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共义乌市委和市政府领导
中共义乌市委和市政府领导
黄志平
中共金华市委常委、义乌市委书记 主持市委全面工作。
黄志平,男,1961年10月出生,浙江玉环人,在职研究生。1981年8月参加工作,1982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历任玉环县干江公社干部,清港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党委书记,玉城区委副书记、区长,楚门区委书记,城关镇党委书记,玉环县副县长、县委常委,三门县委副书记、县长、县委书记、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台州市委常委、椒江区委书记、黄岩区委书记,金华市委常委、义乌市委书记等职。中共十七大代表,浙江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代表。现任金华市委常委、义乌市委书记。
斯建民
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
负责市政府常务工作,负责发改、物价、粮食、住房与城乡规划建设、城市管理、环保、旅游、统计、国土资源、社会稳定、人民武装、经济协作、政府法制、应急管理等方面的工作。负责协调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分管市府办、法制办、督查办、协作办、发改委、住房与建设局、综合执法局、公安局、司法局、环保局、旅游局、统计局、流动人口管理局、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办、社区更新改造办。联系法院、检察院、人武部、试点办、国土局、信访局、安全局、团市委、妇联。
斯建民,男,1962年3月出生,浙江义乌人,大学文化。1978年11月参加工作,1981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历任永康县物资局职工,永康县人民检察院法警、助理检察员、检察员、办公室副主任、经济检察科副科长,金华市人民检察院助理检察员、检察员、经济检察科副科长、贪污贿赂侦查局副局长、局长、反贪局局长、检委会委员、副处级检察员,武义县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党组书记,义乌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党组书记,义乌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等职。2012年1月起任现职。
葛国庆(女)
中共义乌市委副书记
负责农村、群团、创建、会展工作。分管市委办公室、政研室、决咨办、保密办(保密局)、农办、创建办、总工会、团市委、妇联、残联、科协。联系军队、武警、民兵预备役、双拥、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
葛国庆,女,1962年10月出生,浙江东阳人,大学文化。1984年8月参加工作,1986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历任团县(市)委委员、常委、副书记,城阳区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稠城镇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市妇联党组书记、主席,市广播电视局党组书记、局长,广播电视台台长,义乌市政府副市长、党组成员,义乌市委常委、纪委书记等职。2012年1月任现职。
第二篇:中共义乌市委文件
中共义乌市委文件
市委发〔2010〕5号
关于表彰2009义乌市级文明单位、文明村的通知
各镇党委、政府,各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市机关各单位: 2009年,我市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深化文明城市创建,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城乡文明程度和公民文明素质不断提高,涌现出了一批文明单位和文明村。为树立典型、表彰先进,市委、市政府决定命名表彰义乌市公安局办证中心等11家单位为2009市级文明单位,佛堂镇团力村等 23个村为2009义乌市级文明村。
市委、市政府希望受表彰的单位在成绩和荣誉面前戒骄戒躁、再接再厉,进一步增强前列意识,发挥好示范作用,创出新的业绩。同时,号召全市各单位要以先进为榜样,学先进、赶先进,为加快国际商贸名城建设而努力奋斗!
附:2009义乌市级文明单位、文明村名单
(此页无正文)
中共义乌市委
义乌市人民政府
2010年2月10日
抄送:市诸领导中共义乌市委办公室2010年2月11日印发
(共印240份)
附:
2009义乌市级文明单位、文明村名单
一、文明单位(11家)
义乌市公安局办证中心
义乌市公安局后宅派出所
义乌市供电局苏溪供电所
中国农业银行义乌针织市场支行
中国农业银行义乌义东支行
浙江义乌农村合作银行城中支行
浙江义乌农村合作银行长春支行
浙江中国小商品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海洋酒店
义乌市百货有限责任公司伊美广场酒店
金华市商业银行稠州支行
上海铁路局金华车务段义乌火车站
二、文明村(23个)
义乌市佛堂镇团力村义乌市佛堂镇倍磊四村 义乌市佛堂镇光明村义乌市苏溪镇密溪村 义乌市上溪镇红桥头村义乌市上溪镇上店村
义乌市上溪镇仙溪村义乌市上溪镇荷市村义乌市上溪镇五平山村义乌市义亭镇西楼村
义乌市义亭镇上滕村义乌市赤岸镇楼仓村义乌市赤岸镇杨盆村义乌市赤岸镇官余村义乌市稠江街道犁头山村义乌市城西街道新江村 义乌市后宅街道下万村义乌市后宅街道黄宅村 义乌市北苑街道后明塘村义乌市北苑街道金山脚村 义乌市北苑街道杨街村
义乌市北苑街道上连树村
义乌市北苑街道柳三村
第三篇:中共深圳市委市政府向全市教育工作者慰问信
中共深圳市委市政府向全市教育工作者
慰问信
全市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同志们:
金秋九月,正当全国人民热切期待党的十七大胜利召开的时候,我们迎来了第23个教师节。在此,市委、市政府向全市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表示热烈的节日祝贺,并致以诚挚的问候和崇高的敬意!
