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武汉市绿化条例(推荐)
武汉市城市绿化条例
(2013年11月27日武汉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 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通过,2014年1月9日湖北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
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批准)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促进城市绿化事业的发展,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彰显山水园林特色,根据国务院《城市绿化条例》和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本市城市规划区内城市绿化的规划、建设、保护和管理。
法律、法规对森林资源、城市公园、古树名木有规定的,适用其规定。
第三条市、区人民政府(包括开发区、风景区、化工区管委会,下同)应当加强对本辖区内城市绿化工作的领导,将其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安排专项资金用于绿化建设和养护,实行绿化目标责任制,促进绿地率、绿化覆盖率和人均公园绿地面积的协调增长,保障城市绿化均衡发展。
第四条市园林主管部门和市林业主管部门(以下统称市绿化主管部门)按照市人民政府规定的职权范围,负责本市城市绿化工作。
区人民政府确定的绿化主管部门负责本辖区内城市绿化工作。
城管执法部门按照市人民政府规定的职责对损害城市绿化的行为进行查处。其他有关部门按照规定的职责做好城市绿化相关工作。
第五条城市绿化应当遵循因地制宜、合理布局,节约资源、优化植物配置的原则,注重生态保护、休闲游憩、文化传承、科普教育、防灾避险等功能的协调。
第六条市、区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和群众性绿化工作。
单位和个人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履行植树和其他绿化义务,绿化主管部门应当提供指导和服务。
鼓励单位和个人以捐资、劳务等形式认建、认养城市绿地、树木,种植纪念林。认建、认养的单位或者个人可以享有一定期限的绿地、树木冠名权。
第七条绿化主管部门应当采取措施促进城市绿化科学研究,推广绿化建设、养护先进技术以及雨水收集、中水利用等节水、节能技术,保护生物多样性,组织培育、应用本市适宜的植物品种。
绿化主管部门应当组织开展绿化科学知识普及工作,增强社会绿化意识。
第八条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对在城市绿化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予以表彰和奖励。
第二章规划和建设
第九条市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和市园林主管部门应当根据本市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城市绿化发展需要,按照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共同组织编制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报市人民政府批准。
城市总体规划修改后,市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和市园林主管部门应当及时对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进行修改,并按照规定程序报批。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在报市人民政府审批前应当进行公示,并听取专家和公众的意见。
第十条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应当确定城市绿化建设目标、原则、标准和总体布局方案,明确各类绿地的基本控制范围,并对下一层次规划中的绿地配置提出控制指标和布局原则。
市、区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编制年度建设计划,并组织实施。第十一条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应当会同绿化主管部门,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和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要求,在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时对下列区域划定城市绿线并及时公布:
(一)公园绿地、防护绿地、生产绿地;
(二)山体和江河、湖泊、水库蓝线以外的周边生态控制区域;
(三)风景名胜区等对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居民休闲生活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有直接影响的绿地。
第十二条城市绿线划定后,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变更和调整。因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对城市绿地布局进行调整,或者因重大市政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变更或者调整绿线的,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和园林主管部门应当共同编制调整方案,组织听证,并按照法定程序报批。可以采取其他措施避免变更或者调整绿线的,不得变更或者调整。
城市绿线的变更或者调整应当遵循绿地总量平衡的原则,并符合基本生态控制线管理的有关规定。
第十三条有关审批部门不得违反规定批准在城市绿线范围内进行与绿化无关的建设。
利用已建成绿地进行地下空间复合利用和地面防灾避险设施建设的,有关部门在审批项目建设方案时,应当征求绿化主管部门的意见。
第十四条城市绿线范围内不符合规划要求的建筑物、构筑物及其他设施,不得改建和扩建,并应当逐步迁出或者拆除。市绿化主管部门应当会同相关部门和区人民政府制订迁出或者拆除计划,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后依法组织实施。第十五条市绿化主管部门应当根据本地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编制符合本市地域特色的树种规划,确定本市适宜种植的城市绿化树种和植物配置原则。
编制树种规划应当坚持适地适树,优先使用乡土植物,均衡配置乔木、灌木、地被植物和花卉,注重市树、市花的应用,保持植物群落的多样性和合理性。选用外地植物种类的,应当对其适宜性、安全性等进行专项论证并明确相应的技术措施。
市绿化主管部门在编制树种规划时,应当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并组织专家进行论证。第十六条城市绿化建设应当注重生态功能,地形坡度、标高和密实度等应当符合技术标准和规范,城市绿地内的硬铺装应当优先采用透气、透水的环保材料。第十七条编制建设工程项目修建性详细规划或者建筑总平面方案,应当根据控制性详细规划确定配套绿地率,制订绿化配置方案。
第十八条建设工程项目配套绿地率应当达到下列标准:
(一)新区建设的住宅项目不低于百分之三十,其中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规划人口居住区(含小区与组团)不低于1.5平方米、小区(含组团)不低于一平方米、组团不低于0.5平方米;
(二)旧区改建的住宅项目、保障性住房项目不低于百分之二十五,其中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规划人口居住区(含小区与组团)不低于1.05平方米、小区(含组团)不低于0.7平方米、组团不低于0.35平方米;
