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贵州省公路局“十二五”精神文明建设规划
贵州省公路局“十二五”精神文明建设规划
为了进一步提高全省公路局系统行业精神文明建设水平,为新时期公路事业更好更快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根据全国交通运输行业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会议和《贵州省交通运输行业‚十二五‛精神文明建设规划》要求,结合我局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十一五”公路局系统精神文明建设回顾
‚十一五‛时期,公路局系统紧紧围绕公路建管养科学发展这个中心,以‚学先进、树新风、创一流‛活动为主要载体,以持续提高全局系统干部职工整体素质、繁荣行业文化、树立行业文明形象、提高行业文明程度为重点,以推进行行风建设、文化建设、廉政建设、文明创建为抓手,不断改进和加强行业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对促进公路交通快速发展、科学发展、安全发展、协调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
──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机制逐步完善。全局系统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进一步建立健全了党政工团齐抓共管、行业与地方协调推进的体制机制;
──职工队伍理论素养不断提高,理论武装和教育培训不断强化,干部职工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明显提升;
──行业文明创建成果显著。爱岗敬业、创先争优的文明风
—1—
尚逐渐形成,以‚文明单位‛、‚工人先锋号‛和‚文明示范窗口‛、‚巾帼文明岗‛、‚青年文明号‛ 以及‚路政管理达标段队‛等为载体的行业文明创建成果累累。‚十一五‛期间先后有54个单位和20名个人受省、部级或全国表彰,有127个单位和85名个人受地(厅)级表彰。
──行业文化建设不断推进,成效喜人。与长沙理工大学合作开展的行业文化建设研究课题不断深入并初见成效,行业文化实践,活动载体不断拓展,活动逐渐丰富。贵州公路职工摄影协会等职工社团发展迅速,摄影、文学、书画、音乐等艺术创作在局系统职工中蔚然成风,优秀作品不断涌现。
──规范管理、文明服务理念逐渐入脑入心,行业风气明显好转,行业形象显著提升。
──行业凝聚力和影响力进一步增强。在抗凝保通和抗震救灾、抗旱保民生等重大事件中,全局上下迎难而上,主动应对,有效作为;在迎接奥运、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和建国60周年等重大活动中,上下联动,规模大,效果好。彰显了良好行业文明形象和逐渐增强的行业发展软实力。
‚十一五‛期间,全局系统行业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虽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发展不平衡,存在体制、机制障碍,一些单位认识程度不够高,落实成效不明显;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模式还未根本转变,科学化水平不高,观念保守,思路不宽,形式单一,方法手段还比较传 —2—
统;思想教育与管理手段有机融合程度差;制度化规范化还需进一步探索创新;政工干部队伍青黄不接的情况较普遍,整体素质有待提高,待遇未能完全落实、思想不很稳定,不能完全适应新时期新形势和新要求,不利于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整体推进和优势发挥。这些问题需要在‚十二五”期间深化行业文明建设的实践中加以解决和改进。
二、“十二五”公路局系统精神文明建设面临的形势和挑战 ‚十二五‛是全国交通运输行业继续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综合运输体系建设的机遇期,也是转变发展方式、加快构建现代交通运输业、形成畅通、高效、安全、绿色交通运输体系的发展关键期。交通运输部要求全国交通运输行业各部门要把握新形势,贯彻新要求,落实新任务,进一步贯彻落实好‚三个服务‛要求,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好务。贵州省委、省政府已经确立了‚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坚持走新型工业化、绿色城镇化道路,实现又好又快、更好更快的‚十二五‛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全省上下要深入开展‚三项建设‛推动经济社会大发展、新跨越。
面对新的形势,分析贵州省情,我省公路交通建设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全局系统将要担负更加艰巨的历史任务:国省干线公路的管理和养护必须再跃台阶,再上水平;农村公路网必须加大建设力度,逐步完善服务功能;高速公路建设必须再挑重担,更好更快完成任务;行业改革发展必须进一步深化,实现贵州公
—3—
路交通行业建设、管理、服务现代化。作为推动公路交通跨越发展重要的思想保障和精神动力,公路行业精神文明建设也随之被赋予新的内涵,面临新挑战、新任务和新要求。因此,‚十二五‛期间,必须深刻认识和全面把握形势,增强主动性和自觉性,抓好行业精神文明建设,实现‚两个文明‛一起抓。为转变发展方式、加快现代公路交通业发展提供内在动力和有力支撑。
三、“十二五”公路局系统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建设目标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我省‚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的发展主基调和‚工业强省‛、‚城镇化带动‛主战略,推进公路建设、管理、养护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努力做好‚三个服务‛,以把握方向、凝聚力量、推动发展、树立形象、提高行业文明程度和软实力为目标,以践行行业核心价值体系为主线,以推进行业思想、道德、法治和文化建设为主要内容,以‚学先进、树新风、建体系、创一流‛活动为主要载体,转变观念,创新思路,健全机制,强化措施,着力构建行业精神文明,不断提高职工文明素质和行业文明程度,提升行业凝聚力和影响力。为加快全省公路交通发展,推进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文化支撑和舆论环境。
—4—
(二)基本原则
──坚持理论武装。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干部职工;
──坚持服务大局。紧紧围绕现代公路交通发展的中心,服务于交通运输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
──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人的全面发展,尊重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以人民群众关注的突出问题为精神文明建设的着眼点,以人民群众的满意度为文明创建活动的根本标准;
──坚持继承创新。继承行业精神文明建设经验成果,构建符合行业特点的体制机制,创新体现时代精神和科技含量的载体平台和方法措施,提升行业精神文明建设的科学化水平;
──坚持齐创共建。形成党委统一领导、主要领导重视、分管领导负责、班子成员支持、主管部门协调、业务部门配合、上下合力、内外联动、党政工团齐抓共管、行业与地方协调推进的的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机制。
(三)总体目标
努力实现全局系统干部职工队伍整体素质显著提高,文明意识明显增强;交通运输行业核心价值观得以践行,贵州公路行业核心价值体系得以建立并得到广大干部职工广泛认同;公路文化建设取得新突破,行业凝聚力和影响力不断增强;管理科学化、执法规范化、服务文明化程度及社会满意度大幅提升;行风建设成效显著,行业发展环境更加和谐,行业形象得到社会充分认可;
—5—
行业文明创建更加充满活力,活动载体更加丰富,文化品牌更具特色;宣传思想工作水平和舆论引导能力持续提高;精神文明建设长效机制更加完善,整体水平力争跃入全省交通运输行业及全国公路系统前列。
(四)具体目标
──干部职工科学文化素质大幅度提高。认真贯彻落实《贵州省交通运输厅‚十二五‛人才发展规划》、《贵州省公路局‚十二五‛职工教育培训规划》,继续推动公路局系统人才素质工程,深化机制改革,完善选人用人机制,创造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环境。不断引进、培养、使用高素质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加大投入力度,拓宽渠道,发展职工教育培训,提高职工学历层次、优化职工队伍素质结构,切实解决局系统人才结构布局不合理、数量和质量不足,与现代公路交通业发展需求不相适应的矛盾,努力打造一支能够适应现代公路交通行业发展需求的人才队伍。
──通过文明创建促进行业文明程度和服务水平大幅提升。到2015年,全省公路系统创建文明行业、文明单位、文明窗口活动取得明显成效。在继续巩固现有的各级各类文明创建成果的基础上,力争在交通运输部‚十百千‛工程中取得更多新成果;力争新创建一批地厅级以上‚文明单位‛、‚文明示范窗口‛、‚先进班组‛、‚五一劳动奖状‛、‚工人先锋号‛等先进集体;力争50%以上青年集体建成地市(省直)以上级‚青年文明号‛;新争创一 —6—
批国家级省部级‚劳动模范‛、‚五一劳动奖章‛、‚巾帼建功立业标兵‛、‚岗位技术能手‛等先进典型个人;省局系统创建2-3个有特色、有影响力的文明服务品牌。
──继续推进行业文化体系的研究和构建,局系统行业文化建设实现新的突破。到2015年,初步建立起适应贵州公路发展要求,凸显行业特色的文化体系。具有行业、地域特点的核心价值体系基本形成,行业价值理念深入人心;具有行业特色的文化活动经常开展,并创造一批体现时代精神、能在全社会广为普及的优秀文化产品,推出一批文化建设示范单位;理念文化、形象文化、安全文化、廉政文化建设等方面取得新成效。
──行业形象继续提升,行风建设再上新台阶。继续推进全局系统行业形象建设,行业行为规范不断完善普及,行业服务标志标识基本统一。全局系统树立起依法治路、诚实守信、公开透明、清正廉洁的路风行风,完善公路职工职业道德诚信体系和反腐倡廉惩防体系,公路行政管理规范化、行政执法‚阳光化‛、人性化、行政监督‚网络化‛迈上新的台阶,基本实现公路无‚三乱‛,安全无事故,执法无错案,廉政无案件。在全局系统树立一批 ‚文明执法示范窗口‛单位。
──宣传思想工作水平和舆论引导能力持续提高。行业思想政治理论建设持续加强,建立和完善一支能够适应工作需要的政工队伍;建立健全一套行之有效、保障有力的行业思想政治工作和新闻宣传工作机制;加强与社会媒体长期有效的合作与联系,—7—
继续办好《贵州公路》及各基层单位创办的行业内部宣传载体,逐年开展具有行业深度和影响力的新闻宣传活动,为全省公路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四、“十二五”公路局系统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及任务
(一)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筑牢精神文明建设的思想基础
──扎实抓好科学理论武装。继续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特别是以科学发展观为重点的党的创新理论的学习,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特别是要认真抓好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学习宣传贯彻落实。教育广大干部职工准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深刻理解新形势下贵州公路事业创新发展的总体要求,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和指导工作实践,创新发展理念,理清发展思路,破解发展难题,转变发展方式,推动跨越发展。
继续抓好政治理论宣传教育长效机制和有效载体建设,健全党委(总支、支部)中心组理论学习制度,建立健全理论学习、考核机制,改进学习形式,丰富学习内容,创新学习载体,通过举办形式报告会、研讨会、集中培训等方式,抓好学习内容的落实,在全行业进一步形成学以立德、学以增智、学以致用的良好风气,切实把干部职工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上来,巩固干部职工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坚持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工程和灵魂工程来 —8—
抓。组织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读本》,贯彻落实《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实施纲要》,深化理想信念教育、形势政策教育、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和民主法制教育,引导干部职工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坚定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增强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信心,增强对党和政府的信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立足岗位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
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学习教育,首先要以学习践行交通运输行业核心价值体系为基础和切入点,着力提高全局系统干部职工对交通运输行业核心价值体系的认知度和认同感,使‚艰苦奋斗、勇于创新、不畏风险、默默奉献‛的行业精神,‚发展现代交通,做好‘三个服务’‛的行业使命,‚爱岗敬业、诚实守信、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职业道德,以及‚建设一个更安全、更通畅、更便捷、更经济、更可靠、更和谐的现代化交通运输系统,实现人便于行、货畅其流,让人们享受高品质的运输服务,让经济社会发展更加充满活力,让交通与自然、交通与社会更加和谐‛的共同愿景等交通运输行业核心价值理念成为引领干部职工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奋斗的思想纽带。
──加强职业道德建设。组织广大干部职工深入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进一步完善公路系统职业道德规范体系,完善职工行为准则,引导干部职工逐步树立与经济社会发展和行业建设需要相适应的思想道德观念,践行以‚热爱公路、甘为路
—9—
仆、科学建养、确保畅通、依法治路、风纪严明、廉洁奉公、服务社会‛为核心的公路职工职业道德风尚和文明礼貌、认真负责、严谨细致、雷厉风行、吃苦耐劳的行为习惯,造就一支政治坚定、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勤政廉政、执政为民的干部队伍,打造一支忠诚国家、业务精湛、作风优良、纪律严明的职工队伍。深入开展群众性道德实践活动,组织干部职工积极参与爱心奉献、扶贫济困等道德实践,完善道德实践机制。‚十二五‛期间将在局系统内选择部分具有代表性、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紧密相关的服务岗位或工种,研究制订优质规范服务标准并向社会公示,开展行业道德风尚‚窗口‛展示。
(二)推进学习型行业建设,提高全局系统整体服务水平。──大力开展“学习型组织”、“学习型机关”、“学习型班组”、“学习型职工”树创活动。积极推动全局系统干部职工学习现代公路交通建设所需要的思想理论、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社会和国情省情等各方面知识,以及现代市场经济、现代国际关系、现代社会管理和现代信息技术等方面知识。组织干部职工学习贯彻全省‚十二五‛发展规划和交通运输厅对‚十二五‛全省交通运输发展的战略思路,针对我省公路建设、管理、养护发展的重难点问题,充分利用各类资源,不断拓宽视野,学习掌握推进全省公路事业现代化发展所必需的知识,学习总结公路交通改革发展实践中的成功经验,提高战略思维、把握大局能力和技术业务专业化水平,提升解决突出矛盾、破解发展难题的能力,提 —10—
高局系统践行‚三个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积极探索创新学习型行业的载体、方法和途径。以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学习型团队、学习型班子、学习型职工为目标,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紧紧围绕中心工作,采取集中学习与个人自学相结合,在职学习与脱产学习培训相结合,统一规定的必学内容与本职专业知识相结合,网络学习与书本学习和工作实践中学习相结合,平时有序学习与重大任务时强化学习相结合,使学习形式灵活多样、有声有色。注重加强和改进专题讲座、报告研讨、专题调研、形势政策教育等学习教育方式提高学习效果,并运用网络、媒体、学习讲坛、读书会、知识竞赛、技能比赛、参观考察等手段拓宽学习途径;继续推广和深化‚公路职工读书活动‛,通过与各级地方图书馆协作,为职工办理读书卡、创建‚职工书屋‛等活动,引导干部职工多读书、读好书,促进职工文化素质提升。
加强干部职工队伍能力培养,积极鼓励、支持干部职工业余时间参加各类在职学历教育,鼓励和支持职工业余自学和参加各种形式的成人教育、函授教育、网络教育。针对不同专业、不同部门的特点,大力开展应用性培训,着力拓宽培养渠道,创新培训形式,不断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实用性和有效性;针对干部职工知识结构差异,广泛开展‚菜单式‛选学、职业技能竞赛等,促进行业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技能型人才三支队伍协调发展,全面提高干部职工推动发展、促进和谐的能力,科学管理、—11—
公共服务的能力,依法行政、依法办事的能力,善于学习、善于创新的能力。
建立干部职工终身学习激励机制和人才使用机制。一方面要研究制定一套奖励学习、奖励科研的办法制度来激励干部职工学习;另一方面要研究制定岗位和专业知识、技能高度统一的选人用人制度来促使干部职工学习。在解决行业管理的技术难题、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各类技术竞赛与比武等工作中锻炼队伍、开发智力、培养干部和遴选人才,构建多元化的人才成长通道。在干部职工中树立全新的学习理念,坚持系统的持续学习、个人的终身学习的观念,实现学习工作化和工作学习化的统一。
(三)加强行业文化建设,提高公路局系统行业发展软实力和社会影响力
──深入开展文化建设课题研究。以提高行业文化建设科学性、系统性、指导性为目标,继续与专业学术研究机构的合作,加快贵州省公路局系统行业文化建设课题研究,尽快完成《贵州省公路局系统行业文化建设实施纲要》的制定和《行业文化手册》的编制工作,并积极推广及应用,形成本系统独具特色的文化体系,促进全行业文化建设协调发展,稳步推进。
——提炼和弘扬以“负重致远”为核心的贵州公路行业精神。充分发挥公路文化建设对广大干部职工的引导、教育功能,在继承民族精神、弘扬‚不怕困难、艰苦奋斗、攻坚克难、永不退缩‛的贵州精神的基础上,总结提炼具有时代特征、行业特色、地域 —12—
特点的贵州公路行业精神,确立促进贵州公路事业快速发展的响亮口号和形象用语。以我局系统公路文化的核心理念不断激发广大职工的创造性和积极性,增强行业凝聚力,提高社会影响力。
──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抓住贵州公路大建设、大发展的机遇,在基础设施硬件建设和软环境建设中融入公路文化元素,使硬实力与软实力相互渗透、相互促进。根据交通运输部的统一部署,建设和完善行业和系统内部视觉形象识别系统,推广应用公路行业徽标、标准字、标准色,规范行业服务窗口、工作场所、车辆、着装礼仪等形象标识,塑造行业良好的外在形象。加强图书阅览室、陈列室、活动室、俱乐部、健身房等文化娱乐设施建设,逐步改善基层职工文化体育活动的硬件设施。发挥各方面积极性,推进和完善公路、桥梁展示馆、陈列馆建设,充分展示交通建设与发展的成就。
──巩固和拓展局系统文化品牌创建,扩大知名度和影响力。发挥全局系统现有的文化基础优势,以省企业文联、公路职工文艺工作者联合会为平台,继续巩固发展好公路职工摄影协会等职工社团,新创办一批职工乐于参与,利于陶冶职工艺术情操,丰富职工文化生活的兴趣爱好社团。并通过社团组织好各种文化活动,提高活动水准,逐步扩大知名度、影响力。切实营造文化‚进机关、进基层、进班组、进职工生活‛的良好氛围。广泛开展各类文化活动。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等重大活动为契机,结合重大节日和纪念日,因地制宜、—13—
科学组织,广泛开展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丰富干部职工精神生活。
──培育廉洁价值理念,不断加强交通运输廉政文化建设。廉政文化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和文化基础。‚十二五‛期间要以公路行业各机关部门和领导干部为重点,以培育廉洁价值理念为根本,以廉政制度和规范为支撑,以群众广泛参与的廉政文化创建活动和丰富多彩的廉政文化产品为载体,加强行业廉政文化建设,推动反腐倡廉工作不断深入。健全完善廉政文化建设领导和保障机制,着力深化廉政文化建设理论研究,积极培养廉政文化建设人才队伍。
──实施公路文化建设“六个一”工程。一是完成一部《贵州公路史》的编撰;二是摄制一部有影响力、有行业深度的电视专题片;三是出版发行一套公路行业文学作品、摄影作品集;四是组织创作、制作一批公路行业歌曲;五是举办一次全方位展示公路行业风貌的电视晚会;六是建一个贵州公路行业文化陈列室。充分反映和宣传我省公路交通发展成就,生动具体地彰显行业核心价值理念,展现公路人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
(四)深化行业文明创建活动,营造创先争优的浓厚氛围 ──结合行业特色拓展创建工作重点,多形式多渠道开展文明创建。以‚学先进、树新风、建体系、创一流‛为载体广泛开展各具特色的主题活动、专题活动、系列活动;积极开展标准化服务、精细化服务、个性化服务、品牌化服务活动和自助式服务。—14—
