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贵州寺庙简介
黔明寺-贵阳-贵州寺院
贵阳黔明寺
【简介】
黔明寺位于南明河畔、阳明路。始建于明末,重建于清乾隆年间。后人在扩建寺宇时曾掘出镌于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的重修黔明寺碑记。咸同年间,黔明寺被士绅舒竹平及子舒华楼占有,改名为“舒家祠堂”。民国21年(1932年),广妙法师移驻于此,藏经日丰,皈依者众,成为重要丛林。由福善和尚主编、以研究佛教为宗旨的《海潮音》杂志在黔明寺出版两期。西藏圣露**曾到黔明寺传法。贵州省佛学会一度设于黔明寺内。
黔明寺历史沿革
黔明寺在贵阳市阳明路花鸟市场路上,有一座明末建造的佛教古刹----黔明寺,这是贵阳市区内留存的较大寺庙。建于明朝末年。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重修,显笃禅师驻锡于此,弘传禅宗。清末战乱,住僧离散,由士绅舒某代管。舒某私将寺宇改名“舒家祠堂”,其两个女儿皈依栖霞寺方丈广妙,居家修行,在祠堂照料香灯。1983年,国务院宗教事务局将黔明寺列为汉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实行对外开放,1981年和1985年,黔明寺列为贵阳市、贵州省文物保护单位。
据《贵阳府志》,黔明寺建于明末,乾降36年(公元1771年)重修,宏盛一时。咸丰、同治年间,战火连年,众僧离散,有一位名叫舒竹平的士绅,以寺庙无僧人照料,借故据为己有,并改名为“舒家祠堂”。民国20年(1931年)左右,贵州省佛教协会在士绅平刚、向义等支持下,收回黔明寺,恢复旧名。民国22年(1933年)广妙法师为该寺住持。
黔明寺广妙法师对佛学造诣甚深,在他住持期间(1933年----1946年)黔明寺香火日盛,并增修了殿宇,当时曾举办过两次大型传戒法会,盛况空前,遂逐渐成为贵阳市佛教活动的重要场所。1943年,95岁的禅宗大德虚云法师曾在此小住,很多知名人士从其皈依。1945年,西藏圣露**也在黔明寺传经,并为佛门弟子灌顶。1944年,由福善和尚主编的研究佛教的《海湖音》月刊曾迁此出版发行两期,抗战胜利后迁回上海玉佛寺。
1932年,广妙在栖霞寺住持届满,舒氏二贞女迎养于家祠。后因增修禅房,从地下掘出清乾隆三十六年重修黔明寺碑记三块,广妙据此诉请地方法院受理舒某私占黔明寺一案,得贵阳名人平刚、向义等支持,舒氏始将寺宇退还,恢复黔明寺名。广妙任住持,多方募化,增建弥陀殿,成为举行佛教仪式的主要殿堂,内供丈六阿弥陀佛像;新建藏经楼,藏有宋版影印《碛砂藏》一部共593册,《频伽藏》一部共414册。弥陀殿后为地藏殿。其他如方丈室、客堂、僧寮均修建齐全。广妙曾开期传戒二次。
1946年广妙圆寂后,续宽继任住持,先后开期传授具足戒、沙弥戒各一次,本市及外县僧尼来此求戒者甚众。每逢佛教重大节日或农历朔望,黔明寺都对信众举行受三皈依仪式,每次数十人或数百人。重大节日如释迦牟尼诞辰及每年三次观音会,参加活动的四众弟子约数千人。
黔明寺解放后,黔明寺因年久失修,破败不堪。“文化大革命”中又遭严重破坏,佛像被毁,经籍被焚,僧众离散。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宗教政策得到落实。1983年起,省、市人民政府拨款近100万元修复大雄宝殿、大悲阁、藏经楼、客堂、斋堂、僧寮、办公楼、山门等,佛门四众弟子乐捐净资于大雄宝殿内重塑释迦牟尼坐像,高2.3米,旁立阿难、迦叶;后墙左右分塑普贤、文殊坐像,两侧有十八罗汉像,庄严肃穆。殿后大悲阁内,重塑千手观音像,高2.85米,仪态慈祥,善才、龙女侍立两旁。阁侧建有客堂、僧寮、香厨。新建三层藏经楼,飞檐翘角,雄伟壮丽。藏有《中华大藏经》、《敦煌大藏经》各一部,另有《房山石经》、台湾《大正大藏经》及其他佛经约千余册。下层为玉佛殿,供由缅甸请来的玉佛一尊,高约1.5米。为满足佛教徒宗教生活需要,附设法物流通处,寺内厨房供应素菜、茶点,便利游客。寺内常住僧十余人。1992年农历十月十五日(佛吉祥日),举行玉佛开光暨方丈宗满法师升座典礼。
黔明寺综合改造工程
改造后的黔明寺黔明寺始建于明末,位于贵阳市阳明路段,为典型的山地寺庙,距今已有400余年历史,原有建筑面积1100平米,是我省重要的佛教寺院,也是国务院公布的全国第一批重点寺庙之一,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为配合南明河城市景观改造工程,提高城市文化品位,经贵阳市委、市政府决定,今年2月黔明寺综合改造工程正式开工。工程内容包括:维修大雄宝殿、大悲阁、藏经楼等;新建法堂、偏殿、钟鼓楼,修建全石雕艺术景观围墙以及相应的排水、排污、绿化等配套工程。
1981年,黔明寺被列为贵阳市首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83年改为贵州省文物保护单位,同年被国务院宗教事务局列为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对外开放。十余年来,黔明寺接待了美国、英国、德国、奥地利、丹麦、加拿大、庐森堡等国外宾和港、澳、台同胞数千人,并曾多次为港、澳、台同胞举行经忏佛事。
黔明寺著名方丈有行之、广妙法师。现任方丈宗满法师。1923年生,广东新会人,兼任贵阳市政协委员,市人在代表,中国佛教协会理事,贵州省佛教协会副会长,贵阳市佛教协会会长。现任监院妙乐法师,1962年生,贵州修文人,兼任贵州省佛教协会理事,南明工区政协委员。
【联系方式】
地址:贵州省贵阳市阳明路
邮编:55000电话:0851-5816732
天台山伍龙寺—平坝县—贵州寺院
平坝天台山史称“黔南第一山”风景
伍龙寺被古建筑专家们称为“古寺庙建筑奇迹”
平坝天台山位于安顺以东27公里的平坝县天龙镇,史称“黔南第一山”,系贵州西线旅游重要景点之一。该山一峰独秀,直刺青天,树茂藤缠,郁郁葱葱。天台山东、南、西三面为绝壁,唯北面有石阶可登,茂林修竹,古树奇石,并有历代名人碑石题刻多处,大树浓荫,古刹殿宇隐于其间。
