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工程管护情况的报告
关于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 工程管护工作情况的报告
省农业综合开发办:
为切实发挥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工程长期效益,强化运行管护工作,按照省农发办《》要求,积极组织全市各级农发机构对历年来实施的土地治理项目运行及管护情况开展摸底清查工作。经全市各级农发机构共同努力,通过全面调查和总结工程管护工作中的做法和经验,深入完善了各项工程措施功能,保障了春季农业生产的正常运行,取得了一定效果。现将全市农业综合开发工程管护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全市农业综合开发工作紧紧围绕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扶持特色农业和农业产业化经营,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主要任务,在各级政府、相关部门、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完成了各项建设任务。通过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实施,很大程度地改善了项目区的农业生产生活条件,增强了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为我市农业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
通过多年努力,在全市各级农发机构和相关单位的共同努力和积极配合下,严格执行《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工程管护暂行办法》有关规定,结合实际情况建立和完善了项目工程运行管护机制,确立项目管护原则,落实管护责任;探索出符合项目区实际需求的工程管护方式,保证了农发工程设施长期发挥效益。从项目普查工程管护结果上来看,全市各级农发机构均建立了符合地方实际的管护机制和措施,在确保项目工程正常运转和长期发挥效益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按照省办文件要求,经全市各级农发办的共同努力,对全市历年来实施的农发工程进行了细致排查,通过吸取经验、总结成果,取得了明显成效。在此次排查过程中,对于破损工程进行了及时修复,对于严重破损且已无法修复的工程进行了及时拆除,保证了春季农业生产如期顺利进行。
二、主要方式和方法
多年来,全市各级农发部门在狠抓项目实施的同时,积极探索、总结经验、因地制宜,建立了一系列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管护方式和方法,为农发工程长期发挥效益发挥了较大作用。从此次项目普查工程管护工作情况上来看,主要有以下几点做法。
1.提高认识,确保工程管护顺利实施。工程管护工作是发挥工程长期效益的首要条件,也是得到项目区群众满意的基本前提。正是由于管护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全市各级农发部门把此项工作当成工程管理重中之重来抓,由当地农发办和相关单位成立工程管护领导小组,相互配合,一级抓一级,层层抓管护,共同负责工程管护监督和检查。同时与项目区内涉及乡镇签订工程管护责任书,通过建立管护组织,层层抓落实,形成了上下结合,配合得力的管护体系,有力地促进管护工作顺利进行。
对水利设施推行“井长”管护模式,由选举产生的井长负责工程范围内管理和维护;对部分工程实行“承包租赁”管护模式,由承包租赁方对外进行有偿服务,当地乡镇政府实施监督管理。
5.规范移交,明确管护主体和责任。工程竣工验收合格后,与管护主体及时办理工程登记移交手续,明确管护主体职责,落实管护责任和义务。项目完工后工程管护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一是专业部门管护。水利骨干工程由乡镇水利部门管护,仓库、农技设备等由乡镇农技部门统一管护,骨干道路由乡镇委派相关部门统一管护。二是村集体统一管护。由村统一管理工程和设备;项目区内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机耕路和农田林网,由受益的村集体经济组织或村委会指派专人或成立专业队管护。
6.落实责任,实行工程管护考评方法。各地在制定管护计划和管护方案基础上,按照考核结果与项目挂钩的方式,依据工程管护实际执行情况,对项目区内涉及的乡镇实行综合考评,考评结果作为今后申报项目的重要指标。
三、存在主要问题
1.管护制度在实际工作中执行效果不理想。在实际管护工作操作过程中,管护责任落实仍然存在不充分现象。管护制度的建立是确保农发工程正常运行的保障,如果落实不好,农发工程将不能长期发挥效益。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全市各级农发部门都分别建立了相应的管护制度,明确了管护主体、责任和具体实施方法。但由于受主观因素和客观环境的影响,在实际执行过程中落
