,才能自觉加入到“依法治企”的队伍中来。第五:教育考核结合,从严治企。为保证宣传教育的效果,要建立考核奖惩机制,对每次教育结果进行总结,对遵章守纪的人员进行
奖励,对违章违纪人员进行处罚,保证考核奖惩机制的公平、公正。只有不懈努力,做到人人都知法、人人都遵章、人人都守纪,才能保证法律法规及制度的执行力,才能使“依法治企”深入有效地贯彻落实。
第六:推行文化建设,树立荣辱。企业文化建设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处于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没有一个好的企业文化,企业要稳定发展是非常艰难的,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指引,是“依法治企”的有力保障。企业文化要体现企业发展方向、企业性质、企业品牌等特征,并且要员工普遍接受和认同,要深入人心,自觉维护。这样,企业的所有员工都能爱岗敬业,都能做到企荣我荣、企衰我耻,树立与企业同生死、共存亡的信念,培育自觉抵制违法乱纪行为的发生,有助于企业加强管理,也自然有利于加强“依法治企”建设。
第七:加强群众监督,广泛宣传。企业需要社会的广泛监督,深入发动群众,鼓励群众揭发检举企业违法违纪行为,使企业生产经营置于群众眼睛之下,假冒伪劣无处生存,使企业自觉遵纪守法。总之,依法治企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系统工程,只有不断探索,不断改进,企业才能长治久安,才能健康、科学、可持续发展,作为员工的我们才能与企业一荣俱荣,一辱俱辱。
第三篇:我为企业发展建言献策
我为林业局发展献计献策
2012年是“十二五”发展战略实施的第二年。随着林业资源的日益枯竭,内蒙古森工集团已经步入了转型发展期。作为其下属林业局之一,毕拉河林业局开展了“我为企业发展建言献策”活动。企业发展关系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企业职工的切身利益。作为一名务林人,结合切身实际,对企业今后的发展谈谈自己的看法。
1、提高企业职工素质,缩小与其他林业局同行之间的差距。
企业计划的实施与发展,最终都要落实到企业职工身上。职工队伍的素质往往是企业发展生产质量的决定因素。因此,要加快企业发展,必须要把全面提高企业职工素质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采取必要的措施对企业职工培训,如:脱产学习、鼓励自学、与其他林业局同行交流经验等,是当前形势下提高职工全面素质的首要手段。
2、征集合理化建议,做到纳言有奖。
对于企业的发展而言,一个人的思想和力量终究是有限的,集思广益、群策群力是必不可少的基本因素。林业局征集合理化建议的时候,如果职工的建议被采纳的话应当给予相应的奖励。“纳言有奖”这一机制能够充分调动企业职工的主观思想能动性,能够让企业职工把企业发展和自身利益有机的结合起来。
3、完善休假制度。
休假在职工生活中也是一项很重要的内容。在休假制度中,不仅应包括国家法定节假日,还应根据企业实际和员工服务年限与服务质量给予相应的休假待遇。如工作满两年,并且兢兢业业的职工,可以带薪休假半个月等。
4、合理完善公出制度。
公出,对于一个企业职工是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之一。从职工自身利益出发,职工参加工作是为了挣钱。但是,在公出过程中,职工在为林业局发展做出相应贡献的同时,却还会往里倒搭钱,比如:林业局给职工出差补助每天10元,但是一个人一天的伙食费就至少得50元,所以,大多数职工现在都不愿意公出。因此,出台或者完善一个合理的公出制度是林业局当前形势下的需要。
只有极大的激发企业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提高个人素质与团队协作能力,才能更好的为林业局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才能为林业局的发展开创新的局面。
二〇一二年六月二十四日
第四篇:我为党建献策征文
我为党建献策征文
我为党建献策征文基层党组织功能的发挥直接关系党的执政基础,深刻影响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加强党的各级组织建设,强化基础党组织整体功能,这是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核心。应针对基层党组织建设中存在的软弱涣散现象,查问题、建制度、抓落实、强问责,扎实有序推进基层党组织整顿。强化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引领和服务群众功能,更好地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才能筑牢党的执政之基,进一步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平稳发展。
一、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存在的主要共性问题和不足