完善公示制、承诺制、首问负责制等服务制度。要改善服务环境,加强服务硬件建设,强化精神文化体验,提升服务品质和附加值。全局系统要继续开展好争创文明机关(单位)、建设学习型组织及创先争优等活动,组织动员各级组织、广大党员在推动科学发展、促进和谐交通、服务人民群众的实践中建功立业。推进公路文明创建体系构建。在公路基础设施建设领域,以工程质量、施工安全、科技创新、文明施工、保护环境等为主要内容,开展‚文明工地‛创建活动;在领导机关,以增强公仆意识,转变工作作风,提高服务效能为核心,开展‚创文明机关、做人民公仆‛创建活动;在路政执法部门以公正、严明、廉洁、文明为主要标准,开展‚执法为民、服务亲民‛创建活动;在收费公路服务窗口领域,以诚信建设和文明服务为重点,开展‚优质服务在窗口、诚信建设看公路‛、‚窗口行业创建文明单位网上行‛创建活动;在公路养护领域开展文明路、文明养护站、四化段等创建活动;在全系统开展文明创建达标评比活动,推动全行业文明水平整体提升。
积极参加地方文明创建活动。紧紧围绕地方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组织基层单位和广大职工,积极参加各地区开展的创建文明城市、文明社区、文明村镇及‚城乡结对、文明共建‛、平安创建等活动,特别开展好与公安、安监、沿路乡(镇)村的结对共建活动,为地方改革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多作贡献。──坚持以人为本,把人民群众的满意度作为检验公路局系统文明创建成效的主要评判依据,使群众成为文明创建活动最有
—15—
力的参与者、最广大的受益者。要把文明创建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在注重创建效果上体现为群众服务的质量和水平。认真对待群众投诉和来信来访,做好调查处理、说服教育、化解矛盾的工作。针对群众普遍关心的公路工程建设、公路行政执法矛盾、路政管理和收费窗口服务等方面的热点难点问题,要实事求是地采取切实措施,下大力气解决,让群众看到实实在在的变化,使精神文明建设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不断扩大文明创建活动的群众基础。
──进一步完善文明创建活动的工作机制和措施。及时总结文明创建活动的新鲜经验,不断完善文明创建的工作机制,加强对创建活动的组织领导,充分发挥各部门各单位参与创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集聚创建合力,提升创建的整体水平。要消除文明创建活动的盲点,使创建工作由点向面延伸,从窗口单位向公路建设工地、偏远基层单位和流动服务站点延伸,最广泛地发动和吸引职工群众参与,形成全行业齐创共建的生动局面。要继续配合和参与文明委、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组织的文明单位、职业道德建设评选,工人先锋号、和谐企业、‚五型‛班组、青年文明号、巾帼建功等各种评建活动。要将创建活动与行业管理工作紧密结合,更加突出科学性规范性,增强针对性实效性。把创建活动纳入到各部门各单位日常工作中去,和其他工作一起研究、一起部署、一起落实、一起考核。要系统总结创建经验,科学制定创建规划,健全完善目标责任机制、检查考评机制、表彰激励机 —16—
制、责任追究机制和物质保障机制,克服创建活动的随意性和粗放性,使行业文明创建活动真正做到常创常新、永葆活力。
(五)加强公路行风和廉政建设,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 ──大力弘扬党的优良作风,提高社会满意度。切实把作风建设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深化‚讲党性、重品行、做表率‛教育活动,推进机关作风建设,努力建设学习型、团结型、廉洁型、实干型、服务型机关。按照厅党组要求,大兴密切联系群众之风、求真务实之风、艰苦奋斗之风、批评和自我批评之风。大力推进诚信建设和职业道德建设;坚持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加强职工队伍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建设,继续强化‚争当诚信职工、争创诚信公路‛、‚争当人民好公仆‛等主题教育实践活动,评选表彰一批行业的‚诚信单位‛和‚职业道德模范‛。
──坚持依法治路,建立和完善行政程序,依法履行各项职能,努力做到令行禁止,提高制度的执行力和公信力。加大政务信息公开工作力度,创新政务公开方式,努力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坚持科学民主决策,健全决策程序,强化决策责任,加强对决策权力的监督,防止越权决策或违法决策。加强文明执法示范单位和服务窗口建设,进一步落实公路路政执法和服务群众窗口单位的公示制、承诺制、首问负责制等制度,做到服务高标准、办事讲诚信、执法重公正。
──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健全完善执法队伍岗位行为规
—17—
范、考核机制、监督机制和清退机制,严格路政执法人员准入门槛,进一步规范自由裁量权,严肃查处乱执法、乱罚款、乱作为等违法违规行为,坚决杜绝多头执法、粗暴执法、随意执法、以权谋私等问题。
──继续巩固‚十一五‛治理超限运输的成果,建立治理‚三乱‛长效机制、行风举报、投诉快速反应机制。严格执行纠正行业不正之风责任制,加大对违纪违法案件查办力度,积极营造风清气正的交通运输建设环境。
──积极推行‚阳光工程‛建设,深化工程建设和行政审批领域的廉政工作。进一步健全工程建设监管制度,完善纪检监察派驻、质量责任人档案和纪检监察巡查等制度。深入治理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开展标准化工程创建活动,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工程招投标监管工作,积极探索试行遏制围标串标、借用资质、弄虚作假等突出问题新举措,切实维护工程招标投标的公开、公平、公正。
(六)加强公路改革发展新闻宣传工作
──坚持正面宣传导向。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充分发挥行业内外新闻媒体作用,营造良好舆论氛围。集中人力、财力办好《贵州公路》、贵州公路网及各基层单位行业内刊、简报、网站等内部载体;加强与社会媒体的联系沟通,建立起相互信任、良性互动、稳定合作的关系。多策划组织有深度、有影响的新闻宣传报道活动。大力宣传公路建设管理、养护在我省‚加速发展、—18—
加快转型、推动跨越‛进程中的新思路、新举措、新成就,以及其在促进我省新型工业化、绿色城镇化发展中的地位作用,全方位宣传展示全局系统干部职工昂扬向上的精神面貌,以弘扬社会正气,传播行业文化,引导舆论热点,疏导公众情绪,塑造文明形象,营造全社会理解公路交通、支持公路交通发展的良好社会氛围。
──利用好宣传手段妥善应对公路系统突发事件。正确认识新闻宣传在公路交通突发事件处置中的地位和作用,要创新应急宣传运作模式,加快形成统一指挥、反应灵敏、信息畅通、发布准确、运转高效的公路系统应急宣传的体制机制。坚持及时准确、公开透明、有序开放、有效管理、正确引导,做好对公路突发事件过程和处置情况的宣传报道,使公众了解事实真相,消除负面影响,化解相关矛盾,全面提升应对媒体、引导舆论的能力水平,维护行业和社会稳定的大局。
五、“十二五”公路局系统精神文明建设的保障措施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组织领导。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把精神文明建设放在同物质文明建设同等重要的位置,着力构建齐抓共管、良性互动的管理机制。建立健全精神文明建设领导小组和办事机构并充分发挥其领导作用,及时研究工作部署和制定相应措施,加强对宣传思想工作和文明创建活动的指导管理,确保精神文明建设各项目标任务落到实处。
──建立健全长效机制,提升科学化管理水平。行业精神文
—19—
明建设不能纸上谈兵,流于形式,要抓好抓实。全局系统各级各单位必须着眼长远,立足现实,拟定出科学合理的建设规划,研究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建立健全切实有效的工作机制,完善行业文明建设规范,修订文明创建考核评比标准和表彰奖励办法,建立行业评价与社会评价相结合、集中考评和日常考评相结合的综合考核体系,统筹兼顾,分步实施。省公路局结合新的形势和任务完善《贵州省公路局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管理考核办法》,促进工作稳步推进,落到实处。
要充分利用公路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等平台,针对精神文明建设的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科学总结行业文明创建的实践经验,出台一批指导性、针对性强的理论成果。定期召开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理论研讨会和经验交流会,探索新规律,研究新思路,谋求新发展。
──抓好队伍建设,为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人才保障。按照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要求,加强政工队伍建设。加快引进、培养和选拔一批能力强、有激情、想干事、愿奉献的人才到党群部门和宣传思想战线工作。加大政工干部培训力度,分期分批选送政工干部到党校或其他培训机构进行学习培训。举办行业政工干部专题研讨班,交流工作经验,提升政工人员理论素养。适当选派精神文明建设管理干部和业务骨干外出考察学习,开阔眼界、拓展思路,增长才干。创新机制,合理改善政工干部待遇和成才环境。
—20—
──加大精神文明建设物质保障。建立精神文明建设资金投入机制。对符合财政预算规定的精神文明建设项目,要确保列入财政预算。对精神文明建设重点项目和重大活动,各单位要加大支持力度。重视对基层精神文明建设阵地的资金投入,不断改善基层职工文化生活环境。探索建立多渠道、多层次的资金投入保障体系,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给予资金和物质上的保障。
主题词:精神文明
规划
通知
抄送:省交通运输厅党委。
贵州省公路局办公室 2011年5月11日印
—21—
第二篇:贵州省“十二五”规划
中共贵州省委关于制定贵州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2010-11-04 09:25
来源:贵州日报
打印本页 关闭
(2010年10月29日中国共产党贵州省第十届委员会第十次全体会议通过)
根据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精神,结合贵州实际,省委十届十次全会就制定贵州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2011—2015)提出以下建议。
一、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奋力推进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
1、“十一五”时期贵州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重要成就。2006年以来,全省上下奋力克服百年不遇的雪凝灾害、百年不遇的国际金融危机和百年不遇的特大旱灾的影响,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都取得了新的成绩,全面完成“十一五”规划的主要目标和任务。全省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预计年均经济增长12%以上,财政总收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量翻番,以交通、水利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要突破,特色优势产业实力增强,农村贫困面貌明显改变,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省第十次党代会确定的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跨越第一步战略目标提前实现,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的历史时期。面向未来,我们正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跑线上。
2、“十二五”时期贵州省发展面临的环境和条件。“十二五”时期,贵州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外环境相对有利。世界进入后金融危机时代,和平、发展、合作仍是时代潮流,我们国家在国际上的重要性和影响力显著提升,有利于我们更好运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加速发展;国家坚持实行扩大内需的方针,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央企业加速扩张,东部产业加快转移,有利于我们争取中央支持、借助省外力量加速发展;经过长期艰苦奋斗,贵州省2010年经济总量将突破4300亿元,人均生产总值可达到1700美元,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基础条件改善,内生动力增强,有利于我们遵循经济成长规律、顺应社会前进趋势加速发展。
“十二五”时期,贵州省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解决的矛盾和问题较多。经济总量小、人均水平低、发展速度慢仍是贵州省的基本省情和面临的主要矛盾,工业化水平低、城镇化进程慢、区域发展不平衡、产业结构不合理、城乡发展不协调、农村贫困程度深、人口资源环境压力大等问题仍将非常突出,思想观念陈旧、办事效率低下、发展方式粗放、科技创新乏力、社会矛盾易发多发、体制机制转换滞缓等制约科学发展的问题亟待解决。
“十二五”时期,贵州省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挑战和压力不小。西部大开发十年以来,全国呈现出东部率先发展、中部迅速崛起、西部竞相开发的格局,纵向比贵州省发展明显加快,横向比多数省区市的发展速度更快。贵州省与先进地区的差距不仅没有缩小,而且在很多方面还在继续扩大。进入“十二五”以后,全国各地特别是西部地区将在前十年蓄积能量的基础上继续加速,给我们带来更大的压力。贵州省如不加速发展,就会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过程中丧失机遇,就会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拉大差距。
综合判断,“十二五”时期,既是贵州省可以紧紧抓住并且大有作为的战略机遇期,又是贵州省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跨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加速期,更是贵州省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攻坚期。我们必须科学判断、准确把握贵州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和历史性任务,真正把思想统一到发展上来,把心思集中到发展上来,把力量凝聚到发展上来,切实增强机遇意识、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不断缩小在“好”的方面存在的差距,花大力气、下真功夫解决“慢”这个主要矛盾,千方百计创造条件推动“十二五”时期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
3、“十二五”规划的指导思想和基本要求。制定和实施贵州省“十二五”规划,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抢抓国家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历史性机遇,紧扣科学发展的主题,围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线,突出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的主基调,重点实施工业强省战略和城镇化带动战略,大力提高农业产业化和服务业发展水平,统筹区域发展,深化改革开放,优化发展环境,切实改善民生,积极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为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跨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
贵州省经济社会处于并将长期处于欠发达状况,发展是解决全省所有问题的关键,是人民群众最为迫切的共同愿望。我们一定要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理念,真正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作为推动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把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的主基调贯穿于“十二五”的全过程,落实到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各领域,不断提高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切实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加速发展,就是要创造条件,奋力拼搏,使贵州省经济发展速度在一个较长时期内高于以往历史时期、高于西部地区同期平均水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加快转型,就是要按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调整,扎实推进政府职能向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转变,推进社会管理向全覆盖、社会化转变,推进社会形态由二元结构向城乡一体化转变。推动跨越,就是要推动工业化、城镇化水平显著提高,推动经济总量登上新的重要台阶,推动人民生活水平由总体小康迈向全面小康。基本要求是:
——必须把保持投资较快增长和积极扩大消费、出口需求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举措。积极构建扩大内需的长效机制,在保持投资合理较快增长的同时,围绕科学规划实施重大项目,依托重大项目优化投资结构,促进经济增长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
——必须把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毫不动摇地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改造提升传统支柱产业,加快培育新兴优势产业,提高附加值,延长产业链,不断提高服务业发展水平,促进经济增长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积极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加快推进城镇化,努力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大力培育区域经济增长极,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和区域优势互补。
——必须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深入实施科教兴省和人才强省战略,充分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作用,不断增强科技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能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加快建设创新型社会。
——必须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促进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优先位置,统筹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努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合理调节收入分配,完善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制度安排,建立健全促进城乡人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必须把建设生态文明、保护青山绿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牢固树立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建设生态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
——必须把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坚定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领域的改革,按照行政干预最少、发展环境最优、服务质量最好的目标,在关键环节深化改革,在重点领域扩大开放,在日常工作中提高办事效率,加快构建有利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体制机制和对内对外开放环境。
4、“十二五”时期要努力成为改革开放以来贵州经济社会发展最好最快的时期。综合考虑未来发展趋势和条件,今后五年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
——经济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全省生产总值确保实现8000亿元,力争翻一番、突破10000亿元,人均生产总值接近3000美元。
——经济发展方式得到有效转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明显提高,单位生产总值能耗、物耗水平明显下降,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生态环境质量继续提高,人力资源和科技进步、管理创新对经济发展的贡献水平明显提高。
——社会建设明显加强。覆盖城乡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逐步完善,全民受教育程度明显提高,各族人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不断提高,人口自然增长率稳定下降。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更加健全,人民权益得到切实保障。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加快发展。社会管理制度趋于完善,社会更加和谐稳定。
