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政协提案:关于小城镇垃圾问题现状及对策

时间:2019-05-14 00:02:5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4年政协提案:关于小城镇垃圾问题现状及对策》,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4年政协提案:关于小城镇垃圾问题现状及对策》。

第一篇:2014年政协提案:关于小城镇垃圾问题现状及对策

2014年政协提案范文:关于小城镇垃圾问题现状及对策

随着我乡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小城镇人口增加,生活垃圾问题日益显著。垃圾包括居民生活废弃物、建筑工程垃圾、道路清扫的垃圾等,所含成份复杂,数量巨大。垃圾通常都是随意丢弃和堆放,没有一个系统完善的垃圾收集处理站,集镇卫生管理工作也难以展开。垃圾大多露天堆放,渗滤的液体污染土地,特别“白色垃圾”,在自然条件下的塑料袋、婴儿尿不湿等“白色垃圾”很难分解,严重污染土壤;垃圾渗出液随雨水的流动必然导致水体污染;垃圾所含的有毒物质和病原体,通过蚊子、苍蝇、老鼠等传播疾病,对在集镇中生活居民的的生存健康产生较大危害。当前小城镇环境的“脏、乱、差”问题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

造成目前的小城镇垃圾污染的现状不是偶然的,这与我国的环保行政体制以及基础设施、资金投入不足、小城镇居民的环保意识薄弱有很大的关系。

一是环保观念淡薄。据调查显示,集镇居民很大一部分人不太了解塑料袋对环境的危害,有些居民虽然表示对国家“限塑令”政策理解,但还要继续使用,大部分居民表示理解并会尽量减少塑料袋的使

用,废旧电池也一般是直接扔掉或随处乱放。

二是基础设施薄弱。目前县、乡镇二级对卫生配套设施的投入仍显不足,乡镇的垃圾收集和处理设施简陋,特别是乡镇垃圾中转站和处理场建设滞后,很多地方的站点不够规范。

三是资金投入欠缺。小城镇环境卫生整治成果的巩固,需要不断的资金投入,随着保洁要求的提高和覆盖面的扩大,资金投入需求逐步增加,给乡镇财政带来较重的负担,尤其是一些经济较薄弱、收入来源少的乡镇更为艰难。环境卫生整治工作的深入和发展,更需要投入大量资金,资金投入不足直接影响乡镇卫生成果的巩固。

长年的生活习惯,对环境的保护意识往往比较差,垃圾处理方式既是一个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也是衡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一个重要标准。必须探索一条与小城镇实际情况、经济承载实力相适应的科学处理模式,因地制宜地选择本地区的垃圾处理方法。

一、源头分类。实现集镇垃圾的资源化,关键是源头分类,即从垃圾产生的居民家庭开始进行分类。不从源头上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资源化利用就无从谈起。在集镇建立再生资源回收站点,利用机构回收点,引导居民对垃圾进行分类处理,由回收点的工作人员员将统一

收集起的垃圾进一步分类。一般情况下,可再生垃圾的回收价格要略高于市场价格,利用经济利益来激发居民对垃圾源头分类的积极性,价格差价采用政府补贴。垃圾为分为可回收废品垃圾、纯垃圾和有机垃圾等3类分类别处理,可回收废品垃圾销售给回收公司;纯垃圾填埋或由乡镇政府收集后处理;有机垃圾发酵后当农田有机肥。通过分类处理垃圾,可极大的减少垃圾产生量,降低焚烧垃圾次数,同时塑料、酒瓶等可回收废品,可进行循环利用。

二、集中处理。垃圾进行分类后,纯垃圾可以集中送往垃圾处理场。垃圾处理场选址科学合理,不仅可减少污染、降低处理成本,而且可以实现资源再利用,否则就会造成新的环境污染,甚至造成土地和设施浪费。垃圾处理科学选址,需要统筹规划。垃圾处理场的选址涉及到土地征用、污染物排放监测等多个环节,需要各职能部门配合。一些地区常常出现因没有充分考虑城镇规模发展,导致垃圾处理场严重超负荷等诸多问题,这也是缺乏统筹规划的表现。因此,统筹规划对垃圾场选址及其设施建设至关重要。

三、探讨市场化。小城镇垃圾治理难度较大,但凭乡镇党委、政府的推动显然不够,仅凭城镇居民自己去治理也不现实,所以在工作中要探索吸引社会资本、民间资本投资污染治理领域,一方面由居民承担一部分污染治理费用,另一方面政府要给予一定的财政补贴,通过

“政府出一点、居民出一点、有条件的社区居委会出一点”的方式探讨市场化垃圾处理。在市场配置上,要坚持垃圾处理产业化发展方向,实行垃圾处理开放式、低门槛市场准入,吸引更多有实力和潜力的企业投入城镇垃圾开发市场。

四、宣传教育。通过广播、标语、传单、公益广告等媒介让集镇居民认识到环境污染问题的严重性和治理污染的紧迫性,不断提高环境保护意识,自觉地投入到城镇“家园清洁行动”中,是解决城镇垃圾问题的思想前提。《2014年政协提案范文:关于小城镇垃圾问题现状及处理对策》

第二篇:小城镇垃圾问题现状及处理对策

小城镇垃圾问题现状及处理对策

随着我乡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小城镇人口增加,生活垃圾问题日益显著。垃圾包括居民生活废弃物、建筑工程垃圾、道路清扫的垃圾等,所含成份复杂,数量巨大。垃圾通常都是随意丢弃和堆放,没有一个系统完善的垃圾收集处理站,集镇卫生管理工作也难以展开。垃圾大多露天堆放,渗滤的液体污染土地,特别“白色垃圾”,在自然条件下的塑料袋、婴儿尿不湿等“白色垃圾”很难分解,严重污染土壤;垃圾渗出液随雨水的流动必然导致水体污染;垃圾所含的有毒物质和病原体,通过蚊子、苍蝇、老鼠等传播疾病,对在集镇中生活居民的的生存健康产生较大危害。当前小城镇环境的“脏、乱、差 ”问题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

