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在全省汛期地质灾害防治暨信访稳定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这次会议是由厅党组决定召开的。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分析当前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和信访稳定工作形势,安排部署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和信访稳定工作,保障汛期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防止发生因国土资源问题滋事丢丑事件,确保抗震救灾取得全面胜利和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下面,结合我省实际,我讲几点意见:
一、牢固树立安全稳定压倒一切的大局意识,着力为抗震救灾和奥运会成功举办创造良好环境 当前,全国人民正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抗震救灾。“”地震发生后,全省国土资源系统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抗震救灾的决策部署,帮助四川灾区开展抗震救灾工作。一是发挥技术优势,为抗震救灾提供地理信息服务。灾情一发生,省厅党组立即决定对抗震救灾提供地理信息支持,省国土测绘院迅速搭建抗震救灾地理信息系统,省地图出版社连夜印制《北川县地图册》,为省委、省政府部署对口支援工作,地震灾区防范地质灾害、开展灾后重建等提供服务。二是组建抗震救灾应急分队,随时准备赴川开展抗震救灾工作。抗震救灾应急分队由省地堪局、地环总站、地调院、地科院、测绘院、遥感中心等单位名专业技术人员组成,主要任务是排查地质灾害隐患,寻找合适地下水源,为灾后重建提供测绘遥感和地质环境建议。目前,应急分队先遣队员已入川,其他队员将根据灾区需要随时给予援助。三是踊跃捐款捐物,支援灾区。厅机关、厅直属事业单位干部职工和离退休老同志两次捐款万元,省厅和济南、青岛、淄博、潍坊、济宁、莱芜、临沂等个市局捐赠活动板房、帐篷、防潮垫、净水器、食品、棉被、药品等救灾物资,价值多万元。四是积极支持北川县灾后重建工作。厅地环处、地环总站等单位为灾区编制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厅规划处、规划院等单位协助灾区编制地震灾后重建用地规划。根据北川县国土资源局重建需要,援助一批救灾物资和越野车辆,总价值万多元。除此之外,全省各级国土资源部门还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捐助活动,很多同志都踊跃报名赴川参加应急救援工作,充分体现了国土资源系统干部职工热爱祖国、团结互助、和衷共济、无私奉献的精神,受到了省领导和部领导的表扬。在此,我代表省厅党组向全省国土资源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和离退休老同志表示衷心的感谢!同时,在这场举国上下共同参与的重大战役中,我们也应该更加清醒地认识到,夺取抗震救灾斗争的全面胜利,十分需要有一个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保证我省安全度汛,不出现重大灾害事故和群死群伤事件,也成为当前的一项重大任务。
奥运会是当今世界规模最大的体育盛会,是全人类和平与友谊的盛会。举办奥运会是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是中华民族的百年企盼。办好年北京奥运会,对于激励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从月日西藏藏独势力**事件发生到奥运圣火境外传递受干扰和疆独“东突”组织企图制造恐怖活动等迹象看,要把这一盛会办得圆满成功,我们既面临着公共安全、信息安全和社会治安方面的风险,又面临着境内外敌对势力干扰破坏、恐怖势力袭击及发生大规模群体性事件的风险。国内外敌对势力借北京奥运会对我国施压促变的立场不会改变,“藏独”、“东突”、“法轮功”分子、“民运”分子等势力利用北京奥运会进行干扰破坏的图谋不会改变。我国申奥时对国际社会有一个放宽境内外新闻媒体采访的承诺,奥运期间一旦有风吹草动,一些戴着“有色眼镜”、惟恐中国不乱的西方媒体,会充分利用,到处煽动,作夸张、歪曲炒作,破坏中国因成功举办奥运会而获得的良好形象,打击中国人民因成功举办奥运会而获得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阻挠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奥运火炬传递即将在我省进行,由于青岛是奥运会承办城市之一,我省也是外国记者采访的个重点省份之一,奥运期间将有大量运动员、游客和记者到我省参赛、旅游和采访,保持奥运火炬传递活动和奥运期间社会稳定,维护奥运赛场、交通沿线、旅游景区的地质环境安全,将是对全省国土资源系统执政能力的严峻考验。近期,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先后对保持奥运期间安全稳定以及防范地质灾害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大部署。月日西藏藏独势力**事件发生后,中央维护稳定工作领导小组召开紧急电视电话会议,***同志作了重要讲话,对做好北京奥运会安全稳定工作提出严肃要求,强调要坚决防止发生影响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重大政治事件,坚决防止发生大规模群体性事件。月日,省委召开领导干部会议,姜异康书记对维护稳定工作再次作了全面深入的动员部署,强调全力排查化解矛盾纠纷,专项治理到省进京重复上访和非正常上访问题,维护奥运会期间的社会稳定。针对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等中央领导同志多次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在继续抓好抗震救灾的同时,统筹兼顾,科学调配力量,切实抓好防范山洪及地质灾害等工作。月日,国土资源部召开全国主汛期与地震灾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视频会议,徐绍史部长对做好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提出了严肃要求。月日、月日国务院办公厅连续下发了《转发国土资源部关于做好当前地质灾害防范工作意见的通知》、《关于做好强降雨防范工作的通知》,就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作出具体部署。月日,党中央、国务院又专门召开省区市和中央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会议,对救灾重建及筹办奥运等工作作具体部署,胡锦涛总书记在讲话中专门就维护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作了重要指示。省委专门就贯彻这次会议精神下发了通知,其中对信访稳定和防汛安全提出严肃要求。可以说,鉴于西藏**和地震灾害造成的严重影响和人员伤亡,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对保持奥运期间安全稳定和防范地质灾害工作重视程度前所未有,要求确保万无一失。全省各级国土资源部门要牢固树立安全稳定压倒一切的大局意识,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采取得力措施,扎扎实实抓安全、保稳定,努力为夺取抗震救灾斗争的全面胜利和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创造良好环境。
