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深化医改 “安吉模式”
深化医疗改革 建设“安吉模式”
新年伊始,安吉县正式开展县域医疗服务共同体试点工作,以自由组合为主、行政调控为辅的组合形式,以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县三院作为牵头单位,分别与全县16家乡镇(街道)卫生院组成三个县域医共体,标志着“安吉模式”医共体试点正式实施。
跟其他县区不同,“安吉模式”医共体试点工作具有四大特点:抓住“一个杠杆”,以医保支付方式改革为杠杆,医保结余为核心指标,促进医保费用合理下降;实施“两个全面”,县内所有公立医疗卫生单位全面参与,职工医保和城乡居民医保全面实行按人头总额预算包干;保持“三个不变”,试点工作对原有医保结算方式、医共体成员单位法人资格和患者就诊方式保持不变,体现出本轮医改的可操作性和实效性;落实“四个配套”,实施牵头院长及班子成员年薪制、搭建医疗医保共享信息平台、药品器械集中采购配套奖励和县域医共体绩效考核等四大配套措施,有力推进各医共体试点工作的开展。通过县域医共体内部业务联系、上下联动,重心下沉,有力推进分级诊疗,同时推进疾病预防控制、卫生监督协管、妇幼保健资源合理下沉到县域医共体中,实现预防保健与医疗服务同步发展,真正体现对全县百姓的健康管理。
安吉县域医共体建设在县公立医院管理委员会统一领导下,统筹推进,下设办公室,设在县卫计局,主要领导为总负责人。分阶段组织县域医共体实施动员大会、医共体成员单位座谈会及推进研讨会,按照“积极动员、充分准备、有序推进、落实到位、尽早完成”的要求,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县三院全部完成县域医共体单位协议签约并进行挂牌工作,成立医共体理事会,将医共体建设作为当前中心
工作。分析数据,精细管理求成效。县第一医共体,通过搭建平台、数据分析两条主线开展医共体实施工作。将指标任务细化到每个科室,并根据现有数据按病区分医疗组、各成员单位进行纵向比较,对三个医共体及全县的城乡居民保险、职工医疗保险数据分别进行横向分析,并模拟推算细分数据,查找问题,明确调整重点,对个别人员进行院长诫勉谈话;加强6S管理,以胸外科为典型进行PDCA理论分析,提升管理后该科室药比同期下降5.76%,成效明显。搭建框架,长远规划谋发展。县第二医共体,明确要求“包干到户、对口联系”,立足《县第二医共体理事章程》《县第二医共体双向转诊工作制度》等7大制度,优化临床路径、修订科主任目标责任考核标准、奖励门急诊超额、住院加床等措施谋求长远发展。区域联营,乘势而上寻创新。县第三医共体,积极探索民营资本优势,发挥运营成本低体制活的特点,组建医疗团队,赴下属医共体成员单位进行重点帮扶,带教查房及会诊,及时安排患者上转,测试向上转诊流程,争取实现无缝对接。同时就人员进修、轮训、共建特色专科等进行安排,努力打造“片区医疗中心”。
县人社局根据医共体实施方案,开展信息化改造,完成参保人员医共体划分、五险系统参保查询模块改造、业务报表设计等医共体运营考核指标设计。召开县域医共体医保信息系统开发通报会,及时分解医共体单位责任,将医保结余目标落实到每个乡镇卫生院和服务站,促进医保费用合理下降。
县域医共体工作有序推进,有力推进基层服务能力。一是基层新技术新项目得到发展。如天子湖镇中心卫生院开展24小时心电监护项目、昌硕街道卫生院新开肿瘤内科、内分泌科等特色科室;二是基
层就诊人次同比上升。据统计,今年1月全县16家乡镇街道卫生院总就诊人次达16.21万,比去年同期增长13.53%;总住院人次同比增长45.06%,手术台次同比增长40%,上转人次增加38%,接受下转人次增加一倍达48人。
