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节水型社会建设“十二五”规划工作方案
节水型社会建设“十二五”规划
工作方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
2010年7月
目 录
一、规划编制背景....................................................................................1
二、基本思路............................................................................................3
三、主要工作内容....................................................................................4
(一)系统总结“十一五”节水型社会建设工作..........................4
(二)开展节水型社会建设重大问题研究......................................5
(三)重视对重大制度建设的研究和论证......................................5
(四)突出对重点节水工程的研究和论证......................................5
(五)编制技术大纲等技术文件......................................................6
(六)组织编制规划报告..................................................................6
(七)加强规划的咨询与论证..........................................................7
四、组织形式............................................................................................7
(一)领导小组..................................................................................7
(二)规划编制组..............................................................................8
(三)专家咨询委员会......................................................................8
五、进度安排............................................................................................8
一、规划编制背景
“十一五”期间,全国各地从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入手,注重制度和基础能力建设,开展节水工程建设,加强节水工作的监督考核,初步构建了以水资源总量控制与定额管理为核心的水资源管理体系、与水资源承载能力相适应的经济结构体系、水资源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的工程技术体系以及自觉节水的社会行为规范体系等“四大体系”,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明显提高。全国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由2005年的169 m3下降到2009年的116m3,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由2005年的0.45提高到0.49,全国节水型社会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和明显成效,主要表现在:
一是节水型社会相关制度建设取得明显突破。总量控制管理取得突破性进展,黄河、塔里木河、黑河等水资源紧缺的流域实行了取水许可总量控制。用水定额管理体系基本建立,省级行政区编制实施了行业用水定额,全国发布了10个重点用水行业取水定额。节水基础制度全面实施,大部分省区实行了年度用水计划管理,水资源论证进一步从源头上遏制了盲目兴建高耗水、高污染项目。促进节水的水价政策逐步建立,水资源费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开征,部分地区水利工程供水实行了两部制水价、丰枯季节水价等水价制度,分类水价、超计划超定额累进加价、居民生活用水阶梯式水价等制度推行范围不断扩大。节水财税政策和激励、监督管理机制进一步健全,对从事符合条件的节水项目的所得,实行免征、减征企业所得税;对洗衣机、换热器、冷却塔、1 灌溉机具生产企业实行税收优惠,这些政策措施都有力地促进了节水产业的发展。节水管理体制进一步理顺,截至2008年,全国29个省级人民政府成立了相应的节约用水办公室,设在省水行政主管部门,70%以上的市级节约用水办公室设在市水行政主管部门。
二是节水工程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节水基础工作和能力建设进一步加强。通过开展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大中型排涝泵站更新改造以及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等措施,有效提高了农业用水效率;通过对包括高用水行业在内的工业企业节水改造,显著提高了工业用水的循环利用水平,降低了工业企业单位产品取水量,节水减排效益明显;通过实施城乡供水管网延伸、改造和节水器具推广,减少了管网漏损水量,提高了水资源利用效率。通过100个国家级和近200个省级节水型社会试点建设,丰富了省部联动、试点带动的节水型社会建设实践,各地区立足实际,发挥了示范带头作用,大胆创新,积极探索适合当地实际的节水型社会建设途径,积累了许多宝贵的节水型社会建设经验。
三是公众节水意识普遍提高。通过各种节水宣传、教育,加强舆论监督,强化全社会参与节水型社会建设,全民节水知识不断普及,公众的水忧患意识和节水意识不断得到增强,初步形成了较好的节水氛围,尤其是在水资源短缺地区,全社会节水风气基本形成。
应该看到,节水型社会建设在取得成就的同时,还存在着许多问题,表现在发展观念、用水方式有待进一步转变,节水制度 法规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节水管理体制有待进一步健全,节水的投入力度与节水型社会建设的要求不相适应,全社会节水意识有待进一步加强等。