二、做好汛期地质灾害和安全生产工作,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一)充分认识当前防范地质灾害面临的严峻形势。近年来全球气候总体异常,暴雨、洪涝、台风、干旱等灾害频繁交织发生,今年我国气候条件不确定性很大,年初南方部分省区遭遇百年不遇的雨雪冰冻灾害,月份罕见的雷雨大风冰雹袭击了湖南、湖北等地,两次灾害均造成了严重人员伤亡和巨大经济损失。月日,四川汶川等地又发生了级强烈地震,伤亡惨重。月日以来,江淮、江南和华南地区持续出现大范围强降雨。据有关专家分析,自然灾害的发生具有某种程度上的相关性,新中国成立以来出现类似今年南方暴雪冰冻天气共有四次,其中两次分别发生在~年及~年,而在年、年北方出现强降雨,黄河中游都发生了大洪水。年,四川茂汶叠溪发生级地震,北方大面积降雨,黄河下游多处决口;年四川茂汶发生级地震,黄河花园口站发生立方米每秒的洪水,是建国以来黄河出现过的最大流量;而年在四川松潘、平武之间相继发生了两次级地震,唐山发生级地震,黄河花园口站发生立方米每秒的洪水。今年汶川级大地震,北方是否出现强降雨天气,我们不能断定。但是,无论这些现象的发生是偶然还是必然都应该引起我们的特别关注,提高警惕。我省处于北方多雨带的中心,今年月份以来,全省平均降雨毫米比历年偏多比上年偏多。从月日开始,我省进入汛期,据气象部门预测,今年夏季(月)我省降雨可能偏多至成,我省局部出现暴雨洪水引发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很大,防范地质灾害面临的形势非常严峻。
(二)突出重点,认真组织开展地质灾害隐患排查避险工作。各级国土资源部门要在前期开展汛前隐患点排查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对隐患点的排查工作,特别对奥运场馆周边、公路铁路沿线、重大建设工程区、旅游景区、学校、医院等重点区域要重新开展一次拉网式排查,确保不留死角。对发现的地质灾害隐患点,要迅速作出危险性判断,及时划定地质灾害危险区、易发区,设置相应的警示标志,并逐一制定应急预案,落实监测、报警、人员疏散、应急抢险等各项措施。对存在严重威胁的地质灾害隐患点,要实行全天候的专人监测,必要时采取应急避险措施。
(三)切实加强地质灾害预警预报工作。省厅与省气象局联合开展的汛期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工作,已于月日起开始运行。如有三级以上的预报预警信息,将通过山东卫视晚间新闻(时分)、山东人民广播电台新闻频道气象预报栏目(早:、晚:)和“山东地质环境信息网”发布。各市、县(市、区)要加强对汛期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信息和天气预报信息的收听、收看工作。当有涉及本地区的三级以上预报预警信息发布和不良天气情况时,要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电话、手机短信等多种途径及时传达提醒当地有关乡镇、村和单位,提早采取相应的避灾减灾措施。
(四)提高群众防灾意识,发挥群测群防作用。要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宣传手册、明白卡等各种手段,加大对地质灾害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开展必要的避险演练,增强基层领导和广大干部群众的防灾意识,提高自救、互救能力。要充分发挥基层组织和干部群众的作用,把防灾避险、监测预警任务全面分解落实到城镇、乡村、学校、医院、企业等单位及相关责任人员,把各项监测预警手段落实到存在地质灾害隐患的重点区域。
(五)认真落实预案,提高应急反应能力。对发现的地质灾害隐患点要及时编制防灾预案,对已编制的防灾预案要加强宣讲工作,让群众知道预案中确定的预警信号、避让线路、避灾地点等有关内容,使群众遇到险情能够按照预案有序避灾,有条件的地方要开展应急演练,通过演练来提高预案的可操作性和可靠性。要对预案中确定的避灾地点组织一次全面的调查评价,以确保避灾地点的安全性。各级地质灾害应急分队、小分队要进入高度战备状态,做好人员、车辆、设备、物资等应急准备,及时根据地质灾害预报预警信息、天气预报信息对地质灾害易发区和隐患点开展险情巡查,确保地质灾害险情灾情早发现、早处理,把地质灾害产生的破坏减小到最低。
(六)加强值班工作,确保信息畅通。汛期是地质灾害防治的关键时期,各级国土资源部门要认真落实汛期值班制度,实行领导带班和专人值班。各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分管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负责同志以及应急处置人员必须保证手机小时开机,重要岗位实行主副班制度,以确保足够的应急力量和应急预案的随时启动。要坚持地质灾害速报制度,如遇到突发地质灾害险情和灾情,当地国土资源部门要在第一时间到达灾害现场进行应急处理,并迅速上报地质灾害信息,为上级国土资源部门指导防灾救灾提供科学依据。
(七)继续深化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近年来,由矿山开采造成的地质环境问题不断增多,导致的地质灾害时有发生。要把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作为防治矿山地质灾害的重点任务,一是要制定和实施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规划,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工作确实取得实效。二是要进一步落实矿山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制度,督促矿山企业对采矿造成的矿山地质环境破坏及时治理,把因采矿而可能造成的地质灾害隐患消除在萌芽。三是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积极探索多渠道融资方式,加快矿山环境治理进程,努力消除历史遗留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四是要加强矿山地质环境监测管理,及时掌握矿山地质环境情况,及时处理可能造成的地质环境问题。特别是滥采滥挖的小矿山,既堵塞河道、污染环境、破坏耕地,汛期易导致地质灾害,又违法用工、偷税漏税,易诱发群体性事件,必须坚决关停。
(八)加强科技创新,提高科技防灾水平。目前,我省科技防灾水平总体偏低,要积极争取建立各级地质灾害防治专项资金,加大资金投入,在防治工程的设计理念、技术、监测设备、预报水平提高的关键技术上组织攻关开发创新。要将卫星遥感系统、地理信息系统等先进技术引入地质灾害防治领域,打造地质灾害应急信息平台,为及时、到位、高效开展地质灾害应急反应提供保障。
三、集中治理重信重访,切实把来省进京上访增多的势头压下来
今年前个月,省厅共受理群众来信件,接待来访起人次。同期,国土资源部、国家信访局、国家土地督察济南局、省信访局交办信件件,省领导批办件,共计件。在上述信访事项、案件中,扣除重复信访,实际总计件起,其中省厅重点督办的件,已处结上报件,处结率。全省国土资源信访形势总体平稳,全国、全省“两会”及重大节日期间没有发生影响社会稳定和上访“老户”滋事丢丑的信访突发事件,来省厅滋事闹访的比往年也明显减少,有力维护了全省社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大局。
但是,信访工作形势依然严峻:一是来省进京上访增多。月来省厅信访总量、来信量、来访人次分别比去年增加%、和。一季度,我省群众进京到部上访量分别排全国第二和第三名,我省群众到国家土地督察济南局的信访量也以每月的幅度递增。据国家土地督察济南局部分抽查,信访群众反映问题基本属实。月日,国家土地督察济南局向省政府发出了“关于进一步强化土地信访工作切实维护社会稳定的(督察)函”。才利民副省长做了重要批示。二是群众信访反映的问题以违法占地为主。属于违法占地搞非农业建设的件(起)占。三是重复信访问题比较突出。前个月重信重访率逐月增高,月份来省重访率%,月份已达%,个别市重访率超过%;省厅受理的来信中重信件,重信率为%。四是地区之间不平衡,个别地市问题比较集中。
