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学会、中华护理学会、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国中西医结合

时间:2019-05-14 00:16:4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药学会、中华护理学会、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国中西医结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药学会、中华护理学会、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国中西医结合》。

第一篇:药学会、中华护理学会、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国中西医结合

《河南省卫生技术人员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任职资格申报、评审条件中指出》“国家级学时期刊是指国家一级学会(中华医学会、中华预防医学会、中国药学会、中华护理学会、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中国针灸学会、中国康复学会)主管、主办的,国家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主管、主办的医学专业学术期刊。”修订为“国家级学时期刊是指国家一级学会(中华医学会、中华预防医学会、中国药学会、中华护理学会、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中国针灸学会、中国康复学会)等主管、主办的,国家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教育部等主管、主办的医学专业学术期刊。”

第二篇:中华中医药学会2007年工作总结

中华中医药学会2007年工作总结

2007,我会在中国科协、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民政部等上级单位的关怀、指导下,在学会常务理事会的带领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学会工作全局,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及中国科协七大会议精神,围绕中医药行业中心工作,结合学会实际,突出工作重点,紧密团结依靠广大会员,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工作作风,坚持正确的办会方向,以促进学术发展为己任,以提高中医药防病治病能力为目标,锐意进取,开拓创新,使得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一、综合情况

2007年,共举办全国性学术活动83次,交流论文8000余篇;开展继续教育项目66项,培训人员6000余人次;举办科普讲座及科普展览56次,受众达8万余人;表彰先进集体163个,奖励中医药科技人员979名;总会直接发展会员835名;2007年筹措经费724万元。

二、主要工作

(一)学科建设

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科建设和发展,学会从分会管理建设入手,认真执行《中华中医药学会分会管理办法》等一系列规章制度,严格约束、管理分会的行为。根据中医药学科发展和社会需求,逐步调整分会设臵,加强分会管理,强化分会职能,突出了中医药的特色优势,使各分会的建设与发展更好地发挥促进中医药事业不断发展的需求。

2007年组织实施了中医内科分会、中药炮制分会等9个分会的换届选举工作,并根据学科发展的需要,在2007,先后组织筹备成立了中医血栓病分会、中医继续教育分会和中医肾病分会,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

(二)学术交流 ⒈重要学术活动

学会进一步明确学术交流的创新导向,先后组织了‚纪念‘衡阳会议’25周年暨中医药发展战略研究峰会‛、‚中医药现代化与科技创新论坛‛等重要的会议,扩大了中医药的影响力,树立了学会的形象,为加强国内外中医药交流与合作,发挥了重要作用。

⒉国内学术会议

2007年学会在国内举办了‚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八次中医药防治感染病学术交流大会‛、‚全国第二届中医中西医结合肾脏病临床进展学术研讨会‛、‚中华中医药学会外治分会第五次学术年会暨外治特色技术演示大会‛等60次学术会议。为广大中医药工作者提供了良好的学术交流平台,极大地促进了中医药学科发展和不同学科间的的交叉与融合。

⒊国际学术会议

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形式,2007年在国内组织了‚第二届国际中医肿瘤学术大会‛、‚防治艾滋病国际学术研讨会‛等6次国际学术大会,先后组织专家赴英国、加拿大、韩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开展学术交流,扩大了中医药的国际影响,充分发挥了学术团体在增进国家的民间友好往来中的作用。

(三)继续教育与人才培养 1.继续教育项目

开展继续教育项目66项,培训人员6000余人次,项目内容涵盖了中医临床各科、中医经典、中药、管理等方面;项目层次不仅有针对性的为高层次中医药人才开办了高级培训班和研修班,还为农村和城市社区中医药人才开办了适宜技术专项技能培训班等,从而满足了不同层次人才对知识的需求,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

2.人才培养

为了贯彻实施党中央确定的人才强国战略,认真落实吴仪副总理提出的‚六名‛战略(名院、名科、名医、名厂、名店、名药),加强中医药人才培养,激励优秀中医药人才脱颖而出,2007年举办了系列表彰活动,得到了中医药工作者们的一致好评,在行业内外引起了极大反响。