“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进入了以转型促发展的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着更为严峻的资源环境约束,节水型社会建设既面临机遇也面临挑战。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要求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加强需水管理,强化节水减排,进一步深化节水型社会建设;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要求产业结构和布局与水资源条件相匹配,进一步加强用水方式转变,优化用水结构,在提高用水效率和效益的前提下,提高区域水资源和水环境承载能力,为国家能源安全、粮食安全、城市供水安全、生态安全以及区域协调发展提供水资源保障;全面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作为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手段,要求突破试点模式的局限性,整合各类资源,各部门和全社会合力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在划定用水总量、用水效率、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的基础上,全面建设节水型农业、节水型工业和节水型生活、服务业。因此,编制好节水型社会建设“十二五”规划,对全面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全面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基本思路
根据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总体目标对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总体要求,在认真总结“十一五”期间节水型社会建设经验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综合考虑水资源供需态势、生态与环境状况、经济技术水平等因素,深入研究进一步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的重大问题,以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为核心,以制度创新为动力,转变用水观念和用水方式,提出“十二五”期间节水型社会建设的目标任务,即健全以水资源总量控制与定额管理为核心的水资源管理体系,完善与水资源承载能力相适应的经济结构体系,完善水资源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的工程技术体系,完善公众自觉节水的行为规范体系。在此基础上,制定节水型社会建设的战略重点、制度体系和政策措施,落实“三条红线”,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包括完善流域与区域相结合的水资源管理体制、建立完善水资源高效利用管理体系、落实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相结合的用水制度、严格执行取水许可及水资源论证制度、建立和完善节水市场调节机制、全面加强节水基础性管理制度建设、推进节水标准体系和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以及全面加强包括节水示范工程在内的重点节水工程建设,努力加大节水工作的投入力度,谋大事,求突破,全面推进“十二五”期间节水型社会建设。
三、主要工作内容
(一)系统总结“十一五”节水型社会建设工作
根据区域当地的实际情况,从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节水型社会制度建设、节水工程建设、节水型社会试点建设、基础工 作和能力建设等方面,系统总结“十一五”期间节水型社会建设取得的经验和成效, 全面总结评估节水型社会建设“十一五”规划的落实情况, 分析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和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为节水型社会建设“十二五”规划的编制和实施奠定基础。
(二)开展节水型社会建设重大问题研究
为充分利用已有研究成果,理清和拓宽规划思路,解决规划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难点问题和薄弱环节,明确发展方向、战略重点、政策措施及重点工程安排,为规划编制工作提供充分的支撑和指导,需要对事关节水型社会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进行研究论证,重点开展用水总量及效率控制目标、制度建设、节水政策、能力建设、重点节水工程和投入机制等方面的研究,为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提供技术支撑。
(三)重视对重大制度建设的研究和论证
节水型社会建设的核心是制度建设。要针对当前节水型社会建设过程中存在的“责任不明、驱动力不足、监督考核不力”等瓶颈问题,在深入调研、咨询、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加强对重大制度建设有关问题的研究和论证,合理制定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的体制、机制、法制、政策等方面的重大制度建设。
(四)突出对重点节水工程的研究和论证
节水型社会建设“十二五”规划的编制,要在系统总结“十一五”规划重点项目实施经验与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突出对重点节水工程的研究和论证,特别是要针对工业节水、农业节水、城 镇生活节水、非常规水源利用及能力建设等领域的实际状况以及存在的突出问题,在深入研究和可行性论证的前提下,提出并实施一批关系全局、意义深远、带动作用强的重点节水工程,切实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同时,“十二五”期间全国拟统筹建设一批节水示范工程,以树立典型,以点带面,示范推广,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
(五)编制技术大纲等技术文件
