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5年度普法及法律知识考试试卷答案(B卷)
2015年度普法及法律知识考试试卷答案(B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所给的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前的字母填入括号内。本部分第1-10题,每题1分,共10分。
1、我国现行宪法是由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于(D)年通过的。
A.1954
B.1975
C.1978
D.1982
2、依据现行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是(C)。A.人民代表大会制
B.民主集中制
C.社会主义制度
D.人民民主专政制
3、我国有权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国家机构和其他的基本法律的是(B)。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国务院
4、省、自治区、直辖市、自治州、设区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受(C)的监督。
A.选民 B.代表小组 C.原选举单位 D.主席团
5、中央和地方的国家机构职权的划分,遵循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的(A)的原则。
A.主动性、积极性
B.主动性、能动性 C.积极性、创造性
D.能动性、创造性
6、李某长期吸毒,多次自费戒毒均未成功。某公安局在一次检查中发现后,将李某送至强制隔离戒毒所进行强制隔离戒毒。强制隔离戒毒属于下列哪一性质的行为?(B)
A.行政处罚
B.行政强制措施 C.行政强制执行
D.行政许可
7、设区的市制定的地方性法规,需报省、自治区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A)后施行。
A.批准
B.备案
C.核准
D.许可
8、著作权产生的时间是(B)A.自作品发表之日起
B.自作品创作完成之日起
C.自作品登记之日起
D.自作品交出版社之日起
9、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规定,(A)应当根据环境保护目标和治理任务,采取有效措施,改善环境质量。
A.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B.一切单位和个人
C.各级环保部门
D.地方各级人大
10、一份文件为机密级,保密期限是20年,应当标注为(B)。A.机密20年 B.机密●20年 C.机密★20年 D.20年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所给的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前的字母填入括号内。本部分第11-20题,每题2分,共20分。
11、现行宪法对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要求:(ABCD)A.国家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
B.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
C.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
D.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12、根据现行宪法的规定,关于公民的权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D)A.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B.任何公民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C.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D.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
13、根据现行宪法的规定,关于私有财产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D)A.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B.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和继承权 C.任何情况下不得剥夺公民的私有财产
D.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公民的私有财产实行征收或者征用
14、某市兴建一个化工项目,并先后通过了国家环保局和发改委的批准。但在全国两会上,多名全国政协委员联名提交了一份提案,指出该项目存在环境安全隐患,呼吁叫停项目。本市市民也以和平、理性的游行方式表达了对该项目的反对。随后,该市政府举行公众座谈会,广泛征求意见,最终叫停了该项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CD)
A.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是国家法定职权 B.中国人民政协全体会议有权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或国务院提出建议案 C.公民行使自由权利,必须遵守公共秩序 D.公民有权对公共事务表达意见和诉求
15、某省爆发传染病,当地政府采取了许多措施对抗疫情,如留验观察﹑隔离治疗等强制措施。根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D)
A.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
B.当地政府可以对公民的人身自由采取限制,但必须于法有据 C.对任何传染病,当地政府都可以采取强制隔离措施
D.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可以实施隔离措施,但必须经上一级人民政府批准
16、某法院在审理案件过程中发现,该省人大所制定的地方性法规规定与国家某部委制定的规章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根据我国现行宪法和《立法法》,下列处理办法正确的是:(BD)
A.提请全国人大决定 B.先由国务院提出意见
C.由最高人民法院通过司法解释加以决定
D.由国务院决定适用地方性法规,或者由国务院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裁决适用部门规章
17、全国人大代表王某履行职务过程中存在犯罪行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D)
A.公安机关无权拘留王某,除非得到全国人大会议主席团的许可
B.公安机关有权逮捕王某,但须立即向全国人大会议主席团或者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
C.公安机关有权拘留王某,但须立即向全国人大会议主席团或者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
D.公安机关无权逮捕王某,除非得到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主席团或者全国人大常委会许可
18、根据十八届四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为了实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总目标,必须坚持以下原则:(ACD)
A.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B.坚持分权制衡
C.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D.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19、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规章有(ABCDE)情形之一的,由有关机关依照法定权限予以改变或者撤销。
