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在三旧改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在节约集约用地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市政府决定,今天召开全市节约集约用地工作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传达国土资源部和广东省节约集约用地政策创新座谈会和全省土地管理工作会议精神,总结前段我市三旧改造工作情况,部署下一阶段的工作任务。刚才,市长助理、市国土规划局局长XXX同志传达了上级会议精神、五个区的代表作了经验发言,XXX市长还要作重要讲话。希望大家回去后认真学习传达和贯彻好今天的会议精神。我认为,今天这个会议有以下四个特点:一是规模盛大、规格很高。今天的会议是刘市长和我上任后召开的规模最大的土地管理会议,市、区、镇(街)和政府组成部门的一把手和分管领导都来开会。二是内容丰富、综合性强。会议涉及传达上级领导的有关指示精神、交流工作经验、表彰先进典型、签订耕地保护责任书;涉及国土资源管理的农村集体土地确权和登记发证、土地储备、耕地保护、执法监察和三旧改造等内容;三是成果丰富,亮点突出。我市土地管理获得了省政府颁发的综合管理三等奖,三旧改造工作获得全省一等奖,特别是在部、省用地制度创新座谈会和全省土地管理工作会议上,我市介绍三旧改造的经验受到徐绍史部长、朱小丹省长和与会专家代表的充分肯定;四是任务繁重、责任重 大。今天的会议是关系到在新形势下全市国土资源管理再上新台阶,关系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城市升级和环境再造,确保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的十分重要的会议。将部署下一阶段三旧改造和土地管理有关方面的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我市三旧改造工作情况
(一)基本情况
根据今年4月省国土资源厅最新的标图建库批准数据,我市(包括顺德区)纳入“三旧”改造地块图斑共5542宗,总用地面积44.66万亩。截至2011年12月,全市“三旧”改造完工的项目380个,面积是2.7万亩,投入的资金是638亿。其中,旧城镇117个,占地0.63万亩;旧厂房243个,占地1.71万亩;旧村居20个,0.17万亩。(其中2011年全年完成“三旧”改造项目61个,项目总占地4655亩,正在改造项目484个,占地5.2万亩,投入资金104亿元。)正在改造项目484个,占地5.2万亩,投入资金574亿元。2012年第一季度新增项目19个,占地3435亩,投入资金6.9亿元。回顾五年来的工作,以下几个方面是值得肯定的:
一是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三旧”改造工作,成立了由分管市长任组长、各区以及市相关职能部门领导组成的市“三旧”改造工作领导小组,并设立市“三旧”改造办公室,抽调专人办公。各区、镇(街道)也成立了“三旧”改造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我市把区、镇(街道)作为“三旧”改造工作的主战场,每年制定全市“三旧”改造计划,并分解落实到所辖5个区和全部33个镇(街道),作为各级政府领导班子的工作考核目标之一,充分调动各级政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另外,我们建立了市、区、镇(街道)三级纵向以及各有关部门之间横向的联系机制,加强对“三旧”改造工作的指导、服务、协调和联动,为统筹推进“三旧”改造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是规划先行,统筹改造。在全面调查摸底基础上,我市下大力气开展“三旧”改造专项规划编制工作,并将“三旧”改造规划与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镇建设规划以及产业发展规划相衔接,根据项目性质和所属的区位,确立了旧城镇改造、旧村居改造、工矿厂企改造、生态环境改造、都市农业和现代农业综合开发、主题文化公园建设等六种改造用途,对“三旧”项目进行改造方向上的引导,推动形成若干相对集聚的功能区,从改造目标、改造原则、改造方向、开发强度、开发流程等方面进行规划指引,使“三旧”改造更具科学性、规范性和可行性。三旧改造专项规划的编制,为我市“三旧”改造工作规范、有序推进打下了坚实基础。
三是政府引领,市场运作。大力推广“政府出政策、所有者(使用者)出土地、投资商出资金”的市场化改造模式,在具体项目建设中实行“谁投资谁收益”,充分调动了社会各界参与“三旧”改造的积极性,实现多方共赢,较好地解 决了“三旧”改造所需大量资金的来源问题。目前,全市已启动和竣工的改造项目成功引入社会资金1021亿元。同时,不断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全市各级财政共投入198亿元。
四是先行先试,模式多样。我市各区结合自身实际,先行先试,摸索出一些富有特色和操作性强的好路子,形成了多种多样的改造模式:在旧城镇改造方面,有捆绑出让、净地移交的祖庙-东华里片区改造模式;在旧村居改造方面,有以环境整治改造为主的“三水西南涌整治模式”;有以土地入股、引入开发商联合改造开发的“石头村模式”;有“以地引资、以租抵建”的“凤池村BOT模式。在旧厂房改造方面,有不拆不建、引入新兴产业的“佛山创意产业园”模式;有政府主导、再引入社会资本的“广佛国际商贸城”模式,有通过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国际家居博览城”模式;有多村联合改造的“南海漖表联建仓”模式,等等。
五是完善制度,规范管理。为确保三旧改造有序推进,健康发展,2007年以来,市、区两级共出台近60多个配套政策文件,基本形成了比较配套完善,具有佛山特色的三旧改造政策措施,有效推动了全市三旧改造的规范化。在短短几年,对同一项工作密及出台这么多政策文件,在我市历史上是少有的。
六是思路清晰,重点突出。佛山是一个以制造业为主业的城市。为了提升工业的优势地位,防止片面追求房地产改造带来的不利影响,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 发展,市政府于2011年1月1日以一号文件的形式颁布了《关于通过“三旧”改造促进工业提升发展的若干意见》,要求各区将纳入改造的旧厂房优先用于发展工业,其中禅城区旧厂房改造用于发展工业的面积不低于40%,其余各区不低于60%。同时市、区财政每年共拿出10亿元,用于土地储备和鼓励旧厂房旧物业的土地流转,推进连片开发,切实保障产业发展用地。今年5月,市政府根据城市升级三年行动计划的整体部署,及时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三旧改造,促进城市升级的意见》,使全市三旧改造的目标更加明确,重点更加突出。此外,全市三旧改造,从早期的单体翻建、零星改造为主,转变到以区域连片改造为主。禅城区澜石片区、三水区西南片区、高明三洲旧区等项目整合土地都超过2000亩。特别是南海区十三大工业提升项目总面积近5000亩,十大城市更新项目总面积接近5万亩。全市三旧改造的规模效应逐步显现。