(1)评选全国中医医院优秀院长

为了促进中医医院管理水平的提高,我会组织开展了全国中医医院优秀院长评选活动。经过评审专家的最终审核,共评选出全国中医医院(含中西医结合医院、民族医医院)优秀院长180人。为广大中医药工作者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提供了难得的机会,为提高中医医院的科学管理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

(2)组织全国首届中医药传承高徒奖评选活动

为了更好地继承名老中医药学家的学术思想,做好中医药传承工作,与广东省中医院合作开展了‚全国首届中医药传承高徒奖‛评选活动,对丁义江等146位名老中医的高徒进行了表彰。卫生部副部长王国强亲临会场为获奖代表颁发了证书,并作了重要讲话,给予广大中医药工作者以极大的肯定和鼓舞,在行业内产生积极影响。

(3)表彰‚全国首届杰出女中医师‛

为了推动全国女中医师积极投身中医现代化建设,培养和造就女学科带头人,开展了‚全国首届杰出女中医师‛的评选活动,并在‚2007(亳州)中医药发展论坛‛上为93位女中医师颁发了证书,来自全国各地的近300余名优秀中医药工作者参加了会议。

(4)表彰全国首届中医护理先进集体 2007年9在浙江省宁波市召开‚全国首届中医护理先进集体表彰大会‛。授予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等121家单位‚全国首届中医护理先进集体‛的荣誉称号。近300余名全国各地的中医护理工作者参加了会议。

(5)‚名院共建、名医培养活动‛启动仪式暨‚拜师大会‛ 12月与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联合举办了‚名院共建、名医培养活动‛启动仪式暨‚拜师大会‛,应邀前来带徒的12位国内骨伤界著名的专家均到会参加了大会。本次名师带徒培养周期为3年,学员们将采用‚定期会面、口传心授‛和‚异地传书、答疑解惑‛等方法拜师学艺,把名老中医的丰富经验进行整理研究,综合集成分析,掌握规律,使名医经验得到升华。

(四)科普工作 1.科普宣传

我会发挥自身优势,通过开展科普讲座、健康咨询等多种形式,参与配合‚中医中药中国行‛活动。

(1)组织中医药科普专家在具有‚小百家讲坛‛之称的国家图书馆定期举办系列讲座,为广大中医药爱好者以及大中小学生提供了解中医、走进中医的机会和平台;

(2)组织各分会撰写高质量科普论文100篇,并在《中国中医药报》开辟专栏进行刊登,同时在《糖尿病天地》、《养生保健杂志》等学会主办杂志以及《家庭中医药》等科普杂志上设立专栏宣传中医防病治病知识;

(3)免费向农村、社区、学校发放有关健康知识、疾病防治的科普宣传材料3000余册;

(4)编辑出版科普系列丛书《中医教您一招》、《带您走进中医古籍》,为群众提供了有益的中医科普读物;(5)组织医学专家开展了健康咨询和大型义诊活动,参与群众8万人。

2.表彰全国中医药科普工作先进集体

为了表彰在中医药科普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先进集体,开展了‚全国中医药科普工作先进集体‛的评选活动。经各省市中医药学会推荐、评审委员会评审及网上公示,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等42家单位被评为‚全国中医药科普工作先进集体‛。为进一步动员社会各界关心、支持中医药事业,努力开创中医药科普工作新局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3.其他形式

(1)编纂出版国医英才系列丛书

进一步弘扬中医药这一中华民族的国粹,我会与上海中医药大学编纂出版了《国医英才系列丛书》,共分《名师与高徒》、《名医与专科》、《名家与好药》三卷,分批推出国内影响较大的部分中医药大家以及围绕他们周围群体的相关绝活,分门别类展示他们独特的仁术、绝术和人格魅力,并通过出版活动加强了学会与专家的紧密联系,增强了学会的凝聚力。

(2)出版《全国名老中医处方墨宝精萃》

为了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之瑰宝——传统的中医药处方文化,组织编撰了《全国名老中医处方墨宝精萃》,该书将名老中医的学术经验与书法艺术熔为一体,是我会为名老中医树立形象的一种尝试,也是新时期中医药书籍编撰中的一种全新的形式,目前已由华夏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

