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安徽行政区划调整大构想
ctrl+alt+a,出现彩色箭头。截图,然后点右键保存!
前提是必须登录你的QQ.安徽行政区划调整大构想 安徽行政区划大构想 安徽省财政厅课题组
在编辑此文之前,编者采访了该报告的主要执笔人。课题组成员一再强调,调整行政区划并非财政部门的职能,而此项研究仅仅表明,他们是以研究者的身份提出设想与建议。
据介绍,酝酿这份报告的理论支点是区域经济发展与行政区划的内在关联性。他们认为,为顺应区域经济发展态势,尤其是在现阶段区域经济发展还需要依托政府大力引导和强力推进的情况下,积极创造条件,适时调整行政区划,就显得尤为必要和迫切。
而直接促成这项课题出炉的现实原因是源于以下几组对比:一是与全国和华东地区及周边各省相比,安徽的地级市个数相对较多,地级市所辖县个数较少,财政用于行政管理成本支出较大。如果按照全国市均管辖8.6个县来计算,安徽应设置地级市12.3个,比现行17个要少4.7个。根据安徽省2001年财政预算内支出水平测算,4.7个地级市行政成本比周边省份多支出8.27亿元。二是安徽省行政事业单位机构数较多,2001年为61760个,居全国第4位。三是安徽省行政事业单位人员较多,2001年,全省行政事业单位职工204万人,居全国第11位。这几组对比的结果显示出:安徽省的行政管理幅度过小,行政管理成本偏高。那么,解决这一问题的出路何在?在经过实地调研,广泛征求了北京、上海等地的专家意见的基础上,课题组成员最后形成了“减少层次,扩大幅度,强化中心,合理布局,形成层次合理、结构优化、功能完善的行政区划体系”的安徽行政区划调整的总体思路。
应该说,近几年安徽省大力实施的科教兴皖、大开放、城镇化和可持续发展等四大战略,有力地提高了全省综合经济实力,省委、省政府相继实施的合肥现代化大城市建设、“两山一湖”旅游开发、皖江地区开发开放、加快皖北地区经济发展等也取得了积极的进展,“马芜铜”等经济圈的规划,为安徽省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但是,也要实事求是地看到,与区域经济发展相比,现行行政区划显得过于分治,影响了社会资源综合要素效应的发挥,引发两者冲撞不断发生。社会各界要求调整行政区划的呼声较高。为此,本课题在对安徽省行政区划历史沿革进行剖析的基础上,着重从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角度,对安徽省行政区划调整提出设想和相关政策建议,以利于安徽省在探寻加快发展、富民强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上找到新的切入点和兴奋点。
建国以来,安徽省行政区划调整幅度较大。为便于分析,这里按照地域空间、行政建制、区域称谓以及管理体制的变更情况,将其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建国后至“文革”前。1949年4月,皖北全境解放,设立皖北行署,驻合肥市,辖合肥、蚌埠两个专级市和淮南矿区办事处,以及阜阳、宿县、滁县、六安、巢湖、安庆6个专区、48个县、4个县级市。5月皖南解放,又设皖南行署,驻屯溪,后迁芜湖,辖芜当、池州、宣城、徽州4个专区、芜湖1个专级市、22个县、4个县级市。
1951年皖南行署迁入合肥,与皖北行署合署办公,1952年撤消两行署,成立安徽省人民政府,省会定在合肥市,辖5个专级市、7个专区、67个县、3个县级市、17个市辖区。
到“文革”前,安徽行政区划为5个省辖市(合肥、蚌埠、淮南、马鞍山、濉溪),一个特区(铜陵),9个专区(阜阳、宿县、滁县、六安、安庆、巢湖、芜湖、徽州、池州),辖70个县。
由于经济建设的需要,也因为管理经验不够成熟,这一时期安徽地方的行政建制变更频繁。以屯溪为例,1953年屯溪升为省辖市,1958年降为专辖市,1959年将之划入休宁县,1961年改为屯溪镇,不久又升为专辖市,1962年又升其为省辖市,1963年又撤消其省辖市资格,并入休宁县。
第二阶段:“文革”至改革开放前。1968年,安徽省**委员会成立,各专、市、县也相继成立革委会。1971年全省专区改为地区,同年濉溪市改为淮北市,铜陵特区改为铜陵市,1972年升芜湖为省辖市,1975年又恢复屯溪市,增设阜阳市,均为地辖市。这一时期的区划调整,主要是以区划的名称变化为主,地域的变化不大。第三阶段: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安徽的行政区划又有较大变动。一是实行市带县新体制。从1983年开始,8个省辖市带了14个县,部分经济较发达的县先后改称为县级市。二是实行地改市。从1986年开始到2000年结束,8个地区全部实行地改市,标志着地区这一级省政府派驻机构正式全部成为一级政府。三是撤区并乡和撤乡并村。1991年,实行的撤区并乡工作,将全省463个区公所和3383个乡镇改并成1767个乡镇。2000年全省实行农村税费改革全面试点后,撤乡并村工作开始启动,基层政府级次和规模得到了很大精简。2003年,又启动了新一轮撤乡并镇工作。四是城市郊区改革拉开序幕。1990年,芜湖率先进行了城市郊区改革,打破了城郊界限,按照地理区位将郊区与市区进行整合和再分。合肥市也于2002年完成了城市郊区改革工作。此外,这一时期,安徽省还对局部行政区域进行了调整。如,1980年撤消池州地区,将所属县分别划入宣城、安庆、徽州三个地区。1988年安庆地区地市合并,设地级安庆市,下辖8县。同一年,又恢复池州地区,辖东至、青阳、石台和贵池市和九华山管理处。2000年,将原阜阳市一分为二,成立一个新的省辖亳州市。到2002年底,全省共有17个地级市,5个县级市,56个县,44个市辖区,220个街道办事处,1786个乡镇。
纵观安徽省行政区划的发展过程,在不同时期呈现出不同的特征。第一阶段行政区划的调整是以地理区位的“重要性”及开展工作的“适应性”展开的,如1953年,考虑到屯溪的经济、文化等因素,将屯溪市从徽州专区分离出来升格为省辖市。1956年,为适应农业合作化发展,撤消徽州专区,所辖歙县、绩溪、黟县、太平、宁国、旌德、休宁、祁门、石埭9县划归芜湖专区,屯溪市由省直辖。撤消宿县专区和滁县专区,合并设立蚌埠专区,蚌埠市为蚌埠专署驻地,属蚌埠专区管辖。将安庆市改为县级市,隶属安庆专区。同年,为适应工矿业发展,设立铜官山市(专区)和马鞍山市(专级),两市均由省直辖。第二阶段则是以政治需要为主展开的。如将专区改名为地区等,而地域变动不大,资料显示,只在1972年对芜湖市、1975年对屯溪市和阜阳市进行恢复和升格。第三阶段则是以减少层次、提高政府运行效率、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为主展开的。如1983年开始的“市带县”体制、撤区并乡以及地改市、地市合并等,均体现了行政区划调整的经济原则。这也就说明了,画地为牢式的“行政圈地”硬调整,逐渐被适应经济发展需要的体制调整所替代。这是安徽省行政区划变迁给我们的历史启示。
当前,面对全国各地竞相发展,尤其是周边发达省份纷纷打造经济圈的态势,安徽省也在积极调整经济发展布局,构筑符合安徽省经济发展的经济圈、经济带。但是,与这种区域经济发展走势相比,安徽省现行行政区划难以顺应开放性、扩张性和一体化的区域经济发展内在要求,两者的非协同性尤为突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行政管理幅度过小,不利于区域经济的资源整合和结构升级。发挥比较优势,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根本原则。资源则是安徽区域经济发展最大的潜力、最大的优势。安徽省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独特的自然、人文资源,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便捷的水陆交通资源,较强的科教资源。在全省现行17个市中,基本上都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区域资源经济格局。但是,受行政区划幅度过小的影响,安徽省经济区域行政分割现象较为突出,各地资源很难在更大的范围内流动、配置和整合,资源互补性不强,产业关联性和升级性较差,资源综合要素效应未得到充分发挥,最终也影响了各市经济发展速度。这从2001年度华东六省市级行政区划与经济相关指标的一般比较就可看出。
从表1可以看出,安徽省省辖市数量最多,但市均GDP和地方财政收入最低,市均国土面积也偏小。也就是说,安徽省行政区域尤其是市级行政区域管理幅度很小,这在一定意义上制约了市域经济的发展。因此,如何顺应经济区域一体化需要,推动行政区域一体化,将安徽省资源比较优势转化为产业竞争优势,将潜在优势转化为现实优势,则是安徽区域经济发展中需要解决的首位问题。
二、市级行政中心经济功能不强,难以在区域经济发展中起着先导作用。城市是国民经济的重心,也是区域经济的中心。城市化则是经济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志。但是,安徽省现行17个市中,六安、阜阳、亳州、滁州、巢湖、宣城等市是近10年来从原来的地区改制而来的,城市基础设施相当薄弱,工业化水平很低;合肥、芜湖、蚌埠、马鞍山、安庆、铜陵、淮南、淮北等其他城市,尽管经过几十年建设,城市得到了很大发展,但由于经济转轨进程缓慢,城市经济总量小,功能不全,辐射力弱,带动力不强,起不到应有的先导作用。从横向比较来看,安徽省与华东六省市级行政中心经济功能差距明显(具体见表2)。
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安徽前四位城市与江苏、浙江、山东等经济发达省份前四位城市经济发展差距惊人。江苏、浙江、山东等经济发达省份前四位城市不仅经济总量大、经济主导地位高(约占全省经济的1/3)、对地方财政收入贡献大(约占全省经济的2/5),城市发展空间也很大。相反,安徽省四城市经济总量只有江苏、浙江、山东等经济发达省份前四位城市的1/4,地方财政收入只有它们的1/5,国土面积不及它们的1/2,城市人口差距也很大,中心城市的带动力显然不强。根据有关人员的估计,合肥市经济辐射力仅有10公里范围。因而,大力发展中心城市,增强经济中心的先导功能,就成为安徽区域经济发展的目标取向之一。
三、市管县体制不尽合理,容易引发市域经济与县域经济间的摩擦。我国实行市管县体制的初衷是为了克服原来城乡之间相互分割的弊端,通过加强城乡之间的统筹规划,合理配置城乡生产力要素,统一组织生产和流通,调整城乡产业结构,从而加速城乡一体化进程。按照这种设想,市管县体制的实行,应该是符合市县经济发展的共同利益。但是,从安徽省实践结果看,市管县体制并未受到辖县的普遍欢迎。实行市管县体制以后,由于城市自身发展处于极化状态,城市发展不仅不能对所属县经济发展产生有效的扩散,推动城乡经济的耦合,相反,还需要县为城市发展输送资源、并承担城市发展所转嫁的城市发展成本,这为县所不满。更为重要的是,市县作为相对独立的两个行政主体,都有各自的利益归属,市为了打造中心城市,往往片面地把县当作自己的附属单位,人为地把市域经济与县域经济混为一谈,要求县的经济发展从属于市域经济发展的需要。这就容易造成市管县而不是市帮县,甚至是“市吃县”、“市卡县”、“市刮县”、“市挤县”和“市压县”,更为县所不满。其结果导致市县在经济发展中必然竞争多于合作,市域经济与县域经济摩擦也在所难免。
四、乡镇建制不合理,降低了政府管理效率,增加了行政管理成本。尽管《宪法》规定将县、乡作为我国五级政权体系的两级基层组织,但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政府职能的转换,县、乡政府的职能也主要局限在提供一些诸如维护农村公用设施、开展便民服务、办理公共事务、保障农村安全等公共服务方面。也就是说,完全可以由县一级政府独自完成的事务现在却分成县、乡两级政府去完成,导致政府运作效率低下、成本较高。近年来,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而又能起到回避乡镇行政建制这个敏感的话题,国家和省级主要采取了两大措施。一是将原放在乡镇管理的一些机构纷纷上划,作为县级有关部门的分支机构。据初步调查,目前已经上划到县以上管理的机构不仅包括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部门,还扩展到包括质量监督、工商、司法、税务、土地等最主要的执法部门,今年安徽省在和县等9个县试点的“乡财县管”改革试点,再次把乡镇财政所(农税所)上划到县财政管理。由此可见,作为基层一级政府最基本、最主要的公共事权和财权已经脱离了乡镇政府的管理范围,乡镇政府已经成为一个“空壳”。二是大力压缩乡镇规模。针对乡镇机构臃肿、人浮于事、财政供给负担加重等情况,1999年以来,安徽省在开展乡镇财政解困工程和农村税费改革过程中,大力精简乡镇机构和财政供给人员,开展新一轮撤乡并村工作。这两方面的措施虽然没有触及乡镇行政建制问题,但却把乡镇行政建制问题暴露得更加引人关注。
然,在上述几个普遍性的问题外,还存在一些个性问题。一是个别行政网络与经济网络错位。如凤阳县离蚌埠市仅23公里,离滁州市却有127公里。蚌埠市城市发展已扩散到了凤阳边界,离凤阳县城仅10公里,但凤阳县属于滁州市管辖,使得凤阳与蚌埠的经济一体化被嵌入了一道无形的屏障,阻碍了两地经济发展。再如,萧县、砀山,处于淮北市的正北边,属于淮北市的经济腹地,但两县不归淮北市管辖。二是个别行政区边界犬牙交错。如八公山分属淮南、六安管理就是市际边界上最明显的例子。三是飞地插花问题。如黄山区与黄山市区不连片,中间隔着休宁、歙县,两者相距100多公里;怀宁铜矿所在地则属铜陵市管辖。
行政区划改革是一项战略性、复杂性的系统工程。联系到安徽省实际,根据历史经验和国内外经验和模式,安徽省在进行具体行政区划改革时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一是要坚持积极改革和相对稳定相结合。要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大胆创新,慎重决策,尽量把改革方案做实、做细,最大限度地减少改革的震荡。二是要坚持方便管理与提高政府效能相结合。要根据层次———幅度关系理论,制定出一个科学的管理层次和幅度的政区结构体系,切实提高行政效能。三是要坚持行政区与经济区相协调。一方面,行政区的设置与调整必须尽可能地与经济区相协调,以便于组织经济运行;另一方面,经济区域的培育和划分也应该与一定层次行政区相对应,以便于实施经济区的规划,实现行政区与经济区两者的统一。四是要坚持合理开发与保护自然———生态资源相结合。安徽省地形地貌多样,各地自然条件和国土资源和生态环境差异很大。行政区域的划分应尽可能地考虑与国土自然———生态区域保持一致,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五是要坚持科学规划和稳步推进相结合。要在广泛、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尊重历史、顺应民意的基础上,科学论证,周密谋划,合理布局,分步实施,整体推进,保证行政区划调整工作取得实效。
根据上述指导思想和原则,安徽省行政区划调整的总体思路是:减少层次,扩大幅度,强化中心,合理布局,形成层次合理、结构优化、功能完善的行政区划体系,促进安徽省加快发展、富民强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在具体步骤上,考虑到安徽省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阶段性和行政区划改革的复杂性,行政区划调整拟分近期和远期来构想。
一、行政区划调整的近期构想
近期行政区划调整就是要服从和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总体要求,抓好中心、扩大空间,为区域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的体制环境和地域环境,激发区域经济发展新活力。具体来说,就是要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非均衡性和梯度推移性,结合安徽省城市区位、经济差异,重点抓好合肥、蚌埠、芜湖、黄山四大中心的行政区划调整工作:
1、调整蚌埠行政区划,打造皖北区域经济中心新亮点。皖北6市是安徽最大的人口聚集地,其人口总量约占全省的43%。但是,这几年来,合肥崛起、皖江开发成为安徽经济发展的主旋律,而皖北却一直游离于发展的主战场之外,使得皖北在全省经济所占的份额不高,2001年6市GDP占全省的比重不到30%。造成皖北经济发展缓慢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皖北发展缺少中心城市。也就是说皖北的振兴需要中心城市的带动。
综合比较,蚌埠则是皖北唯一能够承担中心功能的城市。蚌埠滨临淮河,京沪、淮南铁路,正在建设中的宁西铁路、京沪高速铁路,合徐、界阜高速公路等在此交汇,是目前安徽省北方最大的交通枢纽,在近代历史上也是皖北的商贸中心。近年来蚌埠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影响力减弱,但其区位优势和综合经济实力仍是皖北其他城市无法替代的。
