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武汉市人民政府文件
武汉市人民政府文件
武政【2005】9号
市人民政府关于做好2005年度 退役士兵接收安置工作的通知
各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部门:
根据《国各院中央军委关于2004年冬季士兵退出现役工作的通知》(国发【2004】26号)和《省人民政府关于做好2005年度退役士兵接收安置工作的通知》(鄂政发【2004】52号)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经研究,现就做好我市2005年度退役士兵接收安置工作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接收安置的对象和时间
2005年接收安置对象为:服务役满2年以上未被选取为士官的义务兵、服现役满本期规定年限未被选取为高一期的士官,以及因伤病残等原因滞留部队服役超过2年的士兵;精简整编单位服现役未满规定年限的编余士官(服现役满9年未满10年的士官除外);部分未满本期规定年限但服现役满10年以上的士官。上述提前退役的士官,在其《士官退出现役登记表》“批准单位意见”栏中应有“因部队精简整编提前退出现役”字样。因
国家改革发展中建立的丰功伟绩,大力宣扬退役士兵中的先进典型,宣传退役士兵安置政策法规,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退役士兵安置工作的良好氛围。
三、妥善做好退役士兵的安置工作
2005年度退役士兵安置工作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将其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来完成;要进一步加强领导,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有关退役士兵安置工作的政策法规;是采取安排就业和自谋职业相结合的办法,确保2005年度退役士兵得到妥善安置。
对于符合国家现行安置政策的城镇退役士兵,凡是父母或配偶有工作单位的,继续坚持“按系统分配任务,包干安置”的原则,介绍其回父母或配偶所在系统,各系统和单位必须无条件接收,采取安排工作、经济补偿等多种形式予以妥善安置;因调整精简部队提前退役士兵的安置,与服役期满的退役士兵同等对待;对转业士官、荣立三等功(含三等功)以上的城镇退役士兵等重点安置对象,要在同等条件予以优先安置;对符合转业条件而作复员安置的士官,在落户条件上可予以适当放宽。各级安置部门要按照边接收边安置的原则,及时将退役士兵的档案关系和工作关系开具到其父母或配偶所在系统或单位,尽量缩短他们待安置的时间。城镇退役士兵因个人原因未能及时分配的,由当地政府发给其待分配期间的生活补助费;因接收单位原因导致退役士兵不能按时上岗的,由接收单位从安置部门开出介绍信的当月
要确保自谋职业的城镇退役士兵能够领到一次性经济补助,得到一次职业技能培训。各有关部队要认真落实扶持城镇退役士兵自谋职业的各项优惠政策,进一步提高退役士兵自谋职业的积极性。
对返回农村的退役士兵,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对其要加强培养和使用,并结合当地实际,采取有效措施,在生产服务、技术指导、教育培训、农用物质供应、农副产品收购等方面给予支持,鼓励和扶持有专长的退役士兵创办经济实体,推荐优秀的退役士兵作为基层组织的后备力量,发挥他们在农村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中的骨干作用。对生产、生活、住房方面确有困难的农村退役士兵,当地政府应予以扶助。要继续大力培训和开发使用农村退役士兵两用人才,注意培训开发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四、切实加强对退役士兵安置工作的领导
各级人民政府要充分认识做好退役士兵安置工作对于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维护祖国统一和国家安全、促进社会稳定的极端重要性,切实加强对安置工作的领导。对安置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和突出矛盾,主要领导同志要亲自抓,有关部门要积极支持,密切配合,齐抓共管,狠抓落实。要强化退役士兵安置工作纪律,严格执行国家安置政策,依法维护退役士兵的合法权益。对以假材料谋取安置资格、占用农业户口指标入伍、非户口所在地入伍的城镇退役士兵,以及在农村入伍后购买城镇户口的,一
第二篇:武汉市人民政府文件大学生补贴(模版)
武汉市人民政府文件
武政〔2009〕29号
各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部门:
2009年武汉地区高校毕业生达到25万人左右,毕业生数量位居全国前列。目前,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就业压力增大,就业任务艰巨。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09〕3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鄂政发〔2009〕10号)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经研究,现就切实加强我市普通高等学校(以下简称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更加积极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
