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苏轼词三首[范文大全]

时间:2019-05-14 00:51:3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七年级语文苏轼词三首》,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七年级语文苏轼词三首》。

第一篇:七年级语文苏轼词三首

苏轼词三首

苏 轼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反复诵读,体会苏轼词语言上的美感。

2.简要了解苏轼词的多样风格和乡野之美。

3.感受苏轼词中的豪迈气势、哲理意味。【课文提示】

1.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谥文忠。他生活在号称“百年无事”的北宋中叶,出身于颇有文化修养的家庭。儒家思想和佛老思想,矛盾而统一地存在于他的世界观的各方面。

2.苏轼是我国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作家之一,是北宋大文学家、书画家,其作品体现了北宋文学的最高成就。苏轼散文同韩愈、柳宗元、欧阳修并称,是欧阳修之后北宋文坛的杰出领导者,“唐宋八大家”之一。

3.苏轼词作打破专写男女恋情、离愁别绪的旧框,扩大题材,提高意境,形成豪迈奔放、坦率开朗的浪漫主义风格,创立了豪放词派,为南宋爱国词人开先河。

4.《江城子》词牌名,取自五代欧阳炯“如西子镜,照江城”;又称《江神子》《村意远》《水晶帘》。前、后片各七句,共70字;两片均于第1、2、3、4、7句押韵,用平声韵。

《定**》词牌名,原唐教坊曲名;又称《定风流》《定**令》。前片五句,后片六句,共62字;句句押韵:前片1、2、5句和后片3、6句押平声韵;其余六句押仄声韵。【正音正字】写出下列汉字的拼音,记住每个字的书写要点:

擎qíng

貂diāo

蓑suō

峭qiào

【朗读课文】《江城子》 【课文分析】《江城子》: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出猎对于苏轼这样的文人来说,或许是一时豪兴,但他报国立功的信念因这次小试身手而得到鼓舞,以至信心十足地要求赴西北疆场弯弓杀敌。当时西北战事紧张,西夏大举进攻环、庆二州,陷抚宁诸城。“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就是指宋与西夏的战事。

这首词上片出猎,下片请战,不但场面热烈,音节嘹亮,而且豪情壮志,精神百倍。同苏轼其他豪放词相比,它是一首豪而能壮的壮词,把词中历来软媚无骨的儿女情换成有胆有识、勇武刚建的英雄气。作者在词中抒发了为国效力疆场、抗击侵略的雄心壮志和豪迈气概。

开篇“老夫聊发少年狂”,出手不凡。这首词通篇纵情放笔,气概豪迈,一个“狂”字贯穿全篇。“狂”字,就是“豪情”的意思。“狂”字的作用是:以豪情贯穿全篇,以纵情放笔写来,以豪迈气概感染读者。《江城子》中诸多方面表现了作者的“狂”①左牵黄,右擎苍。②千骑卷平冈。③倾城随。④亲射虎、看孙郎。

《江城子》“千骑卷平冈”中的“卷”字,写出了出猎者乘马飞驰的勇武气势。词中,作者以“孙郎”自喻。“孙郎”就是孙权。曹操曾经说过:“生子当如孙仲谋!”许多古人喜欢以孙权也榜样。苏轼以“孙郎”自喻的用意是向世人表示自己像孙权一样英武有为,英雄豪气不减当年的孙权。

接着四句,写出猎的雄壮场面,手牵黄犬,臂举苍鹰,一幅出猎的雄姿,表现了猎者威武豪迈的气概。随从武士个个“锦帽貂裘”,千骑奔驰,腾空越野,好一幅壮观的场面!为了回报全城市民的盛意,词人想学当年孙权射虎一样,一显身手。作者以少年英主孙权自比,显出“狂”劲和豪兴。

以上主要写在“出猎”这一特殊场合下词人举止神态之“狂”。

下片,由实而虚,进一步写词人“少年狂”的胸怀,抒发由打猎激发起来的壮志豪情。

“酒酣胸胆尚开张”,东坡本来就豪放不羁,再加上“酒酣”就更加豪情洋溢了。过片一句,以对内心世界的直抒,总结了上片对外观景象的描述。接下来,作者倾诉自己的雄心壮志:年事虽高,仍希望朝廷能像汉文帝一样,对自己委以重任,赴边疆抗敌。那时,他将挽弓如满月,狠狠抗击西夏和辽的侵扰。

“鬓微霜,又何妨”。词人认为自己虽然鬓边添了几根白发,没有什么要紧的——不影响自己戍边杀敌。

联系上下的内容,可见这两句婉转表达了词人请战的决心。词人当年才四十岁,正值壮年之时,尚有少年狂气,意气风发,情豪志壮,作者认为区区几根白发不能阻碍自己驻守边疆、杀敌保国,盼望早日受到朝廷的重用。

“天狼”是星名,主侵掠,这里代指辽和西夏。“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三句,塑造了一个挽弓劲射的英雄形象,勇武豪迈,气概非凡,表达了词人报效祖国、抵御入侵敌人,建功立业的决心。

此作是千古传诵的东坡豪放词的代表作之一。词中写出猎之行,抒兴国安邦之志,拓展了词境,提高了词品,扩大了词的题材范围,为词的创作开创了崭新的道路。作品融叙事、言志、用典为一体,调动各种艺术手段形成豪放风格,多角度、多层次地从行动和心理上表现了作者宝刀未老、志在千里的英雄豪气。《江城子》表达作者自强抗敌的政治主张,抒发了渴望报效朝廷的豪情壮志。

《江城子》中,表现作者豪情狂态的词句是:“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表现出猎者情绪高昂、精神抖擞的词句是:“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表达作者希望得到朝廷重用,出征辽夏建功立业的词句是:“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江城子》用了两个典故:亲射虎、遣冯唐。①亲射虎,指孙权挽弓射虎的故事。表达词人要像风华正茂时的孙权那样挽弓射虎,表现词人虽然年纪不小了,却仍有少年狂气。②遣冯唐,指文帝派遣冯唐赦免获罪的魏尚官复原职的故事。表达词人虽然自己贬官外放,还是希望朝廷不计前嫌,盼望早日重用自己守边报国。【朗读课文】《江城子》 【课外作业】

1.完成“学习建议”。

2.通过图书馆、因特网,了解作者的生平和作品。第二课时

【朗读课文】《定**》 【课文分析】《定**》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

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在一个天高气朗的日子,几个朋友去郊游。正在高兴时,下起了大雨。同行的人都连连抱怨天公不作美,纷纷找地方躲雨。可是有一人却与众不同,他听着雨打竹叶声,哼着小曲,慢慢地走着。同行的人都笑他疯癫。

