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小镇产业规划设计九大要点

时间:2019-05-14 00:05:1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特色小镇产业规划设计九大要点》,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特色小镇产业规划设计九大要点》。

第一篇:特色小镇产业规划设计九大要点

特色小镇产业规划设计九大要点

目前,全国各地有关特色小镇的概念基本得到统一。特色小镇是指依赖某一特色产业和特色环境因素,如地域、生态、文化特色等,打造的具有明确产业定位、文化内涵、旅游特征和一定社区功能的综合开发体系,而下面跟大家分享一下特色小镇规划设计的九大要点:

一、产业布局题

1.统筹安排用地指标和空间布局

从县域层面统筹安排产业用地指标和空间布局,引导布局适度集聚;

有条件发展产业的镇要预留发展空间和用地指标,避免来了企业无地可用。

2.提高工业用地建设强度

不宜将工业园区作为小城镇现代化标志进行打造;

设定工业用地建筑密度和容积率下限,绿地率不宜超过10%,产业集中地区内部道路红线宽度不宜超过15米;

整理闲置企业用地,适度引导企业集中。

二、乡村田园环境

1.保护山水田园,修复生态环境

保护山水格局,城镇建设与环境统一;预留视线通廊,做到显山露水。

2.全域协调统筹,建设美丽乡村

提出镇域乡村建筑风格、色彩与形式的管控要求,保护乡村传统格局与历史空间,促进镇域整体风貌的协调统一。

通过对乡村的农房、公共空间进行改造治理,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打造山水秀美、设施完善、生活便捷的美丽乡村。

三、整体格局

1.顺应山水,契合地貌

①水网地区小城镇:

水网地区的城镇,应顺应原有水系形态进行布局、营造多样滨水公共活动空间,避免城镇建设强行对河流水系截弯取直、填河围湖。

②山地、丘陵地区城镇:

山地、丘陵地区的城镇,应顺应地势,建筑随地形条件布置,避免城镇建设削山平地、破坏地形起伏。

③平原地区小城镇:

宜采取相对集中布局方式,避免侵占耕地;

保留镇区内部林地、池塘等自然资源,建设为公共开敞空间。通过防护林带或生态廊道的建设,将外围农田等自然要素引入镇区内部,构筑平原地区小城镇特色的风貌。

2.用地混合、新旧区协调

生产、生活、生态用地的适度混合,推进产镇融合发展。避免采取功能分区的方式割裂小城镇生产、生活空间。

镇区规划建设应延续原有的格局和肌理,协调好新老镇区的布局关系和风貌特征,避免新老区各自为政。

3.路网格局合理

①顺应地形,延续肌理

滨水地区的路网要顺应河流走向,随水岸线布局。

山地、丘陵地区路网要顺应等高线布局,人行步道可采取垂直等高线布局方式。

②提高路网密度,增加支路和巷路

小城镇居民绿色出行特征明显,日常出行以步行、自行车、电动自行车、摩托车为主,步行出行比例达50%,对支路和巷路需求高,需增加路网密度,小城镇的道路网密度不宜低于12km/km2(不含巷路),道路间距以100-150米为宜。

四、建设强度与街坊形态

1.控制建设高度与强度

编制科学的详细规划,重视规划管理,控制建设高度与强度。

2.推行开放式街坊住区

①住区不宜设置封闭围墙,实现破墙透绿、设施共享,增强小城镇的活力和亲切感。

②街坊内部以巷路相连,注重公共交往空间的打造,增加居民交流交往。

3.建设小尺度街坊住区

小城镇应以小尺度的街坊住区为宜,以100-150米的道路网间距划分街坊住区。

五、商业与公共服务设施

1.商业有序布局

①商业布局因类制宜

商业街(包含底商)——以服务小城镇生活或旅游功能为主,应结合生活性道路布局。

集贸市场——应在镇区边缘单独设立,临近对外交通和镇区生活性道路。

区域商贸中心——应结合对外交通性道路布局,与生活区域保持一定距离。

②管控商业店铺,防止无序蔓延

根据小城镇区位、性质、规模、空间形态等,统筹布局商业用地,适度控制规模。

鼓励有条件的重点镇、特色小镇建设综合服务体。

③引导底商业态

保护传统商业业态。除满足居民日常需求外,商业业态还应与娱乐消遣、地域特色体验、旅游等活动相结合,构建独具地域特色的业态形式。

在居住区集中的区域,限制底商经营具有噪声污染、空气污染、水污染的商业类别。

2.公共服务设施充实完善、集约高效

①营造20分钟生活圈。要充分尊重居民出行习惯,合理布局教育、医疗、文体等设施。

②完善公共服务功能配置。以居民需求为导向,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实现公共服务全覆盖。

③集中设置行政办公、文化健身等设施,充实公共服务设施服务内容。

④鼓励建设一站式服务大厅,多功能混合。

六、道路与交通设施

1.打通断头路,过境公路宜改线

①打通断头路,形成完整的路网,改善居民出行条件;

②控制小城镇用地沿过境道路布局,有条件的镇应将穿镇公路改线至镇区路网的边缘。

2.街道尺度适宜

①优化道路断面设计,道路宽度要适宜,两侧建筑要合理退线。

②生活型道路高宽比以1:2左右为宜,不宜低于1:4;传统街区的街巷高宽比则更大。

3.完善设施建设

①实现路面的硬化平整,完善信号灯、路灯等设施,结合街道空间设计停车位。

②通过道路绿化、街道家具等进行各类交通行为的分隔,设置小广场、休闲长廊、茶座等供居民使用。

七、绿地和开敞空间

1.各类绿地灵活布局,方便可达

①因地制宜安排不同尺度的公园、广场、街头绿地等;

②绿地服务半径宜为150-300米,确保居民步行5分钟能够到达;

③结合宅前、道旁、树下、桥边、街头巷尾等空间布局小片绿地。

2.公园广场尺度适宜,多元利用

①提倡建设节约型绿地,规划建设尺度适宜的公园广场,严格控制大草坪、大广场、水景喷泉等形象工程;

②鼓励建设满足居民休闲、交流、健身、举办活动、科普等多元需求的复合功能型绿地广场空间,通过布置儿童游乐、健身、座椅看台等设施丰富各类绿地广场功能。

3.乡土特色,生态建设

①本土植被——优选乡土植物或经引种驯化后适应当地气候、长势良好的外来植被,营造有地域特色的植物景观。

②就地取材——在景观小品、铺装、设施等设计和建造上尽量就地取材,彰显地域特色。

③生态建设——广场及绿地中宜减少硬质铺装面积,选用透水材料,灵活设置集水绿地、蓄水池、生态草沟等低影响开发设施;鼓励采用生态驳岸设计打造河岸系统,避免完全渠化的工程驳岸设计。

八、镇容镇貌

1.建筑风貌引导

①传统建筑的保护与利用

对传统风貌建筑应遵循保护原则,进行风貌整治不得改变原有建筑风貌。

通过改水、改电、改厨、改厕等方式,实现对现有传统建筑基础设施的改善提升,提高居住建筑的舒适度,提升公共建筑利用效率。

鼓励“以用促保”,采用多种形式利用传统风貌建筑,对传统风貌区加强保护与利用。

②新建建筑体现传承与创新的协调统一

鼓励引入高水平建筑设计。传承与创新建筑形式,延续传统风貌,满足现代使用需求。

精心设计建筑细部,屋顶、门窗、腰线、地脚线、墙角等细节应体现本土建筑特色与风貌。

色彩提取当地的标志性色彩。建筑材料应就地取材,选用本土材料,适当运用现代建造技艺,建设新建筑。

2.街道空间整治

①沿街立面整治

通过对沿街建筑的高度、面宽、色彩、材料、开窗方式、细节装饰等方面的控制,塑造连续、和谐的街道空间。

应对第五立面(屋顶)进行管控,达到形式相近,风格统一。

②街道环境整治

店铺牌匾应与建筑协调。

规范店前空间使用,禁止占用店前空间经营。

九、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

1.传统风貌的保护

①建议在传统建筑集中的区域划定传统风貌区,在建筑色彩、体量、材质等方面进行整体建设指引。

②对体现城镇文化、展现地域特色、民族特色的传统风貌建筑进行登记挂牌,予以重点保护。

③严格划定文保单位保护范围及建设控制地带,建设控制地带内的新建建筑应与文保建筑相谐调,其建筑高度不得高于文保建筑。

2.非遗的保护、传承与开发

①做好传统手工艺、民俗活动、节庆、礼仪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摸底工作,形成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②通过展览、展示、比赛、交流等形式,营造浓郁的地方传统文化氛围。