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关系到我市“两型社会”建设的大局、关系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我市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要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我市“两型社会”建设和“全民创业”发展战略,坚持和完善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双向选择、自主创业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机制,把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作为我市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纳入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畅通高校毕业生就业渠道,积极鼓励和引导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面向企业就业、自主创业,不断提高我市高校毕业生就业水平,为我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有关文件精神,进一步放宽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对我市用人单位招收非本地户籍的普通高校专科以上毕业生,取消落户限制。市人事、教育、公安等部门要简化程序、提高效率、热情服务,为高校毕业生办理就业手续。
二、面向基层,积极引导高校毕业生多渠道就业
(一)鼓励高校毕业生到中小企业和各类非公有制企业就业。各有关部门要积极支持用人单位吸纳高校毕业生,为他们提供档案管理、人事代理、社会保险办理和接续、职称评价以及权益保障等方面的服务。劳动密集型小企业当年吸纳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占企业职工总数30%的,贴息贷款额度提高到300万;当年吸纳未就业高校毕业生不足30%的,按实际吸纳高校毕业生每人5万元的限额提供贴息贷款,但总额度最高不得超过300万元;在300万元额度内,按实际贷款可享受50%的贷款贴息。市、区人民政府建立的小额担保基金,可为吸纳高校毕业生的劳动密集型小企业贷款提供100万元以内的担保。对采取在岗培训、轮班工作、协商薪酬等办法稳定高校毕业生就业且不裁员的困难企业,发放社会保险补贴或岗位补贴。按照我市商贸企业、服务企业招用就业困难人员的社会保险补贴标准,对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参加养老、医疗、失业三项社会保险给予补贴;岗位补贴按照我市现行失业保险金标准的75%执行,补贴执行期为2009年之内,补贴期限最长不超过6个月。同一企业只能享受两项补贴中的一项。已享受缓缴社会保险的企业不能同时享受社会保险补贴或岗位补贴。
(二)继续推进“三支一扶”(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计划。进一步落实国家和省关于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的有关政策。各区人民政府和市直有关部门要结合实际,采取措施,提供岗位,全市每年选拔一批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从事“三支一扶”工作。“三支一扶”计划服务期限为3年,参加该计划的高校毕业生生活补贴按国家规定的事业单位新招聘人员的工资标准和增资办法执行,按月发放;同时办理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并尽快研究社会保险政策。“三支一扶”计划所需经费除省财政转移支付外,其余部分由市、区财政分担。参加“三支一扶”的高校毕业生服务期满并考核合格后,所服务的事业单位有空编的,直接招聘为正式职工;我市“三支一扶”服务期满的高校毕业生参加全市事业单位招聘和公务员考录时,按规定享受优惠政策。公开招聘高校毕业生进社区服务,充实社区综合事务管理和服务工作者队伍,其生活补贴参照社区同类人员的标准,结合各区实际制定,同时按照规定为其办理社会保险,所需经费从市、区就业专
项资金中列支。积极组织实施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计划、选调生计划、大学生志愿者服务西部计划,做好高校征兵工作,落实有关政策待遇。
(三)鼓励各类单位积极吸纳高校毕业生。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武汉东湖生态旅游风景区、武汉化工区、国有大中型骨干企业和重点工程项目单位要创造条件,更多地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要加强人才培养、使用和储备工作。科研院所和承担各类科研项目的单位要积极聘用高校毕业生参与科研项目研究,其劳务性费用和有关社会保险费用按规定从项目经费中列支。
三、加大扶持力度,充分发挥创业促进就业的作用
(一)加强创业政策扶持。积极为高校毕业生创业提供小额贷款服务,一方面增设高校毕业生创业小额担保贷款专门窗口,为其提供专门服务;另一方面完善小额贷款制度,简化工作程序,提高服务效率。给予自主创业的高校毕业生 2000元的一次性创业补贴,补贴资金从就业专项资金中列支。高校毕业生从事个体经营符合条件的,免交有关登记类、证照类和管理类各项行政事业性收费;申请个体工商户,创办合伙企业或独资企业登记的,一律不受出资数额的限制;高校毕业生创办科技型、环保节能型企业,工商注册资本金达到3万元即可申办,其首期出资额只需法定数额的10%。在2009年底前,持《再就业优惠证》办理减免税手续的高校毕业生,3年内可享受再就业税收减免税优惠政策。