当前国土资源信访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群众长期信访反映的问题处理不到位。“五一节”前省厅排查的件重点信访问题和案件,%以上的属于年之前发生的问题,重点信件办结率仅为%,重点上访事项和案件办结率仅为%。占上访总量的违法占地案件,有的长期拖着不处理,有的以罚代法处理不到位。二是重执法处理事,轻化解矛盾稳控人。对信访问题,只处理事,不回访上访人,不做具体细致的疏导沟通工作,导致重复来省再访。三是对待上访“老户”,工作软弱,措施不力。对上访老户反映的问题,应积极报告当地党委、政府,与有关部门通力配合,综合解决,但一些基层国土资源部门既不争取上级部门支持,也不向当地党委政府报告,对上访老户放任不管,一味强调上访人无理,不反思自身工作不力。应该说,以上列举的问题在各市都不同程度的存在。下一步,要针对存在问题,采取有效措施把来省进京上访增多的势头压下来。
(一)集中治理重信重访。对省厅交办的件重信重访、重点案件,各市局要逐件逐案分析原因,制定工作措施,落实办案人员,限定办结时限,集中攻克一批“钉子案”、“骨头案”,实现大多数重复信访案结事了、息诉罢访,月底前要将办结情况,按照一案一卷的标准,附信访人《回访单》送省厅复核、抽查。对省厅近期交办的信访案件,各市要确定责任科处室和市局包案领导,列表上报省厅备案。对本市不能办理化解、需要由省厅直接办理的信访案件,要提出正式申请。对经核实不属国土资源部门受理的,要向信访人出具“不予受理告知书”,并告知其应受理单位。对应由多部门共同办理的,要向本级党委政府及信访主管部门报告,依靠联席会议机制作出及时处理。特别强调一点,对信访案件的处理结果一定要告知信访人,减少因不知情出现重信重访问题。
(二)依法规范信访行为和信访秩序。一是坚持“双向规范”。一方面,要规范信访工作人员的行为,对初信初访的办理,要深入调查,客观公正处理,做好矛盾化解和思想疏导工作,把大量矛盾问题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避免重信重访。另一方面,要规范信访人的行为,对非法集会、寻衅滋事、冲击党政机关等不法行为,要配合公安等司法部门,采取有效措施制止,纵容迁就只会带来更复杂的不良后果。二是努力在“事要解决”上下功夫。对群众的合理诉求,能尽快解决的,决不推拖;能一次性解决的,坚决到位;能在基层解决的,不推给上级。要把落实逐级上访、“三级终结”的信访制度与真正为信访群众解决问题结合起来,不能只履行信访程序,不解决问题,更不能任凭信访人反复信访,既不答复信访人,也不向上级反馈情况。
(三)加强执法监察,落实土地违法问责制。随着群众法制意识的提高,无理取闹的信访已是少数,多数信访反映的问题都是违法问题,违法占有、使用国土资源已经成为群众信访的主要根源。解决信访问题必须加强执法监察,从源头治理。一是要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下查一级、有案必查”的原则,严格执行国土资源违法案件查处标准,对巡查发现、信访举报、媒体披露、上级交办的案件特别是违法批地、非法占地、以租代征、补偿不到位的重点典型违法案件抓住不放,一查到底,公开曝光。今后凡群众举报查实而当地国土资源部门未上报的案件,上级国土资源部门要追究当地国土资源部门失职渎职的责任。二是要继续完善国土资源部门与纪检监察机关、公安司法机关的配合联动机制,狠抓对国土资源违法案件人和事处理到位问题,一定数量的重信重访就是因为初信初访后,国土资源部门去查了,但是处理不到位,该拆除的不拆除,该复耕的不复耕,该追究责任的人不追究,于是再次信访。近期省厅与监察厅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征地工作情况专项清理的通知》,对年征地过程中,征地程序不规范、征地补偿费兑付不到位和已征未供问题进行专项清理,纠正征地过程中侵害农民利益的行为。今后凡重大违法、信访问题处理不到位的地区,省厅将停止对该地区的征地审批。三是要兑现严格土地违法问责制。要用责任追究来落实制度,改变一些地方执法难的困境。监察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土资源部出台了《违反土地管理规定行为处分办法》,省厅出台了《山东省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执法监察责任追究暂行办法》,这两个办法分别就落实政府问责制和国土资源系统内部责任追究制做出了明确规定,请同志们在系统内外做好宣传,告诫有违法企图的人不要顶风作案、以身试法。
(四)不断提高基层信访工作能力。解决重信重访问题,重心在基层,要把提高基层信访工作能力摆上重要位置。一是要提高县级国土资源部门查处违法案件、解决重大矛盾纠纷的能力。要坚持信访与执法监察、信访与行政审批“双向联动”制度,对群众信访反映的问题快查快办,不拖不等;对重大矛盾纠纷全力化解、耐心疏导,切实做到结案息访。二是要提高乡镇国土资源所发现违法线索、消除矛盾纠纷萌芽的能力。信访和执法是乡镇国土所的主要任务,要认真开展动态巡查,及时发现违法线索,早制止、早处理,防止事态变大、事情变复杂。三是要提高国土资源协管员、信访信息员的信息捕捉能力,做到国土资源违法行为、群众信访事件“一动即知”,有效预防和处置突发事件。
(五)做好应对突发事件的准备工作。一是落实值班制度的。有事报情况,无事报平安,遇有紧急、重要事项或突发事件要立即上报,并迅速组织处置。二是完善应对信访突发事件的工作机制。要与防范地质灾害一样,制定处置群体越级上访及信访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预案,确保人员、组织、车辆装备落实到位。三是要高度重视信访稳定工作情况信息的搜集和掌握,及时获取深层次、预警性的情况信息,牢牢把握工作的主动权。
四、加强组织领导,切实担负起保一方国土平安的政治责任
(一)明确职责,强化领导责任。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和信访稳定工作既是各级国土资源部门的重要任务,也是各级政府的重要职责。会议结束后,要将会议精神连同本地汛期地质灾害防治、信访稳定工作情况向政府主要领导汇报,争取政府领导的支持。全省各级国土资源部门要认真落实地质灾害防治和信访稳定工作责任制,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靠上抓,将任务细化分解,落实到具体科室、具体人。在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中,各级国土资源部门主要领导要深入地质灾害防治一线,亲自组织排查重大灾害险情,帮助指导地方解决实际问题,督促防灾各项任务的落实。在信访工作中,各级国土资源部门主要领导要亲自督查重大疑难信访案件的解决,亲自组织协调突发性群体性上访问题的处理,亲自阅批重要来信、接待重要来访。
(二)协调配合,强化共同责任。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和信访稳定工作还必须要加强与各有关部门的密切配合。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中,要加强与气象、水利、地震等部门的协作配合,充分运用各自的监测网络,密切监测气象、水文、地震和地质灾害发展趋势,建立信息共享和会商机制,及时作出科学准确的分析判断;发现地质灾害险情,需要向建设、交通、水利、铁道、旅游、教育、安全生产监管等有关部门的通报的,要及时通报,积极主动地配合有关部门,合力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在信访工作中,要充分发挥信访联席会议制度的组织协调作用,进一步巩固和完善政府领导、部门协调、统筹兼顾、标本兼治、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的大信访工作格局。特别是要加强与乡镇政府的配合联动,保持经常性的联络畅通和信息交流,随时应对处置突发群体上访事件。
(三)加强督察,强化责任落实。要按照国土资源部和省委、省政府的有关要求,加强对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和信访工作任务的监督检查。为进一步加强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领导,省厅重新调整了省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和汛期地质灾害应急指挥系统成员,由我任领导小组组长,由柏贵生同志任应急指挥系统指挥长,省地震救灾应急分队也是汛期地质灾害应急分队,在随时准备支援灾区的同时,要利用主汛期来临之前的这段时间,对各市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情况开展巡查、指导。省厅将组织督察组,对重点信访问题和案件处理情况进行复查和抽查,对信访案件特别是重信重访案件高发地区,实施重点监控,对重大典型案件的处理实施挂牌督办。