县域医共体建设将使基层医疗服务体系得到重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得到重构,诊疗次序得到重塑,真正有效缓解群众看病就医问题,逐步实现“制度强、服务强”“人民健康水平高、对医改满意度高”的“两强两高”目标。
第二篇:深化医改 医共体建设“安吉模式”
深化医疗改革 医共体建设“安吉模式”
新年伊始,安吉县正式开展县域医疗服务共同体试点工作,以自由组合为主、行政调控为辅的组合形式,以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县三院作为牵头单位,分别与全县16家乡镇(街道)卫生院组成三个县域医共体,标志着“安吉模式”医共体试点正式实施。
跟其他县区不同,“安吉模式”医共体试点工作具有四大特点:抓住“一个杠杆”,以医保支付方式改革为杠杆,医保结余为核心指标,促进医保费用合理下降;实施“两个全面”,县内所有公立医疗卫生单位全面参与,职工医保和城乡居民医保全面实行按人头总额预算包干;保持“三个不变”,试点工作对原有医保结算方式、医共体成员单位法人资格和患者就诊方式保持不变,体现出本轮医改的可操作性和实效性;落实“四个配套”,实施牵头院长及班子成员年薪制、搭建医疗医保共享信息平台、药品器械集中采购配套奖励和县域医共体绩效考核等四大配套措施,有力推进各医共体试点工作的开展。
安吉县域医共体建设在县公立医院管理委员会统一领导下,统筹推进,下设办公室,设在县卫计局。分阶段组织县域医共体实施动员大会、医共体成员单位座谈会及推进研讨会,按照“积极动员、充分准备、有序推进、落实到位、尽早完成”的要求,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县三院全部完成县域医共体单位协议签约并进行挂牌工作,成立医共体理事会,将医共体建设作为当前中心工作。分析数据,精细管理求成效。县第一医共体,通过搭建平台、数据分析两条主线开展医共体实施工作。将指标任务细化到每个科室,并根据现有数据按病区分医疗组、各成员单位进行纵向比较,对三个医共体及全县的城乡
居民保险、职工医疗保险数据分别进行横向分析,并模拟推算细分数据,查找问题,明确调整重点,对个别人员进行院长诫勉谈话;加强6S管理,以胸外科为典型进行PDCA理论分析,提升管理后该科室药比同期下降5.76%,成效明显。搭建框架,长远规划谋发展。县第二医共体,明确要求“包干到户、对口联系”,立足《县第二医共体理事章程》《县第二医共体双向转诊工作制度》等7大制度,优化临床路径、修订科主任目标责任考核标准、奖励门急诊超额、住院加床等措施谋求长远发展。区域联营,乘势而上寻创新。县第三医共体,积极探索民营资本优势,发挥运营成本低体制活的特点,组建医疗团队,赴下属医共体成员单位进行重点帮扶,带教查房及会诊,及时安排患者上转,测试向上转诊流程,争取实现无缝对接。同时就人员进修、轮训、共建特色专科等进行安排,努力打造“片区医疗中心”。县人社局根据医共体实施方案,开展信息化改造,完成参保人员医共体划分、五险系统参保查询模块改造、业务报表设计等医共体运营考核指标设计。召开县域医共体医保信息系统开发通报会,及时分解医共体单位责任,将医保结余目标落实到每个乡镇卫生院和服务站,促进医保费用合理下降。
县域医共体建设将使基层医疗服务体系得到重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得到重构,诊疗次序得到重塑,真正有效缓解群众看病就医问题,逐步实现“制度强、服务强”“人民健康水平高、对医改满意度高”的“两强两高”目标。
第三篇:医改三明模式
2012年三明市拉开了医改的序幕。此后三明市三医联动改革,在医药、医疗、医保领域推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方案,3月31日,国发〔2016〕21号文提出:“在部分综合医改试点省推广福建省三明市医改做法和经验”,正式从国家层面对三明医改给与了肯定,三明医改模式有望推开。三明市医改究竟改了什么?改革的效果如何?利好或利空那些领域?本文将系统的呈现给大家。要点总结:
三明市医改在医药、医疗、医保三方面进行了改革,其改革要点为:
1)一把手挂帅、三医联动。三明市医改由分管常务副市长詹积富亲自挂帅,成立医改领导小组,同时将24个医保相关部门整合成为医疗保障基金管理中心,医保经费直接由医保中心支付给代理商,不经过医院环节。
2)工业、流通、医院三管齐下控药价。药品招标限价采购,唯低价录取,压低工业企业药价;流通环节“两票制”,暨从药厂到医院仅经过1层代理,压低流通环节加价;医院“零差率”,消除终端加价。
3)提升医疗服务价格,提升医生阳光薪酬。改革后,15年医务收入较11年增126.75%,挂号费、手术费、护理费有不同程度上涨,大检查费用下降。15年医务人员人均年工资8.90万元较11年增110.90%。但对于主任医生来说,医改后薪酬封顶仅为25万,真实到手很可能是下降的,导致部分医生流失。结果:
1)药品耗材占比大幅下降。三明市22家公立医院药品和耗材占比从2011年的60.08%降至2015年的35.22%。2)患者人均门诊、住院费用得到良好控制。15年三明市次均门诊费用比福建全省低34.17%,出院患者平均费用比福建全省低44.37%。
3)医保从亏空专为结余。2015年三明市城镇职工医保统筹基金结余9977万元,而医改前的2011年超支7553万元,有效缓解了三明市的财政压力。必须看到一些潜在的问题:
1)药品质量下降。由于招标唯低价录取,可能导致劣币驱逐良币的情况发生,而低价药品由于纯度不足生产工艺不到位等原因可能导致副作用增强、疗效下降。
2)医生真实收入下降,从公立流向民营。对于主任医生来说,医改后薪酬封顶仅为25万,真实到手很可能是下降的,导致部分医生流失。长此下去可能导致薪酬激励更加完善的民营医院更具吸引力,未来可能公立医院更重公平而民营医院更重效率。对二级市场影响:
1)药占品和耗材比显著下降,仿制药企和非创新型器械企业盈利能力将持续下滑。2)医务收入占比显著提升,利好服务占比较高的康复、眼科等专科医院。
3)处方药外流是大势所趋,利好具有零售基础的流通企业和具有处方药承接能力的药店。4)推行“两票制”,从药厂到医院仅经过一个代理商,流通行业集中度大幅提升,利好全国性或区域性的大型流通企业。
第四篇:三明医改模式(本站推荐)
深挖“三明医改”到地心,“三明模式”从未如此清晰 三明网2016-05-18 16:29:22阅读(334)评论(0)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举报
2015 年 5 月份关于医改的 38 号文件中“三医联动、腾笼换鸟”的各项配套措施,无一不是来自三明模式的做法;2015 年 6 月份发布的关于招标的 70 号文件中最核心的是“先限价、再带量议价”的做法;今年3 月 5 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表示,协调推进医疗、医保、医药联动改革,而三医联动正是三明模式的核心框架;今年 3 月份以来在医改试点地区推行的“两票制”;2016年 4月 26日,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印发《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2016年重点工作任务》,要求总结完善福建三明改革经验,并在安徽、福建等综合医改试点省份推广。自此,三明模式正式以被写入官方文件的形式开始向全国推广。近日,国务院医改领导小组正式发文,医改试点城市增加到11个省。三明模式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三明模式再也不能回避。
一、三明医改的核心
三医联动、腾笼换鸟
1、我国医改的痛点是什么?
