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林郭勒盟自然概况

时间:2019-05-14 00:10:2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锡林郭勒盟自然概况》,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锡林郭勒盟自然概况》。

第一篇:锡林郭勒盟自然概况

锡林郭勒盟自然概况

锡林郭勒盟位于中国的正北方,内蒙古自治区的中部,地处东经115°13'~ ll7°O6',北纬43°02'~44°52'。北与蒙古国接壤,边境线长1098公里。南邻河北省张家口、承德地区,西连乌兰察布盟,东接赤峰市、兴安盟和通辽市,面积20.26万平方公里,占内蒙古自治区总面积的17.2%,城市面积428.60平方公里。2006年锡盟年未总人口100.90万人。其中:蒙古族29.11万人,占总人的比重为28.9 %;汉族67.54万人,占总人的比重为67.0%;其他少数民族4.25万人,占总人的比重为4.2%。其中蒙古族人口占30%,在总人口中男性人口51.99人,女性人口48.91人。总人口性别比为106:100。2007年锡盟共出生1.07万人,出生率10.6‰,死亡人口0.55万人,死亡率5.5‰,自然增长率5.2‰。城镇人口52.69万人,城镇化率52.2%。农牧人口48.21万人。与首都北京直线距离为460公里,与呼和浩特市直线距离为470公里,与沈阳直线距离为620公里,南部草原距北京最近距离仅180公里。

盟行政公署驻锡林浩特市,邮编:026021。代码:152500。区号:0479。拼音:Xilinguole Meng。

【行政区划】全盟现辖9旗、2市、l县、1区、34镇、21苏木、3乡、10办事处、555嘎查、275村民委员会、155社区居民委员会。其中:2市(锡林浩特市、二连浩特市)、9旗(阿巴嘎旗、苏尼特左旗、苏尼特右旗、东乌珠穆沁旗、西乌珠穆沁旗、太仆寺旗、镶黄旗、正镶白旗、正蓝旗)、1县(多伦县)、1开发区(乌拉盖开发区)。2006年,锡林郭勒盟对苏木乡镇的行政区划进行了调整,将原有的117个苏木乡镇(74个苏木、13个乡、30个镇)调整为58个(21个苏木、3个乡、34个镇),部分苏木乡镇被撤销,部分苏木乡镇的行政区域的一部分或是整建制并入其它行政区域。

锡林浩特市将原有的6个苏木镇调整为3个和1个街道办事处,即宝力根苏木、朝克乌拉苏木和阿尔善宝拉格镇及巴彦锡勒办事处;同时将达布希勒图苏木的希日塔拉嘎查、额日敦塔拉嘎查的一部分和伊利勒特苏木的伊利勒特嘎查、哈那乌拉嘎查、乌力吉得力格尔嘎查的一部分划入市区行政管辖区域。

阿旗将原有的12个苏木镇调整为6个,即那仁宝拉格苏木、吉尔嘎朗图苏木、伊和高勒苏木和别力古台镇、查干淖尔镇、洪格尔高勒镇;其中,撤销巴彦查干镇、宝格达乌拉苏木,将其所辖区域整建制合并设立别力古台镇,为旗政府所在地。

东苏旗将原有的11个苏木镇调整为5个,即赛罕高毕苏木、巴彦乌拉苏木和满都拉图镇、查干敖包镇、巴彦淖尔镇。

西苏旗将原有的13个苏木镇调整为6个,即赛汉塔拉镇、朱日和镇、乌日根塔拉镇和额仁淖尔苏木、桑宝拉格苏木、赛罕乌力吉苏木。

东乌旗将原有的14个苏木镇调整为7个,即乌里雅斯太镇、道特淖尔镇、额吉淖尔镇、满都胡宝拉格镇、嘎达布其镇和萨麦苏木、呼热图淖尔苏木。

西乌旗将原有的15个苏木镇调整为6个,即巴拉嘎尔高勒镇、巴彦花镇、吉仁高勒镇、高日罕镇、浩勒图高勒镇和巴彦胡舒苏木。其中,撤销巴彦乌拉镇、乌兰哈拉嘎苏木,将其所辖区域整建制和巴拉嘎尔苏木的8个嘎查合并设立巴拉嘎尔高勒镇,为旗政府所在地。