天台山建筑布局谨严,设计巧妙,上下层叠,错落有致。在不大的山巅上,建有各种楼台亭阁,厅堂殿宇四五十间。主要建筑有两道庙门,两进天井、朝门、正殿、两庑配殿、三层重檐大殿、钟楼、藏经阁;还有山门、大小中、天街、吟风亭、休息厅、牌坊等。建筑依山帖壁,结构曲折。有的建筑伸出岩沿,荡于轻风间,有如鹫岭的高骞,蜃楼的飞架。
山中历代摩崖甚多,在专供游人题咏的天街石壁上有王奉浩书刻“天台”两个大字。大殿左侧有“名山覆武”摩崖,风雨剥蚀严重。寺院大门有一对联“云从天出天然奇峰天生就;月照台前台中胜景台上观。”“天台”二字三次巧嵌联中。门额上有“八仙过海”石雕,刀法娴熟,技艺精巧,人物栩栩如生。正殿前廊柱下,有一对石狮柱础,狮首仰天长啸,形象生动。
山巅一寺称伍龙寺,建于明万历18年,历经崇祯、清代及民国多次增修扩建至臻于完善,是一组奇巧壮观的古建筑群。其建筑因形就势,设计独具匠心,规模宏伟,造型奇特,被古建筑专家们称之为“古寺庙建筑奇迹”,是中国建筑史上一支奇葩。伍龙寺为佛道合一的古寺,寺内存有吴山桂南行时留下的佩剑、朝笏、朝服等遗物,天台山是集古建筑、艺术、历史文化、原始生态于一体的旅游胜地。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伍龙寺由山门、大佛殿、两厢、倒座、玉皇阁、经堂、祖师殿等组成。寺前设四道山门。第一道为石砌衡门,建于清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门额镌“黔南第一山”。第二道为石砌牌楼门,建于清光绪年间(1875-1908年),劵洞门上的竖匾刻“天台山”三字,其下刻横批“天中之天”,落款“大清光绪拾”,字迹尚可辨认。第三道亦为劵洞门,门洞深,与山石连为一体,建于民国25年(1936年),门楣上有“八仙”浮雕,其下刻楷书“印中禅院”四字。门旁的石刻对联上联为:“云从天出天然石峰天生就。”下联:“月照台前台中胜景台上观。”石壁上并嵌有记事碑及诗碑各一方。第四道是伍龙寺的正门,劵洞门上刻“清净禅院”四字,建于民国9年(1920年)。
伍龙寺的殿堂、房舍,都因地形地势,灵活布置,但大佛殿、两厢及倒座等四幢建筑,仍按中轴线对称排列,形成委以的一组四合院。大佛殿面阔三间10.29米、进深8.42米,单檐悬山顶,前带廊,上覆青筒瓦。明间前檐柱立于狮形柱基础上。前廊顶部装鹤颈轩,轩梁下的柁墩两面均为“二十四孝”故事浮雕。
玉皇阁在大佛殿后,原为单檐悬山顶殿堂,建于明崇祯十年(1637年),后改为二层三檐歇山顶阁楼。面阔三间8.1米、进深5.78米。阁前为一小天井,并有一石板镶砌的放生池。玉皇阁右侧为经堂,建于清乾隆年间(1736~1795年),面阔五间12.9米、进深8.63米,上盖薄石板。其后为建于悬崖上的仓房,单檐硬山顶,二层,底层低于地面,二层于地面平,前带廊,面阔三间8.45米、进深4.14米,屋面盖薄石板,建于道光六年(1826年)。玉皇阁左侧台地上为祖师殿,建造年代与玉皇阁同,亦为明崇祯间遗存。后为了与玉皇阁二楼相连,左右各增加一间,通面阔增至12.44米,由于受地形限制,后檐柱不在一条线上,构架也不太规整。祖师殿前为一平台,是全寺最高点,其前沿有一影壁,左侧设望柱栏板,并筑有石板路与大殿前廊相通。
伍龙寺周围都有厚石板横切的高墙,这些墙既是院墙,也是殿堂、房舍的围护墙,在外观上,山崖与围墙浑然一体,形如城堡,为该寺建筑的一大特点。
据传天台山祖师吴凤和尚系吴三桂之叔父。明末清初,吴三桂去云南途中路过平坝,曾在天台山小住。当时,吴三桂将佩身宝剑和官服各一件,赠给寺僧以作纪念。今宝剑、官服尚存。山上石雕楹联多对、历代游人络绎不绝,被称为“黔南第一山”。天台山已被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同时,山上的地戏博物馆也向游人开放。(小路)
黔明古寺—贵阳—贵州寺院
发布时间:2013年12月02日 来源: 作者: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黔明寺位于南明河畔、阳明路。始建于明末,重建于清乾隆年间。后人在扩建寺宇时曾掘出镌于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的重修黔明寺碑记。咸同年间,黔明寺被士绅舒竹平及子舒华楼占有,改名为“舒家祠堂”。民国21年(1932年),广妙法师移驻于此,藏经日丰,皈依者众,成为重要丛林。由福善和尚主编、以研究佛教为宗旨的《海潮音》杂志在黔明寺出版两期。西藏圣露**曾到黔明寺传法。贵州省佛学会一度设于黔明寺内。
黔明寺坐北朝南,现存山门、影壁、大雄宝殿、观音阁、藏经楼及客堂、斋堂等建筑,占地3000多平方米。主体建筑之一的大雄宝殿为三开间单檐歇山琉璃顶,内供释迦等塑像,外墙张贴《佛祖故事》连环画。大雄宝殿后方为三重檐八角攒尖琉璃顶观音阁,阁前“大悲阁”黑漆金匾为著名书法家、时任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生前所书,“誓愿宏深处处现身说法;慈悲广大时时救苦寻声”楹联为著名书法家、时任贵州省博物馆名誉馆长陈恒安生前所书。观音阁前左右两厢分别为面阔三间、上下两层之客堂和斋堂。斋堂前檐悬挂巨型木鱼,长2米许。观音阁后方为三重檐歇山琉璃顶藏经楼,楼内庋藏佛教典籍和若干书画精品,具有重要文物价值。黔明寺的一大特点是将弥勒和韦驮分别塑于影壁正、背面。弥勒作笑口常开大肚状,两侧配以“大肚能容天下事;开口笑劝世间人”对联。弥勒原为菩萨,从佛受记,将继承释迦佛位,为未来佛。黔明寺中所奉弥勒为五代契比和尚形象,人谓其弥勒之化身。契比又号长汀子,五代后梁明州奉化(今属浙江)人,常以杖头挑背布袋入市乞讨,人称“布袋和尚”。影壁背面的韦驮塑像身着武将服,手持金刚杵,两书有对联:“直对慈颜崇法化;横挥宝杵振禅宗。”韦驮在佛教中被视为护法天神,居四天王三十二神将之首。
黔明寺自创建以来,中经咸同起义、抗日战争等重大历史事件,曾由寺庙变成祠堂,又由祠堂回归寺庙,并从普通佛寺一度变成研究场所,诚为非同寻常的宗教建筑。2006年国庆期间,黔明寺历经近一年的修复后,正式对外重新开放。修复前的黔明寺,地域狭小,占地面积不足2000平方米,一到大型会期、节日,消防和安全隐患十分突出。修复后的黔明寺占地面积达3210平方米,新建了寮房、偏殿、法堂、钟鼓楼、石山门,整个寺院布局合理,错落有致。图为修复后影壁正面的弥勒像。