(二)加强创业载体建设。以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以及全市科技企业孵化器、科技创业社区为依托,建立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市科技局和共青团、工商联等组织要发挥自身优势,开展各具特色的大学生创业活动;各区人民政府要充分利用现有工业园区,建立适合本区特点的大学生创业基地。各创业基地要提供项目咨询、项目开发、项目孵化、创业培训、小额贷款等一条龙服务。通过努力,力争3年内扶持高校毕业生创办300家企业,吸纳5000名高校毕业生就业,形成创业带动就业的良性循环。
(三)加强创业指导。围绕我市的重点发展产业,积极开展服务外包、软件开发、电子商务、文化创意等产业领域的高校毕业生创业实训;市科技局、市人事局和团市委要继续开展全市“武汉大学生科技创业挑战赛”活动,扶持大学生创业,对获奖项目的团队进行奖励,并优先向有关创业投资机构推荐;市国资委、市教育局、市工商联要发挥“大学生创业辅导站”的作用,聘请企业家担任创业辅导站辅导员。市人才服务机构要深入高校,广泛宣传我市高校毕业生创业政策,为高校毕业生提供创业指导服务。积极引导高校毕业生参加志愿者服务活动,在实践中培养和提高创业、就业能力。
四、建立就业服务常态机制,提升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
(一)建立和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要进一步健全人才市场服务功能,加大财政投入,加快中国武汉人才市场大厦的建设,发挥中国武汉人才市场和中国武汉大学生就业市场的主渠道作用。由市财政在就业专项资金中加大经费投入,保障各项公益性就业指导、招聘活动顺利进行。根据高校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公益性供需洽谈会和网上招聘活动,积极开展人事代理、户档管理、就业培训,外出招聘等服务。政府所属人才服务机构每年举办100场以上公益性招聘活动,组织用人单位进高校专场招聘会300场,提供5万个就业岗位。市人事、劳动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对高校毕业生职业技能培训的指导和服务,通过实施毕业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使相关专业的应届高校毕业生通过职业技能鉴定获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帮助其提高就业能力。要进一步加强人才中介机构监管,维护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秩序。
(二)建立和完善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实习基地。市财政每年安排专项资金,加强高校毕业生实习基地建设,增加高校毕业生实习岗位数量。在我市重点发展的钢铁、汽车、石化、光电子信息、造船、先进装备制造、纺织、轻工、能源环保、创意、现代物流等行业中,选择规模较大、管理较好、科技含量较高的企业建立一批“武汉大学生就业实习基地”,确保每年实现1.5万名以上高校毕业生实习。对承担高校毕业生实习的武汉大学生就业实习基地,由市财政按每人每
月100元的标准予以适当补贴。
(三)建立和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网络服务平台。发挥网络信息优势,努力形成统一的市、区毕业生就业信息网络和服务体系,通过开展网络招聘活动、完善网络服务功能,尽快使网络招聘成为毕业生求职的重要渠道。定期向社会发布大学生就业率指数、就业质量指数及行业薪酬等信息,为高校毕业生就业提供帮助。做好高校毕业生需求信息、未就业信息的统计工作。逐步推进人事、劳动保障、高校和用人单位就业信息网络的互通和资源共享,为高校毕业生就业提供便捷、周到的服务,努力降低高校毕业生求职成本。
五、实施就业援助,保障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就业
(一)切实建立高校毕业生未就业登记制度。本地生源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应持就业报到证、身份证、户口簿和就业推荐材料到市、区人才服务机构办理未就业登记。人才服务机构要积极开展就业推荐服务、提供人事代理、就业辅导、就业信息和专场公益招聘会,1年内免费为其提供就业推荐服务。对登记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参加就业培训的,按照每人400-800元的标准给予就业培训补贴;对符合条件参加创业培训的,按照每人1200元的标准给予创业培训补贴。所需资金从同级就业专项资金中列支。
(二)实施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就业援助。经市相关部门认定的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可持相关证件到市、区政府所属人才服务机构办理登记,免费接受就业培训、就业实习和推荐就业等服务。各级机关考录公务员,事业单位招聘人员时,免收其报名费。对就业援助对象,在规定职业培训期间,按每人每月150元给予生活补贴,所需资金从同级就业专项资金中列支。
六、加强组织领导,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体系
(一)加强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市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
