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服务业增加值核算有关情况的说明
关于服务业增加值核算有关情况的说明
发布人: 信息来源: 更新时间: 2011-08-12
一、服务业增加值内部结构及统计方法
服务业增加值由交通运输邮政业、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营利性服务业和非营利性服务业七个子行业增加值构成。
(一)交通运输邮政业
因邮政业增加值在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中所占比重很小,因此季度测算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时主要采用市交通局提供的客货运输周转量增速测算。
当期交通运输邮政业不变价增加值=上年同期该行业不变价增加值×当期公路运输业客货运周转量增长速度×国家换算系数×省弹性系数。
(二)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
上述两个行业主要由限额以上和限额以下增速核算,其中限额以下增幅省统计局统一控制在10%。
现价计算方法:当期批发业现价增加值=上年同期批发业现价增加值×(1+当期批发业商品销售额现价增长速度×国家换算系数)。
不变价计算方法:当期批发业不变价增加值=当期批发业现价增加值÷当期批发业增加值定基缩减指数。
零售业、住宿业、餐饮业计算方法同此。
(三)金融业
由于在季度核算中难以及时取得证券业、保险业的相关资料,且这两部分在金融业中所占比重较小,故暂使用人民银行提供的银行业存贷款增速指标推算。
现价计算方法:金融业现价增加值=上年同期金融业现价增加值×当期人民币存贷款余额现价增长速度×省弹性系数。
不变价计算方法:当期金融业不变价增加值=当期金融业现价增加值÷当期金融业增加值定基缩减指数。
(四)房地产业
包括房地产业(K门类)不变价增加值和居民自有住房服务不变价增加值,主要依据住建委提供的商品房销售面积和统计部门提供的房地产从业人员、劳动报酬等指标推算;当期居民自有住房服务不变价增加值增长速度采用国家GDP核算中的固定速度(5%)核算。
当期房地产业(K门类)不变价增加值=上年同期房地产业(K门类)不变价增加值×当期不变价增加值增长速度=当期相关指标增长速度×国家换算系数。
当期相关指标增长速度主要涉及当期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长速度、当期房地产业单位从业人员增长速度和当期房地产业单位从业人员劳动报酬不变价增长速度等三个指标。
(五)营利性服务业
包括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和其他营利性服务业,主要根据地税部门提供的营业税计算增加值。
1、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
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不变价增加值=上年同期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不变价增加值×(1+当期不变价增加值增长速度)
当期不变价增加值增长速度={[(1+当期信息传输业营业税增长速度)÷当期通信服务价格指数]-1}×100%×国家换算系数×省弹性系数
2、其他营利性服务业
现价计算方法:当期其他营利性服务业现价增加值=上年同期其他营利性服务业现价增加值×(1+当期其他营利性服务业营业税现价增长速度×国家换算系数)
不变价计算方法:当期其他营利性服务业不变价增加值=当期其他营利性服务业现价增加值÷当期其他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定基缩减指数;
(六)非营利性服务业
包括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其他非营利性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等)两部分,主要依据财政部门提供的一般公共服务支出和统计部门提供的事业单位从业人员、劳动报酬等三项指标推算。
1、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
现价计算方法:当期现价增加值=上年同期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现价增加值×(1+当期一般公共服务支出现价增长速度×国家换算系数)
不变价计算方法:当期不变价增加值=当期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现价增加值÷当期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增加值定基缩减指数