(三)新建行政办公、文化、教育科研、体育、医疗卫生等项目不低于百分之三十五;
(四)综合交通枢纽项目不低于百分之二十五;
(五)商业商务设施、娱乐康体、公用设施营业网点等商业服务业设施项目和物流仓储项目不低于百分之二十;
(六)城市主干道不低于百分之二十,次干道不低于百分之十五;
(七)新建工业园区不低于百分之二十,园区内各项目的配套绿地率,由工业园区管理机构确定,但一般不高于百分之二十;园区外新建工业项目配套绿地率,按照国家、省和本市有关规定执行;
(八)其他建设工程项目配套绿地率不低于百分之二十五。
建设工程项目按照国家规定需要建设防护绿带的,应当按照规定建设防护绿带。
在历史文化风貌街区和优秀历史建筑保护范围内进行建设活动,不得减少原有的绿地面积。
建设工程项目属于兼容用地性质的,其配套绿地率标准按照所含各类别用地比例的加权平均值确定。
第十九条建设工程项目配套绿地率确因条件限制无法达到规定标准的,经园林主管部门审核并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可以适当降低比例,但不得低于规定标准的百分之七十。建设单位按照所缺配套绿地面积缴纳绿化补偿费,绿化补偿费包括同类地段土地基准地价、征收补偿费用和绿化建设直接费用。
绿化补偿费专项用于绿地的建设和管理。
建设工程项目配套绿地率的核算以及绿化补偿费的收取和使用的具体办法由市人民政府制定。
第二十条建设工程项目审批部门在对公园绿地、防护绿地和道路绿地等城市绿化工程项目进行前期审批时,应当会同园林主管部门依据相关技术标准和规范对设计方案进行审核。
绿化工程设计方案应当包括绿地布局、功能定位、植物配置、项目用地范围内现有树木的处置和保护措施等内容。
第二十一条绿化工程的设计、施工、监理,应当由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承担。
绿化工程应当按照批准的设计方案进行建设。绿化工程开工前,建设单位应当到园林主管部门办理质量监督手续。
绿化工程施工现场应当设立告示牌,注明绿化工程项目相关信息,并采取相应的文明施工、安全生产措施,接受社会监督。
第二十二条建设工程项目配套绿化工程应当与主体工程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同步交付使用;确因季节等原因不能同时完成的,配套绿化工程完成的时间不得迟于主体工程竣工后六个月。
第二十三条绿化工程完工后,建设单位应当组织绿化工程的设计、施工、监理等有关单位进行竣工验收,并将相关资料报送园林主管部门;验收合格的绿化工程,方可交付使用。公园绿地、防护绿地工程和道路绿地、以景观效果为主的其他附属绿地工程的竣工验收,建设单位应当告知园林主管部门参加。
第二十四条建设单位应当如实公示住宅项目配套绿地比例、绿地面积,不得将用地范围外的其他绿地或者临时性绿地作为其配套绿地对外进行虚假宣传。
第二十五条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应当会同绿化主管部门编制绿道建设规划,并按照规定程序报批。
第二十六条鼓励进行屋顶绿化、垂直绿化等多种形式的立体绿化和开放式绿化建设。具体办法由市人民政府制定。
公共服务设施和城市高架道路、轨道交通等市政公用设施适宜进行立体绿化的,应当实施立体绿化。城市道路两侧沿线单位,除有特殊安全需要外,应当实施开放式绿化,市、区人民政府可给予适当补助。
室外停车场具备条件的,应当配植庇荫乔木、绿化带,铺设植草地坪。市园林主管部门应当结合本市地理气候特征,制定立体绿化和开放式绿化的技术规范,编制技术应用手册,对立体绿化和开放式绿化进行指导和服务。
第三章保护和管理
第二十七条市绿化主管部门应当根据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市绿化养护技术规范。
绿化主管部门应当为养护管理责任人提供技术指导和服务,并定期对其养护管理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和考核。
第二十八条绿化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定期开展城市绿化资源调查,建立城市绿化资源档案。
第二十九条政府投资建设的绿地的养护管理由绿化主管部门或者其确定的单位负责。居住区绿地的养护管理由全体业主或者其委托的物业服务企业负责。其他绿地的养护管理,由其权属人负责。
建设工程范围内保留的绿地,在建设期间由建设单位负责养护管理。
绿地养护管理责任不明确或者有争议的,由市绿化主管部门确定养护管理责任人。第三十条绿化工程自竣工验收合格之日起一年内的养护管理,由建设单位负责;建设养护期满后,建设单位应当与养护管理责任人签订养护管理责任移交协议书,并在协议书中载明绿化养护面积、植物品种、数量等。
第三十一条绿地养护管理责任人应当建立绿地养护管理档案,按照绿化养护相关技术标准和规范进行养护,制定防火防灾应急预案;对死亡树木和发生检疫性病虫害的树木,应当在报经绿化主管部门确认后,及时清理并补植更新。第三十二条使用财政性资金实施养护的绿地,养护管理责任人应当通过招标方式确定养护作业单位。
第三十三条绿地养护管理责任人应当根据树木生长情况,按照有关技术规范,定期对树木进行修剪。
树木生长影响采光、通风、居住安全和管线、交通信号等公共设施安全和正常使用的,养护管理责任人应当及时组织修剪;因条件限制无能力修剪的,应当委托专业养护机构进行修剪;需要修剪直径五厘米以上生长枝的,应当报区绿化主管部门批准。第三十四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改变绿地性质。因城市规划调整或者重大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确需改变的,应当由园林主管部门审核,向社会公示征求公众意见,并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向社会公布。
改变绿地性质的,申请人应当按照先补后占、占补平衡的原则,并根据相关规划易地建设同等面积的绿地。
绿地性质改变涉及城市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修改的,依照城乡规划法律、法规的规定执行。
第三十五条已建成的面积在三万平方米以上的绿地和中心城区绿线范围内已建成的绿地,由市人民政府确认为永久性绿地,报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并向社会公布。永久性绿地应当纳入本市生态底线区进行控制和管理。第三十六条山体地表植被被破坏的,所在地的区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植树绿化,恢复植被。第三十七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占用绿地。因城市建设或者其他特殊原因需要临时占用绿地的,申请人应当征求权属人意见,并报园林主管部门批准。临时占用绿地,按照下列权限审批:
(一)因同一事由临时占用绿地面积不足一百平方米的,由区园林主管部门批准;
(二)因同一事由临时占用绿地面积在一百平方米以上的,由市园林主管部门批准。第三十八条经批准临时占用绿地的,占用期限不得超过一年;确需延长的,应当办理延期手续,延期最长不超过一年。占用单位应当在占用期限届满前恢复绿地原状。临时占用绿地造成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第三十九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移栽、砍伐树木。
因重大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树木严重影响居民采光或者存在安全隐患,需要移栽树木的,应当向绿化主管部门提出申请。可以采取其他措施避免移栽树木的,不得移栽。
树木无移栽价值的,可以向绿化主管部门申请砍伐。
建设工程项目的选址和规划设计,应当尽量避免移栽、砍伐树木。第四十条移栽、砍伐树木,按照下列权限审批:
(一)移栽、砍伐城市道路、公园绿地的树木不足五十株的,由市绿化主管部门批准;
(二)移栽、砍伐城市道路、公园绿地的树木五十株以上的,由市绿化主管部门提出审核意见,报市人民政府批准;
(三)移栽、砍伐城市道路、公园绿地以外的树木,胸径不足二十厘米,并且因同一事由移栽、砍伐数量少于二十株的,由区绿化主管部门批准;