全词紧扣途中遇雨,写出了词人当时的感受。篇中的“风雨”、“竹杖芒鞋”、“斜照”等,既是眼前景物的实写,又不乏比兴的意味,是词人的人生境遇和情感体验的外化。全篇即景抒情,语言自然流畅,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体现了苏轼独特的审美风格。

上片,写冒雨徐行时的心境。首句,写雨点打在树叶上,发出声响,这是客观存在;而冠于“莫听”二字,作者的性格就显现出来了。“何妨”句是上一句的延伸。吟啸,吟诗长啸,表示意态安闲。词人不在乎风雨,他在雨中吟诗,甚至脚步比以前还慢,潇洒中带些倔强。“竹杖芒鞋”三句并非实景,而是作者当时的心事,也可看作是他的人生哲学和政治宣言。作者是否真的是“竹杖芒鞋”,并不重要;拄着竹杖,穿着草鞋,本是闲人或隐者的装束,虽然轻便,焉能与骑马之快捷相比?这个“轻”字分明指心情轻松,大有“无官一身轻”之意。词人认为以轻松旷达的心情面对“风雨”,那又有什么可怕的呢?

下片,写雨晴后的景色和感受。“料峭”三句,由心中事折回到眼前景。刚才是冒雨而行,虽衣裳尽湿却不觉冷;现在雨停风起,反而感觉微凉;山头夕阳又送来些许暖意。作者在逆境中看到曙光,这就是他的旷达了。“回首”三句复道心中事,含蕴深邃。“回首向来萧瑟处”,即是指回望方才的遇雨之处,也是对自己平生经历过的宦海**的感悟和反思。词人反思的结果是:“归去”。这里表达了对陶渊明退隐躬耕生活的仰慕。但是他追求的是内心的退隐;所归之处是能使他灵魂得以安宁的精神家园。正因如此,词人以“也无风雨也无晴”收束全篇,精警深刻、耐人寻味。“也无风雨也无晴”中蕴含作者心静如湖水,不在乎外在事物得失的心理状态。

自然和仕途有晴有雨,有顺境有逆境。词人始终泰然自若。“一蓑烟雨任平生”,潇洒镇静中带些抗争,也是一种执著;“也无风雨也无晴”,是对此的升华。【朗读课文】《浣溪沙》 【课文分析】《浣溪沙》

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车,牛衣古柳卖黄瓜。

酒困路长唯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

苏轼43岁时在徐州任太守。那年春天发生严重旱灾,苏轼率众到城东二十里的石潭求雨。得雨后,他又赴石潭谢雨。这首词就是在谢雨路上写的。

“簌簌”句,从枣花落到衣巾上的声音开篇,反映了一位关心人民生活的太守对雨后农村的新景象的喜悦心情。“村南”句,说明作者听得多么认真,认真细致,认真兴奋。“牛衣”句,作者换一个角度来写他对蔬菜丰收的喜悦心情。三句话,三个画面,似乎东鳞西爪,毫无联系。可是用“谢雨的路上”这条线串起来,就让人感到这幅连环画具有很强的立体感。这一组画面,不仅色彩美,而且音乐美。无论是簌簌的花落声、嗡嗡的缫车声,还是瓜农的叫卖声,都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生动地展现出农村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上片,写农村生产劳动的繁忙景象;下片,写谢雨途中的艰辛。走了一村又一村,这时已是日高天热,人也走得口干舌燥,加上酒困,睡意也上来了,不由得想起以茶解渴,以茶提神。“试问”一词用得十分讲究,既写出了作者满怀希望想讨杯茶解渴的心情,又担心农忙季节,农家无人,自己不便贸然而入的心情。“敲门试问野人家”,词到这里就戛然而止了。词人敲门的结果怎样呢?喝到茶没有?农民是怎样招待他的呢?词中未作一个字的交代,留给读者去想象,更是余味无穷。这就是古典诗词中所讲究的“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

全词有景有人,有形有声有色,乡土气息浓郁,为宋词题材开拓了新的天地。

《浣溪沙》词中有“簌簌衣巾落枣花”一句,是“枣花簌簌落衣巾”的倒装——主宾倒置,清人洪亮吉说:“诗家例用倒句法,方觉奇峭生动。”

《浣溪沙》主要表达词人为百姓安居乐业、农村风调雨顺而高兴的思想感情。从《浣溪沙》可以看出作者是一个平易近人的太守,以及他不拘小节,随遇而安的性格特征。

【朗读课文】《浣溪沙》

【思维训练】(根据自己情况,至少选做六题)

1.从《江城子》中找出有关的词句。

①表现作者豪情狂态的词句。

②表现出猎者情绪高昂、精神抖擞的词句。

③希望得到朝廷重用,出征辽夏建功立业的词句。

2.《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中的“狂”字是什么意思?它有什么作用? 3.《江城子》中哪些地方表现了作者的“狂”?

4.《江城子》“千骑卷平冈”中的“卷”字,写出当时什么场面和气势? 5.词中,作者以“孙郎”自喻。“孙郎”是谁?以“孙郎”自喻的用意是什么? 6.如何理解“鬓微霜,又何妨”?

7.“天狼”是什么意思?如何理解“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8.《江城子》表达了怎样的豪情壮志?

9.《江城子》用了哪几个典故?它们原本的意思是什么?它们分别表达了作者什么心情?

10.《定**》“也无风雨也无晴”中蕴含作者什么内心状态? 11.《浣溪沙》主要表达词人什么思想感情? 12.从《浣溪沙》,你感到作者是个怎样的人? 【课外预习】

1.读一遍《卜算子》,扫除文字障碍。

2.大概理解新课文的内容,思考“学习建议”。

第二篇:辛弃疾词三首

辛弃疾词三首

教学目标:

1.了解爱国词人辛弃疾的简要生平,理解词人在三首词中表达的感情。

2.理解作者在词中表现出的欲说还休的愤懑,壮志难酬的悲愤,以及对目标的专一追求的精神。

3.学习对比手法在表达中的运用。理解作者渲染元宵佳节热闹氛围的作用。教学重点:

1.诗人经历的不同对诗歌表情达意的影响。教学难点:

1.理解词作的意思,体会作者妙手铺排,渲染气氛的笔法。2.诗人经历的不同对诗歌表情达意的影响。安排课时:两课时

教学辅助: PPT教学课件辅助教学。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诵读三首辛词,介绍作者,学习《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教学过程:

学习导入:我们在唐诗精华单元和宋词集萃上单元认识了不少的著名诗人词人,历历可数。同学们想一想,有几位诗人词人在教材里是三首诗或词入选进课文的呢?李白,杜甫,苏轼,还有一位,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辛弃疾。

诵读三首辛词:

了解作者,知晓背景。鼓励同学在预习中查找辛弃疾的生平材料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

辛弃疾是南宋爱国词派的代表,是两宋豪放词派的代表,是宋词的集大成者。有《稼轩长短句》四卷。他流传至今的词作计有620多首,数量居两宋词家之冠。

他的词继承和发展了苏轼的豪放风格,把爱国词的创作推向顶峰,唱出了那个时代的最强音,充满着同仇敌忾的爱国热情。

同时辛弃疾也吸取婉约词的蕴藉细腻的长处,兼容众体,吸取各家之长。在以豪雄英伟之气为主调的同时,也不乏妩媚、清丽、娈婉之作,兼有俚俗幽默之调,形成以豪放沉郁为主调的多样化的艺术风格。“足以领袖一代,雄视百家”。一.《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的写作背景:

辛弃疾四十二岁时被弹劾落职,闲居信州上饶,离博山不远,辛弃疾于博山寺旁筑有“稼轩书屋”,故常往来于博山道中,这首词写于此时期的一个秋天。

辛弃疾这次落职,一直闲居十年。《词苑萃编》:“辛稼轩……负管(仲)乐(毅)之才,不能尽展其用,一腔忠愤,无处发泄……故其悲歌慷慨,抑郁无聊之气,一寄其词。”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丑奴儿》就是在这种思想支配下写出来的。

解词释句,整体感知。

1.学生朗读课文,结合课文下面的注解,感知文本的意思,教师巡回答疑。这是一首题壁词。(我们曾经学过王安石的《书湖阴先生壁》。)

这首词什么意思,哪位同学来说一说: 感悟理解赏析:

1.少年时的愁是怎样的一种愁?(结合“强”字分析)

少年时涉世未深,即使登楼,要愁也愁不出来,因而这时的愁是一种无根之愁,是做作之愁,是闲愁。勉强作诗,硬要说愁。

教师辅导:

少年,古时指青年时期,从辛弃疾的生平看,这时的他正处于金人统治区内,看到沦陷区的人们在异族的奴役之下,作为血气方刚的爱国青年,油然而生收复失地的报国之志。因而这时的愁情也是真实存在的,那就是对沦陷区人民的同情,对国土沦丧的耻辱感,这时的愁,更多是一种渴望收复中原,建立功业的志愿和动力,是昂扬而充满激情的。这种“愁”是不需要说的,去拼杀,去收复,才是少年的意愿。因而理解为闲愁或做作的愁,也许是不恰当的。2.而今的愁是怎样的一种愁?(结合相关背景知识和“欲说还休,欲说还休”来解答)

而今的愁是胸怀壮志,倍受打击,以致年华虚度,壮志难酬的愁。是一种深沉而无法解脱的愁。

3.比较少年时登楼与而今登楼的目的有何不同?

少年时登楼,是为了登高望远,抒情自己的豪情壮志。而今登楼,是为了排遣内心的悲愤之情。

4.为什么词人“欲说还休”?是什么原因使他想说却又不说了?

A.处境的残酷。统治者处处排挤、打击他,他处处受猜忌,所以有愁不想说。也可能不愿说

B.更主要的原因是,一生抱负化付与流水,鬓发苍苍,功业无成,而又没有知音,无人理解。这种孤独的愁情,跟谁诉说,说了又有什么用,这中间也包含着对南宋小朝廷的无限失望。

5.结句“天凉好个秋”采用欲吐还止的抒情法,有什么样的表达效果?

“天凉好个秋”是句闲淡的话,骨子里包含着忧郁和愤激之情。化深为浅,化浓为淡,寓沉郁之情于闲谈之中,耐人寻味。但“天凉”和“秋”却透着无比的凄凉和冷清,有力地衬托了作者无限的愁情。

6.少年和老年,哪个是主哪个是宾?

少年为宾,老年为主,少年之愁,是可说之愁,是激昂之愁;老年之愁,是无言之愁,是沉郁之愁。而这种浓得化不开,无法用言语表达的愁情,才是词人要传达的。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青玉案·元夕》。二.《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的写作背景:

《破阵子》是他的名篇之一。从题目看是寄给好友陈亮,抒发抗金壮志的。陈亮,字同甫,著名的爱国词人,和辛弃疾同属主战派,又同遭投降派的打击迫害。1182年,陈亮到带湖访问辛弃疾,一对志同道合的战友,促膝畅谈,共抒北伐壮志。之后,两人又作词唱和。本篇即作于带湖之会以后,自抒壮怀激烈之情与之共勉。解词释句,整体感知。

1.学生朗读课文,结合课文下面的注解,感知文本的意思,教师巡回答疑。

介绍小序、作者及时代背景。(请学生介绍,了解预习情况)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意思是:部下的官兵分食烤熟的牛肉,军乐队奏出雄壮的战歌。“八百里”,牛的代称。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这两句是说英雄骑着快如的卢的战马,手持狠有力量的弓箭,飞驰战场,英勇杀敌。“的卢”,良马名。据《世说新语》载,刘备在襄阳遇难,的卢载他一月三丈,脱离险境。后来用“的卢”形容善战的良马。“霹雳”,比喻响声如雷。

“了却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天下事”,指收复失地,统一祖国的大业。“生前身后名”,意谓生前死后都留下为祖国、民族建立不朽功勋的美名,字里行间洋溢着爱国激情。这两句意味着词人大功将成,调子是轻松而又大气磅礴的,使词的感情上升到最高点。

“可怜白发生”,笔锋陡转,使感情从最高点一跌千丈,吐尽壮志难酬的无限感慨,揭示了理想与现实的尖锐对立,抒发了报国有心,请缨无路的悲愤,使全词笼上了浓郁的悲凉色彩。2.感悟理解赏析

这首词作者自己说是壮词,“壮”在哪里?哪位同学来说一说: 提示:这首词题为“壮词”,壮就壮在它形象地描绘了抗金部队的壮盛军容、豪迈意气,道出了英雄的一片壮心。“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起首两句情景交融,不胜感慨。这两句紧扣“壮”字,是现实生活的写照。“醉里挑灯看剑”是现实,“梦回吹角连营”是回忆,更是理想,现实和理想一开篇就紧紧地交织在一起。“挑灯”“看剑”的举动,真切地表现了词人此时内心的郁愤。

你如何理解本词的最后一句“可怜白发生”,这句深深的叹息有什么含义?这样的表达有什么好处?

