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河西慢病分级诊疗方案
临渭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资料
--慢病分级诊疗方案管理部分
河西卫生院
二零一七年八月
河西卫生院2017年慢病分级诊疗方案
为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引导广大群众的就医去向,努力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的现象,结合我院慢病诊疗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工作目标
根据河西卫生院的医疗资源情况,实行区域优质医疗资源共享,到2017年底,与渭南市第二医院签订慢病双向转诊协议,完善具备开展慢病首诊和管理的仪器设备和分级管理会诊转诊信息系统,争取做到慢病患者初诊率达到60%,规范化诊疗和管理率达到40%以上。
二、工作任务
(一)成立慢病分级诊疗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王英军(河西卫生院院长)副组长:雷占红(河西卫生院副院长)
成员:张正民,田国涛,张卓,张新乐,张红利,李超,领导下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电话0913-2529382
(二)召开慢病分级诊疗专门会议,部署分级诊疗工作,(三)组织本院临床医生学习慢病分级诊疗技术方案,熟悉分级诊疗工作,(四)开展慢病分级诊疗工作的宣传教育,把建立分级诊疗制度作为履行社会责任,促进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要充分利用新媒体公共媒体,宣传慢病防治知识,促进患者合理选择就诊,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号,发放宣传单等方式宣传慢病分级诊疗工作,引导群众提高对河西卫生院和分级诊疗的认可度。
(五)分批拍内分泌医生对河西卫生院支援基层医院,进行慢病诊疗帮扶工作,协调解决对河西卫生院慢病分级诊疗工作中遇到的技术问题,讲解采用慢病病人的操作流程,变异处理,转诊指征和要求,加强与河西卫生院用药衔接,满足患者需求,统筹利用基本公共卫生服项目资源,开展慢病患者健康管理服务,安排河西卫生院临床医生到渭南市第二医院进修学习,掌握慢病基本诊疗路径,并能常态化开展慢病基层规范化诊疗和管理。
(六)完善慢病分级诊疗工作,严格执行分级诊疗标准,医疗机构要认真做好病历和转诊单书写,妥善保存每位患者的病案资料(病历,医嘱,转诊单,各项检查结果,病程记录,处方,收费明细等),逐步完善慢病分级诊疗工作,持续改进。
三、此方案自2017年9月1日起执行。
河西卫生院
第二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慢病分级诊疗工作经费分配方案
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慢病分级诊疗工作经费分配方案
根据“厦门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拨付推进慢病分级诊疗工作经费的通知”(厦卫财[2015]126号)、“厦门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下发慢性病分级诊疗绩效管理试行办法的通知”(厦卫财[2015]142号),经院办公会讨论,确定我院慢病分级诊疗工作经费分配方案,具体如下:
一、“三师共管”签约服务激励
补助的经费,20%给予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用于开展签约服务的相关工作费用,80%按照健康管理师0.375、专科医师0.375、全科医师0.25的分配系数进行分配。
首次工作经费补助1000个“糖友网”、500个“高友网”签约服务,每个有效签约给予300元经费补助,补助名额由社区卫生管理部按照各社区人口比例确定。考核后根据工作经费拨付情况另外制定考核奖励标准。
二、中医及专科医师下基层激励
1、指导、带教补贴:每指导带教一名医师(继承人),指导老师根据相关规定领取专项工作补助,原则上不低于每月1000元,不足部分由工作经费中支取发放。
2、专题培训讲座:副主任医师(或有技术专长的高年资主治医师)每半天补贴200元,主任医师每半天补贴300元。
3、诊疗服务补贴:主任医师每半天500元,副主任医师每半天400元,主治医师每半天300元。
4、首次工作量统计截止时间为2015年4月30日。
三、经费发放及管理
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本社区各项工作量的统计,按照相关规定上报社区卫生管理部,经核实后交由财务部发放工作补贴。拨付的推进慢病分级诊疗工作经费实行专款专用,各社区、部门应落实登记、统计工作,接受相关部门的监督检查。
第三篇:分级诊疗方案
分级诊疗方案(讨论稿)
