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贵州政图教育简介1
政图教育简介
政图教育始创于2002年7月,2010年正式成立和组建了公考教育教学联盟和地方公务员考试面试专家库,是一家集公务员、选调生、事业单位、人民警察、领导干部竞争上岗等招考面试培训、教育研发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教育教学单位。贵州政图教育是贵州省唯一一家只做面试培训的专业机构,也是贵州省第一家“先过关、后付款、零风险”责任单位。
政图教育遵循“想学员之想”的办学理念,以社会责任为己任,以权威的师资团队、完善的教学体系、及时的课程更新、周到的服务质量、强大的品牌力量和专业的管理团队引领贵州公职人员考试培训领域的飞速发展。政图教育将以强师资、好质量、高信誉以及最人性化的服务、最科学的方法,为考生的公考之路扫清障碍,帮助考生成为最终的胜者!
您的选择,决定您的未来;选择政图,成就一生!
第二篇:贵州寺庙简介
黔明寺-贵阳-贵州寺院
贵阳黔明寺
【简介】
黔明寺位于南明河畔、阳明路。始建于明末,重建于清乾隆年间。后人在扩建寺宇时曾掘出镌于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的重修黔明寺碑记。咸同年间,黔明寺被士绅舒竹平及子舒华楼占有,改名为“舒家祠堂”。民国21年(1932年),广妙法师移驻于此,藏经日丰,皈依者众,成为重要丛林。由福善和尚主编、以研究佛教为宗旨的《海潮音》杂志在黔明寺出版两期。西藏圣露**曾到黔明寺传法。贵州省佛学会一度设于黔明寺内。
黔明寺历史沿革
黔明寺在贵阳市阳明路花鸟市场路上,有一座明末建造的佛教古刹----黔明寺,这是贵阳市区内留存的较大寺庙。建于明朝末年。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重修,显笃禅师驻锡于此,弘传禅宗。清末战乱,住僧离散,由士绅舒某代管。舒某私将寺宇改名“舒家祠堂”,其两个女儿皈依栖霞寺方丈广妙,居家修行,在祠堂照料香灯。1983年,国务院宗教事务局将黔明寺列为汉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实行对外开放,1981年和1985年,黔明寺列为贵阳市、贵州省文物保护单位。
据《贵阳府志》,黔明寺建于明末,乾降36年(公元1771年)重修,宏盛一时。咸丰、同治年间,战火连年,众僧离散,有一位名叫舒竹平的士绅,以寺庙无僧人照料,借故据为己有,并改名为“舒家祠堂”。民国20年(1931年)左右,贵州省佛教协会在士绅平刚、向义等支持下,收回黔明寺,恢复旧名。民国22年(1933年)广妙法师为该寺住持。
黔明寺广妙法师对佛学造诣甚深,在他住持期间(1933年----1946年)黔明寺香火日盛,并增修了殿宇,当时曾举办过两次大型传戒法会,盛况空前,遂逐渐成为贵阳市佛教活动的重要场所。1943年,95岁的禅宗大德虚云法师曾在此小住,很多知名人士从其皈依。1945年,西藏圣露**也在黔明寺传经,并为佛门弟子灌顶。1944年,由福善和尚主编的研究佛教的《海湖音》月刊曾迁此出版发行两期,抗战胜利后迁回上海玉佛寺。
1932年,广妙在栖霞寺住持届满,舒氏二贞女迎养于家祠。后因增修禅房,从地下掘出清乾隆三十六年重修黔明寺碑记三块,广妙据此诉请地方法院受理舒某私占黔明寺一案,得贵阳名人平刚、向义等支持,舒氏始将寺宇退还,恢复黔明寺名。广妙任住持,多方募化,增建弥陀殿,成为举行佛教仪式的主要殿堂,内供丈六阿弥陀佛像;新建藏经楼,藏有宋版影印《碛砂藏》一部共593册,《频伽藏》一部共414册。弥陀殿后为地藏殿。其他如方丈室、客堂、僧寮均修建齐全。广妙曾开期传戒二次。
1946年广妙圆寂后,续宽继任住持,先后开期传授具足戒、沙弥戒各一次,本市及外县僧尼来此求戒者甚众。每逢佛教重大节日或农历朔望,黔明寺都对信众举行受三皈依仪式,每次数十人或数百人。重大节日如释迦牟尼诞辰及每年三次观音会,参加活动的四众弟子约数千人。
黔明寺解放后,黔明寺因年久失修,破败不堪。“文化大革命”中又遭严重破坏,佛像被毁,经籍被焚,僧众离散。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宗教政策得到落实。1983年起,省、市人民政府拨款近100万元修复大雄宝殿、大悲阁、藏经楼、客堂、斋堂、僧寮、办公楼、山门等,佛门四众弟子乐捐净资于大雄宝殿内重塑释迦牟尼坐像,高2.3米,旁立阿难、迦叶;后墙左右分塑普贤、文殊坐像,两侧有十八罗汉像,庄严肃穆。殿后大悲阁内,重塑千手观音像,高2.85米,仪态慈祥,善才、龙女侍立两旁。阁侧建有客堂、僧寮、香厨。新建三层藏经楼,飞檐翘角,雄伟壮丽。藏有《中华大藏经》、《敦煌大藏经》各一部,另有《房山石经》、台湾《大正大藏经》及其他佛经约千余册。下层为玉佛殿,供由缅甸请来的玉佛一尊,高约1.5米。为满足佛教徒宗教生活需要,附设法物流通处,寺内厨房供应素菜、茶点,便利游客。寺内常住僧十余人。1992年农历十月十五日(佛吉祥日),举行玉佛开光暨方丈宗满法师升座典礼。
黔明寺综合改造工程
改造后的黔明寺黔明寺始建于明末,位于贵阳市阳明路段,为典型的山地寺庙,距今已有400余年历史,原有建筑面积1100平米,是我省重要的佛教寺院,也是国务院公布的全国第一批重点寺庙之一,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为配合南明河城市景观改造工程,提高城市文化品位,经贵阳市委、市政府决定,今年2月黔明寺综合改造工程正式开工。工程内容包括:维修大雄宝殿、大悲阁、藏经楼等;新建法堂、偏殿、钟鼓楼,修建全石雕艺术景观围墙以及相应的排水、排污、绿化等配套工程。