A.超越权限的B.下位法违反上位法规定的C.规章之间对同一事项的规定不一致,经裁决应改变或者撤销一方的规定的 D.规章的规定被认为不适当,应当予以改变或者撤销的 E 违背法定程序的
20、以下哪些行为是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不得存在的。(ABCD)A.违反诊疗规范、常规,实施不必要的检查 B.使用与病情不相宜的诊疗技术、药物和医疗器械 C.隐匿、篡改、伪造、损毁、丢失病历资料;
D.接受患者及其近亲属财物或者牟取其他不正当利益。
三、判断题。正确的在括号内打“√”,错误的在括号内打“×”。本部分第21-30题,每题1分,共10分。
21、每年的12月4日是我国的宪法日(√)
22、宪法作为国家根本法,其内容主要是规定国家和社会的基本制度、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的机关组织、职权划分及活动原则。(√)23、2015年7月1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实行宪法宣誓制度的决定》。宣誓词是:我宣誓:忠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履行法定职责,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恪尽职守、廉洁奉公,接受人民监督,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努力奋斗!(√)
24、中华人民共和国一切权力属于全体公民。(×)
25、受教育权既是公民的权利,也是公民的义务。(√)
26、我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权力机关,行使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
27、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或决定,或者非经人民法院决定,并由公安机关执行,不受逮捕。(√)
28、根据宪法,任何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不得强制公民信仰或不信仰宗教,不得歧视信仰和不信仰宗教的公民。(√)
29、宪法规定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因此,企业为了加强职工管理,保障职工人身安全而禁止员工外宿是违背宪法精神的。(×)
30、著作权的保护期为50年,过了50年就不受保护。(×)
四、简述题。本部分第31-35题,每题8分,共40分。31.为什么说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答:与普通法律有如下三个方面的主要区别:在规定的内容上与普通法律不同;在法律效力上与普通法律不同;在制定和修改的程序上与普通法律不同。
32.公民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监督权有哪些?
答: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但是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
33.简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组成?
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指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与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相一致,以宪法为统帅和根本依据,由部门齐全、结构严谨、内部协调、体例科学、调整有效的法律及其配套法规所构成,是保障我们国家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的各项法律制度的有机的统一整体。这个体系由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三个层次,宪法及宪法相关法、民法商法、行政法、经济法、社会法、刑法、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七个法律部门组成。
34.法治江西建设的基本原则?
答: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以人为本;坚持法律至上;坚持公平正义;坚持服务大局;坚持开拓创新。
35.法治江西建设的重点任务及其与法治建设的关系?
答:全面推进法治江西建设,必须从我省实际出发,牢牢把握和大力实施保障社会公正、促进社会诚信、维护社会秩序三大重点任务。社会公正,是法治江西建设的价值追求;社会诚信,是法治建设的重要基础;社会秩序,是法治建设的基本要求。
五、分析论述题。本部分第36题,共20分。36.总书记在中央政法工作会议上指出,我们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都是人民根本意志的反映,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党的政策成为国家法律后,实施法律就是贯彻党的意志,依法办事就是执行党的政策,党既领导人民制定宪法和法律,也是领导人民执行宪法和法律。试述如何正确处理党的政策与国家法律的关系?(不少于400字)
答题要点:从治国理政实践来看,党的政策与国家法律本质一致、功能互补;正确把握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的关系,必须突出坚持党的领导;正确处理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的关系,必须强调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权威。
第二篇:2013年干部法律知识读本学法用法考试一般干部试卷B卷答案
2013年黔东南州干部学法用法考试试卷
B 卷(一般干部)
一、单项选择题(15小题,每题2分,共30分)
1.B。2.D。3.A。4.C。5.B。6.C。7.D。8.C。9.A。10.D。11.C。
12.B。13.C。14.B。15.A。
二、多项选择题(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
1.ABD 2.ABC 3.ABCD 4.ABC 5.BC 6.ABCD 7.ACD 8.ABCD 9.ABCD 10.ABCDE
三、判断题(10小题,每题1分,共10分)
1.对。2.对。3.错。4.错。5.错。6.对。
7.对。8.错。9.对。10.错。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
1.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民主法制的目标是什么?
答:十八大报告在阐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时强调:“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民主制度更加完善,民主形式更加丰富,人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进一步发挥。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全面落实,法治政府基本建成,司法公信力不断提高,人权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
参见《干部应知应会法律知识读本》P2 第4问
2.计划生育工作依法行政包括哪些内容?
答:计划生育工作依法行政的主要内容包括:(1)计划生育行政机关在制定规范、实施立法活动等抽象行政行为时应做到依法行政;(2)计划生育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必须有明确的法律依据,必须体现权、责统一的原则,不仅要遵守或依据实体法,也要遵守程序法;(3)计划生育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一切行政行为都要自觉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
参见《干部应知应会法律知识读本》P103第2问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精髓是什么?
