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三亚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三亚市农业综合开发农田水利设施工程管护
三亚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三亚市农业综合开发农田水利设施工程管护暂行办法》的通知
三府〔2006〕24号
各镇人民政府,各区管委会,市政府各办局、各直属单位:
《三亚市农业综合开发农田水利设施工程管护暂行办法》已经市政府常务会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三亚市人民政府
二○○六年二月二十四日
三亚市农业综合开发农田水利设施工程管护暂行办法
第一条 为加强农业综合开发农田水利设施工程的建后管护工作,避免农田水利基础设施遭受畜牧践踏和人为毁坏,促进农田水利工程设施管理工作走上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确保建成项目正常运行、长期发挥效益,根据《水法》和国家农业综合开发的有关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三亚市农业综合开发农田水利设施工程管护。凡属三亚市农业综合开发农田水利整治的项目区镇(以下简称项目区镇),须遵守本办法。
第三条 项目区镇主要是指:崖城镇、凤凰镇、天涯镇、海棠湾镇、田独镇和河东区。
第四条 农业综合开发农田水利整治项目竣工验收后,由市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直接与项目区镇办理工程管护移交手续,项目区镇为农业综合开发农田水利设施工程管护单位。管护单位对农田水利设施工程的运行情况负责。
第五条 农田水利设施工程管护的范围主要包括:经三亚市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历年整治并移交给河东区、海棠湾镇、田独镇、凤凰镇、天涯镇、崖城镇管护的田洋的田间排、灌沟渠,桥、涵、闸、渡槽,排放水口等水利基础设施,以及田间公路和机耕路。凡今后经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整治并移交各区镇管护的田洋都属于农田水利设施工程管护的范围。
第六条 项目区镇要加强管护工作的领导,指派一名领导具体负责工程管护工作。制定具体的工程管护措施,从镇、村、组抽调人员组成工程管护小组。管护小组成员应选择政治素质好、热爱管护工作、作风正派、责任心强、办事公道、坚持原则、遵纪守法、身体健康、家庭劳力充裕、在群众中有威望的人员担任。被选中的管护人员要严格要求自己、处处为集体和农户利益着想,保证管护工程的完好和正常使用。
第七条 健全项目管护制度,进行规范化管理。坚持做到“三管”即管人、管车、管牲畜;“四护”即护路、护渠、护桥、护涵闸;“一查巡”即坚持日查夜巡。保证做到沟渠不堵塞、杂草无遮掩、路面无坑凹、耕地不侵占、桥涵不损坏。
第八条 落实项目管护责任,把管护任务具体分解到各受益村委会和管护人员。管护人员主要负责经常性的监督、管理和养护,镇、村要与管护人员签订合同,明确承包合同各方的权利、责任。对管护人员制定明确的管护规范和考核办法,实行包括定人员、定任务、定标准、定报酬、定奖惩的“五定”责任。对管护好的进行表彰、奖励;对管护差的批评、处罚。同时区镇每年结合农时要组织发动项目区群众进行夏修和冬修,进行定期的维修和养护,特别是台风、暴雨等自然灾害后,要及时组织群众维护损毁水利设施,清理沟渠杂草、淤泥等障碍物,修复田间路面,确保项目工程正常运行。
第九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损坏堤、沟、路、桥、渠、涵、闸等水利工程建筑物和附属设施。不准在沟边、路旁堆土粪、堆柴草杂物;堆放的,要及时清理。严禁将香蕉杆、豆瓜藤等农作物的残渣垃圾倒在机耕路和渠道中,杜绝畜牧践踏渠堤,严厉打击破坏农田水利设施行为。
第十条 项目区镇要利用广播、黑板报、宣传栏、群众会议、宣传标语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关于加强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管护的通告、规定,以及《水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并将管护制度、管护公约等公布于房前屋后,以增强群众管护意识、调动群众管护积极性,在项目区形成一个建设工程、使用工程、爱护工程的良好社会风气。
第十一条 项目区镇要按照“谁使用,谁受益,谁管护”的原则,多渠道筹集管护经费,保证管护人员和维修经费足额到位。崖城镇、凤凰镇、天涯镇、田独镇和海棠湾镇的管护经费,从各镇财政年度预算中安排。
第十二条 河东区的管护经费由市财政每年从水利资金中给予适当的补助。
第十三条 管护经费要全部用于农田水利设施工程的维修及管护人员的费用开支,确保专款专用。
第十四条 每年由市农业综合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组织财政、水务、农业、林业等部门对各项目区镇工程管护情况和管护资金落实情况进行检查评比,检查评比结果作为每年冬修水利检查评比的一项重要考评内容。项目区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直接取消当年冬修检查评比获奖资格:
(一)没有按本办法的要求落实工程管护经费的(河东区除外);
(二)未制定工程管护措施,工程管护人员未落实的;
(三)管护范围内的农田渠道、路面、桥、涵、闸等建筑设施出现损坏未及时修补,尤其是田间公路损毁严重和沟渠杂草丛生,工程管护较差的。