(五)科技合作

我会在坚持非营利性的基础上,深化运行机制改革,开辟多元化的筹资渠道,积极与著名企业等单位进行密切的科技合作。如与河北以岭医药集团、南方李锦记有限公司等知名企业开展了密切的双赢合作,扩大了学会的影响。

(六)奖励

中华中医药学会目前设有科学技术奖、李时珍医药创新奖、科普著作奖和学术著作奖。其中,科学技术奖和李时珍医药创新奖是中华中医药学会为了调动广大中医药工作者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经国家科技部批准设立的两个奖项,每年评选一次、授奖一次,在行业内有较高权威性。

1.科学技术奖

(1)2006度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颁奖大会

2007年5月,召开2006度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颁奖大会。卫生部副部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等领导为获奖者颁奖。授予一等奖7项,二等奖23项,三等奖33项,授奖人数达500余人。

(2)2007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

2007年收到各省、市、自治区中医药学会、各分会等单位推荐项目135项,参评项目的整体科研水平较高,申报人员中不仅有中青年业务骨干,还有中医药界院士和知名专家;国家‚863‛、‚973‛、‚九五攻关‛、‚十五攻关‛等重大项目占相当大的比例。这些成果代表着我国中医药行业科学技术发展的最新成就,多项研究达到国内外先进水平。评审结果将在通过常务理事会后揭晓。

2.李时珍医药创新奖

为了纪念我国伟大的中医药学家李时珍,提高我国中医药自主创新能力,经国家科学技术部批准,中华中医药学会设立了李时珍医药创新奖。李时珍医药创新奖旨在对在中医药自主创新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个人进行奖励。2007年是该奖项的首届评审,经过严格的评审和投票,最终评选出了两位李时珍医药创新奖获奖者,评审结果将于近期揭晓。

3.科普著作奖

科普作品在2005年纳入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社会公益类项目的奖励范围。为进一步普及中医药科学知识,繁荣发展我国中医药科普事业,并能够与国家奖励全面对接。中华中医药学会决定举办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普著作奖评选活动。经过严格的推荐和评审程序,评选出了获奖著作。颁奖大会于2007年9月在‚第二届全国中医药科普高层论坛会‛上召开,会上举行了隆重的颁奖仪式,共有46部著作获奖,其中一等奖5部,二等奖10部,三等奖31部。

4.国家奖励推荐工作(1)国家科学技术奖

学会每年向中国科协、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推荐优秀获奖项目申报国家科学技术奖。据我们统计,从我会设奖以来(2003年)至2006年共有14项成果获国家奖,其中有11项是我会的获奖项目。从国家奖励办网站了解到,2007年又有3项我会推荐的成果通过了评审,待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审定。为了宣传国家奖获奖者,号召广大中医药科研人员向他们学习。我会还专门建立了国家奖获奖者奖励机制,聘为‚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创新首席专家‛,2007年有六位专家获此殊荣。

(2)中国青年科技奖、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和光华工程科技奖 今年我会按时完成了中国青年科技奖、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和光华工程科技奖的推荐工作。向中国科协推荐的中国青年科技奖候选人中国中医科学院骨伤研究所张军教授和中药研究所黄璐琦研究员,已通过了评审和公示。

(七)承担政府转移职能 ⒈标准化工作 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政策法规与监督司、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的指导下,2007年我会各项工作均取得积极进展:

(1)成立全国中医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设立了全国中医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专家库,收录570名标准化专家,从中570份专家材料中遴选70位中医药、中西医结合权威专家担任委员,并筹备成立分技术委员会及工作组。

(2)制定《糖尿病中医防治指南》

2007年7月《糖尿病中医防治指南》发布会在人民大会堂召开,并已开始筹备全国范围的推广实施工作。

(3)开展《中医肿瘤常见病诊疗指南》等8个新的标准化项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拨款105万元。完成《中医艾滋病诊疗指南》等15个项目的中期审查。

(4)举办中医肿瘤、整脊等标准化培训班,培养了一批中医药标准化人才。

2.期刊工作

(1)积极落实期刊审读工作,推进编辑出版质量提高

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新闻办公室的统一领导下,承担了2007局主管中医药图书、报纸、期刊的日常集中审读工作,积极申报《中医药图书审核审读办法(试行)》、《中医药期刊审读办法(试行)》、《中医药报纸审读办法(试行)》的修订工作。