(一)抓党建意识不强
部分基层党组织对抓好党建工作的重要性领会不深,有的书记角色定位不准,班子成员组织意识不强,自身履职能力不强;重业务轻党务,把主要精力放在跑项目、抓业务工作上,抓基层党建却无思路、无规划。
(二)抓党建能力欠缺
部分基层党组织工作缺乏主动性、预见性、针对性,自己想办法、解难题、促进步的意识不强,对于党建工作满足于老办法、老套路,教育学习过于空洞,没有明确的目标和具体举措。个别基层党组织书记对党建业务不熟悉,找不准
抓基层组织建设的切入点和着力点。
(三)抓落实质量不高
部分基层党组织不注重组织生活制度的规范落实,有的党日活动和党课教育仍局限于听听报告、学学文件、读读报纸,学习方式过于生硬、学习内容过于空泛,党员对集中学习内容感到枯燥和厌烦,学习效果普遍不佳;有的落实党员思想汇报敷衍了事走过场,批评和自我批评多数不痛不痒,讲套话多,提意见少;有的党内会议准备不够充分,仓促决定时间,导致人员不齐,与会人员想到哪里讲到哪里,效果不够好。
(四)抓管理教育偏弱
部分基层党组织党管党员的力度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削弱,有的对党员思想动态和个人情况掌握不够,党员之间平时交流少,不管不问,关心帮助不够;有的对党员党性锤炼不够、要求不高,等同于普通群众,导致党员平时看不出、需要时站不出来、关键时刻冲不上去。
二、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一)思想认识不到位
部分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动摇,甚至腐化堕落,丧失了党员干部在广大群众中的先锋模范作用,给开展思想政治工作造成了巨大的负面影响。工作中不善于用新方法解决新问题,因循守旧,致使工作停滞不前。
(二)综合素质有差距
有的干部不懂基层工作程序,遇到问题不知如何处理;有的对有关政策理解片面,把握不准,断章取义;有的对如何依法履行职责不清楚,凭经验和主观臆断开展工作;个别干部自律意识差,方法简单、作风粗暴,依法行政、依法办事能力差;有的干部宗旨观念不强、服务意识淡薄、利己思想严重,甚至违法违纪,影响了党员在群众心目中的形象。
(三)机制管理有欠缺
一方面基层党组织管理监督制度不健全,缺乏有针对性、可操作性强的基层组织制度,监管措施不够有力,民主监督氛围不浓,对党员教育、管理、监督不到位,失之于宽、失之于软。对党员的思想动态、精神状态、日常行为了解掌握不及时、不准确。另一方面管理机制不配套,上级党组织对不履行职责和存在这样那样问题的基层党组织成员多是进行批评教育,对那些经教育不改却又达不到党纪国法处理的束手无策。
(四)调查研究不深入
基层党组织由于忙于事务性工作,往往容易忽视与工作服务对象面对面交心谈心,在倾听工作服务对象意见方面还存在着不足。没有深入细致调查研究就不能得出准确结论,在分析研究基层党组织社会管理及创新工作时可能缺乏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三、加强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整顿治理的举措
(一)强化现状分析,找准问题症结
破解基层党组织建设中的薄弱环节,必须要坚持从问题入手,强化责任,解难帮困。一方面是对软弱涣散基层党支部进行全面调查摸底,结合分类定级结果,认真梳理存在的问题,分析基层党组织出现软弱涣散问题的根本原因,切实找准“病因”,做到对症下药。另一方面是采取“一对一”或“一对多”的交流方式定期开展谈心活动,及时全面掌握党员干部的思想动态,广泛征集党员群众的整改意见和建议,汇总整理后提出整改意见,拉单列表明确整顿任务、整顿时限和整改措施。同时根据整改进程,及时完善问题整顿台账,动态调整进行纠治。
(二)强化制度建设,做到有章可循
建立健全基层党建工作机制,是推进基层党建工作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的内在需求和根本保障。一是创新基层党组织组建模式,结合实际改设不合理党组织,调整、充实党组织领导班子。二是坚持严谨规范、务实管用的原则,重点制定和完善党建工作责任落实制度、党员干部教育管理服务监督制度、党员党性分析制度、机关党员联系服务基层和群众制度、坚持不懈改进机关作风制度、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制度、党建工作保障制度等,推动党建工作制度配套衔接成体系,做到以制度管人、以制度教育人,进一步提高基层
党组织党建工作水平。三是继续实行党员示范窗口、党员示范岗等党建工作激励机制,更好地激发党员的参与热情和创造活力,组织和支持党员参与学习培训,努力提高党员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水平,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三)强化责任落实,提高执行力度
