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陵之祸对司马迁创作史记影响

时间:2019-05-13 04:14:3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李陵之祸对司马迁创作史记影响》,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李陵之祸对司马迁创作史记影响》。

第一篇:李陵之祸对司马迁创作史记影响

千年时光荏苒而逝,百代风华怆然凋零,历史在千年之后渐渐只剩余了他苍白的面容概貌,而细致的故事权术之争却早已难觅踪影,所以我们要论述李陵之祸到底是冤案还是耻辱之叛,已经是很难的问题了,而在我看来,它却真正的在某种意义上造就了司马迁。

事情的经过在历史上就是短短的几句话,无非是司马迁不够圆熟,正在武帝大怒之际为李陵辩护,于是便引来腐刑之祸,但是我们可以想想就这么短短的几行记述之间蕴含着司马迁多少的悲情愤怒,看自序中司马迁祸前那句意气风发的“小子何敢让焉!”到刑后“幽于缧绁”,这中间的经历真是惨淡兼之苦闷,在《报任安书》中曾提到:交手足,受木索,暴肌肤,受榜箠,幽于圜墙之中,当此之时,见狱吏则头枪地,视徒隶则心惕息。其中待遇可见一斑。

然而司马迁始终记着老父对己所言:“余死,汝必为太史;为太史,无忘吾所欲论著矣!”这是他苟且偷生的一个重大原因,而那段世传的“昔西伯拘羑里,演《周易》;孔子厄陈、蔡,作《春秋》;屈原放逐,著《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而论兵法;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可以说算是司马迁狱中苦思的一场思想上的彻悟。如果有人说一个完全一路顺风的人能够写出传世之大作的话,我是不能相信的,没有艰苦的磨练,思想的成熟便不可能,而这番非人的待遇正是成就司马迁思想成熟的一个契机,之后才有司马迁“人固有一死。死,有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的重大人生哲思。

受如此刑罚,只要是八尺男儿,都有三分血性,何况司马迁更是为了李陵能够仗义执言的人,所以,受到腐刑之后,司马迁必然是愤怒兼有愁苦的,我们可以从史记中太史公对于刘邦,项羽,李陵等人的中肯评价中看出,其实这已经是蕴含了司马迁对武帝的一些愤怒之情的,试想,如果司马迁几十年食皇粮,取俸禄,安安稳稳的做他的太史,又是正值这样的昌荣盛世,怎么会不对汉朝的历史有所歌赞呢,但是史记中,至少我个人看到的说来,其中的中肯之言多过于奉承歌赞,这应该也算是司马迁的一种悲愤表达吧。

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有言:故祸莫憯于欲利,悲莫痛于伤心,行莫丑于辱先,而诟莫大于宫刑。又有言:仆以口语遇遭此祸,重为乡党戮笑,以污辱先人,亦何面目复上父母之丘墓乎?虽累百世,垢弥甚耳!

这是一种受了腐刑之后在世人耻笑之下的一种严重的自卑感,正是这种自卑感,我大胆的推测可能让司马迁产生了一种避世的心态,试想,一个人如果一露面就会遭到别人的耻笑,那他还敢于一直如以往般的行走于世么?所以司马迁著述史记的这些年中,应该算是以著书立说来逃避世俗,这从侧面上加速了史记的成书。而且我们可以看到司马迁很明白史记一旦成书就是一部惊世巨著,所以,司马迁应该也有一种反抗的倔强心态在支撑着他创作史记,像凭借这部书来颠覆世人对他的污诟,而事实在他的年代具体如何,我们不得而知,反正武帝是变相的以补偿来承认了自己当年之错,司马迁也得以以此书流芳百世。

这是我思考李陵之祸对于司马迁史记著述的影响的浅见。

第二篇:古文常识之司马迁和史记

重点:司马迁和《史记》:

