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020拟任县处级领导干部资格考试复习资料(二十)
拟任县处级领导干部资格考试复习资料(二十)
第十部分
民族、宗教 民族、宗教考试复习知识要点
1.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在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
2.民族共同心理素质也称“民族性格”是指各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的表现在民族文化特点上的心理状态。民族共同心理素质通过民族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特点表现出来。是民族成员最重要的精神纽带,对民族的存在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是最有稳定性、最持久和最有生命力的民族特征。
3.从部落发展成民族。是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形成的基本观点,也是民族形成的一般途径。4.氏族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人们共同体。部落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血缘相近的氏族所组成的人们共同体。民族是以地缘关系为基础的超越了氏族部落的非血缘的人们共同体。5.种族属于生物学、人种学的范畴,而民族则属于社会历史的范畴。
6.民族和国家都是以共同地域为基础成长和发展的。民族是国家生存与发展的人口基础,国家是民族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因素。
7.民族与国家的区别:民族与国家的构成要素不同;民族与国家的认同机制不同;民族与国家的稳定性不同。
8.国家能提供有利于民族发展的良好的外部环境。国家能够调整促进民族发展的内部机制。国家对提高民族素质有着重要作用。
9.民族问题比阶级、阶层问题存在的时间更长,内容更广泛、更复杂。
10.民族消亡是指各民族之间所有差异的完全消失,是民族发展的最终趋势。
11.毛泽东指出:“首先是阶级消亡,而后是国家消亡,而后是民族消亡,全世界都是如此。” 12.民族融合是指世界上所有民族的民族特征和民族差别在经过长期的共同性增长的基础上逐渐消失,形成为一个没有民族界限的人类整体的历史过程。民族融合是全世界民族消亡的途径和方式;民族消亡是民族融合的实现结果。
13.人们通常把历史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民族,由于互相接近、互相影响,最终形成为一个新的民族的现象,也称之为民族融合,或称为“历史上的民族融合”。
14.民族同化根据它变化的原因、手段、过程、性质分成两种类型:强迫同化和自然同化。强迫同化,是指一些民族以强制手段把自己民族的语言、文化和风俗习惯,民族特征强加于别的民族,迫使别的民族放弃原有的民族特点从而成为自己民族一部分的过程和结果。15.民族问题就是民族之间的矛盾问题,是民族之间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差异在民族关系上的表现。从狭义来说,民族问题就是指民族从形成、发展直到消亡之前的各个历史阶段,不同民族之间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发生的各种矛盾问题。从广义上来看,民族问题还包括民族与国家之间的关系及民族自身的发展问题。
16.民族差异是产生民族问题的基本内在因素。民族交往是产生民族问题的客观外在环境。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是产生民族问题的时代背景。
17.民族问题具有普遍性、长期性、复杂性、国际性和敏感性的特点。
18.民族问题的表现形式:经济利益的矛盾与冲突;文化上的碰撞与冲突;政治权利的要求与对立;军事上的冲突与对抗。民族矛盾和冲突的最高形式是军事对抗。
19.由民族长期存在所决定,民族差异将长期存在,民族之间的发展差距将长期存在,民族偏见和民族隔阂将长期存在,不同政治势力对民族问题影响和利用还将长期存在。所以,民族问题必然具有长期性。
20.列宁指出:在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民族问题有两个历史趋向,“第一个趋向是民族生活和民族运动的觉醒,反对一切民族压迫的斗争,民族国家的建立。第二个趋向是民族之间各种联系的发生日益频繁,民族壁垒的破坏,资本、一般经济生活、政治、科学等等的国际统一的形成。”
21.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古往今来居住在中国领土上的各民族总称为中华民族。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逐步形成多元一体的格局 22.中华民族由成员众多的多元民族群体组成。(56个民族)
23.汉族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凝聚核心。汉族居住在这个地理生态系统的中心地带,并大量深入到少数民族聚居区,形成一个点线结合,东密西疏的网络,这个网络正是多元一体格局的骨架。少数民族以“大杂居、小聚居”的特征分布在四周。
24.中华民族凝聚力形成的根本原因:一是国家的长期统一;二是各民族相依共存的经济文化联系;三是近代以来各民族在抵御外来侵略和长期革命斗争中结成的休戚与共关系。25.中国共产党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主要为:民族平等原则、民族团结原则和各民族共同发展和共同繁荣的原则。
26.我国民族平等的理论基础来自三个方面: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和世界观;对种族主义理论的批判与否定;我们党总结历史经验得出的结论。
27.坚持民族平等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重要原则,是我国民族理论中的基础理论;也是我们党和国家民族政策的基石,对我国民族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28.我国民族平等的主要特征:平等权利的广泛性;平等权利的真实性;平等权利的彻底性;权利与义务的一致性;平等权利的完整性。
29.中国共产党实行民族平等的基本举措:彻底废除民族压迫制度;进行大规模民族识别;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提出“真正的民族平等”并重视少数民族的经济社会发展。
30.坚持和实行民族平等是一项长期历史任务。平等是一个动态和发展的概念。经济权利的平等是民族平等的基础性内容。法律手段是保障少数民族平等权利的最重要、最基本手段。31.民族团结原则:各民族平等相待,互相尊重,和睦相处,互助合作,共同致力于发展经济和社会事业,维护祖国统一。
32.全党同志必须把加强民族团结、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和共同繁荣,作为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行动纲领。
33.民族团结原则具有广泛的包容性和鲜明的立场性,民族大团结是经56个民族共同利益为基础,具有最广泛的包容性,各民族成员都在团结的范围内。邓小平指出:只要站在民族的立场上,维护民族的大局,不管抱什么政治观点,包括不赞成共产党一些主张的人,都要大团结。