(2)统一编辑规范标准

为向学会主办的各期刊、杂志社转发了新闻出版总署‚关于印发《期刊出版形式规范》的通知‛;并协助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完成了《中医药编辑手册》的编写出版工作。进一步突出了中医药出版物自身特色,完善了中医药行业的编辑出版准则。

(3)优秀期刊评选 为提高中医药刊物质量,繁荣中医药学术交流,承办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举办的‚以岭杯‛第三届全国中医药优秀期刊评选活动,最终评出一等奖5名,二等奖10名,三等奖36名,为提高期刊质量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3.‚第八届中医药好新闻‛评选活动

为进一步调动广大新闻工作者的积极性,提高中医药新闻报道的质量,鼓励和表彰在中医药新闻宣传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优秀新闻工作者,我会承接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八届全国中医药好新闻评选活动的相关工作。积极准备相关材料,归纳整理已经报送的参评材料。目前,此工作正在有条不紊的进行当中。

(八)信息化建设 ⒈办公机关接入光纤专线

为提高学会机关的工作效率,2007年3月,学会办公机关接入了带宽为2M的独享光纤专线,使学会机关的办公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为学会的信息化建设提供了硬件保障。

⒉开发学会门户网站

为充分展示中华中医药学会的形象,更好的服务于广大会员,学会实施了门户网站的开发工作,网站将于2007年12月交付试运行。网站的建成不仅进一步提高了我会为广大中医药工作者服务的能力与水平,而且加强了学会信息公开的力度,挖掘了学会为公众服务的深度,拓宽了学会和公众实现双向互动的广度,为建设办公自动化、信息网络化、资源集成化、业务流程化的学会奠定了基础。

(九)其他

⒈开展学会首批志愿者注册登记工作

为进一步调动广大中医药工作者的积极性,增强学会凝聚力,在全国范围内开展首批志愿者注册工作。截止至2007年10月,共发展志愿者1700人,为学会今后工作的开展提供了便利。

⒉积极做好专家推荐工作

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推荐中医古代经典名方目录遴选专家的函》的精神,成立专家工作小组,并开展推荐工作,报送推荐专家名单。

三、经验体会与存在问题

回首2007年,学会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这一切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各级领导的关心和重视,离不开全体中医药工作者的团结一心、努力奋斗,离不开社会各界友好人士的大力支持。当然,我们的工作还存在诸如办公效率不高等问题。在新的一年中,学会将继续保持务实进取、开拓创新的精神,继续充分发挥党和政府与广大中医药工作者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促进中医药理论创新和技术创新,保持中医药的生机与活力。

第三篇:中华护理学会科研课题管理办法

附件一

中华护理学会科研课题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积极推动我国护理科学研究的发展,加强中华护理学会科研课题管理,提升护理科学技术水平,促进护理学科建设,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中华护理学会科研课题”包括中华护理学会与国际、港澳台地区及与其它单位合作研究的科研课题,中华护理学会承担的国家级科研课题,以及中华护理学会立项的课题。

第三条 中华护理学会负责与国际合作、与港澳台地区合作及与其它单位合作研究科研课题的总体协调工作,并承担国家级科研课题的牵头申报及组织工作。

第四条 护理科研课题立项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深入研究我国医疗卫生体制下护理改革和发展中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努力推动护理科学技术进步,为护理改革和发展的实践服务,为繁荣我国护理事业服务。

第五条 中华护理学会设立护理科研课题专项基金,面向全国择优立项,接受来自中华护理学会下属护理学会的推荐申请,公平竞争、择优立项。

第六条 护理科研课题的申报立项,应: 1.遵循国家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 2.符合医学、护理伦理原则; 3.紧密结合护理学科实际,坚持科学性、创新性、应用性、前瞻性。

第二章 组织

第七条 中华护理学会领导课题研究工作。主要职责有:制定并发布课题研究规划和管理办法;对课题的立项申请进行审议;组织学术咨询和成果鉴定。

第八条 中华护理学会下设中华护理学会科研课题评审专家组(简称“科评组”),负责课题的组织及管理工作,其主要职责是:汇集并提议立项课题选题;组织课题申报资格审查及立项评审;指导申报单位对立项课题进行过程管理;对立项课题进行中期审核;审核结题材料;向完成课题研究的课题组颁发结题证书;宣传推广课题研究成果。

