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1、深化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试点方案
安徽省人民政府文件 皖政[ 2015 j 16号
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安徽省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试点方案的通知
各市、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现将《安徽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试点方案》印发给 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安徽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试点方案
为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总书记系列 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 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加快建立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保障人民群众健康水平不 断提高,现就全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制定如下方案:
一、基本思路
(一)坚持公益方向,落实政府责任。按照政事分开、管办 分开、医药分开、营利性与非营利性分开的要求,强化政府基本 医疗卫生服务责任,坚持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公益性质,确保人民 群众得实惠、医务人员受鼓舞、资金保障可持续。
(二)坚持整体联动,统筹协调推进。实行三医联动、内外 联动、上下联动、区域联动,统筹推进医疗保障、医疗服务、药 品供应、公共卫生、监管体制综合改革,发挥政策叠加效应,增 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
(三)坚持重点突破,创新体制机制。围绕医改的重点领域 和关键环节,引入市场机制,重点在公立医院改革、医保管理体
制、分级诊疗制度、医药价格形成机制、药品供应保障机制等方 面试点先行,探索创新,激发活力,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医疗卫 生事业。
二、主要目标
通过深化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科学合 理,以药补医全面取消,医药价格全面理顺,合理用药用材机制 较为完善,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和分级诊疗制度建立健全,中西医 协调发展,多元办医格局基本形成,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水平显著 提升;以基本药物制度为基础的药品供应保障体系进一步健全,药品、耗材、设备回归合理价值;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 度,管办分开的医保运行机制探索取得突破,科学有效的医保支 付制度基本建立,相互衔接的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制 度更加健全。努力做到患者负担不增逐减,医务人员收入不减逐 增,医院总收入合理有限增加,财政投入合理有效增加,医疗服 务体系能力明显提高,人民群众就医满意度明显提高,人民群众 健康水平逐步提高。201 7年基本完成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重点 工作和任务。2020年基本建成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 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
三、重点工作任务
(一)全面推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
1.建立科学合理的药品和医疗服务价格制度。(1)2015年4 月1日起,全省所有公立医院取消药品加成。(2)下放定价权,市、县属公立医疗机构的医疗服务价格下放到市级管理。(3)合理降低 药品、高值医用耗材、部分医用设备检查治疗价格,到2堕王生 全省公立医院药品、耗材收入占医院总收入的比重控制在40%以 L—________—————一—————、-—一————k 下,其中县级公立医院和城市二级医院控制在35%左右,城市三 __/—’————--、~
甲医院控制在45%左右。(4)提高诊疗、手术、护理、床位和中医 服务等项目价格,拉开不同等级医院、不同技术水平医疗服务差 价,建立充分体现医疗技术服务价值的价格动态调整机制,保障 公立医院良性发展,基本医保持续健康运行,群众就医负担不增 加。(省物价局、省卫生计生委、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财 政厅、省医改办等负责。列第一位的为牵头单位,下同)
2.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1)各级政府成立公立医院管理 委员会,由政府负责同志担任主任,各有关部门参加,主要负责 公立医院编制和人员规模管理、资产管理、财务监管、法定代表 人聘任等重大事项。耋量么趣&金室设在同级卫生计生部门。咸立
——————一—~、、~
—————t' 省属公立医院管理中心,负责省属公立医院运行监管。(2)完善决 策权、执行权、监督权相互制约相互协调的法人治理结构o(3)构 建以战略规划、全面预算、绩效考核、质量管理、财务管理、资 产管理、审计监督为核心的专业化、精细化管理制度。(省编办、省卫生计生委、省财政厅、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等负责)(4)实 行院长负责制,明确院长任职资格条件,推行院长职业化、专业 化,落实公立医院经营管理自主权。(5)完善绩效考核制度,考核 结果与医保支付、财政补助、工资总额挂钩。(省卫生计生委、省财政厅、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编办、省医改办等负责)
j.建立符合医疗行业特点的公立医院人事薪酬制度。(l)实 施编制、岗位总量控制和备案管理,(省编办、省人力资源社会 保障厅、省卫生计生委等负责)落实医院用人自主权,由医院按 照有关规定组织公开招聘。坚持按需设岗、竞聘上岗、按岗聘用、以岗定薪、合同管理,同岗同待遇,形成双向选择、合理流动、能进能出、能上能下、激励有效、保障公平的灵活用人机制。(省 卫生计生委、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财政厅、省编办等负责)(2)医院工资总额与服务质量、数量挂钩,与医疗服务收入(不含 药品、耗材收入和大型设备检查收入)占医院总收入的比重挂钩,与控制基本医保费用增长挂钩,与控制医院资产负债率挂钩,医 院人均收入水平在现有基础上有较大幅度提高,力争到20 1 7年
~
-¨ 人员经费支出占业务支出比倒垫到40%。(省卫生计生委、省人
———————一~、、~ J___----.‘‘’—_一
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财政厅等负责)(3)实行绩效工资制,健全 绩效考核体系,拉开收入差距,体现多劳多得、优绩优酬。(4)合 理确定医院院长绩效工资水平,薪酬由基本年薪、绩效年薪、任 期激励收入三部分构成,根据考核结果由财政据实安排。(省卫 生计生委、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财政厅等负责)
4.推进医务人员保障社会化管理。按照国发[ 2015]2号和 国办发[ 2015]3号文件精神推进全省各级公立医院(含乡镇卫 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养老保险制度改革o(l)对改革前已退 休人员,保持现有待遇并参加今后的待遇调整。(2)对改革后参加 工作的人员,通过建立新机制,实现待遇的合理衔接o(3)对改革 前参加工作、改革后退休的人员,通过采取过渡性措施,保持待 遇水平不降低。(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卫生计生委、省财 政厅等负责)
5.完善政府投入和资产管理制度。(l)对公立医院基本建设 及大型设备购置、重点学科发展、人才培养、符合国家规定的离 退休人员费用、政策性亏损补贴、承担公共卫生服务和紧急救治、支边支农等公共服务予以保障。逐步提高财政补助水平,投入情 况纳入年度考核。(2)长期债务纳入同级政府性债务统一管理,逐 步化解。(3)政府职能部门履行资产监管职责,加强医院资产监管,提高资产使用效率。(省财政厅、省卫生计生委、省人力资源社 会保障厅、省发展改革委等负责)
(二)建立分级诊疗制度。
6.建立分级诊疔激励约束机制。(1)综合运用价格、医保支付、绩效考核等激励约束措施,并辅以必要的行政规范,构建基
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机制,力争 到201 7年基本形成分级诊疗制度。(2)制定常见病种入院、出院 标准、转诊办法和医保支付办法,拉开不同层级医疗机构医保住 院起付线与报销比例。(3)优先诊治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转诊的患 者,提高报销比例,未经基层首诊直接到二级以上医院就诊的非 急诊患者,降低报销比例o(4)强化功能布局与分工协作,由基层 医疗卫生机构逐步承担首诊、康复和护理等服务,分流公立医院 普通门诊。(5)-般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在县域内基本解决,201 5 年县域内就诊率提高到90%左右。(省卫生计生委、省人力资源 社会保障厅、省财政厅等负责)
7.建立医疗联合体(以下简称医联体)。以协同服务为核心,以医疗技术为支撑,以利益共享为纽带,以支付方式为杠杆,建 立多种形式的医联体。(l)城市以三级医院为龙头,与二级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城市医联体,省属公立医院根据省医疗机 构设置规划牵头组建城市医联体,重点支持皖北地区。(2)县域以 县级医院为龙头,与乡镇卫生院建立县域医联体,按照县管乡用、适时轮换的原则,鼓励到乡镇卫生院工作的副圭任医师以上或本 科以上且取得执业医师资格人员由县级公立医院统一管理,提高