要在系统总结“十一五”节水型社会建设、开展重大问题研究、加强重点节水工程和重大制度建设的研究和论证等工作的基础上,编制节水型社会建设“十二五”规划技术大纲等相关技术文件,统一相关技术要求,规范相关技术数据和标准,以加强规划编制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为规划的顺利实施奠定基础。
(六)组织编制规划报告
在调查研究、资料收集、重大问题专题专项研究等工作的基础上,组织编制节水型社会建设“十二五”规划,提出“十二五”期间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目标、主要任务、区域布局、重点工程、经费投入及保障措施。规划编制过程中,要加强对规划基础资料的统计、复核与分析工作,重视规划基础资料数据来源的可靠性;要注重科学合理性,应用科学的技术路线和方法等,规划内容要认真体现当前节水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要严格规划编制程序,按照规划编制工作阶段的要求,做好与各相关规划的衔接与协调,保证依法编制规划,提高规划的实施效果。
(七)加强规划的咨询与论证
规划编制完成后,要广泛征求有关方面和专家意见,进一步修改完善,形成规划最终成果。要提高规划编制社会参与度,在规划编制过程中,发扬民主,加强沟通,搞好协调,广泛征求和听取相关部门和社会各方面专家的意见和建议,增强规划工作的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使规划能更好地反映实际,增强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水平。
四、组织形式
规划编制工作的组织体系由领导小组、规划编制组和专家咨询委员会组成。
(一)领导小组
水利部成立由主管司局牵头,有关司局、部直属单位负责同志参加的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指导节水型社会建设“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
领导小组组成如下: 组
长:胡四一 副组长:孙雪涛 成员:
水资源司:陈明 规计司:段红东 农水司:倪文进
综合事业局:郑通汉 水规总院:李原园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水资源司 办公室主任:陈明、李原园
(二)规划编制组
规划编制工作组是规划编制工作机构,由水资源司、水资源中心、水规总院、南科院等单位相关技术人员组成,负责全国规划的编制工作,并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节水型社会建设“十二五”规划的编制工作进行技术指导。
(三)专家咨询委员会
聘请相关领域的专家组成专家咨询委员会,对节水型社会建设“十二五”规划成果提供咨询。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根据实际情况,相应成立节水型社会建设“十二五”规划编制的组织机构。
五、进度安排
规划编制工作2010年7月正式启动,计划12个月完成,进度安排主要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前期准备和研究阶段(2010年7月至8月),水利部印发节水型社会建设“十二五”规划技术大纲,召开规划编制工作座谈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成立规划工作领导小组和编制小组,明确工作职责,全面部署规划编制工作,确定研究 专题。
第二阶段:规划基本框架和报告编写阶段(2010年9月至12月底前),全面开展规划编制工作,编写规划报告初稿。
第三阶段:规划报告完善、审议阶段(2011年1月至3月),征求有关部门及专家意见,完善规划报告。
第四阶段:规划审查、报批阶段(2011年4月至6月底前),完成规划编制与上报。
第二篇:节水型社会建设“十二五”规划
水利部发布《节水型社会建设“十二五”规划》
《规划》明确“十二五”时期全国节水型社会建设的目标任务,确定区域的建设重点,提出建设的重点领域和保障措施。《规划》是“十二五”时期指导全国节水型社会建设的纲领性文件。
《规划》在全面总结“十一五”节水型社会建设成效和经验的基础上,认真分析“十二五”节水型社会建设面临的新形势和新要求,明确提出“十二五”时期节水型社会建设的指导思想。《规划》强调,要把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作为节水型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全面树立社会和广大民众节水意识,弘扬节水文化,做到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生活生产全过程节水,工业、农业、服务业全方位提高用水效率,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支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规划》提出节水型社会建设的目标,到2015年,节水型社会建设取得显著成效,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大幅度提高,用水结构进一步优化,用水方式得到切实转变,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框架以及水资源合理配置、高效利用与有效保护体系基本建立。全国用水总量控制在6350亿立方米以内,全国万元GDP用水量降低到105立方米以下,比2010年下降30%;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53,农业灌溉用水总量基本不增长;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到63立方米,比2010年降低30%以上;全国设市城市供水管网平均漏损率不超过18%;海水淡化、再生水利用、雨水集蓄利用、矿井水利用等非常规水源利用年替代新鲜淡水量达到100亿立方米以上。
《规划》提出节水型社会建设主要任务:一是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健全以总量控制与定额管理为核心的水资源管理体系。二是推进用水方式转变,逐步完善与水资源承载能力相适应的经济结构体系。三是大力发展各类节水设施,完善水资源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的工程技术体系。四是全面加强节水宣传教育,完善公众自觉节水的行为规范体系。