四、意见和建议
1.继续加强农业综合开发工程管护工作。在组织领导上,由农发部门牵头,会同各相关部门,采取多头推进、多措并举、条块结合、齐抓共管的方式,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进一步加强协调配合,共同负责工程管护的监督、检查和措施的落实。通过建立高效运行的管护组织和配合得力的长效管护体系,有力地促进管护工作顺利实施。
2.加大宣传力度,树立建管并重责任意识。在项目建设上要逐渐排除重投入轻管理的思想,树立工程管护责任意识,做到一边抓建设,一边抓管理,通过广泛宣传积极营造农发工程管护的良好局面。农民是农业综合开发主体,采取多种形式加大农业综合开发方针政策和加强工程管护宣传力度,变被动为主动,充分调动项目区内受益单位和农民参与工程管护主动性、积极性,使工程管护工作能长久地开展下去。
3.严格工程移交,明确管护主体。一是严格按照“谁受益谁负担” 的原则和“谁受益、谁管护、谁损毁、谁维修”的方式,科学合理确定工程产权归属,完善产权变更和登记手续。二是移交产权过程中制定相应工程管护责任制度,明确管护责任。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竣工验收后,应当明确管护主体,及时办理移交手续。三是管护主体应建立健全各项运行管护制度,保证项目正常运转,长期发挥效益。四是建立健全市、县、乡镇、村(受益单位)四级管护网络。市、县两级明确专人负责工程管护监督、检
第二篇: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工程建后管护办法
扎勒木特乡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工程建后
管护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确保扎乡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工程设施正常运转,长期发挥效益,根据财政部《关于改革和完善农业综合开发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和《国家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和项目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并结合中低产田改造项目的特点和我乡实际,特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工程是由国家立项、实行专项投资,在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内为改善农业生产基本条件而兴建的基础工程设施。其建后管护是指项目工程实施过程中的建设管理及竣工验收后的运行管理和维修服务工作。第三条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工程建后管护遵循“谁受益、谁负担”、“以工程养工程”的原则,实行专业管护和群众管护相结合,动员社会力量共同做好管护工作。
第四条 各村(队)要建立规范、科学、操作性强的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工程管护 机制,做到建好一处、管好一处、用好一处,确保发挥工程长远效益。第二章 管护对象
第五条 国家和省批复立项的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产业化经营项目的部分工程设施均属管护对象。主要包括土地治理项目中产权属于国家和集体,且直接为项目区群众服务的各类工程设施,以及产业化经营项目中有财政无偿投资形成的资产。项目竣工验收后交付使用,且产权转为私有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工程,由其拥有者负责管护。
第六条 土地治理项目主要包括水利工程、种子工程、林木工程、农业机械设备、农业技术设备及在项目区设立的农业综合开发标志。水利工程主要包括支、斗渠、涵管、排灌沟渠、农业机械作业道路、田间配套建筑物、农田设施等。种子工程主要包括优良品种推广,良种基地。林木工程主要包括农田防护林、水土保持林、片林及苗圃。农业机械设备主要包括农机和农具。标志主要包括附着在工程建筑物上的农业综合开发标志与编号。第三章 管护组织与制度
第七条 乡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负责全乡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工程建后的管护组织管理工作,监督落实管护主体和管护责任人。