加快蚌埠中心城市发展已成为有关方面的共识。省委、省政府在《加快皖北地区经济发展的意见》中也已明确提出要把蚌埠建设成为皖北加工、商贸、科技中心城市。目前,蚌埠经济发展已经从城区向外扩散,新城区开发、高新技术区已分别往东、西拓展至凤阳、怀远县界,但是城郊分割型的城市结构不仅阻碍了城区发展,而且也使蚌埠的整个空间发展受阻。从城区看,蚌埠市是全国为数不多的、所谓“蛋白”包“蛋黄”的“同心圆”式的传统城区行政区划结构。目前市中心三个城区的总人口为77.2万人,但土地面积仅为71.9平方公里。从蚌埠的整个空间发展看,淮河北岸为河流冲击沙质地貌,不宜进行大规模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因此,蚌埠唯有向东、西扩张,将凤阳县、怀远县纳入整体发展规划。实际上,凤阳县与蚌埠已经在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融为一体。但凤阳却归滁州管辖。怀远县虽为蚌埠管辖,但其作为独立的行政建制,发展规划难以与全市统一协调。
因此,调整蚌埠行政区划,要在实现城郊合一的基础上,将市区面积向外延伸,把凤阳县直接划归蚌埠管辖,并将凤阳县、怀远县同蚌埠相邻部分直接划为市辖区,做大做强蚌埠市域经济。
2、再造新合肥,加速现代化大城市建设。作为安徽的省会,合肥肩负着自身发展和带动全省发展的双重功能。目前,合肥成为全省综合实力最大、竞争力最强的城市。但是,合肥经济发展尚处于欠发达阶段,与现代化大城市建设的要求差距较大。2001年,合肥GDP在全国27个省会城市仅位居第18位。更主要的是,合肥经济发展的后发优势并不明显,无论是在对外交通联系、区位、吸引外资,还是在以科技等为主体的经济综合竞争力等方面。为切实体现现代化大城市的内涵,加快合肥建设步伐,必须要有大思维、大手笔,拓宽发展视野,寻求发展空间,再造新合肥。一方面,要引湖入城,营造合肥区位优势。也就是将现属巢湖市管辖的一部分划归合肥,建立合肥港,打通合肥对外交通新脉络。(巢湖市居巢区和庐江县划归合肥市)这样也有利于合肥统筹规划沿湖经济,把合肥建设成为现代化的滨湖园林城市。另一方面,要发挥科教优势,提升合肥核心竞争力。也就是要以建立中国科学城为契机,将处于合肥西、南面的属于长丰、肥西的一部分乡镇划为合肥,(长丰县撤县划归合肥两个区)再造合肥新市区,并推动中国科学城与两大开发区的技术合作与嫁接,将比较优势转化竞争优势,真正把合肥打造成国内外重要的制造加工业基地、国内重要的高新技术研究和产业化基地和教育产业化基地,为合肥经济发展增添新的增长点。再者,还可以进一步将巢湖、三河、紫蓬山、万佛湖纳入合肥管辖范围,与市区的包公祠、逍遥津、李鸿章故居遥相呼应,提升合肥旅游品位,以大旅游带动大经济,并把合肥打造成为国内重要的旅游文化基地。(六安市舒城县划归合肥)
3、实施东扩西进,将芜湖培育成皖江经济的“龙头”。皖江地区因其独特的地理优势,成为安徽经济接受长江三角洲经济辐射和产业转移最强的区位。按照区域经济发展中心理论,综合马鞍山、芜湖、铜陵、池州、安庆等市在地理、交通、经济基础、对外开放度等因素,芜湖具备成为皖江经济带“龙头”的必要条件。近几年芜湖自身的发展也充分证明了这一点。据资料分析,“九五”期间,芜湖GDP年均增长14%,财政收入和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9%,不仅在五市中增速第一,而且在全省位居首位。芜湖经济发展已经实现了新的起跳,向外发展尤其是向西的内生性扩张十分强劲。就其区位优势而言,应以西进为主、东扩为辅。东扩就是将芜湖县的一部分划为市辖区,以扩大发展空间,开发新市区;西进就是借鉴重庆、武汉、南京等地跨江而治的成功经验,最大限度利用江北岸线资源,建设物流中转基地,发展大排水、重化工等沿江工业经济。经省政府批准,芜湖市政府在“九五”规划中,就已在长江北岸规划了约40平方公里沿江工业园区,但由于长江北岸的无为县、和县归巢湖管辖,致使规划无法实施。从现实状况看,一方面,开发长江北岸需要很大投入,巢湖市没有资金实力;长江岸线资源不归属巢湖,巢湖市不能利用长江北岸的区位优势;另一方面,芜湖市不仅拥有长江岸线资源,而且可以充分利用芜湖市现有供水、供电等经济发展平台,加之芜湖长江大桥、合巢芜高速公路的修建,使其有资金、有能力、有条件开发长江北岸。近两年,中石油等一些特大型企业已与有关方面洽谈在长江北岸投资发展意向,但皆因行政区划制约,使得计划迟迟不能落实。因此,应抓住东部有关产业向中西部转移的历史机遇,尽快调整行政区划,将无为县、和县划归芜湖管辖,并将其沿江一部分乡镇划为芜湖市辖区,连同二坝成立芜湖北区。“芜湖北”这一称谓在以前就为各方面所认同。这样,有利于芜湖市统一规划、统一管理,开发皖江。
4、恢复黄山原有建制,打响“徽”字和黄山两张牌。皖南是安徽省人文、旅游资源积聚地,既有以黄山、齐云山、太平湖、九华山等为主体的自然风景旅游资源,以及牯牛降、清凉峰两个自然保护区,又有旌德、绩溪、歙县、屯溪、休宁等博大精深的徽文化资源。丰富的旅游资源不仅使皖南成为我国旅游观光休闲基地和国际性风景与文化旅游胜地,也成为皖南经济的重要支柱。而旅游资源开发应是山水与文化的交融发展,实现休闲游、观光游、文化游,才能丰富旅游的内涵,提高旅游品味,进而形成产业链条,带动相关产业更大的发展。先前,为了打黄山牌,将徽州地区改成黄山市,将旌德、绩溪划归宣城管辖,将小黄山市改成黄山区,不仅导致黄山旅游“早来晚归”现象,弱化了旅游综合效应,还导致了顾此失披,抹杀了徽韵。近来,为进一步振兴和重构长三角旅游业,国家有关部门和相关地区已开始着手研究将长三角打造成世界级著名旅游目的地,形成长三角旅游经济圈,并将黄山市纳入其中,初步形成“15+1”长三角旅游城市协作机制,并提出要利用空间上的整体性、文化上的同源性、资源上的互补性,打造旅游“金三角”,推进经济一体化。为适应形势要求,抓住发展机遇,挖掘发展潜力,真正实现徽文化与黄山的融合,打响“徽”字和“黄山”两张牌,从根本上提升旅游品位,发展旅游经济,必须对现行黄山市区划进行重新调整,取消现行黄山市建制,设立徽州市,相应调整区、县管辖范围。在构造上述“四大中心”时,需要对现行行政区划中存在的个别问题加以解决。一是将砀山县和萧县划归淮北市。淮北建市历史较早,经过多年的发展,城市辐射能力强。但淮北目前仅带一个濉溪县。由于受到地域空间的限制,淮北城市的发展在空间上受阻。将砀山县和萧县划归淮北市,既符合经济地理的原则,有利于淮北发展壮大,也有利于砀山、萧县更好地接受淮北市的经济辐射,加快自身发展。二是将寿县和长丰县北部划归淮南市,推进淮南城市产业多元化。淮南是新兴的能源城市。煤电产业一直是经济的主导产业。但是能源的不可再生性和价格的低迷,导致淮南城市经济在徘徊中前进。近几年来,淮南依靠八公山豆腐,开展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塑造城市形象,推动城市产业多元化。而寿县县城距淮南八公山区仅几公里,长丰县县城距淮南大通区也仅十余公里。将寿县、长丰县北部一部分并入淮南市后,有利于淮南统一规划,开发历史名山八公山,更有利于淮南打出更大的旅游牌,开发古寿州,以旅游带动淮南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推进产业多元化,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二、行政区划调整的远期构想
按照党的十六大报告要求和安徽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部署,到2020年安徽省基本实现工业化,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经济体系,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同时,合肥、马芜铜等地区率先实现现代化。按照这一总体要求,从现在开始,在着手对行政区划进行近期调整的同时,还要顺应形势,着眼长远,遵循行政区划演变的发展规律,减少级次,扩大幅度,谋求安徽行政区划新的布局。
1、整合市县规模。减少数量、扩大幅度是市场经济体制下行政区划发展演变的一般规律。考虑到安徽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步骤,以及各区域经济版块在功能、区位、资源、环境等方面的差异,有选择地加大中心城市的建设力度,形成若干个区域经济增长极,发挥其在安徽省经济发展中的扩张效应,显得尤为必要和迫切。根据行政区与经济区相适应的原则,对现有的行政区进行整合也实属必然。从省辖市来看,可将安徽省现有17个省辖市整合成11个左右,如撤消巢湖市,一部分并入合肥、一部分划归芜湖,将芜湖市与马鞍山市合并、铜陵市与池州市合并、淮北市与宿州市合并等;从县级来看,一方面可根据中心城市发展的需要,将中心城市的周边县改为市辖区,力争11个中心城市城区面积和人口成倍增长;另一方面,再根据规模适度原则,对一部分县进行整合,力争将现有61个县整合成40个县左右。2、取消市管县体制。为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步伐,适时取消市管县体制,真正体现管理上放权、改革上放手、政策上放活、发展上扶持的要求,赋予县级在发展县域经济上的更大自主性。取消市管县体制后,市、县在法律上平等,但在行政上实行分等。具体考虑,可以根据各自人口、经济规模等的差异而分成若干等级,各等级的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乃至干部待遇均有所不同,以强化市、县政府在发展区域经济中的责任。
3、取消乡镇建制。在做好全省乡镇区划调整的同时,以现行县级行政中心和200个中心镇为基础,对现有乡镇进行适度合并,将乡镇再次精简到1000个左右,并将其改为市、县派驻机构,承担诸如财贸经济、公共事务管理、科学文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职能。按照“小政府、大社会”的发展趋势,培育乡镇社会自主管理机构,提高乡镇社会自我管理能力,实行乡镇政府管理与社会自主管理相结合。
三、行政区划调整的预期效果 预期效果有:
一是拓展中心城市发展空间,带动全省经济快速增长。实施行政区划调整近期构想,调整市管县范围,增加四大中心市区面积。一方面,可实现安徽省行政区与经济区基本耦合,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目前制约安徽省经济整体发展的行政区与经济区非协同性矛盾。另一方面,扩大了城市用地与功能重组的空间, 使四大中心城市行政区划与城市总体规划趋势基本相一致,为实施城市总体规划清除了空间上的障碍;并将增加投资、扩大消费;增强经济实力, 提高综合竞争力;释放中心城市的物资流、信息流、人才流、资金流等有效载体作用;施展其经济、文化、商贸、交通的中心功能,使其成为安徽省经济发展的增长级,辐射周边、拉动全省,掀起安徽省经济发展新一轮高潮,加快实现全省经济跨越式发展。
这里,以四大中心行政区划调整前后相关指标对比(具体情况见表3),说明其在安徽省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从表3可以看出,实现四大中心行政区划调整目标,将使城市面积扩大四成,市区人口增加一倍,GDP 翻两番,约占全省GDP的1/3。
二是减少政府管理级次,提高政府管理效能。按照上述方案,将现行的四级制的行政区划、四级制的地方行政管理层次改为省、市或县两级制的行政区划,省、市或县两级制的地方行政管理层次。这样减少了两个行政管理层次,进一步理顺了省、市、县三者纵向行政管理关系,有利于加强省委、省政府与市县相互沟通,加大省委、省政府战略决策和宏观调控政策贯彻力度,减少决策执行过程中的偏差,推动安徽省区域经济发展。另一方面,市、县分等和整合后,各自的功能定位更加明确,使市、县政府管理的自主性和能动性大大增强,减少了相互扯皮、相互推委的现象,行政管理效能将得到进一步发挥。三是精简政府机构,降低行政管理成本。如果按照现行市、县、乡镇政府规模和支出标准,上述调整将使行政管理成本大大降低。以2001年有关统计资料分析测算,省辖市、县及县级市、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后,将降低行政管理费支出40%,节约财政资金累计达30.44亿元(具体见表4),约占全省地方财政收入16%。四是加速农村劳动力转移,推进安徽省城镇化进程。调整中心城市行政区划,整合市县规模,适度撤并乡镇,取消乡镇建制,进一步扩大了大中城市空间规模,集聚了人、财、物等生产要素,加快了大中城市和小城镇发展,促进了产业非农化,加速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增加大中城市和小城镇人口,有利于提高城镇人口占全省人口的比重,加快实现安徽省城镇化发展战略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五是重新划分职责权限,促进政府管理体制变革。取消市管县体制和乡镇建制后,省与市、县两级政府的职能要进行重新定位,权责范围要重新划分,财政、金融、投资行政管理体制要重新调整;同时,还要顺应社会经济发展趋势,进一步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创新政府管理制度。这些都为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供了强大的促动力。具体措施 当前,应该——
一、创新模式,加强协调。加快区域经济发展,不仅要做适当的行政区划调整,而且还要依据市场经济和区域经济发展内在规律的要求,创新管理模式,加强区域协调和城市间的协调。就安徽省区域经济发展而言,一些战略规划、计划和政策得不到全面贯彻落实,往往是缺乏一套协调、运作、监督的机制和机构。因此,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建议成立由省领导挂帅、省直有关部门、有关市政府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经济区协调议事机构,在组织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决策、制定、协调相关的经济政策,并监督贯彻落实,为区域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二、调整体制,完善政策。在安徽省市域经济仍处于积聚发展时期,市管县体制改革,必须从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入手,逐步把地级市行政和经济管理权上收和下放,为取消市管县体制,实现省直管市县做好必要铺垫和体制准备。一是要调整市、县体制。要借鉴浙江财政省直管县的经验,将市对县组织、人事、财政、计划、投资等方面的体制分步调整为省对县管理体制,扩大县在加快县域经济发展中的自主权。二是改革政府考核办法。采取“一强一弱”的办法,即强化区域经济开放度、合作度以及公共服务均等化等方面的考核指标,弱化追求区域经济发展数量扩张等的考核力度,促进政府职能转变。
三、强化规划,狠抓落实。安徽省一些城市尤其是一些中心城市,在城市规划方面,存在着领导重视不够、投入不足、起点较低、规划不尽合理、约束力不强等问题,与省外一些中心城市相比差距较大,严重影响了城市生产力布局和资源配置效率,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区域经济健康持续发展。因此,建议有关市政府一方面要高度重视城市规划工作,加大投入,科学论证,整体规划,合理布局;另一方面,城市规划一经人代会通过后,应按照规划组织实施。在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具有一定应变性、灵活性、包容性的同时,保证城市规划的刚性,管住该管的,减少调整的随意性,减少利益集团对群众长远利益和根本利益的侵害,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利条件。
四、健全法规,完善法制。行政区划调整必须在法律法规的框架内进行。当前我国行政区划方面的法律依据主要有《宪法》、《组织法》及《国务院关于设置市、镇管理的决定》(195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调整市镇建制、缩小城市郊区的指示》(1963年)、《国务院关于行政区划管理的决定》(1986年)等。这些法律法规基本上都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制定的,不仅法律法规的某些条款规定严重滞后,而且法律法规之间也存在矛盾,如我国政区实行五级管理、市管县(市)等。这些问题如不解决,省级行政区划调整工作将很难开展。因此,呼吁全国人大适时修订《宪法》、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法》,为地方行政区划调整提供法律依据.