加强党的建设,制度建设是关键,制度执行是生命。必须坚持制度面前人人平等,执行制度没有例外,切实提高制度执行力。一是强化基层党建工作的责任制。对于软弱涣散的基层党组织,要成立由主要领导挂帅的整顿工作领导小组,针对性地研究、制定整顿方案,实行分级负责,一级抓一级,努力构建党组织的领导带头抓党建,行政领导重视支持抓党建,党务工作者自觉主动抓党建,从上到下层层抓党建的新局面,将责任落到实处。二是加强基层党建工作指导。针对党组织基础薄弱、干部综合业务能力低的实际,为软弱涣散的党组织选派工作经验丰富的党建指导员,全程指导抓好理论学习、制度建设、组织生活、场所建设等,帮助解决基层党组织面临的实际困难。三是加强监督和管理。严格按照党章规定开展党组织活动,切实提高“三会一课”质量,严格程序和要求,通过支部活动把每个党员的教育、管理、监督工作抓起来,把党员的力量凝聚起来。对党员队伍的管理从八小时内向八小时外延伸,坚持以制度为保障,以家庭和社会监督为防线,建立起单位、家庭、社会管理和监督的“互动机制”。上级党组织也要强化监督指导,定期不定期地对基层党组织运行情况进行抽查,增强班子成员的工作积极性,促使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得以充分发挥。
(四)强化问责机制,夯实主体责任
牢固树立“抓好党建是本职、不抓党建是失职、抓不好党建是渎职”的责任意识,把从严治党贯穿到基层党组织党建工作的全过程。一是机关党委要高度重视党建工作,落实指导和保障责任,做到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落实、同考核,使党建工作能紧紧围绕中心任务来进行。二是支部书记要落实“一岗双责”,在完成各项行政业务工作的同时,按照“五个好”的标准抓好党支部建设,加强对党员的教育、管理、监督和服务。班子成员要建立党建工作联系点,带头讲堂课、带头参加机关党组织的活动。三是推动机关党建工作目标管理,实现从“软任务”向“硬指标”的转变。坚持用目标管理统揽党建基础性工作,制定党建工作目标管理细则,每年对基层党组织党建工作进行考核,作为评优评先参考依据,对党建责任落实不到位、工作不力的党支部书记,要加强督导、限期整改,情况严重的按规定追究责任,切实解决为官不为、庸怠懒散、精神不振、宗旨观念淡薄等问题。
我为党建献策征文贯彻落实好党的十九大精神,要把党支部建设作为加强基层建设的关键环节来抓,力求在提升标
准、强化素质、提高质量、发挥作用上下功夫,切实加强基层党支部建设。
一、必须强化党支部实施思想政治领导的自觉性,切实把思想政治建设摆在首位
首先,要增强党支部坚持思想政治领导的职能意识。党的领导主要是思想政治领导,思想政治领导是基层党支部的首要职责和头等大事。党支部抓住并抓好了这个问题,才算抓住单位建设的核心,真正履行了职责和使命。因此,基层党支部任何时候都必须紧紧抓住思想政治领导不放。特别在国际局势发生变化、国内重大方针政策出台、出现倾向性问题等关键环节和时机上,党支部必须对党员的思想动态密切关注、准确把握,及时用党的大政方针统一思想,保证每个党员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思想不散、方寸不乱,自觉听党话、跟党走,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其次,要坚持用____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党员头脑。加强思想政治领导,必须坚持不懈地用先进思想和革命精神教育党员。在这方面,最根本的就是要引导和组织广大党员深入学习____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此基础上,坚持把“理想信念、为民宗旨、职业道德”三项教育作为机关党员经常性教育的重要内容,借助党日活动、党课、党建品牌培育宣传推广等平台和载体,加强机关党员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通过一系列的理论学习教育工作,提高全体党员的政治素质,树立坚定的政治信念、崇高的理想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同时,对于各种错误思想、腐朽文化和不良倾向,必须旗帜鲜明地加以抵制,打好主动仗。再次,要坚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到日常一切活动中去。思想政治领导有着具体实在的内容,不是空泛的。党支部必须紧密结合各项建设的实际,把思想政治工作渗透到党员的工作、学习、生活之中。这样,思想政治领导才能体现经常,落到实处,收到实效。
二、必须强化党内生活的思想性、原则性,努力提高党支部的战斗力
首先,要努力增强支部“一班人”的党性观念。党性,是团结的基础,也是党内生活正常化的基础。每个支部成员要立党为公,以对党的事业高度负责的精神、对同志关心爱护的态度,积极开展党内思想斗争。在事关党性原则的问题上,反对什么、赞成什么,必须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决不能含糊。其次,要勇于拿起批评与自我批评的锐利武器。分析一些单位党管干部不严的原因,主要是一些党员心存顾虑,“怕”字当头,一怕批自己丢威信,二怕批同级伤和气,三怕批下级结疙瘩,四怕批上级穿“小鞋”,五怕批单位捅娄子。因此,要增强党管干部的力度,每个同志都应当积极拿起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思想武器,以实际行动发扬批评与自
