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烟草是人类之祸一辩稿
谢谢主持人。大家好,我方的观点是烟草是人类之祸。
开宗明义,我们先来明晰什么样的事物是人类之祸。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对人类既有正面影响,也有负面影响。而当事物中坏的一面成为矛盾的主要方面,占据主体支配地位时,它的负面影响就远远大于正面影响,这样的事物严重损害人类的利益,制约人类的健康发展,是人类之祸。烟草,甚至被称为毒草,它是人类之祸。
1:首先种植烟草会破坏土地自然资源系统,使一块丰产的土地变成贫瘠的荒地。烟草生长成熟期约为半年,比许多农作物要长,这对土地营养消耗量很大。其所需磷肥是玉米的7.6倍,木薯的36倍。过多的使用化肥会使土壤板结基本丧失播种的可能性。此外烟草在加工的过程中也会对环境造成巨大的污染。加工烟草要用火烤,烘烤一公顷烟叶就要消耗3公顷的木材。最新的研究表明各烟草种植国近%5的森林砍伐是由于加工烟草造成的。烟草的种植和加工使更多的土壤板结更多的树木被砍倒,造成了严重的水土流失,破坏了人类的生存环境,难道它还不是人类之祸吗?
2:根据Nationmaster联合国数据库显示,93.1%的烟草的最终制品是卷烟,而各种卷烟在制造过程中的消耗也是巨大的。每生产10万吨卷烟纸会产生642.4万吨的污水,综合耗能达15万吨标煤。而吸烟后产生的烟蒂不仅不可降解还极易引发火灾。据国家林业局通报,我国2010年春天发生的五起森林火灾中就有3起由烟头引起。由此可见,烟草确实是人类之祸。
3:众所周知吸食烟草有害健康。WHO指出,全球每年因吸烟死亡的人数达六百多万,即平均每六秒钟就有一人死于吸烟相关疾病。吸烟增加了心血管等疾病的发病率,损害大脑,使思维变得迟钝,记忆力减退。而吸烟的滞后影响二手烟危害更为广泛,全球每年死于二手烟的人数多达60万,若不及早防治二手烟,将会带来沉重的医疗负担。而更可怕的是,吸烟人群的年轻化趋势不断加剧,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卷入这水深火热之中。烟雾缭绕中,多少烟民命赴黄泉,吞云吐雾中又有多少幼小的心灵受到伤害。这样一种严重损害人类利益的东西还称不上是人类之祸吗?
我方不否认烟草可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但因吸烟造成的疾病、早亡、医疗费用等经济损失远超烟草利税。就我国来说,据BOCD中国发展数据库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吸烟导致的费用损失为2782.7亿远超于烟草税利2702.1亿。烟草是人类之祸,它不利于人类身体素质的提高和全球经济的的可持续发展。所以我方坚持认为烟草是人类之祸。
第二篇:人类是环境的破坏者 一辩稿
人类是环境的破坏者
尊敬的主席、评委、对方辩友,在场的各位同学:
大家好!
我们是反方代表队。我是反方一辩张泽琳,来自13级物联网1班。我方的观点是——人类是环境的破坏者。
纵观千年,自从有了所谓的高等动物“人”以来,人类所赖以生存的这个地球的环境就在一步步地恶化。人类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和经济的不断发展而对自然生态进行人为的破坏。目前为止,除了人类,我们还举不出第二种对自然破坏性更强的生物,就是史前的恐龙也不及。
在过去的400年中,全世界共灭绝哺乳动物58种,大约每7年就灭绝一个种,这个速度较正常化石记录高7~70倍;在本世纪的100年中,全世界共灭绝哺乳动物23种,大约每4年灭绝一个种,这个速度较正常化石记录高13~135倍。而这种非同于正常的自然规律的变化多半是由于我们人类的破坏行为而导致的。现在人们为了发展,填海建港口,破坏了一部分生物的栖息环境;我们人类生活中消耗大量能源排放大量二氧化碳,导致气温上升给许多生物带来了灭顶之灾。这一幕幕血淋淋的事实难道不能说明人类是环境的破坏者吗?