1981年,黔明寺被列为贵阳市首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83年改为贵州省文物保护单位,同年被国务院宗教事务局列为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对外开放。十余年来,黔明寺接待了美国、英国、德国、奥地利、丹麦、加拿大、庐森堡等国外宾和港、澳、台同胞数千人,并曾多次为港、澳、台同胞举行经忏佛事。
黔明寺著名方丈有行之、广妙法师。现任方丈宗满法师。1923年生,广东新会人,兼任贵阳市政协委员,市人在代表,中国佛教协会理事,贵州省佛教协会副会长,贵阳市佛教协会会长。现任监院妙乐法师,1962年生,贵州修文人,兼任贵州省佛教协会理事,南明工区政协委员。
【联系方式】
地址:贵州省贵阳市阳明路
邮编:55000电话:0851-5816732
天台山伍龙寺—平坝县—贵州寺院
平坝天台山史称“黔南第一山”风景
伍龙寺被古建筑专家们称为“古寺庙建筑奇迹”
平坝天台山位于安顺以东27公里的平坝县天龙镇,史称“黔南第一山”,系贵州西线旅游重要景点之一。该山一峰独秀,直刺青天,树茂藤缠,郁郁葱葱。天台山东、南、西三面为绝壁,唯北面有石阶可登,茂林修竹,古树奇石,并有历代名人碑石题刻多处,大树浓荫,古刹殿宇隐于其间。
天台山建筑布局谨严,设计巧妙,上下层叠,错落有致。在不大的山巅上,建有各种楼台亭阁,厅堂殿宇四五十间。主要建筑有两道庙门,两进天井、朝门、正殿、两庑配殿、三层重檐大殿、钟楼、藏经阁;还有山门、大小中、天街、吟风亭、休息厅、牌坊等。建筑依山帖壁,结构曲折。有的建筑伸出岩沿,荡于轻风间,有如鹫岭的高骞,蜃楼的飞架。
山中历代摩崖甚多,在专供游人题咏的天街石壁上有王奉浩书刻“天台”两个大字。大殿左侧有“名山覆武”摩崖,风雨剥蚀严重。寺院大门有一对联“云从天出天然奇峰天生就;月照台前台中胜景台上观。”“天台”二字三次巧嵌联中。门额上有“八仙过海”石雕,刀法娴熟,技艺精巧,人物栩栩如生。正殿前廊柱下,有一对石狮柱础,狮首仰天长啸,形象生动。
山巅一寺称伍龙寺,建于明万历18年,历经崇祯、清代及民国多次增修扩建至臻于完善,是一组奇巧壮观的古建筑群。其建筑因形就势,设计独具匠心,规模宏伟,造型奇特,被古建筑专家们称之为“古寺庙建筑奇迹”,是中国建筑史上一支奇葩。伍龙寺为佛道合一的古寺,寺内存有吴山桂南行时留下的佩剑、朝笏、朝服等遗物,天台山是集古建筑、艺术、历史文化、原始生态于一体的旅游胜地。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伍龙寺由山门、大佛殿、两厢、倒座、玉皇阁、经堂、祖师殿等组成。寺前设四道山门。第一道为石砌衡门,建于清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门额镌“黔南第一山”。第二道为石砌牌楼门,建于清光绪年间(1875-1908年),劵洞门上的竖匾刻“天台山”三字,其下刻横批“天中之天”,落款“大清光绪拾”,字迹尚可辨认。第三道亦为劵洞门,门洞深,与山石连为一体,建于民国25年(1936年),门楣上有“八仙”浮雕,其下刻楷书“印中禅院”四字。门旁的石刻对联上联为:“云从天出天然石峰天生就。”下联:“月照台前台中胜景台上观。”石壁上并嵌有记事碑及诗碑各一方。第四道是伍龙寺的正门,劵洞门上刻“清净禅院”四字,建于民国9年(1920年)。
伍龙寺的殿堂、房舍,都因地形地势,灵活布置,但大佛殿、两厢及倒座等四幢建筑,仍按中轴线对称排列,形成委以的一组四合院。大佛殿面阔三间10.29米、进深8.42米,单檐悬山顶,前带廊,上覆青筒瓦。明间前檐柱立于狮形柱基础上。前廊顶部装鹤颈轩,轩梁下的柁墩两面均为“二十四孝”故事浮雕。
玉皇阁在大佛殿后,原为单檐悬山顶殿堂,建于明崇祯十年(1637年),后改为二层三檐歇山顶阁楼。面阔三间8.1米、进深5.78米。阁前为一小天井,并有一石板镶砌的放生池。玉皇阁右侧为经堂,建于清乾隆年间(1736~1795年),面阔五间12.9米、进深8.63米,上盖薄石板。其后为建于悬崖上的仓房,单檐硬山顶,二层,底层低于地面,二层于地面平,前带廊,面阔三间8.45米、进深4.14米,屋面盖薄石板,建于道光六年(1826年)。玉皇阁左侧台地上为祖师殿,建造年代与玉皇阁同,亦为明崇祯间遗存。后为了与玉皇阁二楼相连,左右各增加一间,通面阔增至12.44米,由于受地形限制,后檐柱不在一条线上,构架也不太规整。祖师殿前为一平台,是全寺最高点,其前沿有一影壁,左侧设望柱栏板,并筑有石板路与大殿前廊相通。
伍龙寺周围都有厚石板横切的高墙,这些墙既是院墙,也是殿堂、房舍的围护墙,在外观上,山崖与围墙浑然一体,形如城堡,为该寺建筑的一大特点。
据传天台山祖师吴凤和尚系吴三桂之叔父。明末清初,吴三桂去云南途中路过平坝,曾在天台山小住。当时,吴三桂将佩身宝剑和官服各一件,赠给寺僧以作纪念。今宝剑、官服尚存。山上石雕楹联多对、历代游人络绎不绝,被称为“黔南第一山”。天台山已被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同时,山上的地戏博物馆也向游人开放。(小路)
黔明古寺—贵阳—贵州寺院
发布时间:2013年12月02日 来源: 作者: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黔明寺位于南明河畔、阳明路。始建于明末,重建于清乾隆年间。后人在扩建寺宇时曾掘出镌于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的重修黔明寺碑记。咸同年间,黔明寺被士绅舒竹平及子舒华楼占有,改名为“舒家祠堂”。民国21年(1932年),广妙法师移驻于此,藏经日丰,皈依者众,成为重要丛林。由福善和尚主编、以研究佛教为宗旨的《海潮音》杂志在黔明寺出版两期。西藏圣露**曾到黔明寺传法。贵州省佛学会一度设于黔明寺内。