正蓝旗将原有的12个苏木镇调整为6个,即上都镇、桑根达来镇、哈毕日嘎镇和宝绍代苏木、那日图苏木、赛音呼都嘎苏木。

太旗将原有的12个苏木乡镇调整为6个,即宝昌镇、千斤沟镇、红旗镇、骆驼山镇和贡宝拉格苏木及幸福乡。

正镶白旗将原有的8个苏木乡镇调整为4个,即明安图镇、星耀镇和伊和淖尔苏木、乌兰查布苏木。

镶黄旗将原有的4个苏木镇调整为3个苏木镇,即新宝拉格镇、巴彦塔拉镇和翁贡乌拉苏木。

多伦县将原有的8个乡镇调整为4个乡镇,即多伦淖尔镇、大北沟镇和大河口乡、蔡木山乡。

乌拉盖辖1个镇,即巴彦胡舒镇,行政管辖范围不变。

二连浩特市辖1个苏木格日勒敖都苏木和3个街道办事处,行政管辖范围不变。

【历史沿革】锡林郭勒系蒙古语,意为丘陵地带的河。

锡林郭勒盟自古以来就是我国北方各族人民劳动、生活、繁衍的地方。苏尼特右旗、镶黄旗和东乌珠穆沁旗境内都发现了旧石器时代人类生存的遗址;在苏尼特左旗、阿巴嘎旗、锡林浩特市境内都发现了原始文化遗迹。早在商周时期,这里就出现了游猎和养畜的氏族部落。春秋战国时期,系澹褴和东胡所居。公元前3世纪末,匈奴居内蒙古高原。秦时期,南部属上谷郡北境,西南部为渔阳郡北境。西汉时期,匈奴单于庭直辖,东部为乌桓部辖地,南部属于幽洲。东汉永和五年(公元140年),为鲜卑部辖区。三国时期,隶属于北朝(魏)拓跋鲜卑部辖区;南部、西部由鲜卑、柔然二部所居;东部由乌洛候、契丹二部所居。晋朝时期,先后由代国、魏国和晋朝燕州所辖。隋朝时期,北部、东部由东突厥占居,西部、南部属隋朝奚部安乐郡、涿郡北境。唐朝时期,南部为河北道北境,北部为关内道北境,北部为关内道突厥单于都护府辖地。五代十国时期,为契丹上京临潢府辖区。1115年女真部建立大金国,东部属临潢府路庆州所辖,设置大盐烁(额吉淖尔盐池)群牧司,北部由广吉剌部所居,南部属宣德州辖地,中部正蓝旗一带由西北路招讨司所辖,设置桓州(正蓝旗侍郎城遗址),西部为汪古部所辖。元朝初,为扎剌儿部兀鲁郡王营幕地。十三世纪中叶,在锡林郭勒草原正蓝旗境内建起元代第一都城—元上都,为元朝的夏季陪都,是元朝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之一。南部地区分别由中书行省兴和路宝昌州、上都路桓州和应昌府所辖。北部分别为上都省院官署、岭北行省和宁路及济南王部的封地。明朝永乐年间,将上都改称开平前屯卫,应昌、桓州变成驿站,南部为京师顺天府北境,设置开平卫。北部被瓦剌、鞑靼部占居。1616年女真首领努尔哈赤立国,占领察哈尔部地区。清朝康熙14年把察哈尔部原辖区划分为蓝、白、黄、红各分正镶二旗,称蒙古八旗。其中镶黄、正白、镶白、正蓝均在本盟南部地区。并在宝昌一带增设了太仆寺左右翼牧群、明安牧群、以及商都牧群,隶属清朝直隶口北三厅。1761年,始设察哈尔都统,管辖察哈尔八旗、四牧群和锡林郭勒五部十旗诸王。清祟德、顺治、康熙年间,对锡林郭勒河一带的苏尼特、阿巴嘎、阿巴哈纳尔、浩济特、乌珠穆沁等五部先后分别设置左、右翼两个旗,共10旗,均设扎萨克,会盟于锡林河北岸的“楚古拉干敖包”山上,命名为锡林郭勒盟。锡林郭勒,蒙语,意为丘陵地带河。清嘉庆年间迁盟址于贝子庙。民国时期,1912年将厅改设为县,1914年设置察哈尔特别行政区域,1928年将锡盟南部划归察哈尔省,1934年设察哈尔盟。1936年德穆楚克栋鲁普成立“蒙古军政府”,辖察哈尔盟和锡林郭勒盟。1937年改为蒙古联盟自治政府。1939年成立伪“蒙疆联合自治政府”。1945年成立内蒙古自治联合会,解散伪“蒙疆政府”。1946年废除了封建王公制度,成立察哈尔盟人民政府和锡林郭勒盟人民政府。1947年划归内蒙古自治区。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察盟辖5旗。1950年将多伦、宝昌、化德3县划归察盟。1956年撤销明太联合旗合并于正蓝旗,将正镶白联合旗更名为正镶白旗,合并宝昌县和太仆寺左旗,更名为太仆寺旗,商都镶黄联合旗更名为商都镶黄旗,后划归化德县,又划出定名为镶黄旗。1949年将锡盟原来的10旗编为5旗,即东部联合旗、中部联合旗、西部联合旗、苏尼特左旗和苏尼特右旗。1952年撤销中部联合旗,1956年改编为5旗。1958年,锡察盟合并,撤消察哈尔盟,改称锡林郭勒盟,辖9旗(东乌珠穆沁旗、西乌珠穆沁旗、阿巴嘎旗、苏尼特左旗、苏尼特右旗、正镶白旗、正蓝旗、商都镶黄旗、太仆寺旗),两县(多伦县、化德县)。1963年设立阿巴哈纳尔旗,1966年设立二连浩特市。1969年将锡盟所辖的苏尼特右旗、二连浩特市、化德县划归乌兰察布盟。1980年将苏尼特右旗和二连浩特市划归锡盟。1983年撤销阿巴哈纳尔旗改设锡林浩特市。

【社会交通】公路交通 锡林郭勒盟现有国道三条,即国道207线、国道208线、国道303线;省道八条,即省道101线、省道105线、省道204线、省道208线、省道303线、省道307线、省道308线、省道309线;县道十六条,苏木(乡)公路六十余条。

截止2005年底,全盟公路总里程8005公里,等级公路5860公里,晴雨通车里程3423公里,公路网密度达到3.94公里/百平方公里,苏木乡镇通油路率达到59.83%,行政嘎查村通公路率达到77.45%。基本形成以国省道为主骨架,以盟旗市所在地为中心,辐射苏木乡边防哨所及农林牧场的公路交通网络。

国道 国道207线锡盟境内全长307公里,境内走向:起点锡林浩特市,经阿巴嘎旗灰腾梁牧场,正蓝旗乌日图塔拉苏木、桑根达来镇、哈毕日嘎镇、卓伦高勒苏木,太仆寺旗头支箭乡、宝昌镇、贡宝拉嘎苏木,止于锡盟锡林浩特市与河北省张家口市沽源县交界处三号地。该线锡林浩特至桑根达来段156公里为分离式一级公路;桑根达来至三号地段151公里为分期建成的二级公路。

国道208线锡盟境内全长227公里,境内走向:起点二连浩特市,经苏尼特右旗赛汉塔拉镇、朱日和镇、新民乡,止于锡盟苏尼特右旗与乌盟察右后旗交界处白音查干。该线二连浩特至赛汉塔拉段121公里在建一级公路,2005年已建成一幅,另一幅计划2006年完工;赛汉塔拉至白音查干段106公里为二级公路。

国道303线锡盟境内全长80公里,境内走向:起点锡林浩特市,经白音锡勒镇,止于锡盟锡林浩特市与赤峰市克旗交界处阿其乌拉。该线在建二级公路,计划2006年完工。

省道 省道101线锡盟境内全长877公里;省道105线锡盟境内全长179公里;省道204线锡盟境内全长251公里;省道208线锡盟境内全长144公里;省道303线锡盟境内全长277公里;省道307线锡盟境内全长270公里;省道308线位于锡林郭勒盟境内,全长172公里;省道309线位于锡林郭勒盟境内,全长141公里。

铁路交通 锡林郭勒盟现有铁路4条,全长667公里,其中集宁至二连浩特铁路穿越锡林郭勒盟西部,与蒙古国铁路接轨,全长330公里,其中锡盟境内为221公里;郭尔本至查干淖尔铁路是集二铁路的支线铁路,全长52公里;集宁至通辽铁路穿越锡林郭勒盟南部,途径南部黄、白、蓝三个旗,全长943公里,其中锡盟境内为194公里;锡林浩特至桑根达来铁路是集通铁路的支线,全长154公里;正蓝旗至桑根达来铁路是锡桑铁路的延长线,全长56公里。

航空运输 锡林郭勒盟有机场1处,即锡林浩特机场,建设标准3C级,可起降737中型客机,有直达北京、呼和浩特的定期航班和通往各大旅游城市的临时旅游航线。

【地形地貌】锡林郭勒盟是一个以高平原为主体,兼有多种地貌的地区,地势南高北低,东、南部多低山丘陵,盆地错落其间,为大兴安岭向西和阴山山脉向东延伸的余脉。西、北部地形平坦,零星分布一些低山丘陵和熔岩台地,为高原草场。海拔在800~1800米之间。最高山峰为古如格苏乌拉山峰,海拔1957米。浑善达克沙地又称小腾格里沙地,由西北向东南横贯中部,东西长约280公里,南北宽约40~100公里。属半固定沙地。

大兴安岭西麓低山丘陵区,亘于东乌珠穆沁旗东部和西乌珠穆沁旗东部和南部,成为锡盟与兴安盟、通辽市和赤峰市的分界线。乌拉盖盆地又称索林淖尔盆地,位于东乌珠穆沁旗中南部和西乌珠穆沁旗中北部。乌珠穆沁波状高平原主要分布于东乌旗与西乌旗北部、锡林浩特市中北部和阿巴嘎旗东部。

阿巴嘎旗火山熔岩台地,南抵浑善达克沙地北缘,东以锡林河为界,西至阿巴嘎旗查干淖尔,北至巴龙马格隆丘陵地。苏尼特层状高平原,在地貌上隶属于乌兰察布高原。包括苏尼特左旗大部和苏尼特右旗朱日河以北的大部地区。察哈尔低山丘陵地区,包括太仆寺旗全部、多伦县大部、正镶白旗、苏尼特右旗、镶黄旗、正兰旗南部地区。

浑善达克沙地,由一系列垄岗沙带组成,多为固定和半固定沙丘。海拔在 800~1200

米之间。

【气候资源】锡盟地处中纬度西风带,属中温带半干旱、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具有“寒冷、风大、雨少”的气候特征。