第八条 乡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与管护主体、管护主体与管护责任人分别签订管护合同,明确管护范围,量化管护指标,细化管护责任,将管护人员报酬同管护考核结果挂钩。第九条 项目区管护机构要建立健全各项工作制度、岗位责任制度、学习考勤制度,做到程序严密,标准明确,责任到人,操作性强。在管护范围内,结合实际情况,建立健全各项工程设施管护制度,并采取多种形式向项目区广大群众进行宣传教育,增强群众管护意识,共同做好管护工作。第四章 管护责任和措施
第十条 乡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是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工程建后管护的主管部门,全面负责全乡的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工程建后管护工作。要将项目工程管护作为开发工作的重要内容,坚持经常抓,抓具体,抓出成效。
第十一条 已建成的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要按照有关设置农业综合开发固定标志的要求,划界、设桩、竖牌、立牌。主要工程设施统一设置农业综合开发标志牌,实行统一分类编号,注明工程名称、建设地点、时间、投资总额、建设规模、受益范围、管护单位、管护责任人等。
第十二条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工程依法进行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项目区标准田块不得改变整体形象,不得随意征用和转作他用,如国家重点建设工程确需征用,需依法报批,并有建设单位按规定进行补偿。
第十三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将机耕路、作业道改作农田或擅自缩小路面,不得在道路上开沟取土或建房,不准堆放其他杂物和设障,不准挖取道路上的沙石挪作他用。不准在排灌沟渠上乱开口子、乱筑档子、修建建筑物、任意取土、挖填渠道或种植农作物,影响通水。
农田排灌沟渠要保证“三度”(宽度、深度、坡度)完好,及时维护清淤,做到旱能灌、涝能排,排灌通畅。加强道路养护,保证路面平整,无积水坑。加强对桥、涵、闸等田间建筑物的经常性管护,确保项目工程长久发挥作用。第十四条 所有竣工验收的项目工程,按建设合同,由工程施工方负责合同规定期限内的维修,管护工作。质保期满后,县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要组织相关人员对工程完好情况进行复验,对不能履行管护责任或出现质量等问题,要酌情扣减建设方质量保证金。
第十五条 支、斗渠可移交水管所或项目区所在村,办理资产转移手续,明确职责,制定管护目标,签订管护责任书。要指定专人管理,并签订管护责任书。
第十六条 干支渠、衬砌防渗渠道,明确职责,制定管护目标,签订管护责任书。
第十七条 农田防护林,可实行承包或者拍卖,在村、农户和承包人之间以一定比例进行受益分成;也可实行分户管理,风险抵押,也可由农户或个人承包,一次性买断产权,合同期内有管理经营权。
第十八条 大中型农业机械移交乡镇。各类机械应逐一落实管护责任和承包合同,实行统一使用管理和维修保养。其他配套农机、植保机具等,由专人管理,实行签发领用使用证制度,要有专门保管库房,每次使用后交由库房保管,确保设备安全,减少机具损失和丢失。
第十九条 种子基地、优良品种等,移交项目所在地农业技术推广部门管理,县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进行检查。建在城区范围内的,由县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负责落实管护责任,可将产权移交给项目所在地相关部门,由其进行管护,也可进行拍卖、租赁、承包等。
第二十条 巩固、推广科技成果,提高科学技术在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的含量。第五章 产权归属
第二十一条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完成立项开发的全部工程任务并通过验收合格后,由县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对项目工程负责登记造册,分类编号,建立档案。
第二十二条 所有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中直接为项目区群众服务的项目工程竣工验收合格后,由县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将项目工程所有权、经营权、管理权及时移交给项目所在乡镇政府,办理权益移交手续,明确产权归属和管护责任。
第六章 管护资金
