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部长讲话-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创业型城市创建工作[推荐五篇]

时间:2019-05-14 00:21:3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信部长讲话-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创业型城市创建工作》,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信部长讲话-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创业型城市创建工作》。

第一篇:信部长讲话-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创业型城市创建工作

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创业型城市创建工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信长星在全国创建创业型城市工作绩效考评会议

上的讲话

同志们:

这次全国创建创业型城市工作绩效考评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总结交流创业型城市创建工作经验,研究部署下一阶段的创建工作,推动创建工作有声有色扎实开展。下面,我讲四点意见,供大家参考。

一、准确判断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就业形势

今年以来,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和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认真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将就业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头等大事,以解决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就业问题为重点,着力加大就业岗位开发和政策扶持力度,着力加强公共就业人才服务,着力提升劳动者就业能力,着力推进以创业带动就业,有针对性地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取得了明显成效,较好地完成了就业工作的各项目标任务,保持了就业局势的稳定。据统计,今年1-10月份,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024万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900万人的114%;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479万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500万人的96%;就业困难人员就业138万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100万人的138%。截止三季度末,全国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1%,低于控制目标。在经济形势十分复杂、就业工作难度很大的背景下,取得这样的成绩是来之不易的,得益于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和各地各部门的共同努力,得益于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对就业的强力拉动,得益于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效力的充分发挥,同时也得益于我们各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特别是就业工作战线同志们的艰苦努力、辛勤工作和真情付出。

在肯定成绩以提高工作信心的同时,我们更要充分认识就业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问题,以不断增强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必须看到,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就业形势依然十分严峻,就业压力依然很大,就业任务依然十分繁重。得出这种判断的依据在于:

第一,我国劳动力供大于求的总量压力依然很大。“十二五”时期,我国人口将达到13.7亿人,劳动年龄人口增长仍处在高峰期,城镇需就业的劳动力年均2500万人,比“十一五”多100万人。综合考虑继续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城镇化加速、服务业加快发展等有利因素,以及出口增速趋缓、结构调整产生新的失业等不利因素,假定经过努力每年城镇新增就业岗位能继续保持在900万个,再加上补充自然减员,年均也只能提供1200万个就业机会,劳动力供求缺口仍多达1300万人左右。

第二,青年就业、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失业人员再就业三大群体就业问题依然突出。“十二五”期间,以大学生为主体的青年就业问题十分突出,高校毕业生数量不断增加,年均规模为667万人,加上往届未就业的毕业生,每年总量超过800万。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压力仍然很大,农业富余劳动力目前仍有1亿多。每年结转的城镇登记失业人员1000万人,解决历史遗留的下岗失业问题和结构调整中新的失业问题工作难度将进一步加大。

第三,就业的结构性矛盾更加尖锐。“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这一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是科学发展,主线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是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这就对实现社会就业更加充分的目标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其中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就是如何在应对就业总量压力的同时,逐步化解过去长期存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中会更加凸显的就业结构性矛盾。一方面,劳动力技能素质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转变发展方式不相适应的矛盾更加突出。尤其是随着技术进步的加快和产业转型升级,技能人才短缺问题将愈加突出。另一方面,在中西部地区、贫困地区、资源枯竭城市、少数民族地区,仍将面临城镇就业难问题。同时值得关注的是,用工短缺问题也有从东部沿海地区向内地蔓延的趋势,技术工人和一线普工双短缺已经成为人力资源市场中的一个突出问题。春季农民工招工难与秋季大学生就业难、部分企业“招工难”与求职者“就业难”同时并存,表明我国就业的结构性矛盾正在变得更加复杂。

第四,“十二五”前期,我国就业仍将处于后金融危机的影响中。世界经济复苏的基础仍然脆弱,我国外需在短期内恐怕难以恢复到以往水平。贸易保护主义明显抬头,欧美等发达国家为了缓解本国就业压力,采取了许多贸易保护主义措施,并对我人民币升值施加巨大压力,将对我国外贸企业造成重大影响,对我国就业也增加较多变数。这一切也使得“十二五”期间解决我国的就业问题更加具有不确定性。

总之,我们要冷静看待就业工作面临的严峻形势,充分估计今后一个时期就业的总量压力和结构性矛盾,综合考虑未来扩大就业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增强工作的预见性,增强做好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按照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对就业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全面加强“十二五”时期的就业工作,毫不动摇地继续把就业工作作为优先目标、头等大事和第一位的任务,毫不动摇地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继续将解决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就业问题作为工作重点,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人力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大力加强职业培训和就业服务工作,大力推动以创业带动就业,不断扩大就业规模,优化就业结构,提高就业质量,努力保持就业局势的稳定。

二、充分认识以创业带动就业的重要意义

创业是最重要的经济活动。创业的过程就是一个发现机会、整合资源的过程,就是一个促进科技转化、机制创新的过程,就是一个创造社会财富、增加就业机会、满足人类自身物质文化需求的过程。

发现、培养和激发人的创新创业能力,是人力资源开发最重要的任务。实现到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一项重要的指标就是实现社会就业更加充分。这是一项艰巨而繁重的任务。实现社会就业更加充分,至少应该包括四个方面内容:一是人力资源得到比较充分的开发和利用,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这是实现社会就业更加充分的出发点。二是就业机制比较完善,就业渠道畅通,劳动者自主择业、自主创业的环境良好,这是实现社会就业更加充分的条件。三是使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愿望的劳动者都能得到就业机会或处于积极准备就业的状态,失业率控制在社会可承受的水平,这是实现社会就业更加充分的标志。四是大多数劳动者实现就业且比较稳定,并通过不断提高就业质量持续地增加收入,这是实现社会就业更加充分的结果。实现社会就业更加充分,迫切需要不断开拓就业渠道,培育就业新的增长点,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通过创业带动更多的劳动者就业。

创业之于就业,其意义至少有三个方面:一是创业是扩大就业的“主发动机”。创业是劳动者自筹资金、自找项目、自主经营、自担风险创造就业岗位来带动就业的过程,最具有内生动力,最具有拉动力,也最具有潜力。如果说,就业是民生之本,那么,创业则是就业之源,是拉动就业的不竭动力。二是创业对就业具有倍增效应。统计表明,在我国1人创业平均可以带动3人就业。同时,创业还具有增强劳动者抵御风险能力的效应,有利于分散大规模失业风险。即使遇到金融危机这样大的冲击,劳动者也可以通过自身努力抵御风险,寻找新的生存和发展机会,而不会坐等求靠在政府身上。这一点,在过去两年我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已被充分证明。三是创业有利于促进就业格局的改善。如果创业的人越来越多,创业带动就业的人越来越多,创办的企业实体越来越多,人力资源市场的活力就会大大增强,市场就业的机制就会越来越健全,就业格局也就会随之发生深刻变化。