黔明寺坐北朝南,现存山门、影壁、大雄宝殿、观音阁、藏经楼及客堂、斋堂等建筑,占地3000多平方米。主体建筑之一的大雄宝殿为三开间单檐歇山琉璃顶,内供释迦等塑像,外墙张贴《佛祖故事》连环画。大雄宝殿后方为三重檐八角攒尖琉璃顶观音阁,阁前“大悲阁”黑漆金匾为著名书法家、时任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生前所书,“誓愿宏深处处现身说法;慈悲广大时时救苦寻声”楹联为著名书法家、时任贵州省博物馆名誉馆长陈恒安生前所书。观音阁前左右两厢分别为面阔三间、上下两层之客堂和斋堂。斋堂前檐悬挂巨型木鱼,长2米许。观音阁后方为三重檐歇山琉璃顶藏经楼,楼内庋藏佛教典籍和若干书画精品,具有重要文物价值。黔明寺的一大特点是将弥勒和韦驮分别塑于影壁正、背面。弥勒作笑口常开大肚状,两侧配以“大肚能容天下事;开口笑劝世间人”对联。弥勒原为菩萨,从佛受记,将继承释迦佛位,为未来佛。黔明寺中所奉弥勒为五代契比和尚形象,人谓其弥勒之化身。契比又号长汀子,五代后梁明州奉化(今属浙江)人,常以杖头挑背布袋入市乞讨,人称“布袋和尚”。影壁背面的韦驮塑像身着武将服,手持金刚杵,两书有对联:“直对慈颜崇法化;横挥宝杵振禅宗。”韦驮在佛教中被视为护法天神,居四天王三十二神将之首。
黔明寺自创建以来,中经咸同起义、抗日战争等重大历史事件,曾由寺庙变成祠堂,又由祠堂回归寺庙,并从普通佛寺一度变成研究场所,诚为非同寻常的宗教建筑。2006年国庆期间,黔明寺历经近一年的修复后,正式对外重新开放。修复前的黔明寺,地域狭小,占地面积不足2000平方米,一到大型会期、节日,消防和安全隐患十分突出。修复后的黔明寺占地面积达3210平方米,新建了寮房、偏殿、法堂、钟鼓楼、石山门,整个寺院布局合理,错落有致。图为修复后影壁正面的弥勒像。
白云寺—遵义—贵州寺院
发布时间:2013年11月29日 来源: 作者: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白云寺
白云寺位于贵州省遵义市中心,地理位置极佳,一年四季游览朝拜者络绎不绝。该寺是遵义城内第二座较大的的佛教寺院,是贵州省最早对外开放的寺院之一,是黔北对外开放的第一座寺院。白云寺初名“蚕神庙”,至今已有两百年的历史。据《遵义市地名志》记载:蚕神庙始始建于清代嘉庆年间(1796年左右),原祀皇帝之妻、养蚕始祖螺祖。
清道光绪十八年(1838年)编纂的《道导府志》云:蚕神庙在城外凤朝关侧,中祀先蚕。旁及陈公祠,祀知府陈玉。”据宦懋庸刻《遵义蚕神陈公祠碑》云:“公得代已去,民被泽者,去送绝声,犹言报薄,乃即自田之宇建祀西陵氏,而公之像俨然在焉。”陈玉任播州知府是清乾隆三年春至七年冬(1738-1743年),而建蚕神庙是1796的,比他离任要晚五十三年,很显然遵义人有意把蚕神与陈玉紧密地联系起来。建蚕神庙之初,庙内同时供有西陵嫘祖陈玉及其夫人之像。庙址是以当年陈玉推厂丝织的试验场改建的。至道光十八年(1839年),即陈玉去任九十六年后,清延下诏把陈玉列为名宦建祠供祀。故在蚕神庙旁(即今天的酒博物馆处)专建陈公祠,占地171平方米,供奉陈氏像。而蚕庙仍供奉西陵嫘祖和陈氏夫人像。咸丰十六年(1864年),香敏,香永二尼师自四川峨眉山学佛归来,改蚕神庙为白云寺。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得以落实。在遵义市政府的关怀下,白云寺被列为全省尼众重点开放寺院之一。
1993年至1996年对寺内原来不规范的殿宇佛像全部撤除,在原来的寺址上重新营造。经过三年的艰辛努力,一组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仿古建筑屹立在市中心,总面积898平方米,建筑面积488平方米。现除有宏伟的大雄宝殿之外,还有观音殿、韦驮殿、三圣殿、玉佛殿等。这些大殿均是现代化建筑,宽敞明亮,为佛教徒提供很好的活动场所。各种佛像全部重新塑过,并穿金涂彩,威严壮观。
平坝万华禅院—平坝—贵州寺院
发布时间:2013年11月29日 来源: 作者: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万华禅院
万华禅院位于贵州省平坝县境内的高峰山上。高峰山是西南旅游胜地,奇峰耸立,怪石嵯峨。中央峰高约1000米,自北面登上山腰,进入一个小山口,中间有一块五亩大上的盆地,万华禅院便坐落其中。禅院周围群峰环绕,左边山岭突起三峰,为面壁峰、玉异峰、宝塔峰、右边山岭也有三峰,为福寿峰、天门峰、莲花峰。此地层峦叠翠,古木参天,景致十分优美。其中有号称“高峰八景”的“独印把关”、“乌鸦早朝”、“平地烟霞”、“怪石蟋龙”、“玉屏夹道”、“罗汉撞钟”、“南天门”、“金满斗”等。另有明初建文皇帝“西来面壁”石刻遗迹。明朝旅行家徐霞客登临游览后,曾于他的《游记》中赞叹此处“得天独厚”。
高峰山作为佛教弘法道场,始于元末明初。据寺中碑石记载:高邮秀峰禅师,云游贵州,见此山毓秀钟灵,实为佛门宝地,遂驻锡于此。经多方募化,陆续建成一座五楹两厢的禅院。秀峰和尚请经传法,一时间信士云集,香火旺盛。永乐四年(1406年)秀峰之后,其大弟子本体接任住持,高立法幢,大开戒坛,盛况不亚于其师在世之时。
明建文四年(1402年),燕王朱棣起兵攻入南京,篡夺帝位,建文帝化装成和尚逃出皇宫,此后一直浪迹于西南各地。永乐十七年(1420年)至高峰山,拜晤本体和尚,语甚相契。本体为其建禅台于现今题有“西来面壁”四字的悬崖之下。据传这四字即为建文帝怕书,山门外原有二人合抱的两株银杏(已毁于“文革)亦为其亲植。建文帝写有许多诗词,并著有《从亡传》一部。乾隆年间安顺进士陈凤仪来游此山,瞻仰古禅台遗址,留诗一首:“金川门启帝阁空,天下云游寄梵丛。迹困缁流防病虎,山藏古寺卧潜龙。不堪回首六宫火,最是伤心十族忠。怪得文皇无觅处,托词犹说访三丰。”