答:法治理念构成一个国家法治文化的精髓,它贯穿于整个法治实践的过程中,是推动法治进步的一种巨大的动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形成必须以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为基础。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现实和全局出发,借鉴世界法治经验,对近现代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社会和法治发展的历史经验总结。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坚持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实现国家各项工作法治化,保障公民合法权益。”
参见《干部应知应会法律知识读本》P84 第5问
4.《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对房地产评估作了哪些规定?
答:一是明确对被征收房屋价值的补偿,按照不得低于房屋征收决定公告之日被征收房屋类似房地产的市场价格的原则进行补偿。对评估中应当考虑的区位、用途、建筑结构、新旧程度、建筑面积等因素以及装修和原有设备的拆装损失补偿等问题,将由房屋征收评估办法进行具体规定。
二是明确房地产价格评估机构由被征收人协商选定;协商不成的,通过多数决定、随机选定等方式确定,具体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制定。
三是规定房地产价格评估机构应当独立、客观、公正地开展房屋征收评估工作,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干预。对房地产价格评估机构或者房地产估价师出具虚假或者有重大差错的评估报告的违法行为,规定了严格的法律责任。
四是规定对评估确定的被征收房屋价值有异议的,可以向房地产价格评估机构申请复核评估。对复核结果有异议的,可以向房地产价格评估专家委员会申请鉴定。
参见《干部应知应会法律知识读本》P115 第3问
五、案例分析题(共10分)
答:1.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的鉴定行为不是具体行政行为。因为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不是行使行政职权的行政机关,而是专门负责对医疗事故进行鉴定的组织。它所作的鉴定结论,仅对医疗中出现的问题进行鉴定,并不确定病员及其家属与医疗单位之间的权利义务。所以,不属具体行政行为。
2.刘××不服鉴定结论不能提起行政诉讼,非具体行政行为不能引起行政诉讼,当然,刘××若对鉴定结论有异议,可以向更权威的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委员会申请重新鉴定。
3.当事人不服县卫生院行政机关根据鉴定结论作出的处理决定,可以提起行政诉讼。因为县卫生行政机关以鉴定结论为依据所作的处理行为,涉及到了双方当事人的权利义务,是一种具体行政行为。
第三篇:2015普法考试试卷及答案
《2015年普法考试》试卷及答案附后
一、单项选择(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每题1分,共10分)1.我国现行宪法是年颁布实施的。()A.1949B.1954 C.1975 D.1982 2.下列行为中国家应负赔偿责任的是。()A.某省人民代表大会的立法行为 B.某市公安局的违法拘留行为 C.某市银行的违法划拨存款行为 D.某市卫生局在法律范围内的裁量行为
3.公民应当自年满周岁之日起三个月内,向常住户口所在地的公安机关申请领取居民身份证。()A.十四B.十六C.十八D.二十
4.目前我国解决纠纷的手段有多种,其中被称为“第一道防线”的是()A.行政调解 B.信访 C.仲裁 D.人民调解 5.是人民防空的重点。()
A.乡村 B.企业 C.交通枢纽D.城市
6.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暂扣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A.二 B.三C.五 D.六
7.根据《物权法》规定,遗失物自发布招领公告之日起六个月内无人认领的,归所有。()A.国家B.集体C.个人D.保管者
8.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满年的,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A.十B.十五 C.二十 D.二十五
9.我国《刑法》规定,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过失犯罪的。()A.可以从轻处罚B.应当免除处罚
C.可以减轻处罚D.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10.下列不属于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A.停止侵害 B.返还财产 C.赔礼道歉D.罚款
二、多项选择(请将你认为正确的字母填在括号内,少答或多答均不得分,每题2分,共20分)1.村民委员会实行的“四民主”是指。()A.民主选举B.民主决策 C.民主管理D.民主监督