34.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时期民族问题发展规律的新认识和新概括。35.坚持各民族共同繁荣必须避免忽视民族特点和民族差异倾向;避免片面强调民族特点和民族利益的倾向。
36.社会主义时期,爱国与爱民族具有一致性。
37.中国共产党将大力发展少数民族的社会生产力,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建设,促进各民族的共同繁荣作为党的民族工作的根本任务,并提高到“党的民族政策的基本出发点和归宿” 2 来予以强调。
38.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自主地发展民族教育。国家在民族地区推行少数民族语文和汉语文双语教学。
39.国家制定相关的政策,尊重和保护各民族传统文化,鼓励和帮助少数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40.少数民族干部队伍状况是“衡量一个民族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41.保障少数民族权益政策:保障聚居区少数民族权益的《民族区域自治法》、保障散居少数民族权益的《关于保障一切散居的少数民族成分享有民族平等权利的决定》、《民族乡行政工作条例》、《城市民族工作条例》等法律法规。
42.尊重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本民族语言文字的自由,是党和国家对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基本政策。
43.各民族人民都有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诉讼的权利。
44.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各民族都有保持或改革自己风俗习惯的自由,是党和国家对民族风俗习惯的基本政策。民族风俗习惯的特点:具有广泛的民族性和全民性;具有深刻的社会性;具有历史的延续性和相对的稳定性。
45.国家工作人员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情节严重的,处两年以下有期徒刑。46.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和基本政治制度。就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民族区域自治是民族自治与区域自治的结合。
47.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是自治权问题。
48.宗教是与对超自然力量的信仰相联系的一种历史文化现象。49.宗教本质上是一种意识形态,是人们的头脑对支配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幻想的反映。恩格斯精辟地指出:“一切宗教都不过是支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们头脑中的幻想的反映,在这种反映中,人间的力量采取了超人间的力量的形式。” 50.宗教的产生和存在有其自然的、认识的和社会的根源。
51.自然宗教是最早的宗教,这种宗教是支配着原始人的自然力量在他们头脑中的幻想的反映。
52.人们认识水平的限制和认识论上的错误是宗教产生的认识根源。53.氏族制社会是宗教产生的社会基础。
54.在社会主义条件下,随着剥削制度和剥削阶级的消灭,宗教存在的阶级根源已基本消失。但社会主义宗教仍将长期存在。
55.国家坚持政教分离的原则,尊重和保护宗教信仰自由,不去干涉正常宗教活动。同时也不允许宗教干涉国家行政、司法、教育以及婚姻家庭等国务和社会生活。
56.到了共产主义社会的更高阶段,自然的和社会异己力量就将消失,宗教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基础和反映的对象,宗教就必然会随之而自行消亡。但是,这种消亡是一个长期的、自然的历史过程,它是不能用人为的力量强行完成的。
57.中国的宗教在总体上不再是为剥削制度和剥削阶级服务的意识形态,不再是剥削阶级麻醉人民的精神武器。
58.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宗教问题主要不是阶级斗争问题,而是思想认识问题;宗教问题上的矛盾主要不是敌我矛盾,而是属于人民内部的矛盾。
59.宗教作为“无情世界的感情”,对信教群众有重要的心理慰藉和心理调节作用,可以稳定信教群众的情绪,调适信教群众的心理,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化解社会矛盾和冲突。
60.我国宗教有“五性”的特点,即:长期性、群众性、民族性、国际性和复杂性。这“五性”中,群众性和长期期是最基础、最本质的属性。
61.使所有信教群众和不信教的群众团结起来,把他们的意志和力量集中到建设现代化社会主义强国这个目标上来,是我们处理一切宗教问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62.新时期宗教工作的基本任务是:全面贯彻党的宗教政策,保障公民宗教信仰自由,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巩固和发展党同宗教界的爱国统一战线,维护稳定,增进团结,为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而努力奋斗。63.“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是中国共产党第三代中央集体在准确把握时代特征、把握中国国情和我国宗教实际状况的基础上,对党在社会主义时期处理宗教问题的经验教训的科学总结,是党对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又一理论创新。
64.“相适应”理论的内涵,概括说来,就是“两个基础”、“两个要求”、“两个支持”和“四个维护”。
65.两个基础: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符合包括信教群众在内的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这是我们做好宗教工作的政治基础;我国各宗教通过自身的改革和进步,也为社会主义社会发挥其积极因素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66.两个要求:要求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热爱祖国,拥护社会主义制度,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要求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人事的宗教活动要服从和服务于国家的最高利益和民族的整体利益。
67.两个支持:党和政府支持宗教界人士努力对宗教教义作出符合社会进步要求的阐释;支持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与各族人民一道反对一切利用宗教进行危害社会主义祖国和人民利益的非法活动,为民族团结、社会发展和祖国统一多作贡献。
68.四个维护:维护法律尊严,维护人民利益,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
