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算内和财政专户非税收入成本性支出拨付程序

时间:2019-05-14 00:11:3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预算内和财政专户非税收入成本性支出拨付程序》,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预算内和财政专户非税收入成本性支出拨付程序》。

第一篇:预算内和财政专户非税收入成本性支出拨付程序

预算内和财政专户非税收入成本性支出拨付程序

非税收入成本性支出拨款是财政部门依据年度部门预算结合单位非税收入入库情况,将成本性支出拨付给执收单位的行为。

一、预算内成本性支出拨付程序为:

1、执收单位根据本单位非税收入入库情况,向财政预算科室提出拨款请求。

2、财政预算科室依据执收单位非税收入综合成本系数(即:返还比例)和实际缴库非税收入数据计算出应拨付执收单位的拨款数额。

3、财政预算科室依据部门预算非税收入预算内拨款指标,在不超过的情况下将执收单位成本性支出拨款拨付到执收单位。

二、财政专户非税收入成本性支出拨付程序为:

1、执收单位根据本单位非税收入入库情况,向非税收入管理机构(即:非税局)提出拨款请求。

2、非税收入管理机构依据执收单位非税收入综合成本系数(即:返还比例)和实际缴库非税收入数据计算出应拨付执收单位的拨款数额。

3、非税收入管理机构依据部门预算非税收入专户拨款指标,在不超过的情况下将执收单位成本性支出拨款拨付到执收单位。

三、各执收单位非税收入实际执收入库数扣除执收成本后的部分实行统筹安排。其中:超过年度预算的部分(即超收)不得在预算年度内安排使用,可结转下年度纳入部门预算统筹安排;短收部分按照“短一扣一原则”追减部门预算指标。

第二篇:财政增收不应依赖非税收入

财政增收不应依赖非税收入

来源:甘肃经济日报 作者:梁发芾

有消息说,今年非税收入的大幅增长对完成财政“保八”目标举足轻重,2010年的财政收入,对于非税收入的依赖或许并不降低。

政府收入一般来说分为税收和非税收入。而非税收入,主要是政府收费、罚款、国有资产收入如企业红利等。中国财政收入的特点之一,是非税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非常大,政府对于非税收入的依赖一向较强。而在当前经济低迷,政府税收增幅受制于经济发展速度的时候,大幅增加的非税收入对于政府财政收入的贡献,确实是举足轻重的。

有关报道并未给出今年非税收入的总额,或者占财政收入的比重,但是,从一些报道或实际生活经历中,人们也不难感受非税收入增加的情况。今年,各地土地交易十分活跃,土地价格步步攀升,地王频现,今年各地政府的土地出让金也一定是非常可观的。而从具体生活感受来说,一些地方的收费项目增多了。比如兰州的垃圾处理费开征了,生活污水处理费提高了,道桥费也在一度停征后继续征收。

政府钟情非税收入尤其行政收费,是因为相对于税收来说,以行政收费为主的收费,从决定征收到征收的各个环节,都具有比税收更加简单易行的特点。税收的征收,受到法律的刚性限制。税收的法定性要求比较高,虽然中国税收立法的层次比较低,但是一项税种要开征,至少需要国务院制定暂行条例,甚至人大或人大常委会制定税收法律。在这个过程中,利益相关的方面都会有较多的机会表达自己的诉求,在税收法律中予以体现。启动立法程序的过程也比较长。无论是国务院的条例还是人大的法律,对于税收各项要素,都会给予明确的规定。征税的机关,纳税的主体,计税的依据,以及税率的适用,都有规定,弹性较小。目前中国的税收制度下,地方并无税收立法权,无论地方人大还是政府都无权决定开征一种新税。这本来是为了约束地方征税的冲动,保护人们的财产权不受政府任意侵害。但是,地方或者政府部门却用行政收费规避了这一规定。目前国家未有行政收费的任何法律法规,地方政府虽然不能启动一项新税,但常常会比较轻松地启动任何一项收费项目。目前看,几乎各级政府都可以设立收费项目,也几乎任何一个政府职能部门都在收费。当经济形势困难,收入和支出的压力加大时,政府更会通过收费的办法,“堤内损失堤外补”。

