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城乡一体化工作情况的汇报(向市委农工委)

时间:2019-05-13 23:01:4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城乡一体化工作情况的汇报(向市委农工委)》,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城乡一体化工作情况的汇报(向市委农工委)》。

第一篇:关于城乡一体化工作情况的汇报(向市委农工委)

关于推进城乡一体化工作的汇报 中共唐海县委农工委(2008年8月8日)

按照市城乡办《关于召开城乡一体化工作汇报会的预备通知》(唐城乡办[2008]5号)的要求,现将我县今年以来城乡一体化工作进展情况简要汇报如下:

一、城乡一体化规划编制和政策措施制定情况

为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我们着重从观念和思路上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的思维定式,从政策、措施和规划上进行了重新审视和谋篇布局。

在规划编制方面:一是健全了规划编制机构。成立了由县城乡一体化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由建设规划局、发改局、财政局等24个县直相关单位负责人组成的规划编制小组,负责起草县级城乡一体化战略规划,审核行业专业规划和场镇、村队规划。县直相关单位和各场镇也设立了相应的领导班子和规划起草机构。二是明确了规划编制的原则。我们遵循“四点一带”大格局和“港城区县”一体化发展的理念,按照人口聚集、产业聚集的要求,科学规划县域产业布局,着力发展服务港区的生态旅游度假区、生产生活服务区、现代设施农业区、生态立体种养农业区和配套工业开发区,逐步形成区划科学、功能明晰、各具特色的产业布局;合理调整县域空间布局,进一步修订了城市发展规划,统筹进行县城、中心城镇和中心村、基本村空间布局和建设;配套完善了专项规划,对交通、水利、生态保护和土地利用等专业规划进行了重新修编。力求形成高起点、全覆盖、布局合理、功能互补的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体系。三是建立了完善的规划体系。我们对各类规划进行了配套完善,力求形成层次完整、分工明确的城乡一体化规划体系:(1)全县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战略规划,现已经形成初稿,交相关部门和

-1-各场镇进行讨论研究,征求意见。近期将聘请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专家进行修改论证,年底前可以成型。(2)各行业的专项规划,目前已完成产业布局调整、空间布局规划、市场建设规划等22个专业规划的草案,通过多种方式印发全县征求意见,10月底基本完成;(3)小城镇建设规划和村队建设规划。我们选择四农场、七农场、五农场等基础条件较好的场镇和一些村队,由县建设规划局牵头,开展了小城镇规划的编制工作,现已完成了七农场和四农场的规划草案。

在政策措施制定方面。今年以来,我们全面落实了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城乡一体化试点工作,设立县级试点及试验课题1个、场(镇)试点及课题2个、村队试点及课题5个,成立了专门的课题小组,明确了课题负责人,制定了完善的课题完成计划。按照城乡等值化的理念,重点围绕城镇功能、社会事业、户籍管理、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土地流转、村庄建设、投入机制等方面,创新政策机制,构筑以城带乡、城乡一体化的发展体系。经过反复调研论证和几易其稿,县委、县政府制定出台了《关于推进城乡一体化试点县工作的实施方案》。《方案》作为全县城乡一体化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制定了25项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政策措施,并围绕收入水平、生活质量、社会保障、公共服务、权益保障等五个等值化目标,对21类80项具体工作进行了详细安排,指定了完成时限和责任部门,并将城乡一体化项目完成情况纳入了领导干部和领导班子目标考核体系之中。为将推进城乡一体化工作落到实处,我们还结合农垦体制的特点,制定出台了六项改革措施和优惠政策:一是推进农场管理体制改革。在落实国家关于国有农场税费改革有关政策,教育、卫生、计划生育、优抚、社会救助资金由县财政统筹安排的基础上,进一步剥离农场办社会职能;二是推进农业资源经营管理改革。推行耕地等农业资源分配的货币化改革,鼓励农户采取直接转包、反租倒包、股份合作、租赁等多种形式流转土地经营权;三是推进城乡户籍制度改革,逐步实现城乡户籍管理一体化;四是推进

-2-场镇财政体制改革,实行“场财县管”,完善场镇区域税收分成办法,实行入区项目税收由招商场镇分享的财税分配政策;五是健全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投入机制。重点是建立财政支农资金投入的增量、固定资产投资用于农村的增量、土地出让金用于农村建设的增量逐年增长的机制。六是实行农工群众务工经商优惠政策。鼓励支持农村劳动力从事非农产业经营,凡农村原从事农业生产的居民脱离土地,从事非农产业经营的,享受与城镇下岗职工再就业相同的创业培训、小额贷款担保、税费减免等优惠政策。

二、科学发展示范乡村和新民居试点工作开展情况

科学发展示范乡村试点情况。按照市统一安排,今年我县确定了1个科学发展示范场和6个科学发展示范村。各示范单位以科学发展观学习实践活动为契机,强力推进各项工作,经济、社会实现了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依托科学发展(曹妃甸)论坛会址建设,打造跨越式发展的示范场。七农场作为科学发展论坛会址和曹妃甸旅游休闲度假区的核心区域,紧紧抓住渤海国际会议中心建设、论坛会址配套工程、曹妃湖建设、湿地公路拓宽等七大重点工程建设的契机,围绕渤海国际会议中心、金熊国际运动休闲中心、曹妃湖商务休闲港等项目的施工建设,借势推进旅游观光农业和与度假区、湿地公园相配套的服务产业的发展,不断增强农场的经济活力:撤消和搬迁所有村队及养殖公司,成立了滨海一村和滨海二村,将原有村队居民户口统一管理。同时,组建了环卫队和物业公司,专门负责环境卫生整治及水、电、气、暖、劳动服务和安全保卫等社会事业。累计投资上亿元,进行基础设施建设:修建混凝土路面3700平方米,完成了6条主街硬化;出动人工3500人次,车工800多车次,清运垃圾2300余吨,拆除旧房117间,对全场5.5万平方米房屋实施了平改坡改造。依托区位优势和“科学发展(曹妃甸)论坛”会址资源,进一步打造“世界一流、现代品味、独具魅力、湿地特色”的生态旅游品牌,以此带动住宿餐饮、商贸流通、-3-旅游休闲等服务业的全面升级。

(二)依托紧临曹妃甸的区位优势,打造临港发展示范村。五农场七队是距曹妃甸港区最近的自然村。近年来,他们依托“临港傍路”的地缘优势,积极引进资金和项目,发展港区服务业,组织劳务输出,改善村庄环境,不断提高农工群众幸福指数。通过引项目,发展服务业,组建劳务输出服务中心等措施,使全村年均收入增加1100多元。同时,多方筹集资金400万元,硬化了村内全部街道,新建村民服务中心和文化广场。今年以来又投资300多万元,完成供水改造、公厕改造、卫生综合整治工程和“平改坡”试点工程。其他几个示范村也根据自身特点,因地制宜的开展了创建活动。如唐海镇九队投入资金38万元,修建了占地1000平米的文体娱乐广场。四农场三队投资500万元建成了占地240亩、年出栏50000头生猪的县内最大的畜牧养殖区——鸿发牧苑。以上这些都为新农村建设做出了积极的探索。