69.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宗教既有积极因素,也有消极因素。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就要求我们既要限制宗教的消极因素,也要调动宗教的积极因素,为社会的发展和稳定服务。
70.调动宗教中的积极因素,不是利用宗教;不是可以削弱甚至放弃管理;分寸一定要把握好。
71.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强制公民信仰宗教或者不信仰宗教,不得歧视信仰宗教的公民或者不信仰宗教的公民。国家依法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维护宗教团体、宗教活动场所和信教公民的合法权益。信教公民的集体宗教活动,一般应当在经登记的宗教活动场所(寺院、宫观、清真寺、教堂以及其他固定宗教活动处所)内举行。
72.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绝不能用来推行某种宗教,也绝不能用来禁止某种宗教。也就是说,不能用行政力量去发展宗教,也不能用行政力量去消灭宗教。
73.任何宗教都不得干预政治、不得干预政府事务,包括行政、司法、教育、婚姻、计划生育等等,不得进行反对四项原则的宣传。
69.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利用宗教进行破坏社会秩序、损害公民身体健康、妨碍国家教育制度,以及其他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和公民合法权益的活动。
70.各宗教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宗教团体、宗教活动场所和宗教事务不受外国势力的支配。
71.共产党员不能信仰宗教。
70.宗教不仅是一种个人的思想信仰和个人行为,而且还是一种社会组织和社会行为。
71.外国人可以在中国境内宗教活动场所参加宗教活动;可以应省级以上宗教团体的邀请讲经、布道,可以在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认可的场所举行外国人参加的宗教活动;可以携带自用宗教印刷品、宗教音像制品和其他宗教用品进入中国国境;外国人在中国境内进行宗教活动,应当遵守中国的法律、法规。
72.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宗教事务部门依法对涉及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宗教事务进行行政管理。
73.宗教团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可以编印宗教内部资料性出版物。出版公开发行的宗教出版物,按照国家出版管理的规定办理。
74.宗教活动场所内可以经销宗教用品、宗教艺术品和宗教出版物。
75.宗教团体、寺观教堂以外的组织以及个人不得修建大型露天宗教造像。
76.宗教教职人员主持宗教活动、举行宗教仪式、从事宗教典籍整理、进行宗教文化研究等活动,受法律保护。
第二篇:002拟任县处级领导干部资格考试复习资料(二)
拟任县处级领导干部资格考试复习资料
(二)哲学复习考试知识要点
(二)31.认识的本质就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32.认识的辩证过程包括两个发展阶段,两次飞跃: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从群众中来的过程);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到群众中去的过程)。
33.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包括感觉、知觉和表象三种形式,感性认识的特点是表面性、具体性、直接性。
34.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包括概念、判断和推理三种形式,其特点是深刻性、抽象性和间接性。
35.真理是客观事物及其本质和规律在人们头脑中的正确反映。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是主观形式和客观内容的辩证统一。
36.客观性是真理最根本的属性,所以真理又叫客观真理。真理又是绝对真理与相对真理的辩证统一。
37.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38.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也就是承认认识对象的客观实在性,也就是坚持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
39.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是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统一。判断任何一种认识是不是真理,只能靠实践,实践作为区别真理和谬误的唯一标准,从根本上说是确定不移的,因而是绝对的。有用的就是真理。这句话是错误的,这是主观唯心主义的实用真理观。真理是有用的,真理是客观事物及其本质和规律在人们头脑中的正确反映。但是有用的不一定是真理。(如骗术对骗子有用,但不是真理;法轮功对李洪志有用,但不是真理)。凡没有反映客观事物的都不是真理。
40.真理和价值相互渗透、相互引导;认识真理是实现价值的前提;实现价值是认识真理的动力和归宿,真理和价值相互促进。
41.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42.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其本质是社会物质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包括社会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方式、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三个方面。
43.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同时又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44.地理环境是指社会所处的自然条件的总和。人口因素是指从事生产和自我生产的人们的总和,它包括人口的数量、质量、构成、分布以及发展变化的规律等。二者构成社会存在和发展的自然物质基础。
45.生产方式是指人类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物质生活资料的谋得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它的矛盾运动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最终原因。
46.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最终原因。其具体表现为: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决定着整个社会的基本性质和面貌;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决定着整个社会制度、社会形态的变革与更替。
47.社会意识形态的相对独立性具体表现在:意识形态具有历史继承性;意识形态的发展同经济的发展的不平衡性;意识形态的各种因素之间的相互制约性。