过分依赖非税收入,必将加大企业和个人的负担。本来,税收的多少,是根据经济发展情况决定的。税收减少,是经济低迷,企业不景气的体现。而现在,在经济低迷的情况下,企业效益下滑,收入减少的情况下,有关方面却通过收费而弥补税收的损失,对于企业和社会,无疑雪上加霜。另外,为了减轻企业的负担,今年开始,中央政府进行增值税的转型改革,可能要减少政府数千亿元的收入。通过减税,企业经营者,消费者,都得到一定的实惠。由于强化了对非税收入的依赖,减税带来的实惠,却通过收费的方式又被拿去。

中国税费改革的方向,是取消不合理的收费,对一些具有税收特点的收费,进行费改税。这种改革能够规范收费,保护人们的合法权益。而在收入压力面前,过于依赖非税收入(主要是行政收费)的作用,必将使税费改革的路更加漫长曲折。

第三篇:理性认识非税收入执收成本核定

理性认识非税收入执收成本核定

摘 要:科学准确的核定执收成本、并将之有效的运用到实际财政工作中,既是规范非税收入管理的有效手段,又是化解政府收支矛盾、建立公开透明预算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由于主观和客观等方面的原因,目前社会各界对非税收入执收成本核定的认识、意义及具体操作等,多少存在一定的误区,本文从非税收入执收成本与一般性成本的比较、开展执收成本核定工作的意义、目前存在的困难以及建议等方面加以阐述,让读者对非税收入执收成本核定工作有个较为全面的了解。

关键词:理性认识;非税收入;执收成本;核定

非税收入是除税收和政府债务收入以外的财政收入的统称,政府在取得非税收入的过程中,必然发生一定的消耗和支出,即为我们所研究的执收成本。2010年财政部发布了《关于将按预算外资金管理的收入纳入预算管理的通知》(财预[2010]88号),明确要求从2011年1月1日起,将按预算外资金管理的收入(不含教育收费)全部纳入预算管理,这意味着预算外资金退出历史舞台,执收单位将从自收自支向收支脱钩转变。收支脱钩后执收单位在非税收入征收管理中产生的成本,不仅影响非税收入征管质量和执收效能,还涉及单位部门的职能运行和切实利益。为此,理性认识非税收入执收成本,科学核定执收成本对非税收入管理工作有着重要意义。

一、非税收入执收成本与一般性成本的比较(一)一般性成本

成本是生产经营中一种耗费,是企业为了获得某种利益或达到一定目标所发生的耗费或支出。成本管理是指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对成本进行规划、核算、分析、控制、考核等一系列科学管理行为的总称。它的目的是充分组织企业全体人员,对生产经营过程的各个环节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力求以最少的生产耗费取得最多的生产成果【1】。

(二)非税收入执收成本

与一般性成本概念类似,非税收入执收成本也是一种耗费,是执收单位在取得非税收入的过程中发生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消耗,包括补偿性支出、人员支出和其他消耗性支出等。按其结构可分为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直接成本是指为取得非税收入直接发生、不需分摊的费用,如工本费、材料费、手续费等;间接成本是指所发生的费用需要通过一定方法分摊后才能计入成本的费用,如人员支出、设备购置费用和其他资本性支出等【2】。科学核定非税收入执收成本,既是完善部门预算编制的现实需要,也是促进非税收入依法征收、应收尽收的重要保障。

二、开展非税收入执收成本核定工作的重要意义

现代企业非常重视成本管理,科学合理的成本管理,既可以降低成本、增加企业利润,还能帮助企业取得竞争优势,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和抗压能力。开展非税收入成本核定工作和企业进行成本管理的目的是一致的,就是要在公共财政体制下,引入绩效管理的理念,建立非税收入成本控制机制,力争用最低的“成本”达到最佳的“效益”,提高非税收入质量。

