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的教育理念对小学班级管理的启示(大全五篇)

时间:2019-05-14 00:11:4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陶行知的教育理念对小学班级管理的启示》,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陶行知的教育理念对小学班级管理的启示》。

第一篇:陶行知的教育理念对小学班级管理的启示

陶行知的教育理念对小学班级管理的启示

丰泽区实验小学 王玲玲

最近,拜读了《陶行知的故事》、《时代呼唤陶行知》等文集,深感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对正在进行的课程改革和班级管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现简单做一探讨和生发一些体会。

一、小事做起、注重榜样的激励力量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儿童善于模仿,可塑性强。榜样对学生来说,有很大的影响力和感染力,可以使学生改变认识,提高自我评价的能力。教师首先要为学生示范,要求学生做的,教师首先要做到。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的“名人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要修养到不愧为人师的地步。”教师虽不能称名人,但也应如此,因此,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应有目的地选择榜样,树立榜样,强化榜样的形象和作用。其一,要在平时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垂范,如见到地上有纸屑,教师要首先拾起来,教师首先要从小事做起,从身边事做起;其二,奥运会期间,我经常组织学生收集图片资料及收看电视,了解奥运健儿如何拼搏,为国争光的感人事迹,激发学生学习他们的爱国品质,使学生懂得做人的道理;其三,抓住各种时机(早会、班队课),给学生讲科学家的故事,让学生知道科学家是如何克服各种困难,刻苦钻研,献身科学;其四,还常利用各种场合、各种机会,让学生介绍自己身边的榜样,贴近学生让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只有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如让班上学习成绩优秀、品德良好的学生,介绍学习经验;其五,找个别学生谈心,以爱心、热心感化学生,使他们从榜样中吸取力量、获取源泉,激发学生积极向上,勇于拼搏。

二、小孩不小、注意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

班级是进行教育、教学的单位,只有营造一种活泼、和谐的班级氛围,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参与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陶行知先生曾写了一首发人深省的小诗:“人人都说小孩小,谁知人小心不小。您若小看小孩小,便比小孩还要小。”可见对学生主人地位尊重的必要性,于是我们注重了:其一,根据小学生调皮好动、好胜心强,喜欢新鲜事物的年龄特点。教师应给学生提供各种条件:在班上组织灵活多样,富有情趣的课外活动,如表演、出个人小报、体育竞赛等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责任感和义务感,培养学生遵纪守法的自觉性与自制力。又如校、班级开展了“诗歌朗诵会”、“小小故事大王”、画一画“美丽的校园”等活动,形式多样,趣味性强,学生有了显示自己才华的机会,参与意识日益加强,自理自治能力在潜移默化中逐渐形成,培养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合作精神、自理能力、交往能力和耐受挫折的能力,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掘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其二,让学生参与班级管理,从而认识到自己可以管理自己,关心集体,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和责任心并锻炼胆量。陶行知先生说过;“学生自治,不是自由行动,乃是共同治理;不是打消规则,乃是大家立法、守法;不是放任,不是和学校宣布独立,乃是练习自治的道理。”于是我们要求学生认真做好值日班长制,在班会课上,让学生写一写《老师,我想对你说》,架起沟通师生的心灵之桥,鼓励学生大胆地向老师敞开心扉,倾诉自己的烦恼与困惑。课堂上,教师多用肯定、赞扬和鼓励的话语激励学生,如告诉学生“你能”、“你行”、“你可以”、“我相信你”┉┉等等鼓励之语言,使每个学生在班里都有成功的机会和成就感。

三、教做学合一、关注学生的个性。

陶行知先生在《每天四问》中谈到:“我提出四个问题,叫做‘每天四问’,第一问:我的身体有没有进步;第二问:我的学问有没有进步;第三问:我的工作有没有进步;第四问:我的道德有没有进步”,而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教育于技术的全部奥秘,就在于如何爱护教育对象”。在现代的时代背景下,学生较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他们的通病主要是生活较懒散,缺乏自觉性,学习马虎、劳动观点弱、纪律松垮,缺乏锻炼。针对这些情况,在教育时,应细细把脉,慎重下药。要时刻以陶行知先生的“爱满天下,乐育英才”为座右铭。如我班有个学生平时淘气贪玩,爱捉弄学生,不论大小,都要欺负,学生见了都躲着他,科任老师见到他也都摇头,每次一听到告状,我又气又急。可是转念一想,欲速则不达,不仅会使我的良苦用心落空,还会导致矛盾激化,甚至产生事与愿违的负教育。我经过冷静、耐心地寻找原因,发现他还有好的一面,动手能力强,在各项活动中处处表现出争强好胜。因此,我采取激励的办法,抓住有利时机帮助他转化。抓住一切有利的时机,及时表扬,树立其信心。我知道他嗓子不错,就积极推荐他参加班级歌唱比赛并获得二等奖。由此可见,教师只要做有心人,就能细雨润物,潜移默化。

四、关心学生的生活世界、培育学生的创新精神

“种花要知百花异,育人要懂百人心”。教师播洒的一片爱心,是促使学生上进的雨露。教师对学生除了要有爱心,还要注意工作方法。去年五年级上学期,我班新来了个插班生。他是外地人,生活习惯,学习习惯跟班上的学生不一样,学习成绩很差。刚来时,我一看到他的考卷,就不由得皱起了眉头,语文、数学成绩合起来还不到三十分。这下子,我还真有点担心了。后来我细细一琢磨,我们对待任何学生应一视同仁,一碗水端平。于是,我课堂内多鼓励、多启发,发动班上的好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帮助他,遇到不懂的题目老师及时解答、引导,促进了他的学习积极性,树立了信心。课堂外,多次找他谈心,帮助他排除心中的疑问。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在期末考试,他的语文、数学成绩均得到了良好。学生虽然个性各异,但每个学生都有创新的潜能,这一点,我真的很佩服陶行知先生的远见卓识,他曾振臂高呼:“天天是创造之时,处处是创造之地,人人是创造之人。”上学期,我让学生构思一件小发明,比一比谁的想法最新异,最奇特。学生十分投入,思维非常活跃。写出了有一定质量的好文章。

实践证明,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在新的时代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值得我们这一代教育工作者去实践与思考。

第二篇:陶行知教育思想之启示

陶行知教育思想之启示

陶行知先生是人民的教育家、思想家和教育的改革家。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是教育实践。没有先进理论指导下的教育实践是盲目的实践。教育理论正确与否也要通过教育实践来检验。新课程改革下,我认真地研读了陶行知教育思想,并有意识地在教学实践中加以运用,在运用的过程中,我切切实实地感受到:陶行知理论在我们的教育教学中给我们指明了方向。首先陶行知先生“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高尚品德告诉我,作为一个教师,必须要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必须爱护自己的学生,教师的工作不在于自己付出多少,而是在于奉献多少,只有这样,才能成为孩子热爱,家长信任的老师。

