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渭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巩固提高三年行动方案(2015-2017)
渭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巩固提高三年行动方案
(2015—2017年)
《渭河流域水污染防治三年行动方案(2012—2014年)》实施以来,省委、省政府将渭河水质改善情况纳入目标责任考核体系,沿渭各级政府坚持铁腕治污、铁面执法,省级各有关部门认真履责,强化监测考核,加大执法监管力度,有力地推动了治污责任的落实和各项任务的完成。三年共新建扩建污水处理厂49座,对45座污水处理厂进行了提标改造,新增污水处理能力146万吨/日;淘汰关闭重污染、高排放企业33家,以严格的标准推进了工业污染治理,强化对国控、省控污染源的日常监督;大力推进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农村面源污染和畜禽养殖污染得到有效控制;突出对皂河、小韦河、新河、河等重点污染支流的治理,促进了渭河干流水质的改善。经过三年的努力,既定治理项目全部完成,渭河水质改善目标顺利实现,水生态系统功能逐步恢复。截至2014年底,渭河干流化学需氧量平均浓度较2011年下降了32.9%,氨氮平均浓度下降了45.2%。渭河干流杨凌以上河段达到Ⅲ类水质,杨凌以下河段达到Ⅳ类水质,渭河入黄断面达到Ⅳ类水质,四条主要支流基本达标。虽然渭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但还存在城镇生活污染、工业污染、农业面源污染日趋严重,枯水期生态流量不足以及环境监测体系不够完善等突出问题。为进一步巩固提高渭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成果,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及治理目标
(一)总体要求。以党的十八大对生态文明建设总要求和总书记关于生态环境建设重要论述为指导,按照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理念,以建设生态渭河、景观渭河、安澜渭河为目标,将渭河流域污染防治作为关中地区水系规划与建设的核心工程,坚持生态措施、工程措施和管理措施并重,污染防治、保护修复和设施建设同步,行政推动、公众参与和严格执法结合,通过深化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不断加大全流域生态工程建设、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农村面源污染防治和行业监管执法力度,加快建立并形成有力有效的源头严防机制、过程严管机制和后果严惩机制,实现干流水质持续巩固、支流治理全面加强、生态环境整体提升,将渭河建设成集水资源利用与休闲娱乐为一体、人与水和谐相处的关中生态长廊。
(二)治理目标。全面消除污染严重水域,河流生态系统功能稳步恢复,西安、咸阳段水质明显好转。流经城区河段建成堤固、岸绿、水清、景美的城中河,流经乡村河段建成堤净、水清、有鱼虾的生态河。干流水质控制目标。杨凌以上河段稳定保持Ⅲ类水质,即化学需氧量达到20毫克/升,氨氮1.0毫克/升,溶解氧5毫克/升;杨凌以下河段保持Ⅳ类水质,即化学需氧量达到30毫克/升,氨氮1.5毫克/升,溶解氧3毫克/升,且月均值达标保证率大于85%。宝鸡出境断面达到Ⅲ类水质,咸阳、西安、渭南达到Ⅳ类水质。主要支流(干渠)水质控制目标。西安市皂河、新河、临河、漕运明渠、幸福渠,宝鸡市小韦河、宝鸡峡总干渠,渭南市河等8条基本无生态水的支流(干渠)入渭水质化学需氧量年均值达到50毫克/升以内,氨氮达到5毫克/升以内(12月、1月、2月达到8毫克/升以内),且月均值达标保证率大于85%;西安市黑河、涝河、灞河、沣河,宝鸡市清姜河、石头河、千河,咸阳市泾河、漆水河、三水河,铜川市石川河,渭南市北洛河等12条渭河一级支流入渭断面水质全部达到功能区要求(尚未划定功能区的执行Ⅳ类水质)。排污口水质控制指标。直接排入渭河干流、支流的排污口污染物浓度达到《黄河流域(陕西段)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一级标准。饮用水源水质指标。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率100%。5 生态流量指标。非汛期(11月—6月)渭河干流林家村断面每日不低于8立方米/秒,华县断面不低于12立方米/秒。
二、主要任务
(一)提高生活污水处理能力,保障治理设施正常运营。加强配套管网建设。加快合流制排水系统雨污分流改造,三年内分流率达到60%以上,西安市达到70%以上。新建污水处理设施同步建设配套管网,城镇新区建设均实行雨污分流,城市建成区污水实现全收集和全处理,严格落实污水排入排水管网许可证制度,确保达到下水道水质标准。按照“集中和分散相结合”的原则,优化布局,确保新增污水得到全面处理。促进再生水利用。编制再生水利用规划,建设再生水处理设施和管网,加大向工业企业、景观水体、市政杂用和农业灌溉供水。到2017年,沿渭各市(区)、县城和工业集中区再生水利用率分别达到25%、15%和30%。加强污泥安全处置与综合利用。实行污泥稳定化、无害化、资源化处置,禁止不达标污泥进入耕地,取缔非正规污泥堆放点。到2017年,西安市污泥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5%,其他市(区)达到75%,县城、重点镇达到40%。加强生态湿地建设。城镇污水处理厂出水口下游要因地制宜建设人工湿地。在渭河干流两岸、污染较重支流入渭口以及重点排污口,建设人工与自然相结合的生态湿地。加强城镇和农业节水。建设雨水收集利用设施,提高建成区可渗透面积,各市(区)全部达到节水型城市标准。发展农业节水,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完善灌溉用水计量设施。
(二)调整产业结构,加强工业污染全过程控制。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禁止新建扩建造纸、化工、印染、果汁和淀粉加工等高耗水、高污染项目,继续淘汰严重污染水体的落后产能。新建低污染项目全部进工业园区,纳入统一环境监管,并严格落实“三同时”措施,确保污染物达标排放。加大治理产业聚集区水污染。强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出口加工区等产业集聚区污染治理,健全污水集中处理设施,确保无违法排污行为。推进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从源头削减污染。对“双超”(污染物排放超过国家标准和地方标准,或者虽未超过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排放标准,但超过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双有”(生产过程中使用或者排放有毒有害物质)企业全部实施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鼓励企业自愿开展清洁生产审核,组织好清洁生产重点项目的实施,从源头削减污染,提高清洁生产水平。持续推进污染减排。将总量控制指标作为新建、改建、扩建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依据,实行等量置换。未完成水污染物总量减排任务的地区,暂停审批新增排放水污染物的项目。整治重点行业水污染。每年开展专项执法检查,重点针对煤化工(化肥、甲醇、焦化)、石化(炼油)、食品加工(果汁、淀粉、味精)、电镀、造纸、印染、制药(原料药制造)、农药、有色金属等重点行业,确保企业达标排放。