本体圆寂后,其徒觉顺住持,觉顺圆寂后由昌照住持。至成化年间(1466-1478年),万华禅院始衰。
清顺治七年(1650年),川东双桂堂自然和尚来贵州,亲睹高峰天然胜景及建文遗迹,发心修复古寺。经十方信众鼎力支持,数年间禅院落成,开堂传戒,皈依弟子千余。迨至雍乾时期,每年收入逾千石,常住百余僧,可谓盛况空前。
咸丰年间,因太平天国战乱,禅院落遭火梵,百栋殿宇变成瓦砾。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贵阳了尘和尚应知县赵文炜之请,约集空月、原知二僧重振禅院,几年之后,万华禅院已初具规模。主要建筑有山门、接引殿、金刚楼、大雄宝殿、法堂、玉佛阁、韦驮殿、灵官堂、半山亭及两厢僧房,共46间,均为砖木结构,建筑宏伟,布局谨严,飞檐危阁,十分壮观。寺内供奉佛像四十余尊,另珍藏由日本所请《大藏经》一部,了尘大师精研佛理,尤擅诗词,在当时文坛颇负盛名,有《了尘文集》十本留世。
宣统元年(1909年)万华寺禅院成为十方丛林,始接纳大德。民国八年(1919年)广妙法师任禅院住持,新建藏经楼及僧舍。民国二十年(1931年)贵州省佛教会会长平刚法师推荐寺内慧海、道慧、寒竹、印法、明照等八人入“重庆汉藏教理院”学习,使僧众佛理水平得以提高。
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持省、定安两位高僧将丛林改为委员制,成立“贵州高峰佛学院”,邀请贵阳各寺院高僧、居士及寺内僧众举行会议,组织董事会,推举平刚为董事长,定安老和尚为副董事长,恭请中国佛教会会长。太虚任命刚从佛学院毕业的慧海法师来黔主持院务。慧海、印顺、玄哲几位法师分别任课。至1946年,川、滇、黔三省青年学僧来此就学者达五十余人。
1949年后,梵清、明轩两位和尚任住持,率十余僧众,自耕自食,农禅兼修。“文化大革命”期间,殿宇佛像被毁,僧众遭遗散。
1992年当地政府计划恢复万华禅院,礼请觉锐和尚前来主持寺务。此进的万华禅院,仅余僧人墓塔数十座,到外是断壁残垣,荆棘荒榛。觉锐法师民愿重建禅院,光复旧貌。在他的奔走宣传之下,四众弟子及有关部门慷慨解囊,大力襄助,首先修筑上山公路和祖师塔。觉锐法师不辞辛苦,每天参加劳动,指挥工程进度,监督施工质量。1995年,拟定了建设高峰山及万华禅院的十年规划。三年之内,接连建起了围墙、接引殿、大雄宝殿、法堂、藏经楼、闭关室及前后二院的两厢僧舍,新建17米高的地藏塔。左右两山的银崖峭壁上分别雕出六米高的石佛及“西方极乐世界”、“南无阿弥陀佛”等崖刻。此外,在山上还遍植杉树,绿化环境,点衬寺宇。如今的万华禅院已经面貌一新,殿阁巍峨,风景秀丽,不仅是贵州佛教活动的重要场所,也成为大坝附近的一大旅游胜地。
寺内现有墓塔24座,碑刻5块,另珍藏佛经6部,舍利数十粒。
安顺清泰庵—安顺—贵州寺院
发布时间:2013年11月29日 来源: 作者: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清泰庵
清泰庵位于贵州省安顺市境内,始建于1526年,是一座享有盛名的古寺。该寺所在地风景秀丽,环境幽雅,实为佛门弟子清修的胜地。前人曾有诗描绘该寺曰:“弯弯曲径倒地颠,清泰庵前景物新。一树石榴成紫禁,满园包榖带红缨。门前黄犬常招客,河内青蛙乱打更。偶像瞧见月初上,斋之豆腐不胜情。”
清泰庵建寺以来一直有高僧大德主持寺务,筹建殿宇,弘法利生。开山第一代住持马度为明代嘉靖年间人,嘉靖后由信慧和尚住持,道光年间由太慧和尚、广德和尚住持,民国年间由映西生和净光任住持,1949年后由比丘尼昌全住持。现任住持隆惠法师,贵州省大方县人,1983年出家,师从昌全法师,兼任省佛教协会常务理事,西秀区佛教协会会长、西秀区第二界政协委员。该寺历代僧人多有文才,道光年间,有擅长书法、绘画、雕刻的广德和尚,光绪、宣统年间有吟诗作画的虚轩、海月和尚。“文化大革命”中,在极“左”思潮冲击下,寺庙被占用或拆毁,部分建筑荡然无存,经书、法器、佛像及文物古迹被严重损坏。1978年,中国共产党十一界三中全会后,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得到全面贯彻落实。在当地政府的关怀下,加上善男信女们纷纷踊跃捐款捐物,清泰庵重新开放。
近几年来,清泰庵发展迅速,修葺一新,占地一千六百五十平方米,常住达二十多人。现有山门一座、观音殿一幢、客堂一幢,五观堂一幢、弥勒阁一座、接引殿一幢、玉佛殿一幢、大雄宝殿一幢、藏经楼一幢、僧僚房三幢。庵内原有文物甚多,血书《华严经》一部(“文化大革命”中已遗失),清末名士何威凤字画一套(存于省博物馆内),石头刻砌山门一座,《金刚经》碑刻10块,记载该寺历史的石碑一通,五百余年古银杏树一株。
在党和政府领导下,在安顺市民宗局的关怀下,在省、区佛教协会的指导下,通过全体僧职员工的努力,清泰庵在深入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道德建设教育,加强自身建设,提高寺院管理水平,弘扬佛教文化,培养僧才,促进对外交往,参与慈善和社会公益事业,做了许多有目共睹的贡献,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铜仁护国禅寺—印江自治县—贵州寺院
发布时间:2013年11月29日 来源: 作者: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护国禅寺