深圳经济特区建立以来,历届市委、市政府始终高度重视教育事业发展和教师队伍建设,始终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战略地位,特区教育事业得到长足发展。长期以来,工作在全市教育战线的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恪尽职守,教书育人,默默耕耘,无私奉献,为深圳的建设和发展培养和输送了一批又一批优秀人才,为深圳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和智力保障。深圳经济特区改革和发展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凝聚着全市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的智慧、心血和汗水,你们无愧于市委市政府的信任与重托,无愧于全市人民的殷切期望,无愧于人民教师的光荣称号!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人民教师的使命更加光荣,任务更加艰巨。胡锦涛总书记前不久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指出:“中国的未来发展,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归根结底靠人才,人才培养的基础在教育。”深圳正处在经济社会发展新的起跑线上,要实现和谐深圳效益深圳和国际化城市、国家创新型城市的战略目标,最终靠教育、关键在教育。人民教师承担着全面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的重大责任,肩负着办好承担着全面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的重大责任,肩负着办好让人民满意教育的重大使命。学校能不能办好,教育能不能发展,教师是基础。市委、市政府将进一步贯彻教育优先发展战略,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和各方教育资源,千方百计为教育工作办实事,大力推动各级各类教育又好又快发展;将把教师队伍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充分尊重和积极鼓励广大教师的劳动创造,努力改善教师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切实保障教师的合法权益;将继续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努力在全社会形成尊重教师、爱戴教师、关心教师、支持教师的良好氛围。
希望全市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更加自觉、更加坚定地按照胡锦涛总书记“四个希望”的要求,肩负使命、不辱重托,刻苦钻研、严谨笃学,勇于创新、奋发进取,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淡泊名利、志存高远,努力做受学生爱戴、让人民满意的教师,努力为深圳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衷心祝愿全市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节日愉快,身体健康,工作顺利!
第四篇:浙江省义乌市政府职能部门
浙江省义乌市政府职能部门等信息
党政机关•社会团体
市人大 市政协 市纪委 人武部 组织部 宣传部 统战部 政法委信访局 台办外侨办 编委办 改革办 档案局 老干部局 党史研究室 党校农合联 创建办 法院 检察院 总工会 团市委 妇联 科协工商联 残联 文联 红十字会 慈善总会 发改委 经信委 教育局科技局 公安局 民政局 司法局 财政局(地税局)人社局 环保局 城管委规划局 交通局 农林局 水务局 商务局 文广新局(体育局)卫计委 审计局统计局 安监局 执法局 市场监管局 国资委 行政服务中心 旅游会展委 陆港口岸局金融办 民航局 公积金管理中心 社区建设办 市志编辑部 集聚区管委会 经济技术开发区 工业园区检验检疫局 国税局 国土局 供电公司 邮政公司 人民银行 烟草局 气象局电商办 普法办 中心医院 镇、街道
佛堂镇 苏溪镇 上溪镇 大陈镇 义亭镇 赤岸镇 稠城街道 福田街道江东街道 稠江街道 北苑街道 后宅街道 廿三里街道 城西街道 国有企业
城投集团 商城集团 交投集团 恒风集团 水务集团 陆港集团 电信公司 联通公司移动公司
第五篇:中共晋城市委市政府转型发展意见5
中共晋城市委
晋城市人民政府
关于推进民营经济转型跨越发展的意见
(讨论稿)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及省委、省政府鼓励支持引导民营经济发展的方针政策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紧紧围绕我省确立为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以及我市建设全省“以煤为基、多元发展”的先行区和示范区的战略部署,进一步推进我市民营经济转型跨越发展。结合我市实际,特提出以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鼓励和支持全市民营经济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做大做强做高为目标,以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为导向,把加快培育、发展新兴产业和提升传统产业放在推进民营经济转型跨越发展的突出位置。进一步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拓展发展空间,壮大总量规模,提升质量层次,全面增强综合竞争实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为建设“方便、温馨、开放、现代”的宜居之城、活力之城、幸福之城作贡献。