(三)抓好化肥施用和规模化养殖管理,控制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畜禽养殖污染。规模养殖场要配套建设粪便污水贮存处理设施,散养密集区推广畜禽粪便污水分户收集、集中处理利用。推广发酵床、干清粪、制造有机肥等技术。控制化肥污染。实行测土配方施肥,推广精准施肥技术和机具。推广低毒、低残留农药使用,开展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同时开展面源污染检测工作。继续开展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统筹规划农村污水、垃圾治理。加快推广经济实用、简便易行的小型污水处理技术与垃圾处理模式。
(四)开展生态修复,建设生态屏障。抓好中小河流污染治理和生态恢复。各县(市、区)要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对辖区受污染河流开展综合整治,全面恢复水域生态功能。加强健康小流域保护,逐步把目前水质较好、生态较脆弱、具有生态功能的小流域保护起来,确保水环境不退化。加大对渭河流域的水保生态治理,将中小支流水土保持列为重点治理区,控制流域植被侵蚀,减少入渭泥沙。坚持治污工程、生物、耕作等水保措施相结合,以小流域为单元,实行山、水、田、林、路、村统一规划,规模治理,实现人水和谐。建设渭河生态屏障。结合渭河综合整治方案,全面开展渭河两岸的绿化美化工作,在堤防临水侧20米护堤地种植低矮景观树木,在堤顶两肩栽植行道林,在两侧边坡种植草皮,在背水侧50米护堤地内栽种经济林和绿化林带,城市段适当增大堤防背水侧绿化林带宽度。两岸距河道1500米内区域禁止建设与水环境管理无关的项目,已经建成的项目酌情进行拆除或规范化管理。将渭河的生态治理与秦岭的生态保护相结合。初步建立起以南北两山为屏障、以渭河绿色走廊与主干道路为骨架,以河滨公园、沿河湿地和城市森林为主体的渭河流域整体生态系统框架,使渭河的生态治理和秦岭生态保护相互促进。
(五)加强水源保护和水质监控网络建设,保障生态流量。加强饮用水源保护。完成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工作。建设一级保护区隔离防护工程,设立保护区标识。建设水质监控网络。完善渭河干流和支流水质监测布点。强化市、县(市、区)界河流断面和入渭排污口水质考核。重点监控渭河沿岸工业园区、重大风险源。提高生态基流工程调蓄保障能力。全面清理渭河流域的中小水电站,对经济社会贡献不大但影响水生态的小水电站要坚决予以关闭。结合水利工程建设和小流域治理对秦岭72峪水资源进行有效控制管理,选择数条水量较丰、污染较小、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低的渭河支流,做为提供渭河生态用水的河流,限制或禁止对其水资源进一步开发利用。高效配置生活、生产和生态水,采取闸坝联合调度、生态补水等措施,合理安排闸坝下泄水量和泄流时段,保障枯水期生态流量。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落实责任分工。省政府建立渭河流域水污染治理联合防治协调机制,定期召开会议,通报方案进展情况,指导、协调、检查三年方案实施情况。沿渭各市(区)人民政府(管委会)是方案实施的责任主体,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制定实施方案,确保按期完成各项工作任务。省政府各有关部门要依据分工齐抓共管,形成治污合力。环境保护部门要做好渭河污染防治的综合协调工作,严格执法监督,牵头做好水质考核和生态补偿,会同有关部门制定本方案的实施细则并于每年年初对上年度实施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和评估考核;发展改革部门要做好城乡污水处理厂及管网建设、提标改造等项目核准备案工作;工业和信息化部门要依法做好落后产能淘汰关闭工作;财政部门要积极做好污染治理资金的保障工作,加大渭河治理资金投入力度,主要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支持水质目标和总量减排目标完成较好的地区;住房城乡建设部门要抓好城镇污水、垃圾处理项目的建设和运营管理;水利部门要抓好小流域综合整治,制定并组织实施渭河水量调度方案,清理水电站,完善和落实水量调度措施,合理调剂水量,确保渭河干流生态流量,会同林业、住房城乡建设部门统筹规划和建设关中河流沿线和关中各市、县、区的湿地;农业部门要抓好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治理技术推广,控制好化肥、农药等农业面源污染;林业部门要抓好生态湿地保护和沿岸绿化工作。沿渭各市(区)政府(管委会)、省级各有关部门要按照本行动方案要求,结合实际,狠抓贯彻落实,并于每年12月底前向省政府报告渭河污染治理进展情况。
(二)严格目标考核,加大污染补偿。省政府每年对各市(区)、各相关部门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考核并将考核结果向社会公布。三年水质目标总体考核以2017年7—12月水质平均浓度为准。各市(区)要制定对县(市、区)的考核办法,明确每条支流、每个断面、每个排污口的水质目标和监管责任,将每条支流和每个排污口按权属划归相关单位管理,将监管任务落实到人。严格落实污染补偿制度,省政府对渭河干流各市出境断面和重点支流(干渠)进行水质目标考核,制定新的补偿费征收标准并按月征收。各市(区)自行确定辖区内干流、支流水质断面考核目标,并征收污染补偿费。
(三)加大执法力度,强化环境监管。加大对环境违法行为的惩处力度,健全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完善移送、受理、立案等环节规定。支持环境公益诉讼,鼓励符合条件的社会组织起诉环境违法行为。严格管控渭河排污口,重点监控渭河干流排污口。
(四)理顺价格税费,完善收费政策。加快水价改革,全面实行居民阶梯水价制度。2015年底前修订城镇污水处理费征收使用办法,提高征收标准。城镇污水处理收费标准不低于污水处理和污泥无害化处置成本。相关收费要应收尽收,不足部分地方政府可研究暂时给予补贴,确保污水处理厂正常运行。
(五)注重科技研发,加大资金投入。研发集成渭河水污染治理和水环境管理技术,制定严于国家的地方排放标准,每年开展一次渭河生态环境健康评估工作。加大资金投入,各市(区)、县(市、区)要保障环保基础设施运营费用。鼓励采取特许经营、政府购买服务等多种形式,吸引社会资金参与污染治理。
(六)加强信息公开,鼓励公众参与。公开环境质量信息、排污口信息、重点排污企业名单,推行企业环境行为信用评价制度和企业投保环境污染责任险制度。排污企业要全面公开污染物排放信息。新闻单位要加大宣传,动员公众倡导环保低碳生活方式,举报环境违法行为。
(七)坚持项目支撑,实行清单管理。渭河水污染防治要继续以项目为抓手,把生态修复项目、污染防治项目、基础设施项目等做实做好,切实强化项目支撑。各市(区)政府(管委会)要根据水质目标和污染物总量减排目标,统筹谋划各类治理项目,每年向社会公布项目清单以及资金投入情况,并报省政府备案。
第二篇:陕西省渭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条例
陕西省渭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条例
目录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污染防治
第三章 监督管理
第四章 法律责任
第五章 附则
(1998年8月22日陕西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渭河流域水污染防治,保护和改善水质,保障人体健康和人民生活、生产用水,促进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渭河流域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条例所称渭河流域系指向渭河干流汇水的区域。
本省渭河流域内的河流、水库、渠道等地表水体及地下水体的污染防治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
渭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方针,实行全面规划、分级负责、分段管理和总量控制与浓度控制相结合、集中治理与分散治理相结合、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