1、司马迁的著作除《史记》之外,还有书信,《报任少卿书》和赋《悲士不遇赋》等。

3、《史记》是我国第一部以写人物为中心的纪传体通史,它记载了从黄帝到汉武帝太初年间大约三千年的历史,是一部有五十二万多字的巨著。

4、《史记》全书共一百三十篇,由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等五部分。

5、司马迁写作《史记》的目的,他在《报任少卿书》中说是要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6、《史记》的五部分

司马迁和《史记》:

1、司马迁的著作除《史记》之外,还有书信,《报任少卿书》和赋《悲士不遇赋》等。

3、《史记》是我国第一部以写人物为中心的纪传体通史,它记载了从黄帝到汉武帝太初年间大约三千年的历史,是一部有五十二万多字的巨著。

4、《史记》全书共一百三十篇,由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等五部分。

5、司马迁写作《史记》的目的,他在《报任少卿书》中说是要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6、《史记》的五部分中,本纪、世家、列传三部分是以写人物为主的。

7、前四史是指司马迁的《史记》班固的《汉书》范晔的《后汉书》和陈寿的《三国志》,它们是我国正史的名著。

8、《春秋》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编年体史书,《史记》是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汉书》则是第一部纪传体的断代史。

9、《汉书》共一百篇,有十二纪、八表、十志、七十列传,记录了西汉一代二百三十年间的史事。其中写得最好人物传记是《苏武传》。

【总结】2013年已经到来,高中寒假告示以及新的工作也在筹备,小编在此特意收集了寒假有关的文章供读者阅读。

第三篇:古代文化常识之【司马迁和《史记》】

古代文化常识之【司马迁和《史记》】

司马迁和《史记》:

1、司马迁的著作除《史记》之外,还有书信,《报任少卿书》和赋《悲士不遇赋》等。

3、《史记》是我国第一部以写人物为中心的纪传体通史,它记载了从黄帝到汉武帝太初年间大约三千年的历史,是一部有五十二万多字的巨著。

4、《史记》全书共一百三十篇,由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等五部分。

5、司马迁写作《史记》的目的,他在《报任少卿书》中说是要“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6、《史记》的五部分中,本纪、世家、列传三部分是以写人物为主的。

7、“前四史”是指司马迁的《史记》班固的《汉书》范晔的《后汉书》和陈寿的《三国志》,它们是我国正史的名著。

8、《春秋》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编年体史书,《史记》是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汉书》则是第一部纪传体的断代史。

9、《汉书》共一百篇,有十二纪、八表、十志、七十列传,记录了西汉一代二百三十年间的史事。其中写得最好人物传记是《苏武传》。

第四篇:浅谈基督对海明威创作《老人与海》之影响

浅谈基督对海明威创作《老人与海》之影响

《老人与海》作为海明威最著名的一部著作,其中援引了不少关于基督受难的细节,说明作者有意识地把老人比作基督的化身,在故事的全过程中经历了两次被钉十字架的过程。第一次是老人钓上了大鱼时开始的,他和小船被鱼拖着走,把钓索勒在背上,感到疼痛,这喻指耶稣扛着十字架上骷髅地。才用一只麻袋衬垫在钓索下,喻指耶稣身上穿着袍子。而紧扣在头上的草帽把额部勒得好痛,喻指耶稣头上戴着荆冠。双手被钓索勒得出血,喻指耶稣手上钉着钉子。而出海前孩子给他送来的吃食,则喻指耶稣的“最后晚餐”。

第二次被钉上十字架的过程,是从鲨鱼来袭时开始的。他用鱼叉扎死了第一条来犯的鲨鱼。后来,等他看到另两条鲨鱼中首先露面的那一条时,不禁“Ay”了一声。作者描述到:“这个词儿是没法翻译的,也许不过是一声叫喊,就像一个人觉得钉子穿过他的双手,钉进木头时不由自主地发出的声音。”这不是明白无误地表示老人又被钉上了十字架吗?

