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行政区划调整动员大会讲话
在全市农村村组合并和区划调整
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2010年6月9日)
今天,我们召开全市农村村组合并和行政区划调整动员大会,主要目的是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明确责任、落实措施,确保圆满完成部分镇(区)区划调整的各项任务。村组合并和区划调整是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先后召开了党政联席会议、市委常委扩大会议进行了专题研究,在四套班子层面上征求了意见,形成了共识。刚才,裔市长全面部署了我市部分镇行政区划调整工作,对这次村组合并和区划调整的政策、原则、目标和实施步骤提出了明确要求。下面,我再强调两点。
一、这次区划调整意义重大、势在必行 我市2001年和2004年对乡镇区划进行了调整,从29个乡镇调减到15个镇(区),在优化城乡布局、提高城镇发展水平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 1
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现有行政区划在运行中已呈现出很多不足,已经成为制约发展的重要因素。这次调整,我们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尤其是围绕加快城镇化目标和主要载体建设来进行调整,意义重大,势在必行。一是调整有利于提高发展集中度,转变发展方式。最近,省里连续召开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工作会议和座谈会,积极引导差别发展、错位竞争、特色发展,促进产业集聚、人才集聚、资金集聚,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实现转型升级。同时,鼓励企业进专业园区,凡是进园区发展的企业就给政策,积极支持,不走过去那种低水平重复发展之路。就我市而言,近年来,我们通过发展新兴产业、建设低碳经济示范园、壮大现代服务业等有效措施,对转变发展方式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也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总体而言,我市转变发展方式的力度还不大,速度还不快,特别是发展的集中度水平还不高,存在“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多点开发现象,低水平重复建设还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这导致了城市区域辐射窄、规模小,总体规划难到位,优势资源难集中;基础建设不平衡,有限的财力难以产生最
大效益。这次调整,就是要从资源整合的角度,提高园区的承载水平,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二是调整有利于举全市之力,做大开发区。开发区是全市发展的领头羊、排头兵,做大做强开发区,是每一个镇(区)、各级领导干部的共同责任。长期以来,由于受区域限制(我市开发区面积为51.6平方公里,而宜兴、溧阳、常熟等地的开发区面积分别达到了98.3、155和336平方公里),我市开发区带动能力不强,承载能力较弱。这次调整后,我市开发区面积达到了170平方公里,大大提升了开发区的土地、交通、生态、文化等诸多优势。这对于开发区力争3-5年内进入全省开发区15强的战略目标,对于冲刺国家级开发区目标,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三是调整有利于资源整合,形成特色发展优势。我市拥有练湖、道口、文化产业园等资源优势。但长期以来,缺乏统一的规划和管理,发展的特色优势难以彰显。特别是练湖板块,自从划归本地管理后,我们就把练湖作为新城区“一体两翼”西翼,重点进行规划,加大新市区建设力度。这次把司徒沿312国道周边的村与练湖合并到一
起,同时让练湖融入城区、开发区这个大范围,能使练湖资源得到最大化利用和最佳配置;把云阳、埤城和后巷的部分地区并入开发区,目的就是实现文化产业园统一管理,做大做特做好文化产业,使之成为丹阳的最大亮点,成为现代服务业的最大基地;同时将河阳道口周边的空间整体归并,目的就是充分利用沪宁高速的交通优势,做大道口经济。特别是把文化产业园整体划归开发区进行统一管理,将改变目前文化产业园分布在开发区、埤城、云阳、后巷等多个镇(区)的不利局面,这将对文化产业园的整体规划、统一管理带来极大的方便,有效促进文化产业园的发展壮大,加快发展具有丹阳特色的城市经济。四是调整有利于统筹发展,做强城市经济。我市现有城区主要分布在云阳、开发区、练湖3个镇区,城市化率为48.6%,与苏南地区67.5%相比,有很大的差距。我们这次调整,将城区辐射区域扩大到开发区、云阳、练湖、司徒、延陵、埤城、后巷等7个镇(区),大大扩大了城市的周边线,这对加大城市对外辐射,对构筑布局合理的城镇体系,加快中心城区的发展,加速人口集