第四条
渭河流域水污染防治目标,由省人民政府按照国家规定制定并组织实施。
渭河流域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根据省人民政府制定的渭河流域水污染防治目标,制定本辖区的水污染防治规划,报上一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
省人民政府和渭河流域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把渭河流域水污染综合防治项目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并在计划内予以安排。
渭河流域乡、镇人民政府应当贯彻水污染防治规划和计划,做好水污染防治工作。
第五条
省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渭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实施统一监督管理;渭河流域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本辖区内的渭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实施统一监督管理。
省人民政府和渭河流域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的水利、城建、地矿、农林、卫生等行政主管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协同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渭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实施监督管理。
第六条
省人民政府和渭河流域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每年都应当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或者其常务委员会报告渭河流域水污染防治的情况。
第七条
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渭河流域水环境的义务,并有权对污染和破坏渭河流域水环境的行为进行检举和控告。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对防治渭河流域水污染作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应当予以表彰和奖励。
第二章 污染防治
第八条
渭河流域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结合辖区水体功能区类别,调整产业结构,推行清洁生产,合理规划工业和城乡建设布局。
第九条
禁止建设造纸、酿造、印染、制革、化工、冶炼等污染严重的小型项目。
严格限制水污染严重的大中型建设项目,确需建设的,必须经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按国家和省防治水污染的规定审查同意后,方可按有关审批程序报批。
第十条
禁止向渭河流域水体、河排放油类、酸液、碱液及其它化学类有毒有害废液和贮存、堆放、倾倒垃圾、废渣等固体废弃物和其他污染物。
第十一条
渭河流域城镇应当采取措施,建设污水集中处理设施。西安、宝鸡、咸阳、铜川、渭南市城区应当按规定时限建立污水集中处理厂,确保污染排放达到标准。
第十二条
渭河流域排污单位应当按规定建立排污口,并在排污口安装污水排放计量装置,确保正常运行。
第十三条
渭河流域城市饮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内,严禁建立污水排污口。
第十四条
严禁采用渗坑、渗井、裂缝、溶洞或者漫流等方式排放、倾倒有毒有害废水或者其他废弃物。
输送、贮存有毒有害废水或者其他污染物的管道、沟渠、坑塘等,应当有防渗漏措施。
建设地下工程设施或者进行地下勘探、采矿等活动,应当采取防护措施,防止地下水污染。
第十五条
向农田灌溉渠道排放工业废水和城镇污水,应当保证其下游最近的灌溉取水点的水质符合农田灌溉水质标准,防止污染土壤、地下水和农产品。
第十六条
渭河流域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植树造林,涵养水源,发展生态农业,合理使用农药、化肥和地膜,控制面源污染危害。
第三章 监督管理
第十七条
凡在渭河流域建设直接或间接向水体排放污染物的项目,必须经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组织环境影响评价并审查同意后,方可按有关审批程序报批。
新建、扩建、改建项目,其水污染防治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
建设项目竣工后,其水污染防治设施必须经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检查验收,确认符合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要求后,该建设项目方可投入使用。
第十八条
向渭河流域排放污染物的单位,必须按规定向县级以上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办理排污申报登记手续,经审核领取《排污许可证》后,方可按规定的排放总量和标准排放污染物。
排污单位应当按国家规定缴纳排污费。
第十九条
渭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实行水污染物排放总量(以下简称排污总量)控制和浓度控制制度。
省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省级有关部门,根据渭河流域水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及水污染防治目标,编制渭河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和排污总量控制计划,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后组织实施。
渭河流域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根据下达的排污总量控制指标和排污标准,对辖区内的排污单位实行排污控制。
第二十条
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时,不得突破本行政区域排污总量控制指标。
第二十一条
纳入排污总量控制的排污单位,根据下达的总量控制要求,提出污染治理方案,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和排污单位的主管部门共同确定其排污总量控制指标和削减时限,排污单位应当按期达到排污总量控制削减的要求。
第二十二条
凡排污单位超总量、超标准排放水污染物的,应当按国家规定缴纳超标排污费,并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者其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治理,排污单位必须按期完成治理任务。
对国家明令限期取缔的污染严重的企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及时通知企业,按规定时间予以取缔。
第二十三条
建设项目已建成的防治污染设施,必须确保正常运转,不得擅自拆除或者闲置;因改建、扩建、维修需要拆除或者停用防治污染设施的,必须报经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第二十四条