《规划》与国家已经颁布实施的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黄河三角洲、中部崛起、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等区域发展规划和产业振兴规划进行了紧密衔接,在充分考虑通过节水型社会建设加快推动区域发展规划和产业振兴规划实施的基础上,按照东北地区、黄淮海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华南沿海地区、西南地区、西北地区等六大分区,明确了节水型社会建设的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具体措施。
《规划》根据深入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的要求,提出5个方面的制度建设内容。一是建立和完善用水总量控制制度。二是建立和完善用水效率控制制度。三是建立和完善水功能区限制纳污制度。四是建立健全节约用水利益调节机制。五是建立和完善节水标准体系及节水技术创新机制。《规划》确定节水型社会建设的重点领域为农业节水、工业节水、城镇生活节水和非常规水源利用四大领域。针对各个领域,《规划》提出了具体的建设任务和内容。
《规划》提出了6项保障措施: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责任落实。二是加强法制建设,规范节水管理。三是拓宽投资渠道,保障资金投入。四是完善管理体制,统筹城乡水务。五是加强能力建设,提高监管效率。六是加强宣传教育,倡导节水文化。
第三篇:山东省节水型社会建设_十二五_规划
附件1
山东省节水型社会建设“十二五”规划
工作方案
山东省水利厅 2010年8月
目录
一、规划编制背景....................................................................................1
二、基本思路............................................................................................2
三、主要工作内容....................................................................................3
(一)系统总结“十一五”节水型社会建设工作...............................3
(二)开展节水型社会建设重大问题研究......................................3
(三)重视对重大制度建设的研究和论证......................................3
(四)突出对重点节水工程的研究和论证......................................4
(五)编制技术大纲等技术文件......................................................4
(六)组织编制规划报告..................................................................4
(七)加强规划的咨询与论证..........................................................5
四、组织形式............................................................................................5
(一)领导小组..................................................................................5
(二)规划编制组..............................................................................5
(三)专家咨询委员会......................................................................6
五、进度安排............................................................................................6
(一)省级规划编制工作安排..........................................................6
(二)各设区的市规划编制工作进度安排......................................6
一、规划编制背景
“十一五”期间,全省各级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坚持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总体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做好节能降耗的工作安排,全面采取法律、行政、经济、工程、技术、舆论宣传等措施,积极开展节水型社会建设,初步探索出了一条“工程体系支撑、法规体制保障、政府宏观调控、市场机制调节、注重保护优先”的节水型社会建设新路子,顺利完成了《山东省“十一五”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确定的各项任务目标,全省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不断提高。全省万元GDP取水量由2005年的114立方米下降到2009年的72立方米,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由2005年的29立方米下降到2009年的21立方米,农业节水灌溉率由2005年的39%提高到43%,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由2005年的0.54提高到0.57。
“十二五”时期,是山东加快推进经济文化强省建设的关键时期,是全省率先实现现代化的重要发展阶段。为加快实施经济文化强省战略,省委、省政府制定了开发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等“三区一带”的战略布局,全省经济结构、发展方式、经济社会布局都将发生一系列深刻变革,对水资源保障能力及用水方式、用水效率、用水安全都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更高要求。随着全省工业化、城镇化、国际化、市场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水资源保障的压力将日趋增加,水资源必将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硬约束。在水资源总量有限而用水需求不断增长的情况下,根本出路在于节水,通过提高用水效率,满足经济社会发展不断 增长的合理用水需求,进而通过水资源的优化配置、高效利用,引导经济结构调整、发展方式转变及产业优化布局,发展节水型经济,为此,必须加快推进建设节水型社会,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强化需水管理,走内涵式发展道路,严格实施用水总量控制,遏制不合理用水需求;大力发展节水经济,提高用水效率;严格水功能区监督管理,控制入河排污总量;遏制地下水超采趋势,逐步实现地下水采补平衡。因此,编制好《山东省节水型社会建设“十二五”规划》,对全面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以水资源管理方式的转变引导和推动经济结构的调整、发展方式的转变和经济社会发展布局的优化,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基本思路