聚、生产力集聚,增强城区对二、三产业和从事非农产业人员的吸纳能力将产生极大的推动作用。五是调整有利于降低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效率。实施行政区划调整和村组合并,可以扩大镇(区)经济总量和村级经济规模,有利于增强镇村的调控能力,提高建设水平和人口集中度;减少行政机构和重复建设,降低行政开支和社会运行成本。六是调整有利于推动农业区域化布局、集约化生产、规模化经营,形成高效农业特色化。
二、把村组合并和区划调整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本次村组合并和行政区划调整有较好的思想基础、有科学的规划方案、有务实的工作意见,得到四套班子和社会各界的高度认同,这为本轮调整奠定了好的基础。但在具体推进中,我们仍要把握好以下几点:一是切实加强领导。为了加强对这两项工作的领导,市里专门成立了由裔市长任组长的村组合并和行政区划调整工作指导小组,加强领导协调和指导,由民政局牵头,下设1个办公室和6个工作组,各小组各司其职,认真履职,四套班子也要给予支持。各镇(区)要尽快成立工作指导小
组,设立人员安置、财务审查、矛盾化解等专门工作组,明确分工,落实责任,推进工作。市行政区划调整工作指导小组和市各有关部门要主动与涉及区划调整的乡镇(区)多沟通,多商量,集思广益,帮助解决调整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二是要严明纪律。在区划调整的关键时期,各级党员干部必须自觉遵守各项纪律。严格政治纪律,自觉维护和谐稳定的政治局面,做到政令畅通、令行禁止。严格组织人事纪律,领导干部要服从组织安排,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组织调配;在区划调整期间,不得突击调动和提拔使用干部。严格财经纪律,认真做好现有公有资产资金的登记管理和财务审计工作,严禁以各种名义私分、转移和擅自处理公有财产,严禁突击发放福利。严格廉政纪律,厉行节约,禁止借村组合并和区划调整之际互相宴请、挥霍公款。严格工作纪律,认真做好清产核资,对调整地区、合并村的账簿、台账、合同、印章等各项归档资料要妥善保管,完整移交。纪检监察部门要严格执行责任追究制度,无论哪个环节出了问题,都要严肃追究责任。三是确保平稳过渡。本次区划调整
涉及到部分镇(区)。相关镇(区)要加快对接,确保以最快的速度平稳过渡。开发区要主动协调、主动作为,充分利用和整合好道口资源、历史文化资源、生态资源等新资源,提前谋划,重新规划,尽快拿出新的发展方案。同时,被调整乡镇要站在全市一盘棋的高度正确看待本次区划调整,全力配合,确保区划工作顺利推进。各相关职能部门要主动参与,认真履行职责,做到服务不减、功能不弱、管理不松,为村组合并和区划调整提供更优的服务。对原来的考核指标,市里将根据实际情况重新调整,并尽快明确,各镇(区)也要根据合并的情况制定新的考核指标体系。
同志们,本次村组合并和区划调整工作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市委坚信,在全市各级党政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的共同努力下,这次区划调整一定能够顺利完成。
第二篇:在行政区划调整动员会上的讲话
在江南新区行政区划调整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陈荣洲
(2006年11月13日)
同志们:
今天,区委、区政府在这里召开江南新区行政区划调整动员大会,全面部署江南新区行政区划调整工作。这个动员大会的召开,表明江南新区行政区划调整工作已进入正式实施阶段。刚才,举行了4个新街道的授牌、授印仪式,标志着江南、浮桥、常泰、金龙4个新街道党工委、办事处正式成立,从此,江南新区发展史掀开了崭新的一页。这对于江南新区乃至整个鲤城区来讲,意义重大,影响深远,我们必须动员广大党员干部进一步统一思想,团结一心,全力以赴,共同把这件悠关鲤城长远发展的大事办好。下面,我就如何确保区划调整的顺利实施,讲三点意见。
一、严肃纪律,确保区划调整有序运作
“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江南新区行政区划调整是区委、区政府为加快新区“三化三转变”进程,审时度势实施的一项重大改革,能否有序有效运作,纪律严明是关键。自启动区划调整筹备工作以来,区委、区政府就严肃相关纪律问题三 令五申、多次强调,我这里再特别重申五条纪律:
一要严肃政治纪律。越是在利益调整的时候,越能考验一个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和坚定性,越能看出一个干部的思想觉悟和精神境界。要充分认识到,无论划出划进,无论到哪里工作,都是为人民服务,都是为建设现代科工贸旅游文化名区服务,不应让任何私欲和其他利益左右自己。新区街道全体干部职工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都必须坚决做到自觉维护和服从区划调整大局,坚决做到个人服从组织、下级服从上级、局部服从全局,确保区划调整各项工作政令畅通;坚决反对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行为,坚决做到不利于区划调整的话不说、不利于区划调整的事不做,以一个共产党员的党性原则保证区划调整各项工作的顺利推进。