第二篇:安徽行政区划大构想
巢湖三分 合肥坐大
鉅亨网新闻中心(来源:财汇信息,摘自:经济观察报)2011-08-15 09:46:06
本报记者近日多方了解获悉,安徽巢湖分拆并入合肥、芜湖、马鞍山一事,确已箭在弦上。
据巢湖市政府一位不愿具名的官员透露,国务院已正式下发关于巢湖市行政区划调整的档。根据方案,安徽省地级市巢湖市将被分拆为三个部分,居巢区和庐江县划归合肥,无为县划归芜湖,含山县、和县划归马鞍山。目前,安徽省及相关城市正在拟定人事调动方案,预计将于近期对外公布。
不过,记者采访安徽省发改委等相关政府部门,他们均拒绝对此事作任何响应。
据参与过巢湖市行政区划调整方案核心设计的专家、安徽省政府一位参事介绍,该项调整设想由来已久,过去省政府更重视政局的稳定,始终未推入实施过程。自去年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上升为国家级示范区后,如何从顶层设计的变革来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成为更具全局意义的重要课题,巢湖行政区划的调整在这样的背景下顺理成章。“此次巢湖的调整,可能仅仅是未来几年安徽省行政区划大调整的开始。”
巢湖分拆是必然
巢湖市是一个区位独特的地方,襟江而又拥湖,因而成为长江北岸的一座“鱼米之乡”。但建国以来,巢湖的工业经济始终发展不起来,经济体量与周边的合肥、芜湖、马鞍山相比,差距日益加大。
巢湖经济相对落后,也使得其自身的稳定性不足。建国以来,巢湖已经历过四次小规模的行政区划调整。
上述安徽省政府参事分析,巢湖撤销分拆是一个必然趋势。一方面,巢湖的经济体量与其管辖面积作比,是“小马拉大车”,以至于“马和车都累”。而且在周边城市逐渐形成较强的产业体系情况下,巢湖的经济发展更是受到挤压。
另一方面,安徽省地级市较多,随着“大交通”和“大城市”的发展,中心城市行政区划管理幅度过小。
据悉,本世纪初安徽省曾有过一个“T”形发展战略,试图把省会合肥,通过巢湖连接起沿江的安庆、铜陵、芜湖、马鞍山等城市,形成一个具有连贯性的经济带,但由于巢湖市的经济实力较弱,最终没有成形。
实际上,安徽省目前的“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与当年的“T”形结构有很大的相似性。
官方数据显示,2010年,皖江示范区9个城市的经济总量占全省比重超过66%,其中主要由合肥、芜湖、马鞍山、巢湖四市贡献,但巢湖在围绕着它的合、芜、马三市对比下,显得十分弱小。巢湖在四市中面积、人口均占第一位,但2010年GDP处于末位。“从目前合肥、芜湖、马鞍山的发展势头来看,都是不可阻挡的。但现实情况是,三市的发展空间略显不足,尤其是芜、马二市。相比之下,与马鞍山隔江相望的巢湖和县,基本上还是一片尚未开发的处女地。”上述安徽省政府参事分析说。
2010年1月,国家批复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成为国家级示范区,安徽省此后在总体规划下设计了江南和江北两大集中区,作为示范区的发展核心,其中,江北产业集中区的起步区就设在和县。
在皖江城市带的正式规划中,有一句提到“适时调整行政区划”。安徽省政府参事认为,和县作为皖江城市带示范区的重要落子,必须在产业上有一个快速的发展,因而依托马鞍山现有的产业基础则显得十分迫切。
合并效果大于合作 巢湖和合肥之间曾经有过合作的尝试。
2009年,安徽省召开了高规格的“加快合肥经济圈建设座谈会”,并出台《关于加快合肥经济圈建设的若干意见》。就在座谈会召开的当天下午,合肥与巢湖进行了经济圈建设的对接活动,并签署了《合肥市与巢湖市加强区域合作框架协议》。
近几年来,巢湖与合肥、芜湖、马鞍山等地在共建园区上有过一定的尝试,但来自政府、开发区、企业各方面的人士也坦言,由于行政区划的不同,小摩擦一直不断,在招商引资上各地也常发生争抢项目的事件。
上述安徽省政府参事分析,对于安徽省经济发展来说,充分利用巢湖的资源,合并的效果将大于合作。尤其是合肥经济圈加快实施,这方面的要求也日益凸显。
目前合肥经济圈面临的来自南京都市圈与武汉城市圈的双面压力。南京都市圈已把芜湖、马鞍山、滁州等城市“圈”走,且已运作数年,初具规模。在“新特区”的头衔下,武汉城市圈一体化也进展迅速。随着武汉至孝感、黄石、咸宁、黄冈4条城际铁路在武汉流芳火车站宣告动工,一个以武汉为核心、连接周边8市的“半小时铁路网”建设拉开序幕。
压力还来自长株潭经济圈。继6月长株潭实现统一电话区号后,8月,湖南开建长株潭城际铁路,以进一步拉近三市的距离。
相比之下,合肥经济圈起步比长株潭、武汉都市圈都晚。
上述安徽省政府参事认为,合肥合并巢湖部分地区后,将从滨湖时代进而实现临江发展,这是合肥经济圈的“三级跳”。
安徽省在提高全省行政效率、政府执政服务于经济发展的角色转变,也被认为是此次巢湖行政区划调整的主要原因之一。
安徽省一些受访官员称,安徽省原省委书记王金山自2002年到安徽任职后,安徽省整体的执政理念和水平有了非常大的改观。此后,合肥市曾派出主要领导到芜湖、马鞍山任职,同样也把优秀的执政理念带到了这两市。巢湖分拆给合、芜、马三市后,有利于这三市的执政经验作用于巢湖地区的经济发展。
“大合肥”猜想
上述安徽省政府参事,考虑拆分巢湖,也意在加强合肥、芜湖等中心城市的行政区划管理幅度,提高行政管理和经济发展的效率。
在2010年全国“两会”上,安徽代表团提出的第二项建议就是“关于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科学适时地调整行政区划的建议”。
代表团建议,行政区划管理幅度过小、不利于区域经济的资源整合和结构升级,市一级行政中心经济功能不强,难以在发展中起到先导作用。
合肥作为安徽省省会城市,也是最重要的中心城市,在此番合并巢湖部分地区后,“大合肥”概念呼之欲出,合肥市在向其“十二五”规划中提到“发展成为中部地区特大型城市”的目标也迈进了一大步。
合肥的现状是,所辖四个区、3个县,面积近7000平方公里,人口445万人,占全省人口比例7%。
从全国省会城市行政区划来看,剔除四个直辖市和港澳台特别区,余下的27个省会城市平均辖区、县(市)11个,平均面积13796平方公里,平均人口533万人,占全省人口比例平均12%。而合肥市辖区县只有7个,辖区县(区)差4个,面积差了将近一半,人口差90万人。
从华东地区省会城市行政区划来看,剔除上海市,余下的6个省会城市平均辖区、县(市)11个,平均面积9640平方公里,平均人口560万人,占全省人口比例平均9%。合肥市离这个平均数也有不小的差距。
从中部省会城市行政区划来看,晋、豫、鄂、湘、赣、皖6个中部省会城市平均辖区、县(市)10个,平均面积8182平方公里,平均人口550万人,占全省人口比例平均9%。合肥也没有达到中部六省省会城市的平均数。通过这些数据,有专家认为,合肥偏小,显然制约了合肥的发展。根据目前了解到的调整方案,合肥将在短期内基本实现政区面积、人口数量翻番,合肥市辖县区数量也可能会增加到10多个。
巢湖部分区域划入合肥后,合肥将建成一个环巢湖的大城市,巢湖将变成合肥市的“内湖”。调整区划后,新合肥市所辖区县达到至少10个,面积10000平方公里左右,人口800万人,人口占全省比例12%,与全国省会平均水平相仿,成为一个在全国有影响力的大型城市。
安徽行政区划调整大构想
安徽省财政厅课题组
在编辑此文之前,编者采访了该报告的主要执笔人。课题组成员一再强调,调整行政区划并非财政部门的职能,而此项研究仅仅表明,他们是以研究者的身份提出设想与建议。
据介绍,酝酿这份报告的理论支点是区域经济发展与行政区划的内在关联性。他们认为,为顺应区域经济发展态势,尤其是在现阶段区域经济发展还需要依托政府大力引导和强力推进的情况下,积极创造条件,适时调整行政区划,就显得尤为必要和迫切。
而直接促成这项课题出炉的现实原因是源于以下几组对比:一是与全国和华东地区及周边各省相比,安徽的地级市个数相对较多,地级市所辖县个数较少,财政用于行政管理成本支出较大。如果按照全国市均管辖8.6个县来计算,安徽应设臵地级市12.3个,比现行17个要少4.7个。根据安徽省2001年财政预算内支出水平测算,4.7个地级市行政成本比周边省份多支出8.27亿元。二是安徽省行政事业单位机构数较多,2001年为61760个,居全国第4位。三是安徽省行政事业单位人员较多,2001年,全省行政事业单位职工204万人,居全国第11位。这几组对比的结果显示出:安徽省的行政管理幅度过小,行政管理成本偏高。那么,解决这一问题的出路何在?在经过实地调研,广泛征求了北京、上海等地的专家意见的基础上,课题组成员最后形成了“减少层次,扩大幅度,强化中心,合理布局,形成层次合理、结构优化、功能完善的行政区划体系”的安徽行政区划调整的总体思路。
应该说,近几年安徽省大力实施的科教兴皖、大开放、城镇化和可持续发展等四大战略,有力地提高了全省综合经济实力,省委、省政府相继实施的合肥现代化大城市建设、“两山一湖”旅游开发、皖江地区开发开放、加快皖北地区经济发展等也取得了积极的进展,“马芜铜”等经济圈的规划,为安徽省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但是,也要实事求是地看到,与区域经济发展相比,现行行政区划显得过于分治,影响了社会资源综合要素效应的发挥,引发两者冲撞不断发生。社会各界要求调整行政区划的呼声较高。为此,本课题在对安徽省行政区划历史沿革进行剖析的基础上,着重从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角度,对安徽省行政区划调整提出设想和相关政策建议,以利于安徽省在探寻加快发展、富民强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上找到新的切入点和兴奋点。
建国以来,安徽省行政区划调整幅度较大。为便于分析,这里按照地域空间、行政建制、区域称谓以及管理体制的变更情况,将其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建国后至“文革”前。1949年4月,皖北全境解放,设立皖北行署,驻合肥市,辖合肥、蚌埠两个专级市和淮南矿区办事处,以及阜阳、宿县、滁县、六安、巢湖、安庆6个专区、48个县、4个县级市。5月皖南解放,又设皖南行署,驻屯溪,后迁芜湖,辖芜当、池州、宣城、徽州4个专区、芜湖1个专级市、22个县、4个县级市。1951年皖南行署迁入合肥,与皖北行署合署办公,1952年撤消两行署,成立安徽省人民政府,省会定在合肥市,辖5个专级市、7个专区、67个县、3个县级市、17个市辖区。
到“文革”前,安徽行政区划为5个省辖市(合肥、蚌埠、淮南、马鞍山、濉溪),一个特区(铜陵),9个专区(阜阳、宿县、滁县、六安、安庆、巢湖、芜湖、徽州、池州),辖70个县。
由于经济建设的需要,也因为管理经验不够成熟,这一时期安徽地方的行政建制变更频繁。以屯溪为例,1953年屯溪升为省辖市,1958年降为专辖市,1959年将之划入休宁县,1961年改为屯溪镇,不久又升为专辖市,1962年又升其为省辖市,1963年又撤消其省辖市资格,并入休宁县。
第二阶段:“文革”至改革开放前。1968年,安徽省**委员会成立,各专、市、县也相继成立革委会。1971年全省专区改为地区,同年濉溪市改为淮北市,铜陵特区改为铜陵市,1972年升芜湖为省辖市,1975年又恢复屯溪市,增设阜阳市,均为地辖市。这一时期的区划调整,主要是以区划的名称变化为主,地域的变化不大。
第三阶段: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安徽的行政区划又有较大变动。一是实行市带县新体制。从1983年开始,8个省辖市带了14个县,部分经济较发达的县先后改称为县级市。二是实行地改市。从1986年开始到2000年结束,8个地区全部实行地改市,标志着地区这一级省政府派驻机构正式全部成为一级政府。三是撤区并乡和撤乡并村。1991年,实行的撤区并乡工作,将全省463个区公所和3383个乡镇改并成1767个乡镇。2000年全省实行农村税费改革全面试点后,撤乡并村工作开始启动,基层政府级次和规模得到了很大精简。2003年,又启动了新一轮撤乡并镇工作。四是城市郊区改革拉开序幕。1990年,芜湖率先进行了城市郊区改革,打破了城郊界限,按照地理区位将郊区与市区进行整合和再分。合肥市也于2002年完成了城市郊区改革工作。此外,这一时期,安徽省还对局部行政区域进行了调整。如,1980年撤消池州地区,将所属县分别划入宣城、安庆、徽州三个地区。1988年安庆地区地市合并,设地级安庆市,下辖8县。同一年,又恢复池州地区,辖东至、青阳、石台和贵池市和九华山管理处。2000年,将原阜阳市一分为二,成立一个新的省辖亳州市。到2002年底,全省共有17个地级市,5个县级市,56个县,44个市辖区,220个街道办事处,1786个乡镇。
纵观安徽省行政区划的发展过程,在不同时期呈现出不同的特征。第一阶段行政区划的调整是以地理区位的“重要性”及开展工作的“适应性”展开的,如1953年,考虑到屯溪的经济、文化等因素,将屯溪市从徽州专区分离出来升格为省辖市。1956年,为适应农业合作化发展,撤消徽州专区,所辖歙县、绩溪、黟县、太平、宁国、旌德、休宁、祁门、石埭9县划归芜湖专区,屯溪市由省直辖。撤消宿县专区和滁县专区,合并设立蚌埠专区,蚌埠市为蚌埠专署驻地,属蚌埠专区管辖。将安庆市改为县级市,隶属安庆专区。同年,为适应工矿业发展,设立铜官山市(专区)和马鞍山市(专级),两市均由省直辖。第二阶段则是以政治需要为主展开的。如将专区改名为地区等,而地域变动不大,资料显示,只在1972年对芜湖市、1975年对屯溪市和阜阳市进行恢复和升格。第三阶段则是以减少层次、提高政府运行效率、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为主展开的。如1983年开始的“市带县”体制、撤区并乡以及地改市、地市合并等,均体现了行政区划调整的经济原则。这也就说明了,画地为牢式的“行政圈地”硬调整,逐渐被适应经济发展需要的体制调整所替代。这是安徽省行政区划变迁给我们的历史启示。
当前,面对全国各地竞相发展,尤其是周边发达省份纷纷打造经济圈的态势,安徽省也在积极调整经济发展布局,构筑符合安徽省经济发展的经济圈、经济带。但是,与这种区域经济发展走势相比,安徽省现行行政区划难以顺应开放性、扩张性和一体化的区域经济发展内在要求,两者的非协同性尤为突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行政管理幅度过小,不利于区域经济的资源整合和结构升级。发挥比较优势,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根本原则。资源则是安徽区域经济发展最大的潜力、最大的优势。安徽省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独特的自然、人文资源,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便捷的水陆交通资源,较强的科教资源。在全省现行17个市中,基本上都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区域资源经济格局。但是,受行政区划幅度过小的影响,安徽省经济区域行政分割现象较为突出,各地资源很难在更大的范围内流动、配臵和整合,资源互补性不强,产业关联性和升级性较差,资源综合要素效应未得到充分发挥,最终也影响了各市经济发展速度。这从2001华东六省市级行政区划与经济相关指标的一般比较就可看出。
从表1可以看出,安徽省省辖市数量最多,但市均GDP和地方财政收入最低,市均国土面积也偏小。也就是说,安徽省行政区域尤其是市级行政区域管理幅度很小,这在一定意义上制约了市域经济的发展。因此,如何顺应经济区域一体化需要,推动行政区域一体化,将安徽省资源比较优势转化为产业竞争优势,将潜在优势转化为现实优势,则是安徽区域经济发展中需要解决的首位问题。
二、市级行政中心经济功能不强,难以在区域经济发展中起着先导作用。城市是国民经济的重心,也是区域经济的中心。城市化则是经济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志。但是,安徽省现行17个市中,六安、阜阳、亳州、滁州、巢湖、宣城等市是近10年来从原来的地区改制而来的,城市基础设施相当薄弱,工业化水平很低;合肥、芜湖、蚌埠、马鞍山、安庆、铜陵、淮南、淮北等其他城市,尽管经过几十年建设,城市得到了很大发展,但由于经济转轨进程缓慢,城市经济总量小,功能不全,辐射力弱,带动力不强,起不到应有的先导作用。从横向比较来看,安徽省与华东六省市级行政中心经济功能差距明显(具体见表2)。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安徽前四位城市与江苏、浙江、山东等经济发达省份前四位城市经济发展差距惊人。江苏、浙江、山东等经济发达省份前四位城市不仅经济总量大、经济主导地位高(约占全省经济的1/3)、对地方财政收入贡献大(约占全省经济的2/5),城市发展空间也很大。相反,安徽省四城市经济总量只有江苏、浙江、山东等经济发达省份前四位城市的1/4,地方财政收入只有它们的1/5,国土面积不及它们的1/2,城市人口差距也很大,中心城市的带动力显然不强。根据有关人员的估计,合肥市经济辐射力仅有10公里范围。因而,大力发展中心城市,增强经济中心的先导功能,就成为安徽区域经济发展的目标取向之一。
三、市管县体制不尽合理,容易引发市域经济与县域经济间的摩擦。我国实行市管县体制的初衷是为了克服原来城乡之间相互分割的弊端,通过加强城乡之间的统筹规划,合理配臵城乡生产力要素,统一组织生产和流通,调整城乡产业结构,从而加速城乡一体化进程。按照这种设想,市管县体制的实行,应该是符合市县经济发展的共同利益。但是,从安徽省实践结果看,市管县体制并未受到辖县的普遍欢迎。实行市管县体制以后,由于城市自身发展处于极化状态,城市发展不仅不能对所属县经济发展产生有效的扩散,推动城乡经济的耦合,相反,还需要县为城市发展输送资源、并承担城市发展所转嫁的城市发展成本,这为县所不满。更为重要的是,市县作为相对独立的两个行政主体,都有各自的利益归属,市为了打造中心城市,往往片面地把县当作自己的附属单位,人为地把市域经济与县域经济混为一谈,要求县的经济发展从属于市域经济发展的需要。这就容易造成市管县而不是市帮县,甚至是“市吃县”、“市卡县”、“市刮县”、“市挤县”和“市压县”,更为县所不满。其结果导致市县在经济发展中必然竞争多于合作,市域经济与县域经济摩擦也在所难免。
四、乡镇建制不合理,降低了政府管理效率,增加了行政管理成本。尽管《宪法》规定将县、乡作为我国五级政权体系的两级基层组织,但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政府职能的转换,县、乡政府的职能也主要局限在提供一些诸如维护农村公用设施、开展便民服务、办理公共事务、保障农村安全等公共服务方面。也就是说,完全可以由县一级政府独自完成的事务现在却分成县、乡两级政府去完成,导致政府运作效率低下、成本较高。近年来,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而又能起到回避乡镇行政建制这个敏感的话题,国家和省级主要采取了两大措施。一是将原放在乡镇管理的一些机构纷纷上划,作为县级有关部门的分支机构。据初步调查,目前已经上划到县以上管理的机构不仅包括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部门,还扩展到包括质量监督、工商、司法、税务、土地等最主要的执法部门,今年安徽省在和县等9个县试点的“乡财县管”改革试点,再次把乡镇财政所(农税所)上划到县财政管理。由此可见,作为基层一级政府最基本、最主要的公共事权和财权已经脱离了乡镇政府的管理范围,乡镇政府已经成为一个“空壳”。二是大力压缩乡镇规模。针对乡镇机构臃肿、人浮于事、财政供给负担加重等情况,1999年以来,安徽省在开展乡镇财政解困工程和农村税费改革过程中,大力精简乡镇机构和财政供给人员,开展新一轮撤乡并村工作。这两方面的措施虽然没有触及乡镇行政建制问题,但却把乡镇行政建制问题暴露得更加引人关注。
因此,调整蚌埠行政区划,要在实现城郊合一的基础上,将市区面积向外延伸,把凤阳县直接划归蚌埠管辖,并将凤阳县、怀远县同蚌埠相邻部分直接划为市辖区,做大做强蚌埠市域经济。
当然,在上述几个普遍性的问题外,还存在一些个性问题。一是个别行政网络与经济网络错位。如凤阳县离蚌埠市仅23公里,离滁州市却有127公里。蚌埠市城市发展已扩散到了凤阳边界,离凤阳县城仅10公里,但凤阳县属于滁州市管辖,使得凤阳与蚌埠的经济一体化被嵌入了一道无形的屏障,阻碍了两地经济发展。再如,萧县、砀山,处于淮北市的正北边,属于淮北市的经济腹地,但两县不归淮北市管辖。二是个别行政区边界犬牙交错。如八公山分属淮南、六安管理就是市际边界上最明显的例子。三是飞地插花问题。如黄山区与黄山市区不连片,中间隔着休宁、歙县,两者相距100多公里;怀宁铜矿所在地则属铜陵市管辖。