造成目前的小城镇垃圾污染的现状不是偶然的,这与我国的环保行政体制以及基础设施、资金投入不足、小城镇居民的环保意识薄弱有很大的关系。

一是环保观念淡薄。据调查显示,集镇居民很大一部分人不太了解塑料袋对环境的危害,有些居民虽然表示对国家“限塑令”政策理解,但还要继续使用,大部分居民表示理解并会尽量减少塑料袋的使用,废旧电池也一般是直接扔掉或随处乱放。

二是基础设施薄弱。目前县、乡镇二级对卫生配套设施的投入仍显不足,乡镇的垃圾收集和处理设施简陋,特别是乡镇垃圾中转站和处理场建设滞后,很多地方的站点不够规范。

三是资金投入欠缺。小城镇环境卫生整治成果的巩固,需要不断的资金投入,随着保洁要求的提高和覆盖面的扩大,资金投入需求逐步增加,给乡镇财政带来较重的负担,尤其是一些经济较薄弱、收入来源少的乡镇更为艰难。环境卫生整治工作的深入和发展,更需要投入大量资金,资金投入不足直接影响乡镇卫生成果的巩固。

长年的生活习惯,对环境的保护意识往往比较差,垃圾处理方式既是一个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也是衡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一个重要标准。必须探索一条与小城镇实际情况、经济承载实力相适应的科学处理模式,因地制宜地选择本地区的垃圾处理方法。

一、源头分类。实现集镇垃圾的资源化,关键是源头分类,即从垃圾产生的居民家庭开始进行分类。不从源头上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资源化利用就无从谈起。在集镇建立再生资源回收站点,利用机构回收点,引导居民对垃圾进行分类处理,由回收点的工作人员员将统一收集起的垃圾进一步分类。一般情况下,可再生垃圾的回收价格要略高于市场价格,利用经济利益来激发居民对垃圾源头分类的积极性,价格差价采用政府补贴。垃圾为分为可回收废品垃圾、纯垃圾和有机垃圾等3类分类别处理,可回收废品垃圾销售给回收公司;纯垃圾填埋或由乡镇政府收集后处理;有机垃圾发酵后当农田有机肥。通过分类处理垃圾,可极大的减少垃圾产生量,降低焚烧垃圾次数,同时塑料、酒瓶等可回收废品,可进行循环利用。

二、集中处理。垃圾进行分类后,纯垃圾可以集中送往垃圾处理场。垃圾处理场选址科学合理,不仅可减少污染、降低处理成本,而且可以实现资源再利用,否则就会造成新的环境污染,甚至造成土地和设施浪费。垃圾处理科学选址,需要统筹规划。垃圾处理场的选址涉及到土地征用、污染物排放监测等多个环节,需要各职能部门配合。一些地区常常出现因没有充分考虑城镇规模发展,导致垃圾处理场严重超负荷等诸多问题,这也是缺乏统筹规划的表现。因此,统筹规划对垃圾场选址及其设施建设至关重要。

三、探讨市场化。小城镇垃圾治理难度较大,但凭乡镇党委、政府的推动显然不够,仅凭城镇居民自己去治理也不现实,所以在工作中要探索吸引社会资本、民间资本投资污染治理领域,一方面由居民承担一部分污染治理费用,另一方面政府要给予一定的财政补贴,通过“政府出一点、居民出一点、有条件的社区居委会出一点”的方式探讨市场化垃圾处理。在市场配置上,要坚持垃圾处理产业化发展方向,实行垃圾处理开放式、低门槛市场准入,吸引更多有实力和潜力的企业投入城镇垃圾开发市场。

四、宣传教育。通过广播、标语、传单、公益广告等媒介让集镇居民认识到环境污染问题的严重性和治理污染的紧迫性,不断提高环境保护意识,自觉地投入到城镇“家园清洁行动”中,是解决城镇垃圾问题的思想前提。

第三篇:浅析我国农村垃圾问题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浅析我国农村垃圾问题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农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在同时农村生活垃圾数量也与日俱增,垃圾成分越来越复杂,治理难度增加。目前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方式多为简单堆放,大大小小的垃圾堆,不仅侵占了农村的大量土地,而且还会成为苍蝇、蚊虫等病原体滋生的场所。在雨季,有害成分随垃圾渗滤液进入环境,造成土壤和水体的污染。农村生活垃圾污染问题已成为影响农民生活生产、农村城镇化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必须引起高度的重视,并制定切实可行的防治对策来避免农村生态和生活环境的进一步恶化。

关键词:农村生活垃圾;现状与污染问题;危害;垃圾处理;对策近年来中国城乡建设进程的加快,农民生活水平提高,农村经济的加速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而得到改善,但农村生活垃圾(RHSW)已经成为农村面源污染的主要来源,日益突出的生活垃圾污染对农村生态环境、农民生活生产和身心健康造成了严重影响和潜在威胁,,逐渐成为了制

约农村和谐发展的瓶颈。1我国农村生活垃圾面临着严峻的形式

近些年来,我国农村经济飞速发展,农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消费品种越来越丰富,商品更新换代的速度明显加快。农民在享受物质产品的同时也暴露出另一个问题:农村生活垃圾数量与日俱增,垃圾成分越来越复杂,治理难度增加。农村生活垃圾污染问题已成为影响农民生活生产、农村城镇化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1.1农村生活垃圾的特点

我国农村生活垃圾产量、成分因经济发展水平、人口数量、生活习惯、能源结构、季节、环境因素等有所变化。总体特点表现为:垃圾产生量和堆积量逐年增多,垃圾成分日趋复杂。较城市相比,农村人均生活垃圾产量偏低,垃圾收运难度大,清理过程简单。面积广,产生源分散,户内外都有较高的消纳能力。较生产垃圾、工业垃圾相比,农村生活垃圾随意堆放现象最为严重。

农村生活垃圾成分大体变化趋势主要表现为:厨余垃圾相对减少,废旧家具及工业消费品,产品包装与应用材料如纸、金属、玻璃等可回收垃圾成分增多,电池、油漆等危险品不容忽视,所幸产量较小,垃圾处理的困难度和危险度不高。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改变都促使加快这些趋势的发展。1.2农村生活垃圾产量及组成