⑶三、四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了什么?

对偶。突出表现了雄壮的军营,表现了将军及战士们高昂的战斗情绪。八百里还有语意双关的含义。既是用典,又表示连营之广,阵容之壮。

⑷ “沙场秋点兵”中哪个字用得好?(分组讨论,根据词意,想像出此时的场面)明确:“秋”,写出了肃杀的气氛和作战时的季节,表现出一望无际的边塞特点。

这首词与陆游《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很相似,抒发的情感也相似。为什么会如此相似,说说你的看法。三.《青玉案·元夕》

《青玉案·元夕》的写作背景:这首词大约作于被罢职闲居期间,置身热闹之外的“那人”形象里,可能有作者自身的影子在,或者简直就是作者人格的化身。

1.学生朗读课文,结合课文下面的注解,感知文本的意思,教师巡回答疑。重点词语:

青玉案:词牌名。调名出自东汉《四愁诗》“美人赠我锦绣段,何以报之青玉案”。又名《横塘路》、《西湖路》、《青莲池上客》等。双调,六十七字,仄韵。

元夕:阴历正月十五日为元宵节,是夜称元夕或元夜。元夕赏灯,灯如火树银花。花千树:花灯之多如千树开花。星如雨:指焰火纷纷,乱落如雨。

玉壶:指月亮。

鱼龙舞:指舞鲤鱼灯、龙灯等各种彩灯形状,花灯舞动。

蛾儿、雪柳、黄金缕:皆古代妇女的首饰。这里指盛妆的妇女。雪柳饰以金钱、称“捻金雪柳”。盈盈:仪态美好的样子。

蓦然:突然,猛然。

阑珊:灯火零落稀少的样子。2.词意概说:

开头三句,重笔描写元宵夜彩灯的繁华景象。“东风夜放花千树”,点化岑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的名句,赋予新意,形象飞动,极有创意,形容花灯之多。“更吹落、星如雨”,承上句,形容烟花之盛,妥帖自然。“宝马雕车香满路”形容前往游赏元宵途中的贵族女性人群的狂欢情态。“宝马雕车”见出其华贵,“香满路”见出每个人都是盛妆浓抹。“凤箫声动”三句,写舞龙舞灯等各种歌舞表演,足见其狂欢。过片两句。从“我”“寻他”的目光出发,具体描写观赏元宵的女性人群。“蛾儿雪柳黄金缕”写她们头上的打扮,可知她们是多么尽态极妍,照应前面的“宝马雕车”。“暗香去”与前面的“香满路’’呼应。行文到此,元宵的狂欢繁华热闹景象,已经写足了。最后三句是点睛之笔。在这样的狂欢极乐的元宵节里,“我”在欢乐的人群中千遍百遍地寻找心中的“那人”都找不到,最后终于发现了她,原来她独处于“灯火阑珊”的偏僻角落。

3.词中的元夕具有怎样的特点?

提示:花灯闪亮,烟花怒放,流光溢彩,舞鱼舞龙,万人空巷,美女云集,摇曳多姿,热闹非凡。

感悟理解赏析:

这首词写元宵佳节,上阕渲染了怎样的氛围?这样写的意图是什么?下阕先写元宵佳节出游的盛装妇女,意图又是什么?

提示:风鬟雾鬓的盛妆丽人纷纷走过,却都不是其意中关切之人,分明已没什么希望了,却忽然看到,在那一角残灯下,正是自己在千千万万人中所寻找与等待的那个,原来她在这冷落之处,也似有所待。“那人”是一个自甘孤独、寂寞和不同流俗的人。“那人”是一个象征性的人物,词人对他的追求,怜其“幽独”,其实“别有怀抱”,含蓄的表达了词人自己不愿随波逐流的美好品格。

上阕浓墨重彩描写元宵节的繁华、热闹、狂欢的盛况,渲染出元宵之夜一种张灯结彩,烟花怒放的繁华喜庆的氛围,但题旨并不在这里,不是对这种“盛况”的肯定和褒扬,而仅仅是作为背景材料。实际上,作者对人们的狂欢,含有贬斥之意。词中的“那人”才是作者的褒扬对象。“那人”在作品中直接用墨不多,但她的品性,读者已可以清楚地看到,那就是:自甘淡泊,不同流俗。

词中借对元宵盛况的描写,表现“那人”自甘淡泊、不同流俗的品格,寄托了词人的理想人格——不同流俗,志怀高远,别有所求的志向。如果要揭示其中的政治含义的话,那就是不与媚敌求荣的主和派同流合污,坚持抗敌报国的正义立场。(主旨)重点研讨:学习表现手法,分析表达效果。

1.“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这两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作用?

提示:这两句都用了暗喻的修辞手法,前句把繁多的灯火比作千树花,后句把满天的烟花比作似雨点般落下的星星,极为形象的渲染了元宵之夜张灯结彩,烟花怒放的喜庆景象。2.“宝马雕车香满路”“笑语盈盈暗香去”这两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作用? 提示:这两句用了借代的手法,“香”“暗香”均是借体香来指代那些打扮得花枝招展,争相去看灯、戏耍的女子,这样写含蓄而又生动,这些女子的欢闹与下文在“灯火阑珊处”的“那人”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了后者的可贵。

赏析要点:

兼具婉约、豪放两种风格。从文本的行文方式看,与传统的婉约词并无二致。但从所寄托的内容主题看,这是关系到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深含着一股阳刚之气。这又有豪放词的特点。此词寄劲于婉,寓刚于柔,婉约其表而豪放其中。小结:爱国词人辛弃疾,他的词题材广阔、内容丰富、意境高远、风格以豪放悲壮为主,继承和发展了苏轼的豪放派词风,成为宋词杰出豪放派的代表。大家学习时要注意体会。

第三篇:词三首 教案

词三首

我曾听过一则故事,说的是古希腊的亚历山大大帝在东宫的时候,听到他父王在海外打了胜仗的消息,心中总是十分忧虑。他担心他的老子全全世界的领土都征服了,像他这样一位英雄将来就没了用武之地。

我想,紧跟着诗歌的伟大时代唐朝而成长起来的宋代诗人准有类似的感觉,唐人出征得太远了,宋人想要再有所作为,实在是太难了。他们又很聪明,便在另一个领域来展示自己的才华,这就是足以与唐诗比肩的宋词。

宋词向有婉约和豪放之分。同学们能说你所知道的婉约派和豪放派词人的名字吗?好,我们就一同来欣赏千百年来一直脍炙人口的柳永的《雨霖铃》(板书)。请同学们带着感情,自由地朗读这首词,让我们听听名家是怎样朗诵这首词的,听的时候要注意读音、节奏和韵律。

同学们听得很投入,已然沉浸在柳永的《雨霖铃》的世界里。这首词写的是一个风流才子和歌楼艺妓之间缠绵悱恻的离情,两个有情人相爱却不能相伴,真是难言之痛!