2、其他非营利性服务业
当期其他非营利性服务业不变价增加值=上年同期其他非营利性服务业不变价增加值×(1+当期不变价增加值增长速度)
当期不变价增加值增长速度=当期相关指标增长速度×国家换算系数×省调整系数
当期相关指标增长速度=(当期其他非营利性服务业单位从业人员增长速度+当期其他非营利性服务业单位从业人员劳动报酬不变价增长速度)÷2
二、当前服务业增加值、增速及排名
一季度,全市实现服务业增加值56.8亿元,增长11.3%,增幅位居全省第4位,总量位居全省第5位。其中,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3.7亿元,同比增长17.3%,总量和增速位居全省第6位和第4位。预计上半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增幅达11%以上,力争达到11.5%,增幅位居全省前6位。
三、影响各项指标主要因素
2010年第三产业增加值构成单位:亿元
序号 三产增加值构成 总量 比重
215.94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26.47 12.2 2 批发和零售业 37.37 17.4
批发业 22.19
零售业 15.17 住宿和餐饮业 17.78 8.2
住宿业 1.84
餐饮业 15.94 金融业 17.87 8.3 5 房地产业 23.28 10.8
K门类房地产业 8.26
居民自有住房服务 15.01 营业性服务业 33.45 15.5
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 15.60
其他营利性服务业 17.85 非营业性服务业 59.72 27.6
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 19.01
其他非营利性服务业 40.71
根据服务业增加值的测算办法,影响服务业增加值增速的指标主要在于客货运输周转量、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和住宿餐饮业、金融机构存贷款、房地产商品房销售面积、从业人员及工资报酬、营利性服务业营业税、一般公共服务支出、以及事业单位从业人员、工资报酬等指标增长情况。从服务业增加值内部结构看,由于非营利性服务业、营利性服务业、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业和房地产业等5大行业比重较大,累计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达到83.5%,因此,上述五个行业发展速度将决定全市服务业增幅。
四、促进服务业发展对策和建议
(一)加强服务业发展的考核
2010年市政府目标办出台了《关于服务业考核有关事项的通知》,将第三产业发展目标进行分解,目标分解后,三产增幅在全省的位次由第15位提升到11位;同时,《关于服务业考核有关事项的通知》明确规定,从2011年开始,服务业发展指标分解后列入各相关单位年度工作目标任务。
(二)定期召开服务业发展形势调度会
加强与统计局、商务局、住建委、地税、人行等对口部门衔接,及时了解月度服务业增加值核算基础数据发展情况及在全省排位,定期召集市直、县区有关部门召开服务业发展形势调度会,通报服务业发展情况,调动各行业、各部门加快服务业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第二篇:农林牧渔业增加值核算
农林牧渔业增加值核算
1、农林牧渔业增加值的概念:指农、林、牧、渔及农林牧渔服务业生产货物或提供服务活动而增加的价值,为农林牧渔业现价总产值扣除农林牧渔业现价中间投入后的余额。
增加值也叫附加价值或追加价值,是指各单位生产经营的最终成果,即本单位或本行业对社会所作的贡献。从宏观上来税,增加值是计算国内生产总值的基础,即各部门增加值之和就是国内生产总值;从微观上来说,增加值能客观反映企业单位或行业的投人、产出、效益、速度和收人等情况。因此,计算增加值不仅是国民经济宏观管理的需要,也是微观的企业和行业管理的需要。
增加值和总产值相比较,一个最大的优点在于增加值避免了中间产品的重复计算,消除了总产值计算时的重复因素,计算结果是社会最终产品的价值。
2、农林牧渔业增加值的核算范围:农林牧渔业增加值的核算范围同农林牧渔业总产值核算范围。
3、农林牧渔业增加值核算方法:农林牧渔业增加值采用“生产法”和“分配法”两种方法计算。
(1)生产法:这是目前各地计算增加值普遍使用的一种方法。即由现价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减去农林牧渔业中间消耗(不包括固定资产折旧及大修理基金)的方法取得。
(2)分配法:分配法也称收入法,是根据各种生产要素在生产过程中应取得收人份额来进行计算的一种方法。