③推动民间优秀的非物质文化的产业化发展。

3.文化场所的营造

结合绿地广场建设特色空间,为地方特色文化提供展示与传承的空间场所。依托文物古迹、特色商业、传统民居、古桥庙阁等历史空间开拓绿地广场空间,打造居民文化生活的核心节点。

北京巅峰智业旅游文化创意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巅峰智业”)始创于2001年,是国内较早成立的旅游规划公司。http://www.xiexiebang.com/

巅峰智业在以旅游规划设计为核心业务的基础上,持续创新,不断延伸旅游产业链全程服务,大力发展旅游投资、景区运营管理、旅游营销等业务,形成“规划引领-投资驱动-运营支撑-营销拉升”的“四位一体”一站式全程服务模式,提供综合型智慧旅游系统解决方案。

巅峰智业拥有丰富的特色小镇规划经验,拥有多项主题小镇、特色小镇案例,并拥有多年的特色小镇景区运管经验。

巅峰专题研究:特色小镇。http://www.xiexiebang.com/topic/town/

第二篇:浅谈特色小镇规划设计

远景设计研究院

浅谈特色小镇规划设计

2015年,“特色小镇”热起来了,原因是多种因素的强大助力。2015年04月22日浙江省政府出台《关于加快特色小镇规划建设的指导意见》,5月,总书记在考察浙江时,对特色小镇给予充分肯定;9月,中财办副主任刘鹤到浙江调研特色小镇,11月,中财办关于浙江特色小镇的调研报告得到总书记、李克强总理、张高丽副总理的批示。也许是由于浙江特色小镇的巨大影响,绝大多数人误以为特色小镇发源于浙江,是浙江的创造。其实不然,特色小镇从起源到大热经历了较长的过程,在浙江推出特色小镇之前,许多省市在特色小镇规划建设方面做出了探索,本文从特色小镇的起源来阐述特色小镇的规划设计及意义。

一、特色小镇的起源

小镇的概念,最早的时候是特指驻兵镇守的州郡中之较小者。《南齐书?柳世隆传》中提到:“东下之师,久承声闻。郢州小镇,自守而已。”后来,小镇又衍生为县以下人口较集中而有商业活动的居民点。唐代,除军事重地的镇之外,还有集镇、居民点含义的“小镇市”。如唐代风水大师杨筱松的代表作《撼龙经》就有“大为都邑帝王州,小为郡县居公侯。其次偏方小镇市,亦有富贵居其地。”明、清小说作品中常有“小镇店”一词,体现古代小镇有店铺有商业的要素。

按照汉语大词典的解释,特色一词是指事物所表现的独特的色彩、风格等。即一个事物或一种事物显著区别于其他事物的风格和形式,是由事物赖以产生和发展的特定的具体的环境因素所决定的,是其所属事物独有的。

“特色”一词长期在文学艺术界使用,从50年代到80年代的期刊报纸文章中,绝大多数文章都是文艺界谈论艺术特色、思想特色、语言特色、地方特色、民族特色、乡土特色等。与小城镇研究挂钩始于上个世纪80年代初。1983年,费孝通先生经过对吴江的调查,形成著名的《小城镇,大问题》报告。《瞭望》周刊1984年以“各具特色的吴江小城镇”为题摘要刊发。上个世纪90年代中叶学术界开始关注小城镇特色。探讨小城镇地方特色、文化特色、民族特色、古镇特色、产业特色、空间特色等。

产业界使用特色小城镇或特色小镇一词主要是旅游业,因为民族特色、地方特色、风光特色是是小城镇旅游的主要吸引点。云南省“十一五”期间专门打造特色旅游小镇。2014年10月17日,浙江省省长李强参观“云栖小镇”,首次公开提及“特色小镇”。2015年04月22日,浙江省政府出台《关于加快特色小镇规划建设的指导意见》,明确浙江版特色小镇规划建设的总体要求、创建程序、政策措施、组织领导等内容。

2016年3月17日发布的《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加快发展中小城市和特色镇,因地制宜发展特色鲜明、产城融合、充满魅力的小城镇。

2016年5月6日,《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若干意见》要求加快特色镇

远景设计研究院

发展。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创新机制,充分发挥市场主体作用,推动小城镇发展与疏解大城市中心城区功能相结合、与特色产业发展相结合、与服务“三农”相结合。发展具有特色优势的休闲旅游、商贸物流、信息产业、先进制造、民俗文化传承、科技教育等魅力小镇。

二、特色小镇规划的目的

特色小镇的特色就是要挖掘当地历史文化和产业资源形成特色产业、特色产品,特殊人才,同时最基本的要求是生态和宜居。同时,“特色小镇应该有四个‘有’,两个‘住,即有特色、有底蕴、有创意、有故事,同时留的住,住的下”。

在谈到特色小镇产业发展时,国际绿色产业合作组织执行主席、高峰论坛组委会总顾问胡石英提出,建设特色小镇的重要目标就是逐步解决三农问题,做到雪中送炭的精准扶贫,三农问题首先是农业,其次是农民,再次是农村,不要只盯着农村,更要注重产业。另外,特色小镇还需要具有品牌孵化能力。中国社会经济决策咨询中心副主任刘瑛建议,特色小镇品牌管理应该用联合背书模式,用品牌管理打造特色小镇,影响带动特色小镇的企业品牌、产品品牌,一起走向科学化管理道路。

三、特色小镇的“特”

从本义讲,“特色”是事物本身显著区别于其他事物的风格、形式,即独有性、排他性。城镇特色是由城镇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特定而具体的环境因素所决定的,这些环境因素包括历史、人文、地理、交通、气候、产业等。特色小镇的特色,与我们平常说的城镇特色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联系在于,特色小镇的特色同样有赖于其存在和发展的环境因素,如地域特色、生态特色、文化特色等;区别在于,特色小镇的特色,其侧重点在于产业特色、功能特色。特色小镇是新兴产业和几个传统经典产业发展的平台,是“产城人”融合发展的新载体,其主要功能在于承载产业发展,促进人居改善和环境友好。

可见,特色是小镇的核心元素,产业特色是重中之重。

四、特色小镇的意义

首先是加快新型城镇化的有效路径,新型城镇化要求大中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同时也是搭建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基本平台的有效举措,加快城镇化特别是特色小城镇建设步伐,是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的重要抓手,也是满足群众过上美好生化新期待的迫切需要。再次,有利于改善居住环境、提高生活品质 推动产业发展,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 增强商贸活力,繁荣现代服务业 丰富区域发展内涵,提升文化吸引力。最后,是探索推动小城镇建设的科学方法。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小城镇面临新的发展机遇。一是农民收入提高带来机遇,二是产业转移和农民工回乡创业带来机遇,三是高铁、公路、桥梁、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建成和完善带来机遇,四是城市居民生活方式变化带来机遇。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特色

远景设计研究院

小城镇建设理当作为推进新型城镇化、促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的重要突破口。

五、如何打造特色小镇

1)产业定位,突出“特而强“,力求“聚而合”。2)功能定位,适应大休闲时代的发展趋势。

3)规划设计,保持“特色小镇”的鲜明性和乡土文化的鲜活性。A、保持小镇“特色”的鲜明性

特色小镇的特质在于“特色”,其魅力也在于“特色”,其生命力同样在于“特色”。因此,保持小镇“特色”的鲜明性,是打造特色小镇的首要原则。

B、保持乡土文化的原生性、鲜活性

乡土文化是“小镇文化”的内核,也是小镇最有魅力的元素之一。只有外壳,而无鲜活乡土文化内涵的小镇是难有生命力的。

所谓“原生性”和“鲜活性”,是指用独特的自然风貌、生活习俗和人的生产劳动等社会性生态元素,诠释小镇文化传统。可供挖掘的乡土文化十分丰富,如纺线、织布、蒸糕、做圆子等生活文化,土布服饰展示、传统婚庆仪式等民俗文化,推铁环、踩高跷等游戏文化,等等。只要善于开发、善于利用,就一定能够让小镇散发诱人芳香。