光资源 锡盟地区太阳辐射能大部在135—150千卡/厘米²〃年,最高月份在五月,其次是六、七月份,也正是植物生长的关键时期。从全年日照时效上看,大部地区在3000小时左右。各地生理辐射均在66千卡/厘米²〃年以上。

热量资源 年平均气温0—3℃,北部边境地区及东北部近大兴安岭西麓地区则在0—1℃左右,西部和西南部地区可达4℃。结冰期长达5个月,寒冷期长达7个月,1月气温最低,平均-20℃,为华北最冷的地区之一。7月气温最高,平均21℃。年较差为35~42℃,极端最高气温39.9℃,极端最低气温-42.4℃,日较差平均为12~16℃。

全盟最冷月平均气温大部地区在-17~-21℃,北部及东北部在-22℃以下。年极端最低气温普遍在—35℃以下,部分地区可达—40℃以下,最高月平均气温大部地区在18~21℃之间,西南部可达22℃以上,极端最高温度普遍在35~39℃之间。平均无霜日为100~120天。锡盟日均气温在O℃以上的初日一般在4月中下旬,终日在10月中下旬;1O℃以上的初日在5月中下旬,终日在9月中下旬。

全盟大部地区0℃积温在2500℃以上,西部二连、苏尼特右旗可达3000℃以上,东部东、西乌旗的东半部和南部不足25000℃初日大部在四月中上旬,终日在十月中下旬,相隔190天左右,二连和西苏一带可超过200天。

10℃大部地区在2000℃以上,东部局部地区低于1800℃,而西部可达2600℃以上。

10℃积温初日出现在五月份内,终日在九月的中下旬,间隔120天左右,局部超过140天。

降水 大部地区年降水量200—300毫米,自东向西递减,西部不足200毫米,东部大兴安岭西麓以及南部连接阴山余脉地区,接近400毫米。

锡盟在4~9月降水量在150~300毫米由东向西递减,植物生长关键期5~8月降水量在150~250毫米,西部有的地区在150毫米以下,锡盟属华北少雨干旱区之一,干燥度大部在1.5以上,湿润度大部分地区在0.6以下。降水虽少,但多集中在7~9月份,有利于植物生长,也存在着年度降水不稳定和季节降水不平衡的问题。

热量集中,5~8月是最丰富时期,降雨也集中在5~8月,降水量约占全年降水量的80%左右。5~8月太阳能辐射约占全年45%左右,是全年光照时间长、太阳辐射量强的时期。再加之日温差大等特点对植物生长,进行光合作用和有机物质的积累是非常有利的。

降雨量由东南向西北递减。最大降水量628毫米(太仆寺旗1959年),最小降水量83毫米(二连市1966年),降雨多集中在7、8、9三个月内。每年11~3月平均降雪总量8~15毫米,1977年10月26日~29日降雪总量达36~48毫米,降雪中心达58毫米。年平均相对湿度在60%以下,蒸发量在1500~2700毫米之间,由东向西递增。二连市最大蒸发量达到3150毫米(1963年)。蒸发量最大值出现在5~6月份。

风能资源 锡盟大部地区属风能丰富区。以月平均风速在≥2.5米/秒作为小型风力机的资源标准,其保证率均在90%以上,开发利用风能的前景广阔。年平均风速大部4~5米/秒,西部在5米/秒以上。最大风速在24~28米/秒,局部瞬时间可达34米/秒,大风日数(≥8级)全年大部在60~80天之间。3~5月兴盛风期,约占大风日数的40~50%,全年多偏西风。

气象灾害 锡盟气象灾害频繁。主要灾害是干旱和雪灾。降水量变率大,不但年际间不平衡,降水时空分布也不均匀,多春旱和夏旱。据资料统计表明,约每10年左右就出现一次特大雪灾(白灾)。除干旱、白灾外,还有黑灾(冬季草场无雪)、暴风雪、寒潮、大风、霜冻、冰雪等多种气象灾害,尤其是大风加速土壤水份蒸发、植物蒸腾、刮走牲畜、吹露种子、土壤风蚀、对生产十分不利。另外生长季短也是较为突出的不利气象条件。

【水资源】地表水 地表水系指河川径流的动态水。锡盟地表水资源很少,多年平均径流量为5.93亿米³,并主要集中在东部、东南部。有滦河水系为外流水系,乌拉盖水系和巴音河水系为内陆水系。

滦河水系,发源于河北省独石口东南向北流经正兰旗、多伦县后又复入河北省。流径锡盟长为254公里,流域面积6366公里²,占全盟总流域面积的lO.3%。

乌拉盖河水系,干流乌拉盖河,主要支流有彦吉嘎河、高力罕河、巴拉格尔河均发源于大兴安岭山地,年径流量2.4亿米³,流域面积为3.7万公里²,流经东乌旗、锡林浩特市,沿途地域广阔低平,湖泊、沼泽较多。

巴音河水系,巴音河由灰腾河、高格斯台河汇合而成,发源于浑善达克沙地东缘,流入呼尔查干诺尔。恩格尔河发源于兰旗浑善达克沙地西部,向北注入呼尔查干诺尔。其流域面积为5123公里²,占全盟流域面积的8.4%。

湖泊全盟大小湖泊有1363个,总蓄水量达35亿米。其中淡水湖泊672个,蓄水量达20亿米³。较大的有乌拉盖诺尔,水面216公里2。呼尔查干诺尔,水面110公里2。多为水质不好,不宜人畜饮用和灌溉的咸性水质。

地下水 锡盟共划分为六个水文地质单元,即大兴安岭西坡丘陵水文地质单元、乌珠穆沁盆地水文地质单元,上述二个单元地下水较丰富,水埋深<10米。阿巴嘎熔岩台地水文地质单元,苏尼特层状高平原水文地质单元、浑善达克沙地水文地质单元、察哈尔浅山丘陵水文地质单元、地下水资源较丰富,但地处高氟区,大部地区的饮用水含氟量超过国家标准。

全盟地下水资源量为30.25亿米³,可开采量为7.44亿米³。

水利建设 据1985年统计,共建各种水利工程1.9万处,其中大中型水库各一座,小型水库22座,总库容量3.135亿米³。机电井2095眼,简井14793眼,各项工程初步解决了11万公里2。人畜饮水问题,灌溉草场1500万亩,农田6.7万亩,治理水土流失47.94万亩。

各种水利措施促进了农牧业生产.但也存在不少问题,一是满足不了生产生活的需求,二是布局不尽合理,管理不善,效益差。【土壤资源】土壤类型多样 全盟共有16个土类、38个亚类、97个土属。主要土类有灰色森林土、黑钙土、栗钙土、棕钙土等。

灰色森林土分布在东乌旗的东北部和西乌旗的东部及南部的大兴安岭南段西坡、海拔1200米以上的中低山地,占全盟土壤面积的O.93%。

灰色森林土土层深厚,自然肥力高。但土壤冷凉、湿润、地势高,是主要的宜林土壤。

黑钙土是半湿润草甸草原的土壤。主要分布在东乌旗乌拉盖农管局—满都呼宝力格一线以东地区、西乌旗大兴安岭余脉低山丘陵,还有锡林浩特市灰腾梁、太仆寺旗、多伦县、正蓝旗低山丘陵垂直带有零星分布,黑钙土有机质含量较丰富,自然肥力较高,土层深厚,分布面积较大,地域广。是旱作农业区的较好土壤,一般都适合于农、林、牧业生产。