第二十三条 各项目乡、镇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要广辟资金渠道,落实资金来源,逐一建立经济自立的工程养护管理机制。要按照“谁受益、谁负担”、“以工程样工程”的原则,筹集项目工程运行管护费用。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形成的资产运营受益,应用于工程运行管护和滚动开发。
第二十四条 对机耕路、渠道、建筑物等公益性工程的维修费用,可通过村级“一事一议”解决。
第二十五条 对因大的自然灾害造成的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工程损毁,可按程序积极申报自然灾害损毁工程修复资金补助,积极争取国家支持,通过专项项目的形式进行维修和维护。
第七章 奖励与处罚
第二十六条 各项目乡、镇要认真贯彻执行本办法的各项条款,不断修订和完善各项项目工程的具体管护办法。对认真落实管护办法、管护工作成绩显著地单位和个人予以表彰和奖励。
第二十七条 项目实施单位(部门或乡镇)都要成立机构,健全制度,明确责任,强化措施,认真开展管护工作。对于不负责任,制度不严,管护不力的单位和个人要追究责任,给予处罚。对损坏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工程设施的行为,要迅速予以坚持制止,责令其赔偿损失并限期补救。对管护工程渎职失职的,要追究责任,严肃查处,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八条 县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将定期开展检查评比,实行奖优罚劣、奖惩兑现。对各项管护指标达到规定标准的管护人员,兑现其全部报酬。对各项管护指标超过规定标准、管护工作成绩突出和管护工作中有功人员,兑现其全部报酬并颁发一定数额的奖金。对未完成管护指标甚至造成工程一定损失的,酌情扣发报酬并责令其赔偿损失,采取措施限期补救。对连续两年不能达标的管护人员予以撤换。扎勒木特乡人民政府 二〇一〇年十月八日
第三篇: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工程管护暂行办法
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关于印发《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工程管护暂行办
法》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政(务)厅(局)、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局),农业部农业综合开发办事机构:
为加强和规范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工程管护工作,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研究制定了《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工程管护暂行办法》,现印发你们,请遵照执行。在执行过程中有何问题和建议,请及时反馈。
附件: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工程管护暂行办法
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
二○○八年十月十五日
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工程管护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工程管护工作,提高农业综合开发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保证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已建成的工程正常运转并长期发挥效益,根据《国家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和项目管理办法》(财政部令第29号)等制度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国家立项的地方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的中低产田改造项目和生态综合治理项目建成的各类工程(以下简称“农发工程”),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安排的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项目,参照国家有关灌区水利工程管护规定执行。
第三条 农发工程管护按照“建管并重”、“谁受益,谁负责”、“以工程养工程”以及“市场手段与政府补助相结合”等原则进行运行管护。