48.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不管意识形态和各种因素之间怎样相互影响,最终还是要受经济条件的制约。
49.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存在于一切社会形态之中,贯穿于每一个社会形态的始终,二者构成了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社会基本矛盾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体现了社会发展的最一般规律,即: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必须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50.社会形态是指同一定生产力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特定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
51.历史发展过程中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的辩证关系: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人民群众是剧作者,领袖是剧中人)(英雄的产生是偶然的)、人们创造历史的活动,如同无数力的平形四边形形成的一种总的合力;历史发展的总的合力及其趋势归根到底体现经济运动的必然性。
52.历史观是指人们对社会历史问题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53.人民群众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只有人民群众才是历史过程的真正主体。人民群众之所以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因为: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变革社会的决定力量。
54.唯物史观在强调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性的同时,从未否认个人创造活动的作用,而是认为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性是通过有意识有目的的个人的活动来实现的。
55.社会进步包括两种含义:一是社会形态由低级向高级的发展;二是一个社会形态内部的演变发展。
56.社会进步的实质是社会有机体的内在活力的充分表现。
57.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但其前进运动的具体道路并不是直线的,而是曲折的,甚至历史前进道路上还会出现停滞和倒退,然而这并不能改变社会进步总的历史趋势。
58.人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双重属性。人的价值包括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两个方面。人的社会价值是指个人对社会的贡献;个人价值是指社会对个人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两方面的满足程度。
59.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本质属性是人的社会性。这是人区别于其它动物的根本属性。60.社会进步和人类的全面发展是历史的必然。
61.在历史发展由低级到高级的变革实践中,人自身也获得改造、发展与进步,并克服各种异己力量,最终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
62.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63.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共产主义社会形态的本质和价值目标。
第三篇:006拟任县处级领导干部资格考试复习资料(六)
拟任县处级领导干部资格考试复习资料
(六)第二部分
毛泽东思想 毛泽东思想考试复习知识要点
1.毛泽东思想产生的历史必然性:中国社会的进步发展需要有新的无产阶级的科学理论来指导;中国社会已经具有形成新的无产阶级的科学理论的客观基础(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中国社会已经具有形成新的无产阶级的科学理论的主观条件(共产主义理想的知识分子、宝贵的实践经验)。
2.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就是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使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化的过程。
3.毛泽东思想的萌芽、形成、成熟、发展四阶段。萌芽:在第一次大革命时期,毛泽东先后发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1925年12月1日)《国民革命与农民运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等著作,科学地认识和回答了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形成:《中国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1928年10月5日)《井冈山的斗争》(1928年11月25日)《星星之火可以燎原》(1930年1月5日)《反对本本主义》,提出了中国革命特殊道路的理论。成熟:延安时期,毛泽东思想具备了完整的理论体系:《实践论》(1937年7月)《矛盾论》(1937年8月)《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1936年12月)、《论持久战》(1938年5月)《新民主主义论》(1940年1月)《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1939年12月)《共产党人发刊词》(1939年10月)《论联合政府》(1945年4月)。关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
4.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决议对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内涵作出了概括: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十二大补充)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5.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决议将毛泽东思想的理论体系概括为六个方面: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政策和策略、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关于党的建设。