七是广泛宣传,营造氛围。各级党委、政府充分利用各种新闻媒体和宣传手段,通过政策宣讲会、专题培训、媒体宣传等形式,引导广大干部、群众、企业充分认识“三旧”改造对佛山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重点宣传政府的扶持政策和利益分配办法,激发社会各界对“三旧”改造的关注和参与热情。市、区有关部门深入一线,通过实实在在的生动案例,广泛开展对基层群众的解释、说服、教育和动员工作,为“三旧”改造的顺利推进奠定了良好思想基础。目前,我市“三旧”改造工作已经形成了政府重视、社会参与、群众 拥护的良好氛围,政府、社会和群众对“三旧”改造形成了高度共识。
(二)主要成效
我市作为“三旧”改造的发源地和广东省“三旧”改造的试点示范市,全市“三旧”改造工作对经济社会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主要表现在:一是促进了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我市每平方公里建设用地产出GDP从“三旧”改造实施之初2007年的2.84亿元提高到2011年的4.95亿元,增长了74.3%。与2007年相比,2011年每亿元GDP耗地减少12.5公顷,下降了37.7%。二是推动了产业转型升级。结合节能减排,我市已实现产业转移的项目240多个,引进了44家世界500强企业投资84个项目,投资额约34.7亿美元,引进87家国内500强企业投资149个项目,促使产业结构向低能耗、低污染、高附加值的方向转变,推动产业集聚高效发展。三是促进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三旧”改造工作开展的五年时间里,我市GDP由3589亿增长到6580亿,年均增长率达到16.5%。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建设用地总规模却只从1262.24平方公里增长到1353.83平方公里,年均增长率只有1.77%。“三旧”改造带动了建筑、建材、冶金、轻工、化工、机械、能源等十多个行业、40多个相关产业的发展。四是促进了城乡面貌有效改善。在已完成改造项目中,建设居民住宅720万平方米,新增公共设施用地和城市绿地219万平方米,完善了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了城乡面貌 和人居环境,推动了城乡一体化建设。如禅城区祖庙-东华里片区改造项目,在对大片的危旧、低矮、残破的平房进行拆除改造的同时,重点保护20多处文物保护建筑和一些有历史价值和传统风貌的建筑和街巷,该项目建成后,将呈现出既有现代化大城市气派又有浓郁岭南历史文化气息的街区风貌。五是增加了城乡居民收入。我市“三旧”改造项目新增就业岗位近20万个,改造后农村集体收入和就业人数平均增加近一倍。如禅城区的佛山国际家居博览城项目,改造后预计提供就业岗位2万个以上,村集体经济每年获得的土地租金超4000万元,比改造前提高了5倍,而与之相关联的酒店、旅游、商贸、会展、娱乐、餐饮等上下游产业集聚将会给村集体和村民带来丰厚的经济收益。
我市三旧改造工作受到上级和社会的广泛关注和充分肯定。2008年被省政府确定为全省三旧改造试点示范市;2009年省政府在我市召开三旧改造现场会,在全省总结推广我市三旧改造的做法和经验;2009年李克强副总理视察我市时给予了高度评价;2011年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节目重点宣传了我市三旧改造工作;今年5月,在国土资源部和广东省“节约集用地政策创新座谈会”上,国土资源部徐绍史部长和与会专家充分肯定了我市总结的三旧改造经验,将在多个省市推广我们的经验;在6月25日全省土地管理工作会议上,我市三旧改造工作被省政府评为一等奖,获得奖金60万元。此外,我市各级共接待省内外参观学习和视察三旧 改造工作的领导300多批次,大家都对我们的工作表示赞许。同志们,成绩和荣誉来之不易。在此,我代表市政府向一直以来关心、支持我市三旧改造工作的上级业务部门、向长期奋战在三旧改造工作岗位上的干部职工、向理解、关心、支持三旧改造工作的社会各界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诚挚的感谢!
(三)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我市三旧改造工作虽然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也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有:
一是改造进度明显放慢。今年1—5月全市启动的改造项目只有20多个,用地面积不到5000亩。这与我市三旧改造试点示范市的地位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是很不相符的。
二是规划编制严重滞后。一方面,我市三旧改造专项规划是2009年编制的,纳入该规划的三旧改造土地面积只有25.3万亩,现在的标图建库面积是44.66万亩,还有19.36万亩没有纳入专项规划;另一方面,全市三旧改造项目地块的控规覆盖率只有 %。按照省78号文件的要求,三旧改造项目的报批必须同时符合这两个规划,目前虽然有一些临时替代措施,但是这项工作是不容忽视的,因此,工作任务还很重。
三是完善历史用地手续的任务十分繁重。据统计,我市共需完善用地手续的历史遗留用地面积9.6万亩,其中需报 省审批的用地面积 亩。目前,已经完善手续的用地面积只有 亩。按照省78号文件需在今年12月31日前完善历史用地手续的要求,时间非常紧迫,任务十分繁重。
四是三旧改造机构不健全、管理手段落后。一方面,全市除高明区的三旧办是有固定编制的行政单位外,其余各区都是临时性工作机构,人员也是临时从各单位抽调的,并且,这些抽调的人员经常变来变去;另一方面,许多分管三旧工作的领导和三旧办的工作人员,对政策不熟悉,业务生疏、参差不齐;此外,对三旧项目的审批管理手段落后,市对区、区对镇街还没有建立信息化的监管系统。
上述存在的问题既有经济大环境的影响、政策法律的制约等客观原因,也有我们认识不到位、工作措施不得力等主观方面的原因,希望引起大家的高度重视。
二、下一阶段要紧抓落实的主要工作
三旧改造工作是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缓解土地供需矛盾、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助推城市升级、改善城乡环境、扩大内需确保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抓手,接下来,我们要在“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的战略背景下,把三旧改造和市委、市政府“城市升级”、“产业链招商”、“提升城市管理”等核心工作部署紧密结合起来,打一套认认真真、扎扎实实的组合拳,具体抓好以下几项工作的落实:
(一)加快三旧改造专项规划的修编,确保控规的全覆 盖。市国土规划局和市三旧办要争取在年底前按照全市44.66万亩标图建库确定的三旧改造面积,对《佛山市三旧改造专项规划》进行修编,同时,对各区三旧改造专项规划的修编和控规的编制进行及时有力的指导和监督;各区要按照省国土资源厅审查通过的标图建库面积在年底前搞好各自专项规划的修编。对目前以承诺函方式代替控规的,也要在一年内完善控规的编制。规划是龙头。这次三旧改造规划的修编,一定要注意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镇建设总体规划和产业发展规划等其它专门规划相衔接,充分体现规划的法规性、科学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