陶行知先生提倡“民主教育”,倡导师生平等共同进步;先生呼吁给孩子们“六大解放”;先生珍视孩子的情感;先生教会孩子自主读书。这和新课程标准的理论是一致的,可见先生的先知先觉。他告诉我,在自己的课堂教学中应该努力营造民主和谐的氛围,尊重学生的体验,和学生开展平等和谐的对话教学,实践证明,只有这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才能得到进一步激发,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陶行知先生认为,人的价值始终是社会的核心价值、终极价值。生命的尊严才是至高无上的,在神圣的生命面前,没有任何世俗之物称得上高贵。任何世俗之物都应匍匐在生命之灵光之中。他所理解的现代化首先是要提升人的权利和尊严、服务于人的自由和幸福。因此,先生以一颗广博的爱心爱国家,爱人民,爱师生。“爱满天下”,“情满人间”,“情至真,爱至深”,是我们做人的典范。作为一个教师,不仅要牢记陶行知”爱满天下“的教导,更要以自己的言行感召学生,培养学生的一颗爱心!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我以先生为榜样,始终把了解学生、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作为自己工作的基本出发点,做到人格上尊重他们,生活上关怀他们,学习上关注他们,身体上关心他们,使全体学生生活在充满爱的浓浓氛围之中,从而促进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增进学生努力学习、报效祖国的雄心。

人类之所以需要教育,就因为人类永远都不满现实;教育本身就意味着对现实的超越,教育的使命永远都是那么高尚。今天,在中国正日益走向现代化的伟大时代,让我们认真学习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论,弘扬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旗帜,培养全面发展、品学兼优、视野开阔、生理心理健康的优秀学生,为国家的未来,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三篇:陶行知教育

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

内容提要:将教学活动放到生活的大背景之中,就将教学的目的转化为学生的内在需要,使学生不但学会了怎样去学习,更体验了生活,陶冶了情操,感受到了生活和语文之间那种无处不在的联系,懂得“生活处处有语文 ”的道理。学生在这情景之中,激情满怀,尽情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生活。语文与生活就在学生的学习中融为一体了。这样与生活的“对话”,让语文教学有了一片更为广阔的天空,也让孩子有了更多属于自己展翅翱翔的天空,不再局限于小小教室和三尺讲台。这就验证了这样一句现代语文教学理念:语文来源于生活,生活来源于语文。

关键词:语文与生活 教育方法 生活教育理念

生活教育思想是陶行知教育思想核心与精华的体现,而生活教育理论的三大命题“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更是从根本上改变了理论与实际相背离的旧的教学方式,具有浓厚的现代教育气息和时代的创新精神。它主张把教育放到生活这个大的书中,不要禁锢于小小的学校,要在生活中学习,把学习放到生活的大环境中,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掌握语文的理论知识,再将其运用到生活中去,使学习的过程与对生活认识的过程相一致,即“实践、认识、再实践”。

语文学科是一个内涵及外延都极其广泛的学科,生活中,我们时时处处都能感受到语文,生活中语文可以说是无处不在。而事实上,我们的语文教学正在变得枯燥、单调、无趣,孩子们被困在狭隘的课堂教学的牢笼里,他们对语文的兴趣正逐步丧失。陶行知曾有过一个恰当的比喻,说明生活与教育的关系:“生活即教育”,教育极其广阔自由,如一只鸟放在林子里面;“教育即生活”将教育和生活关在学校大门里,如同一只鸟关在笼子里。如何创造一片“林子”让鸟儿自由飞翔?如何让我们的孩子恢复对语文的兴趣,如何使学生真正领悟到语文的博大精深和它无处不在的魅力呢?需要我们每个语文老师从生活出发,从实际出发,变语文的小课堂为生活的大课堂,变头顶的小天空为生活的蓝天。

一、让生活走进课堂 语文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思想告诉我们:生活就是教育的内容,为生活而教育,在生活中找教育。教育的对象是生活的,教育的环境是生活的,教育是为了生活服务,因此就要用生活的教育方式。

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就要从精彩的生活中捕捉现实,感受精彩,创设生活化的情境,让孩子去留心观察。我们的课文可能是孩子非常了解的生活现象,也有可能是他们全然陌生的人或事,这就需要教师具有敏锐的感悟能力,寻找生活与语文的结合点,让学生不仅是在学教材,更是在感受生活、领悟生活,让生活成为学生的大教材。比如有的老师说,他们在教学时,会收集些和课文类容联系很密切的图片,特写的啊,整体的啊,局部的啊,然后配上些相关的文字资料,通过老师绘声绘色的讲述和朗读,孩子们仿佛站在了相关的画面前。古代建设的就能让孩子们感受到中国古代人民的勤劳和智慧,名族的会让孩子们为自己是个中国人而骄傲和自豪等这样的生动效果。我旁听过这样的教学列子,那位老师在讲解《三顾茅庐》时,就搜集了关于《三国》里诸葛亮和刘备等桃园三兄弟的照片,放着幻灯片,还有一段三国的音频资料,然后在这样的氛围下绘声绘色的讲解课文,让我们旁听的老师都感受到了当年刘备请诸葛亮的那份坚持的决心-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看着那些生动的照片,闭上眼仿佛耳畔回响着三国那段经典的历史伟人的对话,加上老师的讲解和对历史故事的描述,谁不全身心的融入到课堂的氛围里呢。从孩子们那痴迷的表情中,我可以深深地感受到他们对这段历史的溶入,可以感受到他们已沉醉于这堂生动的语文课时之中。

二、让语文教学走出课堂,走进生活

陶行知先生特别重视让学生亲自去参加社会实践,他提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的观点,并毅然决然地将自己的名字由“知行”改为“行知”,可见他坚决的态度和立场。他认为“生活教育”最根本的原则和方法就是“教学做合一”,即根据学生的生活需要而教、而学,通过生活实践来学,从而使学生获得真正的知识,进而收获到口眼手脑并用的功效。同样,在《新课程标准》中我们也常能看到“体验”这个词语,这也表明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进而学会学习,是课堂教学改革的必然。

如在教学一年级孩子《春天来了》这篇文章时,我通过多媒体的演示和动情的范读,让学生感受到秋游的快乐,并组织孩子一起到操场上,让大家寻找春天的足迹,并告诉他们,你们也可以和文中的小伙伴一样,躺在草地上,或者对着蓝天喊上几嗓子,孩子们高兴坏了,一个个兴奋得不得了。回到教室后,我让孩子们谈谈自己的感受,他们有的说:“春天来了,小草冒出小脑袋了。”有的说“我很快乐,我对着白云喊‘你好吗?’,白云笑眯眯地看着我。”有的说“躺在草地上的时候,小草在跟我玩游戏,他们悄悄地挠我痒痒。”„„还有很多充满童趣的语言,我想这都来自于他们亲自去生活中体验那种快乐。接着我让孩子们朗读这篇课文,孩子们动心动情,春游的快乐深深地感染了我,我也深刻地理解了“情动而辞发”的真谛。因此,我得出,在生活中教学可以创造出更多精彩。

另外在口语交际和习作中更是可以非常充分地运用“教学做合一”的理念。如口语交际教学中,先给学生创设好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交际,通过亲身体验不同的社会角色,感受不同角色的心理变化,进而达到体验生活的目的,然后让学生入情入境地进行交际,既训练了口头表达能力,又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在习作中,则可以通过先活动,玩一玩,做一做,比一比,再进行听说训练,最后写一写,孩子有了切身体验后再去写作,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