栗钙土是草原地区的主要土壤,全盟各地均有分布,占全盟土壤总面积的51.13%。粟钙土钙积层石灰含量较高,一般在0.8%—20%。是干草原地区土壤,建群植物以旱生、中旱生禾草、小灌木、半灌木为主。是主要牧业用地。

棕钙土是草原向荒漠过渡的地带性土壤。主要分布在西部的苏尼特右旗、苏尼特左旗以及阿巴嘎旗的西北部地区,约占全盟总土壤面积的17.71%。植物生长量小,有机质含量低。大部处在高平原和剥食残丘,土层薄、钙积层厚,多属于风蚀沙化区。

风砂土也是一种主要土类,分布于本盟中部的浑善达克沙地和西乌旗中部的嘎亥额勒斯沙地,其它地区也有零星分布,约占全盟土壤总面积的12.7%。风砂土地区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固定风砂土一经活化就会向半固定和流动风砂土方向发展,故应在保护的基础上合理利用。

另外还有石质土、粗骨土、沼泽土、灰色草甸土、盐土、碱土等。土地利用不尽合理 土地利用率虽高,但利用的不合理,无论农牧业用地还是种植业用地,长期处于掠夺式的过度利用。牧场超载,刈草场连年强度超割无修养生息之机,农业广种薄收,盲目扩大耕地。对土地的投入少,基础建设薄弱,草场退化、土地沙化日趋严重。农村、牧区、城镇乱占乱用土地也比较严重,保护、珍惜、用好每寸土地,充分发挥土地资源优势势在必行。

【生物资源】野生用植物资源 全盟共有野生种子植物1248种,分属于9l科,452属。按其生活型主要可分为乔木、灌木、半灌木、多年生草本和一、二年生草本等五大基本类群,其中饲用植物671种,占种子植物的51.3%。野生经济植物主要有:用于造纸的芦苇和草编的芨芨草及用的甘草、黄芩、防风、远志、知母等。食用的蕨菜、黄花、蘑菇等都有很高的经济价值。

野生动物(1)陆地野生动物资源:锡盟野生动物资源极其丰富,一类保护动物有:梅花鹿、盘羊、斑羚、丹顶鹤、白枕鹤。二类保护动物有:马鹿、驼鹿、猞猁、天鹅、细嘴松鸡、鸳鸯。三类保护动物有:雪兔、鹅喉羚羊、白鼬、伶鼬、黑琴鸡、大鸨、花屋榛鸡、灰鹤和各种猛禽。(2)常见的野生动物有:黄羊、狍子、野猪、獾子、麝鼠、狼、红狐、沙狐、香鼬、狸子、蒙古野兔等,飞禽有鸿雁、野鸭、环颈雉鸡、石鸡、斑翅山鹑、沙鸡、百灵鸟等。

(3)渔业资源:全盟可利用养殖水面179万亩。经济鱼类有7种,主要有:白鲢、花鲢、草鱼等。

全盟至2005年末拥有环境监测站4个,自然保护区8个,自然保护面积19251平方公里,其中,国家级保护区1个,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2个,盟级自然保护区1个,旗县级自然保护区4个。【农牧业资源】土地资源 2005年拥有耕地18.940万公顷,有效灌溉面积2.108公顷,播种面积20.387万公顷,林地面积561.2万亩,草原面积1930.54万公顷,可利用草原面积1807.33万公顷。

森林资源 锡盟森林资源贫泛,森林覆被率1.21%森林覆被率仅达1.0%,天然林面积占有林地面积的64%。天然林活立木蓄积为3856708米³,占林木总蓄积量的86.4%。天然林主要分布在东部和东南部山地。人工林多分布在锡盟南部旗县,主要是农田防护林和用材林。由于地域辽阔,树种资源较为丰富,有26科60属146种乔灌木树种,主要有:杨树、榆树、白桦、蒙古栎、云杉、山杏、沙棘、枸杞、锦鸡儿等。

草原资源 锡盟草原总面积占全盟总面积的96.8%,其中可利用草场面积占草场总面积的90%。全盟草原共有五种类型。

草甸草原主要分布在锡盟东北部和东部地区,是森林向草原过渡地段。总面积占全盟草原总面积的12.1%。主要植被是多年生草本植物,主要的代表种为贝加尔针茅和莠线菊。

典型草原主要分布在东经112°30′~117°30′之间,是锡盟草原的主体部分。具有代表性的植物群落有大针茅、克氏针茅、冰草、羊草、冷蒿等,旱生丛生杂草居多。

荒漠草原主要分布于东经112°30′以西的丘陵区。植物群落主要以旱丛生小禾草组成,混生有小灌木和半灌木,小针茅、多根葱等植物。其面积占全盟草原总面积的14%。

沙地草场主要分布在东西横贯锡盟中部的浑善达克沙地,占全盟草场总面积12%,植被以沙生植物为主,有小叶锦鸡儿,沙蒿建群。

除上述四大类型外,还有草甸、沼泽等草场,总面积占全盟草原总面积的16%。自60年代中后期以来,锡盟草地生境条件等发生了很大变化,由于人为活动的干扰,不合理的过渡利用,至80年代中期全盟约有近50%的草原发生了不同程度的退化。

拥有671种饲用植物中,分布面积广、草群中参与度大的主要饲用植物共有234种。可以驯化、引种、栽培的优良牧草有30余种,主要有驼绒藜、黄花苜蓿、羊草、野燕麦、披碱草、草地早熟禾等。

全盟有毒植物共有23种,主要是毛茛科的乌头属、驴蹄草属、翠雀花属、毛茛属、罂粟科的白屈菜属,大戟科的大戟属,瑞香科的狼毒属等。

在评价牧草个体等别的基础上,根据各等牧草在草群中所占的重量百分比,加之地形、土壤、饮水条件等因素,对天然草场进行了综合评价。

由表中可见良、中、优等草地面积占有优势,有利于放牧利用。牧草产量不高 根据草场牧草产量分级标准,全盟只有3~8级草场,无1,2级,即鲜草产量亩产在600公斤以下。并以6级居多,7级次之。综合评价 根据等与级的交叉评价,全盟共有20个组合,以I等7级所占比例最大,其次为。等6级、I等6级。由表可知,牧草产量不高,质量较好。

家畜资源 牛、马、羊、驼等草食家畜拥有量位居全国地区级首位,是国家重要的畜产品基地。在家畜资源中,尤以内蒙古细毛羊、苏尼特羊、锡林郭勒马、乌珠穆沁羊、乌珠穆沁白绒山羊、乌珠穆沁牛、草原红牛和苏尼特驼最为知名。其中,苏尼特羊和乌珠穆沁羊以其肉质鲜嫩响誉京城和中东国家,年出口数十万只,素有畜牧业王国之称。年肉类总产量20.8万吨,皮张产量791.4万张,绒毛产量1.65万吨,奶类产量14.3万吨,广袤的草地资源和丰富的畜产品为畜牧业、畜产品加工业提供了良好的资源条件。

第二篇:锡林郭勒盟二连浩特市自然概

锡林郭勒盟二连浩特市自然概况

二连浩特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的正北部,地处东经111°17′—112°25′,北纬42°55′—43°53′,,东西南三面与美丽富饶的苏尼特草原相邻,北与蒙古国东戈壁省扎门乌德市隔界相望,是我国与蒙古国接壤的唯一铁路口岸。市区距中蒙边境线仅4.5公里,是我国的北大门。二连浩特市是内蒙古自治区的计划单列市, 总面积4015平方公里,现建成城区面积11.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7.5万人左右,夏季高峰期最多可达10万人,其中有市籍户口近2万人。居住着汉、蒙、回、满、朝鲜等八个民族。