第十五条 结合全市冬修检查评比结果,工程管护检查评比获得前2名的项目区镇,市财政相应增加下年度水利建设资金规模。
第十六条
第十七条 本办法由三亚市农业综合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解释。本办法自2006年3月1日起施行
第二篇:三亚市设施农业风险金贷款和农业贴息贷款补充规定
三亚市设施农业风险金贷款和农业贴息贷款补充规定
为了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精神,构建和谐社会,进一步做好发展我市农业生产贷款的发放和管理工作,有效支持设施农业的发展,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根据市委市政府的指示精神,按照“降低贷款门槛,让更多的农民能贷到款;建立收贷还贷的激励机制,培育诚信社会;扶助信用社发展,增强融资助农的能力。”的思路,特对《三亚市扶持农业发展生产贷款财政贴息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和《三亚市设施农业风险金贷款工作意见》作如下补充:
一、将《三亚市扶持农业发展生产贷款财政贴息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和《三亚市设施农业风险金贷款工作意见》中的贷款名称合并为设施农业风险金贷款品种执行。
二、贷款对象除符合《三亚市扶持农业发展生产贷款财政贴息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和《三亚市设施农业风险金贷款工作意见》规定外,凡从事农(渔)业生产、服务及农(渔)产品加工的企业和个人,经信用社审查符合条件的可给予贷款。
设施农业贷款的额度,除龙头企业贷款、农民专业合作社贷款(包括联保贷款)、农户抵押贷款,每笔贷款最低不得低于2万元(不含2万元)外,根据借款人的实际要求,可办理低于2万元(含2万元)的小额贷款。
三、降低贷款门槛。信用社要放宽贷款条件,除传统保证(工资担保),房产抵押(质押),农户联保外,增加林权证抵押、设备(设施)抵押、大棚设施抵押、企业(个人)其他有效财产抵押、公司为农户担保等方式,特别是对那些既无财产抵押,又无担保人担保的广大农户,各区、镇信用社可以向在信用社无不良借款记录的农户核定发放信用贷款,借款额度在2万元以下。
为有效防范贷款风险,市区、各镇领取财政工资的在职人员(教师、公务员等),可以为农户提供担保,信用社可放宽条件,根据担保人工作年限、工资标准,可给予担保人为借款人担保3-5户农户小额贷款。
四、评定贷款户信用等级,推进诚信社会建设。各区、镇要成立由信用社、农户代表、村委会成员组成的贷款户等级评定小组。评定小组负责对农户的信用等级进行评定,并协助信用社清收小额信用贷款。经评定的信用对象,可根据信用等级,分一、二、三、四等级,做为申请贷款的依据,在区、镇信用社外公布其可在信用社最高贷款额度,在2年期限内可随时申请贷款,贷款发放由信用社按有关规定手续发放,任何单位、个人不得干预,贷款风险由信用社承担。
五、为了更好、更快地支持农民发展生产,除公司贷款和专业合作社贷款外,单户农户小额贷款由财政贴息,贴息资金每年列入财政预算安排。贷款具体发放按《三亚市扶持农业发展生产贷款财政贴息资金管理暂行办法》(三府[2006]146号)办理。
六、建立还贷收贷的激励机制,降低贷款风险,鼓励农户小额贷款还款的积极性。对提前还款的农户,由信用社按财政贴息的10%给予奖励;对按期还款的农户,由信用社按财政贴息的5%给予奖励;愈期不还的农户,由信用评估小组清收归还的,由信用社按财政贴息的10%奖励给信用评估小组做为工作经费。
七、对农户小额贷款的风险补偿,在市财政局拨给联社的 600万元中解决。风险大于600万元以上的再协商解决。
八、为了增强信用社的支农资金实力和对信用社支持财政涉农工作的鼓励,市涉农单位及涉农资金可在信用社开户存款,允许市财政在信用社的存款年存放额在2亿元左右。同时,为了提高财政惠农资金的使用效益,凡涉及政府惠农政策直补的补贴,通过信用社给农民办理一卡通(一本通)。
九、对农户小额贷款到期还清后,信用社可继续办理小额贷款的发放,贴息优惠政策不变。
十、本补充规定由三亚市财政局负责解释。
十一、本补充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第三篇:三亚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三亚市城市供水和节约用水管理暂行办法》
三亚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三亚市城市供水和节约用水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三府〔2008〕127号
各镇人民政府,各区管委会,市政府直属各单位:
《三亚市城市供水和节约用水管理暂行办法》已经市政府第22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〇〇八年六月十六日
三亚市城市供水和节约用水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本市城市供水和节约用水管理,合理开发、利用、保护水资源,建设节水型城市,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根据国家和海南省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城市供水、节约用水工作以及相关活动。本市城市供水、排水管网覆盖的农村供水、节约用水管理工作参照本办法。