这是一总体上抒写离愁别绪的词,你认为词中的哪些句子能表达词人的这么深的离愁?你更钟情哪一句?它是怎么打动你?请同学们自由结合,讨论并交流,看能不能达成共识,“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寒蝉即秋蝉,因为生命即将完结,所以叫声凄厉,词人呢,即将和心爱之人分离,肚肠寸断,这就叫“景中有情”!

长亭,自古就是离别之地,也是眼泪倾泻最多的地方,加上暮色笼罩,无端地添了几分沉重,“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方留恋情浓,一方面舟子催发,处于欲留不能,欲走不忍,不走不行的矛盾煎熬之中,自然“帐饮无绪”。

“执行相看破泪眼,竟无语凝噎”。“凝噎”是重点,体会情感。

这是一个特写镜头:怕到的时刻还是到了,该说些什么呢?忆昨日观情,叙今朝别苦,想他日离愁?随便拈出一桩,都是说不尽的话题,那千种柔情,万般蜜意,全在那汪汪泪眼之中了,真是“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阔一空荡荡的,渺茫,这是未别的预想,楚天茫茫,渺无涯际,诗人下一程该置身何处呢?那种无奈,那种惆怅,便通过暮霭笼罩着的空旷的楚天传达出来了,这也是情景交融。

“伤离别”是一个永恒的语题,更何况是在凄凉寥落,冷清的秋天呢!“杨柳岸晓风残月”

一看这七个字,意境自然就出来了,这就是古典诗诗词中的名词连缀创设意境,这样的例子还有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愁》“枯藤老树昏鸦”温庭筠的《商山早行》“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陆游“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既言简意赅,又让人产生丰富的联想)

让我们一同来品味“杨柳岸晓风残月”中的三个名词意象!

杨柳:因为柳与“留”谐音,所以杨柳与诗人想留不成的心总吻合。

晓风:晓是指一天中的什么时候?(早晨)晨风吹到身上会有什么感觉?(凉)对!它不仅写出了外在的感觉,还写出了诗人的内心感受!

残月:苏东坡有诗“月有阴情圆缺,人月悲欢离合”,吕本中《采桑子》下片说:“恨君却似江楼月,暂满还亏,暂满还亏待得团圆是几时?”这两首诗中都把月残和人的不团圆联系在一起,这三个意象共同营造了一个令人感伤的氛围。就是这句诗,有以为画的,有以作曲的,足见其深入人心,让我们一同来想象吧:上片说无绪,但借酒浇愁,还是有些醉了;下片诗人设想别后的情景,扁舟夜发,一梦醒来,诗人置身何处呢?“杨柳岸”,这种只见杨柳袅娜,不见情人情影;只有晓风入怀,没有情人依偎;只见残月斜倚,不见情人明眸的场景,的确精警感人!“杨柳岸晓风残月,七字一出,遂绝唱千古!”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自此一别,相会难期,自是“良辰美景奈何天,绿水青山枉自多”。浩浩千里烟波,脉脉此情谁诉?飘零之感,羁旅之愁,油然而生!

刚才,我们赏析的句子有直接抒情的,如“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也有借景抒情的。“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直接抒情,情易写尽;借景抒情,绵远悠长,诗人笔下的景无一不牵愁,无一不助愁,无一不添愁,凄清的景与难舍难分的情有机地融为一体,真是“情景交融!”(板书)

再听(视时间而定)请同学们推荐咱班朗诵

刚才我们学习了情景交融的佳作《雨霖铃》接下来再欣赏一首情景交融的婉约词,姜夔的《扬州慢》(板书)我们一同来听朗诵,听的时候要细心体会词人的情感。

杜牧和扬州有着不解之缘,扬州因杜牧而色彩斑斓,引人入胜,那么,杜牧笔下的扬州到底是什么样儿呢?好,同学们齐读《游扬州禅智寺》“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写出了扬州音乐缭绕,歌声阵阵的热闹。《寄扬州韩绛判官》中“二十四桥明月夜,五人何处教吹箫”会让人想象当时扬州游人如织,笑语喧腾。

《赠别》“春风千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用美女来衬托美女,可见当实扬州美女如云,这也是一种繁华。

《遗怀》“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说明正是扬州繁华热闹才使杜牧曾经十年一梦。

显而易见,杜牧写的是唐朝扬州的盛景,回忆起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我想,在惜别之余,李白也会生出几分嫉妒吧!毕竟孟浩然是在一个繁华的季节到达一个繁华的城市----扬州!扬州实在是太美了:富贾云集,人才荟萃,美景撩人!姜白石没到过扬州,但他似乎对扬州十分熟悉,在他心目中,扬州就是“人间天堂”!

让我们帮助姜白石完成他的扬州美景图:(春风十里)红袖绿裙,轻歌曼舞,箫声笛韵;雕梁画栋,画舫兑渡,管管弦逐波。

太熟悉了,正好路过,自然会“解鞍少驻”,当然要看一看,他都看到些什么呢?请同学们看词上片,“尽荠麦青青”“废池乔木”。尽,写出了面积之广,青青:葱郁,长势良好,十里扬州路如今长满了野草了,一片荒凉,这与杜甫的“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异曲同工,以少总多,情景交融,废池乔木居然是和写景来议论,也就是“物犹如此,人何以堪?”扬州的破败跃然纸上。

接着诗人转到听觉上“清角吹寒”,寒本是天气给人的感受,但作者不言天寒,而说吹寒,把角声的凄清与天气联系在一起,使诗人的悲情自现。

面对眼前扬州,姜夔会有什么样的心理状态?因为心中象与眼前景构成的强烈的反差,诗人的愤慨与哀伤也就袒露无余了,这就是写景的妙处,只因晚了四百年,扬州便由天堂堕入地狱!也因为南宋王朝任人宰割却不思进取,由人凌侮,却不思反抗,山河破碎却依旧醉生梦死,所以扬州也只能是繁华一梦,唐朝扬州的盛景将永远成为放在姜白石心中的海市蜃楼。

同学们迅速下片,看有没有写景的句子,如果有,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仍:依旧 从前二十四桥:游人如织,笑语欢歌仿佛感染了天上的月亮,所以月有声、月暖,而今呢,一切喧闹都化为一片沉寂,月自然也无声,月冷了。

“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红芍药热烈,绚烂地绽放,是乐景却是衷情,与刘禹锡的“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一样的笔法,物是人非之感写尽了也写足了,让人不由得沉思:繁花落尽,开花为谁,一个则 出这是虚写之景!景虚情实!