市人民政府驻地邮编:011100。代码:152501。区号:0479。拼音:Erlianhaote Shi。

【行政区划】设乌兰、东城、锡林三个街道办事处(辖14个社区居委会)和赛乌素科技园区、格日勒敖都苏木(辖4个牧业嘎查和1个生态移民区)。

【历史沿革】1966年设市。市名得自境内额仁淖尔盐地。“二连”系“额仁”的不同译音,意为有花纹的。“浩特”,蒙语,意为城市。

二连浩特在辽时属托州地,金时为蒙古各部落游牧之地,元时属中书省上都路,北元时属察哈尔部苏尼特鄂托克,清崇德七年开始属苏尼特右旗,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在二连盐池西北坡设立“伊林”驿站。光绪十五年(1899年),清廷架通了库仑(乌兰巴托)-张家口一线的电话线,又设电报局,并将该地标入了当时出版的地图集,名曰“二连”。民国七年(1918年)二连盐池成为张家口至库仑汽车运输线上的一个站点,站名“滂北”。

二连浩特市是随着集宁-二连国际铁路的建设而建立。1956年1月,北京-乌兰巴托-莫斯科国际铁路联运线开通,以二连车站为中心的建筑群变

成为二连浩特的雏形。1956年4月,锡林郭勒公署决定成立二连镇,隶属苏尼特右旗。1957年7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委员会决定二连镇升格为准县级,改名“二连浩特”,隶属锡林郭勒盟。1966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设市。1969年12月内蒙古自治区革委会决定,二连浩特市划归乌兰察布盟管辖。1980年5月重新划回锡林郭勒盟。1985年1月,自治区人民政府决定将二连浩特升格为准地级市;1985年6月,国务正式批准二连浩特市为甲类开放城市;1992年国务院批准为全国13个沿边对外开放城市之一。

【交通状况】 二连浩特交通比较发达,以二连为终点的集二铁路与集通、京包、京山和包兰铁路相接,可连接东北、华北、西北。同时还可通过二连抵达蒙古国、俄罗斯及东欧各国,被誉为欧亚大陆桥的桥头堡。公路运输更是四通八达,从二连乘班车可直达北京、天津、石家庄、大同、张家口、呼和浩特等 10 个大中城市。1992 年开通二连到蒙古国扎门乌德国际公路客货联运,进一步促进了两国经济贸易的繁荣与发展。另外,二连市目前正在拟建旅游支线飞机场,前期调研及论证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市区至恐龙遗址的砂石路已经开通; 208 国道赛汗塔拉至二连浩特段将于明年开工建设;二连浩特市至广西河口的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已列入国家十五计划的重点项目之中,目前已开工建设,这些国道的全线贯通将进一步促进口岸旅游业及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地形地貌】地处内蒙古高原中部,阴山山脉以北的层状高原区。地势较为平坦,由西南向东北缓缓倾斜,海拨910~1000米(市区964.8米),地势总走向南高北低,地形平坦。市区于二连盆地沉积带西缘,基本轮廓奠定于第四纪延续到三迭纪、白垩纪,土质以淡栗钙土夹沙砾土为主。区内有零星洼地,季节性积水。赛乌素东南的“那仁绍荣”、“哈日陶勒盖”为最高,海拔1016米,市区附近的“布朗音推饶木”南架子山为次高,海拔

964.3米,“额仁诺尔”为最低,海拔900米。

【气候资源】气候属中温带大陆性气候和干旱荒漠草原性气候,气候主要特征是:冬季寒冷漫长风雪少,春季干燥少雨风沙多,夏季干热降雨少,秋季天高气爽霜来早。年平均气温5.1℃,一月平均气温-16.2℃,极端最低气温-29.7℃,七月平均气温25.7℃,极端最高气温39.0℃。结冰期8个月,境内烤火期7个月。年日照时数3356.8小时,日照率76%。霜冻出现早,最早9月末出现,最晚5月末结束,无霜期仅121天左右。雨水分布不均,自南向北、自东向西递减。年际雨量变化大,平均降水量139.5毫米(1996年降水量最多256.9毫米,2001年降水量最少39.7毫米)。年平均蒸发量2695毫米,常年盛行偏西风,年平均风速4.1米/秒。

自然灾害主要受旱灾影响严重,降水量年季变率大,季节分配不均,基本属于“十年九旱”的气候特点。其次是雪灾(白灾)、寒潮、霜冻、干热风及风灾等自然灾害常有发生,给农牧业生产及居民生活带来一定影响。1962年旱情严重,当年发放救济费12300元。1981年8月1日,连降大雨,赛乌苏农场受灾,淹没大井4眼,柴油机4台,冲毁防洪坝200米,围墙300米,渠道200米,冲毁菜田200亩,损失约10万元。1986年7月12日,赛乌苏农场发生洪灾,房屋被冲,直接经济损失13万元。2004年夏季,全境发生煌灾,草原植被受到严重破坏。2005年,全境发生旱灾,草原植被和农牧民生产生活受到严重影响。

【水资源】地表无河流水系,水资源严重缺乏。能够开发利用的水源地有3处,分别为二连盐池东段、赛乌苏洼地和齐哈日格图。其中盐池为地下水、地表水汇集区,资源量8524万立方米,淡水层下部为咸水,水质差不能饮用。市区南24公里赛乌苏洼地为20米以内的浅层水,不适合饮用。齐哈日格图为地下古河道水源地,水质优良,是目前二连市区主要供水水源。

【土壤资源】二连浩特市位于锡林郭勒盟西北部,地处内蒙古高原“二连盆地"内,地势平坦,由西南向东北略倾斜,海拔高度897--975.6M,土壤分为三种类型:淡棕钙土面积68.15万亩,占总面积的97.08%,盐土面积1.7万亩,占总面积的2.56%;风沙土面积2486亩,占总面积的0.36%。

【生物资源】野生植物主要有灌木、半灌木植物和草本植物40余种,分属18科、35属。主要植物有戈壁针茅、小针茅、无芒隐子草、女蒿、冷蒿、沙生冰草、沙蒿、芨芨草、苔草、白刺、针茅、沙葱、砂等。其中常见的药用植物有麻黄、补血草、知丹等。此外还有念珠藻类的发菜,是一种营养价值较高的低等植物,富含人体所需的蛋白质和氨基酸,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科研价值。

野生动物种类比较少,主要有狼、狐狸、獾、黄羊、兔、鼠类、鹰、沙鸡、百灵、雀类,曾经有过盘羊、哦猴羚、天鹅、地鵏等珍稀鸟兽。

第三篇:漠河自然概况

漠河自然概况

漠河县位于黑龙江省西北部,地处大兴安岭山脉北麓,黑龙江上游南岸,是祖国最北部的边陲县城,面积18233平方公里,县辖四镇一乡,全县人口10万余人,是全国纬度最高的县份,素有“神州北极”的美誉。与俄罗斯赤塔州、阿穆尔州隔江相望,边境线长达到245公里,境内漠河口岸为国家批准一类客货口岸,边境贸易十分活跃。

漠河是祖国北方的“天涯海角”,拥有独特的旅游资源和神奇的自然景观。中俄大界河——黑龙江起源于漠河,沿江而下可尽览两岸秀丽景色和异国风光;夏季这里是避暑度假和领略美景的理想胜地,冬季则是滑雪、溜冰、览景、狩猎的绝世佳境;胭脂沟、雅克萨古战场、古黄金之路记载着漠河昔日辉煌;变幻莫测、五彩缤纷的北极光、绚丽晚霞与黎明曙光交织天际的“极昼”,向海内外游客展示着北国的独特风采。