C、务求与产业发展相融合

前瞻产业研究院指出,特色小镇的打造,必须结合产业规划统筹考虑,这样才能有望保持小镇持久的繁荣。目前,许多小镇功能的衰退,便是一个反面例证。

特色小镇的功能定位,限制了不少产业的发展空间。正因为如此,选择和培育一个适合小镇自身发展的产业,更显重要。一个有活力的产业,能凝聚人气,吸引人流、物流、资金流,同时能促进就业、繁荣市场。特色小镇的打造,必须把农业、渔业、林业、商贸业,以及饮食等各类服务业的发展结合起来全面规划,选择适合小镇发展方向的产业做强做大,逐步发育成为小镇发展的有力支撑。

D、赋予小镇生态旅游功能

与传统小镇相比,特色小镇的一个显著特点,在于它不是简单地作为一种聚居形式和生活模式而存在,同时还是一种宝贵的文化旅游资源和贸易、休闲、度假的场所。因此,从道路、交通、环境、建筑风貌,到功能布局、各类设施,从休闲、娱乐,到餐饮、商贸,在充分满足居民物质和精神生活需求外,一切要从打造生态旅游小镇的思路出发,精心打造,务显“特色”,使生态旅游业、现代服务业,成为小镇赖以发展的产业之一,为小镇发展提供

远景设计研究院

源源不断的经济收入。

E、统筹思维,系统设计

特色小镇的建设,耗时、耗力、耗钱,其建设的成败,直接影响小镇的发展步伐和群众的生活状态,关系重大,必须着眼城镇化、一体化要求,统筹思维,系统设计。

从小镇的功能定位、分布、产业发展方向到具体的数量、规模,从特色小镇建筑风格、功能设计、配套设施到文化挖掘,“特色”打造,从筑巢引凤到招商引资,从规划建设到管理服务,从小镇与城乡统筹发展的关系到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之间的关系,都要系统思考,系统设计,以充分体现服务于特色小镇建设和改善人民群众生活的宗旨。

总结

规划是引领有序发展的重要手段,特色小镇作为一项新生事物,是涵盖产业、生态、空间、文化等多个领域的系统性工程。因此,特色小镇规划是一项各种元素高度关联的综合性规划,不能照搬现有某个单一领域的规划方式和方法,而应在“多规合一”的基本理念下,针对特色小镇特点开展的创新性实践。

从目前浙江省第一批、第二批79个省级特色小镇的申报创建经验看,全省各地编制的规划名称有实施方案、实施规划、创建方案、创建规划、概念规划等多种,并无统一范式。特色小镇规划应是一种“创建概念性规划”,内容上应采用“务虚+务实”相结合的方式,既要有作为顶层设计的战略性研究,又要有概念性空间设计和建设项目实施计划,并在主要的规划内容上与所在地的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和生态功能区规划进行充分对接。

特色小镇创建概念性规划的编制框架上,可围绕“主题选择”“小镇选址”“功能定位”“空间组织”“实施计划”等五个主要内容开展,并在此基础上汇总形成小镇创建期的各项规划目标。

第三篇:浅谈特色小镇规划设计

远景设计研究院

浅谈特色小镇规划设计

2015年,“特色小镇”热起来了,原因是多种因素的强大助力。2015年04月22日浙江省政府出台《关于加快特色小镇规划建设的指导意见》,5月,总书记在考察浙江时,对特色小镇给予充分肯定;9月,中财办副主任刘鹤到浙江调研特色小镇,11月,中财办关于浙江特色小镇的调研报告得到总书记、李克强总理、张高丽副总理的批示。也许是由于浙江特色小镇的巨大影响,绝大多数人误以为特色小镇发源于浙江,是浙江的创造。其实不然,特色小镇从起源到大热经历了较长的过程,在浙江推出特色小镇之前,许多省市在特色小镇规划建设方面做出了探索,本文从特色小镇的起源来阐述特色小镇的规划设计及意义。

一、特色小镇的起源

小镇的概念,最早的时候是特指驻兵镇守的州郡中之较小者。《南齐书?柳世隆传》中提到:“东下之师,久承声闻。郢州小镇,自守而已。”后来,小镇又衍生为县以下人口较集中而有商业活动的居民点。唐代,除军事重地的镇之外,还有集镇、居民点含义的“小镇市”。如唐代风水大师杨筱松的代表作《撼龙经》就有“大为都邑帝王州,小为郡县居公侯。其次偏方小镇市,亦有富贵居其地。”明、清小说作品中常有“小镇店”一词,体现古代小镇有店铺有商业的要素。

按照汉语大词典的解释,特色一词是指事物所表现的独特的色彩、风格等。即一个事物或一种事物显著区别于其他事物的风格和形式,是由事物赖以产生和发展的特定的具体的环境因素所决定的,是其所属事物独有的。

“特色”一词长期在文学艺术界使用,从50年代到80年代的期刊报纸文章中,绝大多数文章都是文艺界谈论艺术特色、思想特色、语言特色、地方特色、民族特色、乡土特色等。与小城镇研究挂钩始于上个世纪80年代初。1983年,费孝通先生经过对吴江的调查,形成著名的《小城镇,大问题》报告。《瞭望》周刊1984年以“各具特色的吴江小城镇”为题摘要刊发。上个世纪90年代中叶学术界开始关注小城镇特色。探讨小城镇地方特色、文化特色、民族特色、古镇特色、产业特色、空间特色等。

产业界使用特色小城镇或特色小镇一词主要是旅游业,因为民族特色、地方特色、风光特色是是小城镇旅游的主要吸引点。云南省“十一五”期间专门打造特色旅游小镇。2014年10月17日,浙江省省长李强参观“云栖小镇”,首次公开提及“特色小镇”。2015年04月22日,浙江省政府出台《关于加快特色小镇规划建设的指导意见》,明确浙江版特色小镇规划建设的总体要求、创建程序、政策措施、组织领导等内容。

2016年3月17日发布的《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加快发展中小城市和特色镇,因地制宜发展特色鲜明、产城融合、充满魅力的小城镇。

2016年5月6日,《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若干意见》要求加快特色镇

远景设计研究院

发展。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创新机制,充分发挥市场主体作用,推动小城镇发展与疏解大城市中心城区功能相结合、与特色产业发展相结合、与服务“三农”相结合。发展具有特色优势的休闲旅游、商贸物流、信息产业、先进制造、民俗文化传承、科技教育等魅力小镇。

二、特色小镇规划的目的

特色小镇的特色就是要挖掘当地历史文化和产业资源形成特色产业、特色产品,特殊人才,同时最基本的要求是生态和宜居。同时,“特色小镇应该有四个‘有’,两个‘住,即有特色、有底蕴、有创意、有故事,同时留的住,住的下”。

在谈到特色小镇产业发展时,国际绿色产业合作组织执行主席、高峰论坛组委会总顾问胡石英提出,建设特色小镇的重要目标就是逐步解决三农问题,做到雪中送炭的精准扶贫,三农问题首先是农业,其次是农民,再次是农村,不要只盯着农村,更要注重产业。另外,特色小镇还需要具有品牌孵化能力。中国社会经济决策咨询中心副主任刘瑛建议,特色小镇品牌管理应该用联合背书模式,用品牌管理打造特色小镇,影响带动特色小镇的企业品牌、产品品牌,一起走向科学化管理道路。

三、特色小镇的“特”

从本义讲,“特色”是事物本身显著区别于其他事物的风格、形式,即独有性、排他性。城镇特色是由城镇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特定而具体的环境因素所决定的,这些环境因素包括历史、人文、地理、交通、气候、产业等。特色小镇的特色,与我们平常说的城镇特色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联系在于,特色小镇的特色同样有赖于其存在和发展的环境因素,如地域特色、生态特色、文化特色等;区别在于,特色小镇的特色,其侧重点在于产业特色、功能特色。特色小镇是新兴产业和几个传统经典产业发展的平台,是“产城人”融合发展的新载体,其主要功能在于承载产业发展,促进人居改善和环境友好。