新民居试点情况。全市农村新民居建设会议后,我们经过基层上报和相关部门实地勘察筛选,确定了四农场场部、四农场南砖窑、四场八队、五场七队、七农场滨海一村、滨海二村等六个村队做为我县农村新民居建设试点。实际工作中,我们按照“群众自愿、因地制宜、统筹兼顾、彰显特色、协调一致”的原则,将“平改坡”、危旧平房改造、宅基地审批新建三者有机结合起来,做到互为联系,互为补充。对结构坚固、成排顺线适合进行坡顶改造的,列入平改坡范围;对砖木结构、严重老化不适合坡顶改造的,纳入危旧房改造;对新批住宅,一律按照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建设、统一配套、统一工期“五统一”要求进行施工建设。在实施“平改坡”的过程中,我县确定的完成时限是一个月。为按时保质完成任务,各相关单位干部群众做到了全员上阵,全力以赴,每天24小时坚守施工现场,与施工人员一起改屋顶、刷墙面、清垃圾。县建设规划局承担了工程设计指导任务,负责施工结构图纸的设计、工程项目的测算和工程招标方案的编制,并对工程建设进行全程技术指导

-4-和服务。县财政局针对工程建设情况,制定了详细的资金保障方案,安排了专项建设资金,确保了建设工程顺利实施。同时,由审计局牵头成立了专项审计小组,对整个工程进行跟踪和决算审计,确保了资金合理使用。截止目前,这6个村队的“平改坡”任务已全面完成,总面积近14万平米,投资近3000万元

三、文明生态村和村民中心建设进展情况

在文明生态村建设方面。为加快文明生态村建设步伐,我们对全县村队基础现状重新进行了审视,并委托国家规划部门制定了《唐海县县域村庄总体规划》。经县委、县政府研究,决定自今年起利用三年时间,由县财政每年投入3000—5000万元,实施全县各村队的“三化”攻坚工程。今年以来,我们确定了6个市级文明生态村、14个“三化”攻坚村(即县级文明生态村)的建设任务,目前工作进展较快:“硬化”工作上,全县20个村队计划修建水泥路125公里,目前已修建了111公里,完成全年总任务的90%。“绿化”工作上,计划栽植树木12.5万株,目前已栽植14.1万株,已超额完成任务。“亮化”工作上,计划安装路灯2096盏,目前已经安装429盏,完成全年任务量的21%。“净化”工作上,共拆除违章建筑1612处,清运垃圾64500方,拆除户外厕所1260个,村容村貌有了明显改观。虽然我县今年创建任务重、难度大,但目前已有90%的村队基本完成了全年创建任务。

在“村民中心”建设方面。一是合村并队,调整布局。根据县域村庄空间布局规划,我们将人口在500人以下和距离较近的村队撤并,使原有的177个村队整合为94个,整合后的村队将全部建成“村民中心”。按整合后的情况统计,2007年我县已经建成“村民中心”26个,今年计划投入2000万元,全面完成其余68个村队的建设任务。二是严格标准,规范运作。已建成的26个“村民中心”和即将建成的68个“村民中心”将全部达到“五个一”的要求,即:有统一标识、有一个章程、有一个活动阵地、有一套规

-5-章制度和长效管理机制、有一支志愿者服务队伍。并建立了严格的督导检查机制,狠抓工作的落实。三是注重实效,服务村民。今年以来,我们结合县直各单位“三下乡”活动,利用村民中心这一阵地,到各村队开展服务活动累计180多次,接受服务的农工群众达3000多人次。同时,我们采取多种有效形式,广泛宣传“村民中心”的服务理念、活动内容及服务项目,让广大农工群众深入了解“村民中心”的各项职能,使其充分认识到自己就是“村民中心”的服务对象,激发广大农工群众支持并参与“村民中心”建设及各项活动的积极性。

四、土地流转市场建设试点和现代农业示范工程进展情况近年来,随着曹妃甸港区开发建设,我县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逐步形成规模,客观上形成了农村土地流转的市场需求。全县每年流转的土地面积约在5万亩以上。为规范土地流转,逐步解除农村人口对土地的依附关系、农工对农场的依附关系,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结合我县农垦体制的特点,制定了《关于进一步改革农业资源经营管理制度,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意见》,已经县委常委会讨论通过,将于2009年春季开始实施。文件规定:口粮田、经营田分配要优化整合资源,尽量集中安排,做到成方连片。鼓励和支持以各种方式依法、有偿、规范流转。责任田本着互利、自愿的原则,由场镇定价回购。场镇原有规模经营田和回租的责任田全部纳入规模经营田范畴。在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其他有关规划的基础上,按照实现农业“集约化、规模化、机械化、产业化、现代化”的要求,对规模经营田实行全县统一区划、统一招商、统筹发包、统筹利用。农业资源发包原则上每个单元不低于100亩,出租发包期限不低于10年。此后,我们以距曹妃甸岛较近的四、五、七农场为试点,进行土地流转和实施现代农业示范工程。去年以来,通过组建民间经济合作组织、招商引资、倾斜政策、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等措施,共流转土地11万亩,涌现出1000亩左右的种养

-6-大户4个,实现了规模效益。同时,我们本着宜水则水、宜旱则旱、宜苇则苇、宜养殖则养殖的原则,将农业资源划分不同的功能区片。各功能区片做好现代农业的发展规划,发展特色农业,在全县范围内逐步形成了规模化、特色化、生态化的农业发展新格局:一是建立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灵活运用土地政策,大力发展了城郊观光农业、设施农业及生态立体种养、休闲观光、苗木花卉等特色农业。目前,七农场的旅游观光农业已成规模。北部农场现代设施农业区已建成设施农业总面积9052亩,其中蔬菜温室大棚3165亩,年效益8150万元;南部生态立体种养区建成稻田养蟹、养鱼面积17520亩。二是大力发展农业龙头企业。立足高起步、高标准、高产出、高效益的原则。按照功能区划,引进和培育种植、养殖及农产品加工等多个龙头,逐步形成了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的农业产业化集群。目前,三旺食品、金农种业、金丰收饲料、丰发冷冻厂等一批农业龙头企业得到了长足发展。三是发展规模化集约化农业。鼓励种田能手、专业大户和合作经济组织主体建立农产品生产基地,初步形成了集中连片规模生产,涌现出许多靠立体种养发家致富的典型户。四农场千亩连片机械化作业区,全部实现了机插秧、机收割和秸秆还田;全县36个畜牧养殖园区累计存栏肉猪178780头、肉鸡944339只、牛635头,吸引养殖专业户1043户,实现了规模效益。

第二篇:城乡一体化工作汇报

市级城乡一体化建设城关镇试点

工 作 汇 报

中共城关镇委员会城关镇人民政府

(2011年5月16日)

城关镇地处县城,是全县的政治、经济、文化、金融中心。辖2个社区居委会,11个村委会,86个村民小组,总人口4.5万人。耕地面积6.62万亩,人均占有耕地2.39亩。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3040元。2009年被确定为市级统筹城乡发展城乡一体化试点镇后,镇党委、政府紧抓优先试点这一机遇,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全镇规划项目总投入资金2518万元,分四年实施。通过两年试点,全镇现在提出了“尊重民意,突出特色,量力而行,以点带面”的工作原则,确定了“塬区苹果,川区瓜菜,山区养殖,城区非公经济”的发展思路,形成了以项目带产业,以产业拉经济,以经济促文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良好局面。