本轮医改最初就是本着解决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出发,然而虽然之前围绕“药品招标”、“取消药品加成”等问题进行了一系列的工作,然后根本问题还是没有解决,原因有二:医院的逐利性与医生的逐利性。导致患者治疗过程中医疗行为扭曲,出现多开药、开贵药、开大处方、多做检查等过度医疗行为发生。
医院的逐利性来自于医院职能定位不清晰,之前财政采取的是定额补助或者定向补助的方式,之后由医院自负盈亏,这种半企业运营的方式必然会导致医院有逐利的冲动,我医院要维持运营、盖大楼、买设备、发工资,钱从哪来?另外,医院的工资总额和医药的总收入是挂钩的,创收的总额越高,院长和医生的工资越高,甚至于部分医院会给科室下达创收指标,导致医院从上到下就有了创收的冲动!还有之前大家一直在说的“以药养医”,医院允许买药加成15%,这创收的渠道不仅稳定,而且有保障,导致医院倾向于多卖药、卖贵药。
医生的逐利性上面也提到了,我的提成奖金全都和创收挂钩,这是由医院的逐利性的向下传导;还有一点更重要的,就是所谓的灰色收入,医生能够通过处方获得来自药品、器械的回扣,这是脱离医院收入的,全部装到自己口袋里。
2、“三明模式”如何直击痛点!
针对医院的逐利性,三明医改首先明确的就是政府办医职责,承担医院的基本建设、购置大型设备的职责等,医院不再为自身发展而逐利,恢复其治病的本职,回归到救死护伤的医学本质。
其次,对院长实行年薪考核制,院长的年薪由财政全额支付,让院长代表政府对医院进行精细化管理。具体做法是,按照医院等级,三甲、三乙、二甲、二乙院长年薪分别为 35 万元、30 万元、25 万元、20 万元,年薪由基本年薪和绩效年薪构成。对院长的考评体系分为 6 大类 40 项指标。一旦院长考评成绩不佳,不仅影响其自身年薪收入,还会影响到上面提到的医院工资总额。
同时,由于医疗行为的专业性过高和信息的不对称,对于哪个药品有回扣、哪些医生拿回扣院长是最清楚的,所以对院长实行一系列考评指标机制,将院长从医院这个利益群体中分离出来,代表政府来对医院、医生进行精细化专业化的管理,对到医疗行为的具体环节进行精准控费!
针对医生的逐利性,三明医改实施的是:医生的收入、奖金不在与药品和耗材等收入挂钩,并且大幅度提高医生的阳光收入(此处还未涉及医生拿回扣等问题,具体内容请看“三医联动之医药”部分)。那么提高了医生的待遇水平的钱出自哪里?就是提高医疗服务的价格。又但是,提高了医疗服务价格对于医保的支付压力不就又增加了吗,要知道三明医改的起点就是医保的严重入不敷出啊。怎么办?
两个办法:
1、降低药价;
2、挤压药品流通环节的水分。通过这两个办法,降低医保对于药品的支出,从而确保用于提高医疗服务费用的医保资金支持。
通过以上内容不难看出,三明医改最核心的逻辑——“腾笼换鸟”,涉及到的“医药、医疗、医保”三医联动环环相扣!