6.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7.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标志是1919年的“五四”运动。8.认清中国社会的性质(认清中国的国情),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依据。
9.半封建半殖民地中国的六大基本特点:一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基础被破坏了,但是封建剥削制度的根基依然保持着;二是民族资本主义有了某些发展,在政治文化生活中起了较大作用;三是皇帝和贵族的专制政权被推翻了,代之的先是地主阶级的军阀官僚统治,后是地主阶级和大资产阶级的联盟专政;四是帝国主义不但操纵了中国财政和经济命脉,而且操纵了中国的政治和军事力量;五是中国实际上处于长期的不统一状态,中国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表现出极端的不平衡;六是由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双重压迫,中国的广大人民,尤其是农民,日益贫困化,他们过着饥寒交迫的和毫无政治权利的生活。
10.近代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和基本特点,决定了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最主要的);人民大众和封建主义的矛盾。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决定 1 了中国革命的主要任务是反对帝国主义和反对封建主义,实现民族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11.中国无产阶级除了一般无产阶级的基本优点,即与最先进的经济形式相联系、富于组织纪律性、没有私人占有的生产资料以外,还有它许多特有的优点。最具革命性、比较有觉悟、便于和农民结成亲密的盟友。只有无产阶级才能成为中国革命的领导阶级。
12.资产阶级有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区别。买办资产阶级总体上是革命的对象,民族资产阶级是带有两重性(两面性)的阶级。
11.农民阶级是无产阶级的天然的最可靠的同盟者,是中国革命最广大的动力和革命队伍的主力军。中国革命实质上是农民革命。
12.中国革命在第一阶段的性质,不是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革命,而是资产阶级的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与旧民主义革命相比,“新”在哪里呢?毛泽东认为,一是时代不同(中国革命属于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二是领导权不同(必须由无产阶级来领导);三是前途不同(替资本主义扫清道路、替社会主义创造前提)。
13.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必须分两步,其第一步是民主主义的革命;其第二步是社会主义的革命。(1956年)这是性质不同的两个革命过程。
1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15.1928年10月、11月,毛泽东总结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经验,写了《中国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和《井冈山的斗争》,深刻地阐明了中国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原因,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
16.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土地革命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内容,农村根据地是中国革命的基本阵地。17.《新民主主义论》(1940年1月)。
18.新民主主义共和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国家。其基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实行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19.毛泽东1949年6月发表的《论人民民主专政》,完整地形成了人民民主专政理论。人民民主专政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政权。人民民主专政是民主和专政的统一。人民民主专政的基本任务是:对内镇压敌对阶级的反抗,对外抵御敌人的侵略,用民主的方法教育人民,实现向社会主义过渡;同时,必须有步骤地解决国家工业化问题,使中国有可能在工人阶级和共产党的领导下稳步地从农业国到工业国。
20.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主要经济成分:“国营经济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经济是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加上私人资本主义,加上个体经济,加上国家和私人合作的国家资本主义经济,这些就是人民共和国的几种主要的经济成分,这些就构成新民主主义的经济形态。”
21.所谓新民主主义的文化,一句话,就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也就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22.新民主主义文化的方针“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23.1927年8月7日,在中央召开的紧急会议上,毛泽东鲜明地提出“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
25.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中国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是战争,而主要的组织形式是军队;中国革命战争的特点决定了必须实行人民战争。民众的力量是战争胜负的决定性因素。
26.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的十六字诀和“诱敌深入”的原则。
27.农民是无产阶级坚固的同盟军,城市小资产阶级是可靠的同盟军,民族资产阶级是一定 时期和一定程度上的同盟军。
28.无产阶级领导权是统一战线乃至整个中国革命成败的关键。
29.共产党要取得统一战线的领导权,首先必须保持自己在思想上、政治上和组织上的独立性。(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
30.实现党对同盟者领导的重要条件:率领被领导者向着共同的敌人作坚决的斗争,并取得胜利;对被领导者给以物质褔益,至少不损害其利益,同时加强政治教育。
31.毛泽东把同资产阶级又联合又斗争作为统一战线的根本策略原则。斗争是团结的手段,团结是斗争的目标。
32.在同统一战线内部的资产阶级顽固派的斗争中,毛泽东提出了自卫、胜利和休战原则,就是有理、有利、有节。