(四)建设队伍,提高工作水平。建设一支专业化高素质的地质灾害防治技术队伍和信访干部队伍,是进一步做好当前地质灾害防治和信访稳定工作的需要,我们要把技术精、业务熟、责任心强、精力充沛、有进取精神的同志充实到地质灾害防治和信访工作一线,把最可靠的人放在最不可靠的地方接受锻炼。地质灾害防治是一项专业很强的技术工作,目前省厅已经有了专业的地质灾害监测防治机构,建立了地质灾害防治专家库,当务之急是各市要抓紧建立地质环境监测机构,尽快设立地质灾害防治专项资金,充实地质灾害应急队伍,提高地质灾害应急队伍装备水平。要按照“信访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的要求加强信访队伍建设,进一步健全机构、充实人员。要让信访干部多参与国土资源业务工作,丰富业务知识面,全面掌握有关政策,提高熟练运用有关法律法规的能力,更好地促进信访问题的解决。
同志们,抗震救灾工作已进入安置群众、灾后重建的紧要关头,奥运会开幕在即,在这个关键时期,全省国土资源系统的同志们一定要按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切实做好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和信访工作,努力创造一个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为抗震救灾取得全面胜利和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做出积极贡献,让省委省政府放心,让全省人民放心。
第二篇:在2012年汛期地质灾害防治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
在2012年汛期地质灾害防治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
市政府副市长 魏常平
一、2011年全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成绩显著
2011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国土资源厅的关怀和指导下,在各区县和市级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我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取得了较好成绩,最大限度地降低了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继续保持了预案内地质灾害点未造成人员伤亡的良好局面。一是科学编制预案。我市认真编制了《宜宾市2011年地质灾害防灾预案》和《宜宾市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并报市政府发布。预案确定了56处市级地质灾害监测点并落实了监测责任人。进一步完善了市、区县、乡、村、社五级监测预警网络。二是扎实抓好宣传工作。投入资金74.96万元,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深入区县村社开展培训会616次,培训20万余人次,发放地质灾害防治宣传资料6.29万份。投入资金98.86万元,开展应急演练209次,参与人数8万余人次。三是认真开展“五查”工作。重点排查了重点建设项目、公路两侧以及场镇、学校、施工人员聚集区、旅游景点等重点区域,查明隐患点921处,威胁到4.17万人生命安全,发放防灾明白卡6721份、避灾明白卡12724份,聘请了931名群众为地质灾害隐患点的现场监测员。全市全年发生地质灾害11起(滑坡5起、塌陷3起、崩塌3起),1人死亡、2人受伤,造成经济损失1042万元,预案内地质灾害隐患点未造成人员伤亡。全市全年地质灾害成功避险1起,挽救了141人的生命。四是继续推进地质灾害防治长效机制建设。建立健全了汛前排查、汛中巡查、汛后复查、汛期24小时值班、灾情险情速报、应急处置等制度。全年投入276.45万元启动了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的编制工作。五是认真开展避险搬迁安置工作。2011年共争取到省财政资金48万元和区县配套资金14万元开展地质灾害易发区群众避险搬迁安置工程,搬迁安置群众60户,完成省下达目标任务50户的120%。六是积极推进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各区县投入资金1146.67万元,开展了长宁县长宁镇城区边坡治理、兴文县仙峰乡仙峰村海子坝危岩应急排危、高县焦村镇龙潭村“10.15”滑坡应急抢险、筠连县镇州镇尖峰村应急除险、宜宾县安边镇豆坝村金江组危岩应急排危等17个应急除险工作。高县趱滩乡老鱼池滑坡治理工程、筠连县镇舟镇中学滑坡治理工程、南溪区青龙咀废弃煤矿矿区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工程全部开工。屏山县中都镇灯盏窝滑坡,翠屏区菜坝镇石马村八社油坊坡潜在不稳定斜坡,高县四烈乡金星村大池组滑坡,兴文县僰王山镇同心村1、3社同凤园滑坡等8个地质灾害隐患点纳入了省重大地质灾害治理工程项目库,正在开展勘查设计工作。
二、进一步提高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认识
面对地质灾害突发性强、动态变化大、隐蔽程度高以及防灾工作具有长期性的特点,我们要立足于抓隐患,全面掌控已知地质灾害隐患点;立足于防大灾,将工作部署置于最为恶劣的时空条件内;立足于战全年,突出汛期这一关键时段;立足于保全市,突出防灾减灾重点,及早谋划、及早部署、及时落实,努力构筑群测群防、避让搬迁、应急除险、工程治理“四道”防线,确保2012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取得新成效。
根据气象部门预测,预计2012年我市总降水量正常偏少,但有2—3次区域性暴雨,特别是局部强降雨很可能引发较严重的地质灾害,如何做好防灾工作对我们来说是一个重大考验。现在的和谐社会、以人为本已经把安全问题摆在了非常重要的位置,我们必须要高度重视。事故往往都是在不经意间发生的,有些事故在发生前想都想不到。从前段时间的检查情况和从侧面了解的情况看,在地质灾害防治上我们大部分区县、乡镇和部门都是重视的,但也有部分地方工作中仍然存在不少漏洞,比如说监测记录、值班记录不全,临灾避险预案不健全,监测责任人工作不落实等问题,分析产生这一系列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第一种是观念偏差。过分的热衷于GDP,认为地质灾害防治浪费钱,搞好了GDP也不会增长,看不见成绩,因此愿意把钱投入到能够立竿见影的地方。
第二种是侥幸心理。认为地质灾害点虽然列入了预案,但是几十年都没有发生灾害了,监测、记录是多余的,白费力气,不处理也不会出现大问题。
第三种是畏难情绪。地质灾害点多,监测、治理和搬迁耗时多,投入多,开展困难,只有听天由命。
因此,同志们一定要进一步端正思想态度,提高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认识,做好这项事关全局的工作。
三、全力打好汛期地质灾害防治攻坚战
根据掌握的情况,当前我们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还存在一些欠缺和不足,我们要切实增强忧患意识,危机意识,立足防大灾,抗大灾,减大灾,主动出击,全力打好汛期地质灾害防治攻坚战。