再说,圣地亚哥这名字是圣雅各在西班牙语中的拼法。圣雅各原是个渔夫,是耶稣在加利利海滨最早收的四门徒之一。所以老人同时也具有耶稣的门徒或一般谋求圣职的信徒的身份。他在钓鱼过程中一再吃生鱼肉,喝水,这喻指信徒领圣餐。鱼肉代表圣饼,基督的肉体。老人一声声叫唤那伟大的棒球明星迪马吉奥的名字,拿他当圣徒看待。最后老人回到家,摸黑躺下。作者写道:“他脸朝下躺在报纸上,两臂伸得笔直,手掌向上。”耐人寻味的是海明威没有写明这两臂是朝上伸出,那是基督被钉十字架的姿势。作者分明暗示这主人公是人又是神,兼有人性和神性的双重身份。

本书开头时提到老人曾一度八十七天没捕到鱼。根据耶稣的事迹和基督教的节期来看,这个数字似乎含有深意在内。按耶稣受洗后,曾被圣灵引到旷野,禁食四十昼夜,受到魔鬼的试探。本书开头描述老人双手上由于用绳索拉大鱼而留下的刻得很深的伤疤时,作者特意写到:“它们像无鱼可打的沙漠中被侵蚀的地方一般古老。”(这无鱼可打的沙漠即喻指“旷野”。)这四十天加上基督教大斋期的四十天再加上复活节前的“圣周”那七天,刚好是八十七天。这次老人在海上

一连八十四天没打到鱼,接下来在海上待了三天,刚好等于基督从受难到复活那三天。老人在这三天中经历了大磨难,最后获得精神胜利。

这两个八十七天的过程,似乎表明了人生是循环的,是无休止的一系列被钉上十字架的过程。以前发生过,现在重复经历,今后还是会不断发生。老人圣地亚哥代表着所有的人的形象,经受着最强烈的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苦难的经历。这是符合海明威把人生看作是一场悲剧的观点的。

这一方面,这大马林鱼被钓上了,在拖着船走的过程中,被嘴里的钓钩勒得好痛。这时鱼也成了基督的化身。所以老人自言自语地说:“你现在觉得痛了吧,鱼,老实说,我也是如此啊。”他不禁替它感到伤心,并且认为它“也是我的朋友”。等到把它绑在船边,在归航途中遇到鲨鱼一再袭击时,这双重基督的形象是再明显不过的了。

为了突出人生是一系列被钉上十字架的过程,作者在最后写到老人独自深夜返港,背起卷着帆的桅杆爬上岸去,一再摔倒在地(这一点又和传说中耶稣背着十字架上骷髅地的故事交相辉映),第二天孩子来看他时,老人提起夜间“吐出了一些奇怪的东西,感到胸膛里有什么东西碎了”,这是暗示基督被罗马兵丁用长矛刺身,流出血水来。而最最生动的一点是老人扛起桅杆时,曾回头望那绑在船边的鱼的残骸。这一个静止的镜头显示老人作为一个基督,正在开始另一次苦难的历程,而那鱼作为一个基督,正绑在十字架上。作者就这样把上十字架的全过程浓缩在一起了:基督上骷髅地、基督被绑在十字架上、基督死去了。这着重指出了所有生物的共同命运是一系列上十字架的磨难。而那条大鱼的残骸,作者最后描写到:“它如今仅仅是垃圾,只等潮水来把它带走了。”这等于暗示,所有物质的东西,包括人在内,都是注定要毁灭的,只有人的行动,和对行动的记忆才是永存的。所以全书的末一句是:“老人正梦见狮子。”他保持着完好的对事物的记忆。

第五篇:论《史记》对《聊斋志异》的影响

摘 要:《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在记录历史变迁,反映社会现实,刻画人物形象诸方面积累了丰富的成功经验。《聊斋志异》深受《史记》影响,成为中国古代文言短篇小说的最高成就。本文拟从创作精神、人物运用、行为笔法、语言借鉴等方面探讨《史记》对《聊斋志异》的影响,寻找《史记》对《聊斋志异》的启迪,总结我国古典小说源远流长的优良传统。关键词:史记 聊斋志异 影响