为加强分级诊疗、基层首诊、双向转诊工作,形成上下联动、资源共享、疾病诊治连续化管理的机制,充分发挥医院承办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在基本医疗体系中的引领作用,逐步建立三级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之间上下联动、优势互补、疾病整治连续化管理的工作机制,最终实现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康复回社区的就医格局。特制订《分级诊疗工作实施方案(初稿)》
一、工作目标
以病人需求为导向,逐步建立基层首诊、双向转诊、分级诊疗的就医制度,构建稳定的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分工协作机制,形成科学合理的医疗服务体系;推进责任医生签约服务,完善预约诊疗服务机制,提升医疗服务便捷性和可及性;建立医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之间的便捷转诊通道,控制外转诊比例,实现医院所属社区诊治和转诊率逐步提高的目标。
二、工作原则
1、科学引导。以医院承办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基础,为病人提供合理、有效、便捷的医疗服务,加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信息化平台和远程医疗建设,做好社区信息化职能导 医、专家团队、预约诊疗、一键呼叫、健康管理等内容介绍并推送给辖区居民,为医院和基层医疗机构间转诊服务搭建好平台,合理引导病人有序就医。
2、分级管理。常见病、多发病和慢性病病人在基层医疗机构诊疗为主,急危重症、疑难疾病病人转医院救治,康复期的病人回基层医疗机构诊疗。
3、健全机制
(1)建议医院临床科室组建家庭医生服务团队,帮扶医院承办的社区做好签约服务、分级诊疗、双向转诊、慢病管理、中药先行、医养结合、居家养护等工作,积极培育基层医疗机构特色科室,使社区卫生服务内容和能力不断提升,让社区居民在辖区享受三级医院的专家技术水平的同时提升医院和社区的社会影响力。
(2)规范服务内容,为居民提供方便可及的基本医疗服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全程健康管理。医院和社区联合形成院前、转诊、住院、院后服务工作。
(3)加强帮扶工作,医院专家定时、定点、定人到社区坐诊,参与社区健康教育和健康咨询活动,对辖区居民进行健康干预,以选配院内专家导师对社区基层卫生服务人员 进行一对一传、帮、带的形式,逐步帮扶社区卫生服务人员提高技术力量,做好社区人员梯队建设。
4、建立分级诊疗管理制度
成立分级诊疗转诊办公室,制定分级诊疗流程,并指定专人负责,对外公布双向转诊办公电话。制订合理便捷的转诊流程和相关制度,建立可追踪、可调控、可监管的分级诊疗网络平台。
实行转诊前基层医疗机构负责制,转诊中门诊部负责,转回社区住院部负责的机制。同时保障转诊患者优先获得门诊就医与住院服务。
三、组织保障
1、加强统筹协调,明确各部门的责任,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加强统筹协调,各司其职,密切配合。
2、加强监管,督促各科室严格做好家庭医生签约和分级诊疗等各项工作,对违反分规定的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要求其限期整改,确保制度的有效落实。
3、加强宣传引导,营造良好的改革氛围。采取多种宣传形式,扩大医院和基层卫生服务机构社会知晓率,提高患 者基层首诊、分级诊疗的自觉性。
4、加强教育培训,使医务人员牢固树立基层首诊、分级诊疗、双向转诊的意识。
2017年11月27日
第四篇:病种分级诊疗告知书
病种分级诊疗告知书
为了合理利用现有卫生资源,切实保障广大参合患者身体健康,实现“小病不出村、常见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县、疑难危重再转诊”的目标,对属于分级诊疗范围内的常见病、多发病,按分级诊疗政策规定进行住院和报销。为了使广大参合患者熟知分级诊疗政策,现将有关具体内容告知如下:
一、分级诊疗范围内病种的补偿
1、如果您因病就诊,应参照相应病种或在首诊医生的指导下,按疾病分级到县内对应级别的医疗机构看病,做到能在门诊治疗的不住院,能在乡镇卫生院治好的不去县级医院,能在县级医院治好的不去市级医院,能在市级医院治好的不去省级医院。报销时按分级诊疗病种付费标准补偿,只交纳不超过定额标准规定的自付费用即可。在外务工、居住、上学的参合人员以及危、急、重症患者,应按病种分级要求在当地同级医疗机构就诊,并在三日内向县合管办电话登记备案。出院后持在外务工、居住、就读等证明和住院资料,到户口所在地乡镇卫生院报销,补偿按分级治疗付费标准执行。未登记备案、证件不全或越级诊治的,将按规定降低比例报销,具体参照本项第2条执行。
2、如果您患病后坚持到超过病种分级级别的医院住院治疗的,报销执行《新农合实施办法》程序,报销比例有如下规定,请您注意:如果您患有应在乡镇卫生院治疗的疾病,但坚持到县级医院住院治疗,报销时比县级比例低10个百分点报销。如果您患有应在乡镇卫生院