一、项目完成情况

(一)2009—2010年试点工作完成情况

试点工作开展两年来,共完成总投资1322万元,占计划

投资1297万元的101.9%,其中市、县财政各90万元,部门整合594万元,群众自筹548万元。完成主要工作:产业开发:完成毛杏改良2000亩,新栽苹果1800亩,建成蔬菜骨架大棚402座,日光温室20座,种植紫花苜蓿2000亩,新建暖棚50座。基础设施建设:新打机井3眼,维修机井4眼,新打水窖200眼,新修水渠4200米,供水管线延伸12公里,自来水入户150户;新修村组道路41公里;绿化村组道路37.5公里。铺设中心村排洪管道20公里,完成了东区紫东花苑安置区整体规划和一期工程开工建设工作;完成征地2470亩,协调拆迁158户632人,落实失地农民836户3798人每月100元生活保障金,规划失地农民安置点8处,土地整理项目在建面积2318亩。社会事业发展:在原郑村新修居民集中点1处29户,配套设垃圾箱10处,安装路灯10盏,建成五保家园1处,新修镇中心敬老院1处;新修文化广场2处,农民体育健身场所1处,硬化中心村院落6000平方米,绿化5000平方米;建成农家书屋8个,新修村部2处、村级卫生所6处,完成2处新修村部、3处村卫生所的图纸设计和选址规划工作。科技培训:建成镇培训中心和行政服务中心10间220平方米,并配套培训设施,培训科技明

白人1800人。制度建设:完成了六大制度建设创新实施方案的制定,并切实进行贯彻落实。

(二)2011年试点工作情况

2011年计划投资1090万元。计划完成如下工作:村庄规划:完成祁川村总体规划及居民集中点产业培育、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事业发展等分项规划,达到“五图一书”标准。产业开发:在祁川村北面山新建300亩核桃园,川区新建水泥骨架大棚87座;在金龙培育地椒茶苗100亩,绿化苗木100亩。基础设施建设:在祁川村新修水塔2座,压埋供水管线100米,完成自来水入户40户,衬砌灌渠4000米,新修中心村排洪管沟700米,拓宽整修环棚道路4公里,绿化村组道路6公里,更换安装变压器1台,架设四平线1000米,完成居民集中点及设施大棚电网主线建设。新修七里河至安湾村组道路2公里,整修丰台至鳌背村组道路水沟12公里;新修高庄、五里沟、路坡3村村部。社会事业:在祁川村新修小康农宅43户,改厕43户,配套修建沼气池43个,硬化居民点周围道路200米,安装路灯20盏,垃圾箱15个,维修村幼儿园房屋7间,配套购置办公桌椅40套,硬化祁川小学校园1500平方米,栽植绿化树100株,在后河

自然村建成、绿化公墓区1处20亩。宣传培训:培训科技明白人200人,建设与创新“六大制度”。

目前完成645万元,占计划1090万元的59.2%,完成主要工作:村庄规划:完成祁川村的总体规划以及居民点、产业培育、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事业发展等分项规划,达到“五图一书”标准,并制作了效果图。产业开发:在祁川村北面山新建300亩核桃园1处;新建蔬菜骨架大棚87座;在金龙村租地100亩,培育地椒茶苗100亩并租地100亩,培育绿化苗木100亩。基础设施:在祁川村新修水塔2座(旋老、后河),压埋供水管线1100米,完成自来水入户40户;衬砌渠道4000米;拓宽整修铺砂村组道路4公里;现已建成高庄村部,路坡村部主体已建成;在祁川村完成道路绿化6公里(环园路2公里,杂果园道路3公里)。社会事业:祁川后河居民点目前开工25户,主体建成19户;维修祁川村幼儿园1处,购置办公桌椅40套,电脑、电子琴、玩具等教学设施。宣传培训:宣传农业农村工作,培训科技明白人200人。

二、主要做法

一是加强宣传,形成共识。按照城乡一体化试点工作的总体规划,加强政策宣传和引导,统一全镇干群思想,把产

业开发和县城开发结合起来,把城郊村的建设和县城开发建设结合起来,实现统筹发展。二是突出优势,示范带动。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稳步推进的思路,充分发挥区位优势,逐步把城区失地农民变为城市居民,纳入城市化管理;依托茹河川区开发,扩大设施农业规模;依托塬区优势,扩大苹果生产规模,以点带面推动产业发展。三是强化考核,靠实责任。将城乡一体化建设纳入“三位一体”目标考核之中,把考核结果作为评价村级班子和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实行党政一把手负总责,成立专门组织机构,指定专人负责,有力地推动了试点工作的全面落实。

三、取得成效及变化

通过两年的试点,在产业开发、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事业、科技培训、制度建设等方面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项目带动产业发展。全镇把发展生产作为城乡一体化建设的首要任务,立足自身实际,以城乡一体化建设项目、现代农业发展项目等为支撑,一是打造了“塬区苹果,川区瓜菜,山区养殖,城区非公经济”的产业格局。二是加大了基础设施建设力度。重点建设村级道路、水利灌溉、小康农宅、村卫生所、村级文化广场等公益设施建设工程。这些项目的实施,为全镇城乡一体化建设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产业拉动经济发展。产业发展格局的形成及强势推进,有力地带动了全镇各项经济快速发展。通过试点,2010年全镇完成财政收入673.6万元,占县上下达任务643.5万元的104.6%,同比增长15%,实施50万元以上项目10个,完成投资11170万元,较上年9690万元增长15.2%,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了3040元,比上年2581元人均增长459元,2011年有望达到3355元。经济促进文明建设。通过“项目带动、村民自治、投工投劳、财政奖补”等方式,以生态建设和村容村貌整治为切入点,有效地提升了城镇化建设水平,实现了经济促文明的最终目标。

四、几点建议

一是相关部门在实施项目时尽量向新农村建设点倾斜,能够使水利、道路等基础设施与新农村建设同步进行。

二是每年在项目实施前应先预借部分启动资金。

三是在部门整合资金筹措上,力度再大点,对整合不到位的应有一定的处理措施。

第三篇:城乡一体化工作汇报

游河乡创建城乡一体化工作情况汇报

各位领导、同志们:

欢迎莅临游河乡检查指导工作。下面,我将游河乡创建城乡一体化工作情况做简要汇报,不足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2010年,游河乡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统筹城乡发展为主线,以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为核心,真抓实干、务实创新,牢牢抓住出山店水库建设前期工程暨游河新镇区建设的大好机遇,总体推进,在城乡一体化方面取得了新的成绩和发展。现将我乡2010城乡一体化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促进城乡一体化工作强力推进。党委、政府成立了由书记、乡长为组长的城乡一体化工作领导小组,相关职能部门为成员单位。在全乡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合力,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专题会议,及时召开研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确保城乡一体化工作目标顺利推进,同时在每个行政村成立了新农村建设小组,使新农村建设工作更加民主化、规范化。

二、编制乡镇总体规划,促进城乡空间布局一体化。为了做好我乡的总体规划的编制工作,党委政府专门成立了以书记、乡长为组长的城乡一体化规划小组。邀请市规划设计院专家,克服资金紧张,工作条件艰苦等多种困难,完成了《游河乡总体规划》及《游河乡村镇体系规划》和18个行政村的规划修编及一个中心村、两个附属点的规划编制工作,弥补

1了我乡规划建设没有规划的空白,为统筹城乡发展绘制了科学长远的宏伟建设蓝图,城乡一体化工作迈向新的台阶。

三、加快城乡建设,促进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

一是突出抓好新集镇建设,强力推进游河新镇区建设,打造城乡一体化亮点工程。围绕“六场硬仗,八篇文章”促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努力将游河镇打造成中洲名镇,千里淮河第一镇。新镇区三官综合试验区规划用地1.74平方公里。截至目前完成统建安置房建设、河道治理、迎宾大道修建等工程用地征地1500亩,拆迁92户,累计投入资金4.6千万元;统建楼29栋楼盘,主体已完工,总建筑面积10万余平方米,建成大小户型700余套,总投资近8千万元。小区内“五化三配套”(既:硬化、美化、绿化、亮化、净化和水、电、路配套)已全部完成。目前乡政府已入住统建安置区。规划区内新架设线路6370米,新建500千伏变压器3台,长1100米的迎宾大道主干道已绿化完毕,全长3.2公里的三官村治理正在砌陡石护坡,规划区内3.1公里的三条主干道一完成路基土石方的70%,累计投入资金3千万元;自建区已竣工建筑面积近25000平方米,正在施工建设约 6000平方米, 累计投资近2千万元。目前游河新镇区雏形初现。