(一)为部门预算精细化理清思路

现行部门预算科目体系中,支出科目分为 “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两大项,基本支出按照“定员定额”的原则核定,强调公平性,但由于执收单位之间的非税收入征收情况千差万别,导致核定基本支出不能满足执收单位实际基本支出,而执收单位和非执收单位之间的基本支出则差别更大,按统一的标准核定的基本支出必然难以符合执收单位的实际情况。这就导致执收单位为符合部门预算编制要求和单位实际执收工作开支需要,将不能列入“基本支出”的支出改头换面转移到了“项目支出”科目之下,导致项目支出品目繁多、鱼龙混杂。因此,科学核定执收成本,既能促进部门预算精细化管理,又能杜绝执收单位乱列支、混淆列支等行为。

(二)为支出安排合理化提供依据

近年来,随着全口径预算的逐步实行,非税收入虽被赶进了财政收入的“大笼子”,但在部门预算中的非税收入基本上还是安排给执收单位使用。且由于非税收入的项目性质和征收手段的差异,非税收入的数量多少并不一定和非税收入执收成本呈正相关,这就造成一种现象,即非税收入多的执收单位项目支出金额较大、项目较多,通俗讲来就是“过着舒服的日子”,而非税收入少的执收单位则资金相对紧张,“日子过得紧巴巴的”,“谁收谁用”、“多收多用”的现象仍然存在。特别是执收单位与非执收单位相比,支出矛盾便更加显著。这种由于缺乏科学预算约束和成本控制的矛盾,集中反映为各预算单位支出的“苦乐不均”,因而形成了公众概念里的“穷单位”和“富单位”。科学编制非税收入执收成本,将执收成本支出予以明确,对执收单位来说是一种“保障”,对非执收单位来说也是一种“交待”。

(三)为宏观调控科学化提供资金

如能准确核定非税收入执收成本,非税收入在弥补执收单位成本补偿性支出之后,剩余部分由财政部门集中统筹,用于补充地方财政收支缺口,满足政府为行使社会管理和经济建设等职能、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的资金需要,增强了政府宏观调控能力,为地方各级政府缓解财政收支矛盾发挥重要作用。

(四)为防治腐败高效化奠定基础

开展非税收入执收成本核定工作,既能切实保障执收单位的实际需要,又让执收单位支出项目明晰,收支一目了然,“有来源、有去处”,真正解决了执收单位“自收自支”、“坐收坐支”等问题,从源头上防治腐败。

三、非税收入执收成本核定工作中存在的困难

非税收入在纳入预算管理之前,各单位征收的非税收入基本上是自收自用,多收多用,执收成本也就内化到单位资金管理之中。但纳入预算管理后,执收成本的多少影响着执收单位的经费,成为了部门争取部门利益的一个通道。在这种情况下,非税收入执收成本的核定工作变得非常有必要,但是由于主观认识、客观条件等方面的原因,开展执收成本的核定工作存在一定的困难和阻碍。现就我县具体情况,结合部分兄弟县市的调查结果,总结如下几个方面。

(一)主观认识方面

有些执收单位甚至财政部门认为核定执收成本没有多大意义,因为非税收入执收主体均为行政事业单位、代行政府职能的社会团体和其他组织,其非税收入取得是履行政府职能的过程,而履行政府职能所需的经费已由财政预算予以安排,无法或者很难将履行执收职能的成本从单位运行成本中剥离,因而单独核定执收成本很难,也没必要。另一些单位认为非税收入既然属于财政资金,那就应当和税收收入一并统筹安排,核不核定执收成本没有多大意义。甚至部分单位还停留在非税收入是部门或单位收入,理应全部安排给部门和单位使用,没必要由财政统筹管理、更没必要核定执收成本的错误概念上。实际操作中,因为财政部门并不是执收单位的主管部门,对于各执收单位的情况并不十分了解,一旦开展执收成本核定之类的调研,执收单位往往以“事多、太忙”等借口推脱,存在“畏难”、“不情愿”等消极思想,即使上报数据,也是从部门利益出发,多报或者虚报数据,这些都给真实核定执收成本带来很大的阻碍。如果不从主观认识上纠正这些认识误区,必将影响非税收入执收成本核定工作推进。