(一)强化领导,强化责任,强力落实决定要求。《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决定》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提出了28条要求,市政府也将出台实施意见,各级政府一定要强力落实。一要加强领导。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区县、乡镇政府主要负责人是第一责任人,对本地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负总责。分管副区县长、副乡镇长是第二责任人,对灾害防治工作的落实负责。二是要落实责任。按照《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394号令)要求,对在地质灾害防范和处置中玩忽职守,致使工作不到位,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依法依规严肃追究行政领导和相关责任人的责任。这两点既是决定的要求,也是我们衡量各级政府是否从体制、机制上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抓实、抓好的评判标准。
(二)部门联动,上下互动,共同推动防灾工作。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是全局性工作,不是哪一级政府单独的工作,也不是国土资源部门一家的事情,涉及到交通、水务、住房城乡建设、教育、扶贫移民、安全监管等部门。因此,一定要联动、互动,共同推动。一是部门联动。部门之间要建立健全联动机制,通力合作,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形成强有力的地质灾害防治联动机制,按照当年的《地质灾害防御预案》和《地质灾害应急救援预案》的要求,实现无缝对接,分行业联动结合起来,运用各条线的力量,发挥各部门优势合力应对。二是上下互动。市国土资源局、市政府应急办对区县工作要加强指导、沟通、统筹,区县对市上要加强反馈、贯彻、支持,使市上与区县融合互动起来,推动防灾工作开展。
(三)群测群防,群专结合,群策群力防治灾害。地质灾害之所以难防,是因为灾害的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也要求我们必须靠大家的力量,靠专家的力量,群策群力防治灾害。一是群测群防。要加强群测群防的组织领导,健全以村干部和党员群众为主体的群测群防队伍。引导、鼓励基层社区、村组成立地质灾害联防联控互助组织,广泛发动社会各方面力量积极参与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切实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在动员群众、宣传教育等方面的作用,鼓励公民、法人和其他社会组织共同关心、支持地质灾害防治事业,构建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格局。对群测群防监测人员各级政府要给予适当经费补贴,并配备简便实用的监测预警设备。二是群专结合。要积极发挥专家在防灾工作中的作用,积极构建群众参与,专家把关,科学防灾的工作格局。各地要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加强对群测群防监测人员等的防灾知识技能培训,不断增强其识灾报灾、监测预警和临灾避险应急能力;要组织专家对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点的防御预案进行会审,科学确定隐患点的临灾避险方案;相关部门和各区县要组织专家开展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宣传培训,广泛培训学校师生,乡镇、村社干部,教给他们必要的防灾知识。灾害发生后,各地要组织专家分析形势,研判趋势,搞好防灾部署,尽可能避免次生灾害带来的损失.(四)全时段,全区域,全面开展防灾工作。一是全时段。这里面包括了24小时值班制度,24小时监测制度。在24小时值班方面,从市上到村组都要加强值班值守,及时上报灾情、险情信息,这样才能够及时开展应急救援,避免次生地质灾害造成人员伤亡。特别要强调一下的就是乡镇上的值班工作。因为乡镇是政府在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中的桥头堡,直接面对村社监测人员,预警预报工作往往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要加强乡镇值班制度的建设。24小时监测制度的落实要靠村社,很多成功避险案例告诉我们,第一时间发现险情的往往是离灾害最近并且受到灾害威胁的农户,因此在村社这一级的监测人员选择上一定要选择离隐患点近并且受到灾害威胁的人,因为这个事情也关系到他自己的性命。二是全区域。既要加强对城镇、乡村、学校、医院、旅游景点等人口密集区的地质灾害的防范,也要加强对零星的农户房前屋后,村道等地方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在工作中要尽可能思考哪些地方有可能发生地质灾害,有针对性地部署气象、水文、地质灾害等专业监测设备,加强监测预报,确保及时发现险情、及时预警。地质灾害防不胜防,我们只有更加留心,更加小心。在全域防灾中的全部隐患点,无论是新发现的还是存在多年的,都要有针对性的预案。
(五)抓避让,抓治理,抓好灾害综合整治。对地质灾害实施整治是彻底消除地质灾害威胁的有效方法。在整治工作中将灾害分为三类区别对待。对人口不集中,治理耗资大的隐患点群众实施搬迁避让;对地处人口稠密、工矿企业多,治理耗资大的隐患点争取资金整治;对地处人口稠密、工矿企业多,治理耗资小的隐患点安排资金进行整治。一是抓避让。避险搬迁分永久性搬迁和临时性搬迁两种,永久性搬迁要作为防治地质灾害的长期战略,坚持不懈,按轻重缓急分批实施。要把地质灾害防治避让与扶贫开发、生态移民、新农村建设、小城镇建设、土地整治等有机结合,统筹安排资金,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优先搬迁危害程度高、治理难度大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周边群众。要加强对搬迁安置点的选址评估,确保新址不受地质灾害威胁,并为搬迁群众提供长远生产、生活条件。二是抓治理。对一时难以实施搬迁避让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各地要加快开展工程治理,充分发挥专家和专业队伍作用,科学设计,精心施工,采取防水、加固、控制等综合措施整治。有的地质灾害可以通过挖沟引水、加固、爆破来避免,同时各区县不要在地质灾害威胁区域再新建建筑物、扩大规模和增加人口。
四、进一步健全防灾工作保障机制
(一)加快地质灾害防治队伍建设。各区县要建立健全与本地区地质灾害防治需要相适应的专业监测、应急管理和技术保障队伍。目前,各区县均成立了地质环境监测站,但进人的情况并不理想,有些区县还出现了专业技术人员来了又走的情况。各区县要进一步转变观念,适当降低进人门槛,引进一批专业技术人员。
(二)加大资金投入。各级政府要将地质灾害防治费用和群测群防监测员补助资金纳入财政保障范围,根据本地实际,增加安排用于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财政投入。同时,要建立健全地质灾害防灾避险有功人员的奖励机制,激励一线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每个区县每年按财政收入的一定比例来搞这个工作,要基本能够保证监测人员的补助、地质灾害宣传培训、地质灾害应急演练和地质灾害防灾避险有功人员的奖励。
(三)逗硬奖惩制度。各级要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纳入到部门、单位和个人的考评中,对那些工作不在状态、措施不落实、反应不及时、处置不得力而造成重大人员伤亡的,要严格问责追究。对工作表现突出,特别是成功避灾的要在全市范围内表彰,并给予重奖。
——摘自《市政府副市长魏常平在2012年汛期地质灾害防治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2012年4月5日)
第三篇:全县汛期地质灾害防治暨集体.