二要严肃组织纪律。全体干部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要自觉接受组织的安排,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组织调配。今天宣布新区4个街道领导班子及人员调配方案后,调动人员必须按照有关规定和时限要求尽快到新单位报到,并抓紧完成各项移交工作。区委组织部、区编办、区人事局等部门,要按照各自管理权限,加强对组织人事工作的监督管理,严格按照有关程序和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办事,防止个人说了算。领导干部必须服从区划调整大局,服从组织决定,不讲价钱,不讲条件,工作要迅速到位。对拒不执行组织安排的,视情节轻重,给予严肃处理。三要严肃财经纪律。坚决禁止借行政区划调整之机,采取各种方式隐匿、转移、私分或变相私分国有资产和集体资产;坚决禁止巧立名目突击花钱、公款吃喝玩乐、请客送礼和铺张浪费;坚决禁止组织外出参观考察、旅游度假或进行其他高消费娱乐活动等挥霍行为。区纪检、监察、财政、审计等职能部门要加大监督检查力度,一旦发现违法、违纪行为,坚决查处,决不姑息。
四要严肃工作纪律。保证本街道、本部门各项工作的连续性,在新班子未到位、人员未调动前,原街道干部要坚持在原岗位履行职责。待新班子到位、人员调动后,再按新分工、新岗位开展工作。每个干部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都要做到思想不散、秩序不乱、工作不断,严守岗位,尽心尽职,积极工作。要保证政策措施的连续性,新官不但要理旧事,而且要处理好旧事,对原有的政策措施明显不符合形势发展要求的,要根据调整后的街道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地进行调整,使各项工作正常运转,使干部群众放心满意。
五要严肃廉政纪律。全体党员干部都要自觉维护组织和个人的形象,自觉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不准借调动之机,利用职权接受单位或下属干部群众赠送的礼品,更不能向社区、企业等单位索要财物。这次干部交流量大面广、时间集中,为了不影响工作,为了加强廉政建设,干部到新单位报到一律不搞迎送。要坚持勤俭节约原则,相关活动不得大操大办。这五条纪律,是调整期间对每位干部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的明确要求,必须严格遵照执行。凡违反以上纪律的,将严肃处理。
二、加强领导,确保区划调整圆满成功
这次江南新区区划调整,涉及行政管辖范围的重新调整和利益格局的重新分配,涉及方方面面具体而复杂的问题。在前期筹备过程中,得到了市委、市政府和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得到了全区上下的积极拥护。现在进入正式实施阶段,直接决定区划调整的成败,所有相关领导、街道和部门,一定要马上进入紧张状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严格按照区委、区政府的部署安排,紧锣密鼓开展各有关工作。
一要精心组织实施。江南新区区划调整领导小组成员和挂钩联系新区街道的区领导要深入基层做好指导和服务工作,及时帮助协调、解决区划调整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区划调整各工作小组和区直相关部门要各司其责、协同配合,努力按要求抓好各自所负责的各项具体工作。新设立的4个街道党政班子是这次区划调整的具体实施者,党政“一把手”要切实对本街道调整工作负起总责,在区划调整领导小组的指导帮助下开展工作,采取“先到位,后梳理”的办法,实行班子宣布、机构挂牌、工作运转三同步,力求尽早结束调整工作。会后4个街道要迅速召开党政班子会议和本街道全体干部职工、社区居委会成员参加的动员大会,宣布本街道领导班子配备、内设机构、人员安排及职责分工,周密细致地研究制定和具体部署本街道 行政区划调整实施方案,做到各项工作有领导主抓、有人具体抓,确保事事有落实、件件有回音。这次区委在各街道新设立了人大工委,作为区人大常委会的派出工作机构,这是增强人大意识、民主意识、依法治区意识的现实需要,是延伸区人大常委会监督触角,加强基层民主政治、民主法制建设的客观需要,希望各街道人大工委要积极履行职责,更好地组织好、服务好、调动好本辖区人大代表充分发挥作用,更好地凝聚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共同推进我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
二要搞好新老交接。今天会上,新设立的4个街道行政区划、班子、人员、资产调配方案都已明确。4个街道要不折不扣按照方案确定的时间、步骤和要求,加强对移交工作的组织领导,区直相关部门要加强面上的业务指导和监督,力争如期完成资产财务、划转人员及各类档案的移交、接收工作,确保移交工作万无一失。4个街道领导班子到位后,首要任务是尽快履行新辖区经济社会管理职责,尽快熟悉辖区情况、搞好工作衔接,尽快使各项工作正常、协调地运转起来,尽快从思想上、工作方式上实现角色转换。对新辖区的社区居委会和社区党支部要多关心、多指导、多帮助,涉及调整的社区居委会和社区党支部之间要早接头、快适应、全部到位。对调整和交接工作要及时跟踪反馈,使社区管理不空白、公共服务不断档、群众需求不落空,使区划调整后的运转过程成为管理水平提高的过程、服务能级提高的过程、群众满意度不断提升的过程。4个街道要及时将区划调整的有关情况向区委、区政府汇报。