创业也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内在要求。我国现在已成为一个制造业大国,但还不是强国,其原因就在于我们自主创新的品牌和核心技术都非常少。我们最缺少的就是创新,最需要迎头赶上的就是创新。中央提出要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是一个重大战略决策,是一项长期的战略目标。建设创新型国家,就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营造鼓励创新的环境,努力造就世界一流科学家和科技领军人才,注重培养一线的创新人才,使全社会创新智慧竞相迸发,各方面创新人才大量涌现。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创建创业型城市,是与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创新型城市的目标相一致的,核心就在于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因素,构造一种创新的环境和氛围,激发起全社会的创造活力,让有利于创业的思想活跃起来,使劳动者的创业激情迸发出来,把各领域的创业潜能挖掘出来,更好地服务于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样一个目标。

总之,我们要充分认识创业的重大意义,按照中央的要求,把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作为扩大就业的一个战略重点,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来加以推动,不断强化创业带动就业的各项工作。

三、认真总结各地创建创业型城市的工作经验

2008年9月,国务院印发了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工作指导意见。两年来,各地按照国务院的部署和要求,立足当地实际,积极探索创新,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开创性工作,特别是在完善创业政策措施、健全创业服务平台、探索创业项目制度、开展各类创业推进活动等方面,工作扎实有效,为营造创业氛围,改善创业环境,开拓创业带动就业工作新局面,鼓励更多劳动者创业和带动更多劳动者就业发挥了重要作用。

部党组和尹蔚民部长对这项工作高度重视,多次专题研究,作出安排部署。前不久,尹部长在河南省委报送的新乡市以创业带动就业的一篇调查报告上批示:对创建创业型城市做得好的地方,可通过简报予以交流,以推动这项工作有声有色扎实开展。这次会议就是对尹部长批示的贯彻落实。按照国务院要求,2009年1月,我部会同各省区确定在85个城市开展全国创业型城市的创建工作,去年3月我部召开各创建城市市长参加的专门会议进行部署,去年11月我部又会同中组部专门举办市长研讨班进行推动。两年来,各创建城市开拓进取、勇于创新,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创造了许多好的经验,充分体现了排头兵作用。按照创建工作总体安排,今年上半年我们会同各省区对各创建城市五大体系建设情况进行了中期考评。从考评结果看,绝大多数创建城市较好地完成了五大体系建设任务,各项创业扶持政策得到了较好落实,创业培训、创业服务覆盖到各类人群,每年新创企业数量及其带动就业人数都有大幅度增加。

在组织领导体系建设方面,一是加强了对创建工作的组织领导。普遍成立了以市政府领导为组长、政府有关部门和工青妇等社会团体参加的创建创业型城市工作领导小组,并将创业工作纳入社会经济发展规划。二是明确了创建目标任务。各创建城市都制定了创建工作方案,明确了工作目标及实施步骤,制定了工作措施,并将任务分解至各成员单位,明确创建工作责任,为合力推进创建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三是形成了鼓励创业的社会舆论氛围。各创建城市通过举办各类创业论坛、创业大赛、创业沙龙等主题活动,表彰和树立典型,大力弘扬创业精神,营造了一种支持创业、鼓励创业、崇尚创业的社会舆论氛围。

在政策扶持体系建设方面,各创建城市积极落实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各项政策措施,进一步加大创业扶持力度,在市场准入、行政管理、税费减免、小额担保贷款、场地安排、财政资金补贴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更加优惠的扶持政策,是五大体系建设中力度最大、亮点最多、最具创新性的工作。一是清理了阻碍创业的各种壁垒,进一步降低创业准入门槛,将法律、法规未禁止的行业和领域向各类创业主体开放,实行非禁即入。一些城市允许出资设立1人有限责任公司;有的城市建立企业预备期登记制度,对在申请设立非公司制企业过程中一般条件欠缺,一年内能够完善的筹备企业,先行核发营业执照。二是清理和规范了涉及创业的行政审批事项,开辟了创业的“绿色通道”。有的城市实现“三个缩减30%”,即保留的行政审批事项至少缩减30%,投资创业项目审批事项至少缩减30%,单项审批时限至少缩减30%,取得较好效果。三是积极推动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许多城市设立了创业投资引导基金,成立由政府引导基金参股、多家企业共同投资的创业投资有限公司,为处于初创期及发展期的中小企业搭建融资平台。尤为值得肯定的是,绝大多数城市小额担保贷款工作出现前所未有的好局面,贷款人数和发放额成倍增加。据统计,截止今年二季度末,85个创建城市累计受理贷款申请72.4万笔,累计发放65.3万笔,累计发放贷款总金额为288.4亿元,扶持自主创业总人数为68.4万人,带动就业总人数为238.4万人。一些城市还进一步扩大了小额担保贷款覆盖范围,分别提高了对个人、合伙经营、劳动密集型小企业的贷款额度。对确因生产经营需要且还款信誉良好的创业人员,实行二次贷款。四是大部分城市实行了有利于创业的税收和费用减免政策。一些城市取消一百多项行政事业性收费和几十项涉农收费项目,对返乡创办企业实施一系列优惠政策。五是各创建城市积极利用各类产业园区、闲置厂房、专业化市场等建立创业园、创业孵化基地,对创业人员提供场地租金补贴。许多城市都为创业者免费提供场地。六是部分省、市建立了创业发展资金。内蒙古自治区要求设立自治区、盟市、旗县(市、区)三级创业发展资金,列入财政预算专项安排。不少城市由财政出资安排创业专项资金,用于创业培训、创业服务、创业项目推介、创业场地补贴等。这些政策措施,为推动创建工作开展发挥了关键作用。

在创业培训体系建设方面,一是创业培训范围进一步扩大,大部分城市将有创业愿望和培训要求的城乡劳动者全部纳入创业培训对象范围,实现创业培训全覆盖。越来越多的省份将普通高校毕业学年有意愿参加创业培训的学生纳入公共创业培训范围,在高校和技校建立了创业培训点。二是更加注重提高创业培训质量。许多城市出台了创业培训课程技术参考标准、创业培训质量管理办法、创业培训教学质量管理实施细则等,对创业培训过程进行监督管理,极大提高了创业培训合格率。有的城市通过业绩介绍、素质测评和课堂试讲等环节,率先启动了创业培训师资选评工作。三是探索创业培训新模式。有的城市建立了网上创业培训学院,充分发挥互联网和现代教育技术优势。许多城市引入多种创业实训技术,开展创业实训。