可见,特色是小镇的核心元素,产业特色是重中之重。

四、特色小镇的意义

首先是加快新型城镇化的有效路径,新型城镇化要求大中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同时也是搭建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基本平台的有效举措,加快城镇化特别是特色小城镇建设步伐,是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的重要抓手,也是满足群众过上美好生化新期待的迫切需要。再次,有利于改善居住环境、提高生活品质 推动产业发展,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 增强商贸活力,繁荣现代服务业 丰富区域发展内涵,提升文化吸引力。最后,是探索推动小城镇建设的科学方法。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小城镇面临新的发展机遇。一是农民收入提高带来机遇,二是产业转移和农民工回乡创业带来机遇,三是高铁、公路、桥梁、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建成和完善带来机遇,四是城市居民生活方式变化带来机遇。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特色

远景设计研究院

小城镇建设理当作为推进新型城镇化、促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的重要突破口。

五、如何打造特色小镇

1)产业定位,突出“特而强“,力求“聚而合”。2)功能定位,适应大休闲时代的发展趋势。

3)规划设计,保持“特色小镇”的鲜明性和乡土文化的鲜活性。A、保持小镇“特色”的鲜明性

特色小镇的特质在于“特色”,其魅力也在于“特色”,其生命力同样在于“特色”。因此,保持小镇“特色”的鲜明性,是打造特色小镇的首要原则。

B、保持乡土文化的原生性、鲜活性

乡土文化是“小镇文化”的内核,也是小镇最有魅力的元素之一。只有外壳,而无鲜活乡土文化内涵的小镇是难有生命力的。

所谓“原生性”和“鲜活性”,是指用独特的自然风貌、生活习俗和人的生产劳动等社会性生态元素,诠释小镇文化传统。可供挖掘的乡土文化十分丰富,如纺线、织布、蒸糕、做圆子等生活文化,土布服饰展示、传统婚庆仪式等民俗文化,推铁环、踩高跷等游戏文化,等等。只要善于开发、善于利用,就一定能够让小镇散发诱人芳香。

C、务求与产业发展相融合

前瞻产业研究院指出,特色小镇的打造,必须结合产业规划统筹考虑,这样才能有望保持小镇持久的繁荣。目前,许多小镇功能的衰退,便是一个反面例证。

特色小镇的功能定位,限制了不少产业的发展空间。正因为如此,选择和培育一个适合小镇自身发展的产业,更显重要。一个有活力的产业,能凝聚人气,吸引人流、物流、资金流,同时能促进就业、繁荣市场。特色小镇的打造,必须把农业、渔业、林业、商贸业,以及饮食等各类服务业的发展结合起来全面规划,选择适合小镇发展方向的产业做强做大,逐步发育成为小镇发展的有力支撑。

D、赋予小镇生态旅游功能

与传统小镇相比,特色小镇的一个显著特点,在于它不是简单地作为一种聚居形式和生活模式而存在,同时还是一种宝贵的文化旅游资源和贸易、休闲、度假的场所。因此,从道路、交通、环境、建筑风貌,到功能布局、各类设施,从休闲、娱乐,到餐饮、商贸,在充分满足居民物质和精神生活需求外,一切要从打造生态旅游小镇的思路出发,精心打造,务显“特色”,使生态旅游业、现代服务业,成为小镇赖以发展的产业之一,为小镇发展提供

远景设计研究院

源源不断的经济收入。

E、统筹思维,系统设计

特色小镇的建设,耗时、耗力、耗钱,其建设的成败,直接影响小镇的发展步伐和群众的生活状态,关系重大,必须着眼城镇化、一体化要求,统筹思维,系统设计。

从小镇的功能定位、分布、产业发展方向到具体的数量、规模,从特色小镇建筑风格、功能设计、配套设施到文化挖掘,“特色”打造,从筑巢引凤到招商引资,从规划建设到管理服务,从小镇与城乡统筹发展的关系到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之间的关系,都要系统思考,系统设计,以充分体现服务于特色小镇建设和改善人民群众生活的宗旨。

总结

规划是引领有序发展的重要手段,特色小镇作为一项新生事物,是涵盖产业、生态、空间、文化等多个领域的系统性工程。因此,特色小镇规划是一项各种元素高度关联的综合性规划,不能照搬现有某个单一领域的规划方式和方法,而应在“多规合一”的基本理念下,针对特色小镇特点开展的创新性实践。

从目前浙江省第一批、第二批79个省级特色小镇的申报创建经验看,全省各地编制的规划名称有实施方案、实施规划、创建方案、创建规划、概念规划等多种,并无统一范式。特色小镇规划应是一种“创建概念性规划”,内容上应采用“务虚+务实”相结合的方式,既要有作为顶层设计的战略性研究,又要有概念性空间设计和建设项目实施计划,并在主要的规划内容上与所在地的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和生态功能区规划进行充分对接。

远景设计研究院基于多年的实践经验,认为特色小城镇的规划设计,要根据区域发展的实际情况和自身核心竞争力进行规划设计,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游则游是根本原则。对于一些距离大中城市比较近的城郊地区,具备交通方便快捷、区域旅游要素多、民俗文化深厚、主题特色鲜明、地形地貌独特等条件的,在规划设计和后期建设运营上,应大力结合乡村旅游发展,通过乡村旅游带动特色农产品销售,解决农村就业,提供回乡创业空间,增加农民收入,建设特色小城镇。

特色小镇创建概念性规划的编制框架上,可围绕“主题选择”“小镇选址”“功能定位”“空间组织”“实施计划”等五个主要内容开展,并在此基础上汇总形成小镇创建期的各项规划目标。

第四篇:特色小镇规划设计思考

特色小镇规划设计思考

特色小镇是按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结合自身特质,找准产业定位,科学进行规划,挖掘产业特色、人文底蕴和生态禀赋,形成“产、城、人、文”四位一体有机结合的重要功能平台。

首先,产业定位不能“大而全”,力求“特而强”。“产业选择决定小镇未来,必须紧扣产业升级趋势,锁定产业主攻方向,构筑产业创新高地。定位突出‘独特’。特色是小镇的核心元素,产业特色是重中之重。找准特色、凸显特色、放大特色,是小镇建设的关键所在。”每个特色小镇都紧扣信息、环保、健康、旅游、时尚、金融、高端装备制造等。形成具有基础、有优势的特色产业,不能“百镇一面”、同质竞争。即便主攻同一产业,也要差异定位、细分领域、错位发展,不能丧失独特性。

其次,功能叠加不能“散而弱”,力求“聚而合”。“功能叠加不是机械的‘功能相加’,关键是功能融合。要深挖、延伸、融合产业功能、文化功能、旅游功能和社区功能,避免生搬硬套、牵强附会,真正产生叠加效应、推进融合发展。”

再次,建设形态不能“大而广”,力求“精而美”。“美就是竞争力。无论硬件设施,还是软件建设,要‘一镇一风格’,多维展示地貌特色、建筑特色和生态特色。求精,不贪大。小,就是集约集成;小,就是精益求精。根据地形地貌,做好整体规划和形象设计,确定小镇风格,建设‘高颜值’小镇。”

最后,制度供给不能“老而僵”,力求“活而新”。“特色小镇的建设不能沿用老思路、老办法,必须在探索中实践、在创新中完善。改革突出‘试验’。特色小镇的定位是综合改革试验区。凡是国家的改革试点,特色小镇优先上报;凡是国家和省里先行先试的改革试点,特色小镇优先实施;凡是符合法律要求的改革,允许特色小镇先行突破。政策突出‘个性’。

如何进行农味突出的特色小城镇规划?