行政区划改革是一项战略性、复杂性的系统工程。联系到安徽省实际,根据历史经验和国内外经验和模式,安徽省在进行具体行政区划改革时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一是要坚持积极改革和相对稳定相结合。要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大胆创新,慎重决策,尽量把改革方案做实、做细,最大限度地减少改革的震荡。二是要坚持方便管理与提高政府效能相结合。要根据层次———幅度关系理论,制定出一个科学的管理层次和幅度的政区结构体系,切实提高行政效能。三是要坚持行政区与经济区相协调。一方面,行政区的设臵与调整必须尽可能地与经济区相协调,以便于组织经济运行;另一方面,经济区域的培育和划分也应该与一定层次行政区相对应,以便于实施经济区的规划,实现行政区与经济区两者的统一。四是要坚持合理开发与保护自然———生态资源相结合。安徽省地形地貌多样,各地自然条件和国土资源和生态环境差异很大。行政区域的划分应尽可能地考虑与国土自然———生态区域保持一致,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五是要坚持科学规划和稳步推进相结合。要在广泛、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尊重历史、顺应民意的基础上,科学论证,周密谋划,合理布局,分步实施,整体推进,保证行政区划调整工作取得实效。
根据上述指导思想和原则,安徽省行政区划调整的总体思路是:减少层次,扩大幅度,强化中心,合理布局,形成层次合理、结构优化、功能完善的行政区划体系,促进安徽省加快发展、富民强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在具体步骤上,考虑到安徽省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阶段性和行政区划改革的复杂性,行政区划调整拟分近期和远期来构想。
一、行政区划调整的近期构想
近期行政区划调整就是要服从和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总体要求,抓好中心、扩大空间,为区域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的体制环境和地域环境,激发区域经济发展新活力。具体来说,就是要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非均衡性和梯度推移性,结合安徽省城市区位、经济差异,重点抓好合肥、蚌埠、芜湖、黄山四大中心的行政区划调整工作:
1、调整蚌埠行政区划,打造皖北区域经济中心新亮点。皖北6市是安徽最大的人口聚集地,其人口总量约占全省的43%。但是,这几年来,合肥崛起、皖江开发成为安徽经济发展的主旋律,而皖北却一直游离于发展的主战场之外,使得皖北在全省经济所占的份额不高,2001年6市GDP占全省的比重不到30%。造成皖北经济发展缓慢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皖北发展缺少中心城市。也就是说皖北的振兴需要中心城市的带动。
综合比较,蚌埠则是皖北唯一能够承担中心功能的城市。蚌埠滨临淮河,京沪、淮南铁路,正在建设中的宁西铁路、京沪高速铁路,合徐、界阜高速公路等在此交汇,是目前安徽省北方最大的交通枢纽,在近代历史上也是皖北的商贸中心。近年来蚌埠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影响力减弱,但其区位优势和综合经济实力仍是皖北其他城市无法替代的。
加快蚌埠中心城市发展已成为有关方面的共识。省委、省政府在《加快皖北地区经济发展的意见》中也已明确提出要把蚌埠建设成为皖北加工、商贸、科技中心城市。目前,蚌埠经济发展已经从城区向外扩散,新城区开发、高新技术区已分别往东、西拓展至凤阳、怀远县界,但是城郊分割型的城市结构不仅阻碍了城区发展,而且也使蚌埠的整个空间发展受阻。从城区看,蚌埠市是全国为数不多的、所谓“蛋白”包“蛋黄”的“同心圆”式的传统城区行政区划结构。目前市中心三个城区的总人口为77.2万人,但土地面积仅为71.9平方公里。从蚌埠的整个空间发展看,淮河北岸为河流冲击沙质地貌,不宜进行大规模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因此,蚌埠唯有向东、西扩张,将凤阳县、怀远县纳入整体发展规划。实际上,凤阳县与蚌埠已经在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融为一体。但凤阳却归滁州管辖。怀远县虽为蚌埠管辖,但其作为独立的行政建制,发展规划难以与全市统一协调。
因此,调整蚌埠行政区划,要在实现城郊合一的基础上,将市区面积向外延伸,把凤阳县直接划归蚌埠管辖,并将凤阳县、怀远县同蚌埠相邻部分直接划为市辖区,做大做强蚌埠市域经济。
2、再造新合肥,加速现代化大城市建设。
作为安徽的省会,合肥肩负着自身发展和带动全省发展的双重功能。目前,合肥成为全省综合实力最大、竞争力最强的城市。但是,合肥经济发展尚处于欠发达阶段,与现代化大城市建设的要求差距较大。2001年,合肥GDP在全国27个省会城市仅位居第18位。更主要的是,合肥经济发展的后发优势并不明显,无论是在对外交通联系、区位、吸引外资,还是在以科技等为主体的经济综合竞争力等方面。为切实体现现代化大城市的内涵,加快合肥建设步伐,必须要有大思维、大手笔,拓宽发展视野,寻求发展空间,再造新合肥。一方面,要引湖入城,营造合肥区位优势。也就是将现属巢湖市管辖的一部分划归合肥,建立合肥港,打通合肥对外交通新脉络。(巢湖市居巢区和庐江县划归合肥市)这样也有利于合肥统筹规划沿湖经济,把合肥建设成为现代化的滨湖园林城市。另一方面,要发挥科教优势,提升合肥核心竞争力。也就是要以建立中国科学城为契机,将处于合肥西、南面的属于长丰、肥西的一部分乡镇划为合肥,(长丰县撤县划归合肥两个区)再造合肥新市区,并推动中国科学城与两大开发区的技术合作与嫁接,将比较优势转化竞争优势,真正把合肥打造成国内外重要的制造加工业基地、国内重要的高新技术研究和产业化基地和教育产业化基地,为合肥经济发展增添新的增长点。再者,还可以进一步将巢湖、三河、紫蓬山、万佛湖纳入合肥管辖范围,与市区的包公祠、逍遥津、李鸿章故居遥相呼应,提升合肥旅游品位,以大旅游带动大经济,并把合肥打造成为国内重要的旅游文化基地。(六安市舒城县划归合肥)
3、实施东扩西进,将芜湖培育成皖江经济的“龙头”。皖江地区因其独特的地理优势,成为安徽经济接受长江三角洲经济辐射和产业转移最强的区位。按照区域经济发展中心理论,综合马鞍山、芜湖、铜陵、池州、安庆等市在地理、交通、经济基础、对外开放度等因素,芜湖具备成为皖江经济带“龙头”的必要条件。近几年芜湖自身的发展也充分证明了这一点。据资料分析,“九五”期间,芜湖GDP年均增长14%,财政收入和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9%,不仅在五市中增速第一,而且在全省位居首位。芜湖经济发展已经实现了新的起跳,向外发展尤其是向西的内生性扩张十分强劲。就其区位优势而言,应以西进为主、东扩为辅。东扩就是将芜湖县的一部分划为市辖区,以扩大发展空间,开发新市区;西进就是借鉴重庆、武汉、南京等地跨江而治的成功经验,最大限度利用江北岸线资源,建设物流中转基地,发展大排水、重化工等沿江工业经济。经省政府批准,芜湖市政府在“九五”规划中,就已在长江北岸规划了约40平方公里沿江工业园区,但由于长江北岸的无为县、和县归巢湖管辖,致使规划无法实施。从现实状况看,一方面,开发长江北岸需要很大投入,巢湖市没有资金实力;长江岸线资源不归属巢湖,巢湖市不能利用长江北岸的区位优势;另一方面,芜湖市不仅拥有长江岸线资源,而且可以充分利用芜湖市现有供水、供电等经济发展平台,加之芜湖长江大桥、合巢芜高速公路的修建,使其有资金、有能力、有条件开发长江北岸。近两年,中石油等一些特大型企业已与有关方面洽谈在长江北岸投资发展意向,但皆因行政区划制约,使得计划迟迟不能落实。因此,应抓住东部有关产业向中西部转移的历史机遇,尽快调整行政区划,将无为县、和县划归芜湖管辖,并将其沿江一部分乡镇划为芜湖市辖区,连同二坝成立芜湖北区。“芜湖北”这一称谓在以前就为各方面所认同。这样,有利于芜湖市统一规划、统一管理,开发皖江。
4、恢复黄山原有建制,打响“徽”字和黄山两张牌。皖南是安徽省人文、旅游资源积聚地,既有以黄山、齐云山、太平湖、九华山等为主体的自然风景旅游资源,以及牯牛降、清凉峰两个自然保护区,又有旌德、绩溪、歙县、屯溪、休宁等博大精深的徽文化资源。丰富的旅游资源不仅使皖南成为我国旅游观光休闲基地和国际性风景与文化旅游胜地,也成为皖南经济的重要支柱。而旅游资源开发应是山水与文化的交融发展,实现休闲游、观光游、文化游,才能丰富旅游的内涵,提高旅游品味,进而形成产业链条,带动相关产业更大的发展。先前,为了打黄山牌,将徽州地区改成黄山市,将旌德、绩溪划归宣城管辖,将小黄山市改成黄山区,不仅导致黄山旅游“早来晚归”现象,弱化了旅游综合效应,还导致了顾此失披,抹杀了徽韵。近来,为进一步振兴和重构长三角旅游业,国家有关部门和相关地区已开始着手研究将长三角打造成世界级著名旅游目的地,形成长三角旅游经济圈,并将黄山市纳入其中,初步形成“15+1”长三角旅游城市协作机制,并提出要利用空间上的整体性、文化上的同源性、资源上的互补性,打造旅游“金三角”,推进经济一体化。为适应形势要求,抓住发展机遇,挖掘发展潜力,真正实现徽文化与黄山的融合,打响“徽”字和“黄山”两张牌,从根本上提升旅游品位,发展旅游经济,必须对现行黄山市区划进行重新调整,取消现行黄山市建制,设立徽州市,相应调整区、县管辖范围。
在构造上述“四大中心”时,需要对现行行政区划中存在的个别问题加以解决。一是将砀山县和萧县划归淮北市。淮北建市历史较早,经过多年的发展,城市辐射能力强。但淮北目前仅带一个濉溪县。由于受到地域空间的限制,淮北城市的发展在空间上受阻。将砀山县和萧县划归淮北市,既符合经济地理的原则,有利于淮北发展壮大,也有利于砀山、萧县更好地接受淮北市的经济辐射,加快自身发展。二是将寿县和长丰县北部划归淮南市,推进淮南城市产业多元化。淮南是新兴的能源城市。煤电产业一直是经济的主导产业。但是能源的不可再生性和价格的低迷,导致淮南城市经济在徘徊中前进。近几年来,淮南依靠八公山豆腐,开展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塑造城市形象,推动城市产业多元化。而寿县县城距淮南八公山区仅几公里,长丰县县城距淮南大通区也仅十余公里。将寿县、长丰县北部一部分并入淮南市后,有利于淮南统一规划,开发历史名山八公山,更有利于淮南打出更大的旅游牌,开发古寿州,以旅游带动淮南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推进产业多元化,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二、行政区划调整的远期构想
按照党的十六大报告要求和安徽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部署,到2020年安徽省基本实现工业化,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经济体系,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同时,合肥、马芜铜等地区率先实现现代化。按照这一总体要求,从现在开始,在着手对行政区划进行近期调整的同时,还要顺应形势,着眼长远,遵循行政区划演变的发展规律,减少级次,扩大幅度,谋求安徽行政区划新的布局。
1、整合市县规模。减少数量、扩大幅度是市场经济体制下行政区划发展演变的一般规律。考虑到安徽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步骤,以及各区域经济版块在功能、区位、资源、环境等方面的差异,有选择地加大中心城市的建设力度,形成若干个区域经济增长极,发挥其在安徽省经济发展中的扩张效应,显得尤为必要和迫切。根据行政区与经济区相适应的原则,对现有的行政区进行整合也实属必然。从省辖市来看,可将安徽省现有17个省辖市整合成11个左右,如撤消巢湖市,一部分并入合肥、一部分划归芜湖,将芜湖市与马鞍山市合并、铜陵市与池州市合并、淮北市与宿州市合并等;从县级来看,一方面可根据中心城市发展的需要,将中心城市的周边县改为市辖区,力争11个中心城市城区面积和人口成倍增长;另一方面,再根据规模适度原则,对一部分县进行整合,力争将现有61个县整合成40个县左右。
2、取消市管县体制。为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步伐,适时取消市管县体制,真正体现管理上放权、改革上放手、政策上放活、发展上扶持的要求,赋予县级在发展县域经济上的更大自主性。取消市管县体制后,市、县在法律上平等,但在行政上实行分等。具体考虑,可以根据各自人口、经济规模等的差异而分成若干等级,各等级的机构设臵和人员编制乃至干部待遇均有所不同,以强化市、县政府在发展区域经济中的责任。
3、取消乡镇建制。在做好全省乡镇区划调整的同时,以现行县级行政中心和200个中心镇为基础,对现有乡镇进行适度合并,将乡镇再次精简到1000个左右,并将其改为市、县派驻机构,承担诸如财贸经济、公共事务管理、科学文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职能。按照“小政府、大社会”的发展趋势,培育乡镇社会自主管理机构,提高乡镇社会自我管理能力,实行乡镇政府管理与社会自主管理相结合。
三、行政区划调整的预期效果 预期效果有:
一是拓展中心城市发展空间,带动全省经济快速增长。实施行政区划调整近期构想,调整市管县范围,增加四大中心市区面积。一方面,可实现安徽省行政区与经济区基本耦合,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目前制约安徽省经济整体发展的行政区与经济区非协同性矛盾。另一方面,扩大了城市用地与功能重组的空间, 使四大中心城市行政区划与城市总体规划趋势基本相一致,为实施城市总体规划清除了空间上的障碍;并将增加投资、扩大消费;增强经济实力, 提高综合竞争力;释放中心城市的物资流、信息流、人才流、资金流等有效载体作用;施展其经济、文化、商贸、交通的中心功能,使其成为安徽省经济发展的增长级,辐射周边、拉动全省,掀起安徽省经济发展新一轮高潮,加快实现全省经济跨越式发展。
这里,以四大中心行政区划调整前后相关指标对比(具体情况见表3),说明其在安徽省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从表3可以看出,实现四大中心行政区划调整目标,将使城市面积扩大四成,市区人口增加一倍,GDP 翻两番,约占全省GDP的1/3。
二是减少政府管理级次,提高政府管理效能。按照上述方案,将现行的四级制的行政区划、四级制的地方行政管理层次改为省、市或县两级制的行政区划,省、市或县两级制的地方行政管理层次。这样减少了两个行政管理层次,进一步理顺了省、市、县三者纵向行政管理关系,有利于加强省委、省政府与市县相互沟通,加大省委、省政府战略决策和宏观调控政策贯彻力度,减少决策执行过程中的偏差,推动安徽省区域经济发展。另一方面,市、县分等和整合后,各自的功能定位更加明确,使市、县政府管理的自主性和能动性大大增强,减少了相互扯皮、相互推委的现象,行政管理效能将得到进一步发挥。
三是精简政府机构,降低行政管理成本。如果按照现行市、县、乡镇政府规模和支出标准,上述调整将使行政管理成本大大降低。以2001年有关统计资料分析测算,省辖市、县及县级市、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后,将降低行政管理费支出40%,节约财政资金累计达30.44亿元(具体见表4),约占全省地方财政收入16%。
四是加速农村劳动力转移,推进安徽省城镇化进程。调整中心城市行政区划,整合市县规模,适度撤并乡镇,取消乡镇建制,进一步扩大了大中城市空间规模,集聚了人、财、物等生产要素,加快了大中城市和小城镇发展,促进了产业非农化,加速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增加大中城市和小城镇人口,有利于提高城镇人口占全省人口的比重,加快实现安徽省城镇化发展战略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
五是重新划分职责权限,促进政府管理体制变革。取消市管县体制和乡镇建制后,省与市、县两级政府的职能要进行重新定位,权责范围要重新划分,财政、金融、投资行政管理体制要重新调整;同时,还要顺应社会经济发展趋势,进一步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创新政府管理制度。这些都为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供了强大的促动力。
具体措施 当前,应该——
一、创新模式,加强协调。加快区域经济发展,不仅要做适当的行政区划调整,而且还要依据市场经济和区域经济发展内在规律的要求,创新管理模式,加强区域协调和城市间的协调。就安徽省区域经济发展而言,一些战略规划、计划和政策得不到全面贯彻落实,往往是缺乏一套协调、运作、监督的机制和机构。因此,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建议成立由省领导挂帅、省直有关部门、有关市政府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经济区协调议事机构,在组织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决策、制定、协调相关的经济政策,并监督贯彻落实,为区域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二、调整体制,完善政策。在安徽省市域经济仍处于积聚发展时期,市管县体制改革,必须从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入手,逐步把地级市行政和经济管理权上收和下放,为取消市管县体制,实现省直管市县做好必要铺垫和体制准备。一是要调整市、县体制。要借鉴浙江财政省直管县的经验,将市对县组织、人事、财政、计划、投资等方面的体制分步调整为省对县管理体制,扩大县在加快县域经济发展中的自主权。二是改革政府考核办法。采取“一强一弱”的办法,即强化区域经济开放度、合作度以及公共服务均等化等方面的考核指标,弱化追求区域经济发展数量扩张等的考核力度,促进政府职能转变。
三、强化规划,狠抓落实。安徽省一些城市尤其是一些中心城市,在城市规划方面,存在着领导重视不够、投入不足、起点较低、规划不尽合理、约束力不强等问题,与省外一些中心城市相比差距较大,严重影响了城市生产力布局和资源配臵效率,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区域经济健康持续发展。因此,建议有关市政府一方面要高度重视城市规划工作,加大投入,科学论证,整体规划,合理布局;另一方面,城市规划一经人代会通过后,应按照规划组织实施。在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具有一定应变性、灵活性、包容性的同时,保证城市规划的刚性,管住该管的,减少调整的随意性,减少利益集团对群众长远利益和根本利益的侵害,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利条件。
四、健全法规,完善法制。行政区划调整必须在法律法规的框架内进行。当前我国行政区划方面的法律依据主要有《宪法》、《组织法》及《国务院关于设臵市、镇管理的决定》(195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调整市镇建制、缩小城市郊区的指示》(1963年)、《国务院关于行政区划管理的决定》(1986年)等。这些法律法规基本上都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制定的,不仅法律法规的某些条款规定严重滞后,而且法律法规之间也存在矛盾,如我国政区实行五级管理、市管县(市)等。这些问题如不解决,省级行政区划调整工作将很难开展。因此,呼吁全国人大适时修订《宪法》、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法》,为地方行政区划调整提供法律依据.