农村生活垃圾组成的影响因素有:人均收入、燃料结构和家庭畜禽养殖状况。目前我国农村生活垃圾年产生约为3亿t[1]。农村垃圾主要以渣土为主, 占垃圾总重量的56%,组成成分如建筑、混泥土渣,燃料的灰分,家禽粪便, 动物食品骨骼等;次是厨余,占垃圾总量的24%;着农村商品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化纤产品特别是塑料垃圾所占的成分也比较高,塑料垃圾庞大的体积给垃圾的处理工作带来了困难,增加了处理成本;废纸、玻璃、织物和金属所占的比重较小,加上这部分垃圾废品大多数能够回收利用,因此产生的垃圾量值不大;此外,电池、家用电灯等废品也不可忽视。加之城镇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推进,城镇剩余垃圾不断输向农村。

不同地区的农村垃圾组成部分

2生活垃圾的危害 2.1占用土地,损害地表

目前由于处理垃圾的水平和技术的限制,农村的垃圾处理主要采取就地堆放,填埋,焚烧等方式,所以很多垃圾就会占用大面积的土地,影响工农业的生产,破坏地表植被,严重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导致粮食的减产,严重影响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2.2污染土壤、水体、大气

一些固体废弃物垃圾填埋以后就会降低土壤的肥力,降低土壤的活力。一些固体废弃物在风中,水流等外力的作用下汇入河流会污染水源,造成农村淡水资源的短缺。2.3危害人体健康

危害人体的健康固体废弃物中所含有的有毒物质和病原体,可以通过各种渠道传播疾病,更能造成大多数地区蚊蝇滋生,为细菌的滋生提供了条件,进而威胁人类的健康。固体废弃物随意露天堆放,不加以处理的话,在温湿度适宜的条件下,还会繁殖出大量的有害病菌。2.4对于生态的影响

一些持久性的有机污物在环

境中难以降解,这类废弃物进入水体或者深入土壤中,将会严重影响当代人和后代人的健康,对生态环境也会造成长期的不可估量的影响。残留的有毒物质在动植物的体内积蓄,严重影响动植物的生长,生态平衡遭受严重的破坏。

3农村生活垃圾处理过程中的问题

3.1垃圾收集和处置系统不完善 我国农村生活垃圾的堆放方式中随意堆放占36.72%,收集堆放占63.28%[2]。农村人口居住分散,缺少固定的垃圾堆放处和专门的垃圾收集、运输和处理系统,垃圾没有得到分类收集和统一处理。目前大多贫穷农村传统的垃圾处理方式仍主要是简单转移填埋,临时堆放焚烧和随意倾倒。部分村镇有定点收集池或坑,然而垃圾清运和处理设施简易,二

次污染现象严重。3.2 资金投入缺乏

在城乡二元结构当中,政府往往重城市而轻农村。以往,我国政府为推进经济社会的发展,把注意力集中到城市的污染治理,对农村环境污染问题的危害认识不足,农村环境污染问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各级政府对农村的环保关注力度不足,城市环境的改善以忽视农村环境为代价。污染物的减少与环保资金投入量存在着很大的正比关系。农村垃圾污染问题的解决,需要投入大量的环保资金。在中国,除了少数发达地区有少许环保资金投入外,绝大多数地区农村环保资金投入基本为空白,在欠发达地区农村环保资金的投入更是可想而知,能申请到的村镇率不足10%,无法全面、彻底解决农村生活垃圾污染问题[3]。垃圾所导致的“脏、乱、差”现象,是因为我国农村垃圾及环境污染没有固定的治理资金投入以及明确的治理政策,环保卫生基础设施没有随经济水平的提高得到相应改善以及在农村地区没有与城市一样的垃圾处理机制与系统。3.3相关管理体制不适应,法律法规不健全

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专门针对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的相关法律法规很少,给依法管理带来了困难。政策法规与具体实际不相适应,可操作性不强。当前,相关职能部门也制定了一般性的法规政策治理环境污染问题,但都只停留在宏观层面,微观分析不足,没法落实到具体实际,操作性不强。国家法规的缺失、落实不到位、惩处不力是农村生活垃圾处理举步维艰的重要原因。《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专门规

定了农村生活垃圾污染环境防治的具体办法,但是这些法规并没有得到认真贯彻和执行。3.4村民环境卫生意识和忧患意识普遍偏低

村民作为农村垃圾产生的主体,他们的生产生活习惯直接影响到村落垃圾的产量和扩散,他们的思维方式直接影响到乡村垃圾的处理状况。受传统文化观念的影响,加之农村环保宣传教育工作不到位,农村居民环保意识十分淡薄,为图方便、追逐眼前的自身利益做出了一些逆环保的行为。在经济利益与保护环境方面的权衡中更多的是趋向于前者。当前村民的环保意识还比较淡薄、价值观念相对滞后、忧患意识不强等,成为制约农村垃圾处理的主观因素。

3.5农村生活垃圾污染防治技术支撑薄弱 一方面,我国农村面积大、人口多,相对的环保科技投入就显得过于分散,农村生活垃圾污染防治的技术缺乏科学的研究基础,现在的农村环境保护多是直接套用城市环境保护的技术体系和管理办法,不符合农村实际,投资大,能耗高,运行管理复杂,工艺流程长,未形成适合我国农村特点的适宜处理技术体系或模式。另一方面,针对我国科研人员目前对垃圾处理相关技术的研究,现大量运用于实践中的技术主要有卫生填埋技术、堆肥技术、焚烧技术等[4]。然而,传统填埋方式已不堪重负,而焚烧方式作为西方社会已经成熟运行的主流处理模式, 不适合中国垃圾分类严重不充分的现实基础且垃圾焚烧所排放危害物对人体的不利影响不可逆转。

4我国农村生活垃圾处置及管理

对策

根据我国农村的垃圾成分及经济状况,遵循因地制宜、技术可行、安全可靠、经济合理的原则,以生活垃圾处理中的减量化、资源化作为重心,无害化为基础,将避免产生垃圾放在首位,其次是能源回收和废品循环利用,最后才是垃圾的末端处理。4.1完善法规,强化执法

进一步建立健全和完善现有的有关环保的法律法规,并重视与各地方客观存在与发展的实际相结合。根据本地实情,在保证与各相关法规和标准相协调一致的前提下,加强地方性立法,力保农村垃圾污染治理有法可依、有法必依、违法必究。此外,强化环保执法队伍建设,改变执法意识淡薄,基层执法职位缺失等现状。