全县汛期地质灾害防治暨集体 土地确权登记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县委常委、副县长李和平(2010年7月7日)
同志们:
今天召开的这次会议,有两项任务,一项是贯彻中省市“汛期地质灾害隐患再排查紧急行动会议”精神,研究部署全县下一步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另一项任务就是对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工作进行动员部署。待会,雷县长还要作重要讲话,希望大家认真抓好贯彻落实。根据会议安排,我先讲三点意见。
一、关于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关于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主要讲二方面内容:
(一)肯定成绩,正视问题,迎难而上,高度重视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地质灾害是突发性很高,损毁性极强的自然灾害,极大的威胁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今年入汛以来,通过全县各级各部门和广大群众的共同努力,各级各部门和群众的防灾意识不断增强,防灾制度不断完善,防治措施不断加强,一些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点得到了有效治理,整个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没有发生一例因地质灾害防治不到位而引发的人员伤亡事 1
件。这些成绩来之不易,但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充分认识到当前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中面临的严峻形势:
1.极端天气增多带来新挑战。从气象形势分析看地质灾害防治,今年地质灾害防治形势比2009年严峻,任务比2009年艰巨。我县属于川中丘陵地区,一方面,变化莫测的局地强降雨,使地质灾害的突发性越来越强、监测预警的难度越来越大。另一方面,前期持续干旱造成岩土体松散开裂,山体紧固性发生变化,一旦遭遇强降雨,发生突发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的概率将会明显增加。今年南方地区陆续发生的各类重大地质灾害灾情就是明显的案例。所以,地质灾害防治应始终保持高度警惕,各地都要常抓不懈。
2.受汶川地震影响防治任务加重。我县属于汶川强地震波及区,“5.12”地震以后,全县部分山体松软,使得地质灾害隐患成灾具有很强的不确定性,再加上受植被覆盖、地形差异所限,还有不少的地质灾害隐患点未被发现或未被判识尚处于隐蔽状态。一旦出现事件,后果不堪设想。
3.人为工程活动导致防灾压力剧增。这两年,全县铁路、公路、水利、城镇建设等基础设施以及重大工程项目建设人为切坡很多,如果项目单位防灾减灾意识不强、勘查不充分、施工不规范、监测防范不落实,极易引发地质灾害和人员伤亡。这两年,在这方面的教训特别突出,大家一定要引起高度重视。
4.防灾工作中还存在薄弱环节。近些年来,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虽然取得了较大进展,但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我们的工作中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基层技术力量比较薄弱,防灾经费和装备不足;当前地质灾害排查有待进一步加强,部分重要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得不到及时治理;部分企业、施工单位防灾重视不够,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流于形式;灾情险情分析判断不够准确、报告不及时;特别是部分管理人员和群众防灾意识淡薄、减灾避险能力不强等。这些,都是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中的难点问题,要进一步采取有力措施坚决克服。
(二)铁定决心,强化责任,确保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取得实效
1.摸清家底、掌握实情。目前我县地质灾害隐患还有一些未全面掌握,还有遗漏。因此,各级各部门一定要按照省、市会议安排部署,在规定时间内对本行政区域或系统内部再次开展一次“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大规模拉网式的地质灾害隐患排查检查。重点对居住在靠山靠崖的农户、村庄、学校、主要矿区、铁路沿线、公路沿线、水利设施、移民搬迁点、城镇集市等人口密集地区,地质灾害易发区、城区周边地质条件复杂地段进行详细的排查检查。对排查发现地质灾害点,务必要划定危险区,设置警示标志,发放防灾避灾明白卡,明确监控责任的单位和监测人员,落实、宣传好点上应急预案;一旦发现险情时要及时采取应 3
对措施,迅速把受灾害威胁的人员转移安置到安全地区,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2.明确主体,落实责任。根据国务院《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等相关规定。为防止发生责任不清,职责不明,推诿扯皮的现象,在这里,我再次强调一下相关责任主体。一是自然原因诱发的地质灾害,由辖区乡镇政府负责防治;二是工程等人为因素诱发的地质灾害,由“谁诱发谁负责”防治,各方面一定要尽职履责,不推不拖,通力合作,共同把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抓好抓落实,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一是明确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责任主体。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各镇乡人民政府、工业集中发展区管委会、城工办是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责任主体,乡镇长、主任是第一责任人;按照“行业管理”的原则,涉及相关部门也是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中的责任部门,务必在职能职责范围内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这是大家必须保持的一个清醒的认识。同时,在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中,监测预报是有效预防地质灾害的重要手段,各级各部门一定要引起高度重视,要落实专人、落实经费、落实责任,确保地质灾害监测工作落到实处,要将监测补助及时发放到各灾害隐患点监测人员手中,以便监测人员开展日常监测工作。
二是明确地质灾害治理工作责任主体。再次明确一下,对辖区内自然因素造成的地质灾害,分别由当地人民政府负责治理;4
因工程建设等人为因素引发的地质灾害,按照“谁引发,谁治理”的原则由责任单位或责任人承担治理。
3.群测群防,开展演练。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县、乡(镇、街道)、总支、行政村、灾害点五级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体系,层层签订防灾责任状,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要切实做好应急处置准备的各项工作,一旦发生灾情、险情,要按照相关规定启动应急预案,及时赶赴现场,全力做好应急处置和抢险救灾工作。对重大险情灾情,要及时报告,确保每个地质灾害点责任、措施落实到位。同时,在本月内要针对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点由乡镇政府组织受险群众开展一次应急演练工作,通过应急演练,及时发现问题,进一步完善应急预案,确保预案科学、实用、有效。