漠河县:年平均气温:-5.5℃ ;平均气温在0℃以下的月份: 达8个月;平均无霜期:86.2天;年平均降水量: 460.8毫米;全年主风向: 西北风;积雪期: 240天左右;冰封期: 230天左右。

漠河生态良好,资源丰富,是名符其实的天然绿色宝库。地上森林广茂,有林地面积594000公顷,活立木总蓄积量6071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80.2%。丰富的自然资源为漠河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集成材、实木门窗、刨花板、胶合板等林木产品畅销国内外;地下蕴藏着沙金、岩金、煤炭、石墨、硼润土等30多种矿产资源,黄金开采久负盛名;野生动物种类繁多,有紫貂、飞龙、野鸡、雪兔等400余种,黑龙江冷水鱼享誉海内外;越桔、草莓、蘑菇、黄芪等山野果、山野菜、山药材遍布群山峻岭,林下植物保持了天然、纯净、名贵、无污染的特色,是绿色食品中的佳品,极具开发潜力。

漠河交通便利,飞机、铁路、公路、水路四路畅达,漠河机场已开通漠河—哈尔滨—北京,漠河—齐齐哈尔—哈尔滨,漠河—海拉尔—大连的三次航班,嫩林铁路干线纵贯全县,黑—漠、加—漠公路纵横交错,构成了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水路可通往哈尔滨市、佳木斯市及黑河市等地,辐射本省内陆,延伸周边省市。这里政策优惠、条件宽松,更是经商办厂,投资开发的理想之地。

近几年来,漠河县把加强生态文化建设作为提高城市文明程度的战略举措来抓,取得了显著成绩。先后荣获“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国家卫生县城”、“全国绿化模范县”、“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国家级边疆文化长廊建设先进县”、“省级文明村镇建设先进县”、“全省社区建设示范县”,“国家生态教育基地”等荣誉称号,北极乡北极村率先跨入国家级文明创建工作先进行列,获得“全国文明村镇”荣誉称号。松苑社区被中央文明办、文化部命名为“全国文化先进社区”称号,阳光社区被评为“省级文明小区”。

美丽、开放、文明的漠河欢迎世界的朋友来“神州北极”领略大界江、体验大冰雪、感受大森林的宽广壮美。

第四篇:锡林郭勒盟_十二五_科技发展规划

锡林郭勒盟“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

编制工作方案

为编制好我盟“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按照盟发改委《关于申报全盟“十二五”专项规划的通知》(锡发改字[2009]647号)文件要求,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锡盟科技发展“十二五”规划的编制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准确把握我盟科技发展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立足科学发展,着重解决制约我盟科技发展的重大问题,明确“十二五”时期工作的基本思路、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等,使其成为指导全盟未来五年科技发展的行动纲领。

二、基本原则

(一)突出重点,统筹兼顾。贯彻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根据全盟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对重点产业技术进步进行较详细规划,明确发展目标、重点任务、主要方向,同时也要充分考虑其他产业的发展对科技支撑的需求。

(二)科学先进,切实可行。规划的目标、任务及主题,不仅要起到支撑发展的作用,也要起到引领未来的作用,而且要建立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有较好的实现条件和保障措施。1

(三)立足全盟,上下衔接。围绕锡盟经济社会总体发展目标和重大需求,确定科技发展重点,注重与自治区级科技发展规划、与盟级其他部门专业规划、与各旗县市区的科技发展规划相衔接,统筹协调,保证规划对全盟科技发展的宏观指导作用。

(四)以人为本,加强创新。充分体现创新人才在科技发展中的核心地位,把调动科技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放在突出位置。将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技发展战略重点和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优化科技力量布局和创新资源配置。

三、主要任务和分工

全面总结分析全盟“十一五”科技工作取得的成效、科技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十二五”期间科技发展的基本思路、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等。

(一)总结全盟“十一五”工业企业科技工作取得的成效、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研究我盟工业科技发展趋势,提出“十二五”期间全盟工业科技发展的总体目标、具体目标、产业重点领域及主要任务和优先主题;提出全盟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的总体目标及政策和措施等。工业科负责完成。

(二)总结全盟“十一五”农牧业及社会科技工作取得的成效、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研究我盟农牧业及社会科技发展趋势,提出“十二五”期间全盟农牧业及社会科技发展的总

体目标、具体目标、产业重点领域和主要任务及优先主题;提出全盟农牧民科技培训的总体目标及主要任务和措施等。农牧科负责完成。

(三)总结全盟“十一五”知识产权工作取得的成效、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十二五”期间全盟知识产权工作的的总体目标、主要任务和政策措施。知识产权科负责完成。

(四)总结全盟“十一五”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工作取得的成效、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研究全盟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发展趋势,提出“十二五”期间全盟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工作重点及发展目标。人教科负责完成。

(五)总结全盟“十一五”信息化工作取得的成效、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研究全盟科技信息工作、科技服务业发展趋势,提出“十二五”期间全盟科技信息、科技服务业等工作重点及发展目标。盟科技信息资源开发中心负责完成。

(六)各旗县市(区)科技局应配合盟局有关科室,做好“十一五”科技工作总结,提出“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相关建议和意见,积极提供相关材料等。

(七)由计划科汇总形成总体规划草案。

四、进度安排

根据工作实际和规划编制的具体要求,我盟“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编制工作进度大体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准备和前期研究阶段):2009年11月至2010年3月底。前期准备和调研工作,对“十一五”期间负责的工作进行全面系统的总结和评估,形成书面材料,在此基础上,提出“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的基本框架与思路。

第二阶段(基本思路及规划框架研究阶段):2010年4月至6月底,起草形成全盟“十二五”总体规划基本框架,并参照自治区“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对本级规划进行衔接。征求对规划基本思路的意见和建议。

第三阶段(规划完善阶段):2010年7月至12月底。认真起草全盟“十二五”科技规划草案;广泛征求社会各界对规划草案的意见和建议,组织专家开展咨询论证工作;吸纳各方面意见和建议,根据全盟“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和专家的意见,对《规划》进行修改完善后,形成草案,征求有关部门及社会公众的意见,提交盟发改委或盟行署审定。

五、保障措施

(一)成立领导机构。成立锡盟“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并下设办公室(设在计划科),全面负责“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编制的组织和领导工作,协调解决规划编制过程中出现的重大问题。

锡盟“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名单如下: 组 长: 朝鲁门锡盟科技局局长

副组长: 赛音吉亚 锡盟科技局副局长

孙志坚锡盟科技局副局长

梁德锡盟科技局副调研员兼计划科科长 成员:各旗县市科技局局长,盟科技局各科室负责人及局属各二级单位负责人。

办公室主任:梁德

办公室设在盟科技局发展计划科。

(二)加强调查研究。为保证“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编制的科学性和可行性,盟科技局要协调有关部门,采取多种形式,组织开展前期调研工作,加强对“十二五”时期我盟科技发展全局性、战略性重大问题的前瞻性研究,理清长远发展思路。要对一些关系我盟科技发展的重大问题进行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重点对科技发展思路、目标和任务等进行研究,为编制好“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打好基础。

(三)进行专家咨询论证。聘请盟发改委、盟经委、盟农牧业局、盟财政局、盟教育局、盟卫生局等相关部门的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对 “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编制工作进行指导和论证,适时组织召开高层次的专家座谈会或研讨会,为高起点编制我盟科技发展规划提供智力支持。

