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思想汇报——欲之祸
思想汇报
敬爱的党组织:
今天我学习观看了反腐教育片——《欲之祸》,令人警省,发人深思。影片描述了省部级高官、济南市人大常委会原主任段义和放松了对自己的严格要求,为谋私受贿、胆大妄为的腐败分子,并一步一步滑入违法犯罪深渊,走上人生轨迹的不归之路,深刻而又真实地展现了他违法犯罪后的反省和痛悔,总结了领导干部严重腐败案件的深刻教训。用温总理的一句话来说,就是要“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
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也是一个人做人、做事的道德底线。做到清白、干净,就是要保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稳得住心神,经得起考验。作为一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来讲,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是最基本的职业操守和工作准则。清清白白做人,就是要把群众利益看得重些,把个人得失看得轻些;干干净净做事,就是要有公仆意识,严于律己、廉洁奉公、兢兢业业。只有常怀感激之情,长葆进取之心,常存敬畏之念,经常深入群众,深入基层,体察民情,了解民意,集中民智,珍惜民力,把握群众的思想脉搏,倾听群众的意见要求,千方百计解决群众关心的就业、就医、就学等实际问题,多为群众办实事,多考虑群众的利益,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才是“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段义和就是因为逐渐丧失了最基本的做人、做事的原则,才坠入深渊。
作为一名在校的学生来说,我觉得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对于贪污腐败要引以为戒,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时刻谨记党员的神圣使命。只有坚定了这个决心,坚定跟着党走的决心,才能牢固地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要求时刻以道德、国法、党纪、党规来约束自己的行为,从根本上增强政治免疫力,自觉抵御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错误思想的侵袭。
作为一名预备党员,我不断加强学习政治文化,充实自己、充实生活,有了丰富的内涵,能够对事物有更加深入的认识,能够从更高的点去看待问题,去对待生活和工作,从而提高自己素质,不断提高自己的修养,提高人格品味,用健康的生活方式抵制外来的诱惑。清晰正确地认识党员的责任和义务,党的使命和追求,学习党的发展历史,时刻提醒和警示自己,要沿着前辈的思想,坚持做一个清清白白的党员,做一个踏踏实实的社会建设者,做到为人民服务。
通过参观学习,我受到了一次非常深刻的廉政教育,今后在学习和生活中会时刻警示自己,时刻牢记党的宗旨,时刻牢记党员的神圣使命,不断强化廉政意识,规范自我行为,刻苦学习,积极工作,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做反腐倡廉的模范,为建设富强和谐的新东莞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请党组织考验我!
汇报人:金融与贸易系08级
国际经济与贸易1班
李晓欣
2011年3月14日
第二篇:欲之祸观后感
《欲之祸》观后感
—————观看反腐倡廉教育片心得体会
观看了《欲之祸段义和堕落警示录》,讲诉了济南市人大常委会原主任段义和违法犯罪的过程和根源,总结了这起特大刑事案件。这起领导干部严重腐败案件的深刻教训,为我们上了一堂深刻的反腐倡廉警示教育课,大家在心灵上受到了强列的冲击和震撼。段义和身为高级领导干部,他曾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取得了不平凡的业绩,但随着职务的升迁,他逐渐放松了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改造,无视党纪国法,一步一步趋向堕落腐败,以致最终泯灭人性,违法犯罪,最后沦落为犯罪分子的事例给了大家深刻的启示。