根据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总体目标对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总体要求,在认真总结“十一五”期间节水型社会建设经验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综合考虑水资源供需态势、生态与环境状况、经济技术水平等因素,深入研究进一步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的重大问题。以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为核心,以制度创新为动力,转变用水观念和用水方式,提出“十二五”期间节水型社会建设的目标任务。在此基础上,制定节水型社会建设的战略重点、制度体系和政策措施,落实“三条红线”,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包括落实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相结合的用水制度、建立完善水资源高效利用管理制度、完善流域与区域相结合的水资源管理体制、严格执行取水许可及水资源论证制度、建立和完善节水市场调节机制、推进节水标准体系和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全面加强节水基础性管理制度建 2 设,以及包括节水示范工程在内的重点节水工程建设,努力加大节水工作的投入力度,超前谋划,力求突破,全面推进“十二五”期间节水型社会建设。
三、主要工作内容
(一)系统总结“十一五”节水型社会建设工作
根据各市的实际情况,从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节水型社会制度建设、节水工程建设、节水型社会试点建设、基础工作和能力建设等方面,系统总结“十一五”期间节水型社会建设取得的经验和成效, 全面总结评估节水型社会建设“十一五”规划的落实情况, 分析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和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为节水型社会建设“十二五”规划的编制和实施奠定基础。
(二)开展节水型社会建设重大问题研究
为充分利用已有研究成果,理清和拓宽规划思路,解决规划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难点问题和薄弱环节,明确发展方向、战略重点、政策措施及重点工程安排,为规划编制工作提供充分的支撑和指导,需要对事关节水型社会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进行研究论证,重点开展用水总量、用水效率、水功能区限制纳污控制目标及节水制度建设、节水政策、重点节水工程、投入机制等方面的研究,为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提供技术支撑。
(三)重视对重大制度建设的研究和论证
节水型社会建设的核心是制度建设。要针对当前节水型社会建设过程中存在的“责任不明、驱动力不足、监督考核不力”等瓶颈问题,在深入调研、咨询、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加强对重大制度建设有关问 题的研究和论证,合理制定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的体制、机制、法制、政策等方面的重大制度建设。
(四)突出对重点节水工程的研究和论证
节水型社会建设“十二五”规划的编制,要在系统总结“十一五”规划重点项目实施经验与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突出对重点节水工程的研究和论证,特别是要针对工业节水、农业节水、城镇生活节水、非常规水源利用及能力建设等领域的实际状况以及存在的突出问题,在深入研究和可行性论证的前提下,提出并实施一批关系全局、意义深远、带动作用强的重点节水工程,切实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同时,“十二五”期间全省拟统筹建设一批节水示范工程,以树立典型,以点带面,示范推广,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
(五)编制技术大纲等技术文件
要在系统总结“十一五”节水型社会建设、开展重大问题研究、加强重点节水工程和重大制度建设的研究和论证等工作的基础上,针对山东省实际,编制节水型社会建设“十二五”规划技术大纲等相关技术文件,统一相关技术要求,规范相关技术数据和标准,以加强规划编制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为规划的顺利实施奠定基础。
(六)组织编制规划报告
在调查研究、资料收集、重大问题专题专项研究等工作的基础上,组织编制节水型社会建设“十二五”规划,提出“十二五”期间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目标、主要任务、区域布局、重点工程、经费投入及保障措施。规划编制过程中,要加强对规划基础资料的统计、复核与分析工作,重视规划基础资料数据来源的可靠性;要注重科学合理性,应用科学的技术路线和方法等,规划内容要认真体现当前节水工作面临 的新形势、新要求;要严格规划编制程序,按照规划编制工作阶段的要求,做好与各相关规划的衔接与协调,保证依法编制规划,提高规划的实施效果。
(七)加强规划的咨询与论证
规划编制完成后,要广泛征求有关方面和专家意见,进一步修改完善,形成规划最终成果。要提高规划编制社会参与度,在规划编制过程中,发扬民主,加强沟通,搞好协调,广泛征求和听取相关部门和社会各方面专家的意见和建议,增强规划工作的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使规划能更好地反映实际,增强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水平。