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折旧十劳动者报酬十生产税净额(生产税-生产补贴)十营业盈余
——固定资产折旧:是指固定资产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逐步消耗并转移对产品成本和流通费用中的那一部分价值。包括两部分:一是当年按一定标准提取的固定资产折旧基金,对于农业企业,一般按照当年实际发生额计人增加值中。对于农户,可按历史资料和当年固定资产结构进行估算。对于农业生产单位不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可参照类似的固定资产及其使用年限计算虚拟折旧并记人增加值。二是农业生产单位实际发生或预提的固定资产修理费。
——劳动者报酬:是指各种经济类型的农林牧渔业生产单位的劳动者和农户在从事农林牧渔业生产经营活动中取得的以各种形式支付的报酬和收入。它包括:
1、农民或职工从集体统一经营的农林牧渔业集体生产取得的货币性收入、实物收入、年终分红等劳动报酬。
2、农民或职工从国营农场、外资、合资或合营农林牧渔业生产单位取得的劳动报酬(包括分红收入,也包括家庭承包国营农场而取得的各种劳动报酬)。
3、农户从事各种农林牧渔业生产经营活动取得的纯收入扣除折旧后的余额。
——生产税净额:生产税净额是指各农林牧渔业生产单位和农户向国家缴纳的生产税与政府向农林牧渔业生产单位和农户支付的补贴后的余额。生产税是政府向各农林牧渔业生产单位和农在农户在生产、销售、购买、使用货物和服务时征收的农业税、农林特产税、屠宰税、渔业税、牧业税、牲畜交易税、销售税等利前税。生产补贴是指政府为扶持农林牧渔业生产,控制农产品价格而支付给农林牧渔业生产单位和农户的补贴。
——营业盈业盈余:是指生产要素在生产过程中创造的剩余价值。其计算公式为: 营业盈余=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农林牧渔业中间消耗-固定资产折旧-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生产税-生产补贴)
营业盈余既是生产要素创造的利润的体现,又是作为生产法和分配法计算增加值的一个平衡项。由于营业盈余不好直接归集,因此,可用生产法计算的增加值减去固定资产折旧、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直接求得。
4、农林牧渔业增加值的具体核算方法
为了细化农林牧渔业现价增加值的计算方法,在具体计算时要划分需农业、林业、牧业、渔业、农林牧渔服务业五个细行业分别计算,农业、林业、牧业、渔业用“生产法”核算;由于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和中间消耗资料难以取得,目前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主要采取分配法或增加值率的方法进行计算。
①农业增加值=农业总产出-农业中间消耗 ②林业增加值=林业总产出-林业中间消耗 ③牧业增加值=牧业总产出-牧业中间消耗 ④渔业增加值=渔业总产出-渔业中间消耗
⑤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普查年份直接来源于农林牧渔区务业营业收人,即:
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营业收八)×增加值率,增加值率根据投人产出调查或第三产业普查资料确定;
非普查年份依据劳动工资、工商部门的资料及投人产出资料以及其他相关资料按分配法(收入法)进行推算。具体说明如下:
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十固定资产折旧十营业盈余
劳动者报酬=工资、福利收入+实物性收入+其他收入+农民兼营收入
工资、福利收人=农林牧渔服务业工资总额×(l+14%)
实物性收人=该行业年平均人数×月平均实物性收入×12,其他收入=农林牧渔服务业工资总额×其他收人占工资总额的比例工资及从业人数取自《劳动统计年报》,其他收入占工资总额的比例取自投入产出调查资料。农民兼营收入=劳动者报酬(不含兼营收入)×上年农民兼营收入占劳动者报酬(不含兼营收人)的比重生产税净额=农林牧渔业的生产税净额×农林牧渔服务业生产税净额与农林牧渔生产税净额的比例。农林牧渔服务业生产税净额与农林牧渔生产税净额的比例根据投入产出调查资料推算。
固定资产折旧=上年折旧十本年新增折旧
本年新增折旧=本年新增固定资产×折旧率(4%)
本年新增折旧根据《固定资产投资统计年报》推算
营业盈余=农林牧渔业的营业盈余×农林牧渔服务业营业盈余与农林牧渔业营业盈余的比例
农林牧渔服务业营业盈余与农林牧渔业营业盈余的比例根据投入产出资料推算。
