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河北省农业厅三定
河北省农业厅
http://www.xiexiebang.com 点击次数:667
2010-01-22 09:30
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文件
冀政办〔2009〕55号
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关于印发河北省农业厅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
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
各设区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
《河北省农业厅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已经省政府批准,现予印发。
二○○九年九月四日
河北省农业厅
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
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河北省人民政府机构改革方案〉的通知》(厅字〔2009〕14号)和《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省政府机构设置的通知》(冀政〔2009〕46号),设立河北省农业厅,为省政府组成部门。
一、职责调整
(一)取消已由省政府公布取消的行政审批事项。
(二)增加农业转基因生物生产加工许可职责。
(三)增加饲料生产企业设立条件审查和动物源性饲料安全卫生审查职责。
(四)加强农产品产需调控,引导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产品有效供给和总量平衡、结构合理。
(五)强化农产品和农业生产资料的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六)加大对农业产业化的引导、扶持,促进农业一体化水平的提升。
(七)加强对生态农业、循环农业、农业生物质产业的指导服务和监督管理,促进农业资源合理配置和农业可持续发展。
二、主要职责
(一)拟订种植业、畜牧业、渔业、农业机械化、农垦等农业各产业(以下简称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政策、发展战略、中长期发展规划并指导实施,参与涉农的财税、价格、金融保险、进出口等政策制定,组织起草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草案,推进农业依法行政。
(二)承担完善农村经营管理体制的责任。提出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稳定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政策建议,指导农村土地承包、耕地使用权流转和承包纠纷仲裁管理。指导、监督减轻农民负担和村民筹资筹劳管理工作,指导农村集体资产和财务管理。拟订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规划与政策并组织实施,指导、扶持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和农产品行业协会建设与发展,负责对种植业、畜牧业、渔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管理、扶持和服务。
(三)指导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生产,组织落实促进主要农产品生产发展的相关政策措施,引导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产品品质的改善。会同有关部门指导农业标准化、规模化生产。负责提出农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和方向、财政性资金安排的意见,按规定权限审批、核准省规划内和年度计划规模内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编报部门预算并组织执行。提出扶持农业农村发展的财政政策和项目建议,经批准后制定实施方案并指导实施。
(四)促进农业产前、产中、产后一体化发展,组织拟订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政策、规划并组织实施。提出农业产业保护政策建议。指导农产品加工业结构调整、技术创新和服务体系建设。提出促进大宗农产品流通的政策建议和主要农产品的进出口建议。制定大宗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与发展规划。培育、保护和发展农产品品牌。
(五)承担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责任。依法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发布有关农产品质量安全状况信息,负责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提出技术性贸易措施的建议。参与制定农产品质量安全省级标准并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实施。指导农业检验检测体系建设和机构考核。依法实施符合安全标准的农产品认证和监督管理。组织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监督管理。
(六)组织、协调农业生产资料市场体系建设。依法开展农作物种子(种苗)、草种、种畜禽、水产苗种、农药、兽药、饲料、饲料添加剂的许可及监督管理。制定兽药质量、兽药残留限量和残留检测方法省级标准并按规定发布。依法负责渔船、渔机、网具的监督管理。拟订有关农业生产资料省级标准并会同有关部门监督实施。开展兽医医疗器械和有关肥料的监督管理。指导农业机械化发展和农机安全监理。
(七)负责农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治。起草动植物防疫和检疫的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草案。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动植物防疫检疫政策并指导实施,指导动植物防疫和检疫体系建设。组织、监督对省内动植物的防疫检疫工作,发布疫情并组织扑灭。组织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普查。组织兽医医政、兽药药政药检工作。负责执业兽医的管理。
(八)承担农业防灾减灾的责任。监测、发布农业灾情,组织种子、化肥等救灾物资储备和调拨,提出生产救灾资金安排建议,指导紧急救灾和灾后生产恢复。
(九)管理农业和农村经济信息,监测分析农业和农村经济运行,开展相关农业统计工作。发布农业和农村经济信息,负责农业信息体系建设,指导农业信息服务。