二是全乡八个行政村新农村规划点正陆续建设。张湾村新农村规划点框架已全部完成总投资1.1千万元,已建2层商住两用楼共计200套,建筑面积9600平方米。孔畈村新农村规划点已完成总体平面图、鸟瞰图、施工图,规划用地面积1.5万平方米,可供容纳2000人。姚湾村正在兴建茶业一条街,建筑面积9000平方米,满足茶农200户,高台村村室建设完成,还

有将实施的姜堰村,大塘村,游河村,新集村新农村规划点。

三是宅基地置换商品房工作推进迅速。结合游河新镇建设,实施宅基地置换商品房策略促进土地征收,目前已拆迁92户农户中88户用宅基地置换商品房,总置换商品房面积达1.1万平方米,平均每户置换商品房近125平方米。

四是继续坚持小城镇建设齐头并举,推进城镇化率和城镇水平快速提高。目前我乡城镇化率已达25%,形成了游河乡游河老镇、新集、孔畈、出山小集镇均衡发展和游河新镇快速发展的态势。进一步引导农民着眼新农村建设相对集中建房,努力改善环境和生产生活条件。以推进迁村并点试点工作和农村危房改造试点为创新点,大力提升现有村庄的生活房屋环境,积极建设新村镇,实现新老村镇协调发展、共同繁荣。

四、优化城乡环境,促进城乡生态环境一体化。

1、游河乡村村整治工作积极推动。游河乡以“六城联创”为契机加大了游河乡村村整治工作。游河乡高台村全部实施了村村通,组组串硬化任务,共计15个村民组,全乡12.4公里借宿了黄泥土现象,通过这些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五化”(硬化、美化、绿化、亮化、净化)水平。

2、建设干净整洁生活便利的居民环境,大力开展“三清五改”(清垃圾、清污泥、清路障、改水、改厕、改路、改圈、改灶),如孔畈村,笃祜店村,三官村,新集村,姚湾村等五个村进行了“三清五改”,清除污泥,铲除路障,撤掉了乱搭乱建。认真做好农村的卫生保洁工作,配备了专门的环卫工人,各村成立了保洁队伍,做到每日清扫垃圾。保障村民用水安全,积极推广沼气清洁能源技术,改变农村传统食做方式,以沼气代

柴,以沼气代煤,为我乡正在申报创建省级生态乡镇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五、为全面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做好2011年城乡一体化工作,逐步建设“富裕,文明,和谐,发展”新镇区拟定下年工作计划:

1、工作思路

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坚持以人为本,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按照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逐步实现城乡生态的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可持续发展。

2、工作目标

⑴以城镇建设和新农村建设为重点,加快城乡发展速度,进一步转变城乡二元结构,缩小城乡差别,使我乡城乡一体化工作取得新的更大的突破。

⑵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城镇功能,强化城镇管理,增强集聚能力,引导农民向新村集居,圆满完成我乡申报省级生态乡镇。

⑶加快新农村建设力度,重点在环境整治,安全饮水,沼气建设,生态绿化,加快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扩大迁村并点建设,推进新农村建设。

⑷认真做好村村整治规划,把“三清五改”、建沼气池等纳入整治规划中,改善居住环境。

第四篇:城乡一体化工作汇报材料04.04

陈贵镇城乡一体化试点建设情况

汇报

陈贵镇人民政府

(2011年4月)

为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我镇按照“服务大建设、推动新高潮、当好排头兵”的要求,认真贯彻省、市会议精神,全面推进城乡一体化试点村建设的各项工作目标和任务,城乡一体化建设工作呈现出“领导重视、部门配合、思想统一、思路清晰”的良好局面。下面,我将我镇城乡一体化建设试点情况汇报如下:

一、城乡一体化试点建设的进展情况和主要成效

按照“试点先行,逐步推进”的原则,我初步形成了堰畈桥村、官堂垴两个试点村建设为主,大金省道沿线村庄整治为辅的“两点一线”城乡一体化建设格局。至目前,我镇共计投入资金9600万元,两点一线城乡一体化建设快速推进,成效显著。

(一)试点村经济发展势头喜人。大力发展畜禽养殖、花卉苗木种植、农副产品加工产业。堰畈桥村建成年出笼肉鸡50万只、牲猪1万头、肉牛700头的养殖基地各1个,官堂垴村建成物流公司1个,生态休闲农庄2个,农业科技示范园1个;两村合计完成高产农田改造近4000亩,建成农业示范基地近20余个。

(二)试点村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两个试点村全部完成组组通及安全饮水工程,完成户户通工程建设12780米;道路林网绿化40.54亩,农田林网绿化108亩,安装排污管道4800米,塘堰护砌14口;清理垃圾1241吨,清路障7000米,清沟渠3000米,拆违、旧、危房224间,墙面粉刷96000㎡,屋面换瓦1.03万㎡,完成困难户房屋改造10户,改厕400户,新建公厕4个、垃圾池22个、3000米环湾公路1条,新建花坛4300㎡;新建党群服务中心2个,便民超市1个,篮球场2个。

(三)试点村社会事业有序发展。新建示范幼儿园1所,面积达2900平方米,新建村民活动室4个、农家书屋2个、村级卫生室2个,新建大型文化广场2个。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实现全覆盖,惠及两试点村共计4918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100%。

(四)大金沿线村庄整治扎实推进。投资2220万元,清除垃圾654吨,沟渠清淤护砌22790米,铺设排污管道1850米,拆除破、旧、违房135间,立面改造672户计99320㎡,屋面换瓦303户计37010㎡,道路硬化9496米,绿化面积19570㎡。

二、主要做法和经验

(一)党委重视。一是出台了《陈贵镇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工作实施方案》,成立了工作专班,对各项工作任务进行了细化,责任到人。二是落实了包保。对每项工程任务都落实了包保领导及具体责任人,并按照副科级干部10000元、一般干部4000元的标准进行绩效挂钩,实行百奖百赔。三是加强检查督办。纪委、办公室不定期进行检查督办,对工作不力、进度不快的予以全镇通报批评。对逾期未完成任务的进行诫勉谈话或上报市委予以组织处理。

(二)规划先行。以打造“现代生态新城、现代生态新村”为目标,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高效能使用”的要求,聘请高水平专家,对城乡一体化建设工作进行了高起点规划。严格建设标准,确保做到五要:穿衣戴帽要到位,绿化美化要覆盖,环境整治要全面,房屋改造要彻底,项目建设要推进。

(三)重点突出。以“发展新产业、建设新村镇、健全新保障、树立新风尚、培育新农民、创建好班子”的“五新一好”为工作重点,通过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协调推进城乡一体化。将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作为近段时间建设中重点中的重点,切实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民经济收入。

(四)典型示范。按照“示范引路、打造亮点、逐步推进、全面铺开”的工作思路,将堰畈桥村、官堂垴村作为全镇城乡一体化建设的试点,加大投入,力争将两村党群服务中心、幼儿园建设、村庄整治改造、农业基地建设等打造成全市乃至全省的品牌,发挥其辐射作用,为全面推进我镇城乡一体化建设明确一个方向,树下一个标杆。