在创业服务体系建设方面,对多数省区和创建城市来讲,创业服务体系建设是一项新的工作任务。两年来这项工作进展很快,不少地方创造性地采取了许多新的做法。一是进一步完善创业指导服务组织。绝大多数城市成立了创业指导服务中心,其中大部分城市成立了市、县(区)两级创业指导服务中心,部分城市成立了市、县(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四级创业指导服务中心。有的城市还成立了创业促进会、创业者协会。二是创业服务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普遍建立了创业服务人员队伍。在创业指导服务机构配备工作人员,并建立由企业家、创业成功人士、专家学者及政府工作人员共同组成的创业服务专家队伍。有的城市在各县(区)创业服务中心、乡镇(街道)创业服务所和村(社区)创业服务站均配备了专职工作人员。三是创业服务内容和形式更具针对性,针对不同人群通过不同形式组织开展了项目开发、方案设计、风险评估、开业指导、融资服务、跟踪扶持等“一条龙”创业服务。一些城市建立了创业网站,绝大部分城市都建立了创业项目库并与我部完成了链接。许多城市开辟了公共创业服务网和创业服务热线,提供政策咨询、信息查询等多项服务,打造多渠道、便捷化的服务平台。

在工作考核体系建设方面,普遍建立了创业带动就业统计指标体系和统计制度,把创业带动就业的主要工作指标纳入就业工作目标责任制度。有的城市将创建工作目标任务确定为民生工程目标任务,纳入全市就业工作考核体系。一些城市把创业带动就业的主要工作列入对各区、市直各部门年度目标任务考核内容,把创建工作的各项任务纳入了政府年度绩效考核内容,成员单位把创建工作作为一把手责任并与市长签订了工作目标责任书,列入督办问责事项。

总结各地的经验,有四条是带有普遍性的。一是必须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强有力的创业带动就业工作领导机构。凡是创建工作搞得好的城市,无一不是党委、政府主要领导高度重视,分管领导亲自抓,各有关部门共同参与。只有这样,才能把各有关部门和社会方方面面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共同落实好创建工作任务。二是必须将创业型城市创建工作与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凡是创建工作搞得有特色的城市,无一不是紧密围绕当地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挖掘和开发了一批有地方特色的创业项目,拓宽创业领域和创业市场。只有这样,才能把创建城市的创业优势和潜力发挥出来。三是必须在落实促进创业政策措施的同时,结合实际不断创新政策措施,不断改善管理和服务水平。凡是创建工作推动力度大的城市,无一不是政策创新力度大,政策落实效果好。只有这样,才能营造良好的创业政策环境,把劳动者的创业热情和积极性激发出来。四是必须运用典型引路的方法,树立创业典型。凡是创建工作氛围浓厚的城市,无一不是重视抓宣传、树典型,营造创业的浓厚氛围。只有这样,才能弘扬创业精神,打造创业文化,使崇尚创业的社会价值观真正树立起来。这四条经验是我们这批85个创建城市在实践中积累的宝贵财富,对指导带动全国的工作具有启发借鉴意义。当然,除上述四点外,各地还有其他许多更加鲜活、各具特色的经验,我们应当深入发掘、及时总结推广。

目前,创业带动就业工作中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有五个方面:一是创业环境有待改善。创业门槛还比较高,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尚不健全。一些行业性、区域性、经营性创业壁垒依然存在,劳动者创业领域仍受到某些限制。一些地方行政监管不够规范、不够透明,多头收费、乱收费的现象仍时有发生,中小企业和个体户负担较重。二是创业政策有待完善。虽然近年来我国实施了小额担保贷款等一系列政策,鼓励金融机构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但是资金紧张、融资困难仍然是创业者面临的难题。三是创业能力有待提高。目前,创业者主要是城镇下岗失业人员、返乡农民工等。一些创业者缺乏创业知识和技能,常常不知道如何创业,从哪里着手创业,怎么管理企业,导致创办企业成功率较低,存活期较短。大多数高校和中学都没有开展创业教育和相关培训课程。四是创业服务有待加强。专业化中介组织发展滞后,会计、银行、法律、管理咨询、注册代理等社会化服务资源比较稀缺。政府在行政审批、创业咨询等方面的服务也相对缺乏。五是创业意识有待培养。创业活动不仅需要创业意愿,更需要有敢为人先、勇于创业、不怕挫折的创业精神。在我国适龄劳动人口中,希望创业、愿意创业、敢于创业的人数比例偏低,城镇居民有创业意愿的比例不到5%。大学毕业生的创业比例不到1%,而发达国家大学生的创业比例已达到20%左右。对上述问题,我们要高度重视,认真对待,在今后的工作中逐步加以解决。

四、扎实推进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工作

当前,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已经有了一个很好的工作基础,特别是85个创建城市五大体系的创建工作,为下一步全面推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工作积累了实践经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要把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工作作为就业工作的重点来抓,以落实新的促进创业的税收政策为契机,以创建创业型城市为抓手,以鼓励更多劳动者创业和带动就业为目标,全面推进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工作。