4.2加大环保资金投入,加强资金管理

当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相对城市较落后,县乡等地方财力有限,不具备支撑农村垃圾处理的能力。要实现农村生活垃圾的资源化、减量化和无害化,有赖于上级政府的财政支持。因此建议中央政府主导,省、市两级政府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确定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的经费标准。同时严格资金管理,避免地方政府中饱私囊 , 把农村的垃圾处理专项资金全部或部分挪用 ,造成农村垃圾问题迟迟得不到有效解决。4.3加强宣传教育工作,明确农村环境保护责任主体。

农村居民是农村垃圾治理的最终受益者,农村垃圾治理工作能否成功,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村民的态度,村民积极态度是农村垃圾处理工作的重要保障。农村垃圾处理工作,必须得到村民的支持,只有充分调动村民的积极性,才能打好垃圾治理的长期战斗。然而农村多数人因文化程度的影响,环保意识不强,对垃圾危害认识不足,是农村垃圾污染问题的重要因素。因此必须开展宣传教育工作。一是开展保护环境的宣传工作,利用多种方式宣传环境保护知识、政策和法律法规,倡导生态文明,营造一种爱护环境的氛围。二是把环境保护教育融入素质教育当中。教育要从娃娃抓起,环境保护也要从娃娃抓起,增强青少年环境保护的思想意识,种下环境保护的种子。在城乡二元结构当中,政府为了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往往重视城市的工作而忽视农村工作。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没有明确的保护主体,农村生态环境在发展中不断恶化。当前,农村环境问题是阻碍农村进一步发展的影响因

素。为促进农村建设发展,必须明确农村环境保护主体,确立农村治理责任,方能理清农村环境保护的工作。

4.4着力农村生活垃圾污染防治技术研究,推广合适的农村垃圾处理方法。

借鉴国内外学者对生活垃圾处理技术的研究成果,加强新工艺,如太阳能∃生物集成技术、蚯蚓堆肥法、垃圾衍生燃料法、气化熔融处理技术等的研究。加强垃圾填埋及焚烧的预处理,通过分选、破碎、压实等手段减少垃圾的数量和容积。完善填埋、焚烧、堆肥3种基本垃圾处理工艺[4],在此基础上,推出各种垃圾综合处理方案的系统规划决策模式或模型。这些新技术为治理农村垃圾问题提供了有益参考, 但在适用性和实效性方面仍有待深人的探讨和进一步测定。

针对当前垃圾处理技术与农村经济发展现状,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技术的选择应具备以下条件:一是技术成熟可靠;二是处理设施简单;三是投资省;四是运行维护方便;五是运行费用低。在农村以上五点均具备的一个处理方式之一就是:沼气发酵[5]。沼气是一种可再生的清洁能源,是安全、卫生、价廉、热效率高的气体燃料。沼气发酵是以农作物秸秆、人畜粪便等作为主要原料,在密闭厌氧的条件下经降解,最后变成甲烷为主、多种成分混合的可燃气体。沼气产生的废渣是优质农家肥,可以施入农田,沼液经各种细菌作用可形成多种无害化营养物质,可作为养猪、养鱼的饲料。沼气发酵实现垃圾的资源化,无害化,值得在农村广泛推广。

结束语 农村生活垃圾问题的处理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不可能在短时间内一蹴而就。特别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垃圾问题愈加突出。为使农村生态环境及农民生活条件得到彻底改善,不但需要各有关部门的重视,还应尽快建立适合农村生活垃圾收集处置系统,加快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管理模式和规章制度,倡导垃圾全过程管理,从源头开始实行垃圾减量化;增强村民环保意识并自觉参与到生活垃圾的管理活动中来,共同促进农村环境和经济的持续发展,建设美丽乡村,做好美丽中国的环境保护工作。

参考文献

[1]尚晓博,张朝升,荣宏伟,等.中国农村生活垃圾问题与解决对策

[J].现代化农业,2011(11)

[2]姚伟,曲晓光,李洪兴,等.我国农村垃圾产生量及垃圾收集处理现状[J].环境与健康杂志,2009,[3]高海硕,陈桂葵,黎华,等.广东省农村垃圾产生特征及处理方式的调查分析[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2,[4]罗如新,黄文芳.农村废弃物就地消纳的可行性研究一上海市松江区新洪镇许家草村调查[J].生态经济,2007

[5]陈闯,邓良伟,陈子爱等.四川省农村垃圾与污水处理现状调研与分析[J].中国沼气,2012,[6]张强,岳彦飞,农村垃圾污染处理及措施,中国科技博览,2009,[7]付素霞,田磊,农村垃圾处理的路径选择,河南科技,2013,[8]沈阳市生活垃圾环境污染的生态控制与修复技术研究.沈阳市环境卫生工程设计院,2004.[9]耿燕礼,王道保,李素峰,等.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垃圾处理问题初探-基于石家庄地区平原农村的调查[J].农业环境与发展,2007.[10]李悦.沈阳市典型农村生活垃圾状况调查及污染防治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7,[11]刘永德,何品晶,邵立明,等.太湖地区农村生活垃圾管理模式与处理技术方式探讨[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5,[12]李海莹.北京市农村生活垃圾特点及开展垃圾分类的建议[J].环境卫生工程,2008

第四篇:福鼎市太姥山镇小城镇建设现状及对策

福鼎市太姥山镇小城镇建设现状及对策

(郭传喜

学号:1***1)

太姥山镇,位于福鼎市东南部,太姥山下,晴川湾畔,就像一颗璀璨的明珠闪烁在山海之间。面积116.7平方公里,是福鼎市域次中心城镇,辖有31个村(居)委会,总人口6.7万人(含流动人口1.1万人),其中集镇常住人口3.5万人。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捷,福宁高速公路和福温铁路贯穿全境,并分别设立有太姥山互通口和太姥山火车站,海岸线漫长、良港众多,航运直通国内各大港口。