(二)按时完成完善历史用地手续的任务。完善历史用地手续是国土资源部给予广东三旧改造政策中含金量最高的政策。这项工作时间紧、任务重、政策性强、个中情况非常复杂。市国土资源局、市三旧办要切实负起牵头的责任,搞好业务的指导和督促检查,各区要成立专门的工作班子,把任务和责任落实到人,确保按时完成任务,不能错过这个难得的历史机遇,不要怠慢这么优惠的政策,不能因为我们的工作不落实,影响这些土地今后的正常使用。
(三)抓紧三旧改造信息系统建设,不断提高三旧改造的管理水平。市国土规划局和市三旧办要在年底前建立全市统一的三旧改造管理的信息系统,打造上通省下联区、横联有关部门、涉及标图建库、项目立项、报批审核、办事效率、数据统计、效益分析、监督管理等各环节的综合管理平台。各区要拨出专门经费建设本区三旧改造信息系统,搞好与市三旧改造信息系统的互联互通。
(四)尽快完善三旧改造工作机构,努力加强队伍建设。市政府常务会议决定,市三旧办工作机构将由目前的临时性机构,调整为正处级行政单位,与市国土规划局合署办公。有关准备工作正紧张进行之中。三旧改造对于任何一个城市来说都是一项经常性工作,需要一支好的队伍去承担。各区应尽快完善本区三旧办工作机构,解决好人员编制、办公设施设备、经费保障等问题,为三旧办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机构确立后,要挑选思想好、作风硬、业务精的工作人员充实三旧改造队伍。并且,要采取思想教育和业务培训等措施和手段,努力把全市三旧改造队伍打造成一支廉洁勤政,受领导肯定和群众好评的过硬队伍。
(五)积极探索化解三旧改造的困难和问题,不断提高服务水平
不可否认,欧洲债务危机、房地产调控政策等经济大环境使一些投资商、开发商、土地权利人存在等待和观望的情绪,土地整合难、拆迁难、利益平衡难等三旧改造一些固有的矛盾和问题,对我市加快推进三旧改造带来了一定影响,怎样化被动为主动、化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新的课题。我认为,我市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在以下几个 方面鼓实劲下真功夫:一是用好用足现有三旧改造政策。可以说三旧改造政策都是优惠政策,这么好的政策,我们要充分地利用好,让它发挥最大的政策效益;二是政府部门要为三旧改造开辟审批服务的绿色通道,简化手续,提高审批效率;三是积极帮助项目投资商和土地权利人解决各种实际问题。如推广南海区举行三旧改造项目投资推介会的经验做法,为三旧改造项目搭建投融资平台;推广大沥镇广佛国际商贸城土地整合的经验,破解三旧改造土地整合和村民利益难平衡等问题。四是进一步加大三旧改造政策的宣传力度,共筑氛围,凝聚共识,形成合力。
(六)建立考核激励机制,形成争先创优良好局面 XX市长将宣布市政府确立的下一阶段全市三旧改造工作的新的目标和任务。为了完成这个新的目标任务,市三旧办按照市领导的指示,起草了新的《佛山市三旧改造工作考核办法》,该考核办法分为四个方面18个部分40个项目。涉及三旧改造各阶段和各环节的工作,考评对象是市政府对各区政府领导班子进行考核。目前正在征求各区和有关部门的意见,等市政府批准后颁布实行。目的就是通过考评,有奖有罚,奖励工作扎实、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鞭策工作落后的单位和个人。各区也应按照这个做法,对各镇街三旧改造工作进行考核评比,奖罚分明。通过考评,在全市形成争先创优的良好局面,推动三旧改造工作又好又快发展。同志们,三旧改造形势喜人,形势逼人,时不我待,让我们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抖擞精神、抢抓机遇、大胆探索、真抓实干,努力创造新的更好的经验和成绩,让三旧改造为我市城市升级、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社会进步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谢谢大家!
第二篇:在三绿工程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XX年以来,特别是近年来我市“三绿工程”的发展取得很大的成绩。主要表现在:一是绿色消费影响广泛,深入人心。老百姓购买食品的标准发生了变化,从价格优先向价格与**全并重方向转变;企业的经营理念发生了变化,有些企业自筹资金购买检测设备;各级政府机关都从执政为民高度,把食品**全工作摆到了重要位置;新闻媒体高度关注,形成了推动绿色消费的良好社会舆论监督氛围。二是绿色市场发展迅速,把关作用增强。主要表现在加强硬件建设,实现设施设备现代化,购物环境也得到了改善;建立索证、索票、检测、认定、认证等市场准入制度,有的还建立了业户档案,加强了市场把关。三是绿色通道的数量不断增加,流通效率得到提高。**市已开辟8条绿色通道。其中,跨省通道2条、省内通道3条、市级通道3条。四是食品**全总体状况逐步好转。据市三绿办对市场的蔬菜农残检测,XX年平均为93.5%,XX年达到98.3%。五是创建了一批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目前我们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有了26个,无公害农产品已经到了50个,绿色食品到了11个,**徽省名牌农产品到了20余个。六是建立起了三层检验机制,这三级检验就是企业检验,第二层就是社会检验,第三层就是权威检验;七是开展了“放心豆腐”生产的专项整治。
三绿工程虽然取得一定成效,但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各地区工作发展不平衡,一些地方对实施三绿工程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各部门必须进一步提高对深入推进三绿工程重要性的认识,增强做好这项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因此,XX年**市将在三绿工程方面重点作这么几件事:
(一)指导思想:以保障食品**全为目的,以 “xxxx”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的发展观,全面推行基地、检测、索证、索票、检测、认定、认证等市场准入制度,按照“反弹琵琶”的思路,从提倡绿色消费抓起,积极培育绿色市场,加强绿色通道建设,引导绿色生产,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发展循环经济,实现人与自然、经济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二)基本思路:一是“反弹琵琶”,从消费抓起,通过引导消费者增强食品**全意识,并在市场提供简单易行的食品检测手段,使污染超标的食品无法销售,从而引导生产;二是实行全程卫生质量控制,运用法制、经济、行政手段,在每个环节都建立食品**全保障体系;三是政府、企业、消费者共同参与,明确职责,分工合作,形成合力,齐抓共管;四是突出重点,因地制宜,循序渐进,分步实施。先以抓好放心肉、放心菜、放心豆制品等卫生质量为重点,再逐步扩大到所有食品。