——城乡居民收入明显提高。努力实现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城镇低收入者收入明显增加,农村贫困人口显著减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程度接近西部平均水平。
——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明显进展,政府公信力、执行力和服务水平明显提高。对内对外开放不断拓展,开放型发展格局进一步形成。
经过五年的艰苦奋斗,使贵州省综合经济实力、市场竞争能力和抵御风险能力登上一个新的重要台阶,力争在西部地区实现赶超进位,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跨越的条件更加充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更加牢固。
二、大力实施工业强省战略,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
按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完善实施工业强省战略的领导体制、工作机制和政策体系,大力发展结构优化、技术先进、清洁安全、附加值高、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加快把贵州省建成国家重要的能源基地、资源深加工基地、装备制造业基地、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和优质轻工产品基地。
5、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以煤炭、化工、冶金、有色、建材为代表的传统产业是贵州省工业的重要基础,要按照发展循环经济的要求,加快发展成为重要的资源节约型产业。把煤炭作为重要的战略资源和基础产业,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和环境保护,积极发展煤炭精深加工,提高煤炭工业总体水平。按照大型化、基地化、规模化、一体化、多联产的要求,坚持高标准、高起点,推动化工产业规模迅速扩大、环保全面达标、资源综合利用。以调整结构、优化升级、淘汰落后、合理布局、重组发展为重点,加快技术改造,提高工艺水平,优化产品结构,推进贵州省冶金工业做大做强。以精深加工、技术改造、节能环保为重点,推动铝钛产业调整结构、扩大产能和优化升级。按照淘汰落后、调整结构、加强研发、增加品种、产业升级、扩大规模的要求,提高传统建材技术含量,大力发展新型建材。
6、发展壮大支柱产业。立足于贵州省发展阶段、产业基础和资源优势,继续壮大电力、烟酒、装备制造、民族医药等支柱产业,通过支柱产业的市场扩张推动全省经济的持续发展。坚持扩大省外市场与保证省内用电并重,调整优化电力结构,深入实施“西电东送”,积极发展新兴能源,巩固壮大电力支柱产业。发挥“贵烟”和“茅台”的名牌优势,大力实施品牌带动战略,推进结构调整、技术改造、精细制造和市场建设,发挥优势,突出特色,整合资源,调整存量,做大总量。依托军工基地的技术优势,依托市场壮大企业实力,发展一批特色鲜明、重点突出的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和企业集团。以中药现代化为抓手,以民族药为重点,调整产品结构和企业组织结构,把民族医药产业建设成为与贵州省中药材资源相匹配的现代产业。坚持规模化、标准化、绿色化,依托贵州省优势农产品资源,加快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向优势产区和优势行业流动,形成一批知名品牌、龙头企业和企业集群。
7、加快发展新兴产业。发展资源消耗低、带动系数大、就业机会多、综合效益好的新兴产业,是改变贵州省工业结构的重要途径。要依托贵州省各类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加快推动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先进制造业、电子信息等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实施一批辐射面广、带动力强、技术含量高的大项目,尽快形成一批优势企业和龙头产品。发展就业面宽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突出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加强规划指导,完善配套设施,积极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以贵阳和遵义国家新材料基地为依托,加快发展以高强度铝合金、钛合金、锰合金、镁合金为重点的新材料产业。积极发展电子及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挥贵州省生物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以生物育种、生物医药为重点的生物技术产业。建设好安顺市国家民用航空产业基地和航天高新技术园区,发展以通用飞机整机研发生产为重点的先进制造业。
8、有序发展产业园区。制定促进工业园区发展的政策措施,编制全省工业园区发展规划,科学确定总体布局、产业导向、功能区块,提升一批、整合一批、新建一批示范工业园区。优先保证重点工业园区用地指标,建立良好的基础设施保障平台、高效的管理服务平台,进行统一的规划环评和总体环评,有效解决企业入驻园区发展的各种前置条件。探索以企业为主体的园区开发机制,鼓励设立工业园区投资开发公司,广泛吸引外来投资者领办、创办工业园区,推行园区经营性项目的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管理。按照“共建共享、收益分成”的运作模式,鼓励各级政府联合进行工业园区的建设。按照优化结构、合理承载的原则,围绕优势产业和重大项目,统筹配置土地、厂房、能源等要素资源。
三、大力实施城镇化带动战略,增强城镇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
把推进城镇化作为优化要素资源空间布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建立健全推进城镇化的领导体制、工作机制和政策体系,不断加快城镇化步伐。
9、建设科学合理的城镇体系。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完善功能、以大带小的原则,遵循城市发展客观规律,以大城市为依托,以中小城市为重点,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加快发展黔中城市带,以贵阳为中心,以贵阳—遵义、贵阳—安顺、贵阳—都匀和凯里为轴线,以六盘水、兴义、毕节、铜仁为极点,全面强化城镇集聚与辐射能力,形成中心集聚、轴线拓展的集约发展态势。大力发展一批区域性中心城市,积极培育快速铁路和高速公路网络节点上的中小城市。按照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游则游的原则,突出自然、历史、文化和民族特色,努力建设一批交通枢纽型、旅游景点型、绿色产业型、工矿园区型、商贸集散型、移民安置型城镇。
10、提升城镇综合承载能力。按照布局集中、产业集聚、土地集约、生态环保的原则,完善城市功能分区,有序推进“退二进三”,强化城市产业功能。坚持城市综合交通引领城市发展,统筹推进大中小城市通信、供电、供排水等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和网络化发展。优先发展城镇公共交通,促进城市公交向郊区和邻近乡村延伸。增强城镇公共服务功能,加强教育、卫生、环保、文化、体育、福利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推动社会服务资源向基层和社区转移。建立健全应急安保体系,完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保证城市正常有序运转。
11、创新城镇化发展的体制机制。创新城镇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积极运用信息化、现代化手段提高城市管理水平,统筹解决城镇化进程中的各种社会问题。把符合落户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逐步转为城镇居民作为推进城镇化的重要任务,加强和改进大城市人口管理,放开中小城市和小城镇户籍限制,加快农业人口向城镇转移。创新投融资体制机制,发挥政府资金的导向作用,吸引社会资金投入城乡建设,多渠道筹集城镇建设资金。实行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挂钩,探索节约集约用地的新型城镇化模式。积极推动行政区划调整,切实消除阻碍城镇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
四、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和扶贫开发步伐,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把“三农”工作作为全省工作的重中之重,把扶贫开发作为“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把农民增收作为“三农”工作和扶贫开发的重中之重,按照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大力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建设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
12、合力推进扶贫开发。把到2015年农村贫困人口减少一半以上、到2020年基本消除农村绝对贫困现象作为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重要标志。坚持党政领导,实行专项扶贫、行业扶贫和社会扶贫相结合,大力推进集团帮扶,积极构建“大扶贫”格局。坚持县为单位、整合资金、整乡(村)推进、连片开发,以编制和实施武陵山区、乌蒙山区、苗岭山区(含麻山、瑶山地区)区域扶贫专项规划为重点,加快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扶贫开发步伐。坚持实行分类扶持和统计监测,统筹采取产业化扶贫、劳动力转移培训等措施,不断提高农村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对鳏寡孤独、因病因残丧失劳动能力的特殊贫困人口,给予长期社会救助,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需要。完善扶贫开发的激励机制,研究制定“摘帽不摘政策”的办法措施,鼓励有条件的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加快脱贫致富步伐。
13、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坚持以科技进步、提高单产为重点,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抗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保证农村人口粮食基本自给。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提升农业科技自主创新水平、成果转化水平和推广水平,健全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提高科技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坚持集中连片、规模发展,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结构调整,规划建设一批专业乡、专业村和产业带,提高优势特色经济作物和生态畜牧业的比重。大力发展设施农业、生态农业、节水农业,加快山地农机推广应用,促进农业生产经营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推进建设一批现代农业示范区。
14、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通过做大做强农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广泛推广订单生产,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引导农产品规范化种植、规模化经营,形成生产、加工、储运、销售、服务链条,提高农产品就地转化增值水平。改善农村商品贸易条件,降低农村市场交易成本,提高农村市场分工与生产合作水平。通过吸引社会资金投资入股、鼓励龙头企业牵头领办、补助资金扶持农民兴办和广泛动员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农民加入等措施,大力培育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和抵御市场风险能力。
15、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加快实施农民创业促进工程,建设一批农民创业基地和创业园,完善农产品市场体系和价格形成机制,增加农民经营性收入。加强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大力发展劳务经济,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落实好强农惠农政策,采取综合配套措施,健全农业补贴等支持保护制度,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增加农民转移性收入。探索农村集体和农户在当地资源开发中入股,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
16、完善农村发展体制机制。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现有农村土地承包关系保持稳定并长期不变,在依法自愿有偿和加强服务基础上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完善城乡平等的要素交换关系,促进土地增值收益和农村存款主要用于农业。按照节约用地、保障农民权益的要求推进征地制度改革,积极稳妥推进农村土地整治,完善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流转和宅基地管理机制。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鼓励有条件的地区以县为单位建立社区银行,发展农村小型金融组织和小额信贷,健全农业保险制度,改善农村金融服务。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推进集体林权和国有林区林权制度改革。继续发挥供销社在农产品生产、流通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建立健全农村基层工作保障机制。
五、推动服务业大发展大提高,加快把旅游和文化产业培育成为重要支柱产业
把推动服务业发展作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重点,扩大服务业总体规模,拓宽服务业服务领域,提升服务业技术层次,优化服务业内部结构,全面提高服务业的总量、质量和素质。
17、大力提高服务业发展水平。建立公平、规范、透明的市场准入标准,探索适合新型服务业态发展的市场管理办法,调整税费和土地、水、电等要素价格,营造有利于服务业发展的政策和体制环境。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努力建设连接长江上游和南中国两大区域金融中心的金融枢纽,打造一批骨干物流企业和大型物流园区,加快发展金融保险业、交通运输业、信息服务业、科技服务业、农业服务业。全面发展面向民生的生活性服务业,切实提高市政公用事业、房地产和物业服务、社区服务、家政服务和休闲养老等产业发展水平。拓展服务业新领域,发展新业态,培育新热点,推进规模化、品牌化、网络化经济。
18、加快建设旅游经济大省。旅游业资源消耗低,带动系数大,就业机会多,综合效益好。按照把贵州省打造成为具有重要吸引力的观光体验、休闲度假、康体养生和民族文化旅游目的地的要求,加快把旅游业培育成为贵州省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多渠道加大对旅游业的投入,重点建设旅游道路、景区停车场、游客服务中心和酒店等基础设施,全面提升贵州省旅游接待能力。大力实施品牌带动战略,丰富旅游文化内涵,加强原生态民族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加快发展一批专业旅游城市、旅游村镇、旅游文化商品集散地,推动旅游产品多样化、规模化发展。制定出台促进度假酒店发展的政策措施,引导城市周边休闲度假带建设,有序推进旅游度假区发展。大力发展旅游商品、旅游纪念品,提高旅游购物在旅游消费中的比重。扶持培育一批旅游骨干企业,推动涉旅企业通过上市等方式融资。大力开拓客源市场,推进旅游信息化建设。提高旅游服务水平,加强旅游市场监管,全面优化旅游环境。
19、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坚持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机统一。充分发挥文化引导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的功能,增强全省人民的凝聚力和创造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拓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进实施一批重大文化产业项目,规划发展一批文化产业园区,扶持培育一批文化骨干企业,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按照创新体制、转换机制、面向市场、增强活力的要求,以发展为主题,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文化产业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继续深化公益性文化单位人事、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探索建立法人治理结构。
六、以黔中经济区为龙头,促进区域经济竞相发展
全面落实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主体功能区战略,把黔中经济区作为“十二五”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火车头”和“发动机”,积极争取国家指导和支持,科学制定黔中经济区总体规划,准确定位区域功能,优化生产力布局,形成中部崛起、带动全省和优势互补、竞相发展的区域经济发展格局。
20、规划建设黔中经济区。以贵阳为中心,统筹推进区域发展,把黔中经济区建设成为全省工业化的带动区和城镇化的核心区。根据黔中经济区的资源条件和区位条件,以高速公路、快速铁路及河运码头、机场等大型交通设施为依托,重点建设一批具有地域特色的产业带,加快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建立健全黔中经济区领导、协调、合作机制,协调解决各种利益关系和重大问题。搭建多种形式的投融资平台,积极筹集开发建设资金,统筹布局基础设施、重大产业和市政工程。制定支持黔中经济区发展的政策法规体系,赋予黔中经济区先行先试的权利。
21、统筹推进不同区域协调发展。制定遵义市统筹城乡发展试点方案,加快推进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坚持共建黔中、融入成渝、参与泛珠,努力把遵义市建设成为成渝经济区产业扩散转移的重要辐射区。根据毕节地区、六盘水市、黔西南州的资源条件和区位特点,细化和完善“毕水兴经济带”规划,形成西南地区的重要经济增长极。统筹黔南州、黔东南州、铜仁地区的相关区域,规划发展“东南部特色综合经济区”。继续支持毕节试验区和安顺试验区加速发展。抓好贵阳生态文明城市、黔东南生态文明试验区、黔西南“星火计划”科技扶贫试验区和铜仁营养健康产业示范区建设。争取国家支持在贵州省建立内陆民族地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试验区。
22、鼓励县域经济发展。完善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政策体系,综合运用财政、税收、金融、产业布局、土地供给等政策措施,鼓励发展各具特色的优势产业,提高经济强县发展水平。按照“责权统一、重心下移”的原则,扩大县级经济管理权限,推进强镇扩权。制定和实行优惠、灵活的政策措施,鼓励和扶持与邻省接壤的县市加速发展。
七、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经济社会发展环境
把以交通和水利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作为事关全局的重大战略任务,努力建设现代化的交通运输网络,切实解决工程性缺水问题,加快改善通信设施条件,为贵州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跨越打下坚实的基础。
23、加速综合交通网络建设。全面发展铁路、公路、民航和水运,加快建设客运快速化、货运物流化、管理现代化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铁路以通道、枢纽建设为主要任务,以增建复线、客货分流、提高速度为重点,建设全国通往东南亚国际通道和西部通往沿海出海通道的陆路枢纽。按照骨架畅通、干支协调、形成网络的要求,大力实施“六横七纵八联”高速公路网络规划。尽快完成“一干十支”机场建设,基本形成布局合理、覆盖全省的干、支线民航机场体系。改造提升一批航道,提高北进长江、南下珠江的能力。
24、加快解决工程性缺水。水利是支撑一个地方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物质基础,直接决定一个地方人民群众的生存条件和生活质量。要按照发展现代水利的要求,坚持水利建设、生态建设、石漠化治理综合规划,以重大水利枢纽工程为龙头,以大中型水利工程为骨干,以小型水利工程为基础,以微型水利工程为补充,逐步建立生活、生产、生态用水安全保障体系。加强农田水利和烟水配套工程建设,以水源工程、灌区工程、“五小”工程为重点,加快建成人均半亩基本口粮田。根据产业发展需要,规划布局、启动建设一批重大水利枢纽工程。加快水管理体制改革,走水务一体化的发展之路。
25、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数字贵州”建设,围绕第三代移动通信、下一代互联网和数字电视等未来网络建设重点,促进电信网、互联网、广电网三网融合,力争全省互联网普及率、电话普及率、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达到西部地区平均水平。加强信息服务能力建设,提升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地理信息、远程教育、远程医疗等服务能力,明显提高全省经济社会运行的智能化程度。推进物联网和云计算研发应用。加快“金盾工程”、城市报警监控工程建设,提高政法工作信息化、现代化水平。