(二)客观条件方面

一是部门预算体系不支持。现行部门预算支出体系中并没有执收成本相关的科目和项目,同时因为执收项目性质和执收手段的差异性,当前按照“定员定额”的原则核定的基本支出并不能满足执收单位实际基本支出,一些单位的部分支出只能通过项目支出列支,如单位以“聘用人员经费”、“劳务费”等作为项目支出,导致项目支出品目繁多、鱼龙混杂,单位执收成本就分散在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中,失去了成本总额控制。但若要单设“执收成本支出”科目,就与现行部门预算支出体系不符。二是受历史遗留问题影响,如部分执收单位存在人员编制不科学造成的人员经费虚长,未采取效率高的征收方式、节约观念不强造成浪费等现象。三是非税收入核定成果和现实运用脱节,即使科学核定了执收成本,但由于各种原因,并未实际运用,既影响执收成本编报、审核人员的积极性,也浪费了资源。

四、关于加强非税收入执收成本核定工作的建议

非税收入执收成本核定工作意义重大,是进一步规范非税收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深化财政改革的必然要求。针对目前存在的各种问题,结合实际情况,提出几点建议。

(一)加大力度宣传,纠正错误观念

俗话说“观念是行动的指挥棒”。要深化非税收入执收成本核定工作,当务之急是要纠正“成本核定没必要”、“执收成本根本核不准”、“非税收入本就是自收自支”等错误观念。要加大宣传和培训力度,通过会议强调、文件学习以及电视、网站、报纸宣传等方式大力宣传,树立正确观念,形成良好的舆论范围。一是执收成本是执收单位在收取非税收入过程中发生的相关支出。核定执收成本,就是要考察非税收入的“所费”与“所得”,努力压缩执收成本,将资金最大化地用于满足相关专项工作开支,提高非税收入质量【3】,核定工作意义深远,并非“没必要”,而是“很必要、很重要”。二是非税收入成本核定工作并非是“添麻烦”、“添堵”。事实上,执收单位如果科学准确的核定执收成本,既对单位综合管理、绩效考核、人员经费安排等工作有很大的帮助,又能给领导层做出科学的、前瞻性的决策提供数据支撑,由此看来,非税收入成本核定工作“有百益而无一害”。三是非税收入执收职能是执收单位履行政府管理职能、行使国有资源资产所有权、提供特定服务的重要工作,是其日常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基本支出中已经安排有满足单位日常工作任务所需的费用部分,在核定执收成本时不得重复计算。实际核定的执收成本应该是执收单位在基本支出之外为满足执收工作需要发生的直接支出,从本质上看,属于特定性质的项目支出。我省省本级将执收成本的构成项目界定为:证书(证照、票据)工本费、资料印制费、维修(护)费、会议费、培训费、专用材料费、执收人员(聘用)经费、交通费、应缴税款、办案补助经费、执收业务费、其他费用等12项【4】。

(二)统一核定标准,力求科学准确

进行成本核定,要想得到科学的、有借鉴意义的结论,要求核定范围、核定原则、核定模式、核定方式的准确统一。一是要明确执收项目范围。通过财政与发改、纪检部门的督查,全面清查辖区内的非税收入项目和标准,严格检查国家规定减免的项目是否切实减免、是否存在随意多征减征行为等,保证非税收入项目的合法性和数额的准确性,为科学测算执收成本打下基础。同时,出台规范性文件和制度,明确各单位非税收入执收成本范围和具体项目。二是要明确成本项目的标准。我省省本级执收成本的构成项目有12项,其中可以明确的费用如资料印刷费、交通费等需明确标准,不能出现普通A4资料印刷费,甲单位为1元/页,而乙单位为5元/页等问题,造成各个执收单位之间成本核定的数据偏移。三是要成本核定步调统一。在一个范围内核定执收成本,要结合当地实际,制定实行统一的运行模式,不可根据亲疏远近,决定是否“开小灶”,如怀化市就是统一实行的“单位申报、财政鉴定、据实支付、专户运行”的实际成本封闭运行模式;要统一核算,现代社会日新月异,各类成本性支出受时间影响较大,不能出现甲单位核定的是2014年,而乙单位核算的是2012年的情况;除此之外,核算原则、核算方式、操作规程等都要明确统一,只有步调统一,才能科学、合理的进行成本核算并服务于实际工作需要。