(三)工作重点:总体上是建立健全保障食品**全法制保障、技术支撑、政策扶持、社会信用、组织保障和舆论监督六大体系。具体目标:一是通过宣传和政策引导,使政府、企业、消费者增强食品**全、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意识,树立科学的消费观,确立人与自然、经济与社会的和谐发展的科学消费模式。二是加快培育和发展绿色市场,严把市场关,尽快形成具有保障食品卫生质量、有利于合理使用和节约资源、符合环保要求的销售网络体系;三是继续开辟绿色通道,使进入绿色通道的食品都能符合卫生质量标准要求,鲜活食品运输采取保鲜措施,公路运输的白条肉实行吊挂、封闭运输,冷却肉实行冷链运输,面向社会的生鲜食品物流配送中心得到较大发展;四是进一步完善组织机构,强化政府对三绿工程的领导。五是根据国家已经颁布的《绿色批发市场标准》、《绿色零售市场标准》和绿色市场认证管理办法及实施规则,加大培育创建绿色市场力度,加强硬件建设,实施现代化管理;六是继续加大无公害生产基地和养殖小区的建设。XX年进一步加大力度,使无公害生产基地和养殖小区真正成为**市农副产品供应的一个重要保障;同时继续抓好“放心豆腐”生产基地建设,XX年力争建成1—2家豆制品集中生产基地,使基地日产黄豆原料18万吨(约占市民日消费量的50%)。七是继续强化市场检测体系建设。一是投资3000万元建设**农副产品检测检验中心;二是进一步完善周谷堆农产品批发市场的蔬菜农残检测基础设施,着力提高检测的时效性和扩大检测面,争取检测面达到60%以上;三是积极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超市以及农贸市场建立蔬菜市场农残检测点,加强企业自检和自律。八是继续加快实施品牌战略。一是结合三绿工程宣传月,积极做好蔬菜、肉食品、酒的畅销品牌推荐工作;二是积极申报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并争取XX年**市在食品质量最高层次---有机食品上有所突破;三是继续开展“绿色餐饮消费工程”活动,扩大参评企业的覆盖面和影响力,使之成为我市餐饮行业的一个品牌工程;四是大力推进周谷堆农产品市场“放心菜”配送工程、**天恒食品有限公司“徽商放心肉”连锁店等一批流通领域食品放心工程龙头品牌的建设;五是大力推进“放心豆腐”建设,争创“放心豆腐”品牌。九是继续加强三绿工程法规制度的建设。一是加大推进已经出台的市政府各项法律法规如《生猪屠宰管理办法》等的实施力度;二是争取尽快出台《加强农贸市场管理的实施细则》;三是鉴于商务部等部门即将联合颁布出台《农副产品市场准入管理办法》,为此,我们也将结合我市实际,拟订《农副产品市场准入管理办法》,为农副产品的市场准入确立法制依据,从而使我市的流通行业制度化、标准化管理体系得以进一步完善。十是推进集团消费“阳光食品工程”。在XX年在已完成的供需双方申报基础上实现其对接,实施试点方案,规范各项管理制度和运作程序,建立供需双方信用档案,逐步建立信息网络平台的软件系统和硬件设施,最终实现集团消费“阳光食品工程”信息网络化流通模式,提高食品质量**全监管水平,进一步规范市场交易秩序。十一是进一步深化生猪定点屠宰管理工作。不断完善肉品市场准入制度,扩大肉品监管范围,提高监测能力和技术手段,开展肉品检验,促进定点屠宰和肉品流通管理工作再上台阶;做好定点屠宰场的规划工作,合理布局,以逐步提高屠宰场的经营规模和经营档次;继续加大力度,强化生猪市场的监管,严厉打击私屠滥宰行为,确保人民群众吃上放心肉。
第三篇:在三季度气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刚才传达了全省气象局长研讨会议精神,并一起学习了***局长在全国气象局长研讨会上的重要讲话和《中国气象局业务技术体制改革总体方案》。这次全省气象局长研讨会议是一次对事业发展的理论学习会议,也是一次体制改革思想动员的会议,更是要求我们对气象事业发展进行积极思考的会议,内容很多,任务很重,形势很急,我们通过这次会议的传达贯彻,要使全市气象部门的干部职工统一思想,进一步加强学习,深刻领会中国局改革总体方案和秦局长的报告精神,增强贯彻执行的能力,站在事业发展的高度,进行深层次的思考,谋划好各项工作。下面,我就今年汛期气象服务工作情况和年底前的工作安排讲几点意见:
一、关于汛期气象服务工作的回顾今年汛期的天气十分复杂,先旱后涝,梅雨期较短,梅雨量较少。整个汛期灾害性天气频繁。高温、干旱、暴雨、雷雨大风、龙卷、冰雹以及台风等对今年工农业生产有较严重的影响。受到三个台风的较大影响,分别是9号台风“麦莎”、13号台风“泰利”和15号台风“卡努”,以9号和15号台风影响为重。在省局的直接领导和市委、市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全市气象部门干部职工严密监测、跟踪服务,不论是预报服务质量还是社会经济效益,成绩都非常突出,圆满地完成了今年汛期气象服务的各项任务一是准备充分、组织严密,各项管理措施扎实。各级党委和政府都高度重视汛期服务工作,全市气象部门严格按照中国局、省局的要求和部署,精心组织,多次召开紧急会议,下发紧急通知,还多次进行了再动员、再部署,对全市气象服务工作的思想上有足够的重视。同时,在汛期气象服务工作中认真学习贯彻中央、省、市各级领导和中国局、省局领导的讲话、批示、指示精神,努力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切实做好了汛期气象服务工作。认真抓好常规管理,做到组织领导到位、岗位责任到位、预报服务到位、技术装备到位、安全保障到位、督促检查到位,同时力求创新,着重强化了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建立了应急响应预案。在重大天气、重要过程的服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二是强化内部会商与市—县会商。形成了每天收看国家局、省局会商的制度,市-县双向交流正常畅通,全市互动,充分讨论,集中全市预报员智慧,发挥了更大的作用。三是组织培训和总结交流,不断提高全市预报人员的业务素质。对重大天气过程,进行分析总结,并通过视频会商系统进行全市交流,在汛期服务重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实践工作与理论总结紧密结合,对预报人员业务素质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四是树立短期、短时并举,风雨、雷电预报并重的预报理念。强化短时预报值班和会商,以短时临近预报对短期预报进行适时补充订正,并通过短信平台及时发布,灾害性天气及时通过广播、电视等对外发布;加大对大风和雷电灾害的预报,在防灾减灾中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五是现代化设备在气象灾害监测、预报和预警中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充分利用现代化设备的产品信息,研制精细化预报方法,开展暴雨、冰雹、雷雨大风等强对流天气的落区预报,重大天气过程都能跟踪监测,加强对下分类指导,并做好灾害性天气的联防工作。六是灾情调查的工作明显加强。通过采取扎实的措施,力争第一时间得到第一手准确的灾害情报。二是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决策服务成效显著。气象信息的情报价值在政府决策中的地位有明显的提升,这是今年汛期服务另一个明显的特点。市、县领导多次视察了气象部门,市委冯永农副书记、陈还堂副市长、几乎所有县(市、区)主要领导、分管领导等先后到市、县气象部门指导工作,并通过视频会商系统与市局进行了交流,对全市气象预报服务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气象信息的决策建议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如15号台风影响期间。市委张九汉书记,在我局报送的重要天气报告上作了重要批示,并提出了四条防台抗台措施,市防指立即下发了“关于贯彻落实市委**书记重要批示的通知”;市长***在南京打电话要求将气象部门提供的防台抗台措施在电视上不间断播出;市委冯永农副书记在会议上要求广电部门,对气象部门的信息要随到随播。同时,通过我们优质的服务,各级领导对气象事业的支持力度在加大,在设备购置、政策支持、关系协调等方面给予了很大的帮助。这都充分表明了各级党委、政府对汛期气象服务工作的高度重视,极大地鼓舞了全市气象部门的干部职工。