通过陶行知教育思想“教学做合一”方式,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表述能力、发现问题能力和创设性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可以得到有效的训练和提高。

三、再现生活到语文教学中

陶行知先生认为,生活即教育。生活中的你处处都在使用语文,如你希望用新颖、独到的广告语给你的企业宣传,你希望用别具一格的自我介绍给别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你需要用得体、恰当的表达方式沟通你和周围人的关系„„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应该注重学生与生活的“对话”,要注重对生活经验的提炼和再造,要将学生的视野引入到更广阔的生活空间,进而培养学生的感知生活,把生活再现到语文中的能力。我记得我四年级的一个学生在作文里写到“在热闹的河边草地上,白的羊群们总是很着急的,快节奏的啃着青草,是因为它们怕那些比自己嘴巴大的多的牛,会抢了自己喜欢吃的草吗?而牛儿们呢,丝毫不在乎,依然悠闲的按自己的步伐去吃草,我想它们肯定在心里想,‘我嘴巴大,一口是你们的几口多,我才不着急呢’,然后小牛总是来回不停的跑,是在互相挑拨牛羊之间的关系吗,还是看看大家怎么都吃的那么专心,就自己静不下心来呢„”这样生动的作文片断是细心观察了生活的结果,是在作文中再现了生活,我当时当范文在班上朗读了,不为了这篇作文写的有多好,就是为了这位学生用心观察了生活。

陶行知说“生活即教育”就是指是什么样的生活就是什么样的教育:是健康的生活就是健康的教育,是不健康的生活就是不健康的教育;是劳动的生活就是劳动的教育,是不劳动的生活就是不劳动的教育;是科学的生活就是科学的教育,是不科学的生活就是不科学的教育;是艺术的生活就是艺术的教育;是改造社会的生活就是改造社会的教育。

总之,把生活和语文联系到一起的课堂,是主动、互动、生动的课堂,是预设生成相得益彰的课堂,是语言与精神同构共筑的课堂,是对话与体验遥相呼应的课堂,是现实与理想逐渐逼近的课堂。它是师生和谐、心扉敞开的场所;是师生互动、心灵对话的舞台;是向在场的每一颗心灵都敞开温情双手的怀抱;是师生创造奇迹、激活各自沉睡的潜能的时空;是向未知方向挺进随时都可能邂逅意外通道和美丽图景的旅程„„让和谐的语文课堂,弥漫着民主自由的空气,培植适宜儿童主体精神生长的“气候”和“土壤”,散发出生命成长的气息!让学生心灵得到充分放飞,尽情徜徉于我们的语文课堂之中!

参考文献:

《语文课程标准》

《中国小学语文教学论坛》2012年第4期 《小学语文教学》2014年第9期 《小学语文报》2010年第3期

第四篇: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对中小学音乐教育启示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对中小学音乐教育启示

刘佳佳1

(1.湖南师范大学,长沙,410086)

摘要:在素质教育普及的大背景下,音乐教育作为素质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需要更加科学的指导思想贯穿到教育实践中。而中小学的音乐教育是学生产生音乐启蒙思想的关键时期,结合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思想,将对中小学的音乐教育产生重要的指导作用。本文通过对“教学做合一”教育思想的理解,浅谈其对中小音乐教育的启示。关键词:陶行知;“教学做合一”;中小学音乐教育。

陶行知是我国近代教育史上卓越的人民教育家、思想家,他用自己的一生为我国的教育事业探寻新路,他代表着我国近代教育文化的方向,其在教育理论和实践中留下的思维方式和创造成果,为后人的教育积累了宝贵的财富,对各学科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研究都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而音乐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种有效手段,是人的整体素质提高的重要环节,更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传承的有效渠道。音乐教育隶属于美育,而美育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德育、智育和体育的发展起着潜移默化的推动作用。在我国,素质教育在我国中小学教育中已经历20余年的推广和发展,已经深入广大教育工作者和家长心中,如何更进一步推动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发展,需要结合当今社会教育的发展现状,将教育实践与理论指导有机地结合起来。陶行知先生虽然不是专职音乐教育家,但他却是音乐教育的积极倡导者和实践者,对音乐教育提出了创造性的认识,积极推动了当今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本文从陶行知“生活教育论”的三大主张之一:“教学做合一”的角度出发,浅谈陶行知教育思想对中小学音乐教育的指导意义。

一、“教学做合一”思想概述

杜威是陶行知留美期间的导师,他对于陶行知教育思想的萌发、产生及建立都有直接的影响。“从做中学”可以看做是“教学做合一”的思想启蒙,但这仅仅是以经验论为基础的观点,但本质上体现了生活对于联接学校和学生的重要作用。随着教育研究的深入探索,陶行知发现教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十分密切,遂认为“做”与“教”、“学”是不可分割的整体,1925年,陶行知将其“学做合一”的提议直接生发成“教学做合一”,此后,经过实践的不断补充和完善,至1927年“教学做合一”的思想正式创立。根据陶行知先生的解释:“教学做合一有两种含义:一是方法;二是生活的说明。在方法方面,它主张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要根据做的法子。不然,便要学非所用,用非所学了;教学,学法,做法应当是合一的;事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学就怎样教;它是生活的说明,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学的是学生,从先生对学生的关系来说,做便是教,从学生对先生的关系来说,做便是学。”由此可见,陶行知对“做”的重视。“做”既是学的中心,也是教的中心,它是联接教和学的桥梁。“教学做合一”的思想有如下特点:(1)主体性。传统教育方式存在让学生死读书、读刘佳佳,专业:音乐教育,学号:2013100256,指导老师:王北海,范婷 死书的弊端,被动式的接受照本宣科的内容,毫无主体主动性可言。学生的被动教学地位使学生无法自主选择感兴趣的课程和教学内容,不能根据自己的性格特点发挥自己的学习探索精神。“教学做合一”的思想摆正了师生的关系,在充分肯定了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的同时,也使得教师在教学做合一的指导下树立独立自主的意识,摆脱教材的束缚;(2)实践性。“做”对于“教学做合一”的意义无疑十分重要。其实质可以理解为拉近学校教育教学与社会生 活实际的距离,要重视实践当中的学习与教育,教师与学生不再仅仅拘泥于课本教材,可 以从身边的生活去发现,学习,探究,解决问题;(3)创新性。把实践行动引入教育教学活动,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开拓了新空间,提供了新方法,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教师,学生,教育内容的制衡和相互促进。从这点可以看出,“教学做合一”思想的实践性为创新性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角度跟灵感。

二、“教学做合一”对音乐教育的现实意义

音乐是一门特殊的学科,是融审美性、技能性和整体性为一体的综合性学科。因此,在中小学的音乐教学中引入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的理念,能够促进音乐教育的发展。

(一)“教学做合一”能够克服音乐中教与学分离的弊端。音乐教学通常是以听觉和动觉为基础的,通过表演技能和听觉技能展示音乐的魅力。在小学的音乐教学中涉及乐理和“双基”的学习,通常包含声学、演唱和表演技巧等知识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引入“教学做合一”能够使学生在音乐体验中进行知识的学习与提升,从整体上对音乐的内涵进行把握。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克服了传统教学中教与学分离的 弊端,使教与学相融合,理论与实践相融合。