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小城镇面临新的发展机遇。一是农民收入提高带来机遇,二是产业转移和农民工回乡创业带来机遇,三是高铁、公路、桥梁、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建成和完善带来机遇,四是城市居民生活方式变化带来机遇。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特色小城镇建设理当作为推进新型城镇化、促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的重要突破口。

北京中农富通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基于多年农业农村规划设计经验和实践案例,认为特色小城镇的规划设计,要根据区域发展的实际情况和自身核心竞争力进行规划设计,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游则游是根本原则。对于一些距离大中城市比较近的城郊地区,具备交通方便快捷、区域旅游要素多、民俗文化深厚、主题特色鲜明、地形地貌独特等条件的,在规划设计和后期建设运营上,应大力结合乡村旅游发展,通过乡村旅游带动特色农产品销售,解决农村就业,提供回乡创业空间,增加农民收入,建设特色小城镇。

发展特色小城镇的现实意义是什么?

特色小城镇的建设首先是加快新型城镇化的有效路径,新型城镇化要求大中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同时也是搭建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基本平台的有效举措,加快城镇化特别是特色小城镇建设步伐,是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的重要抓手,也是满足群众过上美好生化新期待的迫切需要。最后,是探索推动小城镇建设的科学方法。

北京中农富通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基于多年农业农村规划设计经验和实践案例,认为特色小城镇的建设需要资金引导,土地支持;科学规划,突出特色;项目带动,加快建设;创新体制,激发活力;夯实责任,严格考核五项措施并举。从而强化示范特色、打造空间特色、凸显地域特色、营造文化特色、夯实产业特点。最终坚持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全面落实新型城镇化规划,以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把特色小城镇建设作为带动引导性工程,推动农民就近城镇化的民生工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样板工程。

三产融合与特色小城镇规划建设融合发展路径是什么?

2016年一号文件《关于落实发展新理念加快农业现代化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若干意见》和国务院近日提出的《关于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指导意见》,提出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推动科技、人文等元素融入农业,培育农业科技创新应用企业集群,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推动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结合、种养加一体、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开展美丽宜居乡村建设。

北京中农富通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认为现代特色小城镇规划设计必须要有三产融合的产业规划思想作为支撑。应立足高起点、高标准,统筹农业、乡村、生态、文化、景观等各层面要素,重点以科技示范为引领,现代农业三产融合为支撑,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为特色,以美丽乡村建设为抓手,打造科技示范引领、一二三产融合、产村互动一体、模式机制创新的特色小城镇,引领示范带本区域及周边地区的发展。

新型城镇化下,都市农业、休闲旅游农业、观光农业对特色小城镇布局有哪些影响?

都市农业、休闲旅游农业、观光农业与特色小城镇空间布局互为支撑、依托、承接的关系。是点与面的协调补充统一关系。

北京中农富通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认为在规划内容层面:

1、明确区域发展资源、生态资源,人文条件等方面内容;

2、结合区域城乡交通、经济、政策背景,统筹规划;

3、分析区域现状产业条件,确定产业发展条件,专家论证,结合产业链确定产业发内容;

4、农业科技支撑、实施要求。在具体的发展战略层面提出:

1、从区域城乡统筹重新梳理发展战略、发展定位、产业发展选择、资源支撑条件,对区域景观资源、生态环境、人文历史特色、地域风貌等进行统筹分析,合理规划,并提出发展的具体措施、规划内容及农业科技植入,技术提升,信息化管理等。

2、统筹区域产业发展基础、生态环境、资源环境等情况,以农业产业发展为主体,区域发展条件为支撑,以农业科技、农业效益为目标,以农业产业布局、协调村镇空间布局,合理承接城市功能辐射带动,合理提出迁村并点或就地城镇化发展路径,合理配套农产品加工物流以及其他相关农业产业设施等内容。

3、在村镇体系规划布局,村镇空间布局等分面应统筹都市农业、休闲旅游农业、观光农业的用地布局,形成生态、田园村镇的整体规划格局。

4、农业产业科技,品种技术、休闲旅游、景观环境等多层面与特色小城镇进行统筹规划。

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如何推动特色小城镇规划实施?

现代农业的发展是做好镇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发展策略上以现代农业为核心的发展路径包括农业功能、农业生态、产品、技术、农业信息管理、物流及农民创业增收等均是特色小城镇规划方面的关键。

北京中农富通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基于多年农业农村规划设计经验和实践案例,认为特色小城镇的建设,首先要重点分析现代农业的发展基础,统筹规划规划区的总体布局,立足发展产业的合理配套建设支撑体系、产业链发展的内在需求,与文化旅游、休闲产业、农产品加工、公用设施等发展水平相衔接。其次,植入现代农业的科技,新品种新技术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关键,是现代农业发展核心生命力。最后,现代农业的发展越来成为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小城镇建设的主要手段及发展路径。在特色小城镇规划的空间布局、职能定位上如何承接和落实现代农业发展的总体定位和空间布局的协调是至关重要的。特色小镇规划案例

--浙江海洋文化特色小镇(国家农业公园)概念设计

项目位于浙江省温岭县,项目设计规模为8000亩。规划特色:“海之燕”—舒展的城市空间结构和轮廓;“海之艳”—丰富多彩的滨海生活情态;“海之宴”—海滨农产和海上丝路特产。总体定位:建设“产城一体 四化同步的”海洋特色农旅小镇,台州市都市农业发展高地、浙江省海洋特色文化小镇、国家级农业科技文化孵化平台。建设内容:生态办公楼、东海食尚、专家大院、青年公寓、生态酒店、慢品时光、农艺工厂、物流加工基地、培训中心、临水别苑、东浦印象、创意博览馆、东海花田、田园集市等项目。

温馨提示:请到“中国城乡规划网”“中国美丽乡村规划网”官网了解更多案例;

中农富通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隶属中农富通,是国内首家以农为优势,统筹城乡,集城镇、乡村、农业、旅游、文化、生态、基础设施等多专业多领域于一体的创新型规划设计研究机构。

核心业务:城乡统筹规划设计、农业农村统筹规划设计、现代农业城镇规划设计、现代农业田园小镇规划设计、生态村镇规划设计、特色小城镇规划设计、美丽乡村示范区规划设计、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规划设计、绿色经济产业带规划设计、国家农业公园规划设计、农村综改试验区规划设计、农村三产融合示范区规划设计、生态旅游农业园区规划设计、农产品加工园区规划设计、乡土建筑景观规划设计、农村基础设施规划设计,以及创新性专题研究等。科技服务:乡村投资开发、品牌运营服务及科技成果推广等。

更多关注:中农富通城乡规划院《中国美丽乡村创新论坛》、中农富通城乡规划院《城乡一体化之三产融合下的美丽乡村建设论坛》、中农富通城乡规划院《城乡一体化之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论坛》、中农富通城乡规划院《城乡一体化之农村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论坛》、中农富通城乡规划院《城乡一体化之现代村镇产业发展论坛》、中农富通城乡规划院《城乡一体化之特色小镇建设论坛》等活动。专家来自中国科学院、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科院、中国社科院、北京农林科学院、清华大学、北京林业大学、中国城市规划院等科研院校,发改、住建、农业、科技、旅游等部委局办,以及国际相关领域专家学者。

第五篇:特色小镇规划编制指南

【宝典】特色小镇规划编制操作指南

2017年7月

目 录

【宝典】特色小镇规划编制操作指南....................................................................................1 第一章 总 则............................................................................................................................3 第二章 组织机制......................................................................................................................4 第三章 编制内容......................................................................................................................5 第四章 成果要求....................................................................................................................10 第五章 审议程序....................................................................................................................12 第六章 规划实施....................................................................................................................13 第七章 旅游小城镇发展的四大症结....................................................................................13 第八章 旅游小城镇规划的五大对策....................................................................................15 第九章 旅游小城镇的规划手法............................................................................................17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概念定义:

特色小镇“非镇非区”,不是行政区划单元上的一个镇,也不是产业园区的一个区,而是按“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聚焦特色产业,集聚高端要素,融合产业、文化、旅游、社区功能的创新创业载体。发展特色小镇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平台,是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抓手。

第二条 编制依据:

为贯彻落实《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加快美丽特色小(城)镇建设的指导意见》(发改规划〔2016〕2125号)和《关于加快推进特色小镇建设的实施意见》,结合实际情况,规范《特色小镇建设发展规划》编制工作,制定本导则。

第三条 建设发展规划要求:

(一)产业特色鲜明。根据城市发展定位,聚焦支撑未来发展的优势传统产业、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并选择一个所在镇(区)最具基础优势、最具成长空间的细分产业作为特色小镇主攻方向,促进产业做精、做特、做强,打造具有持续竞争力的独特产业生态。《特色小镇建设发展规划》须统筹协调周边镇(区)发展,鼓励跨镇(区)协同发展及整合资源共建特色小镇。

(二)规划布局合理。按照节约集约用地、“多规合一”的原则,充分利用现有区块环境禀赋和存量资源,升级改造区块内锌铁棚区、传统工业园区,合理布局生产、生活、生态、文化等空间。规划面积要适当控制,要设立核心建设区或起步区,推动核心建设区紧凑布局、高效利用。其中,规划须选址在交通便捷、环境优美、文化浓郁、社区服务完善的区域,促进产业功能、旅游功能和社区功能融合发展。核心建设区或起步区须选择与“三规”相符合、规划建设条件优越、产权清晰的区域,便于发展建设。规划须坚持“宜创、宜业、宜居、宜游”理念,落实智慧城市、健康城市、海绵城市、公交示 范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城市、全域旅游示范城市等规划建设要求,完善基础设施、服务配套以及公共产品供给。

(三)功能融合完备。规划须满足创新创业人才对优质工作生活环境的需求,突出产业、景观、文化、生态等特色。规划须加强非遗等传统文化和岭南地域文化保护传承,活化改造历史文化街区、名镇和名村,保护山水人文,增强绿色休憩空间。

(四)创新创业活跃。规划须立足高新、高端、高质、高效,推动技术、产业、业态、模式、社会治理、公共服务等全方位创新,培育壮大新动能。规划须发展面向大众、服务中小企业的服务平台,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共建新型研发机构、重点实验室等,打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有效载体。汇聚创新人才、风投资本、众创空间、孵化器等高端要素,构建富有活力的创新创业生态圈。

(五)投资机制创新。规划须倡导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坚持高强度投入和高效益产出,谋划一批新的建设项目,且1年内启动项目建设,3至5年内建成。

第四条 规划衔接:

《特色小镇建设发展规划》须与所在镇(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保护规划、产业发展规划等“多规”进行衔接。

所在镇(区)为中心城区范围的《特色小镇建设发展规划》须符合《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

所在镇(区)为非中心城区范围的《特色小镇建设发展规划》须纳入所在镇(区)总体规划。

第二章 组织机制 第五条 组织领导:

建立市特色小镇规划建设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由市政府主要领导担任联席会议召集人,相关分管副市长担任副召集人,相关职能部门作为成员单位。联席会议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发改局,负责联席会议日常工作。

第六条 专家领衔与咨询:

建立专家领衔规划建设制度。成立市特色小镇规划建设专家委员会,选择相关领域专家组成专家委员会专家库。市特色小镇规划建设专家委员会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规划局,负责组织规划建设专家委员会日常工作。

第七条 公众参与与咨询:

建立特色小镇规划建设公众咨询论证机制。听取行业协会、商会、专业技术人才、专家学者、居民等社会各界意见。

第八条 编制主体:

各镇(区)人民政府是《特色小镇建设发展规划》的编制主体和责任主体。各镇(区)人民政府要对照《关于加快推进特色小镇建设的实施意见》的要求切实建立实施推进工作机制,加强组织协调,确保各项工作按时间节点和计划要求规范有序推进。

第九条 部门审查:

由市规划局负责《特色小镇建设发展规划》编制的技术指导与技术审查。由所在镇(区)自行安排部门负责《特色小镇建设发展规划》编制的技术协调。第十条 编制单位:

各镇(区)人民政府须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的要求,选择规划设计水平高、熟悉本地建设发展情况的规划设计团队开展《特色小镇建设发展规划》编制工作。

第三章 编制内容 第十一条 规划目标:

特色小镇规划建设须形成“一年打基础、三年见成效、五年大跨越”的发展态势,须形成构筑小空间大集聚、小平台大效益、小载体大创新格局的规划目标。

从全域角度看,特色小镇须实现5年内新增数百亿元固定资产投资、数百家高新技术企业、数百名高端人才和数十家创新创业团队,5年后总产值超千亿元。产业类、科创类特色小镇达到3A级景区标准,严控项目环保准入、污染物控制等目标管控;文化旅游类特色小镇达到4A级以上景区标准,实现保护与提升规划区内生态环境要素的目标。

从镇(区)发展角度看,特色小镇须达到成为所在镇(区)经济转型升级重要动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重要平台、建设和美宜居健康城镇重要载体的规划目标。

第十二条 规划原则:

(一)绿色引领发展原则: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防止无序建设,确实保障并构建特色小镇良好的生态环境,高标准实施对环境敏感目标的保护,严格实施环保准入制度,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加强小镇建设过程中的环境管理。

(二)保护历史文化原则:按照保护独特风貌,挖掘文化特色的理念,确实保障特色小镇的历史文化资源,彰显小镇的历史人文特色。

(三)保障公共服务原则:以人为本,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防止形象工程,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增加公共服务供给,打造宜居精品小镇。

(四)规划协同创新原则:坚持规划协同,创新机制激发活力增强集聚辐射引领作用,形成特色小镇示范带动周边区域发展的格局。

第十三条 规划内容与要求: 规划内容须包括且不限于如下方面:

特色小镇的战略定位、规划目标与指标体系、总体空间布局、特色产业发展策略、历史文化保护与发展、旅游发展策划、生态环境保护、城市设计、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体制机制创新、开发时序安排、实施计划和实施保障机制等。

规划要求可参考且不限于如下方面:(一)总则

说明规划背景、编制依据、规划范围、规划期限等。——规划背景:简述规划编制的背景、必要性和意义。

——编制依据:提出规划编制的法律法规、技术规范、相关文件等依据。——规划范围:明确小镇规划和建设用地范围的四至界线,原则上要求小镇的物理空间集中连片或组团式发展(组团间须有通达的交通连接)。核心建设区或起步区须为集中连片建设发展区,作为特色小镇的重点发展片区。研究范围根据小镇特色可适当扩大至小镇外围区域。

——规划期限:

规划基准年:原则上以规划编制的前一年为规划基准年,即2016年。

规划期限:特色小镇发展建设规划的期限至“十三五”规划期末(至2020年),亦可以对小镇发展远期(2025年)、远景期(至2030年)的规划建设提出展望和设想。

(二)现状分析

——创建基础:小镇的建设、产业、资源、生态环境、历史人文等情况,突出特色优势说明。

——发展分析:从产业发展、空间布局、生态环境保护、历史人文传承等方面分析小镇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一个时期发展趋势,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三)规划目标与指标

——规划目标:对照创建要求,阐述小镇的发展定位与目标、发展重点和实施路径等内容。基于产业定位目标,选择特色主题,树立、提炼、总结小镇特征。

——规划指标:提出小镇产业发展、城镇化、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和利用等方面的指标体系,包括定性、定量指标。其中定量指标须可量化,作为考核指标。

(四)产业发展规划

须突出“特而强”,深挖产业潜力,延伸产业链条,激发发展活力。主要内容包括: ——产业投资计划。分析特色产业的投资计划及安排,提出产业投资的主体及实施的可行性。

——产业发展方向。分析细分产业发展趋势,突出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延伸健全产业链条,提出小镇产业培育重点、转型升级方向和路线图。

——重点产业项目。明确产业重点建设项目,落实用地安排。

——双创平台建设。围绕小镇产业发展,提出创新、创业载体建设内容和布局。(五)空间规划布局

须力求“聚而合”,挖掘、延伸、融合产业功能、文化功能、旅游功能和社区功能。主要内容包括: ——“三规”条件符合性分析:对小镇范围内的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等规划要求进行详细分析,评估小镇建设与“三规”的符合性。

——“四线”管控。小镇空间规划布局符合小镇范围内的生态控制线、基本农田控制线、城市增长边界控制线和产业区块控制线的要求。

——用地布局与安排。在小镇全域范围内,统筹安排建设用地、农业用地、生态用地和其它用地。

——功能分区。确定建设用地的空间布局,提出土地使用强度管制和相应的控制指标。落实产业、文化、旅游和社区功能,避免机械式的功能分区,促进功能适度混合。——交通组织。明确小镇主要路网骨架布局,要求倡导绿色智慧交通,鼓励建设慢行交通系统。