三、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建设资金不足。我镇城乡一体化建设目前已经投入资金近亿元,除大冶市委、市政府及相关部门扶持的资金以外,其余均由镇财政自筹。资金压力加大将严重阻碍城乡一体化建设进程。

(二)群众意识不浓。虽然大部分群众对城乡一体化建设非常拥护和支持,但部分群众小农意识根深蒂固,没有大局观念,受利益驱使,强揽工程、扯皮拉筋、越级上访等事情常有发生,甚至多方阻拦城乡一体化建设施工,严重阻碍了我镇城乡一体化建设的进程。

(三)社会事业发展较为滞后。城乡一体化建设虽然投入较多,但试点村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城乡一体化建设还未取得实质性的突破,农村社会环境、教育、卫生、文化、科技等硬件设施有待进一步完善,服务管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农民的文明程度与城市化的标准要求尚有一定差距。

(四)结构调整力度不够。两个试点村的产业虽然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是产业化水平不高,还没有真正实现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市场化发展,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任务还非常繁重。

四、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意见和建议

(一)切实加强资金保障。城乡一体化建设,资金保障是关键。试点乡镇要按照“政府补贴、部门帮扶、社会捐助、群众集资”的方式,积极筹措建设资金。同时,省市出台相关政策,通过政策倾斜及资金扶持等方式切实解决城乡一体化试点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

(二)切实加强舆论宣传。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互联网等新闻媒介,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地宣传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内涵、意义,力争绝大多数群众支持和参与到城乡一体化建设中来。

(三)切实加强结构调整。进一步摆正位置,突出特色,努力使农民增收的基础产业实现产业化。一是围绕雨润食品工业园、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切实加强农产品基地建设。实行严格耕地保护制度,稳定面积、主攻单产、优化结构、提高效益,促进农业的规模化、产业化经营。二是做大做强龙头企业,推进农业经营企业化。加快推进种养大户向农业企业转变。积极推进土地经营权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在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上下工夫。尤其要加快培育种养殖大户,并对种养大户给予政策扶持,使之逐步由种养殖大户转变成为种养业企业,提高规模效益。

第五篇:市委农工委2010年工作总结

2009年,市委农工委紧紧围绕市委工作中心,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农民增收为目标,突出农村新民居、农业产业化、农村基层民主和农村调研工作,大力加强干部队伍和党风廉政建设,认真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促进了全市“三农”工作的又好又快发展。

2009年,市委农工委承担两项目标:一是完成10个农村新民居示范村

建设任务;二是实施农业产业化标志性项目30个,到位资金10亿元。到年底,已建成农村新民居建设示范村48个,为市定目标的480%;实施农业产业化标志性项目57个,到位资金15.5亿元,分别为市定目标的190%和155%。全市农工系统开展的“十大服务到农家”活动得到了省委常委、纪委书记臧胜业同志的充分肯定。市委农工委被市委、市政府授予2009文明单位标兵称号;被省委农工部和省委省政府农村工作办公室评为2009全省农工委(部)系统优秀单位;被省政府农业产业化办公室评为2009全省农业产业化工作优秀单位;被省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领导小组评为2009全省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实绩突出单位。

现将2009年市委农工委主要工作、党风廉政建设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2009年主要工作情况

(一)以新民居建设为抓手,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在省、市、县三级示范村中,主体已基本竣工的48个,开工在建的34个,已制定规划待开工的41个。一是制定方案。年初,为市委、市政府谋划起草了《××*市农村新民居建设工作实施方案》。2月10日,以市委、市政府名义组织召开了全市农村新民居建设工作大会,为推进新民居建设奠定了基础。二是创新机制。实施了“十百千示范工程”。即年内建成省级农村新民居示范村40个,在全市不同类型村中选择100个行政村做为市、县两级示范村,选择1000个行政村进行“千村整治”;开展了“百组结百村”活动,市、县两级组成123个示范指导组,由市级领导和县区党政领导牵头,以市、县区直部门、实力强企业、乡镇、大专院校为主体结组联村,着力帮扶推进新民居建设。三是出台政策。为解决新民居建设中的资金、土地、规划等制约问题,与各相关职能部门配合,研究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2009年,市本级财政落实新民居建设专项资金2300万元。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出台了《新民居建设村庄规划编制指导意见》、《关于加强集体建设用地管理促进农村新民居建设的意见》、《关于切实做好农村新民居示范工程建设用地管理工作的意见》、《村镇建设工程建设管理暂行办法》等政策规定。制定出台了《××*市农村新民居示范村建设工作运行办法(试行)》,充分发挥了市新民居建设办公室的工作指导、综合、协调和督导职能。四是强化调度。各县区把新民居建设作为“一把手工程”,主要领导亲自谋划,亲自指挥,直接推动;分管领导深入一线,加强调度,及时解决新民居建设中的矛盾和问题;新民居建设办公室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整合力量,明确责任,强化协调督导,不断加大抓落实力度。相继组织多个专项督导组,对新民居建设进度进行定期不定期的检查指导,并针对存在问题,下发检查通报。在每次新民居建设观摩调度会上,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和主管领导都亲自部署、靠前指挥,有利地推动了工作的开展。五是落实责任。层层签订了新民居建设责任书,将任务与责任纵向落实到村、横向分解到责任部门;建立了激励约束机制,把新民居建设纳入对各县区和市直责任单位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工作实绩考核体系,出台了《××*市农村新民居建设资金奖补办法》。建立了新民居建设月报、季报、信息反馈与工作调度制度,推动了农村新民居建设工作的有序开展。

(二)以项目建设为载体,推进农业产业化建设

一是继续实施“115项目行动”。2009年,我市实施农业产业化标志性项目57个,计划总投资128.7亿元,同比增长73%,当年计划完成投资15亿元,同比增长50%。目前,已到位资金15.5亿元,超额完成全年计划。其中实施市级标志性项目10个,总投资52.7亿元,同比增加3.7倍,当年计划完成6亿元,已到位资金6亿元。县区标志性项目47个,总投资76亿元,同比增加3.75倍,当年计划完成9亿元,已到位资金9.5亿元,同比增长66%。在57个标志性项目中,当年新开工项目28个,续建项目29个,目前竣工项目22个。二是加强龙头企业建设。按照《××*市促进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晋档升级的意见》,经考核验收,新认定市级重点龙头企业61家,全市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已达到240家。其中国家级、省级重点龙头企业分别为3家、22家。目前,全市龙头企业年销售额已达180亿元,同比增长20%。农产品加工能力450万吨,安排劳力8.5万人,带动农户52万户。为了整合资源,完善利益联结机制,于6月16日组建了××*市农业产

业化协会。三是抓好招商引资工作。今年以来,全市共引进农业项目35个,总投资38 亿元。较大项目有青龙肉鸡养殖加工项目、抚宁生猪产业化项目。已开工项目5个,完成投资2.5亿元,其中外资到位441万美元。此外,谋划招商项目32个,并印制项目册300多份。在××*国际葡萄酒节期间,成功举办了××*农业产业化项目推介会,全省30多家国家级