太姥山镇地处闽浙两省边界,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都异常丰富,拥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世界地质公园、国家自然遗产、国家4A级景区太姥山,天然浴场牛郎岗海滨度假区,有唐灵峰古刹、明嘉靖潋城抗倭古堡、南宋朱熹讲学处石湖书院、清定海保卫战爱国将领张朝发墓等文物古迹。

太姥山是福鼎主粮区之一,素有“鱼米之乡”美称,主产稻谷、甘薯。1995年,全镇耕地面积25908亩,粮食总产量1.29万吨。太姥山也是渔区之一,一日两潮水,盛产带鱼、墨鱼、鳗鱼、虾、蟹等海产品。1995年,全镇水产品总产11016吨,渔业产值6838万元。全镇有机动渔船224艘,共4852吨位,大围缯网50张,流刺网、定置网5626张。

近几年来,福鼎市委、市政府致力于把潜在的区位、旅游、港口优势转化为现实的发展优势,以建设闽东滨海旅游文明城镇为目标,立足山海优势,大力推进“工业立市”、“旅游兴市”、“海洋强市”和新农村建设进程,经济社会持续保持快速健康发展势头。太姥山镇作为环太姥山区域的中心城镇,在福鼎市经济社会发展版图中的地位越来越凸显,作用越来越突出,尤其在带动全市旅游经济发展方面起到了“龙头”乡镇的特殊作用。

工农业经济强势推进,旅游产业蒸蒸日上,集镇与新农村建设日新月异,当前的太姥山镇展现出喜人的发展态势,而旅游产业的方兴未艾更是镇域经济的突出特色。2010年,太姥山被列入全省21个小城镇综合改革建设试点镇。以此为契机,福鼎市将小城镇建设与旅游开发有机结合起来,以小城镇建设为依托,推进太姥山旅游开发进程,力促小城镇建设与旅游开发和谐互动齐头并进。

太姥山镇区北片的水井头工业项目区是太姥山镇实施“工业强镇”战略的重要载体,园区规划用地3000亩,目前已使用面积1000亩,已引进32家入驻,去年共实现产值10.74亿元,出口总额8500多万美元,安置就业人员3700多人。入驻企业全部建成投产后,预计年产值可达20亿元以上,就业人数可达1.2万人。在已入驻的32家规模企业中,其中有一部分涉旅企业,生产地方名优特色产品的海鸥、海鹏、海川等水产企业,生产福鼎白茶、茶具等系列产品的郑源茶业公司,生产光学仪器的一雄光学公司等,其产品以良好的质量和品牌形象受到国内外市场和八方游客的欢迎。作为工业经济加快发展的“孵化器”,今后三至五年中,水井头工业园区形成用地3000亩的规模,在推进工业园区建设与发展中,地方党委、政府有意识引进创新型、环保型、上规模的企业,优先发展涉旅行业,使工业园区成为全镇乃至全市工业经济、旅游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推动力。

太姥山镇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这一主线,通过成立产业结构调整领导小组,广泛为农户提供政策、信息、资金、技术等方面的服务和支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不断加大,全镇已开发形成5000多亩现代农业示范园区、3000亩优质蔬菜基地、2000亩名优水果基地、1000亩福鼎天湖茶业有限公司的“绿雪芽”有机生产基地、高产紫菜养殖和加工基地等五大高优农业生产基地。拥有21台全省最多的水稻联合收割机,建立了13个科技示范村,涌现出300多户年收入3万元以上的农业科技示范户。逐步实现了农田高产化、排灌自流化、耕作机械化、品种优良化的现代农业经营模式。这一切极大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同时也为发展太姥山镇的农业旅游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太姥山镇注重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与旅游相结合,着力把新农村建设成为旅游新风景线。潋城村拥有唐朝古刹灵峰寺、宋大儒朱熹讲学处所石湖书院遗址以及明朝抗倭古堡,是太姥山风景区旅游景点之一,含生态观光农业、新村建设与旅游景点的潋城已成为太姥山旅游的配套线路之一;位于太姥山区的方家山村是畲族风俗民情村,规划建设旅游特色的民居、挖掘畲族民俗文化是新农村建设的重头戏。与此同时,对公路、铁路沿线各村实施的美化工程,目的正是为了提高中心城镇的旅游文明形象。

以旅游为驱动力的第三产业是镇域经济发展的一个新亮点。近年来,镇党委、政府紧紧依托太姥山岳、牛郎岗海滨浴场等景区优势,突出晴川湾海滨游、生态游和人文景观游,加大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建设,拓展旅游服务业领域,促进吃、住、行、游、购、娱等旅游配套行业稳步发展。至2009年,全镇拥有中小宾馆30多家,接待床位1000多张,专业旅行社8家,旅游专卖商店18家,年接待游客达到60万人次。

一、太姥山镇小城镇建设存在的问题

太姥山小城镇建设能如此快速发展,主要得益于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得益于农村经济持续发展和二、三产业迅速扩张,在看到成绩的同时,太姥山镇小城镇建设,也存在一些的问题,突出表现在:

1、城镇人口3万人,小城镇建设规模较小,布局比较分散,产业发展缓慢,经济集聚功能较差,非农业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低,城市化气息淡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其效益也难发挥。这是当前城镇化的最大难题。

2、城镇建设管理存在不少问题。城镇规划与交通、土地、水利、生态环保等规划衔接不上、规划水平低,执行也不好。土地、街容街貌、道路交通、社会治安、以及流动人口管理未形成一个协调统一的综合管理体系。环境卫生管理缺乏专门的机构,城管人员编制和经费不到位。

3、公用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短缺已成为困扰城建基础设施建设的核心问题,也是推动城镇化进程的重要制约因素。由于设施不配套,功能不齐全,阻碍了城镇建设整体水平的提高。由于投入过少、机制不活,导致问题有:一是道路与公共交通设施落后交通量的增长。二是城市基础设施严重不足,污水处理率、垃圾无害化处于初始阶段,环境污染还比较重;三是城市基础建设多元化投融机制未完全形成,资金来源困难,投入不足。

4、城镇建设管理力度不够,重建轻管的现象存在。一方面由于人员少,队伍力量不足,监管不到位。另一方面,长期以来没有规划适当住宅小区让城郊农民建房,没有引导农民集中连片建设新村,使城郊农民随意自建住房、杂乱无章。至今没有配备正规科班出身乡村规划建设专业技术管理人员,也没有建立或完善建设管理制度,没有严格依法办理建设项目规划审批手续。随意变更规划、不按规划建设的现象。