第三条 市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以下简称市水行政主管部门)主管本市的供水和节约用水工作,并负责组织实施本办法。市水行政主管部门可以委托专门管理机构,负责日常监督和管理工作。市各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按照各自的职责,协同实施本办法。
第四条 城市供、用水应当坚持开发水资源与计划用水、节约用水相结合,合理安排利用地表水和地下水,优先保障居民生活用水、统筹兼顾其他各项用水和用水实行总量控制的原则。各有关部门应当加强对计划用水和节约用水的管理,鼓励采用节约用水的先进技术,降低水的消耗量,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健全节约用水的管理制度。
第五条 城市供水、节约用水事业的发展应当纳入城市总体规划以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市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共同编制城市供水、节约用水专业发展规划和工作计划,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后组织实施。
第六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享有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城市供水的权利,同时承担保护饮用水水源、供水、节水设施和节约用水的义务。
第七条 对在城市供水、节约用水工作中作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市人民政府和市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二章 城市供水水源
第八条 市水行政主管部门应根据城市供水规划对城市供水水源进行统一规划、统一开发、统一调配和统一管理。市水行政主管部门应根据城市供水规划及本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结合城市供水水源状况,制定城市供水水源调配计划。城市供水水源调配计划不能满足城市供水需求的,市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及时调整。
第九条 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市水务、卫生、规划、农业、林业等行政主管部门共同提出生活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定方案,经依法批准后公布。经批准的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范围应纳入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予以控制。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保护区分为一级保护区和其他等级保护区。在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取水口附近可以划定一定的水域和陆域为一级保护区。在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一级保护区外,可以划定一定的水域和陆域为其他等级保护区。各级保护区应当有明确的地理界线。
禁止向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一级保护区的水体排放污水。禁止在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一级保护区内新建、扩建与供水设施和保护水源无关的建设项目。
在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一级保护区内已设置的排污口,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按照国务院规定的权限责令限期拆除或者限期治理。
第十条 在生活饮用水源受到严重污染,威胁供水安全等紧急情况下,环境保护部门应当报经市人民政府批准,采取强制性的应急措施,包括责令有关企业事业单位减少或者停止排放污染物。
第十一条 城市供水水源的水质应达到国家规定的水质标准。市水行政主管部门、环境保护部门应对城市供水水源的水质进行监测。
第三章 城市供水工程
第十二条 城市供水工程包括城市公共供水工程及用户供水设施。城市公共供水工程是指水厂及其取水设施、城市公共供水管道及其附属设施。用户供水设施是指与城市公共供水管道连接的供水管道及其附属设施。
第十三条 市水行政主管部门应根据城市供水规划,编制城市公共供水工程建设计划(以下简称建设计划)。
第十四条 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需要增加用水的,其工程项目总概算应当包括公共供水工程建设投资;需要增加城市公共供水量的,应当将其供水工程建设投资交付市水行政主管部门,由其统一组织城市公共供水工程建设。
第十五条 城市公共供水工程由政府或供水企业组织投资建设,并实行业主负责制。用户供水设施由开发建设单位负责投资建设。最低服务水压不能满足正常用水时,经市供水企业同意,开发建设单位负责投资建设相应的水压加压设施。
第十六条 城市供水工程的设计、施工、监理应由持有相应资质证书的单位承担,并应遵守国家有关技术标准和规范。禁止无证或超越资质证书规定的经营范围承接城市供水工程的设计、施工、监理业务。