龙头企业和部分省级龙头企业及兄弟市农业产业化办公室主任参加了推介会。组织参加了“9.26”第十一届河北省廊坊农产品交易会,签约项目2个,分别是,卢龙县刘家营乡政府和迁安市河北龙润食品有限公司签定的投资3.8亿元的60万头生猪养殖屠宰加工项目;××*三英食品公司和美国客商签订的投资8000万元的水产品加工项目。四是抓好品牌创建工作。到目前,全市农产品注册商标达169个,同比增加15个。食品企业qs认证达到460家,其中当年新发证35家。获国家名牌5个、省名牌18个、中国驰名商标2个、省著名商标40个。五是积极推进农产品加工基地示范县工作。指导昌黎县、抚宁县围绕农产品加工,积极推进园区建设,鼓励加工企业向园区聚集。全年共实施投资100万元农业产业化项目30个,总投资17.1亿元,目前完成投资1.8亿元,建成投产项目14个,在建项目16个。其中计划总投资10亿元的正大百万头生猪饲养、加工一体化项目一期工程600头曾祖代猪场建设已经开工。六是加大龙头项目服务力度。年内帮助骊骅、华夏等企业跑项目、协调资金。为1家省级重点龙头企业和5家成长型龙头企业争取到省财政资金支持300万元。同时,制定出台了《××*市市级财政支农资金整合办法》,市财政安排专项资金700万元,部分县区也安排了农业产业化专项资金,用于支持农业产业化建设。

(三)以流程化管理为重点,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一是全面推行村级事务流程化管理。全市统一制作了《农村工作规范运作流程图》,实施了重大事项目请示报告、民主议政日、村级干部“双述双评”,流程化管理备案等制度,形成了村级事务规范化管理的长效机制。二是进一步深化了村务公开工作。将惠农补贴发放、低保、医疗救助、计划生育奖励、免收学杂费等政策及落实情况都纳入到村务公开范畴。目前,全市2265个行政村已经2220个村按要求组建了村务监督小组,村务公开及时率达98%以上,规范满意率达到96%以上。三是健全和完善了“两会”制度。全市2265个行政村全部建立了“两会”制度。四是组织开展了民主议政日和民主评议村干部活动。提出意见建议27549条,有21987条被采纳或得到解决。五是认真开展“难点村”治理工作。今年共确认“难点村”65个,已有32个村经过治理达到了合格要求。

(四)深入调研,加强对“三农”工作的总体谋划

年初,组织开展了全系统全员调研活动,下发了《关于下发2009年调研工作重点和课题责任分解的通知》,围绕落实农村政策和农业农村发展全局的重点难点,提出了5个方面、11个调研课题,明确了课题承担单位和责任人,按期督导落实。一是深入调研。重点开展了金融危机影响下返乡农民工、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落实农村政策专题调研,形成了10多篇调查报告。为制定出台我市《关于推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的意见》等政策打下了基础。二是为市委、市政府提供决策方案。年初,调研起草的了“三农”工作方案。年内先后以市委、市政府正式文件下发了《关于做好2009年农业农村工作的意见》(秦发20098号文件)、《××*市农业产业化发展规划纲要(2009——2012年)》、《××*市农村新民居建设工作实施方案》、《关于实施新农村“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的若干意见》等文件。三是宣传政策。针对基层对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特别是涉及农民直接受益的政策不能系统完整掌握的实际,编印了直接面向农民的《农村政策摘编》60万册,发放到群众手中,使农民群众对现行政策一目了然。

(五)以“两项活动”为主线,扎实开展“十大服务到农家”活动

一是周密组织。农工委领导班子把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和“干部作风建设年”活动当作政治任务来抓。多次召开专门会议,按照市委要求,结合工作实际,以“树立科学发展理念、提高科学发展能力、解决突出问题、建设科学发展机制和锻造高素质干部队伍”为目标,谋划制定了“两项”活动方案,成立了活动领导小组及办公室。二是深入学习。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干部学习文件选编》为主要学习内容,采取了专家辅导、学习讨论和畅谈心得体会等多种方式。班子成员和科级干部深入县区和企业,针对存在的矛盾和问题,提出了建议和对策。三是分析检查。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召开了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和党员生活会,深入查找党员个人和领导班子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党性观念、宗旨意识、责任意识、党风党纪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围绕如何落实科学发展观,紧密联系思想、工作实际,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制定整改措施,明确努力方向。主要领导全程参与,督促指导,严格把关,努力使领导班子分析检查报告能够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指导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四是落实整改。专门召开班子成员会议,把整改方案以及“攻坚月”活动内容进行了详细分解,明确了目标要求、责任人员和完成时限,确保事事有人抓、件件有着落,建立健全了科学发展的体制和机制。8月25日,通过组织对单位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情况的群众满意度测评,群众满意率为100%。五是开展“十大服务到农家”活动。谋划开展了全市农口系统“十大服务到农家”活动,到目前,已开展农村政策宣讲206场次,入户发放政策宣传资料17.4万份,送科技图书4960 本、光盘1310张;开展各类技术培训4000多场次,参训人数达4.5 万人次;提供市场供求等各类信息2万余条,提供优种6000多公斤、化肥10万多吨、农膜38.8万公斤、农药27.7万公斤;为种养基地、大户及农户提供上门服务2万人次;帮助维修农机具4.8万台件,帮助农村新上太阳能、沼气池等清洁能源用户15750户;帮助58个村制定完善发展规划,谋划新上项目10 个、帮扶资金71.5 万元。还编发“两项”活动《简报》35期。

(六)加强农口系统干部队伍建设

一是加强班子自身建设。通过开展中心组学习,进行政策理论和业务知识学习,开展经常性的思想政治工作,落实民主集中制,多为广大干部群众办实事和好事,进一步提高了班子的凝聚力和干部职工的向心力。二是加强市直农口系统党建与精神文明建设。精心组织农口系统“七一”总结表彰会,开展慰问老党员老干部活动,举办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党支部书记培训班,努力提高干部职工思想道德水平。开展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公民道德教育,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年内,全系统有6个单位被评为市级精神文明标兵,2个单位被推荐为省级文明单位。三是加强对县区农工委工作的协调指导。针对个别县区农工委力量薄弱的实际,向其县区委主要领导建议加强对农工委的人员配备。目前,多数县区农工委队伍在保持相对稳定的基础上,得到了明显加强。四是健全和完善了机关工作制度。结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和干部作风建设年活动,将服务承诺制度充实到《机关工作制度》中,完善了管理的机制,提高了工作效率。此外,还圆满完成了农业劳模评选、文明生态村创建、扶贫村帮建和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提案答复等项工作。

二、党风和廉政建设情况

2009年,我们从健全和完善制度入手,以领导干部廉洁自律为重点,强化组织监督和群众监督,保证了廉洁自律各项制度的落实,促进了机关各项工作的开展。

(一)加强学习,提高拒腐防变的自觉性。一是认真坚持中心组学习制度。今年以来,认真学习了党的十七大报告、胡锦涛同志在第十七届中央纪委第二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试行)和各级领导在纪委全会上的重要讲话,对照“四大纪律八项要求”,认真检查领导班子和个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针对存在问题,制定整改措施,并在工作中狠抓落实。二是注重思想作风建设。根据班子成员和中层干部的思想和工作实际,加强理论学习,提高了同志们贯彻落实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大家都能认真记笔记,撰写学习心得体会。通过学习,促进了广大干部职工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的转变。三是“关口”前移,着眼于防范。通过认真学习有关政策,请专家讲《党章》和《宪法》、召开专题报告会、集中培训等多种形式,在机关全体党员干部中深入开展“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主题教育,做到了警钟长鸣,广大党员干部遵纪守法的自觉性进一步提高。