(二)“教学做合一”的教学理念符合音乐教学的客观规律。音乐教学可以看做是艺术实践,通过音乐教学环节获得音乐知识和技能,获得音乐审美体验。然而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许多音乐教师没有充分领会到音乐学习中的“综合”理念,没有做到“教学做合一”,使音乐教学比较零乱和分散,不便于音乐的普及。在音乐教学中,要看重音乐教育的综合性和实践性,认真贯彻“教学做合一”的教学理念,强调音乐理论与音乐实践的融合。在音乐教学中坚持“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模式,符合音乐教学中审美教育、技能教育的客观规律,能够有效解决理论与实践相脱离等现实问题。

三、“教学做合一”思想应用于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原则

教学原则是根据教学过程的客观规律而做出的古今中外“教”与“学”的经验概括和总结,是教师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遵循一定的教学规律而制定的指导“教”与“学”的基本要求。通过对陶行知“教学做合一”教育思想的学习和理解,简要总结了以下几条原则。

(一)最优化原则 最优化原则最早是苏联的教育家巴班斯基的教育思想核心。他指出教学过程最优化实在全面考虑教学规律、原则、现代教学的形式和方法、该教学系统的特征的基础上,为了使过程从既定标准看来发挥最有效作用而组织的控制。在应用“教学做合一”于中小学音乐课堂刘佳佳,专业:音乐教育,学号:2013100256,指导老师:王北海,范婷 教学时,教师要综合考虑在特定的学校和特定的班级等条件下,教材、教师、学生、教学目标等各个方面,在教学实施前全面周到的考虑可能出现的情况,以发挥最优的教学效果。例如,教师在引导学生欣赏《大海啊,故乡》这首音乐时,就要事先考虑到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理解音乐创作者的思乡情绪,引发学生在情感上的认同,并借此发掘学生的音乐灵性和音乐潜能,这显然非常有利于学生音乐综合素质的培养。

(二)主体性原则 教师可以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音乐实践活动能够让学生“边学边做”,及时发现“学”与“做”环节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进行调整,进而促成“教”的实现。例如,教师可以组织舞蹈队、合唱队、演奏队等,让学生在舞台上自由发挥,分别展示自己的风采和本领,表现优秀的学生必须负责把周边学生教会。这样,不仅活跃了学生的音乐思维,而且让学生陶冶了情操、开阔了视野,促进了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与学习,使学生的双手和大脑得到了解放,这与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的教学理念是不谋而合的。

(三)实践性原则 在音乐学习过程中,“动手”、“动脑” 是学生参与音乐课堂、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最重要的两个环节,且“动手”与“动脑”要实现有效结合,这样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音乐潜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做合一”的教学过程,提高音乐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水平。例如,在钢琴音乐教学过程中,尤其要强调学生的手脑并用,这不仅有助于学生大脑两半球的协同活动,更有利于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和实践能力。因为学生单纯靠“动手”弹奏出的音符和旋律,缺乏必要的情感因素,就如同一件艺术作品缺乏内在价值,需要进一步进行雕刻和处理。只有在教师的引导下,脑指挥手,手开动脑,学生才能弹奏出有感情、有灵性、有感染力的音乐曲目,促进自身音乐演奏技能的不断提升。

四、结语

陶行知的教学理念在中国音乐教育史上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推动了音乐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发展。把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的教育理念应用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迎合了素质教育的发展趋势,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目标更加明确,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得以增强,同时符合音乐教育普及化的发展趋势。音乐教学工作者要不断从陶行知的音乐教育理念中总结经验 和方法,从而推动音乐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陶行知.陶行知全集·卷2[C].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 [2] 孙昌瑞.论“教学做合一”的思想内涵及现实意义[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4(03)[3] 赖德一.陶行知“教学做合一”教学法初探——兼谈查有良的《大教育论》[J].川东学刊.1997(04)[4]戴荣华.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的理论内涵及对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启示[J].文教资料,2007,(14)[5] 唐靖云.试析陶行知“教学做合一”思想的实践观[J].民办高等教育研究,2009,(01).[6] 林兴宝.陶行知“教学做合一”思想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实践研究[D].苏州大学 2014 刘佳佳,专业:音乐教育,学号:2013100256,指导老师:王北海,范婷 [7] 林兴宝.陶行知“教学做合一”思想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实践研究[D].苏州大学 2014 [8] 彭立平.“教学做合一”教学思想对课堂教学改革的启示[J].民办高等教育研究.2011(01)[9] 许静.从“教学做合一”看素质教育[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06)[10] 王晓峰,孙春英.在做数学中实现“教学做合一”[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4(04)[11] 金喆.“教学做合一”的探索[J].科学课.2005(02)[12] 胡继渊.陶行知有效教学思想的浅析[J].爱满天下.2006(02)[13] 谌安荣.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内涵及其意义[J].广西社会科学.2004(09)刘佳佳,专业:音乐教育,学号:2013100256,指导老师:王北海,范婷

第五篇:陶行知教育思想对实施新课程的启示

陶行知教育思想对实施新课程的启示

浙江乐清中学 张金琪

【摘要】八十多年前,陶行知竭力反对传统教育,倡导“新教育”。他的“新教育”与当今正在实施的新课程教育,有惊人的相似之处,他的“生活教育”、“实践教育”、“创造教育”“民主教育”等,依然还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体现了当今素质教育的精髓内涵,因此,学习陶行知教育理论,有利于实施新课程教育。

【关键词】考试观、人才观、课程观、教师观、学生观、管理观

陶行知是二十世纪“五四”前后我国伟大的教育学家,他早年留学美国,师从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与实用主义教育家克伯屈交往甚密。回国后,他立足于现实,以先进的教育理论为指导,努力改变我国落后的教育现状,在教育改革的实践过程中,创立了有鲜明特色的教育理论,对我国当时的教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对目前正在实施的新课程也有深刻的启示。

考试观

一、陶行知竭力反对那种脱离实际生活的的会考,极其深刻地揭露了旧考试制度存在的种种弊端。“学生是学会考,教员是教人会考,学校是变成了会考筹备处。会考所要的必须教,会考所不要的就不必教,甚至于必不教。于是唱歌不教了,图画不教了,体操不教了,家事不教了,农艺不教了,工艺不教了,科学的实验不做了,所谓课内课外的活动都不教了。所教的只是书,只是考的书,只是《会考指南》!教育等于读书;读书等于赶考。好玩吧,中国之传统教育!”(1)这种会考制度造成学校的畸形现象(那时还没有统一的高考制度,大学是自主招生的),跟现在高考制度造成学校的畸形现象,是多么惊人的相似啊!它给学生带来巨大的精神压力:“拚命的赶啊!熄灯是从十时延到十一时了。你要想看压台戏还必须等到十一时以后。”“赶了一考又一考。毕业考过了,接着是会考;会考过了接着就是升学考。”(2)对于这种畸形现象所带来的严重后果,他极其尖锐地指出:“一连三个考赶下来,是会把肉儿赶跑了,把血色赶跑了,甚至有些是把性命赶掉了”,它会“把有意义的人生赶跑了”,“把中华民族的前途赶跑了”,因而,这是一种“杀人的会考”。(3)他强烈要求改变这种考试制度:“这把会考的大刀是不可糊里糊涂地乱舞了”,他强烈呼吁“发动那培养生活力之创造的考成”。(4)这些话语是空谷跫音,这些见解是入木三分,虽然已经过去了半个多世纪,但依然振聋发聩,发人深醒。因为,“这把考试的大刀至今还在糊里糊涂地乱舞”,我们现在还是在这样的考试制度下教育,虽然我们也意识到高考制度已严重地惨残了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健康,已严重地抑制了中华民族的创造力,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了;虽然国家教育部和已经实施新课程的省份,也都在尝试着去改变这种高考制度,但从他们推出的方案来看,都还是在现有的书面形式上作一些调整,而没有从根本上突破书面考试的局限,因此,也都无法从本质上改变应试教育制度,以尽快地“救救孩子”。