——设施配套。明确小镇给排水、电力通信、燃气、环卫等市政基础设施等相关公共服务设施的布局和建设要求。

(六)城市设计

须力求“精而美”,展现地貌特色、建筑特色、生态特色、人文特色。主要内容包括: ——小镇整体城市设计。须包含整体形象的景观风貌基调、重要空间形态设计,形成层次分明、错落有序的空间组织。

——建筑风格。要传承和保护地域建筑风貌,提炼地域特色建筑元素,强化建筑风格设计,明确与小镇发展定位相适宜的建筑风格,提出现有建筑改造提升措施。

——人文环境。须包括延续历史文化根脉、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则、目标和内容。要把文化基因植入产业发展、生态建设全过程,着力形成区域特色文化。

——景观构建。须包括小镇发展的景观规划体系,打造景观通廊、规划布局公共空间,打造独特的自然人文景观。

——社区营造及功能完善。坚持放管服结合,积极培育小镇自治,打造有利于小镇发展的营商环境。

(七)实施计划

须包括项目策划、建设时序和资金筹措等内容。

——项目策划。提出小镇建设项目的建设内容、投资规模、建设年限、用地选址、建设主体、责任单位等。

——建设时序。提出小镇建设计划安排,以及每个项目的投资和供地计划,重点项目要以附表形式体现。——资金筹措。提出项目开发模式,明确资金筹措渠道,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小镇建设。

(八)实施保障

从组织领导、要素保障、资金支持、人才扶持、改革创新等方面,提出特色小镇创建的相关保障措施。

根据各镇(区)特色小镇发展基础与条件,选择编制若干研究课题作为《特色小镇建设发展规划》的重要支撑。研究专题可参考且不限于如下方面: ——产业发展研究专题(必做专题):产业发展基础研判、发展机遇与挑战,产业战略定位与目标、特色产业发展策略、产业重点建设项目及实施主体,产业扶持政策、保障措施的研究建议。

——人才集聚与培育发展研究专题(选做专题)。调整和优化人才结构对策,增强调动、利用人才资源的能力,吸引高素质人才的研究建议。

——文化建设研究专题(选做专题)。注重历史文物保护,明确文化资源的整合与创新内容,提出社区文化建设目标和内容的研究建议。

——旅游发展研究专题(选做专题)。提出达到3A级景区标准(文化旅游类特色小镇须达到4A级以上景区标准)发展路径和建设重点,制定旅游交通、游览引导、旅游服务等旅游设施配建等方面的研究建议。

——城市设计研究专题(选做专题)。包括整体形象的空间形态设计、景观风貌设计、园林绿化配置,强化建筑风格设计等方面的设计引导,具体提出建筑高度、体量、风格、色彩等控制要求的研究建议。

——生态环境保护研究专题(选做专题)。包括基于生态环境和地形地貌的特色风貌塑造、环境整治和优化等方面的研究建议。

第四章 成果要求 第十四条 成果形式:

成果形式必须包括且不限于规划文本、规划说明书、研究专题、规划图集及规划附件。

规划文本、规划说明书、研究专题及规划附件可采用A3或A4幅面;图纸须按比例采用A3幅面。

电子数据成果的文字内容部分可提供word格式或pdf格式;图纸须提供dwg和jpg格式,并须符合市规划局有关规划成果电子报批和管理的格式要求。

第十五条 成果要求:

(一)规划文本,主要对规划的各项目标和规划内容提出规定性要求。

(二)规划说明书,主要说明规划的指导思想、内容、重要指标选取的依据,以及在实施中要注意的事项。

(三)研究专题,对小镇建设的重大问题、事项开展专项研究,提出解决思路、实施计划及创新机制,其中产业发展研究专题为必须编制研究专题,各镇区根据实际情况可选择编写人才引进、文化建设、旅游发展、城市设计、生态环境保护等相关专题研究。

(四)规划图集,规划图集内容必须包括且不限于如下图纸内容: ——区域位置图;——用地现状图;——用地规划图;——“三规”规划对比图;——“四线”管控规划图;——道路交通规划图;——产业及项目布局规划图;——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图;——小镇(核心区)城市设计总平面图;——小镇(核心区)城市设计鸟瞰图;——可根据小镇实际情况增加城市更新、历史文化、旅游发展等相关规划图。(五)规划附件包括小镇投资项目实施计划、小镇创建实施方案及“一图一表”(小镇实施项目规划布局图、小镇实施项目进度一览表)。附件与《特色小镇建设发展规划》作为创建特色小镇的申报材料。

第五章 审议程序

第十六条 规划编制程序:

规划须经所在镇(区)人民政府委托编制单位,开展规划编制工作,形成规划初稿。规划初稿经市特色小镇规划建设专家委员会专家评审会及部门联审会审查,由市规划局及相关部门出具规划审查意见,由市特色小镇规划建设专家委员会出具专家评审意见。

规划初稿阶段,须同步进行公众咨询论证和用地情况核查工作。公众咨询工作,须在广泛征求行业协会、商会、专业技术人才、专家学者、居民等社会各界意见后,修改完善规划。用地情况核查工作,须将规划初稿提交市国土局、市规划局等相关部门,对相关规划的用地符合性进行核查工作并出具核查意见,提出修改完善意见。

规划初稿经修改完善后,形成规划方案,须经社会公示后(不少于15个工作日),方案上报市特色小镇规划建设工作联席会议审议及报市人民政府审定后,通过后形成规划成果。成果经批准组织实施,并报市规划局备案。

第十七条 规划调整程序:

规划调整,由所在镇(区)人民政府政府向市特色小镇规划建设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提出申请。市特色小镇规划建设工作联席会议审议申请通过后,方可启动规划调整。

规划调整启动后,按照规划编制程序经市特色小镇规划建设专家委员会专家评审会及部门联审会审查,同步进行公众咨询论证和用地情况核查工作,经公示后由市特色小镇规划建设工作联席会议审议报市人民政府审定组织实施,并报市规划局备案。

第六章 规划实施 第十八条 组织实施:

各镇(区)人民政府根据《特色小镇建设发展规划》,编制创建特色小镇实施方案、建设计划,组织相关建设主体有序推进各项建设任务,落实建设计划。

第十九条 督促落实:

市特色小镇规划建设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负责督促镇(区)落实《特色小镇建设发展规划》实施工作。

通过“标图建库”、编制特色小镇实施报告、建设发展规划实施情况等工作统筹监督落实规划实施。对特色小镇建设进度滞后的镇(区),下发督促整改通知书。对通过考核的镇(区),及时兑现相关优惠政策。对考核不合格的镇(区),取消享受相关优惠政策;对连续两年考核不合格的镇(区),退出特色小镇创建名单。

第二十条 本导则自发布之日起实施,由市特色小镇规划建设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负责解释。

第七章 旅游小城镇发展的四大症结 1.法规标准不完善

虽然我国目前已经有小城镇规划建设的相关法规,但并未针对旅游小城镇指定实施细则。由于旅游小城镇在诸多方面的特殊性,目前已有的城乡规划标准难以指导其规划建设,突出体现为:

用地指标:小城镇用地指标是以常住人口进行统计的,而游客属于流动人口范畴,没有相应的用地指标,导致无地可用:

用地分类:旅游小城镇的建设需要大量的旅游建设用地,依据小城镇规划相关规范,难以进行细分,也难以进行分类控制;建设标准问题:小城镇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的标准,在城市的基础上有适当的降低,但对于一个高品质的旅游小城镇来说,旅游服务设施却往往要比一般性城市设施的建设标准还要高。

2.历史风貌难保留

尺度宜人、特色鲜明的小镇风貌是重要的旅游吸引物。但是,在旅游发展过程中,保护和发展小镇特色建筑和特色空间却难度很大。

随着经济的发展,现代化和国际化的风格开始蚕食小镇的传统街区,导致小镇历史风貌逐渐丧失,出现千城一面的结果。同时,部分旅游小城镇在规划建设过程中,容易走入大拆大改大建的误区,破坏性的建设导致小城镇风貌发生不可逆转的巨变。