2.《公路安全保护条例》规定,新建村镇、学校等公共场所,与公路建筑控制区边界外缘的距离应当符合下列标准。()A.国道、省道不少于50米B.县道、乡道不少于30米 C.国道、省道不少于30米D.县道、乡道不少于20米 3.应当对未成年人免费开放。()A.图书馆B.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C.青少年宫D.儿童活动中心 4.《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规定,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应当注重其()A.真实性B.整体性C.传承性D.发展性
5.建设项目中防治污染的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A.同时设计B.同时施工 C.同时竣工D.同时投产使用
6.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公共财务的,是贪污罪。A.侵吞B.窃取
C.骗取D.其他手段非法占有
7.《侵权责任法》规定,患者有损害,因下列情形之一的,推定医疗机构有过错。
A.违反法律以及其他有关诊疗规范的规定 B.隐匿与纠纷有关的病历资料 C.拒绝提供与纠纷有关的病历资料 D.伪造、篡改或者销毁病历资料
8.《妇女权益保障法》规定,政府、社会、学校应当采取有效措施,创造条件,保证中的适龄女性儿童完成义务教育。A.贫困B.留守 C.残疾D.流动人口 9.下列属于领导职务的有。
A.巡视员B.县长C.副镇长D.副主任科员
10.信访人在信访过程中应当遵守法律、法规,不得有()的行为。A.携带危险物品、管制器具B.非法限制他人人身自由 C.扰乱公共秩序D.在信访接待场所滞留、滋事
三、判断(请在你认为正确答案后边的括号里打“√”,错误的打“×”,每题1分,共10分)
1.我国宗教团体和宗教事务不受外国宗教的支配。()2.领导干部应当按照《关于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的规定》如实报告个人有关事项,自觉接受监督。()
3.饲养动物应当遵守法律,尊重社会公德,不得妨害他人生活。()
4.公共场所不得设置自动售烟机。()5.醉酒的人犯罪,不应负刑事责任。()6.法院审理行政案件适用调解。()7.收养不得违背计划生育的法律、法规。()
8.在人员紧张的情况下,行政机关可以委托临时人员依照法律生效的裁决,收缴罚款。()
9.行政复议机关受理行政复议申请,应当收取一定费用。()10.农民进城销售自产农产品所得不用缴纳个人所得税。()
四、简答(每题8分,共40分)
1.《国家安全法》规定公民和组织应当履行那些义务维护国家安全?
2.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的四项基本原则?
3.依法治国的概念和基本内涵是什么?
4.《劳动合同法》规定,企业在裁减人员时,应当优先留用哪些人员?
5.行政处罚的种类有哪些?
五、论述题(20分)
结合工作实际,谈谈如何做好“六五”普法依法治理工作?
一、单项选择
1、D
2、B
3、B
4、D
5、D
6、C
7、A
8、B
9、D
10、C
二、多项选择
1、ABCD
2、AD
3、ABCD
4、ABCD
5、ABD
6、ABCD
7、ABCD
8、ACD
9、BC
10、ABCD
三、判断
1、√
2、√
3、√
4、×
5、×
6、×
7、√
8、×
9、×
10、√
四、简答
1、答:
1):是机关、团体和其他组织应当对本单位的人员进行维护国家安全的教育,动员、组织本单位的人员防范、制止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
2):是公民和组织应当为国家安全工作提供便利条件或者其他协助。
3):是公民发现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应当直接或通过所在组织及时向国家安全机关或者公安机关报告。
4):是在国家安全机关调查了解有关危害国家安全的情况、收集有关证据时,公民和有关组织应当如实提供,不得拒绝。
5):是任何公民和组织都应当保守所知悉的国家安全工作秘密。6):是任何个人和组织都不得非法持有属于国家秘密的文件、资料和其它物品。
7):是任何个人和组织都不得非法持有、使用窃听、窃照等专用间谍器材。2.答:
1).是坚持生态环境保护与生态环境建设并举。2).是坚持污染防治与生态环境保护并重。3).是坚持统筹兼顾,综合决策,合理开发。
4).是坚持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恢复,谁使用谁付费制度。
3、概念: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行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依法治国基本内涵: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其基本含义是在全社会和全体公民中培养自觉尊重法律、维护法律权威、严格依法办事的观念,使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务、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的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规范化、程序化和法治化。具体包括以下基本内涵:(1)法律面前人人平等;(2)树立和维护法律权威;(3)严格依法办事。
4、(1)与本单位订立较长期限的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2)与本单位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3)家庭无其他就业人员,有需要扶养的老人或者未成年人的。用人单位依照本条第一款规定裁减人员,在六个月内重新招用人员的,应当通知被裁减的人员,并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招用被裁减的人员。