《扬州慢》化用杜牧的诗,将唐朝扬州的盛景和宋代扬州的破败作对比,抒发了诗人的黍离之悲。(读书)

中国文人是含蓄的,他们似乎更愿意委婉地表情达意,例如用“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来展现内心的澄澈和平静;用“红了樱桃,绿了芭蕉”传达时光易逝的感伤;用“雕栏五彻应犹在,只是朱颜改抒发物是人非之惑”,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它们的共同特点是情和景相互渗透,情景交融,诚如清末著名学者王国维所云“一切景语皆情语也”。这也为我们今后阅读古典诗词提供了一条通道,不要轻视写景的句子,因为“景中有情”啊!

第四篇:苏轼词教案

苏轼词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掌握苏词的贡献,体会其豪放兼有执着的创作特色。能力目标:学习鉴赏苏轼的词,了解诗词教学。情感目标:体会苏轼旷达的心胸,用以指导人生。教学重点:

欣赏苏轼的词作品,感受其特点。苏轼词的贡献。

教学难点:体会苏轼心境的变化,感受儒、道、释理念在其身上的影响。教学方法:讲授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用课件打出问题)如果生活在北宋时期,你会选择出现在苏东坡的生活中吗?

新写实小说代表作家之一的女作家方方写过一篇文章《喜欢苏东坡》,弄得丈夫有些吃醋,酸溜溜地问:如果你同苏东坡活在同一时代,你是不是会嫁给他?方方回答:当然,只要苏东坡肯娶我。无独有偶,我曾将在某论坛上看到一个类似的话题,跟帖的人大多数都表示如果生活在苏东坡的年代一定要出现在东坡的生活里,不论是朋友,是亲人,哪怕是仆从也在所不惜。苏轼究竟又怎让的魅力,能够让如许多的人都为之倾倒呢?今天我们就从苏轼的词中来找寻答案。

二、词作赏析

(一)、苏轼词概述

课件:喜爱苏轼的理由之一开风气之先的词人

北宋之初,词还被称为“诗余”,因此多是游戏之作,内容无外乎是饮宴之乐、男女之情、深闺清愁,此时苏轼提出以诗为词,用创作诗的态度来写词,任何情感任何事物都可以成为词创作内容。至此的词题材内容大为丰富

苏轼的词从内容上来看大致可分为这样几类

(1)抒情词。苏轼的抒情词具有严肃博大的特点,具体包括从政之情、爱国之情、怀古之情、人伦之情等。

(2)咏物词。苏轼词中约有30首咏物词。他的咏物词形神兼备,富有寄托,代表作有《卜算子》(缺月挂疏桐)(此首以课件打出)和《水龙吟》(似花还似非花)等。

(3)农村词。苏轼的农村词约有10多首,代表作为《浣溪沙》五首,时作者在徐州任上。

苏轼的词风格上也独树一帜。北宋年间,词人大多推崇柳永,创作风格上多是婉约之风,声韵绵软,词句香艳,而苏轼打破了词为艳科的藩篱,先后创作了《江城子·密州出猎》《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念奴娇·赤壁怀古》等作品,创立了豪放派,为香软的词坛带来了一阵雄壮之风

苏轼的词作中也有婉约风格的作品,并且在数量上占有绝对多的比例。但苏轼的婉约之词也与当时词坛盛行的婉约之词不尽相同,这些词感情纯正深婉,格调健康高远。

(二)、具体分析

苏轼魅力之二:豪放中的手足情深

1、《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1)课件播放朗读录音

(2)简要介绍背景以及苏轼与弟弟苏辙的感情(3)具体分析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这两句是从李白《把酒问月》“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化用而来,李白诗与苏轼词又有什么区别呢?

苏词语气上更为关注而迫切。

李白诗强调问天的是“我”,给人有第三人在场的感觉,显得比较潇洒。苏词强调问的是“天”,显然是对月独饮,更有孤寂之感。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三句表现词人什么样的心路历程?

欲„„又恐„„表现作者的矛盾。

写作者想高蹈遗世,又觉得天上非理想之所,内心深自彷徨。传达出此人在

出世与入世之间的彷徨抉择的心路历程。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词人在入世与出世间彷徨,那么他最终做了怎样的选择?

倾向与入世

神仙人间也可做得不一定非要上天。

下阕“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低”字能否换成“窥” 学生各抒己见,有觉得窥好,窥字拟人化,有生气。画面感觉生动。一个低字表明月将要落山,说明“无眠”是整整一夜,反映“无眠”的程度之深。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解释一下“何事”“长向” “何事”为什么,“长向”总是在。

此句化用石延年诗:“月如无恨月长圆”,与石诗有何不同?

石认为月亮是有感情的,苏轼反其道用之。更显其内心的痛苦与执著。至此两句,苏轼的执著与痛苦已经达到顶峰,接下来他是怎样突破思想与情感的枷锁的呢?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4)本词通篇咏月,月是词的中心形象,却处处契合人事。在月的阴晴圆缺中,渗进浓厚的哲学意味,本词意境虚虚实实:文字在幻想与现实中穿梭,思绪在天上与人间中徘徊。孤独的作者终于求得出路:离合的悲欢,政途的苦闷,只可借自宽自慰来消解,只能旷达的一笑而过。

2、《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指导学生完成)喜爱苏轼的理由之三:伉俪情长 通过读来体会苏轼的深情(1)范读(2)介绍创作背景

苏轼十九岁娶十六岁的王弗为妻,婚后二人琴瑟相和感情甚笃。据记载,在一个正月夜里,王弗见庭前梅花盛开,月色清朗,对苏轼说:“春月胜与秋月。秋色让人惨凄,春月令人和悦。可召清高之人饮此花下。”东坡听了高兴地说:“此乃诗家语也。”王弗贤淑端庄,曾对苏轼的事业、为人处事进行过多次有识

见的告诫、嘱咐。可见王弗生前,不但是苏轼生活上的伴侣,而且是文学上的知音,事业上的贤内助。可惜天妒良缘,红颜薄命,王弗二十七岁时就谢世了。这对诗人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公元1075年,东坡来到密州(今山东诸城县),这一年正月二十日,他梦见爱妻王氏,便写下了这首传诵千古的悼亡词。此时诗人四十岁,其妻王弗去世整十年。题目上“乙卯”,指的就是这一年。