二、主要目标
做大总量规模:到“十二五”期末,力争实现“两个超千” 目标。即全市民营经济增加值超1000亿元,民营经济营业收入1000万元以上企业个数超1000家。确保民营经济总量保持在全省前列。
提高贡献份额:到“十二五”期末,力争实现“4个5”目标,即民营经济工业投资占全部工业投资的比重超过50%,民营经济新兴产业产值占全市民营工业产值的比重力争超过50%;民营经济纳税占全市税收的比重再提高5个百分点以上,全市工业总量中民营工业总产值所占比重再增加5个百分点以上。
增强综合竞争能力:到“十二五”期末,力争培育5个民营地标型企业,培育壮大10个市级特色产业基地,形成省级特色产业集群5个以上、省级特色产业基地5个左右;提升企业品质,民营上市企业数达到10家,国家级技术研发中心总数达到5家,民营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到20家;转变发展业态,新增服务业民营企业数占全市新增民营企业数的比重超过50%,培育年产出超过50亿元的服务业集聚区10个。
三、配套政策与措施
(一)拓宽民营经济发展领域。
1、放宽民间投资领域限制。除国家明令禁止的外,所有领域一律对民间资本开放,支持民间资本进入交通、水利、电力、石油、天然气、电信、土地整治和矿产资源勘探开发、市政公用事业、政策性住房建设、社会事业、金融服务、商贸流通、国防科技工业等行业和领域,鼓励民营企业参与国有企业改革。
市场准入标准和优惠扶持政策对所有经济主体公开透明,不得 对民间资本设置附加条件。
2、降低经营条件。实行“零成本”注册,对注册登记民营企业、个体工商户以及变更注册登记的,自2011年1月1日起,免收登记类、证照类行政事业性收费,减免的费用由省、市、县三级财政纳入预算安排。申请注册公司的,允许股东分期缴纳出资,首期出资达到注册资本的20%即可登记。允许股东以实物、知识产权、土地使用权、股权等作价出资设立公司,其出资比例可占注册资本总额的70%。
允许村民委员会、有投资能力的居民委员会、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投资作股东。除法律、法规对经营场所有特殊规定的行业外,经有利害关系的业主同意,可将住宅登记为经营场所。对从事商品经营活动,确实无法提交产权证明的,属城镇房屋的提交竣工验收证明、购房合同及房屋销售许可复印件,属农村房屋的提交经营场所所在地村委会出具的相关证明,即可办理登记注册手续。
3、鼓励民营企业发起或参与设立新型金融机构。支持符合条件的民营企业发起或参与设立小额贷款公司、村镇银行、消费金融公司等新型金融机构。支持放宽小额贷款公司单一投资者持股比例限制。鼓励民间资本发起设立金融中介服务机构。
4、建立民营企业与政府重大项目合作机制。市政府每年面向民营企业公开发布经营性基础设施、政策性住房、现代服务业、3 旅游业、社会事业、科技创新与转型升级、现代农业与城乡一体化等领域的重大项目,鼓励民营企业通过独资、合资、合作、联营、项目融资以及特许经营等方式参与投资、建设与运营。
5、加大全民创业扶持力度。认真落实各级鼓励支持创业、加快中小企业、民营经济发展的优惠政策,继续实施“十百千万”工程,全力推动全民创业,不论规模大小,不论投资多少,只要有利于发展,有利于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就要积极鼓励,大力支持,每年新增各类创业项目不少于2000个,利用民间资本不少于100亿元。对初创业者自工商登记注册之日起,3年内免缴登记类、管理类和证照类的各项行政事业性收费,免缴地方各项税收;取得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认定的培训机构颁发的创业培训结业证的,小额贷款担保机构可为其提供5万元以下的担保贷款,并给予适当贴息,贴息比例按照国家政策执行。县(市、区)、重点乡(镇)都要科学规划建设创业孵化基地,进一步拓展全民创业空间,降低创业成本,对新建的创业孵化基地,市政府对其进行适当资金奖励。
(二)鼓励民营企业做大做强。
1、鼓励民营大企业大集团营业收入再上新台阶。对营业收入首次超过10亿元、30亿元、50亿元、100亿元的民营企业,自企业上新台阶的当起,连续三年按照不低于新增税收地方留成部分20%、25%、30%、40%的比例奖励企业,专项用于企业增加研发投入,促进企业创新发展。
2、鼓励中小民营企业快速成长。加强创业载体建设,支持创业服务活动,促进民营企业上规模。鼓励高成长性中小企业快速发展,对年营业收入首次超过5000万元、1亿元、5亿元的民营企业,当分别给予5万元、10万元、20万元的奖励。落 实各类税收优惠政策,制定合理的财政税收增长计划,涵养税源,提高民营企业的持续发展能力。
3、引导民营企业推进制度创新。积极引导民营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引导有条件的民营企业在创业传承的基础上,推进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引导民营企业进一步注重以信用、质量、品牌、安全、财务、营销等为重点的企业管理制度建设。实施中小企业“五个一批”上市后备梯度培育工程,筛选一批自主创新型、成长型中小企业作为我市重点培育改制上市的后备企业,形成“培育一批、改制一批、辅导一批、申报一批、上市一批”的格局,对拟上市企业申报材料经中国证监会受理后,当地政府给予一次性补助50万元,企业成功上市后一次性奖励100-150万元。培育民营企业产权交易市场,探索建立面向民营企业的专项产权交易和流转服务平台,为民营企业产权、股权交易提供服务。