三要维护社会稳定。行政区划调整是一项政策性、法律性极强的工作,涉及到的热点、难点、敏感性问题多,加之长期形成的认同感,调整过程必然会存在诸多不安定因素。各级各有关部门尤其是这4个新街道,要坚决克服麻痹大意的思想,将区划调整中可能遇到的困难估计得严重一些,将应对措施准备得充分一些;要坚持抓早抓小、预防在先、化解矛盾在前的原则,密切掌握近期社情动态,主动排查调处各类矛盾纠纷,妥善处理好区划调整中的群众来信来访,努力把问题消除在萌芽状态;要把依法行政、依法办事贯穿于区划调整的全过程,同时注意工作方式方法,反对简单粗暴,反对遇到矛盾互相推诿扯皮;要牢固树立群众利益无小事的观念,采取有效措施,切实解决好划转移交人员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要深入细致地做好干部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努力争取广大干部群众对区划调整的理解和支持,对一些片面观点和不正确的东西,要加以引导,对一时解决不了的,也要耐心解释,凝聚人心,减少阻力,尽快缩短调整的震动期和磨合期。这期间,政法部门要特别注意加强新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为实施区划调整创造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城市综合执法部门要始终保持制止“两违”的高压态势,防止违规抢建房屋的行为出现;宣传部门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大力宣传区划调整的政策规定,大力宣传区划调整的必要性和重大意义,为区划调整营造 良好的舆论氛围。
三、统筹兼顾,确保区划调整与经济社会发展两手抓、两不误 这次江南新区行政区划调整,不是简单的为了调整而调整,其根本目的在于适应形势发展需要,通过调整更好地规划空间布局、整合各类资源,推动江南新区乃至整个鲤城区实现新的跨越发展。因此,我们要坚持统筹兼顾,正确处理好区划调整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一手抓好区划调整,一手抓好经济社会发展,切实做到“两手抓、两不误”。
要立足当前,凝聚合力。当前这关头,区划调整千头万绪,换届选举正在进行,年终岁首事务繁多,推进发展任重道远,各个新街道领导班子肩上的担子很重、责任很大,一定要以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勇挑重担,一定要团结协作,做到相互尊重、相互学习、相互理解、相互支持,上下一盘棋,搞好大合唱,真正形成强大合力,推动区划调整圆满成功,推动换届选举有序开展,推动年终岁首各项工作落实。同时,要未雨绸缪,早计划、早安排,认真谋划好明年街道经济社会发展各项目标任务。
要着眼长远,理清思路。新街道,意味着新变化、新挑战,也蕴藏着新优势、新机遇。各个新班子到位后,要从这几个“新”字入手,认真调查分析本街道特点,准确、全面、深入地把握好本街街情;要围绕建设“泉州城市次中心”和建设“现代科工贸旅游文化名区”的总目标,从自身担负的职能出发,准确 把握本街道在全区乃至全市未来发展中的角色定位,明确发展方向,确定工作目标,找准发展路子,及早制定出符合本街道实际的近期和中长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尤其是要坚持区域平衡发展,通过发展使群众真正从区划调整中得到实惠、看到前景、增强信心。4个新街道要站在更高的起点上,将产业发展好,将城市管理好,将社区建设好,将群众服务好,并积极配合好各个重点项目建设,为加快江南新区“三化三转变”步伐共同添油加劲。
同志们,圆满完成这次江南新区行政区划调整任务,是历史赋予我们的共同使命和光荣任务。希望全区各级各有关部门以及所有新区党员干部,要以对党、对人民、对未来高度负责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扎扎实实做好这项工作,努力使街道区划调整后的江南新区乃至整个鲤城区的发展,起点更高、劲头更足、活力更强、前景更广,为加快推进现代科工贸旅游文化名区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第三篇: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宣布大会领导讲话
同志们:
今天的镇(镇镇)撤镇建街道动员大会暨授牌授印仪式是经区委常委会研究决定召开的,根据《省人民政府关于市区部分行政区划调整的批复》(浙政函〔〕122号)和《市人民政府关于区部分行政区划调整的批复》(温政函〔〕57号)精神,撤销我区、、、镇、仙岩5个镇建制,其行政区域改由区政府直辖,并设立街道、街道、街道、镇街道、街道办事处,调整后瓯海镇街格局由目前6镇7街改为12街1镇。刚才,区民政局同志宣布了省、市人民政府关于同意区乡镇行政区划调整的批复,区委组织部同志宣布了镇改街道后的相关机构设置和干部人事任免的通知,并举行了授牌授印仪式。新的街道党工委书记()也做了很好的表态发言。
同志们,这次乡镇行政区划调整,是事关我区改革、发展、稳定全局的一件大事,是加快我区城市化进程,全面推进现代化新瓯海建设的一件大事,也是全区广大干部群众近来非常关注的一件大事。希望大家一定要以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和高度负责的态度,共同落实好行政区划调整及其后续工作。
下面,我代表区委简单强调三点意见。
