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董洪运在全市人才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董洪运在全市人才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刚才,晓峰同志对我市出台的2010—2020年《忻州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作了很好的说明。这个《纲要》是根据党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省委、省政府出台的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以及省委12月7日公布的关于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6条意见和7个‘一批’‛精神制定的,已经以忻市发[2010]32号文件印发。《纲要》对我市人才发展的总体要求、主要任务、重点工程、保障措施,都有明确的安排部署和具体要求,大家一定要贯彻好、落实好。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牢固树立人才优先发展的理念
近年来,我市各级组织部门和人事部门,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全国人才工作会议精神,根据全省人才工作会议的统一部署,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工作大局,按照全市推进转型发展、跨越发展,努力走好‚五条路子‛,坚决打好‚五个攻坚战‛的实践要求,坚持党管人才的原则,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抓住培养、吸引和用好人才的三个关键环节,努力做好完善政策、夯实基础、营造氛围等项工作,人才工作全面加强,人才投入不断加大,人才队伍不断壮大,人才结构不断优化,重才、爱才、用才的环境逐步形成,人才工作和人才队伍建设取得了新的成绩,为建设富裕文明、开放和谐、充满活力的新型工业旅游城市提供了较好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虽然我们的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市人才发展的总体水平与发达地区相比,仍然存在较大差距,与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和应对人才竞争需要相比,还有许多不适应的地方。主要表现为,人才总量较小,人才总体素质不高,创新能力不强,人才结构和布局不合理,高层次创新人才严重匮乏,人才观念树立不牢,人才发展投入不足,人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尚未根本消除,特别是人才短缺、人才流失和人才浪费并存的现象依然比较严重。这些问题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采取切实有力的措施加以解决。
面向‚十二五‛,着眼新发展,省委发出了‚再造一个新山西‛的动员令,作出了转型发展、跨越发展的一系列重要部署,特别是我省作为国家的重要能源基地, 又获得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综改区)的批准,我们正处于结构调整的攻坚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期。适应新形势,把握新要求,抢抓新机遇,市委二届六次全会通过的《‚十二五‛规划建议》,明确提出,今后要扭住‚五个发展‛,走出‚五条路子‛,打好‚五大攻坚战‛,依托特色优势,发展八大产业,实现主要经济指标翻一番以上,进一步缩小同全省的差距,尽快赶上全省步伐,把忻州建设成为富裕文明、开放和谐、充满活力的新型工业旅游城市。同时提出,从‚十二五‛开局之年做起,重点办好五件大事:一是要大幅度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二是要大力度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三是要大手笔推进新型工业旅游城市建设,四是要大覆盖抓好惠民工程,五是要大范围建设全国环保模范城市。我们要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省委九届十一次全会和市委二届六次全会精神,办好五件大事,打好‚十二五‛发展总体战,迫切需要一大批统揽全局、科学决策、创新实践、敢打硬仗,实实在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领导人才,需要一大批在各行各业中改革创新、精通业务、苦干实干、奋勇争先的专业人才。
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的时代要求和具体实践看,人才队伍建设在我市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在当前知识经济时代,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第一实力,统领着物质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人才是最活跃的生产要素,决定着社会生产的广度和深度。资源竞争、资本竞争、技术竞争,归根到底就是人才的竞争。谁能在人才竞争中占得先机,谁就能在提升传统产业、发展新产业、开发新项目上走在前列。目前,我们要按照省委提出的‚七条路径‛和‚四化要求‛,加快忻州转型发展、跨越发展,积极推进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的转变;加快推进由掠夺式的资源开采向绿色可持续发展的转变;加快推进廉价劳动向创意产品和科技创新的转变;加快推进采掘文明向制造文明和‚智‛造文明的转变,实现转型跨越大发展,迫切需要一批专业型、创新型人才。没有一批具有世界眼光、战略思维、市场理念、专业知识、经营头脑的专家型、实战型人才是不行的。
用历史的眼光、实践的眼光、人民的眼光、世界的眼光看忻州发展,无论是党政人才,还是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农村实用人才、社会工作人才,我市都严重缺乏。当前一项重要任务和关键举措,就是要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战略资源的理念,增强做好人才工作的历史责任感和时间紧迫感,把人才工作列入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把人才建设作为‚十二五‛和今后发展的重要任务,把人才优先战略作为‚十二五‛和今后工作的重要指导思想,坚持人才资源优先开发、人才结构优先调整、人才投资优先保证、人才服务优先保障,人才制度优先创新。
二、积极造就一支优秀人才队伍
适应忻州大发展要求,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实施人才强市战略,我们要继续坚持党管人才的原则,进一步抓好培养、引进、使用三个关键环节,加快建设一批适应我市转型跨越、可持续发展的优秀人才队伍。
一要多种途径培养人才,增加人才总量,提升人才素质。以转型发展、跨越发展需求为导向,以提高创新能力为核心,建立和完善人才结构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相适应的多元人才培养机制。在积极实施国家12项重大人才工程、省10项重大人才工程的同时,扎扎实实抓好我市12项人才发展重点工程。经济发展,教育先行。要继续抓好基础教育,加快发展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以忻州一中、忻州师院、职业技术学院为依托,建设晋北的人才基地,培养各行各业的实用人才,为忻州‚十二五‛和未来的发展输送更多的有用人才。要积极主动与外地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合作,培养新型专业人才。在我市经济不发达、人才资源匮乏的情况下,引进人才不容易,用好和留住本地人才更是不容易,要改进和完善现有的人才激励政策,切实加强对本地人才的培养、使用和管理,使他们发挥好‚传帮带‛的作用,孵化和培养更多的本地人才茁壮成长。
二要以项目建设为载体,加快引进紧缺人才和高端人才。要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统筹全局发展,突出利用和发挥好重点项目对人才的吸纳、引进和集聚作用。坚持‚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遵循人才随着项目走的规律,策划和包装一批具有吸引力的项目,以项目建设为载体,突出互动性、针对性、灵活性、延伸性,以资源吸引人才、以项目引进人才,以人才带进项目、以人才拓展项目,定向发现人、吸引人、招揽人,让更多的人才把干事创业的舞台放在忻州,把项目建设的目的地选在忻州,引人才带动创新。引进人才要不图虚名、不乱承诺、有诺必践。必须切实考虑我们的经济承受能力,做到人才引进规划与经济发展思路相适应,人才引进数量与经济发展速度相适应,人才引进质量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既要保证急需人才的引进,也要注意人才的储备,更要发挥人才引进的效益。
三要使人才各得其所、各展所长。坚持不拘一格用人才的理念,摒弃求全责备的思想,能够容忍白玉微瑕。选拔人才要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在干事创业的赛场上选拔真正有能力、肯干事的人,不唯学历、不唯职称、不唯资历、不唯身份,只要有利于转型跨越、富民强市,就放胆使用。坚持遵循人才发展的规律,把人才素质能力与岗位要求结合起来,使各类优秀人才在黄金年龄、黄金时期充分施展才干,做到因才使用,用当其时。对中青年人才要大力扶持,对老年人才也要倍加珍惜,对高端人才要搭建好施展才能的平台,对一线实用人才也要充分尊重,发挥好作用。
四要坚持党管人才,注重分类指导。要加强党对人才工作的领导,完善党管人才机制,坚持和完善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人才工作格局,统筹做好人才培养、引进、使用工作。结合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围绕项目建设、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现代农业、加快城镇化建设、发展文化与旅游产业等重点工作,从人才的培训教育、分配激励、配置使用、社会保障等方面进行具体规划;根据区域、行业发展的不同要求和人才成长的不同特点,落实好我市人才发展规划纲要中的10个方面的具体政策;优化人才队伍的地区结构、行业结构、专业结构、能级结构,促进不同地区、不同行业和城乡之间人才工作的协调发展。组织部门要当好党委的参谋助手,积极谋划人才工作的规划、思路和政策,抓好督促检查和组织实施,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搞好部门之间的协调,加强与各类人才的联系,加强人事管理体制改革,做好开发人才、服务人才、使用人才的工作。要制定职能部门人才工作目标,加强对职能部门人才工作的考核。要建立部门人才工作例会制度,促使各部门加强沟通,密切配合,形成合力。
三、不断创新人才工作的体制机制
建设我市的‚人才资源洼地‛,需要我们下大力气、下苦功夫,完善政策,优化环境,以改革精神创新人才工作体制机制,创造尊重人才、见贤思齐,公开平等、竞争择优,有序流动、服务周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良好环境。
一是建立科学的人才评价机制。根据德才兼备的要求,从规范职位分类和职业标准入手,建立以业绩为依据,由品德、知识、能力等要素构成的各类人才评价指标体系,克服人才评价中重资历、学历,轻能力、业绩的倾向。党政人才的评价重在群众认可;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评价重在市场和出资人认可;专业技术人才和技能人才的评价重在社会和业内认可。制定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人才的岗位职责规范,完善考核制度,改进考核方法,客观公正地评价人才,营造出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
二是建立灵活的用人机制。要坚持群众公认、注重实效的原则,以扩大民主、加强监督为重点,深化党政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改革,完善选任制,改进委任制,规范考任制,推行聘任制。要坚持社会化、岗位管理的原则,以推选聘任制和岗位管理为重点,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按照政事职责分开、单位自主用人、个人自主择业、政府依法监管的要求,完善符合各类事业单位的用人制度。规范按需设岗、竞聘上岗、以岗定酬、合同管理等管理环节,逐步做到人员能进能出,职务能上能下,待遇能高能低。要放开眼界,面向海内外,建立和健全我市的柔性人才引进、使用、管理机制,不求所有,但求所用,不求常在,但求常来,更多更好地延揽和用好外地的实用人才。
三是建立合理的人才流动机制。进一步加强人才市场建设,发挥人才市场在人才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促进企事业单位通过市场来自主选择人才和人才进入市场自主择业。进一步消除人才流动中的城乡、区域、部门、行业、身份、所有制等限制,疏通人才队伍之间、公有制与非公有制组织之间、不同区域之间的人才流动渠道。规范人才市场中介服务,完善人事争议仲裁制度。加大对人才市场的调控和监管力度,保障人才、用人单位和人才服务机构的合法权益。
四是建立公平的分配激励机制。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各种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实行按岗定酬、按任务定酬、按业绩定酬,重实绩、重贡献,向优秀人才和关键岗位倾斜,合理确定岗位、绩效工资。逐步建立市场机制调节、企业自主分配、职工民主参与、政府监控指导的企业薪酬制度,进一步完善以业绩为核心、以贡献为标尺、以体现人才价值为根本、以维护人才权益为基础的分配激励机制,实现精神奖励与物质奖励相结合,做到一流人才、一流业绩、一流报酬‚三个相适应‛。对在人才工作中做出突出成绩的单位和显著贡献的个人,要给予精神和物质上的奖励,形成人人争当人才、人人争做贡献的浓厚社会氛围,为人才强市不断提供雄厚的人才队伍保障。
同志们,放眼‚十二五‛,忻州大发展,关键在人才。我们一定要面向转型、面向跨越、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全面加强人才队伍建设,让忻州的一大批优秀人才,成为建设新型工业旅游城市的积极实践者,成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伟大创造者。
第二篇:董洪运在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认定目标 创新苦干
奋力开创忻州转型跨越发展新局面
——董洪运在全市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11年1月10日)