我批评的优良作风。
再次,要创造批评与自我批评的良好氛围。基层党支部要通过民主生活会、讲评干部、思想汇报等多种途径,积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以形成良好的批评氛围。支部成员特别是正副书记,要带头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以自己的模范行动影响和带动大家,每个党员和干部应当虚心接受批评。同时,要讲究批评的艺术和方法,以增强批评的效果。
三、必须强化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充分发挥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党的先进性,集中体现在党员队伍的先进性上,必须以提高党员素质、增强党性为目标,在加强党员的教育管理、强化党员的先进性上下功夫。
一是要突出抓好党员的党性教育。党的性质集中体现了党的先进性。只有抓好党性教育,使之在广大党员的头脑中深深扎根,党员的先进性才能不断得到强化,先锋队意识才能不断增强。因此,党支部必须把党性教育作为强化党员队伍先进性的关键环节来抓。加强党性教育,当前要着力解决好坚定理想信念、坚持党的宗旨、保持艰苦奋斗的政治本色、按照党章规定认真履行义务等方面的问题,促使党员不断增强党性观念,自觉贯彻和维护党的基本路线,反对自由主义、拜金主义、个人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热爱本职、奋发进取,在各项工作任务中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在本职
岗位上建功立业。
二是要在实践中加强对党员的锻炼和考验。党员队伍的先进性,要在实践中锻炼、强化和检验。因此,强化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必须紧密结合各项工作的实际,坚持做到紧急任务让党员去承担、困难工作让党员去完成、危险事情让党员往前冲,使他们平时工作看得出来、关键时刻显得出来、危急关头站得出来,时时处处成为群众的先锋和模范,成为群众的榜样。这样,党员的先进性才会在各项建设的实践中得到磨炼和强化。
三是要树立典型,发挥示范效应。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只有树立典型,才能使大家学有样板、赶有目标,营造出崇尚先进、学习先进、争当先进的良好氛围。
四是要加强对党员的管理监督。党员的先进性,需要在管理和监督中得到强化。基层党支部必须注重发挥制度的作用,通过收缴党费,定期组织党员汇报思想和组织群众对党员评议等途径,把每个党员置于党组织的管理之中、监督之中。同时,要贯彻从严治党的方针,对于那些工作标准不高、自身要求不严、模范作用不好,甚至理想信念动摇的党员,除进行严肃批评教育外,还应采取必要的组织措施,切实保证党员队伍的纯洁性、先进性。
四、必须强化党员教育的针对性,着力提高党课的质量和效果
党员教育最经常、最基本的形式是党课教育,党课教育是提高党员思想觉悟、保持党员先进性的重要环节和基本途径。提高党课教育的质量和效果,首先,思想上要端正。党课是对党员进行思想教育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的重要阵地。基层党支部对于党课教育必须高度重视,列入议程,常议常抓,做到既有长计划,又有短安排;既注重基本知识的学习,提高党员的基本觉悟,又注重触及思想实际,有针对性地解决思想问题。要采取切实有力的措施,保证党课在时间、人员、内容和效果上的落实。其次,内容上要规范。要依据《党章》的要求、形势的发展变化、任务实际和党员的思想情况,突出抓好特色理论的学习教育,党的基本知识教育,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教育,党性党风党纪教育,先锋队意识教育和现实思想教育等 6 个方面的内容。教育要主题突出,具有针对性,不同时期、不同阶段应确定不同的教育内容。同时,要注意保持教育内容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再次,形式上要多样。党课教育必须改进方法,更新方式。要走开展集中教育与自我教育结合的路子,克服“我讲你听”、单调呆板的教育方式,力求使教育生动活泼、扎实有效。
五、必须强化组织制度的严肃性,切实保证党组织建设的正规有序
认真落实党的各项组织生活制度,是抓好基层党支部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贯穿党支部经常性建设中的一项根
本性工作。第一,要增强组织制度的法规意识。党的各项组织制度,是规范基层党支部建设的遵循和依据,具有很强的法规性。因此,落实党的各项组织制度,必须严肃认真、一丝不苟。当前,基层党支部要加强组织制度的学习教育,就是要使全体党员在头脑中深深打下制度与法规的烙印,增强严格按制度办事、按程序办事的自觉性。第二,要狠抓制度的规范化。对于党的七项组织生活制度,坚持什么标准,实施哪些程序,达到哪些要求,都要使之具有较强的规范性、约束性和可操作性。而对于一些较难落实的制度,应当实施重点突破,一个课题一个课题地推演,一项内容一项内容地示范,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解决。第三,要加强对制度落实的检查督导。党委、党组要对党支部落实制度的情况,定期进行检查讲评,对落实制度不正规、不严肃的,坚决予以纠正。把落实制度的难点作为检查指导的重点,确保党的各项制度在基层落到实处。注意研究新形势下落实制度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以增强指导的有效性。