(十)制定相关农业科研、农技推广的规划、计划和有关政策,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全省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和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实施科教兴农战略,指导农业领域的高新技术和应用技术研究,组织实施相关农业科研专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推广工作。组织引进国内外农业先进技术,指导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负责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负责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监督管理。
(十一)会同有关部门拟订农业农村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并组织实施,指导农业教育和农业职业技能开发工作,参与实施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工程。参与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工作,会同有关部门依法实施农业农村人才专业技术资格和从业资格管理。
(十二)参与农业资源区划工作,指导农用地、渔业水域、草原、宜农滩涂、宜农湿地以及农业生物物种资源的保护和管理,负责水生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拟订耕地及基本农田质量保护与改良政策并指导实施,依法管理耕地质量。运用工程设施、农艺、农机、生物等措施发展节水农业。会同有关部门处理重大渔事纠纷,维护国家海洋和淡水管辖水域渔业权益。负责远洋渔业管理。依法行使渔政、渔港和渔业船舶检验监督管理权。
(十三)制定并实施农业生态建设规划,指导农村可再生能源综合开发与利用,指导农业生物质产业发展和农业农村节能减排,承担指导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有关工作。划定农产品禁止生产区域,指导生态农业、循环农业等发展。负责保护渔业水域生态环境。牵头管理外来物种。
(十四)承办农业涉外事务,组织开展农业贸易促进和有关国际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参与农业对外援助政策和规划制定,协助有关部门组织实施农业援外项目,组织有关国际公约的履约和协定的执行等相关工作。
(十五)承办省政府交办的其他事项。
三、内设机构
根据上述职责,河北省农业厅设24个内设机构:
(一)办公室。
协调机关日常工作,负责起草综合性文件、报告;承办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工作;负责文电、会务、机要、档案等工作;承担信息、安全、保密和信访工作;管理机关行政事务与财务工作;承担新闻发布和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承担重大突发事件应急综合管理有关工作;指导农业宣传工作;拟定机关规章制度并组织实施;牵头协调系统与农业行业安全生产。
(二)人事处。
承办机关和直属单位的人事、劳动工资、机构编制工作;承担农业职业技能开发工作;参与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开发工作;会同有关部门依法实施农业农村人才专业技术资格和从业资格管理;承办指导社会团体有关事宜。
(三)产业政策与法规处(农业综合执法工作办公室)。
组织拟订农业产业政策,提出农业产业保护和发展的政策建议;组织开展农业农村经济重大问题调研,提出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建议;承办农业农村经济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草案的起草工作;指导农业行政执法体系建设;承担农业行政复议,组织行政应诉与听证工作;承担机关规范性文件的合法性审核工作。
(四)农村经济体制与经营管理处。
提出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政策建议;指导农村土地承包、耕地使用权流转和承包纠纷仲裁管理;提出种植业、畜牧业、渔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的政策措施;指导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建设、财务、资产管理和审计;承担监督减轻农民负担和村民“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管理工作;参与农村综合改革和社会事业发展工作,指导组织农村改革实验区工作。
(五)市场与经济信息处(河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局)。
提出大宗农产品和重要农业生产资料的流通及价格政策建议;拟订农业和农村经济信息体系、全省大宗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规划并组织实施;监测分析农业和农村经济运行;承担农业统计有关工作,发布农业和农村经济信息,指导农业信息服务;承担培育、保护和发展农产品品牌有关工作;组织协调菜篮子工程;组织拟订农产品及相关农业生产资料省级标准的有关工作;组织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风险评估和信息发布工作;组织指导农业检验检测体系建设和机构考核工作;组织农产品质量认证工作;承担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的综合协调工作。
(六)计划财务处。
拟订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战略、中长期发展规划,编制年度计划,负责提出扶持农业和农村发展的财政、信贷和保险等政策建议;引导农业各产业结构调整;承担农业固定资产投资和农业开发的相关工作;参与农业资源区划工作;编报部门预算并组织执行;负责提出扶持农业农村发展的财政支持和项目建议,经批准后监督实施;指导、监督系统财务、国有资产、政府采购管理工作;组织开展内部审计工作。
(七)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处。
承办农业涉外事务,承担农业贸易促进和有关国际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工作;承办系统外事管理与接待工作。
(八)科技教育处(外来物种管理办公室)。