四、组织形式
规划编制工作的组织体系由领导小组、规划编制组和专家咨询委员会组成。
(一)领导小组
成立由省水利厅水资源处牵头,有关处室、厅直属有关单位参加的节水型社会建设“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指导节水型社会建设“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
(二)规划编制组
规划编制工作组是规划编制工作机构,由厅水资源处、省水利科学研究院等单位相关技术人员组成,负责全省规划的编制工作,并对各设区市节水型社会建设“十二五”规划的编制工作进行技术指导。山东省节水型社会建设“十二五”规划技术大纲由省水利科学研究院负责制定。
(三)专家咨询委员会
聘请相关领域的专家组成专家咨询委员会,对节水型社会建设“十二五”规划成果提供咨询。
各设区市根据实际情况,相应成立节水型社会建设“十二五”规划编制的组织机构。
五、进度安排
规划编制工作2010年8月正式启动,计划11个月完成,具体进度安排如下:
(一)省级规划编制工作安排
2010年8月底前,省厅成立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任务分工,印发山东省节水型社会建设“十二五”规划工作方案和技术大纲,召开全省节水型社会建设“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会议,传达水利部节水型社会建设“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座谈会精神,介绍《山东省节水型社会“十二五”规划技术大纲》,全面部署全省节水型社会建设“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
2010年9月至2011年4月完成规划编制工作初稿; 2011年5月,征求有关部门及专家意见,完善规划报告; 2011年6月,完成规划的审查、报批、上报工作。
(二)各设区市规划编制工作进度安排
2010年8月底前,成立各市节水型社会建设“十二五”规划编制领导小组,部署规划编制工作;
2010年9月底前,报送节水型社会建设“十二五”规划编制基础资料和规划重点工程统计表;
2010年12月底前,完成规划编制工作初稿;
2011年1月至2月,征求有关部门及专家意见,进一步完善规划报告;
2011年3月至4月,完成规划的审查、报批、上报工作。
第四篇:平罗县2011—2015年节水型社会建设工作方案
平罗县2011—2015年节水型社会建设工作方案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和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水利发展改革的决定》精神,进一步加强水资源管理,提高水的利用效率,大力节约和保护水资源,保障平罗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根据《宁夏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纲要(2004—2020》和自治区关于节水型社会建设的工作部署要求,结合我县水资源实际,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
节水型社会建设的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提高用水效率和效益为目标,以提高全社会的节水意识为前提,以建立总量控制与定额管理相结合的水资源管理体制和形成政府调控、市场引导、公众参与的运行机制为核心,采取法律、行政、技术、经济、宣传等多种措施,在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各个环节,实现对水资源的节约与保护,建设包括农业、工业、服务业和生活节水在内的节水型社会,逐步形成以节流为本的水安全保障体系,为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提供水资源支撑。
节水型社会建设的总体要求:全面规划、分步实施,抓点带面、逐步推广,注重总结、积累经验,通过建设不断提高全市的水资源和水环境承载能力,使水资源管理做到城乡一体、水权明晰、以水定产、配置优化、水价合理、用水高效、中水回用、技术先进、制度完备、宣传普及。
二、任务目标
建设节水型社会的总体目标:经过5年努力初步建立起与滨州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水资源管理体系、与区域水资源承载能力相适应的经济结构体
系、与水资源优化配置相适应的水利工程体系。在政府监管、市场机制和公众参与的推动下,解决水效率低下和水体污染的问题,使水资源开发利用保护与区域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
(一)、工作目标
到2010年,在确保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万元GDP耗水量低于125吨;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75%以上,农业灌溉水利用系数高于0.60。全社会总用水量控制在23.5亿m3以内,达到水供需平衡要求。地表水开发利用率由现在的46.5%,提高到55%,地下水开采率由现状水平年压采10%;污水排放总量不超过全市水资源保护规划的水功能纳污能力。
(二)、工作重点
——推动节水型社会建设。明晰水权,建立用水总量控制指标体系和用水定额指标体系,制定各县区、各行业用水量控制指标,编制水资源分配方案,建立定额水价体系;改革灌区管理体制,成立农民用水协会,逐步形成“灌区管理单位+用水者协会+用水户”管理体制;深化水资源管理体制和水利工程管理体制以及水务一体化建设;制定节水政策,修订制发《滨州市水资源管理办法》、《滨州市计划用水节约用水办法》、《定额水价管理办法》等相关规章,提供政策保障;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的宣传教育和人员培训工作,增强全民节水的自觉性;2005年下半年,推动先期试点包括企业、学校、灌区、社区和居民区等节水型单位40家和2个省级试点县、2个市级试点县的试点工作,2006年试点单位达到100家、试点乡镇30个。
——推进城市节水。积极开展节水产品研发,加大节水设备和器具的推广力度。推广适用非接触自动控制式、延时自闭、停水自闭、脚踏式、陶瓷磨片封闭