白云寺—遵义—贵州寺院
发布时间:2013年11月29日 来源: 作者: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白云寺
白云寺位于贵州省遵义市中心,地理位置极佳,一年四季游览朝拜者络绎不绝。该寺是遵义城内第二座较大的的佛教寺院,是贵州省最早对外开放的寺院之一,是黔北对外开放的第一座寺院。白云寺初名“蚕神庙”,至今已有两百年的历史。据《遵义市地名志》记载:蚕神庙始始建于清代嘉庆年间(1796年左右),原祀皇帝之妻、养蚕始祖螺祖。
清道光绪十八年(1838年)编纂的《道导府志》云:蚕神庙在城外凤朝关侧,中祀先蚕。旁及陈公祠,祀知府陈玉。”据宦懋庸刻《遵义蚕神陈公祠碑》云:“公得代已去,民被泽者,去送绝声,犹言报薄,乃即自田之宇建祀西陵氏,而公之像俨然在焉。”陈玉任播州知府是清乾隆三年春至七年冬(1738-1743年),而建蚕神庙是1796的,比他离任要晚五十三年,很显然遵义人有意把蚕神与陈玉紧密地联系起来。建蚕神庙之初,庙内同时供有西陵嫘祖陈玉及其夫人之像。庙址是以当年陈玉推厂丝织的试验场改建的。至道光十八年(1839年),即陈玉去任九十六年后,清延下诏把陈玉列为名宦建祠供祀。故在蚕神庙旁(即今天的酒博物馆处)专建陈公祠,占地171平方米,供奉陈氏像。而蚕庙仍供奉西陵嫘祖和陈氏夫人像。咸丰十六年(1864年),香敏,香永二尼师自四川峨眉山学佛归来,改蚕神庙为白云寺。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得以落实。在遵义市政府的关怀下,白云寺被列为全省尼众重点开放寺院之一。
1993年至1996年对寺内原来不规范的殿宇佛像全部撤除,在原来的寺址上重新营造。经过三年的艰辛努力,一组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仿古建筑屹立在市中心,总面积898平方米,建筑面积488平方米。现除有宏伟的大雄宝殿之外,还有观音殿、韦驮殿、三圣殿、玉佛殿等。这些大殿均是现代化建筑,宽敞明亮,为佛教徒提供很好的活动场所。各种佛像全部重新塑过,并穿金涂彩,威严壮观。
平坝万华禅院—平坝—贵州寺院
发布时间:2013年11月29日 来源: 作者: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万华禅院
万华禅院位于贵州省平坝县境内的高峰山上。高峰山是西南旅游胜地,奇峰耸立,怪石嵯峨。中央峰高约1000米,自北面登上山腰,进入一个小山口,中间有一块五亩大上的盆地,万华禅院便坐落其中。禅院周围群峰环绕,左边山岭突起三峰,为面壁峰、玉异峰、宝塔峰、右边山岭也有三峰,为福寿峰、天门峰、莲花峰。此地层峦叠翠,古木参天,景致十分优美。其中有号称“高峰八景”的“独印把关”、“乌鸦早朝”、“平地烟霞”、“怪石蟋龙”、“玉屏夹道”、“罗汉撞钟”、“南天门”、“金满斗”等。另有明初建文皇帝“西来面壁”石刻遗迹。明朝旅行家徐霞客登临游览后,曾于他的《游记》中赞叹此处“得天独厚”。
高峰山作为佛教弘法道场,始于元末明初。据寺中碑石记载:高邮秀峰禅师,云游贵州,见此山毓秀钟灵,实为佛门宝地,遂驻锡于此。经多方募化,陆续建成一座五楹两厢的禅院。秀峰和尚请经传法,一时间信士云集,香火旺盛。永乐四年(1406年)秀峰之后,其大弟子本体接任住持,高立法幢,大开戒坛,盛况不亚于其师在世之时。
明建文四年(1402年),燕王朱棣起兵攻入南京,篡夺帝位,建文帝化装成和尚逃出皇宫,此后一直浪迹于西南各地。永乐十七年(1420年)至高峰山,拜晤本体和尚,语甚相契。本体为其建禅台于现今题有“西来面壁”四字的悬崖之下。据传这四字即为建文帝怕书,山门外原有二人合抱的两株银杏(已毁于“文革)亦为其亲植。建文帝写有许多诗词,并著有《从亡传》一部。乾隆年间安顺进士陈凤仪来游此山,瞻仰古禅台遗址,留诗一首:“金川门启帝阁空,天下云游寄梵丛。迹困缁流防病虎,山藏古寺卧潜龙。不堪回首六宫火,最是伤心十族忠。怪得文皇无觅处,托词犹说访三丰。”
本体圆寂后,其徒觉顺住持,觉顺圆寂后由昌照住持。至成化年间(1466-1478年),万华禅院始衰。
清顺治七年(1650年),川东双桂堂自然和尚来贵州,亲睹高峰天然胜景及建文遗迹,发心修复古寺。经十方信众鼎力支持,数年间禅院落成,开堂传戒,皈依弟子千余。迨至雍乾时期,每年收入逾千石,常住百余僧,可谓盛况空前。
咸丰年间,因太平天国战乱,禅院落遭火梵,百栋殿宇变成瓦砾。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贵阳了尘和尚应知县赵文炜之请,约集空月、原知二僧重振禅院,几年之后,万华禅院已初具规模。主要建筑有山门、接引殿、金刚楼、大雄宝殿、法堂、玉佛阁、韦驮殿、灵官堂、半山亭及两厢僧房,共46间,均为砖木结构,建筑宏伟,布局谨严,飞檐危阁,十分壮观。寺内供奉佛像四十余尊,另珍藏由日本所请《大藏经》一部,了尘大师精研佛理,尤擅诗词,在当时文坛颇负盛名,有《了尘文集》十本留世。
宣统元年(1909年)万华寺禅院成为十方丛林,始接纳大德。民国八年(1919年)广妙法师任禅院住持,新建藏经楼及僧舍。民国二十年(1931年)贵州省佛教会会长平刚法师推荐寺内慧海、道慧、寒竹、印法、明照等八人入“重庆汉藏教理院”学习,使僧众佛理水平得以提高。
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持省、定安两位高僧将丛林改为委员制,成立“贵州高峰佛学院”,邀请贵阳各寺院高僧、居士及寺内僧众举行会议,组织董事会,推举平刚为董事长,定安老和尚为副董事长,恭请中国佛教会会长。太虚任命刚从佛学院毕业的慧海法师来黔主持院务。慧海、印顺、玄哲几位法师分别任课。至1946年,川、滇、黔三省青年学僧来此就学者达五十余人。
1949年后,梵清、明轩两位和尚任住持,率十余僧众,自耕自食,农禅兼修。“文化大革命”期间,殿宇佛像被毁,僧众遭遗散。