第四条 农发工程管护是农业综合开发工作绩效考核内容之一,地方各级特别是县级农业综合开发办事机构(以下简称“农发办事机构”)应高度重视,认真履行职责,切实做好农发工程管护的组织管理、协调指导和检查监督工作。
第二章 工程管护范围
第五条 农发工程管护范围包括以下内容
(一)水利工程:小型水库、山塘、拦河坝、灌排站、机电井及其配套设施等;灌排渠道及配套建筑物;节水灌溉工程及配套设施等。
(二)农业工程:农田机耕路、农业机械;用于良种繁育和技术推广的仓库、晒场等工程设施和配套设备;用于牧区草场改良的围栏、青贮窖、饲料加工及牲畜棚圈等。
(三)林业工程:农田防护林、防风固沙林、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及配套工程设施等。
(四)其他工程及其配套设施、设备,农发项目区公示牌、农发工程标志等。
第三章 工程管护主体
第六条 根据受益范围和受益对象,合理确定农发工程管护主体
(一)受益范围跨乡镇的水利工程,由县级水利部门直接负责或委托所属工程管理单位进行管护;用于良种繁育和技术推广的仓库、晒场等工程设施和配套设备,由县级农业部门直接负责或委托所属农技推广单位进行管护;农田防护林、防风固沙林、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及配套工程设施,由县级林业部门直接负责或委托所属林业管理单位进行管护。
(二)受益范围跨行政村的水利工程,由乡级水利管理单位直接负责或协助村民委员会进行管护;受益范围跨行政村的农田机耕路、草场围栏等以及农发项目区公示牌、农发工程标志,由乡级有关单位直接负责或协助村民委员会进行管护。
(三)受益范围明确为某一行政村的,项目工程由村民委员会直接负责或委托受益范围内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等进行管护。
(四)已明确归属个人(企业)管理的喷滴灌设备、农业机械及配套农机具,农田防护林、青贮窖、饲料加工以及牲畜棚圈等,由受益农户(企业)负责管护。
(五)鼓励利用市场方式确定管护主体。在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村民委员会征求受益农民代表同意的前提下,可通过承包、租赁、拍卖、业主负责制等多种方式落实农发工程管护主体。
(六)按照“村民自治管理”的原则,有条件的地方应引导和帮助受益农民按照受益范围,以灌区或项目区所在乡、村为单位自愿组建农民用水户协会或农发工程管护协会,负责统一管护项目区农田水利、农业和林业等各类农发工程。
第四章 工程管护经费
第七条 农发工程管护经费的筹集
(一)县级农发办事机构按照土地治理项目计划中农业综合开发财政资金总额的1%比例计提工程管护经费,专项用于农发工程管护。
(二)财政投入形成的农发工程通过承包、租赁、拍卖等方式取得的收入,优先保证用于农发工程管护。
(三)鼓励通过多形式、多渠道筹集管护资金,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地方各级财政根据财力情况和实际需要,安排农发工程管护补助资金;乡级政府和村民委员会通过从集体收益中安排或在工程收益中按适当比例提取;建立农民用水户协会或农发工程管护协会,采取“村民一事一议”等形式,积极筹集管护资金,用于农发工程管护。
(四)村民委员会组织受益农户投工投劳,参与修复项目区公益性农发工程,但应符合“村民一事一议”有关要求,不得加重农民负担。
第八条 农发工程管护经费的管理
(一)农发工程管护经费由县级农发办事机构统筹安排和管理,实行分账核算、专款专用。当年结余经费可结转下年继续使用。
(二)通过财政资金以外的其他形式筹集的管护经费,根据实际情况可由乡级政府有关单位或村民委员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管理。
第九条 农发工程管护经费的使用范围
主要包括在工程设计使用期内的公益性农发工程及设备的日常维修,必要的小型简易管护工具和运行监测设备购置等。不得用于购置车辆、行政事业单位人员工资、补贴等行政事业费开支。
第十条 由县级行业主管部门和产权已明确归属个人(企业)负责管护的农发工程,管护经费原则上由其自行解决。
第十一条 农发工程管护经费的使用申报和审批
由农发工程管护主体提出用款计划申请,经所在村民委员会和乡级政府审查同意,报经县级农发办事机构审核批准后,依据批准的用款计划,按县级财政报账制度有关规定支付资金。省、地级农发办事机构负责对工程管护经费审批和使用情况的定期检查监督。
第五章 工程管护责任
第十二条 各类管护主体应按照有关部门行业规定的标准和要求认真开展管护工作,保证农发工程正常运行,持续发挥效益。县级农发办事机构应切实做好工程管护的组织管理、协调指导和检查监督工作。
第十三条 各类管护主体应严格遵守法律和行政法规有关规定,不得以任何理由擅自收取有关费用,不得擅自将工程及设备变卖,不得破坏水土资源和生态环境。工程权属改变需报县级农发办事机构批准。
第十四条 通过承包、租赁、拍卖、业主负责制等市场方式取得农发工程管护权的管护主体,除必须认真履行合同,依法管理经营,为项目区农民提供优质良好服务外,还必须服从政府防汛抗旱的统一调度,并接受项目区乡、村各级组织和县级农发办事机构的监督。以财政补贴方式购置的农业机械及配套农机具,应优先保证为项目区提供良好服务。第十五条 县级农发办事机构应认真履行以下职责