承办全省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和产业技术体系建设相关工作;承担农业科研、技术引进、成果转化和推广工作;指导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工作;组织农民从业技能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工作;承担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和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监督管理工作;承担指导农用地、宜农滩涂、宜农湿地、农业生物物种资源的保护和管理工作;承担指导生态农业、循环农业和农村节能减排工作;承办外来物种管理的相关工作;指导农业教育工作。
(九)粮油作物处。
拟订粮油作物发展的政策、规划、计划并组织实施;指导种植业结构和布局调整及标准化生产工作;承担耕地质量管理和发展节水农业的相关工作;发布农情信息,组织抗灾救灾和救灾备荒种子、化肥等生产资料的储备和调拨;承担种子(种苗)审批和肥料、农药登记及监督管理的有关工作;组织实施农作物遗传资源保护;承办省内和进出境植物检疫的有关事宜;组织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的普查;指导农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治事宜。
(十)经济作物处。
研究提出经济作物生产发展重大技术措施,指导经济作物生产;研究提出经济作物产品结构调整、质量改进、效益提高以及贮藏、加工、流通方面的政策和措施;收集、分析和发布经济作物产品产销动态;参与经济作物品种审定。
(十一)河北省农业机械化管理局。
拟订农业机械化和设施农业的政策、规划、计划并组织实施;提出农业生产机械装备的技术要求和发展要求,引导农民使用新型农机产品;拟订省支持推广的农机产品目录;承担拟订农机作业规范和技术标准工作;承担依法组织实施农业机械安全监理和试验鉴定等有关工作;依法组织对在用的特定种类农业机械产品进行调查;指导农机作业安全和维修管理。
(十二)河北省农垦局。
拟订农垦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年度计划并组织实施;指导农垦经济结构调整、资源保护开发利用;协调农垦经济体制改革,提出扶持农垦经济发展改革建议;负责农垦业信息统计;负责重大投资项目的立项申报,经批准后组织实施;指导农垦系统开展现代农业示范建设,承办系统职业技能开发工作。
(十三)河北省人民政府农业产业化办公室。
负责河北省人民政府农业产业化工作领导小组日常工作;组织编制全省农业产业化和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战略、中长期发展规划及年度工作计划,经批准后组织实施;提出推进农业产业化和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措施建议;负责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产品加工企业行业指导;负责组织农业产业化区域特色产业、省级龙头企业、省农产品加工基地认定;承办农业产业化国家龙头企业的审核申报;参与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负责省级农业产业化和农产品加工项目评审论证、筛选申报工作,经批准后组织实施;承办项目统计、项目库建设与监测工作;组织引导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产品加工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推进品牌建设;组织开展重点企业人才培训;组织协调金融机构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合作对接;协调相关企业的招商引资,对外宣传推介工作。
河北省畜牧兽医局。
(十四)综合处。
协助局领导处理日常工作,负责局内文电、会务、保密、信息、信访、安全、后勤、政府信息公开等工作;负责综合性文件、报告的起草;承办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工作;负责重要议定事项的督办;提出行业发展规划、投资计划建议;编制行业基本建设、扶持产业发展项目、财政专项资金规划与申报,经批准后组织实施;承担行业财政资金预决算执行编报与管理;协调指导行业普法执法、行政许可、安全生产工作。
(十五)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处。
承担组织落实有关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工作;依法组织开展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工作;负责编制畜产品质量安全的标准和操作规程,并组织实施;组织实施畜产品及投入品质量检测、畜产品质量安全状况的风险评估、预测预警工作;组织协调畜产品质量安全重大事件、违禁投入品案件的查处和打假工作;制定畜牧兽医科技发展规划,组织重大科研项目和技术推广项目的遴选、申报和实施;指导行业科技推广与培训工作。
(十六)畜牧与草原处。
负责拟订畜牧业规划、计划,指导畜牧业结构布局、标准化生产和规模饲养;负责畜牧业统计信息工作,提出促进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建议;组织畜禽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和畜禽遗传资源普查、保护与开发利用工作;承办畜禽遗传资源、种畜禽等行政许可工作;拟订畜禽饲养、品种改良等方面的技术规范和标准并指导实施;负责奶畜饲养及生鲜乳生产、收购环节的监督管理;拟订草原建设保护规划、计划并组织实施;拟订草原防火规划、计划,负责草原防火体系与责任制建设,协调监督草原防火工作;负责草原防火指挥部办公室日常工作;组织草原资源普查、自然保护区及草原珍稀濒危植物保护工作;组织草种繁育体系建设,负责草种品种审定及行政许可工作;指导草种质资源保护与合理开发利用;指导草原鼠害、病虫害、毒害草及其他草原自然灾害的监测预警和防治工作。
(十七)防疫监督处。
负责动物防疫、检疫和动物卫生监督管理法律、法规的贯彻实施,组织起草有关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草案和技术规范与标准;组织拟订动物疫病防治、动物及动物产品检验检疫工作的规划、计划,负责组织指导动物疫病防疫和检疫监督执法工作;组织制定重大动物疫情应急工作实施方案并组织实施;负责制定动物疫情监测计划,组织动物疫情调查、分析、评估、报告与发布等疫情管理工作;承担省防治重大动物疫病指挥机构日常工作。
(十八)医政药政处。
负责兽医医政、兽药药政法律、法规的贯彻实施,起草我省有关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草案和技术规范;拟订兽医机构和队伍建设规划;承办官方兽医、动物诊疗机构、兽医执业人员的资格认定与监督管理工作;承担兽药监督管理工作;负责兽药生产许可、经营与广告的审核审批工作;制定兽药质量和兽药残留监控计划并组织实施。
(十九)饲料处(河北省饲料工作办公室)。
负责贯彻执行国家饲料行业法律、法规,起草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草案和技术规范与标准;负责拟订饲料行业发展规划、计划并组织实施;组织饲料产品生产、经营和使用环节的质量监督,承办饲料和饲料添加剂行政许可,指导饲料企业及产品认证工作;承办饲料企业设定条件审查和动物源性饲料安全卫生审查;组织查处饲料产品使用违禁添加物,指导饲料监督管理体系建设;组织饲料资源的普查和综合开发利用工作;承担饲料工业信息统计和运行监测工作。