同志们: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全面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总结2010年以及“十一五”时期全市经济工作,分析当前形势,安排部署2011年工作。一会儿,平社同志将对去年经济工作进行全面总结,对今年的经济工作做具体安排。平社同志的讲话是经过市委常委扩大会议讨论确定的,我完全同意,大家要认真落实好。下面,我着重就当前的形势和任务、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几项重要工作,以及加强和改进党委对经济工作的领导,强调几个问题。
一、认清形势,抢抓机遇,牢牢把握经济工作主动权,为“十二五”发展开好局、起好步
随着2010年经济社会各项任务的胜利完成,我市“十一五”发展圆满收官。回顾过去五年,我们欣喜地看到:
——这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发展思路更加完善明确的五年:我们以扭住“五个发展”为方向,以“五大攻坚战”为重点,以走好“五条路子”为举措,落实“三五”工作总要求初见成效,建设新型工业旅游城市开局良好。
——这是经济发展取得显著成效的五年:与2005年相比,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5倍,预计达到430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7倍,预计达到420亿元;财政总收入增长1.9倍,达到90.17亿元;一般预算收入增长2.6倍,达到42.34亿元。全市经济实力显著增强。
——这是“五大攻坚战”取得阶段性重大成果的五年:1000多亿元投资相继落地,23万多人实现脱贫,安全生产、信访稳定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持续稳定好转,创建全省环境保护模范城市获得通过。
——这是“五条路子”迈出重大步伐的五年:省内外30多户大企业、大集团入驻忻州投资开发,新型工业园区争相发展,农业连年丰收、去年创六项历史最高水平,文化产业开发全面推进,五台山申遗成功,五大旅游区开发初具规模,浦发银行入驻忻州,同德化工率先上市,政银企出现良性互动,小额贷款公司雨后新发。
——这是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硕果累累的五年:“五个全覆盖”全面完成,市九大重点工程上马开工,一系列惠民实事如期兑现,教育、卫生、交通、水利、广电、文化、体育、人口和计划生育、社会保障各项工作取得历史最好成绩。繁峙“创卫”一年成功,成为晋北第一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近1倍,预计达到1378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0.7 倍,预计达到3420元。和谐建设排位全省第一。
——这是党的执政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的五年: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和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取得预期成效,基层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有效发挥,各级领导班子建设得到加强和改善,全市上下政通人和、风清气正,进入了科学发展新时期。
五年的实践,使我们深刻认识到,作为资源型和欠发达地区,我们必须毫不动摇地推进转型发展,必须始终不渝地实施赶超战略,必须坚定不移地解放思想,必须全面深入地推进改革开放,必须抢抓机遇、用好机遇,必须在风险、困难和挑战面前敢于担当,必须形成创新苦干、大干实干的浓厚氛围。五年的实践,使我们进一步深化了对市情特点和发展规律的认识,提高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提高了在复杂形势和困难局面下驾驭发展大局、推进转型跨越赶超的能力,增强了落实“三五”工作总要求,建设富裕文明、开放和谐、充满活力的新型工业旅游城市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发展中还面临着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一是发展不足,经济总量偏小、增长质量不高、发展位次仍然靠后;二是经济的结构性矛盾没有得到根本解决,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面临的任务繁重;三是支撑转型跨越的科技含量高的项目储备不足,开发新项目、储备好项目还需要继续加强;四是农业基础设施脆弱,抗御自然灾害能力不强,农民增收压力较大,扶贫开发任务艰巨;五是城镇化建设步伐还不够快,区域性中心城市功能发挥还有较大差距;六是民营经济发展缓慢,本地社会资本不活跃,资本市场利用不够;七是社会创业活力不足,就业、再就业压力依然较大,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够完善;八是部分领导干部大转型、大发展、大跨越的思路不宽、办法不多,思想观念仍然滞后;九是发展环境还不够优,卡、要、慢和权力寻租现象在少数地方和部门依然存在,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仍然是一项紧迫的任务。这些问题需要引起我们高度重视。
做好今年的经济工作,需要我们准确把握国际、国内形势,牢牢掌握工作主动权。
从国际看,尽管金融危机后经济复苏进程中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比较多,但在世界范围内,和平、合作、发展的趋势不会变。总的趋势是,经济结构进入调整期,世界经济治理机制进入变革期,创新和产业处于孕育期,新兴市场国家力量步入上升期,国际产业重组和生产要素转移方兴未艾,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成为发展大势。特别是低碳能源的绿色运用和科技创新开发,正成为各国竞相争夺的战略制高点。在调整与竞争中实现创新发展,是世界经济运行的一个基本定势,只要清醒把握、积极主动,完全可以获得广阔的发展空间。
从国内、省内看,尽管形势仍然极其复杂,任务相当艰巨和繁重,但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趋势没有变,我们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具有许多有利条件。
一是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仍有对我有利空间。中央正确把握国内外新形势、新变化、新特点,提出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增强宏观调控的针对性、灵活性、有效性,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大力加强自主创新,切实抓好节能减排,不断深化改革开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巩固和扩大应对金融危机冲击成果,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这些,为我们转型跨越发展仍有政策上的利好,关键是我们如何研究并利用好。
二是国家一些重大的产业调整政策对我们有利。在“十二五”时期,国家布局煤制天然气、煤制液体燃料和煤制烯烃项目,将加大共伴生矿产资源、粉煤灰、煤矸石的综合利用,有利于我们以煤为基,多元发展。
三是未来证券市场扩容对我们有利。针对当前市场流动性充足,通胀及资产价格泡沫压力依然较大的局面,为了降低通胀压力,国家将会加强对募集资金的监管,积极有序引导资金进入资本市场,推动实体经济发展,未来证券市场扩容的步伐可能加快,为我们克服资金制约、走好用金融资本手段推动市域经济快速发展的路子提供了较好的机遇。
四是党中央、国务院对我省扶持的一系列决策部署对我们有利。国家把我省列入西部大开发的政策扶持范围,并支持太原城市群发展,支持中南部出海大通道等重点工程建设,批准山西设立循环经济试点省,特别是把我省设立为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这些,都为我们转型发展提供了空间机遇、项目机遇、开放机遇和政策机遇。
五是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和对忻州的关心支持有利于我们大发展。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工业新型化、农业现代化、市域城镇化、城乡生态化,以及建设绿化山西、气化山西、净化山西、健康山西的指导原则、发展路径、布局安排、重点举措,使我们转型跨越方向明、路径清、信心足。特别是把忻定原列入太原都市圈发展,对五台山风景区建设、五台山飞机场建设、移动北同蒲等重点项目给予了较多的关注与扶持,为我们上大项目、大上项目创造了有利条件。
六是“十一五”发展,培养和锻炼了一支进取争先、创新苦干的干部队伍,造就了一大批艰苦奋斗、务实进取的忻州优秀儿女,全市上下齐心协力谋发展,四大班子同心同德抓落实,成为我们推进转型跨越的强大政治优势。“十一五”发展的良好基础和全市人民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信心与决心、胆气和智慧,成为我们最可宝贵的强大精神动力与工作基础。
总之,对忻州来说,尽管有困难,但有利条件多于不利因素;尽管有挑战,但机遇大于挑战。只要我们充分利用,把握得当,一定能在“十二五”开局之年取得新发展、新成就。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是落实“三五”工作总要求、全面推动转型跨越发展的关键之年,是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起步之年,也是市县乡村四级换届之年,改革发展稳定的任务十分繁重。我们一定要把思想统一到中央、省委对经济形势的分析、判断和决策部署上来,统一到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上来,增强忧患意识、风险意识和责任意识,充分利用有利条件,积极应对各种挑战,抓好用好发展机遇,力争为“十二五”发展开好局、起好步。
2011年全市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市委二届六次全会总体部署,紧紧抓好我省成为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重要历史机遇,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继续落实“三五”工作总要求,坚持项目攻坚,促进农民增收,推进城镇建设,改善和保障民生,大力开放引进,加快工业新型化、农业现代化、服务社会化、市域城镇化、城乡生态化建设,全面推进转型发展、跨越发展,确保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努力把忻州建设成为富裕文明、开放和谐、充满活力的新型工业旅游城市。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预期指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5%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8%以上,财政总收入增长18%以上,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6%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3%,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4%,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涨幅控制在4%以内,城镇新增就业岗位2.89万个,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约束性指标要按照省里的要求去完成和落实。
上述指标,是我们对宏观经济形势客观分析和对宏观经济政策准确把握的基础上,根据省里的考核要求,立足近几年我市经济加速发展的基础和趋势、立足“十二五”转型跨越大发展的目标安排的,兼顾了留有余地的原则和“跳起来摘果子”的要求,是实事求是的,也是赶队前行所必须的。只要我们创新苦干,狠抓落实,是完全可以完成或超额完成的。
二、着眼转型,着力跨越,毫不动摇唱响加快发展的主旋律
“十一五”期间,我们虽然取得了历史好成绩,但是,跳出忻州看忻州,差距显而易见。至2009年底,我市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和财政总收入,与太原、大同、朔州、阳泉、吕梁周边五市相比,均排末位,在全省11个市中,分别排第11位和第10位,低于全省平均水平10230元和1896元;人均固定资产投资与周边五市比,排第4位,在全省排第7 位,比全省平均水平低2240元。在“十二五”期间,我们要赶队前行、跨越发展,必须强化历史使命感、时代责任感、发展紧迫感,毫不动摇唱响加快发展的主旋律。
(一)以项目攻坚为抓手,积极推进结构调整实现新突破
项目是经济发展的引擎、结构调整的抓手。着眼“十二五”,开局新一年,我们一定要把项目攻坚作为转型跨越的头等大事来谋划。坚持大抓项目、抓大项目、抓好项目,以增量带存量,在总量膨胀、结构调整中,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经济跨越发展。
第一,要围绕工业新型化抓项目。煤炭资源整合后,要加快标准化、机械化、信息化建设,坚持输煤输电并举,煤炭产业与非煤产业并举,积极推进焦炉煤气制甲醇、制烯烃、煤矸石发电、粉煤灰提取氧化铝、白炭黑等新项目上马。电力产业要巩固发展火电,大力发展风电、水电,积极策划生物质能发电。新型材料产业要抓好氧化铝—电解铝—铝材—铝制品、金属镁—镁合金、铁矿粉—球团—生铁—钢材—线材—特种钢等产业链的开发延伸,积极推进材料生产向材料加工进而向加工材料转变。新型煤化工要按照煤制醇、煤制肥料、煤制苯的路径进行深度开发。装备制造业要坚持高精密度、高科技含量、高智能化和微型化的发展方向,延伸产业链,开发新产品。要按照全循环、高端化的发展方向,积极推进工业园区建设。
第二,要围绕服务业大发展抓项目。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世界经济向服务经济转型。当前世界经济进入服务经济时代,服务业占世界经济的比重已超过60%,服务业正成为引领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的主导力量。党中央在“十二五”规划《建议》中,把发展服务经济列为重要内容,这是我们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需要,也是我们大转型、大发展、大跨越的需要。
一是要大力发展旅游业。在发展方向上,要积极推进旅游业由点线旅游向区域旅游转型。以建设国际五台山、人文五台山、风光五台山、休闲五台山、会展五台山为龙头,大力开发芦芽山生态自然旅游区、雁门关边塞古战文化旅游区、忻定原温泉度假旅游区、河保偏黄河风情旅游区等五大旅游区域。打造“五个五台山”,要积极策划和推进五星级酒店、祈福宫、博物馆、禅修养生城的建设,在旅游、文化、会展、生态养生等产业的融合发展中,建设知名的国际旅游目的地。在发展动力上,要积极推进旅游市场化开发。五台山风景区和芦芽山风景区的上市工作,都要加快步伐,争取在“十二五”的前几年上市。