式等节水型水龙头;鼓励研究开发利用高智能化的用水器具;2006年底前淘汰铸铁螺旋升降式水龙头、铸铁螺旋升降式截止阀,全社会节水型器具使用率达到65%以上;加快供水管网改造,降低管网漏失率,2006年底减少到12%以下,2010年减少到9%以下;积极推广利用再生水,加快再生水回用设施建设,推进污水处理与利用,推广海水淡化、微咸水开发利用技术;出台《滨州市住宅建设“中水”供水系统建设规定》,2010年后凡城市中新建规划面积5万㎡以上的,建筑面积超过2万㎡的公寓、住宅、宾馆、饭店以及规划人口在1万人以上的住宅小区,必须同步设计中水冲厕系统,逐步达到满足小区绿化用水、景观用水、路面冲洗等用水。加快电力、造纸、化工、纺织等高耗水行业节水技术改造;研究建立水资源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对超采区地下水的职能管理,强化地下水环境修复。
——推进农业节水。推广引进节水灌溉先进技术和设施,发展高效节水农业,大力发展喷灌、滴灌、低压管道等节水型灌溉方式;继续加大投资力度,推进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技术改造,2007年底大中型灌区干级渠道衬砌率到达30%;推广农业高效用水、节水、雨水利用;加强旱地水肥优化利用与调控等技术研究。
三、实施步骤
节水型社会建设是一项长期性工作。从2005年起,计划用5年时间进行集中推进,到2010年基本建成节水型滨州。具体分三个阶段实施:
第一阶段(2005年11月至2006年6月):推动先期试点包括企业、学校、灌区、社区和居民区等节水型单位40家和2个省级试点县、2个市级试点县的试点工作,为进一步扩展节水试点单位探索路子、总结经验、提供示范。期间,成立滨州市节水型社会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搞好宣传发动和人员培训,增强全民
节水的自觉性,营造节水型社会建设的浓厚氛围;制定节水政策,编制节约用水发展规划和水资源综合规划,落实主要行业、产业和城乡居民生活用水定额,制定用水总量控制指标和供用水计划;根据试点工作的实际需要,开展相关专题研究;制定经济结构调整方案,协调用水与经济结构的调整。
第二阶段(2006年7月至2008年6月):全面推动节水型社会建设的宣传和教育工作,全面推动节水型单位100家和30个乡镇试点工作。期间,加强节水工程建设,加大节水技术改造,全面推行各种节水技术设备和器具;完成各项专题研究,形成较完整的技术支撑体系;初步建立以用水和排污总量控制与定额管理相结合的管理制度,确定各行业和各部门、各企业和各灌区的用水控制指标和排污控制指标;制定并实施水价和污水处理费调整方案;深化水资源管理体制和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深入调整产业结构,推广节水治污新技术,搞好节水服务体系、节水指标体系建设,建立检测监督检查机制。
第三阶段(2008年7月至2010年6月):在重点推进的基础上,推动节水型社会建设走进千家万户,基本建成节水型滨州。期间,全面深入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的宣传和教育工作;进一步完善以用水和排污总量控制与定额管理相结合的管理制度,初步建立起节水型社会的运行机制、参与机制和法制体系;进一步完善试点建设的重点支持工程建设项目;对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进行总结与自我评估,并做好迎接国家和省的检查验收工作,力争2010年下半年完成检查验收工作。
四、主要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障。节水型社会建设是一项全社会参与的系统工程,试点工作涉及面广、任务重,必须加强领导。成立由分管市长任组长,市发改委、经贸、农业、林业、水利、畜牧、财政、国土、环保、科技、教育、广电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节水型社会建设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节约用水办公室,具体负责节水型社会建设的组织协调和日常工作。并建立起统一、高效、有序的工作机制,协调各县区之间、水利局与各职能交叉部门之间的关系,保障具体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各相关部门要明确责任,相互沟通,密切协作,共同搞好节水型社会建设工作。
(二)资金保障。建立多渠道、多元化的投融资机制,切实加大对节水型社会建设的资金投入。设立节水专项经费,用于节水技术研究、技术推广、节水管理及节水设施建设等。积极策划项目,加大对国家和省的资金争取力度,将更多的资金引到滨州,同时引导企业加大节水投入,发展循环经济,提高经济、社会和生态三大效益。
(三)科技保障。以科研院校为依托,研究、推广、使用节水新技术,提高节水科技水平。深入开展水价、用水定额、排污定额和水资源承载力、水环境承载能力等专题研究工作,为节水型社会建设工作提供智力支持和技术保障,推动全市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工作的顺利进行。
第五篇:节水型社会建设
节水型社会建设建设节水型社会的背景
1.1 水资源 我国水资源人均占有量不足2200立方米,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北方地区只有990立方米,不到世界人均值的八分之一,水污染严重更加剧了水资源短缺。目前全国正常年份缺水量近400亿立方米,其中灌区缺水约300亿立方米,全国660多座城市中有400多座城市缺水,其中近110座严重缺水,18个主要沿海城市就有14个缺水。城市、工业年缺水近60亿立方米。据2003年不完全统计,全国有130多座城市发生了水危机或出现供水紧张状况。尤其是京津等大城市,在连续遭遇枯水年时就会出现严重水危机。因此,干旱缺水对国民经济社会造成的经济损失是巨大的。
1.2 用水效率低下 与水资源短缺的现实相比,我国水资源利用方式粗放,在生产和生活领域存在严重的结构型、生产型和消费型浪费,用水效率不高,节水潜力巨大。2003年我国万元GDP用水量为465立方米,是世界平均水平的4倍。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为0.4~0.5,发达国家为0.7~0.8;全国工业万元增加值用水量为218立方米,是发达国家的5~10倍,水的重复利用率为50%,发达国家已达85%;全国城市供水管网漏损率达20%左右,仅城市便器水箱漏水一项每年就损失上亿立方米。建设节水型社会的必要性
在有限的水资源条件下,提高水的利用效率成为首要的解决途径。节水型社会建设就是我们在充分利用水资源的实践中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而形成的一种成果。《水法》明确规定:“国家厉行节约用水,大力推行节约用水措施,推广节约用水新技术、新工艺。发展节水型农业、工业和服务业,建立节水型社会”。全面推行各种节水措施,是各级政府的重要职责。节水与节水型社会