《史记》是司马迁遭受宫刑后,为泄胸中愤懑,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创作的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千余年后的《聊斋志异》,是蒲松龄穷困潦倒的一生中满怀孤愤和不平,寄寓胸中悲愤,借花妖狐魅来赞誉人间真善美,借阴曹地府影射社会黑暗污浊的一部文言短篇小说集。这两部著作成为中国古代文苑里盛开的璀璨的奇葩。虽然相距千余年,但是《史记》在反映社会现实、揭露社会黑暗、刻画人物形象、艺术表现手法等方面,都潜移默化地影响到《聊斋志异》的艺术创作《聊斋志异》正是吸取了《史记》的艺术精华,才取得了文言短篇小说的最高成就。

一、创作精神的继承

《史记》这种反映社会现实,揭露黑暗,同情弱者和人民群众的精神,深深地影响到千余年后的《聊斋志异》。《聊斋志异》中的绝大多数小说,是作者蒲松龄根据当时民间传说故事经过艺术创作而成的文言短篇小说。他运用浪漫主义创作方法,塑造了形象鲜明性格突出的花妖狐魅,描绘了阴森恐怖的阴曹地府,曲折地揭露了清王朝的政治黑暗,暴露了统治阶级的昏庸腐朽以及贪官污吏敲诈勒索人民群众的罪恶,歌颂了人民群众善良纯朴的美好品德,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一)批判精神的继承

《史记》在记录历史反映社会现实上,对历代帝王采取了“采善贬恶”的态度,忠于历史,实录历史,真实地记录统治阶级的卑琐行径,揭露他们的丑恶面目。如《史记》真实地记录了汉王朝开国皇帝刘邦少年时期,“不事家人生产作业”、“好酒及色”的无赖行径,真实生动地描写了刘邦在沛时,被楚兵追得急了,为了逃命,一连三次把女儿推下车去。在广武战场上,当项羽以烹其父亲相威胁时,刘邦竟然说出:“吾翁即若翁,必欲烹尔翁,则幸分我一杯羹来”的话来。这些生动事例深刻地揭露了刘邦的凶狠丑恶自私卑鄙的嘴脸。司马迁这种不畏强权,坚持真相的行为,是需要多么大的胆量啊。

《聊斋志异》继承高扬大无畏的批判精神,尖锐地描写了封建统治者的荒淫昏庸,暴露了封建统治阶级的奢侈淫逸腐朽的本质。如《促织》一文真实地描写了皇帝不理朝政,整日逗促织玩耍,各级官吏为了媚上邀宠,乘机变本加厉地敲诈勒索人民群众,造成人民群众家破人亡,妻离子散,民不聊生的悲惨下场,从而曲折含蓄地流露了作者对封建统治阶级的憎恶之情。

(二)弘扬歌颂真善美的优良传统

《史记》歌颂了人民群众的反抗斗争,赞美侠客义士的高尚气节,歌颂了忠臣良将的历史业绩和仁人志士的优秀品德。司马迁歌颂农民起义领袖陈涉首先发难之功,肯定了他的历史作用,把他列入“世家”,与帝王将相同列。司马迁在《项羽本纪》中真实地记录了历史上著名的巨鹿之战、鸿门宴、垓下之围三件历史事件,刻画了项羽叱咤风云、勇猛豪气的盖世英雄形象,满腔热情地歌颂了项羽刚正不阿、豪爽秉直的性格特点。作者描写项羽的悲惨结局,回忆起自己的不幸遭遇字里行间渗透了自己的悲愤之情。