第九条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护理学会受中华护理学会委托,遴选、推荐护理科研课题。主要职责包括:参与中华护理学会承担课题的子课题相关工作;向中华护理学会推荐护理科研重点课题;负责立项课题的过程管理;对课题组的研究工作给予专业指导和帮助;负责支持护理科研课题成果在本区域内的交流、推广和应用。

第三章 申报与评审

第十条 立项课题需紧扣广大人民卫生服务需求,关注现实性、应用性问题研究,探索护理科学发展新理论、新技术、新模式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鼓励跨学科的综合性、系统性课题研究。第十一条 中华护理学会指定的立项选题,以课题指南形式通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护理学会,并在中华护理学会网站上发布。

第十二条 申报评审每年组织一次,前一年第四季度受理申请、组织审批、公布立项课题。

第十三条 立项评审程序分为初审、终审和公示。

初审: 中华护理学会科评委负责对所申报课题按照指南要求进行资格审查,合格者进入终审。

终审: 中华护理学会科评委组织专家对课题的立项申请进行评审,组织召开课题立项终审会确定课题公示名单。

公示: 对通过审批的拟立项课题在中华护理学会网站上进行公示,公示期一周。公示期满无异议,经理事长办公会通过,向申报单位寄送同意立项的正式批复。

第十四条 立项课题研究成果的主要形式为研究报告,部分课题成果可为论文,特殊课题成果形式可为专著或产品。课题完成时限1-2年,少数重大项目可适当延长为3年。

第十五条 申报课题负责人应具备的条件:1)中华护理学会会员;2)正在从事护理实践、管理、教学工作;3)具有副高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学士及以上学位,或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硕士及以上学位;4)有主持省级以上课题研究的经历,能够切实承担组织课题研究的责任。

第十六条 课题申请程序:

1.根据课题指南,以护理临床、管理、教学工作中的实际问题 为出发点确定研究课题,按要求填写《中华护理学会护理科研课题申报表》;

2.申报单位须对课题负责人及课题参与者的学术研究能力和课题研究条件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报地方学会审批。审批通过后,报中华护理学会;

3.已经通过结题鉴定的课题需要申请继续滚动研究的课题,亦须履行课题申请程序。

第十七条 不能在规定期限结题并报送《结题报告》的项目,申报单位可书面提出延期申请,延期期限最多一年,报中华护理学会审批。

第四章 经费使用管理

第十八条

资助额度。中华护理学会设立专项科研基金,将根据课题的理论和应用推广价值,确定课题经费支持金额。

第十九条 获准立项的课题资助经费原则上一次核定,分两次拨款,专项使用,超支不补。前期拨款以回执为凭,拨付课题资助经费的50%,课题中期验收后拨付剩余的50%。由中华护理学会支付到获批单位银行账户。单位财务部门对课题资助经费单列财务账目,专款专用,加强代管和监督。

第二十条 课题经费的使用须符合国家有关财务制度以及本单位有关规定,按计划自主支配课题经费,严禁挪用。课题经费专款专用,其使用范围主要包括:科研业务费(专家咨询费、差旅费,调研和学术会议费,资料、论文版面费和印刷费,文献检索、入网等信息通 讯费,学术刊物订阅费等)、实验材料费(原材料、试剂、药品等消耗品购置费、标本、样品的采集加工费和包装运输费等)、劳务费及管理费(不得超过资助经费20%)。

第二十一条

依据相关财务规定严格使用经费,在提交《中华护理学会科研课题鉴定申请表》时,应同时提交经费预算决算表,不提交者按撤项处理或不予鉴定。

第五章 课题研究进度管理

第二十二条

立项课题实施实行课题承担者负责制,课题负责人按本《办法》有关规定和管理部门的要求,在规定期限内签署《中华护理学会科研课题研究合同书》,按计划进度和质量要求完成课题研究任务;课题计划中期向科评委提交课题中期报告。