(三)合理统筹收入,保障基本支出

深化执收成本核定,主要是为了推进非税收入的科学管理进程,在尽量控制成本的同时合理统筹非税收入。这里有一个重要前提,即执收单位的基本支出有保障。执收单位严格落实成本核定要求,认真精细核算出执收成本,有些地方财政部门存在“按单位申报百分之几十”的标准编制预算支出,执收单位的“保吃饭”、“保运转”的资金都难以保障,又何谈科学核算、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因此,财政部门在编制部门预算时,必须要统一标准,为单位基本运行提供保障,让执收单位在勤俭节约的同时不至于有“饿肚子”的后患。

(四)增设支出科目,改进预算编制

如前文所述,深化非税收入成本核定最终目的是推进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但是,核定工作做得再好再深入,若没能运用服务于实际工作,只能算是“无用功”。首先要在部门预算中增设“执收成本支出”科目,此科目应涵盖执收单位在执收过程中发生的基本支出之外的相关所有费用,我省省本级的“执收成本支出”科目即应包括证书(证照、票据)工本费、资料印制费等12项支出费用。其次,财政部门在审核各部门预算时,要严格要求,审查执收成本相关费用除在“执收成本支出”科目中体现外,是否存在“鱼目混珠”的现象,如有发现要坚决予以剔除,杜绝一切可能存在的“隐形支出”。

(五)引进先进技术,提高核定效率

信息化几乎是高效低耗的代名词。目前非税收入管理方面,收入征收、汇缴管理、票据管理等领域,已引入信息化管理,在此的基础上,执收成本核定引入信息化管理已是大势所趋。目前,企业成本管理中已投入使用的“项目成本管理软件系统”值得借鉴,此软件系统一般包括:进度管理、预算管理、材料管理、机械管理、分包管理、劳务管理、财务管理、成本分析等子系统,具有为项目提供在运行当中动态归集成本,量化分析盈亏等多项功能,重点控制过程中的成本管理。若开发非税收入执收成本软件系统,鉴于非税执收成本项目较少,系统子项目数量可相对减少,操作更加简单明了。此外,“软件系统”管理可统一数据源,提高数据的真实性、准确度,财政部门及纪检部门还可进行成本动态归集和实时监控,会计周期末还能自动编制月报表和年报表,既增加精准度,又能减少劳动量。

(六)引入绩效概念,全面整合资源

深化非税收入执收成本核定工作的最大意义是提高财政绩效,为建立服务性政府打好基础。要深入推进执收成本核定工作,首先要将前文所说的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那些“拦路虎”各个击破,要找到科学准确核定执收成本的方法和途径。联想到最近“出镜率”很高的“政府绩效管理”,我国的政府绩效管理目前还只是处于起步阶段,但是在国外却已是“历史悠久”:英国从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逐步实施绩效管理,现在每三年一次进行城市绩效评估,在充分征求政府官员、专家学者、社会团体以及公众意见的基础上,提出绩效评估框架结构和具体方案,对先进城市授予星级,对欠优秀者拿出整改方案【5】;美国1928年便成立了全国市政标准委员会,建立了服务效率的考核标准【6】,“广泛的采用业绩测定措施”【7】;日本1999年将行政监察局改为行政评价局,在全国成立47个行政评价分支机构,全面行使绩效评价职能„„。事实证明,实施多元化评估和设计科学的评估指标体系,建立以公众满意度为核心价值观的绩效综合管理模式,对城市的管理“功勋卓著”。既然“绩效管理”这个“能人”治理偌大一个国家都游刃有余,如若请“他”来进行非税收入成本核定呢?试想,若有专门的机构对执收单位进行绩效评价呢,评估机构采取各种方式,运用科学先进的方法,结合专家专业结果和群众意见,对各个部门单位的具体职责职能、工作量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估,通过大数据分析,结合实际条件,评定某某单位的工作总量是多少,应该配对多少人力物力财力最合适,其后,再对该单位的工作绩效进行动态跟踪式评估和核定。如此,从源头到结果,既解决了核定执收成本科学准确的问题、为提高财政绩效打好了坚实路基,又建立了一个完整详尽的绩效管理系统、实现了资源的最优配置,这样的结果,相信不管是政府还是还群众都是喜而乐见、拍手称快的了。