关于同意安徽省撤销地级巢湖市及部分行政区划调整的批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国函[2011]84号
安徽省人民政府:
你省《关于撤销巢湖市及有关行政区划调整的请示》(皖政(2011)87号)收悉。现批复如下:
一、同意撤销地级巢湖市。
二、撤销原地级巢湖市居巢区,设立县级巢湖市,以原地级巢湖市居巢区的行政区域为新设的县级巢湖市的行政区域。新设的县级巢湖市人民政府驻卧牛山街道,新设的县级巢湖市由安徽省直辖,合肥市代管。
三、原地级巢湖市管辖的庐江县划归合肥市管辖。
四、原地级巢湖市管辖的无为县划归芜湖市管辖,和县的沈巷镇划归芜湖市鸠江区管辖。
五、原地级巢湖市管辖的含山县,和县(不含沈巷镇)划归马鞍山市管辖。
上述行政区划调整涉及的各类机构要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设置,涉及的行政区域界线要按规定及时勘定,所需人员编制和经费由你省自行解决。要严格执行中央关于厉行节约的规定和国家土地管理法规政策,加大区域资源整合力度,优化总体布局,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健康发展。
二0一一年七月十四日
2012年安徽省行政区划调整草案
1.撤消地级宿州市,并入淮北市,建立县级宿州市。
2.撤消地级池州市,并入铜陵市。原池州市东至县划归安庆市管辖,原安庆市枞阳县划归铜陵市管辖。
3.撤消地级马鞍山市,划归芜湖市管辖。
4.撤消地级巢湖市,原巢湖市居巢区、庐江县划归合肥市管辖,原巢湖市无为县、和县、含山县划归芜湖市管辖。
5.原滁州市凤阳县划归蚌埠市管辖。
6.原六安市舒城县划归合肥市管辖,寿县、霍邱县划归淮南市管辖。7.原阜阳市颍上县划归淮南市管辖。
8.黄山市更名为徽州市。原宣城市绩溪县、旌德县划归黄山市管辖。根据以上行政区划调整,我省将设有地级市13个。合肥市:为安徽省省会,全省政治、文化、科技、交通中心。使用皖A车牌,0551区号。
原市区四区合并为庐阳区和蜀山区,将肥东县城迁至八斗镇,将原肥东县紧邻合肥市区乡镇设立包河区,撤消长丰县、改建为瑶海区,辖庐阳、蜀山、包河、瑶海、巢湖五个市辖区,肥东、肥西、庐江、舒城四个县。(目前合肥市辖四区三县)
芜湖市:拟升格为副省级城市,全省经济、工业、交通中心。使用皖B车牌,0552区号。
原市区四区及市区周边乡镇合并为镜湖区,原马鞍山市区三区合并为马鞍山区,当涂县划分为太白区和姑孰区,撤消芜湖县、改建为新芜区,撤消繁昌县、改建为繁昌区,划和县、含山县、无为县部分乡镇设立中江区,合并和县和含山县其他地区、改建为含山县,辖镜湖、马鞍山、中江、新芜、太白、姑孰、繁昌七个市辖区,无为、南陵、含山三个县。(目前芜湖市辖四区三县)
蚌埠市:使用皖C车牌,0553区号。全省交通枢纽,皖北经济中心。合并蚌埠市区四区为龙子湖区、蚌山区和禹会区,原凤阳县紧邻蚌埠市区乡镇设立临淮区,凤阳县城迁殷涧镇。辖龙子湖、蚌山、禹会、临淮四个市辖区,怀远、固镇、五河、凤阳四县。(目前蚌埠市辖四区三县)
安庆市:使用皖D车牌,使用0554区号,为皖西南经济、文化中心。改郊区为皖江区,将东至县紧邻长江、紧邻安庆部分乡镇设立大渡口区。辖迎江、大观、皖江、大渡口四个市辖区,桐城市、怀宁、望江、潜山、岳西、宿松、太湖、东至八个县。(目前安庆市辖三区八县)
淮南市:使用皖E车牌,使用0555区号。、合并原淮南市区五区、凤台县和寿县紧邻淮南市区部分乡镇,设立田家庵、大通、八公山、潘集、凤台五区,寿县县城迁至保义镇,辖田家庵、大通、八公山、潘集、凤台五个市辖区,寿县、霍邱、颍上三个县。
(目前淮南市辖五区一县)
淮北市:使用皖F车牌,0556区号,安徽省的北大门。
将淮北市市区向周围扩大并整合为相山区、烈山区和杜集区三个市辖区,宿州市、濉溪、砀山、萧县、灵璧、泗县六个县。(目前淮北市辖三区一县)
铜陵市:使用皖G车牌,0557区号。
将原铜陵市区三个区、铜陵县整合为铜陵区和铜都区,辖铜陵、铜都、贵池区三个市辖区,青阳、石台、枞阳三个县。(目前铜陵市辖三区一县)
阜阳市:使用皖H车牌,0558区号,全省重要的铁路交通枢纽。
辖颍州、颍泉、颍东三个市辖区,界首市、临泉、阜南、太和四个县。(目前阜阳市辖三区五县)
徽州市:使用皖J车牌,0559区号,全省旅游经济、文化中心,安徽省南大门。
辖屯溪、黄山、徽州三个市辖区,绩溪、休宁、歙县、黟县、祁门、旌德六个县。(目前黄山市辖三区四县)
滁州市:使用皖M车牌,0550区号。
辖琅琊区、南谯区两个市辖区,天长市、明光市、来安、全椒、定远五个县。(目前滁州市辖两区六县)
宣城市:使用皖P车牌,0561区号。
将原宣城市区的宣州区分为两个区,即宣州区和敬亭山区,辖宁国市、泾县、郎溪、广德四个县。(目前宣城市辖一区六县)
六安市:使用皖Q车牌,0562区号。
辖金安、裕安两个市辖区,金寨、霍山两个县。(目前六安市辖两区五县)亳州市:使用皖S车牌,0563区号。辖谯城一个市辖区,蒙城、利辛、涡阳三个县。(目前亳州市辖一区三县)总计安徽省共有13个地级市(其中一个申报副省级城市),44个市辖区,55个县,较之前的17个地级市,44个市辖区,61个县减少4个地级行政单位、6个县级行政单位。
第三篇:行政区划调整
最近两年省管县是一个热门话题,赞许声不少,其实这就是一个行政区划问题,如果弄不清我国的历史和行政区划史以及他们的经验教训就不能很好地进行行政区划改革。故在此抛砖引玉,交流思想以利国家。行政区划的巨大影响:从原始社会末期的部落联盟到奴隶社会的夏商周的方国联盟,这种松散的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春秋战国的动荡局面,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将郡县制推广到全国设36郡后到汉武帝年间增加到100多个郡,为了方便管理、监督郡就在郡上设立州作为监察区,东汉末年为镇压黄巾军东汉朝廷授予州刺史军事、财政、人事大权且改刺史为州牧,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军阀混战,对南北朝造成了深远影响;后唐朝时期基本上完成州代替郡的历史任务,为了方便管理众多的州唐朝政府将天下划分十一道后增加至十五道,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唐朝后期藩镇割据和五代十国的动荡,金朝开行中书省(中央政府的派出机构)到元朝的行省制度形成了:省——州府——县的局面,今天的地级市大部分都是和州府有直接的关系。由此可见行政区划是否合理关系到国家的安全稳定和统一。
为什么要简化?
一、减少行政层次,提高行政效率。
二、减少行政人数,降低行政成本。三、合理调整有利于现代化,城市化,工业化。
四、使省级权利下放到市级,有利于简化行政层序。
五、使各省的权利不要太大,各省的综合势力差距太大,从而有利于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
六、我国34个省级行政单位,333个地级行政单位,2800多个县(含县级市和所有区)级行政单位 ,即一个省级行政单位辖10地级行政单位,一个地级行政单位辖8个多县级行政单位,管理极为不合理。
省管县的弊端: 一、并未减少干部人数,也未降低成本。
二、未减层次,只要多一个层次在就有阻挡行政效率和政令的机构。三、一个县(绝大部分)的人口,面积,经济都不可能建设成一个中等城市,不利于城市化。四、一个县的人口,面积,经济不可能搞较高的现代化建设和工业化。
五、一个县的人口,面积,经济的现状阻挡了地级市的城市化和现代化建设。
六、一个县的人口,面积,经济使其能力有限,而省上的权利下放却没有能力用,就是空谈,结果是省上的权利越来越大,省会和地级市差距越来越大,严重的阻碍了地级市的建设。
七、省上的权利下放有名无实造成省上权利变大严重威胁国家统一和稳定,这是和平时期很难看见和察觉的,苏联和南斯拉夫的教训是惨痛的,而保加利亚的调整却保住了国家。
八、省级以下的县级太多:除海南省,和直辖市,香港,台湾,澳门,宁夏回族自治区在五十以下,西藏,青海七八十个, 其余省级都是一百几十个,例如四川180多个,所以一个省不可能管理得到那么多县市区.中国行政区划沿革
一、夏商时期的方国联盟制度,是比联邦制度还要松散的制度。
二、2 周朝的分封制度和宗法制度构成了周朝的两大制度,它促进了华夏族的形成,同时也造成了春秋,战国的混战。三、春秋时期的楚国开疆拓土和晋国为了防止三大士大夫势力的扩大,采取了郡县制(县管郡),秦朝统一中国后推广全国形成了中央封建君主专制(郡管县)。
四、汉朝以后郡以上设立州。
五、唐朝时期由于全国州太多(共几百个,南北朝后人口和经济重心南移新设立很多州),为了维护国家的统一管理的方便将全国划分为十五个道,这是省的前期,但是道无实权而且是虚一级的行政区划,还由于其他原因造成了唐朝后期的藩镇割据,造成的五代十国的大混战。
六、宋朝建立后改道为路,全国分十几个路,由于宋朝的兵权过于集中造成了军事较弱的军面,但是路任然是一级虚一级行政机构,这在客观上有利于国家(内部)的统一。
七、金朝建立后为了有效的控制地方,采取了行中书省的办法,简称行省,元朝统一中国后将汉族为主的农业地区统一实行行省制度,全国设立11个省,一个宣政院辖三个元帅府(西藏纳入中国版图)。
八、元灭亡后,明朝废宰相制度,同时将各省的行政大全,军事大全,司法大全分开直属六部,并且对应设立了布政使(行政),都指挥使(军事),按察使(司法),并且没有省的建制,但是由于区分了地区(相当于省)故还是称为省,到永乐年间设贵州省,明朝共15个省,类似宣政院辖三个乌斯藏朵干。
九、清朝建立后,将广西分出和华北的新设省共18个省,清末西方列强入侵后沙俄和阿古柏入侵新疆,光绪元年至光绪三年左宗堂收复新疆,随后建议设立省,至光绪十年(1884年)废伊犁将军设立新疆省(省府为迪化府),法国美国日本入侵台湾后,特别是日本侵台前期于光绪十一年(1885年)清朝设立了台湾省,1901908年间的新政期间为了维护东北的统一,遂决定将黑龙江将军改为黑龙江省,吉林将军改为吉林省,奉天将军改为奉天省(后张作霖改为辽宁),至此共23个省,西宁大臣(青海大臣),西藏大臣。
十、民国时期,民国建立孙中山承认中国只有22个省(无台湾省),后建立了宁夏省,绥远省,热河省,察哈尔省,川康省(省会康定、雅安),青海省(1929年)等,由于抗战,内战导致行政区划变化频繁,同时在省会和大城市改府为市,在一般的州改为地区设立行政公署、专署管理。
十一、新中国成立后经过调整到目前为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随着地区行政公署所在地的城市规模的迅速扩大,八十年代后至今绝大部分地区撤销设立了地级市,少数民族地区设立自治州,较少的地区设立少数民族自治县(旗),在清朝建立后为了防止蒙古势力扩大对蒙古实行了盟(相当于州)旗(相当于县)制度,后来随着盟所在地的城市化加快几个盟已经被撤销设立地级市了还有三个盟(阿拉善盟,兴安盟,锡林郭勒盟),部分省会城市改为副省级,少数非省会大城市也设立了副省级计划单列市.建议如下
第一:实行四级行政体制:
1:中央;
2省,自治区,直辖市(省级、部级);
3市,自治县(原州),州(原直辖市下辖区)(市级、厅级);
4镇,自治乡,区(原街道)(镇级、处级);
一:省级变动:分大并小的原则,共31个省级行政单位,有24个省,4个自治区3个直辖市,减少三个省级行政单位;西藏,青海面积大人口少,但是面积太大情况复杂所以应该保留西藏撤销青海省,将格尔木和玉树(玉树与果洛合并)一带并入西藏,海北、海东、海南、黄南、西宁并入甘肃; 天津,重庆与沈阳成都武汉广州南京等差不多,所以不宜设直辖市,河北四川人多地大分一些并入天津重庆设省比较好。
3台湾和海南人口少面积小,但是地理特殊,所以应该保留。4 香港和澳门人口少面积小,特殊的体制阻碍人流物流,阻碍经济文化交流融合,搞成国中之国,特区的管理是笔不小的开支,香港并入深圳市经济文化社会都比较好,澳门亦如此。宁夏人口少面积小经济弱不宜保留,应该撤销分别并入甘肃和内蒙古,分而治之。
省辖市、自治县,自治区辖市、自治县,直辖市辖若干个州(原来的区)(10--15)
撤消重庆直辖市,设立重庆省,将川东北并入重庆省,省会江州市;2 撤消宁夏回族自治区,将其银川、吴忠、固原、中卫并入甘肃省,石嘴山并入内蒙古且与内蒙古乌海市合并为一市(太近而且都是煤化工,乌海才三十万人)。4 撤消天津直辖市,设立天津省,并将河北省北部并入天津省,省会塘沽市;5 撤消深圳副省级市,设立深圳直辖市(含东莞,惠州),将香港并入深圳市;6 撤消澳门特区,将其并入广东省珠海市的四个新设区;7 将河南省北部的安阳、商丘一带,山东省北部的德州等并入河北省;8 将内蒙古阿拉善盟并入甘肃省;9 将内蒙古通辽和赤峰并入辽宁省;10将辽宁省东北部并入吉林省;11 三个直辖市分别代表:北京在黄河流域华北地区,上海是长江流域华东地区,深圳在珠江流域的华南地区,这样布局比较合我国地理经济政治历史;
二:市级变动:象我国四个不设区县的地级市(东莞、中山、嘉峪关、三亚)形成大的市管大的镇,形成200万到350万左右一个。大的地级市分出另设,大的县级市和县与小的县合并为新的市,所有自治州都改为自治县,总共500多个市县区,增加200余个市县区。为确保地名的规范除黑龙江、内蒙古外其余的地名必须为两字的而且必须符合汉语习惯而不饶口。
第一、为避免歧义不得用方位名作地名,如陇南到底是甘肃南部还是陇南市呢?淮北到底是淮北市还是淮河以北的地区?黄山到底是黄山市还是黄山区或是黄山风景区呢?不方便嘛。包括:陇南、黔东南、黔南、黔西南、湘西、淮北、淮南、台东、台中、台北、第二禁止重名(音同),例如吉林到底是吉林省还是吉林市?宁夏与临夏。凡是改名统一用单字加州或用古名,例如重庆原称江州,宋后因皇帝的双重喜庆而得今名。
例如:1 海南省调整为7个市:海口市、三亚市、文昌市、东方市、詹州市、琼海市、万宁黎族自治县。远比二十多个市县好,海南200多个乡镇调整后每个市下辖三十个乡镇,并且设立黎族,苗族自治乡。且将海南农垦总局的百万农垦职工和农场移交海南省,而且并入相应市县。
台湾省下辖:10个市:延平市(原台北市,郑成功为延平郡王)、基隆市、新竹市、嘉义市、南安市(原台南)、高雄市、甲溪市(台中,大甲溪)、花莲市、东宁市(原台东)、台中与台南之间新设立一个市,并且设立相关高山族自治乡。远比7市17县好。-
甘肃省下辖20个市县:兰州市、酒泉市(嘉峪关市并入)、张掖市、武威市、白银市、定西市、天水市、武都市(原陇南)、西宁市(原属青海)、海东市(原青海海东地区)、海德市(原青海海西州与海北州合并)、黄男藏族自治县(原青海海南州与黄南州合并)银川市(原属宁夏)、吴忠市(原属宁夏)、南定藏族自治县(原甘南州)、临夏回族自治县(原州)、中卫回族自治县(原宁夏中卫市)、固原回族自治县(原宁夏固原市)陇南市平凉市一带再新设立两个市,这比一百多个县区好得多。
内蒙古下辖12个市:乌海市(宁夏石嘴山并入)、巴彦市(卓尔)、包头市、浩州市(呼和浩特)、鄂州市(鄂尔多斯)、乌兰市(乌兰察布)、锡林市(锡林郭勒盟)、通辽市(划归辽宁)、赤峰市(划归辽宁)、贝州市(呼伦贝尔)、兴安市(兴安盟)、榆林市(原陕西榆林)及原通辽赤峰一带新设立两个市。远比一百余个旗县好得多。