(四)移栽、砍伐城市道路、公园绿地以外的树木,胸径在二十厘米以上的,或者因同一事由移栽、砍伐数量在二十株以上的,由区绿化主管部门提出审核意见,报区人民政府批准。第四十一条对申请移栽、砍伐城市道路、公园绿地的树木五十株以上或者城市道路、公园绿地以外的树木一百株以上的,绿化主管部门应当组织专家对其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论证,并征求公众意见,必要时应当组织听证。第四十二条经批准移栽树木的,申请人应当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绿化施工单位,在适宜树木生长的季节按照树木移栽技术规范将树木移栽到绿化主管部门确认的绿地中,并设置标志。树木移栽后一年内未成活的,应当予以补植。
经批准砍伐的,申请人应当对树木权属人进行补偿,并按照伐一补三的标准补植树木。第四十三条经批准临时占用城市绿地以及移栽、砍伐树木的,施工单位应当在现场设立告示牌,注明批准机关、批准项目、批准期限、施工单位、施工负责人以及监督电话等。
第四十四条因抢险救灾需要,可以先行移栽、砍伐树木,但应当在抢险救灾结束后五日内到绿化主管部门补办相关手续,有关区人民政府应当及时组织补种。第四十五条种植行道树应当选用高大浓荫树种。已种植的行道树不得随意更换。确需更换行道树树种的,园林主管部门应当组织听证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行道树形成的城市林荫道,由市人民政府确认为绿色廊道,报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并向社会公布。绿色廊道的树木,除因抢险救灾、树木存在安全隐患或者死亡需要更新外,不得移栽、砍伐。
第四十六条在绿地范围内进行地下设施建设的,在符合有关技术标准和规范的前提下,地下设施上缘应当留有符合植物生长要求的覆土层。第四十七条市政、通讯、电力、交通等公共设施建设影响城市绿化的,建设单位应当在设计、施工前,会同园林主管部门或者养护管理责任人确定保护绿化的措施。
发生自然灾害或者突发性事故导致树木影响管线及公共设施安全的,其管理单位可以先行修剪树木或者采取其他处理措施,并及时向区园林主管部门报告。第四十八条禁止下列损害城市绿化的行为:
(一)偷盗、损伤、践踏树木花草;
(二)擅自采摘花果枝叶、采收种条、采挖种苗;
(三)擅自在绿地内取土,搭建建筑物、构筑物,围圈树木,设置广告牌;
(四)设置强光照射树木,在绿地内焚烧物品、堆放杂物、丢弃废弃物或者倾倒有毒有害物质;
(五)损坏绿化设施;
(六)损坏绿地的地形、地貌;
(七)其他损害城市绿化的行为。
第四十九条绿化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建立植物疫情监测预报网络,编制绿化防灾应急预案,健全有害生物预警预防控制体系。
第四章监督和检查
第五十条市、区绿化主管部门应当定期对城市绿化的建设、保护和管理进行监督检查,并将监督检查情况向同级人民政府报告。第五十一条园林主管部门、城管执法部门和相关部门应当建立健全信息共享的协作机制,按照职责对城市绿化活动实施监督检查。园林主管部门应当将改变绿地性质、临时占用绿地和移栽、砍伐树木等行政许可决定的内容以及相关信息书面告知城管执法部门。
城管执法部门对被许可人违反城市绿化行政许可决定的行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应当将行政处罚决定书的内容以及相关信息书面告知园林主管部门。城管执法部门在实施城市绿化执法巡查时,对绿地面积以及涉及城市绿化专业内容的事项不能直接确认的,应当通知园林主管部门予以确认。第五十二条下列绿化规划、建设、养护和管理等信息应当自形成或者批准之日起二十日内向社会公开:
(一)经依法批准或者批准修改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二)经依法划定或者调整、变更的城市绿线;
(三)树种规划;
(四)城市绿化行政许可条件、程序以及依法作出的行政许可决定;
(五)城市绿化监督检查的情况以及处理结果;
(六)其他依法应当公开的信息。
第五十三条园林主管部门应当依法对绿化工程的设计、施工、监理以及招标投标活动进行监督管理,建立绿化工程建设市场的信用体系。
第五十四条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劝阻或者向绿化、城管执法等部门举报违反本条例的行为。绿化、城管执法等部门应当公布举报电话,按照各自职责及时查处违法行为,并自接到举报之日起七日内反馈处理情况。对举报有功的人员,市、区人民政府应当给予奖励。
第五章法律责任
第五十五条违反绿化工程建设、绿地养护管理规定的,由园林主管部门按照下列规定予以处罚:
(一)未按照批准的绿地率建设配套绿地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按照所缺的配套绿地面积,处以每平方米绿化补偿费标准三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
(二)主体工程竣工后未按照第二十二条的规定完成配套绿化工程的,责令限期改正,并按照未完成的绿地面积,处以每日每平方米十元以上三十元以下的罚款;
(三)未按照批准的设计方案进行绿化工程建设的,责令停止施工、限期改正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
(四)建设单位委托不具备相应资质的单位进行绿化工程设计、施工、监理的,责令限期改正,并处以绿化工程合同价款百分之八以上百分之十以下的罚款,但最高不得超过一百万元;
(五)不具备相应资质进行绿化工程设计、施工、监理的,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并对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处以违法所得一倍以下罚款,对施工单位处以绿化工程合同价款百分之二以上百分之四以下的罚款;
(六)将未经验收或者验收不合格的绿化工程交付使用的,责令改正,并处以绿化工程合同价款百分之二以上百分之四以下的罚款;
(七)施工单位未按照规定在绿化现场设立告示牌的,未采取相应文明施工、安全生产措施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以一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以五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的罚款;
(八)养护管理责任人未按照绿化养护技术规范进行养护或者未履行养护责任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以二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的罚款;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以五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的罚款。
园林主管部门应当公布对违反绿化工程建设管理规定的行为实施行政处罚的情况,并在诚信档案中予以记载。
第五十六条损害城市绿化的,由城管执法部门和林业主管部门根据市人民政府确定的职责分工,按照下列规定予以处罚:
(一)擅自改变城市绿地性质的,责令限期改正,并处以每平方米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的罚款;
(二)擅自占用绿地的,责令限期改正,按照实际占用期限处以每日每平方米一百元的罚款;逾期不改正的,依法强制清除或者拆除在绿地上建设的建筑物、构筑物及相关设施,并自逾期之日起处以每日每平方米二百元的罚款;
(三)超过批准的临时占用绿地期限未恢复绿地的,责令限期改正,并自超过批准的期限之日起处以每日每平方米三十元以上五十元以下的罚款;
(四)擅自移栽、砍伐树木的,责令赔偿损失,并处以赔偿金额三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
(五)有本条例第四十八条第一项、第二项行为的,责令停止侵害,恢复原状,处以五十元以上二百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以三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的罚款;