(四)做好衔接工作。“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的草案要及时报盟发改委,与盟总体规划进行衔接,报自治区科技厅与自

治区科技发展规划进行衔接。

第五篇:锡林郭勒盟牧区居民生活状况

锡林郭勒盟牧区居民生活状况

调查报告

2011-8-28

郝科 2008110

08HND2班

胡少宏 20081105796 08HND2班

王威 2008110

08HND2班

郭东霞 20081105809 08HND2班

柴娜 2008110

08HND2班

目录

一、题目

二、概述 1 调查目的 2 调查对象与内容 3 调查的时间与地点 4 调查意义

三、调查方法 1 调查对象 2 资料收集方法

四、调查情况分析 牧区居民与城镇生活差距现状 造成牧区居民与城镇居民生活差距的原因 3 缩小城镇与牧区居民生活水平的建议与对策

二、概述

一,调查目的

进入21世纪,锡林郭勒盟经济发展步入了快车道,城乡居民收入不断增加,人民生活水平得到空前提高。在经济高速增长的过程中,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却呈现出了不断扩大的趋势。虽然近年来盟委、政府在“三农”问题上采取了一系列积极措施,各项惠农政策有效落实,使农民收入有了大幅度提高,但城镇居民收入增长速度仍然快于农民收入增速,城乡居民收入和消费差距仍在不断扩大,我们针对关注并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对建设和谐锡林郭勒具有重要意义。

二、调查对象及内容

调查对象:锡林郭勒盟牧区居民生活状况

内容:个人基本情况,日常消费状况,居住交通状况,医疗状况,生活状况自评五个方面。

三、时间及地点

2011年 8月1日——8月25日 在锡林郭勒盟东乌旗,西乌旗,阿旗,苏尼特左旗,兰旗,太卜寺旗六个旗县分别进行了考察。

四、调查意义

我们针对锡林郭勒盟牧区居民生活水平进行了有效的考察与统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新时期党和政府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而缩小城乡差距,统筹城乡发展,既是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重中之重,又是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的关键环节。我们对于数据的统计与解析对建设和谐锡林郭勒与改善农牧区居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三、调查方法

一、调查对象

针对牧区居民,我们采用家庭上门访谈的方式与之进行交流。这样的调查方法比较客观真实。更能反映出居民的生活状况与消费水平,同时,也能赢得牧民的支持与信任。

二、资料搜集方法

我们主要采用了问卷调查法,总共发放了60份问卷,有效收回60份。所有问卷均当场填写,当场收回.有效回收率达100%。问卷分为五个部分:个人基本情况,日常消费情况,居住交通情况,医疗情况与生活状况自评。

除此之外,我们还采取了网上查阅资料,试点调查法,与文献收集法等多种资料搜集方法来补充说明一些基本的数据与信息。

四、调查情况分析

一、城镇与牧区居民生活差距现状

(一)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1、城镇居民收入情况。2011年全盟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3419元,同比增长19.2%。收入水平是2010年的3.18。高于全区平均水平5688元,增速高于自治区0.6个百分点。工薪收入、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在城镇居民收入中所占比重分别为80.9%、6.7%、3.7%、8.7%,工薪收入仍然占主导地位。

2、牧民收入情况。2011年全盟牧民人均纯收入达5155元,同比增长11.8%,为2010年的3倍。工资性收入、家庭经营纯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在农牧民纯收入中所占比重分别为38.7%、50.3%、4.6%、6.4%,工资性收入所占比重逐年提高,牧民来自二、三产业所得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超过60%。

3、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变化趋势。居民收入差距从1990年以来,尽管个别年份出现短暂回落,但整体呈现拉大趋势。201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0419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5155元,城乡居民收入比率达到2.85(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民人均纯收入之比,以农民人均纯收入为1,下同),绝对收入差距达到13264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低于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3.4个百分点。2010年与1990年相比:用收入比率衡量的城乡收入差距由1.96扩大到2.85;其间,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农民纯收入平均增速分别为18.3%和15.9%,城镇居民收入增长速度明显快于农民收入,城乡人均收入差距平均每年增加710元。我盟2.85的城乡居民收入比率虽然比自治区的3.10低,但已经超出合理范围(国内外公认的合理城乡居民收入比率应为1.5至2之间),而且从趋势上看,仍有进一步加大的可能,因此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另外,随着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和农村人口转移步伐的加快,大量农民进入城镇,由于这些农民大多没有固定职业,仅靠打工为生,收入不稳定,形成了城镇中一个相对贫困的阶层,这就增大了城镇低收入群体,使得城镇居民间原本较大的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2008年全旗城镇居民最高收入组与最低收入组收入之比为5.3:1,到2010年拉大到6.3:1, 而居民的实际感觉可能会比这一统计结果更大。

(二)城镇与牧区居民消费差距

全盟城镇和农村消费市场商品零售总额分别由2001年的2.64亿元、2.46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28.11亿元和11.89亿元,年均分别增长34.4%、21.8%。2008年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消费额分别达到14821元和5993元,较2007年分别增长9.8%、8.1%。增速基本接近,表明全盟农村生活消费市场近年来呈快速发展态势,城乡居民的消费水平逐步缩小,这既是缘于社会产品的日益丰富和农民消费观念的转变,更是缘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提高牧民生活水平带来的实惠。但总量相差却达到1.5倍,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不足城镇居民的五分之二,相当于城镇居民2002年的消费水平。从消费支出情况看,全旗城乡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分别由2001年的4712元、1008元增加到2010

年的14821元和5993元。城镇居民生活消费支出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由2001年的79.6%下降到2010年的72.6%;农民生活消费支出占纯收入的比重由2001年的57.7%上升到2010年的83.8%,牧民生活消费需求增长较快,同时从另一侧面反映出牧民收入增长缓慢。另外,城乡消费支出结构也存在着较大差异,体现在消费层次上,城镇居民更加注重品质上的要求,吃讲营养,穿讲美观,用讲品牌,而农村居民则是首先改善基本居住条件和生存环境,有钱先盖房仍然是牧民传统消费模式。

二、牧区与城镇居民生活差距扩大的成因

城乡居民生活差距表现在诸多方面,但归根结底是由收入差距造成的,收入水平决定消费水平,消费水平决定供给水平,供给水平决定生活水平。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直接原因是农民收入相对于城镇增长较慢。制约城乡居民收入不能同步增长的原因,除农业效益比较低这一产业特性外,还有体制和政策等深层次的原因。

(一)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是城乡收入差距存在的历史原因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机制的引入,城乡要素流动的范围和规模不断扩大,城乡关系有所改善。但是,由于

二元经济结构体制尚未从根本上发生改变,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依然向城市倾斜,城乡结构的失衡状态造成资金、土地等生产要素从农牧业流向工业,从农村流向城市,城乡“剪刀差”极大地促进了城市工业的发展,也拉大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而且随着市场经济的发育,资产等要素带来的非劳动收入可能还会增加,这就使可以取得非劳动收入的群体(城镇高收入者)与贫困群体(牧区低收入者)收入差距出现继续扩大的趋势,这是原因之一。第二,城乡劳动生产率差异导致城乡收入差距。城乡经济发展逐步形成两个经济单元和两种发展水平,牧民主要从事第一产业,城镇居民主要从事二、三产业,而第一产业由于生产周期相对较长,又受到自然因素的制约,采取一家一户的小农经营模式,劳动生产率低下,使牧民经营收入增长乏力。再加上随着大量青壮年劳动力进入城市务工,牧区只剩下中老年人和妇女,农村劳动力的低素质积累效应更加明显,导致城市劳动力价值远高于农村劳动力价值。第三,城乡劳动力就业待遇差异也是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重要因素。城市劳动力就业相对稳定,有固定的工资和补贴,退休后还有社会统筹的退休金保障生活;而牧民就业则处于松散和放任状态,多数进城务工经商的农民“移而不迁”,没有稳定的职业,收入不稳定。尽管这几年我盟牧民工资