二是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我市是文化资源大市,却是文化产业弱市。2009年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3.1%,而我市只有2.2%。差距就是发展的潜力。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开发文化创意者的智力资源,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应该成为我们转型发展的一个重点。要依托忻州丰厚的文化底蕴,整合河曲民歌二人台、北路梆子青年雁剧团、忻州师院艺术系、忻州职技院动漫设计专业等资源,大力发展表演艺术产业、现代传媒产业、出版产业、影视产业和会展产业。这里特别强调的是,要大力发展健康休闲养生产业。这方面,市委政研室有一个好的建议,这次会议已经印发,大家要认真参阅,开动脑筋,搞好开发。
三是要大力发展服务业。积极发展生活服务业,万村千乡市场、农副产品交易市场、放心早餐、标准化菜市场、家政服务等五大服务业工程。积极发展生产服务业。煤炭物流业、铁矿运输业、钢材法兰仓储业、批发零售业等,都要抓好骨干企业,抓好基地建设,抓好网络构建,抓好功能发挥。积极发展金融保险服务业,各类金融机构,都要创新金融产品,优化金融服务。积极发展商务和研发业。
第三,要激发民营企业的发展活力抓项目。我市中小企业总量少、规模小,增加值只占全省的5%左右。民营经济发展缓慢,社会创业活力不足,已经成为转型跨越的短板,迫切需要引起高度重视。民营经济是就业经济、富民经济,也是强市经济。从一定意义上说,民营经济活则全局活,民营经济转则全局转,民营经济兴则全局兴。忻州“十二五”主要经济指标翻一番以上,需要民营经济率先翻一番以上。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扶持民营经济发展的一系列精神,按照《中小企业促进法》和《山西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办法》,支持鼓励民营经济发展。要发挥好民营企业的机制优势,引导他们把煤炭、铁矿开发生产中积累的资金,投向战略性新型产业、节能环保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开发。要发挥好民营企业的产业优势,继续鼓励和支持他们改造传统产业,发展文化旅游、现代仓储、装备制造、各类物流等产业。还要发挥好民营企业的人脉优势,鼓励他们以商招商,在扩大规模、开发产品中上转型发展的好项目,创转型发展的新优势。市县两级每年都要召开一次民营经济促进大会,对吸纳就业多、利税贡献大、社会形象好的企业家给予表彰奖励,让他们有荣誉、有地位、有信心,为忻州“十二五”大发展不断作出新贡献。
第四,要突破难点抓项目。主要领导抓项目要精力到位、时间到位、工作到位、责任到位,今年首先要解决好项目用地落实的问题,及时清理好、转用好关闭煤矿用地指标。发改、环评、金融、工商、税务等相关部门都要服务好项目建设,对项目建设的问题要做到早发现、早解决。继续完善好、实施好项目考核考评制度。今年项目观摩一路进行,一面镜子照到底,一把尺子量到头。14个县(市、区)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市直有关职能部门一把手,要在一起对每个县(市、区)的项目建设进行现场观摩、现场点评。项目考评结束后,要按照考核办法排队通报,市委、市政府根据考核结果兑现奖励制度。项目建设将作为评价干部的一个重要方面。
(二)以促进农民增收为中心,积极推进“三农”工作实现新突破
2010年,我市农民人均纯收入预计3420元,与全省、全国比,差距很大,还有几十万低收入人口。增加农民收入始终是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
第一,产业开发要有新布局。要立足建设京津唐地区的“菜园子”,建设华北地区绿色农产品供应基地的发展目标,着眼高效特色种植业、规模健康养殖业、大棚蔬菜生产业、绿色农畜产品加工业、优质林果生产业的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发展,从“一村一品”、“一县一业”抓起,建设跨区域的规模农业开发区,重点开发好滹沱河流域、汾河流域、黄河流域三大农业开发带。坚持龙头企业、行业协会、专业合作社、农村科技示范户统筹协调,在政府指导、市场主导、农民主体、部门扶持、社会参与中,实现规模开发,让特色高效农牧业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主要依托。同时要开动脑筋,创新思路,靠市场群体开发增收,靠科技投入转化增收。
第二,扶贫攻坚要有新举措。去年我们已经初步规划了把200人以下1544个自然村近17万农村人口5年内搬迁到县城。这项大扶贫、大搬迁工程,是我们借助国家扶贫开发政策,搭乘国家统筹城乡发展快车、实施大县城跨越发展战略的重要选择,得到了广大农民的强烈响应。目前,规划已就,重在落实。扶贫办的工作力度要加大,市委、市政府要尽快向省争取支持,保证今年的搬迁任务顺利完成。首先,要保证农民搬得出。各县(市、区)在城市扩容规划时,要确保移民搬迁的用地指标,还要积极争取国家的扶贫政策和扶贫资金提前到位,科学整合好涉农资金,规范引导好社会资金。要加强工程建设招投标和建设监管,确保工程质量,确保农民买得起房,能安居。其次,要保证农民能致富。就是要在城市二三产业开发中,实施优先农民就业的鼓励政策,政府购买城镇公共服务岗位后,优先安排农民工上岗,还要积极推动城市户籍管理制度改革,推进城市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等事业改革,保证农民与城里人享受同样的公共服务,尽快融入城市,成为真正的市民。再次,要保证搬迁不反弹。妥善处理好土地承包权和林权的稳定、退耕还林政策落实、搬出地农民土地流转开发、搬迁户房屋等不动产的保护变现等问题,让农民在变市民的过渡期仍有一份稳定的收入。
第三,新农村建设要有新进展。要统筹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保证农民上得起学、看得起病、用上安全水、走上畅通路、呼吸新鲜空气,保障农民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有一个更好的生产生活环境和创业发展基础。要统筹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既要锦上添花,保证重点村、试点示范村的建设;又要雪中送炭,及时关注、更多地倾斜非重点、示范村建设,注意不要因为政策偏差、工作偏颇,造成农民新的差距,确保农民在同一起跑线上发展,在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中建设自己的幸福生活。
(三)以建设生态宜居城市为龙头,积极推进城镇化建设实现新突破
忻州市区是全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其发展关系全市发展进程。列入太原大都市圈之后,其建设的规模、标准、水平都要有新的提高。我们必须适应新形势、新要求,以建设生态宜居城市为龙头,积极推进城镇化建设实现新突破。
第一,生态宜居城市建设要有大动作。着眼忻州市区的历史发展、区位优势和功能要求,把忻州市区建设成生态宜居城市。一方面要积极推进老城区改造提升,按照畅通、便捷、绿化、净化、人性化的要求,坚持修旧如旧,保护好文物古迹,重视历史文化传承,节约集约,量力而行,保障人民生活,加快市区高耗能企业的退城入郊,多举措彰显地方文化特色。另一方面要积极推进云中新区建设,特别要按照太原大都市圈的规划,认真做好功能分区,当前的主要任务是尽快把规划批复拿下来,并严格按照规划引进投资开发商。群众目前对我市旧城基础设施和管理很不满意,今年要有实质动作,抓好几件直接关系居民生活与工作的事情,住建局要尽快拿出方案进行讨论。云中河治理、九龙岗生态公园、汽车站、市人民医院、移动北同蒲建设,都是要加快步伐,有些项目进展太慢了,群众对我们是有批评的。同时要积极发展金融、教育、文化、医疗卫生、体育、社会中介机构,加快建设水、电、热、气、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在功能完善中提供群众满意的公共服务,建设城在林中、城在园中、水城相映、宜居宜业的靓丽秀美城市。
第二,新型工业旅游城市建设要有新推进。在前年五月市二届五次人代会上,我们提出要把忻州建设成为富裕文明、开放和谐、充满活力的新型工业旅游城市,这是对全市城镇化建设的发展定位。在去年贯彻全省领导干部大会精神、开展“山西大发展、忻州怎么办”思想解放大讨论时,我们提出建设“大雁形”城镇体系,这是适应我省市域城镇化要求,对我市建设新型工业旅游城市构想的完善和发展。各县(市、区)城镇发展定位和城镇体系建设的基本原则是,要适应大区域发展,发挥区位优势,用好资源秉赋,彰显地域文化,坚持自然和谐,达到宜居宜业宜乐。与之相关的城镇和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规划、分项规划、详规,都要尽快制定好、认真坚持好,不能一届班子一规划,拆了建、建了拆,劳民伤财。
第三,城镇管理水平要有新提升。对城镇的建筑、交通、卫生、绿化、环保、工商、安全等项管理,都要坚持标准化、精细化、数字化的要求。要继续深入开展“市民素质提升行动”,开展多种形式的共建文明城镇、共建美好家园活动,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的参与和奉献,建设好、管理好我们的城市、我们的城镇。
(四)要以落实新的“五个全覆盖”为重点,积极推进民生保障和改善实现新突破
全省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在实现“五个全覆盖”的基础上,提高标准,提高质量,提高效益,部署安排新的“五个全覆盖”。我们要坚决按照省委、省政府要求,以落实新的“五个全覆盖”为重点,全面保障和改善民生。
一是要努力稳定和扩大就业。大力发展中小型服务业、劳动密集型企业,开发更多的就业岗位,统筹解决好高校毕业生、农村劳动力转移、城镇就业困难人员等各类人员的就业问题。二是要加快健全社会保障体系。要增强统筹力,提高覆盖面,特别要提高低保、五保等特困人员的生活保障水平。三是要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加快棚户区治理,加大公共租赁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和农村危房改造力度,改善农民基本居住条件。四是要加快社会事业发展。水利、交通、教育、卫生、文化、体育、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都要搞好,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创造美好生活的发展需求,不断提高人口素质,切实保障人民健康水平。五是要认真做好群众信访工作。要把来信作为“家书”认真处理,把来访群众作为“家人”认真接待,把信访工作作为“家业”主动负责,切实带着感情抓信访,继续打好信访稳定攻坚战,实现信访形势的持续稳定好转。六是要全面做好安全保障工作。生产、食品、药品、社会公共生活安全及社会治安工作,都要继续坚持抓制度、抓责任、抓隐患、抓防范,打好安全生产攻坚战,高标准建设“平安忻州”,实现安全生产和平安建设的持续稳定好转。七是要积极建设环境保护模范城市。我市去年环保攻坚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成功创建山西省环境保护模范城市,但是不能满足、不能停步、不能松手。要充分认识在我们这个欠发达地区环保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全面落实环保政策,务必抓好各项重点,积极推进环境保护由中心城市、县城向企业和农村延伸,切实把市委二届六次全会提出的大范围创建全国环保模范城市的工作落到实处,见到成效。原平市、保德县和河曲县要积极创建国家卫生县城。
(五)以开放引进强动力、增活力,实现转型跨越发展的新突破
第一,开放改革是我市经济发展的最大动力和活力所在。近年来,河曲、保德靠开放引进,率先成为我市的财税大县;忻府区靠开放引进,忻州煤化工循环经济园区率先崛起;原平市靠开放引进,依托晋北鲁能铝业有限公司,正向全国三大铝工业基地之一迈进;同德化工靠改革开放,实现我市资本市场开拓“三个零”的突破。实践证明,只有大开放、大改革,才能大发展、大跨越。我们要转型、要跨越,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继续坚持大改革、大开放、大引进,引进资金、引进资本、引进技术、引进人才、引进好项目、引进新理念、引进先进管理方法、引进我们发展缺少的一切要素,在市场对接中,尽快实现经济崛起。
第二,统筹抓好开放引进。一方面,要积极主动走出去。前几年,我们与北京西城区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去年,我们与美国加州帝王郡、温州市签订了友好合作框架协议,与重庆市开展了多次互访,积极组团参加了能博会和中博会,取得了鼓舞人心的好成绩。今年要进一步努力,扩大视野,扩大范围,到周边省区、到全国各地乃至海外去招商。今年,市组织的招商考察要不少于2次,县一级招商考察不少于1次,可以几个县抱团招商。另一方面,要积极主动引进来。要做好项目盘子,编制好招商指南,加大推介工作力度,与全国有影响的重要媒体联手,大力宣传忻州的众多优势,让企业界、金融界、商贸界更多的实业家、创业者了解忻州,热爱忻州,投资忻州。要解放思想,敢于让利,以资源、以市场换资金、换技术、换人才、换项目。要搞好服务,搭建平台,解决好基础设施配套服务问题。要在全社会营造亲商、安商、富商的社会氛围,让投资者在忻州住得舒服,干得舒心,富得放心。
第三,全力抓好我省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的重大历史机遇。确定我省为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是国家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重要举措。试验区是国家级的,也是我国第一个全省域、全方位、系统性的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改革,是试验区的动力所在、活力所在,是推进我们转型跨越发展的根本途径。用好这一重大历史机遇,首先要解放思想。改变不适应转型跨越的一切旧观念、旧思维、旧体制、旧习惯、旧办法,在政策创新、体制机制创新、工作创新上拓空间、挖潜力、增活力,实现赶队前行、后来居上。其次要科学指导。在工作布局上,要统筹推进产业结构转型、资源型城市转型,推动经济社会、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推进节能减排和生态环境保护,加强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在工作方法上,要先行先试,大胆探索,广泛借鉴,博采众长,为我所用;在推进步骤上,要先易后难,循序渐进,抓好重点,体现特色;在组织保障上,要加强领导,精心组织,搞好协调,共同落实。市发改委要牵头组织好这项工作,各相关部门要加强对上级部门的沟通联系,积极争取政策支持和项目支持,确保各项改革措施顺利推进,取得实效。再次要重点攻坚。积极推进国有企业改革、行政体制改革、乡镇机构改革、投融资体制改革和事业单位改革,充分发挥各个职能部门的重要作用,为转型跨越提供灵活高效的体制机制保障。
第四,大力培养开放引进和改革创新的人才。要认真落实好2010—2020年《忻州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坚持培训一批,引进一批,柔性管理,借用一批。适应改革开放、转型跨越新要求,培养和造就一大批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农村实用人才、社会工作人才。要在全社会营造尊重知识、尊重劳动、尊重创造、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构筑忻州转型跨越的人才洼地,让一切创业创新的人才在忻州大展身手。