第二十三条 科评委对课题承担者立项课题进展情况进行检查、督促和指导,审核中期报告,并协调解决研究中存在的困难。

第二十四条

有下列情况之一者,课题负责人须提交书面申请,并经所在单位同意,报学会审批。

(一)变更课题主要负责人;

(二)变更课题名称或研究内容做重大调整;

(三)变更课题最终成果形式;

(四)变更课题管理单位;

(五)课题完成时间延期;

(六)通讯地址、电话、联系人等情况变动;

(七)申请撤销课题等;

(八)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第二十五条 凡立项课题研究中发现有以下情况的,科评组可提出报告,经理事长办公会批准,中止或撤销其立项课题。

(一)违反国家法律、卫生计生委有关规定及医学护理伦理原则者;

(二)有剽窃和弄虚作假行为者、与课题设计不符或学术质量低劣;

(三)到期不能完成;

(四)严重违反财务制度者等。

第二十六条

凡被中止或撤项的课题,均不再拨付课题资助经费。

第六章 成果鉴定和结题

第二十七条

为保障立项课题研究成果质量,凡以中华护理学会名义立项的课题最终研究成果须进行鉴定,通过鉴定后予以结题。成果鉴定必备的文件有:课题申请书复印件、研究成果原件及必要的附件、成果被决策部门采纳或在相关领域应用推广情况介绍等。

第二十八条 成果鉴定由科评委负责组织,采用会议鉴定或通讯鉴定方式进行。成果鉴定形成的鉴定结论书要对选题意义、主要观点、创新性等做出客观、公正和科学的评价。课题结题等级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会议鉴定程序及通讯鉴定程序由科评组另行规定。

第二十九条

最终成果通过鉴定,颁发《中华护理学会科研课题 结题证书》。

第三十条 凡有下列情况之一者,课题负责人及单位3年内不得申请中华护理学会科研课题:

(一)成果鉴定未通过,并在6个月内进行修改仍未通过;

(二)在规定时间内和延长期限内没有完成课题;

(三)第二十六条规定情形的。

第三十一条

经鉴定合格,由中华护理学会印制学会成果专集,主要研究成果需在中华护理杂志社系列刊物(含增刊)上发表。

第七章 成果署名与发布

第三十二条

凡以中华护理学会名义立项的课题,其通过结题的最终成果,中华护理学会有优先使用权。在向有关决策部门报送,或正式发表、出版时,应在醒目位置标明“中华护理学会科研基金资助课题”字样。中华护理学会委托完成的课题的成果归属中华护理学会。

第八章 附 则

第三十三条

本办法解释权归中华护理学会。

第四篇:中华护理学会入会申请书

中华护理学会入会申请书

尊敬的云南省玉溪市护理学会领导:

我来自华宁县第一人民医院,我志愿加入中华护理学会。自参加工作起我就深刻的认识到作为护理工作者肩负的崇高使命,时刻以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对待每一位患者,做到举止、态度和蔼,急病人所急,想病人所想。中华护理学会在我心中是个神圣的名词。向上,她反映了护理工作人员的不断进取的工作精神;向下,她传达了护理工作人员应当遵守的规章制度和工作要求;向内,她组织护理工作人员进行培训,不断提高工作素质;向外,她不断发展学会事业,积极与国际行为医学的交流与合作,提高学会影响力。桥梁和纽带作用是学会存在的基础;自我锻炼,提升自我素质的意义是学会不断发展的动力源泉。所以我希望成为一名学会成员。

如我能加入,我必将严格遵守学会的章程,履行学会成员的相关义务,积极参加学会组织的活动,并将进一步加强自身修养,努力提高和完善自身的素质,时时要求自己“高度负责,严谨认真”地工作!请相信我,考验我,接受我。我不会令你们失望!

此致

敬礼!

申请人:

年月日

第五篇:中华诗词学会(定稿)

中华诗词学会

李治

李治,1977年生,湖南长沙人。

圖騰

圖騰兀兀楚江東,四望雲山一片楓。岣嶁遗碑昭八極,湘流無語過千篷。

有苗鼙鼓蒼梧冢,问鼎諸侯竹帛空。皓月如煙籠故國,金鐘未歇又秋蟲。

“金鐘未歇又秋蟲”,真代有传人也,结语馀韵不尽。此图腾不是彼图腾,懵懂者试往“楚江东”一朝,或有顿悟。阿弥陀佛!