非普查年份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也可以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参考其他办法进行推算。、农业总产值和农业增加值的核算
1)农林牧渔业总产值概念
农林牧渔业总产值是以货币表现的农林牧渔业的全部产品总量和对农林牧渔业生产活动进行的各种支持性服务活动的价值。它反映一定时期内农林牧渔业生产总规模和总成果,是观察农林牧渔业生产水平和发展速度,研究农林牧渔业内部比例关系、农林牧渔业与工业、农林牧渔业与国家建设、人民生活比例关系的重要指标,同时也是计算农林牧渔业劳动生产率和农林牧渔业增加值的基础资料。
(2)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核算范围
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统计范围是辖区内各种经济组织类型、各个系统的全部农林牧渔业生产单位和非农行业单位附属的农林牧渔业生产活动单位。军委系统的农林牧渔业生产(除军马外)也应包括在内,但不包括农业科学试验机构进行的农业生产。
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核算范围也就是本辖区内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农业、林业、牧业、渔业产品的价值量和对农林牧渔业生产活动进行的各种支持性服务活动的价值的总和,执行日历。对于收获期延长到次年年初的个别农产品(如甘蔗),仍然把延期收获的部分算在本内。
(3)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核算方法
根据农业生产特点,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核算采用“产品法”进行计算,即用产品产量乘以价格求出各种产品的产值,然后把它们加总求得各业的产值,最后各业相加求出农林牧渔业总产值。
(4)农林牧渔业增加值的概念
指农、林、牧、渔及农林牧渔服务业生产货物或提供服务活动而增加的价值,为农林牧渔业现价总产值扣除农林牧渔业现价中间投入后的余额。
增加值也叫附加价值或追加价值,是指各单位生产经营的最终成果,即本单位或本行业对社会所作的贡献。从宏观上来税,增加值是计算国内生产总值的基础,即各部门增加值之和就是国内生产总值;从微观上来说,增加值能客观反映企业单位或行业的投入、产出、效益、速度和收入等情况。因此,计算增加值不仅是国民经济宏观管理的需要,也是微观的企业和行业管理的需要。
农林牧渔业增加值由现价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减去农林牧渔业中间消耗(不包括固定资产折旧及大修理基金)的方法取得。
为了细化农林牧渔业现价增加值的计算方法,在具体计算时要划分农业、林业、牧业、渔业、农林牧渔服务业五个细行业分别计算,农业、林业、牧业、渔业用“生产法”核算;由于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和中间消耗资料难以取得,目前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主要采取分配法或增加值率的方法进行计算。
农业增加值=农业总产出-农业中间消耗 林业增加值=林业总产出-林业中间消耗 牧业增加值=牧业总产出-牧业中间消耗 渔业增加值=渔业总产出-渔业中间消耗
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普查年份直接来源于农林牧渔服务业营业收入,即: 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营业收入)×增加值率,增加值率根据投入产出调查或第三产业普查资料确定;
非普查年份依据劳动工资、工商部门的资料及投入产出资料以及其他相关资料按分配法(收入法)进行推算。
第三篇:农林牧渔业增加值核算方法1
农林牧渔业增加值核算方法
1.农林牧渔业增加值的概念
指农、林、牧、渔及农林牧渔服务业在生产货物或提供服务活动的过程中而增加的价值,为农林牧渔业现价总产值扣除农林牧渔业现价中间投入后的余额。
增加值也叫附加价值或追加价值,是指各单位生产经营的最终成果,即本单位或本行业对社会所作的贡献。从宏观上来说,增加值是计算国内生产总值的基础,即各部门增加值之和就是国内生产总值;从微观上来说,增加值能客观反映企业单位或行业的投入、产出、效益、速度和收入等情况。因此,计算增加值不仅是国民经济宏观管理的需要,也是微观的企业和行业管理的需要。
增加值和总产值相比较,一个最大的优点在于增加值避免了中间产品的重复计算,消除了总产值计算时的重复因素,计算结果是社会最终产品的价值。
2.农林牧渔业增加值的核算范围
农林牧渔业增加值的核算范围同农林牧渔业总产值核算范围。3.农林牧渔业增加值的核算方法