(六)有本条例第四十八条第三项至第五项、第七项行为的,责令停止侵害,恢复原状,并处以五百元以上三千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以三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的罚款;
(七)有本条例第四十八条第六项行为的,按照损坏的绿地面积处以每平方米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的罚款。
损害城市绿化的,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予以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第五十七条绿化主管部门、城管执法部门以及其他有关部门的工作人员在城市绿化管理工作中违反本条例的规定,不依法履行职责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因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六章附则
第五十八条本条例下列用语的含义:
开发区,指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风景区,指东湖生态旅游风景区。化工区,指武汉化学工业区。
绿地,指已建成和在建的绿地,以及规划确定的绿地。
公园绿地,指向公众开放,以游憩为主要功能,兼具生态、美化、防灾等作用的绿地,包括综合公园、街心公园、社区公园、专类公园等。
防护绿地,指具有卫生、隔离和安全防护功能的绿地,包括卫生隔离带、道路防护绿带、城市高压走廊绿带、防风林、城市组团隔离带等。
生产绿地,指为城市绿化提供苗木、花草、种子的苗圃、草圃、花圃等圃地。附属绿地,指城市建设用地中除城市绿地以外的其他各类用地中的配套绿化用地,包括居住用地、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工业用地、物流仓储用地、交通设施用地、公用设施用地中的绿地。
建设工程项目配套绿地率,指建设工程项目配套绿地面积占项目总用地面积的比例。
第五十九条本条例自2014年7月1日起施行。1993年12月21日武汉市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通过,1994年5月12日湖北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批准的《武汉市城市绿化条例》同时废止。
第二篇:武汉市2012年绿化工作方案
武汉市2012年绿化工作方案
一、总体要求
2012年园林绿化工作的总体要求是:紧紧围绕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建设目标,坚持理念创新,以人为本,提高园林绿化生态效益和城市绿地综合服务功能,努力改善人居环境;坚持环境创新,规划建绿,加快推进重点工程项目建设,努力提高城市绿地总量;坚持管理创新,强化养护,不断完善园林绿化管理机制,保护城市独特的山水景观资源和绿色空间,为建设空气清新、生态良好、环境优美、人与自然和谐的“绿色江城”奠定坚实基础。
二、工作目标
2012年全市计划建设绿地面积750万平方米,植树100万株。新、改(扩)建道路绿化110条,建设城市“三小”绿地(城市小森林、小游园、街区小绿地)28个,续改扩建公园9个,建设园林小景35个,重点推进立体绿化和城市地下空间复合利用,加强城市道路、公园园林绿化养护管理。
2012年新城区绿化按照服务城市、美化城乡、富裕农民的工作思路,推进林业生态和产业建设,重点发展高档花卉苗木,稳步发展优质绿色水果,大力发展高效有机茶园,加快发展林果设施栽培,完成退耕还林、荒山造林、血防造林等国家项目造林2.7万亩;新建林果产业基地5万亩;启动四环线林带建设规划。
三、主要任务
2012年城市园林绿化建设重点是“一区、两环、三小、四园、五专项”,城市园林绿化管理重点是实现精细化、制度化、信息化和长效化,实现城市园林绿化环境面貌的根本转变。
(一)一区:黄鹤楼风景名胜区
完成《黄鹤楼风景名胜区规划》的编制审批工作。继续加大项目建设力度,重点实施黄鹤楼部分基础设施的维修改造,巩固蛇山南坡的显山透绿景观效果,加快完善配套设施建设,进一步提升月湖景区的服务功能,恢复建设龟山蝴蝶泉、计谋殿等景点。充实龟、蛇山山体植被,丰富色相、季相,完善山体林冠线。同时,完成申办省级风景名胜区工作。
(二)两环:二环线和三环线绿化工程
1.二环线绿化:二环线全长52公里,按照丰富景观、贴近市民的原则,7个中心城区和东湖生态旅游风景区规划在沿线平均每公里建设1处节点绿化,争取用3年时间形成二环线点线结合、城绿交融的景观效果。2012年启动建设,途经各区选择1—2个具备绿化条件的地段实施节点绿化。
2.三环线绿化:2012年是三环线绿化建设克难攻坚的一年。计划上半年全面完成三环线绿化带建设379公顷,基本形成绿量充沛、景观丰富的百里绿色生态景观廊道。沿三环线重点建设14处道路节点绿化,其中包括府河等7处生态景观节点绿化、三金潭立交等7个进出口通道绿化景观。
(三)三小:城市小森林、小游园、街区小绿地
建设28个城市“三小”绿地,其中,实施3处“城中村”改造“三小”绿地。主要建设解放大道、秦园路、青菱等4个城市小森林,市民之家、常青路、长丰、铁门关等21个小游园,冶金大道、珞南街等3个街区小绿地。继续实施园林小景建设,有效利用城市闲置小地块建设35处园林小景。“城中村”改造全市已有45个村的62个改造项目预留规划绿地72万平方米,按照“拆出一块、绿化一块”的要求,力争通过3至5年时间,全面推进“城中村”改造规划绿地建设,增加城市绿量,提升城市整体绿化景观水平。
(四)四园:沙湖公园、张公堤城市森林公园、戴家湖公园、长丰公园(一期)
1.沙湖公园:规划总面积为367万平方米,其中陆地面积约占89万平方米,分为“历史人文区、市民休闲区、文化艺术区、生态湿地区、运动游乐区”等五大功能区。2012年将重点实施景点建筑、地下停车场、环湖道路、生态湿地等项目建设,并全面建成开放。
2.张公堤城市森林公园:东至长江江滩,西南至汉江江滩,全长约23.77公里,规划区域约30.9平方公里。2012年将结合《三环线沿线综合规划(2011—2020年)》、《武汉市三环线绿化带建设规划》以及张公堤现有防洪功能、两侧现状资源和堤防绿化建设情况,划定规划区各类绿地控制区域,制订《张公堤城市森林公园规划方案》,在条件成熟的地段以植树为主实施建设。通过建设,塑造张公堤沿线生态绿化景观形象,整合利用张公堤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资源,全面提升三环线张公堤段景观品质和文化内涵,打造城市门户景观,建设武汉市环城绿道示范区。
3.戴家湖公园:位于青山区武汉天兴洲公铁两用长江大桥引桥下方,规划面积约43万平方米,将结合武广高铁沿线绿化整治,以生态防护为主题,规划建设成为集污染治理、休闲健身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区级公园。2012年争取完成项目前期工作并启动建设。
4.长丰公园(一期):为均衡城市公园绿地布局,改善硚口区绿地不足的现状,规划在硚口区常码头村新建长丰公园,一期建设面积约为15万平方米,由区里负责落实用地,市里负责公园建设,规划建设成为生态防护、环境优美、休闲健身、防灾避难、植物多样的综合性区级公园。
在做好“四园”的同时,启动后湖等公园前期工作,着力推进武汉动物园等老公园基础设施改造。
(五)五专项:城市绿道、道路绿化、立体绿化、山水景观提升、社区绿化五个专项
1.城市绿道。制订城市绿道网络建设规划,以绿道串联山体、江河湖港、公园景区、名胜古迹、居民集聚区和大型公共设施,加强与公共交通衔接,供市民健身、休闲、休憩、观光。建设各具特色的滨江风情绿道、环湖风景绿道、山体风光绿道。五年规划实施800公里绿道。2012年启动武汉首条城市绿道—东沙绿道示范段建设。该绿道全长51公里,串联沙湖公园、楚河汉街、白鹭街、放鹰台、武汉大学、东湖磨山、东湖梨园、省博物馆等景点。鼓励、支持新城区建设郊野绿道。
2.道路绿化。继续推进大树绿荫工程、双排行道树栽植、公交站点及渠化岛遮荫树等项目,坚持以栽植大树为主、丰富层次,打造树大荫浓、花团锦簇、季相丰富的道路绿化景观,努力实现道路的林荫化和景观化。2012年全市计划新(改、扩)建道路绿化110条,重点推进长江大道绿化,使长江大道成为景观大道。提升盘龙大道等5条进出口快速通道的绿化水平。同时,加强对新城区包括道路绿化在内的建制镇绿化提档升级工作。