三、抓好信息发布的关键环节,提升服务理念,提高服务水平,保证了服务质量。今年气象服务提出了“无微不至、无所不在”的服务理念,同时要求努力实现“任何人在任何地方以任何可能的方式获得所需要的气象信息”,全市气象部门认真贯彻落实,把气象信息的快速、有效发布作为关键环节,使气象信息传输更快、辐射更广,实现服务理念升级、服务水平明显提高。一是新闻发布会。汛期进行了多次新闻发布,9号“麦莎”台风影响期间就发布了三次,在首次新闻发布上,记者们感叹,今天的新闻除了天气新闻外,更重要的新闻是我市气象部门服务作风的改变,服务水平在不断提高。报纸
头版头条对天气信息的报道有10多次,这不能不说是我们汛期服务的一个很大的成功。二是预警信号的发布。我市从7月10日开始第一次试发布暴雨黄色预警信号,整个汛期发布各类预警信号9次。预警信号和防御指南的发布,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成了社会公众关注的热点。同时,引起地方政府领导的关注。整个预警信号发布与解除渠道畅通,关系协调,严格规范,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今年汛期的服务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给我们今后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例如,如何进一步发挥现代化装备的效益,并进行深层次的研究和开发利用,研制和更新预报方法和工具;如何进一步提高精细化预报水平,逐步向定时、定点、定量发展;如何做好责任区内的联防工作;如何尽快在预警信号发布中增加图标,增强直观性,提高发布水平,这些都有待在以后的工作中认真思考,研究解决。
二、认真学习贯彻业务技术体制改革方案**局长站在国家的高度和时代的前列,运用马列主义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观点,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入手,深刻地阐述了发展与改革的关系,鲜明地回答了为什么要改、怎么改这两个基本问题。不仅仅就业务体制改革来谈改革,而是从发展的大局来谈改革,突出强调了发展是第一要务,改革是促进发展的必由之路,体现了中国气象局党组谋划中国气象事业发展与改革的决心、毅力、智慧和胸怀。对于如何贯彻落实这一巨大的工程,努力地将这次改革作为推进全市气象工作快速发展的一次机遇,通过改革,革除工作中存在的弊端,排除事业发展中存在的障碍,解决气象业务服务及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从而达到以改革促发展、以改革树形象、以改革谋地位、以改革换活力的目的,下面我就这方面主要谈二点意见:
1、审时度势、深入思考,将业务技术体制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充分认识到位发展是中国气象事业永恒的主题,深化改革是加快发展的必由之路。经过近几年来的探索,中国气象局党组对新世纪新阶段如何发展已经形成了一些很好的新思路,特别是战略研究取得的成果,业务技术体制改革是落实战略的具体体现,其意义深远:一是落实中国气象事业发展战略研究成果的需要。今年以来,中国气象局党组为推动中国气象事业发展战略研究成果的落实,着力抓了四个方面的工作:争取国务院下发了加快气象事业发展的指导性文件;抓好“十一五”规划的编制;进行业务技术体制改革方案设计;大规模地培训司局级领导干部。这四项工作旨在推动战略研究成果从理念层面向运筹层面、从战略层面到战术层面的跃升。抓好业务技术体制改革是落实战略研究成果的重大举措。二是继续推动气象现代化建设快速发展的需要。改革开放以来,气象现代化建设成绩显著。但是,与国家和人民的需求相比,与发达国家的水平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要实现从气象大国向气象强国的跨越,体现中国特色,必须通过业务技术体制改革增加业务科技含量,全面提升气象业务能力和水平。三是着力提高气象预报服务能力和水平的需要。现在困扰我们的仍然是预报服务能力不够、水平不高。如何提高预报服务的能力和水平,经验教训很多。站网布局、服务覆盖等方面是这次改革的重点和着力点。四是深化气象事业结构调整的需要。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气象部门改革围绕着事业结构调整进行,从三大块到三部分、再到建立“多轨道、研究型、集约化、开放式”业务技术体制,是事业结构调整的继续和深化,也是对气象事业改革和发展经验的进一步总结和升华。五是适应国家政治、经济和文化体制改革的需要。当前国家正在深化政治、经济、文化体制改革,实施业务技术体制改革是适应国家各项改革的措施。坚持公共气象的发展方向,就要沿着科技型、基础性社会公益事业的改革方向向前推进,融入到国家公共事业和国家政府机关序列中。
2、认真学习、广泛宣传,将业务体制改革的准备工作做到思想统一、基础牢固、步调一致。认识到以上几点,我们究竟如何做好改革的准备,从思想上高度重视,想在前面;从行动上先人一步,笨鸟先飞,抢在前面,实现在苏北领先,在全省创先进,将业务体制改革作为一项竞赛,全市上下凝心聚力,务实开拓,进位争先,努力实现盐城气象事业进入一个科学发展、率先发展、跨越发展的新阶段。在明年改革正式实施之前,我们要一定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强学习。学习是工作创新的源泉。不学习,就不能吃透上级的精神,不学习就不能创造性地将改革的精神落实到具体的工作中。我们要继续加大对中国气象事业战略研究成果的学习,加强对事业发展前沿理论的把握,并将理论融于工作中,增强理解的能力。我们更要把业务技术体制改革方案和**局长讲话的内容作为学习的重中之重,充分认识“多轨道、研究型、集约化、开放式”的改革目标的内涵与外延;正确把握综合观测体系改革、预报预测体系改革、公共气象服务体系改革、信息与技术支持体系改革的“四个重点”,及科研体制改革、教育培训体系改革的“两个关键”。同时要时刻关注省局的工作动态,密切按照全省工作重点来加强学习,做到思想认识上的与时俱进。二是广泛宣传。宣传是为了让改革的精神深入人心,获取改革的最大动力。不宣传或宣传不到位,职工的思想不能顺应改革的要求就会在改革的过程中形成阻力,增加难度,影响到改革推进,甚至会决定改革的成败!今天的这次会议后,各单位要结合实际,采取多种形式、多条途径,认真地将业务体制改革的精神和内容进行广泛的宣传,深入地对干部职工进行思想上的动员,要在改革的要求面前有危机感,更要有适应改革的信心,使改革成为一种催人奋进的精神,使改革成为一种人心所向的趋势。三是端正态度。态度决定行动!认识态度上的正确与否将决定改革的成效。在改革面前最怕两种不良的态度:一是消极对待的态度。对改革的重要性、必然性认识不清,对改革的热情不高,观望等待,而不是主动积极地顺应发展的要求,自觉地沿着事物发展的方向前进。谁在改革的面前犹豫,谁就会在改革中落伍;谁对改革的前景怀疑,谁就将被改革的潮流抛弃。二是浮躁的心理。在改革之前不能沉下心来研究工作,对待工作中的问题不能冷静处理,有一种“一切等改革再说”的思想。我们各单位要克服这样两种错误的思想倾向,特别是各级领导要扎扎实实工作,埋头苦干,用行动来绸缪改革,化解改革前进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
三、关于年底前的主要工作安排2005年的工作,距离目标检查还有二个月时间,这是全面完成工作目标的攻坚期,各单位各部门在思想上不能有丝毫麻痹和懈怠,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在抓好日常工作的同时,突出重点,抓好难点。