二、众所周知,了解世界的目的就是为了改变世界。如果我们仅从了解世界的角度去考核学生的学业水平,那么,学生必然是“死读书,读死书”,学校也必然会从“会考筹备处”变成了“高考筹备处”;如果我们从改变世界的角度去考核学生的学业水平,那么,学生才可能“活读书,读活书”,学校才可能从“高考筹备处”变成“实践创新的试验场”。而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是多方面的,能力也是多种多样的,仅仅考核书面解题能力是远远不够的,因为书面解题能力还不等于实践能力,充其量只能是一种潜在的、有待转化的实践能力。现在普遍存在的“高分低能”现象,正是证明“知识无法转化成智慧”、“理论无法转化成能力”的容观事实。因此,改革高考制度,我认为必须要做好两点:第一、我们要依照陶行知说的“发动那培养生活力之创造的考成”,加强考试与生活实践的密切联系。诚然,陶行知说的创造的考成还相当笼统(他只举了几个生活问题来加以说明),但是,他认为考试应该和生活实践联系起来,这个方向是非常正确的,它有利于避免那些只在书本上兜圈子,重死记硬背,重机械训练,而不重实际运用的空头的考试。第二、我们要借鉴欧美发达国家成功的考试经验,突破过份注重书面测试的考试形式。因为新课程倡导的先进教育理念是从欧美发达国家引进来的,那么,建立在这些先进理念基础上的科学合理的考试制度(如美国高校录取学生不单单看考试成绩,而是根据学生的考试成绩、面试表现和证明学业能力的材料共三个方面,综合考虑,来决定取舍的),如果不一同引进、消化和吸收,那么,新课程教育就必然会“穿新鞋走旧路”,这是毫无疑问的。

人才观

一、在培养人才方面,陶行知非常强调人的全面发展:“全部发育:身体和精神要全体顾到,不可偏于一面。譬如在体育上,耳目口鼻手足统要使他健全;在智育上,既要使他自知,又要使他能够利用天然界的事物;在德育上,公德和私德,都不可欠缺的。”(5)结合他认为教师“要创造的是真善美的活人”(6)和“做”“便是在劳力上劳心”的观点,(7)我们不难发现,我们现在倡导的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观跟他的“全部发育”观是完全一致的。但是,陶行知在强调人的全面发展的同时,还特别强调“真”字:“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求真”即寻求、探求、追求真理;“真人”即真实的人,真诚的人,真挚的人,不虚伪,不虚假,不虚夸。从“千”“万”两个字可知,他认为教师和学生的一切努力,都是为了达到这个教育的终极目的。这不禁让人想起苏格拉底用生命来捍卫真理的事迹,也不禁让人想起亚里士多德的“我爱我师,我更爱真理”的经典名言。它不是从学科角度来谈的,而是从内在人格的角度来谈的。在他看来,“真”字是最关键的,是立人之基,是治学之本。这对于现实有深刻的指导意义。毋庸讳言,我们的社会普遍缺乏诚信,一方面固然是制度的缺失、制度的制约不够造成的,另一方面也是应试教育没有做到“教人求真”、“学做真人”造成的。因为我们的学校教育严重地脱离了社会生活实践,促使学生写文章从小学开始就感到没有事情可写,就开始胡编乱造,就学会假冒骗,这样长期的人格扭曲,造成他们习惯于说假话,而且说假话还是“脸不改色心不跳”。“文如其人”,“人也如其文”呀!这种“逼人说谎的教育”造成了现实社会普遍缺乏诚信,而这又严重地制约了高考制度的改革。对于这样恶性循环,很多人竟然还没有意识到。可见,“教人求真”、“学做真人”的深刻性和迫切性了。

二、陶行知的“人才观”还有一个很大的亮点,就是他很早就重视“创造”和“行动”。他说:“我们主张‘行动’ 是中国教育的开始,‘创造’是中国教育的完成。”(8)“我说行动是老子,思想是儿子,创造是孙子。”(9)意思是说,我们先要行动,在行动中获得思想,利用思想去创造事物。他说的“行动”和“教学做”中的“做”的意思一样,即生活实践。可见他认为创造来自实践,脱离实践是无法创造的。这种认识是相当深刻的。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陶行知就已经把“创造”和“实践”作为教育的核心价值来追求,体现他教育理论的先进性。现在,培养创新人才已成了世界各国教育追求的共同目标。我国也把“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作为培养人才的重中之重来抓,但是,我们的教育还是在原有的体制上推行新课程,学校和社会的关系依然没有处理好,因此,创新教育的成效不大,致使温家宝总理在2006年第四次教育工作座谈会上充满忧虑地提出了“学生在增多,学校规模也在扩大,为什么培养不出杰出人才”的问题。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课程观

一、在对待课程的问题上,陶行知认为编制课程既要合乎社会发展需要,又要合乎个人发展需要:“编制课程的人,必须明了动的社会的种种需要,将他们分析起来,设为目标。再根据儿童个人心理之时期,能力之高下,分别编成最能活用之课程,使社会需要不致偏废,儿童能力不致虚耗。”“社会有新的需要,就当添加新的功课去适合他,指导他„„社会的新需要没一定,增加新功课也随之而异。”与此同时,他还强调课程既要合乎世界潮流,体现普遍的人文价值观,又要合乎不同个体的不同需求,增强课程对于学生的适应性:“从社会这面讲来,要问这课程是否合乎世界潮流,是否合乎共和精神。„„更从个性的一面讲来,谁的事教谁,小孩子的事教小孩子,农人的事去教农人,方才能够适合。”(10)他还主张“课程要有系统,但也要有弹性,要在课程上争取时间的解放。”“课程组织应敷成多轨”,要有“伸缩性和多样性”。1939年陶先生在重庆创办育才学校的课程,除普通功课依照通常进行外,用四分之一的时间让学生各依“性之相近”学习一门特修课。特修课分为下列六组:(a)文学组;(b)音乐组;(c)戏剧组;(d)绘画组;(e)自然组;(f)社会组。(11)特修课的开设,为学生特殊才能的发展提供了环境,创设了时空。在这样的课程中学习,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绽放,才能得到自由施展。现在,我们实施的新课程,也开始依照学生的兴趣和需要,来设置选修课程,这正是往这个方向努力。