或县级医院治疗的疾病,但坚持到市级医院住院治疗的,报销时比市级比例低15个百分点报销。如果您患有应在乡镇卫生院或县级医院治疗的疾病,但坚持到省级医院住院治疗的,报销时比省级比例低20个百分点报销。
二、分级诊疗范围外病种的补偿
如果您患了分级诊疗范围外的病种,提倡在县内医疗机构住院治疗,减轻您的费用负担。对因病情需要和医疗条件所限等原因,需要在县外治疗的急、危、重症病,应在住院后三日内办理县内县级转院审批表。如果您在外务工、居住、上学,住院后三日内应向县合管办电话登记。报销时需携带在外务工、居住、就读等证明,按规定比例报销。如果您未登记备案或证件不齐全,报销时降低十个百分点。同时,以上报销不再享受《新农合制度实施办法》规定的保证参合患者实际报销比达50%的保底补偿
希望广大参合农民朋友仔细阅读,相互转告,熟知政策,按规定就医。同时我们特别提醒您注重疾病的预防,减少疾病的发生;
您的健康是我们坚定不移的最大追求。
第五篇:慢病方案(终)
福山区慢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创建工作方案
心脑血管疾病、癌症、呼吸系统疾病、糖尿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以下统称慢病)是影响我区居民健康和生命质量的主要疾病。为有效预防和控制慢病,做到慢病早诊早治和规范化管理,综合控制慢病的社会和个体风险,最大限度地降低慢病负担,特制定本方案。
一、创建背景
福山区总面积482.83平方公里,辖6处镇街,1个省级高新区,179个行政村,58个居委会,总人口25.4万人,人口密度526人/平方公里。全区现有公立医疗卫生机构12家,其中,镇卫生院6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家;实行镇村一体化管理的村卫生室93个,社区卫生服务站10处。全区拥有基层医务工作人员273名,乡医263名。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高血压、糖尿病、肿瘤等慢病发病率、患病率急剧上升,疾病致残率和病死率居高不下,成为影响城乡居民身体健康的重要因素。2010年全人群死因监测资料显示,慢病已成为影响我区居民健康的主要疾病和死因,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伤害、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是我区居民死亡的主要原因,占总死因的84.83%。同时,慢病也是30岁以上人群的主要死因,年龄越大比重越高,除遗传因素等不可干预的因素外,导致慢病发生的不良生活方式和行为等因素已成为影响我区居民慢病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并有不断加重扩大之势。
因此,我区把加强慢病管理作为控制慢病危险因素、提高居民健康水平的切入点,巩固完善以疾控中心慢病防制科,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慢病管理科和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为核心的区、镇、村三级慢病防控体系,在认真做好死因监测和肿瘤报告等工作的同时,积极开展居民健康建档、免费查体、慢病筛查、健康教育等工作。对发现的慢病患者进行筛查登记,纳入规范管理,定期随访、分类指导,逐步建立慢病社区综合防控的三级管理框架,实现慢病防控的关口前移。
二、目标
(一)总目标
到2011年底,基本完成创建慢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立符合我区实际的慢病综合防控工作机制,促进实施慢病危险因素预防与干预策略,落实健康促进与综合防控措施,加强高危人群及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的管理,提高居民健康水平。
(二)工作目标
1、建立政府主导、多部门协作、专业机构支持、全社会参与的慢病综合防控工作机制。
2、加强慢病防控队伍建设,提高专业人员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
3、规范开展慢病综合监测、干预和评估,完善慢病信息管理系统。
4、建立完善政府投入机制为主体、医保政策为支撑的慢病综合防控长效管理模式。
(三)主要指标
1、知识知晓率:示范区人群慢病知识知晓率达到70%以
上;自我血压水平知晓率达到70%,自我血糖水平知晓率达到30%。
2、健康行为形成率:成年男性吸烟率控制在60%以下;人均每日食盐摄入量低于8克;平均每天运动量6000步以上的成年人的比例达到35%以上。
3、慢病早期发现率:高血压、糖尿病登记率不低于当地调查患病率或全国平均患病率的60%;干预人群重点癌症早诊率不低于50%。
4、慢病管理率:人群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规范化管理率分别不低于35%和30%。
5、慢病控制率:人群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血压、血糖控制率分别不低于30%和25%。