(一)按照建管结合的要求,应鼓励和支持管护主体提前介入工程设计和建设过程的相关环节,为农发工程管护奠定良好基础。
(二)农发工程竣工验收合格后,应与管护主体及时办理工程登记移交手续,明确管护主体职责,落实管护责任和义务。
(三)在县级行业主管部门配合下,研究制定和完善农发工程的各项管护标准和具体制度,加强对管护主体工程管护的指导与监督,主动帮助管护主体解决管护工作中存在的困难
与问题,搞好农发工程运行的监测评价工作。
(四)主动配合项目区乡级政府认真做好农发工程管护经费的筹集、使用和管理,确保工程管护资金真正发挥作用。
第十六条 对于违反本办法第十二条、第十三条和第十四条规定的管护主体,县级农发办事机构责令限期改正,情节严重的,应提交有关部门依法予以处罚。
第六章 附则
第十七条 省级农发办事机构,农业部农发办事机构可根据本办法,结合本地区、本部门的实际情况,制定具体实施办法,报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备案。
第十八条 本办法自下发之日起施行。本办法由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负责解释。发布部门: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 发布日期:2008年10月15日 实施日期:2008年10月15日
第四篇: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工程管护暂行办法
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工程管护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工程管护工作,提高农业综合开发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保证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已建成的工程正常运转并长期发挥效益,根据《国家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和项目管理办法》(财政部令第29号)等制度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国家立项的地方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的中低产田改造项目和生态综合治理项目建成的各类工程(以下简称“农发工程”),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安排的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项目,参照国家有关灌区水利工程管护规定执行。
第三条 农发工程管护按照“建管并重”、“谁受益,谁负责”、“以工程养工程”以及“市场手段与政府补助相结合”等原则进行运行管护。
第四条 农发工程管护是农业综合开发工作绩效考核内容之一,地方各级特别是县级农业综合开发办事机构(以下简称“农发办事机构”)应高度重视,认真履行职责,切实做好农发工程管护的组织管理、协调指导和检查监督工作。
第二章 工程管护范围
第五条 农发工程管护范围包括以下内容
(一)水利工程:小型水库、山塘、拦河坝、灌排站、机电井及其配套设施等;灌排渠道及配套建筑物;节水灌溉工程及配套设施等。
(二)农业工程:农田机耕路、农业机械;用于良种繁育和技术推广的仓库、晒场等工程设施和配套设备;用于牧区草场改良的围栏、青贮窖、饲料加工及牲畜棚圈等。
(三)林业工程:农田防护林、防风固沙林、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及配套工程设施等。
(四)其他工程及其配套设施、设备,农发项目区公示牌、农发工程标志等。
第三章 工程管护主体
第六条 根据受益范围和受益对象,合理确定农发工程管护主体
(一)受益范围跨乡镇的水利工程,由县级水利部门直接负责或委托所属工程管理单位进行管护;用于良种繁育和技术推广的仓库、晒场等工程设施和配套设备,由县级农业部门直接负责或委托所属农技推广单位进行管护;农田防护林、防风固沙林、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及配套工程设施,由县级林业部门直接负责或委托所属林业管理单位进行管护。
(二)受益范围跨行政村的水利工程,由乡级水利管理单位直接负责或协助村民委员会进行管护;受益范围跨行政村的农田机耕路、草场围栏等以及农发项目区公示牌、农发工程标志,由乡级有关单位直接负责或协助村民委员会进行管护。
(三)受益范围明确为某一行政村的,项目工程由村民委员会直接负责或委托受益范围内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等进行管护。