领导小组,定期召开工作会议,研究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突出问题。各区人民政府、市直有关职能部门要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纳入全市就业总体规划,明确目标任务,实行统筹安排,把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作为领导干部考核指标的重要内容之一。加强人事、财政、教育、卫生、科技、劳动保障、公安、编制、工商、税务、民政、农业、共青团、工商联等部门和单位之间的协调配合,为我市高校毕业生就业创造良好环境。各区人民政府要建立和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机构,调整充实骨干,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队伍建设,及时研究制定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措施,协调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有关问题。
(二)进一步营造帮助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积极舆论环境。要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新闻媒体,广泛宣传我市鼓励和支持高校毕业生创业、就业的政策措施,宣传创业成功的高校毕业生典型事迹,动员全社会关心、帮助和支持高校毕业生创业和就业,树立正确舆论导向,积极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就业观和成才观,提高自主创业的信心和能力,立足现有条件尽快实现就业,为我市“两型社会”建设建功立业。
二〇〇九年四月一日
第三篇:武汉市提前退休文件
关于加强我市参保人员非因工伤残或因病提前退休丧失劳动能力程度鉴定工作的通知
关于加强我市参保人员非因工伤残或因病
提前退休丧失劳动能力程度
鉴定工作的通知
各区劳动(保障)局、市属各委、办、局(总公司)、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 为切实保障用人单位及参保人员的合法权益,根据国家、省、市劳动能力鉴定工作的有关规定和要求,现结合我市劳动能力鉴定工作实际,就进一步加强我市参保人员非因工伤残或因病丧失劳动能力程度鉴定工作管理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鉴定对象、标准及原则
(一)鉴定对象:凡男年满50周岁,女年满45周岁,在我市参加养老保险缴费年限满15年(含视同缴费年限),非因工伤残或因病丧失劳动能力,本人申请提前退休的企业参保人员和灵活从业参保人员,可申请劳动能力鉴定。
(二)鉴定标准:《职工非因工伤残或因病丧失劳动能力程度鉴定标准(试行)》(劳
社部发[2002]8号)。
(三)鉴定原则:
1、客观公正原则;
2、在适用标准上人人平等原则;
3、鉴定回避原则。
二、组织管理:
劳动能力鉴定工作由市劳动能力鉴定中心(以下简称劳鉴中心)组织实施,工伤生育保险处、养老保险处负责有关业务指导。
三、鉴定程序
(一)申请方式:市、区属企业,民营企业,股份制企业及灵活从业参保人员向所在辖区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以下简称社保经办机构)申请;有行业主管的企业向行业主管部门申请;远城区企业和本辖区灵活从业参保人员向远城区劳动保障局申请;中央、省属
在汉企业直接向劳鉴中心申请。申请鉴定应提交以下材料:
(1)劳动能力鉴定申请书、用人单位的申请报告(灵活从业参保人员由社会保险经办机
构统一申请);(2)医疗机构出具的历年病历、临床检查(验)报告、医疗诊断证明、医学影象等诊疗
资料;
(3)被鉴定人的身份证或户口本复印件1份(验原件)、一寸彩色近照二张;
(4)劳动能力鉴定所需的其它材料。
各申报部门要严格对申请人的病退条件进行审核,必要时可委托辖区具备资格的医疗机构进行初步审定。填报《武汉市非因工伤残或因病参保人员劳动能力鉴定汇总表》并拷贝电子文档,将材料在规定的时间内报送劳鉴中心。
(二)申请受理:劳鉴中心将报送材料分科分类整理后,组织有关医疗专家进行材料审查。对通过审查的材料,予以登记受理,并发放《劳动能力鉴定医疗体检单》和《非因工伤残或因病丧失劳动能力程度鉴定表》,由申报部门送达申请人。
材料审查过程中,专家对提交的材料有疑问的,申报部门应通知申请人根据专家的要求
进行补正。
(三)体检工作:各申报部门应组织参检人员,按体检通知的要求到达指定医院按编号列队,分批进入体检现场。工作人员对参检人员要严格按照体检程序进行对人、对照片、对身份证、对病症等资格审验。
体检医院应组织作风公道正派、工作认真细致、有丰富临床经验和良好医德医风的、具有副主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组成体检小组对参检人员进行诊断,并做好病情
记录。
体检后的材料由体检医院当天统一封装,交劳鉴中心工作人员。体检材料在专家评审前
不得开封。
(四)专家鉴定:根据《武汉市企业职工劳动能力鉴定办法》(武劳社[2005]86号)的要求,从我市劳动能力鉴定医疗卫生专家库中随机抽取若干名相关专业的医疗鉴定专家组成鉴定小组,采用集体讨论,集体决策的方式,客观地对被鉴定人进行医学鉴定,并提出鉴定意见。
专家审查结束三日内,劳鉴中心在专家医学鉴定意见的基础上,严格按照标准确定鉴定
结论。
(五)公示结论:劳鉴中心将鉴定结论在市劳动保障局网站公示,并通知到各申报部门。各基层单位也应予以公示(灵活从业参保人员在各辖区社保经办机构公示),公示时间不少于3个工作日。公示结果报劳鉴中心。劳鉴中心设立举报信箱、公布举报电话,并负责处理举报和信访工作,重要事项及时向
局领导报告。
(六)结论审定:对公示有异议的,由劳鉴中心组织人员进行深入调查,弄清情况,然后将鉴定结论和有异议人员进行重新审定。
(七)复审鉴定:用人单位、被鉴定人及其亲属对劳鉴中心作出的鉴定结论不服的,可在收到鉴定结论之日起十五日内按原申请方式提出复议鉴定申请。