二、小城镇建设建议与措施

1、完善城镇规划体系,加快规划编制力度。根据自身特点和发展条件,明确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高起点编制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等专业规划扩好工业、商贸、住宅、文化等小区详规,近期建设规划和重要景观设计,提高城镇建设水平。

2、合理安排城镇建设用地指标。在确保全县耕地总量动态平衡,保证国家和区、市、县重点建设项目用地的前提下,尽量满足小城镇建设用地需求。并且妥善处理进城农民的承包地和宅基地。保留进城务工或落户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培育壮大城镇土地流转中介组织,引导农民依法进行土地的合理流转。实现耕地占补平衡,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提高土地集约化和利用效益。集中使用农民住宅用地指标,逐步对分散的农民居民点进行搬迁改造、退宅还田。

3、鼓励农民进城入城定居。进城镇经商务工的农民,持经劳动部门审签的两年以上聘用合同或居住满两年的暂住证等可到迁入地派出所办理落户手续。进城镇农民其子女入学、就业等方面享有集镇居民同等待遇,接收学校不得收取借读费。

4、大力发展工业经济。依托文渡工业区和水井头工业区,积极发展资源加工型、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循环经济,形成产业优势支撑小城镇建设和发展,以产业集聚带动人口、市场等要素集聚。

5、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太姥山镇水、电、路、污水处理厂、学校等民生工程建设。

6、加快繁荣第三产业。充分挖掘小城镇的生态、自然景观、人文等旅游资源,发展休闲度假旅游、生态农业观光旅游和民俗文化旅游。

7、积极争创文明城镇。以创建文明城镇、文明村活动为载体,不断创新城镇规划、建设、街容街貌、道路交通、社会治安、流动人口等管理水平。结合城乡清洁工程开展生态型文明城镇创建活动着力塑造整洁优美、秩序良好的城镇形象,风气端正、工作高效的单位形象,文明礼貌、精神振奋的居民形象和道路畅通、安全舒适的交通形象,全面推进的城镇发展格局,实现城镇面貌美化、居民素质优化、管理服务规范化、基础设施配套化的目标。

8、强化小城镇综合管理。小城镇管理主要抓好建筑管理、市政管理、绿化管理、环卫管理、环境管理、市场监督管理、交通管理等方面内容。采取有效措施建立健全管理队伍,落实各项管理措施,加大宣传教育工作力度。运用各种宣传形式,对居民进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城镇管理知识及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增强广大居民的环境意识、公德意识和管理意识,引导居民积极支持、参与管理,逐步形成人人争当文明居民,个个参与城市管理的良好社会风尚。

9、建立健全小城镇建设协调机制。城镇建设部门与交通、土地、水利、环保部门形成联动机制,土地、市容、交通、治安、社区管理搞好综合协调,特别是要加大环境管理机制,加快推进小城镇建设进程。

2012年5月12日

第五篇:镇安县农村生活垃圾现状及处理对策

镇安县农村生活垃圾现状及处理对策

党的十八大指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坚持把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重点放在农村,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和扶贫开发,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建设“村容整洁”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但我们看到,在农村的许多地方垃圾随意倾倒,严重影响了农村环境,垃圾已成为影响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因素。根据卫生部公布的一项调查显示,目前我国农村每天每人生活垃圾量约为0.86千克,镇安人口超过28万人,其中约有24万人生活在农村,可知镇安农村居民每天产生的生活垃圾就高达103吨。由于农村的环卫设施和管理体制落后,使农村垃圾的收运与处理基本处于管理无体系、工作无人员、建设运行无投入的“三无”状态,大量的生活垃圾只好乱堆乱放,甚至是利用“河水冲走垃圾”的方式处理。这些垃圾不仅污染环境,占有土地,破坏土壤环境,阻塞河道,污染水源,而且传播疾病,威胁村民的生命安全。农村生活垃圾日益成为制约镇安生态文明大县,旅游休闲名县建设的重要因素,所以探讨村镇生活垃圾处理对策具有重要意义。

一、镇安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现状

(一)、垃圾数量庞大

生活垃圾产生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生活垃圾产生量就越多。随着镇安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增加,农村生活垃圾的产生量也逐年增加,如果按照每人每天生活垃圾量为0.86千克计算,镇安全县农村一年的生活垃圾量约为37668吨,数量之大,令人震惊。

(二)、垃圾成分日趋复杂

近年来,随着农村生产、生活方式的变化,生活垃圾的成分更为复杂化,垃圾成分和含量也在趋向城市化。据调查,农村生活垃圾主要有4大类:一类为有机物,包括厨房剩余、瓜果皮壳、秸秆、家畜粪便;二类为无机物,包括陶泥、渣石;三类为包装物,包括硬纸盒、卫生纸、布、塑料、金属、玻璃、橡胶、皮革、泡沫;四类为有毒有害物,包括灯泡、废旧药品、电瓶及电池等。农村生活垃圾已成为塑料袋、废电池、农膜、农药瓶、工业废品、腐败植物等的混合体。分拣难度大,难以自然降解,对环境影响严重。

(三)、垃圾堆放点多面广

村民居住分散,绝大部分农村地区没有专门的垃圾收集、运输、填埋及处理系统。农村生活垃圾几乎都是丢弃在“六边”:路边、河边、村边、田边、塘边、屋边,部分农村企业的废弃物也随意倾到在工厂附近,长此以往,道路两旁和自然低洼地也变成了天然垃圾箱。

(四)、县城垃圾下乡

由于资金和技术以及土地的局限,常常把城市垃圾向农村“输送”。县城垃圾下乡不仅影响了农村的村容村貌,污染土壤以及地下水,给当地村民的身体健康带来了影响,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农村生活垃圾的处理难度。