5、(1)警告。(2)罚款。(3)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4)责令停产停业。(5)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暂扣或者吊销执照。(6)行政拘留。(7)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行政处罚。论述题答案:
“六五”普法是在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的历史条件下开展的新一轮全民法制教育。在过去的25年里,全民普法教育在推动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法治保障作用。就如何搞好“六五”普法教育,我认为,应当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深化认识,加强领导。法制宣传教育是实施依法治国方略的基础性工作,是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重要保证,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和谐社会的具体实践。社会稳定、社会进步、经济发展都离不开良好的法治环境作保障,特别是市场经济,对法治的要求越来越高。只有全体公民都知法、守法、依法办事,并善于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社会才能稳定,经济才能有序发生,社会各项事业才能纳入法治轨道。因此,各级党组织和领导要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极端重要性,增强责任感,确保普法教育真正列入本单位工作目标之中和其他工作一并落实,一并考核。
(二)、明确职责、齐抓共管。首先要明确市依法治市领导小组办公室是党委、政府在开展普法依法治市工作的指导、协调机构,而且是政府编制内的常设机构,不是市司法局的内设股室。依法治理办公室拥有对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组织、指导、协调、督查、考核等职能和权限。依法治理办公室要切实履行职责,真正在全民普法中发挥组织指导和协调保障作用。法制宣传教育是全党的任务,必须在党委的领导下,协调各方力量共同努力,形成“党委领导、人大监督、政府实施、全社会参与”的普法工作格局。党委宣传部门、政府司法行政部门担负着普法的主管职责,责无旁贷。政府各部门、各单位要积极参与,发挥自身优势,树立“大普法”观念,只有这样,才能发动一切力量开展普法工作,才能把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引向深入。
(三)、完善制度、强化考核。“六五”普法要在考核评估上下功夫,建立一种权威性的长效考核机制。由依法治理办公室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考核内容标准和办法,对考核取得优秀等级的进行表彰奖励;对考核不合格单位实行“一票否决”,对连续两年考核不合格的单位,对其主要负责人实行免职;个人在考核中不合格的,取消评先评优资格。建立领导干部法律知识任职考试制度。按照任命权限,由任命机关组织,对考试不合格的暂缓任命,对经两次补考不合格的不予任命或不再提请任命,以激励和督促各单位及其主要领导认真履行职责,重视普法依法治理工作,使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始终充满生机和活力。建立个人学法档案制度。将个人学法考试、考试结果列入个人绩效档案,作为干部工作考核、任免、晋升、奖惩的依据之一。
(四)、强化队伍、抓好落实。做好普法工作,关键靠人、靠队伍。一是要配齐、配强一支专职普法青年队伍。这支队伍主要来源于全市乡镇从事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人员和村级干部,这些人应当挑选政治素质好、专业水平高、业务能力强、热爱普法的工作人员;二是组建一支以律师、法律工作者、从事法律教学和法律工作为主体的普法讲师团。三是建立一支由退休老干部、老教师、老村干部和有一定威望的老同志组成的义务普法志愿者队伍。鼓励、引导和组织三支队伍积极开展工作,充分发挥他们在法制宣传教育中的中坚作用,以骨干普法带全民学法。
(五)、抓好重点、紧贴实际。公职人员的普法教育,已经形成制度,有较高的法律素养、依法行政、依法决策、依法办事已成为全体公职人员的行为标准。“六五”普法在重点对象上,应由公职人员向村民、居民、进城务工人员、青少年和刑满释放人员方面转移,在普法内容上,突出维护社会稳定,普及依法行使权益,依法维护权益,依法履行法定义务的宣传教育。在普法形式上,举办各类法制学习班,发放法制学习资料,开展经常性的法律咨询,把法律交给广大公民、人人争做法律“明白人”。
(六)、落实经费、保障运行。开展普法依法治市工作,经费问题至关重要。普法经费要按上级的精神列入每年市财政预算,专项划拨,专项专用,切实落实到位。不要把普法专项经费与司法局办公经费混在一起,普法专项经费是用于全市普法工作,是全体普法对象的经费;司法局的办公经费是司法局工作人员工作经费,两项经费有严格的区别。司法局工作人员不多,所拨付的办公经费也相应有限。从沅江市的实际情况,如果要从司法局有限的经费中拿出近20万元用于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实际上是做不到的。更不能把普法经费名义上列入财政预算,敷衍上级检查,而实际并未真正拨付。没有经费保障,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就无法正常运转。