复议鉴定应由劳鉴中心重新组织医疗鉴定专家小组提出鉴定意见。参与首次鉴定的专家
不再参与复审鉴定。
四、有关要求
(一)高度重视,精心组织。非因工伤残或因病丧失劳动能力人员的病退鉴定工作是一项专业性强,政策和标准复杂的综合性工作,涉及到非因工伤残或因病丧失劳动能力参保人员的切身利益。各有关部门要加强领导,统筹兼顾,周密安排。切实做到工作有计划、有布置、有检查、有落实,确保鉴定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强化管理,确保公正。对受理审核、医院体检、专家鉴定、财务收费等关键环节要责任到人;对工作人员和参与鉴定的专家要进行培训,提出明确要求。做到鉴定工作程序化、鉴定程序规范化、鉴定专家权威化、鉴定依据标准化,保证鉴定工作的客观、公正、科学。
(三)政务公开,加强监督。要公开鉴定体检医院、公开鉴定收费标准、公开鉴定程序、公开鉴定结论、公开举报电话,接受社会的监督。
(四)严明纪律,违纪必究。各单位要严肃工作纪律,防止弄虚作假的现象发生。工作中必须严格执行劳动能力鉴定的有关政策,严禁徇私舞弊、权钱交易、行贿受贿等违法乱纪行为。对违纪行为者将按有关规定严肃处理;对违反纪律规定的医院将取消其体检
医院资格。二〇〇八年七月二十四日
主题词:退休管理 非因工伤残 提前退休 能力鉴定 通知
武汉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办公室
2008年7月25日印发
职工非因工伤残或因病丧失劳动能力程度鉴定标准(试行)
关于印发《职工非因工伤残或因病丧失劳动能力程度鉴定标准(试行)》的通知
劳社部发〔2002〕8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局):
为了规范职工非因工伤残或因病丧失劳动能力程度鉴定工作,我部组织制定了《职工非因工伤残或因病丧失劳动能力程度鉴定标准(试行)》,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劳动保障部
二○○二年四月五日
职工非因工伤残或因病丧失劳动能力程度鉴定标准(试行)
职工非因工伤残或因病丧失劳动能力程度鉴定标准,是劳动者由于非因工伤残或因病后,于国家社会保障法规所规定的医疗期满或医疗终结时通过医学检查对伤残失能程度做出判定结论的准则和依据。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职工非因工伤残或因病丧失劳动能力程度的鉴定原则和分级标准。
本标准适用于职工非因工伤残或因病需进行劳动能力鉴定时,对其身体器官缺损或功能损失程度的鉴定。总则
2.1 本标准分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和大部分丧失劳动能力两个程度档次。
2.2 本标准中的完全丧失劳动能力,是指因损伤或疾病造成人体组织器官缺失、严重缺损、畸形或严重损害,致使伤病的组织器官或生理功能完全丧失或存在严重功能障碍。
2.3 本标准中的大部分丧失劳动能力,是指因损伤或疾病造成人体组织器官大部分缺失、明显畸形或损害,致使受损组织器官功能中等度以上障碍。
2.4 如果伤病职工同时符合不同类别疾病三项以上(含三项)“大部分丧失劳动能力”条件时,可确定为“完全丧失劳动能力”。
2.5 本标准将《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GB/T16180—1996)中的1至4级和5至6级伤残程度分别列为本标准的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和大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范围。判定原则
3.1 本标准中劳动能力丧失程度主要以身体器官缺损或功能障碍程度作为判定依据。
3.2 本标准中对功能障碍的判定,以医疗期满或医疗终结时所作的医学检查结果为依据。4 判定依据
4.1 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条件
4.1.1 各种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或周围神经肌肉疾病等,经治疗后遗有下列情况之一者:
(1)单肢瘫,肌力2级以下(含2级)。
(2)两肢或三肢瘫,肌力3级以下(含3级)。
(3)双手或双足全肌瘫,肌力2级以下(含2级)。
(4)完全性(感觉性或混合性)失语。
(5)非肢体瘫的中度运动障碍。
4.1.2 长期重度呼吸困难。
4.1.3 心功能长期在Ⅲ级以上。左室疾患左室射血分数≤50%。
4.1.4 恶性室性心动过速经治疗无效。
4.1.5 各种难以治愈的严重贫血,经治疗后血红蛋白长期低于6克/分升以下(含6克/分升)者。
4.1.6 全胃切除或全结肠切除或小肠切除3/4。
4.1.7 慢性重度肝功能损害。
4.1.8 不可逆转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期。
4.1.9 各种代谢性或内分泌疾病、结缔组织疾病或自身免疫性疾病所导致心、脑、肾、肺、肝等一个以上主要脏器严重合并症,功能不全失代偿期。
4.1.10 各种恶性肿瘤(含血液肿瘤)经综合治疗、放疗、化疗无效或术后复发。
4.1.11 一眼有光感或无光感,另眼矫正视力<0.2或视野半径≤20度。
4.1.12 双眼矫正视力<0.1或视野半径≤20度。
4.1.13 慢性器质性精神障碍,经系统治疗2年仍有下述症状之一,并严重影响职业功能者:痴呆(中度智能减退);持续或经常出现的妄想和幻觉,持续或经常出现的情绪不稳定以及不能自控的冲动攻击行为。
4.1.14 精神分裂症,经系统治疗5年仍不能恢复正常者;偏执性精神障碍,妄想牢固,持续5年仍不能缓解,严重影响职业功能者。
4.1.15 难治性的情感障碍,经系统治疗5年仍不能恢复正常,男性年龄50岁以上(含50岁),女性45岁以上(含45岁),严重影响职业功能者。
4.1.16 具有明显强迫型人格发病基础的难治性强迫障碍,经系统治疗5年无效,严重影响职业功能者。