向城市污水集中处理设施排放污水的,应当按国家规定缴纳污水集中处理费。
第二十五条
排污单位发生重大水污染事故,必须立即采取应急措施,通报可能受到污染危害的单位和个人,并及时向所在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报告,接受调查处理。
第二十六条
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建立渭河流域污水排放监测网络,对排污单位的污水排放实施经常性监督控制。
排污单位应当建立监测系统,对排放的污染物进行监测并定期向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省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对渭河流域地表水质情况定期向社会公布。
第四章 法律责任
第二十七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按照以下规定处理:
(一)违反本条例第九条第一款规定,建设污染严重的小型项目,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依法取缔,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可并处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
(二)违反本条例第十条规定,向渭河流域水体、河床排放油类、酸液、碱液及其它化学类有毒有害废液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贮存、堆放、倾倒垃圾、废渣等固体废弃物和其他污染物的,责令改正,处五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
(三)违反本条例第十四条、第十五条规定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处五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
第二十八条
违反本条例第十三条规定的,由水利行政主管部门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处罚。
第二十九条
违反本条例第十七条规定,建设项目的水污染防治设施没有建成或者经检验不合格该项目就投入生产和使用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可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
第三十条
违反本条例第十八条第一款规定,拒报或者谎报国家规定的有关污染物排放申报登记事项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处一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罚款。
第三十一条
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二条第一款规定,逾期未完成治理任务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依法责令关闭、停产,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其征收两倍以上超标排污费,可并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
第三十二条
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三条规定,擅自拆除或者闲置水污染防治设施造成污染物超标排放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可处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对主要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部门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第三十三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造成水污染事故的,由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法律规定行使监督管理权的部门,根据所造成的危害和损失程度,处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对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的,按照直接经济损失的百分之三十计算罚款,但最高罚款数额不得超过三十万元;对主要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部门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四条
造成水污染危害的单位,有责任排除危害,并对直接受到损失的单位或者个人依法赔偿损失。
水污染损失由第三者故意或者过失所引起的,第三者应当承担责任。
水污染损失由受害者自身的责任所引起的,排污单位不承担责任。
完全由于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并经及时采取合理措施,仍然不能避免造成水污染损失的,免予承担责任。
第三十五条
对违反本条例规定所罚款项,必须依法缴同级财政。
第三十六条
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对违反本条例规定的行为进行处罚时,必须依照行政处罚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执行。
罚款数额在三万元以上或者责令关闭、停产的,被处罚的当事人有权要求举行听证。
第三十七条
当事人对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处罚通知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作出处罚决定的上一级机关申请复议。对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复议决定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当事人也可以在接到处罚通知之日起十五日内,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当事人逾期不申请复议、也不起诉、又不履行处罚决定的,由作出处罚决定的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三十八条
环境保护监督管理人员不履行职责、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玩忽职守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部门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五章 附则
第三十九条
本条例实施中的具体应用问题,由省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解释。
第四十条
本条例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第三篇:康巴什区水污染防治三年攻坚行动方案
附件2
康巴什区水污染防治三年攻坚行动方案
一、工作目标
到2020年,康巴什区乌兰木伦断面水质稳定达标,城市建成区持续保持无黑臭水体,地下水环境质量保持稳定,全区河湖水环境质量总体改善,水生态系统功能初步恢复,逐步实现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水环境管理保护目标。