(七)、创新形式,营造氛围。以农村法制宣传月,青少年法制宣传周,“12.4”法制宣传日等活动为载体,继续运用宣传车,法律咨询,发放法制宣传资料,创办法制宣传栏,悬挂法制横幅标语等传统方式营造法制宣传氛围。广泛运用广播、电视,政府内刊,信息网站等传媒,加大公益性法制宣传教育。电视台,政府信息网站要开辟法制宣传教育专题栏目,建成多层次,宽领域,全方位的法制宣传教育阵地。在休闲公园,车站,码头,集贸市场等人员集中的繁华地段,设置法制宣传栏或者法制宣传公益广告牌,使全体公民出门见法,抬头见法,时时刻刻把法律装在心中。
(八)、法治实践、普治结合。普法教育坚持与法治实践相结合,抓重点、治难点、重实效。以“法治县(市区)”建设为平台,加大三个创建活动的力度。一是以“四民主、两公开”为重点的“民主法治示范(社区)”创建活动;二是以规范行政执法行为为重点的“依法办事示范窗口单位”的创建活动;三是以依法办事为重点的“依法决策示范领导班子”创建活动。
第四篇:法律知识考试试卷答案(仅供参考)
2011年全省公民法律知识考试试卷答案(仅供参考)
一、单项选择题
1—5 CABAC6—10 BACAB
二、多项选择题
11、ACD12、CD13、ABC14、ABCD15、ABCD16、ABC17、ABCD18、ABCD19、ABCD20、BCD
三、判断题
21、对
22、对
23、错
24、对
25、对
26、对
27、对
28、对
29、错
30、对
四、简述题
31、答:以转移财产、逃避等方法逃避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或者有能力支付而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数额较大,且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支付而拒不支付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或单处罚金;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有前两款行为,尚未造成严重后果,在提起公诉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并依法承担相应赔偿责任的,可以减轻或免除处罚。
32、答:当事人的基本情况
纠纷的主要事实、争议事项以及各方当事人的责任
当事人达成调解协议的内容,履行的方式、期限
33、答: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
34、答:经济建设职责
村委会精神文明建设和处理民族关系职责
35、答:
进入邮政企业、快递企业或者涉嫌发生违反本法活动其他场所实施现场检查向有关单位和个人了解情况
查阅、复制有关文件、资料、凭证
经邮政管理部门负责人批准、查封与违反本法活动有关的场所,扣押用于违反本法活动的运输工具以及相关物品,对信件以外的涉嫌夹带禁止寄递或者限制寄递物品的邮件、快件开拆检查
五、分析论述题
36、答:
⑴增强“六五”普法实效,要把学习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放在更加突出的地位。要让广大人民群众深刻理解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重大意义、基本经验、基本特征,自觉崇尚宪法、崇尚法治。紧密结合各项工作实际,结合各社会群体的实际需求,着力开展与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促进司法公正、维护司法权威。
⑵增强“六五”普法实效,要将领导干部作为法制宣传教育的重中之重。充分认识法制宣传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树立长期、扎实、有效的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思想,切实加强对各级领导干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教育。建立完善相关考核、监督制度,把依法决策、依法管理、依法办事、公正执法作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评价的重要指标,促进各级各部门领导干部自觉做尊重法律、依法行政、依法办事的表率。
⑶增强“六五”普法实效,要着力提高公务员尤其是司法和行政执法人员依法办事的能力和水平。督促、引导广大公务员自觉学习和熟悉掌握与履行职责相关的法律法规。坚持依法履职、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尊重和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作为执法主体的行政和司法人员如果不能严格执行法律,就会破坏法律权威,直接影响公民对法治的信仰。
⑷增强“六五”普法实效,要进一步探索创新宣传教育的方式方法。法制宣传教育的生命力在于与时俱进,关键在于努力扩大人民群众的参与度。新一轮五年普法教育,应当积极探索创新,增强执法、司法的透明度,加强与群众的沟通,在执法、司法的过程中深入宣传法律法规,以公开促公正,以公正促权威。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任重而道远,它将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的发展而不断深入。我们要进一步增强使命感,责任感,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在增强实效上狠下功夫,为全面贯彻落实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作出应有的贡献。
第五篇:公民法律知识考试试卷样卷.