第十七条 城市供水工程的设计方案,由市水行政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进行审查,并应征求供水企业的意见。
第十八条 城市供水工程建设使用的供水管道、材料、设备和器具,必须具备国家质量、卫生认证,并报市技术监督部门备案,市技术监督部门应定期公布供水管道、材料、设备和器具的质量抽查结果。市技术监督部门应会同市水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国家有关技术规范进行监督、检查和管理。
第十九条 市规划建设部门及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对城市供水工程的施工质量进行监督和检查。
第二十条 城市供水工程竣工验收应有市水行政主管部门、市规划建设部门和供水企业等参加。
第二十一条 城市公共供水工程、水表及水表之前的用户自建供水设施经验收合格后,应移交给供水企业统一管理,产权自移交之日起一并转移,但高层建筑的水压加压设施除外。
第二十二条 用户供水设施连接城市公共供水工程,不得污染城市供水水质。生产或使用有毒、有害物质的单位不得将其用水管道及附属设施直接与城市公共供水工程连接。
第二十三条 除供水企业因更新改造必须改装、拆除或迁移城市供水工程外,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擅自改装、拆除或迁移城市供水工程。因工程建设确需改装、拆除或迁移城市供水工程的,应经供水企业同意,并报市水行政主管部门及市规划建设部门批准。建设单位应按经批准的改装、拆除或迁移的方案及相应的补救方案进行工程建设。
第二十四条 涉及城市供水工程的工程建设,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应于开工前向供水企业查明地下供水管网情况。施工影响城市供水设施安全的,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应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该保护措施应经供水企业同意。
第二十五条 市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其他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划定城市公共供水、节水工程设施的安全保护区范围,并设置安全保护区的识别标志。在安全保护范围内,禁止从事影响水工程运行和危害水工程安全的下列活动:
(一)建造建筑物或者构筑物;
(二)开挖渠道或者挖坑、取土;
(三)打桩或者顶进作业;
(四)排放和倾倒废弃物或未经处理的有毒有害、易燃易爆、强酸强碱等物质;
(五)占压、拆卸、填堵等其他损害城市公共供水、排水、节水工程设施或者危害其他安全的活动。
第四章 供水企业及用户
第二十六条 供水企业是指依法从事城市供水生产经营,承担城市供水的法人。非供水企业,不得从事城市供水业务。
第二十七条 供水企业应当按照城市供水水源调配计划,组织生产城市供水。
第二十八条 供水企业应在每年第一季度向公众公布本供水服务目标和服务措施及上一服务目标的实施结果。
供水服务目标应包括下列内容:
(一)供水服务水压;
(二)供水水质;
(三)抢修及时率;
(四)抄表、收费服务;
(五)其他服务指标。
第二十九条 供水企业应建立、健全水质检测制度,保证其出厂水、管网水的水质符合国家规定的饮用水卫生标准。卫生防疫部门应按国家有关规定对城市供水水质进行监测。市水行政主管部门及其他有关部门应按国家有关规定对城市供水水质进行监督和管理。
第三十条 供水企业应按国家有关规定设置供水管网水压测压点,保证供水管网压力不低于最低服务水压。城市供水企业应当在供水输配线管网上设立供水水压测压点,做好供水水压的测压工作,确保供水水压符合国家有关规定标准,并保持不间断供水。
第三十一条 供水企业应定期抄录用户水表读数。供水企业可以委托水压加压设施的管理机构或其他物业管理机构抄录用户水表读数。受委托抄录水表读数的机构不得因此向用户收取任何费用,不得自行确定或改变用户的用水性质。
第三十二条 供水企业或受委托抄录水表读数的机构应按抄录的水表读数计算用户的实际用水量。
第三十三条 供水企业应按规定定期向市水行政主管部门报送供水、水费收取的情况及其他有关资料。
第三十四条 直接影响供水的重要设施、设备发生事故的,供水企业应在事故发生后一小时内报告市水行政主管部门。
第三十五条 供水企业应保证不间断供水,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暂停供水,并报市水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一)工程施工;
(二)设备维修;
(三)其他确需停水的情形。
供水企业一次暂停供水时间超过十二小时的应报市水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第三十六条 供水企业暂停供水的,应将停水的原因、停水的时间及恢复供水的时间通过大众传播媒介或其他方式在停水前二十四小时通知用户。因发生自然灾害或紧急事故不能提前通知的,应在抢修的同时报告主管部门,并通知用户。
因发生自然灾害或紧急事故造成停水超过二十四小时的,供水企业应采取临时供水措施。
第三十七条 城市用水,按用水性质分为:
(一)居民生活用水;
(二)机关、事业单位及其他非盈利性组织的用水;
(三)工业用水;
(四)商业用水;
(五)建筑施工用水;
(六)饮食服务业用水;
(七)港口、船舶用水;
(八)消防、环卫、绿化用水;
(九)其他用水。
第三十八条 使用城市供水应向供水企业提出申请,用水申请应包括下列内容:
(一)申请人名称、地址;
(二)用水性质;