1992年当地政府计划恢复万华禅院,礼请觉锐和尚前来主持寺务。此进的万华禅院,仅余僧人墓塔数十座,到外是断壁残垣,荆棘荒榛。觉锐法师民愿重建禅院,光复旧貌。在他的奔走宣传之下,四众弟子及有关部门慷慨解囊,大力襄助,首先修筑上山公路和祖师塔。觉锐法师不辞辛苦,每天参加劳动,指挥工程进度,监督施工质量。1995年,拟定了建设高峰山及万华禅院的十年规划。三年之内,接连建起了围墙、接引殿、大雄宝殿、法堂、藏经楼、闭关室及前后二院的两厢僧舍,新建17米高的地藏塔。左右两山的银崖峭壁上分别雕出六米高的石佛及“西方极乐世界”、“南无阿弥陀佛”等崖刻。此外,在山上还遍植杉树,绿化环境,点衬寺宇。如今的万华禅院已经面貌一新,殿阁巍峨,风景秀丽,不仅是贵州佛教活动的重要场所,也成为大坝附近的一大旅游胜地。
寺内现有墓塔24座,碑刻5块,另珍藏佛经6部,舍利数十粒。
安顺清泰庵—安顺—贵州寺院
发布时间:2013年11月29日 来源: 作者: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清泰庵
清泰庵位于贵州省安顺市境内,始建于1526年,是一座享有盛名的古寺。该寺所在地风景秀丽,环境幽雅,实为佛门弟子清修的胜地。前人曾有诗描绘该寺曰:“弯弯曲径倒地颠,清泰庵前景物新。一树石榴成紫禁,满园包榖带红缨。门前黄犬常招客,河内青蛙乱打更。偶像瞧见月初上,斋之豆腐不胜情。”
清泰庵建寺以来一直有高僧大德主持寺务,筹建殿宇,弘法利生。开山第一代住持马度为明代嘉靖年间人,嘉靖后由信慧和尚住持,道光年间由太慧和尚、广德和尚住持,民国年间由映西生和净光任住持,1949年后由比丘尼昌全住持。现任住持隆惠法师,贵州省大方县人,1983年出家,师从昌全法师,兼任省佛教协会常务理事,西秀区佛教协会会长、西秀区第二界政协委员。该寺历代僧人多有文才,道光年间,有擅长书法、绘画、雕刻的广德和尚,光绪、宣统年间有吟诗作画的虚轩、海月和尚。“文化大革命”中,在极“左”思潮冲击下,寺庙被占用或拆毁,部分建筑荡然无存,经书、法器、佛像及文物古迹被严重损坏。1978年,中国共产党十一界三中全会后,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得到全面贯彻落实。在当地政府的关怀下,加上善男信女们纷纷踊跃捐款捐物,清泰庵重新开放。
近几年来,清泰庵发展迅速,修葺一新,占地一千六百五十平方米,常住达二十多人。现有山门一座、观音殿一幢、客堂一幢,五观堂一幢、弥勒阁一座、接引殿一幢、玉佛殿一幢、大雄宝殿一幢、藏经楼一幢、僧僚房三幢。庵内原有文物甚多,血书《华严经》一部(“文化大革命”中已遗失),清末名士何威凤字画一套(存于省博物馆内),石头刻砌山门一座,《金刚经》碑刻10块,记载该寺历史的石碑一通,五百余年古银杏树一株。
在党和政府领导下,在安顺市民宗局的关怀下,在省、区佛教协会的指导下,通过全体僧职员工的努力,清泰庵在深入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道德建设教育,加强自身建设,提高寺院管理水平,弘扬佛教文化,培养僧才,促进对外交往,参与慈善和社会公益事业,做了许多有目共睹的贡献,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铜仁护国禅寺—印江自治县—贵州寺院
发布时间:2013年11月29日 来源: 作者: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护国禅寺
护国禅寺位于梵净山西麓的印江自治县永义乡大园址村。地势高旷开阔、背靠象鼻山,左右有大小狮子岩拱护,有双狮拜象之称,正面极目远眺,群山起伏绵延数百里,四周绿荫掩映,古木丛林,郁郁葱葱,护国禅寺始建于宋建炎三年(1126 年),是明代梵净山四大皇庵之一。
护国禅寺历史悠久,其始建年代有待进一步考证。2002年底2003年初,在护国寺原址施工中出土了一大批万历三年(1575)的寺庙文物,如药师佛的宫毗罗等12药叉神将、古碑、莲座等,多数为绿砂石,神将造型生动,工艺独特,栩栩如生,十分珍贵,其中一尊石佛造像背面刻有“万历三年”字样。同年代的梵净山金顶石壁“院道摩崖”有“委系古迹名山”,印江知县雷学皋招募善人“起竖庵殿”等记载,这些出土文物和碑刻证实了430年以前修复梵净山时的盛况,可见梵净山护国寺在当时就已达到相当的规模。
护国禅寺原有建筑占地达48亩之多,有殿堂三进:前为玉皇殿五间,两侧配殿各两间;中进为正殿七间,侧各三间禅房,中为天井,两侧各有厢房五间,对厅五间,是朝山时香客宿息处;后进为观音殿,两侧耳房分别为厨房和库房。整个寺庙群均为木结构,建筑精美,画栋雕梁,具有典型的南方民族建筑风格。寺内佛像伟岸庄严,雕塑精细,造型逼真,流金溢彩。这为梵净山佛教文化的研究提供了可资可证的坚实材料。
护国寺历代都有高僧住锡。仅万历后至清末有名有姓的僧侣数以百计。其中高僧大德有妙玄、彻空圆通、德悉明慧、宝山真贵、明然如泰、见空性晓、海阔慧惺、普观、普汪、寂受、照琛、照齐、性印、信才、隆参、懋生等。特别是妙玄、明然、海阔、隆参、信才等高僧对梵净山佛教文化的振兴,庙宇的修建,道路的修筑,功德无量。他们的德行修业、举止风范为后人所敬仰。
护国禅寺由于地处特殊的地理位置,迭经战乱匪患,几度毁建。有资料可稽的就有五、六次。清光绪七年,清政府移松桃协练军都司衙门于该寺旁,称“护国营署”,总揽八汛军务,保护庙宇和朝山香客。
1998年9月1日举行修复护国禅寺奠基典礼。经过五年多的努力,寺院已初具规模。2004年9月23日中国梵净山佛文化研讨会暨大雄宝殿佛像开光典在此隆重举行、中国佛协副会长兼秘书长学诚法师、《法音》编辑王小明、国家宗教局副局长齐晓飞、河南开封大相国寺方丈心广法师等大德高僧、居士及各级领导、专家学者莅临。释学诚法师在讲话中指出2005年5月1日-5月15日,中国梵净山护国禅寺庙会系列活动在这里举行,CCTV-7 “乡村大世界”《印江印象》举行了大型文艺活动。
2005年4月6日,第十一世**额尔德尼·石岗吉杰布之母--慕名前往梵净山护国禅寺,用藏文题写了“吉祥如意”条幅,以藏族的最高礼仪向大雄宝殿的三尊主佛敬献了哈达。