今年全市公民法律知识参考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所给的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前的字母填入括号内。本部分第1-10题,每题1分,共10分。
1.根据现行《宪法》规定,国家建立健全同(A)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
A.经济 B.政治 C.社会
2.根据现行《宪法》规定,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B)以上的多数通过。
A.二分之一 B.三分之二 C.四分之三
3.根据《民事诉讼法》规定,两个以上的人民法院都有管辖权的民事诉讼,当事人分别向两个以上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起诉的,该案应当由(C)。
A.原告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B.被告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C.最先立案的人民法院管辖
4.甲、乙二厂因经济合同发生纠纷,甲厂厂长因某种原因不能出庭,便授权该厂办公室主任李某出庭参加诉讼。李某的诉讼身份应是(C)。
A.原告 B.法定代理人 C.委托代理人 5.根据《社会保险法》,社会保险制度坚持(A)的方针,社会保险水平应当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
A.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 B.广覆盖、保稳定、多层次、可调节 C.全覆盖、保基本、重基层、可持续 6.根据《社会保险法》,职工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A)的比例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记入个人账户。
A.本人工资
B.用工单位职工平均工资
C.用工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
7.根据《精神卫生法》规定,精神卫生工作实行(A)为主的方针。
A.预防 B.治疗 C.康复
8.根据《精神卫生法》规定,精神障碍的诊断应当以(A)为依据。
A.精神健康状况 B.身体健康状况 C.法医鉴定结论 9.根据《江西省审计条例》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每年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出审计机关对(A)的审计工作报告。
A.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 B.决算和其他财政收支 C.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
10.某单位在接受审计机关审计时,该单位(A)对本单位向审计机关提供的财务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
A.负责人 B.纪检部门负责人 C.财务部门负责人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所给的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前的字母填入括号内。本部分第11-20题,每题2分,共20分。
11.根据现行《宪法》规定,国家加强武装力量的(ABC)的建设,增强国防力量。
A.革命化 B.现代化 C.正规化 D.优先化
12.根据现行《宪法》规定,下列选项中,全国人大常委会的组成人员不得担任的职务是(AD)。
A.国务委员 B.民主党派负责人
C.大学校长 D.最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 13.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对民事诉讼法律关系主体和整个诉讼活动起指导作用,它主要包括(ABCD)等原则。
A.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 B.当事人诉讼权利平等 C.法院调解自愿合法 D.诚实信用
14.根据新修改的《民事诉讼法》规定,小额诉讼程序作为简易程序的特殊形式,实行一审终审,以便可以迅速解决民事争议。适用小额诉讼的条件是(ABCD)。
A.事实清楚
B.权利义务关系明确 C.争议不大
D.标的额为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上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30%以下
15.根据《社会保险法》规定,下列情形中,不能认定为工伤的是(ABD)。
A.甲某在工作时间故意伤害他人而导致自己受伤的 B.乙某在工作时间醉酒导致摔伤的
C.丙某在上班途中非本人责任被车撞伤的 D.丁某在工作时间自残的
16.根据《社会保险法》规定,下列失业人员中,不能再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是(ABCD)。
A.甲某重新找到了工作 B.乙某随家人移居海外
C.丙某开始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 D.丁某无正当理由,拒不接受当地人民政府指定部门介绍的适当工作
17.根据《精神卫生法》规定,精神卫生工作实行(ABCD)的综合管理机制。
A.政府组织领导 B.部门各负其责 C.家庭和单位尽力尽责 D.全社会共同参与
18.根据《精神卫生法》规定,下列情形中,给精神障碍患者或者其他公民造成人身、财产或者其他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的有(ABCD)。
A.将非精神障碍患者故意作为精神障碍患者送入医疗机构治疗的
B.精神障碍患者的监护人遗弃患者,或者有不履行监护职责的其他情形的
C.歧视、侮辱、虐待精神障碍患者,侵害患者的人格尊严、人身安全的
D.非法限制精神障碍患者人身自由的
19.根据《江西省审计条例》规定,审计机关有权要求被审计单位按照审计机关的规定提供(ABC)。
A.预算或财务收支计划 B.决算、财务会计报告
C.在金融机构开立账户的情况 D.所有会议纪要资料
20.《南昌市城市管理条例》规定下列哪些设施应当为公众免费开放(ACD)。
A.城市博物馆、纪念馆
B.公共图书馆 C.公园 D.公厕
三、判断题。正确的在括号内打“√”,错误的在括号内打“×”。本部分第21-30题,每题1分,共10分。
21.在我国,土地的使用权不得转让。(×)22.由于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侵犯公民权利而受到损失的人,有依照法律规定取得赔偿的权利。(√)
23.法院审理代表人诉讼案件所作出的判决、裁定,对于未参加登记的权利人在诉讼时效期间提起诉讼的,同样适用。(√)
24.根据《民事诉讼法》规定,经过法定程序公证证明的法律事实和文书,除有相反证据足以推翻公证证明的以外,人民法院应当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
25.用人单位和个人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查询、核对其缴费记录时,需缴纳一定的查询费。(×)
26.用人单位或者个人认为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的行为侵害
自己合法权益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27.就诊者李某,诊断明确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并有冲动伤人行为,但其监护人不同意对患者实施住院治疗,医疗机构则不得对其实施住院治疗。(×)
28.医疗机构出具的诊断结论表明精神障碍患者应当住院治疗而其监护人拒绝,致使患者造成他人人身、财产损害的,或者患者有其他造成他人人身、财产损害情形的,其监护人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29.审计机关依法查询被审计单位以个人名义在金融机构存款的,应当提请司法机关协助查询。(×)
30.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散布有关地震的谣言。对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秩序混乱的有关地震谣言,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迅速采取有效措施及时予以澄清,消除影响。(√)
四、简述题。本部分第31-35题,每题8分,共40分。31.宪法的作用主要有哪些?