护国禅寺位于梵净山西麓的印江自治县永义乡大园址村。地势高旷开阔、背靠象鼻山,左右有大小狮子岩拱护,有双狮拜象之称,正面极目远眺,群山起伏绵延数百里,四周绿荫掩映,古木丛林,郁郁葱葱,护国禅寺始建于宋建炎三年(1126 年),是明代梵净山四大皇庵之一。
护国禅寺历史悠久,其始建年代有待进一步考证。2002年底2003年初,在护国寺原址施工中出土了一大批万历三年(1575)的寺庙文物,如药师佛的宫毗罗等12药叉神将、古碑、莲座等,多数为绿砂石,神将造型生动,工艺独特,栩栩如生,十分珍贵,其中一尊石佛造像背面刻有“万历三年”字样。同年代的梵净山金顶石壁“院道摩崖”有“委系古迹名山”,印江知县雷学皋招募善人“起竖庵殿”等记载,这些出土文物和碑刻证实了430年以前修复梵净山时的盛况,可见梵净山护国寺在当时就已达到相当的规模。
护国禅寺原有建筑占地达48亩之多,有殿堂三进:前为玉皇殿五间,两侧配殿各两间;中进为正殿七间,侧各三间禅房,中为天井,两侧各有厢房五间,对厅五间,是朝山时香客宿息处;后进为观音殿,两侧耳房分别为厨房和库房。整个寺庙群均为木结构,建筑精美,画栋雕梁,具有典型的南方民族建筑风格。寺内佛像伟岸庄严,雕塑精细,造型逼真,流金溢彩。这为梵净山佛教文化的研究提供了可资可证的坚实材料。
护国寺历代都有高僧住锡。仅万历后至清末有名有姓的僧侣数以百计。其中高僧大德有妙玄、彻空圆通、德悉明慧、宝山真贵、明然如泰、见空性晓、海阔慧惺、普观、普汪、寂受、照琛、照齐、性印、信才、隆参、懋生等。特别是妙玄、明然、海阔、隆参、信才等高僧对梵净山佛教文化的振兴,庙宇的修建,道路的修筑,功德无量。他们的德行修业、举止风范为后人所敬仰。
护国禅寺由于地处特殊的地理位置,迭经战乱匪患,几度毁建。有资料可稽的就有五、六次。清光绪七年,清政府移松桃协练军都司衙门于该寺旁,称“护国营署”,总揽八汛军务,保护庙宇和朝山香客。
1998年9月1日举行修复护国禅寺奠基典礼。经过五年多的努力,寺院已初具规模。2004年9月23日中国梵净山佛文化研讨会暨大雄宝殿佛像开光典在此隆重举行、中国佛协副会长兼秘书长学诚法师、《法音》编辑王小明、国家宗教局副局长齐晓飞、河南开封大相国寺方丈心广法师等大德高僧、居士及各级领导、专家学者莅临。释学诚法师在讲话中指出2005年5月1日-5月15日,中国梵净山护国禅寺庙会系列活动在这里举行,CCTV-7 “乡村大世界”《印江印象》举行了大型文艺活动。
2005年4月6日,第十一世**额尔德尼·石岗吉杰布之母--慕名前往梵净山护国禅寺,用藏文题写了“吉祥如意”条幅,以藏族的最高礼仪向大雄宝殿的三尊主佛敬献了哈达。
护国禅寺现任住持是释佛友方丈,他是铜仁地区佛教协会会长、印江自治县政协委员、县佛协名誉会长。释法皈任监院,地区佛教会副会长,印江自治县佛协副会长。
第三篇:贵州凯里经济开发区情况简介
贵州凯里经济开发区情况简介
贵州凯里经济开发区是1999年经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准,于2000年7月正式挂牌成立的省级经济开发区,是国家七部委审核批准的黔东南州第一个省级开发区。
凯里经济开发区位于贵州省东南部、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州府所在地凯里市的西部,距贵阳市146公里,距凯里市12公里,位于凯里市鸭塘镇和麻江县下司镇之间,全区辖8个村、1个社区,总规划面积65.43平方公里,现有人口3万人。沪昆高速铁路客运专线、湘黔铁路、凯麻高速公路。便捷的交通优势,以凯里、贵阳、都匀形成的黄金三角区的中心位臵。
一、经济与社会发展现状
凯里经济开发区创建以来,围绕工业化、城市化目标,大力实施“工业强区、城乡一体化、开放带动”三大战略,全方位抓开放招商,全身心抓开发建设,全过程抓优化环境,经济社会建设取得了丰硕成果,成为黔东南州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增长极,支撑起大凯里城市框架。
建区11年来,基础设施建设日新月异,开发区实现了快速扩张。共完成凯开大道、开司大道、开元大道、中昊大道等11条城市主次干道,总长度为29公里,总投资6.22亿元。正在建设高新路北路、翁义路、红岩路等7条城市主次干道,总长6.73公里,预计于2012年1月底前全面完工,区内道路交通网络骨架已基本形成。已建成日供水2万吨的企业供水工程和日供水1.2万吨的自来水工程,自来水管网已形成3.2万吨的日供水能力,能满足开发区工业生产和城市居民生活需要。建成了110KV变电站、220千伏变电站各一座,区域供电能力达52万千伏安。广播电视、信息通信、互联网络覆盖全区。高校、基础教育、医疗、酒店、商务等社会服务设施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城市燃气管道已经铺设完 毕。中心城区建成面积达到6平方公里。城市管理实现了基础设施建设到哪里,管理就跟踪到哪里的目标,每天保持绿化、净化、亮化、美化,城市面貌焕然一新。
凯里经济开发区在11年来的开发建设中,紧紧围绕推进开发开放,积极探索具有自身特色的发展道路。尤其是近几年来,明确了“招商强区、资本富区、三产活区、环境兴区、和谐安区、科学管区”的工作思路和把开发区建设成大凯里现代化新城区的战略目标,大胆实践创新,使全区经济社会迈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园区建设初具规模。目前已入驻企业247户,注册资本11.42亿元,其中工业生产企业78户,规模以上企业6户,涵盖冶金、电子、食品、机械制造、医药、化工、建材、物流等多个行业,装备制造、电子科技、食品医药等逐步形成为主导产业,园区正逐渐呈现出产业集聚发展、特色日益凸显的发展态势。