护国禅寺现任住持是释佛友方丈,他是铜仁地区佛教协会会长、印江自治县政协委员、县佛协名誉会长。释法皈任监院,地区佛教会副会长,印江自治县佛协副会长。
第二篇:寺庙简介和自查报告
平湖市法华寺自查报告
寺院简介:
法华寺俗称“法华庵”。在新仓镇北关帝弄北面(眉家路108号)离镇约500米,现占地58宇亩。据镇志查考,始建于明崇祯间,前后两殿,主持“明正”三际重修。该殿雄壮宽广,夏天期间镇上居民都去纳凉休息、舒适清静。1954年秋,新仓乡镇政府为建礼堂将该寺拆除。1999年,重建投入使用
兴盛时的法华寺占地约50亩,青灰色筒瓦殿宇,分前、中、后三座大殿,殿次之间石级相连。三门门楣高悬时刻“法华寺”三个大字,中间大雄宝殿3建,双层重檐斗拱式建筑,殿前中间伫立巨型宝鼎一座,香烟缭绕。设置南北厢房数间,供寮、库、僧房、客堂、经房、书房之用,情景十分壮观。由于历史的原因,在土改期间,相当规模的“法华寺”毁于一旦。寺院僧人弃寺流落他乡,文物已无一存。
1999年经人民政府批准,法华寺陆续重建并正式开放!经过多方募化,新建其的三门殿、天王殿、济公殿、厨房5间、僧寮48间。迎请了弥勒菩萨,韦陀菩萨,四大天王,药师佛,地藏菩萨,济公**,朱天菩萨,伽蓝菩萨,西方三圣各一尊,耗资300多万元。2005年农历4月8日,迎请大德长老举行佛像开光法会。现在,为了满足信众的宗教文明生活和殿堂紧缺的需求,于2008年重修新建大雄宝殿,钟楼、鼓楼、斋堂、弥陀宫、洗浴间和僧寮,并配置了寺庙供电房 自查总结:
一:爱国爱教。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弘扬宗教优良传统,努力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坚持独立自主自办原则;积极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坚决抵御境外势力利用宗教进行的渗透,自觉抵御和反对邪教。我寺在开放以来无违反爱国爱教的言词和行为。本寺经常进行政治学习,及时、积极宣传党的宗教政策和法律、法规。
二:遵章守法。组织、教育、引导宗教教职人员和信教群众,学习、遵守宪法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贯彻执行《宗教事务条例》等法律法规;积极开展法制宣传;教职人员无违规、违章、违法行为。我寺涉外宗教事务一律依法执行,按规定申报,在得到有关部门的批复后按章进行。对接受境外捐款。及时申报民宗部门批复绝不擅自接受。
三:团结稳定。民主管理组织成员团结,民主管理机构健全;重大问题由集体讨论决定;教职人员之间关系和睦;教职人员与信教群众之间关系和谐;与其它宗教之间关系和谐;宗教活动场所与社会有关方面关系融洽,未出现影响社会稳定的事件。
四:活动有序。我寺宗教活动文明健康,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符合佛教的教义教规,如法如律,努力为信教群众提供良好的宗教服务。积极开展自养事业;积极参与配合全市各种大型创建活动。五:教风端正。教职人员模范遵守教义教规,品德良好、仪态端庄,着装整洁,潜心修持,持守职份,严守戒规。坚决拥护、认真学习领会党中央“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举措;实践了佛教教义中“和谐”的理念;建立了佛教学修考核制度。
六:管理规范。管理组织健全,管理制度完善;管理方式民主,管理机制有效,管理措施到位,特别是财务管理规范。组织人事制度健全;管理制度健全;治安、消防、卫生、防疫责任分工明确,设施完善;严格落实安全防范措施;未出现违反宗教禁忌,伤害信教群众感情的事件发生;场所秩序良好。
七:安全整洁。建筑设施安全,安保措施到位;院落整洁卫生,与周围环境协调。建设规划合理,配套设施完善;场所卫生好、美化好、绿化好、亮化好,无侵占绿地问题发生;对寺内消防器材,都进行了使用学习和定期演练。电器线路、消防设施,并有专人负责
八:服务社会。社会责任意识强,积极开展社会公益慈善事业,服务社会、服务人群,成效明显。教育、引导信教群众爱国爱教,认清正信的宗教,维护宗教和睦。在政府的领导下我寺全体僧众与教职人员定能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
平湖市新仓镇法华寺
2013年2月15日
第三篇:寺庙简介
凰山寺简介
凰山寺位于文桥乡文光村的凰山岭上。据《湖口志》记载:“晋朝咸宁年间葛玄来湖口武山修炼三年,其故址葛仙坛、丹炉、药池犹存。”而1883年出版的《石钟山志》卷七中叙述了凰山岭上大仙庙的来历:“李武,徽州歙县人,客游江湖,遇异人授以仙术,施药愈病,屡驱旱魃,后于湖口凰山岭结茅为庐。精修数年,遂成道。一日,于酷暑暴卒,暴尸日中,旬余不朽。牧童异之,投以石,有金钱,触石而返。于是群儿竟投石,遂成冢。后有人遇于逍遥山者,回白之,启视其冢,衣履存焉。里人建庙冢旁,祈求辄验。号为真仙,亦为大仙。”说到大仙坟,当地人皆知,它就在岭西山腰的路边。可惜墓碑后被毁。经查证,大仙庙建于元朝。谥称大仙的李武,为道教弟子,所以又有传说,大仙庙原来是道场,到了明代洪武年间才变成了佛教场所,这可以从庙背后多块和尚的墓碑上得到证实。
大仙庙历经数朝,通过不断修缮到后来颇见恢宏,堪称方圆几十里之最。朝西有三座殿堂直进,另有书斋,也就是书院,岭西侧山脚下有土地15亩,岭东边从山腰到山脚有水田48块。自古以来,大仙庙里有不化缘的规矩,赖以生存的除了久盛的香火,就是有这么多田地来支撑。
1993年9月僧释从怀(原名涂依义)师傅来凰山岭“结茅为庐”,不过一旬半月工夫,就与当地村民组织签好了建庙合同。他披荆斩棘,开荒种地,采药治病,割柴烧砖,农禅并修,聚集滴滴血汗,融入微微积蓄,借助热心群众的支持,终于在沉积80多年的焦土和瓦砾的大仙庙基地上建起了崭新的庙堂,取名“凰山寺”。大仙回到了殿堂上,圣坛燃起了旺盛的香火。殿堂分前厅和后厅,两厅一壁两隔,前厅安置释迦牟尼佛,后厅安置大仙。2000年再一次重建了大殿,又筑了前殿、北殿。第三次扩建厨房餐厅,累计建筑面积500多平方。安置了十几尊佛像,垒砌坡堪3000多立方,铺水泥石坡路200多米长,总投资40万元。还辟有茶园、菜园、果园、药圃近10亩。又经过努力,使山上通了高压电,由于释从怀精神可嘉,现已成为县政协一名委员,为佛门争得荣誉。