三、坚定信心,振奋精神,加强和改善党委对经济工作的领导,全面完成今年各项经济工作任务
(一)各级党委要把经济工作积极主动地抓在手上。对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的经济政策和有关决策部署都要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对“十二五”规划的制定和完善要把好方向,定好重点,选好措施;对项目建设、扶贫开发、信访稳定、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等“五大攻坚战”,都要亲自部署,亲自指导,亲自考核;对走好“五条路子”的创新与探索,都要一线调研,一线决策,一线推进;对城镇化建设、民生保障、开放引进、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推进的重大决策制定、重要任务安排、重点工程建设、重要事项落实,都要亲自过问,亲自协调,一抓到底。一句话,不能当“甩手掌柜”,不能搞“遥控指挥”。要支持各级政府放胆抓好经济工作,当好靠山。政府工作中出现的政府自身难以解决的问题,党委要主动帮助破解难题。
(二)认真落实好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六个一”工作制度。省委九届十一次全会提出,从今年开始,各级领导干部每年都要安排几天到农村、企业,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特别是要到最困难的地方去,到群众意见多的地方去,到工作推不开的地方去,与群众坐下来共同破解难题。具体要做到“六个一”,即创先争优,帮建一个坚强有力的基层党组织;转变观念,开好一个解放思想、促进发展的讨论会;理清思路,帮助制定一个切合实际的发展规划;突出重点,帮助上一个好的致富项目;深入农户,解决一些群众关注的实际问题;认真总结,形成一个促进作风转变、推进项目建设的调研报告。落实好“六个一”工作制度,各级领导要真落实、见行动、比成效。市委办公厅、组织部、宣传部、纪检委、市政府办公厅、市委政研室等部门要统一制定实施细则和考核办法,将落实情况列入考核目标,保证“六个一”工作制度成为我市转型跨越的重要举措。
(三)做到“八个破除、八个勇于”,把思想作风建设提高到新水平。一是要破除懒惰习气,勇于干事创业。面对转型跨越新形势、新机遇、新发展,不能靠他人探路、等别人经验,疲疲沓沓、懒懒散散就会坐失良机,必须勤于动脑、勤于谋划、主动做事,把干事当光荣,把创业当生命。二是要破除满足一般,勇于争创一流。面对千帆竞发、百舸争流、日新月异的发展新形势,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满足一般,以中游谋事,就会以下游结果,必须摒弃一般化要求和中游思想,树雄心、立壮志,广泛深入持久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创岗位先进、行业先进、单位先进、地区先进,乃至全省、全国的先进。三是要破除封闭保守,勇于开放引进。封闭保守,没有大视野、大胸怀、大格局,也就难以实现大发展。面对国内外市场大发展、科技大进步、产业大提升、信息大流转的发展新趋势,必须树立大开放、大引进的观念,在开放引进中借势造势、实现突破。四是要破除畏难怯阵,勇于攻坚克难。畏难怯阵、怕担风险、怕丢利益、怕得罪人、临阵缩手,必然会在新的发展中落伍淘汰。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只要我们认准目标、认准方向,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团结同志、众志成城,就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只要我们讲科学、重规律、靠实干,就能把千难万险踩在脚下,取得预期成效。五是要破除坐而论道,勇于立说立行。坐而论道、评头论足、只说不干,必然误事,必须是敢想敢说更敢干,定了的事就去立即干,做到快干、实干、真干、大干,干出实实在在的成效来。六是要破除眼高手低,勇于亲力亲为。眼高手低是官僚主义的一种表现。每位领导者,既是工作的谋划者、组织者、指导者,又是工作的实践者、落实者,必须带头干、亲自干,在干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干中总结经验、指导全盘,在干中推进落实、完成任务。七是要破除好人主义,勇于惩恶扬善。对错误的容忍,就是对真理的背叛;对不良现象的漠视,就是对良好作风的亵渎;对恶人的放纵,就是对人民的犯罪。为了群众利益,为了集体利益,为了整体形象,必须大胆惩恶扬善,把坏人打下去,把恶人铲除掉,把风气治理好,让文明和谐、昂扬向上的正气兴起来、浓起来。八是要破除本领瓶颈,勇于学习创新。面对新变化、新形势、新发展、新要求,我们要时刻保持一种本领恐慌、能力恐慌的忧患意识,主动向实践学习、向群众学习,掌握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创新理论,掌握新的科学技术,掌握专业本领,站在转型跨越的前沿阵地,立足岗位,坚持创新,在创新中增强凝聚力,提高战斗力,实现新跨越。
(四)强化效能建设,创优发展环境。各级各部门都要围绕转型跨越,创新机制,改进工作,提高效能。进一步创优思想环境、政策环境、政务环境、法治环境、市场环境、投资环境,在忻州建设山西一流的经济发展环境。要强化首问负责制、首办负责制、服务承诺制、责任追究制等行之有效的好办法。效能办要制定新的效能考核办法,对工作不落实的严肃问责,首先要问主要领导的责任。对不能限期落实的主要领导,要进行诫勉谈话,直至调整岗位。关键是问责办法要有可操作性。
(五)狠抓工作落实,强化目标责任考核。要完善和落实科学决策、部署运作、操作落实、监督检查“四位一体”的执行机制,真抓落实,确保见效。市委、政府两个督查室和效能办要加大对工作的督查力度,进行定期不定期的督促检查。各级各部门要严格按照目标岗位责任制,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的考核目标任务。要根据考核结果及时进行奖惩兑现,并作为今后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作为干部使用的重要参考条件。
同志们,我们已经站在了“十二五”发展的历史新起点。蓝图绘就,目标明确,关键在人,关键在干,关键在落实。我们一定要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与全市人民一道,认定目标,抢抓机遇,创新苦干,积极进取,奋力开创转型跨越发展新局面,为建设富裕文明、开放和谐、充满活力的新型工业旅游城市干出新的更大的业绩!
第三篇:吴董在人才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08.11)(本站推荐)
坚持科学发展 实施人才战略 创新人才工作 为建设新同煤提供坚强的人才保证
——在集团公司优秀人才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吴永平
(2008年11月7日)
同志们:
在集团公司上下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落实第八次党代会精神,树立新思想,实施新战略,努力建设和谐美好、强势竞争、充满活力、殷实小康新同煤的大好形势下,今天,我们隆重召开优秀人才表彰大会。首先,我代表集团公司党政向前来参加我们今天会议的山西省人才办、省人事厅、省委巡视组、大同市委组织部、市人事局的领导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对受表彰的优秀人才表示热烈的祝贺!
去年以来,集团公司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全省人才工作会议精神,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坚持科学的人才观,紧紧围绕“81620”企业发展方略,全面推进人才强企战略,人才工作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人才创业环境不断优化、人才数量和质量明显改善,人才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为集团公司“心齐人和、重建扩源、创新提升、共同富 裕”发展方略的稳步推进和努力实现“做强同煤、造福员工”的奋斗目标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相信,这次大会的召开,必将对集团公司人才工作的全面发展起到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借此机会,我简要讲以下几个方面的意见。
一、坚持科学发展,巩固人才工作的良好局面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集团公司紧紧抓住发展这一要义,牢牢把握培养、用好和留住人才三个关键环节,大力开展人才资源整体开发,取得了明显成效。
1.注重整章建制,宏观政策体系进一步完善。全国人才工作会议后,集团公司及时成立了由董事长、党委书记为组长的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构建了组织部门牵头抓总,各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各方面广泛参与的人才工作格局。及时制定了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优秀人才选拔管理(试行)办法》、《优秀人才的选拔和考核补充规定》、《引进人才暂行办法》等一系列优惠政策。特别是去年以来,根据历年来优秀人才评选工作实际,以突出量化考核为依据,进一步修订完善了优秀人才评选管理办法,使优秀人才的评选更加符合实际,更具操作性,更加体现公平、公正和公开,为促进人才工作整体上水平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强化竞争激励,人才活力进一步增强。从2003年开始,集团公司严格按照“四个不唯”的原则,以科技成果和经济效益为依据,公开、公平、公正地评选优秀人才。每年隆重召开优秀人才表彰大会,对优秀人才每月给予500元的津贴。对突出贡献的优秀人才,每人奖励一辆价值15万元的小轿车。目前,我们已连续四年开展优秀人才评选表彰活动,670名优秀人才和662项科技成果受到表彰,其中有12人得到了15万元的小轿车。优秀人才选拔奖励,体现了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动手早,持续时间长。我们在全国人才会议召开之际,就下发了人才评选规定,并大张旗鼓地开展了人才评选,在全省是最早的。从2003年开始,一直到今天,优秀人才评选从未中断。二是突出了煤炭主业。选拔表彰的670名优秀人才中,工程技术人才和技能操作人才占到四分之三。三是奖励幅度大。对优秀人才实行动态管理,考核合格者可连续享受二至三年的人才津贴。四是充分体现了人人可以成才的新人才观。获得小轿车奖励的12名突出贡献优秀人才中,有5名是普通工人。今天大会上受表彰的三名突出贡献优秀人才中,有一名就是井下普普通通的瓦检工。他们立足工作岗位,勤奋学习,大胆创新,掌握了一技之长,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创造了可观的经济价值,成为了20万煤海 儿女心中的英雄。五是导向作用大,影响力大。集团公司评选奖励优秀人才的重大举措,起到了很好的导向作用,集团公司人才工作呈现出百花齐放的良好局面。四台矿、四老沟矿、燕子山矿、中央机厂等二级单位,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分别实行了“首席员工制度”、“选树行业标兵”等优秀人才选拔奖励办法,每月给予优秀人才一定的津贴奖励,有力地调动了广大员工立足岗位、竞相成才的积极性,人才活力增强,积极性和创造力得到有效发挥。
3.搭建创业平台,人才发展环境进一步改善。以人为本的核心就是人的全面发展,我们加大人才工作力度,全面创新人才发展环境,进一步营造鼓励人才干事业、支持人才干成事业、帮助人才干好事业的内部环境和社会环境。首先,用宏伟的事业吸引人才。我们坚持科学的发展观、人才观,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确立了集团公司人才强企战略,即通过科技创新和调动人才积极性,调整产业结构,做强做优煤炭、电力、化工、冶金和煤机制造五大产业,构建企业发展新模式,实现由传统资源性企业向综合能源集团跨越、由传统发展模式向新型工业化跨越、由粗放管理向精细化管理文化强企跨越,建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特大型煤、电、化能源集团。到2012年,企业总资产翻一番,煤炭产销量预计达到2 亿吨,销售收入实现600亿元。目前,集团公司五大产业框架初步形成,各项事业蓬勃发展,为各类人才搭建了施展才华的舞台,为吸引人才提供了有利条件。其次,用良好的环境吸引人才。一是用优良的工作环境吸引人才。在生产上,加大资金投入,改善生产条件,为员工创造安全的工作环境。集团公司矿井规模大型化、采掘作业机械化、巷道支护锚索化、皮带运输高速化、监测监控信息化、洗煤装备模块化已经实现。在安全管理上,集团公司“人人都是通风员”等一系列安全理念深入人心,并加大了安全投入,提升了管理档次。二是用优越的生活环境和良好的社会环境吸引留住人才。在大力改善员工生活环境的基础上,不断加强国家级技术中心、博士后工作站等人才载体建设,并围绕塔山工业园区建设和电厂、活性炭、煤焦油、氧化铝等重点产业、重点项目,鼓励各类人才以兼职、咨询、技术入股、项目承包等方式参与集团公司建设,不断拓宽引才绿色通道,实现引才与引智有机结合。同时,打破身份、行业、区域等限制,做到人才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只要有利于集团公司发展的人才都要为我所用。第三,用待遇留住人才。多年来,我们在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上做文章,注重拓宽各类人才成长渠道,使各类人才事业有舞台,创业有机会,发展有空间。对发展潜力大、贡献突出的优秀人才大胆决策委以重任,让有为者有位子。截止目前,集团公司有50多名优秀人才走上了矿处级领导岗位。多年来,我们还坚持在入党、评模、培训、疗养、职称评聘等方面优先考虑优秀人才。人才流入和人才流出的比例出现了正增长。比如塔山电厂一举成功,受到专家一致好评,就是靠招聘人才、使用人才,为人才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而实现的煤矿办大电厂的创举。轩岗电厂虽然华电退出,但没有受到影响,就是因为我们从集团公司内部选拔了人才,电厂建设井然有序,使人才在各个岗位发挥了重要作用。