二、总体规划科学合理
在黔东南州城市经济定位中,凯里经济开发区是实施“三城互动”、拓展大凯里城市的重要一极,也是黔东南现代工业的聚集区。黔东南州委、州政府明确提出要把凯里经济开发区建成为全州对外开放和体制机制创新的窗口,招商引资和项目聚集的平台,按照规划先行的原则和“科学规划、集中布局、集约发展”的思路,融凯里主城区发展战略和麻江县城镇发展规划于一体,按照建设大凯里城市的功能定位,坚持高起点、高标准、富规划的要求,对城市及功能区精心规划,功能区布局有中央商住区、电子产业园区及服务外包区、教育科研区、装备制造业区、食品药品产业园区、行政商务功能区、清水江休闲旅游区、开发区核心区、无水港区、休闲和创意文化园区、旅游和总部后勤基地等11个功能版块。工业园区布局为6个功能分区,即高新技术电子产业园区、医药工业园区、材料工业园区、轻工业园区、食品工业园区和综合工业园区。2009年来,我区先后编制了《贵州凯里经济开发区控制性详细规划》、《黔东南民族药业产业园区规划》。同时在根据《凯里麻江城市总体规划》编制了160平方公里的扩区规划方案。在此基础上完成了将凯里经济开发区建设成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10.62平方公里调位规划并经省商务厅批复实施。以沪昆铁路客运专线凯里南站为中心的10平方公里的中央商务区修建性详细规划编制工作也接近完成。
目前,凯里经济开发区按照黔东南州人民政府在加快凯里经济开发区发展座谈会上提出的要求,进一步把城市具体划分为12个功能区,即商业商务中心区、开发区核心区、装备制造业区、电子信息及服务外包区、综合服务功能区、教育产业园区、下司文化风情区、休闲和创意文化园区、旅游和总部后勤基地、民族药业园区、滨江休闲区、无水港区。通过这12个功能区的规划建设,努力把凯里经济开发区建设成为高新产业聚集区、现代物流区、高素质人才集聚区、高品位宜居区和旅游休闲度假区。凯里经济开发区城市规划设计功能完善,层次清晰,特色鲜明。
三、投资兴业的有利条件
作为贵州、凯里快速成长的生态工业新城和培育新兴产业的重要平台,在推进开发开放与合作中,凯里经济开发区为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创造了很多有利条件,形成了六个方面的比较优势。
一是政策优势特殊。凯里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地区、民族自治地方改革开放实验区和政策创新先行先试试验区,在开发建设和区域经济发展中具有明显的多维政策空间优势。黔东南州委、州政府明确凯里经济开发区享受州级人民政府管理权限,与凯里市同等享受《关于支持凯里市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见》的各项政策措施,采取授权、委托等方式赋予协调执法权、扎口管理权及各种审批管理权等权限,在项目、用地、人事、财政等方面给予优先安排,全力扶持。随着国家深入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西部广袤的市场配合国家的政策倾斜,凯里经济开发区必将创造出无数的发展机会和财富机遇。同时,贵州黔中经济区被列入国家“十二五”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凯里经济开发区作为这个经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必将享受更加特殊的金融、投资、土地、税收等政策,必将催生各种产业的大发展、大繁荣、大跨越。
二是区位优势明显。凯里经济开发区处于黔湘桂三省区交汇处,是我国中部地区与西部地区的结合部,国家“五纵七横”之一的上海至瑞丽高速公路、凯麻高速公路、沪昆高铁客运专线、湘黔铁路复线、320国道以及清水江穿境而过,经高速公路到贵阳机场仅148公里,距拟修建的贵州黄平机场50公里,距贵广高铁、厦蓉高速公路匝道口30公里,沪昆高铁客运专线凯里南站设臵在凯里经济开发区,清水江航运直通洞庭湖进入长江。形成了以公路为主,以铁路和航空为辅的立体交通网络,加上随着余庆——黄平——凯里——羊甲高速公路的实施,凯里经济开发区将成为全国东中部进入西南地区的前沿阵地,也是贵州乃至西南地区南下东进的门户,区位优势明显。
三是自然资源丰富。黔东南是我国28个重点林区之一和贵州省的“森林之州”。森林资源丰富,生物资源种类繁多,药用植物和野生动物种类多达3000余种,盛产太子参、茯苓、何首乌等多种名贵药材,是中国杉树、松树、油茶的重要产地,堪称野生动植物资源天然宝库和生物科研基因库。黔东南州拥有丰富的重晶石、汞、铁、锰、硅和石灰岩等矿产资源,硅石中的二氧化硅含量高达98%,名列西南之冠,重晶石保有储量占全国的60%以上。黔东南州还是贵州重要的商品粮、优质牛羊、畜禽、生猪、油茶、茶叶等生产基地。凯里经济开发区依托丰富的农产品、矿产品,为客商投资特色食品、生物制药产业、新型材料工业、矿产品精深 加工业等,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四是旅游资源独特。凯里山青水秀,景色迷人,少数民族风情浓郁,被誉为“苗岭明珠”。民族传统节日众多,民族民间文化丰富多彩,素有“百节之乡”的美称,爬坡节、芦笙节、斗牛节、吃新节、苗年等盛大的民族节日都包含着美丽的神话和传说。凯里以其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古朴浓郁的民族风情和丰富独特的民族文化,被列为世界十大“返璞归真,重返大自然”的旅游胜地之一,被确立为贵州东线旅游中心。境内有雄伟的“黔阳第一山”香炉山,景致奇特的渔洞溶洞,回归自然的平良古峡,风情别致的镰刀湾风光,古朴浓郁的民族风情,风格独特的苗族吊脚楼,中国激流回基地,以及堪称民族工艺一绝的挑花、刺绣、织锦、蜡染、银饰、铜鼓农民画等,无不闪烁着东方文化的光彩。具有民族特色的苗族飞歌、芦笙金曲、斗牛、斗鸟场面,使成千上万的中外游客流连忘返,赞不绝口。旅游产业开发前景十分广阔。