(五)、垃圾的收集、运输系统落后

在调查中发现,以户为单位分散收集,以村为单位进行集中收集,再通过垃圾运输车送往垃圾处理站处理的收集运输模式在镇安农村尚未建立,只有部分镇政府所在地按照这一模式运行。垃圾回收利用与处理完全分离,一些回收价值较高的垃圾如报纸、旧书、纸箱、金属等得到很好的回收再利用,而一些回收价值低的或没有回收价值,如塑料包装袋、电池、有机垃圾等就无人回收或不愿回收,家庭有害有毒垃圾也没有分开收集处理,如废旧电池、日光灯管、废旧药品等大都混入农村生活垃圾。

(六)、农村生活垃圾处置严重滞后

虽然国家环保局要求,在农村垃圾的运转处理上,应实行城乡一体化,即:组保洁,村收集,镇压缩、运转,县(市)统一填埋、焚烧或垃圾资源化处理。据调查镇安生活垃圾处理一般有以下几种情况。一是大多村镇,没有生活垃圾收运处理设施,生活垃圾随处乱堆。二是一些村镇,设置有露天生活垃圾收集点,没有任何有效的密封、清洁措施,生活垃圾在收集点附近露天焚烧或简易填埋,没有采取任何防渗措施。三是一些村镇,将生活垃圾从收集点直接运至简易填埋场进行处理,一些填埋场只是由镇或者村一级建设的简易填埋场,在技术、管理方面都达不到卫生填埋场的要求。

二、农村生活垃圾量迅速增长的原因

(一)、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

随着镇安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大量化学制品、工业品进 2 入农村家庭成为生活必需品。这些物品在使用后产生大量废弃物,增加了农村生活垃圾成分的复杂性,加大分拣难度和处理难度。

(二)、农村村民居住分散,环境意识薄弱

村民居住分散无形中扩大了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同时,我县农村人口文化水平偏低,环保意识较为缺乏。农民将可分解与不可分解、可回收与不可回收、有害与无害生活垃圾混为一体随意丢弃,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农村生活垃圾处理难度增大。

(三)、农村工作缺乏支持

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缺乏来自上级的财政和管理支持,公共环境卫生设施严重不足。调研中了解到,镇安在农村垃圾、污水处理上也出台了相关措施和规定,县镇两级政府在垃圾处理上的投入虽逐年有所提高,但远远不能满足垃圾处理工作的必要支出。在农村受经费的滞约,村镇保洁人员少工资低,公共卫生基础设施建设也非常薄弱,少数镇和大部分村尚未建立垃圾填埋场,生活垃圾大多采取露天堆放,没有任何防护措施。

(四)、相关管理体制不适应,法律法规不健全

在实际工作中,政府管理部门的执法范围更多地集中县城和中心镇,对农村生活垃圾的执法管理处于一种近乎真空的状态。环卫设施建设的投入,不要说村一级,就是乡镇一级也是严重不足。这就导致不少村镇的垃圾清运设施不足,垃圾处理没有场所和设施。在农村生活垃圾收运设施缺乏的同时,收运处理体系基本上还未建立起来,也未出台专门针对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的相关法律法规,这也给依法管理带来困难。

三、镇安农村生活垃圾污染的治理对策

(一)、镇安农村生活垃圾综合处理工艺的初步研究

纵观中国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方式,仍以卫生填埋、焚烧、堆肥等为主。卫生填埋方法简单、以其处理成本低,适应性强,在中国运用较为广泛,但这一处理方法,占地面积大;产生的垃圾渗滤液容易引起二次污染;产生的沼气存在安全隐患等。生活垃圾焚烧技术作为一种以燃烧为手段的垃圾处理方法,现在被许多地方广泛采用。焚烧主要是垃圾中的可燃物,尤其是塑料和纸类为主,焚烧处理量大,减容性好,无害化彻底,焚烧过程产生的热量用来发电可以实现垃圾的能 3 源化,还能彻底地消灭各种病原菌。但也存在一些缺点:一次性投资大;运行成本高;在焚烧过程中排放大量烟气,而且仅适用于可燃物较多的垃圾。堆肥是我国处理垃圾、粪便、制取农肥古老技术,其特点是工艺比较简单,可以最大限度地实现生活垃圾处理的资源化,但是它的缺点就是只能处理生活垃圾中的有机成分,周期长,占地面积大,卫生条件差,对其他的无机及有毒有害成分没有处理效果。

由以上分析看出,无论单纯的采用哪一种模式,都有这样那样的缺点,因此在结合镇安实际,建议采用综合处理模式,即将几种垃圾处理模式有机结合在一起,发挥出其各自的优势,最大限度地回收可利用成分,有效增加处理效率,最终实现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

(1)分拣。分拣有人工分拣和机械分拣两种方式,结合镇安的经济状况,目前宜采用人工分拣。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第一次分拣,将分类后的垃圾送往垃圾收集点,再由保洁人员进行第二次分拣。这时可回收利用的垃圾以及有害垃圾就可以最大限度的分离。

(2)破碎。垃圾经过分拣后,占比例较大的有机物宜被破碎,然后放入堆肥场或者垃圾发酵间进行堆肥发酵;无机物及包装物则被填埋或焚烧处理,大部分有机物都被分离出去,填埋或焚烧的工作量就大大减少,也使得对填埋和焚烧的技术性要求大大降低,有毒有害的垃圾物则需进行特殊处理。

(3)堆肥。有机垃圾在经过破碎处理后被送入堆肥场或垃圾发酵间进行厌氧发酵,发酵期间,有机垃圾在厌氧菌的作用下被分解成有机肥,并产生渗滤液及沼气。产生的有机肥可作为有机肥出售;渗滤液经过进一步的处理,产生沼气,沼气被收集经净化,脱硫后用来做饭照明。经发酵后的沼液一部分根据工艺的需要喷至堆肥场,以提高堆肥的效率;另一部分可开展农作物灌溉等综合利用,从而彻底实现了垃圾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