二、编写课程教材也要适合学生需要,不能为了少数人的需要而牺牲大数人的利益。他说:“我有一次对学生发问道:‘有几多人应用过代数?’那一百人中只有七八个人举手。又问:‘不曾用过代数的人举手!’就有九十几个。后再查考那七八个人所用的东西,只须一星期,至多不过一月,就可教了。照这样看来,我们应该有变通的办法。是否为了七八个人去牺牲那九十几个人。那七八个人,或为天文学家,或习工业,或学医生,所用代数,不过百分之一罢了。我们不可以为了一个人,去牺牲九十九个人;也不可以为了九十九个人,去牺牲那一个人。总要从社会全体着想,有否其他有用的东西未列在课程里?或是有用不着的东西还列在课程里呢?照这样去取舍才行。”(12)然而,我们现在编写的新课程教材,还没有彻底摆脱“繁、难、偏、旧”,还不适合大多数学生的需要。因为我们的教材还是为将来培养少数专家而编写的,而不是为未来培养大多数合格公民而编写的。因此,同欧美发达国家的教材相比,依然是内容普遍偏多、偏难、偏深。这样的结果是,一方面教师为了完成任务只能传授知识,而没时间让学生探索实践;另一方面大多数学生学了这些内容(特别是数理化英语的内容),进入社会后,大部分内容派不上用场,造成了极大的浪费。

三、教材是一种很重要的课程资源。怎样对待教材这种课程资源呢?陶行知认为,“„„教科书只可作为参考,否则硬依了他,还是没有的好。”“„„不要将活泼泼的人为死书所用。要晓得账簿(指“讲义”,引者注)之外,还有许多文化在那里,要靠教科书是有害的。”(13)这就是说,教师要批判地、灵活地使用教科书,要根据学生的情况,对教科书进行二次开发,或选用、或不用;或赞同、或纠正;或详教、或略教等。他说:教师在使用教科书时还要“运用补充材料及临时材料”进行教学。这正如孟子所说的“尽信书不如无书”,又如教育家叶圣陶所说的“教材无非是一个例子”,还如新课程所倡导的“教师要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因为教材要反映生活实践,但不见得都是正确的,同时,现实生活时时刻刻在发展变化,教材一旦编成就有相对稳定性,它未必能跟得上时代的发展和人们认识的变化。

四、陶公还特别重视开发生活实践的课程资源。他一针见血地指出:“中国教育弄到山穷水尽,没得路走”的原因是,“中国的教育太重书本,和生活没有联系。”陶行知极力反对脱离社会生活的教科书,甚至认为这种教科书“还是没有的好”。“我们的实际生活,就是我们的全部课程;我们的课程,就是我们的实际生活。”他说:“教育好比是蔬菜,文字好比是纤维,生活好比是各种维他命。以文字为中心而忽略生活的教科书,好比是有纤维而无维他命之菜蔬,吃了不能滋养体力。”“我们要活的书,不要死的书;要真的书,不要假的书;要动的书,不要静的书;要用的书,不要读的书。总体来说,我们要以生活为中心的教学做指导,不要以文字为中心的教科书。”(14)据此,他以培养生活力为指导,举了七十个例子来说明教师如何开发生活资源。新课程观认为,教材是一种重要的课程资源,但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教师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是教学的研究者,是社区型的老师,这就表明,教师要利用学校所处的社区,开发生活实践资源,配合教材,完成课程任务。因为教材是高度浓缩化、本质性地反映生活实践,而生活实践是生动活泼的,是直观性的、体验性的,所以,教师要根据学生已有的经验,通过生活实践资源,还原教材所反映的现实生活内容。教师不但要引导学生读懂教材,还要引导他们读懂生活实践。诚如捷克大教育家夸美纽斯说过:“认识事物必须加上实践活动。没有这一活动,甚至通晓事物的人,在事物面前也会茫然不知所措,甚至精通某一技艺的人,也会显得无能而不适于日常操作。”(15)

教师观

一、在对待教师的角色上,陶行知认为,教师必须要好学不倦:“惟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16)“我们深信教师必须学而不厌,才能诲人不倦。”(17)但是,“现在教育界的通病,就是各人拿从前所学的抄袭过来,传给学生。看他书房里书架上所摆设的,无非是从前读过的几本旧教科书;就是几本书,也还未必去温习的,何况乎研究新的学问,求新的进步呢?先生既没有进步,学生也就难有进步了。”(18)“有些人做了几年教师便有倦意,原因固然很多,但主要的还是因为不好学,天天开留声机,唱旧片子,所以难免觉得疲倦起来。惟独学而不厌的人,才可以诲人不倦。要想做教师的人把岗位站得长久,必须使他们有机会一面教,一面学;教到老,学到老。当然,一位进步的教师,一定是越教越要学,越学越快乐。”(19)可见他认为教师好学不倦是解决职业倦怠,提高学生学业水平的前提。可现实还依然如此。很多老师把教书当作谋生的职业,而不是终生奋斗的事业。因而,只追求一劳永逸、机械重复,缺乏继续学习的动力。这里的原因有多方面,但应试教育难逃其咎。主要有:

1、高考制度既造成学生的倦怠,也造成教师的倦怠,使教师没时间、也没心情读书学习;

2、我国教育不论是中学或是大学,都是应试教育,这种应试教育造成了学生学习兴趣的缺失,导致他们走上教师工作岗位后(其他岗位也是如此)也不想读书、不会读书;

3、教师不读书、不学习、不研究,竟然还可以教书,这是应试教育造成的奇怪现象,应试教育只需要重复传授和机械训练的教书匠,而不需要“敢探未发明的新理”、“敢入未开化的边疆”的有创新开拓能力的教育家。(20)如今,新课程已对教师的角色做了重新定位,认为教师是课程的开发者,是教学的研究者。“开发者”、“研究者”的角色决定了教师必须要好学不倦。

二、在对待教师的行为上,他认为:“新教员不重在教,重在引导学生怎么样去学。”(21)“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22)他在南京高师任教时,有感于“教”与“学”严重脱节的现象,不顾保守势力的反对,主张将全部课程由“教授法”改为“教学法”,以实践他的“引导观”。这说明他反对教师机械地传授知识,主张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学习。怎么引导?首先,“唤起兴味:学生有了兴味,就肯用全副精神去做事体,所以,‘学’和‘乐’是不可分离的。”(23)其次,搭建支架,寻找方法:“对于一个问题,不是要先生拿现成的解决方法来传授学生,乃是要把这个解决方法如何找来的手续程序,安排停当,指导他,使他以最短的时间,经过相类的经验,发生相类的理想,自己将这个方法找出来,并且能够利用这种经验理想来找别的方法,解决别的问题。”(24)显而易见,他认为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自己去寻找问题的答案,而不是传授答案。他还说:“与其把学生当作天津鸭儿填入一些另碎的知识,不如给他们几把钥匙,使他们可以自动地去开发文化的金库和宇宙的宝藏。”老师交给学生哪几把钥匙呢?他认为就是“教学做合一”,教学做合一,就是“教的方法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根据做的方法,事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25)最后,启发思维,教师要“注重启发:在学校里并非一面教人,一面受教,就算了事。要使学生的精神意志和能力,渐渐的发育成长。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我更要进一步说,使他不得不愤,使他不得不悱。杜威先生也说,教学生的法子,先要使他发生疑问;查出他疑难的地方,使他想种种方法,去解决问题;从这些方法中,选出顶有成效的法子,去试看对不对;如其不对,就换个法子,如其对了,再去研究一下。照这方法来解释同类的问题和一切的问题。”(26)