(3)自由朗读(两分钟)找出自己喜欢的词句和费解的词语(4)分组讨论,提出问题:喜欢的诗句、费解的诗句。(5)各小组将讨论结果公布,相互交流。可能被提出的诗句 不思量,自难忘

“不思量”不是真的不去思量,而是因为相思实在太苦,太伤人,故而不敢思量,但结果却是“自难忘”。“不思量,自难忘”,写生者对死者的思念。“不”初看自相矛盾,仔细领会,却是诗人的更深一层的情怀。说不思量,即是思量。因为这种思念,不一定是一种有意识的每时每刻的思念,也是一种难以中断的无意识的思念,所谓“此情无计可消除,所谓“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这一叙述的跌宕,更显出思妻之情的深沉。

尘满面,鬓如霜

这十年,正是围绕王安石变法,革新派与守旧派的斗争愈演愈烈的时候。苏轼被卷进了这场漩涡之中,身不由己,宦海沉浮,不断地放外任,左迁,流徙,历尽苍桑,备尝艰辛,已是“尘满面,鬓如霜”了。“为伊消得人憔悴”不仅是大地上的灰尘,也是岁月的风尘、情感的风尘,“鬓如霜”是艰难苦恨烦霜鬓,是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夫妻相见,自有万端感慨;万语千言,从何说起呢?语言又是那么的笨拙和苍白啊。还是让他们流泪吧,就让那又惊又喜又忧又痛的泪水痛痛快快地流淌吧。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旧时之景,今日之伤,在明知不可能的梦境中得到团聚的满足。梦境之惊更反衬现实的无奈与凄凉。

(6)小结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是铭心刻骨的至情,也是全篇的核心。“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自己身陷政治波折,衰老不堪,面对妻之坟,纵有前言万语,却是喉咙哽咽。此刻的苏轼,情感深处的脆弱也通过词风流露出来。

(三)苏词特色小结

东坡先生以其充溢之天才,复益之以儒家善处穷通、道家逍遥齐物、佛家随缘而适之学,始能成就其潇洒超旷之词风,对世事变幻,泰然处之。近人叶嘉莹以为「其写儿女之情者,是用情而不欲为情所累,故当观其入而能出之处;其写旷逸之怀者,则又未全然忘情于用世之念,故又当观其出中有入之处」,此言可谓深得苏词之三昧矣。

三、总结

经过对苏轼词的学习我们可以明白为什么那么多人都说如果与苏轼同时代哪怕为仆为奴也要生活在他的生活之中。作为文学家,他的光芒不让李白杜甫;作为兄长,他与苏辙手足情深;作为丈夫,他真心诚意的怀念着妻子。当然,东坡的魅力远不只这些,他是忠君爱国的臣子,是勤政爱民的官员,是忠实诙谐的朋友,他是书法家是画家是美食家是酿酒师,当然,最重要的是他无论在天上还是人间无论处于顺境还是逆境都是乐观逍遥的神仙,人间的神仙,比神仙少了一份高不可攀,比凡人多了一份旷达超然。这也许才是苏轼魅力的核心所在吧。

四、作业

用课件播放《念奴娇·赤壁怀古》,学生课后写篇赏析文字,下节课上交流。

板书

苏轼词 开风气之先

豪放风格 婉约风格 水调歌头 江城子

第五篇:苏轼词_赏析

班级:姓名:学号:

苏轼 《定**》 赏析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定**》 苏 轼

今天课上老师讲解了这首苏轼的《定**》,让我深有感触,随着课时的结束,我写下了这首词的赏析。

在历代文人中,苏轼无疑是一个具有传奇色彩而又历经磨难的文学家。他豁达的人生哲学、完美的人格理想、多才多艺的绝世才华,闪耀在历史的时空中。他,成了后世文人仰慕的偶像。此词作于苏轼黄州之贬后的第三个春天。它通过野外途中偶遇风雨这一生活中的小事,于简朴中见深意,于寻常处生奇警,表现出旷达超脱的胸襟,寄寓着超凡超俗的人生理想。

这首词写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三年前(1079),在新任湖州知州的苏轼,忽然被朝廷的使者五花大绑地押往京城,惊魂不定的东坡先生,就这样莫名其妙地被关进了京城的大牢。在牢中,在严刑逼供下,罪名原来是他在杭州任职时,常常写些小诗,在诗中发发小牢骚,有时表示出对新法(王安石的变法)的不同意见,有时针砭新法的流弊。而官场的群小却以此为借口,攻击苏轼“毁谤朝廷”。这就是北宋著名的文字狱——“乌台诗案”。苏轼在牢中受尽了肉体和精神的双重折磨,几近死亡的边缘。后来经多方营救,幸免一死,出狱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1080年正月,身心俱受摧残的苏轼经过长途跋涉,踏进了黄州的大地。1082年的某一天,因生活贫困的东坡先生,去看友人向官府替他要来的几十亩荒地打算自己耕种,在路上遇雨,因为没有雨具,同行皆狼狈,唯他在雨中从容不迫地行走。本是一场常见的雨,在常人看来已是习以为常,而深谙宇宙、人生之道的苏轼,却怦然心动,灵感来袭,轻轻一吟,便成了千古绝唱。

先看词的上阕,“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作者用很强烈的字眼来描绘这一场雨,所谓“穿林打叶”,意指雨的凶猛,雨点穿过树林,打在树叶上,也打在苏轼和同行者的身上,这当然是相当的狼狈了。但是,苏轼却不觉得雨的凶猛和被雨淋湿后的狼狈。面对风雨,他悠然自得,并劝同行者“莫听穿林打叶声”。任你风雨肆虐,我自坦然面对。劝同行者“何妨吟啸且徐行”,既然大自然的风雨不能改变,不如改变我们的心态,在雨中吟诗放歌,徐徐前行。为什么要在风雨中“吟啸”呢?那代表一种玩赏的心态,是在困境中,在心灵上留有一点小小的空间,让自己还有闲情逸致去玩赏。这里主要是写作者的心态、定力和持守。面对自然的风雨也好,人生的风雨也好,需要你用平静悠闲的心态,相当大的定力和持守去面对。“莫听”二字是对风雨打击的否定,“何妨”二字是对悠闲人生态度的肯定,这两句分别从否定和肯定两个方面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