双垄庙简介
双垄庙原基在建高速公路时被征用,现向西移40米左右。由于庙址在两条长垄田的相交处,故取名为双垄庙。
此庙始建年代不详。传说有一年双垄右下方的破港(现变迁到破屋陈村前)发大水,一天有一位扳罾的人扳起一尊菩萨,随手又丢入水里,但接连几次都是如此。扳罾的人感到奇怪,对着菩萨说:“如果你能帮我一下能扳满一桶鱼虾,我就将你安置在此地。”结果,真的一下就扳了一桶鱼虾,于是他就将菩萨安置在附近的山上。事后,一位做木材生意的人,梦中见到此菩萨对他说:“我虽然被人救上岸,安置在双垄对面的山上,但无有遮蔽的住所,请你帮我搭一间。”这位生意人醒后,并不在意,结果运来的木排一夜杳无踪影,那生意人想起梦中之事,马上跪到菩萨面前许愿,愿为菩萨建庙。并取名为双垄庙。从此延续至今,香火不断。
新建的双垄庙面积近200平方米,分正殿和偏殿。正殿神龛上供有一尊一米多高的大佛像,还有六尊小佛像,肃穆庄严。庙内朝奉者常年不断,香火较旺。
龙王寺简介
龙王殿坐落在文桥、江桥、均桥三处的中心点,建于明代永乐年间。500多年来历经兴衰。1914年修复后,香火延续。解放后,殿堂改作均桥乡小,后改为饶塘小学。1997年,小学新建搬迁,殿堂仍归佛门使用。
龙王殿曾有这样的传说,某年夏季涨大水,老龙王闲暇无事,沿湖游玩。行至江桥芜原听说此处附近有一繁华热闹的集镇,名叫麻布街,便只身来到此街,四顾一看,颇感不悦,这里不但没有繁华热闹的场面,连一点生气都没有。一打听,才知道几年前来了一位旱魔,把灾难带到这里,频频出现一片干旱的惨景,田地龟裂,庄稼干枯,大部分人逃往他乡谋生,繁华的集镇变得冷冷清清。老龙王听后,非常气愤,并马上布云施雨。正当作法施雨时,旱魔现身,拼命向老龙王扑来,即时展开一场恶斗。经过一番较量,旱魔战败身亡。老龙王终因年迈体弱也不幸仙逝,当地百姓,深感老龙王大恩大德,在此设立祭坛,请仙道为老龙王做了七七四十九天的道场。同时,将老龙王葬于祭坛的东边,地点原名埋龙埂,后改为龙埂。并在祭坛处建立殿堂,用以纪念老龙王,从此以后香火延续不断。
原殿堂有很多历史文物资料。清朝后期,当地出现过一位高官——内阁中书大臣徐敬熙,他就留有一些诗词和对联还有朝中的半副銮驾,解放后都失散。
2000年,殿堂重新修建,建筑面积为300多平方米。从外表看黄墙绿瓦,飞龙翘檐,有一定规模。殿前左右两口小塘,殿前左右两口小塘传为龙睛一对,现在西边一口圹充塞为路,正前方30米处一口大塘为龙口,后有小山埂为龙身,山上多种树木和茅竹。
殿堂分前后两殿。后殿内,柱红壁白,盘龙绘凤,神龛上安放五尊大佛,气势雄伟,左右排列多尊小佛像。殿内佛光普照,庄严肃穆,香烟缭绕,光彩四射。两殿之间,设有香炉及铁铸的七级浮屠一座。前殿设计得更加雄伟壮观。
法官庙简介
法官庙位于文桥镇东北角,距镇中心约一公里路程,庙向坐北朝南。始建于清同治八年(1869年),原有佛殿两处,建筑面积达500平方米。1966年被毁,重建于1986年8月,分前后殿,面积有100平方米,在住庙僧释日成师傅的主持下,于1998年将前殿扩建。现占地总面积近1300平方米。
扩建后的前殿为大雄宝殿,宽11米,深10米,高达7米,殿内宽敞明亮。四根直径近两米粗的朱红立柱,高擎着壮实的屋架梁,颇为壮观。殿内正中神坛上供奉着端坐莲台的三尊大佛,慈眉善目,仪态安详。大佛前设有供桌,供桌中央放着一只明朝年间留下来的青花香炉,直径约30厘米,香炉上绘有双龙戏珠,可算是一件珍贵的古物。
大雄宝殿背后即后殿是法官殿。神坛上供奉着一位执法严明、面目威严的法官菩萨。传说法官菩萨是历史上的一位清官,当政时清正廉洁、执法严明,死后人们为纪念这位清官,而把他尊称为法官菩萨,供奉在寺庙里,以寄托人们对这位法官的思念,法官庙也由此而得名。
每逢法官菩萨的诞辰、逝世、成道日,香客、信士纷纷从四面八方来到庙里,朝拜这位清官。人数最多时,竟达500人以上,活动时间延续两至三天。法令期间,梵呗声声,青烟袅袅,香火极盛。
祖师殿简介
祖师殿位于文桥乡新桥村黄老人港东下首,紧靠老人桥东侧,北临秀水堰,南与武山镇毗邻。
相传北宋年间,有一位邮差经常过往老人桥,为民间传递邮件。时下有一位长者也时常出没此地。一来二去,两人甚是熟识,偶尔相互投以相善的目光。一年的夏天,老人桥被雷电击毁。长者又路过此处,意欲过河,恰逢邮差也要过河,憨厚善良的邮差见河对岸站立一位长者,来不及细问多想,趟过齐腰的深水,把这位长者背过河。原来这位长者并非凡人,是一位过往的神仙,想帮助邮差修成正果。再者,当时的秀水堰驻守龟、蛇两怪经常兴风作浪,危及乡里,祸连百姓,不是庄稼歉收,就是洪水肆虐,周围群众怨声载道、苦不堪言。好心的邮差得知后,爱莫能助,深感愧疚。相隔时日,又与长者相遇,并将龟、蛇作祟之事告诉了长者。长者二话没说,立即从腰间抽出短剑一把递给邮差,并口授降怪秘诀,飘然而去。这年的夏末秋初的一天,突然乌云密布,大雨滂沱,龟蛇二怪又兴风作浪、危害百姓。早有准备的邮差在得知消息后,飞速赶到龟蛇面前,抽剑便劈,谁料狡猾的二怪,虽身受数剑,仍露出狰狞的面目极力反扑,由于一手难敌四掌,邮差的双腿被损,经过几个回合的恶战,两败俱伤,双双身亡。后来,人们为了纪念这位为民除害的邮差,镌刻了塑像供奉,震慑秀水堰里的妖怪,永保百姓安宁,并建立间庙宇取名为“祖师殿”。
这座寺庙历史悠久,传说始建于宋代年间,当时香火极盛,朝拜上供者络绎不绝。斗转星移,随着历史的变迁,这座寺庙也历经了人间沧桑。它的原貌和古迹早已荡然无存,特别是近代的一进三殿,被日军焚毁于一旦,化为一片废墟。而现在的祖师殿是20世纪80年代末由民间捐资重建的。21世纪初还扩建了后殿,整个寺庙占地面积有3000多平方米。其建筑气势之恢弘,殿堂陈设之典雅,是此庙前所未有的,而且还在进一步修缮之中。
观音庙简介
观音庵位于文桥乡罗垅村新庙山坡上。民国廿四年前安放在本社细屋夏家祖堂,才到民国廿八年六月的一个晚上,本社的一位信士偶得一梦,梦见一位全身穿着黑衣的老女人(观音菩萨)叫他为头召集民众新建一座观音寺庙,其庙址就定为现在的地方。奠基时间等某日西北角挂龙之时便可。那位信士梦醒后,清早向大家说明梦中究竟,于是立即同大家商议,一致认为这是菩萨的点化,我们现在要马上着手准备筹款。时隔几日的一天下午,突然乌云密布狂风大作,雷电交加,西北角真的挂着龙,当时大伙忙坏了,就拖着时间,在此地下石奠基。