河北省水产局。
(二十)综合处。
协助局领导处理日常工作;负责重要事项的督办落实,承办重要会议;负责有关文件、报告的起草工作,拟订有关工作制度并监督执行;协调办理与水产行业有关的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和信访工作;负责水产政府信息公开和宣传工作;负责保密、安全、后勤管理工作。
(二十一)规划与科技处。
提出全省渔业发展战略、中长期发展规划、年度计划和政策建议;指导渔业结构调整;负责渔业专项资金投入使用计划的编制、项目遴选、申报与实施监督管理工作;指导对外渔业技术合作交流工作;负责渔业行业统计调查工作;拟订水产科研、技术推广规划和计划并指导实施,指导渔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负责渔业标准化工作,拟订渔业省级标准和技术规范;指导渔机节能工作;归口管理渔业防灾减灾工作。
(二十二)水产养殖处。
拟订水产养殖发展规划、计划并组织实施;指导水产养殖业结构调整,组织开展渔业资源增殖和水产品健康养殖;负责组织养殖证制度建设;负责水产苗种的生产、引进监管及生物安全评价工作;负责拟订水产原(良)种繁育体系建设规划并组织实施,负责水产养殖品种(良种)审定;组织开展水生动植物防疫,指导水产养殖病害防控;承办省级水生动物疫病应急预案的拟订和协调实施。
(二十三)市场与质量监督处。
提出水产品加工流通和市场体系建设规划、计划并指导实施;负责组织开展水产品质量安全的监督管理工作,协调水产品质检体系建设和管理,组织协调水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和突发公共事件处置;负责组织水产品及水产苗种的药残检测与风险评估;负责水产养殖投入品的使用、监督和违规查处;组织开展无公害水产品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负责组织水产品市场准入和水产品质量信息管理;参与组织渔业产业化、渔业合作组织与水产品牌建设工作。
(二十四)海洋渔业监督处。
拟订海洋捕捞业发展规划,负责组织海洋捕捞技术更新改造和渔场资源开发;承办远洋渔业资格审查,协调处理外海远洋渔业涉外事件;负责渔业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草案起草,组织协调渔业行政许可、行政执法和海上安全生产管理;组织协调渔业水域生态环境和水生野生动植物及水产种质资源的保护,指导水生生物保护区的建设;指导水生生物资源和渔业水域生态环境调查、监测与评估;协调渔事纠纷及环境污染事件的处理;组织、参与涉渔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和生态补偿工作。
机关党委。负责机关及直属单位的党群工作。
离退休干部一处、二处。负责机关离退休干部工作,指导直属单位的离退休干部工作。
四、人员编制
河北省农业厅机关行政编制208名(含离退休干部工作人员编制16名)。其中,厅长1名、副厅长4名;河北省人民政府农业产业化办公室主任由河北省农业厅一名副厅长兼任,河北省畜牧兽医局局长、河北省水产局局长均兼任河北省农业厅副厅长,不占河北省农业厅副厅长职数;河北省畜牧兽医局、河北省水产局副局长各2名;处级领导职数81名(含总农艺师、总经济师、总畜牧师、总兽医师各1名,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1名,离退休干部处领导职数6名)。
五、其他事项
河北省农业厅与河北省林业局在果树(水果部分)管理方面的职责分工:河北省林业局对应农业部的果树(水果部分)管理职责作为种植业宏观管理的一部分,仍由河北省农业厅综合对口农业部。全省果树生产经营、专业性管理和技术服务工作由河北省林业局负责。向农业部申报果树(水果部分)项目资金,由河北省农业厅、河北省林业局双方合作,河北省农业厅负责呈报;经农业部批准的项目,由河北省农业厅、河北省林业局共同下达,河北省林业局负责组织实施。按照权责一致的原则,河北省农业厅对农业部批准的项目负有监管职责;国家林业局下达我省的果树生产项目资金,仍由河北省林业局全面负责,其中涉及种植业结构布局调整的,由河北省林业局提出意见,河北省农业厅汇总规划。河北省农业厅、河北省林业局在执行中要搞好协调。
六、附则
本规定由河北省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负责解释,其调整由河北省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按规定程序办理。
主题词:机构通知
抄送:省委各部门,省人大常委会各部门,省政协各部门,省法院,省检察院,省各人民团体。
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2009年9月7日印
(共印369份)
来源: 河北机构编制网责任编辑: 王艳丽
第二篇:河北省农业厅
河 北 省 农 业 厅 河 北 省 林 业 厅 河 北 省 畜 牧 局 河 北 省 水 产 局 河北省职称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 关于印发“河北省农民技术人员职称评定
与晋升办法”的通知
(1995)冀农宣教字第4号
各市、地、县农业、林业、畜牧、水产局,职改办:
根据人事部和农业部有关农民技术人员职称评定工作的文件精神,省农业厅与省林业厅、畜牧局、水产局、职称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共同制定了“河北省农民技术人员职称评定与晋升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附:河北省农民技术人员职称评定与晋升办法。
九九五年十月十四日
附件:
河北省农民技术人员职称评定与晋升办法
第一条 为加强全省农民技术人员队伍建设,做好农民技术人员职称评定与晋升工作,根据农业部(1991)农(人)字第128号文件关于《农民技术人员职称评定与晋升暂行规定》的通知精神,结合我省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全省农民技术人员职称评定与晋升工作在省职称改革领导小组领导下,由省农业厅牵头,林业、畜牧、水产等部门参加实行统一管理、统一组织实施。省、市、县成立农民技术人员职称评定委员会,具体工作由农(林、牧、渔)业局负责。
第三条 农民技术人员职称评定委员会一般由十一至十五人组成,其中具有中、高级职称人员应占百分之八十以
一上,最好有一至二名懂业务的行政领导参加,有条件的地方可吸收二至三名技术水平较高的农民技术人员参加。评委会下设专业考评小组,各专业考评小组由三至七人组成,其成员一般应具有中级以上技术职称。
第四条 农民技术人员技术职称等级为:农民技术员、农民助理技师、农民技师、农民高级技师。
根据农民技术人员所从事技术工作的性质,在职称后注明专业类别。各级职称的业务标准是:
(一)具备下列条件者,可评定为农民技术员:
1、具有中专以上学历者;获得农民技术资格证书(即:“绿色证书”)者;初、高中毕业生,参加300学时以上系统的初等农业(含林业、畜牧、水产,下同)技术教育并取得结业证书,并分别经过二年、一年以上生产实践,在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岗位工作,初步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者。