4、支持民营企业提升产业层次。支持传统支柱产业领域的民营企业围绕技术装备升级、品牌质量提升、促进节能减排、提高规模效益等实施技术改造。鼓励民营企业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每年确定100个新兴产业重点发展项目和100个传统支柱 5 产业重点技改项目,从立项报批、税收减免、项目申报、资金支持等方面给予扶持。
5、鼓励企业发展绿色经济。经国家、省级行政主管部门认定的推广、应用节能新技术的企业,分别奖励20万元和10万元。鼓励和引导企业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对列入我市淘汰 落后产能计划的企业,实施关停后,经审核按企业落后产能生 产设备资产净值给予一定的资金补助。
6、鼓励企业发展服务经济。鼓励民营企业发展总部经济。经认定为总部机构的,按不同类型分别给予注册资金的0.5%~1%不等的一次性企业开办补助,最高补助金额100万元。同时,对其新增税收30%以上部分,按新增税收地方留成部分的50%予以奖励,其中新引进的总部机构,三年内按其新增收税地方留成部分的50%予以奖励,最高奖励金额150万元。
鼓励民营企业发展现代物流业。对在我市注册设立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现代物流企业,经审核后,以上入库税金为基数,三年内按其新增税收地方留成部分的30%予以奖励。
7、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进一步从政治上关心重视企业家成长,更好地激发企业家的创业激情。充分发挥企业家的作用,使更多的资源向优势企业、优秀企业家集聚和倾斜。加快企业家俱乐部建设,健全企业家交流平台。关爱企业家身心健康,建立“医疗服务联系卡”、“健康体检”等。
(三)着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1、鼓励企业建设创新平台。对新建的国家级独立型科研院所,经审核,按其投资总额的20%给予奖励,最高奖励金额20万元;对新认定的国家级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工程中心、工程实验室、重点实验室或检 测中心、重大研发机构等,经审核,按其投资总额的20%给予 奖励,最高奖励金额10万元。
2、鼓励企业加大设备投入。积极鼓励企业加大对技术设备的投入力度,对列入市重点技术改造目录的企业,其新增设备投资5000万元以上的技术改造项目,市政府按照设备投资额给予一定补助。
3、鼓励企业加快技术进步。对年营业收入3亿元以上、研发投入1000万元以上、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重达3%以上的企业,按研发投入超过1000万元以上部分的30%给予补助;对列入市级新兴产业统计目录的企业,年营业收入1亿元以上、研发投入500万元以上,按研发投入超过500万元以上部分的20%给予补助。
对新承担国家高技术产业发展、重点产业振兴和技术改造等项目的企业,经审核按企业所获得的项目经费以1∶0.5的比例给予配套补助。
对新获得国家级、省级新产品金奖(或专利金奖)的企业,分别奖励100万元和50万元;对新获得国家级、省级优秀新产 品奖(或专利优秀奖、专利新产品奖、优秀软件产品奖)的企
业,分别奖励50万元和30万元。
对新获得国家、省质量奖的企业,分别奖励500万元和100万元。
4、鼓励企业加强品牌建设。鼓励引导民营企业加快品牌建 设,创建中国名牌产品、中国驰名商标,引导企业提高产品的 技术含量和档次,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鼓励中小企业积极参与地方标准、行业标准、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的制定,积极申请质量、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和产品认证,对获得制定和认证权的企业实施奖励和扶持。通过打造产品品牌、企业品牌、行业品牌、区域经济品牌,再创发展新优势。支持中民营企业创建自主品牌,申请商标注册,开发先进适用的技术、工艺和设备,研制适销对路的新产品,提高产品质量。加大对知识产权保护,鼓励挖掘、保护、改造民间特色传统工艺,提升特色产业。
(四)加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1、完善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各级政府要重视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每年安排一定资金支持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加强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建设,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培训、市场开拓、创业辅导、法律维权、信息化建设等服务。
2、完善信用担保体系。鼓励引导担保机构做大规模,各县(市、区)担保机构资本金规模达到5000万元以上。当地政府要安排资金对融资性担保机构给予风险补偿。到2015年,全市 8 融资性担保机构达到50家,资本金总量达到30亿元以上,形成150亿元的融资担保能力。
3、加强企业主要经营管理人员培训。安排培训专项经费,组织开展企业主要经营管理人员政策法规、企业管理、市场营销等各类培训,经政府部门审核后,给予适当培训费用补助。