1、全面完成各项目标任务完成全年目标是一项最基本的要求,是代表我们全面完成省局下达的工作任务的一个主要的衡量标准。我们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工作要有针对性,紧紧抓住目标任务这个工作的基本点扎实开展好各项工作。一是掌握好全面自查的安排。在这次会议之后,各局要回去逐条清理,对目标进行一条一条地检查,把不合格的或完成尚有一定难度的工作列出来,找出差距,形成工作上的重点;分析原因,寻求对策,找到解决薄弱环节的措施,一项一项地抓落实。各局要将自查的情况书面上报市局办公室。同时,市局党组要进行抽查,对存在的问题要下整改通知书,要限时、保质保量完成。在11月底还要进行第二次自查,在重点针对第一次自查的薄弱环节的检查的基础上,对全年目标进行一个完整的总结,并在12月5日前上报到市局,市局进行全面考核后,形成全市目标的自查报告,在12月15日前上报到省局。这是全市对目标自查的整体安排,各单位要按照计划开展自查工作。二是增强超目标完成的责任感。去年我们目标完成情况在全省比较靠前,今年一定要向更高的目标跨越,在这不到两个月的时间,要集中精力将目标抓紧抓实,工作上来不得半点的懈怠和放松,要有创一流业绩的责任感,鼓足全体干部职工的干劲,一发现不足就立刻开展行动加以弥补,特别是重点目标,如产业创收总量完成情况,重点项目的建设、各项业务指标完成,要想尽一切办法、挖掘一切潜力,确保按目标完成,力争有新的突破,工作上不打一点折扣!特别是我们县局长作为各单位目标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在最近一段时间要脑子里想着目标、工作上要围绕着目标,所有的力量要集中在目标。谁完不成目标、在全市目标中存在扣分因素,影响了全市的工作,谁就要承担相关的责任,谁就要按照目标管理的相关规定接受处理。我们全市上下,在完成全年目标上要凝结出一种精神,形成一种氛围,产生一种合力,取得做好的效果,达到目标要求。三是目标完成要体现高效。我今年反复强调的一个问题是如何实现工作中的高效率,树立雷厉风行的作风,产生立竿见影的工作效果、如何充分地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开展好各项工作。总体看来,现在的效果不错。但是也存在着个别单位、个别同志对待工作,懒惰散漫、思想不集中,不能紧紧根据市局党组的安排谋划各项工作,有敷衍了事的作风;也有一些单位在如何充分利用现代化办公手段、利用现代化建设成果上思想重视不够,造成资源浪费,造成效率低下,最典型的是信息沟通上对电子邮件系统的使用上,不按时、按要求调阅电子信箱中的文件,或者在对电子文件执行力度上打折扣。在今年工作的最后一段时间,党组要对这方面加大检查,力求在提高工作作风和行政效率上取得新的突破。各局要在这方面多下工夫,并作为今年年底工作总结的一项重要内容汇报,各方面好的做法要及时宣传,在向省局全年工作总结中这要作为我们盐城工作的一个亮点来突出!
2、认真做好年底前的气象服务工作一是要在全面做好汛期气象服务工作总结。刚才在对汛期工作的总结中我已经提到我们今年的工作有很多的创新和好的做法,如何把这些做法贯彻在我们日常的服务中,这要我们大家进一步总结,并加以发挥。做好重大天气过程的技术分析和总结,开好相关交流会,既要总结成绩,更要认真分析重要天气过程的监测、预警预报和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和存在问题,及时提出加强和改进的措施。二是认真做好秋、冬季气象服务工作,特别是把握好重大转折性天气的预报。今年的主汛期已经结束,但我们在思想上不能松懈,气象服务的任务还十分繁重,要坚持“一年四季不放松,每个过程不放过”,努力抓好基础业务的质量。秋季和冬季的服务工作同样重要,特别是强降温、寒潮、首场降雪、大雾等灾害性天气的预报容不得半点的马虎,不能有丝毫的闪失。通过这样一些重大转折性天气的预报,提高我们服务的整体水平,提高我们在生产生活中的指导性作用,提高政府和社会公众对气象信息的信任度。三是要加强信息发布、服务工作。在96121热点信箱编辑、电视天气预报等服务中要扩大影响,把老百姓关注的天气信息及时、准确地发布。继续主动及时地为各级党委、政府提供决策服务。
3、重视安全生产工作今年来,各级政府和领导对安全生产工作相当重视。市局党组对这项工作也是多次强调,随着冬季气温降低,空气干燥,将进入新的各类事故的多发期。各单位在做好气象服务工作的同时,针对秋、冬季安全生产工作的特点,深刻认识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性,克服麻痹松懈思想,加强组织领导,切实落实安全生产职责、责任。严格遵守值守班制度和事故专报制度,做到对各种异常和突发事件能及时有效处理,在第一时间报告。同时要进一步疏理管理中的薄弱环节,认真落实“气象法”赋予我们的职责,做到不缺位,认真做好安全生产气象执法工作,做到管理到位,服务到位,执行到位。同志们,这次会议马上就要结束了,希望大家回去之后,把这次会议精神传达好,贯彻好,鼓足干劲,只争朝夕,以时不我待的精神状态,务实创新,开拓发展,确保今年全市工作再上一个新的台阶,为明年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四篇:在三季度气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刚才传达了全省气象局长研讨会议精神,并一起学习了***局长在全国气象局长研讨会上的重要讲话和《中国气象局业务技术体制改革总体方案》。这次全省气象局长研讨会议是一次对事业发展的理论学习会议,也是一次体制改革思想动员的会议,更是要求我们对气象事业发展进行积极思考的会议,内容很多,任务很重,形势很急,我们通过这次会议的传达贯彻,要使全市气象部门的干部职工统一思想,进一步加强学习,深刻领会中国局改革总体方案和秦局长的报告精神,增强贯彻执行的能力,站在事业发展的高度,进行深层次的思考,谋划好各项工作。下面,我就今年汛期气象服务工作情况和年底前的工作安排讲几点意见:
一、关于汛期气象服务工作的回顾今年汛期的天气十分复杂,先旱后涝,梅雨期较短,梅雨量较少。整个汛期灾害性天气频繁。高温、干旱、暴雨、雷雨大风、龙卷、冰雹以及台风等对今年工农业生产有较严重的影响。受到三个台风的较大影响,分别是9号台风“麦莎”、13号台风“泰利”和15号台风“卡努”,以9号和15号台风影响为重。在省局的直接领导和市委、市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全市气象部门干部职工严密监测、跟踪服务,不论是预报服务质量还是社会经济效益,成绩都非常突出,圆满地完成了今年汛期气象服务的各项任务一是准备充分、组织严密,各项管理措施扎实。各级党委和政府都高度重视汛期服务工作,全市气象部门严格按照中国局、省局的要求和部署,精心组织,多次召开紧急会议,下发紧急通知,还多次进行了再动员、再部署,对全市气象服务工作的思想上有足够的重视。同时,在汛期气象服务工作中认真学习贯彻中央、省、市各级领导和中国局、省局领导的讲话、批示、指示精神,努力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切实做好了汛期气象服务工作。认真抓好常规管理,做到组织领导到位、岗位责任到位、预报服务到位、技术装备到位、安全保障到位、督促检查到位,同时力求创新,着重强化了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建立了应急响应预案。在重大天气、重要过程的服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二是强化内部会商与市—县会商。