农林牧渔业增加值采用“生产法”和“分配法”两种方法计算。
(1)生产法:这是目前各地计算增加值普遍使用的一种方法。即由现价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减去农林牧渔业中间消耗(不包括固定资产折旧及大修理基金)的方法取得。
(2)分配法:分配法也称收入法,是根据各种生产要素在生产过程中应取得收入份额来进行计算的一种方法。
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折旧+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生产税-生产补贴)+营业盈余 ——固定资产折旧:是指固定资产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逐步消耗并转移到产品成本和流通费用中的那一部分价值。包括两部分:一是当年按一定标准提取的固定资产折旧基金,对于农业企业,一般按照当年实际发生额计入增加值中,对于农户,可按历史资料和当年固定资产结构进行估算。对于农业生产单位不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可参照类似的固定资产及其使用年限计算虚拟折旧并记入增加值。二是农业生产单位实际发生或预提的固定资产修理费。
——劳动者报酬:是指各种经济类型的农林牧渔业生产单位的劳动者和农户在从事农林牧渔业生产经营活动中取得的以各种形式支付的报酬和收入。它包括:①农民或职工从集体统一经营的农林牧渔业集体生产取得的货币性收入、实物收入、年终分红等劳动报酬。②农民或职工从国营农场、外资、合资或合营农林牧渔业生产单位取得的劳动报酬(包括分红收入,也包括家庭承包国营农场而取得的各种劳动报酬)。③农户从事各种农林牧渔业生产经营活动取得的纯收入扣除折旧后的余额。
——生产税净额:生产税净额是指各农林牧渔业生产单位和农户向国家缴纳的生产税与政府向农林牧渔业生产单位和农户支付的补贴后的余额。生产税是政府向各农林牧渔业生产单位和农户在生产、销售、购买、使用货物和服务时征收的农业税、农林特产税、屠宰税、渔业税、牧业税、牲畜交易税、销售税等利前税。生产补贴是指政府为扶持农林牧渔业生产,控制农产品价格而支付给农林牧渔业生产单位和农户的补贴。
——营业盈余:是指生产要素在生产过程中创造的剩余价值。其计算公式为:
营业盈余=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农林牧渔业中间消耗-固定资产折旧-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生产税-生产补贴)营业盈余既是生产要素创造的利润的体现,又是作为生产法和分配法计算增加值的一个平衡项。由于营业盈余不好直接归集,因此,可用生产法计算的增加值减去固定资产折旧、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直接求得。
4.农林牧渔业增加值的具体核算方法(1)增加值的核算方法
为了细化农林牧渔业现价增加值的计算方法,在具体计算时要划分农业、林业、牧业、渔业、农林牧渔服务业五个细行业分别计算,农业、林业、牧业、渔业用“生产法”核算;由于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和中间消耗资料难以取得,目前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主要采取分配法或增加值率的方法进行计算。
①农业增加值=农业总产出-农业中间消耗 ②林业增加值=林业总产出-林业中间消耗 ③牧业增加值=牧业总产出-牧业中间消耗 ④渔业增加值=渔业总产出-渔业中间消耗
⑤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普查年份直接来源于农林牧渔服务业营业收入,即: 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营业收入)×增加值率,增加值率根据调查或第三产业普查资料确定;
非普查年份依据劳动工资、工商部门的资料以及其他相关资料按分配法(收入法)进行推算。具体说明如下:
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营业盈余 劳动者报酬=工资、福利收入+实物性收入+其他收入+农民兼营收入 工资、福利收入=农林牧渔服务业工资总额×(1+14%)实物性收入=该行业年平均人数×月平均实物性收入×12,其他收入=农林牧渔服务业工资总额×其他收入占工资总额的比例 工资及从业人数取自《劳动统计年报》,其他收入占工资总额的比例取自调查资料。
农民兼营收入=劳动者报酬(不含兼营收入)×上年农民兼营收入占劳动者报酬(不含兼营收入)的比重
生产税净额=农林牧渔业的生产税净额×农林牧渔服务业生产税净额与农林牧渔生产税净额的比例。