该庙是一座新庙,文革时期被占用做了小队的仓库,才到1973年又改为庙宇,从那时起,该庙香火不断,每年农历二月十九日为观音会,特别隆重热闹,真是“信士成群拜佛堂”。
今年庙中主持为首召集本社所有香客将旧庙进行重建、扩建,该庙占地200多平米,资金来源以本社每户2000元共50户集资10万元,另外知名人士资助10万元,合计20余万元经费建成。
西峰庙简介
西峰庙位于文桥乡兰亭村。
明朝末年,一位二八年华青年因看破红尘,云游四海,后在庐山脚下的东林寺入了佛门,被净土宗师,熏陶成了高僧,法号洗风。宗师为弘扬佛法,一年冬季指定洗风徒步东行,在鄱阳湖岸边建一座寺庙,洗风走了两天两夜,一路走一路选址,难以选定,第三天,走到叶家滩时,一只鸦雀在头上盘旋,洗风顿悟,跟着鸦雀走过了河滩,鸦雀就出现在现在的寺址停下了,衔来了一块方石头。洗风明白了,就在这里建了一座寺庙,并以其法号的谐音字命名此庙为“西峰庙”。
几百年来,寺庙历经战乱,几经建造,成了现在的格局。特别是于2010年由本社群众自发捐资新建后殿一栋,次年又新建了食堂、宿舍等共占地面积约360余平方米,此庙由于地形偏僻,香客不多,自然香火不够旺盛。
第四篇:江西九江寺庙简介
寺庙佛塔
武宁县弥陀寺初名毗庐岗,后易名凤鸣禅林。是江西省重点宗教活动地之一。座落在武宁县杨洲乡境内重峦叠嶂、山清水秀、景色迷人的瓜圃(相传东汉孙权祖父孙钟,种西瓜于圃口而得名)之蒂--凤凰山。据《长明灯会碑》记载,明万历癸未十一年(公元一五八三年)释弘耐大师,又将此寺改名为“西瓜古寺”,后简称“西瓜寺”。一九八五年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应该寺住持释传开大师之请,将此寺更名为弥陀寺。并亲笔题写了“弥陀寺”、“弥陀寺佛殿”、“大雄宝殿”三幅匾额。弥陀寺四百多年来,几度兴废,历尽沧桑,“文革”期间更蒙厄运,使古寺片瓦无存。今弥陀寺住持释传开大师(当代禅宗泰斗虚云老和尚的法曾孙--洞云
宗五十一世传人),一九六一年由庐山东林寺迁至于此,曾一人独居深山,戒行清净,德高望重,笃修善行,爱国爱教。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得到贯彻落实。一九八八年武宁县政府将弥陀寺列为全县开放寺庙和文物保护单位。国内外信徒如香港圣一法师、初慧法师、台湾常缘法师、夏碧樱居士、马来西亚陈玉兰居士、新加坡、美国肖欣华等居士及内地、港澳居士黄传照、潘法芳、关惠明、关法泰、肖法馨、梁法莉、余顺爱、李少凤、张伍万等等大德居士纷纷捐款。弥陀寺如虎添翼,发展迅速。从一九九一年来陆续建成了惟因老和尚舍利塔、客堂、禅堂、斋堂、僧房、山门、功德堂、放生池等群体建筑。并在一九九三年修通了通往弥陀寺的山间公路、停车场、从山脚到山门的石阶等。台湾释本通法师捐赠了一部价值贰万美元的《大正新修大藏经》。一九九五年开始兴建的大雄宝殿,于新千禧之年前已竣工,并且天王殿、钟楼、鼓楼等已陆续完工。新建的大雄宝殿,道场庄严。殿内正中塑有江西最大樟木雕塑的释迦牟尼佛、药师佛及阿弥陀佛三尊大佛像,全身贴金,庄严如法。龛后塑有观音海鸟、大殿东西二壁塑有贴金的五百罗汉,起伏坐卧,形态逼真,朝圣后,令人那肃然起敬。预计还将陆续兴建念佛堂、藏经楼、海会塔、云水堂、方丈室,还将重建斋堂、大寮、山门等建筑。近年来,它以悠历史和严谨修学道风吸引着海内外众多的僧侣、居士、游客纷纷前来礼佛、参观,已逐渐成为江西省弘扬佛法道场,游览观
光胜地。
庐山东林寺位于庐山西麓,是我国佛教净土宗发源地。东晋太元十一年(386),名僧慧远在此建寺讲学,倡导“弥陀净土法门”,并创设莲社。东林寺在唐时达到极盛,有殿、厢、塔、室共三百一十余间。扬州高借鉴真东渡日本之前,曾来过东林寺,后偕东林寺僧智恩同渡日本,慧远和东林净土宗的教义也随之传人日本,寺慧远为始慧远(334~烦(今山西宁结“龙泉精筹建东林寺。聚沙门上千历住江陵五层寺、琵琶寺。
九江天花宫为从前民间求子之所,俗称娘娘庙。座落九江市区李公堤中段。宫半湖绕,登楼凭窗,可眺湖光山色。据《德化县志》载:宫系同治九年所建。砖木结构,外表塔型。内有娘娘殿、娘娘亭和禅房等,占地约1100平方米。所供奉的送子娘娘,其实为五代时后蜀主孟昶的妃子花蕊夫人。在宋太祖乾德三年,因为孟昶战败不久死去,花蕊夫人被送宋宫但不忘故主,绘孟昶画像私挂奉祀。此事被宋太祖入宫看见追问,花蕊夫人急中生智说“所挂张仙,送子之神,蜀人皆如”,幸未追究。送子之神,于是从宫中传到民间,晚清年代,把张仙男身宫也自然供托所谓的送火十分旺盛。
能仁寺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内风景秀丽的庐山北麓,九江市浔阳区庾亮南路,是1983年国务院确定的汉地佛教全国重点寺院。据《九江能仁寺同戒录》和《德化县志》载:能仁寺原名承天院,创建于南朝梁武帝时代(502-527)。唐大历元年(766),有位白云法师云游至此,见寺院一片瓦砾,就结茅为居,募捐修整了大雄宝殿和大胜宝塔,从此香火不断。宋哲宗元祐六年,增建铁佛寺。元代以来废于战火。明代 洪武十二年(1379)重建。弘治二年(1489)改承天院为能仁寺。明万历元年(1573)重建了藏经楼。直至清代,乾隆皇帝又赐给能仁寺《大清三藏经》,同治年间对其进行了大规模的修复。现存的寺院建筑,多为同治九年(1870)所建。
能仁寺的建筑依坡就势。寺内地势平坦,局部略有起伏。三面环坡,紫烟作屏。寺院布局合理,层次分明,分前中后三个院落,在中轴线上展开。
大雄宝殿是寺内最具特色的建筑。砖木结构,单层重檐,八角高翘,朱柱回廊,显得古朴庄严。殿内
像改花蕊女身像,天花子娘娘了,过去一度香至今日本东林教仍以庐山东林祖。
东林寺建寺者为名僧416年),俗姓贾,山西雁门楼武附近)人。他先在西林寺以东舍”,后得江州刺史桓伊之助,慧远在东林寺主持30余年,集人,罗致中外学问僧123人结白莲社,译佛经、著教义、同修净土之业,成为佛门净土宗的始祖。晚年南游荆州,供有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药师佛三尊木雕金佛像,威严安详,光辉普照。左右两边塑有十八罗汉,形态各一,栩栩如生。