4.1.17 符合《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标准1至4级者。
4.2 大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条件
4.2.1 各种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或周围神经肌肉疾病等,经治疗后遗有下列情况之一者:
(1)单肢瘫,肌力3级。
(2)两肢或三肢瘫,肌力4级。
(3)单手或单足全肌瘫,肌力2级。
(4)双手或双足全肌瘫,肌力3级。
4.2.2 长期中度呼吸困难。
4.2.3 心功能长期在Ⅱ级。
4.2.4 中度肝功能损害。
4.2.5 各种疾病造瘘者。
4.2.6 慢性肾功能不全失代偿期。
4.2.7 一眼矫正视力≤0.05,另眼矫正视力≤0.3。
4.2.8 双眼矫正视力≤0.2或视野半径≤30度。
4.2.9 双耳听力损失≥91分贝。
4.2.10 符合《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标准5至6级者。判定基准
5.1 运动障碍判定基准
5.1.1 肢体瘫 以肌力作为分级标准,划分为0至5级:
0级:肌肉完全瘫痪,无收缩。
1级:可看到或触及肌肉轻微收缩,但不能产生动作。
2级:肌肉在不受重力影响下,可进行运动,即肢体能在床面上移动,但不能抬高。
3级:在和地心引力相反的方向中尚能完成其动作,但不能对抗外加的阻力。
4级:能对抗一定的阻力,但较正常人为低。
5级:正常肌力。
5.1.2 非肢体瘫的运动障碍包括肌张力增高、共济失调、不自主运动、震颤或吞咽肌肉麻痹等。根据其对生活自理的影响程度划分为轻、中、重三度:
(1)重度运动障碍 不能自行进食、大小便、洗漱、翻身和穿衣。
(2)中度运动障碍 上述动作困难,但在他人帮助下可以完成。
(3)轻度运动障碍 完成上述运动虽有一些困难,但基本可以自理。
5.2 呼吸困难及肺功能减退判定基准
5.2.1 呼吸困难分级
5.3 心功能判定基准
心功能分级
Ⅰ级:体力活动不受限制。
Ⅱ级:静息时无不适,但稍重于日常生活活动量即致乏力、心悸、气促或心绞痛。
Ⅲ级:体力活动明显受限,静息时无不适,但低于日常活动量即致乏力、心悸、气促或心绞痛。
Ⅳ级:任何体力活动均引起症状,休息时亦可有心力衰竭或心绞痛。
5.4 肝功能损害程度判定基准
5.5 慢性肾功能损害程度判定基准
附件
正确使用标准的说明学习是成就事业的基石
1.本标准条目只列出达到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起点条件,比此条件严重的伤残或疾病均属于完全丧失劳动能力。
2.标准中有关条目所指的“长期”是经系统治疗12个月以上(含12个月)。
3.标准中所指的“系统治疗”是指经住院治疗,或每月二次以上(含二次)到医院进行门诊治疗并坚持服药一个疗程以上,以及恶性肿瘤在门诊进行放射或化学治疗。
4.对未列出的其他伤病残丧失劳动能力程度的条目,可参照国家标准《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GB/T16180—1996)相应条目执行。
第四篇:武汉市人事局文件
武汉市人事局文件
武人„2008‟20 号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武汉市人事局关于加强全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在线
学习与网络管理的通知
各区人事局,市直各单位人事(干部)部门,各继续教育基地: 为贯彻落实《武汉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十一五”规划纲要》,推广网络培训、远程教育,提高干部教育培训教学和管理的信息化水平,进一步促进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作大规模开展,我们开通了武汉人事人才培训网()。经研究确定,从2008年起,在全市专业技术人员中推行在线学习,并对专业技术人员参加各类学习情况实行网络登记管理。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大力倡导专业技术人员在线学习。各区人事局、市直单位人事(干部)部门、各级继续教育基地要从落实大规模培训干部的战略任务出发,切实关心、鼓励和支持专业技术人员在线学习,把专业技术人员在线学习作为继续教育的主要培训形式,列入工作计划和学习管理考核中,引导专业技术人员自觉参加武汉人事人才培训网网络课程选学,促进全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在线学习的全面开展。
二、严格加强专业技术人员在线学习管理考核。将武汉人事人才培训网网络课程作为继续教育指定学习范围,列入继续教育证书验证管理范畴,专业技术人员每年每人在线学习时间不应少于20学时。
三、进一步加强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学习登记管理制度。从下半年开始,各区人事局、市直单位人事(干部)部门和各级继续教育基地举办的各类培训,必须通过武汉人事人才培训网事先上报备案。学习结束一周内,在武汉人事人才培训网后台,将参训人员姓名及身份证、培训班名称、培训时间、培训地点、学习内容和学习学时等六项内容进行如实登记。登记完成确认后自动进入个人电子学习档案管理。
专业技术人员2004年来继续教育学习情况,请各区人事局、市直各部门、各大型企事业单位人事部门,按照现行继续教育证书管理权限,于今年年底前通过武汉人事人才培训网后台如实登记到个人电子学习档案。
四、为进一步加强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证书管理,严格学时审验,今后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证书由个人电子学习档案取代。证书验证时,专业技术人员须先从武汉人事人才培训网上,下载本人电子学习档案,经各区人事局、市直各部门、各大型企事业单位的人事部门抽查验收合格、签署验证意见后,报市人事局,集中进行验证审查。其中各区初、中级人员继续教育验证工作,由区人事局验证审查(须报送省评审的人员除外)。