农林牧渔服务业生产税净额与农林牧渔生产税净额的比例根据调查资料推算。固定资产折旧=上年折旧+本年新增折旧
本年新增折旧=本年新增固定资产×折旧率(4%)本年新增折旧根据《固定资产投资统计年报》推算
营业盈余=农林牧渔业的营业盈余×农林牧渔服务业营业盈余与农林牧渔业营业盈余的比例 农林牧渔服务业营业盈余与农林牧渔业营业盈余的比例根据调查资料推算。
值得注意的是:在棉花主产区,如果轧花厂等农产品初级加工企业仍注册为工业企业,农林牧渔服务业劳动工资年报中又不包含其劳动报酬,这部分产值增加值按产品法计算后,补充到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或增加值中。
非普查年份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也可以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参考其他办法进行推算。(2)季度增加值的核算方法
①农、林、牧、渔四业季度增加值的核算:按照农业发展速度计算方法改革试行方案的规定,农林牧渔业增加值数据利用总产值扣除中间消耗资料计算,季度(季度累计)数据(包括全年预计)采用总产值乘以增加值率的方法计算。因为不同季节农林牧渔业生产结构差异很大,不同类别产品的增加值率也存在差异,因此计算季度增加值时,要根据当年农产品中间消耗的情况对上增加值率进行适当调整,形成相应季节的增加值率来使用。
②农林牧渔服务业季度增加值核算:可参照上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比率或农林牧渔服务业劳动工资增长率计算。
第四篇:党费核算说明
党费核算说明
党费缴纳基数:固定部分(基本工资、岗位工资)和活的部分(奖金)。实行年薪制人员,每月应当以实际领取的薪酬收入为计算基数。另外加班费、值班费、集中供热补助、防暑降温补助、回民补贴、独生子女费等都不计入缴纳基数。个人缴纳的住房公积金、医疗保险等计入党费缴纳基数,养老保险、职业年金不计入党费缴纳基数。年终一次性奖金不纳入缴纳基数。据此,建议计算缴纳基数公式为:税后收入+个人缴纳的住房公积金+医疗保险-上述不计入基数项。
党员交纳党费的比例为: 3000元以下(含3000元)者,交纳月工资收入的0.5%;3000元以上至5000元(含5000元)者,交纳1%;5000元以上至10000元(含10000元)者,交纳1.5%;10000元以上者,交纳2%。
应缴党费核算: 2008年以4月份的数值作为均值核算,其他年份以1月份的数值作为均值核算。如遇当月奖金发放等情况,会手动调整,取接近均值的数据。
预备党员从支部大会通过其为预备党员之日起交纳党费,缴纳标准同正式党员一样。
个别交纳党费确有困难的党员,经党支部研究,报上一级党委批准后,可以少交或免交党费。
第五篇:个体服务业统计核算问题
个体服务业统计核算问题
――济阳县服务业统计调查思考三
2008年全国第二次经济普查时,国家对GDP核算方法进行了调整,其中改变最大的是个体工商业部分,即采用户均税收法来推算,由原来的按个体工商户自行申报生产经营指标推算,改为依据地税部门收缴的经营税、营业税户均税收值来推算。2011年济阳县开创性地在全县范围内进行了服务业统计专项调查,对企业、行政事业和社团等单位进行了全面统计,对个体户在全面清查摸底的基础上进行了抽样调查。通过此次调查最终核算数据与市局反馈数据对比,连同对比2008年第二次经济普查调数前后数据,发现个体户增加值与现行的个体户核算办法有较大差距,现对个体户的核算有以下思考:
一、济阳县服务业调查简介及个体户抽样核算办法 为真实准确全面地反映济阳县第三产业发展情况,掌握济阳县第三产业实情,2011年济阳县在各项常规调查的基础上,对全县服务业进行了专项统计调查,成立了由县统计局牵头,29个职能部门、10个镇办共同参与的全县服务业统计调查领导小组,并将此项工作纳入全县“三重点”工作。本次调查本着“不唯表、不唯上、不跟风、不攀比、只唯实”的数据质量理念,实事求是做好入户调查,采取了说服 1
教育、典型调查、费用当场评估、行业规律类比、老板“自曝行业内幕”等方法取得真实数据。此次调查个体户采取抽样调查方法,对此次调查所涉及到的各个行业按照整理完善后的名录库建立个体户抽样框。抽样框均按从业人员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然后按随机起点、等距抽样方法分别抽取样本进行调查。
抽取原则:
1、行业大类单位数小于10的,全面调查;
2、行业大类单位数在11-100之间的,抽取20%进行调查;
3、行业大类单位数在101-1000之间的,抽取3%进行调查;
4、行业大类单位数在1001-3000之间的,抽取2%进行调查;
5、行业大类单位数在3001以上的,抽取1%进行调查。