乡镇卫生院医疗技术服务能力,强化乡镇卫生院与村卫生室一体化管理。(3)在医联体内建立分工协作机制,通过技术骨干到基层
医疗卫生机构轮岗、远程诊疗等多种行之有效的形式,推动优质 医疗卫生资源优化整合、合理流动、下沉基层,引导患者在基层 首诊、康复治疗。(省卫生计生委、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 医改办等负责)
8.推广全科服务。(l)在每个乡镇和城市社区,依托有资质 的全科医生或由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含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 站)组建若干个全科医生服务团队,采取签约服务模式,为辖区 内所有居民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健康管理、初级诊断和双向 转诊等全科服务,签约服务费由医保基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 费和签约居民个人共同分担。(2)落实包保责任制,推行网格化管 理、团队化服务和家庭医生负责制。20 1 5年,每个县(市、区)都要开展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试点,取得经验后 全面推开。(省卫生计生委、省财政厅、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医改办等负责)
(三)合理配置医疗卫生资源。
9.科学制定全省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l)按照《全国医 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纲要(2015-2020年)》提出的目标和原则,控制总量,调整结构,合理确定省、市、县公立医院数量、规模
和功能定位,优化调整仓立医院布局结构,构建布局科学、规模适度、层级合理、功能完善、协同有序、运行高效的医疗卫生服
务体系。(2)优先加强县级医院服务能力,支持村卫生室、乡镇卫 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标准化建设。县级原则上设一个县办综 合性医院和一个中医院。市级和省级按人口规模合理设置市办和 省办综合性医院。(3)每千常住人口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达到4张 的,原则上不再扩大公立医院规模。逐步增加执业(助理)医师、注册护士、全科医生、公共卫生人员,到2020年医院医护比达 到1:1.25,市级及以上医院床护比不低于1:0.6。(省卫生计生 委、省发展改革委等负责)(4)加大对皖北、大别山区等医疗资源 相对不足地区的支持力度,改善医疗卫生条件。(省卫生计生委、省财政厅、省发展改革委等负责)
IO.进一步放开社会资本办医市场。(l)在医疗卫生资源规划 中为社会资本办医留出足够空间,优先支持社会力量举办非营利 性医疗机构,力争到2020年社会办医床位数占全省比例超过 25%。(省发展改革委、省卫生计生委等负责)(2)建立公开、透 明、平等、规范的社会办医准入制度,采取预审批、联合审批等 办法简化审批手续,500张床位以下的医疗卫生机构下放至县级 卫生计生部门审批。(3)鼓励社会力墨与公立医院共同举办新的非 营利性医疗机构、参与公立医院改制重组,支持发展专业性医疗 管理集团。支持以公办民营、民办公助、公私合营等多种形式兴
办医疗机构。(省卫生计生委等负责)(4)在市场准入、医保定点、能力建设、职称评定、学术地位、等级评审、技术准入、科研立 项等方面,非公立医疗机构(含个体诊所)与公立医疗机构享受 同等待遇。(5)非公立医疗机构所需专业人才纳入当地人才引进总 体规划,享有当地政府规定的引进人才的同等优惠政策。(省卫 生计生委、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等负责)1.完善社会办医优惠政策。(l)非营利性民营医疗机构可加 速提取固定资产折旧。(省财政厅等负责)(2)政府对非营利性民 营医疗机构进行综合绩效考评,并根据考评结果给予奖补。(省 卫生计生委、省财政厅等负责)(3)允许社会资本举办的各类医疗 机构通过有偿方式取得的土地、投资形成的房产、设备等固定资 产抵押贷款。(安徽银监局、省卫生计生委、省财政厅等负责)放宽对营利性医院的数量、规模、布局以及大型医用设备配置的 限制。鼓励社会办医的具体优惠政策由各市、县(市、区)依据 有关法规制定o(省卫生计生委等负责)(4)对同一地区、医院级 别相同的同类病种,非公立医疗机构和公立医院执行同等医保付 费标准,医保基金按季度提前预拨。(省卫生计生委、省人力资 源社会保障厅、省财政厅等负责)(5)探索呆取政府购买服务等方 式,逐步将非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纳入基本药物制度实施范 围o(省卫生计生委、省财政厅等负责)
12.完善多点执业制度。(l)全面推行医师多点执业,完成住 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并取得培训合格证书,或从事临床工作累计5 年以上的医生,经所在医疗机构备案、所在地卫生计生部门注册 后,可选择2-3个医疗机构执业。(2)鼓励公立医院医师优先到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非公立医疗机构多点执业。(省卫生计生委、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等负责)
(四)加强医疗卫生机构服务和运行质量监管。
13.建立完善质量评价体系o(l)强化对药品零差率、医疗质 量、服务效率、绩效考核、费用控制、资产运营、满意度评价等 监管。(2)探索在公立医院建立绩效和成本控制管理评估体系。(省 卫生计生委、省财政厅、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编办、省医 改办等负责)
14.加强运行质量监管。(l)建立医务人员执业监管信息系统,执业医师实行代码唯一制,对开具处方等诊疗行为实行全程监 管。(2)利用现有资源或委托第三方,开展医疗服务质量、经济运 行评价。(3)建立信息公开制度,促进医疗行为和医疗费用阳光化,接受社会监督。(省卫生计生委、省医改办等负责)
15.构建和谐医患关系。(l)建立院内调解、人民调解、司法 调解和医疗责任保险的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置体系。(2)全面推衍医
疗责任保险,鼓励建立医疗意外保险。(3)加强医德医风建设,弘扬救死扶伤精神,提高医务人员人文素质和职业素养。(4)改善就
医环境,改进服务流程,开展便民惠民服务o(5)优化医务人员执 业环境和条件,严厉打击伤医等违法行为。(省卫生计生委、省 司法厅、省公安厅、安徽保监局等负责)
(五)探索医疗保险管理制度改革。
16.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制度o(l)在现有统筹层次基础上,逐步推进城镇居民医保与新农合整合,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 医疗保险制度。(2)整合大病保障与大病保险,做好基本医保与大 病保险的衔接。(3)完善城乡医疗救助、疾病应急救助制度,积极 发展商业医疗(健康)险,逐步建立并不断完善覆盖全民、功能 有别、形式多样的医疗保障体系。(省医改办、省人力资源社会 保障厅、省卫生计生委、省财政厅、安徽保监局等负责)
17.创新医保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运 作、管办分开、适度竞争的原则,探索城乡居民基本医保管理体 制改革。在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已并轨的市、县开展试点,成立城 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管理中心,探索引入商业保险承办城乡居民 医保事务。积极探索居民自行选择经办机构。(省人力资源社会 保障厅、省卫生计生委分别牵头,省编办、省财政厅、安徽保监 局等负责)
18.规范医倮管理中心职责。筹集和管理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并负责安全运行;参与制定基本医保、大病保险管理规
则,以及对经办机构的激励约束办法;按照适度竞争原则,招标 若干家商业保险公司承办基本医保和大病保险业务并监督运行; 参与药品、耗材、设备集中采购和医疗服务收费监管。(省编办、省卫生计生委、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财政厅、省物价局、安徽保监局等负责)
19.规范经办机构(商业保险公司)职责。坚持非营利性原 则,办理城乡居民基本医保业务;承办大病保险业务;审核监管 医疗机构服务方式和收费,控制成本;与定点医疗机构签订服务 协议;每季度公布基金收支情况,开展医保基金精算,接受医保 中心和公众的监督;受医保中心委托,代收个人基本医保缴费,确保全民覆盖。(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卫生计生委分别牵 头,省财政厅、安徽保监局等负责)
20.推进基本医保扩面提标o(l)稳定基本医保参保率,按照 国家统一部署,逐步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医保筹资水平,逐步增加 政府投入,适当提高个人缴费水平。(2)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人、丧失劳动能力的残疾人、低收入家庭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和未 成年人等所需个人缴费部分,由政府给予补贴。(省人力资源社 会保障厅、省卫生计生委分别牵头,省财政厅、省民改厅等负责)(3)探索建立老年医疗护理保险制度。(安徽保监局、省卫生计生委、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民政厅等负责)