一、充分认识这次乡镇行政区划调整的重大意义,把思想统一到省、市政府的批复精神和区委、区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
此次乡镇行政区划调整,总的说,是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是加快城市化步伐和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通过这样调整,有利于理顺区镇(街)管理体制和条、块关系,减少行政开支,有利于促进政府的高效运转。对此,区委、区政府非常重视,多次召开专题会议进行研究。调整方案从年初开始酝酿,期间进行了大量的基础性工作,成立区划调整工作领导小组,并对、郭溪、潘桥、泽雅、镇、仙岩等6个镇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征求了人大政协、有关专家等方方面面的意见。这次区划调整,也得到了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的关心支持,省民政厅和市民政等部门非常重视我区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工作,多次来我区调查研究,提出了指导性意见。应该说,现在批复下来的这个方案,是经过区委、区政府反复论证,上级领导充分研究,统筹考虑各方意见确定下来的,是一个求真务实、便于操作的方案,是一个有利于我区深化改革、加快发展、维护稳定的积极稳妥的方案。下步,大家务必要从加快推进瓯海建设的全局高度,充分认识这次行政区划调整的重大意义,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省、市政府的批复精神上来,统一到区委、区政府的重大决策上来。
二、加强领导,细致稳妥,为推进这次乡镇行政区划调整营造良好氛围
这次乡镇行政区划调整,是我区行政体制关系的一次重大变动。虽然行政区划调整工作符合我区长远发展方向和人民群众的整体利益,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工作量大,政策性强,涉及到这样那样的问题,包括我们预计到的和尚未预计到的问题,方方面面的工作千头万绪,任务十分繁重。下步要马上做好落实的是:一要做好宣传发动。新建街道是这次调整工作的主要实施者,会后,要抓紧召开由全体机关干部、部分企事业负责人、村(社区)负责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老干部代表等参加的撤镇设街大会,进行具体工作部署,明确工作要求,把全街道的思想统一到区委、区政府的决策上来。二要确保工作平稳延续。新建街道行政事业单位的设置,由区编委办提出具体方案,报经批准后执行。有关工商营业执照、社会团体登记证、房屋所有权证、卫生许可证、税务登记证、组织机构代码证等证照变更,由有关部门作相应变更,新建街道的有关印章、衔牌制发由区委办、区府办另行发文明确。区委、区政府和区级有关部门针对原镇的各项政策要继续保持不变;原镇以政府名义或政府委托部门制订的各类民事合同继续有效等,要确保社会稳定、工作有序。三要做好信息反馈。乡镇行政区划调整过程中难免出现各类新情况、新问题,新成立的街道党工委、办事处要及时转变角色,针对问题研究相应对策,并向区委、区政府做好有关工作汇报和信息上报等。
三、抓住机遇,乘势而上,为加快现代化城镇建设步伐增添新动力
这次乡镇行政区划调整,为进一步加快城市现代化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全街道上下:一要加快磨合,形成合力。行政区划调整效果如何,关键看能不能有效整合、快速磨合。班子要整合,新的街道领导班子要根据每个成员的工作经验,性格特长等,合理进行分工,班子成员之间也要加强沟通,相互尊重,增进团结,形成强有力的领导核心和发挥出整体战斗力。人心要齐,街道要千方百计把街道干部、村干部(社区干部)的心聚拢起来,把基层党员群众的心合起来,把辖区内企业经营者的心,共同开创新事业。思路要合,街道要根据行政区划调整后的功能地位,从本地实际出发,理清工作思路,制订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努力把各项事业发展推向新的高度。二要抢抓机遇,营造优势。行政区划调整最终是为了营造新的发展优势,促进地方更好更快地发展。市委、市政府提出的“1650”战略为我们带来了新的机遇,街
道上下一定要敏锐地发现机遇,敏捷地抢抓机遇,科学地运筹机遇,深入领会区委、区政府实施行政区划调整的战略意图,结合自身优势,创造性地利用好机遇,做好当前各项工作,为在新一轮区域竞争中奠定发展优势而努力。三要狠抓当前,加快发展。高起点规划,不搞重复、低档次建设,在发展中注重生态保护,提升镇品位。进一步整合招商资源,优化招商环境,提供更
加优质的服务。进一步健全项目推进机制,促使各类项目早建成,早投产,早见效。
同志们,今天宣布行政区划调整只是迈出第一步,下步我们还要更加珍惜机遇,扎实工作,努力加快发展,为建设生态宜居民富区强的现代化新瓯海作出我们应有努力,不辜负区委、区政府对我们的信任,不辜负广大人民群众对我们的期望!
第四篇:(修改)徐州市行政区划调整
关于徐州市行政区划调整的思考
蔡成缓1.1 任书香 徐燕
(1徐州市统计局,1.1局长 江苏 徐州 221018)
*** QQ:1026211534
摘要:按照征区划调整理论,在剖析徐州市和铜山县同城而处的矛盾基础上,阐述行政区划调整对徐州发展的影响,并提出行政区划调整后政府应对建议。
关键词:区划调整;资源整合;制度创新