五是土地资源充足。凯里经济开发区总规划面积65.43平方公里,其中工业园区面积占三分之一,工业规划用地大部分是丘陵、山地和耕地,综合利用条件好。目前,凯里经济开发区紧紧围绕打造“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新目标,实施了扩区调位,2011年9月,贵州省人民政府行文将原批准的凯里经济开发区调整至麻江县下司镇东侧片区,明确了四至范围。划定10.62平方公里的区域作为十二五时期发展申报国家级技术开发区的核心区域,为投资者提供充足的工业用地。我区每年收储土地4000余亩,通过招投标出让给投资商兴办企业,减少土地征用的繁锁环节。
六是人力资源充裕。黔东南拥有劳动力200多万人,其中富余劳动力40余万人。凯里经济开发区汇集了凯里学院、黔东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等大中专院校。黔东南州各类职业技术学校和培训机构每年培养学生1万余人,每年可为企业 的发展输送和提供稳定的技术管理人才和熟练技工,满足入区企业的用工需求。
四、“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
凯里经济开发区在近年来的开发建设中,积极探索出了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发展道路,目前已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机遇期。作为西部大开发地区、民族自治地方改革开放实验区和政策创新先行先试试验区的前沿阵地以及黔东南开发建设的核心区域,凯里经济开发区正面临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跨越的重大机遇,已全面启动二次创业的发展历程,呈现出全面提速发展的良好势头。
抢抓新机遇,发挥新优势。为了谋求更好更快发展,凯里经济开发区进一步深化区情认识,立足黔东南和贵州,面向全国,放眼世界。在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提出了“规划五年,突破三年”,促进经济快速发展,经济结构趋于优化,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显著提高的发展思路。紧紧围绕“打造凯麻新城区主体、城乡一体化示范区、改革创新先行先试的试验区”的新定位。提出了计划用5至10年时间建成年工业总产值实现1000亿元、“十二五”期末年工业总产值突破500亿元的省级一类经济开发区,建成为综合经济实力位列全省前茅的省级开发区,“十二五”期末争取列入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三个发展目标”,到“十二五”期末,努力建成城市扩区规划总用地面积达160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达25平方公里,城镇化率达99%,人口达15万人的现代化工业新城。
目前,凯里经济开发区正以“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为主基调,在“工业强区、城乡一体化、开放带动”三大战略的指导下,围绕城市定位和发展目标,狠抓招商引资,改善投资环境,建立完善了一站式服务、全程代办、限时办结、责任追究等一系列服务机制,制定了土地、税收、权益保护等方面的鼓励外商投资的政策。狠抓政府职能转变 和政府诚信建设,着力营造一切为了发展、一切服从发展、一切服务于发展的良好社会氛围和“亲商”、“安商”、“便商”、“富商”的投资建设环境,不断完善客商发财我发展的政策措施,积极创新为客商服务的体制机制,努力把凯里经济开发区办成黔东南乃至贵州的“经济特区”,使每位在凯里经济开发区投资的客商心情舒畅、生活舒心、兴业发财。
眼下,凯里经济开发区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速,启动实施以滨江大道为重点的50公里路网建设。正在建设白午境内320国道改造、镰刀湾旅游公路、第二工业园区延伸段等3个道路项目,总长度为9.5公里。白午265亩农村住房集中安臵项目建设有序推进,总建筑面积27.6万平方米,可安臵1558户、6000余人。正在建设20万平方米标准厂房。正在开工建设污水处理厂、垃圾填埋场及5000亩削峰填谷、人工造地工程。园区电网改造和迁建基本完成,城市综合承载能力进一步提升。
凯里经济开发区正处于大凯里规划建设120万人口城市的中心区域,被定位为大凯里城市的主体,这为企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平台,是一块正在开发的宝地,是一块充满希望的热土,是一块商机无限的乐园。今后5至10年,是凯里经济开发区发展的黄金时期。在西部大开发向深度拓展和贵州实施“工业强省”、“城镇化带动”战略的历史背景下,现在的凯里经济开发区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加适合投资,凯里经济开发区干部群众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加渴望加快发展。我们诚挚希望与各界人士加强合作,谋求凯里经济开发区新的发展机遇,开创新的发展空间。让我们共同把握凯里经济开发区的无限商机,联手打造新的辉煌,共谱发展双赢的新篇章。