(二)加强宣传教育,改变村民对垃圾的认识和处理习惯

“垃圾只不过是放错地方的资源”、在讲究可持续发展的今天,废弃资源的回收利用显得越来越重要。如果能在源头控制好、分拣好垃圾,则能大大提高接下去的处理效率,因此加强宣传,改变村民对生活垃圾的传统认识,改变村民对生活垃圾的收集习惯,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任务。向村民宣传垃圾混合收集的危 4 害和分类收集的优点,并将分类的方法和技巧传授给群众,使其能方便快速地培养起垃圾分类的好习惯,这是垃圾处理最为关键的一步。要给农户配备垃圾分类收集容器、对金属、玻璃、塑料等进行回收利用,实施有价收集,对有毒有害垃圾分开收集。第二,在各校园中组织一些如“捡垃圾,爱环境”的活动,在中小学教育中将垃圾分类等环保知识纳入素质教育课程,让孩子们从小就养成爱护环境的习惯,让孩子带动家庭,并通过孩子们的行动带动他们的家长,发挥以点带面的推广作用。第三,政府和社会各界必须加强宣传教育力度,深入村组进行宣传垃圾分类知识,如较落后的农村可通过环保交流大会、环境宣传单等方式向农民普及环保知识,号召社会环保组织深入到农村宣传垃圾分类,将垃圾分类落实到家庭,并建立与垃圾分类有关的家庭档案。

(三)、强化垃圾处理基础设施建设

大量资金的投入是解决垃圾处理设施落后的关键。县、镇两级政府要加大对村镇生活垃圾处理设施的投入力度,并逐年增加投入比例。建议政府设立专项资金分期分批地投入到农村,逐步解决农村垃圾处理资金不足的问题,解决垃圾集中转运、处理过程中的人力、设备设施所需费用,尽早结束农村垃圾无人管理的历史。配套建设垃圾分类设施,在农户和农居点分别摆放分类收集且颜色不同的垃圾桶,在桶上做好分类标示便于人们分类投放,垃圾的运输也要分类,不同的垃圾要进行不同的处理。在每个村组设立生活垃圾暂放点,并在每个村组中按村组的规模招聘环卫工人,根据实际可让每户村民适当缴纳垃圾处理费。根据各镇实际,在人口密度高、土地资源紧地区,可参照城镇生活垃圾进行管理,加快村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在经济落后的村镇,可先建简易垃圾填埋场,有计划、分步骤地实现村镇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

(四)、加强管理,完善相关制度

一是要加强管理,建立固定的垃圾处理场所,使农民能够定时定点投放垃圾,还要安排专人定时清运,提高农村垃圾的收集率、清运率、处理率。如果人少垃圾量少的村镇在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后,可适当延长收集运输的间隔时间,以降低村镇生活垃圾处理成本。二是制定乡规民约,不断规范村民的行为规范,加大监督处罚力度,形成环境保护监督机制。有关部门要定期不定期经检查,同时任命村干部担任垃圾处理督导员或由村民选取督导员,对按要求进行垃圾分类的居民 5 可以适当减免垃圾处理费,对于那些乱弃乱堆垃圾、污染环境的农户进行批评教育,限期整改,对屡教不改者进行公示,并按照相关规定予以处罚。

(五)、建立垃圾运输处理管理新体系

这个新体系主要包括县、镇、村、村民组、户在内的农村垃圾排放、收集、清运、处理五级责任主体,即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责任体系。体系中的五个主体各自的责任要明确具体,即农户要对垃圾进行分类存放,村民组负责对垃圾进行集中,村负责收集,镇负责清运,县负责处理(填埋或焚烧发电)。在收运处理的方式上,可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不同的方式。一是集中处理方式。除居住特别分散、不通公路的自然村外,对农村垃圾都应推行城乡一体的垃圾收运处理模式。即农户分散投放、村民组集中、村收集、镇清运、县填埋或焚烧。二是分散处理方式,即农村“庭院自净”式处理。这种方式主要用于偏远山区、住户分散、不通公路的自然村。其主要方法是由农户先分类,在村委会的指导下,选择合适的地点,组织农户分户自行填埋、焚烧或堆肥。每年镇和村都要组织专项检查,对符合规范要求的,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在管理体制上,要统筹城乡一体,建议将农村环卫工作的职责划入县市政环卫管理部门,在镇政府设立环卫工作办公室,并相应增加人员编制和经费,根据需要,组建农村环卫队伍,增加适应农村道路的垃圾清运车辆,在行政村建设垃圾收集转运站(点),在村民小组设1名兼职保洁员,村设2至3名垃圾收集转运员。

下载2014年政协提案:关于小城镇垃圾问题现状及对策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4年政协提案:关于小城镇垃圾问题现状及对策.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当前农村生活垃圾现状及对策(精选5篇)

    当前农村生活垃圾现状及对策 近年来,随着我国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农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但在同时农村生活垃圾数量也与日俱增,垃圾成分越来越复杂,治理难度增加。目前农村......

    中国电子垃圾现状及治理对策

    中国电子垃圾现状及治理对策 摘要:电子垃圾作为全球性的环境问题,以引起各国政府的重视。我国作为电子产品的制造与消费大国,面临着更加严重的电子垃圾问题,本文通过分析我国电......

    我国农村生活垃圾现状及处理对策

    我国农村生活垃圾现状及处理对策 摘要 生活垃圾问题伴随着农村经济的高速发展已变得日益突出,在很长一段时期内农村生活垃圾问题没有得到有效管理和处置,农村生活垃圾污染已成......

    农村生活垃圾现状及处置对策探讨[5篇材料]

    农村生活垃圾现状及处臵对策探讨 目前,农村生活垃圾的处理形式仍然难以满足新农村建设的有关需求。强化农村生活垃圾的处理和处臵,已成为当今工作的主要内容。 一、农村生活......

    我国小城镇建设问题与对策

    试点小城镇建设与健康发展之路---生态化 摘要: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定位,城镇化的步伐不断加快,要想在提高速度、扩大规模的同时,又能确保质量,使小城......

    城市垃圾问题及解决对策

    城市垃圾问题及解决对策摘要:根据相关研究数据,到“十二五”末,我国城镇化率将突破50%,城镇人口预计达到7亿人,将首次超过乡村人口,在这城市化高度发展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城市垃圾......

    农村生活垃圾问题及其解决对策

    摘要:着重分析了农村生活垃圾现状以及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所面临的问题,详细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关键词:农村生活垃圾;现状;问题;对策1农村生活垃圾现状近些年来,我国农村......

    我国环境问题现状及对策

    我国环境问题现状及对策环境,《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将其定义为“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