二、三医联动的具体实施
1、三医联动之医疗——大幅提高医疗服务价格
众所周知,之前医院的有效收入主要来自三部分:药品(器械)加成收入、检测项目收入、医疗服务收入及政策性财政补助。湖北省价格成本调查队曾对省内53家医院进行调查,医疗服务价格平均只有成本的41.7%,三明医改前三甲医院的主任医师的诊察费每人次才 7元,田老师理个发每次还得30块钱呢,所以医院不可能靠低廉的医疗服务价格维持运转,所以滋生了“医药养医”的情况。
2013年2月,三明市对市、县全部公立医院取消药品加成实施零差率改革,由此引发的就是原本的医院收入结构少了一块。怎么办呢,提高医疗服务项目收费价格(2013 年 2 月份开始,三明市按照“总量控制、结构调整、有升有降、逐步到位”的原则已调整了 5 次。其中公立医院调整 4 次共计调整 4794 项,其中调高 3696项,占 77%,调低 1098 项,占 23%(调低的主要是检查费用)),由此能够平移弥补 85%~87%,10%由财政补助,剩余 3%~5%就通过医院加强成本管理自行消化了。
2015年,全市22家公立医院医务性收入为15.3亿,其中除去工资支出8.95亿,剩下的运营经费6.35亿,要知道2011年这22家公立医院的总收入为6.74亿,里面还包括了药品加成的收入,其它两项数据分别是2.94亿和3.8亿。
2、三医联动之医药——挤压药品中间环节水分,改革药品采购机制
虽然2013年三明市的县级以上公立医院就取消了药品加成,但是这只是改变了“以药养医院”的情况,对于“以药养医生”的情况没有丝毫动摇。所以简单的取消药品加成,实际上对于中间其它环节的利益链没有任何影响,医生同样能够通过处方拿回扣,医疗行为仍然是扭曲的,同样存在多开药、开回扣高、药价高的药,因此,必须对中间这些利益环节进行阻断。
首先,三明市药品配送严格执行两票制,减少流通环节的层层加价,虽然有些药厂会从低开转高开出厂价模式和提高费用率的方式变相保留原有模式,但这样做的成本和难度将大幅提高(营改增,你懂的)。
同时,由卫生局药采办负责药品招标,实施限价采购机制。2013 年 9 月 30 日以后,省级采购中标价作为限价,企业报价不得高于省级采购中标价。在此基础上实施最重要的两个原则,即“ 一品两规” 和“ 最低价中标”,迫使企业在报价时大幅降低报价。三明地区的招标实际上是做到了招采合一、量价挂钩,因为同一品种只有一个国产品种中标,中标者即获得了整个三明的市场,因此,很多企业会通过大幅降价来换取整个三明地区的销量。
同时,还允许医院自行采购低于中标价 10%以上的药品和耗材,结余规医院,从而进一步调动了医院主动压价的积极性,值得注意的是,这里的二次议价和其他地区的二次议价是有很大不同的,区别就在于通过招标限制,这里药品中标价的水分已经被大幅挤压了。
从三明市药品限价采购开始,有 69 种药品采购价比省级招标价低 50%以上,其中最大降幅达到 96.9%。如奥美拉唑,40mg10 支装的冻干粉针,福建省中标价为 256 元/盒,三明限价采购后每盒价格 7.8 元/盒,大家想一下7.8一盒的奥美拉唑冻干粉针,你还说什么医生回扣、代理商抽成这些,企业考虑的只有是否中标和量价平衡的问题。有些人会说放弃三明市场,维护其他地方价格,但是5月11日发布的文件来看,试点城市增加到11个省,两票制全国推广是趋势(12日卫计委公布第四批医改城市名单,新增100个,至此,医改试点城市达200个),中标价格再全国联动,三明模式:“顺我者生、逆我者亡!”