八、以改革促创新、以开放促开发,不断增强经济发展动力和活力
把深化改革作为创新之源,把扩大开放作为开发之路,采取更加过硬的措施推进各项改革,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带动战略,强化发展是硬道理、稳定是硬任务的战略思想,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加快构建有利于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的体制机制和发展环境。
26、推动国有企业改革发展。采取优惠政策,配置资源条件,以重大资源深加工、精加工项目为载体,大力吸引中央企业和省外优强企业到贵州投资发展、合作开发。健全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推进国有企业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和国有资产证券化改革。加快国有企业的资源整合、兼并重组,不断增强国有企业活力、控制力和影响力。推进各种所有制企业之间通过股权并购、股权置换、互相参股等方式进行整合重组,发展国有资本、集体资本和非公有制资本等参股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制定大企业、大集团发展和企业上市的政策措施及工作方案,通过资源优先配置、项目优先规划、政策优先扶持和兼并重组、产能扩张、技术改造等措施,培育更多销售收入超过100亿元的大企业、大集团,新增一批上市公司。
27、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营造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的体制环境。加大对非公有制经济的财税、金融支持和政策支持力度,重点扶持成规模、上水平的非公有制企业和发展前景好的中小企业,大力提高非公有制经济在全省经济中的比重。制定贵州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产业目录,引导鼓励民间资本以独资、控股、参股等方式,投资建设铁路、公路、水运、民航、水利、电力,参与土地整治、矿产资源勘探开发、特色经济发展,进入市政公用事业、保障性住房、社会事业领域和国防科技工业领域,重组联合和参与国有企业改革。
28、深化重点领域各项改革。改革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必须以更大决心和勇气全面推进各领域改革。加快财税体制改革,按照事权和财权相统一的原则,进一步理顺各级政府间财税分配关系。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完善地方政府金融管理体制。深化要素市场改革,完善重要商品、服务、要素价格形成机制。加快社会事业体制改革,推进非基本公共服务市场化改革,增强多层次供给能力,满足群众多样化需求。加快事业单位分类改革。
29、全力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坚持以开放促发展、促改革、促创新,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不断拓展新的开放领域和空间。优化结构、丰富方式、拓宽渠道、提高质量,积极引进大企业、大集团、大财团等战略投资者,迅速扩大直接利用外来投资规模。根据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性、资源禀赋的互补性,加强与珠三角、长三角、成渝经济区和深圳、宁波、青岛、大连等对口帮扶城市以及苏州市的交流合作,规划建设一批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示范园区,吸引更多省外企业来黔投资。积极推进国家级、省级开发区建设,支持有条件的开发区和产业园区扩区调位升级。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提高对外开放层次和水平。争取国家赋予贵州省“口岸签证权”,支持贵州省建立“综合保税园区”、“出口加工区”和“无水港”,积极参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和大湄公河次区域经贸和教育、科技、文化合作。大力开拓新兴市场,不断扩大外经贸规模。
30、下硬功夫改善投资软环境。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精简审批事项、减少审批环节、下沉服务职能、提高服务水平,改革绩效评估监督体系,建设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廉洁政府,营造亲商、爱商、敬商、安商的发展环境和创业、创新、创优的良好氛围。面向社会全面公开申办事项的前置条件、办理流程、审批环节,推行网上受理、网上审批、网上办结,缩短办事期限,节约时间成本。全面推行政务公开,加强对投资软环境的监督监察,定期曝光政府不诚信、行政不作为、执法不公正的典型事例,严厉查处以权谋私、权钱交易、吃拿卡要等行为,建设“诚信贵州”、“法制贵州”。
九、坚持把人才作为第一资源,努力把人口压力变为人力资源优势
全面落实国家中长期科技、教育、人才规划纲要,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加大人力资本投入,加快科技进步,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从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逐步转向主要依靠人力资源和科技进步。
31、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巩固“两基”攻坚成果,推动实施万名校长培训工程、城市优质基础教育拓展工程和农村艰苦边远地区学校教师周转房宿舍建设工程,按照新标准抓好一批试点县义务教育提高工作。坚持自办和引进名校办分校相结合,合理配置优质教学资源,全面提高中小学教学质量,加快普及城镇高中教育。在巩固、提高现有省属高等院校办学质量的基础上,把扩大办学资源与教育结构调整结合起来,创建适应贵州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需求的高等院校和学科专业。提高高等教育办学水平,大力提高高等教育毛入学率。高度重视发展学前教育、民族教育、成人教育、职业教育和特殊教育。深入开展实施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增加教育投入,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兴办教育,实施重大教育改革和发展项目。
32、全面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坚持服务发展、人才优先、以用为本、创新机制、高端引领、整体开发的指导方针,加强贵州省改革发展需要的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大力实施各类优秀人才培养工程,广泛引进重点领域、重点产业、重点学科、重点项目急需人才。创新人才工作体制机制,优化人才培养和使用环境,努力做到人才资源优先开发,人才结构优先调整,人才投资优先保证,人才制度优先创新。建立完善人才评价体系、人才竞争机制、人才激励机制、干部联系专家制度,充分发挥人才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战略性和决定性作用。
33、切实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坚持合作创新、加强转化、重点突破、引领跨越,围绕贵州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着力实施一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和省重大科技专项,增强科技对发展的支撑能力。加快建设一批重点工程中心、重点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企业工程研究中心、生产力促进中心和科技企业孵化器,提高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应用水平。实施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工程,提高新技术应用水平。强化支持企业创新和科研成果产业化的财税金融政策,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完善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鼓励发展科技中介服务,完善科技成果评价奖励制度,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十、积极建设生态文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牢固树立绿色、环保、低碳发展理念,以节能减排为重点,健全激励和约束机制,加快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增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34、坚决稳定和降低生育水平。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和现行生育政策不动摇,严格实行计划生育“一票否决制”,采取有效措施统筹解决人口问题。深入推进人口文化建设和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完善利益导向机制,综合协调各项经济社会政策,继续稳定和降低生育水平,严格控制计划外生育。整合计生、妇幼资源,有效控制出生缺陷,关注婴幼儿早期教育,全面提高新生人口素质。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加强流动人口管理服务,加强养老服务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
35、深入开展生态建设。围绕“两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建设,实施石漠化综合治理、天然林资源保护、退耕还林、珠江防护林、林业特色优势资源建设、森林公园建设、速生丰产林建设、湿地保护建设工程,提高森林覆盖率。按照先急后缓、分期实施、重点突破的原则,全面推进石漠化综合治理。加强水土流失小流域综合治理。切实保护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等自然文化遗产和重要水源地。全面保护重要天然湿地,推进重要人工湿地建设。推进城镇公共绿地、环城林带、交通沿线绿化带建设。完善绩效考核办法和利益补偿机制,引导各类地区严格按照主体功能定位推进发展。
36、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以提高资源产出效率为目标,加强规划指导、财税和金融等政策支持,完善法律法规,实行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推进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循环经济发展。加强政策引导,培植循环经济产业体系,重点抓好六盘水等国家级循环经济试点城市(单位)工作。以铝及铝工业、煤及煤化工、磷及磷化工一体化为重点,加强煤矸石、粉煤灰、磷石膏综合利用,积极推进重点循环经济基地建设。推进企业循环生产、产业循环组合,促进产品生态设计,不断降低单位产品物耗、能耗、水耗。
37、扎实推进节能降耗。落实节约优先战略,全面实行资源利用总量控制、供需双向调节、差别化管理。实施节能减排工程,严格监管重点能耗企业,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全面推进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实施清洁生产。开发利用气候资源,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全面实行政府优先和强制采购节能产品制度,推广高效节能产品。完善节能政策,健全协调机制,深入开展全民节能减排行动,形成共同推动节能减排工作的强大合力。
38、切实加强保护环境。加强重点流域、重点区域和重点城市的环境保护,推进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加强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环境保护,切实改善城市空气质量,让人民群众喝上干净水,呼吸上新鲜空气。加强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实施危险废物无害化处置。实施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排放许可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强化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依法保护环境和治理污染。建立社会化多元化环保投融资机制,发展环保产业,运用经济手段推进污染治理市场化进程。抓好气象预警工作,加快地质灾害调查评估,建立健全防灾减灾和监测预警体系,推进地质灾害防治和矿山环境恢复治理工作。
十一、大力实施民生工程,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和发展的成果
更加注重包容性增长和共享式发展,大力实施民生工程,逐步完善符合省情、比较完善、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39、大力实施扶贫脱贫攻坚工程。在贫困地区大力实施乡村道路、水利建设、农网改造、危房改造和中低产田土改造工程,为贫困人口增收创造必要的基础条件。继续实施“雨露计划”和各类社会扶贫行动,实现培训一个、就业一人、脱贫一户。广泛推广农业先进适用技术,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深入实施山地农业扶贫工程、林下经济增收工程、生态扶贫产业建设工程,为稳定脱贫提供可靠的增收保障。对生活在自然条件极为恶劣地区的贫困人口,继续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工程。
40、大力实施就业和创业工程。积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服务业和小型微型企业,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实现经济增长与扩大就业的良性互动。建立健全政府投资、重大项目促进就业机制。坚持以创业带动就业,支持大学生自主创业和农民工返乡创业,鼓励更多劳动者成为创业者。健全统一规范灵活的人力资源市场,加强对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援助,逐步形成城市平等就业的环境。健全公共就业服务体系,为劳动者自主择业提供服务。发挥政府、工会和企业作用,努力形成企业和职工利益共享机制,建立和谐劳动关系。
41、大力实施劳动力素质提升工程。制定促进职业技术教育大发展大提高的政策措施,迅速扩大高等职业学校办学规模,加快建设中等职业学校,大力推进免费中等职业教育,全面实施职业能力建设工程,努力使城乡劳动力人人有知识、个个有技能。把素质教育的要求贯穿于各级各类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全面提高劳动者综合素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注重思想道德建设,突出培养劳动者的创新精神、吃苦耐劳精神和创新能力、动手能力。
42、大力实施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工程。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方针,加快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完善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逐步提高保障水平,实现应保尽保。力争实现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进一步提高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统筹层次,完善各项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办法。实现城乡社会救助全覆盖,大力发展社会福利事业、社会慈善事业和残疾人事业。
43、大力实施“一危三棚”改造和保障性住房建设工程。坚持从最困难的农户和最危险的农房改起,大力实施整县推进,全面完成农村危房改造。加快城市棚户区、林区棚户区、煤矿和其他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加快公共租赁房建设,解决城镇中等偏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探索廉租房建设的有效办法,切实解决好城镇困难家庭的住房问题。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逐步治理采煤沉陷区,尽快搬迁受地质灾害威胁的农房和学校。
44、大力实施基础设施向县以下延伸工程。继续推进国省干线公路改造和农村公路建设,切实解决商品运输难、农村行路难的问题。加快民生水利建设,搞好城乡水源工程,全面解决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搞好农网改造升级,满足农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生产生活用电需求。加大农村地区网络建设和改造力度,积极推进电信普遍服务,加快农村“三电合一”工程和互联网建设,提高信息进户率。
45、大力实施生活环境改善工程。2015年3万人以上的城镇都要实现雨污分流,实现污水和垃圾无害化处理,实现城镇天蓝、地绿、水清。深入开展“整脏治乱”行动。认真实施水、电、路、气、房、优美环境“六到农家”工程,加快村庄道路硬化,推进农村沼气建设,支持和引导农村改水、改厨、改厕、改圈工作,开展农村污水、垃圾处理和面源污染治理。大力推广“四在农家”的典型经验,因地制宜建设山水田园村寨和民族特色村寨。
46、大力实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程。按照体现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要求,加强城乡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精神文化需求。全面推进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向社会免费开放,净化社会文化环境,保护青少年身心健康。加强对外宣传和文化交流,大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
47、大力实施公共卫生事业建设工程。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要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优先满足群众基本医疗卫生需求。增加公共财政对卫生事业的投入,健全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和医疗服务体系,加强城镇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和农村卫生服务网络建设。加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巩固和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施重大疾病防控,抓好重点传染病、慢性病、职业病、地方病和精神疾病防治工作。做好妇幼保健工作。加强食品安全监管。积极扶持和促进中医药、民族医药事业发展。积极推进公立医院改革,鼓励社会资本以多种形式兴办医疗机构。
48、大力实施社会管理创新和平安创建工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加强社会管理、体制、能力建设。完善法律法规和政策,健全基层管理和服务体系。抓好便民利民政务综合服务中心(站、点)和综治工作中心(站、点)建设,创建一批和谐社区、和谐村镇示范点。加强基层党组织工作,发挥群众组织和社会组织作用,提高城乡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形成社会管理和服务合力。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渠道,建立重大工程项目建设和重大政策制定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完善大调解工作格局和机制,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把各种不稳定因素化解在基层和萌芽状态。加大公共安全投入,加强安全生产,健全对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食品安全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的预防预警和应急处置体系。做好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加强特殊人群帮教管理和服务工作,加大社会管理薄弱环节整治力度。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加强城乡社区警务、群防群治等基层基础设施建设,加强重点地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增强公共安全和社会治安保障能力。加强政法队伍建设,不断提高能力素质,严格公正廉洁执法,大力构建“平安贵州”、“和谐贵州”,创造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十二、高举发展、团结、奋斗的旗帜,为实现“十二五”规划而努力奋斗