1、确认和巩固作用;
2、限制和规范作用;
3、指引和协调作用;
4、评价和宣传作用
32.起诉必须符合哪些条件?
第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法。
第二,有明确的被告法。
第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法。第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法。
33.我国社会保险制度包括哪些内容?
具体五险即: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社会保险是不包括住房公积金的。
3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以宪法为统帅,以法律为主干,由宪法相关法,民法商法,行政法,经济法,社会法,刑法,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等多个法律部门组成的有机统一整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永葆本色的法制根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新实践的法制体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兴旺发达的法制保障。
35.《防震减灾法》规定的防震减灾的四个环节是指哪些? 防震减灾是防御与减轻地震灾害的简称,是对地震监测预报、地震灾害预防、地震应急、震后救灾与重建等活动的概括。防震减灾的四个环节是相互补充、相辅相成,构成了我国防震减灾的基本特色
五、分析论述题。本部分第36题,共20分。
36.刚刚闭幕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建设法治中国。维护宪法法律权威是建设法治中国的重要任务,请结合工作和生活实际,谈谈如何维护宪法法律权威?(不少于400字)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在对未来中国全面深化改革做出战略规划部署的同时,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切实维护宪法法律的权威。维护宪法法律权威,是法治中国建设的一项重要
任务,也是法治领域深化改革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在我国,由于宪法和法律是党的主张与人民意志相统一的体现,是执政党路线方针政策经过民主立法程序上升为国家意志的体现,是国家政治制度、经济制度、社会制度、文化制度和人权保障制度的规范化、法律化,因此,维护宪法法律的权威,就是维护党和人民共同意志的权威,就是维护国家和社会根本政治制度和基本制度的法治基础,就是维护我国法治的权威和司法的公信力;捍卫宪法法律的尊严,就是捍卫党和人民共同意志的尊严;保证宪法法律的实施,就是保证人民根本利益的实现。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要维护宪法法律的权威,这是我国法治建设工作重点的一个重大调整。改革开放初期,我国法治建设面临的主要矛盾是无法可依的问题,因此大力加强立法工作成为法治建设的中心工作。2011年3月我国向全世界宣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如期形成,无法可依的问题已基本解决。于是,在继续完善我国法律体系的同时,宪法法律的实施成为法治建设的重点。正如总书记强调的那样:“宪法的生命在于实施,宪法的权威也在于实施”。维护宪法法律的权威实质上就是实施宪法和法律,是将写在文本和条文中宪法法律付诸实践,保证其兑现,而不是束之高阁的一纸空文。
按照十八大报告和三中全会公告的要求,维护宪法法律权威:一要在加强和改进党对法治建设领导的同时,努力推进依宪执政和依法执政,保证党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党的领导干部带
头模范遵守宪法和法律;二要不断改革和完善立法体制机制,通过完善宪法以及对法律法规的立、改、废等措施,推进民主科学立法,继续完善我国法律体系,使宪法法律真正成为良法善治和尊重保障人权的行为规范体系;三要加强法治政府建设,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保证人民赋予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行政执法权力真正依法行使、严格行使,切实做到依法行政、严格执法和执法为民;四要深化司法体制改革,按照着力解决司法的地方化、行政化和官僚化问题,大力推进司法民主、司法公开和司法的法治化,从体制上、机制上和程序上确保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不断提高司法的权威性和公信力;五要深化法治宣传教育,在全社会弘扬法治精神,培育法治文化,提高法治素养,不断提高公职人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行使权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水平,实现全民学法信法遵法守法;六要更加重视发挥法治保障和推进全面深化改革中作用,更加重视发挥宪法和法律在以下方面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在尊重保障人权、促进共同富裕、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方面的作用,在规范监督制约权力、预防惩治权力腐败方面的作用,在规范市场行为、维护市场秩序、保障有序竞争、保护产权权益等方面的作用,在打击犯罪、保障公民安全、维护社会稳定、化解社会矛盾纠纷、实现社会和谐方面的作用,在建立生态文明制度、保护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方面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