蒲松龄借鉴《史记》的“采善贬恶”的手法,在《叶生》这篇小说中详细地描写了贫穷书生叶生的坎坷经历。叶生才华横溢,少年成名,但生不逢时,命运艰辛,屡试不第,仕途不彰,穷困潦倒终其一生。作者满怀深情地歌颂了叶生不甘命运摆布努力奋斗的拼搏精神。叶生的坎坷经历,和作者的悲惨遭遇极其相似。作者悲愤之情,愤怒之火,不平之气,借叶生这个精心塑造的艺术形象,犹如滔滔江河决堤,一泻千里,痛快淋漓地宣泄出来。总之,《聊斋志异》塑造了一批天真乖巧可爱纯真的花妖狐魅和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弱者形象,悲痛地叙述了他们的悲惨遭遇,热情地赞颂了他们身上的淳朴善良、忠贞纯洁、豪爽无私的美好人性和甜蜜温馨,美满幸福的爱情生活,流露了作者压抑愤懑之情。

二、《史记》中的人物故事在《聊斋志异》中的运用

司马迁在《史记》里记载了许多著名的历史人物和故事,像管仲、鲍叔牙、廉颇、蔺相如、毛遂等人物和管鲍之交、毛遂自荐、完璧归赵等故事皆为人所熟悉。蒲松龄对这些人物和故事更是烂熟于胸,在《聊斋志异》中,经常用《史记》中的一些人物和故事来比附和评论小说中的人物和事件。如《酒友》中写车尘,家贫而又弃酒,每夜必饮,“床头蹲常不空”。一夜发现一狐醉卧其旁,“不忍惊覆,衣加臂,与之共寝”,半夜,狐醒,“起拜榻前,谢不杀之恩”。生口:“我病于曲业而人以为痴,卿,我鲍叔也。必不见疑,当为糟.庄之良友.”这里的“鲍叔”指的是《史记·管晏列传》中的鲍叔牙。管仲与鲍叔牙相交,经常多取钱财,谋事不成,但鲍叔牙始终认为甘仲是个人才后把其举荐给齐枢公终子辅佐齐桓公成就霸业。所以管仲说:“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酒友》中的车生视狐精为知己把醉狐比成鲍叔牙.、管仲。

三、《史记》的行文笔法为《聊裔志异》所模仿

《史记》在行文笔法上:最主要的特点有二:一是“寓论断于叙事”;二是“太史公曰”的评论。

(一)“寓论断于叙事”

顾炎武在《日知录》卷二十六中说:“古人作史,有不待论断而序事中即见其指者,惟太史公能之”。“寓论断于叙事”也就是在文中不用专门说一些议论的话.而是在人物事件的叙写中把自己的观点表达出来。这一手法为蒲松龄所吸取,在《聊斋志异》中用的较普遍。如《八大王》篇中写冯生语:“此间有此等令尹,辱寞世界矣!幸是旧令尹,假令新令尹,将无杀尽途人耶?”这是借冯生的话批评地方官。又如《王十》中借阎王的话揭示世界的是非颠倒等。《聊斋志异》模仿《史记》叙事中寓观点、情感的笔法,用的极为普遍,除以上诸篇外,还有《昊令》、《于江》、《田七郎》、《鸦头》等篇,作者的观点、情感尽寓于叙事之中。

(二)“太史公曰”

“太史公曰”是司马迁在《史记》中亲自出面对人物事件的评论。《史记》中共有“太史公曰”一百三十余条,且形式灵活,多数在文章的结尾,有的则在篇首或篇中。《聊斋志异》模仿《史记》“太史公曰”,每于文中发些议论,名为“异史氏曰”。

这里我们应该指出的是,《聊斋志异》在对《史记》“太史公曰”进行模仿的同时,也是有所改变的,尤其是在感情的抒发上,往往比(史记》中的“太史公日”更激烈,更痛快。如《向呆》中曰:“天下事足发指者多矣。使怨者常为人,恨不令暂作虎!”《梦狼》中曰:“窃叹天下之官虎而吏狼者比比也!郡官不为虎,而吏且将为狼,况有猛于虎者耶?’,《伍秋月》中曰:“余欲上言定律:‘凡杀公役者.罪减平人三等。’盖此辈无有不可杀者也!”这等议论极为贴切,又极痛快,激情横溢,热烈灼人,可作声讨脏官恶吏的檄文来读,具有激动人心的感人力量。