观看后,使我们感触很深。这次是一次深刻的党性党风教育,是一次鞭策与激励,是一次告诫与提醒,是一次心志的砥砺和灵魂的洗涤。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不断深刻地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和加强党性修养,必须牢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权力观,必须始终坚定党的理想信念,提高政治素养,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律,廉洁从政,自觉增强拒腐败防变的能力,防微杜渐,严格自律,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坚强党性修养的和党性锻炼,树立良好的作风,努力做好本职工作。在我们以后的工作中,无论职位多高、权利多大、功劳多大,都有不可心存侥幸,贪赃枉法。所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每一位党员都应当加强党性修养,牢记和践行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增强廉洁从政意识。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要为私念所扰,不为名利所累,不为物欲所惑,筑牢思想道德和法纪的防线,经受住权利和金钱的考验,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本色。要认认真真学习、老老实实做人、干干净净做事、踏踏实实的工作,在工作中要以身作则,作好表率。
通风工区支部、行政
2012年5月29日
第三篇:欲之祸观后感
《欲之祸》观后感
俗话说贪如火,不退则燎原;欲如水,不遏可滔天。在看了记录济南市人大常委会原主任段义和作为一名副省级高官,经受不了“金钱”和“美色”诱惑,背离了党和人民,最终走上了断头台的警示片之后,我更加深刻的理解了这句话意思,同时也让我的心灵受到很大震动,思想受到深刻洗涤,更是从中得到一些深层次的启示和警醒。
一、要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信念。从腐败分子发展的轨迹来看,他们并不是一直都在腐败,有的也曾经是我党的“好同志”,并且为我党的事业发展奋斗过,兢兢业业地工作过,但随着客观条件的变化,面对各种诱惑,在心理及其矛盾的心态下迈出了可怕的第一次,加上自身“免疫力”逐渐下降,于是不断陷于堕落。这个从小到大、从轻到重、从一时的闪念到不能自拔的过程,也是一个共产党员变质的过程,我们每一个党员干部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忘了自己的信念和追求,“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免得“一失足成千古恨”。要严于律己,以苦为乐,以奉献为荣,做一个道德高尚的人,以良好的人格力量去影响和带动周围的干部群众。
二、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私心和贪欲是万恶之源,私欲与权力的结合必然导致腐败。一个共产党员如果放任了对私欲的控制,就会失去了对权力的驾驭,“莫伸手,伸手必被捉”。然而,现实中有不少领导干部背弃了党的宗旨,把自己当成群众的主人,把职务当成享乐的资本,把权力当成私欲的工具,以致超越职权,滥用权力,权力观发生了扭曲和变异,权力的行使发生了偏差和错位。每个党员都必须树立正确的权力观,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强化“公仆”意识,牢记权力是人民给的,权力意味着责任,更大的权力意味着更大的责任。所有党员干部必须真正代表人民掌好权、用好权,而绝不允许以权谋私。
三、要讲民主、坚持原则。每一位共产党员,在任何情况下都要讲民主,也要坚持原则,不为利诱,做到台上台下一个样,人前人后一个样。不能把自己当作一名特殊的党员,而凌驾于组织之上,不接受监督。应该能听进不同的意见,接受来自各个方面的批评意见。要增强党性原则,强化民主集中制意识,确保权力行使不偏离正确方向,讨论问题讲民主,决策问题讲程序,执行决议讲原则。始终站在人民的群众的立场上想问题、办事情。
四、要加强学习,提高素质。从腐败分子的变质过程来看,大多数人是因为放松了学习,放松了做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应该自觉学习的要求,逐渐地忘记了党的教诲,抛弃了共产党的理想信念,世界观蜕变,人生观扭曲,价值观失衡,陷入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主义的泥坑。我们每一位共产党员,只有通过不断学习,牢固树立正确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才能自觉抵制和消除滋生腐败的各种不良影响,自觉抵制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
第四篇:欲之祸反腐警示教育片观后感
反腐警示教育片《欲之祸》观后感
刚刚学习观看了反腐教育片——《欲之祸》,令人警省,发人深思,感触很深。影片描述了省部级高官、济南市人大常委会原主任段义和放松了对自己的严格要求,蜕变为谋私受贿、胆大妄为的腐败分子,并一步步滑入违法犯罪深渊,走上不归路的人生轨迹,深刻而又真实地展现了他违法犯罪后的反省和痛悔,总结了领导干部严重腐败案件的深刻教训。用温总理的一句话来说,就是要“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