节水是指采取现实可行的综合措施,减少水资源的损失和浪费,提高用水效率与效益,合理和高效利用水资源。
节水型社会就是人们在生活和生产过程中,在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各个环节,贯穿对水资源的节约和保护意识,以完备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法制体系为保障,在政府、用水单位和公众的共同参与下,通过、行政、经济、技术和工程等措施,结合社会经济结构的调整,实现全社会用水在生产和消费上的高效合理,保持区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从上述定义可以看出,节水型社会不是在现有的社会系统上加上节水的内容,而是在社会各个层面和各个领域的具体实践活动中,都以节水作为其社会行为的基本准则之一,建立健全相关机制体系,协调社会经济结构,实现社会系统、生态系统和水资源的良性发展,保障水资源的持续利用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永续支撑。可以看出,节水型社会较传统意义的节水有着更为丰富的内涵。节水型社会建设的具体内容
节水型社会建设的核心是制度建设,要建立以水权、水市场理论为基础的水资源管理体制,形成以经济手段为主的节水机制,建立起自律式发展的节水模式,不断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效益。在建设节水型社会过程中,要明晰初始水权,要确定水资源宏观总量控制与微观定额管理两套指标体系,要采取法律、经济、工程、行政、科技等综合调控措施保证两套指标体系的实现。具体内容如下:
4.1 总量控制。根据国家确定的分水方案,将市可利用的水资源量作为水权,逐级分配到各县(区)、乡、用水户(村、企业)和国民经济各部门,确定各级水权,并实行总量控制。
4.2 以水定产。根据水权总量,依据现状和未来水资源承载力,科学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建立与水资源承载力相适应的经济结构,实行以水定产业、以水定结构、以水定规模、以水定灌溉面积。
4.3 定额管理。依据水权总量,核定单位工业产品、人口、灌溉面积的用水定额和基本水价。以定额核总量、总量不足调结构,定额内用水执行基本水价,超定额用水加价收费。
4.4 公众参与。在水资源管理和开发利用过程中,贯穿民主政治的思想,逐级选举产生用水户协会,参与水权、水价、水量的管理和监督,由村级用水户协会管理村集体水权,配水到户,并负责斗渠以下水利工程的管理、维修和水费收取。
4.5 水权流转。在用水户协会和政府水管部门的监督下,用水户有权以有偿转让的方式出售水量。转让价格按照效益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在接受政府宏观调控指导的前提下,随行就市。
4.6 城乡一体。由水行政主管部门对水资源实行统一规划,统一调度,统一发放取水许可证,统一征收水资源费,统一管理水量水质,实行城乡水资源统一管理。节水型社会建设效果的评价体系
节水型社会建设评估包括两个层面,一是通过社会、经济与生态协调性指标来评估节水型社会试点建设的整体效果,二是通过节水指标来评估节水措施落实效果。评价体系主要由宏观整体评价和微观指标评价两部分组成。评价具体操作需要通过指标来实现,指标选取过程中要充分注意指标的典型性、全面性和可操作性。
5.1 宏观整体评价 节水型社会建设是为了实现区域更高起点、更高层次上的可持续,在节水型社会建设过程中,节水、经济发展和生态系统保护是统一协调的关系。从经济发展、资源状况和生态系统三方面来对比试点前后的社会状态,以评估节水型社会建设的宏观效应。5.2 微观节水评价 在宏观整体评价的基础上,为进一步考察节水型社会建设的具体实践状况,还需对具体的节水效果进行微观指标评价。具体评价内容包括综合指标评价、农业节水指标评价、工业节水指标评价、生活节水指标评价、生态用水指标评价以及水环境指标评价等方面。节水型社会建设的保障措施
为保障节水型社会建设目标实现,必须采取一系列保障措施,最为迫切和重要的保障措施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6.1 建立健全各级领导机构和相关工作机制 有效的各级领导和工作机制是试点建设的首要保障措施。主要包括以下两方面的内容,一是落实行政首长负责制,成立由地方行政首长亲自挂帅,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参加的工作领导小组,建立起统一有序的工作机制,协调各县(市)之间、水务局与各职能交叉部门之间、行政区水资源管理与城市水务管理之间的关系,保障具体工作能真正落到实处;二是必须建立起由上而下的运转灵活、信息通畅的节水型社会试点建设工作机制,协调处理上下各级之间、地方政府和流域机构之间的各方关系,切实做到沟通及时、工作高效。
6.2 配置稳定的技术咨询力量,组成专家指导委员会 节水型社会建设是一项原创性很强的综合工作,既无现成模式可供借鉴,也无成熟经验可供,但试点建设时间短,实践要求高,因此在试点建设过程中,应当广泛吸纳省内外和国内外高水平的水利科研单位,配置形成相对比较稳定的技术力量,组成专家指导委员会,既作为试点工作技术常务咨询和协调机构,在节水型社会的总体规划、政策措施和重大技术问题提供指导,同时也负责开展相关科学问题研究,为节水型社会建设提供相关技术支撑。
6.3 保障相关资金到位,重视配套工程建设 资金保障是节水型社会建设的主要保障措施之一,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国家投入资金的及时到位,不同项目资金在符合基本建设报批程序的基础上,由相应归口单位负责审批,并予以及时划拨。二是地方配套资金的落实。地方政府应当建立多种投资渠道,保障配套资金的及时到位。结论
节水型社会是水资源集约高效利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建设节水型社会的核心是正确处理人和水的关系,通过建立健全相关机制体系,协调社会经济结构,实现社会系统、生态系统和水资源的良性发展,实现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合理配置和有效保护,保障水资源的持续利用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永续支撑。
参考文献:
[1]梁建义,徐振辞.南水北调受水区河北省廊坊市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规划.廊坊.2006。
[2]冯城,王亚华.张掖市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资料汇编
(三).张掖市.2004。
[3]王浩,王建华,陈明.我国北方干旱地区节水型社会建设的实践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