2010年9月28日,根据国务院批复和省政府通知精神,徐州市进行了行政区划调整:撤销徐州市九里区、铜山县,设立徐州市铜山区。调整后徐州市市区行政区域面积3037.3平方公里,总人口306.4万人。
一、理论研究及背景分析
改革开放30多年是我国城市化快速发展时期,城市常住人口迅速增长,建设用地急剧扩张,资源和环境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城市城区发展空间明显不足,进一步发展时与周边县在经济布局和市政建设上出现产业雷同、重复建设、浪费资源的问题,市县矛盾日益加剧,造成城市边缘区的杂乱无章,土地地价不合理上升,环境恶化,最终导致城市竞争力和生活质量的下降,严重影响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运用政府权威对行政区划进行调整以消除阻碍经济发展的行政壁垒就成了地方政府实现管治的重要手段。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地方的行政区划调整主要经历了“市带县”、“撤县设市”、“撤县(市)设区”等三个阶段。最近十年由于我国城市化进程逐步加快,城市规模不断膨胀,行政区划调整变得日益频繁。特别是近一年来,我国有数个大城市进行了行政区划调整,包括北京、上海、天津、重庆、深圳、厦门、沈阳等,也有许多中小城市进行区划调整。7月1日,北京撤销东城区、崇文区,设立新的东城区;撤销西城区、宣武区,设立新的西城区。6月20日,厦门经济特区扩大到全市。6月18日,重庆“两江新区”揭牌。在1999年至2008年的十年时间里,我国市辖区数量共增加了107个,增幅为14.2%,县的数量减少了58个,减幅为13.5%,县级市数量减少了47个,减幅为3.11%,自治县等其他县级单位数量鉴于民族因素的考虑没有变化。从这些数据中我们会发现最近十年
我国地方行政区划调整的规模和变动频率是惊人的,并且它是以撤县设区为主要表现。
按照西方研究学者的大都市区治理模式理论模型:去除所有或大部分大都市区里面的小政府,并以单
一、全功能、有力的、普及整个大都市区的政府取而代之。徐州的规划调整应该说是一种大都市治理行为,即通过“撤县设区”“市区调整”等行政区划调整,建立一个规模更大的大都市区政府。
二、徐州市与铜山县情况综述(一)徐州市与铜山县的自然情况
徐州市是陇海—兰新经济带东部的中心城市,经济已经基本形成了装备制造、能源、徐州商圈、食品及农副产品加工业四大千亿元支柱产业,2009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390.16亿元居全省第三位,经济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周边地区的发展,按照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三圈、五轴、四个特大城市”的发展战略、徐州市由“单核心、摊大饼”式的发展向“双核心、五组团”城市空间结构转变、满足未来建设300万人口的特大城市的发展需求的重大决策,徐州要加快城市化进程、实现跨越式发展,必然要进行区域调整。
铜山县位于江苏省西北部,淮海经济区的中心,环抱徐州市区,具有典型的城郊型经济特点。总面积2,035.02平方公里,总人口120.4万,90年代曾两度跨入“全国农村综合实力百强县”行列,食品、机械、钢铁、汽车、电子等五大产业是铜山的优势主导产业,关联度较高,配套能力强。2009年,地区生产总值(GDP)达338.11亿元,总量反超东台(313.63亿元)24.48亿元,位居苏北第一,增幅高于东台1.7个百分点。2009年,跻身全国县域经济百强第78位。
(二)徐州市与铜山县的市县同城矛盾
徐州市区由铜山县所包围,形成郊区包围市区、县乡包围郊区的同心圆空间模式,市县两级政府同驻一城。在市、县分立、同城而治的状态下,铜山县缺乏自身的行政、经济和文化中心,依托市区边缘有一定经济基础的铜山镇作为县属中心而重点建设,并已形成较大规模,导致市区的建成区与县属城镇建成区连成一片的现象,这就使中心城市—-徐州难以进行合理规划布局。市县之间的矛盾和摩擦日益严重,主要表现为:市县同城往往导致市县相互牵制,削弱城市整体经济实力;产业结构趋同,降低经济的互补性和活力,两地在供水、供气、污水处理、公共服务等基础设施和开发区的低水平重复建设,造成人力、财力的浪费,同时还造成行政机构重复设置和多头化管理,严重浪费行政资源,增加管理成本,降低办事效率,难以提供有效的城市区域公共服务。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徐州市主城区和铜山县行政管理体制分割的制约因素越来越明显,这次行政划调整,对于徐州和铜山而言是一次双赢选择。徐州将在更大的区域范围内统筹规划,建立“大徐州”的城市空间结构体系,合理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层次,在扩张发展潜力、集聚吸纳各种优质资源的同时,降低发展成本,开创徐州城市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局面。
三、区划调整后的积极作用
(一)扩大城市空间,提升竞争力。