参考文献:

【1】 成本管理的主要要内容,中级会计资格《财务管理》,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年4月第一次印刷:237-238。

【2】 怀化市非税收入管理局,《关于非税收入执收成本的调研》,湖南省非税收入网,2012年11月2日。

【3】 贺辉,《对非税收入执收成本核定的几点思考》,中国财政,2014年第16期:70-71。

【4】 湖南省财政厅办公室,《关于印发《省级非税收入执收成本核定工作规程》的通知》湘财非税【2012】11号,2012年9月24日印发。

【5】 盛明科、张玉亮,《国外城市政府绩效管理的基本经验极其对我国的启示》,甘肃社会科学,2012年第1期:245-246。

【6】 R.C.Nyhan and H.Marlowe.Performance Measurement in the Public Sector.Public Productivity & Management Reviews,1995,(18):333-348.【7】 美,戴维·奥斯本,特勒·盖布勒,改革政府——企业家精神如何改革着公营部门【M】.周敦仁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25。

1996

第四篇:浅议加强非税收入管理提升财政调控能力

浅议加强非税收入管理提升财政调控能力

摘要:非税收入主要是除去税收部分,我国政府、机关、事业单位等组织机构依法通过政府相关权利、公共资源、财产与服务获取的财政收入,其占据了政府财政收入的较大比重。做好非税收入管理,可全面提升财政控制水平,完善整体收入结构,使得分配关系更加合理。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完善,非税收入快速增长,已在政府非税收入中占据了相当高的比重。本文结合工作实践,对加强非税收入管理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非税收入;管理;财政调控;建议

非税收入是政府参与国民收入分配和再分配的一种重要形式。加强和规范政府非税收人管理,是构建公共财政体制的重要内容之一,同时也是整顿和规范财经秩序,从源头上防治腐败的重要举措。为此,实践工作中应加快控制非税收入总体支出,确保其更加规范,通过宏观管理,依照各个单位预算要求,从整体层面确定财政预算。针对不同类别的非税收入应本着收支两条线的基本原则,执行收支脱钩管控,纳入到预算内容之中。

1非税收入管理工作面临的问题

经济决定财政,财政影响经济。随着我区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财政面对这一难得发展机遇,应该大有可为。从非税收入管理工作来讲,我们在积极探索拓宽征收领域,逐步扩大直接征收范围,完善征管模式等途径,这些都为进一步规范非税收入管理营造了很好的氛围。在上级部门的领导下,我们应立足于更高的起点,继续探索和完善非税收入管理机制和办法,全面规范非税收入管理。

在看到大好形势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当前面临的困难还比较多。从非税收入管理工作来看,一是征收体制还未理顺。政府非税收入征收存在条条管理的情况。对一些垂直管理部门的政府非税收入征收监管困难。如税务、工商等,这些部门人权、财权高度集中,地方财政及其他监督部门无法对其资金收支情况进行监督,给政府非税收入的依法征收带来了障碍。二是稽查体系不够健全。政府非税收入在稽查程序上存在不足,对基层情况缺乏了解,导致对政府非税收入监督职能的弱化。三是工作的复杂性。非税收入管理工作是一项涉及面很广的工作,事关广大老百姓的切身利益,需要我们下大力气去抓落实。四是协调的艰巨性。非税收入管理工作政策性强,开拓性工作较多,需要与其他部门和单位协调的任务很重。特别是有些需要协调的问题涉及到相关部门的切身利益,而我们协调的手段比较弱,沟通和协调工作的难度相对较大。有压力才有动力,有难点才有重点,有差距才有追赶的目标。分析形势、查摆问题是为了找准差距、明确方向,增强做好工作的责任感、紧迫感。面对新的形势和各种不利因素,我们必须有清醒的认识,在困难和任务面前,既要充分估计,又要坚定信心,将挑战视为机遇,压力变为动力,统一思想,振奋精神,充分发挥优势。