49、充分发挥各级党委在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中的领导作用。实现“十二五”时期贵州省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任务,关键在党,关键在人。要加强党的思想建设,把中央的精神与贵州的省情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在推动发展中解放思想,在服务发展中转变观念,在实现发展中提升素质,鼓励闯、鼓励试、鼓励干,形成积极向上、奋发有为、创先争优的干事氛围,调动各级领导干部做好各项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要加强党的组织建设,围绕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的要求,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完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健全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评价制度,以干事识人才、以发展论英雄、以实绩评优秀,重用勇于开拓创新、敢于担当责任、善于推动发展的优秀干部,建设团结、务实、勤奋、廉洁的领导班子。要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大力弘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谦虚谨慎,不骄不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真抓实干,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深入基层、深入企业、深入建设项目调查研究,多到条件差、矛盾多、发展难度大的地方破解难题、推动工作。要加强党的制度建设,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任务,完善决策执行机制和跟踪督办机制,建立贯穿省、市、县、乡和覆盖各部门、各行业、各领域的目标分解机制、工作落实机制和绩效考核机制,建设目标一致、行动协调的执行文化,形成一抓到底、层层见效的工作链条。要加强反腐倡廉建设,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牢固树立勤政、廉政、善政、优政意识,严格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健全重大决策部署执行情况的纪律保障机制,确保政令畅通。
50、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保证立法、监督和决策更好地反映民意、集中民智、贴近民生、体现省情。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的桥梁纽带作用。制定和落实支持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加快发展的政策措施,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切实做好宗教、侨务和对台工作。发展基层民主,推进党务公开、政务公开、厂务公开和村务公开,保障人民群众依法行使选举权、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深化全民国防教育,加强后备力量建设,巩固和发展军政军民团结,促进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
51、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干部群众,进一步巩固全省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大力弘扬长征精神和“不怕困难、艰苦奋斗、攻坚克难、永不退缩”的贵州精神。在全社会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积极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的建设,为共同创造美好家园提供强大的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
52、共产党员要充分发挥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的先锋模范作用。全省广大共产党员要坚定不移地贯彻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牢固树立科学发展理念,积极落实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的部署和要求。党的基层组织要以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为载体,建立促进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的长效机制。各级领导干部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树立正确政绩观,努力做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
全省共产党员和各族人民要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高举发展的旗帜、团结的旗帜、奋斗的旗帜,解放思想,求真务实,锐意进取,奋勇当先,为全面完成贵州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和实现赶超进位、富民兴黔的宏伟目标而努力奋斗!
第三篇:贵州省十二五规划
中共贵州省委关于制定贵州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
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2010年11月04日
根据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精神,结合贵州实际,省委十届十次全会就制定贵州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2011—2015)提出以下建议。
一、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奋力推进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
1、“十一五”时期贵州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重要成就。2006年以来,全省上下奋力克服百年不遇的雪凝灾害、百年不遇的国际金融危机和百年不遇的特大旱灾的影响,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都取得了新的成绩,全面完成“十一五”规划的主要目标和任务。全省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预计年均经济增长12%以上,财政总收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量翻番,以交通、水利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要突破,特色优势产业实力增强,农村贫困面貌明显改变,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省第十次党代会确定的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跨越第一步战略目标提前实现,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的历史时期。面向未来,我们正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跑线上。
2、“十二五”时期我省发展面临的环境和条件。“十二五”时期,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外环境相对有利。世界进入后金融危机时代,和平、发展、合作仍是时代潮流,我们国家在国际上的重要性和影响力显著提升,有利于我们更好运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加速发展;国家坚持实行扩大内需的方针,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央企业加速扩张,东部产业加快转移,有利于我们争取中央支持、借助省外力量加速发展;经过长期艰苦奋斗,我省2010年经济总量将突破4300亿元,人均生产总值可达到1700美元,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基础条件改善,内生动力增强,有利于我们遵循经济成长规律、顺应社会前进趋势加速发展。
“十二五”时期,我省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解决的矛盾和问题较多。经济总量小、人均水平低、发展速度慢仍是我省的基本省情和面临的主要矛盾,工业化水平低、城镇化进程慢、区域发展不平衡、产业结构不合理、城乡发展不协调、农村贫困程度深、人口资源环境压力大等问题仍将非常突出,思想观念陈旧、办事效率低下、发展方式粗放、科技创新乏力、社会矛盾易发多发、体制机制转换滞缓等制约科学发展的问题亟待解决。
“十二五”时期,我省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挑战和压力不小。西部大开发十年以来,全国呈现出东部率先发展、中部迅速崛起、西部竞相开发的格局,纵向比我省发展明显加快,横向比多数省区市的发展速度更快。我省与先进地区的差距不仅没有缩小,而且在很多方面还在继续扩大。进入“十二五”以后,全国各地特别是西部地区将在前十年蓄积能量的基础上继续加速,给我们带来更大的压力。我省如不加速发展,就会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过程中丧失机遇,就会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拉大差距。
综合判断,“十二五”时期,既是我省可以紧紧抓住并且大有作为的战略机遇期,又是我省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跨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加速期,更是我省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攻坚期。我们必须科学判断、准确把握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和历史性任务,真正把思想统一到发展上来,把心思集中到发展上来,把力量凝聚到发展上来,切实增强机遇意识、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不断缩小在“好”的方面存在的差距,花大力气、下真功夫解决“慢”这个主要矛盾,千方百计创造条件推动“十二五”时期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
3、“十二五”规划的指导思想和基本要求。制定和实施我省“十二五”规划,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抢抓国家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历史性机遇,紧扣科学发展的主题,围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线,突出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的主基调,重点实施工业强省战略和城镇化带动战略,大力提高农业产业化和服务业发展水平,统筹区域发展,深化改革开放,优化发展环境,切实改善民生,积极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为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跨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
我省经济社会处于并将长期处于欠发达状况,发展是解决全省所有问题的关键,是人民群众最为迫切的共同愿望。我们一定要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理念,真正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作为推动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把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的主基调贯穿于“十二五”的全过程,落实到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各领域,不断提高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切实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加速发展,就是要创造条件,奋力拼搏,使我省经济发展速度在一个较长时期内高于以往历史时期、高于西部地区同期平均水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加快转型,就是要按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调整,扎实推进政府职能向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转变,推进社会管理向全覆盖、社会化转变,推进社会形态由二元结构向城乡一体化转变。推动跨越,就是要推动工业化、城镇化水平显著提高,推动经济总量登上新的重要台阶,推动人民生活水平由总体小康迈向全面小康。基本要求是:
——必须把保持投资较快增长和积极扩大消费、出口需求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举措。积极构建扩大内需的长效机制,在保持投资合理较快增长的同时,围绕科学规划实施重大项目,依托重大项目优化投资结构,促进经济增长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
——必须把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毫不动摇地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改造提升传统支柱产业,加快培育新兴优势产业,提高附加值,延长产业链,不断提高服务业发展水平,促进经济增长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积极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加快推进城镇化,努力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大力培育区域经济增长极,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和区域优势互补。
——必须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深入实施科教兴省和人才强省战略,充分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作用,不断增强科技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能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加快建设创新型社会。
——必须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促进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优先位置,统筹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努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合理调节收入分配,完善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制度安排,建立健全促进城乡人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必须把建设生态文明、保护青山绿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牢固树立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建设生态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
——必须把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坚定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领域的改革,按照行政干预最少、发展环境最优、服务质量最好的目标,在关键环节深化改革,在重点领域扩大开放,在日常工作中提高办事效率,加快构建有利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体制机制和对内对外开放环境。
4、“十二五”时期要努力成为改革开放以来贵州经济社会发展最好最快的时期。综合考虑未来发展趋势和条件,今后五年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
——经济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全省生产总值确保实现8000亿元,力争翻一番、突破10000亿元,人均生产总值接近3000美元。
——经济发展方式得到有效转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明显提高,单位生产总值能耗、物耗水平明显下降,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生态环境质量继续提高,人力资源和科技进步、管理创新对经济发展的贡献水平明显提高。
——社会建设明显加强。覆盖城乡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逐步完善,全民受教育程度明显提高,各族人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不断提高,人口自然增长率稳定下降。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更加健全,人民权益得到切实保障。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加快发展。社会管理制度趋于完善,社会更加和谐稳定。
——城乡居民收入明显提高。努力实现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城镇低收入者收入明显增加,农村贫困人口显著减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程度接近西部平均水平。
——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明显进展,政府公信力、执行力和服务水平明显提高。对内对外开放不断拓展,开放型发展格局进一步形成。
经过五年的艰苦奋斗,使我省综合经济实力、市场竞争能力和抵御风险能力登上一个新的重要台阶,力争在西部地区实现赶超进位,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跨越的条件更加充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更加牢固。
二、大力实施工业强省战略,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
按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完善实施工业强省战略的领导体制、工作机制和政策体系,大力发展结构优化、技术先进、清洁安全、附加值高、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加快把我省建成国家重要的能源基地、资源深加工基地、装备制造业基地、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和优质轻工产品基地。
5、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以煤炭、化工、冶金、有色、建材为代表的传统产业是我省工业的重要基础,要按照发展循环经济的要求,加快发展成为重要的资源节约型产业。把煤炭作为重要的战略资源和基础产业,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和环境保护,积极发展煤炭精深加工,提高煤炭工业总体水平。按照大型化、基地化、规模化、一体化、多联产的要求,坚持高标准、高起点,推动化工产业规模迅速扩大、环保全面达标、资源综合利用。以调整结构、优化升级、淘汰落后、合理布局、重组发展为重点,加快技术改造,提高工艺水平,优化产品结构,推进我省冶金工业做大做强。以精深加工、技术改造、节能环保为重点,推动铝钛产业调整结构、扩大产能和优化升级。按照淘汰落后、调整结构、加强研发、增加品种、产业升级、扩大规模的要求,提高传统建材技术含量,大力发展新型建材。
6、发展壮大支柱产业。立足于我省发展阶段、产业基础和资源优势,继续壮大电力、烟酒、装备制造、民族医药等支柱产业,通过支柱产业的市场扩张推动全省经济的持续发展。坚持扩大省外市场与保证省内用电并重,调整优化电力结构,深入实施“西电东送”,积极发展新兴能源,巩固壮大电力支柱产业。发挥“贵烟”和“茅台”的名牌优势,大力实施品牌带动战略,推进结构调整、技术改造、精细制造和市场建设,发挥优势,突出特色,整合资源,调整存量,做大总量。依托军工基地的技术优势,依托市场壮大企业实力,发展一批特色鲜明、重点突出的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和企业集团。以中药现代化为抓手,以民族药为重点,调整产品结构和企业组织结构,把民族医药产业建设成为与我省中药材资源相匹配的现代产业。坚持规模化、标准化、绿色化,依托我省优势农产品资源,加快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向优势产区和优势行业流动,形成一批知名品牌、龙头企业和企业集群。
7、加快发展新兴产业。发展资源消耗低、带动系数大、就业机会多、综合效益好的新兴产业,是改变我省工业结构的重要途径。要依托我省各类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加快推动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先进制造业、电子信息等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实施一批辐射面广、带动力强、技术含量高的大项目,尽快形成一批优势企业和龙头产品。发展就业面宽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突出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加强规划指导,完善配套设施,积极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以贵阳和遵义国家新材料基地为依托,加快发展以高强度铝合金、钛合金、锰合金、镁合金为重点的新材料产业。积极发展电子及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挥我省生物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以生物育种、生物医药为重点的生物技术产业。建设好安顺市国家民用航空产业基地和航天高新技术园区,发展以通用飞机整机研发生产为重点的先进制造业。