撤县设区直接减少了行政上的管理层级,削弱了经济资源要素流动中的制度性门槛,有助于区域大市场的形成,经济资源能够根据市场配置合理流动。通过“撤县设区”,徐州市区面积增加了160%,达到3037.3平方公里,工业发展、港口、机场发展等因此有了更好的条件,土地、港口等资源得到了高效整合。“撤县设区”可以突出中心城区的经济增长点的作用,形成城乡经济协作与互补关系。一方面,强化徐州市集聚能力与规模效益,更好地发挥中心城市对郊区腹地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另一方面,理顺了徐州市政府和郊区之间的利益关系,从而有助于确定中心城市和郊区之间的城市功能定位,保证了未来徐州的城市建设不再是围绕着老城区摊大饼似的向外扩张,而是确立真正意义上的中心城市与郊区互动的、以组团式为主的跨越式城市发展战略。
(二)促进城市协调发展。
铜山县原来虽然是徐州市的下辖县,但是仍然是一级独立政府,有较大的决策自主权。基于地方经济的发展和自身利益的考虑,与徐州市区之间仍然有较多的矛盾,协调起来比较困难。而将县改设为市辖区,则使得市与区之间的协调关系有了很大改善,同时克服了区域共同治理的难题。原九里区和铜山县等虽然区位相邻,但是规划的编制与实施却是分割的,基础设施对接、污染治理等方面存在着难以协调的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郊区的经济和社会的和谐发展。而行政区划调整能够使环境污染和交通设施对接等区域治理问题内部化,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区域共同治理问题的解决。同时,通过加快编制与行政调整相配套的镇域规划、中心村规划和许多镇域的总体规划建设并做好不同行政单位规划的协调,也可以有效弥补郊区城市边缘地带的“管理真空”的漏洞。
(三)节省政府运营成本。
以原九里区为例,根据现有的政府体制,各部门的人员配置不可缺少,从而导致官民比例偏高,政府运营成本很高。九里区撤并后,将整合人员配置,降低运营成本,提高了区域行政管理水平。撤县设区后,将加强郊区流动人口管理、户籍管理和土地管理等等,引导外迁企业有序分布,积极化解社会矛盾,有效避免了快速城市郊区化所导致的城乡关系不协调的问题。
(四)减轻老城区发展的压力。
徐州市是新亚欧大陆桥东端第一个区域性中心城市和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是江苏省重点规划建设的四个特大城市和三大都市圈核心城市之一,同时也是东陇海产业带的支撑点和陆港经济的产品集散地,必然需要一个能为整个区域提供强大的服务功能、区位优越、设施完备、环境优美的核心地区。徐州市的新城区建设就是在这一战略部署下展开的。而新城区的拓展必将在用地、规划等方面与铜山县产生新的矛盾。撤县设区后,徐州将能够合理划分、集约利用所属土地等资源。铜山区成为了徐州市城区,它们要直接接受来自徐州市政府的管理,进而徐州市能够进一步强化土地审批权和土地规划编制权、修改权等土地管理权限,从而实现了土地的集约管理。徐州的用地规划就能够着眼于徐州市土地管理的总体规划,从总体上协调城市中心区和郊区、城市内部与外部的关系。
然而,行政区划调整,并不是百利而无一弊,其消极作用也是相伴而生的,如撤县设区会在一定程度抑制铜山的积极性,尽管三年经济体制不变,但也会让一些干部产生短视行为,地方政府发展的积极性减弱;行政管理效能下降,城市规划、土地管理等重要权限上收,市的工作量加大,而区的工作量减少,会使行政管理层级增多,管理效能下降;大量的农村变成城市,便利虚假“城市化”出现;区域调整给居民升学、就业等带来不便;产生历史遗留争议问题等等。
四、建议
行政区划调整行为,在发挥其积极作用的同时,作为管理者更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建立一个统一、规模更大的大都市区政府并不意味着就能解决大都市区治理问题,并不意味着就能促进社会经济的持续高效发展。行政区划调整已经逐渐形成了路径依赖,重调整轻创新是各地普遍存在的现象,其结果是动态发展的经济与相对静止的行政区划很难匹配,行政区划频繁调整却难以达到理想效果。制度创新是一切创新之本,在一切创新中,制度创新最具根本性,也最实用和管用。
此次行政区划调整后的制度创新关键是设计出一套既能激励地方积极发展,又能约束地方政行为的制度规范,而解除管制和放权是制度创新的主要目标取向。
(一)转变政府职能
现有的行政区划格局是在既有的行政管理体制下形成的,如果盲目减少管理层级,不仅不会提高管理效率,还会造成管理的混乱。要从根本上优化行政区划格局,须先改变行政管理制度,具体说来,就是从转变政府职能入手。建设服务型政府,以服务型政府代替管理型政府,以市场代替政府的位置,强化市场的真正的主导作用。政府除了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法律服务、社会管理等市场所不能或不愿起作用的领域发挥作用外,其他本应由市场起作用的领域都交还市场去做。如深圳市自2006年行政区划调整以来,来将管理重心下移到街道,实行社区工作站与居委会分开设置。这些措施与善治理论所强调的市场化和分权化不谋而合。政府、市场和社会之间是此消彼长的关系,当市场和社会承担了大量的职能后,政府自然瘦身,可将更多的精力集中在必要的公共管理和服务上,增强管理能力。
(二)合理分割行政权力
合理分割行政权力能提高行政效率,增强行政管理能力,从而扩大管理幅度。不同性质的权力在各级政府之间运用的效果不一样,有的适合集中在市政府,有的适合放置到基层,应该根据权力性质在各级政府之间作出明确划分,并用法律固定下来,使各种权力都有清晰的职责。徐州市重点加强对中心各城区、尤其是新成立了铜山区和撤并的九里区的协调指导,负责全市域的区域性服务职能,协调市域内条块之间的各种关系。徐州市目前正处于发展关键时期,各种矛盾突出,既需要集中部分权力以整合资源,也需要分散权力以加强社会管理。具体说来,事关全市的决策权力应该集中在市政府,而执行性权力应该放在基层。