2对加强非税收入管理的建议

2.1深入研究,优化非税收入管理工作模式

新时期,财政局各部门应主体围绕银行代收、单位执收执罚的工作模式,辅以专户划转的方法。具体来说,就是单位下发缴款通知,通过银行开具发票承接代收业务,财政组织负责具体的征收,同时政府单位做出合理的统筹管理,这样一来,非税收入管理工作将大大提升效率,达到无缝连接、款项收入可直接到达财政专户的良好目标。另外,执收执罚部门应进一步规范具体的执法管理行为,提升执法工作开放透明性,严格依照法律程序执行减、缓、免等政策,扩充非税收管理对象与专储范畴,促进该项管理工作水平的全面升华。

2.2优化非税收入监督机制

依照我国有关法律规定,立法单位需要行使非税收入项目立项审批管理的权利。通过人大审议收费事项,地方审批,确定项目合理性。该环节中可通过听证会、消息公示等多重渠道促进非税收入得到标准化管理,最大化符合群众所需、所想。可引入立法单位审核、财政单位出具收费方案的工作模式,结合区域经济发展、社会建设状况合理调节各项收费标准,以达到灵活有效的目标。再者,应制定更加科学规范的票据管控机制,使得票据的核销、印制、下发流程清晰、合理,预防非税收入为私人所用或变成部门小金库,真正实现足额上缴的目标。同时,应由收费现场这一源头入手做好各项防范工作。再者,应确保财务票据有关工作环节的严肃规范,即统一监制章,合理压缩合并票据样式类别。优质高效的工作离不开对政策制度的充分理解与高度执行,为此,应积极学习消化非税收入工作政策,抓好征收管理,对于超额完成征收计划的部门应依照收额状况进行合理的奖励。针对没有完成计划的部门,可同比缩减预算支出。财政单位还应依据收费许可证相关要求确定具体的收费事项与有关标准,划定收入上交平均量,根据预算部门收支计划量,明确非税收入预算量。再者,支出事项应遵循综合预算标准,做到合理统筹安排。依照各单位总?w业务量以及各类支出事项,可在收入计划量之中确定好预算支出总量,对政府调剂的百分比进行科学的测算。

2.3加强运作管理,创建新型非税收入管理平台

2.3.1创建网络系统平台

为确保各环节工作有序开展运行,可积极引入四级代码工作模式,创建完善的非税收入管理数据库系统,同各区域银行代收点、服务窗口、行政中心等部门网络系统无缝对接,实现高效的信息传输。另外,应引领各部门依照收入等级完成快速的划解,按时结算,使得非税收入有关预算内容、汇编、核算、分类、报表等流程更加清晰顺畅。

2.3.2优化账户管理平台

依照相关要求,政府单位需要在银行机构组建专项非税收入汇缴结算账户,以完成信息归集、登记、结算管理等工作。利用集中或是直接收缴的方法,可要求具体执收执罚部门按照要求时间限制将收取的费用统一存入到结算账户之中,完成分类结算后依照收入登记依次划解到各个账户之中。

2.3.3完善收支管理平台

实践工作中,应清晰划分三段式工作职责,也就是说财政局应依照初期各项预算明确非税收入具体计划,监督控制各个执收部门依照具体要求科学进行执收,加强非税收入综合管控。财政对口单位应统一编制预算,依照非税收入工作进度发布各项指令,加强支出管控。国库则需根据指令完成集中支付以及采购管理,加强资金调配控制。对于国有土地资源出让环节应加强收入管理,依照统一口径进行征收与管理,保障出让收入完成全额征收并快速上缴国库。

2.4加强收缴管理,规范征管方式

就目前非税收入量降低的现象,为良好的执行征收工作计划,优化征缴管理效果,相关单位应要求预算部门加强非税收入预算工作,创建完善的监督核查工作制度,确保非税收入按量、按时上缴国库,以保障各类政策、规定的有效落实执行。还可由财政局出面,对一级预算、二级预算部门非税收入做细致完整的摸底工作,以真正实现非税收入正常按规定上缴。

为确保征管工作更加科学规范,达到票款分离的目标,应配备专项服务器,建立信息化非税征收管理系统平台,使各项非税汇缴工作、账务管理、票据软件实现全面整合,研究设计出专业化非税收入管理征收工具软件。为便于各个部门快速验证查询,应创建专项财政局工作网站,进而构成一体化的网上开票、对账管理、财务自生的新型非税收入征收管理工作模式,有效预防小金库行为,杜绝腐败现象的滋生。