2、在科技人员指导下能进行群众性的试验、示范、推广和技术操作工作,能解决试验、示范、推广和生产中的一般技术问题;
3、在本专业岗位的技术工作实践中成绩明显。
(二)具备下列条件者,可评定或晋升为农民助理技师:
1、取得农民技术员职称、具有本专业中专学历、获得农民技术资格证书四年以上,在本专业岗位从事农业技术工作者;具有本专业大专以上学历,从事农业技术工作一年以上者;初、高中毕业生累计参加600学时以上系统的初等农业技术教育并获得结业证书,分别经过六年、五年农业生产实践,在基层农技推广岗位工作者;
2、能运用本专业基础理论和技术,向群众传授农业科学技术知识,进行技术示范指导或一般的技术咨询;
3、能参与制定试验、示范和技术工作的小型计划,解决试验、示范、推广和农业生产中的一些技术问题,撰写工作小结。
(三)具备下列条件者,可评定或晋升为农民技师:
1、取得农民助理技师职称五年以上者;具有本专业中专学历、获得农民技术资格证书从事农业技术工作九年以上者;具有本专业专科以上学历,从事农业技术工作六年以上者;
2、能运用本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结合当地农业生产情况,承担并胜任本专业工作,有一定的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工作经验;
3、能解决试验、示范、推广和农业生产中某些技术难题,并能撰写技术工作总结,可以指导农民助理技师开展技术工作;
4、能配合农业科技人员因地制宜地推广先进技术和科研成果,制定实施方案,并能对实施工作进行总结和分析;
5、在本专业技术岗位的工作实践中成绩显著,获得过地(市)局级(县级)以上的奖励和表彰。
(四)具备下列条件者,可评定或晋升为农民高级技师:
1、取得农民技师职称五年以上者;具有本专业中专学历,从事农业技术工作十四年以上者;具有本专业专科以上学历,从事农业技术工作十一年以上者;
2、能熟练掌握和运用本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技术知识,独立承担本专业的技术工作;
3、了解本专业的科技动态,能倡导开展科学试验,及时引进、推广先进技术,在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增加经济效益等方面成绩优异;
4、能结合生产实际情况制定推广、示范的计划,分析和解决技术工作中的某些重要问题,撰写试验、示范报告和技术工作总结。能指导农民技师开展技术工作。
5、在本专业岗位技术工作实践中成绩明显,获得过地(市)级以上奖励和表彰。
第五条 农民技术人员职称是表示专业技术水平和业务技能的称号。凡在农村生产第一线从事种植业、养殖业、农副产品加工业、农业机械、水产捕捞业、农业财务与经营管理、农村能源、农业环境保护等行业的农民技术人员符合本暂行规定的,均可报名参加考评,国家正式职工不得参加农民技术人员职称的考评。第六条 申请评定或晋升技术职称的农民技术人员,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社会主义祖国,遵守宪法和法律,热爱农业,献身农业,努力为发展农村经济和农业生产服务。
第七条 开展农民技术资格证书(“绿色证书”)制度试点工作的地区凡不具有国家承认的中等专业技术学校以上毕业学历的农民(含农民技术人员),应首先取得已设专业的“绿色证书”后,方能申请评定和晋升农民技术人员职称。
第八条 农民技术人员技术职称评定或晋升工作,原则上每年进行一次。
第九条 申请授予技术职称的农民技术人员,要填写《农民技术人员职称评定表》,并附有能反映本人水平、业绩的有关材料。经基层单位推荐,分别参加省农业厅统一组织的各有关专业的考试、考核。
第十条 农民高级技师由省农民技术人员职称评定委员会评审,农民技师由市、地评审,农民技术员由县评审。并分别报请同级职称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统一审核批准。
第十一条 农民技术人员职称证书由国家农业部统一印制,由省农、林、牧、渔业厅(局)颁发。
第十二条 原按有关部门规定评定了技术职称的在岗农民技术人员,可按本办法的规定条件,由相应业务主管部门和职改办进行认定,符合条件的,予以确认,颁发由农业部统一印制的《农民技术人员职称证书》,并由县农(林、牧、渔)业局建立农民技术人员业务技术档案,统一管理。
第十三条 农业部门招聘的农民技术人员应具有相应技术职称具体标准为:村级应具有农民技术员以上职称,乡级应具有农民助理技师以上职称,县级应具有农民技师以上职称,已在现岗位工作的农民技术人员,如未达到本规定所要求的职称和业务标准条件者,应按要求限期参加培训,达到相应的要求。
第十四条 获得技术职称的农民技术人员有以下权利:
(一)根据国家需要,在招聘农业技术干部时,应从有职称的农民技术人员中遴选;
(二)受聘在基层单位工作的农民技术人员,可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情况,享受技术津贴:
(三)可与生产单位或农户签订有偿的技术承包、技术指导、技术培训和技术推广合同;
(四)应聘到外地传授技术;
(五)参加技术培训、讲座、技术交流或应邀参加有关学会、协会、研究会的学术会议。
(六)优先获得有关部门提供的学术、技术资料和农用生产资料(种子、农机具等)等;
(七)参与农业项目开发和获得贷款;
(八)报考高、中等农业院校优先录取;
(九)申报科技成果,参与农业系统的评比表彰。第十五条 获得技术职称的农民技术人员有以下义务:
(一)努力完成农(林、牧、渔)业部门布臵的技术推广和试验任务;
(二)带头在自己承包或管理的土地、生产经营单位和乡镇农技推广组织中,应用推广先进技术;
(三)向群众传授科学技术,带领农民共同致富;
(四)提出发展生产、提高经济效益的意见和建议。第十六条 评定或晋升农民技术人员技术职称,必须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确保质量。对于在农民技术人员职称评定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应当给予奖励;对于营私舞弊和打击压制农民技术人员的,应按照情节轻重严肃处理;对于谎报成果、弄虚作假、骗取技术职称的,应撤销其骗取的技术职称。
第十七条 全省农民技术人员职称评定与晋升工作以本办法为准。
第十八条 本办法由河北省农业厅负责解释。第十九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第三篇:河北省农业厅
河北省农业厅
河北省林业厅
河北省畜牧局
河北省水产局
河北省职称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
关于印发“河北省农民技术人员职称评定
与晋升办法”的通知
(1995)冀农宣教字第4号
各市、地、县农业、林业、畜牧、水产局,职改办:
根据人事部和农业部有关农民技术人员职称评定工作的文件精神,省农业厅与省林业厅、畜牧局、水产局、职称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共同制定了“河北省农民技术人员职称评定与晋升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附:河北省农民技术人员职称评定与晋升办法。