3.立体绿化。在全市大力推进立体绿化工作,包括屋顶绿化、阳台(窗台)绿化、垂直绿化、墙体绿化,以及城市地下空间的复合利用。重点开展“10+1”立体美化示范道路(花街)建设,即各中心城区、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东湖生态旅游风景区各建设一条阳台(窗台)、墙体(桥体、线杆)、屋顶绿化、花卉景观示范街,市里也将选择一条道路进行示范建设,努力打造立体多维的城市绿化景观。同时,推进绿地地下空间的复合利用,建设二七路、青少年宫、武汉动物园、沙湖公园等多处地下停车场。
4.山水景观。充分保护并科学利用现有城市山水资源,进一步修改完善我市山水景观建设专项规划方案,按照“开发与保护并重”的原则,以我市东西走向山系为主体,规划启动市内58座山体景观建设,营造“显山透绿”、“一山一园”的城市绿化特色景观带,重点打造龟山、洪山、伏虎山等东西向的山体公园。以长江、汉水和市内湖泊为载体,继续推进滨水绿化景观改造,在已建成和在建的24个湖泊公园的基础上,实施“一湖一景”建设,彰显我市山水特色。
5.社区绿化。在全市范围内继续开展园林管理、技术服务和政府送花进社区等活动,对绿化基础较为薄弱的社区见缝插绿,并加大专业技术指导工作力度,确保绿化服务全覆盖。继续开展园林式单位和园林式住宅小区创建活动,在社区、街道等积极引导和动员广大居民栽树种花,通过培训、检查等方式,增强市民绿化美化意识,提高全市单位庭院和住宅区绿化整体水平。
(六)提升城市园林绿化综合管理水平
1.开展创建生态园林城区工作。制订我市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实施方案和编制我市创建生态园林城市规划。同时,根据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标准,拟定我市生态园林城区标准,适时推出我市生态园林城区试点区,在全市鼓励有条件的城区开展创建生态园林城区工作,力争3年内命名一批生态园林城区。
2.划定武汉都市发展区绿线。按照“加快重点功能区建设,打造城市新亮点,争创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的要求,由市国土规划局和市园林局共同组织开展《武汉市都市发展区绿地系统规划(2011—2020年)》编制工作。2012年继续完成都市发展区范围内的绿地规划布局图则并报市人民政府审批。
3.加强城市绿化养护管理。编印《武汉市园林绿化养护管理手册》,突出树木养护、植物修剪、病虫害防治、树穴覆盖等养护技术环节,重点开展树木扶正、植物(草坪)补植、绿带降土、站石栏杆的维修、公园基础设施维护等工作。同时,加强“门前三包”绿化管护责任制的落实,开展单位庭院和社区绿化养护的检查与考评,形成有效的社会绿化监督机制。
4.园林信息化建设。对现有园林政务网站进行升级改版,进一步突出完善信息公开、在线办事、公众参与三大功能;建立园林行政审批系统和绿化养护监督系统,实现网上行政审批、绿化监督网络化管理;建立城市绿地和树木认养资料查询系统,开辟养花知识专栏等,增强与办事对象和网民的互动,提升园林政务网站的公众服务水平。
四、资金概算
2012年全市绿化建设经费计划安排39.74亿元,其中市级园林专项投资12.39亿元,区级园林专项投资13.86亿元,重点工程配套绿化项目投资5.44亿元,社会筹资8.05亿元。
五、工作措施
(一)加强领导,严格绩效考核。各区、各有关部门要明确责任,完善绿化目标绩效管理考核机制,加大工作考核力度,确保绿化任务的完成,特别是对能够提升城市形象、塑造特色的重大园林绿化工程要细化目标,落实责任,争取多出精品工程;要进一步增强园林绿化养护管理意识,加大对绿化养护管理工作的人员、资金和设备的投入,建立道路绿地、公园广场养护管理制度,确保绿化成果。
(二)依法行政,规范园林执法。进一步完善《武汉市城市绿化养护管理考核奖惩办法》等配套规章,加大对道路绿化、公园广场执法和监察巡查力度,制止或处罚违法毁绿行为,切实保护城市绿化成果。健全城市园林绿化基本建设程序,规范城市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管理,完善城市园林绿化工程竣工验收制度。进一步强化执法队伍建设,提升执法水平,及时查处各类违法违规案件。
(三)宣传发动,调动全员参与。充分发挥报纸、电视及网络等媒体的舆论宣传作用。积极探索和完善社会绿化参与机制,研究社会建绿的鼓励性政策和措施,最大限度地调动社会参与城市绿化的积极性,不断提高全民义务植树尽责率。对在绿化工作中作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大力进行宣传表彰,对成效明显的社会单位绿化和立体绿化建设实行“以奖代补”,对未落实绿化任务或延误绿化时机的单位及责任人要公开批评,努力营造全社会爱绿、建绿、护绿的良好氛围。
(四)加大投入,拓宽资金渠道。将城市绿化工程建设和绿化管理资金足额纳入财政预算,坚持以政府投入为主、社会投入为辅的原则,鼓励市民、社会各界及企事业单位自发参与城市绿化、美化建设,开展绿地认建、认养、认管活动,开辟绿化空间。不断拓宽资金筹措渠道,建立稳定、多元化的城市绿化建设资金筹措机制。
2012年绿化目标任务分解表
一、市园林局
(一)黄鹤楼公园改建绿地面积1万平方米。
(二)蛇山南坡续建绿地面积2万平方米。
(三)龟山改建绿地面积1万平方米。
(四)武汉动物园改建绿地面积1万平方米。
(五)盆景奇石根雕艺术馆扩建0.8万平方米。
(六)月湖风景区改建绿地面积1万平方米。
(七)三环线两侧绿化建设。
(八)公园厕所改建。
(九)戴家湖公园新建绿地面积10万平方米。
(十)菱角湖续建绿地面积1万平方米。
(十一)长丰公园一期新建绿地面积10万平方米。
(十二)洪山公园南坡续建绿地面积0.6万平方米。
(十三)启动张公堤城市森林公园规划前期并实施建设。
(十四)北京园博会武汉园新建绿地面积0.5万平方米。
(十五)市民之家配套绿化建设3万平方米。
(十六)城市绿道建设——东沙绿道。
(十七)公园植树5万余株。
(十八)城市进出口道路绿化水平提升。
二、市林业局
推进林业生态和产业建设,重点发展高档花卉苗木,稳步发展优质绿色水果,大力发展高效有机茶园,加快发展林果设施栽培。
(一)完成退耕还林、荒山造林、血防造林等国家项目造林2.7万亩。
(二)新建林果产业基地5万亩。
(三)启动四环线林带建设规划。
三、江岸区
绿地建设41.4万平方米,新增绿地40.95万平方米,植树4万株。
(一)三环线江岸段景观绿化工程续建35万平方米。
(二)建设“三小”绿地5处,即:田田绿化广场、市民之家配套游园、铁中游园(A、B片)、二七侧路游园、长江隧道口游园。
(三)新建道路绿地1处、1.2万平方米,改建道路绿化3处、约0.45万平方米。实施立体美化示范道路(花街)1条。
(四)建设园林小景5处。
(五)社区绿化15个。
(六)立体绿化建设。实施屋顶绿化2处。
(七)社会绿化5万平方米。
四、江汉区
绿地建设12.25万平方米,新增绿地6.53万平方米,植树1万余株。
(一)三环线江汉段景观绿化工程续建3.74万平方米。
(二)建设“三小”绿地2处,完成绿地建设面积1.52万平方米。
1.新建常青路千米游园1.02万平方米。
2.新建和美里游园0.5万平方米。
(三)新建道路绿地2处,改建道路绿地8处、3.69万平方米。实施立体美化示范道路(花街)1条。
(四)菱角湖公园(广场)绿地续建1万平方米。
(五)建设园林小景5处。
(六)社区绿化15个。
(七)立体绿化建设。
1.垂直绿化3000米。
2.屋顶绿化14处。
(八)社会绿化5万平方米。
五、硚口区
绿地建设40.01万平方米,新增绿地39.1万平方米,植树4万余株。
(一)三环线硚口段景观绿化工程续建27.3万平方米。
(二)建设“三小”绿地2处。
1.新建解放大道古田一路段小森林0.12万平方米。
2.改建长丰大道长丰游园(古田二路路口)0.18万平方米。
(三)新建道路绿地2处、1.55万平方米,改建道路绿地3处、0.73万平方米。实施立体美化示范道路(花街)1条。
(四)长丰公园一期新建10万平方米。
(五)建设园林小景5处。
(六)社区绿化15个。
(七)社会绿化5万平方米。
六、汉阳区
绿地建设52.39万平方米,新增绿地51.24万平方米,植树约5万株。
(一)三环线汉阳段景观绿化工程续建50万平方米。
(二)建设“三小”绿地4处,完成绿地建设面积1.02万平方米。
1.新建汉南游园0.6万平方米。
2.新建铁门关游园(龟北路口)0.06万平方米。
3.新建阳新路游园0.18万平方米。
4.新建康达街游园0.18万平方米。
(三)改建道路绿地1处、1.15万平方米。实施立体美化示范道路(花街)1条。
(四)建设园林小景5处。
(五)社区绿化15个。
(六)立体绿化建设。
1.垂直绿化1000米。