此外,三明市还将福建八标中标目录(三明片区)中辅助性、营养性、怀疑有高回扣的 129个药品品规列为三明市第一批重点跟踪监控品规(厂家)目录。凡采购使用该目录中品规药品的医疗机构,必须执行采购备案制(院长审批、开具处方医生登记、采购数量等登记等)进行报备,同时报送卫生局药品采购办。实施这一措施后,2012 年 5 月份全市药品总费用下降 1673 万元,同比下降超过 20%。
通过以上政策实施,及医生医疗处方行为的规范化,三明市 22 家公立医院的药品总收入从 2011 年 7.9 亿元下降到 2015 年的 6.08亿元,这说明以上措施很好的解决了医生乱开药的情况,并且挤出了药价虚高中的水分,有效降低了药品的费用支出。
与此同时,三明市医院收入结构优化了,降低药占比,提高医务性收入,控制总体收入的增长,不仅没有给医保造成负担,反而减轻了其压力。
3.三医联动之医保——保衔接,大幅提高的诊查费纳入医保报销
虽然医院医疗服务项目费用提高、药品价格下降,只是保证了医院收支平衡和医保资金运行平衡,对于患者来说,不能增加患者自付金额的负担,所以
医保必须对大幅提高的医疗服务项目和门诊诊查费同步提高报销金额,才能保证患者在医疗、医药联动以后,患者的看病就医负担不增加,这就需要医保与上述医疗、医药一起联动“保衔接”。
三明市的做法就是在原有医保范围内的医疗项目在价格大幅提高以后继续予以报销,这样患者才能真切感受到综上所述所有措施带来的实惠
综上所述,三明医改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性整体解决方案,涉及到改革的层面非常多,每一个领域又涉及到数十项具体改革内容。其中核心内容在于,医药是降低药价,切断医生与药品间的回扣利益链,药品的支出减少,即“ 腾笼”;医疗是提高服务价格,从而让医生收入从拿回扣的灰色地带回归到通过提供医疗服务来赚取阳光化收入,即“ 换鸟” ;医保是“ 保衔接”,即对提高了的医疗服务,即对提高了的医疗服务价格给予报销。
转载:医药行业EMBA
第五篇:深化医改工作情况汇报
赣县妇幼保健院 深化医改工作情况汇报
根据县委、县政府及县卫计委的工作部署,并对照县委办、县政府办《关于印发〈赣县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工作的实施方案〉的通知》(赣县办字[2015]114号)文件内容,我院于2015年11月1日零时起正式启动了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工作,通过近半年的实施,取得了较好成效,现将我院推进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高位启动,夯实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工作基础
为做好我院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工作,确保改革目标和任务按时、按质、按量落实到位,我院采取有效措施,努力夯实改革工作基础,确保改革工作高位启动、稳步推进。
领导高度重视。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工作是一项重大的民生工程,我院领导班子高度重视,第一时间召开专题会议动员部署我院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工作,组织干部职工学习相关文件,吃透文件精神,确保工作不走样,出成效。组织机构健全。成立了以院长为组长、副院长为副组长、各相关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并进一步明确人员责任,将工作任务合理分解到相关科室和人员,确保工作有领导、有组织、能落实。宣传氛围浓厚。通过展板、宣传栏、横幅、电子显示屏及发放宣传资料等多种形式,积极宣传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工作目标、意义、方法等内容,营造浓厚的改革工作氛围,让广大群众知晓改革、配合改革。
二、稳步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全县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工作会议召开后,我院严格对照工作任务、目标和要求,按时启动并稳步推进改革工作向前发展。并通过各种有效措施,确保改革工作成效。
(一)建立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成立了以院长为组长的工 作领导小组,并通过任务分配进一步明确了人员职责,建立了工作机制。
(二)开展调查研究。为确保改革工作顺利实施,我院根据改革需要,在结合政策要求和医院实际的情况下,在院内开展了深入的调查研究,根据县卫计委工作要求,组织开展了相关数据摸底调查和测算,提供真实可靠的依据。