首先,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也是一个人做人、做事的道德底线。做到清白、干净,就是要保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稳得主心神,经得起考验。作为一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来讲,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是我们最基本的职业操守和工作准则。清清白白做人,就是要把群众利益看得重些,把个人得失看得轻些;干干净净做事,就是要有公仆意识,严于律己、廉洁奉公、兢兢业业。只有常怀感激之情,长葆进取之心,常存敬畏之念,经常深入群众,深入基层,体察民情,了解民意,集中民智,珍惜民力,把握群众的思想脉搏,倾听群众的意见要求,千方百计解决群众关心的就业、就医、就学等实际问题,多为群众办实事,多考虑群众的利益,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才是“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段义和就是因为逐渐丧失了最基本的做人、做事-1-的原则,才坠入深渊。
其次,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就是要我们加强自省、自警、自律、自责、克己,不断通过道德修养提高自身素质。什么是根、什么是尺?纪律就是根是尺,是底线,法律是高压线。领导干部一定要讲政治,遵守党纪国法就是讲政治。段义和案就是一个典型案例。身为省部级领导干部,锦衣玉食、香车宝马、权高位重,何等风光,但是,由于他在思想上没有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自觉拒腐防变,筑牢思想防线,经不起美色、钱财的诱惑,为了一己私欲,置党、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与不顾,利用自己的权力,不断践踏党的纪律,甚至违法犯罪也不择手段,归根结底,就是没有树立正确的权力观,缺乏信仰意识、自省意识、敬畏意识、程序意识、民主意识,将自省、自律、自责、克己抛在九霄云外,结果“法网恢恢,疏而不漏”。罪恶的事实,惨痛的教训,值得我们深思。作为领导干部,一定要立志做大事、创大业,不要立志当大官,要把心思用在工作上,用在为人民群众谋利益上。
总之,《欲之祸》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告诉我们一个共产党员、一名领导干部如何保持自己的纯洁性和先进性,如何掌好权、用好权,在金钱、美色、利益面前经得起考验,我们每位党员干部都从中得到深刻的启示,永远保持清醒的头脑,在思想上筑起一道反腐倡廉的坚固防线。
第五篇:习惯之祸美文
A不喜欢吃鸡蛋,每次都将鸡蛋给B吃。刚开始B很感谢,久而久之便习惯了。习惯了,便觉得理所当然了。于是,有一天A将鸡蛋给了C,B就不爽了。她忘记了这个鸡蛋本来就是A的,A想给谁都可以。为此,她们大吵一架,从此绝交。
很多时候,一个人在受到别人的恩惠时,一开始,感激不尽,可是久了,便习惯了。习惯了一个人对你的恩惠,便认为是理所应当的。有一天,他(她)不对你好,你便怨怼。
其实,不是别人不好了,而是我们的要求变多了。习惯了得到,便忘记了感恩。(佚名)
一位慈善家曾捐助了一些贫困的学生,从高中阶段开始,一直到他们正在上的大学,每个月都会定期给他们汇生活费。有一次,因为生病,慈善家未能按时汇出资助的款项,有些学生直接问他:“为什么这个月没有?”
这让资助者特别寒心和失望。可能起初的时候,那些被资助的人都是心怀感激的,在内心告诫自己要懂得感恩。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长时间定期受到资助后,感恩的心可能就被慢慢冲淡了,最后觉得得到资助是理所当然的,觉得这是自己本该拥有的。到该给我的时候了,你为什么不给我呢?
(乌西卡卡)
一年夏天,一队人出去漂流。女孩的鞋在玩水的时候掉下水,沉底了。岸上全是晒得很烫的鹅卵石,他们就快要回到岸边,并要走很长的一段路。于是,女孩向别人寻求帮助,可是每个人都只有一双鞋,没有人愿意帮她。
女孩心里很不爽,因为她习惯了向别人求助。通常,只要她撒娇,别人就会满足她的要求。可是,这次没有。她忽然觉得这些人都不好,都“见死不救”。
后来,有一个男孩将自己的鞋给了她,然后赤脚踩在那晒得滚烫的鹅卵石上,走了很久的路,还自嘲,说是“铁板烧”。
女孩向他表示感谢。男孩说:“你要记住,沒有谁是必须要帮你的。帮你是出于交情,不帮你是人之常情。”(明明)
以前,我收到别人的短信就“秒回”,与人稍有共鸣就掏心掏肺地交流,给人帮起忙来也热血沸腾,不遗佘力。
后来,我发现很多人不但不把我的付出当回事,还视作理所当然。很多情况下,我若不能有求必应,并让人称心如意,他们就会说我冷漠无情,没同情心,不够朋友。最终我和他们形同陌路,我的“不帮忙”也不断遭人诟病。
慢慢地,我开始收起这份热情,跟我无关的事我看都不看一眼,专注自己的事,修炼个人,竟然奇迹般被尊重了。(乔乔)
曾看到一个发人深省的故事:我送给你一颗糖,你很高兴。当你看到我给别人两颗糖时,你就对我有看法了。可惜你不知道,他曾经给过我两颗糖,而你,却什么也没给过我。
千万不要习惯了别人对你的好,以为那是上天给的一般天经地义。不管别人对你好的时间多久,都应该始终记得,那不是你理所应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