二、重点任务
(一)全面控制污染物排放 1.强化生活污染治理
(1)加快实施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提标改造工程。2018年6月底前,完成康巴什污水处理厂达标改造工程。确保康巴什污水处理厂稳定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A标准要求。
牵头部门:住建局
(2)进一步完善污水收集管网。实施城镇排水系统雨污分流改造工程,2018年新建中水管网30km;到2020年,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96%以上。
牵头部门:公用局、园林局 配合部门:住建局
清运率达到100%,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80%。鼓励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鼓励就地就近用于农村能源和农用有机肥为主要使用方向。对于散养、放养的畜禽养殖废弃物,鼓励采用在养殖圈内进行自然的填土发酵后,采用还田上地土地消纳的方式处理处置。经过整治的村庄,畜禽养殖废弃物得到有效处理,畜禽粪便综合利用率≥70%。
牵头部门:统筹局
配合部门:各街道办事处、环保局
(二)着力节约保护水资源 4.控制用水总量
(1)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健全用水总量控制指标体系,2020年全区用水总量控制在1200万立方米以内。对纳入取水许可管理的单位和其他用水大户实行计划用水管理,实施超计划累进加价制度。新、改、扩建项目用水要达到行业先进水平,节水设施应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运。建立重点监控用水单位名录,分更新年取水量50万立方米以上的工业企业名录,实施用水量监测计量。加强相关规划和项目建设布局水资源论证工作,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及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重大建设项目的布局,应充分考虑当地水资源条件和防洪要求。
牵头部门:统筹局
(2)严控地下水超采。落实《鄂尔多斯市地下水超采区治
品、设备。公共建筑必须采用节水器具,限期淘汰公共建筑中不符合节水标准的水嘴、便器水箱等生活用水器具。鼓励居民家庭选用节水器具。对使用超过50年和材质落后的供水管网进行更新改造,到2020年公共供水管网漏损率控制在12%以内。积极推行低影响开发建设模式,建设滞、渗、蓄、用、排相结合的雨水收集利用设施。新建城区硬化地面,可渗透面积要达到40%以上。到2020年达到国家节水型城市标准要求。
牵头部门:住建局
配合部门:统筹局、公用局 6.严格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管理
(1)严格水功能区限制纳污。落实《内蒙古自治区水功能区管理办法》和《鄂尔多斯市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工作方案》,建立水功能区水质达标评价体系,加强水功能区动态监测和科学管理。根据《鄂尔多斯市水功能区划》、《水功能区纳污能力核定及污染物分阶段限排方案》加强水功能区管理。
(2)严格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开展水功能区及入河排污口监测,对排污量超出水功能区限排总量的地区,限制审批新增取水和入河排污口。全面排查入河入湖排污口,按照相关法律法规条款取缔、规范排污口。
牵头部门:统筹局
配合部门:住建局、环保局
7.加大水资源循环利用力度。中水等非常规水源开发利用纳
牵头部门:住建局、园林局、统筹局
9.全面开展境内河流环境保护。贯彻落实河长制的污染防治任务,到2020年全区河湖水环境质量总体改善,水生态系统功能初步恢复,全力保障河流湖泊水环境功能,逐步实现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河湖管理保护目标。
(1)贯彻落实河长制工作任务。按照“一河一策”要求制定保护方案,开展相关水污染防治工作,完成河长制目标任务,保障水环境质量稳步改善。
牵头部门:统筹局 配合部门:环保局
(2)健全河流水质监控监测制度。一是结合“水十条”“河长制”和自然资源资产管理考核要求,加强河湖跨界断面、主要交汇处、重点水域的水量、水质和环境等监测工作,强化突发水污染处置应急监测措施。实现乌兰木伦河等重要河流及重要湖泊、水库监测网络全覆盖,建立流域上下游联合监测机制。到2020年,全区重要河流湖泊水质监测率达到100%,达标率在目前基础上实现稳步提升。二是加大对河流、湖泊污染源在线监控监测,安装在线设施并联网,提高污染源自动化监控水平。同时加大日常比对监测频次,确保实时掌握企业排水水质、水量情况。三是在考核断面常规监测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地表水旗区间分界断面水质监测频次和监测指标,开展流域水环境治理工作。
牵头部门:统筹局、环保局
测,特别是加强对乌兰木伦水库、考考什纳水库等地表水体的环境监管,强化监督性监测,采取清淤疏浚、生态修复等措施确保城区地表水环境质量稳步提升。
牵头部门:住建局
配合部门:统筹局、环保局
11.深化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完善污染物统计监测体系,将工业、城镇生活、农业、移动源等各类污染源纳入调查范围。完善与执行污染物总量控制制度,严格控制新增主要污染物排放量,规范建设项目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审核及管理工作,到2020年,全区化学需氧量、氨氮排放量较2015年分别下降3.45%、5.1%。环评审批的新、改、扩建项目,依法取得总量许可。建设项目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审核及管理要与总量减排目标完成情况相挂钩,对未完成上一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目标的企业,暂停新增相关污染物排放建设项目的环评审批。
牵头部门:环保局
12.严格环境风险控制。制定和完善水污染事故处置应急预案,落实责任主体,明确预警预报与响应程序、应急处置及保障措施等内容,依法及时公布预警信息。凡列入全市重大环境问题管理台账的,按照“属地负责日常管理、企业完成整改”的原则,建立上下联动、有效沟通、相互配合、动态更新的工作机制,形成合力,有效解决重大环境问题,确保工作取得实效。
牵头部门:环保局
(3)加强水源地环境风险防范。对供水单位周边区域的环境状况和污染风险进行调查评估,筛查可能存在的污染风险因素,并采取相应的风险防范措施,建立风险源名录,加强执法监管和风险防范,避免突发环境事件影响水源安全。指导、督促排污单位,按照《突发事件应对法》和《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管理暂行办法》规定,做好突发水污染事故的风险控制、应急准备、应急处置、事后恢复以及应急预案的编制、评估、发布、备案、演练等工作。2020年10月底前建设应急水源或者备用水源,可开展区域联网供水。
牵头部门:住建局、统筹局 配合部门:环保局、应急办
14.加强地下水污染防治。推进加油站地下油罐改造工作,2018年9月底前康巴什区所有加油站地下油罐全部更新为双层罐或完成防渗池建设。从2018年起,凡是未按要求完成双层罐或防渗池改造或改造进度严重滞后的加油站,由环保局依据《水污染防治法》相关要求进行高限处罚,并及时通报有关部门,适时向社会公开有关信息,经信商务局不予通过年检,安监局不予换发《危险化学品安全经营许可证》。
牵头部门:经信商务局 配合部门:环保局、安监局
(五)严格环境执法监管 15.加大执法力度