4.部门协作、形成合力。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仅靠国土资源部门是不够的,需要联合相关主管部门齐抓共管,要使“大家齐防灾,防灾为大家”的理念深入人心。刚才,相关镇乡和部门就本部门如何做好地质灾害防范工作讲了作了很好的经验交流,其他乡镇和部门要对照学习逐一安排落实。具体再明确一下:一是各乡镇按属地管理原则,都要建立健全领导机构,切实加强辖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领导,把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纳入议事日程,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做到层层有人抓,事事有人管;二是国土资源系统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切实履行好指导、监督、5
协调职能,在县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与有关部门通力协作配合,果断处置灾害,千方百计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三是建设、水利、交通、乡企、民政、安监、教育、卫生、气象等部门和单位,要严格按《地质灾害防治部门责任制》和《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的规定,切实履行好防治职责。
为加大地质灾害统筹协调力度,县政府决定实行联系会议制度,由县地质灾害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定期组织县地质灾害应急指挥部成员单位召开联系会议,研究解决地质灾害各项防治事项,各成员单位将根据自身职能范围切实履行监督管理职责,严格按照研究决定逐一落实。
5.大力宣传,强化培训。这几年成功防灾的案例告诉我们:加强基层干部群众的宣传培训,提高基层干部群众的识灾、报灾、避灾和防灾能力,是有效防范地灾的重要经验。对此,各级各部门要按照县政府的统一安排部署,立即行动起来,组织人员深入乡镇、村社、企业单位、工程建设单位和学校等区域积极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宣传培训活动,实现宣传培训工作全覆盖,不留盲点,要确保宣传培训从上到下落到每个乡镇、村、每个涉危群众,每个施工单位、每个工地以及每个学校、企事业单位,必须将宣传落到每个操作层面,这是地质灾害防治宣传工作的基本要求,也是衡量宣传效果的标准。要借助多种宣传渠道、宣传媒体,发放宣传手册、卡片,播放宣传资料,不断提高社会各界防灾减灾意6
识和自救互救能力。县国土资源局要确定宣传的具体内容、形式,加大对各地、各行业的业务指导和宣传指导。各相关部门特别是各类宣传媒体,要落实行业主管责任,义务开展宣传。
6.加强管理,注重规范。各地各部门一是要进一步加强对各类人为工程活动特别是在地质灾害易发区内的各种工程建设活动的监督监管,按照各自职能,认真履行职责,相互支持,协调配合,督促责任人进行治理或进一步加强防范措施,要坚持把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治理、验收作为整个建设项目预审、规划、报建、验收的前置条件。二是要对新建农房加强地质灾害防治的宣传,让新建农房远离地质灾害隐患。三是要督促非煤矿山编制完成《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并按照方案对矿山企业开采引起的矿山地质环境破坏进行有效的治理。
二、关于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工作
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是中央十七届三中全会《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重大问题的决定》部署开展的,2010年,县人民政府与省人民政府签订了政府工作目标责任书,我县也是全市唯一的试点县,今年必须全面完成。如未按期完成,不仅影响我县年终目标考核,还将影响市委、市政府年终目标考核。所以要求各乡镇人民政府、各相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密切配合,认真落实保证完成今年的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颁证的目标任务落实。
(一)工作目的。集体土地所有权是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的核 7
心。农村集体土地确权是明晰土地产权主体,实现农村土地有序流转的基础;是加强耕地保护,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促进家庭土地承包经营权规范有序流转,保护农民群众合法权益,维护农村社会稳定的根本途径;也是做好当前农用地转用、土地征用、土地整理等工作的必备条件。今后,转用、征用集体土地和土地开发复垦整理建设项目立项时,应当提供《集体土地所有证》,作为项目审查、征地补偿的依据。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开展这项工作的重要意义,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全面推进这项工作的开展。
(二)工作任务。全县范围内的农村集体所有土地(包括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均属这次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范畴。农村宅基地确权登记工作去年已做安排部署。
(三)工作目标。依法明晰界定土地产权关系,完成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工作,实现城乡土地登记全覆盖和数字化管理,建立土地产权管理信息系统和土地登记资料公开查询系统。
(四)工作时间。2010年7月底前完成试点工作,8月全面推进,年底前全面完成全县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登记工作。
(五)工作保障。为保证该项工作顺利开展,圆满完成。县人民政府决定将该项工作纳入政府目标考核,实行月度考核,年终按10%进入乡镇综合目标分。
(六)工作主体。镇乡人民政府是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工作的责任主体,要把这项工作列入当前的议事日程,成立协调领导小组,抽调6-9名专职工作人员负责该项工作的开展,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明确人员责任和工作任务,保证该项工作的顺利圆满完成。
三、关于督促检查工作
为确保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和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工作落到实处,县委县政府针对这两项工作将开展专项督促检查,各地各部门务必引起高度重视,对工作措施不力,工作任务未按期完成的将通报并扣减目标分,情况严重的将严肃追究责任。
同志们,地质灾害防治和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工作是关系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切身利益的重要工作,各级各部门要按照县委、县政府的安排部署,高度重视、精心策划,狠抓落实,认真搞好此次汛期地质灾害隐患再排查等相关防治工作以及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谢谢大家!