九九五年十月十四日
附件:
河北省农民技术人员职称评定与晋升办法
第一条为加强全省农民技术人员队伍建设,做好农民技术人员职称评定与晋升工作,根据农业部(1991)农(人)字第128号文件关于《农民技术人员职称评定与晋升暂行规定》的通知精神,结合我省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全省农民技术人员职称评定与晋升工作在省职称改革领导小组领导下,由省农业厅牵头,林业、畜牧、水产等部门参加实行统一管理、统一组织实施。省、市、县成立农民技术人员职称评定委员会,具体工作由农(林、牧、渔)业局负责。
第三条农民技术人员职称评定委员会一般由十一至十五人组成,其中具有中、高级职称人员应占百分之八十以一
上,最好有一至二名懂业务的行政领导参加,有条件的地方可吸收二至三名技术水平较高的农民技术人员参加。评委会下设专业考评小组,各专业考评小组由三至七人组成,其成员一般应具有中级以上技术职称。
第四条农民技术人员技术职称等级为:农民技术员、农民助理技师、农民技师、农民高级技师。
根据农民技术人员所从事技术工作的性质,在职称后注明专业类别。各级职称的业务标准是:
(一)具备下列条件者,可评定为农民技术员:
1、具有中专以上学历者;获得农民技术资格证书(即:“绿色证书”)者;初、高中毕业生,参加300学时以上系统的初等农业(含林业、畜牧、水产,下同)技术教育并取得结业证书,并分别经过二年、一年以上生产实践,在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岗位工作,初步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者。
2、在科技人员指导下能进行群众性的试验、示范、推广和技术操作工作,能解决试验、示范、推广和生产中的一般技术问题;
3、在本专业岗位的技术工作实践中成绩明显。
(二)具备下列条件者,可评定或晋升为农民助理技师:
1、取得农民技术员职称、具有本专业中专学历、获得农民技术资格证书四年以上,在本专业岗位从事农业技术工作者;具有本专业大专以上学历,从事农业技术工作一年以上者;初、高中毕业生累计参加600学时以上系统的初等农业技术教育并获得结业证书,分别经过六年、五年农业生产实践,在基层农技推广岗位工作者;
2、能运用本专业基础理论和技术,向群众传授农业科学技术知识,进行技术示范指导或一般的技术咨询;
3、能参与制定试验、示范和技术工作的小型计划,解决试验、示范、推广和农业生产中的一些技术问题,撰写工作小结。
(三)具备下列条件者,可评定或晋升为农民技师:
1、取得农民助理技师职称五年以上者;具有本专业中
专学历、获得农民技术资格证书从事农业技术工作九年以上者;具有本专业专科以上学历,从事农业技术工作六年以上者;
2、能运用本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结合当地农业生产情况,承担并胜任本专业工作,有一定的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工作经验;
3、能解决试验、示范、推广和农业生产中某些技术难题,并能撰写技术工作总结,可以指导农民助理技师开展技术工作;
4、能配合农业科技人员因地制宜地推广先进技术和科研成果,制定实施方案,并能对实施工作进行总结和分析;
5、在本专业技术岗位的工作实践中成绩显著,获得过地(市)局级(县级)以上的奖励和表彰。
(四)具备下列条件者,可评定或晋升为农民高级技师:
1、取得农民技师职称五年以上者;具有本专业中专学历,从事农业技术工作十四年以上者;具有本专业专科以上学历,从事农业技术工作十一年以上者;
2、能熟练掌握和运用本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技术知识,独立承担本专业的技术工作;
3、了解本专业的科技动态,能倡导开展科学试验,及时引进、推广先进技术,在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增加经济效益等方面成绩优异;
4、能结合生产实际情况制定推广、示范的计划,分析和解决技术工作中的某些重要问题,撰写试验、示范报告和技术工作总结。能指导农民技师开展技术工作。
5、在本专业岗位技术工作实践中成绩明显,获得过地(市)级以上奖励和表彰。
第五条农民技术人员职称是表示专业技术水平和业务技能的称号。凡在农村生产第一线从事种植业、养殖业、农副产品加工业、农业机械、水产捕捞业、农业财务与经营管理、农村能源、农业环境保护等行业的农民技术人员符合本暂行规定的,均可报名参加考评,国家正式职工不得参加农民技术人员职称的考评。
第六条申请评定或晋升技术职称的农民技术人员,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社会主义祖国,遵守宪法和法律,热爱农业,献身农业,努力为发展农村经济和农业生产服务。
第七条开展农民技术资格证书(“绿色证书”)制度试点工作的地区凡不具有国家承认的中等专业技术学校以上毕业学历的农民(含农民技术人员),应首先取得已设专业的“绿色证书”后,方能申请评定和晋升农民技术人员职称。
第八条农民技术人员技术职称评定或晋升工作,原则上每年进行一次。
第九条申请授予技术职称的农民技术人员,要填写《农民技术人员职称评定表》,并附有能反映本人水平、业绩的有关材料。经基层单位推荐,分别参加省农业厅统一组织的各有关专业的考试、考核。
第十条农民高级技师由省农民技术人员职称评定委员会评审,农民技师由市、地评审,农民技术员由县评审。并分别报请同级职称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统一审核批准。
第十一条农民技术人员职称证书由国家农业部统一印制,由省农、林、牧、渔业厅(局)颁发。
第十二条原按有关部门规定评定了技术职称的在岗农民技术人员,可按本办法的规定条件,由相应业务主管部门和职改办进行认定,符合条件的,予以确认,颁发由农业部统一印制的《农民技术人员职称证书》,并由县农(林、牧、渔)业局建立农民技术人员业务技术档案,统一管理。
第十三条农业部门招聘的农民技术人员应具有相应技术职称具体标准为:村级应具有农民技术员以上职称,乡级应具有农民助理技师以上职称,县级应具有农民技师以上职称,已在现岗位工作的农民技术人员,如未达到本规定所要求的职称和业务标准条件者,应按要求限期参加培训,达到相应的要求。
第十四条获得技术职称的农民技术人员有以下权利:
(一)根据国家需要,在招聘农业技术干部时,应从有职称的农民技术人员中遴选;
(二)受聘在基层单位工作的农民技术人员,可根据当
地经济发展情况,享受技术津贴:
(三)可与生产单位或农户签订有偿的技术承包、技术指导、技术培训和技术推广合同;
(四)应聘到外地传授技术;
(五)参加技术培训、讲座、技术交流或应邀参加有关学会、协会、研究会的学术会议。
(六)优先获得有关部门提供的学术、技术资料和农用生产资料(种子、农机具等)等;
(七)参与农业项目开发和获得贷款;
(八)报考高、中等农业院校优先录取;
(九)申报科技成果,参与农业系统的评比表彰。第十五条获得技术职称的农民技术人员有以下义务:
(一)努力完成农(林、牧、渔)业部门布臵的技术推广和试验任务;
(二)带头在自己承包或管理的土地、生产经营单位和乡镇农技推广组织中,应用推广先进技术;
(三)向群众传授科学技术,带领农民共同致富;