21.规范基本医保保障范围。(l)建立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在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基础上,整合现有新农合、城镇居民基本医 保药品目录,制定统一的安徽省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将符合 条件的医疗机构中药制剂及针灸、治疗性推拿等中医非药物疗法 技术纳入基本医保o(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卫生计生委分 别牵头,省财政厅、省物价局、省医改办等负责)(2)完善全省城 乡居民基本医疗服务目录,依据国家基本医保不予报销和部分报 销诊疗目录,结合我省实际,以负面清单形式制定基本医疗服务 目录。(省卫生计生委、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分别牵头,省财 政厅、省物价局、省医改办等负责)(3)制定按病种付费目录,按 照分级诊疗原则,确定不同等级医院的合适病种,制定病种临床 路径,合理确定病种收费和医保付费标准。(4)按照保基本的原则,医保基金主要保障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基本医疗服务目录内 的项目,报销比例按医疗卫生机构层级确定,层级越低报销比例 越高。(5)各级医疗卫生机构优先配备使用国家基本药物,进一步 提高医保报销比例。(省卫生计生委、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财政厅、省物价局等负责)
22.改革医倮支付方式。(1)建立居民医保门急诊统筹报销制
度,实行门急诊就诊报销。(2)完善医保付费总额控制,推进以按病种付费为主的支付方式改革,到20 1 7年公立医院50%以上的
住院患者实现按病种付费。(3)加快建立医保经办机构与医疗机构 价格、付费方式谈判协商制度,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o(省 卫生计生委、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财政厅、安徽保监局、省医改办等负责)
(六)深化药品采购供应制度改革。
23.实行药品、耗材、设备集中采购。(1)坚持招生产企业、招采合一、量价挂钩、双信封制等原则,全省集中招标,各地带 量采购,及时配送到位,实行合同管理,全程严格监督。(2)药品、耗材由全省统一招标确定生产企业和价格(可作为医保支付参考 价),带量采购原则上以市为单位。设备采购以省为单位直接招 生产企业。(3)对用量不确定、企业不常生产的低廉价药品建立目 录清单,由医疗机构网上自行采购,确保满足群众基本用药需要。(省卫生计生委、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财政厅、省食品药 品监管局、省物价局、省医改办等负责)
24.多途径降低医院药品、耗材和设备检查费用。(l)坚持合 理用药、合理使用耗材、合理检查,建立价格高、用量大、非治 疗辅助性等重点药品监控目录。(2)医院工资总额与药品、耗材、检查收入占比挂钩,以前三年加权平均数作为考核基教,占比降
低则工资总额相应提高,占比提高则工资总额相应降低,确保药
品、耗材、检查收入占医院总收入的比重逐年下降。(3)加强内部
监督,对执业医师处方等诊疗行为统一网络监管。(4)加强过程监
控,签订阳光协议,对违规供应商实行黑名单制。(省卫生计生
委、省物价局、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财政厅、省医改办等
负责)
25.规范药品流通秩序。(l)严格规范准入,提高药品批发企
业集中度,减少流通环节,规范市场秩序,促进有序竞争o(2)严
厉打击药品生产经营企业挂靠经营、租借证照、销售假劣药品、商业贿赂以及伪造、虚开发票等违法违规行为,实施医药购销领
域商业贿赂不良记录管理o(省食品药品监管局、省卫生计生委、省公安厅等负责)
(七)深化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
26.全面推行财政经费定项补助。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
——————’、__√,—一
务中心不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其收入来源:一是县(市、区)
———●~_—————>
财政部门按编制内实有人数全额核拨的人员经费(含“五险一 P,-—一——、__~
一
金”)。二是医疗服务收入扣除运行成本后主要用于人员奖励。三
,—‘—,————一
是政府购买服务的基本公共卫生专项经费,实行项目管i:褒考,————一-、、、~—————一
立型色俟讨l、?氅篷造坌共卫生服务经费冲抵人员工资。政鬲顽磊部
——、、-__,—一
门要加强堂■型鳖肇J省财政厅、省卫生计生委、省医改办等负
--—,责)
27.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考核。(l)完善乡镇卫生院和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考核办法,主要考核管理绩效、服务质量和数 量、合理用药、医疗费用控制、转诊率、公共卫生服务任务完成 和村卫生室管理情况、群众满意度等,考核结果与单位工资总额 挂钩。(2)实行全额绩效分配和按月预分配、年终总结算制度,落 实院长(主任)分配自主权,提高奖励性绩效工资比例,合理拉 开收入差距,调动医务人员特别是业务骨干的积极性o(3)考核工 作由县级卫生计生、财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组织实施。(省 卫生计生委、省财政厅、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编办等负责)
28.落实政府投入责任。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基 本建设、设备购置及更新、周转房建设经费等,由县级政府负责,也可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支持民营医疗卫生机构提供基本 压疗卫生服务。(省财政厅、省卫生计生委、省发展改革委等负 责)
29.提升中心卫生院服务能力。(1)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要求,有序调整乡镇卫生院布局,促进人力资源和设备资源向中心卫生 院集中,扶持实力较强的中心卫生院创建二级综合医院,力争到 201 7年全省1/3的中心卫生院达到二级综合医院水平o(2)推动中 心卫生院检验、影傺、心电、脑电、病理等信息与县级及以上医 院诊断中心互联互通、技术共享。(省卫生计生委、省财政厅、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等负责)
30.完善村卫生室经费保障机制。(l)全面落实村卫生室药品 零差率补偿、一般诊疗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运行经费等 补偿政策,加强对村卫生室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数量及质量、基本 药物统一采购及零差率销售等情况的考核,考核结果与当年补助 总额和下年度补助经费预拨比例挂钩。考核工作由乡镇卫生院根 据县(市、区)卫生计生部门牵头制定的村卫生室考核办法负责 实施。(2)提高乡村医生收入,将财政对农村地区新增的基本公共 卫生服务补助资金,以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全部用于乡村医生。(3)财政根据核定任务量和乡镇卫生院对乡村医生的考核结果等给 予补助。对艰苦地区乡村医生继续加大补助力度。(4)采取公建民 营、政府补助等方式,支持村卫生室建设和设备采购。(省财政 厅、省卫生计生委等负责)(5)探索实施乡村医生和农村居民签约 服务模式,并按规定收取费用。(省卫生计生委等负责)
31.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l)按照每千服务人口不少于1 人的标准配备乡村医生。(2)对乡村医生免费开展培训和拓展培 训。对大专以上学历的乡村医生提供到大医院培训的机会。面向 村卫生室免费定向培养三年制中高职医学生。支持更多在岗乡村 医生迸入中高等医学院校接受学历教育,建立乡村全科执业助理 医师制度。(3)拓宽乡村医生发展空间,乡镇卫生院优先聘用乡村
医生,到村卫生室工作的医学本科毕业生优先参加住院医师培 训。(4)促进乡村医生逐步向执业助理医师转化,推动乡镇卫生院 领办村卫生室。(5)健全乡村医生准入、竞争上岗、到龄退出和考 核退出机制。完善老年乡村医生生活保障机制,在岗乡村医生养 老保险比照村干部政策执行。(6)完善村卫生室执业风险防范机 制。(省卫生计生委、省财政厅、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教 育厅、安徽保监局等负责)
(八)推进中医药事业发展。
32.创新公立中医医院模式。(l)探索建立中医药服务分类补 偿机制,开展公立中医医院集团化管理或托管试点,盘活存量资 源,凸显品牌效应,拓展服务范围。(2)整合中医与中药、公办与 民营、民生与产业等跨行业跨领域的相关资源,全省形成3-5 个覆盖全生命周期的中医药健康服务联盟,提升中医药资源利用 效率。(省卫生计生委等负责)
33.创新中医药服务模式。(l)打造集医疗、保健、教育、科 研、文化、产业“六位一体”的中医药联动发展模式,重点发展 以健康养老、养生保健、慢病康复、健康旅游等业态为重点的中 医药健康服务,打造内部充满活力、对外开放兼容的中医药服务 体系o(2)实施中医药传承与创新人才工程,建立符合中医药特点 的医卿分类管理制度。(3)发挥中医药简便验廉的特色优势,鼓励和引导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提供和使用中医药服务。(省卫生计
生委、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教育厅等负责)
(九)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水平。
34.倡导健康理念。(l)制定全民健康行动计划,充分利用各 种媒体,加强健康、医药卫生知识传播,普及健康理念,倡导健 康生活方式,开展健康自我管理,促进公众合理营养,让群众远 离危害健康的因素。(2)将健康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培养良好 的生活习惯,制定青少年身体健康、心理健康标准并实施考评。(3)加强高血压、糖尿病、重性精神疾病患者、65岁以上老年人、儿童、孕产妇及流动人口等重点人群健康管理。(省卫生计生委、省教育厅等负责)5.完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目录。(l)落实国家公共卫生服务 项目,鼓励各地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筹资标准,扩大服务 范围。(2)提高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标准,201 7年提高到 50元左右。(省卫生计生委、省财政厅等负责)