第四篇: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情况汇报
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情况汇报
时间:2012-01-07 点击:26 次
作者:feiyu9
信息来源:
标签:地质灾害防治
灾害防治
地质灾害
工作进展
地质
5.要求各乡镇在组织实施《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的基础上,编制和完善本辖区内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和应急预案,要加大对预案的宣传力度,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对应急预案的认知度,并积极开展预案演练。
四、具体工作措施
(一)加强监管,防患未然。加强汛期矿山和山区道路、水库等次生地质灾害的防治,同时严格执行建设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制度,对违反有关规定人为诱发地质灾害并造成重大损失的坚决依法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二)加强监测,群测群防。建立全民参与的群测群防体系,并将监测预警责任制落实到具体单位、具体人员,提高群众的防灾水平和自救能力。
(三)加强治理,消除隐患。把地质灾害防治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调动社会各方面积极性,加大治理力度。
(四)加强保障,抓住重点。完善预警预报平台,做好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预测预报工作,要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地质灾害的发生,尽量避免或减少地质灾害损失。
(五)加强制度建设,严明汛期纪律。继续强化地质灾害隐患点巡查核查制度、汛期24小时值班制度、重大隐患点预案编制制度、速报和月报制度,严肃防汛纪律、确保信息、政令畅通。
附件:高台县重点预防的地质灾害隐患点
本文来自国土资源文秘网:http:///1201/n-91948_2.html
第五篇:分管副县长在全县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在全县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县人民政府副县长XXX
2012年X月X日
同志们:
当前,我县已进入主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进入关键时期。为了进一步分析形势,研究对策,部署下一阶段工作,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县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会议。刚才,XXX副局长简要传达了2012年X月X日市里召开的全市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座谈会会议精神,全面客观地总结了我县上半年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情况,讲得很到位。下面,我结合当前地质灾害防治形势,就落实责任,强化措施讲三点意见。
一、认清我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严峻形势
(一)降雨多余往年。
今年入汛以来,我县先后出现6次较大降雨集中期,降雨量比去年同期增加1-2成,局部极端强降雨时有出现,进入汛期后,影响我县的热带风暴可能偏多。在极端强降雨时期,土壤经雨水长时间浸泡,极易引发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出现新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另外,旧的隐患点在强降雨的诱发下,随时可能发生险情,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1
形式相当严峻。因此,县国土资源局和各镇要坚决克服侥幸心理,牢固树立防大灾、应大急、抢大险的思想,扎实做好各项防治工作。
(二)隐患点点多面广的状况在短期内难以改变。受极端天气的影响和人类工程建设活动的增加,我县地质灾害隐患点数量已呈现增多频发趋势。另外,由于我县经济欠发达,我县到现在也还没有建立稳定的地质灾害防治投入机制,县财政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经费支持严重不足,大部分地质灾害危险点长期得不到治理,附近居民长期受到地质灾害的威胁。
(三)人员不足,技术力量薄弱。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基础在基层,关键也在基层,目前,各镇国土资源所缺乏专业技术人员,在应对当前形势下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中,队伍力量显得单薄。
二、我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存在问题
一是少部分乡镇政府和国土资源所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十分被动,比如各类预案的编制工作,明白卡和汛期地质灾害避险通知书的发放工作,县国土资源局多次催促,甚至是县国土资源局协助编制好了预案,到现在也还没有交到县国土资源局,直接影响全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大局。
二是地质灾害防范的知识和相关法律法规知识缺乏,尤其是缺乏防治职责界定方面的知识,在工作当中,没有坚持
“自然因素造成的地质灾害,由各级人民政府负责治理;人为因素引发的地质灾害,“谁引发、谁治理”的原则。
三是对县地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下发的通知置若罔闻,无动于衷,对地质灾害巡查、排查、监测等工作的通知精神不及时传达和落实。
三、切实落实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措施
对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我提出以下7点要求。一是各镇分管领导、国土资源局领导尤其是分管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领导要全面掌握责任区的雨情、地质灾害分布情况、危害情况,熟悉地质灾害防治预案,要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进行全面系统的部署,研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突出问题,不断提高应对地质灾害突发事件的能力。
二是各镇要制定并发布地质灾害防治方案。要认真分析辖区地质灾害形势,科学预测地质灾害发生趋势,明确地质灾害防范重点时段、重点地区,认真制定并组织实施地质灾害防治应对措施。
三是开展检查和巡查专项行动。一查有无新增的地质灾害隐患点;二查老地质灾害点险情;三查地质灾害隐患点的“防灾明白卡”填写是否规范、发放是否到位;四查灾害点的监测员是否到岗到位、思想是否稳定;五查监测工具是否齐全、通讯是否通畅;六查灾害点周围的警示牌是否正确设
置。另外,要利用检查、巡查的机会,加强对防灾责任人、监测员和受威胁群众识灾、辩灾、避灾等知识的讲解。
四是对危险性大、变形迹象较明显、威胁到人和财产的地质灾害隐患点要随时现场检查,检查的重点是有无专人监测、撤离路线和临时安置地点是否落实,预警方式是否明确、大雨前撤离的组织人员、负责人是否落实等等,通过检查,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确保各项防灾措施做实、做细、做好。
五是认真落实各项工作制度。制定地质灾害应急工作规则,细化应急预案,适时演练。根据上级部署和应急预案要求,认真落实汛期值班、险情巡查和灾情速报制度。汛期值班要有领导带班,遇有灾情、险情等紧急情况,第一责任人要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指挥应急处置工作。
六是保障经费。要按照《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的规定要求,把地质灾害防治经费列入财政预算,保障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顺利开展。
七是要大力推进地质灾害工程治理。县国土资源局要积极向上级争取治理专项资金,加快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工程治理,逐步削减地质灾害隐患点,对已获得资金支持的项目,要加快推进项目施工,并做好项目的质量监督,把实事做好。
同志们,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关系到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是政府的民生工程,也是民心工程,希望各镇和有关单
位认清形势,进一步提高对地质灾害防治的重视程度,回去后认真贯彻落实本次会议精神,层层落实责任,狠抓防治措施的落实,扎实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确保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平安度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