(三)生产规模;
(四)月用水量;
(五)耗水状况;
(六)节水措施;
(七)供水企业认为与用水有关的相应资料。
居民生活用水的,由开发建设单位或住宅区管理机构内统一向供水企业提出用水申请。
第三十九条 供水企业应自接到用水申请之日起十五日内确定用水性质,并书面告知申请人。
申请人对确定的用水性质有异议的,可以向市物价部门、市水行政主管部门提出书面异议。
市物价部门、市水行政主管部门应自接到书面异议之日起七日内进行审查。如认为确定用水性质违背有关规定的,应责令供水企业改正,并书面告知申请人;如认为确定用水性质无误的,也应书面告知申请人。
第四十条 用水性质一经核定,供水企业应根据核定的用水性质与用户签订《城市供用水合同》。供水企业与用户不得擅自变更用水性质。
第四十一条 供水企业应自《城市供用水合同》签订之日起七日内开始提供城市供水。
第四十二条 用户水表由供水企业负责维修和更换,有关费用由供水企业承担。人为损坏或遗失由用户负责。供水企业应负责对用户水表之前的城市供水工程及其附属设施进行维修、管理和更新改造。用户水表之后的供水管道及其附属设施,由其用户负责维修、管理。
第四十三条 非高层建筑公共蓄水池的业主应委托资质的单位每半年对其公共蓄水池进行清洗和消毒,防止水质二次污染。高层建筑的公共蓄水池由其物业管理机构委托资质专业机构单位负责清洗和消毒。市水行政主管部门及卫生防疫部门应对公共蓄水池的清洗和消毒进行监督检查。
第四十四条 消防用水不得用于非消防用途。
第四十五条 禁止下列危害城市公共供水安全的行为:
(一)将生产或者使用有毒、有害物质单位的生产用水管网系统与城市公共供水管网直接连接;
(二)擅自启闭城市公共供水管网阀门;
(三)采用非法手段造成用户注册水表损坏或计量不准、擅自接管取水、装泵抽水或者采取其他方式转供、盗用城市公共供水。盗用或转供城市供水。
第四十六条 市物价主管部门应会同市水行政主管部门制定净资产核算办法。供水净资产利润率由市物价主管部门会同市水行政主管部门每年核算一次。
第四十七条 市物价主管部门应会同市水行政主管部门根据供水净资产利润率确定水价基价。水价基价经市政府核准后向社会公众公布。
第四十八条 调整水价应协商市水行政主管部门,形成一致意见后,报市政府批准。调价方案经市政府批准后,应向社会公众公布。
第四十九条 供水企业经营城市供水应按市政府公布的水价标准收取水费,并按用户的实际用水量计收水费。用户应按实际用水性质和实际用水量交纳水费。
供水企业不得向用户收取除水费以外的其他任何费用,但法律、法规和规章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五十条 供水企业或受委托机构收取水费,应发给用户《水费交纳通知书》。《水费交纳通知书》应标明以下内容:
(一)抄录水表日期及水表读数;
(二)本期实际用水量;
(三)本期应交水费总额;
(四)交纳水费的时间、地点和方式。
第五十一条 用户应按《水费交纳通知书》规定的时间交纳水费。逾期六十日仍未交纳的,供水企业可停止供水;采取停止供水的,供水企业应提前十日通知用户。被停止供水的用户按规定交纳了足额水费的,供水企业应在八小时恢复供水。
第五十二条 用户对交纳水费有异议的,应自接到《水费交纳通知书》之日起七日内向供水企业提出异议,供水企业应自接到异议之日起七日内进行核实并书面答复用户,逾期未作答复的,视为异议成立。用户对供水企业的答复仍有异议的,可自接到答复之日起七日内向市水行政主管部门申请确认,市水行政主管部门应自接到确认申请之日起七日内予以确认并书面告知供水企业及用户。异议期间,供水企业不得因用户提出异议而停止对该用户供水。
第五十三条 供水企业或受委托机构不按规定收取水费的,用户可以拒绝交纳,并向其主管部门进行投诉。供水企业或被委托机构不得因此停止供水。
第五章 城市节约用水管理
第五十四条 市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根据全市用水计划以及国家和地方行业用水定额,计划用水指标实行分级审定和考核。市水行政主管部门向月用水量超过3000立方米单位用户下达用水计划指标,并按月考核用水计划指标的执行情况,月用水量不满3000立方米的单位用户,由城市供水企业进行核定和考核。
单位用户应当于每年12月1日以前向市水行政主管部门提出下一的用水计划指标申请,市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在法定期限内核定下达,并公布用水指标。逾期未核定下达的,视为同意申请。
单位用户因生产规模、产品结构变化,确需调整用水计划指标的,应当按有关程序向市水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市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在法定期限内进行调整。
单位用户认为核定或调整的用水计划指标不合理的,可以向市水行政主管部门提出异议,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做出书面答复。
市水行政主管部门在核定、调整用水计划指标时,可根据需要举行听证会。
第五十五条 在城市用水总需求超过供水能力的情况下,为确保城市居民生活用水,经市人民政府批准,市水行政主管部门可以向单位用户发出限制用水指令。必要时也可向居民生活用户发出限制用水指令。
第五十六条 新建、扩建、改建的工程项目,应按规定建设配套节约用水设施,节约用水设施应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节约用水设施应有市水行政主管部门参与验收。
第五十七条 用水单位应逐步采取循环用水、一水多用或其他节水措施,进行用水单耗考核,降低用水量。市水行政主管部门应会同有关部门定期组织对用水单位开展水量平衡测试,合理评价用水水平。经测试发现不符合有关节水规定的,用水单位必须及时采取措施,整治改进。单位用户用水重复利用率、冷却水和冷凝水循环利用率未达到国家规定标准的,市水行政主管部门不予增加用水计划指标。