第四篇:贵州修文工业园区简介
贵州修文工业园区简介
贵州修文工业园区位于贵阳北部,修文县扎佐、久长、龙场三个镇的三角地带,交通优越,距贵阳市区35公里,到龙洞堡机场约30分钟车程。210国道、贵遵高速公路、贵毕高等级公路、川黔铁路、待建的渝黔快速铁路、规划的久扎沙一级公路穿境和交汇。
贵州修文工业园区是在贵州修文医药产业园区(贵州修文医药产业园区是经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发改委公告的全省15个省级开发区之一)的基础上,并随着首贵特钢、黔轮胎、贵州百灵、贵州贵酒、贵阳统一等省市重点项目的落户,按照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工业强省战略和构建贵阳至遵义产业带的发展规划,结合修文实际按“一区三园”(一个省级开发区,即贵州修文工业园区。三个工业园,即龙场工业园、扎佐工业园和久长工业园)规划布局的。园区总规划面积约45平方公里。其中,依托在园区内的修文扎佐、久长、久永三个火车货运站,规划了为工业项目和地方资源进出及贵阳北部物流配套服务的扎佐(久长)物流园区。且扎佐物流园区已建成为500万吨的铁路战略装车点,属省级重点项目。
目前,园区建成企业38户,规模以上32户。在建工业项目13个,拟开工工业项目16个,物流项目4个。园区将逐步形成以首贵特钢及上下游产业等为主导的钢铁制造加工产业;以黔轮胎及配套项目等为主导的产业;以贵州百灵、贵州贵酒、贵阳统一、好一多等为主导的医药食品产业;以贵州诺亚精密铸造、龙翔集团机械加工等为主导的精密铸造和机械加工产业;以贵州自立、贵州泽西、贵州鑫益能等为主导的新材料产业;以贵州华飞等为主导的铝资源加工产业;以金久水泥为主导的建材产业等。
2010年,园区完成工业总值33亿元。预计到2013年,园区工业总产值突破300亿元。2015年产值力争达到500亿元。力争建成为全省规模最大、产值最高的工业园区之一。
第五篇:贵州亚泰职业学院简介
贵州亚泰职业学院简介
贵州亚泰职业学院是2001年经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教育部备案,纳入国家计划内全国高校统一招生,贵州省第一所由社会个人全额投资创办的民办高校。学院成立以来,在贵州省委和省政府的关怀下,在省教育厅的领导和指导下,坚持党和政府的社会主义办学方针和政策,建立健全了学院组织机构,实行了董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已经成立了党、政、工、团和行政、教学、科研等内设机构,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大力开展教学、科研和服务社会等工作,完成了历年的学院教育教学工作任务,与省内外大型企业联合积极实践职业教育的教学实训工作,注重对学生的职业技能和敬业精神的培养,为国家和贵州省社会经济事业的发展培育了大批专业技能人才。
目前,学院办学层次为计划内专科学历教育、计划内中等职业学历教育和本科自考助学教育。学生毕业后,由学院颁发国家电子注册的大专文凭、中专文凭或经国家考试合格颁发本科自考文凭。学院目前占地面积320亩,在校生6000人。学院毕业生就业情况良好,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7%以上。学院位于贵阳市花溪区鸿源路8号,毗邻贵州大学和花溪公园。
学院现在册专兼职教师367人,其中具有副高以上职称126人,占34%;双师型教师162人,占45%。学院注重对建筑工程系、经济贸易系、工商管理系、信息工程系、艺术传媒系和公共课部等5系1部的工作,配备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形成独立高效运作的机制。学院专业设置有建筑工程管理、会计与审计、工商企业管理、工商行政管理、计算机通信、应用电子技术、建筑装饰技术、计算机信息管理、计算机网络技术、新闻采编与制作、电子商务、旅游管理、酒店管理、商务管理、市场营销、物业管理、工程造价、投资与理财、软件技术、资产评估与管理、出版与发行、广告设计与制作、工程测量技术、房地产经营与估价、会计电算化和物流管理等26个专业和与国内其他著名高校联合办学的建筑工程、工商企业管理、行政管理学、旅游管理、市场营销、国际贸易、会计、经济学、计算机及应用、电子工程、新闻学、环境艺术设计(室内设计与装潢方向)和艺术设计等13个专科升本套读本科专业。学院建有职业技能培训中心暨国家第一一七职业技能鉴定所,同时建有校内计算机信息服务中心、电子阅览室、硬件实验室、软件实验室、网络实验室、建筑实验室、建材实验室、土建实验室、测量实验室、模型实验室、数字模拟实验室、电子技术实验室、会计实验室、ERP实验室、实景模拟实验室、案例实验室、物流营销实验室
等专业操作实训实验教学基地,与多家省内外企业建立广泛的校外实验实训基地。
学院在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三级党委和政府的关怀下,在省教育厅的领导、指导和扶持下,获批进入贵州省高校大学园区进行新校区建设,根据学院“三五”规划,拟用3至5年时间建成占地面积1560亩,建设用地1000亩,建筑面积450000平方米,规划在校生13000-15000人的新型职业型高等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