8、有序发展产业园区。制定促进工业园区发展的政策措施,编制全省工业园区发展规划,科学确定总体布局、产业导向、功能区块,提升一批、整合一批、新建一批示范工业园区。优先保证重点工业园区用地指标,建立良好的基础设施保障平台、高效的管理服务平台,进行统一的规划环评和总体环评,有效解决企业入驻园区发展的各种前置条件。探索以企业为主体的园区开发机制,鼓励设立工业园区投资开发公司,广泛吸引外来投资者领办、创办工业园区,推行园区经营性项目的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管理。按照“共建共享、收益分成”的运作模式,鼓励各级政府联合进行工业园区的建设。按照优化结构、合理承载的原则,围绕优势产业和重大项目,统筹配置土地、厂房、能源等要素资源。
三、大力实施城镇化带动战略,增强城镇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
把推进城镇化作为优化要素资源空间布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建立健全推进城镇化的领导体制、工作机制和政策体系,不断加快城镇化步伐。
9、建设科学合理的城镇体系。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完善功能、以大带小的原则,遵循城市发展客观规律,以大城市为依托,以中小城市为重点,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加快发展黔中城市带,以贵阳为中心,以贵阳—遵义、贵阳—安顺、贵阳—都匀和凯里为轴线,以六盘水、兴义、毕节、铜仁为极点,全面强化城镇集聚与辐射能力,形成中心集聚、轴线拓展的集约发展态势。大力发展一批区域性中心城市,积极培育快速铁路和高速公路网络节点上的中小城市。按照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游则游的原则,突出自然、历史、文化和民族特色,努力建设一批交通枢纽型、旅游景点型、绿色产业型、工矿园区型、商贸集散型、移民安置型城镇。
10、提升城镇综合承载能力。按照布局集中、产业集聚、土地集约、生态环保的原则,完善城市功能分区,有序推进“退二进三”,强化城市产业功能。坚持城市综合交通引领城市发展,统筹推进大中小城市通信、供电、供排水等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和网络化发展。优先发展城镇公共交通,促进城市公交向郊区和邻近乡村延伸。增强城镇公共服务功能,加强教育、卫生、环保、文化、体育、福利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推动社会服务资源向基层和社区转移。建立健全应急安保体系,完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保证城市正常有序运转。
11、创新城镇化发展的体制机制。创新城镇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积极运用信息化、现代化手段提高城市管理水平,统筹解决城镇化进程中的各种社会问题。把符合落户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逐步转为城镇居民作为推进城镇化的重要任务,加强和改进大城市人口管理,放开中小城市和小城镇户籍限制,加快农业人口向城镇转移。创新投融资体制机制,发挥政府资金的导向作用,吸引社会资金投入城乡建设,多渠道筹集城镇建设资金。实行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挂钩,探索节约集约用地的新型城镇化模式。积极推动行政区划调整,切实消除阻碍城镇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
四、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和扶贫开发步伐,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把“三农”工作作为全省工作的重中之重,把扶贫开发作为“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把农民增收作为“三农”工作和扶贫开发的重中之重,按照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大力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建设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
12、合力推进扶贫开发。把到2015年农村贫困人口减少一半以上、到2020年基本消除农村绝对贫困现象作为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重要标志。坚持党政领导,实行专项扶贫、行业扶贫和社会扶贫相结合,大力推进集团帮扶,积极构建“大扶贫”格局。坚持县为单位、整合资金、整乡(村)推进、连片开发,以编制和实施武陵山区、乌蒙山区、苗岭山区(含麻山、瑶山地区)区域扶贫专项规划为重点,加快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扶贫开发步伐。坚持实行分类扶持和统计监测,统筹采取产业化扶贫、劳动力转移培训等措施,不断提高农村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对鳏寡孤独、因病因残丧失劳动能力的特殊贫困人口,给予长期社会救助,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需要。完善扶贫开发的激励机制,研究制定“摘帽不摘政策”的办法措施,鼓励有条件的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加快脱贫致富步伐。
13、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坚持以科技进步、提高单产为重点,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抗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保证农村人口粮食基本自给。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提升农业科技自主创新水平、成果转化水平和推广水平,健全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提高科技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坚持集中连片、规模发展,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结构调整,规划建设一批专业乡、专业村和产业带,提高优势特色经济作物和生态畜牧业的比重。大力发展设施农业、生态农业、节水农业,加快山地农机推广应用,促进农业生产经营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推进建设一批现代农业示范区。
14、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通过做大做强农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广泛推广订单生产,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引导农产品规范化种植、规模化经营,形成生产、加工、储运、销售、服务链条,提高农产品就地转化增值水平。改善农村商品贸易条件,降低农村市场交易成本,提高农村市场分工与生产合作水平。通过吸引社会资金投资入股、鼓励龙头企业牵头领办、补助资金扶持农民兴办和广泛动员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农民加入等措施,大力培育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和抵御市场风险能力。
15、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加快实施农民创业促进工程,建设一批农民创业基地和创业园,完善农产品市场体系和价格形成机制,增加农民经营性收入。加强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大力发展劳务经济,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落实好强农惠农政策,采取综合配套措施,健全农业补贴等支持保护制度,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增加农民转移性收入。探索农村集体和农户在当地资源开发中入股,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
16、完善农村发展体制机制。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现有农村土地承包关系保持稳定并长期不变,在依法自愿有偿和加强服务基础上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完善城乡平等的要素交换关系,促进土地增值收益和农村存款主要用于农业。按照节约用地、保障农民权益的要求推进征地制度改革,积极稳妥推进农村土地整治,完善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流转和宅基地管理机制。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鼓励有条件的地区以县为单位建立社区银行,发展农村小型金融组织和小额信贷,健全农业保险制度,改善农村金融服务。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推进集体林权和国有林区林权制度改革。继续发挥供销社在农产品生产、流通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建立健全农村基层工作保障机制。
五、推动服务业大发展大提高,加快把旅游和文化产业培育成为重要支柱产业
把推动服务业发展作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重点,扩大服务业总体规模,拓宽服务业服务领域,提升服务业技术层次,优化服务业内部结构,全面提高服务业的总量、质量和素质。
17、大力提高服务业发展水平。建立公平、规范、透明的市场准入标准,探索适合新型服务业态发展的市场管理办法,调整税费和土地、水、电等要素价格,营造有利于服务业发展的政策和体制环境。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努力建设连接长江上游和南中国两大区域金融中心的金融枢纽,打造一批骨干物流企业和大型物流园区,加快发展金融保险业、交通运输业、信息服务业、科技服务业、农业服务业。全面发展面向民生的生活性服务业,切实提高市政公用事业、房地产和物业服务、社区服务、家政服务和休闲养老等产业发展水平。拓展服务业新领域,发展新业态,培育新热点,推进规模化、品牌化、网络化经济。
18、加快建设旅游经济大省。旅游业资源消耗低,带动系数大,就业机会多,综合效益好。按照把我省打造成为具有重要吸引力的观光体验、休闲度假、康体养生和民族文化旅游目的地的要求,加快把旅游业培育成为我省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多渠道加大对旅游业的投入,重点建设旅游道路、景区停车场、游客服务中心和酒店等基础设施,全面提升我省旅游接待能力。大力实施品牌带动战略,丰富旅游文化内涵,加强原生态民族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加快发展一批专业旅游城市、旅游村镇、旅游文化商品集散地,推动旅游产品多样化、规模化发展。制定出台促进度假酒店发展的政策措施,引导城市周边休闲度假带建设,有序推进旅游度假区发展。大力发展旅游商品、旅游纪念品,提高旅游购物在旅游消费中的比重。扶持培育一批旅游骨干企业,推动涉旅企业通过上市等方式融资。大力开拓客源市场,推进旅游信息化建设。提高旅游服务水平,加强旅游市场监管,全面优化旅游环境。
19、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坚持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机统一。充分发挥文化引导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的功能,增强全省人民的凝聚力和创造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拓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进实施一批重大文化产业项目,规划发展一批文化产业园区,扶持培育一批文化骨干企业,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按照创新体制、转换机制、面向市场、增强活力的要求,以发展为主题,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文化产业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继续深化公益性文化单位人事、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探索建立法人治理结构。
六、以黔中经济区为龙头,促进区域经济竞相发展
全面落实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主体功能区战略,把黔中经济区作为“十二五”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火车头”和“发动机”,积极争取国家指导和支持,科学制定黔中经济区总体规划,准确定位区域功能,优化生产力布局,形成中部崛起、带动全省和优势互补、竞相发展的区域经济发展格局。
20、规划建设黔中经济区。以贵阳为中心,统筹推进区域发展,把黔中经济区建设成为全省工业化的带动区和城镇化的核心区。根据黔中经济区的资源条件和区位条件,以高速公路、快速铁路及河运码头、机场等大型交通设施为依托,重点建设一批具有地域特色的产业带,加快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建立健全黔中经济区领导、协调、合作机制,协调解决各种利益关系和重大问题。搭建多种形式的投融资平台,积极筹集开发建设资金,统筹布局基础设施、重大产业和市政工程。制定支持黔中经济区发展的政策法规体系,赋予黔中经济区先行先试的权利。
21、统筹推进不同区域协调发展。制定遵义市统筹城乡发展试点方案,加快推进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坚持共建黔中、融入成渝、参与泛珠,努力把遵义市建设成为成渝经济区产业扩散转移的重要辐射区。根据毕节地区、六盘水市、黔西南州的资源条件和区位特点,细化和完善“毕水兴经济带”规划,形成西南地区的重要经济增长极。统筹黔南州、黔东南州、铜仁地区的相关区域,规划发展“东南部特色综合经济区”。继续支持毕节试验区和安顺试验区加速发展。抓好贵阳生态文明城市、黔东南生态文明试验区、黔西南“星火计划”科技扶贫试验区和铜仁营养健康产业示范区建设。争取国家支持在我省建立内陆民族地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试验区。
22、鼓励县域经济发展。完善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政策体系,综合运用财政、税收、金融、产业布局、土地供给等政策措施,鼓励发展各具特色的优势产业,提高经济强县发展水平。按照“责权统一、重心下移”的原则,扩大县级经济管理权限,推进强镇扩权。制定和实行优惠、灵活的政策措施,鼓励和扶持与邻省接壤的县市加速发展。
七、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经济社会发展环境
把以交通和水利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作为事关全局的重大战略任务,努力建设现代化的交通运输网络,切实解决工程性缺水问题,加快改善通信设施条件,为贵州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跨越打下坚实的基础。
23、加速综合交通网络建设。全面发展铁路、公路、民航和水运,加快建设客运快速化、货运物流化、管理现代化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铁路以通道、枢纽建设为主要任务,以增建复线、客货分流、提高速度为重点,建设全国通往东南亚国际通道和西部通往沿海出海通道的陆路枢纽。按照骨架畅通、干支协调、形成网络的要求,大力实施“六横七纵八联”高速公路网络规划。尽快完成“一干十支”机场建设,基本形成布局合理、覆盖全省的干、支线民航机场体系。改造提升一批航道,提高北进长江、南下珠江的能力。
24、加快解决工程性缺水。水利是支撑一个地方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物质基础,直接决定一个地方人民群众的生存条件和生活质量。要按照发展现代水利的要求,坚持水利建设、生态建设、石漠化治理综合规划,以重大水利枢纽工程为龙头,以大中型水利工程为骨干,以小型水利工程为基础,以微型水利工程为补充,逐步建立生活、生产、生态用水安全保障体系。加强农田水利和烟水配套工程建设,以水源工程、灌区工程、“五小”工程为重点,加快建成人均半亩基本口粮田。根据产业发展需要,规划布局、启动建设一批重大水利枢纽工程。加快水管理体制改革,走水务一体化的发展之路。
25、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数字贵州”建设,围绕第三代移动通信、下一代互联网和数字电视等未来网络建设重点,促进电信网、互联网、广电网三网融合,力争全省互联网普及率、电话普及率、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达到西部地区平均水平。加强信息服务能力建设,提升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地理信息、远程教育、远程医疗等服务能力,明显提高全省经济社会运行的智能化程度。推进物联网和云计算研发应用。加快“金盾工程”、城市报警监控工程建设,提高政法工作信息化、现代化水平。
八、以改革促创新、以开放促开发,不断增强经济发展动力和活力
把深化改革作为创新之源,把扩大开放作为开发之路,采取更加过硬的措施推进各项改革,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带动战略,强化发展是硬道理、稳定是硬任务的战略思想,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加快构建有利于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的体制机制和发展环境。
26、推动国有企业改革发展。采取优惠政策,配置资源条件,以重大资源深加工、精加工项目为载体,大力吸引中央企业和省外优强企业到贵州投资发展、合作开发。健全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推进国有企业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和国有资产证券化改革。加快国有企业的资源整合、兼并重组,不断增强国有企业活力、控制力和影响力。推进各种所有制企业之间通过股权并购、股权置换、互相参股等方式进行整合重组,发展国有资本、集体资本和非公有制资本等参股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制定大企业、大集团发展和企业上市的政策措施及工作方案,通过资源优先配置、项目优先规划、政策优先扶持和兼并重组、产能扩张、技术改造等措施,培育更多销售收入超过100亿元的大企业、大集团,新增一批上市公司。
27、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营造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的体制环境。加大对非公有制经济的财税、金融支持和政策支持力度,重点扶持成规模、上水平的非公有制企业和发展前景好的中小企业,大力提高非公有制经济在全省经济中的比重。制定我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产业目录,引导鼓励民间资本以独资、控股、参股等方式,投资建设铁路、公路、水运、民航、水利、电力,参与土地整治、矿产资源勘探开发、特色经济发展,进入市政公用事业、保障性住房、社会事业领域和国防科技工业领域,重组联合和参与国有企业改革。
28、深化重点领域各项改革。改革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必须以更大决心和勇气全面推进各领域改革。加快财税体制改革,按照事权和财权相统一的原则,进一步理顺各级政府间财税分配关系。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完善地方政府金融管理体制。深化要素市场改革,完善重要商品、服务、要素价格形成机制。加快社会事业体制改革,推进非基本公共服务市场化改革,增强多层次供给能力,满足群众多样化需求。加快事业单位分类改革。
29、全力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坚持以开放促发展、促改革、促创新,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不断拓展新的开放领域和空间。优化结构、丰富方式、拓宽渠道、提高质量,积极引进大企业、大集团、大财团等战略投资者,迅速扩大直接利用外来投资规模。根据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性、资源禀赋的互补性,加强与珠三角、长三角、成渝经济区和深圳、宁波、青岛、大连等对口帮扶城市以及苏州市的交流合作,规划建设一批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示范园区,吸引更多省外企业来黔投资。积极推进国家级、省级开发区建设,支持有条件的开发区和产业园区扩区调位升级。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提高对外开放层次和水平。争取国家赋予我省“口岸签证权”,支持我省建立“综合保税园区”、“出口加工区”和“无水港”,积极参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和大湄公河次区域经贸和教育、科技、文化合作。大力开拓新兴市场,不断扩大外经贸规模。
30、下硬功夫改善投资软环境。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精简审批事项、减少审批环节、下沉服务职能、提高服务水平,改革绩效评估监督体系,建设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廉洁政府,营造亲商、爱商、敬商、安商的发展环境和创业、创新、创优的良好氛围。面向社会全面公开申办事项的前置条件、办理流程、审批环节,推行网上受理、网上审批、网上办结,缩短办事期限,节约时间成本。全面推行政务公开,加强对投资软环境的监督监察,定期曝光政府不诚信、行政不作为、执法不公正的典型事例,严厉查处以权谋私、权钱交易、吃拿卡要等行为,建设“诚信贵州”、“法制贵州”。