2.屋顶绿化1处。
(七)社会绿化5万平方米。
七、武昌区
绿地建设4.25万平方米,新增绿地2.25万平方米,植树约1万株。
(一)建设“三小”绿地4处,完成绿地建设1.4万平方米。
1.新建秦园路小森林0.3万平方米。
2.新建武金堤小游园0.5万平方米。
3.新建团结村小游园0.6万平方米。
4.实施武昌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绿化工程。
(二)新建道路绿地4处,改建道路绿地8处。实施立体美化示范道路(花街)1条。
(三)洪山公园南坡续建0.6万平方米。
(四)建设园林小景5处。
(五)社区绿化15个。
(六)立体绿化建设。
1.地下通道及人行天桥垂直绿化8处。
2.屋顶绿化2处。
(七)社会绿化5万平方米。
八、青山区
新建绿地16.31万平方米,植树1万余株。
(一)三环线青山段景观绿化工程续建3万平方米。
(二)建设“三小”绿地4处,完成绿地建设面积2.29万平方米。
1.新建冶金大道街区绿地0.48万平方米。
2.新建临江大道小森林(通风走廊)1.6万平方米。
3.新建友谊大道建三路小游园0.1万平方米。
4.新建友谊大道三角路小游园0.13万平方米。
(三)新建道路绿地3处、1万平方米。实施立体美化示范道路(花街)1条。
(四)戴家湖公园新建10万平方米。
(五)建设园林小景5处。
(六)社区绿化15个。
(七)社会绿化5万平方米。
九、洪山区
新建绿地82.13万平方米,植树约8万株。
(一)三环线洪山段景观绿化工程续建75万平方米。
(二)建设“三小”绿地5处,绿地建设面积6.9万平方米。
1.新建青菱小森林(五期)5万平方米。
2.新建青菱街小游园0.8万平方米。
3.新建珞南街街区绿地0.1万平方米。
4.新建南湖村“城中村”街头小游园0.5万平方米。
5.新建幸福村小游园0.5万平方米。
(三)改建道路绿地6处。实施立体美化示范道路(花街)1条。
(四)黄家湖公园新建0.2万平方米。
(五)建设园林小景5处。
(六)社区绿化15个。
(七)立体绿化建设。
1.垂直绿化1000米。
2.屋顶绿化4处。
(八)社会绿化5万平方米。
十、蔡甸区
三环线蔡甸段景观绿化工程新建3万平方米。
十一、东西湖区
绿地建设15.6万平方米,新增绿地6.2万平方米,植树2万余株。
(一)三环线景观绿化工程续建4.6万平方米。
(二)新建“三小”绿地1处:五环路街心游园改造绿地(吴家山)1.6万平方米。
(三)改建道路绿地3处,建设面积为9.4万平方米。
1.改建道路绿地马城东路绿化(金银湖)4万平方米。
2.改建新城一路绿化(径河)2.5万平方米。
3.改建团结大道绿化(三秀路—九通路)2.9万平方米。
十二、汉南区
新建绿地10.26万平方米,植树1万余株。
(一)新建“三小”绿地1处:兴三路林荫景观绿化工程,建设面积为5.46万平方米。
(二)新建道路绿地1处:马影河大道绿地项目,建设面积为4.8万平方米。
十三、黄陂区
三环线黄陂段景观绿化工程续建27万平方米,植树3万余株。
十四、新洲区
博物大道绿化景观工程新建1.47万平方米。
十五、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
(一)植树5万株。
(二)三环线景观绿化工程续建37万平方米。
(三)新增绿地80万平方米。
1.新建高新四路等道路绿化。
2.续建光谷三路等道路绿化。
(四)立体绿化建设。
1.垂直绿化1500米。
2.屋顶绿化3处,面积为0.2万平方米。
(五)实施立体美化示范道路(花街)1条。
十六、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
(一)植树2万株。
(二)三环线景观绿化工程续建28万平方米。
(三)新增绿地5万平方米。
1.新建三角湖北路(西段)等道路绿化。
2.改建碧湖路等道路绿化。
(四)立体绿化建设。
1.垂直绿化1000米。
2.屋顶绿化2处,面积为0.15万平方米。
(五)实施立体美化示范道路(花街)1条。
十七、东湖生态旅游风景区
(一)植树1.3万株。
(二)三环线景观绿化工程续建88万平方米。
(三)绿地建设6万平方米(其中:新增绿地5万平方米,改建1万平方米)。
1.续建华侨城欢乐谷绿地建设。
2.完善提升景区绿化景观。
(四)实施立体美化示范道路(花街)1条。
十八、武汉钢铁(集团)公司
(一)植树5万株。
(二)绿地建设10万平方米(其中:新增绿地4万平方米,改建6万平方米)。
(三)矿山复垦500亩。
十九、武汉铁路局
(一)汉宜引入武汉枢纽线路两侧绿化植树6.4万株(其中:乔木4.2万株,灌木2.2万株)。
(二)站场垂直绿化1000米。
二十、市交通运输委
(一)植树8万株。
(二)绿地建设15万平方米(其中:新增绿地13万平方米,改建2万平方米)。
1.机场北连接线绿化建设。
2.公交停保场绿化建设。
3.国、省干线绿化改造。
(三)垂直绿化1000米。
(四)城市进出口道路绿化水平提升。
二
十一、市国土规划局
完成绿线划定工作。
二
十二、市住房保障房管局
(一)植树8万株。
(二)新增绿地6万平方米。
(三)立体绿化建设。
1.垂直绿化3000米。
2.屋顶绿化2000平方米。
二
十三、市城管局
协助做好城中村改造拆迁后规划绿地的控违与拆违工作。
二
十四、市水务局(市防汛抗旱办)
(一)植树20万株。
全市堤防范围植树。
(二)新增绿地10万平方米。
1.汉阳江滩防洪及环境综合整治工程(杨泗港上游端至白沙洲大桥上游端)。
2.武昌江滩绿化扩建。
3.张公堤绿化水平提升。
二
十五、市教育局
(一)植树0.6万株。
(二)新增绿地1万平方米。
(三)立体绿化建设。
1.垂直绿化1000米。
2.屋顶绿化4处,面积为0.2万平方米。
二
十六、市城投公司
(一)植树3万株。
(二)绿地建设30万平方米。
1.二环线跨雄楚大街立交配套绿化建设。
2.建十路(临江大道—友谊大道)道路排水工程绿化建设。
3.罗家路地区排水工程绿化建设。
4.武汉二七长江大桥(武昌和平大道跨长江至汉口二七路)配套绿化建设。
5.二环线水东段(和平大道—中北路延长线)绿化建设。
6.三环线节点绿化水平提升。
二
十七、武汉地产集团
(一)植树3.5万株。
(二)新建绿地50万平方米。
1.沙湖公园绿化建设。
2.后湖地区道路配套绿化建设。
3.市民之家(政务中心)绿化建设。
4.市社会福利院绿化建设。
5.启动后湖公园前期建设。
(三)立体绿化建设。
1.垂直绿化200米。
2.屋顶绿化2处,面积为0.15万平方米。
二
十八、武汉王家墩商务区
(一)植树1万株。
(二)绿地建设9万平方米。
1.樱海园(二期)绿化建设。
2.王家墩公园(二期)绿化建设。
二
十九、武汉新区
(一)植树4.5万株。
(二)绿地建设7万平方米。
1.芳草北二街绿化建设。
2.芳草南三街绿化建设。
3.芳草南四街绿化建设。
4.梅子西路绿化建设。
5.四新中路绿化建设。
6.江堤乡还建房周边市政道路及环湖路绿化建设。
三
十、武汉化工区
(一)植树4万株。
(二)绿地建设50万平方米。
1.八吉府路配套绿化建设。
2.临江大道配套绿化建设。
三
十一、花山生态新城
(一)植树10万株。
(二)绿地建设50万平方米。
1.大长山路等绿化建设。
2.花山大道等隙地绿化建设。
3.湿地公园绿化建设。
4.长山安居工程绿化建设。
第三篇:2013武汉市建设项目配套绿化验收程序
东湖开发区建设项目配套绿化验收程序
一、主要依据:
1、《武汉市城市绿化条例》
2、《武汉市建设工程项目配套绿化用地面积审核办法》武政〔2005〕35号
二、验收范围:
东湖开发区各类建设项目的配套绿化工程。
三、申报条件与材料:
1、建设项目配套绿地验收申请表(原件);
2、建设项目配套绿化方案的审核意见(复印件);
3、建设项目法定代表人和经办人的个人身份证(复印件)、授权委托书(原件);
4、经规划部门批准的土地证、附宗地图(复印件,电子扫描件);
5、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附规划设计使用条件、用地红线(复印件,电子扫描件);
6、规划部门批准的总平面方案设计图、附规划建筑批准意见书(复印件,电子扫描件);
7、施工许可证、建筑红线核位图、建筑红线定位册(复印件,电子扫描件);
8、工业项目需提交环境影响报告的审批意见书(复印件,电子扫描件);
9、绿化工程竣工图(需标注植物名称和数量并加盖竣工图章,图中覆土绿化区域为闭合线和点状填充图形表示,有地下室的应标明范围和覆土厚度,属住宅项目其图中技术经济指标或设计说明内应含住户数,收1:500蓝图,cad电子版);绿地用地图(绿地面积分区计算图,收cad电子版,详见样本);绿地率计算表(绿地面积分区计算数据,计算过程用excel表表示,收excel电子版,详见样本);