4、支持企业展示展销。对企业参加政府部门组织的展会活动,标准展位的摊位费、统一布展费给予50%补助,对经批准设立特装展位的参展企业按实际发生费用给予适当的补助。
(五)加大财政资金支持力度。
各县(市、区)要建立稳定的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并根据财政收入状况逐步扩大规模。今后,市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的分配安排,要参照县级专项资金的规模和增长情况,调整投向、突出重点,进一步发挥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的导向作用,提高使用效果。
各级财政预算安排的技术改造、技术开发与创新、服务业引导资金等专项资金,优先扶持符合产业政策、发展前景好、带动能力强的民营企业,优先支持符合条件申报国家各类补助资金的民营企业。
(六)统筹解决民营企业用地需求。
各级政府在制定和实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供应计划时,要统筹考虑民营企业投资项目用地需求,加大对重点民营企业发展用地的保障力度。要按照产业结构调整和淘汰落 9 后产能的要求,鼓励民营企业通过盘活存量土地、改造利用闲置场地等方式,建设、使用多层标准厂房。对民营企业参与城市基础设施、公益性科技和非营利性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公益事业项目需要使用的土地,符合国家划拨用地目录的,可按划拨方式供地。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用地节约集约、投资1亿元以上的新兴产业项目实行优惠的地价政策,在确定土地使用权出让底价时,可按不低于所在地土地等别相对应《全国工业用地出让最低价标准》的80%执行;对符合规划、不改变土地用途,利用自有土地进行建设、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增加容积率的,不再增收土地价款。建设项目用地审批及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转让、租赁审查及审批,在10个工作日内完成。
(七)落实税收优惠政策。
全面落实国家和省、市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相关税收优惠政策,符合条件的,税务部门应及时办理税收减免手续。对年新增销售收入3000万元以上的民营企业,由县(市、区)按其当年新增地方税收当地财政留成部分的20%给予返还。同时对投资在亿元以上符合国家、省、市产业政策的项目,实行“三免两减半”的优惠政策,自取得第一笔生产经营收入所属纳税起,第1年至第3年免征三年企业所得税,第4年至第5年按照减半征收两年的法定税率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
(八)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
1、强化政策的落实与服务。进一步加强机关作风效能建设,10 清理不合理条文,进一步规范执法行为。做好政策宣传解读工作,帮助民营企业掌握和用好政策。拓宽政企信息互动渠道,建立政府涉企部门与民营企业的定期对话机制。建立“民营企业(中小企业)投诉中心”,及时受理和分办、督办企业反映的问题;建 立“综合信息服务网络平台”,畅通民营企业与政府的信息查询 和投诉申告等交流互动渠道。
2、优化民营企业融资环境。综合发挥信贷融资、股权融资、债权融资、风险补偿、财税支持等作用,拓展融资渠道,努力适应不同行业、不同发展阶段的各类民营企业融资需求。加快推进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持续改善民营企业融资环境。
3、营造良好社会氛围。新闻媒体要广泛宣传国家、省、市关于鼓励、支持、引导民营经济发展的方针政策和措施。以树转型典型、评议服务机构、宣讲成功创业事迹以及专题研讨等为主要内容,大力宣传民营经济在推进转型跨越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大力宣传表彰民营企业家创新创业创优的先进事迹,在全社会形成尊重民营企业家、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良好氛围。
四、加强组织领导
1、健全领导机制。市政府调整充实民营经济发展领导小组,由主要领导任组长、主管副市长任副组长,市直有关部门负责同志为成员,办公室设在市民营经济管理局。各县(市、区)政府要把民营经济发展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调整充实领导力量,加强组织协调和督导检查,及时解决民营经济在转型跨越发展
中的重大问题。
2、落实责任机制。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把加快民营经济转型发展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建立民营经济转型跨越发展目标管理责任制,与领导干部考核奖惩相挂钩。各级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扎实工作,根据本意见要求,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实际,抓紧研究制定具体配套政策和实施细则,确保各项政策落到实处。
二〇一一年五月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