3.环境设施压力大

旅游小城镇的环境承载压力主要体现在两方面:

一是旅游旺季时,游客对环境与设施造成的压力。游客量是随季节波动的,旺季时大量游客涌入旅游目的地,旅游设施供不应求,对环境也造成了巨大的压力。

二是设施建设对环境造成的压力。旅游设施建设往往倾向于选择景观条件或资源条件最好的地段,但目前有许多旅游设施建设标准不高,设计水平低下,导致旅游资源的破坏。旅游设施运营过程中,企业往往也不愿意在三废处理上进行投入,导致部分企业排污超标,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

4.主题特色不鲜明

随着经济的发展,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旅游小城镇的需求大大提高,对旅游小城镇的品质要求越来越高。但是目前许多旅游小城镇的建设水平仍然较为滞后,旅游产品缺乏特色,文化特征不够鲜明,或者是同一主题重复建设,或者简单的模仿照搬,缺乏创新。

例如,许多地区依托丰富的温泉资源,建设温泉小镇,但人气却大相径庭,关键就在于一些小镇不注重地方文化的挖掘,没有将文化特色注入小镇的建设,造成温泉旅游产品品质较低,缺乏吸引力。

第八章 旅游小城镇规划的五大对策 1.特色鲜明、文化为魂

旅游小城镇,以文化及小镇风貌为主要体现特征,文化加小镇风貌就形成了其作为景区的一个前提。其中,文化是旅游小城镇的核心吸引力所在,也是其发展的灵魂。

要打造特色鲜明的旅游小城镇,就应该首先挖掘文化、梳理文化,确定旅游小城镇的地域背景、历史背景和文化主题,确定发展方向,寻找差异化优势和独特性内涵。在此基础上,形成一根文化主线,并对文化进行整合,打造由文化形成的文化景点、文化风貌、文化广场、文化街区,各种结点性文化项目,以及文化形成的活动节庆,构建旅游小城镇的项目体系、游憩方式、游憩节点、体验活动等。

2.业态聚集、休闲整合

休闲业态聚集是旅游产业发展的基础。旅游小城镇的业态类型通常有餐饮、住宿、娱乐、文化休闲、纪念品和特产销售、非遗工坊、演艺表演等多种类型。目前,在大众度假时代来临的大趋势下,各种商业业态逐渐从传统趋向休闲。

旅游引导的新型城镇化更多的是依靠旅游产业链中休闲产业的聚集,多样化的休闲产业业态聚集,满足游客吃、住、行、娱乐、游乐、购物、养生、运动等多种需求,由此形成我们称之为多样化旅游休闲产业业态的发展结构。因此,业态规划是旅游小城镇 规划的重点之一。围绕休闲主题,形成多样化业态,业态多样化形成业态聚集,业态聚集形成产业聚集,进而完善城市配套,形成城镇化结构。

3.合理布局、规划塑形

合理的空间布局,是以旅游小镇的功能为依据的,是塑造小镇形态、形成小镇肌理的关键。其中,夜间聚集是小镇布局的重点,也是将游客留下来消费的关键。人群的夜间集散和业态夜间的聚集,决定了小镇的空间形态是以休闲集散广场为核心的。

街道(包括步行街和交通干道)构成了小镇的骨架。一条一条街,把一个一个点连接起来,从而形成合理化、多样化、特色化的业态安排,突出业态的效应,同时通过业态整合和业态交叉形成一街一品的格局。

街道围合了街区,旅游小城镇的街区,是旅游商业型街区,是旅居结合的街区。这种混合社区的结构比例、对管理的要求、对设施的要求,与传统的商业街区和社区是完全不一样的,需要创新的规划方法。

4.休闲元素、活化景区

旅游小城镇作为一个景区,与一般小镇的最大区别在于休闲氛围的营造,这其中,水系、亲水建筑、林荫道、游步道是最能体现休闲氛围的元素。这些元素将入口景观、公园景观、大型中心广场等诸多景点串联起来,整体形成一个惬意休闲的环境。丽江古城,水系蜿蜒,咖啡吧、酒吧、餐厅、客栈都与自然亲近,与充满灵性的水流亲近。林荫道、游步道上,漫步的人群,可以停下脚步,驻足赏景。

5.核心辐射、延伸发展

旅游小城镇,围绕着休闲聚集核心,规模、配套设施逐渐增加,在休闲聚集核心之外延伸发展出公共服务区、旅游商业区、交通服务区、特色养生区、养老区和安置区等多样化的功能区,使小镇在空间上扩张,随之医院、学校、金融、行政中心、办公中心和居住社区等城市配套也逐渐完善,形成完整的城市化发展结构。从几百亩的一个休闲聚集的小镇核心,到有一定城市配套的城市化结构,到一个完整的小城镇的结构,这是旅游小城镇的延伸发展模式。其架构可概括为三个层面:旅游小城镇的核心景区结构、旅游小城镇的延伸独立功能板块结构,以及旅游小城镇的城市化发展的整体结构。对于这三个结构,旅游小城镇本身的景区化和休闲业态聚集化是核心。

第九章 旅游小城镇的规划手法 1.旅游小城镇的理想模型

城市规划中涌现过许多理论思潮,如柯布西耶与“明日城市”、沙里宁与“有机疏散轮”、文丘里与简雅各布的后现代主义等等。纵观城市设计的理论思潮,霍华德的田园城市对我们的旅游小城镇城市形态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霍华德希望建立一个既有城市繁荣、高效和方便的就业与生活条件,又有农村优美自然环境的新型城市,他称之为“城乡磁体”。中心是大面积的花园广场,围绕广场布置公共服务设施:剧院、图书馆、博物馆等,形成公共活动集聚,放射型的道路连接外围居住生产用地与公共中心。城市之中保留大片的农田,作为楔形绿地插入其中,城市具有宜人的尺度,低密度的城市开发,合理的建设规模。

下载特色小镇产业规划设计九大要点word格式文档
下载特色小镇产业规划设计九大要点.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谈谈农业特色小镇的规划设计(最终版)

    特色农业小镇 一、什么是特色农业小镇 农业特色小镇是指依赖农业特色产业和特色环境因素(如地域特色、生态特色、文化特色等),打造具有明确的农业产业定位、农业文化内涵、农......

    特色小镇

    特色小镇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研讨会召开,为中国城镇化走向献计献策 8月22日,2017特色小镇建设和区域经济发展高层研讨会在北京召开。本次研讨会由金诚集团主办,清华大学PPP研究......

    【特色小镇】旅游小镇规划案例分析

    旅游小城镇是指以开发当地具有价值的自然或人文景观或在此基础上开展旅游服务的小城镇。旅游小城镇具有一般小城镇所不具备的特征: 1、经济特征——旅游是支撑产业 从国民经......

    特色小镇如何申报、创建标准、规划设计?范文

    特色小镇如何申报、创建、规划设计? 导读:特色小镇,在小空间里融合产业功能、旅游功能、文化功能、社区功能,构筑集产业链、投资链、创新链、人才链、服务链于一体的产业创业创......

    2018年特色小镇申报的几大要点

    三部委发布的第一批特色小镇名单中,旅游小镇占到70%之多,第二批特色小镇名单中,旅游型和历史文化型的旅游小镇占到接50%之多,旅游小镇在特色小镇中是不可回避的话题。 摘要: 今......

    我省特色小镇规划建设工作基本情况

    我省特色小镇规划建设工作基本情况 2015年4月,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特色小镇规划建设的指导意见》(浙政发〔2015〕8号),提出全省力争通过3年时间重点培育和规划建设100个左右......

    【特色小镇】东海水晶小镇

    小镇名称: 规划面积: 基本情况 东海水晶小镇 | 所属产业: 时尚产业 3km² | 小镇位置: 东海县中华北路 东海水晶小镇总占地面积452亩,总投资50亿元;其中一期已建成363亩,投资3......

    全国特色小镇

    第一批中国特色小镇名单大全 据住建部网站今日消息,住建部根据《住房城乡建设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的通知》(建村[2016]147号)精神和相关规定,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