如果说人类不是环境的破坏者,那么遍地排放污水的工厂说明了什么?如果说人类不是环境的破坏者,那么那些无家可归的动物说明了什么?如果说人类不是环境的破坏者,那么污浊不堪的空气说明了什么?日益嶙峋的地球说明了什么?这一切的一切都只能说明了人类是环境的破坏者。古今中外,人类都扮演着环境的破坏者的身份。从秦朝阿房宫的毁坏到今天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从蒸汽机的黑烟到臭氧层的大洞,从环绕着城市的垃圾到充斥在太空中的宇宙垃圾,曾经蔚蓝迷人的地球被人类毁坏得不成样子。从大的方面来说,人类社会是发展的,人类通过时间而发。然而在发展的过程中,人依照自己的需求,去改造客观世界。而“破坏”,则是人在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性动中,没有遵循客观规律的表现,也是没有遵循量变和质变关系的表现(人类的过度开发为量变,而对环境的破坏则为质变)。
以上鲜明的事例和不可辩驳的道理,一并阐述了人类必然是自然环境的破坏者。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各位主席、评委、对方辩友和在场的各位同学。
第三篇:“城市化有利于人类社会发展 “一辩稿
辩论赛“城市化有利于人类社会发展”一辩稿
谢谢主席!
对方辩友、评委以及在座的同学们:
大家好!
我方的观点是“城市化有利于人类社会发展”。
所谓城市化,就是由以农业为主的传统乡村社会向以工业和服务业为主的现代城市社会逐步转变的历史过程。具体包括人口职业的转变,产业结构的转变,土地及地域空间的变化。城市是人类文明的标志,是人们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的中心,城市化的程度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文化科技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社会组织程度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所以说城市化的发展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21世纪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时期,因此,对未来城市生活的憧憬与展望是一项全球性的课题,他与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和人民都休戚相关。因此我方认为城市化有利于人类社会发展。
下面我将针对我方辩题进行以下方面的阐述:
第一、城市化是全体人类都摆脱不了的一个趋势且不可逆转
据世界卫生组织预测,到2050年世界人口的61%将生活在城市之中,城市在不断地增加,并且将不断地扩大。城市化是工业化的必然结果,不可否认城市化是全体人类都摆脱不了的一个大趋势。纵观欧美近现代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城市化是人类进步必然要经历的过程,是人类社会结构变革中的一个重要线索,经过了城市化,标志着现代化目标的实现,只有经过城市化的洗礼之后,人类才能迈向更为辉煌的时代。
第二、城市化促进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社会各个层面的发展
城市化狭义上是指城市面貌的改变,广义上是指城市服务职能不断扩大、城市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更为合理、城市文化和城市价值观念成为主体并向农村扩散的过程。从人口学角度讲,有利于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对实现农村经济的增长有着很重要的战略意义。从社会学角度讲,有利于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促进人的技能和素质的提高,提高人类社会整体发展水平,使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和谐发展。从经济学角度讲,它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大量就业机会,加快农村地区工业化大生产,对于农村区域经济和整个国民经济发展有着积极意义。
第三、城市化发展过程中本就包含着逐步克服不适应社会发展因素的过程。
城市化在发展的过程中必然会带来短期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阶段,但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城市化内部会不断克服不适应社会发展因素的部分,使得城市化造福人类社会。2010年上海世博会以“和谐城市”的理念来回应对“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诉求,从根本上立足于人与自然,人与人,精神与物质和谐,为城市管理和城市规划提出更新的挑战,并将之引入更高的境界就充分的体现了这一观点。
综上所述我方观点坚持认为“不破不立”。
第四篇:当今人类发展核电弊大于利一辩稿[定稿]
当今人类发展核电弊大于利一辩稿
正如对方辨友所言,核电即为核能发电(通过利用原子在裂变过程中所释放的巨大能量作为动力,发电)。
今天我们讨论当今人类发展核电的利弊,就必须要明确,利弊的对象,结果的承受者不仅仅是当今人类,而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上的全部物种。所以今天我们讨论这个问题,就不能只看一部分人类的短期利益,而是要着眼于整个生态与环境的长远利益。
而核能不单代表着力量,更预示着巨大的危机。现今的许多科学家和对方辨友一样浓墨重彩的渲染着核能的好处,但是却对核能危害轻秒淡写。
所以我方认为当今人类发展核电弊大于利原因有n 第一
核电具有巨大的危害性。核能的利用主要体现在核电站。核电站从产生的那一刻开始,就已经开始了一个不可逆的核污染过程。从核电站运营过程的生产和维护中,工人要受到辐射的威胁;核电站的顺利报废和安全拆解面临技术性风险的威胁;而全世界目前尚无一个核电站能够完善的处理核废料更是无法预计的威胁。--这还仅仅是核电站的非事故危害。而事故性危害更是人类的灾难呐。86年的切尔诺贝利核泄漏直接和间接死亡人数超过15万,而那片土地已成为不毛的死亡之地。因为核辐射的特征是改变基因和潜伏期较长,所以切尔诺贝利核泄漏导致9.3万人患上癌症,还都是晚期,在俄罗斯、乌克兰和白俄罗斯,有超过20万人死于与辐射有关的疾病,而这些核事故的牺牲者是在20年间先后死去的,而对于生下畸形儿的人来说,就是灭绝人性的绝种的灾难啊。
第二
核能源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样经济,清洁,可持续。核电站的能够在一段时间内给一部分人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可是如果把处理后期核废料和恢复被破坏环境的成本算进去,就是个亏本的买卖了,而且还是由人类的后代来承担的。核能源看似几乎没有碳排放,同样是一个欺人的谎言,因为他们同样没有把建厂过程中以及处理大量核废料而产生的碳排放算进去啊。可是他的辐射污染带来的生化危机就是我们能够忽视的么?