西藏10个市:拉萨市、昌都市(原地区)、山南市(原地区)、林芝市(原地区)、则州市(原日喀则地区东部)、里州市(原阿里地区)、曲州市(原那曲地区)、则州市(原日喀则地区西部)、格州市(原青海格尔木和唐古拉山乡)、玉树市(原青海玉树与果洛合并)这远比73个区县好得多。
新疆16个市县:齐州市(原乌鲁木齐)、哈密市(原哈密地区)、清水市(原新疆最好的清山绿水--阿尔泰地区)、昌吉回族自治县(原州)、巴音蒙古族自治县(原巴音郭勒蒙古族自治州)、石河市(原石河子与克拉玛依合并)、塔州市(原塔城地区)、搏乐市(原搏尔塔拉蒙古族自治州与伊犁哈萨克族自治州北部),、伊犁哈萨克族自治县(原州西部大部)、霍城哈萨克族自治县(原伊犁州东部)、天山市(以库车为中心的阿克苏东部地区)、宁州市(阿克苏地区南大部)、和田市(和田地区东部六县)、玉石市(原喀什葛尔意为玉石)、昆仑市(喀什地区东部和和田地区西部合并)、苏克市(原克孜勒苏柯尔克孜族自治州和喀什地区北部),少了一百多个区县多好嘛!7 云南省16个市:昆明市、玉溪市、临沧市、保山市、大理白族自治县(原州)、曲靖市、普洱市、景洪傣族自治县(原西双版腊傣族自治州)、楚雄彝族自治县(原州)、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原州)、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县(原州)、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县(原州)、江庆傈僳族藏族自治县(原迪庆藏族自治州与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合并,且将四川甘孜州稻城县等并入),并且从滇中、滇西、滇东个新设立一个市。
贵州省15个市县:贵阳市、遵义市、盘州市(原六盘水市)、毕节市(原地区)、铜仁市(原地区)、昭通市(原属云南省)、安顺市、凯里苗族侗族自治县(原黔东南州)、都匀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原黔南州),、兴义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原黔西南州)、再新设立5个市。9 山西省14个市:太原市、大同市、运城市、晋城市、朔州市、长治市、临汾市、晋中市、阳泉市、吕梁市、忻州市,再新设立3个市。
陕西省15个市:西安市、延安市、宝鸡市、咸阳市、汉中市、铜川市、渭南市、安康市、商洛市、庆阳市(原属甘肃)、平凉市(原属甘肃)另外新设立4个市。
三:2800多个县级全部撤消
四:将全国的五六万个乡镇街道调整为一万五到两万个大镇,自治乡,区,平均每个乡镇区人口十万余人,乡镇区调整后为处级 调整后共计有三十一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级行政单位,500多个市(自治县,直辖市下辖的区)级行政单位,15000到20000个镇(自治乡,区(原街道办事处))级,处级单位管理十万人口比较合适。
最终是一个省级辖18个市级,一个市级30至40余个镇级,这比较合理。
干部配备的合理性:增加二百多个市县州就会增加六千多个厅级岗位,解决了县委书记、县长的安置问题,而增加的市县州的各局和一万多个乡镇处级单位需要七八万的处级干部,这就解决了区县的副处级干部的问题,下面同样,这不仅不会阻碍县级干部和乡镇的前途反而放宽了。这样把权力下放后,以后重点监督的就是厅级干部,中央不必盯着县里了而是看着市县州,管着省和直辖市。中央也更利于控制地方,更利于把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贯彻到基层。而且解决了县级干部责任大级别低和难于往上升的问题。处级干部管几万或十几二十万人是比较适合的。
用三年时间完全可以解决这些问题。这将是继郡县制、行省制后中国历史上的第三次行政区划变革,基本上从历史地理、军事、经济、交通、人口、行政管理的基础上解决了封建社会中不太适应工业信息社会的行政区划布局。这需要汉武帝般的雄才大略,他的作用和影响是不可估量的。
由于本人是非历史专业的而且能力有限难免有错,错误之处还望批评指正。本人愚见望批评指正。
第四篇:中国最新行政区划调整
中国最新行政区划调整,设50个省级行政区
民政部第二次行政区划研讨会会议内容
一、缩省的意义与原则
1.意义
1)利于减少中间层次
中国行政区划层级之多为世界之最,既使管理成本居高不下,又使管理效率难以提高,也是滋生腐败的重要原因,其弊端集中表现在“地”级层次。一个地级市通常管辖几个县(市)、区,这又造成一个省(自治区)通常管辖十多个地级单元的格局,与目前中央政府管辖三十多个省级政区形成了倒宝塔结构。
“地”级政区存在的客观原因是大多数省(区)辖境过大,因而不得不在省、县之间设置此中间层级。将省、区范围适当缩小,省级政区增至50个左右,平均下辖50个左右县、市,便可裁撤地级层次,从而中央与省级管辖幅度达到均衡状态。
2)便于中央分类指导
沿海与内地经济发展水平存在明显落差,而各省、区内部差异亦很突出。缩省后,省级政区内差异将减少,中央政府根据各省区特点,制订更具指导性而易于操作的区域政策,从而有力促进各区域共同发展。
3)利于培植经济增长点
中国是发展中国家,各级政府主导经济、社会发展的模式由来已久,未来相当长时间内仍将难以彻底改变。由于行政中心对各类经济要素具有较强的积聚作用,因此,缩省过程中,若干新首府的确立将催生出新的区域经济增长点,这对促进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意义巨大。
4)易于推进改革
“一张白纸,好写最新最美的文字,好绘最新最美的画图。”中国社会正处于深化改革的进程之中,而各项改革面临着方方面面的阻力,其中既有各级行政架构的阻力尤为突出。缩省过程中,将增设新省十多个,新的行政机构较易按照中央确定的改革方案设置,配备年富力强的领导班子,从而大力推进改革。
2.原则
1)原省级政府驻地仍为一级政区首府
历经半个世纪的发展,原省级政府驻地基本已成为该政区首位度较明显的政治、经济、文教中心,是周边一定范围内的辐射中心,仍可作为缩省后一级政区的行政中心。
2)新设省级政府驻地相对均衡分布
所谓“均衡分布”,并非不顾自然条件、人口分布、经济状况等因素而一味将国土均等划分,主要是指在现有省级政府驻地稀疏地区适当布点,使相邻省区间在人口总量、国土面积等方面趋于均衡,以便规划布局产业、城镇体系,辖区内各地能最大限度共享首府各类资源。总体而言,沿海省份陆域面积较小,人口密度较大。
3)一级政区边界的确定
在一级政区首府布局相对均衡的基础上,确定各单元辖区范围则较易操作。1)结合历史、自然等因素,以相邻省份在人口、陆域规模等方面相对均衡为出发点,根据与首府联系的便捷程度,确定纳入各一级政区的中心城市;2)在不影响邻省规模相对均衡的前提下,受某中心城市辐射较强的县,随该中心城市纳入同一省区;3)跨越大范围地形地貌单元而处于邻省过渡地带的县级政区可作适当调整,比如,南疆与北疆的界线可横穿塔克拉玛干沙漠的中心地带,秦岭的分水岭可作为陕南、川东北所设新省与关中的分界线,青海西北沙漠及高山分水岭之北可与甘肃西北、内蒙西端组合建省;4)嵌入邻省、有碍其内部各地间相互联系的个别县市可作微调,比如,安徽天长宜划入江苏。
二、省级政区数量与区划总体架构 1.新增省级政区数量与分布
内地目前31个省级政府驻地构成了5个相对密集区:1)北京、天津、石家庄、太原、郑州、济南;2)上海、杭州、南京、合肥;3)武汉、长沙、南昌;4)哈尔滨、长春、沈阳;5)成都、重庆、贵阳;6)西宁、兰州、银川。这些区域内部各节点之间基本不需增设新省。增设新省的重点应是上述5个“首府密集群”外围的人口稠密区域,近、中期(区划调整启动后5—10年)目标应包括1)黄海近岸胶东、徐海等地;2)粤闽赣及粤桂接壤地区;3)湘鄂豫西部(与西南局部整合);4)边境省区,虽人烟稀少,但为加强国防、开发资源、整治环境、促进民族地区发展,有必要增加布点,如藏疆、甘肃与内蒙、黑龙江与内蒙、川滇等接壤地区。
此外,为提高部分特大城市的管理效率,可将其与周边作为“重庆模式”的一级政区,如广州、深圳、南京、武汉、大连、沈阳、西安。由此将使其外围重组新省及省府布局趋于合理,如川陕接壤地区、陕北与甘东接壤地区、冀东北与辽西接壤地区、新江苏省等。
如上所述,全国内地共增加一级政区17个,其中重庆模式的都市型政区7个,设立新省10个。新增政区在地区分布为:华东3个,中南6个,西南2个,东北及华北3个,西北3个。内地一级政区总数将达48个。
2.总体架构
缩省后,省县(市)直管便具备了空间基础。为区分直辖市与省辖市,有必要将直辖市的通名改为“都”,都也可下辖市。为区分自治区与市辖区,必要将自治区的通名改为“自治省”,平常简称为省。城市则分为设“区”的市与不设“区”的市。三级政区架构示意如下(其中“二级半政区”为派出机构,民族自治地区的行政架构需作进一步探讨):
一级政区: 省(自治省)都
二级政区: 市 县(市)区 市 县(市)二级半政区: 区 街道 区
三级政区: 街道、乡、镇 乡、镇 居委 街道、乡、镇 乡、镇
为提高省内管理效率,二级政区应作适当调整与缩容,使大多数省份下辖30—50个二级政区。调整模式有三种1)现有中心城市邻近的一、二个县(市)改设为区;2)以区域规划为基础,将相邻的二至三县(市)组建为设区的组合式城市;3)面积、人口规模过小的县(市)并入其它县(市)。
现以设想调整后的新江苏省为例(人口单位:万人,面积单位:平方公里): 设区的市:
(1)苏州(划入吴江)——人口:300,面积:2823;(2)无锡——人口:213,面积:1631;(3)常州——人口:209,面积:1864;
(4)三江(江阴、张家港、靖江组建)——人口:270,面积:2417;(5)镇江(划入扬中)——人口:130,面积:1415;(6)扬州(划入江都、仪征)——人口:275,面积:3215;(7)泰州(划入姜堰、泰兴)——人口:280,面积:2712;(8)南通(划入通州、如东东部),人口:270,面积:2330;
(9)如皋(如皋、海安、如东西部组建)——人口:300,面积:3470;(10)盐城(划入盐都、建湖),人口:230,面积:2868;(11)淮安,人口:260,面积:3160;
(12)滨海(滨海、阜宁、响水组建),人口:271,面积:4686;(13)盱眙(盱眙、洪泽、金湖组建),人口:145,面积:4817。13座设“区”的市平均人口约245万,平均面积约2878平方公里。
不设区的市共14座:昆山、太仓、常熟、宜兴、溧阳、金坛、丹阳、启东、海门、东台、大丰、兴化、高邮、天长(其中昆山、太仓、常熟也可组建为设区的市)。另有宝应、涟水、射阳3县。14座不设“区”的市及3县平均人口约95万,平均面积约1578平方公里。
为体现各市、县差异,可用相关指标予以分等定级定编。设区的市可分为副省级、厅级、副厅级;不设区的市及县可分为副厅级、处级。
中华人民共和国60个省级行政区暂定方案
行政机关由三级构成
省直辖市自治区特别行政区特区市省
直辖市[10]自治区[10]省[23]特别行政区[3]特区[10]市省[4]
新市州盟区县市
[296[37州盟区 244计划单列市新市市 15县[台湾]]]
区县国际旅游区国家新区新区中央区
华南地区[4特区2特别行政区1省1市]8
1广南特区[区会茂名][1区1州7市]【经济】 简称[琼] 海南省
广东省 阳江茂名湛江 下设
茂名 [茂名区化州区信宜区高州区] 海南市级国际旅游区 [海口市[琼山区海口区]三亚市[三亚农场三亚区亚东区亚西区三亚国家新区]儋州市琼海市五指山市琼中自治州] 湛江
茂名 茂南茂港区合为茂名区 化州信宜高州市为区 海南省为海南国际旅游区 海南国际旅游区下设
儋州市[儋州市澄迈县临高县] 琼海市[琼海市定安县文昌市屯昌县] 五指山市[五指山市东方市万宁市] 琼中州[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白沙黎族自治县昌江黎族自治县乐东黎族自治县陵水黎族自治县] 海口市 琼山区龙华区为琼山区 秀英区美兰区为海口区
三亚市 南田农场南新农场南岛农场立才农场南滨农场为三亚农场 河西区河东区为三亚区 海棠湾镇田独镇为亚东区 凤凰镇崖城镇为亚西区 天涯镇育才镇为三亚国家新区
2广西特区[区会南宁][5市]【经济】 简称[邕] 下设
南宁 [兴宁区南宁国家新区南宁区] 北海防城港钦州玉林 南宁 青秀宁区合为兴宁区 江南西乡塘区合为南宁区 良庆邕宁区合为南宁国家新区
3深珠特区[区会深圳][5市]【经济】 简称[伶] 广东省 深圳东莞中山珠海惠州 下设
深圳 [坪山区光明区深北区深圳区] 东莞 [东莞区东莞县] 中山 [中山新区中山区] 珠海 [香洲区斗门区金湾区横琴国家新区] 惠州 [惠州区惠州新区博罗区惠东区龙门区] 深圳 坪山光明为区 观澜龙圾为深北区 其他为深圳区
东莞 4街道为东莞区 其他为东莞县 中山 东西南区合为中山区
石岐五桂山国家级高新技术火炬开发区合为中山新区
珠海 高栏港经济区高新区保税区万山区横琴国家新区合为横琴国家新区 香洲区斗门区金湾区[不变] 惠州 惠城惠阳区合为惠州区 博罗惠东龙门县为区 大亚湾和仲恺合为惠州新区 东沙划归南海特区
4香港特别行政区[不变][1市] 简称[港] 香港特别行政区下设
香港岛[中西区湾仔区东区南区] 九龙[九龙城区油尖旺区观塘区黄大仙区深水埗区] 新界东[北区大埔区沙田区西贡区] 新界西[元朗区屯门区荃湾区葵青区离岛区]
5澳门特别行政区[不变][1市] 澳门特别行政区下设 简称[澳或濠] 花地玛堂区[北区] 圣安多尼堂区[花王堂区] 大堂区 望德堂区
风顺堂区[圣老愣佐堂区] 澳门离岛 嘉模堂区[氹仔] 圣方济各堂区[路环] 路氹城
6南岭省[省会韶关][6市]【生态】 简称[韶或五] 广东省 韶关河源 湖南省 永州郴州衡阳 下设
韶关 [韶关区乐昌区南雄区] 桂林 [桂林国际旅游区桂林区] 永州 郴州 衡阳 梧州 韶关 浈江武江区合为韶关区 乐昌南雄市为区
7广州市[5市]【经济】 简称[番或广] 广州佛山肇庆清远江门 下设
佛山 肇庆 清远 江门
广州市区 [广州中央政务区番禺新区黄埔区白云区从化区增城区] 广州市区 越秀海珠荔湾天河区为广州中央政务区 番禺南沙区为番禺新区 黄埔萝岗区为黄埔区 花都白云区为白云区 从化市增城市为区
8南海特区[区会永兴岛] 简称南 海南省 三沙市
东南地区[1特区1特别行政区2省]4
9汕厦特区[省会潮汕][6市]【经济】 简称[客] 广东省 汕尾汕头潮州梅州揭阳 福建省 厦门漳州 下设
厦门 [集美区厦门新区] 潮汕 [南澳岛国际旅游区广济区汕南新区汕头区等县] 漳州
厦门市区 思明海沧集美区为集美区 翔安湖里为厦门新区 潮汕 广济区[潮州两区] 汕头区[余下4区] 汕南新区[汕头南2区] 南澳岛国际旅游区[南澳县] 泉州 丰泽区鲤城区洛江区泉港区合为泉州区
10台湾特别行政区[不变][区会台北][8市15县] 简称[台] 台湾特别行政区下设
大台北市大新北市[台北县]大台中市大台南市大高雄市