六、必须强化提高党支部书记队伍素质的紧迫性,切实增强他们的党务能力
目前,党支部书记队伍的素质总体上是好的,但任职时间短、成分新、不懂不会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因此,加强基层党支部建设,必须首先抓好党支部书记素质的提高。一是切实把党支部书记队伍配好配强。一些单位在党支部书记的配备上,确实存有把关不严、降低标准的现象,致使书记队伍“先天不足”。改变这种状况,领导机关必须充分认识党支部书记的地位作用,严格把好用人关,切实把那些思想素质高、工作能力强、模范作用好的党员干部,选配到支部书记这个岗位上。二是切实抓好对党支部书记的培训。除有计划地送院校培训外,重点是搞好在职培训。要结合实际,采取集中培训、以会代训、典型解剖、现场观摩等形式,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专题性和应用性培训。对于那些上岗时间不长、经验不足、能力较弱的,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分工专人具体搞好传帮带。三是要着力激发党支部书记自我学习提高的内在动力。要积极调动启发党支部书记内在的积极性,引导他们认清责任、看到不足,增强能力不强的危机感、提高素质的紧迫感和奋发进取的自觉性。要针对党支部书记的不同情况,明确不同的任务和目标。对任职时间较短的党支部书记,主要是引导他们学习基本知识,解决入门上路的问题,使之尽快把所学知识转化为实际工作能力;对任职时间较长的党支部书记,主要是引导他们认真总结经验、把握指导规律,不断提高解决自身问题和领导连队全面建设的能力。
我为党建献策征文机关是经济社会构成的关键“组件”,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阵地,在落实管党治党责任、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落实好党内监督
制度等方面,起着重要风向标的表率、引领和示范作用。夯实机关党建,是服务中心工作,以党风促政风民风,引领发展大局的关键。
一、建言缘由
党的十八大以来,聚焦全面从严治党,突出管党治党的政治责任,在着力解决一些党组织和党的领导干部党的领导弱化、党的建设缺失、全面从严治党不力,党的观念淡漠、组织涣散、纪律松弛,不担当、不负责等突出问题上取得一系列理论和实践的创新成果。然而,机关党建仍存在着“口热心冷、上热下冷、时热时冷、评热改冷”的“四冷四热”问题,机关党建重形式轻实质现象仍未改变,机关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缺乏有机统一等系列问题。这表明,夯实机关党建任重道远。
二、问题分析
(一)“四冷四热”反映思想和忠诚问题
所谓“心冷”“下冷”“时冷”“改冷”等“冷”态度,根本上是思想认识不到位所致。相比起“上热下冷”的主动性不足、“时热时冷”的常态化不足、“评热改冷”的行动性不足,最值得警惕的是“口热心冷”问题,因为一部分党员的口是心非,不仅是在思想上掉了队,更是在对党忠诚上出了问题。北京大学钱理群教授一针见血地指出,“我们的一些大学正在培养一些‘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他们高智商,世俗,老到,善于表演,懂得配合,更善于利用体制达到自己的目的。这种人一旦掌握权力,比一般的贪官污吏危害更大。”
(二)机关党建重形式轻实质现象仍未改变
一些部门、地区的机关把党建工作的主要精力放在搞活动上,甚至搞出新的形式主义。当然,通过以活动为载体,可以在短期内营造氛围。但是,这种短期、运动式的载体毕竟只属于党建工作的器物层面,过多强调活动,反而会忽略制度建党和思想建党这两个在制度层面和价值层面更深层次的东西。后两种层面发挥作用的周期长,往往容易被有意或无意地忽视。
(三)机关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缺乏有机统一
在日益繁重的业务工作环境下,一些党员认为机关党建工作是负担。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机关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缺乏有机统一。于是乎,机关党建工作“无用论”“次要论”和“难做论”便有了市场,也有了机关党建工作抓而不紧、抓而不严、抓而不实的问题。
三、对策建议
(一)加强思想建党切实解决忠诚问题
一是把政治工作作为机关党建的中心任务来抓。讲政治,是中国共产党矢志不渝的政治本色、一以贯之的实践逻辑。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首先是一个政治组织,丢掉了政