33.共产党同民主党派的方针: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34.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党的政策策略是党和群众利益的集中体现。
35.制定政策策略的基本依据和原则:要根据政治形势、阶级关系的实际情况及其变化制定;要有全局观念,树立大局意识;要走群众路线;要有所区别;要注意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36.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一化三改造)37.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基本的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在我们的面前有两类社会矛盾,这就是敌我之间的矛盾(专政)和人民内部的矛盾(民主)。这是性质完全不同的两类矛盾。敌我之间的矛盾是对抗性的矛盾,人民内部矛盾则分为不同的情况。在劳动人民之间说来,是非对抗性的。
38.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的性质不同,解决的方法也不同。敌我矛盾用专政的方法去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用民主的方法去解决。用民主的方法并不排斥强制性措施。毛泽东把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基本方法概括为一个公式:团结——批评——团结。
39.1956年9月党的八大指出,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因此,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毛泽东指出:“我们的根本任务已经由解放生产力变为在新的生产关系下面保护和发展生产力。” 40.党的领导是中国革命胜利的根本保证。
41.1939年10月,毛泽东提出党的建设的总目标:建设一个全国范围的、广大群众性的、思想上政治上完全巩固的布尔什维克化的中国共产党。
42.党的建设过程是同党的政治路线密切联系着的,这是党的建设的基本规律。党的政治路线是党的最高目标和历史任命在一定历史阶段的具体体现,从根本上决定着党的建设。政治路线确定后,党的建设要围绕党的政治路线来进行。要用贯彻党的政治路线的实际效果来衡量和检验党的建设工作。
43.始终把思想建设放在党的建设的首位,强调着重从思想上建党。44.党的思想建设的根本任务是解决世界观问题。
45.整风是党的思想建设的重要形式。整风是在全党通过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著作和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进行马克思列宁主义教育的一种形式。46.民主集中制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组织原则。
47.毛泽东提出了“个人服从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服从上级;全党服从中央”的民主集中制的纪律原则。实行民主集中制的目标,是要造成一个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48.毛泽东指出:“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他指出,我们党的干部路线,就是“任人唯贤”的路线。坚持德才兼备的干部选拔和使用标准。49.处理党内矛盾和斗争,应该采取“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
50.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作风生动地体现了党对待马克思主义、对待群众、对待自己的科学态度。党风建设的核心问题是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51.毛泽东把党的优良作风概括为: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作风;和人民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作风以及自我批评的作风。
52.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针对党执政以后的新考验,毛泽东告诫全党:“务必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53.思想政治工作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掌握思想教育,是团结全党进行伟大政治斗争的中心环节。
54.政治工作是一切经济工作的生命线。55.思想和政治是统帅、是灵魂。
56.七届二中全会提出党的工作重点由农村转向城市。
57.思想政治工作的原则:一是马克思主义指导原则;二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原则;三是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原则;身教与言教相结合原则;民主原则。58.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出发点和根本点。59.“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是”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是去研究。60.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实事求是的最基本内容。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最根本的是必须进行调查研究。
61.群众路线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62.独立自主地领导革命和建设,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
第四篇:013拟任县处级领导干部资格考试复习资料(十三)
拟任县处级领导干部资格考试复习资料
(十三)第六部分
经济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考试复习知识要点
1.市场经济就是主要通过市场调节社会经济活动,配置社会资源的一种经济组织形式。2.市场经济的特征:市场主体的自主性、市场关系的平等性、市场体系的完善性,市场活动的竞争性,市场发展的开放性,市场运行的有序性。
3.市场经济的运行必须建立包括商品和资本、劳动力、土地、房产、技术等要素市场在内的完整的市场体系。
4.有序性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内在要求,其核心是保证公平交易。有序性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市场主体的有序性;二是市场主体之间的经济行为的有序性;三市场正常运营的外部环境的有序性。
5.我国建立的是国家宏观调控下的市场经济即现代市场经济。
6.市场经济的主要缺陷:会造成经济生活一定的盲目性;难以实现经济总量平衡和总体结构合理;不能解决外部不经济行为;难以兼顾非盈利公益事业的发展。