1纳入上水污染防治中央储备库的项目进行调整更新,形成建成一批、退出一批、充实一批的良性循环机制。结合落实重点任务实施情况,提前谋划、滚动更新,按照项目储备库建设要求,充分考虑与全区水体达标方案的衔接等,以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良好水体生态环境保护及地下水环境保护等一类或多类水体类型为对象组织编制水污染防治总体实施方案,开展水污染防治中央储备库申报工作。
牵头部门:财政局
配合部门:环保局、统筹局、发改局 17.建立激励机制
(1)建立节水环保“领跑者”制度。鼓励节能减排先进企业用水效率达到更高标准、排污强度不断降低,支持开展清洁生产、节约用水和污染治理等示范。
牵头部门:财政局
配合部门:发改局、经信商务局、环保局
(2)推行绿色信贷。积极发挥政策性银行等金融机构在水环境保护中的作用,重点支持循环经济、污水处理、水资源节约、水生态环境保护等领域。严格限制环境违法企业贷款。加强环境信用体系建设,构建守信激励与失信惩戒机制,环保、银行、证券、保险等方面要加强协作联动。鼓励高环境风险行业投保环境污染责任保险。
牵头部门:财政局
3配合部门:发改局、环保局、住建局、统筹局、财政局
(八)强化目标责任与督察追责
20.明确目标责任。制定实施方案及任务清单,明确各相关部门职责,构建以环境质量改善为核心的目标责任考核体系,考核和评估结果交由组织部。制定实施方案,细化目标责任,把任务分解落实到企业,落实到责任人。
牵头部门:环保局 配合部门:组织部
21.严肃督查追责。成立由纪检监察、组织、人事等部门参加的督察组,每年对责任部门当防治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考核,对不能完成防治任务、发现违法问题不及时查处、检查工作存在遗漏、经整改仍不到位、突出问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的,或因工作不力导致环境质量不达标或下降的部门,依法依纪追究相关责任单位主要负责人和相关责任人责任,并进行严肃处理。
牵头部门:监察委、组织部、人社局 配合部门:环保局
(九)强化公众参与和社会监督
22.依法公开环境信息。严格按照国家和自治区要求的时间和频次,定期公布全区水环境质量状况、“黄牌”和“红牌”企业名单、达标方案、重点排污单位、环境违法典型案件、饮用水水源、供水单位供水和用户水龙头出水的水质饮水安全状况等应依法向社会公开各项指标,主动接受监督。
第四篇:渡口中学防治水污染活动方案
渡口中学“防治水污染、保护水环境”
活动实施方案
根据教育局文件精神,为进一步发挥学校在教育、宣传水污染防治工作的阵地作用,深入开展“防治水污染、保护水环境”活动,现制订我校的实施方案。
一、活动目的
通过开展“防治水污染、保护水环境”活动,使广大青少年了解水资源现状及节约用水知识,树立水的危机感,体会水对人类的重要性和水污染的严重性,增进学生的环保观念和环保意识,使广大青少年成为水环境问题的监督者、环境保护的参与者和环境变好的见证者,为建设经济强市,美丽沙河凝聚强大力量。
二、组织领导
成立渡口中学“防治水污染、保护水环境”活动领导小组 组 长:石江波
副组长:侯广森 张战国
成 员:李玉萍 侯晓旭 陈江鑫 端飞飞 张现科 闫 瑞 领导小组的职责:负责活动的组织、领导和协调,对活动开展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三、活动形式和内容
(一)加大力度进行活动宣传
学校要结合全市治水工作进程和目标任务,围绕主题,根据实际情况,加大对活动的宣传教育力度,制定活动方案,使治水教育进学校,进课堂。可以通过发放宣传资料、制作标语和展板,运用广播、网站、校报等宣传手段,提高活动的针对性和吸引力。让保护水环境的观念深入人心,在学校营造保护生命之水的良好氛围。
(二)举办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
把此项活动做为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结合学校实际,丰富活动载体,每学期每个班级至少要组织一次以“保护水环境”为主题的班会;办一期“珍惜水、保护水、节约水”手抄报;组织一次“保护水环境”的征文比赛等等。以活动提高学生的认识,树立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意识,从而落实到行动上。
(三)组织开展相关社会实践活动
注重整合各种教育资源,在做好学生安全保障工作的前提下,积极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节水教育基地、水利工程、供水和污水处理设施,通过直观生动的体验式教育,让广大学生了解先进的节水技术、设备设施和节水知识,使学生成为校园内外水环境保护的宣传员和践行者。
四、有关要求
(一)加强领导。各班要把开展“防治水污染、保护水环境”活动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抓好落实,班主任要负责此项活动的落实。
(二)注重实效。把“防治水污染、保护水环境”工作纳入学校德育考评之中,并在教学活动中安排与学生年龄阶段相适应的实践内容,确保各项活动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三)认真总结。要注意收集推广活动中的好做法、好经验,加强信息反馈和总结。
沙河市渡口中学
2016年9月5日
第五篇:中心小学提高教育质量行动三年规划
中心小学提高教育质量行动三年规划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这是党中央在新的历史时期、新的历史阶段,为进一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提出的新的重大战略目标,是对教育提出的新要求。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认真落实《齐齐哈尔市提高教育质量行动计划》的要求,提高学校教育质量,推进基础教育又好又快发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优质教育的需求,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行动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通过实施“提高教育质量行动计划”,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进一步提升教育理念,强化教师队伍建设,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改革,保障人民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办好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力资源强国的奋斗目标做出新的贡献。
二、工作原则
1、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原则。要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进一步解放思想,大胆改革,一切从实际出发,促进基础教育事业更好更快发展。
2、坚持以生为本、遵循规律的原则。要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成长发展规律,按照课程改革新理念,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
3、坚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的原则。要把提高教育质量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教育发展的重中之重,既要考虑当前,更到注重未来,确保教育质量可持续提高。
三、行动目标
总体目标:
通过三年的努力,我校基础教育质量力争走在全市农村小学的前列,使我校基础教育再上一个新台阶。到XX年,在巩固提高“普九”成果,向双高“普九”目标迈进的基础上,实现学校教育资源配置基本优化、与城市之间教育发展的差距明显缩小,让更多的孩子都接受到优质教育;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学校管理水平普遍得到提升,树立一批具有典型引领作用的优秀教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具体工作目标:
1、改进德育工作,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以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为重点,以体验教育、实践活动为载体,增强实效性和感染力,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2、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规范教育教学秩序。在贯彻国家、省课程计划的同时,加强校本课程建设,学校要有适合学生学习发展的校本课程。进一步推动评价制度改革,完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办法,构建符合课改理念、体现素质教育要求的义务教育质量评价体系。
3、强化教研引领,创新教研活动方式,形成具有我校特点的校本教研新模式;加强项目带动、课题牵动,确立一项具有可推广价值的课题或实验项目;加强教材研究、聚焦课堂教学,构建符合我校实际的课堂教学新模式;加强学科教研、形成学科引领团队,攻克难点、突破细节。
4、切实落实教育部颁布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深入开展“青少年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确保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强身健体,降低近视率。
5、加强学校管理,规范办学行为,以新的《齐齐哈尔市普通中小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督导评估指标体系》为标准,出台配套的相关规范管理细则。
6、义务教育小学净入学率保持在99%以上,巩固提高“普九”成果。
7、倡导学校特色文化建设,引导学校注重内涵发展,力争成为全市树立的100所素质教育特色示范学校之一。
8、培养专家型校长、师德标兵、优秀班主任、学科教学名师;积极参加全市校长、骨干教师、班主任培训;充分发挥城镇支教教师的引领作用,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1】【2】【3】【4】【5】
9、加强学校校园网建设,力争实现“班班通”;逐步开通普通各学科网上教研论坛,实施现代远程教研。
四、主要任务
(一)扎实开展立德树人行动
1、培养什么样人的问题始终是教育的根本问题。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为根本宗旨,把德育工作作为提高教育质量的第一要务。以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为核心,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重点,以养成高尚的思想品质和良好的道德情操为基础,遵循中小学生思想道德的规律,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突出德育工作的熏陶力、感染力、教育力。
2、不断丰富德育工作内涵。通过“形势教育大课堂”,深入开展党的十七大精神学习、宣传和教育活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学生生活、学习的全过程,以爱国主义教育、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为主线,以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为重点,以体验教育、实践活动为载体,以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为突破口,切实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积极推进德育课程改革,加强学科渗透,研究并开发具有民族特色、地方特色、学校特色、贴近学生生活体验的校本德育课程,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开阔眼界、增长阅历、提升境界。
3、探索德育工作有效途径。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育人主渠道作用,拓宽德育教学渠道,把德育渗透到各门课程的教学之中,把传授知识同陶冶情操、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结合起来,达到教书与育人的完美统一。进一步改进德育工作的方法。面对日益变化的新形势,认真研究小学生的认知规律,针对学生特点和实际,确立不同的德育目标和内容,选择宜于学生接受的载体和方式,充分挖掘各种资源,开展特色教育活动,不断增强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
4、为学生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环境。加强德育基地建设,充分利用学校内部活动场所、设施、节假日、双休日向学生开放,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内容鲜活、形式新颖、吸引力强的社会实践活动。重视家庭教育,进一步优化家庭育人环境。开展社区教育,进一步优化社会环境。加强规章制度、教师队伍、活动阵地、网络建设,开办好家长学校,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网络,构建完善德育工作体系。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以培养人文精神和提高综合素质为宗旨,建立书香校园,传承民族优秀传统,构建文明、健康、平安、人文、和谐的校园文化体系。
(二)扎实开展课程改革行动
5、积极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实施义务教育课程,稳步推进普通高中新课程。完善国家三级课程体系,注重开发校本课程。深化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积极推进校本教研制度建设,加强实验教学改革和技术课程实践基地的建设,注重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积极尝试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实施、课程资源开发、学习环境创设等方面的应用。建立教学质量监测制度。把教学质量检测与教学工作指导有机地结合起来,要经常深入学科教研组、年段各课组、课堂教学第一线,了解教师实施课程标准、执行课程计划、开展教学改革和以校为本教研情况;要注重过程性与阶段性相结合的质量监控,每学期要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对学校教学工作的督查与指导。(1)(2)(3)(4)(5)
6、加强教研科研工作。针对基础教育新课改,注重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模式创新的研究。以学科为单位制定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常规,使教学秩序更加规范。制定课堂教学评价方案,逐步提高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监控、教学研究及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水平,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构建不同学段不同特点的符合我校实际的课堂教学新模式。加强教材研究与培训,开展“月教材研究”主题活动。各个学科,每月开展一次不同形式的侧重于新课改教材的研究活动,及时解决教师在使用新教材教学中遇到的难题。强化学科教研,发挥学科教研优势。发挥学科教研员、中心备课组、兼职教研员、教研组长、备课组长的作用,有效整合学科资源,形成学科教研引领团队,开展具有学科特点的教研活动。加强薄弱学科教研,小学阶段,开展数学、语文分科教学实验,逐步扩大实验范围。