第五十八条 从事洗车、洗浴、游泳、水上娱乐等业务的单位用户,应当采用低耗水技术、安装使用循环用水设施和其他节约用水设施。
园林绿化、环境卫生等市政临时用水,必须向城市节约用水管理部门申请临时用水指标,经批准后,由供水部门计量收费。临时用水应当采用先进节约用水技术,按照节约用水规划使用中水。
第五十九条 市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单位用户节约用水的监督和管理,并可根据需要对单位用户进行水量平衡测试。
第六十条 单位用户用水实行超定额累进加价制度。超定额累进加价的标准按省价格主管部门及省水行政主管部门制定的规定执行。城市居民生活用水可根据条件实行阶梯式计量水价。
第六十一条 单位用户应当建立健全用水统计制度,定期向市水行政主管部门报送有关资料。
市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单位用户用水情况进行监督,帮助和指导单位用户开展节约用水工作,发现单位用户有用水浪费现象的,应当责令限期整改,并可核减次年的用水计划指标。
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六十二条 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反本办法规定的,由其上级行政机关或者监察机关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第六十三条 对违反本办法的行为,市水行政主管部门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处罚。
第六十四条 当事人对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第七章 附则
第六十五条 本条例有关用语的含义:
(一)城市供水,是指城市公共供水和自建设施供水。
(二)城市公共供水,是指城市供水企业以公共供水管道及其附属设施向单位和居民提供生活、生产用水。
(三)自建设施供水,是指城市用水单位以其自建的供水管道及其附属设施向本单位的生活、生产提供用水。
(四)二次供水,是指单位或者个人使用储存、加压等设施,将城市公共供水或者自建设施供水经储存、加压后再供用户的形式。
(五)城市公共供水设施,包括用于公共供水的自来水处理厂和公共供水专用的取水口、水库、水池、深井、引水管渠、输配管网、泵站、公用给水站、房屋等。
(六)自建供水设施,是指单位自行建设的供水输配管网及其附属设施。
(七)居民生活用户,是指居民因日常生活需要在居住场所发生用水行为的用户。
(八)单位用户,是指在生产、经营、科研、教学、管理等过程中发生用水行为的非居民用户。
(九)中水,是指污水处理后达到一定的水质标准,可以在一定范围内重复使用的非饮用水。
第六十六条 本办法自2008年7月16日起施行。三亚市人民政府1995年8月8日公布施行的《三亚市自来水供水管理暂行办法》、1996年8月31日公布施行的《三亚市城市计划用水节约用水暂行办法》自本办法公布施行之日起废止。
第四篇: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工程建后管护办法
扎勒木特乡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工程建后
管护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确保扎乡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工程设施正常运转,长期发挥效益,根据财政部《关于改革和完善农业综合开发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和《国家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和项目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并结合中低产田改造项目的特点和我乡实际,特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工程是由国家立项、实行专项投资,在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内为改善农业生产基本条件而兴建的基础工程设施。其建后管护是指项目工程实施过程中的建设管理及竣工验收后的运行管理和维修服务工作。第三条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工程建后管护遵循“谁受益、谁负担”、“以工程养工程”的原则,实行专业管护和群众管护相结合,动员社会力量共同做好管护工作。
第四条 各村(队)要建立规范、科学、操作性强的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工程管护 机制,做到建好一处、管好一处、用好一处,确保发挥工程长远效益。第二章 管护对象
第五条 国家和省批复立项的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产业化经营项目的部分工程设施均属管护对象。主要包括土地治理项目中产权属于国家和集体,且直接为项目区群众服务的各类工程设施,以及产业化经营项目中有财政无偿投资形成的资产。项目竣工验收后交付使用,且产权转为私有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工程,由其拥有者负责管护。