4.加强培养教育,人才综合素质进一步提高。我们深知,人才成长离不开持续的教育和培养。为此在人才培育上,立足于当前,着眼于未来,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培养机制。使一大批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成长为企业的骨干力量。近年来,我们投入教育培训资金3046万元,培训各类人才10多万人次。在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上,对矿处级领导人员实施全方位的工商管理培训,培训覆盖率达97%以上。同时,在集团公司党校长期开展经营管理人员培训,近年来,共培训科区级经营管理人员4000多人次。举办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落实党代会精神培训班,500名处级领导人员和100名基层单位组织部长和宣传部长正在参加学习。在科技 人才队伍建设上,围绕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先后选派部分中青年科技人才赴日本、上海等地参加了培训。针对技术人员缺乏的实际,从工人中挑选150名有一技之长的员工参加了专业技术人员岗位培训。在思想政治工作人才队伍建设上,长年选派二级单位党委书记、支部书记参加省管国企中青年理论培训班,截止目前,共有2036人次参加了培训学习。在高技能人才的建设方面,围绕提高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利用集团公司、矿厂、区队车间三级培训网络,加大了培养力度,不断使高技能工人开阔了视野、增长了才干。特别是近年来,我们着眼于全员素质的提高,广泛深入地开展了“人人都是通风员”安全知识的普及活动,实行了班组长、区队长任职资格准入制度,使井下员工的安全知识和班组长、区队长的管理知识有了明显提高,有力对促进了管理水平的创新提升。每年各基层单位还结合本单位实际,举办各类操作工人的技术比武竞赛活动,大大调动了技能操作人员的工作热情,一大批高技能人才在实践中脱颖而出,挑起了生产建设的大梁。
5.创新工作理念,营造尊重氛围,人才影响力进一步提高。我们在《同煤日报》、电视台、网站等媒体分别开设人才工作专题专栏,深入宣传全国、全省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并结合企业实际,提出了“不识人才是失 职,浪费人才是渎职,人尽其才是天职”和“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人都可以成才”等人才理念,初步形成了“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氛围,劳动光荣、知识崇高、人才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新风得到倡导。人才的发现、培养、引进、激励、开发应用的一系列举措多次被新华网、《山西日报》、《中国煤炭报》、《工人日报》等各大新闻媒体宣传报道,在社会上产生了深远影响。
6.注重因势利导,人才队伍进一步壮大,人才作用进一步发挥。五支队伍齐头并进,特别是高层次人才和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取得可喜进展,有17名同志被选拔为省委联系的高级专家,并参加了全省四大工程工件服务,13名成为大同市青年优秀人才。180多名人才被推荐为省国资委和大同市联系的高级专家。以项目和活动等多种形式为载体,组织和动员全公司各类人才积极投身科技兴企战略取得显著成果。截止目前,在煤炭开采领域中,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13项,省部级科学技术奖109项,形成了7大体系和20多项开采工艺,在采掘机械化技术方面保持了11个国内第一。人才服务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取得了众多可喜成果和巨大经济社会效益。
回顾我们所做的工作和取得的成绩,我认为,做好 人才工作,领导重视是关键,全员参与是基础,加大投入是保证,改革创新是核心。我们之所以取得以上这些成绩,得益于省、市的正确领导,得益于集团公司党政和各二级单位的高度重视,得益于各级领导人员和广大员工群众的积极参与,得益于人才工作的不断探索和积极创新。
取得的成绩令人欣慰,但人才工作中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仍然客观存在。主要表现为:人才总量不足,拔尖人才短缺,专业人才较少,总体素质不高,结构不平衡,分布不合理,人才利用率低,人才来源匮乏、人才流失的现象比较突出等等。我们必须时刻保持清醒头脑,继续把人才工作摆上重要战略地位,纳入集团公司整体发展战略之中,充分发挥各方面的优势和积极性,营造人才成长的良好环境。尽力使人才脱颖而出,成为“做强同煤、造福员工”的中流砥柱。
二、创新人才工作,扎实推进人才强企战略实施 实施人才强企战略是一项宏大的系统工程,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须要求,是建设新同煤的迫切需要。要实现“心齐人和、重建扩源、创新提升、共同富裕”的发展方略,做强同煤、造福员工,必须在树立新思想、实施新战略、建设新同煤的伟大实践中创新人才工作。
1.改革人才工作机制,创新人才工作体制。发展 需要创新,创新促进发展。我们要在人才工作体制和机制上创新,重点要形成四个机制。
一要努力形成符合各类人才特点的开发型人才培养机制,努力提高人才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要努力形成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人才选用机制,以公开、平等、竞争、择优为导向,充分发挥人才的潜力和优势,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三要努力形成绩效优先的人才评价机制,改进和完善人才评价的标准和方法,探索定量量化与定性分析结合的机制,真正做到客观、公正,全面反映人才的业绩、能力和贡献,做到业内认可,社会肯定,为人才的培养和使用提供科学依据;
四要努力形成与市场接轨的人才激励约束机制,以鼓励劳动和创造为根本目的,加大对人才的有效激励,建立和完善与工作业绩和实际贡献紧密联系,确保人才创新积极性充分发挥的激励保障机制和相应约束机制。积极发挥人才优势和作用,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完善向关键岗位和有突出贡献人员倾斜的分配激励政策。
2.拓展人才工作职能,实现由“管宏观、管政策、管协调、管服务”到“管环境、管队伍、管专家、管平台”深化。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要继续深入贯彻落实全国、全省人才工作会议精神,通过抓规划部署、抓政策创新、抓队伍建设、抓重点突破、抓体制完善、抓宣传造势等多个方面的重点工作,来推动和促进人才工作。不仅要在宏观指导、宏观调控、政策制定、协调服务上做文章,而且要深化管理职能,注重环境、队伍、专家、平台的建设,注重整合整体的力量,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形成人才工作合力,实现人才工作服从服务于企业发展战略,取得人才工作的最大效益。
(1)管环境——心齐人和,凝心聚力,营造氛围,使四个尊重蔚然成风。抓发展必须举人才,举人才首先要抓环境。要在人才资源的政策环境、社会环境、舆论环境、工作环境、学习环境、成长环境、生活环境等方面下功夫,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牢固树立科学的人才观,突出“抓人才就是抓发展,抓发展必须抓人才”的新理念。要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一切忽视人才的思想观念都要坚决冲破,一切束缚人才、浪费人才的做法和规定都要坚决改变,一切影响人才作用发挥的体制弊端都要坚决革除。要把创优人才环境当作百年大计的基础工程来抓,出台一项措施就要确保是可以长期产生作用的好措施,建立一项制度就要确保是各类人才广受欢迎的好制度,不断 清理和废止影响人才环境的各种政策、制度、规定、办法、文件,要持续加大舆论宣传的力度、强度和广度、深度,努力改善,不断优化,让“环境”产生巨大影响和积极作用,从而调动人才的主观能动性和工作积极性,激发人才的事业激情和创造活力,实现人才工作的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
(2)管队伍——重建扩源,持续发展,壮大人才队伍,使人才资源成为优势资源。重建扩源,持续发展,离不开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人才是不可多得的重要资源。我们要围绕企业可持续发展,重点建设好五类人才队伍。即建设一支综合素质好,战略决策能力强,能够忠实维护企业和员工根本利益的领导人员队伍;建设一支职业素养好,市场意识强,熟悉国内国际经济运行规则,善于经营管理,在生产经营、资本运作等方面具有较高造诣的经营管理者队伍;建设一支科技水平高,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能够推动企业科技进步、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带头人和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一支综合素质好,熟悉生产经营,具有党务工作和群众工作丰富经验的复合型思想政治工作者队伍;建设一支爱岗敬业,技艺精湛,具有专门技能,善于解决技术难题的高技能人才队伍,为做强同煤,造福员工提供人才保障。特别是要紧紧围绕能源基地建 设,重点培养和引进能够运用现代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发展壮大新兴产业的专业技术人才、学科领军人物,熟悉国际贸易规则和经济运行惯例的国际型经营人才,精于资本运作、策划和现代管理的优秀管理人才。
(3)管平台——继续搭建人才创业发展平台,使人才有施展才能的舞台。要让人才资源的创造激情不断迸发,智力资源持续涌流,聪明才智充分发挥,为企业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就必须要有好的载体,好的平台,好的渠道,好的场所。我们要在工作环境上、设备设施上、信息资源上、团队建设上等各方面不断完善各种条件,给人才干事业创造满意的平台。要畅通建言渠道,逐步建立人才建言制度、专家会议制度、建议督办制度、信息反馈制度。要不断创造项目载体。围绕集团公司五大产业,在科技创新、理论研究、产品开发、难题攻关、技术推广方面确立项目、新课题。要把有关项目向各类优秀人才倾斜,特别是要向项目领军人才倾斜。要积极搭建起让各类人才大显神通的平台,通过开展各种内容、多种形式的活动,使人才资源服务企业发展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4)管专家——创新提升,图强奋进,提高人才素质,继续发挥人才优势,把各类专家凝聚在建设新同煤的事业中。各类高层次人才是企业难能可贵、不可多 得的宝贵财富。我们必须想方设法,竭尽全力,做好专家的推荐选拔工作,服务保障工作。要按照企业发展的需求和实际,根据不同行业、不同专业、不同层次人才的特点和特长,选拔、安排他们以领军人、主持人、带头人、示范者的身份,承担各种项目,充分发挥他们在重大决策中的参谋咨询作用、科技创新的主导作用、成果转化的骨干作用、人才培养的带头作用。
3.加强人才工作的基础性建设。人才工作必须有坚实的基础性建设来保障。人才工作的基础性建设包括人才工作部门的机构、编制、人员问题,也包括人才工作的投入问题,还包括人才工作的立法和人才工作的制度等内容。为此,我们要努力在人才工作的基础性建设上实现新突破。首先,要建立健全各级各部门各单位的人才工作机构,在适当时间,建立健全人才工作的专门机构,做到“机构、编制、人员”三到位,解决好“有人办事”的问题;其次,要通力合作,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投入,解决好“有钱办事”的问题;第三,要加强人才工作的制度建设,解决好“有章办事”的问题,保证人才工作健康有序地向前发展。
三、加强组织领导,发展人才工作新格局 实施好人才强企战略,关键在各级党组织。各单位要坚持党管人才原则,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对人才工作的 领导,不断提高人才工作水平。
1.要坚定不移地贯彻党管人才原则。人才工作的目的是要更好地统筹人才发展和企业发展,更好地统筹人才工作和其他各项工作,更好地统筹人才工作的各个方面,把人才管好用活,为人才成长和充分发挥作用提供更有力的支持和更优良的服务,决不是要党委包揽人才工作的一切方面。要重点做好制定政策、整合力量、营造环境的工作,努力做到用事业造就人才、用环境凝聚人才、用机制激励人才、用法制保障人才。努力营造有利于各类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和充分发挥作用的良好社会氛围。
2.要切实做好识人用人的工作。人才工作是一项继往开来的工作,各级党组织要切实增强人才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把人才工作作为企业重大战略问题来对待,把出不出人才作为检验各级组织工作实绩的重要标准,把知人善任、广纳人才、培养人才、吸引人才、用好人才作为各级组织的重要职责。正确识别人才是正确使用人才的前提,用好人才是识别人才的根本目的,要把这两者有机地统一起来。要坚持任人唯贤、唯才是举,既要坚持用人标准,又要不拘一格,使人才创业有机会、干事有舞台、发展有空间。特别是对符合德才兼备原则的优秀人才,只要工作需要,就要大胆使用、破格使用。要充分尊重人才的个性,按照各类人才成长规律和不同特点去识别和使用人才。要提高人才工作管理和服务水平,具体工作中切实体现爱才之心、识才之智、容才之量和用才之艺,做人才的贴心人和好朋友,在尊重人才、爱护人才、服务人才方面发挥表率作用。无论是发现人才,识别人才,还是使用人才,都要有宽阔的胸怀、民主的作风,都必须广泛听取群众意见,紧紧依靠群众。要大力弘扬正气,坚决反对各种不正之风。
3.要扎扎实实做好实施人才强企战略的各项组织领导工作。各单位都要坚持从实际出发,把集团公司关于人才强企战略的要求具体化,提出贯彻落实的总体思路、工作任务和政策措施,并抓好组织实施。要把人才工作纳入本单位发展的总体布局,做到在提出发展目标的同时考虑人才需求,在制定工作规划的同时考虑人才保证,在制定政策措施的同时考虑人才导向。制定各级党政领导班子的工作目标责任制,要把人才工作方面的要求作为重要内容,并认真进行考核。要按照中央和省市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才工作的部署,紧紧围绕本单位发展的目标,准确把握人才需求的发展趋势,认真找出人才工作中的薄弱环节,科学制定和不断完善人才工作规划。要形成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人才工作 格局。各级党委要发挥领导作用,调动各部门和各方面的积极性,整合开展人才工作的各种积极因素,形成开展人才工作的强大合力。
各位领导、同志们,小康大业,人才为本。事业召唤人才,时势造就人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火热实践为人人竞相成才、各类人才脱颖而出、大显身手提供了宽广舞台。人才兴则国兴,人才强则企强。让我们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充分认识“人才是第一资源、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发展是第一要务”的科学内涵,求真务实、开拓创新、顽强拼搏、与时俱进,不断加大各项工作力度,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有利于人才成长的体制、机制,大力营造鼓励人才干事业、支持人才干成事业、帮助人才干好事业的环境,以卓越的工作业绩,不断开创同煤集团人才事业发展的新局面,为推动企业快速、健康、持续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希望所有优秀人才,要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明确肩负的责任,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政治素质,求真务实,开拓创新,不断创造新的业绩!为促进集团公司又好又快发展,努力建设和谐美好、强势竞争、充满活力、殷实小康新同煤而努力奋斗!