6、社区慢病患者自我管理小组覆盖率达到30%。
三、工作内容
(一)开展慢病高危人群发现和管理
高危人群包括:超重加中心性肥胖者、正常高值血压者、血脂异常者、空腹血糖受损和糖耐量低减者等。
1、高危人群发现
(1)医疗机构实行35岁以上病人首诊测血压制度,并将此项工作纳入对各级医疗单位的日常考核。35岁以上人群首诊测血压率≥90%。医疗机构对就诊的35岁以上病人须在门诊日志或专用血压登记簿上记录血压测量结果,同时在门诊病历首页上注明血压值及测量日期。初诊为高血压的病人要同时发放相关的健康教育处方。
(2)开展高危人群筛查。各镇(街)组织专业普查队,按照“不丢一户、不漏一人”的原则,逐村、逐户、逐人的开展居民健康普查工作,建立纸质居民健康档案;对35岁以上居民免费测量血压、血糖,进行两病初筛。
(3)在基层医疗机构及药店、学校、工厂等场所设立血压和体重测量免费服务点。基层医疗机构免费开展血压和体重测量服务;在药店、学校、工厂等场所设立10个血压和体重测量免费服务点。
2、开展高危人群的干预和管理
(1)基层医疗机构对发现的慢病高危个体,建立管理档案,并通过了解吸烟、饮酒、膳食和运动等情况,对其危险因素暴露水平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和服务人群的个人意愿,选择适宜的干预手段,对高危个体进行健康指导,每年至少完成2次随访。
(2)加强健康教育宣传,提高高危人群对慢病防控知识的认识,增强自我保健意识,培养自测血压、血糖和量体重、腰围等自我健康管理和定期监测技能。
(二)规范慢病患者管理
1、逐步推进以居民健康档案为核心的卫生服务信息化建设,开展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筛查,建立管理档案,实现规范管理,每年对患者开展4次随访,至少进行1次较全面的健康检查,并探索电子档案信息系统与其它信息系统的整合和有效使用,建立集HIS系统、新农合报销、健康档案、慢病管理等四网于一体的卫生信息平台,实现信息资料动态管理、共建共享和终身保存。
2、加强高血压、糖尿病等慢病的管理,对高血压、糖尿
病农村患者免费提供卡托普利、硝苯地平、复方降压片和格列本脲、二甲双胍5种基本药物。按照“先定额补助,再新农合报销”的方式,对农村儿童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患者一次性补助5000元,对农村妇女乳腺癌和宫颈癌手术患者一次性补助1000元。将系统性红斑狼疮、肾透析和肿瘤放化疗的门诊治疗报销比例提高到70%。
3、把慢病患者自我管理工作纳入日常慢病防控工作中,出台慢病患者自我管理相关政策,社区建立自我管理小组10个以上,并开展培训,逐步扩大自我管理人员队伍及覆盖面。
4、规范慢病信息管理制度,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每月定期将慢病档案建档数、管理数等信息上报区卫生局。
(三)开展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
重视慢病综合防控相关的公共政策建设,制定实施烟草控制、促进合理膳食、体育活动、媒体宣传等相关公共政策与制度,开展以控制吸烟、健康膳食、全民健身为主要内容的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组织召开启动仪式,采取综合防控措施,降低慢病危险因素。
1、“健康从限盐、控油开始”系列公益行动。通过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村卫生室、街道、社区和超市等多途径向居民免费发放限盐勺、控油壶,逐渐改变高盐高脂的饮食习惯,把合理膳食和科学健康观念传播到每个家庭。对餐饮业从业人员定期进行健康膳食知识与技能培训,在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餐厅或食堂开展创建示范餐厅或食堂活动,在学校开展“我劝妈妈少用盐”活动,倡导全民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有效防控与不良饮食方式密切相关的慢病。
2、全民控制吸烟行动。大力开展控烟和履行《烟草控制框架公约》宣传活动,组织开展无烟单位和无烟场所创建活动。制定出台适合本区域、本单位实际的公共场所禁止吸烟的政策措施,以“世界无烟日”为契机,广泛开展控烟和履约宣传活动,引导公众不在公共场所吸烟、不主动敬烟和不接受敬烟,在学校广泛开展“我劝爸爸不吸烟”活动,营造全面控烟的社会氛围。积极开展无烟单位、“100%无烟公共场所”等创建工作,医疗卫生机构全面实行控烟,企事业单位、学校等公共场所控制吸烟。
3、全民健身行动。健全全民健身设施网络体系,组织开展有创意、有规模、有趣味性群体活动,提高人民群众身体素质。
(1)健全全民健身设施网络体系。坚持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科学规划、面向群众的方针,将健身场所纳入城市建设规划,建设一批与现代化城乡发展相适应的全民健身设施,提高健身场所15分钟步行覆盖率,城区人行道及自行车道规划建设科学合理、健身适宜性好。