36.完善绩效考核机制。(l)建立完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绩效 评价指标体系,由卫生计生、财政、发展改革等部门实施绩效考 核o(2)建立第三方考核机制,提高资金使用效益。(3)完善公共卫 生信息系统功能,实现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数量、质星、资金、效果全过程监管。(省卫生计生委、省财政厅、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编办等负责)
37.调整资金拨付方式o(1)中央和省级补助资金年初预拨、年底清算到县(市、区),县(市、区)季度预拨加结算到基层 医疗卫生机构。(2)各级根据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绩效考核情况 结算。(3)对经考核达不到规范要求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扣减基 本公共卫生服务拨款直至取消其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资 格。(省财政厅、省卫生计生委等负责)
(十)提升人口健康信息化水平。
38.建立安徽人口健康信息网。加强与电信运营商合作,建 立安徽人口健康信息网和省、市、县三级综合信息平台,实现全 员人口信息、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三大数据库资源整合,实 现公共卫生、计划生育、医疗服务、医疗保障、药品管理、综合 管理等六大业务应用系统信息资源互联互通。逐步建立居民健康 医疗信息跨机构、跨领域共享机制。到201 7年,建成省、市、县三级区域信息管理平台、技术质量平台和全省统一医疗便民服 务平台。加快推进居民健康卡发行和使用。(省卫生计生委、省 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物价局等负 责)
39.大力发展远程医疗。充分利用远程医疗等信息化手段,提高基层医疗服务能力。201 5年,省级建立危重疾病会诊系统,市、县建立区域远程影像、检查检验等系统,让群众就近享受到 专家的优质服务。(省卫生计生委、省财政厅等负责)
(十一)建立适应行业特点的人才培养与管理制度。
40.建立住院医师、专科医生、全科医生培训制度。(l)坚持 统一标准、突出实践、规范管理、注重实效、有效保障,加快建 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探索建立专科医师培养制度。(2)建 立统一的全科医生培训、管理和使用制度,规范全科医学科室设 置、岗位设置、执业注册、职称晋升等管理工作,加快推进全科 医生执业方式和服务模式改革,落实全科医生特岗计划试点工 作。到2020年,每万常住人口全科医生人员数达到2人。(3)加 强护理、基层公共卫生等专业技术人员培训。(省卫生计生委、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教育厅等负责)
41.加强卫生高层次人才队伍选拔培养使用。(l)实施卫生专 业领军人才培养计划,重点培养学科带头人。(2)以“江淮名医” 等项目为依托,加强卫生专业技术骨干培养,建设高层次卫生人 才队伍。(3)完善卫生高级专业技术人才评价体系,加大对农村和 城市社区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评审政策的倾斜,引导卫生技术人员 到基层服务,将基层服务经历作为职称评定的必要条件。(省卫 生计生娄、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教育厅等负责)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协调推进。试点工作由省委全面深化改革 领导小组统一领导,省医改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督促推进。省政府与各市签订年度医改目标责任书,纳入政府目标管理绩效 考核。各市、县(市、区)要把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作为一项 重大责任工程、民生工程,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负责,建立组织领导机构和工作专班,制定实施方案,认真组织落实,确保改革顺利推进。
(二)明确任务,加强督查。省医改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根 据任务分工,负责研究制定相关配套政策文件。各牵头部门抓紧 制定工作推进方案,提出可检验的成果形式和进度安排,其他责 任部门积极配合。各部门各单位要及时沟通协调,加强与市县衔 接,形成工作合力。省医改领导小组负责定期督查指导、考核通 报,及时协调解决试点推进中出现的问题,不断完善政策措施。改革试点任务落实情况实行“台账销号”制度,年中检查,年底 对账。
(三)增加投入,提高效益。健全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 筹集卫生经费的体制,增加卫生投入。转变投入方式,改革补偿 办法,最大限度发挥资金使用效益。重点支持公共卫生、基层医 疗卫生事业发展和基本医疗保障,加大对公立医院改革、医疗卫 生科技进步和人才队伍建设等的经常性授入。
(四)加强宣传,营造氛围。采取多种形式,加强政策解读,广泛宣传改革试点的重大意义和主要政策措施,积极引导社会预 期,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增强人民群众和医务人员的信心,使全 社会理解、支持改革,为深化改革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201 5年2月8日印发
第二篇:8.5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报告
文水县下曲镇中心卫生院
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报告
下曲镇中心卫生院作为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试点,根据省、市1+10配套文件,在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和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精心指导下,严格执行政策,扎实推进我院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试点,顺利完成了我院试点工作的各项任务。现将我院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汇报如下:
一、精心组织,扎实推进基层综合改革试点各项工作
(一)建立完备的改革试点工作领导体系。我院高度重视医改工作,成立了由院长任改革领导组组长,并成立了领导机构,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医改领导组不定期召开医改专题会议及全体职工大会共计十余次,安排部署各项医改任务,及时传达上级文件等相关精神并研究解决推进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总结新经验、新办法。
(二)制定我院严密的改革试点工作方案。《方案》是行动的纲领,《方案》制订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医改的成败,为此,我们在认真学习、充分调研、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依据省、市、县医改1+10配套文件精神,立足实际操作,制定下发了下曲镇中心卫生院院基层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方案、下曲镇中心卫生院人事制度改革实施方案、下曲镇村卫生所改革实施方案、下曲 镇中心卫生院全员竞聘上岗实施方案、下曲镇中心卫生院分流人员安置实施办法等。
(三)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原则,扎实做好人员竞聘工作。一是做到政策公开。及时将省市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1+10文件传达至每一位职工及村医,同时让他们了解政策,吃透精神,理解、支持并全院全部参与改革试点工作。
二是公开人员信息。认真核查全院职工人员身份信息并进行公示,采取了我院初审、提交县卫生局复审,分级核实办法,对符合竞聘条件人员信息予以公示,充分接受社会监督,确保了人员基本信息准确无误。
三是公开公正开展竞聘上岗。为确保竞聘上岗工作的顺利实施,下曲镇中心卫生院邀请了乡镇领导、村干部、乡镇人大代表和患者代表23人组成公开选拔评审领导小组,通过竞聘演说,满意度测评,对满意度达60分以上人员乡镇卫生院提出初聘意见报卫生局审查,经研究批复后进行公示,无异议后由我院与竞聘上岗人员签订聘用合同,实现全员聘用合同管理。
(四)积极探索下曲镇村卫生所一体化管理,建立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根据我镇农村卫生工作实际,为确保既能满足各项工作开展需要,下曲镇村卫生室工作人员通过本人自愿申请报名、村委会推荐的形式进行,下曲镇中心卫生院对村卫生室工作人员按照村卫生室改革方案要求初步审核,合理确定工作人员数,并报县卫生局审核。下曲镇中心卫生院对村卫生室实行行政、人员、业务、药品、财产五统一管理。
二、试点工作进展顺利,综合改革初见成效
一是实行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为群众普遍得实惠。按照国家和省市有关规定,从3月26日零时起,全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部配备使用307种国家基本药物和省增补的209种药品,基本药物全部实行网上集中采购,与省招标企业签订采购合同,并实行零差率销售,从根本上改变了长期以来“以药养医”的做法,缓解了群众“看病贵”的问题。
二是完成基层医疗机构体制转型,公益性管理机制建立。下曲镇中心卫生院根据政府举办的乡镇卫生院,性质由原先的差额事业单位转为政府举办的公益性事业单位。积极希望由政府负责保障按国家规定核定的基本建设、设备购置、人员经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经常性收支缺口和其承担的公共卫生服务的业务经费为盼,使我院正常运行。