7.市场机制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调节机制,它含有价格、供求、竞争三个市场要素。市场机制是指在一定的市场形态下,价格、供求、竞争等市场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互为因果形成的自动的有机联系的调控系统。
8.市场机制是市场经济的核心范畴,是“看不见的手”。9.市场机制的主要功能是自动调节功能。
10市场机制实现的条件:一是具有独立利益的市场主体;二是充分的市场竞争;三是灵敏的市场信号。
11.经济学中所说的供给是在一段时间里在一定价格水平下能有多少某种商品或劳务可供出售。影响供给的因素主要有:产品的成本、商品的价格、相关商品的价格、生产要素的价格、政府的租税政策。
12.经济学中所说的需求指的是想要拥有某种东西的欲望,以及为了取得这种东西而付出一定代价的意愿和货币能力,即有支付能力的需要。影响需求的因素主要有:商品的效用、消费者的需要、消费者收入、商品的价格、相关商品的价格、人们预期的该商品和其他商品将来的价格。13.供求机制是指在市场经济运行和价值规律发生作用的过程中,商品的供给同有支付能力的需求之间所具有的内在联系和趋于平衡的客观必然性。供求机制是供求规律在市场运动中发挥的具体形式。
14.供求机制包括供求决定价格机制和价格调节供求机制。
15.竞争是商品经济的天然属性,也是作为商品经济高级阶段的市场经济的天然属性。
16.市场规则就是关于市场活动诸主体都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包括市场以契约、公约等形式规定的市场运行的具体管理规则,具体分为市场主体的管理规则、市场客体的管理规则、市场行为的管理规则。
17.市场经济就是法制经济。一是市场经济本身的特性要求法制建设;二是市场经济体制国家实践经验的总结要求;三是市场经济运行方式的内在要求。18.市场主体的类型:企业(企业是重要的市场主体)、居民(个人)(重要微观主体之一)、政府(通过政府的经济职能所表现出来的)、市场中介组织。
19.企业要成为市场主体,必须具有相应的权利,即必须具有资产的使用权、经营权和处置权。
20.市场中介组织包括: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审计事务所、公证和仲裁机构、价格或质量评估机构、资信机构和检验机构。
21.现代企业制度特征是以产权制度为核心,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反映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使企业真正成为面向国际、国内市场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的一种企业制度。
22.现代企业制度的特征就是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现代企业制度的一般特征: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公司承担有限责任;法人治理结构。
23.产权是所有制的核心和主要内容,包括物权、债权、股权和知识产权等各类财产权。24.市场体系就是在市场经济中,由商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组成的全方位的、互相依存的、开放的市场体系。要求建立一个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健全完备的市场体系。25.市场体系的基础范畴是市场。
26.建立市场体系的目标:开放的市场;保证公平竞争;消除行业垄断;规范市场行为。27.市场分类:商品市场(消费品市场、生产资料市场)、劳动力市场(普通劳动力市场、人才市场、经理市场)、金融市场(货币、资本、外汇、黄金市场)、其他市场(房地产、地产、建筑、技术、信息、产权市场)。
28.政府的经济职能:保障职能、参数调节职能(经济杠杆中的财政、税收、价格、利率、收入分配等)、间接的资源配置职能。
29.宏观经济调控的必要性:是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是弥补市场缺陷的需要;是适应经济成分多元化的需要。
30.宏观经济调控的基本目标:物价稳定、经济适度增长、充分就业、国际收支平衡、社会公平。
30.宏观经济政策包括:财政、金融、产业、收入分配政策。
31.货币政策分为三类:扩展性货币政策、紧缩性货币政策、均衡性货币政策。
32.产业政策是国家规划、调整产业结构和企业结构的经济政策,主要包括产业结构政策和产业组织政策。
33.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分配的主体形式。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坚持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
34.多种分配的具体类型:按个体劳动分配、按生产要素分配、按经济收益分配、按资分配、按劳动力价值分配、按福利制度分配、农村承包户的收入分配。
35.按生产要素分配的依据:多种所有制决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的基本要求。36.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分配必然是两极分化吗?(错误的,体现效率、公平,财政调节、税收调节、社会福利保障分配)
37.社会主义保障制度的基本原则:社会保障水平与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及各方面的承受能力相适应;保障基本生活,维护社会稳定;权利与义务统一;社会互济与自我保障相结合;公平与效率相结合;政策统一。
38.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内容:社会保险(养老、医疗、失业)、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优抚、社会互助和个人储蓄积累。
国际经济考试复习知识要点
1.国际贸易又称世界贸易,指世界各国(地区)之间进行的商品和服务交换活动。2.进口大于出口叫贸易逆差,出口大于进口叫贸易顺差。
3.国际贸易方式:一般贸易、加工贸易、补偿贸易、对等贸易、易货贸易、租赁贸易。4.国际贸易政策是指一个国家在商品或服务的生产和贸易活动中所施加的各种影响措施,是一国经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5.按照国际贸易政策的性质,可以把国际贸易政策分为三大类:自由国际贸易政策、保护国际贸易政策、公平国际贸易政策。
6.自由贸易政策是指国家对贸易商品和服务的生产和贸易活动不采取任何干预措施,允许其自由竞争。1860年至20世纪初的英国的贸易政策比较接近于自由贸易政策;保护贸易政策是和自由贸易政策相对立的贸易政策,它是指国家采取多种措施干预贸易商品生产和贸易活动,以达到限制进口、鼓励出口或限制出口的目的;公平贸易政策分为基于国际规则的贸易规则和基于单边规则的公平贸易政策。(总体上讲倾向于自由贸易)
7.世界贸易组织是在关贸总协定的基础上发展的。1948.1.1起“关税及贸易总协定”临时生效。
8.1995年1月1日,世界贸易组织正式成立。关贸总协议是1995年12月12日正式退出。9.世界贸易组织职能:多边贸易规则的管理组织;成员的谈判场;争端解决机构;贸易政策审议机构。与其他经济组织的合作与协调机构。