(四)提出发展生产、提高经济效益的意见和建议。第十六条评定或晋升农民技术人员技术职称,必须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确保质量。对于在农民技术人员职称评定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应当给予奖励;对于营私舞弊和打击压制农民技术人员的,应按照情节轻重严肃处理;对于谎报成果、弄虚作假、骗取技术职称的,应撤销其骗取的技术职称。
第十七条全省农民技术人员职称评定与晋升工作以本办法为准。
第十八条本办法由河北省农业厅负责解释。
第十九条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第四篇:河北省农业厅关于转发测产方法
河北省农业厅关于转发《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国粮食高产创建测产验收办法(试行)〉的通知》的通知
发布时间:2011-05-20 00:00:00 编辑:已删除 点击:464 来源:null
冀农粮发[2008]21号
各设区市、各高产创建示范县(市)农业局:
近日,农业部办公厅印发了《全国粮食高产创建测产验收办法(试行)》(农办农〔2008〕82号)。现转发给你们,请结合当地实际,根据作物生长季节,认真组织高产创建示范县完成粮食高产创建万亩示范点测产验收工作。并在作物收获前10天将测产结果(加盖市、县公章)报我厅粮油处。
二〇〇八年六月十三日
主题词:粮食 测产 通知
河北省农业厅办公室
2008年6月13日印发 附件1:
全国粮食高产创建测产验收办法(试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主要目的。为了规范粮食作物高产创建万亩示范点测产程序、测产方法和信息发布工作,推动高产创建活动健康发展,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适用范围。本办法适用于全国水稻、小麦、玉米、马铃薯等粮食作物高产创建万亩示范点测产验收工作。
第二章 指导思想和工作原则
第三条
指导思想。按照科学规范、公开透明、客观公正、严格公平的要求,突出标准化和可操作性,遵循县级自测、省级复测、部级抽测的程序,统一标准,逐级把关,阳光操作,确保粮食高产创建万亩示范点测产验收顺利开展。
第四条
工作原则。全国粮食作物高产创建万亩示范点测产验收遵循以下原则:
(一)以省为主。县、省、部三级分时间、分层次进行测产,由省(区、市)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统一组织本地测产验收工作,并对测产结果负责。
(二)科学选点。县、省、部三级测产选择万亩示范点有代表性的区域、有代表性的地块和有代表性样点进行测产,确保选点科学有效。
(三)统一标准。实行理论测产和实收测产相结合,统一标准,规范运作。
第三章 测产程序
第五条
县级自测。水稻、小麦、玉米高产创建示范点在成熟前15~20天组织技术人员进行理论测产,马铃薯示范点在收获前15~20天进行产量预估,并将测产和预估结果及时上报省(区、市)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同时报送万亩示范点基本情况,包括:(1)示范点所在乡(镇)、村、组、农户及村组分布简图;(2)高产创建示范点技术实施方案;(3)高产创建示范点工作总结。
部级高产创建示范点县在作物收获前,均要按照本办法对示范点产量进行实收测产,并保存测产资料备验。
第六条
省级复测。各省(区、市)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对高产创建示范点自测和预估的结果进行汇总、排序,组织专家对产量水平较高的示范点进行复测,并保存测产资料备验。同时,在示范点作物收获前10天推荐1~3个示范点申请部级抽测。
第七条
部级抽测。根据各地推荐,农业部组织专家采取实收测产的办法抽测省(区、市)1~2个示范点。
第八条
结果认定。农业部组织专家对各省(区、市)高产创建示范点测产验收结果进行最终评估认定。
第九条
信息发布。各地粮食作物高产创建万亩示范点测产验收结果由农业部统一对外发布。
第四章 专家组成和测产步骤
第十条
专家组成
(一)专家条件。测产验收专家组由7名以上具有副高以上职称的从事相关作物科研、教学、推广的专家组成,专家成员实行回避制。
(二)责任分工。专家组设正副组长各一名,组长由农业部粮食作物专家指导组成员担任,测产验收实行组长负责制。
(三)工作要求。专家组坚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科学规范的原则,独立开展测产验收工作。
第十一条
测产步骤
(一)前期准备。专家组首先听取高产创建示范点县农业部门汇报高产创建、测产组织、自测结果等方面情况,然后查阅高产创建有关档案。
(二)制定方案。根据汇报情况和档案记载,专家组制定测产验收工作方案,确认取样方法、测产程序和人员分工。
(三)实地测产。根据专家组制定的测产验收工作方案,专家组进行实地测产验收,并计算结果。
(四)汇总评估。专家组对测产结果进行汇总,并进行评估认定。
(五)出具报告。测产结束后,专家组向农业部提交测产验收报告。
第五章 水稻测产方法
第十二条 理论测产
(一)取样方法。根据自然生态区(畈、片),选取区域内分布均匀、有代表性的50个田块进行理论测产。每块田对角线3点取样。移栽稻每点量取21行,测量行距;量取21株,测定株距,计算每亩穴数;顺序选取20穴计算穗数。直播和抛秧稻每点取1平方米以上调查有效穗数;取平均穗数左右的稻株2~3穴(不少于50穗)调查穗粒数、结实粒。千粒重以品种区试平均千粒重计算。
(二)计算公式。
-6亩产(公斤)=有效穗(万/亩)×穗粒数(粒)×结实率(%)×千粒重(克)×10×85% 第十三条 实收测产
(一)取样方法。根据自然生态区(畈、片)将万亩示范点划分为5~10个片,随机选择3个片,在每个片随机选取3块田进行实收测产,每块田实收1亩以上。收割前由专家组对收割机进行清仓检查;田间落粒不计算重量。
(二)田间实收。用机械收获后装袋并称重,计算总重量(单位:公斤,用W表示);专家组对实收面积进行测量(单位:平方米,用S表示);随机抽取实收数量的1/10左右进行称重、去杂,测定杂质含量(单位:%,用I表示);取去杂后的稻谷1公斤测定水分和空瘪率,烘干到含水量20%以下,剔出空瘪粒,测定空瘪率(单位:%,用E表示);用谷物水分速测仪测定含水率,重复10次取平均值(单位:%,用M表示)。
(三)计算公式。
Y=(666.7÷S)×W×(1-I)×(1-E)×[(1-M)÷(1-Mo)] ;平均产量=∑Y÷9;Mo为标准干重含水率:籼稻=13.5%,粳稻=14.5%。
第六章 小麦测产方法
第十四条 理论测产
(一)取样方法。将万亩示范点平均划分为50个单元,每个单元随机取1块田,每块田3点,每点取1平方米调查亩穗数,并从中随机取20个穗调查穗粒数。
(二)计算公式。
理论产量(公斤/亩)=每亩穗数×每穗粒数×千粒重(前3年平均值)×85%。第十五条 实收测产
(一)取样方法。在省级理论测产的单元中随机抽取3个单元,每个单元随机用联合收割机实收3亩以上连片田块,除去麦糠杂质后称重并计算产量。实收面积内不去除田间灌溉沟面积,但去除坟地、灌溉主渠道面积;收割前由专家组对联合收割机进行清仓检查;田间落粒不计算重量。
(二)测定含水率。用谷物水分测定仪测定籽粒含水率,10次重复,取平均数。
(三)计算公式。
实收产量(公斤/亩)=每亩籽粒鲜重(公斤)×[1-鲜籽粒含水量(%)]÷[1-13%]。
第七章 玉米测产方法
第十六条 理论测产