第六条 土地治理项目主要包括水利工程、种子工程、林木工程、农业机械设备、农业技术设备及在项目区设立的农业综合开发标志。水利工程主要包括支、斗渠、涵管、排灌沟渠、农业机械作业道路、田间配套建筑物、农田设施等。种子工程主要包括优良品种推广,良种基地。林木工程主要包括农田防护林、水土保持林、片林及苗圃。农业机械设备主要包括农机和农具。标志主要包括附着在工程建筑物上的农业综合开发标志与编号。第三章 管护组织与制度
第七条 乡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负责全乡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工程建后的管护组织管理工作,监督落实管护主体和管护责任人。
第八条 乡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与管护主体、管护主体与管护责任人分别签订管护合同,明确管护范围,量化管护指标,细化管护责任,将管护人员报酬同管护考核结果挂钩。第九条 项目区管护机构要建立健全各项工作制度、岗位责任制度、学习考勤制度,做到程序严密,标准明确,责任到人,操作性强。在管护范围内,结合实际情况,建立健全各项工程设施管护制度,并采取多种形式向项目区广大群众进行宣传教育,增强群众管护意识,共同做好管护工作。第四章 管护责任和措施
第十条 乡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是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工程建后管护的主管部门,全面负责全乡的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工程建后管护工作。要将项目工程管护作为开发工作的重要内容,坚持经常抓,抓具体,抓出成效。
第十一条 已建成的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要按照有关设置农业综合开发固定标志的要求,划界、设桩、竖牌、立牌。主要工程设施统一设置农业综合开发标志牌,实行统一分类编号,注明工程名称、建设地点、时间、投资总额、建设规模、受益范围、管护单位、管护责任人等。
第十二条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工程依法进行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项目区标准田块不得改变整体形象,不得随意征用和转作他用,如国家重点建设工程确需征用,需依法报批,并有建设单位按规定进行补偿。
第十三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将机耕路、作业道改作农田或擅自缩小路面,不得在道路上开沟取土或建房,不准堆放其他杂物和设障,不准挖取道路上的沙石挪作他用。不准在排灌沟渠上乱开口子、乱筑档子、修建建筑物、任意取土、挖填渠道或种植农作物,影响通水。
农田排灌沟渠要保证“三度”(宽度、深度、坡度)完好,及时维护清淤,做到旱能灌、涝能排,排灌通畅。加强道路养护,保证路面平整,无积水坑。加强对桥、涵、闸等田间建筑物的经常性管护,确保项目工程长久发挥作用。第十四条 所有竣工验收的项目工程,按建设合同,由工程施工方负责合同规定期限内的维修,管护工作。质保期满后,县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要组织相关人员对工程完好情况进行复验,对不能履行管护责任或出现质量等问题,要酌情扣减建设方质量保证金。
第十五条 支、斗渠可移交水管所或项目区所在村,办理资产转移手续,明确职责,制定管护目标,签订管护责任书。要指定专人管理,并签订管护责任书。
第十六条 干支渠、衬砌防渗渠道,明确职责,制定管护目标,签订管护责任书。
第十七条 农田防护林,可实行承包或者拍卖,在村、农户和承包人之间以一定比例进行受益分成;也可实行分户管理,风险抵押,也可由农户或个人承包,一次性买断产权,合同期内有管理经营权。
第十八条 大中型农业机械移交乡镇。各类机械应逐一落实管护责任和承包合同,实行统一使用管理和维修保养。其他配套农机、植保机具等,由专人管理,实行签发领用使用证制度,要有专门保管库房,每次使用后交由库房保管,确保设备安全,减少机具损失和丢失。
第十九条 种子基地、优良品种等,移交项目所在地农业技术推广部门管理,县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进行检查。建在城区范围内的,由县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负责落实管护责任,可将产权移交给项目所在地相关部门,由其进行管护,也可进行拍卖、租赁、承包等。
第二十条 巩固、推广科技成果,提高科学技术在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的含量。第五章 产权归属
第二十一条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完成立项开发的全部工程任务并通过验收合格后,由县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对项目工程负责登记造册,分类编号,建立档案。
第二十二条 所有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中直接为项目区群众服务的项目工程竣工验收合格后,由县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将项目工程所有权、经营权、管理权及时移交给项目所在乡镇政府,办理权益移交手续,明确产权归属和管护责任。