(四)已明确归属个人(企业)管理的喷滴灌设备、农业机械及配套农机具,农田防护林、青贮窖、饲料加工以及牲畜棚圈等,由受益农户(企业)负责管护。
(五)鼓励利用市场方式确定管护主体。在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村民委员会征求受益农民代表同意的前提下,可通过承包、租赁、拍卖、业主负责制等多种方式落实农发工程管护主体。
(六)按照“村民自治管理”的原则,有条件的地方应引导和帮助受益农民按照受益范围,以灌区或项目区所在乡、村为单位自愿组建农民用水户协会或农发工程管护协会,负责统一管护项目区农田水利、农业和林业等各类农发工程。
第四章 工程管护经费
第七条 农发工程管护经费的筹集
(一)县级农发办事机构按照土地治理项目计划中农业综合开发财政资金总额的1%比例计提工程管护经费,专项用于农发工程管护。
(二)财政投入形成的农发工程通过承包、租赁、拍卖等方式取得的收入,2 优先保证用于农发工程管护。
(三)鼓励通过多形式、多渠道筹集管护资金,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地方各级财政根据财力情况和实际需要,安排农发工程管护补助资金;乡级政府和村民委员会通过从集体收益中安排或在工程收益中按适当比例提取;建立农民用水户协会或农发工程管护协会,采取“村民一事一议”等形式,积极筹集管护资金,用于农发工程管护。
(四)村民委员会组织受益农户投工投劳,参与修复项目区公益性农发工程,但应符合“村民一事一议”有关要求,不得加重农民负担。
第八条 农发工程管护经费的管理
(一)农发工程管护经费由县级农发办事机构统筹安排和管理,实行分账核算、专款专用。当年结余经费可结转下年继续使用。
(二)通过财政资金以外的其他形式筹集的管护经费,根据实际情况可由乡级政府有关单位或村民委员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管理。
第九条 农发工程管护经费的使用范围
主要包括在工程设计使用期内的公益性农发工程及设备的日常维修,必要的小型简易管护工具和运行监测设备购置等。不得用于购置车辆、行政事业单位人员工资、补贴等行政事业费开支。
第十条 由县级行业主管部门和产权已明确归属个人(企业)负责管护的农发工程,管护经费原则上由其自行解决。
第十一条 农发工程管护经费的使用申报和审批
由农发工程管护主体提出用款计划申请,经所在村民委员会和乡级政府审查同意,报经县级农发办事机构审核批准后,依据批准的用款计划,按县级财政报账制度有关规定支付资金。省、地级农发办事机构负责对工程管护经费审批和使用情况的定期检查监督。
第五章 工程管护责任
第十二条 各类管护主体应按照有关部门行业规定的标准和要求认真开展管护工作,保证农发工程正常运行,持续发挥效益。县级农发办事机构应切实做好工程管护的组织管理、协调指导和检查监督工作。
第十三条 各类管护主体应严格遵守法律和行政法规有关规定,不得以任何理由擅自收取有关费用,不得擅自将工程及设备变卖,不得破坏水土资源和生态环境。工程权属改变需报县级农发办事机构批准。
第十四条 通过承包、租赁、拍卖、业主负责制等市场方式取得农发工程管护权的管护主体,除必须认真履行合同,依法管理经营,为项目区农民提供优质良好服务外,还必须服从政府防汛抗旱的统一调度,并接受项目区乡、村各级组织和县级农发办事机构的监督。以财政补贴方式购置的农业机械及配套农机具,应优先保证为项目区提供良好服务。
第十五条 县级农发办事机构应认真履行以下职责
(一)按照建管结合的要求,应鼓励和支持管护主体提前介入工程设计和建设过程的相关环节,为农发工程管护奠定良好基础。
(二)农发工程竣工验收合格后,应与管护主体及时办理工程登记移交手续,明确管护主体职责,落实管护责任和义务。
(三)在县级行业主管部门配合下,研究制定和完善农发工程的各项管护标准和具体制度,加强对管护主体工程管护的指导与监督,主动帮助管护主体解决管护工作中存在的困难与问题,搞好农发工程运行的监测评价工作。
(四)主动配合项目区乡级政府认真做好农发工程管护经费的筹集、使用和管理,确保工程管护资金真正发挥作用。
第十六条 对于违反本办法第十二条、第十三条和第十四条规定的管护主体,县级农发办事机构责令限期改正,情节严重的,应提交有关部门依法予以处罚。
第六章 附则
第十七条 省级农发办事机构,农业部农发办事机构可根据本办法,结合本地区、本部门的实际情况,制定具体实施办法,报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备案。
第十八条 本办法自下发之日起施行。本办法由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负责解释。
第五篇:山东省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工程管护办法