九、坚持把人才作为第一资源,努力把人口压力变为人力资源优势
全面落实国家中长期科技、教育、人才规划纲要,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加大人力资本投入,加快科技进步,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从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逐步转向主要依靠人力资源和科技进步。
31、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巩固“两基”攻坚成果,推动实施万名校长培训工程、城市优质基础教育拓展工程和农村艰苦边远地区学校教师周转房宿舍建设工程,按照新标准抓好一批试点县义务教育提高工作。坚持自办和引进名校办分校相结合,合理配置优质教学资源,全面提高中小学教学质量,加快普及城镇高中教育。在巩固、提高现有省属高等院校办学质量的基础上,把扩大办学资源与教育结构调整结合起来,创建适应贵州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需求的高等院校和学科专业。提高高等教育办学水平,大力提高高等教育毛入学率。高度重视发展学前教育、民族教育、成人教育、职业教育和特殊教育。深入开展实施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增加教育投入,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兴办教育,实施重大教育改革和发展项目。
32、全面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坚持服务发展、人才优先、以用为本、创新机制、高端引领、整体开发的指导方针,加强我省改革发展需要的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大力实施各类优秀人才培养工程,广泛引进重点领域、重点产业、重点学科、重点项目急需人才。创新人才工作体制机制,优化人才培养和使用环境,努力做到人才资源优先开发,人才结构优先调整,人才投资优先保证,人才制度优先创新。建立完善人才评价体系、人才竞争机制、人才激励机制、干部联系专家制度,充分发挥人才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战略性和决定性作用。
33、切实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坚持合作创新、加强转化、重点突破、引领跨越,围绕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着力实施一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和省重大科技专项,增强科技对发展的支撑能力。加快建设一批重点工程中心、重点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企业工程研究中心、生产力促进中心和科技企业孵化器,提高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应用水平。实施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工程,提高新技术应用水平。强化支持企业创新和科研成果产业化的财税金融政策,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完善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鼓励发展科技中介服务,完善科技成果评价奖励制度,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十、积极建设生态文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牢固树立绿色、环保、低碳发展理念,以节能减排为重点,健全激励和约束机制,加快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增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34、坚决稳定和降低生育水平。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和现行生育政策不动摇,严格实行计划生育“一票否决制”,采取有效措施统筹解决人口问题。深入推进人口文化建设和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完善利益导向机制,综合协调各项经济社会政策,继续稳定和降低生育水平,严格控制计划外生育。整合计生、妇幼资源,有效控制出生缺陷,关注婴幼儿早期教育,全面提高新生人口素质。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加强流动人口管理服务,加强养老服务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
35、深入开展生态建设。围绕“两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建设,实施石漠化综合治理、天然林资源保护、退耕还林、珠江防护林、林业特色优势资源建设、森林公园建设、速生丰产林建设、湿地保护建设工程,提高森林覆盖率。按照先急后缓、分期实施、重点突破的原则,全面推进石漠化综合治理。加强水土流失小流域综合治理。切实保护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等自然文化遗产和重要水源地。全面保护重要天然湿地,推进重要人工湿地建设。推进城镇公共绿地、环城林带、交通沿线绿化带建设。完善绩效考核办法和利益补偿机制,引导各类地区严格按照主体功能定位推进发展。
36、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以提高资源产出效率为目标,加强规划指导、财税和金融等政策支持,完善法律法规,实行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推进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循环经济发展。加强政策引导,培植循环经济产业体系,重点抓好六盘水等国家级循环经济试点城市(单位)工作。以铝及铝工业、煤及煤化工、磷及磷化工一体化为重点,加强煤矸石、粉煤灰、磷石膏综合利用,积极推进重点循环经济基地建设。推进企业循环生产、产业循环组合,促进产品生态设计,不断降低单位产品物耗、能耗、水耗。
37、扎实推进节能降耗。落实节约优先战略,全面实行资源利用总量控制、供需双向调节、差别化管理。实施节能减排工程,严格监管重点能耗企业,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全面推进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实施清洁生产。开发利用气候资源,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全面实行政府优先和强制采购节能产品制度,推广高效节能产品。完善节能政策,健全协调机制,深入开展全民节能减排行动,形成共同推动节能减排工作的强大合力。
38、切实加强保护环境。加强重点流域、重点区域和重点城市的环境保护,推进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加强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环境保护,切实改善城市空气质量,让人民群众喝上干净水,呼吸上新鲜空气。加强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实施危险废物无害化处置。实施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排放许可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强化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依法保护环境和治理污染。建立社会化多元化环保投融资机制,发展环保产业,运用经济手段推进污染治理市场化进程。抓好气象预警工作,加快地质灾害调查评估,建立健全防灾减灾和监测预警体系,推进地质灾害防治和矿山环境恢复治理工作。
十一、大力实施民生工程,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和发展的成果
更加注重包容性增长和共享式发展,大力实施民生工程,逐步完善符合省情、比较完善、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39、大力实施扶贫脱贫攻坚工程。在贫困地区大力实施乡村道路、水利建设、农网改造、危房改造和中低产田土改造工程,为贫困人口增收创造必要的基础条件。继续实施“雨露计划”和各类社会扶贫行动,实现培训一个、就业一人、脱贫一户。广泛推广农业先进适用技术,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深入实施山地农业扶贫工程、林下经济增收工程、生态扶贫产业建设工程,为稳定脱贫提供可靠的增收保障。对生活在自然条件极为恶劣地区的贫困人口,继续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工程。
40、大力实施就业和创业工程。积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服务业和小型微型企业,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实现经济增长与扩大就业的良性互动。建立健全政府投资、重大项目促进就业机制。坚持以创业带动就业,支持大学生自主创业和农民工返乡创业,鼓励更多劳动者成为创业者。健全统一规范灵活的人力资源市场,加强对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援助,逐步形成城市平等就业的环境。健全公共就业服务体系,为劳动者自主择业提供服务。发挥政府、工会和企业作用,努力形成企业和职工利益共享机制,建立和谐劳动关系。
41、大力实施劳动力素质提升工程。制定促进职业技术教育大发展大提高的政策措施,迅速扩大高等职业学校办学规模,加快建设中等职业学校,大力推进免费中等职业教育,全面实施职业能力建设工程,努力使城乡劳动力人人有知识、个个有技能。把素质教育的要求贯穿于各级各类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全面提高劳动者综合素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注重思想道德建设,突出培养劳动者的创新精神、吃苦耐劳精神和创新能力、动手能力。
42、大力实施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工程。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方针,加快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完善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逐步提高保障水平,实现应保尽保。力争实现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进一步提高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统筹层次,完善各项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办法。实现城乡社会救助全覆盖,大力发展社会福利事业、社会慈善事业和残疾人事业。
43、大力实施“一危三棚”改造和保障性住房建设工程。坚持从最困难的农户和最危险的农房改起,大力实施整县推进,全面完成农村危房改造。加快城市棚户区、林区棚户区、煤矿和其他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加快公共租赁房建设,解决城镇中等偏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探索廉租房建设的有效办法,切实解决好城镇困难家庭的住房问题。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逐步治理采煤沉陷区,尽快搬迁受地质灾害威胁的农房和学校。
44、大力实施基础设施向县以下延伸工程。继续推进国省干线公路改造和农村公路建设,切实解决商品运输难、农村行路难的问题。加快民生水利建设,搞好城乡水源工程,全面解决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搞好农网改造升级,满足农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生产生活用电需求。加大农村地区网络建设和改造力度,积极推进电信普遍服务,加快农村“三电合一”工程和互联网建设,提高信息进户率。
45、大力实施生活环境改善工程。2015年3万人以上的城镇都要实现雨污分流,实现污水和垃圾无害化处理,实现城镇天蓝、地绿、水清。深入开展“整脏治乱”行动。认真实施水、电、路、气、房、优美环境“六到农家”工程,加快村庄道路硬化,推进农村沼气建设,支持和引导农村改水、改厨、改厕、改圈工作,开展农村污水、垃圾处理和面源污染治理。大力推广“四在农家”的典型经验,因地制宜建设山水田园村寨和民族特色村寨。
46、大力实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程。按照体现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要求,加强城乡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精神文化需求。全面推进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向社会免费开放,净化社会文化环境,保护青少年身心健康。加强对外宣传和文化交流,大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
47、大力实施公共卫生事业建设工程。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要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优先满足群众基本医疗卫生需求。增加公共财政对卫生事业的投入,健全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和医疗服务体系,加强城镇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和农村卫生服务网络建设。加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巩固和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施重大疾病防控,抓好重点传染病、慢性病、职业病、地方病和精神疾病防治工作。做好妇幼保健工作。加强食品安全监管。积极扶持和促进中医药、民族医药事业发展。积极推进公立医院改革,鼓励社会资本以多种形式兴办医疗机构。
48、大力实施社会管理创新和平安创建工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加强社会管理、体制、能力建设。完善法律法规和政策,健全基层管理和服务体系。抓好便民利民政务综合服务中心(站、点)和综治工作中心(站、点)建设,创建一批和谐社区、和谐村镇示范点。加强基层党组织工作,发挥群众组织和社会组织作用,提高城乡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形成社会管理和服务合力。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渠道,建立重大工程项目建设和重大政策制定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完善大调解工作格局和机制,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把各种不稳定因素化解在基层和萌芽状态。加大公共安全投入,加强安全生产,健全对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食品安全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的预防预警和应急处置体系。做好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加强特殊人群帮教管理和服务工作,加大社会管理薄弱环节整治力度。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加强城乡社区警务、群防群治等基层基础设施建设,加强重点地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增强公共安全和社会治安保障能力。加强政法队伍建设,不断提高能力素质,严格公正廉洁执法,大力构建“平安贵州”、“和谐贵州”,创造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十二、高举发展、团结、奋斗的旗帜,为实现“十二五”规划而努力奋斗
49、充分发挥各级党委在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中的领导作用。实现“十二五”时期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任务,关键在党,关键在人。要加强党的思想建设,把中央的精神与贵州的省情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在推动发展中解放思想,在服务发展中转变观念,在实现发展中提升素质,鼓励闯、鼓励试、鼓励干,形成积极向上、奋发有为、创先争优的干事氛围,调动各级领导干部做好各项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要加强党的组织建设,围绕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的要求,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完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健全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评价制度,以干事识人才、以发展论英雄、以实绩评优秀,重用勇于开拓创新、敢于担当责任、善于推动发展的优秀干部,建设团结、务实、勤奋、廉洁的领导班子。要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大力弘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谦虚谨慎,不骄不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真抓实干,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深入基层、深入企业、深入建设项目调查研究,多到条件差、矛盾多、发展难度大的地方破解难题、推动工作。要加强党的制度建设,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任务,完善决策执行机制和跟踪督办机制,建立贯穿省、市、县、乡和覆盖各部门、各行业、各领域的目标分解机制、工作落实机制和绩效考核机制,建设目标一致、行动协调的执行文化,形成一抓到底、层层见效的工作链条。要加强反腐倡廉建设,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牢固树立勤政、廉政、善政、优政意识,严格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健全重大决策部署执行情况的纪律保障机制,确保政令畅通。
50、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保证立法、监督和决策更好地反映民意、集中民智、贴近民生、体现省情。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的桥梁纽带作用。制定和落实支持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加快发展的政策措施,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切实做好宗教、侨务和对台工作。发展基层民主,推进党务公开、政务公开、厂务公开和村务公开,保障人民群众依法行使选举权、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深化全民国防教育,加强后备力量建设,巩固和发展军政军民团结,促进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
51、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干部群众,进一步巩固全省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大力弘扬长征精神和“不怕困难、艰苦奋斗、攻坚克难、永不退缩”的贵州精神。在全社会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积极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的建设,为共同创造美好家园提供强大的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
52、共产党员要充分发挥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的先锋模范作用。全省广大共产党员要坚定不移地贯彻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牢固树立科学发展理念,积极落实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的部署和要求。党的基层组织要以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为载体,建立促进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的长效机制。各级领导干部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树立正确政绩观,努力做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
全省共产党员和各族人民要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高举发展的旗帜、团结的旗帜、奋斗的旗帜,解放思想,求真务实,锐意进取,奋勇当先,为全面完成我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和实现赶超进位、富民兴黔的宏伟目标而努力奋斗!