第三
核电的巨大产能完全是可以被取代的。现在欧洲许多发达国家,已经开始大力发展风能,太阳能等其他合理的可循环能源。德国已经通过预案,将在2020年前依次撤掉现有的17个核电站,并将耗电量削减10%,而且德国仅仅只发展了10年的风能,就满足了17%供电需求并预计在2050年用风能满足供电需求的80%。我们还有更好的选择,那为什么要去急功近利,为了利益而出卖安全呢?(要钱不要命)
(核能发电始终伴随着致命的辐射。辐射虽然在短时间内可以被阻挡,但却不可以被人为的消除或者减弱,且自然消除的时间长,少则几万年,多则几亿年。)从前高呼要发展核电者自以为搭上了一辆通往光明未来的高速列车,可是等他们上车之后才发现方向盘就没握在自己手上,而且还不能踩刹车啊。
第五篇:心灵鸡汤是毒药 一辩稿
首先让我们定义一下心灵鸡汤的现代含义:心灵鸡汤本来是指“充满知识、智慧和感情的话语”,柔软、温暖,充满正能量。但是在现今浮躁、复杂的时代大背景下,演变为精神鸦片,其本质是撰写者哗众取宠,获得关注度及转发量的工具,并无实际意义。其内容是不科学的,逻辑松散使受众无法正视问题,不能解决问题,甚至偏离正常的社会认知。让我再次重申我方立场:心灵鸡汤是毒药,其毒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心灵鸡汤内容不科学,逻辑混乱,思维不清,只提出分析问题,但不解决问题。心灵鸡汤常见手法:①试图通过一个或几个个人事例或者编纂的故事,得出一个人生感悟。(这是不科学性)②因果倒置,例如《成功人士必备的十种习惯》,《这样做,她们都变年轻了》(这是思维不清逻辑不明),③从对自己有利的出发点举例,比如爱因斯坦考试只得一分,不说人家满分就是一分的事实。他们的目的,是让情绪上的负能量转换为正能量,换一个角度来看待问题,并不是指出可行性高的方法去解决问题。例如:今天你对我爱答不理,明天我让你高攀不起,乍一听让人觉得十分解气,其实却忽略了期间最重要的过程。这就是鸡汤毒性的体现,让受众盲目乐观,相信思想能够直接影响现实世界。2.心灵鸡汤是致幻性的麻醉药,带有毒性
致幻性的定义:生动的想象可发展到错觉和幻觉、情感改变。麻醉药:暂时丧失痛感。这和心灵鸡汤的作用十分相似:致幻性体现在过于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妄想用思想改变世界,使一个本来逻辑不清的人更加迷茫,甚至耽误其一辈子的发展。麻醉性体现在首先心灵鸡汤的关注人群集中在情感空虚的人中:例如青春期的孩子,七八十年代的母亲,职场女性,单身狗。这些人都在扮演迷茫、感情脆弱的社会角色。他们的情绪来源是因为在各自的工作生活中遇到了问题。当遇到问题时,他们需要的是冷静与理性,直面问题、解决问题,而不是用心灵鸡汤麻痹自己。一个人活在世界上的价值是学会独立思考、进而解决问题,而不是去逃避。如果遇到问题就打一剂鸡汤,那么请问,活着的价值从何体现呢?
3.据微信2014年官方统计最受大众喜爱的是情感咨询,也就是心灵鸡汤,有2.4亿人之多,由此可知心灵鸡汤群体庞大又是情绪有诉求的人,易将错误的、逻辑不清的、虚假的三观取向转发扩散,导致群体中毒,易将三观未定的人群带向歧途。
最后,我方重申我们的立场:心灵鸡汤是毒药:我们需要的是理性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一味地关注情绪。把鸡汤当成了人生哲学,那就是毁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