形成了每天收看国家局、省局会商的制度,市-县双向交流正常畅通,全市互动,充分讨论,集中全市预报员智慧,发挥了更大的作用。三是组织培训和总结交流,不断提高全市预报人员的业务素质。对重大天气过程,进行分析总结,并通过视频会商系统进行全市交流,在汛期服务重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实践工作与理论总结紧密结合,对预报人员业务素质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四是树立短期、短时并举,风雨、雷电预报并重的预报理念。强化短时预报值班和会商,以短时临近预报对短期预报进行适时补充订正,并通过短信平台及时发布,灾害性天气及时通过广播、电视等对外发布;加大对大风和雷电灾害的预报,在防灾减灾中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五是现代化设备在气象灾害监测、预报和预警中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充分利用现代化设备的产品信息,研制精细化预报方法,开展暴雨、冰雹、雷雨大风等强对流天气的落区预报,重大天气过程都能跟踪监测,加强对下分类指导,并做好灾害性天气的联防工作。六是灾情调查的工作明显加强。通过采取扎实的措施,力争第一时间得到第一手准确的灾害情报。二是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决策服务成效显著。气象信息的情报价值在政府决策中的地位有明显的提升,这是今年汛期服务另一个明显的特点。市、县领导多次视察了气象部门,市委冯永农副书记、陈还堂副市长、几乎所有县(市、区)主要领导、分管领导等先后到市、县气象部门指导工作,并通过视频会商系统与市局进行了交流,对全市气象预报服务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气象信息的决策建议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如15号台风影响期间。市委张九汉书记,在我局报送的重要天气报告上作了重要批示,并提出了四条防台抗台措施,市防指立即下发了“关于贯彻落实市委**书记重要批示的通知”;市长***在南京打电话要求将气象部门提供的防台抗台措施在电视上不间断播出;市委冯永农副书记在会议上要求广电部门,对气象部门的信息要随到随播。同时,通过我们优质的服务,各级领导对气象事业的支持力度在加大,在设备购置、政策支持、关系协调等方面给予了很大的帮助。这都充分表明了各级党委、政府对汛期气象服务工作的高度重视,极大地鼓舞了全市气象部门的干部职工。
三、抓好信息发布的关键环节,提升服务理念,提高服务水平,保证了服务质量。今年气象服务提出了“无微不至、无所不在”的服务理念,同时要求努力实现“任何人在任何地方以任何可能的方式获得所需要的气象信息”,全市气象部门认真贯彻落实,把气象信息的快速、有效发布作为关键环节,使气象信息传输更快、辐射更广,实现服务理念升级、服务水平明显提高。一是新闻发布会。汛期进行了多次新闻发布,9号“麦莎”台风影响期间就发布了三次,在首次新闻发布上,记者们感叹,今天的新闻除了天气新闻外,更重要的新闻是我市气象部门服务作风的改变,服务水平在不断提高。报纸头版头条对天气信息的报道有10多次,这不能不说是我们汛期服务的一个很大的成功。二是预警信号的发布。我市从7月10日开始第一次试发布暴雨黄色预警信号,整个汛期发布各类预警信号9次。预警信号和防御指南的发布,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成了社会公众关注的热点。同时,引起地方政府领导的关注。整个预警信号发布与解除渠道畅通,关系协调,严格规范,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今年汛期的服务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给我们今后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例如,如何进一步发挥现代化装备的效益,并进行深层次的研究和开发利用,研制和更新预报方法和工具;如何进一步提高精细化预报水平,逐步向定时、定点、定量发展;如何做好责任区内的联防工作;如何尽快在预警信号发布中增加图标,增强直观性,提高发布水平,这些都有待在以后的工作中认真思考,研究解决。
二、认真学习贯彻业务技术体制改革方案**局长站在国家的高度和时代的前列,运用马列主义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观点,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入手,深刻地阐述了发展与改革的关系,鲜明地回答了为什么要改、怎么改这两个基本问题。不仅仅就业务体制改革来谈改革,而是从发展的大局来谈改革,突出强调了发展是第一要务,改革是促进发展的必由之路,体现了中国气象局党组谋划中国气象事业发展与改革的决心、毅力、智慧和胸怀。对于如何贯彻落实这一巨大的工程,努力地将这次改革作为推进全市气象工作快速发展的一次机遇,通过改革,革除工作中存在的弊端,排除事业发展中存在的障碍,解决气象业务服务及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从而达到以改革促发展、以改革树形象、以改革谋地位、以改革换活力的目的,下面我就这方面主要谈二点意见:
1、审时度势、深入思考,将业务技术体制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充分认识到位发展是中国气象事业永恒的主题,深化改革是加快发展的必由之路。经过近几年来的探索,中国气象局党组对新世纪新阶段如何发展已经形成了一些很好的新思路,特别是战略研究取得的成果,业务技术体制改革是落实战略的具体体现,其意义深远:一是落实中国气象事业发展战略研究成果的需要。今年以来,中国气象局党组为推动中国气象事业发展战略研究成果的落实,着力抓了四个方面的工作:争取国务院下发了加快气象事业发展的指导性文件;抓好“十一五”规划的编制;进行业务技术体制改革方案设计;大规模地培训司局级领导干部。这四项工作旨在推动战略研究成果从理念层面向运筹层面、从战略层面到战术层面的跃升。抓好业务技术体制改革是落实战略研究成果的重大举措。二是继续推动气象现代化建设快速发展的需要。改革开放以来,气象现代化建设成绩显著。但是,与国家和人民的需求相比,与发达国家的水平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要实现从气象大国向气象强国的跨越,体现中国特色,必须通过业务技术体制改革增加业务科技含量,全面提升气象业务能力和水平。三是着力提高气象预报服务能力和水平的需要。现在困扰我们的仍然是预报服务能力不够、水平不高。如何提高预报服务的能力和水平,经验教训很多。站网布局、服务覆盖等方面是这次改革的重点和着力点。四是深化气象事业结构调整的需要。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气象部门改革围绕着事业结构调整进行,从三大块到三部分、再到建立“多轨道、研究型、集约化、开放式”业务技术体制,是事业结构调整的继续和深化,也是对气象事业改革和发展经验的进一步总结和升华。五是适应国家政治、经济和文化体制改革的需要。当前国家正在深化政治、经济、文化体制改革,实施业务技术体制改革是适应国家各项改革的措施。坚持公共气象的发展方向,就要沿着科技型、基础性社会公益事业的改革方向向前推进,融入到国家公共事业和国家政府机关序列中。