新竹嘉义宜兰桃园新竹苗栗台中基隆彰化南投云林嘉义台南屏东台东花莲澎湖金门连江县
11瓯越省[省会义乌][4市] 简称[瓯] 浙江省 衢州金华台州温州丽水 下设
衢州 金华[更名义乌] 台州 温州
12闽越省[省会福州][4市]【旅游】 简称[闽] 福建省 宁德福州龙岩泉州南平三明莆田 下设 龙岩 泉州
福州 [福州新区闽南区闽北区] 南平[延平区邵武区建阳区建瓯区武夷山区] 福州 鼓山新区金山新区大学新区为福州新区 市区分为闽南区和闽北区 南平延平区江南新区合为延平区 邵武市建阳市建瓯市武夷山市为区
13东海特区[区会嵊泗列岛] 东海 简称[东]
华西地区[5自治区]5
14攀西自治区[首府西昌][4州3市1区]【经济 旅游】 简称[昌或攀] 四川省 凉山攀枝花甘孜 云南省 怒江迪庆丽江 下设
西昌 [西昌区等县] 攀枝花 [攀西区攀西新区米易区盐边区] 丽江 [丽江区大研国际旅游区] 三江并流市级旅游区 [怒江州迪庆州] 甘孜
西昌 6街道合为西昌区 攀枝花 东西区合为攀西区 米易盐边县为区 仁和区为攀西新区
阿坝 马尔康镇与周围乡镇合为阿坝区 甘孜 甘孜镇与周围镇合为甘孜区 丽江古城为大研国际旅游区 城外为丽江区
15云南自治区[首府昆明][6州5市]【生态 旅游】 简称[滇或云] 云南省 昆明楚雄曲靖红河玉溪文山保山普洱临沧德宏西双版纳 广西壮族自治区 百色 贵州省 毕节六盘水安顺 下设
楚雄领[昆明两自治县] 普洱[改市为州]领[临沧三自治县] 红河领[玉溪三自治县] 保山[改市为州]领[德宏临沧] 昆明 [昆明国家新区春城区春城国际旅游区等县]领玉溪 曲靖 文山 百色 西双版纳 毕节 六盘水 安顺
昆明 呈贡安宁晋宁新区空港经济区合为昆明国家新区 五华盘龙区合为春城区 官渡西山合为春城国际旅游区 大理 [大理区大理新区] 大理市区为大理区
经济开发区旅游度假区合为大理新区
16卫藏自治区[首府拉萨][4市]【生态 旅游】 简称[卫或外] 西藏自治区 拉萨昌都林芝山南 卫藏自治区下设
拉萨 [甘丹曲果区城关区等县] 昌都 [城关区江达区嘎托区等县] 林芝 [八一区等县] 山南 [泽当区等县] 拉萨 林周县为甘丹曲果区 昌都 昌都县为城关区 江达县为江达区 芒康县为嘎托区 林芝 林芝县为八一区 山南 乃东县为泽当区 贡嘎县为吉雄区
17内藏自治区[首府日喀则][3市]【生态 旅游】 简称[内] 西藏自治区 日喀则那曲阿里 内藏自治区下设
日喀则 [日喀则区南木林区江孜区] 那曲 阿里
日喀则 日喀则市为日喀则区 南木林县为南木林区 江孜县为江孜区
18青海自治区[首府玉树][3州]【生态 旅游】 简称[昆或青] 青海省 玉树果洛海西属格尔木地 下设
玉树 [玉树区金树区石树区新树区玉树新区] 果洛
海西 [原海西州属格尔木地] 玉树 玉树县为玉树区 杂多县为金树区 称多县为石树区 治多县为新树区 囊谦县为玉树新区
西南地区[2省1自治区1市]4
19四川省[省会泸州][8市]【生态】 简称[蜀] 四川省 宜宾自贡内江乐山资阳 贵州省 贵阳遵义铜仁 云南 昭通 下设
泸州 [泸州区泸州新区等县] 乐山 [雅安市[天全县荥经县汉源县石棉县]乐山市[市中区五通桥区沙湾区金口河区犍为县井研县夹江县沐川县峨眉山市]峨边彝族自治县马边彝族自治县划归凉山] 贵阳 宜宾 内江 遵义 铜仁 昭通 泸州 江阳龙马潭区合为泸州区 周围三区县合为泸州新区 贵阳 清镇市为区
20秦巴省[省会南充][1州7市]【旅游】 简称[巴] 四川省 德阳遂宁广安广元绵阳南充达州巴中阿坝 陕西省 汉中安康 四川省下设 汉中 安康 阿坝
广汉 [德阳市绵阳市[涪城区游仙区安县盐亭县三台县] 遂宁市[射洪县]] 阆中 [南充市[南部县仪陇县西充县营山县阆中市蓬安县]达州市[渠县]巴中市[平昌县]] 巴中 [巴中市[巴州区通江县]达州市[通川区达县宣汉县开江县万源市]] 剑州 [绵阳市[平武县梓潼县江油市]广元市巴中市[南江县]] 南充 [达州市[大竹县]遂宁市[船山区安居区蓬溪县大英县]广安市[广安区岳池县武胜县邻水县华蓥市]南充市[顺庆区高坪区嘉陵区]] 北川羌族自治县划归阿坝州
21桂北自治区[首府桂林][5州4市]【生态 旅游】 简称[桂或黔] 广西壮族自治区 柳州桂林贺州崇左河池[改市为州] 贵州省 黔东南黔西南黔南 下设
桂林[桂林国际旅游区桂林区] 柳州梧州崇左黔东南黔西南黔南怀化州 桂林 象山雁山叠彩区合为 秀峰七星区合为桂林区
22成都市[3市]【文化】 简称[成] 四川省 成都雅安[芦山县宝兴县名山县雨城区]眉山 成都 [成都区双流国家新区等区] 成都 中心9区为成都区
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与所有县合为双流国家新区 所有市为区
华中地区[5省1特区1市省1市]8
23三峡市省[省会重庆][2州5市]【文化 经济】 简称[渝或重] 重庆市
湖北省 恩施州宜昌 湖南省 下设
重庆市黔江州合川市涪陵市万州市宜昌市恩施州 重庆市内划分
巴南区大渡口区渝中区南岸区江北区北碚区渝北区沙坪坝区九龙坡区长寿区江津区双江国家新区为重庆市
璧山县铜梁县合川区潼南县大足县永川区双桥区荣昌县为合川市
黔江区石柱土家族自治县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为黔江州
涪陵区万盛区南川区綦江县丰都县垫江县忠县武隆县为涪陵市 万州区梁平县城口县开县云阳县奉节县巫山县巫溪县为万州市 宜昌 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五峰土家族自治县划归恩施州 猇亭区点军区伍家岗区西陵区合为宜昌区
秭归县兴山县远安县枝江市宜都市当阳市夷陵区合为国际旅游区
24江西省[省会南昌][6市]【生态】 简称[鄱] 江西省 宜春 南昌 鹰潭 九江 上饶 景德镇 下设
南昌 [南昌区昌南区南昌国家新区] 下饶 [铅山弋阳横峰万年余干东乡县鹰潭市为市区] 九江 [九江市区等县] 鄱阳 [景德镇市[乐平属上饶]鄱阳都昌彭择] 上饶 [婺源划归徽州] 宜春
九江市区为市区星子九江德安湖口 南昌 东湖西湖青山湖区合为南昌区 青云谱湾里朝阳洲区合为昌南区
南昌经济技术开发区南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桑海经济技术开发区南昌英雄经济技术开发区红谷滩新区合为南昌国家新区
25赣南省[省会瑞金][6市]【生态】
简称[赣] 江西省 萍乡 吉安 新余 赣州 抚州 下设 赣州 瑞金 抚州 萍乡 吉安 新余 赣州 赣县 信丰 定南以东为瑞金市 抚州 [东乡县与鹰潭合为下饶] 萍乡 吉安 新余
26荆湘省[省会荆州][8市]【经济】 简称[荆或鄂] 湖南省 岳阳益阳常德
湖北省 咸宁荆州荆门黄石天门仙桃潜江孝感 下设
咸宁 荆门 黄石 孝感 岳阳 益阳 常德 荆中 [仙桃潜江天门] 荆州 [荆州国家新区 荆州区 松滋区 石首区 洪湖区] 荆州 城南经济开发区 荆州经济开发区为荆州国家新区 荆州区 沙市区为荆州区 松滋市 石首市 洪湖市为区 27湘西省[省会张家界][1州3市]【文化 生态】 简称[武] 湖南省 邵阳怀化娄底张家界湘西州 张家界 [武陵源区张家界国际旅游区] 下设 张家界湘西州怀化娄底
怀化 [沅陵县划归张家界][自治县与邵阳的自治县合为怀化州 属桂北] 张家界 永定武陵源区合为武陵源区 慈利桑植县合为张家界国际旅游区
28长沙特区[区会长沙][3市]【经济】 简称[湘或长] 湖南省 长沙湘潭株洲 下设
长沙 [长沙国家新区长沙国际旅游区浏阳区] 湘潭 [岳塘区湘乡区韶山区湘潭区 株洲 [株洲国家新区株洲区醴陵区] 长沙 开福区雨花区长沙县合为长沙国家新区 天心区岳麓区芙蓉区合为长沙国际旅游区 浏阳市为区 湘潭
岳塘雨湖区合为湘潭区 湘乡市韶山市湘潭县为区 株洲
云龙示范区天元区荷塘区合为株洲国家新区 芦淞石峰区合为株洲区 醴陵市为区
29淮汉省[省会南阳][8市]【生态 经济 旅游】 简称[汉或淮] 湖北省 十堰随州襄樊
河南省 南阳信阳驻马店平顶山许昌周口漯河 下设
南阳 [南阳区南阳国家新区等县] 十堰 [十堰国家新区丹江口国际旅游区十堰区等县] 南阳 淅川与十堰丹江口合为丹江口国际旅游区[十堰] 许昌 [许昌区许昌国家新区漯河区临颖舞阳平顶山新区石龙国际旅游区平顶山区石龙区] 周口 [项城区鹿邑区郸城区周口国际旅游区川汇区] 宛城区卧龙区合为南阳区 高新区与周围县合为南阳国家新区 十堰 张湾茅箭区合为十堰区
白浪经济技术开发区与周围县合为十堰国家新区 许昌 魏都区许昌县南部合为许昌区 许昌长葛推进区为许昌国家新区平顶山 舞钢市叶县为平顶山国家新区 汝州市鲁山县郏县为石龙国际旅游区 新华卫东湛河为平顶山区 石龙宝丰县为石龙区 周口 项城鹿邑郸城为区
淮阳扶沟沈丘太康西华为周口国际旅游区 川汇区商水为川汇区
漯河 源汇区郾城区召陵区为漯河区
30武汉市[2市]【经济】 简称[武] 湖北省 武汉鄂州黄岗[武穴市蕲春县黄梅县浠水县属黄石] 武汉 [武汉区武东区武西区武汉新区] 武汉 江岸江汉硚口汉阳武昌区合为武汉区 洪山青山区合为武东区 汉南蔡甸区合为武西区
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武汉吴家山台商投资区东西湖区合为武汉新区
西北地区[3市4自治区2省]9
31南疆自治区[首府阿拉尔][1州3市]【生态】 简称[阿]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巴音郭楞阿克苏和田阿拉尔 下设
巴音郭楞 阿克苏 和田 阿拉尔市为区
32新疆自治区[首府伊犁][1州4市]【旅游 经济】 简称[伊]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克拉玛依塔城阿勒泰博尔塔拉伊犁 下设
克拉玛依博尔塔拉塔城阿勒泰博尔塔拉 伊犁 [伊犁特别区伊宁区] 伊犁 取消管辖塔城阿勒泰博尔塔拉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第四、七、八、九、十师60个团场新疆矿冶局天西林业局阿山林业局为伊犁特别区 伊宁市为区
阿勒泰 阿勒泰市为区 塔城 塔城市乌苏市为区
克拉玛依 奎屯市为区
33北疆自治区[首府乌鲁木齐][1市1州]【生态】 简称[乌]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乌鲁木齐昌吉哈密吐鲁番石河子 下设
乌鲁木齐 [米东国家新区乌鲁木齐区] 吐鲁番州 [昌吉区哈密区吐鲁番区石河子区等县] 乌鲁木齐 乌鲁木齐县米东区达坂城区为米东国家新区 天山区沙依巴克区新市区水磨沟区头屯河区为乌鲁木齐区 吐鲁番 [昌吉回族自治州哈密地区吐鲁番地区] 昌吉州府为昌吉区
哈密地府5街道办事处为哈密区 吐鲁番地府吐鲁番为吐鲁番区
34甘南省[省会兰州][1州4市]【生态】 简称[甘] 青海省 黄南
甘肃省 武威以南甘肃 下设
兰州 [兰州区兰西区兰东区兰北区] 甘海州 [原甘南州黄南州] 定西 陇南 白银 兰州 5区合为兰州区 永登为兰西区 榆中为兰东区 皋兰为兰北区
35宁夏自治区[首府银川][6市] 简称[夏] 宁夏回族自治区
内蒙古自治区 乌海 阿拉善盟[阿拉善左旗] 鄂尔多斯 下设
银川 固原 中卫 吴忠 灵武 银川 灵武为地级市 石嘴山划归银川 中卫 辖阿拉善左旗 吴忠 盐池划归灵武 乌海 3区为乌海区
36甘北省[省会酒泉][1盟4市]【生态 旅游】 简称[陇] 剩余甘肃
内蒙古自治区 阿拉善盟[阿拉善右旗 额济纳旗] 下设 阿拉善 武威
敦煌 [敦青区敦煌区敦煌国际旅游区敦煌国家新区阿克塞瓜州肃北] 酒泉 [玉门关区酒泉区嘉峪关区金塔高台临泽] 张掖 [肃南金昌永昌山丹民乐张掖市区] 敦煌沙州肃州镇合为敦煌区 莫高镇为敦煌国际旅游区
转渠口镇杨家桥乡郭家堡乡黄渠乡阳关镇合为敦煌国家新区 七里镇国营敦煌农场青海石油管理局生活基地合为敦青区 酒泉 玉门关酒泉嘉峪关为区
37西安市[5市]【文化 旅游】 简称[长] 陕西省 西安宝鸡商洛 甘肃省 天水平凉 河南省 三门峡济源 下设
西安市区 [长安国际旅游区长安新区] 宝鸡 [宝鸡区宝鸡新区宝鸡国际旅游区] 铜川 渭南 商洛 庆阳 天水平凉
西安市区 汉唐长安城[明城区未央区长安区雁塔区[曲江国家新区]咸阳秦都区为长安国际旅游区 其他为长安国家新区 宝鸡 渭滨区金台区为宝鸡区 陈仓区为宝鸡新区
凤翔县岐山县扶风县为宝鸡国际旅游区
38喀什市[3市]【经济】 简称[喀]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克孜勒苏柯尔克孜喀什图木舒克 喀什 [喀什区喀什新区] 喀什 吾斯塘博依街道亚瓦格街道恰萨街道库木代尔瓦扎街道为喀什区 其他为喀什新区
克孜勒苏柯尔克孜 图木舒克
39西宁市[1区2州1市]【经济】 简称[宁] 青海省 海东西宁海北海南
西宁 [平安区西宁新区新宁区西宁区等县] 青海湖市级国际旅游区[海北州海南州] 西宁城中城北区合为西宁区 城东城西区合为新宁区
海湖城南新区西宁经济技术开发区合为西宁新区 海东地府为平安区
华北地区[5省3市]8
40呼和浩特市[1盟2市]【生态 文化 旅游】 简称[浩] 内蒙古自治区 呼和浩特巴彦淖尔包头 下设
呼和浩特 [青城区青城国家新区] 巴彦淖尔 [巴彦淖尔区乌梁素国际旅游区巴彦淖尔国际旅游区] 呼和浩特 回民玉泉区合为青城区 新城赛罕区合为青城国家新区
巴彦淖尔 临河区杭锦后旗为巴彦淖尔区 五原磴口县为巴彦淖尔国际旅游区 乌拉特前旗为乌梁素国际旅游区 包头
昆都仑东河青山区为包头区 石拐区固阳县为包北区
九原白云鄂博矿区为包头国家新区
41山西省[省会太原][9市]【文化 经济】 简称[晋] 山西省 晋中太原吕梁临汾运城大同朔州沂州
下设
三门峡晋中临汾沂州朔州
太原 [太原区晋阳区太原国家新区古交区] 太原 迎泽杏花岭万柏林尖草坪区合为太原区 晋源小店区合为晋阳区
太原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太原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太原工业园区太原不锈钢生态工业园区合为太原国家新区 古交市为区
大同 [平城区云冈国际旅游区新荣国家新区] 大同平城区御东区口泉区合为平城区 云冈阳高广灵灵丘浑源合为云冈国际旅游区 新荣天镇左云大同合为新荣国家新区
42陕北省[省会延安][5市] 简称[陕] 甘肃省 庆阳
陕西省 榆林 延安 渭南 铜川 下设
榆林 [榆林国际旅游区榆林国家新区榆林区] 庆阳 延安 渭南 榆林
榆林 定边县靖边县横山县神木县为榆林国际旅游区 绥德县米脂县佳县子洲县清涧县吴堡县为榆林国家新区 榆阳区府谷县为榆林区
43燕云省[省会张家口][2盟3市]【文化 生态 旅游】 简称[燕或云] 河北省 张家口承德 内蒙古自治区 乌兰察布锡林郭勒赤峰
张家口 [张家口区张家口国家新区沙城区蔚州区涿鹿区阳原区] 张家口 桥西桥东宣化下花园区合为张家口区 高新区察北管理区塞北管理区合为张家口国家新区 怀来县为沙城区蔚县为蔚州区涿鹿为涿鹿区阳原为阳原区 张北划归锡林郭勒 乌兰察布 承德
赤峰 [红山区赤峰国际旅游区林西区阿鲁科尔沁区敖汉区] 锡林郭勒 [锡林郭勒国际旅游区锡林郭勒新区] 赤峰 红山区松山区元宝山区新区合为红山区