二○○八年四月二十一日
主题词:继续教育管理通知武汉市人事局办公室2008年4月22日印发
共印220份
第五篇:湖北省武汉市人民检察院文件
湖北省武汉市人民检察院文件
武检发„2010‟3号
关于在全市检察机关开展“恪守检察职业道德、提升执法公信力”主题教育系列活动的实施方案
加强检察职业道德建设,是提高检察机关执法公信力的重要内容和有效途径。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国政法工作会议精神和高检院、省院加强检察干警职业道德建设作出的一系列重要部署,市院决定,2010年,在全市检察机关开展“恪守检察职业道德、提升执法公信力”系列活动,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三项重点工作,以
—1— 学习宣传实践《检察官职业道德基本准则(试行)》(以下简称《基本准则》)为核心,结合高检院、省院开展的“恪守检察职业道德、提升执法公信力”主题教育和“提高执法公信力,我该做什么”集中评查活动,着力解决思想上和工作中与职业道德建设和执法公信力建设要求不相适应,不相符合的突出问题,切实增强法律监督能力,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对检察工作的满意度、信誉度和认可度,培养广大检察干警良好的职业习惯、职业素养和职业精神,为推进检察事业科学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
二、总体目标
通过开展检察职业道德建设系列活动,在全市检察机关大力弘扬以“忠诚、公正、清廉、文明”为核心的检察职业道德,积极培养恪尽职守,爱岗敬业,乐于奉献,奋发向上的精神状态;淡泊名利,克已奉献,坚守正确的职业价值取向;敢于监督,刚正不阿,捍卫宪法和法律尊严的职业品质,文明执法,服务群众,可亲、可信、可敬的良好职业形象。努力使广大检察干警更加准确地把握和践行检察官职业道德基本准则的精神实质,始终做到党在心中、人民在心中、法在心中、正义在心中。引导教育检察干警进一步增强忠实履行宪法法律赋予的神圣职责,珍惜职业荣誉、遵守职业纪律、参与检察职业道德建设的主动性、自觉性和积极性。通过主题教育系列活动的开展,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积极参与社会管理创新,有效促进公正廉洁执法,不断提高检察机关的社会形象,全面提升我市检察机关执法公信力。
三、活动内容
—2— 各单位要按照市院的统一部署,围绕目标,结合实际,扎实开展以下十项主题活动,确保检察职业道德建设系列活动取得实效。
一是举办《检察职业道德论坛》。邀请有关专家、学者进行专题辅导讲座,把职业道德建设纳入岗位教育培训的重要内容,通过电视电话会议形式,组织全市检察干警学习动员,并把论坛第一讲作为全市检察职业道德系列活动的启动仪式,届时将统一举行全市检察干警“检察官宣誓”和“恪守检察职业道德从我做起”签名等活动。时间定于2010年1月底进行。
二是开展“基本准则学习宣传月”活动。全市检察机关要以高检院《基本准则》的制定和发布为契机,利用专门时间组织检察干警原原本本学习《基本准则》,认真领会《基本准则》的精神实质,对照《基本准则》开展个人自查和相互对查,查漏补缺,查摆整改。通过学习宣传月活动在全市检察机关营造以恪守职业道德为荣,违反职业道德为耻的良好氛围,并把在全社会公开、广泛宣传《基本准则》,主动接受监督,作为提高检察机关公信力,树立人民检察院良好形象的实践载体。在集中学习的同时,各单位、各部门要开展以“检察职业道德促进公正廉洁执法”为主要内容的大讨论活动,使《基本准则》的内在精神在检察人员中入脑入心。着力解决制约公正廉洁执法的突出问题,坚决防止和纠正检察环节不公正、不廉洁问题,努力做到自身正、自身硬、自身净,使执法能力、执法水平、执法公信力有一个质的提高。活动中各单位要充分利用广播、电台、报纸等新闻媒体的作用,扩大宣传的影响力。时间定于2010年2月进行。
—3— 三是举办“公信力建设大家谈”征文活动。为使广大干警准确把握检察官职业道德基本准则的精神实质,在自觉参与检察职业道德建设中,思想感情得到熏陶,精神生活得到充实,道德境界得到升华。2010年4月左右,在全市检察干警中举办主题征文活动,并在市、区两级院门户网站和局域网开辟“职业道德建设专栏”,刊登征集文章,届时市院将邀有关专家学者从中评选若干优秀文章汇编成集并给予奖励。
四是贯彻省院部署,开展以“提高执法公信力,我该做什么”为主题的集中评查活动。严格按照鄂检发„2009‟50号文件要求,各单位要及时制定贯彻实施方案,扎实利用半年时间通过学习讨论、征求意见、评查改进和完善制度四个阶段把“十对照十评查十做到”的要求落到实处,收到成效。市院将在2010年5月底对各单位此项活动开展情况总结评估进行检查。
五是积极开展争当“十型检察官”活动。为深入践行《基本准则》,省院决定,在全省检察机关开展争当“信用型、学习型、务实型、创新型、专业型、服务型、合作型、廉洁型、果敢型、文化型”十型检察官活动,各单位要把争当“十型”检察官活动贯穿到系列活动始终。市院将根据各单位活动开展情况,力争推出一批品德高尚、务实创新、文明执法、业绩突出的创争典型,使广大干警学有榜样,赶有目标,激发检察人员立足岗位、建功立业的热情。
六是举办“检察文化建设与职业道德建设理论与实践”研讨会。回顾总结一年来全市开展检察文化建设情况,总结提炼全体检察人员核心价值体系,探索加强检察文化建设促进检察职业道德建设的 —4— 有效途径,研究建立职业道德考核、养成、监督等长效机制问题,使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融入各项制度规范和工作机制中,落实到检察人员的一切活动中,通过检察文化建设的扎实开展,在全体检察人员中形成爱国主义情怀,中国特色理想,公平正义信念,反腐倡廉机制,团结拼搏精神,时间定于2010年6月中旬。