治就失去了灵魂。机关党建要把好党组织和党员的方向、立场,保证党员干部的政治忠诚。
二是抓好历史教育塑造身份认同。对党员个体而言,记忆是塑造个体身份的重要力量,是个体存续与发展的源泉;对党组织群体而言,共同记忆是共同价值的基础。加大历史教育干预,深入开展红色教育承传统、持续开展黑色教育强警示、大力开展帮扶教育记宗旨,塑造党员的历史记忆,增强党员身份认同、组织认同、国民认同、价值认同。强化党的意识,让广大机关党员干部“牢记自己的第一身份是共产党员,第一责任是为党工作,做到忠诚于组织,任何时候都与党同心同德”。
(二)推进活动建党向制度建党转变
一是建立健全机关纪委及其相关工作制度,切实改变机关党建对干部的日常监督不严不细的问题。一要填补机关党内监督制度的“缝隙”,编织严密的监督网络,防止监督失灵和投机走穴。二要尽快配套完善机关纪委相关工作制度,做好与相关“上位法”制度的衔接。例如《中共**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中共**市委组织部 中共**市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 **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市直单位机关纪委建设的意见(试行)〉的通知》(穗直工文〔2017〕17 号)第五款第 19 条中“市直单位机关纪委委员由机关党员大会或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每届任期 4 年,一般与机关党委同步换届”的规定,与党章第五章第三十条“党的基层委员会每届任期三年至五年,总支部委员会、支部委员会每届任期两年或三年”的规定有出入,建议针对类似情况,作清理规范,以增强制度权威性。
二是惩防并举,严肃执纪问责。维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执行党的决定、严守党的纪律、保守党的秘密等方面,必须让失责必问、问责必严成为常态,要言出纪随,唤醒责任意识、激发担当精神。
三是细化落实干部管理制度,严把选人用人政治关口。机关党组织必须坚持以严的标准要求干部、以严的措施管理干部、以严的纪律约束干部,使干部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一要从严从速处理违规违纪的党员干部,在处理问题干部时绝不能手软,绝不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不搞“刑不上大夫”,不搞“官官相护”,不搞“下不为例”。必须让干部牢记党的纪律和规矩,对无视党纪国法的干部必须用重典。二要以“严”促干部,大兴批评和自我批评之风,让红脸出汗成为常态。三要以“严”保干部,及时提醒,防微杜渐,惩前毖后、治病救人。四要切实担负干部任免、调动、奖惩的考察职能,为组织选拔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提供程序保障和机制保障。
四是积极探索机关党内监督实现的有效形式。机关党内监督主要起着引导、防范和矫正作用。要管住党员干部手中的权力,从构建权力监督体系、民主制度体系、监督网络系统等方面着手,进一步畅通机关党组织的监督渠道,搭建内外互动的权力监督网络。一要完善党内选举制度,加强对党内权力授予过程的监督。二要加强对机关党员干部权力行使过程的监督,授予机关党内监督机构质询和听证的权力。三要探索建立与机关党员干部使用相联系的弹劾制度。四要严格落实完善领导干部重大事项报告制度。
(三)以机关党建引领发展、服务中心工作
一是严格组织生活,严格落实经常性支部活动、“三会一课”和民主评议党员制度,严格规范领导干部参加双重组织生活制度。以机关党建为抓手,锤炼党员干部党性,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为“四个坚持、三个支撑、两个走在前列”的新使命新要求新目标,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提供组织保证。
二是营造风清气正的干事创业政治生态环境,提高干部队伍素质能力,推动完成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让广大党员干部认清**作为**省省会、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我国重要的中心城市、国际商贸中心和综合交通枢纽的历史方位。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践行新发展理念,适应和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高水平建设国际航运中心、物流中心、贸易中心、现代金融服务体系和国家创新中心城市,强
化枢纽型网络城市功能,建设干净整洁平安有序城市环境、市场化国际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增强全球资源配置能力,促进城市竞争力升级,推动国家重要中心城市建设全面上水平。