四、《史记》语言为《聊斋志异》语言所借用

司马迁是伟大的语言大师,他撰写的《史记》,语言浅近、活泼、朴实、生动,极富表现力,因此.蒲松龄在写《聊斋志异》时,把《史记》中的一些语言,借用或化用过来叙述、描写故事中的人事。如《叶生》篇中写叶生“文章词赋,冠绝当时;而所遇不偶,困于名场”。遇知己丁乘鹤后,丁为其“游扬于学使”。但仍考试不中,悲愤交集,病卒化为鬼,做丁氏子师。“公一日谓生日:‘君出余绪,遂使孺子成名。然黄钟长弃若何!’叶生回答:“是殆有命。借福泽为文章吐气,使天下人知半生沦落,非战之罪也,愿亦足矣。’”叶生“非战之罪”的话,用的就是《史记·项羽本纪》垓下之战中项羽的“非战之罪”的话。

以上本文从四个方面论说了《史记》对《聊斋志异》的影响,《聊斋志异》对《史纪》的继承、吸收、模仿、学习。《史记》和千余年后的《聊斋志异》之间架起了一条中国古典小说发展的通道。《聊斋志异》继承发扬了《史记》的发愤著书的创作精神,进一步丰富了小说思想内涵,发展完善了古典文言小说的艺术技巧,使中国小说艺术之花绽放得更加绚丽多彩。

参考文献

〔1〕于非.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2〕张友鹤.聊斋志异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9.

下载李陵之祸对司马迁创作史记影响word格式文档
下载李陵之祸对司马迁创作史记影响.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先秦史书对史记的影响

    先秦史书对史记的影响 《尚书》 记言史书之祖。记载君王言论的。夏商周——春秋初期。因为是远古时期流传下来的史书,所以大多数文章佶屈聱牙,不容易读。所以《史记》在运用《......

    优秀大学生士兵提干考试之基本常识考点:司马迁与《史记》

    优秀大学生士兵提干考试之基本常识考点:司马迁与《史记》 关键词:士兵提干 优秀大学生士兵 张为臻 士兵提干考试 基本常识 司马迁 《史记》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

    《圣经》对莎士比亚之影响

    摘 要:就对文学的直接影响而言,古希腊的神话和基督教的《圣经》已经成为浸润欧美文学的不可或缺的两支伏流。提起《圣经》,不少中国读者便会因它是基督教的经书而敬而远之。......

    江南文化对白居易创作及其思想的影响

    江南文化对白居易创作及其思想的影响 摘要:白居易是唐代的著名诗人,为我们留下大批经典作品,在他的作品中,处处可以看到江南文化的影子,本文主要分析江南文化对白居易创作及其思......

    论《红楼梦》对张爱玲小说创作的影响(推荐)

    浅谈《红楼梦》对张爱玲小说创作的影响 如果说起张爱玲的小说,人们往往无法回避的是,张爱玲所最钟爱的两套书,即曹雪芹的《红楼梦》以及张恨水的若干作品。然而尤以曹雪芹的作......

    张爱玲的人生经历对其创作的影响

    目 录 引 言 ......................................................一、张爱玲对其创作的影响………………………………………………………3 1、张爱玲的生活背景对其创......

    童年经验对艺术家创作的意义和影响

    以林语堂为例洞窥童年经验对艺术家创作的意义和影响 关健词: 童年经验 林语堂 坂仔风景 个性自由 林至诚 中西文化交融 林知乐 生活原型 初恋少女 赤足偏嗜 正文: 文艺心理......

    当代社会政治生活对的赵树理创作的影响

    当代社会政治生活对的赵树理创作的影响师范学院B11019号韩倩怡赵树理创作在当代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是“山药蛋”派的重要代表作家。他的小说叙事是用日常口语,适合农民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