10、绿化方案植物量清单(包括植物名称、规格、数量,附Excel电子版);
11、绿化养护承诺书、六张以上现场照片;
备注;看原件,收复印件,以上所有材料都需加盖建设单位公章,按顺序排好,电子文件用光盘刻录、u盘拷贝或者发邮箱66945761@qq.com。
四、办理程序:
1、建设单位应当自绿化工程竣工后(指建设单位自行组织验收)起15日内向开发区建设局园林科报送有关竣工验收申请资料;
2、园林科查验有关提交的材料,经查验齐全后受理;
3、园林科对有关资料进行审核,审核符合要求后现场勘查验收;
4、现场勘查验收合格,建设局提出验收意见;
5、申报单位到园林科领取验收意见书。
五、承诺时间:在申报材料齐全,现场验收合格的情况下,4个工作日。
六、查询方式:电话:027-67880076,联系人:张莉
第四篇:武汉市课例研讨总结
课例研讨总结
本学期,以“导学案在深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为主题,继续深入开展“课内比教学”活动,加强教师间的业务交流,加大教育教学方式变革的力度,努力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课堂教学能力,我们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了全方位的课例展评活动,旨在通过活动,进一步提高我校教师导学案编写及使用能力,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等,现就本次活动开展情况简单总结如下:
一、课例研讨活动成果丰硕,效果明显
经过为期五周的上课、听课等系列活动,全校老师们都得到了充分的历练和展示的机会,驾驭课堂的能力和水平进一步提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师们参与课改活动的积极性空前高涨
从各组汇总的情况及各分管领导参与教研、跟踪听课反映的情况看,本次活动中,我校所有教师全部参加。凡上课的教师都能认真备课、编写导学案,精心设计课堂授课思路,课堂上精彩不断,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都明显提高。
参与听评课的教师都能毫无保留地发表自已的见解和看法,直言不讳地指出上课教师课堂中存在的问题,以往那些虚话、空话、套话少了,甚至没有了,有的只是合理意见和实在的评价。教师的评课水平也得以提高。
2.导学案的编写及使用逐步走向科学化、规范化
在上学期,我们鼓励教师尝试使用导学案的基础上,本学期我们重点加强了对教师在导学案版块及内容等方面的引领,结合对武汉市二桥中学优秀导学案的学习以及市教研中心关于导学案编写方面的建议,针对我校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编写并使用导学案,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本次活动中各组都涌现出一批高质量的优秀学案。
3.课堂授课模式已初步形成
在活动中,我们欣喜地看到,相当一部分教师的课堂处处都透露出一种全新的面貌。课前学生的预习有明确任务、有目标,学生的预习能力得到充分锻炼,预习的效果也非常明显。,课堂上各小组间的交流与展示、小组成员间的互助合作学习等也初步成形。学生学习活动中教师的讲解精炼,能做到讲在当讲之处,对课堂教学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对学生的激励评价及时、合理、到位,对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学习热情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同时,分层教学被一些教师合理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置不同的学习目标和不同难度的问题和作业。真正做到了让优生“吃”得好,让中等生“吃”得饱,让后进生“吃”得了。
二、课例研讨活动暴露出亟需解决的问题
1.个别教师参与课改的积极性和热情不高。表现在:思想上缺乏高度重视,教学理念仍然停留在原来教师教学生学的水平上,课堂上教师讲授偏多,学生活动少,学生的学习能力得不到有效的训练和培养。
2.个别学科导学案编写缺乏创新。从所抽查的导学案看,有部分学科部分教师所编写的导学案纯粹是一种形式,盲目地照搬他人,不能结合自己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科学合理地去创造性地编写并使用导学案。另外,相当一些学科的教师在编写导学案时,对学案的版面安排及字号行距等控制不合理,造成了纸张等资源的浪费。
3.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听课过程中部分教师对课堂的宏观调控把握不到位,表面上看学生活动气氛比较热烈,而从学生交流展示的情况看,学生的小组讨论、合作学习只是停留在表面上,并没有收到实效。
三、整改措施
1.针对本次课例研讨活动中发现的问题,组织召开各学科组长及各分管领导会议,分析问题的根源,商讨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
2.进行优秀导学案展评。由教导处负责组织各学科组长及分管领导对各学科组的导学案进行一次评审,挑选出比较优秀的导学案进行展行,并组织全校教师进行观摩学习。
3.开展课堂教学树标活动。在一轮课例研讨的基础上,选拨各学科课堂教学成绩优秀的教师,推荐参加区“凤凰情杯”教学比武。
4.校级达标课,结合树标、学标活动,组织教师人人进行课堂教学达标活动。由学科组长及分管领导组成评审小组,对每位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考核,成绩合格者视为达标,凡不达标者限期整改,继续申报达标,最终不能达标者,课堂教学成绩定为最低档。
第五篇:武汉市亚东水泥厂厂区绿化景观方案设计说明
武汉市亚东水泥厂厂区绿化景观方案设计说明、一、基本概况:
工厂绿化作为城市绿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可以美化环境、陶冶情操,还是工厂文明的标志,绿化及景观投入也体现出企业的信誉并维护着城市生态的平衡。
新洲水泥厂第三期办公区、生活区整体面积约为50600平方米。此次绿化面积约为39200平方米,包括入口办公区景观绿化设计、后部生活区景观绿化设计及厂区周边绿化设计等
二、绿化设计依据:
1.由新洲水泥厂提供的厂区总平面布置图。
2.湖北武汉地区气象资料
3.工厂绿化景观设计相关规范。
三、设计主导思想:
本次绿化设计主导思想以简洁、大方、便民;美化环境;体现建筑设计风格为原则,使绿化和建筑相互融合,相辅相成。使环境成为公司文化的延续。总体设计风格考虑了:整体上开放大气的时代风格;布局上对称和谐的民族风格;细节上深邃优雅的文化风格;局部上精粹兼容的通俗风格。
设计特点有:
1、充分发挥绿地效益,满足厂区内不同功能分区的要求,创造一个幽雅的环境,通过营造优美的环境,陶冶广大员工的情操。坚持“以人为本”,充分体现出现代、生态、环保的设计思想。
2、植物配置以乡土树种为主,疏密适当,高低错落,形成一定的层次感。色彩丰富,主要以常绿树种作为“背景”,以四季不同花色的灌木进行搭配。尽量避免裸露地面,广泛进行垂直绿化并用各种灌木和草本类花卉加以点缀,使厂区达到四季常绿,季季有花。
3、厂区之中道路力求通顺、流畅、方便、实用,主干道设计宽度为6~12米,次要道路设计宽度为3~6米,人行道宽度为1.5~2米。适当安置园林小品,小品设计力求在造型、颜色、做法上有新意,使之与建筑相适应。周围的绿地不仅可以对小品起到延伸和衬托,又独立成景,使全区的绿地形成以集中绿地为中心的绿地体系。
4、绿化景观设计围绕神火集团的文化内涵,营造出“五境”,即“品味高雅的文化环境,严谨开放的交流环境,催人奋进的工作环境,舒适宜人的休闲环境,和谐统一的生态环境”。充分体现出沁澳铝业有限公司的景观特性。
四、设计原则:
1、“以人为本”,创造舒适宜人的可人环境,体现人为生态的主体。
人是景观的使用者,因此首先考虑使用者的的要求,做好绿化的总体布局,要满足改善全厂的工作环境,减少生产中的种种环境污染,提高环境质量等方面的功能要求。
2、“以绿为主”,最大限度提高绿视率,体现自然生态的主体。
设计中主要采用以植物造景为主,绿地中配置高大乔木,茂密的灌木,营造出令人心旷神怡的环境。
3、“因地制宜”是植物造景的根本。