三是拓宽年轻干部国际视野,增强全球思维和世界眼光。培育年轻干部的历史担当精神,把握时代大趋势、回答实践新要求、顺应人民新期待,为努力建设经济更发达、政治更清明、文化更繁荣、社会更和谐、生态更优美的实力**、活力**、魅力**、幸福**,挖掘、培养、提供德才兼备的将帅贤才。
第五篇:我为政府工作建言献策
我为政府工作建言献策
郑德
温州市政府办公室调研处:
我是温州市司法系统办公室秘书,从事工作近十年,在公安、乡镇、县政府办公室、司法系统等多部门工作过,期间接触温州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方方面面的焦点热点问题,有些问题在各级政府的努力下已经得以解决,有些问题却如一颗颗“毒瘤”,顽固不化,严重阻碍了温州经济社会的正常运转。作为一名公务员,在市委市政府大力推进“三生融合•幸福温州”的感召过程中,有责任也有义务为政府今后的工作出谋划策,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根据政府工作报告中所涉的经济发展、民生改善方面、城市建设发展方面、城乡统筹方面、政府自身建设等方面的内容要求。本人平时关注政府工作,经常性利用业余时间,结合自身的工作生活经历,与各个阶层的人群探讨交流,积累了一些真实可信的第一手信息资料,供市政府起草工作报告参谋,措辞不当,敬请谅解。
一是经济发展秩序遭遇高利贷风暴“桎梏”。在百度里输入“温州”,跳出一个关键词就是“高利贷”,今年以来,我市部分企业出现资金链断裂、企业主出走等情况,截止11月底,已经30余家老牌知名企业倒闭老板跑路,我市经济经受严峻挑战。归结根源,很大程度是银行收紧银根,企业通过担保公司等中介过桥归还了贷款但却没有获得新贷款,原本短期过桥的高利贷无法归还,企业资金链迅速断裂,于是债主上门挤兑开始,老板无奈跑路。在温州,高利贷主要
有三种方式,第一种是亲戚朋友之间的相互拆借;第二种就是披着合法的一个外衣的,比如说像担保公司、寄售行、典当行、投资公司等等,变相地从事一些借贷的活动;第三种就是行事隐秘的地下钱庄。前不久,中国人民银行温州中心支行发布的《温州民间借贷市场报告》显示,民间借贷的资金来源,主要是民营企业主和普通家庭的闲置资金。也有部分资金来自银行信贷,主要通过个人贷款的渠道间接流入民间借贷市场。笔者认为,一直存活20多年的高利贷市场无法一下子根除,当务之急,政府层面关键要做好“三手抓”:第一手“抓救助”。号召各家银行加大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信贷政策要求,发展前景较好、信用较好但暂时有困难的企业,贷款利率尽量少上浮或不上浮,不得变相收取不合理的费用;第二手“抓规范”。面对存在如此高利息的贷款,如何监管这部分资金、如何引导灰色的民间借贷走到阳光下,将民间借贷引导到规范化、合法化的道路上,迫切需要金融监管部门和温州政府去解决。第三手“抓打击”。坚决打击暴力讨债、非法拘禁等违法犯罪行为,违者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对追讨行为涉黑涉恶的,司法机关将依法从重从快予以打击;坚决打击非法集资等违法犯罪行为,对非法金融机构和非法融资行为,坚决依法予以取缔与查处。二是民生改善工程任重而道远。根据浙江省发布《2009浙江省民生指数与民生评价报告》显示,2009年温州市的民生综合指数、民生满意度均居浙江省末位。近两年来,温州市委、市政府把民生问题摆到了突出的位置,应该说民生改善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尤其
在公共安全方面包括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基层平安创建、群众安全感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公共安全获得很大改善。但在教育均衡发展、医疗和健康、人居环境与环境保护这三方面还明显滞后于省内其他城市。对于老百姓而言,民生问题,非常具体非常细微,可以是油盐柴米,可以是一餐饭、一段路、一条河、一段堤。民生问题是住房、是就业、是上学、是看病、是养老,连着民心,聚着民力,关乎大局。我这里着重提下反映相对强烈的“上学”问题,在温州子女入学应该是老大难问题,从幼儿园开始就要托人找关系,小学、中学就更不用说了,虽然近两年来出台一系列政策,按辖区就近入学,但前提是要有辖区内的房产证,这样的结果又导致了新一轮的利益调整格局,一些无房者“新温州”只能无奈选择民工子弟学校或偏远学校甚至放回老家入学,导致“嫌贫爱富”之风盛行。另外,据司法系统内部人士透露,在入学教育优惠政策上,公务员内部人士也有所区分,司法系统的三等功与公安系统的三等功在子女入学的照顾上是不一样的,导致了强弱势部门的现实差距,极易造成执法队伍的不稳定。所以,我建议,在政府报告中要着重强调教育公平,要求教育部门要考虑到社会的各个层面各个群体的利益,不要使得教育资源均衡发展成为一句空话。