三、在陶公的“教师观”里,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观点: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学习书本知识,而且要引导他们懂得怎样去社会生活实践。学校教育是不能脱离社会生活的,陶先生把杜威的“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倒过来,提出了“生活即教育”“ 社会即学校”,创立了“生活教育”学说;他还把王阳明的“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改成“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并把自己的名字也改为“行知”,突出了他的生活教育的实践特性。他说:“做是学的中心,也是教的中心。我们也可以说:教学做合一便是生活。”(27)“事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28)这就把“教”与“学”统一到“做”上,教育应该以做(行)为起点,而不是以此为终点。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是一个“社区型”的教师,必须有很强的动手实践的能力。《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中指出:“本次课程改革特别强调学生参与,强调‘活动’,强调‘操作’,强调‘实践’,强调‘考察’,强调‘调查’,强调‘探究’,强调‘经历’。”(29)之所以特别强调学生参与,是因为我们的教育严重地脱离了生活实践。陶公还进一步指出,教师要在实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我们主张‘行动’ 是中国教育的开始,‘创造’是中国教育的完成。”怎么培养呢?他认为:“培养创造力:把小孩子的头脑、双手、嘴、空间、时间都解放出来,我们就要对小孩子的创造力予以适当之培养。

(一)需要充分的营养。„„

(二)需要建立下层的良好习惯,以解放上层的性能,俾能从事于高级的思虑追求。„„

(三)需要因材施教。„„”等。(30)

学生观

一、陶行知是这样解析“学生”两个字的含义的:“‘学’字的意义,是要自己去学,不是坐而受教。先生说什么,学生也说什么,那便如学戏,又如同留声机器一般了。‘生’字的意义,是生活或是生存。学生所学的是人生之道。”(31)“新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养成这种能力,再概括说起来,就是要养成‘自主’、‘自立’、‘自动’的共和国民。”(32)“鼓励自治:这便是教学生对于学问方面或道德方面,都要使他能够自治自修。”(33)可见,他肯定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强调学生的自觉意识,要求学生应该自主学习,不能被动地“听教”,不能机械地“拷贝”。这是正确的。他还进一步指出,经验对于学习的重要性:“只有从经验里发生出来的文字才是真的文字。凡不是从经验里发生出来的文字都是伪的文字知识。伪的文字知识比没有准备金的钞票还要害人,还要不值钱。”(34)“无论他是一隅三反,或是以一知万,那个‘一’必定是安根在自己的经验里。”(35)他说的自己的经验,就是指学生自己“做”(“行”)的实践经过和体验。即知识来自实践,从实践出发学习知识。“学的方法根据做的方法。事怎样做便怎么学„„。”(36)“从做中学”。他的“做”的含义很广:“做是发明,是创造,是实验,是建设,是生产,是破坏,是奋斗,是探寻出路。”(37)这就把学习与实践经验联系起来,从“经验”中学习,没有“经验”,就没有学习”,这虽然是他的老师杜威“从经验中学习”的观点,但他的解释仍不失其独到性、深刻性,与建构主义倡导的“学习并不是知识由教师向学生的传递过程,而是学生基于过去的经验和知识,经过不断地同化和顺应自主地建构自己的知识,这种建构不可能由教师代替”的观点,是完全一致的。在学习的自主、自修、自动、自治的基础上,他还提出了探讨真理的五条路:“

1、体验;

2、看书;

3、求师;

4、访友;

5、思考。这与中庸上所讲的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可以比起来看。体验相当于笃行;看书、求师、访友相当于博学;思考相当于审问、慎思、明辨。”(38)可见,陶公主张的学习方式就是“实践体验学习”、“读书访师友学习” 和“探究思考学习”。

二、“我们知道,传统的教育,他们一个教室容纳四五十人,试问教师的力量有多么大,能够完全去推动全级学生?所以就发生了教育方法上的错误。”(39)可见,他已经看到学生人数多造成教学上的困难。据了解,现在,欧美发达国家的学校普遍实施小班制,学生人数一般不会超过25人,教学上普遍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而我国学校班级学生人数依然多,采用传授法尚且难以对付,更甭提小组合作学习了。但是,大班传授,如同开讲座,效果并不理想。针对这个现状,他发明了“小先生制”:“„„小孩不但教小孩,而且教大孩,教青年,教老人,教一切知识落伍的前辈。教小孩联合大众起来自己干,才是真正的儿童教育。”(40)这就充分发挥了学生在传播知识上的重要作用,对于改变我国落后的教育面貌,确实起着很大的作用。不过,陶公发明“小先生制”的终极点虽然是在改造社会教育上,但出发点还是在学校教育上,在于通过同伴互助,好的学生帮助差的学生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以此为起点,去教导社会上需要教育的人。尽管这还称不上严格意义上的合作学习,但它已经有合作学习的萌芽。

管理观

一、陶行知强调“民主”在教育中的价值:“我要提醒大家注意创造力最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当然在不民主的环境下,创造力也有表现。那仅是限于少数,而且不能充分发挥其天才。但如果要大量开发创造力,大量开发人矿中之创造力,只有民主才能办到,只有民主的目的,民主的方法才能完成这样的大事。”(41)这是很有见地的。因为学生、教师、校长、教育行政领导四者之间是平等的主体,是学术关系,而不应该是管理关系。试想:教师与学生之间如果是封建家长制关系,这教育会有活力吗?会有创造性吗?同理,校长与教师之间的关系,教育行政领导与校长之间的关系,也是如此。值得一提的是,新课程是在欧美民主体制上产生的教育理论。我们把它移植过来而要使它不致于水土不服,就必须要改变教育管理体制,从管理转向服务,否则,就会如陶公所痛恨的:“现在在行政方面之趋势是太一律,太呆板,若不改弦更张,实无创造之可能。”(42)

二、他指出:“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要想评论一个学校,先要评论它的校长。”(43)“做一个学校校长,谈何容易!说得小些,他关系千百人的学业前途;说得大些,他关系国家与学术之兴衰。”(44)“国家把个整个的学校交给你,要你用整个的心去做个整个的校长。为个人计,要这样才可以发展专业的精神,增进职务的效率。为学校计,与其做大人名流的附属机关,不如做一个学者的专心事业。”(45)很明显,他强调校长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认为校长事关个人学业和国家学术的兴衰,应该是学校学术的带头人;要求校长把这个职务当作专心事业去做(而不是当官员来做),而且要一心一意地去做;不要让学校成为权势人的附属机关,要求校长有学者的专业精神。这些见解都很中肯。

三、我们现在实施新课程改革,旨在扭转应试教育,但显然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一个重要的原因还是陶公所认为的管理制度在制约——

第一、行政威权化:教育行政部门不断地强化权力,以加强自己的权威力量。他们用公共管理的基础能力,而不是教育专业能力,严格死板地去管理学校,而不是为学校提供服务,以致学校缺乏个性、缺乏活力,出现“千校一面”的局面。