(三)建立医疗服务价格调整机制。尊循“总量控制、结构调整、有升有降、逐步到位”的原则,严格按照政府办《关于印发〈赣县县级公立医院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工作方案〉的通知》(赣政办发[2015]36号)文件要求,调整了我院部分医疗技术服务价格。
(四)取消药品加成,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医院所有药品均实行网上集中阳光采购,降低了药品价格,并破除了以药补医的局面,在改革工作启动后,取消了药品加成,医院所有药品(不含中药饮片)已按购入价格实行零差率销售。今年1-10月,医院药品费用总额为604万元,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3.27%,累计为群众减少药品支出90余万元。
(五)推进了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推进了按病种、按床日、按人头付费等付费方式改革,2015年支付方式改革覆盖住院患者数达2315人次,占医院年入院人数的68%,与2014年同期相比提高10个百分点。
(六)积极推进分级诊疗工作。通过与市妇幼保健院、乡镇卫生院建立对口支援,加强特色学科建设、整合基层妇幼保健医疗人才队伍和资源等方式,努力建立科学合理的妇幼保健分级诊疗体系,构建县、乡(镇)、村一体化的妇幼卫生管理服务网络,补足基层妇幼保健管理服务短板,让妇女儿童均衡享受优质的卫生计生服务。年初,我院与赣州市妇幼保健院建立了协作关系,建立了“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制度,进一步提升了我院的临床服务能力,引导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有效缓解了医疗服务压力。同时,我院与茅店卫生院建立对口支援帮扶关系,通过选派优秀妇产科医生前往坐诊、查房、授课、指导业务开展,帮助该院提高服务能力和业务水平,并通过“以点带面”的方式,逐步构建以县妇幼保健院为核心,延伸至各乡镇卫生院的妇幼卫生管理网络,从部分到整体,逐步提升乡镇卫生院妇幼保健服务能力,最大限度保证母婴安全,提高全县的妇幼保健管理水平。
(七)优化绩效分配方案,调动医务员工作积极性。推进医院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以按劳分配、绩效优先、兼顾公平为分配原则,制定了医院绩效考核方案,建立了以工作岗位性质、技术含量和风险程度、服务数量与质量等工作业绩为主要依据,以服务效率、服务质量、群众满意度为主要内容的综合目标任务管理、责任制考核体系,并将医院的公益性质、运行效率、群众满意度等作为考核的重要指标,努力调动全院职工的工作积极性。
(八)加强了医院内部管理。推行岗位聘用和公开招聘制度,实行按需设岗、竞聘上岗、按岗聘用、合同管理。为进一步深化医院人事制度改革,拓宽用人渠道,我院于今年3月份开展了中层干部竞聘上岗及自主公开招聘优秀护理人员工作,让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充实到管理团队及临床护理岗位中,进一步提高了医院管理水平和技术服务水平。同时,我院建立健全了医院财管理制度,认真落实国家财务各项管理制度,并严格开展以科室为单位的成本核算工作,降低了运营成本。同时,完善了医院医疗管理制度,坚持执行合理用药管理和处方审核制度。加强了临床路径管理,开展了计划性剖宫产、自然分娩、轮状病毒性肠炎、小儿腹股沟疝四种病种的临床路径管理。
(九)完善医院信息管理系统,优化服务流程。为方便服务 群众,提高服务水平,我院筹资改造升级了医院信息管理系统,目前己完成安装、调试,并已投入运行。
三、存在的问题
(一)改革工作实施后,由于取消了药品加成,而各级财政对医院的投入又尚未落实到位,给医院造成了一定的经济压力。
(二)由于药品实行了零差率销售,破除了以药养医的局面,医院通过制定措施控制药占比、实现医疗收入的良性增长的方法来稳固医院发展的根基,但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临床医师工作积极性的下降,给医院管理造成了一定困难。
(三)财政拨款编制太少,制约了医院的发展。医院现有在职职工164人,财政拨款编制仅12人(编制总数100人),无其它拨款经费。建议加大财政拨款,进一步帮助我院解决人才供养问题,按照《妇幼保健机构管理办法》及兄弟妇幼保健院的拨款标准,核定保健人员63人(我县人口数63万,妇幼保健院保健人员编制配备按1:10000配备)全额财政拨款,临床人员实行50%差额拨款。
(四)我院由于业务用房不够,医疗资源分散,现有的两栋大楼,占地面积仅1020平方米,建筑面积6200平方米,且新老妇保大楼相隔甚远,导致医院运行成本高,并给前来就诊的患者和医务工作者带来诸多不便,给医院的发展造成困难。基于医院目前的现状,建议政府统筹规划,充分利用现有的卫生资源,调整医院业务用房或落实我院整体搬迁的地址及相应的建设资金拨款。
2016年11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