7、创新教研活动方式。开展“精品教研”、“学科教研日”等活动,充分利用齐齐哈尔教研网,推广小学数学bbs论坛经验,逐步开通小学所有学科网上教研论坛,实行网上互动式教研,强化教研队伍的引领作用。针对学科教学中存在的理念性问题,做专题讲座或报告,澄清模糊认识;针对学科教学实践中存在的操作上的问题,组织富有实效性的案例式活动,提供实践引领;在开展学科多项课题研究的同时,发现、总结、推广具有实用价值的教学经验或研究成果;充分发挥网络的优势,开展网上教研活动。
8、加快推进考试评价制度改革。坚持执行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制度。实行就近划片招生,严禁举行或变相举行任何形式的选拔性招生。完善小学生综合素质评定办法,建立体现素质教育要求的小学义务教育质量评价体系。
(三)扎实开展阳光体育行动
9、改进学校体育工作。认真执行国家课程标准,保质保量上好体育课。其中小学1—2年级每周4课时,小学3—6年级每周3课时。必须保证每天组织学生进行一小时集体体育锻炼并将其列入教学计划。全面实行大课间体育活动制度,每天上午统一安排25—30分钟的大课间体育活动,认真组织学生做好广播体操、开展集体体育活动。
10、举办多层次多形式的学生体育活动。定期组织综合性或专项性的学生体育运动会。学校每年要召开春、秋季运动会。积极参加上级举办的“校园艺术节”、大型运动会、合唱比赛、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田径、冰球、速度滑冰、独唱、独奏、独舞比赛、群众舞蹈比赛、美术作品展览等系列的艺术体育活动。
11、深入开展“创建艺术体育特色学校工程”。因地制宜地经常开展以学校、班级为单位的学生体育活动和竞赛,做到人人有体育项目、班班有体育活动、校有体育特色。注重发展学生的体育运动兴趣和特长,使每个学生都能掌握两项以上体育运动技能。
(四)扎实开展人才强教行动
12、不断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组织开展公开教学暨校长听课、评课活动,开展骨干教师传帮带活动,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辐射、传帮带作用,骨干要教师承担青年教师的帮带任务,与青年教师结对子,开放课堂,从中评选“学科教学名师”,开展教学指导研究工作。组织名优教师、学科带头人“开放课”活动,使教师间的学习日常化、平实化。立足课堂,开展教师岗位大练兵活动,培训教师适应新课程要求的专业能力,构建有效课堂教学的行为模式,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13、建立校本研修机制。贯彻市教育局XX年4月出台的《齐齐哈尔市中小学校本研修示范校考核评选方案》的要求,建立以校为本的研修制度。每年的11月为校本研修成果汇报展示月,以学校为单位,组织一次围绕主题,以教师专业技能为核心的展示活动。
14、加强班主任培训工作。建立和完善班主任培养培训机制,采用分级培训、校本培训、骨干培训等方式对班主任进行培训。利用假期开展班主任岗前和岗位培训,采用集中学习讨论、案例分析、经验交流、实地考察和课题研究等多种方式不断提高班主任的能力素养。进行班主任工作基本规范、班级常规管理、班级活动设计与组织、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相关法律法规等内容的培训,全面提高班主任履行工作职责的能力。开展“优秀班主任”创建活动,提高队伍建设。
15、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依据《齐齐哈尔市中小学师德建设规程》,规范学校师德建设工作,规范教师职业道德行为。以市“十大师德标兵”的先进事迹为引领,开展“师德标兵”评选活动,通过表彰先进,树立典型,弘扬广大教师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进一步激励广大教职工献身教育事业,以典型带动教师队伍质量的提高,推进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
(五)扎实开展资源共享行动
16、加强现代教育技术和信息技术应用。加大投入,加快校园网、“班班通”工程和教育网站建设。充分利用“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和齐齐哈尔市教育信息网,适时举办现代教育技术及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教学观摩、研讨、优秀论文、课件展示等活动,搭建教学教研交流平台。同时,加速学校信息资源建设。
(六)扎实开展依法治教行动
17、规范办学行为。坚决解决大班额问题,小学每班额最高限不得超过《黑龙江省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标准》的规定,并逐步降低班额,实现小班化教学。学校要实行均衡常态分班,不得举办快、慢班和重点班,不得以任何形式违反国家的有关规定向学生收取费用。切实加强学校内部教育教学工作管理,健全各项规章制度,落实责任制。加强校风、教风、学风建设,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18、在素质教育样板校创建活动中,开展十个方面的争创活动,一是德育工作样板校;二是校园文化建设样板校;三是课程改革样板校;四是艺体特色样板校;五是教师队伍建设样板校;六是学校管理制度建设样板校;七是教科研创新样板校;八是现代教育技术和信息技术建设样板校;九是规范办学行为样板校;十是教育教学质量提高样板校。
五、保障措施
(一)进一步提高对教育质量的认识。要充分认识到新形式下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当前基础教育已经进入内涵发展的新阶段,进一步提高教育质量和水平是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首要任务。提高教育质量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的体现,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办人民满意教育的具体行动,必须采取有力措施,抓紧、抓好,抓出成效。
(二)进一步加大教育投入。加大对实验室建设、信息化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的投入,按照省中小学校实验室建设标准要求,争取学校用于实验仪器购置的专项经费;争取用于加强信息化建设的专项资金;争取用于教师奖励的专项资金。【1】【2】【3】【4】【5】
(三)健全教育质量长效工作机制。实行“一把手”责任制,学校校长是本单位教育教学质量的第一责任人。一把手在抓教育质量上要做到:心中有地位,时间上有保证,工作上有措施,实践中见成效。要提倡一把手深入学校,深入课堂,深入教师,深入学生,研究提高教育质量的方法和路子,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措施。
(四)科学制定提高教育质量计划。学校要从本地、本校的实际出发,根据全市的行动计划,制定学校的提高教育质量的实施方案,方案要具体,责任要到人,措施要落实,务求使我校教育质量的提高,一年初见成效,三年大见成效。
(五)加强教育质量督导评估。依据《齐齐哈尔市普通中小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督导评估指标体系》,开展学校评估工作。(1)(2)(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