谢谢大家!
第四篇:董洪运在2010年忻州市春节文艺晚会上的讲话
董洪运在2010年忻州市春节文艺晚会上的讲话
|来源:原创作者:xzzf最后修改时间:2010-02-07 07:36:48编辑:xzzf|
神州一花甲,祖国六十年。在四海同庆、万家团圆的新春佳节到来之际,我们谨代表中共忻州市委、忻州市人民政府,向全市300万人民和离退休老领导、老同志,向驻忻部队、武警官兵和公安干警,向所有关心支持忻州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同志们、朋友们致以亲切的问候和美好的祝福!刚刚过去的2009年,是忻州历史上极不寻常的一年。这一年,面对金融危机和自然灾害的严峻挑战,全市人民坚持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坚定信心、众志成城,共克时艰,全市经济回升向好,生产总值扭负为正,高效农业、畜牧业稳定发展,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幅排名全省第一,财政收入进入全省6个正增长的市之一,一般预算收入增幅排名全省第五。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面加强。在隆重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的日子里,我们展
示了忻州的辉煌,见证了忻州的豪迈。
风满帆高好行舟,道远任重马正快。2010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也是落实市委、政府“三五”工作总要求,建设富裕文明、开放和谐、充满活力的新型工业旅游城市的重要之年。我们要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省委九届十次全会总体安排,着力攻坚赶队前行,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推进城镇化进程,着力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开创忻州美好明天!
瞻望新一年的愿景,我们昂扬奋发、信心百倍。肩负新的使命,描绘新的蓝图,我们的目标一定要实现!我们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
衷心祝愿各位领导、各位朋友和全市人民新春愉快,阖家欢乐,万事顺意,幸福安康!
第五篇:市委书记董洪运在2011年忻州市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市委书记董洪运在2011年忻州市经济
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认定目标 创新苦干 奋力开创忻州转型跨越发展
新局面
这次会议是经过市委常委会研究决定召开的。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全面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总结2010年以及“十一五”时期全市经济工作,分析当前形势,安排部署2011年工作。为了开好这次会议,市委、市政府的有关领导进行了认真调研,并吸收有关部门的同志参加,先后召开市政府扩大会议、市委常委扩大会议,听取了各方面的意见,形成了今天会议的两个讲话。一会儿,平社同志将对去年经济工作进行全面总结,对今年的经济工作做具体安排。大家要一并落实好。下面,我着重就当前的形势和任务、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几项重要工作,以及加强和改进党委对经济工作的领导,强调几个问题。
一、认清形势,抢抓机遇,牢牢把握经济工作主动权,为“十二五”发展开好局、起好步
随着2010年经济社会各项任务的胜利完成,我市“十一五”发展圆满收官。回顾过去五年,我们欣喜地看到:
——这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发展思路更加完善明确的五年:我们以扭住“五个发展”为方向,以“五大攻坚战”为重点,以走好“五条路子”为举措,落实“三五”工作总要求初见成效,建设新型工业旅游城市开局良好。
——这是经济发展取得显著成效的五年:与2005年 1 相比,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5倍,预计达到430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7倍,预计达到420亿元;财政总收入增长1.9倍,达到90.17亿元;一般预算收入增长2.6倍,达到42.34亿元。全市经济实力显著增强。
——这是“五大攻坚战”取得阶段性重大成果的五年:1000多亿元投资相继落地,23万多人实现脱贫,安全生产、信访稳定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持续稳定好转,创建全省环境保护模范城市获得通过。
——这是“五条路子”迈出重大步伐的五年:省内外30多户大企业、大集团入驻忻州投资开发,新型工业园区竞相发展,农业连年丰收、去年创六项历史最高水平,文化产业开发全面推进,五台山申遗成功,五大旅游区开发初具规模,浦发银行入驻忻州,同德化工率先上市,政银企出现良性互动,小额贷款公司雨后新发。
——这是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硕果累累的五年:“五个全覆盖”全面完成,市九大重点工程上马开工,一系列惠民实事如期兑现,教育、卫生、交通、水利、广电、文化、体育、人口和计划生育、社会保障各项工作取得历史最好成绩。繁峙“创卫”一年成功,成为晋北第一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近1倍,预计达到1378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0.7倍,预计达到3420元。和谐建设排位全省第一。
——这是党的执政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的五年:保持共 2 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和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取得预期成效,基层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有效发挥,各级领导班子建设得到加强和改善,全市上下政通人和、风清气正,进入了科学发展新时期。
五年的实践,使我们深刻认识到,作为资源型和欠发达地区,我们必须毫不动摇地贯彻执行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必须毫不动摇地推进转型发展,必须始终不渝地实施赶超战略,必须坚定不移地解放思想,必须全面深入地推进改革开放,必须抢抓机遇、用好机遇,必须在风险、困难和挑战面前勇于担当,必须形成创新苦干、大干实干的浓厚氛围。五年的实践,使我们进一步深化了对市情特点和发展规律的认识,提高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提高了在复杂形势和困难局面下驾驭发展大局、推进转型跨越赶超的能力,增强了落实“三五”工作总要求,建设富裕文明、开放和谐、充满活力的新型工业旅游城市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发展中还面临着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一是发展不足,经济总量偏小、增长质量不高、发展位次仍然靠后;二是经济的结构性矛盾没有得到根本解决,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面临的任务繁重;三是支撑转型跨越的科技含量高的项目储备不足,开发新项目、储备好项目还需要继续加强;四是农业基础设施脆弱,抗御自然灾害能力不强,农民增收压力较大,扶贫开发任务艰巨;五是城镇化建设步伐还不够快,区域性中心城市功能发挥还有较大差 3 距;六是民营经济发展缓慢,本地社会资本不活跃,资本市场利用不够;七是社会创业活力不足,就业、再就业压力依然较大,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够完善;八是部分领导干部大转型、大发展、大跨越的思路不宽、办法不多,思想观念仍然滞后;九是发展环境还不够优,卡、要、慢和权力寻租现象在少数地方和部门依然存在,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仍然是一项紧迫的任务。这些问题需要引起我们高度重视。
做好今年的经济工作,需要我们准确把握国际、国内形势,牢牢掌握工作主动权。
从国际看,尽管金融危机后经济复苏进程中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比较多,但在世界范围内,和平、合作、发展的趋势没有变。总的趋势是,经济结构进入调整期,世界经济治理机制进入变革期,创新和产业处于孕育期,新兴市场国家力量步入上升期,国际产业重组和生产要素转移方兴未艾,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成为发展大势。特别是低碳能源的绿色运用和科技创新开发,正成为各国竞相争夺的战略制高点。在调整与竞争中实现创新发展,是世界经济运行的一个基本定势,只要清醒把握、积极主动,完全可以获得广阔的发展空间。
从国内、省内看,尽管形势仍然极其复杂,任务相当艰巨和繁重,但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趋势没有变,我们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具有许多有利条件。
一是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仍有对我们有利好空间。中央正确把握国内外新形势、新变化、新特点,提出以科学发展 4 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增强宏观调控的针对性、灵活性、有效性,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大力加强自主创新,切实抓好节能减排,不断深化改革开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巩固和扩大应对金融危机冲击成果,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这些,为我们转型跨越发展仍有政策上的利好,关键是我们如何研究并利用好政策对我们有利的一面。
二是国家一些重大的产业调整政策对我们有利。在“十二五”时期,国家布局煤制天然气、煤制液体燃料和煤制烯烃项目,将加大共伴生矿产资源、粉煤灰、煤矸石的综合利用,有利于我们以煤为基,多元发展。
三是未来证券市场扩容对我们有利。针对当前市场流动性充足,通胀及资产价格泡沫压力依然较大的局面,为了降低通胀压力,国家将会加强对募集资金的监管,积极有序引导资金进入资本市场,推动实体经济发展,未来证券市场扩容的步伐可能加快,为我们克服资金制约、走好用金融资本手段推动市域经济快速发展的路子提供了较好的机遇。
四是党中央、国务院对我省扶持的一系列决策部署对我们有利。国家把我省列入西部大开发的政策扶持范围,并支持太原城市群发展,支持中南部出海大通道等重点工程建设,批准山西设立循环经济试点省,特别是把我省设立为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这些,都为我们转型发展提供了空间机遇、项目机遇、开放机遇和政策机遇,5 最需要我们下大力气研究、创造性地用好这些政策。
五是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和对忻州的关心支持有利于我们大发展。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工业新型化、农业现代化、市域城镇化、城乡生态化,以及建设绿化山西、气化山西、净化山西、健康山西的指导原则、发展路径、布局安排、重点举措,使我们转型跨越方向明、路径清、信心足。特别是把忻定原列入太原都市圈发展,对五台山风景区建设、五台山飞机场建设、移动北同蒲等重点项目给予了较多的关注与扶持,为我们上大项目、大上项目创造了有利条件。
六是“十一五”发展,培养和锻炼了一支进取争先、创新苦干的干部队伍,造就了一大批艰苦奋斗、务实进取的忻州优秀儿女,全市上下齐心协力谋发展,四大班子同心同德抓落实,成为我们推进转型跨越的强大政治优势。“十一五”发展的良好基础和全市人民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信心与决心、胆气和智慧,成为我们最可宝贵的强大精神动力与工作基础。
总之,对忻州来说,尽管有困难,但有利条件多于不利因素;尽管有挑战,但机遇大于挑战。只要我们充分利用,把握得当,一定能在“十二五”开局之年取得新发展、新成就。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是落实“三五”工作总要求、全面推动转型跨越发展的关键之年,是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起步之年,也是市县乡村四级换届之年,改革发展稳 6 定的任务十分繁重。我们一定要把思想统一到中央、省委对经济形势的分析、判断和决策部署上来,统一到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上来,增强忧患意识、风险意识和责任意识,充分利用有利条件,积极应对各种挑战,抓好用好发展机遇,力争为“十二五”发展开好局、起好步。