(二)结合实际,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一是强化责任抓落实。年初,我们重新修订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意见》,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14项重点工作和目标进行了细化分解,落实到每位班子成员和相关科室,实行了“一岗双责”、“谁主管、谁负责”的工作制度。建立了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层层有人抓,事事有人管的工作机制,对党风廉政建设各项工作的落实,起到了保障作用。在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各项工作中,做到主要领导亲自部署本单位反腐倡廉工作,研究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亲自主持召开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带头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亲自听取党风廉政建设汇报,检查工作落实情况。切实担负起“负总责”和“第一责任人”的职责。二是高标准选拔任用干部。对照《干部任用条例》,严把“政治关”、“作风关”,着重考察干部在思想作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廉洁自律等方面是否践行“三个代表”,能否做到“八个坚持八个反对”,以此作为选人用人的重要标准。做到对本级管理的干部任用,不符合《条例》规定的不上会;对上级管理的干部任用,不符合《条例》规定的不上报;对下级报来的干部任用,不符合《条例》规定的不批准。坚持任人唯贤、任人唯能、任人唯廉,没有出现用人不当和用人失察、失误的现象,也杜绝了跑官要官问题的发生。三是切实解决突出问题。通过查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班子成员纷纷表示,一定要在政治思想上、政治上同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经济工作纪律和群众纪律,全面贯彻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绝不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自觉维护党的形象和国家利益。在日常工作中,认真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坚持制发文件、农业产业化项目审批、资金拨付、任免干部等重大问题,在广泛听取群众意见的基础上,由班子会议集体讨论决定,增加了工作的透明度,提高了决策的科学性。

(三)转变作风,深入开展行政效能监察工作。为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优化发展环境,服务“三农”,加快经济发展,按照市纪委的要求,我们组织农口系统各单位制定了工作方案,并成立了领导小组和办公室。为了有针对性的开展工作,结合农村工作实际,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征求各县区农工委、市直有关部门的意见和建议,查找在机关行政效能方面存在的问题。结合单位实际,根据服务对象要求,围绕社会热点、难点问题,按照“提速、提质、为人民、促发展”的要求,研究制定了优化发展环境,搞好机关效能建设的具体措施和各项规章制度,提高了办事效率,受到了基层干部群众的好评。

(四)深入开展专项治理工作。一是认真学习贯彻“十个严禁”规定。省纪委、省委组织部、省监察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狠刹不良风气的规定》下发后,我们立即组织党员干部进行了认真学习,发至机关各位领导和科室,并将《规定》张贴在机关政务公开栏内。二是认真搞好自查自纠。围绕“十个严禁”我们认真开展了自查自纠活动,机关干部都能自觉遵守《规定》的各项要求,杜绝了个别同志存在的工作时间玩游戏、打牌等不良现象。三是认真开展“公务消费”专项治理。根据市里《关于落实厉行节约规定、制止奢侈浪费行为的实施方案》要求,对近几年来公务接待、公款购车、公务出国(境)、办公和会议等公务消费情况,进行了全面地调查摸底,逐项开展了自查自纠,进一步明确了节约目标,制定了具体的改进措施。四是认真执行重大事项报告制度。每位领导干部能够认真地对自己的住房、配偶、子女从业、购车、用车情况进行了自我对照检查,并认真填写各项申报表。主要领导和纪工委对自查申报表严格审核,并将自查申报情况进行了公示,听取群众的意见,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使专项治理工作收到了实效。

三、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情况

一是建立组织,落实责任。机关成立了由常务副书记任组长,班子成员为副组长,各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工作制度,明确了工作重点,落实了科室和相关人员责任。完善了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负责的综合治理和平安建设工作体制机制。二是认真落实防范措施。机关内部防范制度进一步健全,人防、物防和技防等措施进一步加强。财务室、保密室等要害部门设施逐步完善,年内未发生一起干部违纪和职务犯罪行为,也未发生一起刑事治安案件和治安灾害事故。三是加强联系点的平安建设工作。认真做好综治委委员联系点工作,及时反馈情况。积极参加燕山大街社区、天羊新城社区组织的各项活动,如组织机关干部捐款捐物、购买福利彩票、慰问孤寡老人贫困户等,受到了有关社区的好评。四是认真组织农口系统开展综治工作。建立健全农口系统平安建设、矛盾纠纷排查等项工作规划、措施和制度,年内未发生民转刑案件。此外还较好地完成了市综治委交办的其它各项任务。

尽管2009年我们较圆满地完成了上级交办的各项任务,但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仍有学习不够深入、创新意识不强、工作方法有待改善等问题。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改进和解决,更好地承担起农村改革发展的各项任务。

2010年1月1日

中共××*市委农工委

2010年工作要点

2010年,全市农村工作继续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省委七届五次全会和市委十届六次全会精神,坚持科学发展观,实施旅游立市和富民强市战略,统筹城乡发展,强力推进农村新民居建设,积极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创新体制机制,加强农业基础,增加农民收入,保障农民权益,促进农村和谐,推动全市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市委农工委按照这一指导思想,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大力推进农村新民居建设

2010年,农村新民居建设以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城乡一体化为主线,按照统筹生产、生活、生态,建设宜居、宜业、宜游新××*的目标和建设中心村、改造城中村、合并小型村、保护特色村、拆除空心村的思路及人口集中、产业集聚、土地集约的要求,加大村庄资源、产业、资金、服务整合力度,推动县城扩区、乡镇扩张、社区扩村。全市将300个行政村作为新民居示范村,实行一次性启动,到2010年底,完成100个示范村建设任务。一是高起点制定县区域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按照“统筹城乡发展、一次性整体规划、分期推进建设、逐步完善功能”的要求,结合2010—2012年农村新民居建设任务,督促各县区要在2010年1月底前完成《县区域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编制工作。二是大力提升农村新民居建设水平。以农村社区建设为重点,不断加大沿路、沿城、沿景区村庄新民居建设的工作力度。要按照“点上增量、面上扩展、线上突破”的要求,深入实施新民居建设工程。“点”就是跨村联建的农村新社区示范点,2010年每个县区不少于1个,每个社区不少于5个村,全市完成8个示范点。“面”就是在环市区、县城、景区3公里范围内的村庄实行整体推进。“线”就是高速公路、铁路、国道沿线两侧可视距离500米范围内的村庄整治与新民居建设,年内重点启动。三是强化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有针对性地推进城市交通、供水、供电、燃气和信息、流通、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全面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四是加强农村新民居、新社区的服务和管理。以强化教育、改善医疗、完善社保、丰富生活为重点,搞好新民居示范村、新社区村务活动、公共卫生的社区教育、治安保卫、文体娱乐等服务设施建设,为农民提供完备的生产生活服务。