明年,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要重点抓好以下四项工作:一是抓好促进创业税收新政策的贯彻落实。明年1月1日起,新一轮促进就业的税收扶持政策将全面实施,各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要进一步加强与有关部门的协调配合,结合当地实际,抓紧制定相关政策文件和具体操作办法,加强政策宣传,加大工作力度,推动政策落实。要密切跟踪和关注税收政策的执行情况,及时研究解决政策执行中存在的问题。一部分失业人员、进城务工农村劳动者和大学毕业生是新纳入创业税收政策对象范围的人群,要重点做好他们的政策宣传和落实工作,确保政策实施效果。二是继续推进“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的全面实施。今年以来,各地按照我部要求,积极开展大学生创业工作,引领计划的落实工作在一些地方开展得不错,给全国带了个好头,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明年,引领大学生创业的数量要进一步增加,各地要以新的税收政策为推动力,积极会同有关部门帮助更多大学生创业。工作手段和形式也要进一步多样化。我们将在适当时候以多种方式组织交流,联合教育部、团中央以及一些重点院校和行业、企业进一步深入推进这项工作。三是进一步发展规范创业服务。要将创业服务作为重点工作来抓。制订出台创业公共服务体系发展规划,指导推动全国创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及时总结各地创业服务的好做法,在创业服务组织体系建设,服务内容、形式和手段等方面推出一批典型,并通过行之有效的手段扩大交流,全面推动创业服务工作。四是对全国创业型城市进行考核评估。明年第一季度我们将组织开展全国创业型城市考评工作。在此基础上,在更大范围内推动开展创业型城市创建工作,适时启动第二批国家级创业型城市创建工作。这两年,不少地区已经确立了一批省级创建城市并开展了创建工作,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为开展第二批国家级创业型城市创建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各地要继续做好创业型城市创建工作,基本要求就是巩固、完善和发展。主要抓好四个方面工作:一是继续做好整改工作。国家级创建城市要在今年评估的基础上,针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加强整改,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五大体系建设相关工作。同时,积极配合做好明年考评各项基础工作。二是继续有重点地深入推进五大体系建设。要更加突出工作重点,更加注重工作实效,更加扎实地推进创建工作。组织领导体系建设重在部门联动,目标是进一步使各有关部门形成工作合力,共同推动创业工作;政策支持体系建设重在营造环境,目标是进一步使劳动者享有更多、更公平的创业机会;创业培训体系建设重在培训质量和创业成功率,目标是进一步使更多的接受培训的劳动者提高创业技能,实现成功创业;创业服务体系建设重在创业项目开发和创业组织体系建设,目标是进一步使更多劳动者享受优质高效、均等化的公共服务;工作考核体系建设重在创业工作效果,目标是进一步提升政府工作绩效。三是及时制定明年的创业带动就业工作计划。明年一部分城市将基本完成创建阶段的工作,以创业带动就业工作将站在一个新的更高的起点上。创建城市要在当地党委政府领导下,制定好2011年工作计划,上半年要以全国创业型城市考评为重点,下半年要以建立创业带动就业工作长效机制为重点。各省区要进一步加强对创建城市工作的指导。四是开展经验交流和宣传。各省和创建城市要以本次会议为契机,认真总结前一阶段工作,在本省和本城市加大对创建工作中典型经验的宣传推广力度,进一步扩大和分享创建工作成果。

同志们,创建创业型城市,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意义重大,使命光荣。我们要按照十七届五中全会的要求,以改革创新精神扎实做好工作,为做好新形势下的就业工作做出更大的贡献!

第二篇: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政协工作

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政协工作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科学回答了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提出要“发挥人民政协作为协商民主重要渠道作用,重点推进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为推进政协工作改革创新进一步指明了方向。

一、以改革创新理念推动学习贯彻

集中时间推动学习全覆盖。县政协要要把学习全会精神作为当前的重大政治任务,充分运用机关学习会、座谈讨论会、专刊专栏等多种形式,组织政协委员和机关工作人员认真开展全会精神学习活动,准确全面严谨地理解全会精神,迅速兴起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全会精神的热潮。

突出重点推动认识大深化。要认真学习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意义,科学把握改革的总体目标、基本原则和重大部署,结合县情认真学习、自觉学习、主动学习,把学习落实在全力推进各项工作上,形成创新推进政协工作强大的思想武器。

结合实际推动作风大转变。要树立强烈的为民意识,把学习全会精神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紧密结合起来,主动作为,自觉落实。要增强进取意识、机遇意识、责任意识,发挥政协组织在推进全面深化改革中的重要作用,为推进江安“三个示范县”建设贡献力量。

二、以改革创新视角正视问题困难

从思想层面看,认识不到位。由于对人民政协的职能定位和政治角色认识不够深刻、理解不够全面、把握不够科 1

学,“想尽职怕越位”、“想主动怕错位”、“想帮忙怕添乱”的思想比较普遍;或是“种了别人家的田,荒了自己家的地”,影响了政协突出自身特点准确履行基本职能。

从履职方面看,实效性不强。在政治协商方面,对具体协商内容、程序缺乏刚性、细化的规定,对政协提出的协商意见,还存在着重答复轻落实的现象;在民主监督方面,认识还不够到位、机制还不够健全、监督缺乏力度;在参政议政方面,督促约束机制尚不健全,委员知情明政缺乏保障。从自身建设方面看,改革的空间还很大。委员选任不科学,选拔和使用脱节;部分委员意识淡薄,不能正确处理委员履职与本职的关系,委员主体作用发挥不充分;界别设置不尽合理,政协组织机构不够健全,影响政协职能发挥。

三、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履职创新

着力推进思想理念创新,不断提高认知水平和履职能力。在政协系统内积极营造勤于思考、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氛围,切实形成人人为政协工作发展建言献策的生动局面。关注民生、履职为民,把实现和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为保障民生、改善民生献计出力。

着力推动自身建设创新,不断增强委员队伍活力和服务水平。加强政协常委会建设,强化常委履职考核,发挥核心作用。要加强专委会队伍建设,探索专委会对口协商新机制,发挥基础作用。加强委员队伍建设,积极探索新委员推选机制、激励机制和退出机制,推进委员队伍管理制度化。不断完善政协工作运行机制,提高机关干部的综合素质、服务水平和工作效率。

着力推进工作机制创新,研究探索政协工作向基层延伸的途径方法。创新民主协商机制,形成多层次、全方位的协商议政工作格局。创新民主监督机制,建立常委会常态化民主测评、全委会民主测评等办法,确保民主监督有序有效开展。创新《政协政治协商规程》《政协履职成果反馈机制》,努力形成党委重视、政府支持、政协主动、部门配合的良好格局。

第三篇:以创新精神推进城市文化建设

以创新精神推进城市文化建设中国建设报2001-05-25

城市与文化是密不可分的,城市离不开文化,文化也离不开城市。在社会变革和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尤其要重视城市的文化建设。城市文化建设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在现代城市化进程中,以创新精神推进城市文化建设尤其重要。