2011年全市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市委二届六次全会总体部署,紧紧抓好我省成为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重要历史机遇,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继续落实“三五”工作总要求,坚持项目攻坚,促进农民增收,推进城镇建设,改善和保障民生,大力开放引进,加快工业新型化、农业现代化、服务社会化、市域城镇化、城乡生态化建设,全面推进转型发展、跨越发展,确保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努力把忻州建设成为富裕文明、开放和谐、充满活力的新型工业旅游城市。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预期指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5%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8%以上,财政总收入增长18%以上,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6%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3%,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4%,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涨幅控制在4%以内,城镇新增就业岗位2.89万个,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约束性指标要按照省里的要求去完成和落实。
上述指标,是我们对宏观经济形势客观分析和对宏观经济政策准确把握的基础上,根据省里的考核要求,立足近几年我市经济加速发展的基础和趋势、立足“十二五”转型跨越大发展的目标安排的,兼顾了留有余地的原则和“跳起来摘果子”的要求,是实事求是的,也是赶队前行所必须的。只要我们创新苦干,狠抓落实,是完全可以完成或超额完成的。
二、着眼转型,着力跨越,毫不动摇唱响加快发展的主旋律
“十一五”期间,我们虽然取得了历史好成绩,但是,跳出忻州看忻州,差距显而易见。至2009年底,我市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和财政总收入,与太原、大同、朔州、阳泉、吕梁周边五市相比,均排末位,在全省11个市中,分别排第11位和第10位,低于全省平均水平10230元和1896元;人均固定资产投资与周边五市比,排第4位,在全省排第7位,比全省平均水平低2240元。在“十二五”期间,我们要赶队前行、跨越发展,必须强化历史使命感、时代责任感、发展紧迫感,毫不动摇唱响加快发展的主旋律。
(一)以项目攻坚为抓手,积极推进结构调整实现新突破
项目是经济发展的引擎、结构调整的抓手。着眼“十二五”,开局新一年,我们一定要把项目攻坚作为转型跨越的头等大事来谋划。坚持大抓项目、抓大项目、抓好项目,以增量带存量,在总量膨胀、结构调整中,实现产业转型升级、8 经济跨越发展。
第一,要围绕工业新型化抓项目。煤炭资源整合后,要加快标准化、机械化、信息化建设,坚持输煤输电并举,煤炭产业与非煤产业并举,积极推进焦炉煤气制甲醇、制烯烃、煤矸石发电、粉煤灰提取氧化铝、白炭黑等新项目上马。电力产业要巩固发展火电,大力发展风电、水电,积极策划生物质能发电。新型材料产业要抓好氧化铝—电解铝—铝材—铝制品、金属镁—镁合金、铁矿粉—球团—生铁—钢材—线材—特种钢等产业链的开发延伸,积极推进材料生产向材料加工进而向加工材料转变。新型煤化工要按照煤制醇、煤制肥料、煤制苯的路径进行深度开发。装备制造业要坚持高精密度、高科技含量、高智能化和微型化的发展方向,延伸产业链,开发新产品。要按照全循环、高端化的发展方向,积极推进工业园区建设。
第二,要围绕服务业大发展抓项目。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世界经济向服务经济转型。当前世界经济进入服务经济时代,服务业占世界经济的比重已超过60%,服务业正成为引领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的主导力量。党中央在“十二五”规划《建议》中,把发展服务经济列为重要内容,这是我们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需要,也是我们大转型、大发展、大跨越的需要。
一是要大力发展旅游业。在发展方向上,要积极推进旅游业由点线旅游向区域旅游转型。以建设国际五台山、人文五台山、风光五台山、休闲五台山、会展五台山为龙头,大 9 力开发芦芽山生态自然旅游区、雁门关边塞古战文化旅游区、忻定原温泉度假旅游区、河保偏黄河风情旅游区等五大旅游区域。打造“五个五台山”,要积极策划和推进五星级酒店、祈福宫、博物馆、禅修养生城的建设,在旅游、文化、会展、生态养生等产业的融合发展中,建设知名的国际旅游目的地。在发展动力上,要积极推进旅游市场化开发。五台山风景区和芦芽山风景区的上市工作,都要加快步伐,争取在“十二五”的前几年上市。
二是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我市是文化资源大市,却是文化产业弱市。2009年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3.1%,而我市只占2.2%。差距就是发展的潜力。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开发文化创意者的智力资源,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应该成为我们转型发展的一个重点。要依托忻州丰厚的文化底蕴,整合河曲民歌二人台、北路梆子青年雁剧团、忻州师院艺术系、忻州职技院动漫设计专业等资源,大力发展表演艺术产业、现代传媒产业、出版产业、影视产业和会展产业。这里特别强调的是,要大力发展健康休闲养生产业。这方面,市委政研室有一个好的建议,这次会议已经印发,大家要认真参阅,开动脑筋,搞好开发。
三是要大力发展服务业。积极发展生活服务业,实施好万村千乡市场、农副产品交易市场、放心早餐、标准化菜市场、家政服务等五大服务业工程。积极发展生产服务业。煤炭物流业、铁矿运输业、钢材法兰仓储业、批发零售业等,都要抓好骨干企业,抓好基地建设,抓好网络构建,抓好功 10 能发挥。积极发展金融保险服务业,各类金融机构,都要创新金融产品,优化金融服务。积极发展商务和研发业。
第三,要激发民营企业的发展活力抓项目。我市中小企业总量少、规模小,增加值只占全省的5%左右。民营经济发展缓慢,社会创业活力不足,已经成为转型跨越的短板,迫切需要引起高度重视。民营经济是就业经济、富民经济,也是强市经济。从一定意义上说,民营经济活则全局活,民营经济转则全局转,民营经济兴则全局兴。忻州“十二五”主要经济指标翻一番以上,需要民营经济率先翻一番以上。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扶持民营经济发展的一系列精神,按照《中小企业促进法》和《山西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办法》,支持鼓励民营经济发展。要发挥好民营企业的机制优势,引导他们把煤炭、铁矿开发生产中积累的资金,投向战略性新型产业、节能环保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开发。要发挥好民营企业的产业优势,继续鼓励和支持他们改造传统产业,发展文化旅游、现代仓储、装备制造、各类物流等产业。还要发挥好民营企业的人脉优势,鼓励他们以商招商,在扩大规模、开发产品中上转型发展的好项目,创转型发展的新优势。市县两级每年都要召开一次民营经济促进大会,对吸纳就业多、利税贡献大、社会形象好的企业家给予表彰奖励,让他们有荣誉、有地位、有信心,为忻州“十二五”大发展不断作出新贡献。
第四,要突破难点抓项目。主要领导抓项目要精力到位、11 时间到位、工作到位、责任到位,今年首先要解决好项目用地落实的问题,及时清理好、转用好关闭煤矿用地指标。发改、环保、金融、工商、税务等相关部门都要服务好项目建设,对项目建设的问题要做到早发现、早解决。继续完善好、实施好项目考核考评制度。今年项目观摩一路进行,一面镜子照到底,一把尺子量到头。14个县(市、区)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市直有关职能部门一把手,要在一起对每个县(市、区)的项目建设进行现场观摩、现场点评。项目考评结束后,要按照考核办法排队通报,市委、市政府根据考核结果兑现奖励制度。项目建设将作为评价干部的一个重要方面,在今年的换届之中加以运用。
(二)以促进农民增收为中心,积极推进“三农”工作实现新突破
2010年,我市农民人均纯收入预计3420元,与全省、全国比,差距很大,还有几十万低收入人口。增加农民收入始终是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
第一,产业开发要有新布局。要立足建设京津唐地区的“菜园子”,建设华北地区绿色农产品供应基地的发展目标,着眼高效特色种植业、规模健康养殖业、大棚蔬菜生产业、绿色农畜产品加工业、优质林果生产业的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发展,从“一村一品”、“一县一业”抓起,建设跨区域的规模农业开发区,重点开发好滹沱河流域、汾河流域、黄河流域三大农业开发带。坚持龙头企业、行业协会、专业合作社、农村科技示范户统筹协调,在政府指导、市场主导、12 农民主体、部门扶持、社会参与中,实现规模开发,让特色高效农牧业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主要依托。同时要开动脑筋,创新思路,靠市场群体开发增收,靠科技投入转化增收。
第二,扶贫攻坚要有新举措。去年我们已经初步规划了把200人以下1544个自然村近17万农村人口5年内搬迁到县城。这项大扶贫、大搬迁工程,是我们借助国家扶贫开发政策,搭乘国家统筹城乡发展快车、实施大县城跨越发展战略的重要选择,得到了广大农民的热烈响应。目前,规划已就,重在落实。扶贫办的工作力度要加大,市委、市政府要尽快向省争取支持,同时要有创新办法,保证今年的搬迁任务顺利完成。首先,要保证农民搬得出。各县(市、区)在城市扩容规划时,要确保移民搬迁的用地指标,还要积极争取国家的扶贫政策和扶贫资金提前到位,科学整合好涉农资金,规范引导好社会资金。要加强工程建设招投标和建设监管,确保工程质量,确保农民买得起房,能安居。其次,要保证农民能致富。就是要在城市二三产业开发中,实施优先农民就业的鼓励政策,政府购买城镇公共服务岗位后,优先安排农民工上岗,还要积极推动城市户籍管理制度改革,推进城市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等事业改革,保证农民与城里人享受同样的公共服务,尽快融入城市,成为真正的市民。再次,要保证搬迁不反弹。妥善处理好土地承包权和林权的稳定、退耕还林政策落实、搬出地农民土地流转开发、搬迁户房屋等不动产的保护变现等问题,让农民在变市民的过渡期仍有一份稳定的收入。
第三,新农村建设要有新进展。要统筹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保证农民上得起学、看得起病、用上安全水、走上畅通路、呼吸新鲜空气,保障农民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有一个更好的生产生活环境和创业发展基础。要统筹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既要锦上添花,保证重点村、试点示范村的建设;又要雪中送炭,及时关注、更多地倾斜非重点、示范村建设,注意不要因为政策偏差、工作偏颇,造成农民新的差距,确保农民在同一起跑线上发展,在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中建设自己的幸福生活。
(三)以建设生态宜居城市为龙头,积极推进城镇化建设实现新突破
忻州市区是全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其发展关系全市发展进程。列入太原大都市圈之后,其建设的规模、标准、水平都要有新的提高。我们必须适应新形势、新要求,以建设生态宜居城市为龙头,积极推进城镇化建设实现新突破。
第一,生态宜居城市建设要有大动作。着眼忻州市区的历史发展、区位优势和功能要求,把忻州市区建设成生态宜居城市。一方面要积极推进老城区改造提升,按照畅通、便捷、绿化、净化、人性化的要求,坚持修旧如旧,保护好文物古迹,重视历史文化传承,节约集约,量力而行,保障人民生活,加快市区高耗能企业的退城入郊,多举措彰显地方文化特色。另一方面要积极推进云中新区建设,特别要按照太原大都市圈的规划,认真做好功能分区,当前的主要任务 14 是尽快把规划批复拿下来,并严格按照规划引进投资开发商。群众目前对我市旧城基础设施和管理有不少意见和建议,今年要有实质动作,抓好几件直接关系居民生活与工作的事情,住建局要尽快拿出方案进行讨论。云中河治理、九龙岗生态公园、汽车站、市人民医院、移动北同蒲建设,都要加快步伐,有些项目进展太慢了,群众对我们是有批评的。同时要积极发展金融、教育、文化、医疗卫生、体育、社会中介机构,加快建设水、电、热、气、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在功能完善中提供群众满意的公共服务,建设城在林中、城在园中、水城相映、宜居宜业的靓丽秀美城市。
第二,新型工业旅游城市建设要有新推进。在前年五月市二届五次人代会上,我们提出要把忻州建设成为富裕文明、开放和谐、充满活力的新型工业旅游城市,这是对全市城镇化建设的发展定位。在去年贯彻全省领导干部大会精神、开展“山西大发展、忻州怎么办”思想解放大讨论时,我们提出建设“大雁形”城镇体系,这是适应我省市域城镇化要求,对我市建设新型工业旅游城市构想的完善和发展。各县市、区城镇发展定位和城镇体系建设的基本原则是,要适应大区域发展,发挥区位优势,用好资源秉赋,彰显地域文化,坚持自然和谐,达到宜居宜业宜乐。与之相关的城镇和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规划、分项规划、详规,都要尽快制定好、认真坚持好,不能一届班子一规划,拆了建、建了拆,劳民伤财。