寺中的大胜宝塔是九江市的标志。它始建于唐代宗大历元年(766),明洪武十二年(1379)重建。同治三年(1864)又修建。塔高43米,分七层六面,石凿成栱,砖砌牙檐。登高远眺,浔河风光尽收眼底。
能仁寺除了每日暮鼓晨钟外,还组建了佛乐团,拍摄过电视片《天音》。它的佛乐融南、北佛乐为一体,保持了肃穆、淡雅的风格。
星子县白鹿洞,位于庐山五老峰南麓,山南景区东北端,紧靠九星公路旁。白鹿洞主要由我国现存宋代四大书院之一的白鹿洞书院和庐山佛教五大丛林之一海会寺及灵霄、木瓜洞等景点构成。其特点为,观赏历史文化书院遗址、古寺庙、石刻等人文景观。自然景观以高耸雄伟的五老峰为主景,探觅自然洞穴,欣赏秀丽的田园风光,远眺湖光山色之美景.白鹿洞书院,在星子县城北9公里处,位于庐山五老峰下山谷中,有靠后屏山,西依左翼山,南迎卑尔山,因唐李渤在此隐居读书,曾养一鹿,故称白鹿洞。南唐曾在此办起国学。北宋初年,各地设置书院,庐山国学乃朱称白鹿书院,南宋时,理学家、教育家朱熹亲手恢复并亲身执教白鹿洞书院,使之与瞧阳、石 鼓、岳麓共称为当时天下四大书院。这里周围四山回合,一溪蜿流其中,泉清石秀,古木参天,环境优美。有华盖松,回流山;有独对亭、枕流桥、蹲鹿坡等。有朱熹书刻的“白鹿洞”、“枕流”、“自洁”等字。院内“慎思园”等处,明清两代石刻甚多,现仍存一百余块。最著名的数明紫霞真人的《游白鹿洞歌》,有“白云深处”四大字;有“五老高呼”四飞白体草书大字;有南宋石刻“四明史泰叔,雁荡赵季清携家来游”等。灵霄四周,为云雾茶茶园。木瓜洞,在庐山东南石船峰前,因唐道士刘混成种木瓜为食而得名。洞门上有“木瓜洞”三字石刻。洞内摩岩有“石破云修”、“枯木云留迹,瓜生月播烟”。洞如石屋,洞顶薜苈蔓延,藤部有果如小莲蓬,俗呼为木瓜球,可洗粉而食,清凉解热,又有木瓜树,结实如梨,可渍糖而食。洞下有石嵩隐道人墓及太极池。现今浔阳江边,耸立一座古楼,高度21米,面积为1800平方米,外观三层,内里却有四层,整体格局,浑朴典雅,飞檐翘角,雕梁画栋,气势非凡,这就是重建的浔阳楼。它是一座仿宋模式建筑,显得古色古香。原楼是座酒楼,始建于唐,宋朝重修,以后屡经兴废。宋时楼的题书“浔阳楼”三个字传为苏东坡所写,如今匾额三个苏体金字出自赵朴初的笔端。登楼凭窗纵望,江水滔流,烟霞浩渺,令人心旷神怡。更有“消磨醉眼,倚青天万迭云山;勾惹吟魂,翻瑞雪一江烟水”之感。
所谓九江浪井,妙在江面兴波,井里起浪,堪称一绝。此井,传为西汉名将灌婴于高祖六年掘凿,故又称灌婴井。壁铭:“颖阴侯所开。”靠近江边浪井巷内,是九江历史悠久的古迹。一度井迹塞没,直到东汉末年才被孙权发现,喜命重开,视为祥兆,改名瑞井。如今,因江边筑堤防汛,堵住两水相通,奇观不复可见。但古井保护良好,设有护井亭和碑记。
位于长江之滨,九江市东北隅,傲然屹立,高耸蓝天,潇洒古朴,伟岸气昂,塔影锁江,风雅微妙。塔高35米,造就七层,六面锥状,青砖砌身,石凿拱顶,宛如撑天大柱突兀江畔。塔内原有木梯,沿梯盘上,登临顶端,极目环顾,北瞰远山渺黛,南视古城幽雅,仰观蓝空蔚媚,俯看碧江波粼,正如当年悬挂在此对联所云:“百荻波光当岸绕,黄梅山色过江来。”是为浔阳十景之一。此
处原系一回龙矶,江岸突起跃出江面30余米,流水至此漩转激湍,常有行船在此处遭难。明万历十三年,九江郡守吴秀等筹集民间款项,汇集高师名匠,修锁江楼和锁江楼宝塔于石矶上,并铸铁牛四条护卫,为的是镇锁蛟龙,消灾免患,永保太平,与配阁、轩组成一体,相映异彩。塔内底层东面墙上嵌有明代碑记一块。所谓锁江楼、锁江楼宝塔顾名思义,是为锁住不驯服的江水。另锁江塔一度又以矶名,称回龙塔。头上风云变幻,脚下波涛翻腾,由于历经四百年变迁,江岸崩溃,楼毁、牛沉、阁倒、轩塌,只存宝塔安然挺拔于残存的回龙矶上。近年又予重修,为九江标志和象征。
第五篇: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简介
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简介
避暑山庄
承德避暑山庄,是清王朝的夏季行宫,位于河北省境内,修建于公元1703年到1792年。它是由众多的宫殿以及其它处理政务、举行仪式的建筑构成的一个庞大的建筑群。建筑风格各异的庙宇和皇家园林同周围的湖泊、牧场和森林巧妙地融为一体。避暑山庄不仅具有极高的美学研究价值,而且还保留着中国封建社会发展末期的罕见的历史遗迹。
承德避暑山庄,又称“热河行宫”,座落于中国北部河北省承德市中心以北的狭长谷地上,占地面积584公顷。避暑山庄始建于清康熙四十二年(公元1703年),雍正(公元1723~1736年在位)时代一度暂停营建,清乾隆六年(公元1741年)到乾隆五十七年(公元1792年)又继续修建,增加了乾隆(公元1736~1796年)三十六景和山庄外的外八庙。整个避暑山庄的营建历时近90年。这期间清王朝国力兴盛,能工巧匠云集于此。康熙五十年康熙帝(公元1662~1723年在位)还亲自在山庄午门上题写了“避暑山庄”门额。避暑山庄主要分为宫殿区和苑景区两部分。
周围寺庙景区
承德的“外八庙”,是清代修建的一个规模庞大的寺庙群,凝聚了汉、蒙、藏等多民族建筑风格和艺术的古建筑宝库。它们分布在承德避暑山庄外东面和北面,像众星拱月般围绕着避暑山庄。山庄是皇权的象征,这些代表着不同民族的庙宇建筑,则象征着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
“外八庙”实际上并不只8座庙,原有寺庙12座,即溥仁寺、溥善寺(已无存)、普宁寺、安远庙、普乐寺、普佑寺(大部分无存)、普陀宗乘寺、广安寺(已无存)、殊象寺、罗汉堂(大部分无存)、须弥福寿之庙、魁星楼(原楼已毁)。因为分为八处管理,且地处塞外,因此叫外八庙。修建这些庙前后历时67年,可以说是“康乾盛世”的产物。现在尚存7座。
鑫河宾馆前台内线电话:*0 鑫河宾馆客房值班电话:*8304 拨打其他房间内线需加拨:*8+房间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