运用规划手段,整体设计城市文化形象

城市文化建设有两个基本特性:一是社会性。城市文化建设涉及方方面面,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需要统一规划,步调一致。如果各行其事,各自为政,城市文化建设就会陷入无序混乱。二是不可逆行。一个文化景观,一座历史文化遗存,一旦毁掉就无法恢复;一个公园、一条街道、一幢高楼,一旦建成就很难改变。这两个特性决定了科学规划是城市文化有序发展的关键。因此,在城市文化建设过程中,我们一定要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要把文化发展纳入城市总体规划之中,使城市功能、城市环境与城市文化形象有机地统一起来,体现人文精神,符合美学法则,提高城市设计和建设的文化品位。具体而言,要强化“三性”:一是科学性。规划是一门综合性的边缘科学,要求城市文化的个性、文化产业的设置、文化发展的走向、城市空间的布局都必须符合文化发展与城市发展的内在规律。二是时代性。更新观念,树立市场经济理念、可持续发展理念、以人为本理念、公众参与理念,强调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创造诗意栖居的环境。三是超前性。强化城市发展的战略性研究,着眼于世界科学文化发展的前沿,使城市文化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协调,千万不能急功近利。此外,还要保持规划的高度集中统一,规划修改必须坚持按照法定程序进行,规划的实施要接受社会监督,对违反规划的人和事要严肃处理。

科学制定符合自身特色的城市文化发展战略

世界上著名的城市,都有文化建设的发展目标,都有系统配套的文化发展战略和城市文化建设的指标体系,都有自己的特色。特色文化是一个城市走向世界的通道,因此,我们在确定城市文化发展战略过程中,一定要突出自己的特色。一是要在研究区域文化上下功夫,发展地方特色。我国的城市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与唐诗宋词、金石书画一样,是一部物化了的中华民族史。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发展地方特色,并不是要排斥外来文化,而是要在找准自己的位置与特色的基础上,认真处理好营造特色与学习借鉴的关系,以开放的眼光和博大的胸怀,广采博纳,也只有这样,才能使地方特色更浓。二是要在研究历史传统上下功夫,发展历史特色。城市的历史形成过程不同,其文化底蕴也不同。不认识到这些,城市文化建设就没有针对性。如果都只是去修复几幢古建筑,建设几处微缩景点和古街市,恢复或发掘几个历史上的古迹,就会使众多城市彼此相似而失去各自的特色。这就特别要注意处理好开发与保护的关系,一方面要使城市的优秀历史文化遗产得以保护,另一方面又要促进城市社会经济的发展,不断改善人民的工作和生活的环境。要从城市经济、社会、文化、城市规划、建筑设计等各方面统筹考虑,采取综合措施,把保护与建设协调起来。三是要在研究人文风俗上下功夫,发展风情特色。“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思故乡

除了故乡的亲人就应该是故乡的风土人情了。有人说,城市的魅力首先在于街道。为什么呢?就是因为街道是一个城市风土人情展示最充分的地方。城市文化建设就要善于挖掘和提炼这种“风情”,并将其注入城市的躯壳。

遵循教育与管理并举的原则,增强市民的整体文化意识

市民的文化意识是城市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而市民的文化意识既取决于教育,又取决于管理。目前,我们的城市教育存在不少薄弱环节,结果导致城市文化建设中,未能建立起完整的市民教育体系,使广大市民缺乏市民意识和社区成员意识,进而缺乏对城市和所在社区的关怀意识、参与意识、维护意识、建设意识,表现在公共生活中公德意识的欠缺和行为方式不文明。而且,我们的教育与管理往往还是“两张皮”,口号式教育多,管理落实少。从管理角度来讲,人文精神非常重要,如果不以人为本,市民的文化意识就难以得到强化。我们常常从媒体看到要市民不要踩踏草地,而有些草地还是明显地踩出了路的报道,其实往往是因为这种草地设置没有考虑人的行动需要。据说在国外发生这样的情况,马上就有相关人员让其变成人行走道。什么是文化?文化就是人化、化人。文化建设其实就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相互联系和作用的一种方式,以达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即所谓“天人合一”。这就要求我们在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对人的关怀,它往往体现在细微之处。

加强生态文化建设,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建设生态文化既是城市文化建设的主要目标,又是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条件。城市生态文化系统包括三个方面,即:城市、文化、人。它们之间作用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人造城市、城市造人,人造文化、文化造人,城市造文化、文化造城市。由此,人所建造的城市就会作为空间与时间的组合,成为城市人的生存环境和活动舞台。对人而言,城市道德是一种物的存在。人造城市,是人类适应、改变环境的活动,它重视城市与自然条件的相互关系,重视城市的生态问题,以有效地利用自然资源,改善生存环境,减少和避免各种城市问题和城市病。同时,人造的城市又是一种文化观念的产物,人们对建造城市的规定巩固和强化了其赖以产生的那种文化。另外,城市不仅在塑造文化,也对其居民加以改造和塑造。这样,就产生了生态文化。当然,生态文化也不是一个一成不变的东西,它往往会随人的观念变化而发生变化。当科学技术的进步为人们提供了强有力的武器和手段后,人类作为征服者的自我意识便膨胀起来,这给人类带来了无限欢欣的成果。但与此同时,也造成了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严重后果,使人们不得转向尊重、关心、爱护生态环境上来。只要人们朝这一方面努力,并慢慢从这一价值观念去思考、处理自己与环境、与自然、与人类的关系问题,人们对环境的觉悟水平就会不断得到提高,从而实现人类诗意地栖居。童中贤

第四篇: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组织工作

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组织工作

时间:2009-5-10 17:12:44 作者:省委组织部副部长、省委党建办基层办主任 钟健能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组织工作作为党的建设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要用改革创新精神来推进。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是一个以改革创新精神为显著特征的时代,改革创新是当今时代的潮流,是各项工作的生机活力之所在。做事缺乏创新,最多只能把一件事做对,而不能把一件事做好。从乒乓球的发展历史看,上世纪五十年代以前,谁体力好,谁就容易赢球;五十年代后,谁掌握了高超的技术,谁就容易赢球;六十年代,谁的战术更机灵活、主动,谁就容易赢球;八十年代,谁的心理稳定,谁就容易赢球;九十年代后,谁能创新在先,谁就容易赢球。同样的道理,改革创新也是推进组织工作的必由之路。没有改革创新,组织工作就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就难以承担起历史使命。那么怎样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加强组织工作呢?我认为,四个方面至关重要:

第一,要树立新理念,形成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组织工作新思路。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理念创新是工作创新的前提。赵乐际书记在省委党建工作领导小组和基层组织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上提出,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党的建设,必须树立服务发展的理念、以人为本的理念、民主开放的理念、效率效益的理念。这四个新理念,是着眼于形势的发展变化提出的,是顺应时代要求,符合组织工作规律和实际的科学理念。比如,服务发展的理念这是组织工作实践证明了的科学理念。我们常说组织工作从来都是为完成党的中心任务和中心工作服务的,坚持在大局下行动,主动为大局服务,是组织工作工作的生命线。离开了这一点,组织工作就没有生命力。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这都是大局。组织工作就是要把促进科学发展作为首要任务,真正做到目标着眼于发展,措施服务于发展,成效以发展来检验。比如以人为本的理念,这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要求。组织工作是做人的工作,更应该体现以人为本这一核心理念,注重人文关怀,理解人、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真心实意地为党员服务,为干部服务,为人才服务,为基层服务。比如民主开放的理念,这是顺应时代要求的理念。过去,社会上总觉得组织工作是神秘的、封闭的。李源潮同志提出要提高选人用人的公信度和群众对组织工作的满意度,这“两度”如何实现?这就要求组织工作在保守必要机密的基础上实施“阳光作业”,构建开放的工作体系。再比如效率效益理念。经济工作要讲效率效益,我们组织工作同样也要讲效率效益。我们有的同志总认为组织工作是“虚事情”、“软任务”,难出效益、难出政绩,这是错误的。我认为组织工作不仅出凝聚力和战斗力,而且出生产力、出效益。所以我们要增强责任意识,发

挥主观能动性,提高效率;要注重规模,把一些好的做法和成功的经验,放到面上去推广;要控制成本,坚决克服铺张浪费的现象。总之,我们要真正把思想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中解放出来,从各种不符合十七大精神的思维定势中解放出来,以思想解放带动组织工作观念更新,以观念更新带动组织工作实践创新。

第二,要健全新机制,坚持用改革的办法破解发展中的难题。组织工作要见实效、管长远,最根本的就是要形成一套完整有效的工作机制。从组织工作的职责和任务来讲,我们要在创新三大制度和机制上下功夫。一是要建立和完善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的制度和机制。要探索建立领导班子配备和干部选拔任用的成套的科学办法和机制。李源潮同志说,现在老百姓在政治方面最不满意的两件事,一件是少数干部贪污腐败,另一件是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真是一语中的,掷地有声。我认为,前者很多是因后者引起的。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是威胁党长期执政的最大敌人!如何建立科学的选人用人机制,遏制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确保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是党必须解决的重大课题,也是对共产党最严峻的考验!我们要按照民主、公开、竞争、择优的方针,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扩大干部工作民主,不断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要探索建立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思想政治建设的长效机制,使思想政治建设真正步入良性运行轨道。要探索建立领导干部能力培训、开发、评估、提高制度机制,把提高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开拓创新能力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探索建立干部监督制度和机制,坚持把严格监督贯穿于选人用人始终,贯穿于干部教育管理的全过程。二是要建立和完善基层党建工作的制度和机制。这方面,党的十七大提出的一系列的任务,比如,建立党员党性定期分析制度,拓宽党员服务群众的渠道,构建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的工作体系,健全党员经常受教育、永葆先进性的长效机制。要建立健全城乡基层党组织互帮互助机制,城乡一体党员动态管理机制,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等等。由此可见,我们的任务很重,创新的空间也很大。三是要建立和完善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的制度和机制。要从解决具体工作中存在的部门分割、各自为政的问题等问题入手,建立以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有关部门各司其职、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人才工作新机制,实现“党管人才”的要求与地方发展进程中的人才开发有机结合。要消除制约人才流动和发挥作用的体制性障碍和政策性壁垒,建立人才培养引进机制、流动配置机制、评价使用机制、激励保障机制等为核心内容的人才工作制度体系。要以建立和落实加强督促检查、兑现考核评比结果的制度机制,推动我省人才强省项目的顺利实施,确保实现高层次人才队伍和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目标。

第三,要落实新方法,不断提高工作的效率和水平。组织工作改革创新,必须运用新方法、新技术、新手段进行推进。方式方法得当,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是要坚持用重点突破的的方法推进组织工作。集中力量抓大事,抓好大事带全局,这是近些年来组织工作的一个显著特点,我们要继续发扬,集中精力抓重点、创特色,坚持以重点突破带动全盘,用特色工作打造“精品”。要把主要精力放在牵动党建工作全局的大事、要事上,放在情况复杂、矛盾突出的热点、难点工作上,放在社会关注、群众关心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上,努力寻求突破口,找准主攻方向,努力形成一批有影响的组织工作特色品牌和比较成熟的工作经验。二是要坚持用整合资源的方法推进组织工作。随着形势的发展,组织工作任务越来越重、战线越来越长、涉及的面越来越宽。要完成好工作任务,这需要整合资源,形成全力。一方面要理顺组织部门内部的关系,打好组合拳,用足“内力”;另一方面要加强内外协作,注重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调配合,借助好“外力”。三是要坚持用项目化的方法推进组织工作。就是将组织工作任务加以分解立项,然后明确任务、落实责任、规定时限、确保完成。这一方法的要素是把“软任务”变为“硬指标”,关键在于把责任落到实处。这些年来,我们运用管理学中矩阵式的方法来抓工作,效果非常明显。四是要坚持用典型带动的方法推进组织工作。典型带动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宝贵经验。新形势下,仍然要把典型带动作为推进工作的重要手段。去年,我们树立了农村基层党支部的先进典型郭孝义、打造了党员承诺制名牌工程和民办高校党建工作亮点工程,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今后,我们要注意发现和推广各条战线、各个层次的典型,着力构建组织工作的先进群体,充分发挥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

第四,要运用新载体,不断加强组织部门自身建设。中组部决定开展的“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树组工干部新形象”学习实践活动,是组织部门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加强自身建设的重要举措,是顺应人民群众对组织部门新期待的必然要求,是建设一支高素质组工干部队伍的重要内容。我们要运用这一新的载体,把组织部门自身建设提高到一个新水平。搞好这项活动,首先要深刻认识理解“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的内涵。中组部提出,组工干部讲党性,就是要坚持政治立场的坚定性、服务大局的自觉性、组织工作的原则性、改革创新的敏锐性、抵制歪风邪气的战斗性。组工干部重品行,就是既要重政治品行,做到高度负责、公道正派、求真务实、廉洁守纪;又要重生活品行,做到守法遵规、不贪钱色、家庭和睦、情趣健康、谨慎交友。组工干部作表率,就是要做到“五先”:即要求别人遵守的,自己先遵守;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先做到;要求别人提倡的,自己先提倡;要求别人管好的,自己先管好;要求别人不干的,自己先不干。把内涵理解透了,活动才能抓住根本、抓住实质。其次,要注重实效。