巴林左旗克什克腾旗翁牛特旗宁城县喀喇沁旗巴林右旗合为赤峰国际旅游区 林西阿鲁科尔沁敖汉为区
锡林郭勒锡林浩特市[市区外]二连浩特市正蓝旗苏尼特右旗西乌珠穆沁旗阿巴嘎旗苏尼特左旗张北合为锡林郭勒国际旅游区
多伦县东乌珠穆沁旗太仆寺旗镶黄旗正镶白旗锡林浩特市区合为锡林郭勒新区
44洛阳市[3市]【文化 经济 旅游】 简称[洛] 河南省 焦作郑州开封洛阳 下设
郑汴 [二七中央政务区郑州区郑东国家新区汴京国际旅游区汴西国家新区等县] 焦作 登封新密巩义荥阳划归焦作
洛阳 [神都国家新区神都国际旅游区神都区等] 郑州 中原二七金水区合为二七中央政务区 上街惠济区合为郑州区
郑东新区中牟县合为郑东国家新区 登封市新密市巩义市荥阳市为区
开封 鼓楼龙亭顺河回族区合为汴京国际旅游区 禹王台金明汴西新区合为汴西国家新区
洛阳 吉利区洛阳高新区伊洛新区合为神都国家新区 洛龙瀍河涧西区合为神都国际旅游区 西工老城区合为神都区
45平原省[省会邺城][6市]【经济 旅游】 简称[冀] 河北省 保定衡水石家庄邢台 邺城[邯郸安阳] 河南省 新乡鹤壁濮阳 山西省 阳泉长治晋城 下设
新乡 [更名卫辉] 石门 [石门国际旅游区石门区石门国家新区大西区大南区晋州新区大北区] 保州 [保州新区保州国际旅游区保州区] 定州 [定州安国博野望都曲阳唐县阜平顺平] 邺城 [邺南区邺城国际旅游区邺南新区内黄区邺北区邺北新区] 阳泉
邺城 北关文峰安阳合为邺南区
殷都龙安林州临漳成安大名磁 县合为邺城国际旅游区 汤阴县滑县合为邺南新区 内黄为区
丛台邯山复兴合为邺北区 峰峰矿区武安涉县合为邺北新区 石门 石家庄改称石门
新乐灵寿柏坡赵县合为石门国际旅游区 长安桥东桥西裕华新华合为石门区
栾城正定滨河新区藁城高新技术区合为石门国家新区 鹿泉井陉矿区井陉合为大西区 元氏赞皇高邑合为大南区 晋州辛集无极深泽合为晋州新区 行唐为大北区
46山东省[省会济南][5市]【文化 旅游】
简称[齐] 山东省 济南泰安[东平县属济宁]莱芜淄博[改称临淄]德州临沂 下设
泰安 淄博 德州 临沂
济南 [济南区章丘国家新区等县] 济南市区 市中历下历城区为济南区 章丘市天桥槐荫长清区为章丘国家新区
47北京市[2市]【旅游 文化】 简称[燕] 北京市 保定市 下设
北京北京中央政务区朝阳中央商务区丰台中央文化区海淀中央园林区石景山中央遗产区京北中央生态区通州中央运河区顺昌中央旅游区 保州 [保州新区保州国际旅游区保州区] 二环路内为北京中央政务区
朝阳区[奥林匹克公园属海淀]为朝阳中央商务区 丰台房山区为丰台中央文化区 海淀区为海淀中央园林区
石景山门头沟区为石景山中央遗产区平谷怀柔延庆密云为京北中央生态区 通州大兴区为通州中央运河区 昌平顺义区为顺昌中央旅游区 保州 保定更名保州 涞水涿州高碑店容城蠡县合为保定新区 易县满城徐水涞源合为保定国际旅游区
定州安国博野望都曲阳唐县阜平顺平合为独立的定州市[属平原] 南市北市新市区清苑县合为保定区
东北地区[5省1市1特区]7
48黑龙江省[省会哈尔滨][5市]【生态】 简称[黑] 黑龙江省大庆绥化伊春哈尔滨七台河鹤岗[鹤岗市区箩北]牡丹江[海林林口宁安牡丹江市区]鸡西[鸡西市区]双鸭山[集贤友谊双鸭山市区]佳木斯[汤原桦南桦川佳木斯市区] 黑龙江省下设
哈尔滨 [哈尔滨区南岗区松北区阿城新区双城区五常区宾县木兰巴彦延寿] 大庆 [大庆国际旅游区大庆区大庆新区] 绥化 [伊春绥化] 佳木斯 [佳木斯市区桦川汤原桦南集贤友谊双鸭山市区鹤岗市区箩北依兰] 牡丹江 [海林林口宁安牡丹江市区鸡西市区七台河市方正通河] 哈尔滨 道里区道外区香坊区为哈尔滨区 南岗区平房区为南岗区 呼兰区松北区为松北区
阿城区陈城市尚志市为阿城新区 双城市五常市为区
大庆 肇源林甸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合为大庆国际旅游区 萨尔图区让胡路区龙凤区红岗区为大庆区 大同区肇州县为大庆新区
49吉林特区[区会吉林][3州1市]【文化 经济 生态 旅游】 简称[吉] 吉林省 吉林延边 同江乌苏里[为黑龙江剩余地区] 下设
吉林 延边 同江 乌苏里
吉林市区分为吉林区[昌邑区船营区]乌拉区[丰满区龙潭区] 永吉县蛟河市吉林市区的松花湖合为松花湖国际旅游区 磐石市桦甸市舒兰市蛟河市永吉县为区 延边
图们市珲春市合为珲春国际旅游国家新区
延吉市敦化市龙井市和龙市汪清县安图县为区 同江市
[佳木斯市 同江市[为市区]抚远富锦][鹤岗 绥滨][双鸭山 饶河宝清] 乌苏里市
[鸡西 鸡东密山虎林][牡丹江 穆楞东宁宁安绥芬河[为市区]]
50辽东省[省会辽阳][5市]【生态 旅游】 简称[辽] 辽宁省 鞍山本溪辽阳丹东 吉林省 通化白山辽源 下设 鞍山 通化
辽阳 [辽阳区辽阳新区太子河新区]领本溪 抚顺 [新宾清原本溪桓仁岫岩] 辽阳 白塔区文圣区宏伟区为辽阳区 弓长岭区辽阳县为辽阳新区 太子河区灯塔市为太子河新区 相邻自治县合为抚顺州
51兴安省[省会呼伦贝尔][1盟3市]【生态 文化】 简称[呼] 内蒙古自治区 呼伦贝尔
黑龙江省 兴安黑河[原大兴安岭黑河]齐齐哈尔 下设
兴安黑河 [五大连池国际旅游区兴安黑河区大兴安岭国际旅游区] 齐齐哈尔 [卜奎区江西区讷河区等县] 呼伦贝尔 [海拉尔区满洲里国际旅游国家新区扎兰屯区牙克石区根河区] 额尔古纳 [额尔古纳市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鄂温克族自治旗鄂伦春自治旗陈巴尔虎旗新巴尔虎左旗新巴尔虎右旗阿荣旗]
呼伦贝尔 满洲里扎兰屯牙克石根河为区
额尔古纳市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鄂温克族自治旗鄂伦春自治旗陈巴尔虎旗新巴尔虎左旗新巴尔虎右旗阿荣旗为独立的额尔古纳盟 齐齐哈尔市区 分卜奎区和江西区 讷河市为区 兴安黑河市
爱辉区五大连池市为五大连池国际旅游区 加格达奇区松岭区为兴安黑河区
呼玛县塔河县漠河县新林区呼中区为大兴安岭国际旅游区 北安市为区
52渤莱省[省会天津][9市]【经济 旅游】 简称[渤] 河北省 沧州廊坊唐山 山东省 滨州东营潍坊 天津市 下设
天津 津南 津北 滨州 潍坊
沧州 [沧州国际旅游区沧州国家新区] 唐山 [唐山区遵化国际旅游区迁安区曹妃甸国家新区] 东营 [利津县黄河国际旅游区东营区广饶县] 廊坊 [廊坊新区廊坊国际旅游区] 天津市境内划分
中心6区东丽区滨海新区为天津市 以南为津南市 以北为津北市 蓟县属唐山
沧州 新华区运河区为沧州国际旅游区 开发区渤海新区为沧州国家新区 廊坊 安次区广阳区为廊坊区
廊坊经济技术开发区三河市为廊坊新区 霸州市香河县为廊坊国际旅游区 唐山
唐山市 路北区路南区古冶区开平区为唐山区 滦县滦南县遵化市为遵化国际旅游区 迁安市为区
汉沽管理区芦台经济技术开发区唐山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南堡开发区海港经济开发区曹妃甸工业区为曹妃甸国家新区 东营 垦利县划归利津县
东营区[东营机场路东]广饶县[广饶县盐场]垦利县[永安镇路以东]为黄河国际旅游区
53辽南省[省会大连][2盟3市]【生态 旅游 文化】 简称[锡] 辽宁省 朝阳 阜新 营口 葫芦岛 大连 河北省 秦皇岛 下设
秦皇岛 [秦皇岛区秦皇岛国际旅游区] 大连 [大连区瓦房店区普兰店区明阳区大连国家新区] 秦皇岛 海港区为秦皇岛区
北戴河区山海关区为秦皇岛国际旅游区 大连 西岗区中山区金州区为大连区 瓦房店市普兰店市为区 庄河市长海县为明阳区
旅顺口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大连保税区长兴岛经济技术开发区花园口经济区为大连国家新区
54岭都市[9市]【旅游】 简称[岭] 吉林省 松原长春四平白城 辽宁省 沈阳抚顺铁岭 内蒙古自治区 兴安盟通辽 下设
长岭 [长岭中央政务区西湖国家新区长岭国家新区新安区平川区平山区南正区光明区东岭区伏龙泉区保康区] 松原 [江南区宁江区] 长春 四平白城 沈阳 [沈阳区浑南国家新区铁西国家新区新民区沈北区沈北国家新区] 铁岭 [银州区清河区调兵山区开原区凡河国家新区] 兴安 [乌兰浩特区阿尔山国际旅游区] 通辽 [霍林郭勒区等旗] 县市不变
长岭镇为长岭中央政务区
前七号镇八十八乡三团乡为西湖国家新区 集体镇腰坨子乡流水镇为长岭国家新区 新安镇为新安区
太平川镇大兴镇为平川区 永久太平山镇为平山区 北正镇三十号乡为北正区 三县卜镇前进乡为南正区 光明乡海青乡为光明区 东岭乡利发盛镇为东岭区
巨宝山镇农安县伏龙泉镇为伏龙泉区 科尔沁左翼中旗保康镇为保康区
松原市区分江南区和宁江区,前郭尔罗斯迁至哈拉毛都 沈阳市区沈河和平区合为沈阳区 苏家屯浑南新区合为浑南国家新区 铁西区于洪区合为铁西国家新区 新民市为新民区 皇姑大东区合为沈北区
顺城区新抚区东洲区望花区抚顺县合为抚顺区 铁岭市区不变
调兵山开原市为调兵山区开原区 凡河新区为凡河国家新区 兴安 兴安盟改市 市区为乌兰浩特区
阿尔山市为阿尔山国际旅游区 通辽 霍林郭勒市为霍林郭勒区
华东地区[4市省2特区]6
55江南市省[省会南京][13市]【文化 经济 旅游 生态】
简称[扬] 安徽省 巢湖芜湖马鞍山铜陵黄山宣城安庆池州合肥六安 上海市
浙江省 嘉兴湖州绍兴杭州宁波舟山
江苏省 苏州无锡常州南通泰州镇江扬州南京宜兴 下设
巢芜 [巢湖芜湖马鞍山铜陵] 徽州市级国际旅游区 [黄山[黄山国际旅游区徽州区]宣城[绩溪区等区]] 安庆 [安庆池州] 上海 [上海区[浦西区]松浦区嘉定区浦东国家新区] 苏锡 [无锡区无锡新区苏州新区苏州国际旅游区江阴区宜兴区常熟区市昆山区张家港区吴江区太仓区] 润扬 [扬州区润扬国家新区镇江区江都区仪征区高邮区丹阳区句容区] 南京 [金陵国际旅游区南京国家新区石臼县] 常州 [宜兴常州] 南通 泰州 合肥 六安 绍兴 上饶
杭州 [杭州区拱宸区西湖国际旅游区萧山国家新区建德区富阳区临安区] 嘉湖 [嘉兴湖州] 明舟 [舟山区明舟国家新区等县] 徽州 屯溪分为黄山国际旅游区徽州区 绩溪旌德为绩溪区 其他县为区
苏锡 金阊沧浪平江区合为苏州国际旅游区 虎丘吴中相城苏州工业园区合为苏州新区 崇安南长北塘合为无锡区 惠山锡山滨湖合为无锡新区
江阴市宜兴市常熟市昆山市张家港市吴江市太仓市为区 润扬 广陵邗江合为扬州区
维扬经济技术开发区扬中合为润扬国家新区 镇江市区丹徒区合为镇江区 江都仪征高邮丹阳句容为区
南京 中心7区江宁区合为金陵国际旅游区 江西两区合为南京国家新区 两县合为石臼县
上海市区 上海区[浦西区][中心9区闽行区] 松浦区[松江青浦区] 嘉定区[嘉定宝山区] 浦东国家新区[浦东新区奉贤金山崇明] 杭州市区
上城区下城区为杭州区 江干区拱墅区为拱宸区 西湖区滨江区为西湖国际旅游区 萧山区余杭区为萧山国家新区 建德富阳临安市为区 明舟 定海为舟山区
宁波中心3区北仑鄞州区为明舟国家新区
56淮海市省[省会徐州][12市]【经济】 简称[淮] 江苏省 徐州淮安宿迁盐城连云港
安徽省 滁州宿州阜阳亳州淮北淮南蚌埠 山东省 济宁菏泽聊城枣庄 河南省 商丘 下设
徐州 [大体不变] 宿迁 盐城 滁州 宿州 阜阳 亳州
淮安 [淮安区淮安国际旅游区淮安新区] 连云港 [连南新区灌云区连北国家新区连云港区] 淮河 [毛集新区潘集区淮南区蚌埠国家新区蚌埠区淮北区] 商聊 [商聊国际旅游区商聊新区] 济宁 [济宁国际旅游区济宁新区] 徐州 邳州市新沂市为区 淮安 清河清浦合为淮安区
金湖县盱眙县洪泽县涟水县合为淮安国际旅游区 淮安经济开发区淮阴区楚州区合为淮安新区
连云港云台乡花果山乡东辛农场五图河农场灌西盐场同兴镇四队镇圩丰镇图河乡堆沟港镇田楼乡五队乡长茂镇合为连南新区 灌云县灌南县合为灌云区 赣榆县连云区为连北国家新区 新浦区海州区为连云港区
淮河 相山区杜集区烈山区[为淮北区] 蚌山区龙子湖区禹会区淮上区[为蚌埠区] 蚌埠新城综合开发区蚌埠高新技术开发区蚌埠高铁新城开发区[为蚌埠国家新区] 田家庵区谢家集区八公山区大通区市区合为淮南区 潘集区凤台县城区合为潘集区
毛集社会发展综合实验区合剩余地方为毛集新区
商聊 东昌府区临清市东阿县冠县阳谷县莘县虞城县睢阳区梁园区永城市为商聊国际旅游区 茌平县高唐县睢县开发区民权县宁陵县夏邑县柘城为商聊国家新区
济宁曲阜市北湖旅游度假区邹城市微山县汶上县梁山县任城区市中区定陶嘉祥县鄄城单县曹县牡丹区为济宁国际旅游区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兖州市金乡县泗水县鱼台县东明郓城巨野成武为济宁国家新区
其中再分57苏北[省会连云港 简称江]
第五篇:保定市行政区划调整-2015
保定市行政区划调整
国务院批复同意调整保定市部分行政区划。5月13日,保定市召开专题会议进行动员部署。
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杨崇勇,省委常委、纪委书记陈超英作重要讲话。省委常委、组织部长梁田庚宣布国务院的《批复》,副省长姜德果主持大会。市委书记聂瑞平作动员讲话。市长马誉峰、省民政厅厅长赵风楼等省市领导出席大会。
这次行政区划调整的主要内容是:将保定市新市区更名为竞秀区;撤销保定市北市区、南市区,设立保定市莲池区,以原北市区、南市区所辖行政区域为莲池区行政区域;撤销满城县,设立保定市满城区,以原满城县的行政区域为满城区的行政区域;撤销清苑县,设立保定市清苑区,以原清苑县的行政区域为清苑
区的行政区域;撤销徐水县,设立保定市徐水区,以原徐水县的行政区域为徐水区的行政区域。
对一座城市来说,空间有多大,发展的潜力和希望就有多大。顺应发展需要,适时调整行政区划,是优化经济结构、完善功能布局、提升城市承载力、聚集力和辐射力的必然选择。这次我市的行政区划调整,是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作出的一项战略决策。在中央、省的大力支持下,我们实现了保定人多年的夙愿,其历史意义将不可估量:第一,实施区划调整,必将对保定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打造环京津增长极产生巨大推动作用;第二,实施区划调整,必将对优化生产力布局,解决“小马拉大车”问题产生巨大推动作用;第三,实施区划调整,必将对推进新型城镇化,提高城市管理水平产生巨大推动作用;第四,实施区划调整,必将对回应人民期待,提升城市品位产生巨大推动作用。
区划调整后,保定市行政区划由原来的25个县(市、区)变更为24个(含定州市、涿州市),全市总人口、辖区面积没有变化,其中保定市辖区由3个变成5个,市区面积由原来的312平方公里增加到2531平方公里,扩大了2219平方公里,在我省仅次于唐山市位居第二;市区人口由原来的119.4万人增加到280.6万人。
近年来,国内许多地方通过区划调整,拓展了发展空间,破除了发展制约,创造了发展机遇,增添了发展动力,实现了跨越发展。数据显示,南京市江宁撤县建区10年间,GDP增长了7倍多,财政收入增长了20多倍;南京市浦口区、六合区综合实力较调整前大幅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