(2)提高公共体育设施开放程度。依托各类公共体育设施,拓展健身功能,向群众开放,方便群众开展健身活动。机关、企事业单位的体育设施要通过完善制度、加强管理,逐步向社会开放,实现资源共享,有效提高公共体育资源的利用率。
(3)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建立完善区镇两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继续联合高校培训社会体育指导员,提高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的整体水平。
(4)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以“全民健身月”、“全民健身日”为重要活动时间节点,推动不同人群广泛参与体育健身
活动。发挥各级体育运动协会、行业体协和人群协会的优势,组织开展有创意、有规模、有趣味性的群体活动,机关、企事业单位建立职工工间操制度,职工每日运动时间不低于20分钟。
(5)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实施阳光体育工程中小学校的比例不低于50%,中小学生每天锻炼时间不少于1小时。
4、宣传教育行动
(1)建立媒体定期宣传制度。开展人群慢病防控知识宣传,普及慢病知识;结合重大宣传日开展慢病防控相关主题活动,每年不少于3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镇卫生院设臵健康教育宣传栏,内容每年更新不少于12次,社区卫生服务站和标准化村卫生室每年更新不少于6次;镇街卫生院安装电子滚动屏,宣传慢病防控知识。
(2)深入开展“健康知识七进”活动。组织专家及城市社区和乡村卫生服务人员,进社区、进农村、进学校、进企业、进家庭、进商场、进工地宣传讲解慢病防控知识。着力加强学校及社区健康教育工作,确保学校健康教育开课率及社区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健康行为形成率达标。开设学生健康教育课,慢病防控知识授课时间每学期不少于2学时。
(3)加快城乡居民健康宣传设施建设。合理规划“健康广场”、“卫生知识园地”等宣传教育阵地,在镇驻地、学校、重点公共场所等建立固定的慢病宣传栏,至少每季度更新一次。
(四)开展慢病综合监测
1、开展死因监测、慢病发病监测、慢病行为危险因素监
测及健康素养监测工作
(1)死因监测与报告。组织开展全人群死亡登记工作,及时准确地收集居民病伤死亡统计信息,评价人群健康水平和卫生状况。
(2)慢病发病监测与报告。开展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和恶性肿瘤发病登记,分析疾病发病动态变化情况,评估慢病预防与控制效果。
(3)慢病行为危险因素监测。每3年组织辖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一次慢病行为危险因素监测,每个基层医疗机构随机抽取辖区内5个村(居),每个村(居)随机抽取25户,每户随机抽取1名18岁以上居民进行调查,全区共完成1000户家庭问卷,1000名慢病人身体情况、主要危险因素和生化指标等信息的收集。为制定慢病预防控制策略和措施提供基础数据,为评估卫生和相关政策及慢病防控项目的效果提供科学依据。
(4)健康素养监测。以《健康66条》为核心内容,以辖区范围内15~69岁的城乡常住人口为监测对象,开展地区监测和综合干预活动,技术指标包括不同人群健康知识知晓率、健康行为形成率、传播媒介喜好率、传播媒介使用率、对于健康知识的态度、对健康行为形成的态度、对于传播媒介的态度、健康知识知晓情况影响因素、健康行为形成情况影响因素及对于媒体喜好的不同人群分布和影响因素等,重点做好宣传推广工作,逐步提高我区居民健康素养水平。
2、建立区域慢病防控信息共享和利用机制
(1)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每季度撰写慢病综合防控工作进
展,报送卫生行政部门,同时抄送有关部门。
(2)每年定期召开联席会议,通报工作进展,交流工作信息。
(3)慢病综合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每要向区政府报送慢病综合防控工作报告。
(4)定期发布辖区慢病监测相关信息。死因监测及慢病发病监测信息每年一次,慢病行为危险因素监测信息每三年一次。
(五)加强慢病防控队伍和能力建设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固定专人负责慢病防控工作。区疾控中心慢病防控专业人员数量不低于3人,基层卫生服务机构成立由专业人员组成的3-5人慢病管理责任团队,建立定期逐级指导和培训制度。慢病防控工作人员包括疾控人员、基层医疗机构工作人员、校医、厂医等,每年接受上级培训的比例达到90%以上。
四、保障措施
(一)组织机构
1、组织领导
区政府成立由分管区长任组长,卫生、财政、教育等部门和单位为成员的慢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创建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区卫生局,负责全区综合防控工作的组织领导、沟通协调。各镇(街)和相关部门也要成立相应机构,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落实各项防控措施,确保综合防控工作取得实效。