第三,城镇管理水平要有新提升。对城镇的建筑、交通、15 卫生、绿化、环保、工商、安全等项管理,都要坚持标准化、精细化、数字化的要求。要继续深入开展“市民素质提升行动”,开展多种形式的共建文明城镇、共建美好家园活动,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的参与和奉献,建设好、管理好我们的城市、我们的城镇。
(四)要以落实新的“五个全覆盖”为重点,积极推进民生保障和改善实现新突破
全省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在实现“五个全覆盖”的基础上,提高标准,提高质量,提高效益,部署安排新的“五个全覆盖”。我们要坚决按照省委、省政府要求,以落实新的“五个全覆盖”为重点,全面保障和改善民生。
一是要努力稳定和扩大就业。大力发展中小型服务业、劳动密集型企业,开发更多的就业岗位,统筹解决好高校毕业生、农村劳动力转移、城镇就业困难人员等各类人员的就业问题。二是要加快健全社会保障体系。要增强统筹力,提高覆盖面,特别要提高低保、五保等特困人员的生活保障水平。三是要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加快棚户区治理,加大公共租赁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和农村危房改造力度,改善农民基本居住条件。四是要加快社会事业发展。水利、交通、教育、卫生、文化、体育、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都要搞好,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创造美好生活的发展需求,不断提高人口素质,切实保障人民健康水平。五是要认真做好群众信访工作。要把来信作为“家书”认真处理,把来访群众作为“家人”认真接待,把信访工作作为“家业”主动负责,切实带着感 16 情抓信访,继续打好信访稳定攻坚战,实现信访形势的持续稳定好转。六是要全面做好安全保障工作。生产、食品、药品、社会公共生活安全及社会治安工作,都要继续坚持抓制度、抓责任、抓隐患、抓防范,打好安全生产攻坚战,高标准建设“平安忻州”,实现安全生产和平安建设的持续稳定好转。七是要积极建设环境保护模范城市。我市去年环保攻坚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成功创建山西省环境保护模范城市,但是不能满足、不能停步、更不能松手。要充分认识在我们这个欠发达地区环保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全面落实环保政策,务必抓好各项重点,积极推进环境保护由中心城市、县城向企业和农村延伸,切实把市委二届六次全会提出的大范围创建全国环保模范城市的工作落到实处,见到成效。“创卫”工作综合性较强。在一定意义上讲,它对县里的工作是一个总牵引。抓好了,一个县城就会有很大的变化。原平市、保德县和河曲县要积极创建国家卫生县城。定襄县作为太原大都市圈的城市,也要加快步伐,创造条件,积极“创卫”。
(五)以开放引进强动力、增活力,实现转型跨越发展的新突破
第一,开放改革是我市经济发展的最大动力和活力所在。近年来,河曲、保德靠开放引进,率先成为我市的财税大县;忻府区靠开放引进,忻州煤化工循环经济园区率先崛起;原平市靠开放引进,依托晋北鲁能铝业有限公司,正向全国三大铝工业基地之一迈进;同德化工靠改革开放,实现 17 我市资本市场开拓“三个零”的突破。神池县引进北京的农科专家,发展设施农业,草莓等产品隆冬上市,效益很好。实践证明,只有大开放、大改革,才能大发展、大跨越。我们要转型、要跨越,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继续坚持大改革、大开放、大引进,引进资金、引进资本、引进技术、引进人才、引进好项目、引进新理念、引进先进管理方法、引进我们发展缺少的一切要素,在市场对接中,尽快实现经济崛起。
第二,统筹抓好开放引进。一方面,要积极主动走出去。前几年,我们与北京西城区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去年,我们与美国加州帝王郡、温州市签订了友好合作框架协议,与重庆市开展了多次互访,积极组团参加了能博会和中博会,取得了鼓舞人心的好成绩。今年要进一步努力,扩大视野,扩大范围,到周边省区、到全国各地乃至海外去招商。今年,市组织的招商考察要不少于2次,县一级招商考察不少于1次,可以几个县抱团招商,都要走出去考察、招商,引进本地转型跨越急需的好项目。另一方面,要积极主动引进来。要做好项目盘子,编制好招商指南,加大推介工作力度,与全国有影响的重要媒体联手,大力宣传忻州的众多优势,让企业界、金融界、商贸界更多的实业家、创业者了解忻州,热爱忻州,投资忻州。要解放思想,敢于让利,以资源、以市场换资金、换技术、换人才、换项目。要搞好服务,搭建平台,解决好基础设施配套服务问题。要在全社会营造亲商、安商、富商的社会氛围,让投资者在忻州住得舒服,干得舒心,富得放心。
第三,全力抓好我省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的重大历史机遇。确定我省为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是国家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重要举措。试验区是国家级的,也是我国第一个全省域、全方位、系统性的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改革,是试验区的动力所在、活力所在,是推进我们转型跨越发展的根本途径。用好这一重大历史机遇,首先要解放思想。改变不适应转型跨越的一切旧观念、旧思维、旧体制、旧习惯、旧办法,在政策创新、体制机制创新、工作创新上拓空间、挖潜力、增活力,实现赶队前行、后来居上。其次要科学指导。在工作布局上,要统筹推进产业结构转型、资源型城市转型,推动经济社会、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推进节能减排和生态环境保护,加强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在工作方法上,要先行先试,大胆探索,广泛借鉴,博采众长,为我所用;在推进步骤上,要先易后难,循序渐进,抓好重点,体现特色;在组织保障上,要加强领导,精心组织,搞好协调,共同落实。市发改委要牵头组织好这项工作,各相关部门要加强对上级部门的沟通联系,积极争取政策支持和项目支持,确保各项改革措施顺利推进,取得实效。再次要重点攻坚。积极推进国有企业改革、行政体制改革、乡镇机构改革、投融资体制改革和事业单位改革,充分发挥各个职能部门的重要作用,为转型跨越提供灵活高效的体制机制保障。
第四,大力培养开放引进和改革创新的人才。要认真落实好2010—2020年《忻州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 19 要》,坚持培训一批,引进一批,柔性管理,借用一批。适应改革开放、转型跨越新要求,培养和造就一大批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农村实用人才、社会工作人才。要在全社会营造尊重知识、尊重劳动、尊重创造、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构筑忻州转型跨越的人才洼地,让一切创业创新的人才在忻州大展身手。
三、坚定信心,振奋精神,加强和改善党委对经济工作的领导,全面完成今年各项经济工作任务
(一)各级党委要把经济工作积极主动地抓在手上。对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的经济政策和有关决策部署都要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对“十二五”规划的制定和完善要把好方向,定好重点,选好措施;对项目建设、扶贫开发、信访稳定、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等“五大攻坚战”,都要亲自部署,亲自指导,亲自考核;对走好“五条路子”的创新与探索,都要一线调研,一线决策,一线推进;对城镇化建设、民生保障、开放引进、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推进的重大决策制定、重要任务安排、重点工程建设、重要事项落实,都要亲自过问,亲自协调,一抓到底。一句话,不能当“甩手掌柜”,不能搞“遥控指挥”。要支持各级政府放胆抓好经济工作,当好靠山。政府工作中出现的政府自身难以解决的问题,党委要主动帮助破解难题。
(二)认真落实好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六个一”工作制度。省委九届十一次全会提出,从今年开始,各级领导干部每年都要安排几天到农村、企业,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20 特别是要到最困难的地方去,到群众意见多的地方去,到工作推不开的地方去,与群众坐下来共同破解难题。具体要做到“六个一”,即创先争优,帮建一个坚强有力的基层党组织;转变观念,开好一个解放思想、促进发展的讨论会;理清思路,帮助制定一个切合实际的发展规划;突出重点,帮助上一个好的致富项目;深入农户,解决一些群众关注的实际问题;认真总结,形成一个促进作风转变、推进项目建设的调研报告。落实好“六个一”工作制度,各级领导要真落实、见行动、比成效。市委办公厅、组织部、宣传部、纪检委、市政府办公厅、市委政研室等部门要统一制定实施细则和考核办法,将落实情况列入考核目标,保证“六个一”工作制度成为我市转型跨越的重要举措。
(三)做到“八个破除、八个勇于”,把思想作风建设提高到新水平。一是要破除懒惰习气,勇于干事创业。面对转型跨越新形势、新机遇、新发展,不能靠他人探路、等别人经验,疲疲沓沓、懒懒散散就会坐失良机,必须勤于动脑、勤于谋划、主动做事,把干事当光荣,把创业当生命。二是要破除满足一般,勇于争创一流。面对千帆竞发、百舸争流、日新月异的发展新形势,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满足一般,以中游谋事,就会以下游结果,必须摒弃一般化要求和中游思想,树雄心、立壮志,广泛深入持久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创岗位先进、行业先进、单位先进、地区先进,乃至全省、全国的先进。三是要破除封闭保守,勇于开放引进。封闭保守,没有大视野、大胸怀、大格局,也就难以实现大发展。21 面对国内外市场大发展、科技大进步、产业大提升、信息大流转的发展新趋势,必须树立大开放、大引进的观念,在开放引进中借势造势、实现突破。四是要破除畏难怯阵,勇于攻坚克难。畏难怯阵、怕担风险、怕丢利益、怕得罪人、临阵缩手,必然会在新的发展中落伍淘汰。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只要我们认准目标、认准方向,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团结同志、众志成城,就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只要我们讲科学、重规律、靠实干,就能把千难万险踩在脚下,取得预期成效。五是要破除坐而论道,勇于立说立行。坐而论道、评头论足、只说不干,必然误事。必须敢想敢说更敢干,定了的事就去立即干,做到快干、实干、真干、大干,干出实实在在的成效来。六是要破除眼高手低,勇于亲力亲为。眼高手低是官僚主义的一种表现。每位领导者,既是工作的谋划者、组织者、指导者,又是工作的实践者、落实者,必须带头干、亲自干,在干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干中总结经验、指导全盘,在干中推进落实、完成任务。七是要破除好人主义,勇于惩恶扬善。对错误的容忍,就是对真理的背叛;对不良现象的漠视,就是对良好作风的亵渎;对恶人的放纵,就是对人民的犯罪。为了群众利益,为了集体利益,为了整体形象,必须大胆惩恶扬善,把坏人打下去,把恶人铲除掉,把风气治理好,让文明和谐、昂扬向上的正气兴起来、浓起来,让正义的旗帜高高飘扬。八是要破除本领瓶颈,勇于学习创新。面对新变化、新形势、新发展、新要求,我们要时刻保持一种本领恐慌、能力恐慌的忧患意识,主动向 22 实践学习、向群众学习,掌握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创新理论,掌握新的科学技术,掌握专业本领,站在转型跨越的前沿阵地,立足岗位,坚持创新,在创新中增强凝聚力,提高战斗力,实现新跨越。
(四)强化效能建设,创优发展环境。各级各部门都要围绕转型跨越,创新机制,改进工作,提高效能。要把治理环境、优化环境作为一个重点,进一步创优思想环境、政策环境、政务环境、法治环境、市场环境、投资环境,在忻州建设山西一流的经济发展环境。要强化首问负责制、首办负责制、服务承诺制、责任追究制等行之有效的好办法。效能办今年要制定切合实际、可操作的效能考核办法,对工作不落实的严肃问责,首先要问主要领导的责任。对不能限期落实的主要领导,要进行诫勉谈话,直至调整岗位。关键是问责办法要有可操作性。
(五)狠抓工作落实,强化目标责任考核。要完善和落实科学决策、部署运作、操作落实、监督检查“四位一体”的执行机制,真抓落实,确保见效。市委、政府两个督查室和效能办要加大对工作的督查力度,进行定期不定期的督促检查。各级各部门要严格按照目标岗位责任制,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的考核目标任务。要根据考核结果及时进行奖惩兑现,并作为今后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作为干部使用的重要参考条件。
同志们,我们已经站在了“十二五”发展的历史新起点。蓝图绘就,目标明确,关键在人,关键在干,关键在落实。23 我们一定要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与全市人民一道,认定目标,抢抓机遇,创新苦干,积极进取,奋力开创转型跨越发展新局面,为建设富裕文明、开放和谐、充满活力的新型工业旅游城市干出新的更大的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