三是创新用人机制,基层医疗队伍得到进一步优化。我院全部实行了聘用制,院长由县卫生局选拔、任命,并签订了聘任合同,实行任期目标责任制。所有人员均通过竞聘上岗,按岗聘用,实行合同管理。变身份管理为岗位管理,逐步建立能进能出、能上能下用人机制和科学的管理运行体制。
四是推行分配制度改革,医务人员积极性得到进一步提高。我院实行考核机制,即县卫生局对下曲镇中心卫生院考核,下曲镇中心卫生院对内部科室人员和村卫生室分类、分岗位考核,不仅考核数量,而且考核服务质量、服务态度,考核结果与工资直 接挂钩,增强了对基层医务人员的管理,同时也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避免了改革后出现 “吃大锅饭”的现象
三、试点改革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随着改革的深入,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表现在: 一是改革后一度出现医务人员工作积极性不高的现象。在刚刚开始实行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时,因取消药品加成,造成职工收入锐减,业务与去年相比不达40%,改变了医院自主创收和奖金分配的旧体制,医务人员收入减少,自身利益受到较大触动,医改和医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二是基层医疗机构债务偿还难。由于多种原因,过去形成的基层医疗机构普遍债务较重,实行零差率销售后,基层医疗机构债务已无力偿还,面临巨大的还债压力。
三是基层广大群众用药习惯改变还有一个过程。307 种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和209种省增补药品,我单位严格遵照执行,但由于老百姓用药习惯,目录中药品可选择余地小,群众有一定意见。
四是药品配送不及时,价格虚高。对于用量少、价格便宜的药品、急需的药品,不能及时送到,同一产家的同一种药品进价有时要高于其他药店的卖价。
五是村医待遇偏低。根据省政府文件精神,村卫生室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后,虽然出台了以户籍人口每人补助4元的补助政策,但其补助标准与以前村医的实际收入相差较大,村医支持医改的动力不足。
总体来看,实行基层医疗机构综合改革,实现了基层医疗机 构公益性的回归,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得到了有效缓解,得到了群众普遍拥护,基层医务人员的地位有了明显提高,改革取得了明显成效。
下曲镇中心卫生院
2011年8月3日 5
第三篇:冀州市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
冀州市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
根据《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试点的实施意见》(冀政〔2010〕49号)文件精神,我市被确定为全省实施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县(市、区)之一。为扎实有效地做好试点工作,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改革目标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国家和省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精神,加快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提高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能力,满足人民群众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需求。
通过实施改革,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公益性的管理体制和新的运行机制基本建立,基本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能力明显增强,医务人员素质显著提高,人民群众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需求得到基本满足。
二、试点范围
政府举办的乡镇卫生院及其一体化管理的行政村卫生室。
三、主要任务
(一)推进管理体制改革,明确机构公益性质
政府举办的乡镇卫生院是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公益性事业单位,主要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由市卫生局统一管理。在严格界定功能和任务、核定人员编制、核定收支范围和标准、转变运行机制的同时,政府负责保障按国家规定核定的基本建设、设备购置、人员经费和其承担的公共卫生服务的业务经费,使其正常运行。
依据“一村一室”的原则,每个行政村设置一所政府支持的标准化村卫生室,作为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为农村居民提供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由所在地乡镇卫生院实行一体化管理;未设村卫生室的行政村,由乡镇卫生院或邻近的村卫生室承担相应的工作任务。由村医承担的公共卫生服务等任务,政府给予适当补助。
(二)推进人事制度改革,核编定岗全员聘用
按照《河北省乡镇卫生院机构编制标准(试行)》(冀机编〔2010〕2号)核定乡镇卫生院人员编制,作为岗位设置、聘用人员和核拨经费的依据。
依据核定的编制和职责任务,按照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工勤技能岗位三类类别,科学合理设置岗位。其中,专业技术岗位人员比例不得低于编制总额的90%,根据服务人口和工作任务合理配备一定数量的公共卫生人员。
乡镇卫生院院长由市卫生局会同相关部门公开选拔、择优聘任,实行任期目标责任制。依据卫生技术人员资格准入制度,按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核准的设岗方案,所有人员实行竞聘上岗、全员聘用、合同管理。未聘人员采取多种形式妥善安置。
(三)推进分配制度改革,完善激励约束机制
根据乡镇卫生院的功能定位,科学核定承担的工作任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任务根据承担的公共卫生服务的人口数量、服务质量和服务半径核定;基本医疗服务任务根据近3年医疗服务平均人次数、收入情况,并综合考虑影响医疗服务任务的因素核定。
建立完善工作任务考核机制,市卫生局每半年对乡镇卫生院进行绩效考核,财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等部门对考核结果进行审核,考核结果作为政府补助的依据。乡镇卫生院绩效考核不合格扣除的政府补助实行统筹管理,统筹用于乡镇卫生院的能力建设。
建立按岗定筹、按工作业绩取筹的内部分配激励机制,实行绩效工资。乡镇卫生院依据公共卫生服务、基本医疗服务任务制定内部分配管理办法,每半年对职工绩效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作为其考核周期岗位绩效工资分配的主要依据和其晋级、奖励以及聘用、续聘和辞退的重要参考依据。
(四)建立基本药物制度,实行零差率销售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部配备使用《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内药品,确需使用其他药品的,在卫生行政部门确定的《增补的非基本药物目录》范围选择使用。国家基本药物和增补的非基本药物由省统一集中招标,以县为单位统一采购,实行零差率销售。试点过渡期间暂通过原有渠道采购,现有库存药品全部按进价销售,且不得高于国家指导价和省采购价。村卫生室全部配备、使用基本药物和增补的非基本药物,政府支持的标准化村卫生室实行零差率销售。
实行零差率销售后,由财政、卫生等部门依据乡镇卫生院承担的工作任务量和人员编制情况,合理核定收入和支出,收支差额部分由政府予以足额补助。
(五)推进保障制度改革,确保机构正常运转
在严格界定乡镇卫生院功能和任务、核定人员编制、核定收支范围和标准、转变运行机制、绩效考核的同时,政府负责按国家规定核定的基本建设、设备购置、人员经费和其承担的公共卫生服务业务经费,使其正常运转。医务人员工资水平与我市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平均工资水平相衔接,离退休人员费用根据国家有关规定核定补助。
市财政局和市卫生局按照“核定任务、核定收支、绩效考核补助”的原则,共同对乡镇卫生院近3年的收支状况进行测算,明确收支范围和补助标准。根据核定的收支预算额度,按月预拨资金,并在对其任务完成情况、患者满意程度等进行绩效考核的基础上,根据考核结果予以结算。
切实加强乡镇卫生院收支监管,市卫生局设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财务集中核算中心,在资金所有权、使用权、财务自主权、会计主体和债权债务关系不变的前提下,实行县级财政国库集中收付管理。
对实行一体化管理的行政村卫生室药品零差率销售按本村农业户籍人口每人4元的标准给予补助,补助资金由省、市、县按比例分担。对乡村医生承担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补助,按照省政府办公厅《河北省乡村医生承担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办法》(办字【2009】139号)执行。
四、实施步骤及时间安排
(一)调查摸底及试点方案制订阶段(2010年5月20日前)
市卫生局负责机构、人员摸底调查,会同人事、编制、劳动、财政、监察等部门做好人员身份、工龄、学历、职称、执业资格及奖惩情况确认,并提出岗位设置意见;市卫生局牵头负责与发改、编制、人事、劳动、财政等部门共同制定具体试点实施方案。
(二)方案报批、政策宣传阶段(2010年5月31日前)
市卫生局负责本实施方案的报批工作,相关职能部门负责相关办法征求意见、完善等工作,市医改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召开宣传培训会议,市卫生局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政策宣传与学习。
(三)实施阶段(2010年6月1日-2010年9月15日)
基层医疗体制改革多项工作同步进行:
(1)取消加成,零差率销售。2010年4月30日前,乡镇卫生院全部取消药品加成,实行零差率销售;市财政局根据上乡镇卫生院药品销售情况预拨部分补偿经费。在全省基本药物统一招标、采购、配送制度实施前,暂时维持现有供应配送渠道。
(2)明确职责,核编定岗。2010年5月31日前,市编办、市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市卫生局等部门,依据乡镇卫生院承担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职能,科学核定编制数量,合理设置管理、专业技术、工勤技能三类岗位,确保专业技术岗位的设定符合编制标准要求。
(3)竞争上岗,全员聘用。2010年6月30日前,市卫生局、市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依据有关规定,明确定岗竞聘的范围对象,统一组织乡镇卫生院实施竞聘上岗。所有上岗人员全员聘用,在竞聘中坚持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严格履行程序,按照有关规定签订聘用合同,实行合同管理。7月20日前,妥善安置未聘人员。
(4)核定收支,保障运转。2010年6月30日前,市财政局、市卫生局依据乡镇卫生院承担的工作任务量和人员编制、实际聘用等情况,合理乡镇卫生院收入和支出,纳入县级国库集中收付管理,并按月预拨经费,保障正常运转。
(5)绩效考核,落实补助。2010年8月31日前,建立以服务数量、质量、效果、患者满意度为核心的公开透明的工作任务考核机制,考核结果与经费补助挂钩;建立按岗定筹、按工作业绩取筹的内部分配激励机制,对职工的考核记过与个人收入挂钩。
(6)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2010年8月31日前,市卫生局、市财政局、各乡镇完成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的实施,明确政府支持的村卫生室,落实村卫生室药品零差率销售补助及公共卫生服务补贴。
(四)总结评估工作(2010年9月底前)
对试点工作进行总结、评估、完善,并上报有关工作总结。
五、保障措施
(一)提高认识,掌握政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体制改革工作涉及面广、政策性强,事关卫生事业的发展、社会稳定和人民群众健康保障,事关广大医务人员的切身利益。各乡镇政府、各部门要站在全局的高度,站在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高度,认真组织实施此项体制改革工作。在改革过程中要严格掌握政策规定,维护乡镇卫生院稳定,保证工作秩序正常,保证医疗、预防、保健等各项工作不受影响。
(二)加强领导、健全组织。为做好基层卫生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试点,市政府成立由市长任组长,常务副市长、分管市长为副组长,卫生、财政、人事、发改、食药监等有关部门及各乡镇负责人为成员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全面负责我市基层医疗卫生体制工作,各乡镇、各有关部门也要成立相应的机构,加强组织领导,严格履行部门职责,切实保证此项改革的实施。
(三)密切配合,协调联动。市卫生局要发挥主管部门的职能作用,进一步完善各项改革措施办法,做好人员聘任、绩效考核等具体工作;市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要严格聘用标准,做好聘用人员的评聘、签证、档案接管工作;市编办要做好乡镇卫生院机构和人员编制核定工作;市财政局要按有关规定做好财政预算工作,将乡镇卫生院业务经费和人员工资列入财政预算,统发离退休职工全额工资;市监察局要依据有关规定做好纪律检查,防止发生各类违法违规现象;各乡镇负责本乡镇村卫生室的推选工作,配合有关部门做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考核工作。
(四)落实责任,严格奖惩。乡镇卫生院体制改革过程中,要加强党纪、政纪教育,严格按政策办事。对违规违纪者,一经查实,将严肃处理,并追究有关领导责任。
六、附则
本方案自印发之日起实施。
2010年5月28日
第四篇: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体制工作总结
***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
工作总结
自医改工作启动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严格按照《石家庄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实施方案》文件精神,坚持利民惠民导向,切实把解决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等重大民生问题放在突出位置,把推进医改作为一项重大的德政工程、民心工程和责任工程,摆在突出位置,严把时间节点,狠抓关键环节,扎实稳妥推进改革。全县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取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现将我县三年来基层医改情况总结汇报如下:
一、医改工作情况
1、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加快推进。
一是全民医保基本实现。三年来,我县新农合参合率均保持在98%以上,城镇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从业人员、灵活就业人员、和在校学生全部纳入城镇居民医保;关闭破产国有企业退休人员和已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集体企业退休人员、困难企业职工参保问题得到基本解决。2011年,我县新农合参合率为98.31%,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提高到92.3%,已连续5年稳定在90%以上。二是保障水平稳步提高。7月1日我县《2011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统筹补偿方案(修订)版》正式施行,各级政府对新农合补助标准由120元提高到每人每年 200元。开展新农合门诊统筹,开展,提高重大疾病医疗保障水平,全县县级医院住院报销比例均上调5个百分点以上。城镇职工医保报销比例已突破85%,农合县级报销比例达到78%,乡级报销比例达到90%,极大的减轻了患者负担。三是管理水平不断提升。积极探索就医“一卡通”,启动医保经办管理城乡统筹试点,推进异地就医结算。
建设督导小组,每星期督导一次,同各乡镇签订了责任状,各乡镇把村卫生室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全县213个行政村,新建村卫生室125个、改扩建96个,在建设过程中县长、主管县长多次到建设现场督导,为解决村卫生室建设项目标准不一致,为进一步推进项目的整体进度,在东郝庄组织召开了全县村卫生室建设项目现场会。各乡镇分管乡长在会上就项目实施情况、整体进度、存在问题、改进工作打算等作了交流发言。经过以上努力,211个村卫生室建设目前已全部完成,投入使用189所。村卫生室设备已由市卫生局完成招标,设备即将陆续到位。人事制度、分配制度、药物制度、保障制度综合改革工作也以基本完成。二是队伍建设得到强化。在对全县乡镇卫生院机构编制、实有人员情况全面调查摸底和反复测算的基础上,结合基层医疗机构岗位特点和服务人口等实际,对乡镇卫生院编制进行逐院核定。采取考试与考核相结合方式完成全县卫生院工作人员453人核岗定编工作。实行了院长选聘制,制定乡镇卫生院绩效方案,实行工资绩效分配,提高了工作人员积极性。按照一村一室的原则对村医进行了整合,大学生村医也已到位,使村卫生室服务水平、服务能力有了明显提高。三是开展对口支援。全县11所乡镇卫生院分别得到了二级医院支援,各对口支援单位与受援单位签署了《对口支援乡镇卫生院协议书》,全县共选派了48名作风过硬、业务精良的医务人员进驻受援乡镇卫生院开展帮扶工作,承担临床带教任务,培养乡镇卫生院的专业技术人才,帮助解决疑难病症等方面的问题,有力促进了基层医疗机构技术水平的提高和发展。
4、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一是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医改以来启动了以城乡居民健康建档为主要内容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国家重大公共卫生专项服务项目,全县乡镇卫生院均设立了公共卫生科,配备了公共卫生服务专职人员百余人。213个
诊疗流程,全面推广评价系统,合并挂号、收费、取药等服务窗口,简化就医手续,缩短群众等候时间。推行双休日和节假日门诊。三是开展优质护理及临床路径。开展开展优质护理服务试点病区8个,开展多种形式的优质护理服务,开展无陪护病房,患者陪护率明显下降。积极推进临床路径管理,开展临床路径试点5个,医疗费用明显降低。四是加强医德医风教育。强化行业自律和医德医风建设,坚决治理商业贿赂,加大违法违规行为惩处力度。着力改善医疗服务,稳步推进预约门诊服务,努力改善患者就医环境,为下一步实施公立医院改革奠定了基础。
二、保障措施
1、领导重视,齐抓共管
县政府6月3日召开了农村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三级干部动员大会,县直单位一把手、各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村支部书记以及医疗卫生单位负责人参加了会议,政府县长韩清榕在会上做了动员讲话。会议印发了《无极县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五项重点改革2011主要工作安排》(无政办[2011]33号)和《无极县标准化村卫生室建设工作方案》(无政办[2011]34号)。到目前县政府又分别召开不同类型的会议7次,对医改工作进行了督导、调度,制定了考核办法和奖惩措施,促进了我县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工作的开展。县长***、主管副县长**亲自到各乡镇督导检查,2、成立组织,加强领导。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医改工作,及时成立了以县政府常务副县长负责人为组长的医改工作领导组,下设综合办公室和4个督导工作组,并从县直相关部门抽调人员集中办公;各乡镇签订了责任状,在县电视台进行承诺,明确专人负责,为医改的顺利推进提供了组织保障。医改领导组定期召开专题会议,安排部署各项改革任务,及时研究解决推进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对重大问题,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