活动怎么搞,怎样才算搞得好?评判的标准我看就是既要好看又要好吃。当年毛泽东出访苏联,他跟斯大林讲,我们这次来要搞一个东西,这个东西既要好看又要好吃。斯大林听了不理解,这是什么意思呢?其实毛主席的意图很明确,好看就是发表了的联合声明,表明我们两党两国的友谊,表明我们社会主义阵容的坚定。好吃是什么?你是老大哥,我新中国刚刚诞生,你要给我援助,给我支持。我们开展一个活动,也要体现好看又好吃的原则。就像一个商品,如果光好看,产品包装得很好,但是质量不行,是豆腐渣,不会受顾客的欢迎;如果虽然质量很好,但不善于包装,不能引起人家的注意,也很难提高知名度。我们不能为活动而搞活动,是要有一定的形式,但更应注重实效,不能搞花架子,不能做表面文章。再次,要加强领导。这项活动搞得好不好,关键在于组织部门领导的思想认识。思想认识提高了,就能以高度的政治责任心、足够的领导精力、良好的精神状态去抓工作,就能抓出成效。所以领导干部要率先垂范,特别是主要负责同志要作为本单位学习实践活动的第一责任人,切实履行好职责。

(本文是钟健能同志2008年4月23日在渭南市调研督查组织工作时的讲话,根据录音整理,略有删节)

第五篇: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基层党建工作

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基层党建工作

党的十七大的召开,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一次历史性盛会,是我们党发展史上又一个新的里程碑。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强调指出:“全面巩固和发展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着力加强基层党的建设”、“优化组织设臵,扩大组织覆盖,创新活动方式”、“积极推进党内民主建设,着力增强党的团结统一”等重要报告内容,报告就进一步加强基层党的建设作了深刻的理论阐述和全面的战略部署,为我们开展党建工作指明了方向,明确了目标。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是首要政治任务,作为基层党务工作者,更要围绕主题,把握实质,结合实际,狠抓落实,按照大会要求和号召,发扬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基层党建工作。

我们党是在国际形势深刻变化、国际竞争日益激烈、国内改革开放日益深化的条件下带领人民搞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在深刻变化的国际、国内环境中,党员队伍和党的自身建设都受到了深刻影响。这必然要求基层党建工作积极应对,顺势而为,转变传统工作方法、价值取向、领导方式、组织设臵,以更好地驾驭全局、促进发展;此外,基层党建工作在实践上、制度上、理论上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要巩固这些成果也需要不断创新。如何发扬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基层党建工作,现谈认识如下:

㈠坚持三管齐下,突出思想武装

学习十七大关于“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完整论述,就要做到“真学”、“真懂”、“真用”。真学习是基础,真领会是关键,真应用是目的。

首先要原原本本的学,领会其精神实质。要学到深处,常言道,“涉浅水者见虾,其颇深者见鱼鳖,其尤深者见蛟龙”。也就 1

是说,深入才能求真物,深学才能见真知。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以深学、学深为前提,惟其如此,才能真正解决好为什么干、干什么、怎么干的问题。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明确提出建设学习型政党的重大任务,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都是中央领导集体重视学习、善于学习,进行理论创新的成果。胡锦涛同志代表十六届中央委员会做的报告,所强调的都是事关党和国家发展全局的战略性问题,都是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长远发展的关键性问题,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大会通过的党章修正案,对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因此,要认真研读党的十七大文件,通读党的十七大报告和党章,不走题,不跑调,不片面理解,要全面准确地领会十七大的深刻内涵和精神实质,紧紧围绕十七大中提出的重要思想理论观点,反复学习,深化理解。

其次,要开展多种形式的学习宣传活动,确保学习入脑入心。利用各种形式培训学,办培训班,统一制作十七大系列讲座课件光碟,开设宣传专栏学,各基层党组织将十七大精神的各个不同侧面、侧重各个内容制作宣传栏,供党员学习;举行知识竞赛学,组织广大党员参加十七大精神知识竞赛,对优胜者进行表彰和奖励;组织座谈交流学,召开各个层次党员参加的座谈会,交流学习经验,融通思想感受。努力把思想统一到十七大制定的目标上来,统一到十七大对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的重大部署上来,统一到十七大向全党提出的要求上来。

再次,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要把用党的十七大

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作为学习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学以致用、用以促学,用党的十七大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心态决定状态,通过学习十七大精神,使广大党员特别是党建工作队伍,在素质上有新提高,作风上有新转变,纪律

上有新加强,形象上有新面貌,工作上有新成效,并重点体现在“四种能力”上有明显增强。一是终身学习能力。坚持在学中干、干中学,充分利用业余时间,勤学习、勤思考、勤积累。做到学有专业、学有专长、术有专攻;博览群书、博学多才、厚积薄发。二是开放创新能力。在继承和发扬过去的好经验、好做法的基础上,坚持与时俱进,紧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大力弘扬开放创新精神,善于找准党建工作的突破点和创新点,不断改进工作方法,创新工作机制。三是调查研究能力。坚持一切工作调研先行,把调查研究贯穿于工作的全过程,大兴调查研究之风、讨论交流之风、求真务实之风。四是心理调适能力。不断调整心态,保持一颗平常心;不断换位思考,保持一颗宽容心;不断完善自我,保持一颗自信心;不断超越自我,保持一颗进取心;不断慎独律己,保持一颗廉洁心。

㈡建立三个机制,促进党内和谐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关心和爱护基层干部、老党员、生活困难党员。注重解决基层组织经费保障和活动场所等问题。”这一决策鼓舞人心,对于增进全党团结,提高党的凝聚力、向心力和号召力、战斗力意义重大。要通过建立三种机制,形成对广大一线党员和党员干部“在政治上尊重,在生活上关心,在工作上支持”的良好氛围。

1、建立党内激励机制

一是要建立健全富有生机和活力的入党退党机制。一要进一

步健全和规范入党程序。把组织要求与入党积极分子的工作岗位能力和业绩联系起来,进行综合考查,做到严把“入口关”。要真正把那些“有本事、靠得住”,群众拥护,德才兼备,愿意为党的事业奉献的社会精英,吸引到党的队伍中来。二要实行“淘汰制”和“劝退制”。要对那些长期不参加党的组织生活,不履行党的义务,不缴纳党费,群众意见大,触犯了党纪国法的党员,严格按照党章和有关规定,坚决予以淘汰和劝退。严把“出口关”,以保持党的纯洁性、严肃性和权威性。