3结束语

近年来,政府非税收入快速增长,但同时该项收入的监管问题也同时提上日程。如何逐步建立非税收入征收和监管体系,将这项工作纳入常态化管理,对于以后其他非税收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第五篇:关于取消非税收入过渡账户和专户储存帐户的通知

关于取消非税收入过渡账户和专户储存帐

户的通知

市直各有关单位:

为更好地贯彻执行国家关于各项非税收入管理政策法规,规范全市非税收入收缴工作,有效推动我市政府非税收入管理流程规范化、标准化,实现非税收入统一归口管理,做到同一龙头进水,同一龙头出水,促进政府非税收入“收支两条线”管理制度落实,确保政府财政资金安全、完整,提高财政资金入库速度和使用效率,根据《新乐市关于规范全市政府非税收入管理进入行政服务中心集中收缴的实施意见》(新政〔2010〕52号)文件精神,决定彻底清理非税收入过渡账户。现将具体事项通知如下:

一、账户取消的范围

市直各非税收入执收执罚单位和税收征收机关在商业金融机构开设的用于归集财政收入(包括非税收入和税收收入)的各类收入过渡性账户一律予以取消(国务院、财政部有明文规定的除外)。具体包括:

(一)非税收入执收执罚单位在金融机构开设的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经营性收费、上级补助收入、下级上缴收入、其他收入及往来款项等收入过渡账户,其中包括各类监督执法单位在金融机构开设的查补款、罚没款、执行费、保证金等收入过渡账户;

(二)其他财政性资金收入过渡账户。

二、账户取消的时间、方式和步骤

市直各非税收入执收执罚单位所有财政性资金收入过渡账户要在2010年4月30日前全部取消。取消的具体方式和步骤如下:

(一)自我清理(4月1日-4月10日)。属取消范围的各单位对现有的收入过渡账户进行自我清理(见清查表),在此基础上向财政部门填报本单位包括收入过渡户等在内的所有银行账户。

(二)清查核实(4月11日-4月15日)。由纪检、监察局牵头,会同财政局、人行等部门对各单位上报的银行账户进行清查核实,界定账户性质,核实应取消的收入过渡账户及结存资金余额。

(三)办理撤户(4月15日-4月20日)。应取消收入过渡账户的相关单位在规定时间内将经核实的收入过渡账户银行存款余额及其利息收入全部缴入财政非税收入管理账户;并由相关单位填写“撤销银行账户申请书”,持收入过渡户资金缴入财政非税收入帐户凭证复印件,到财政部门办理账户撤销手续。

三、具体要求

(一)提高思想认识,高度重视此次过渡账户取消工作 取消财政性资金收入过渡账户工作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各相关单位领导要高度重视,严格执行有关规定,积极主动地配合做好收入过渡账户取消工作。

(二)加强组织协调,切实做好账户取消的实施工作 财政部门要加强对账户取消工作的政策指导,并负责各相关单位收入过渡户取消的具体工作;市监察部门要加强监督检查,严肃处理账户取消工作中发现的违纪问题;金融管理机构要组织各相关金融机构做好账户的取消工作,对工作中涉及的资金划转、撤户手续等事宜,要及时办理。账户取消工作结束后,市财政、监察、人行、审计等部门要组织全面检查,做好缺漏查补工作,确保做到应撤尽撤,不留死角。

(三)明确纪律要求,严肃查处过渡账户取消中的违纪行为

对违反规定擅自保留政府财政性资金收入过渡账户或违反规定擅自开设银行账户的单位,视同私设“小金库”,将按照《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严肃处理,同时对违纪行为负有直接责任的主管领导和其他直接责任者,根据有关规定给予相应的纪律处分;对违反规定擅自为单位开设银行账户的金融机构和有关责任人,由金融监管部门按相关规定予以处罚。

二○一一年四月六日

下载预算内和财政专户非税收入成本性支出拨付程序word格式文档
下载预算内和财政专户非税收入成本性支出拨付程序.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