性收入有了较大增加,但仍然只占总收入的约三分之一,而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中工薪收入则占到80%左右。

(二)基础建设投资和社会消费品及服务项目供应倾斜,是城乡生活差距拉大的现实因素

在市场配臵资源占主体的体制条件下,由于第一产业的弱质性,以及城镇建设发展步伐的加快,使流入农村的资金份额不断减少。就我盟而言,2007和2008年全旗农村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仅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1.1%和0.8%,大量投资集中于城镇。在金融政策支持方面,现在的一些信贷政策给低收入群体和高收入群体带来的机会并不平等。牧民贷款相对困难,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牧民的发展机会和增收空间。另外近年来物价的大幅上涨,增加了牧民的负担,直接影响到牧民的生活质量。相对而言,物价上涨对牧民生活所带来的压力远大于城镇居民。

(三)医疗卫生、教育和社会保障等公众用品上的差别进一步拉大了城乡居民生活差距

长期以来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发展使城市建设越来越好,牧业发展进展缓慢。如果将城市居民所享受的社会公共用品进行量化,那么城乡居民生活差距将达到四至五倍。在牧区,卫生资源短缺,医疗设备不尽人意,师资力量和

教学设备质量低且配备较差,牧区社会保障体系相对城市而言功能较弱,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现象时有发生,这些与日新月异的城市发展形成鲜明的对比。

三、缩小城镇与牧区差距的对策建议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是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所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很难在短时期内得到逆转。调整现有政策,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党的十七大提出了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农牧区建设,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发展目标,为缩小城乡差距提供了重要契机。

(一)促进城乡二元结构向城乡一体化转变 从现阶段经济发展需求看,准旗城乡经济发展关系日益密切,城市经济的发展需要向牧区拓展,需要牧区土地、水资源和劳动力的支持,而牧业经济的发展也急需工业现代化的支持,广大牧民更是需要分享工业化和城市化成果。首先,要科学统筹发展,突破影响城乡一体化的体制障碍,将城乡发展纳入统一规划,明确定位城市建设和牧区建设的相互补充作用,整体推进城乡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城乡就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城乡规划建设与生态环境建设、城乡社会保障与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第二,继续落实“以

工促牧,以城带乡”政策,加大工业生产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对与牧区经济发展相关的生产和企业实行优惠政策。统筹城乡资源配臵,搭建城乡共享的资源要素平台,加强城乡之间资本技术、人才和信息方面的交流与合作。第三,继续加大牧区劳动力培训转移力度,加快牧区的城市化建设和农牧民的非农化、现代化转变,取消城乡户籍区别,建立生产要素自由流转机制,积极实现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工业向园区集中,农民居住向城镇集中。通过牧区人口有序流入城市和城市建设向农村拓展,建立必要的牧民用工长效管理机制和劳动保障制度,实现工农平权,把农民变为产业工人,提高农牧民工资收入水平。此外,锡林郭勒盟城镇低收入阶层以进城牧民为主,因此应进一步加强对城镇低收入群体的扶持和保障力度,使牧民能进城、能留下、能稳定。第四,大力发展牧区第三产业和劳动密集型工业,让牧民在家门口就可以利用闲暇时间务工,既不误放牧,解决牧民的后顾之忧,又可以消除因牧民从业的不稳定而带来的收入不稳定,同时还可以带动农村消费市场繁荣发展。

(二)提升农牧业生产水平,促进农民家庭经营收入提高

城乡居民生活差距拉大,不是因为城镇居民收入过高,而是因为牧民收入较低。牧区经济的滞后发展是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拉大的根本原因。因此发展农村经济是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捷径。一要加大公共财政向牧区倾斜力度,让牧民享有更多政策性收入;二要坚定不移实施集中发展战略,继续推进农牧业规模化经营,把生产要素向优势区域和产业集中,把现代化的大型工商企业引入农业开发领域,用工业化理念办农业,实现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经营,提升生产效率,我旗在这方面已经有了有益的探索,对增加农牧民收入成效显著。三要稳定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和农产品价格,降低生产成本,保证牧民稳定增收。

(三)加速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努力缩小城乡差距

按照我盟农牧业“三区”划分,找准突破口,集中力量建设一批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大牧区基础建设投入,从水、电、路、讯、医、教等方面入手,进一步改善牧区生产生活条件。大力发展牧区社会事业,为牧区提供与城市均等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满足牧民日益增长的生产和消费需求,提高牧民生活质量,促进牧区社会全面进步。另外,要加快对牧民文化素质和专业技能的培训,促其转变观念,提高素质,使牧区人口向城市转移具备相当于城市居民的文化基础和良好素养,提升就业能力和收入水平。

下载锡林郭勒盟自然概况word格式文档
下载锡林郭勒盟自然概况.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锡林郭勒盟禁牧区养老保险实施办法

    锡林郭勒盟禁牧区养老保险实施办法(试行) (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盟农牧业局 盟财政局) 第一条 为解决禁牧区牧民的养老问题,保障其达到退休后的基本生活,根据《自治区人民政府......

    锡林郭勒盟旅游宣传促销情况汇报

    锡林郭勒盟旅游宣传促销情况汇报 锡林郭勒盟旅游宣传促销情况汇报 2011年是国家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第一年,我盟旅游工作将紧紧围绕国家旅游局、自治区旅游局和锡林郭勒盟盟委......

    内蒙古锡林郭勒盟镶黄旗工业经济发展情况(精选5篇)

    内蒙古锡林郭勒盟镶黄旗工业经济发展情况近年来,镶黄旗旗委、政府审时度势,按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加强政府的引导、扶持和调控,加快发展配套产业和精深加工产业,培育产业......

    锡林郭勒盟2016年邮政行业经济运行情况

    锡林郭勒盟2016年邮政行业经济运行情况 2016年全盟邮政行业业务总量累计完成9856.52万元,同比增长25.73%;业务收入累计完成14180.86万元,同比增长28.58%。 (一)邮政普遍服务业务......

    锡林郭勒盟金融工作办公室2010年工作总结

    锡林郭勒盟金融工作办公室2010年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盟金融办紧紧围绕全盟经济建设中心工作和重点工作,充分发挥积极性和主动性,强化服务意识,创新工作思路,全力推进地方金融体系......

    有关锡林郭勒盟义务教育的调查报告(5篇范例)

    有关锡林郭勒盟义务教育的调查报告目的:更为全面深入地了解锡林郭勒盟的义务教育情况时间:2010年8月地点:锡林郭勒盟一、前言从“马背学校”到苏木乡镇集中办学,再到苏木学校撤......

    自然[合集]

    自然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自然孕育了天地万物,并赋予她们美貌。可惜我不是谢灵运,面对青山绿水却无法用诗篇吟颂。我只能用我心灵的相机照下这绚丽奇葩,来感受自然的妩媚。 镜头......

    锡林郭勒盟煤炭开发及转化项目进展情况[精选五篇]

    锡林郭勒盟煤炭开发及转化项目进展情况〖发布日期:2009-04-28〗 锡盟煤炭资源丰富,有百余个含煤盆地,褐煤总储量在全国居第一位,已做过不同程度地质工作的100多个煤田预测储量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