高松

高松,网名殊同,辽宁抚顺人,在北京从事管理咨询工作。

我亦好歌亦好酒

我亦好歌亦好酒,唱与佳人饮与友。歌宜关西铜绰板,酒当直进十八斗。摇摆长街笑流云,我本长安羁旅人。丛楼参差迷归路,行者匆匆谁与群。幸有作文与谈诗,寥落情怀有君知。负气登楼狂步韵,每被游人笑双痴。幸有浩然共蹴鞠,轻拨慢扣自欢娱。七月流火无眠夜,同向荧屏做唏嘘。幸有彩云喜香山,兰裳桂冠共游仙,说来红尘多趣事,笑声惊动九重天。幸有晓艳能操琴,玉葱手指石榴裙。止如高山流如水,流水溯洄桃花林。红衣佳人白衣友,朝与同歌暮同酒。世人谓我恋长安,其实只恋长安某。

遍数知交,细描同好,各色人物呼之欲出;较《饮中八仙歌》别具一般情彩。结尤见磊落。

故乡

路向天之北,苍然见故乡。山高灯火矮,夜静小街凉。新雪柔如乳,繁星亮似糖。香甜人入梦,梦不过南墙。景物清幽,情感朴实。后四手法颇新:入得“香甜”之梦,始见五、六两喻无理而妙。

罗坚

罗坚,祖籍湖南湘乡。现居美国芝加哥。

香山看红叶

日暮香山冷,秋深鸿雁稀。愿随飞鸟去,直过洞庭西。一缕离愁,由红叶勾起:“愿随飞鸟去,直过洞庭西”。乡思乡情,百写不穷,百读不厌。

早春

二月春风里,新芽序柳丝。柳丝柔可折,不解赠伊谁。春风杨柳,本寻常之物,着一“序”字楔入前人空档,顿觉通篇生色。

沈永福

沈永福, 1963年生,现居秦皇岛。大学文化,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后浪诗社社员。

春日即景

春光漠漠弄晴柔,满院奇花竞不休。最是落红情未已,又随风舞上枝头。

“又随风舞上枝头”,“落红”不甘寂寞若是,真与不在位犹思谋政者类。此“情”不已,天下难安。陈永正

陈永正,号沚斋,1941年生,广东茂名人。中山大学古文献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著有《沚斋诗词钞》、《诗情如水》、《岭南书法史》等二十余种,诗风厚重古朴,既承传统法乳,又富时代精神。各体兼擅,尤长五言。笔锋所向披靡,卓然当代一大家。

南园 兵气严城满,南园且一来。流红秋在水,迟月夜低台。径仄欲何往?禽惊还自回。所思渺不见,徙倚有馀哀。“兵气严城满”,情势紧张若是,“南园且一来”,思有所避也。看他淡淡道来,满腔忧愤,恍若地底潜流,来回涌动,却不作火山爆发。此诗家驭气法也,修为不到,焉能有此?尝见有一类人,每有所感,辄起高腔,往往似空山炮仗,一响之后,便归寂然,底气不足,终不得作雷霆一震。使其读沚斋,不知作何感想?颔联借“流红”、“迟月”二物事寓情,倍深凄婉,句法亦颇独特。“径仄”、“禽惊”二句,隔山呼应开篇,见避无可避而又不得避之两难境地。结尾关念所思,有“死别已吞声,生别常恻恻”之慨。此诗作于“文革”初期,“兵气”当有特指。

孤桐

叶大时时落,风高面面吹。无枝胡不死?百尺恐非宜。自诩巢丹凤,何堪到井泥。伐之吾曰可,岂畏世人嗤。少陵欲斩千竿“恶竹”,沚斋欲伐一株“孤桐”,古今贤哲,用世之心何其相似乃尔!“孤桐”者,某一类“孤家寡人”也,听其“自诩”,便知其虚伪本质。伐之,先生曰“可”,我亦曰“可”。世人有曰“不可”者乎?有之,必是“孤桐”同类。