10.世界贸易组织的基本原则:非歧视性原则(最惠国待遇、国民待遇、互惠原则)、贸易自由化原则(所有各方限制和取消一切关税和非关税壁垒,消除国际贸易中的歧视待遇,提高本国市场的准入度)、透明度原则(各成员方一切影响活动的政策和措施都必须及时公开,以便于各方的政府和企业的了解和熟悉)、允许例外和差别待遇原则。11.台湾为何能加入世贸组织?世贸组织成员包括国家和单独关税地区。12.所谓国际金融,是指通过不同国家的货币兑换(即国际汇兑),在国际之间实现的货币流通与信用活动。
13.外汇市场业务种类:分为现汇业务、期汇业务、套汇业务。14.汇率是指一国货币单位兑换另一国货币单位的比率。
15.决定和影响汇率的因素:决定汇率的基础是不同货币所具有或代表的价值。影响汇率变动的主要原因有:国际收支状况、通货膨胀程度、利率水平、国际储备。
16.本币贬值,有利于鼓励出口,限制进口。本币升值,就会刺激进口扩大,限制出口发展。17.国际金融市场包括外汇市场、货币市场(一年以内)、资本市场(一年以上)和黄金市场。18.国际金融组织包括全球性国际金融组织和区域性国际金融组织。全球性国际金融组织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职能在于向会员国提供短期信用,调整国际收支不平衡,维持汇率稳定)、世界银行集团IBRD(向发展中国家提供开发性贷款、资助其兴办特定的长期建设项目)、国际开发协会IDA(专门向低收入的国家提供贷款,人均国民生产总值250美元以下)。国际金融公司IFC(限于会员国的生产性私营或公私联营企业)。
19.亚洲开发银行,宗旨:提供贷款和技术援助,帮助协调会员间的经贸政策,促进本地区经济发展。20.国际资本流动是指资本从一个国家或地区转移到另一个国家或地区。国际资本流动的形式包括长期资本流动(国际直接投资、国际证券投资、国际贷款)和短期资本流动。
21.国际金融贷款不以直接营利为目的,具有援助的性质专项贷款。国际银行贷款是以直接 盈利为目的的,利率较高,不带任何援助性。
22.跨国公司在两个或更多国家建立子公司或分公司,由母公司进行控制和决策。23.跨国公司选择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人际环境。
24.国际区域经济合作的形式:国际投资合作、资本借贷、对外援助、对外承包工程与劳务合作、利用外援。25.1989年11月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宣告成立(APEC,目前21个国家和地区)。我国于1991年11月加入。
26.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宗旨:相互依存、共同受益,坚持开放性多边贸易体制,减少区域内贸易壁垒。
27.经济全球化的特征:贸易自由化是经济全球化的前提;金融全球化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生产全球化是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高新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的进步是经济全球化的物质基础。
28.经济全球化它不仅对发达国家,而且对发展中国家产生影响;而且对政治也产生影响,有正负面影响,是一把双刃剑。
第五篇:021拟任县处级领导干部资格考试复习资料(二十一)
拟任县处级领导干部资格考试复习资料(二十一)
科学技术、民族、宗教模拟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指明一切涉及热现象的宏观过程中方向的热力学定律,指出了宏观过程的不可逆性的理论是(B)。
A热力学第一定律 B热力学第二定律 C分子运动论 D电磁理论
2.太阳系九个行星中离它最远的是行星是(D)。A木星 B火星 C海星 D冥星
3.大气层中含量最高的气体是(A)。A氮气 B氧气 C.二氧化碳 D氩气
4.携带遗传信息的RNA被称为(B)。A.nRNA B.mRNA C.dRNA D.aRNA 5.生物细胞中含量最高的是(A)。A.水 B.核酸 C.蛋白质 D.糖
6.最小的原子核是(D)。A.中子 B.电子 C.介子 D.质子
7.设置(C)颗通信卫星就可以完成全球信息传递。A.1 B.2 C.3 D.4 8.人类的第二环境是(B)。A.陆地 B.海洋 C.太空
D.外层空间
9.在地球表面运动的物体当达到(C)时就可以飞出太阳系。A.第一宇宙速度 B.第二宇宙速度 C.第三宇宙速度 D.第四宇宙速度
10.氏族是以(A)关系为纽带的人们共同体。A.血缘 B.地缘 C.部落 D.非血缘
11.宗教产生的社会基础是(B)A.自然界 B.氏族制社会 C.部落
D.人们的认识水平
二、多项选择题
1.大气层中含量最高的两种气体是(BC)。A二氧化碳 B氧气 C氮气 D氩气 E氢气
2.化学键通常分为(ACD)。A.电价键 B.质子键 C.共价键 D.金属键 E.中子键
3.被称为“长寿命粒子”的是(ABD)A.电子 B.质子 C.中子 D.中微子 E.介子
4.世界万物的千变万化,可以归结为(ABDE)这些基本力的相互作用规律。A.引力 B.弱力 C.辐射力 D.强力 E.电磁力
5.1990年被誉为生命科学“登月计划”的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启动,主要由(ABCDE)等国的科学家共同参与。A.美国 B.日本 C.法国 D.德国 E.英国
6.现代计算机的硬中央处理器由(BC)组成。A.CPU B.运算器 C.控制器 D.存贮器
E.输入输出设备
7.3C技术是指(BCD)。A.生物技术 B.通信技术 C.电脑技术 D.控制技术 E.微电子技术
8.按材料的组成,通常把材料分为(ACDE)。A.金属材料 B.无机金属材料 C.高分子材料 D.复合材料
E.无机非金属材料
9.20世纪的四项重大发明是(ABCE)。A.原子能 B.半导体 C.计算机 D.纳米技术 E.激光器
10.民族形成的基本特征包括(ABDE)。A.民族共同语言 B.民族共同地域 C.民族共同文化生活 D.民族共同经济生活 E.民族共同心理素质
11.民族同化的主要类型有(CD)。A.融合同化 B.强迫同化 C.压迫同化 D.自然同化 E.自由同化
12.民族问题的特点有民族问题的(ABCDE)。A.普遍性 B.复杂性 C.敏感性 D.国际性 E.长期性
13.宗教产生和存在的根源有(ACD)。A.自然根源 B.经济根源 C.认识根源 D.社会根源 E.文化根源
14.我国宗教的特点有(ABCDE)。A长期性 B.群众性 C.民族性 D.国际性 E.复杂性
三、判断正误
1.最具稳定性、最持久和最有生命力的民族特征是民族共同语言。(×)2.民族和国家都是以共同地域为基础成长和发展的。(√)
3.民族问题比阶级、阶层问题存在的时间更长,内容更广泛、更复杂。(√)
4.毛泽东指出:“首先是阶级的消亡,而后是民族的消亡,而后是国家的消亡,全世界都是如此”。(×)(阶级消亡、国家消亡,尔后才是民族消亡)5.民族差异是产生民族问题的外在环境。(×)6.民族矛盾和冲突的最高形式是军事对抗。(√)
7.在不同的时代中,民族问题有着不同的内容和表现形式。(√)8.隋唐是统一多民族中国的的开端。(×)
9.各民族在一切社会生活领域中均具有完全平等的权利的。(√)10.民族平等是一个动态和发展的概念。(√)
11.邓小平指出:“只要站在民族的立场上,维护民族的大局,不管抱什么政治观点,包括不赞成共产党一些主张的人,都不要大团结。”(×)(都要大团结)12.少数民族干部队伍状况是衡量一个民族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13.经济问题是宗教产生的社会基础。(√)14.在社会主义条件下,随着剥削制度和剥削阶级的消灭,宗教存在的阶级根源已经消灭。(×)(基本消失)
15.“宗教是麻醉人民的鸦片。”是马克思主义对宗教社会作用的基本看法。(×)16.共产党员可以信仰宗教。(×)
17.外国人可以携带自用的宗教印刷品、宗教音像制品和其他宗教用品进入中国国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