第二、学校衙门化:学校成了政府部门的附庸,没有独立性,缺乏自主权,无法摆脱教育行政部门的严重束缚,无法根据学校的特点进行自由地发展。

第三、校长官员化:校长是行政部门任命的行政官员,要不折不扣地执行行政部门的意图、决定,惟命是从。等等。

这严重违背了学校的本质。学校是教育研究单位,是专业性特强的学术机构。它的领导人,不管是部长、厅长、局长,还是校长,都应该是有教育学背景的专家学者,而不仅仅是某个学科的拔尖人才,更不能是一般的教师。因为教育领导的正确理念、思路等,是需要深厚的教育学理论支撑的;教育领导的正确决策,需要的不是一般的公共管理的基础能力,而是教育学的专业拔尖能力。教育领导特别是校长,不能是学校的看护人、大管家,而应该是学术的带头人,他靠自身的学术权威来引领全校教师的教育和研究,而不是靠权力来强制。现在,新课程教育实施进展缓慢,根源就在于很多教育行政领导都不知道什么是新课程以及怎样去实施新课程,因此,他们还是用旧的教育意识去管理新课程教育,把新课程纳入到旧的教育制体里,因而无法做出正确的决策,以致国家的宏观决策,在中观领域和微观领域都无法实施。

对于这个现实,我们应该有清醒的认识。时代都已经过去了八十多年,而且,陶公也已经为我们“揭出病痛,引起疗救的注意”,但我们的教育还依然如此。这“说明教育界旧习惯势力之大,老教育观念改变之难。”(46)也诚如陶公所忧虑的:“全民族对于中国现代的无能的教育,该有觉悟,对于教学做合一之理论,该使之普遍实现,若再因循苟且,则可以救国之教育,将变成亡国之催命符。到了那时,虽悔也来不及了。”(47)

勿庸置疑,陶行知是我国现代伟大的教育家,是“新教育”的奠基人。他努力“为中国教育寻觅曙光”,创立了“生活教育”、“实践教育”、“创造教育”“民主教育”等“新教育”理论,极具时代精神,极富真知灼见,至今依然成为正在实施的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体现了当今素质教育的精髓内涵,这表明他的教育理论“不仅有很高的学术价值,还有很强的现实意义”。(48)他的“新教育”理论,成为我们不断吸取教育改革营养的源泉,给予我们很多深刻的启迪。

注释:

(1)(2)(3)(4)《杀人的会考与创造的考成》,见《陶行知名篇精选》,方明编,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53—154页

(5)《新教育》,见《陶行知名篇精选》,方明编,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9页(6)《创造宣言》,见《陶行知名篇精选》,方明编,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36页

(7)《答朱端琰之问》,见《陶行知名篇精选》,方明编,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85页

(8)(9)《创造的教育》,见《陶行知名篇精选》,方明编,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46页、第142页

(10)(12)(13)《新教育》,见《陶行知名篇精选》,方明编,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3——14页、(11)《育才十字诀》,见《陶行知名篇精选》,方明编,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95——196页

(14)《教学做合一下之教科书》,见《陶行知名篇精选》,方明编,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25——126页

(15)《西方近代教育论著选》,任钟印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72页(16)《如何引导学生努力求学----给正之先生的信》p56)

(17)《我们的信条》,见《陶行知名篇精选》,方明编,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44页

(18)《教学合一》,见《陶行知名篇精选》,方明编,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 页(19)《教师自动进修》,见《陶行知全集》,第4卷,第654页)

(20)《第一流的教育家》,见《陶行知名篇精选》,方明编,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4页

(21)(23)(26)《新教育》,见《陶行知名篇精选》,方明编,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1页、第9页、第8——9页

(22)(24)《教学合一》,见《陶行知名篇精选》,方明编,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页

(25)(28)《教学做合一下之教科书》,见《陶行知名篇精选》,方明编,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20页

(27)《答朱端琰之问》,见《陶行知名篇精选》,方明编,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93页

(29)《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p134)

(30)《创造的儿童教育》,见《陶行知名篇精选》,方明编,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07——208页

(31)(32)(33)《新教育》,见《陶行知名篇精选》,方明编,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0——7——9页

(34)《“伪知识”阶级》,见《陶行知名篇精选》,方明编,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73页

(35)《答朱端琰之问》见《陶行知名篇精选》,方明编,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88页

(36)(37)《教学做合一下之教科书》,见《陶行知名篇精选》,方明编,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20——121页》)

(38)《育才十字诀》,见《陶行知名篇精选》,方明编,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95页

(39)《创造的教育》,见《陶行知名篇精选》,方明编,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46页

(40)《教育的新生》,见《陶行知名篇精选》,方明编,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59页

(41)《创造的儿童教育》,见《陶行知名篇精选》,方明编,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08页

(42)(46)《教学做合一之教科书》,见《陶行知名篇精选》,方明编,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33页

(43)《半周岁的燕子矶国民学校》,见《陶行知名篇精选》,方明编,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5页

(44)(45)《整个的校长》,见《陶行知全集》,第1卷,第60页、第35页)(46)(48)《序一》,见《陶行知名篇精选》,方明编,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 页

(47)《教学做合一下之教科书》见《陶行知名篇精选》,方明编,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5页

下载陶行知的教育理念对小学班级管理的启示(大全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陶行知的教育理念对小学班级管理的启示(大全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浅谈陶行知教育思想对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的启示

    浅谈陶行知教育思想对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的启示 泉州台商投资区惠南中学 吴莉莉 摘要:陶行知先生是我国现代教育史上“伟大的教育思想家”,本文分别从他的生活教育目的论、生活......

    践行陶行知学习兴趣教育理念

    ——践行陶行知学习兴趣教育理念摘要:兴趣是人一切行动的动力,运动兴趣的培养则是幼儿自主学习和终身坚持锻炼的关键。基于小班幼儿年龄小,处于具体形象思维阶段,注意力易转移等......

    陶行知教育名著

    陶行知教育名著》读书笔记 这学期我有幸地拜读了陶行知先生的《陶行知教育名著》,读罢这本书,我受益匪浅。 《陶行知教育名著》汇集了陶行知先生平生教育教学研究与实践的精髓......

    陶行知教育文集

    《陶行知教育文集》读后感读了《陶行知教育文集》一书,我觉得本书汇集了陶行知先生平生教育教学研究与实践的精髓,行文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从“教学合一”、“学生自治”、“平......

    陶行知教育论文

    由我党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史所想到的 ——浅论当前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实现 摘要: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从战争年代开始一直到改革开放前,共产党的思想政治工作......

    陶行知教育名言[范文大全]

    学习《陶行知教育思想》心得体会 岩寺小学 叶秋华 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要修养到不愧为人师表的地步”,对这句话,我感同身受。正如宋庆龄对陶行知的题词......

    陶行知教育理论

    关于陶行知的一些教育思想 (一)生活教育理论的基本内容 1、教育即生活。  生活含有教育的意义。  实际生活是教育的中心。  生活决定教育,教育改造生活。 2、“社会即学校” ......

    陶行知教育名著(范文模版)

    《塑造教师:教师如何避免易犯的25个错误》读后感近日,我读了《塑造教师:教师如何避免易犯的25个错误》一书,感到这本书是一本难得的好书。《塑造教师:教师如何避免易犯的25个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