二是要建立健全定期考核机制。一要科学制定考核机制。要

根据岗位、职责和能力要求,结合工作实际,制定出有一定的前瞻性和较强针对性与操作性的考核机制,减少考核上随意性和盲动性;要采取领导、业务和群众三结合的方式,民主议案和制定方案。二要严格实施考核。要按照考核要求,严格考核程序,严肃考核纪律,确保考核落到实处。三要坚决兑现考核结果。要建立党员业绩档案,根据考核结果反映出的成绩和问题,进行评比表彰,进行责任追查,做到奖惩分明,以增强考核的“公信力”和“权威性”。

2、建立党内关爱机制。

一是落实定期走访制度。为体现党组织对党员的关怀,建立

完善党内定期走访慰问制度,除在“七一”等重大节日期间,广泛开展慰问困难党员、老党员活动外,按照组织隶属关系,对老党员、丧失劳动能力的党员、生活困难的党员坚持做到“时时关心,处处关怀”。

二是落实谈心谈话制度。开展分层分级的党内谈心谈话活

动,使每位党员每年至少一次向组织反映自己意见、建议和要求,及时帮助流动党员搞好学习教育,帮助老党员解决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解除思想困惑和心中苦闷,消除消极情绪。

三是落实退职关爱制度。各基层党组织对退职老党员基本情

况进行调查摸底,建立台帐,加大日常联系,随时掌握,力所能及的为其解决一些实际困难。

3、建立党内帮扶机制

一是思想上扶志,建立“四知四必访”制度。即知党员情况、知思想状况、知生活现况、知要求愿望,思想波动时必访、生活困难时必访、遇到难题时必访、外出返家时必访,随时了解党员的思想动态,及时做好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

二是生活上扶困,建立经常帮扶工作机制。领导班子成员都

应与困难党员开展“一帮一”结对帮扶。将符合条件的困难党员家庭纳入低保,对其子女入学给予必要的政策扶持。

三是就业上扶路,开展“四个一”帮扶活动。开展“提供一

个岗位、安排一个摊位、捐助一笔资金、传授一门技能”,积极为下岗失业党员提供免费再就业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着力帮助困难党员解决创业发展中的资金、技术、项目、信息、平台等问题,使他们从根本上脱贫。

㈢认真推进党内民主

一是尊重党员主体地位,保障党员民主权利。当前,既要不

断拓宽党员了解党内事务的渠道,保障党员的知情权、参与权、选举权、被选举权和监督权,又要引导广大党员树立主体意识,提高主体素质,增强发挥主体作用的能力。

二是推进党务公开,营造党内民主讨论环境。要进一步创新

党务公开的形式,扩大党务公开的范围,提高党务公开的质量,以实现党员和基层组织对党的事务的广泛参与和有效监督。

三是改革党内选举制度。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党员享有的基

本民主权利。以此为基础形成的选举制度,是党内民主的一项根本制度。要从改进候选人提名制度和选举方式等方面予以推进。

㈣加强基层党的建设

一是巩固发展先进性教育成果,在长效机制上下功夫。一是

建立党员党性定期分析制度。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强调,要“建立党员党性定期分析制度。”各基层党组织要每季召开党员组织生活会,每半年召开班子成员民主生活会,每年末组织全体党员认真开展民主评议党员活动,对评议出的不合格党员及时进行处臵。二是建立党组成员走访党员、开展谈心活动制度。及时与党员沟通,掌握民情社意,听取建言献策,帮助解决问题

或困难。真正让党员受感动、受触动。三是构建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体系,拓宽党员服务群众渠道,落实好党员承诺制活动。组织党员全面述诺、评诺,确保党员言而有信,兑现承诺,塑造党员良好形象,提高党员在群众中的威信,使党员真正成为牢记宗旨、心系群众的先进分子。

二是抓好机关党组织设臵和优化工作。规范机关党组织运行机制,不断提升党建工作质量和水平。把机关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有机结合起来,深入开展争先创优活动,根据单位职能特点,提供政策、信息和技术服务,主动参与、积极支持和高效服务全民创业活动。

㈤把握三个坚持,推动党建工作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动基层党建工作可持续发展。要把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作为谋划工作的根本依据,推进工作的根本动力,做好工作的努力方向,检验工作的根本尺度,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引领广大基层党组织强化功能,督促基层党员干部提升素质,自觉地把科学发展观贯彻到强基础、谋发展、促和谐的实际行动中,落实在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上。

二是坚持围绕党的中心任务来开展基层党建工作,始终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要紧紧围绕党的中心任务来加强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始终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才能充分发挥推动发展、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

三是坚持有效整合各方面资源,形成推进基层党建工作的整体合力。只有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的组织优势,整合资源,形成合力,推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才有坚实基础,才能抓平衡,抓全面,抓整体推进,构建基层党建工作新格局。

下载信部长讲话-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创业型城市创建工作[推荐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信部长讲话-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创业型城市创建工作[推荐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基层党建工作

    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基层党建工作不断加强和创新基层党的建设,是进一步提高党的整体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根本保证,也是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的必由之路。在新......

    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组织工作

    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组织工作 近年来,岢岚县委组织部按照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的总体要求,紧紧围绕全县整体工作大局实际超前谋划、把握关键、积极探索,......

    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

    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是各级党委的重要职责,各级党委要切实担负起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政治责任。党委书记要切实履行好本地区党建工作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在抓好全局......

    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组织工作

    党的十七大确立了科学发展观在全党的指导地位,提出了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要求、新任务。组织部门作为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执行者和实践者,学习贯彻落实十七大......

    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反腐倡廉建设

    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反腐倡廉建设 为加快发展现代交通运输业提供坚强保障 ——在全省交通运输系统廉政工作会议上的工作报告 王晓共 (2010年1月21日) 同志们: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

    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

    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党的基层组织是党执政的组织基础。要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全面推进农村、企业、城市社区和机关、学校、新社会组......

    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机关党建工作科学发展

    走前头 作表率 为全县“十二五”规划顺利实施提供坚强保证 ——在县直机关党建工作会议上的报告 赵锋华 同志们: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五中......

    以改革个创新精神推进收养登记工作

    以改革个创新精神推进收养登记工作 —开展“为民服务创先争优”活动情况汇报 广东省收养登记中心 开展“为民服务创先争优”活动以来。我中心民政部的直接关心下,在省厅的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