2、部门职责
(1)卫生部门。负责本辖区慢病综合防控工作方案的制定,慢病综合防控工作的组织、实施、督导评估和总结,并在政府的领导下,协调教育、宣传等有关部门,紧密配合,落实各项措施;疾病控制机构负责现场技术指导、监督评价及慢病综合防控工作总结等具体工作,做好人员培训、宣传动员全面实施工作;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站具体负责指导慢病综合防控工作的具体实施和汇总上报工作。
(2)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负责对餐饮业管理和从业人员定期进行健康膳食知识与技能培训,在机关、学校、企事业食堂和公共餐厅建立健康饮食宣传制度,创建示范餐厅或食堂。
(3)财政部门。负责做好慢病综合防控活动工作必要的经费保障,并监督经费的落实和使用。
(4)发改部门。负责将慢病防控规划纳入全区社会经济发展总体规划之中,统筹兼顾,并对实施情况进行监督。
(5)教育部门。负责制订学生慢病防控教学计划,督促学校开展各类健康教育活动。
(6)民政部门。负责为慢病致贫困难家庭提供经济救助,并做好居民死亡信息的资料核对。
(7)建设、规划等部门。负责公共卫生设施和公众体育健身场所的规划、设计、施工和管理等。
(8)文化、广电、体育、电信等部门。积极支持慢病综合防控活动,提供公益广告等,围绕慢病防控规划组织文化娱乐和全民健身活动,扩大慢病综合防控知识信息的覆盖率。
(9)公安部门。提供必要的人口资料和流动人口信息,协助开展摸底登记。
(10)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负责制定城镇慢病医疗保障政策,做好参保人员的医疗保障工作。
(11)盐务部门。负责对碘盐市场的监督管理,积极引进低钠盐,并加大推广使用力度。
(12)机关工委、经信部门。负责制定落实工作场所工间操制度,督促机关、企事业单位定期为职工提供体检。
(13)妇联、计生、社团组织。参与慢病综合防控的宣传动员和摸底登记工作,组织开展群体性健身活动,引导群众养成健康生活方式。
(14)各镇街、社区、村(居)委员会。负责做好辖区内居民的宣传动员和摸底登记、报告、通知发放等工作,并配合当地有关部门开展与慢病综合防控有关的宣传、教育、组织、动员工作。
(二)经费保障。慢病防控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对中央转移支付提供配套经费,疾控机构慢病防控业务经费不少于整体业务经费的10%,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中慢病管理经费占总经费的比例不低于22.6%,并确保专款专用。
(三)政策保障。区政府将慢病预防控制工作列入政府实事工程,卫生部门要制定新农合对慢病的保障政策,民政部门要出台慢病医疗救助相关政策,并组织实施。
(四)考核评估。区政府将定期组织有关人员,对各级各部门工作进展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和考核评估,并将结果列入区
政府对各部门年终岗位目标责任管理考核。各级各部门要密切配合,扎实推进,努力开创我区慢病防控工作新局面。
附件1:福山区慢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创建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名单
附件2:福山区慢病综合防控示范区考核框架
附件1:
二〇一一年三月二十九日
福山区慢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创建工作
领导小组成员名单
组
长:卫
京
区委副书记、区长 副组长:成员:于
泳 吕道飞 于业军 沈立国 姜广益 侯
亮 刘务忠 徐建国 谭文慧 周道隆 周福成 李维良 于脉才 权福晓 马少彦 于业青 孔祥良 于建平张福裕 王
波 副区长
区政府办副主任
区卫生局局长 区教体局局长 区财政局局长 区发展与改革局局长 区民政局局长 区计划生育局局长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 住房和建设管理局局长 经济和信息化局局长 区审计局局长
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 区文化中心主任 区总工会书记 区妇联主席 团区委书记
区残疾人联合会理事长 区有线电视管理处处长 区机关工委副书记
汪光祖
清洋街道主任 任
倩
福新街道主任 张中学
门楼镇镇长 权振东
高疃镇镇长 刘新鹏
张格庄镇镇长 于
涛
回里镇镇长
刘敏光
高新区福山园副主任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卫生局,于业军同志兼办公室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