第五篇:金安区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总结
金安区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总结
金安区作为全省32个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县(市、区)之一,从2009年11月下旬启动以来,严格按照省统一部署要求,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市相关部门的指导、关心和支持下,举全区之力,高度重视,规范操作,认真组织实施,我区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各项工作稳步推进,进展顺利,操作平稳,成效明显,已基本实现了省、市要求目标,现将我区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金安区作为六安市主城区,全区土地总面积1567平方公里,辖17个乡镇,5个街道,299个行政村,32个居委会,总人口86万。全区现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371个,其中6个区直卫生单位,1个中医神志病院,17个乡镇卫生院(其中中心卫生院6个)、269个村卫生室、6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含企业转制1个)、27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其它医疗卫生机构45个。此次,我区纳入基层医改的范围为政府举办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及所有村卫生室。改革前,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共有在岗人员969人,其中在编人员665人,非编人员304人。改革后,省核定我区编制共计827名,其中:乡镇卫生院编制768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编制59名。
二、主要做法
1、高度重视,强化领导。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成立以区长为组长的高规格全区基层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区卫生局,分设综合、人事社保、清产核算、宣传维稳四个工作责任组,确定联络员,抽调专人集中办公。各乡镇(街)、区直有关部门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也分别成立了相应组织机构,进一步明确职责任务,同时还建立了区四个班子领导和区直部门主要负责同志督查指导联系点制度,包保到具体乡镇卫生院、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保证了改革试点工作的全力推进。
2、深入调研,认真谋划。根据省政府122号“一主、三辅、五配套”有关文件精神要求,结合我区实际,由区卫生局牵头,会同人社、财政等相关部门,深入基层一线,开展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体制、人事、分配、基本药物和保障制度等进行调研,在深入调研和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形成了我区具体实施方案初稿,先后多次通过召开区长办公会、区医改领导小组会、区政府常务会、区委常委会进行反复研究修订,出台了我区基层医改试点具体实施意见及相关配套文件,明确时间任务,使我区具体实施方案更加精细,操作性更强,有力地保证了改革试点工作的顺利推进。
3、摸清底数,科学设岗。通过摸底调查,改革前我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岗人员969人,总资产1.05亿元,净资产5753万元。按照省核定我区编制数及设岗有关要求,我区共设置827个岗位,其中专业技术岗位697个,占总岗位的84.3%,管理岗位110个、工勤岗位20个,分别占总岗位的13.3%和2.4%,专业技术岗位中设公共卫生岗位218个,占总岗位的26.4%。同时,为确保基层医改试点工作顺利推进,组织开展了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领导班子考核工作,一般乡镇卫生院、中心卫生院由改革前的一正两副和一正三副调整为改革后的一正一副和一正两副,精简了基层医疗机构领导班子职数,进一步明确了职责、权限。
4、广泛宣传,层层发动。区政府召开了全区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大会,区政府主要领导亲自参加会议进行部署动员。各乡镇(街)也先后分别召开动员大会,进行布置安排。改革期间,我区共印发医改政策宣传资料近2000本,确保基层医务人员人手一本,让他们学习医改政策,吃透精神,同时区卫生局还组织对全区乡村医务人员进行全员培训,宣传培训医改政策和基本药物制度相关知识,不断营造浓厚的改革氛围,为确保医改试点工作顺利进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5、阳光操作,公开竞聘。根据我区实际,经区医改领导小组研究决定采取考核加打分的形式统一组织竞聘上岗,竞岗前,我区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年龄偏大的在编人员做了大量思想工作,劝其提前办理退休手续,尽量多空出编制,让有资质的非编骨干人员竞聘上岗,也有利于今后补充新鲜血液。在严格资格审查、确定竞聘对象的基础上,本着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完成了考核测评竞争上岗工作,并分别进行了公示。竞岗后,我区上岗人员数为725人,其中原在编人员527人,非在编198人,上岗人员中,专业技术人员615人,管理人员91人,工勤人员19人。我区共分流244人,其中在编分流人员138人,分别为提前退休102人、三年过渡安置36人,非在编分流人员106人。为在编分流人员办理了提前退休和三年过渡安置手续,为非在编分流人员落实了经济补偿,办理了养老保险,其中经济补偿资金总额为121.3万元,养老保险费用总额为222.7万元。
6、规范操作,实行零差率。根据省里有关药品招标配送有关要求,由市卫生局为全市2个试点县区统一招标药品配送公司,我区全程参与。通过竞标,共有3家药品配送公司中标,分别为天辰、百信和弘济医药公司。自去年12月25日起,我区所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前一周实现了网上集中采购和实施了药品零差率销售。截止6月底,我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通过网上集中采购药品1048万元,实际配送到位965万元,配送率达92%。为进一步巩固药品网上集中采购和零差率销售工作,我区4月份分期分批对全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所有人员进行了基本药物制度培训,进一步提高了基层医务人员执行与使用国家基本药物和省补充药品力度,有效确保了药品零差率销售工作落实到位。同时,我区主动加强与中标的3家药品配送企业沟通联系,要求配送企业按照国家和省确定的基本药物及补充药品有关要求,积极组织配足货源,确保正常药品供应,切实满足患者用药需求。
7、开展考评,落实补助。依据我区制定的绩效考核具体实施办法,于今年元月份结合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卫生工作综合目标考评和院长考评时一并开展了绩效考评,考评工作中邀请了区人事、财政、纪委等相关部门有关人员全程参与。同时根据省卫生厅绩效考评细则,又制定下发了我区的具体绩效考评细则,并于6月份又再次邀请了区人社、财政等部门组织开展了对全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考核,将依据考核结果,落实绩效考核补助。
8、核定收支,集中支付。我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自元月份起全部进入区国库集中支付,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区卫生核算分中心作为区国库支付中心分中心,具体负责办理相关业务。2010年全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预算收入6608万元,预算支出8758万元,经常性收支差额2150万元。上半年,业务收入2275.9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了471.3万元,减少17.1%,实际发生支出3663万元,经常性收支差额737.7万元。改革后,我区初步建立了运行补偿机制,人员费用支出、离退休费用由区财政统一保障,经常性业务收入维持正常运转,基建和设备购置通过项目资金安排。上半年我区共拨付资金1374万元,其中,村卫生室补助经费214万元,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补助经费1160万元,有效保障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正常运转。
三、主要成效
1、人民群众得实惠。改革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药品全部实行零差率销售,彻底取消了“以药养医”,医疗机构因病施治、合理用药,改变医生开“大处方”、开单提成、药物滥用等现象,让人民群众得到了更多的实惠。通过上半年监测数据看,在医疗收费标准保持不变的前提下,病人就诊费用与上年同期相比有大幅下降。一是门诊病人次均费用由改革前的51.03元降到39.78元,下降了21%;二是住院病人次均费用由改革前的1410.97元降到1163.25元,下降了17%;三是新农合住院报销比例高达68.7%,提高了7.5%。改革后,通过实施药品零差率销售,药品价格大幅下降,前六个月直接让利患者药品费用近1300万元,让人民群众充分享受到了改革带来的实惠。