七是开展检察“执法公信力基层行”活动。基层检察队伍是确保公正执法的主体,是提高检察机关执法公信力的关键。2010年7—8月,在全市检察机关开展“执法公信力基层行”活动,届时将邀请市、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民监督员,人民群众代表,《检察日报》,省、市新闻媒体组成采访团,深入各基层院宣传报道坚持以队伍建设为根本,以提高法律监督能力为核心,加强思想政治建设、法律监督能力建设和职业道德建设的先进事迹和经验做法,积极探索形成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监督,社会各界关心帮助的检察职业道德建设的互动机制和良好氛围,扩大职业道德建设的社会参与面。以“为民、务实、清廉”的形象展示我市基层院建设的风采,切实做到以公开促公正、保廉洁、赢公信。
八是精心组织好“维护公平正义十佳检察官”评选活动。2010年11月,市院将结合省院“创争当”活动和关于“十星制”星级检察官评选的要求、市委政法委“十佳政法干警”的评选标准,开展“武汉市检察机关维护公平正义十佳检察官”评选活动。通过评选活动引导广大检察干警比学习、比素质、比本领、比工作、比纪律、比贡献,有力推进全市检察机关队伍建设,塑造武汉检察官新形象。评选活动采用民主推荐、逐级考察、社会各界评审、征求人
—5— 民群众意见、新闻媒体公示等方式进行。
九是举办先进事迹报告会。为进一步弘扬典型,发挥示范引导作用,扩大社会影响力,树立良好检察形象。2010年12月左右,市院将邀请市委宣传部、市直机关工委、市广电局等部门共同策划,举办一台高质量的先进检察官事迹报告会,利用各种媒介,开辟特色专栏深度宣传近年来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营造良好的活动氛围。
十是继续深入开展“听民声、访民情、解民难大走访”主题宣传活动。各单位要结合《湖北省人民检察院关于加强检察机关群众工作的指导意见》和关于加强和规范检察工作向基层延伸的有关要求,根据本地实际,积极探索开展检察向基层延伸试点工作,坚持把“立检为公,执法为民”要求落实到亲民便民利民服务之中。强化民生意识,加强民意沟通,拓宽工作渠道,深化检务公开,通过检察开放日,下访巡访、检察宣传等多种形式,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反映突出的涉检信访问题,充分发挥检察职能,着力推进社会矛盾化解,增进社会各界对检察工作的了解和支持,展示检察人员良好的职业素养和精神风貌。
四、几点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检察职业道德建设系列活动是全市检察机关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四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全国政法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高检院、省院工作部署,大力加强公正廉洁执法,进一步提高执法公信力的重要举措。市院成立主题教育系列活动领导小组,党组书记、检察长孙应征为组长,—6— 党组副书记、副检察长喻存中、李健为副组长,党组成员、纪检组组长胡汉慧,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魏明先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魏明先兼任办公室主任;政治部、办公室、研究室、监察处等有关负责人为办公室成员单位。各区院、开发区院要成立领导小组,将系列活动摆上重要工作日程,高度重视,精心组织,确保实效。各级领导干部要在职业道德建设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带头领会精神,带头学习讨论,带头撰写文章,带头查摆问题,带头抓好落实。
(二)丰富活动形式。加强检察职业道德建设,涉及教育、制度、监督、自律、宣传等方方面面,各单位在开展系列活动中,要创新教育方式,丰富活动载体,避免生硬说教,做到以理服人,入脑入心,将检察官职业道德规范为日常教育和岗位培训的重要内容,健全完善职业守则职业规范,加强内外监督,使广大检察干警通过系列活动,提高自律能力,恪守道德底线,加强道德修养。
(三)坚持统筹兼顾。要把检察职业道德建设系列活动同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三项重点工作结合起来,同抓好今年各项检察工作结合起来,同深化高检院、省院组织开展的“恪守检察职业道德、提升执法公信力”主题实践活动结合起来,与贯彻湖北省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强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工作的决定结合起来,与推进检察文化建设结合起来,与推进基层检察院“四化”建设结合起来,与开展社会公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结合起来,做到统筹兼顾,相互促进。坚持两手抓,两不误,把开展检察职业道德系列活动作为推动全市检察工作和基层院
—7— 建设的重要机制和强大动力,用各项检察工作的实际成果衡量和检验系列活动的效果。
(四)营造良好氛围。要充分运用报刊、电台、网络等新闻媒体和市区检察内、外网,大力宣传全市检察职业道德系列活动的进展、成效和检察职业道德建设的先进典型,大力宣传全市近年来执法公信力建设取得的新成效和检察工作的新业绩、树立、维护检察机关的良好形象,形成强大的舆论氛围。
二○一○年一月十九日
主题词:检察 教育活动 实施方案 发:各区院、开发区院,市院各部门。
抄送:省检察院,市委政法委,市委办公厅,市人大办公厅。
武汉市人民检察院办公室
2010年1月19日印发
共印8份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