在雨中行走,按照生活常态,当然是骑马胜过竹杖芒鞋,但是苏轼却说:“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这里当然不是写实,而是继续写自己当时的心态。当自己拥有平静悠闲的心态时,即使是竹杖芒鞋行走在泥泞之中,也胜过骑马扬鞭疾驰而去。这里还隐含了两种生活的对比,一种是竹杖芒鞋的平民生活,一种是肥马轻裘的贵族生活。在历经了政治上的风风雨雨后,苏轼越来越认同这种真真切切、平平淡淡的平民生活。“竹杖”、“芒鞋”是苏轼用来表达平民生活的重要意象,在其诗词中经常使用,如《初入庐山》:“芒鞋青竹杖,自挂百钱游。”《东坡》:“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寓居定惠院》:“不问人家与僧舍,拄杖敲门看修竹。”尽管苏轼是一位士人和官员,但却是一个平民艺术家,常常深入民间,并过着平民般的生活。“竹杖芒鞋”就是苏东坡典型的平民形象,也是其平民人格的真实写照。

竹杖芒鞋行走在风雨中,本是一种艰辛的生活,而苏轼却走得那么潇洒、悠闲。对于这种生活,他进一步激励自己:“谁怕?”意思是说,我不怕这种艰辛和磨难。这是一句反问句,意在强调这种生活态度。为什么要强调这种生活态度呢?因为对于苏轼,这就是他一生的生活态度,所以他说:“一蓑烟雨任平生”。“一蓑烟雨”,是说整个蓑衣都在烟雨中,实际上是说他的全身都在风吹雨打之中。这“一蓑烟雨”也象征人生的风雨、政治的风雨。而“任平生”,是说一生任凭风吹雨打,而始终那样的从容、镇定、达观。这一句简直就是苏轼一生生活的写照。他在政治上不断地受到打击,一贬再贬,晚年最后流放到了蛮荒之地海南岛。但是在精神上,他始终没有被打败,始终保持一颗鲜活灵动的心。当他被贬到海南岛,仍能够写出“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这样心灵纯净的句子。对于“一蓑烟雨”这样的意象,苏轼是非常喜爱的。他对唐代词人张志和的词《渔父》中“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这样的句子极为赞赏,恨其曲调不传,并将其改为《浣溪沙》中句子(“自庇一身轻箬笠,相随到处绿蓑衣”)入歌。

我们再看词的下阕,下阕转到写雨后的情景和感受。“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这里描绘了一个有趣而又充满哲理的画面:一边是料峭春风,作者感到丝丝的冷意;一边是山头斜照,作者感到些些的暖意。这既是写景,也是表达人生的哲理。人生不就是这样充满辩证法吗?在寒冷中有温暖,在逆境中有希望,在忧患中有喜悦。当你对人生的这种辩证法有了了悟之后,就不会永远沉陷在悲苦和挫折之中,就会在微冷的醒觉中升起一股暖意、一线希望。“山头斜照却相迎”,是对生活的一种积极观照,是一种通观,是苏轼经历磨难和打击之后,在灵魂上的升华。苏轼在他的另两句诗中,也表达这种思想:“参横斗转欲三更,苦雨终风也解晴。”意谓凄风苦雨之后也终会放晴的。

其实以上三句表达的还只是一种儒家的境界,这是一种入世的人生态度。在此基础上,苏轼进一步彻悟人生:“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归去之后,看刚才刮风下雨的地方,哪里有什么雨,哪里有什么晴。所谓风雨,所谓晴,不过是人心中的幻象而已。这里苏轼进入到了佛教所说的“无差别境界”。在佛教看来,“万法惟心所现”,世界的一切物象皆是心所幻化而出的。如果心静,世界自然清静。其实世界万物并没有什么区别,只是我们有了分别心才有了世界万象。如果我们内心进入到了无差别的境界,世界万物哪有什么分别呢?因此佛教劝人“无执”,一切都不要执着,不要被外物所系缚。成功也好,失败也好,都不要太在乎,所谓“宠辱不惊”。苏轼在这里表达的正是这样一种哲理,归去之后(可理解心灵的皈依),心灵进入了宁静的境界,再看生活中的风雨或阳光,哪有什么区别呢?都微不足道。他在此劝人既不要因风雨而担惊受怕,也不要因阳光而欣喜若狂,一切都泰然处之。这看来似乎有些唯心的色彩了,其实这是一种人生的大境界,是一种了悟宇宙、人生之后的大超越。这也反映出了苏轼的人格境界,应该说苏轼的一生基本上达到了这一境界。

下载七年级语文苏轼词三首[范文大全]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七年级语文苏轼词三首[范文大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苏轼词两首

    《苏轼词两首》素材挖掘与写作运用 素材挖掘 【素材清单】 《念奴娇·赤壁怀古》描绘了月夜江上壮美的景色,借对古代战场的凭吊和对风流人物才略、气度、功业的追念,曲折地表......

    苏轼词两首

    《苏轼词两首》教案 一、 教材 苏轼词两首选自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二单元第二课。这个单元学习宋词。本单元选择的四位词人的作品兼顾了豪放与婉约的两种风格,《苏轼词二......

    苏轼词两首

    必修4 第二单元备课人:李老师 苏轼词两首 【教学目标】 必修4 第二单元备课人:李老师 一、知识教育目标 必修4 第二单元备课人:李老师 1.继续感受、品赏词的意境、词的情韵。 2.......

    苏轼词两首教案设计

    苏轼词两首教案设计 教学目的: 1、感受、品赏词的意境、词的情韵。 2、了解不同时期词作者的创作风格。 3、了解豪放派的艺术特点,及其与婉约派的文学艺术及写作特点对比。 4......

    《苏轼词两首》教案

    苏轼词两首教学目标: 1、领略苏轼豪放雄迈的词风,初步了解豪放派词的特点。 2、体会作者写景、状物、叙事、抒情的写作手法,理解词中烘托和映衬手法的运用。 3、体会词中流露......

    《苏轼词二首》教案

    《苏轼词二首》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能力教育目标】 1、了解苏轼的生平思想及豪放词风。 2、诵读、品味关键词句,体会诗词的意境。 3、比较阅读感受苏轼豁达豪迈的精神之美......

    苏轼词两首教案

    苏轼词两首之《念奴矫·赤壁怀古》教学设计语文组 董铁楠 教学目标 1.继续感受、品赏词的意境、词的情韵。 2.了解不同时期词作者的创作风格。 3.体会词人丰富的思想感情和旷......

    苏轼的农村词

    《浣溪沙》 徐门石潭谢雨道上作五首。潭在城东二十里,常与泗水增减清浊相应。 【其一】 照日深红暖见鱼,连溪绿暗晚藏乌。黄童白叟聚睢盱。 麋鹿逢人虽未惯,猿猱闻鼓不须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