(一)取样方法。根据地块的自然分布将万亩示范点划分为10个左右的自然片,每片随机取3个地块,每个地块随机取3个样点,每个样点量10个行距计算平均行距,在10 行之中选取有代表性的20米双行,计数株数和穗数,并计算亩穗数;在每个测定样段内每隔5穗收取1个果穗,共计收获20穗作为样本测定穗粒数。
(二)产量计算。理论产量(公斤/亩)=亩穗数×穗粒数×百粒重(被测品种前三年平均数)×85%。
第十七条 实收测产
(一)取样方法。根据地块自然分布将万亩示范点划分为10片左右,每片随机取3个地块,22每个地块在远离边际的位置取有代表性的样点6行,面积(S,单位:米)≥67米。
(二)田间实收。每个样点收获全部果穗,计数果穗数目后,称取鲜果穗重Y1(公斤),按平均穗重法取20个果穗作为标准样本测定鲜穗出籽率和含水率,并准确丈量收获样点实际面积。
(三)计算公式。
每亩鲜果穗重Y(公斤/亩)=(Y1/S)×666.7;
出籽率L(%)=X2(样品鲜籽粒重)/X1(样品鲜果穗重);
籽粒含水率M(%):用国家认定并经校正后的种子水分测定仪测定籽粒含水量,每点重复测定10次,求平均值(M)。样品留存,备查或等自然风干后再校正;
实测产量(公斤/亩)=鲜穗重(公斤/亩)×出籽率(%)×[1-籽粒含水率(%)]÷(1-14%)。
第八章 马铃薯测产方法
第十八条 实收测产
(一)取样方法。根据具体的自然环境和品种分布情况将万亩示范点平均分为15片,每片随机取样2个点,共取30个点。每个点取长方形小区,面积为行长×行距×行数,不小于45平方米,行数不少于6行。
(二)田间实收。将样点全部植株进行收获,并分商品薯和非商品薯分别称重。其中非商品薯指重量小于50克的小薯以及病薯、烂薯和绿皮薯等薯块。一般情况下,扣除收获薯块总重的1.5%作为杂质、含土量。若收获时薯块带土较多,每点收获时取样5公斤,冲洗前后分别称重,计算杂质率。
(三)计算公式。
平均亩产量(公斤)=(商品薯平均亩产量+非商品薯平均亩产量)×(1-杂质率); 商品薯亩产量=单个取样点商品薯重量(公斤)×666.7(平方米)×(1-杂质含量)/该取样点面积;
非商品薯亩产量=单个取样点非商品薯重量(公斤)×666.7(平方米)×(1-杂质率)/取样点面积
万亩示范点商品薯平均亩产量=各取样点商品薯平均亩产量之和/30个取样点; 非商品薯平均亩产量=各取样点非商品薯平均亩产量之和/30个取样点; 薯块平均亩产量=商品薯平均亩产量+非商品薯平均亩产量。
第九章
附 则
第十九条 归口管理。本办法由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负责解释,自发布之日起试行。
>
第八章 马铃薯测产方法
第十八条 实收测产
(一)取样方法。根据具体的自然环境和品种分布情况将万亩示范点平均分为15片,每片随机取样2个点,共取30个点。每个点取长方形小区,面积为行长×行距×行数,不小于45平方米,行数不少于6行。
(二)田间实收。将样点全部植株进行收获,并分商品薯和非商品薯分别称重。其中非商品薯指重量小于50克的小薯以及病薯、烂薯和绿皮薯等薯块。一般情况下,扣除收获薯块总重的1.5%作为杂质、含土量。若收获时薯块带土较多,每点收获时取样5公斤,冲洗前后分别称重,计算杂质率。
(三)计算公式。
平均亩产量(公斤)=(商品薯平均亩产量+非商品薯平均亩产量)×(1-杂质率); 商品薯亩产量=单个取样点商品薯重量(公斤)×666.7(平方米)×(1-杂质含量)/该取样点面积;
非商品薯亩产量=单个取样点非商品薯重量(公斤)×666.7(平方米)×(1-杂质率)/取样点面积
万亩示范点商品薯平均亩产量=各取样点商品薯平均亩产量之和/30个取样点; 非商品薯平均亩产量=各取样点非商品薯平均亩产量之和/30个取样点; 薯块平均亩产量=商品薯平均亩产量+非商品薯平均亩产量。
第九章
附 则
第十九条 归口管理。本办法由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负责解释,自发布之日起试行。<
第五篇:陕西省农业厅
陕西省农业厅
关于集中查处农药违法案件的通知
各设区市农业局,杨凌示范区农业局:
为进一步规范我省农药市场秩序,加强重点区域农药市场管理,按照2009年农药市场监管年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暨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年活动的总体安排,6月初,省农药管理检定所组织在关中地区开展了农药市场交叉检查,经过对抽查产品进行质量检测和标签会审,发现了一批农药违法行为,现就全省集中开展查处工作通知如下:
一、基本情况
今年6月1日—5日,省农药管理检定所抽调关中地区部分市农药执法人员,采取市际交叉执法的形式,针对存在问题的农药产品,对我省农药经营和使用量较大的关中四市主要农药市场进行了检查。通过对西安、咸阳、宝鸡、渭南四市12个县区33家农药经营单位的检查,共抽取农药质量样品43个,其中合格22个,合格率为51.2%,不合格21个占48.8%。抽取标签74个,合格26个合格率为35.1%,基本合格7个占9.5%,不合格41个占55.4%。本次检查共涉及农药产品1100多个,货量2000多吨。在21个质量不合格产品中,假农药19个,劣质农药2个。在41个不合格农药标签中,未登记产品2个,假冒登记产品15个,已停止登记证续展产品10个,擅自修改标签内容的14个。
二、集中查处农药违法行为
(一)加强对重点违法行为的督办查处。省农药管理检定所要及时向相关市反馈抽查农药产品情况,对检查中发现的各类不合格产品,各地要依照《农药管理条例》严格予以查处。对涉及的假劣产品和抽查基数在10件以上的标签不合格产品作为重点查处对象(见附件1:重点违法行为产品名单),按照属地管理原则由违法行为发生地的县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按一般程序进行立案,所在市级农药监督管理机构负责督办,查明进货渠道,深挖产品来源,限期予以处理。对重点违法行为以外,经审查确认的其他违法农药产品,由查处地的县商所在市农药管理机构确定有关处理事项。
(二)加大重点不合格产品查处力度。在抽查的不合格产品中,掺杂高毒农药、随意添加其他农药成分、主要成分含量为零,这些行为对农业生产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全省各级农业行政部门要将此类产品作为重点查处的农药产品(见附件2:重点查处农药产品名单),在辖区内进行全面排查,一旦发现,全部予以封存,按照法定程序进行严厉查处。
(三)强化对重点不合格企业跟踪检查。检查中发现的产品质量和标签问题严重,统计分析表明产品质量和标签合格率均极低的,对标签所标明的农药生产企业,要作为全省重点跟踪企业(见附件3:重点跟踪企业名单),对这些企业在我省农药市场销售的各类农药产品,全省各级农业部门要重点予以跟
面检查,坚决清除违法农药产品,进一步净化农药市场。
(二)加快违法行为处理,及时上报信息。对于此次通报中明确的案件,各地要及时立案,集中力量尽快予调查处理;对于检查中发现的其它案件也要加强力量从快予以调查处理;对于发现有跨县、跨市或跨省的案件线索要及时向上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报送,上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接到线索后要迅速采取措施,力争用最短的时间,进行调查处理。各地要将此次检查的情况及本通知要求查处的重点违法行为处理情况于8月31日之前,向省农业厅书面报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