山东省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工程管护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我省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工程管护工作,根据《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工程管护暂行办法》(国农办〔2008〕183号)及《山东省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和项目管理办法》(鲁财农发综〔2013〕21号)等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的各类工程(以下简称“农发工程”)。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安排的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项目,参照国家有关灌区水利工程管护规定执行。
第三条农发工程管护的主要任务是明确管护主体、健全管护机制、细化管护标准、落实管护措施,确保建成工程按照设计要求正常运行、长期发挥效益。
第四条农发工程管护按照“建管并重”、“谁受益,谁负责”、“以工程养工程”以及“市场手段与政府补助相结合”等原则进行运行管护。
第五条各级农发机构应将农发工程管护列入农发工作绩效考核内容之一,并认真做好农发工程管护的检查督导工作。
第二章工程管护范围和管护主体
第六条使用农发资金建设完成的土地治理项目各类工程均应列入管护范围。主要包括:
(一)水利工程:小型水库、蓄水池、塘坝、拦河坝等蓄水工程;灌排站、机电井及其配套设施;灌排渠道及配套建筑物;节水灌溉工程及配套设施等。
(二)农业工程:农田机耕路、农业机械、进地桥涵;用于良种繁育和技术推广的仓库、晒场等工程设施及配套设备。
(三)林业工程:农田防护林、水土保持林、水源涵养林及配套工程设施等。
(四)其它工程及配套设施、设备,农发工程各类标志、标识等。
第七条农发工程管护主体应根据受益范围和受益对象合理确定。
(一)凡受益对象明确、能直接确定管护主体的农发工程,由管护主体负责管护;无法或暂时无法明确管护主体的农发工程,由项目法人负责管护。
(二)鼓励采用市场方式确定管护主体。在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并征得受益农民代表同意前提下,可通过承包、租赁、拍卖、业主负责制等多种方式确定管护主体。
(三)管护主体为项目法人的,应明确管护责任,完善管护制度,成立管护
组织,组建管护队伍,对所负责的公益性工程或其他工程统一进行管护。
第三章工程管护经费
第八条农发工程管护经费应多形式、多渠道筹集,健全完善多元化投入机制。主要包括:
(一)县级农发机构按照土地治理项目计划中农业综合开发财政资金总额的1%比例计提工程管护经费,专项用于农发工程管护。
(二)财政投入形成的农发工程通过承包、租赁、拍卖等方式取得的收入,优先保证用于农发工程管护。
(三)各级财政根据财力情况和实际需要,通过财政预算安排的农发工程管护补助经费。
(四)管护主体、项目法人自筹的管护经费。
(五)其他方式筹集的经费。
第九条农发工程管护经费的管理
(一)计提的农发工程管护经费和各级财政预算安排的管护补助经费由县级农发机构统一管理,并实行县级报账制,分账核算,专款专用。
(二)通过财政资金以外的其他形式筹集的管护经费,可根据实际情况由项目管护主体或项目法人负责管理。
第十条农发工程管护经费的使用范围
由财政筹集的管护经费主要用于在设计使用期内的公益性农发工程及设备的日常维修、必要的小型简易管护工具和运行监测设备购置、管护人员补助等。不得用于购置车辆、行政事业单位人员工资、补贴等行政事业费开支。
产权已明确归属个人、协会组织(企业)等负责管护的农发工程,管护经费原则上由其自行解决。
第十一条由财政筹集的管护经费使用由管护主体或项目法人提出用款计划申请,经所在村民委员会和乡镇政府审查同意,报经县级农发机构审核批准后,按照县级报账制有关规定支付资金。
第四章管护责任及奖惩
第十二条各类管护主体应严格遵守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管护协议等规定,依法管理经营,不得擅自将工程及设备变卖。工程权属改变需报经当地县级农发机构批准。
第十三条县级农发机构应按照建管并重的要求,鼓励和支持管护主体提前
介入工程设计、建设和验收的相关环节,为农发工程管护奠定良好基础。加强对管护主体工程管护的指导与监督,发现违规和管护不当情况责令限期整改,拒不整改的除提交有关部门依法处罚外,不得继续安排农发项目。
第十四条市级农发机构应制定管护考评办法,每年对各县(市、区)农发工程管护情况进行检查考评,将考评结果纳入县级农发工作绩效考评内容之一,完善奖优罚劣的激励约束机制。同时,加强对管护经费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专款专用,充分发挥管护资金使用效益。
第五章附则
第十五条市级农发机构可根据本办法,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具体实施办法,报省农发办备案。
第十六条本办法由山东省财政厅负责解释。
第十七条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