锯解令

可怜消受昨宵风,又立尽、今宵冷雨。知君不肯便轻来,更不管、有人最苦。

短书又附。料得明宵又负。明宵纵负我仍来,共路树、悄然尔汝。

一往情深,义无反顾。痴得可爱,痴得可敬,更痴得可歌可泣。

西樵

夜雾伏山脚,朝来腾作云。我行山外路,欲访云中君。青鸟将安适?微音竟不闻。眷言忽日暮,灵雨正纷纷。苍莽有古意,是真不受格律缚束者。看他笔端一气流转,具长江入海之势,此等气象,惟盛唐有之,中晚唐人亦须逊他一筹,何况今之学步为诗者。此等诗,吾真不敢读,读之,愈觉当今诗人之少也。

日暮

日暮鸳鸯不共飞,桃根独出渡江时。小楼同听新秋雨,好语先瞒此夜悲。

未必有缘休恨短,若教成梦愿醒迟。风怀谁道销难尽,话到初逢掩翠帷。

意近义山《无题》,颔联空阔,虽略取放翁,却得少陵法度,如“永夜角声悲自语,中天月色好谁看”之类。颈联句法极活,涵泳亦深。

得寐

微灯到帐水纹轻,风住深窗不自明。得寐定添颜色好,无忧真愧梦魂清。

叶鸣千种非前日,身在三年即隔生。缱绻残宵仍伏枕,馀香未散已忘情。

以“得寐”为幸,必有令其不能入寐之困惑在,此种困惑,从“身在三年即隔生”句可测知一二。

钟落潭忆梅

十年江国见华枝,过眼如云总自持。此夜满潭微月荡,到无寻处始相思。

通篇围绕一“忆”字做文章,然其着力处只在结句。“到无寻处始相思”,这“相思”便了无益也。诗人之意,或在告诫人们,凡事须珍惜眼前,切勿以“过眼如云总自持”自欺也。小中见大,平中见奇,非具大智慧者难作如是观。

下载药学会、中华护理学会、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国中西医结合word格式文档
下载药学会、中华护理学会、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国中西医结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华诗词学会

    中华诗词学会 郑晓京咏菊菊花偏有傲霜枝,独立秋风瑟瑟时。谨抱贞心香彻骨,漫舒柔袖玉凝肌。妖桃艳李焉能解,浪蝶狂蜂岂令窥。更再无花君此去,只留高韵入酬诗。王政佳诉衷情·寒......

    致辞-中华中医药学会(优秀范文五篇)

    附件3. 会议日程 2016年7月8日(周五) 中华中医药学会介入心脏病学分会2016年第一次常委会 一、增补部分委员 二、确定2017第三次全国中西医介入心脏病学论坛时间与地点 时间:20......

    中国药学会

    中 国 药 学 会国药会[2011]111号 关于推荐2012年中国药学会科学技术奖研究项目的通知 本会各专业委员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副省级城市药学会: 中国药学会科......

    2014征文通知—中华护理学会中医、中西医结合护理专业委员会(合集)

    中华护理学会中医、中西医结合护理专业委员会 2014年征文通知 中华护理学会全国中医、中西医结合护理学术交流会议将于2014年4月在河南省郑州市召开,现将征文内容及有关事项......

    中华医学会、中华护理学会、中华医院管理学会:

    全国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文件 全继委发 [2010] 04号 关于公布2010年中华医学会等 第二批Ⅰ类学分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的通知 中华医学会、中华预防医学会、中华护理学会、中华口......

    护士守则(中华护理学会制定2008)

    护士守则 前 言 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对《护士条例》,为全国护理工作者提供护理伦理及执业行为的基本规范,中华护理学会组织专家,在借鉴国内外经验和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订了......

    中华护理学会科技奖奖励办法(大全)

    中华护理学会科技奖奖励办法 (讨论稿) (1992年5月 中华护理学会第21届常务理事会第2次会议第一次审议通过) (2008年5月12日中华护理学会第25届常务理事会第2次会议第二次审议通过......

    中华护理学会科技奖奖励办法

    广东省护理学会科学技术奖奖励办法实施细则 (2015年1月28日经广东省护理学会理事长办公会审议通过)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做好广东省护理学会科学技术奖励工作,保证广东省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