(三)完善社区自治
随着单位制度的解体,社会的力量逐步壮大,社区开始成为接纳政府部分服务职能的基地。特别是近几年社区服务和社区建设的蓬勃发展,为社区自治提供了很好的条件。社区是组成城市的细胞,社区的和谐至关重要。社区自治可以将很多政府力不能及的事情做好,培养市民的参政能力,促进市民之间的交流沟通,增强归属感,消除社会矛盾于萌芽之中。政府职能转移给社区后,社区拥有更多 的自主权力,社区组织发育必然更加完善,社区自治更为活跃。自治社区与政府之间良性互动,更利于社会和谐,增强政府管理能力。
(四)支持非政府组织的参与
国外非政府组织广泛参与大都市区的管治,提高了大都市区管治的效率。而我国的非政府组织则明显表现出参与不足。大都市区管治所针对的往往是大都市区发展和大都市区规划较为宏观的问题,也是关系到大都市区发展的全局的、至关重要的战略问题。这种战略问题涉及大都市区整体的利益,因而也应充分反映社会各种力量的意见并得到他们的认可,尤其是除各级政府之外的各种非正式机构、单位和社会团体等非政府组织。行政区划调整后,构建一个以政府为主导、非政府组织积极参与的管理模式,将强化和延伸城市基础设施和管理服务等一系列“公共产品”。
大都市区、城市地区(C i t y-Region)的快速发展已经是21世纪中国城市化的主要特征。大都市区的日渐庞大带来了管治上的困难。因此大都市区治理已逐步成为我国区域治理的主要任务。行政区划调整是大都市区治理的一种手段。对于徐州这样的城市地区来说,虽然在某些方面既要强化市政府的统一权威但是,更多的还是要考虑如何解除管制和放权,如何通过制定法规制度来激励和约束地方政府的发展,在保护公共利益的同时,激发起地方政府的积极性、主动性。因此,在行政区划调整结束之后,必须要及时地进行检讨总结,以便更好地加强政府建设,完善法规制度,协调好不同层级政府之间的关系,促进大都市地区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严荣.大伦敦政府:治理世界城市的创新[J].城市管理,2005(3):45-49. [2]杨开忠,陶然,刘明兴.解除管制、分权与中国经济转轨[J].中国社会科学,2003,(3):4-18.[3]康艳红.政府企业化背景下的中国城市郊区化发展研究[J].人文地理,2006,(5):12 [4]张京祥,范朝礼,沈建法.试论行政区划调整与推进城市化[J].城市规划汇刊,2002,(5):28 [5]刘靖华.政府创新[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6]陈阂齐.苏锡常都市圈空间整合构想[J],现代城市研究.2001(3):51一53.[7]高果.关于南京都市圈建设有关问题的思考[J1.现代管理科学.2002(7):15一19.[8]黄勇.美国大都市区的协调与管理[J].城市规划.2003(3):32一36.徐州市昆仑大道1号西3区统计局 221018
***
第五篇:保定市行政区划调整-2015
保定市行政区划调整
国务院批复同意调整保定市部分行政区划。5月13日,保定市召开专题会议进行动员部署。
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杨崇勇,省委常委、纪委书记陈超英作重要讲话。省委常委、组织部长梁田庚宣布国务院的《批复》,副省长姜德果主持大会。市委书记聂瑞平作动员讲话。市长马誉峰、省民政厅厅长赵风楼等省市领导出席大会。
这次行政区划调整的主要内容是:将保定市新市区更名为竞秀区;撤销保定市北市区、南市区,设立保定市莲池区,以原北市区、南市区所辖行政区域为莲池区行政区域;撤销满城县,设立保定市满城区,以原满城县的行政区域为满城区的行政区域;撤销清苑县,设立保定市清苑区,以原清苑县的行政区域为清苑
区的行政区域;撤销徐水县,设立保定市徐水区,以原徐水县的行政区域为徐水区的行政区域。
对一座城市来说,空间有多大,发展的潜力和希望就有多大。顺应发展需要,适时调整行政区划,是优化经济结构、完善功能布局、提升城市承载力、聚集力和辐射力的必然选择。这次我市的行政区划调整,是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作出的一项战略决策。在中央、省的大力支持下,我们实现了保定人多年的夙愿,其历史意义将不可估量:第一,实施区划调整,必将对保定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打造环京津增长极产生巨大推动作用;第二,实施区划调整,必将对优化生产力布局,解决“小马拉大车”问题产生巨大推动作用;第三,实施区划调整,必将对推进新型城镇化,提高城市管理水平产生巨大推动作用;第四,实施区划调整,必将对回应人民期待,提升城市品位产生巨大推动作用。
区划调整后,保定市行政区划由原来的25个县(市、区)变更为24个(含定州市、涿州市),全市总人口、辖区面积没有变化,其中保定市辖区由3个变成5个,市区面积由原来的312平方公里增加到2531平方公里,扩大了2219平方公里,在我省仅次于唐山市位居第二;市区人口由原来的119.4万人增加到280.6万人。
近年来,国内许多地方通过区划调整,拓展了发展空间,破除了发展制约,创造了发展机遇,增添了发展动力,实现了跨越发展。数据显示,南京市江宁撤县建区10年间,GDP增长了7倍多,财政收入增长了20多倍;南京市浦口区、六合区综合实力较调整前大幅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