二、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建设

一是加强现代农业体系建设。围绕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服务、经营现代体系建设,组织县区抓一业一园一企建设,即打造一个有资源优势、有区域特色的强农富民特色主导产业,配套规划一个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培育一个核心龙头企业;乡抓一特一带一联建设,即打造一个特色农业产业、配套发展一条专业化、规模化、现代化的产业隆起带,对接一个重点龙头企业;专业村抓一品一区一社建设,即重点打造一个知名品牌,配套建设一个集约化、特色化的种植、养殖或加工小区,完善建立起一个规范化的专业合作社。制订《××*市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发展规划(2010-2020)》,引导各类经济要素的投向、投量向优势主导产业聚集。二是继续实施农业产业化“115项目行动”和龙头带动工程。确保年内完成千万元以上农产品加工项目30个以上,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亿元以上,农产品加工业年增加值达15%以上,培育出年销售额超10亿元的龙头企业5家,龙头企业年销售额突破200亿元。三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农业标准化、国际化。组织相关部门制定10大优势产业主导产品技术标准,在加工、贮藏、流通等环节全面推行标准化管理。年内全市无公害粮油、果菜基地达到395万亩,建设无公害畜产品基地30个,无公害海水养殖基地35万亩,工厂化海水养殖达到30万立方水体,新创绿色食品原料基地6万亩。重点抓好卢龙50万头生猪生产加工一体化项目,青龙三融肉鸡加工、中药材加工、正大熟食加工项目,昌黎毛皮加工项目;卢龙10万亩核桃、昌黎6.5万亩干红酒葡萄基地建设。加强农产品从原料收购、生产和出售的全过程质量监控。培训农民60万人次,推广农业新品种100个。促进政策资金、金融资本、工商资本、民营资本与国际资本投向农业,促进农业投资、技术、设备、市场国际化,力争农产品及加工制品年出口创汇额突破2.5亿美元。四是调整产业结构,实施品牌战略。要大力发展旅游观光农业,增加农民收入。要统筹民俗民风和彰显地域特色,统筹产业发展,统筹区域布局,统筹社会公共事业;要与实施旅游战略相结合,与深入推进城镇面貌三年大变样相结合,与空间拓展、产业园区发展相结合。坚持政府引导,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以技术创新带动品牌增值,以品牌企业带动品牌产业,以品牌产业促进产业群和产业结构升级。2010年力争新创省著名商标2个、省名牌4个、省名优农产品15个。五是千方百计为企业服务。按照国家、省、市政策,帮助企业和新上项目协调落实资金和水电路等方面的服务。市级安排农业产业化资金1000万元,同比增长42.8%。同时,按中央文件精神,督导各县区将农业产业化资金纳入同级财政预算,加大整合支农资金力度,集中财力办大事,重点扶持农业产业集群、品牌创建、龙头企业、质量安全建设。

三、扎实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一是继续抓好村级事务流程化管理工作。按照市委《关于全面推行村级事务流程化管理的意见》,2010年,要在抓完善、抓落实、抓拓展上下功夫。规范村级事务民主决策程序,健全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制度,并搞好培训,加强督导,严格考核,落实整改,兑现奖惩。二是狠抓村务公开管理。从实现村务公开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的目标要求出发,从充实公开内容、拓展公开渠道、完善公开程序、严格公开时效、规范对村务公开的管理,进一步加大对村务公开的督查力度、强化对村务公开的考核、加大对低标准公开的治理和对不公开假公开问题的查处和责任追究力度、完善村务公开资料的档案管理等八个环节进一步完善和规范村务公开制度。确保村务公开率达到100%,群众满意率达到95%以上。三是进一步健全完善“两会”和农村民主议政制度。第二季度从健全“两会”组织、明确“两会”权限、规范决策程序、完善议事规则、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决策落实、加大对违规决策责任追究等环节,组织一次健全完善 “两会”制度情况专项检查。议政日活动要在扩大参与人员、主题紧贴本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难点、热点,提高活动实效上下功夫。民主评议村干部要进一步规范评议对象、完善评议体系、建立奖惩机制。四是继续深入开展“难点村”治理工作。认真搞好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难点村”治理工作督导检查活动。通过开展自查、重点抽查,认真查找工作中的薄弱环节,采取缺什么补什么、补弱固强的方法推动工作开展。力争明年8月底前全部治理达标。

四、加强政策谋划工作

具体做好三项工作:一是重点课题调研。围绕统筹城乡发展、新民居建设、农业产业化经营、农村改革等突出问题和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组织2-3次全市性的大型专题调研,要把课题落实到县区、部门和人头上,形成专题调研报告提供给各级党委、政府。二是深入研讨。各县区每个专题都要拿出1-2篇调研文章,年末将召开研讨会总结交流调研成果。年内还将协同县区和有关部门聘请专家,专门就全市农业农村工作或某一个重点问题开展一次大型的研讨,通过深入研讨明确县乡、部门抓农业农村工作的思路,研究制定一些细化上级精神、符合我市实际、有所突破和创新的政策措施。三是进一步办好《农村工作参考》。丰富内容,增强深度,加强政策解读、关注热点、调查研究、外地经验等专题刊发文章,既服务领导,又引导基层,为落实市委、市政府各项工作部署提供参考和依据。

五、加强农口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

一是切实抓好市直农口党的建设。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认真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要继续加强党风廉政教育,预防腐败和违法违纪现象发生,严格落实“十个严禁”规定,巩固干部作风建设成果。认真落实中央、国务院《关于党政机关厉行节约若干问题的通知》和《关于坚决制止公款出国(境)旅游的通知》精神,针对存在问题制定整改措施,健全完善相关制度,建设勤政廉政机关。继续推进农口系统精神文明建设,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建设一支廉洁勤政、务实为民的干部队伍。二是推进农工系统队伍建设。按照中央和省、市委要求,结合这次机构改革,年初落实机构编制和人员。力争在这次市县机构改革中,农村工作综合部门机构和职能不削弱,要认真贯彻落实十七届三中全会和省委七届四次全会精神,越到基层,越要加强党委农村综合部门。完善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农村工作综合部门协调、有关部门各负其责的农村工作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协调县区委重视和加强县区农工委的力量,将工作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三是组织培训。年内,以学习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市委十届六次全会精神,落实党在农村的现行政策为主要内容,拟举办2—3期县区农工委书记培训班,配合相关部门开展有关业务培训工作。通过专家解读、把握实质,提高农工委系统各级干部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自觉性。此外,通过外出学习培训、考察等形式,拓展视野,提高干部队伍的综合素质和决策能力。

2009年11月16日

市委农工委2009年工作总结

下载关于城乡一体化工作情况的汇报(向市委农工委)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城乡一体化工作情况的汇报(向市委农工委).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农工委工作汇报5篇

    XX县美丽乡村建设办公室 关于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情况的汇报 (XX年X月XX日) 各位领导: 我重点汇报两个方面问题: 一、 今年以来的主要工作情况 今年以来,县美丽办在省、市对这项工作......

    街道统筹推进城乡一体化工作汇报材料

    龙潭街道位于市区东北部三环路外侧,幅员面积37.61k㎡,总人口5.3万人,其中农村居民4.3万人,辖20个社区。在统筹推进城乡一体化前,由于交通闭塞,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经济发展缓慢,居民生......

    惠民县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汇报

    惠民县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开展情况汇报 市城乡环卫一体化管理工作领导小组: 惠民县先期着手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的前期准备工作,2011年由城管局领导带队组织人员赴烟台莱山区、......

    城乡一体化

    以生态城镇建设为抓手 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发展进程各位领导、同志们: 下面,我把***加强小城镇建设及环卫服务设施建设情况,向各位做一下简要汇报: 近年来,***县以科学发展观为指......

    城乡一体化

    【背景材料】 目前,中国已进入“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历史新阶段。加快推进城镇化建设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保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战略选择。 统......

    城乡一体化

    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高度重视农村义务教育 ——学习领会党的十九大会议精神 兴塔中学陈芝芳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高度重......

    城乡一体化

    “十一五”期间城乡教育一体化迈出重要步伐(一)重点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为缩小义务教育阶段的城乡差距,多年来,北京市教育系统采取了一系列倾斜政策和有力措施,促进农村地......

    城乡一体化

    户籍改革的关键是公共服务均等化 刘文海 户籍管理是关系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和国家安全稳定的重大问题。当前,社会各方面对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呼声很高,工业化、城市化快速发展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