2、卫生事业得保障。改革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离退休人员工资全部由区财政全额打卡发放,退休人员年工资费用相比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卫生事业费用总和还多。改革后在职人员实施绩效工资制度,绩效工资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奖励性绩效工资依据考核结果,定期发放。对一体化管理的村卫生室,由省财政按照每1200个农业户籍人口补助8000元,村卫生室还承担着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将获得一定经费补助,同时村卫生室在政策允许范围内收取一定的医疗服务费用,增加了合理收入,让乡村医生得到了较为稳定的收入。改革后,财政投入的不断加大,使卫生事业发展得到有效保障。
3、人员结构得优化。改革前,我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共有在岗人员969人。改革后,全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竞争上岗人员总数为725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615人、管理人员91人、工勤人员19人,专业技术人员占比例为84.8%。改革后,彻底改变了非专业人员占着岗位、人员结构不合理、技术人员老化等不合理现象,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专业技术人员比例大幅提高,所有上岗人员的年龄结构、知识结构和专业技术机构都得到了有效的调整,同时对岗位空缺人员,将面向社会公开招考予以补充,保证新进人员质量,大大优化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才队伍。
4、公共卫生服务得强化。改革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进一步明确了自身功能定位,由于药品实行了零差率销售,取消了药品加成,也彻底改变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盲目追求医疗业务收入增长的状况,超范围、滥开药、滥手术等现象得到有效遏制,医疗安全也得到了有效保障。重医轻防现象明显转变,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得到有效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防并重,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公益性得到充分发挥。
5、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收支得规范。改革前,我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支出结构不够合理、账务处理不够规范,收支两条线管理没有完全到位。改革后,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行核定任务、核定收支、集中支付,区卫生核算分中心对收支情况进行严格审查把关,进一步优化了支出结构,规范了帐务管理,增加了财务支出的透明度,真正实现了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收支两条线管理,使得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收支更加规范。
四、主要体会
1、领导重视是根本。本次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涉及面广,政策性强,难度大,任务重,离不开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离不开强有力的组织和领导。此次我区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工作进展顺利,操作平稳,得益于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高度重视、亲自过问,分管负责领导具体抓落实,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多次听取医改工作进展情况汇报,多次召开会议部署安排医改工作,多次深入一线调研、督查、指导医改工作,同时区四大班子领导分别联系到具体单位,分片包干,落实责任,确保了改革各项工作积极稳妥推进。
2、舆论导向是前提。此次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涉及到利益调整和广大基层医务人员的切身利益,必须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为此,我们采取形式多样的宣传方式,加大学习宣传培训力度,切实让广大人民群众和基层医务人员准确把握和吃透改革的文件精神,争取理解和支持,让他们知晓改革带来的实惠和好处,合理引导预期,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目前,我区改革各项工作运行平稳,进展顺利,没有上访等事件发生,确保了卫生系统内部的稳定和社会的安定。
3、方案精细是基础。我区在深入学习领会省医改精神的基础上,多次深入基层一线开展调研,掌握第一手资料,制定了我区实施意见初稿,先后分别多次召开会议加以讨论、修订,使我区制定的具体实施方案细而又细,确保了具体实施方案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加快了我区综合改革工作的顺利推进。
4、公平公正是核心。改革的成败关键在于执行政策面前人人一律平等。此次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牵涉到利益调整和基层医务人员的切身利益,我们在实际操作中,始终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科学设岗,因事设岗,严把资格准入关,一视同仁,阳光操作,在考核测评中,严格按照制定的竞岗实施办法执行,区纪委、人事等相关部门全程参与监督,真正做到了无情改革,有情操作,确保了各项改革工作任务顺利实施。
5、部门协调是关键。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是综合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需要各相关部门协调配合,共同推进。为此,成立了由区发改、卫生、人事等十几个部门为成员的全区医改工作领导小组,分别明确职责,各相关部门在区医改领导组的领导下,从改革大局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切实履行职责,相互间密切配合,团结协作,共同推进改革试点工作,确保了改革顺利推进。
五、存在的问题
1、财政负担重。据测算,改革后我区财政每年将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增加补助经费大约2500万元,压力较大。
2、药品目录有限。根据省药品集中采购有关规定,部分常用药品、习惯用药不在目录范围内,同时药品配送不及时,给病人用药带来不便,人民群众反映强烈。
3、村卫生室运转困难。实施药品零差率销售后,我区村卫生室平均每月药品收益净损失达150万元,按照现有补助标准每月只有35万元,加上每月医疗业务收入仅60万元,村医月平均工资收入约900元,下降了近700元,严重影响其工作积极性,造成不合理转诊和私自行医现象。
4、乡院村室债务消化难。据测算,近年来我区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添置设备总负债4000多万元,债务负担重,自身偿还能力有限,债务消化难度大。
5、医务人员积极性不高。改革后,我区绩效工资具体实施办法已报批,绩效工资标准为我区公务员阳光工资标准(人均13400元)一致,绩效工资标准较低。同时在绩效工资暂未兑现前,在职人员工资全部按原档案工资发放,现在职职工人均月平均工资收入1785元,较上年同期相比减少了近700元,极大影响了医务人员积极性。
六、下一步打算
1、进一步提高认识。我们将从讲政治的高度,从大局出发,进一步提高认识,按照既定的政策要求,不断巩固医改成果,狠抓各项工作的提升和完善,确保改革顺利进行,达到改革预期目标。
2、探索建立村医养老退出机制。在不断完善村卫生室建设的同时,积极探索建立村医养老退出机制,我区已经在翁墩乡开展试点,即对达到退休年龄村医(男60周岁、女55周岁)由乡院村室统筹,每月给予360元的补助,退出村卫生室,待试点成熟后将在全区推广,同时建议出台村医养老保障政策,对达到退休年龄村医办理养老保险或给予适当经济补偿,真正解决村医后顾之忧。另外,积极向上争取,加大财政投入,即在由原1200人补助8000元提高到1200人补助12000元标准,充分调动村医积极性。
3、完善绩效考评,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我们将进一步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内部绩效考评方案,在区绩效工资具体实施方案规定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超出核定收支结余部分的50%用于奖励医务人员,同时切实加强绩效考核,充分体现多劳多得、优劳优得,进一步调动基层医务人员工作积极性。
4、进一步巩固药品网上集中采购和零差率销售。进一步加强督查力度,严格要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执行药品网上集中采购和实行零差率销售,同时积极主动加强与我区中标药品配送公司沟通,备足货源,及时配送。积极向上争取,在国家和省规定的基本药物和补充药品的基础上,适当增加常用药品品规和品种,并与新农合基本药品目录尽快对接,方便群众用药。
5、增收节支,消化债务。进一步加强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监管,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增加合理收入,减少合理支出,同时向上争取,进一步建立健全明确的财政补偿机制,加大投入,特别是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妥善化解债务,充分发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公益性。
总之,我区将严格按照省、市要求,扎实工作,积极探索,不断完善医改配套措施,巩固医改成果,惠及全区人民,也努力为全市、全省提供我们采取的方法、步骤,促进医改目标的全面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