2、认真学习、广泛宣传,将业务体制改革的准备工作做到思想统一、基础牢固、步调一致。认识到以上几点,我们究竟如何做好改革的准备,从思想上高度重视,想在前面;从行动上先人一步,笨鸟先飞,抢在前面,实现在苏北领先,在全省创先进,将业务体制改革作为一项竞赛,全市上下凝心聚力,务实开拓,进位争先,努力实现盐城气象事业进入一个科学发展、率先发展、跨越发展的新阶段。在明年改革正式实施之前,我们要一定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强学习。学习是工作创新的源泉。不学习,就不能吃透上级的精神,不学习就不能创造性地将改革的精神落实到具体的工作中。我们要继续加大对中国气象事业战略研究成果的学习,加强对事业发展前沿理论的把握,并将理论融于工作中,增强理解的能力。我们更要把业务技术体制改革方案和**局长讲话的内容作为学习的重中之重,充分认识“多轨道、研究型、集约化、开放式”的改革目标的内涵与外延;正确把握综合观测体系改革、预报预测体系改革、公共气象服务体系改革、信息与技术支持体系改革的“四个重点”,及科研体制改革、教育培训体系改革的“两个关键”。同时要时刻关注省局的工作动态,密切按照全省工作重点来加强学习,做到思想认识上的与时俱进。二是广泛宣传。宣传是为了让改革的精神深入人心,获取改革的最大动力。不宣传或宣传不到位,职工的思想不能顺应改革的要求就会在改革的过程中形成阻力,增加难度,影响到改革推进,甚至会决定改革的成败!今天的这次会议后,各单位要结合实际,采取多种形式、多条途径,认真地将业务体制改革的精神和内容进行广泛的宣传,深入地对干部职工进行思想上的动员,要在改革的要求面前有危机感,更要有适应改革的信心,使改革成为一种催人奋进的精神,使改革成为一种人心所向的趋势。三是端正态度。态度决定行动!认识态度上的正确与否将决定改革的成效。在改革面前最怕两种不良的态度:一是消极对待的态度。对改革的重要性、必然性认识不清,对改革的热情不高,观望等待,而不是主动积极地顺应发展的要求,自觉地沿着事物发展的方向前进。谁在改革的面前犹豫,谁就会在改革中落伍;谁对改革的前景怀疑,谁就将被改革的潮流抛弃。二是浮躁的心理。在改革之前不能沉下心来研究工作,对待工作中的问题不能冷静处理,有一种“一切等改革再说”的思想。我们各单位要克服这样两种错误的思想倾向,特别是各级领导要扎扎实实工作,埋头苦干,用行动来绸缪改革,化解改革前进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
三、关于年底前的主要工作安排2005年的工作,距离目标检查还有二个月时间,这是全面完成工作目标的攻坚期,各单位各部门在思想上不能有丝毫麻痹和懈怠,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在抓好日常工作的同时,突出重点,抓好难点。
1、全面完成各项目标任务完成全年目标是一项最基本的要求,是代表我们全面完成省局下达的工作任务的一个主要的衡量标准。我们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工作要有针对性,紧紧抓住目标任务这个工作的基本点扎实开展好各项工作。一是掌握好全面自查的安排。在这次会议之后,各局要回去逐条清理,对目标进行一条一条地检查,把不合格的或完成尚有一定难度的工作列出来,找出差距,形成工作上的重点;分析原因,寻求对策,找到解决薄弱环节的措施,一项一项地抓落实。各局要将自查的情况书面上报市局办公室。同时,市局党组要进行抽查,对存在的问题要下整改通知书,要限时、保质保量完成。在11月底还要进行第二次自
第五篇:领导在三日一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各位领导、同志们:大家下午好。
“三日一网”制度的建立,是市委针对目前全市基层党建工作中存在的具体问题而提出的一项旨在进一步加强基层党的建设、完善组织管理手段、提升队伍素质、充分发挥党内民主、发挥两个作用的有效创新形式。它将成为基层党组织建设规范运行、更好发挥党组织、党员作用的有效载体和制度保障。大力推行
这一制度,搭建起党员管理服务的平台,必将推进我县基层党建工作再上新台阶。唐海镇地处城关腹地,所属基层党支部32个,县党代表23人,现有党员1871名,推行“三日一网”制度,必将引领全镇基层党建工作再上新高。为切实推动“三日一网”制度在我镇深入实施,我们将着力做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统一思想,高度重视
会后,我们立即组织召开镇党委会以及基层单位的班子会议,以镇、村包括社区两级党组织为依托,深入传达市县相关会议、文件精神,把全镇党员的思想统一到市县关于推行“三日一网”制度的决策部署上来,引导全镇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切实提高认识程度,不断增强组织和参与此项活动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把推行“三日一网”制度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转变干部作风的有效载体和必要手段,真正抓好、抓实、抓出成效。
二、加强领导,强势推动
成立镇村两级组织机构,专职协调、组织全镇的“三日一网”制度的全面展开,切实加强对推行“三日一网”制度工作的组织领导。镇领导班子成员每人确定一个村队或社区作为基层联系点,对开展“三日一网”活动情况进行具体指导。各基层支部班子成员必须身体力行、带头示范。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使我镇推行“三日一网”制度工作更具可操作性。大力加强“三日一网”制度运行管理的机制建设,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相关各项制度规范,更好地把推行“三日一网”制度工作引向深入。要全力提升组织和管理水平,真正把推行“三日一网”制度落实成为提高党员队伍综合素质的有力抓手、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管理服务的制度保障。
三、广泛发动,营造氛围
充分运用村队有线广播、社区宣传橱窗、板报、宣传册、明白纸等各种形式,大力宣传建立“三日一网”党员活动制度的重大意义,积极引导广大党员积极参加到“三日一网”活动中来,同时也为广大人民群众广泛参与、社会监督提供有效空间。及时总结宣传典型经验,不断完善丰富推行“三日一网”制度的形式、内容和效果,为落实“三日一网”制度营造起良好的舆论导向和浓厚的社会氛围。
四、严密组织,确保实效
着力增强推行“三日一网”制度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断丰富教育培训内容,依托镇委党校、基层单位党员之家等党员教育阵地,组织专题培训,培训广大党员学会使用共产党员网,充分发挥“三日一网”党员活动制度在党的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不断抓实学用成果转化,及时将“三日一网”教育学习内容转化为党员干部看得见、摸得着的实际成果。规范建立健全考评档案,为每一名共产党员建立“三日一网”工作台账,把是否积极参加“三日一网”活动纳入党员考评内容,定期检查评比,及时鼓励先进,督促后进,对长期不参加“三日一网”活动的党员实行问责。对基层各单位工作中,搞形式主义、走过场、弄虚作假、不抓落实等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进行及时的批评纠正,确保活动取得实效。
总之,我们将坚决按照市县两级关于建立“三日一网”制度的有关指示要求,结合我镇基层党建工作实际,坚定信心,强化领导,规范运行,确保“三日一网”制度建设收到积极效果,为全力推进全县基层组织建设再上新台阶做出积极贡献。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