在工厂景观设计中,“因地制宜”应是“适地适树”、“适景适树”最重要的立地条件。选择适生树种和乡土树种,要做到宜树则树,宜花则花,宜草则草,充分反映出地方特色,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最经济、最节约,也能使植物发挥出最大的生态效益,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崇尚自然”寻求人与自然的和谐。
纵观古今中外的庭院环境设计,都以“接近自然,回归自然”作为设计法则,贯穿于整个设计与建造中。只有在有限的生活空间中利用自然、美化自然,寻求人与建筑小品、山水、植物之间的和谐共处,才能使环境有融于自然之感,达到人和自然的和谐。
五、具体设计:
通过对设计主导思想的把握,本次景观绿化设计中我们将整个厂区划分为二大分区,一是办公区景观绿化设计,二是生活区景观绿化设计。
一.办公区景观绿化设计
“两大节点、四大区域”划分,即景观节点一;景观节点二;行政中心前区景观绿化林带;四季广场;健身休闲活动区及行政中心后部休憩空间。
1.景观节点一:位于行政中心主入口处,这里与厂区主干道紧密相连,它
不仅是公司职工上下班的密集地,也是外来客人入厂的第一印象场所,是公司对外的一个形象展示。我们采用桂花作为背景,黄色系的金叶女贞,红色系的红花继木,绿色系的笔柏等构成高低错落、色彩丰富的模纹图案。象征企业欣欣向荣、蒸蒸日上的发展前景。
2.景观节点二:它主要考虑了后部预留建筑的因素,作为一个导向性节点存在。依然采用金叶女贞、红花继木、笔柏等构成高低错落、色彩丰富的模纹图案,景观小品(标示牌)设置其上。后部以群植棕榈为背景,棕榈树形清秀挺拔,四季长绿,有文化树之称。
3.行政中心前区景观绿化林带:行政中心主入口两侧绿化带与厂区主干道紧密相连,种植雪松,形成一道绿色屏障,以雪松挺拔、苍翠、永不屈服的精神象征我厂发展前景的广阔。雪松下种植混播草坪,并且用色叶植物组成丰富的图案点缀其上,配植剑兰、红继木球、紫薇,以增加植物层次上的变化。每到夏季,青翠的剑兰开出绚烂美丽的白色花朵,红色的紫薇,四季红叶的红继木球,正是丹黄朱翠为之幻景。
4.四季广场:它又以“春意”、“夏歌”、“秋趣”、“冬韵”为四大主题。相互融合又独立成景。广场整体成发散式构成,运用简约的设计构图手法,直观、规矩的道路系统,既考虑现在的环境景观,又为将来发展留有余地。周边以植物造型来围合,利用方与圆的结合,以四方形的造型代表严谨的工作态度,两个扇形的发散式造型代表我厂一步步业绩的扩展,整体布局简洁,美观。大面积铺砌与整齐的树阵互相交融,以植物造景为主,搭配适量的流畅道路,既体现出企业形象的现代、大气、又为职工提供休闲散步的地方,使人在闲暇之余养神蓄目、绿林醉心。简洁的空间形式,既符合现代信息快捷、高效的特点,又蕴含了中国传统空间的含蓄、宁静。春园内主要以乔木的广玉兰、白玉兰、紫玉兰、红叶碧桃和灌木的栀子花、苏铁、红枫构成自然生态林;夏园则以合欢、含笑、栀子花、火棘等构成郁郁葱葱的夏景;秋园是以银杏为题材的树阵种群;冬园主要配植了红梅、腊梅、珍珠梅、结香等冬季开花植物。在植物配植上,我们充分考虑了该地域土壤特点,植物四季季相更替和色彩搭配,以使在不同的季节形成不同的景致,同时形成稳定、自然的生态植物群落。
5.健身休闲活动区:又将其划分为健身区和游园区。健身区主要设置了健身器材,供职工运动健身。游园内则通过自然的曲线构建园路,弯曲的流线型道路给人以流动、悠闲之感,蜿蜒的小道则是将一个个设置好的小场景,如一轴画卷展示给闲步者。沿路的两边采用黄色系的金叶女贞,红色系的红花继木,绿色系的笔柏等构成高低错落、色彩丰富的模纹图案。创造出一个适合大众活动,交流的空间。游园中心以棕榈、苏铁、菊花等构成一个独立的孤岛景观。色彩丰富的栾树、合欢、火棘;秋季挂果的枇杷、柑橘;春季美丽的云南黄馨无不诠释自然神奇的魅力。严整而虚实有序的形体结构是“形而下”与“形而上”交流的有效媒介,可以通过树影、声响、叶色等传递风、月、云、日、气、四季等自然的信息。植物素材丰富而独特的形体语言作为空间塑造的工具,具有其他材料所不能比拟的魅力。植物材料的自然属性中蕴育着历史、文化和空间情节,在满足生态功能的基础上可以营造文化意境和独特的空间情调。
6.行政中心后部休憩空间:办公楼后有较为开阔的休憩绿地空间,为方便职工休闲活动的需求,将其设为一处交流、休憩、活动的公共活动空间,以软质景观为主,硬质景观与植物景观交相互应。种植具有观赏性的各类乔木和绚丽夺目的花灌木,雨打芭蕉的灵感和竹林小径的惬意,松、竹、梅穿插其中,如一个婉约的女子在此留下她诗情画意般的感叹。职工在工作之余,也可散心漫步其间,或品一杯茶,或细读一份报纸。品味蕴涵深刻寓意的雕塑小品在心灵与精神上得以净化。具有休闲功能的仿木花架、木质坐凳等,给这里更好的空间享受。
`二.生活区景观绿化设计
“三大区域”划分,即福利中心周边绿地景观;宿舍楼(A1、A2)周边绿地景观;宿舍楼(B1、B2)周边绿地景观
1.福利中心周边绿地景观:在进入主干道的左侧,是以贵厂的发展契机为灵感,赋予“金色年华”为主题。种植以乔木银杏、灌木黄栌、地被菊花等植物,形成秋天层林尽染的景象。福利中心楼前种植挺拔、苍翠、永不屈服的雪松,配合充满收获希望的银杏,春天开花,色彩的彩叶树紫叶李等,给人以早春的气息,秋季的浪漫。福利中心后部以园路划分两大区域,分别为樱花园和四季果园。樱花,碧桃等春花给人以春花灿烂的景象;桃树、柑橘、枇杷等果树给这里增添了另一道亮丽的风景,象征收获和喜悦。
2.宿舍楼(A1、A2)周边绿地景观:在整个园区空间区域划分上,共分两大广场,即中心休闲广场和方亭休憩广场。另外以园路分割为散石园、梅花林、桂园、紫薇园、竹苑等。中心休闲广场主要满足全厂职工的休闲聚会,中小型集会等功能。在绿化环境设计中,根据各区域的不同位置及使用功能的差异,在植物选择上也以侧重,以挺拔、苍翠、永不屈服的雪松,富有激情的红色的五角枫、郁郁葱葱的合欢、生长茂盛的桂花和充满希望的枫香,搭配以流线型的小灌木组团及景石,形成立体感强、层次丰富的植物组景;方亭休憩广场则主要满足职工娱乐休闲的需求,设置棋桌、石桌、石凳等。丰富了职工们的业余生活。散石园、梅花林、桂园、紫薇园、竹苑等以各自为主题,创造独具特色的园林景观。梅花象征不屈不饶的精神:竹则赋予文人的气质,正直谦逊;桂花十里飘香,象征吉祥幸福。宿舍楼四周则以庭院树种为主,广玉兰、白玉兰、紫玉兰、杜仲、栀子花等构成,富于自然化的植被生态景观群落。
3.宿舍楼(B1、B2)周边绿地景观:设计采取简洁、大方的设计思路。入口两侧绿化采取有层次的种植,使景观在统一中求变化,并配以开花植物,既美观大方又舒适朴实,可以很好的调节小环境、改善小气候。植物飘带造型丰富,同时充分利用林下空间进行绿化。在污水处理站及配电房周围进行设计时充分考虑利用园林植物的净化空气、杀菌、减噪等作用,布置了海桐、珊瑚树等对有害气体抗性较强及吸附粉尘、隔音效果较好的树种。
六.植物设计
植物景观设计在整个环境规划设计当中处于极其重要的地位,是整个环境设计的核心内容之一。根据当地的气候特点,植物群落是以常绿阔叶树为主与落叶阔叶树混交林相出现,充分考虑冬日对阳光的需求,大量运用的植物种植群落应具有以下层次结构:
上层大乔木:以落叶阔叶树为主,形成上层界面空间,以保证夏季的浓荫与冬季充足的阳光。
中层乔灌木:以常绿阔叶树种为主,同时结合观花、叶、果、杆及芳香物种,形成主要植物景观感受界面空间。
下层是耐荫的低矮花灌木、地被及缀花草地。
在满足园区环境生态功能与使用功能以及丰富季相变化的同时,还要考虑植物种植文化的原则。在绿化树种选择上应遵循长生树种与速生树结合的原则,既可在近期达到一定的景观要求,又能随着时间的延续逐渐形成自身的植物景观特色与历史文化积淀。通过植物配置和群体寓意,反映我国在植物鉴赏中文化的精髓,以及与国外优秀植物设计文化的交融和渗透。
植物群落的空间和形态上,注重人在不同空间场所中的心理体验与感受的变化。从密林小径、林中空地、疏林草地到缓坡草坪,形成疏密、明暗、动静的对比,在富有生命的自然中创造出具有生命活力的多元感悟空间。
在考虑植物配置的多样化的同时,我们大量采用了有益身心的植物品种,例如,雪松(四季常绿、具有防尘、减噪作用),黄栌(四季色彩进行变化、杀菌),腊梅(清新醒脑的药用功能),海桐(防尘、减噪作用),珊瑚树(红果形如珊瑚,绚丽可爱,防尘,隔音,防火,对有害气体具有吸收性),小叶女贞球(四季常绿,隔音),合欢(四季常绿,对有害气体有抗性,隔音,早春嫩叶绛红,初夏红花点点,艳丽夺目)等等。这样不仅实现了植物的生态,而且体现了人为的生态。
具体树种、规格详见方案设计图纸。
结束语:丰沛的植物栽植设计,空间的景观规划,综合运用园林植物因地制宜地配置四季富有季相色彩的各种乔木、灌木、花卉、草坪,使人回归自然、亲近自然,创造一个空气清新、阳光明媚、舒适而安静的工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