按照此办法,本次清查摸底全县共有服务业个体经营户17006户,按照行业大类抽取了335户作为样本。核算增加值采用收入法,即增加值=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营业盈余,雇员报酬为劳动报酬,缴纳税金为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原价的5%为固定资产折旧,营业收入减去营业支出(包括成本等)代表营业盈余(即老板收益)。
二、计算方法不同造成个体户核算数据相差较大。本次服务业调查获取数据途径比较客观,企业、行政事业以及社团包括个体抽样基本上获取了真实数据,个体户的抽样办法符合随机原则,样本单位确保了填报真实数据。但在此基础上核算服务业增加值数据与市局反馈数据有较大
差距,具体见附表1。从附表1可以看出,差距较大的行业存在于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交通运输、其他营利性服务业中,而这些行业均属于服务业中的较小规模经营,个体工商户占据了较大部分。详见附表2济阳县服务业个体工商户情况。
通过附表1和附表2可以发现服务业调查数据和市局反馈数据主要是相差在个体工商户部分。分析原因,2010年市局反馈数据是在2008年经济普查的基础上推算得出,而第二次经济普查个体工商户的核算是依据地税部门收缴的经营税、营业税户均税收值来推算。再看一下2008年数据调整前后对比:(附表3)
可以看出,第二次经济普查后,全县地区生产总值下调14.61亿元,其中第二产业下调6.98亿元,下调比例为
9.1%,而第三产业下调7.63亿元,下调比例为20.8%,根据第二次经济普查资料,在个体户清查摸底中,全县共有17362个个体户,其中二产有2539个,仅占全部个体户的14.6%,第三产业个体户有14823户,占到了全部个体工商户的85.4%。究其下调原因,是因为个体工商户的核算办法发生变化,造成与常规的统计数据有一定差距。
不管是本次服务业调查还是第二次经济普查的数据调整,都可以看出服务业中个体户所创造的经济价值不容忽视,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个体经济的增长
速度远快于国有经济的增长速度和国民经济的总体增长速度,人们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具有分散化、小规模、随时性、个性化等特点,政府难以顾及,大型企业难以涉足,而个体经济正好具有这方面的比较优势。特别是在县域经济中,大规模的服务行业还出于起步阶段,规模小、操作方便、经营灵活的个体工商户仍然是县域经济服务业的主体。
三、零售额等相关指标与此次服务业调查数据相互匹配。
在济阳县服务业中,占据最主要位置的批发零售住宿餐饮行业中,个体工商户的增加值除批发行业占到49%外,其他均超过了70%,而零售额批零住餐行业占比也均已达到50%以上(详见附表4)。虽然两项指标一是反应经济活动总量,二是仅从消费角度反应经济活动,但二者在总体趋势以及经济体所创造的价值上是相互密切联系的。通过增加值与零售额指标对比发现,该两大行业门类不管是单位个数还是零售额中企业和比例的关系都证明了个体户的增加值在批零住餐行业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位置。
通过以上分析,交通运输、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以及营利性服务业中,个体经济贡献大(见附表2),例如交通运输行业中,仅个体户就有1350户,但根据登记注册情况,无证营运的占到69.2%,为全部三产行业中无证最多的行业(本次调查济阳三产个体户登记注册率为71%)。但是其经
营能力,业务收入却不可小觑,仅拿曲堤蔬菜运输来说,一辆车每年的销售额平均为100万元,净收入大概有8万元。其他批零餐饮行业中也是如此,不仅规模小的注册个体户,很多大的经营者出于避税、手续简单等需求,虽然规模较大,但在注册时还是注册为个体户,这也给三产核算带来一定麻烦。
四、以税收推算个体工商户增加值不符合实际。
个体工商户税收政策往往是定税,并不能反映全部个体工商户的真实经营规模和产值。因此,利用税收法来推算个体工商业GDP增加值,个体工商户占市场主体比重越大,户均税收值就越低,对地方GDP增长率的影响就越小。个体工商户户均税收低。济阳县个体工商户群体庞大,但税收低,部分个体工商户只交纳定税,因此,其户均税收偏低。新核算方法采用税务部门的户均税收倒推必然会导致个体工商户增加值被低估,同时个体户所占比重越大,影响越大。
所以,按照现行的统计核算制度,服务业个体户存在较严重的低算漏算现象。要正确反应个体经济的发展现状,一是改变个体工商户的核算办法,由常规的统计抽样调查来核算个体工商户的经济活动总量,同时也要完善其他的相互关联的税收、用工等指标的互相匹配使用;二是强化个体户的税收管理,由工商部门和税务部门完善各项税收政策,加快个体工商户的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