第四篇:“十二五”精神文明建设规划
榆次区交通运输局
“十二五”精神文明创建工作规划
为进一步加强全系统的精神文明建设,保证“十二五”期间交通发展计划的顺利实施和完成,促进交通运输事业的又好又快发展,特制定本规划。
一、指导思想与总体思路
交通运输行业精神文明建设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线,以“服务人民、奉献社会”为宗旨,以“树文明服务形象、展榆次交通风采”为主题,以文明单位创建和文明行业创建逐步推进,实现文明和谐交通为目标,以规范化管理和标准化服务为抓手,以“学先进、树新风、建体系、创一流”活动为载体,建设一个畅通高效安全绿色的现代化交通运输系统,实现人便于行、货畅其流,让人们享受高品质的运输服务,让经济社会发展更加充满活力,让交通与自然、与社会更加和谐。
具体抓好四个一:
一要围绕一个目标。围绕榆次交通运输跨越发展科学发展、建设交通运输强区的目标,在“十二五”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的关键期,发展现代交通运输业的重要转型期,构建综合运输体系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中,用行业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做好坚定信念、激发斗志、统一思想、凝心聚力的工作,发挥好团结、稳定、鼓劲的作用。
二要深入弘扬一种精神。深入弘扬“艰苦奋斗、勇于创新,不畏风险、默默奉献”的行业精神,用这种精神凝聚人心、鼓励创业;用这种精神搞好交通运输建设管理服务;用这种精神推进精神文明建设。
三要打造一批品牌。通过努力,争取在“十二五”时期在全系统创建3个文明站、所、段、队、班、组标兵,5部文明客车标兵,3条文明客运班线标兵,5个文明“窗口”标兵,60公里文明路。
四要树立一种人人都是文明窗口的理念。各单位都要认真树立服务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人民安全便捷出行的理念,做好服务基层、服务企业、服务项目的工作。要认真抓好“规范化管理、标准化服务”,用文明微笑来服务群众,让人民在出行中享受高品质的服务,执法单位要在执法中体现服务,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满意度。
二、任务要求
(一)坚持行业核心价值体系统领,构建行业核心价值体系,大力推进学习型行业建设
建设行业核心价值体系。“十二五”要建设的交通运输行业核心价值体系是:人便于行,货畅其流,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行业核心价值观;艰苦奋斗、勇于创新,不畏风险、默默奉献的行业精神;发展现代交通,做好“三个服务”的行业使命;爱岗敬业、诚实守信、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职业道德;建设一个畅通高效安全绿色的现代化交通运输系统,实现人便于行、货畅其流,让人们享受高品质的运输服务,让经济社会发展更加充满活力,让交通与自然、与社会更加和谐的共同愿景。
在行业核心价值体系中,行业核心价值观是核心,行业使命是统领,共同愿景是主题,交通精神是精髓,职业道德是基础。
坚持行业核心价值体系统领。要坚持行业核心价值体系为统领,将行业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交通运输建设、管理、服务等各个环节,成为行业发展的软实力。要用行业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干部职工思想和行动,成为干部职工行为规则和规范。要贯穿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成为精神文明建设的行动指南。
践行行业核心价值体系。要抓学习,大力推进学习型行业建设,使全体干部职工都知晓行业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使之成为干部职工的行动指南。要抓践行,大力开展创先争优和岗位建功立业活动,用建设和服务的成果体现践行的成效。
(二)坚持用规范标准打牢基础,大力推进规范化管理、标准化建设和服务
要制定完善规范和标准。要认真修订和完善管理的规范和建设服务的标准,无论是交通运输的建设、管理和服务,没有标准的要尽快制定规范和标准,已有规范和标准的,要根据新形势新情况和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新要求,进一步修订完善规范和标准,实现规范化管理、标准化建设和服务。所有的规范和标准必须公开上墙,接受群众的监督检查,要强化执行规范的监督和检查,将执行规范化标准化作为评先评优、干部职工进级和提升的依据,作为文明单位、文明行业评比的基本要件。
(三)加大硬件设施建设,为人民群众安全便捷出行提供文明服务场所
要方便人民群众安全便捷满意的出行,硬件设施是基础。要整合各方面的力量,加大资金投入,建好和完善交通运输的各项设施。要加大道路的整治和升级改造,建好文明路;要加大汽车客运站的服务设施建设,使人民群众的出行体验到温馨的服务。
(四)坚持群众性创建推进,深化“学树建创”活动,提升文明创建水平
行业文明创建基础是群众性文明创建。“十二五”期间,要培育和宣传推广学习具有时代精神和行业特点的先进典型,要树立良好的政风和行风、要构建交通运输行业核心价值体系,要创建一流的队伍、一流的业绩、一流的行业。“学树建创”活动要抓好单位创建,通过“学树建创”活动培育一批文明路、文明车、文明客运线路、文明单位。
(五)坚持舆论宣传造势,抓好舆论宣传,营造创建氛围
抓好舆论宣传,树立正面形象,营造创建氛围。要抓好正面宣传,各单位要通过各种媒体,宣传交通运输发展成就、交通运输为民服务、交通运输好人好事等交通运输先进典型以及交通运输救灾抢险,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等信息,提升交通运输的正面形象和人民群众的知晓度。
(六)建好政风行风和群众满意度排查风险防控机制,防控影响行业形象的重大事件发生
交通运输行业是个大系统、大行业,担负着经济管理、行政执法和服务多种职责,大量的建设任务与群众密切联系,使交通运输行业成为热点行业,必须抓好机制防控。首先要抓好政风行风和风险防控机制建
立,各单位要根据单位职能和岗位的情况找出风险点,针对风险点制订防控措施,从机制上保障,减少杜绝问题发生。要抓好政风行风和群众满意度的明查暗访,对政风行风和群众满意度问题实施动态监管。要针对发现和暴露出的问题,认真处置并适时公布处置情况,给人民群众一个交通运输行业重视政风行风管理群众满意的印象,并努力争取群众的理解和认可。
(七)建立各类责任机制,保障行业精神文明建设落到实处
一要建好组织领导机制,形成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负实责、班子成员一岗双责、专门机构组织协调、各部门齐抓共管、干部职工积极参与的体制机制。二要建好立项分解抓落实机制,通过立项分解把行业精神文明建设这个系统工程落到各科室、各单位,形成齐抓共管。三要抓好监督检查机制,通过经常性的监督检查,了解行业精神文明推进的情况,推动行业精神文明建设各项工作均衡发展。四要抓好考核奖惩机制,将精神文明建设的目标任务纳入各单位的绩效考评、管理,实施两个文明建设同步骤、同检查、同推进、同考核、同奖惩、同落实。五要抓好资金投入保障机制,使精神文明建设能加大硬件投入,软件管理,有钱办事、有人办事、使工作层层落到实处。
二〇一一年六月十三日
第五篇:“十二五”精神文明建设规划
平凉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
“十二五”精神文明建设规划
“十一五”期间,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高举旗帜,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以人为本,重在建设,立足基层,面向职工,自觉以精神文明建设为己任,以建设“四有”职工队伍为目标,以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开展文明单位创建为重点,推进了全市住房公积金事业的改革稳定发展,职工队伍素质得到不断提升,服务水平得到不断提高,行业作风明显改观,有力地促进了全市住房公积金事业各项任务的完成。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精神,巩固“十一五”全市住房公积金系统精神文明建设成果,提高“十二五”全市住房公积金系统精神文明建设水平,构建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要求,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德和行业规范,为我市住房公积金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现结合全市住房公积金系统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始终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以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为主线,以继续开展全系统“文明单
位”创建活动为载体,以培养造就“四有”职工队伍为目的,以行风建设、行业文化建设、文明创建工作为重点,扎实推进政治品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教育,促进行业科学发展、管理规范、优质服务、秩序优良、关系和谐,不断开创精神文明建设新局面。
二、基本原则
全市住房公积金管理系统“十二五”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原则是:坚持以科学理论为指导,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以人为本、依靠群众;典型引路、弘扬正气;常抓不懈、强化指导。
三、总体目标
“十二五”时期,基本构建全市住房公积金管理系统核心价值体系,行业凝聚力不断增强,干部职工素质大幅提升,文化建设取得明显成果,行业形象得到充分认可,行业发展环境更加和谐。
具体目标是:到2015年,全市住房公积金系统创建文明行业,各管理部(办事处)创建市级精神文明单位。
到2015年,文化建设取得新成果。理念文化、形象文化、廉政建设取得新突破,具有行业特点的核心价值体系不断完善,行业价值理念深入人心。
四、主要任务
(一)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打牢精神文明建设的思想根基。
扎实抓好政治品德教育。继续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特别是以科学发展观为重点的党的创新理论的学习,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在全行业进一步形成学以立德、学以增智、学以致用的良好风气,切实把干部职工的思想和行为统一到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上来,不断巩固干部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坚持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工程和灵魂工程来抓。组织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读本》,贯彻落实《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实施纲要》,深化理想信念教育、形势政策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和民主法制教育,引导干部职工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和社会主义信念,增强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信心,增强对党和政府的信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立足岗位自觉践行科学发展观,为推进全市住房公积金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加强职业道德建设。组织广大干部职工深入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进一步完善建设系统职业道德规范体系,完善职工行为准则,引导干部职工逐步树立与住房公积金行业需要相适应的思想道德观念,形成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和职业道德风尚和文明理念。深入开展群众性道德实践活动,组织干部职工积极参与爱心奉献、扶贫济困等
道德实践,展示行业道德新风尚。
(二)加强学习型组织建设,提高干部职工队伍的整休素质。广泛开展多种形式学习活动。紧紧围绕创先争优活动,把集中学习与个人自学相结合,在职学与送学培训相结合,统一规定的必学同容与本职专业知识相结合,网络学习与书本学习和工作实践相结合,平时有序学习与重大任务时强化学习相结合,使学习活动形式灵活、有声有色。积极鼓励、支持干部职工业余时间参加各类在职学历教育,注重通过辅导讲座、报告会、专题调研等形式拓宽学习途径,提高学习质量。
加强干部职工队伍能力培养。针对不同专业、不同部门的特点,紧跟时代发展步伐,抓好前沿知识的学习,做到与时俱进;针对干部职工知识结构差异,广泛开展职业技能竞赛等,促进行业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技能型人才三支队伍长足发展,全面提高干部职工推动发展的能力、促进和谐的能力、公共服务的能力、依法办事的能力、善于创新的能力。
建立干部职工技能培育的激励机制。以建设学习型组织为目标,广泛开展技能竞赛,大力开展各类人员的教育培训,着力拓宽培养渠道,创新培训形式,不断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实用性的有效性。
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按照“六五”普法教育的总体部署,以行业法规为重点,把法制学习纳入目标管理责任制。严格落实社
会治安综合治理责任制,积极构建“平安单位”。提高行政执法质量,规范行业秩序,防范和消除安全隐患,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三)加强行风建设,营造创先争优的浓厚氛围。
积极组织党员干部参加创先争优活动。增强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不断加强党员党性锻炼,营造和谐纯正的社会风气。组织全系统干部职工认真学习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共产党员的先进事迹,忠于职守,爱岗敬业,严于律己,刻苦耐劳,追求卓越,争当执法为民、奉献社会的楷模。营造学先进、树新风、创一流的浓厚氛围。
五、保障措施
(一)提高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精神文明建设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建设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保证,是提升行业管理水平、树立行业新形象的重要手段,也是提高全系统软实力的根本举措。各科室、管理部(办事处)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和改进精神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始终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二)广泛进行动员,稳步有序推进。要在全系统干部职工中广泛动员,要通过开展各种健康有益的活动,教育职工,吸引职工,使精神文明建设的覆盖面不断扩大,逐步形成人人参与,层层创建的生动局面。
完善考评机制,把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纳入工作目标责任考核体系,做到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与业务工作任务同步下达、考核同步实施、奖惩同步兑现。完善经费投入机制,切实保证精神文明建设工作顺利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