三是城市建设发展心有余而力不足。城市建设是城市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建设以规划为依据,通过建设工程对城市人居环境进行改造,对城市系统内各物质设施进行建设,城市建设的内容包括城市系统内各个物质设施的实物行态,是为管理城市创造良好条件的基础性、阶段性工作,是过程性和周期性比较明显的一种特殊经济工作。城市经过规划、建设后投入运行并发挥功能,提供服务,真正为市民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保障市民正常生活,服务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对于老百姓而言,城市规模大小不应是最主要的,居住环境、幸福指数、居住者的实际感受,给群众提供安居乐业的人文环境才是最主要的。以下笔者以“拆违工作”入手反思城市建设,今年来,市委市政府为解决市民反映已久的城市“脏、乱、差”问题,推进城市转型发展,从4月起温州强势推进拆违专项行动,并明确了‘六必拆’原则,明确党员干部违章必拆、沿河沿路违章必拆、妨碍建设违章必拆、安全隐患违章必拆、顶风突击违章必拆、大型典型违章必拆,拆违效果明显,城市面貌大为改观,群众方法拍手称道。但美中不足的是,拆违还不够彻底,笔者所调研的龙湾灵昆九村中,90%的家庭有违章建筑,目前在建的还如雨后春笋般崛起,试问执法部门,这是政策宣传单不到位,还是“法不责众”意识到驱动,或是政府有意识的“纵容”?总之,这样拆了建,建了又拆,是劳民伤财,也是执法资源的严重栏浪费。因此,笔者认为对于拆违应是规范拆违、真实拆违、公平拆违和有序拆违,例如遵循先难后易、先大后小、先官后民、先重后轻等得民心合民意的操作程序。拆违重头戏还在后面,拆违攻坚战也在后面,真正做到既拆得准,又拆得快,还不反弹,拆完善后是关键,否则会重蹈建了拆、拆了建的覆辙。同时借此机会,对于温州城市建设再提 条建议,一是鼓励在外温商返温投资;二是充分发挥温州民间资本的优势作用;三是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利用多元化融
资渠道、发挥贷款融资与社会融资支持城市建设作用。
四是城乡统筹方面发展不平衡。温州特殊的区域特征,造就了平原与山区、城市与农村之间巨大的发展落差和贫富悬殊,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温州。城乡统筹发展,已经成为温州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无法回避的命题。我们不能否认过去已经取得的成绩,但着眼于一个“完整”的温州的形成,如今需要面对的,是如何在现有成就的基础上,靠创新的思维和大胆的探索,进一步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的均衡发展。实现城乡统筹,涉及许多内容,因此是个多元的课题。目前温州推行“三分三改”政策、农房集聚改造、“1650”大中小城市网络型组团都市区发展战略,为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是,作为全省“最富裕”同时也是“最贫困”的地区,贫富分化始终是温州均衡发展过程的一大“硬伤”。温州农村资源环境基础相对薄弱,历来都是人多地少,人均陆域面积约2.4亩,人均耕地仅为3分;温州绝大部分欠发达地区地理位置偏远,资源禀赋不足,交通设施落后,信息闭塞和科技进步滞后;农村产业水平不高,产业化速度较慢,高科技农业、现代农业、外向型农业发展程度不一,特别是缺乏一批区域化布局、产业化经营的特色农业块状经济和一批带动力强的现代农业生产主体。这些因素导致温州的城乡分化在进一步加剧,而至今尚未消除的基础性制约、素质性制约和结构性制约,更是使得温州的城乡统筹发展步履维艰,真正融和、协调发展的体制机制尚未健全,一些深层次的城乡矛盾,还难以以地方主导的改革来加以破除。笔者认为,只有真正建立大的平台,才能承接人口、产业的转
移,才有能有条件实现城乡的均衡发展,让农民真正享受与市民一样的待遇。
五是政府公信力有弱化趋向。政府公信力是政府依赖于社会成员对普遍性的行为规范和网络的认可而赋予的信任,并由此形成的社会秩序。政府作为一个为社会成员提供普遍服务的组织,其公信力程度通过政府履行其职责的一切行为反映出来,因此,政府公信力程度实际上是公众对政府履行其职责情况的评价。近年来,温州出现的负面消息多于正面消息,这些负面消息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政府的影响,尤其是牵涉政府公务员人员的负面消息,纵观近年来关于政府层面的负面消息,包括官员出逃、官员腐败、公务员招聘作弊、安置房内部价购买等等,因此,笔者提出以下几个方面的建议。一是政府要积极做好舆论导向工作。负责搜集民意舆情,特别是网络舆情,对涉及政府公职人员尤其是部门领导的信息都要特别重视,并尽快要求有关部门跟踪处理。能澄清的尽量尽快澄清;不能澄清的,要求部门领导自己化解矛盾。二是加强公务员队伍自身建设,进一步推动廉政文化建设,在公务员的任用选拔提升工作更加注以德为先,倡导廉洁从政的良好氛围。三是推行政务信息公开。建立常规性公开制度和及时公开制度,对于政府工作的流程,以及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问题要及时公开,必要时要举办新闻发布会。四是强化惩戒措施,对于公务员人员不作为、乱作为等违法违纪行为要予以严厉惩处,并公布社会周知,确保政府行为在阳光下运作,确保政民通畅,社会和谐。建言者:郑德(温州市劳教所办公室秘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