第六章 管护资金
第二十三条 各项目乡、镇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要广辟资金渠道,落实资金来源,逐一建立经济自立的工程养护管理机制。要按照“谁受益、谁负担”、“以工程样工程”的原则,筹集项目工程运行管护费用。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形成的资产运营受益,应用于工程运行管护和滚动开发。
第二十四条 对机耕路、渠道、建筑物等公益性工程的维修费用,可通过村级“一事一议”解决。
第二十五条 对因大的自然灾害造成的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工程损毁,可按程序积极申报自然灾害损毁工程修复资金补助,积极争取国家支持,通过专项项目的形式进行维修和维护。
第七章 奖励与处罚
第二十六条 各项目乡、镇要认真贯彻执行本办法的各项条款,不断修订和完善各项项目工程的具体管护办法。对认真落实管护办法、管护工作成绩显著地单位和个人予以表彰和奖励。
第二十七条 项目实施单位(部门或乡镇)都要成立机构,健全制度,明确责任,强化措施,认真开展管护工作。对于不负责任,制度不严,管护不力的单位和个人要追究责任,给予处罚。对损坏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工程设施的行为,要迅速予以坚持制止,责令其赔偿损失并限期补救。对管护工程渎职失职的,要追究责任,严肃查处,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八条 县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将定期开展检查评比,实行奖优罚劣、奖惩兑现。对各项管护指标达到规定标准的管护人员,兑现其全部报酬。对各项管护指标超过规定标准、管护工作成绩突出和管护工作中有功人员,兑现其全部报酬并颁发一定数额的奖金。对未完成管护指标甚至造成工程一定损失的,酌情扣发报酬并责令其赔偿损失,采取措施限期补救。对连续两年不能达标的管护人员予以撤换。扎勒木特乡人民政府 二〇一〇年十月八日
第五篇:三亚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三亚市海域使用管理若干规定》的通知
三亚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三亚市海域使用管理若干规定》的通知 三府〔2007〕185 号
各镇人民政府,各区管委会,市政府直属各单位: 《三亚市海域使用管理若干规定》已经市政府第13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三亚市人民政府
二○○七年十一月十三日
三亚市海域使用管理若干规定
第一条 为了加强和规范海域使用和管理,促进海域的合理开发和可持续利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域使用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海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域使用管理法〉办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在本市审批权限范围内使用特定海域的排他性用海活动,适用本规定。
第三条 滨海一线酒店、旅游区(景点)用海,向海一侧的距离一般不得少于400米。
第四条 滨海一线酒店、特别旅游区(景点)使用对应海域从事配套性服务活动的,可以采取行政审批方式出让海域使用权。其他海域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用海意向人的,除下列情形外,应当采取招标、拍卖方式出让海域使用权:
(一)国家、省、市重大建设项目;
(二)国防建设项目;
(三)传统赶海区、海洋自然保护区、有争议的海域或涉及公共利益的海域;
(四)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五条 海域使用权人必须按照批准的用海范围和项目内容使用海域,超出批准用海范围的,按非法占用海域论处;超出批准的项目内容的,按擅自改变海域用途论处。
第六条 本市鼓励15米等深线以外的深海养殖,控制15米等深线以内的浅海养殖;鼓励不破坏环境的生态养殖。从事15米等深线以外的深海养殖和生态养殖的,按省规定的最高额度减缴或免缴海域使用金。
第七条 严禁在亚龙湾等旅游用海海域从事捕捞等渔业生产和靠泊渔船;严禁在海棠湾、三亚湾、大小东海湾、亚龙湾等海域从事定置网、拖网等捕捞生产。
第八条 海域使用权人在使用海域过程中,必须做好安全防护工作,防止人身安全事故的发生。
第九条 海域使用权人应当保护好所使用海域的海洋环境,及时清理各种海洋污染物,保持沙滩清洁,防止海洋污染事故的发生;按照批准的用途合理使用海域,不得破坏海洋生态环境,所使用海域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发生重大变化的,应当及时报告海洋行政主管部门。因海域使用权人的原因造成海洋环境被严重破坏的,除依法对海域使用权人进行处罚外,可以依法收回海域使用权。
第十条 海域使用权人应当保护好所使用海域对应沙坝的自然性和海岸景观的完整性;未经批准,不得在沙坝上修建永久性构筑物;严禁损毁沙坝、挖取海砂、降低沙坝高度、破坏海岸景观等行为。
第十一条 海域使用权人应当搞好所用海域对应岸段的绿化和植被保护,对遭到损害的植被应及时进行修复。第十二条 本规定自2007年12月10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