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试论当代中国民主党派的参政议政
试论当代中国民主党派的参政议政
政法091班 53号 陈宇婷
摘要:我国各民主党派的形成、发展、壮大是与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和我国的荣辱兴衰息息相关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的、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新型社会主义政党制度,也是各民主党派在长期斗争和实践中的切身体验和郑重选择。进入21世纪,我们更要不断探索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新形式,不断加强民主党派建设,提高参政议政水平。关键词:参政议政,民主党派,党派建设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相结合的一个创造,是符合我国国情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坚持和完善这项制度,对巩固和扩大爱国统一战线,发展社会主义民主,促进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步伐具有重要意义。
一、中国民主党派参政的发展历程及与西方政党制度的比较
我国各民主党派的形成、发展、壮大,与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和我国的荣辱兴衰是息息相关的。各民主党派形成时期的社会基础是民族资产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同这些阶级相联系的知识分子,以及其他爱国人士。他们是带有阶级联盟性质的组织。他们的政纲主要是反帝爱国和要求民主,这与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最低纲领基本一致,因而他们和共产党能够在共同的政治基础上建立起不同程度的合作关系。
在抗战时期,他们与共产党合作,共同为坚持抗战、反对投降,坚持团结、反对分裂,坚持进步、反对倒退而协力奋斗;在“旧政协”和国共和谈期间,他们作为“第三方面”,主要同共产党一起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内战独裁,为争取和平、统一和民主作出了极大的努力;在国民党反动派撕毁政协决议,发动全面内战的时候,他们严正声明不参加国民党的“伪国大”,不承认“伪宪法”,积极参与了国统区的爱国民主运动。1948年中共中央发布“五一”口号,号召召开新的政治协商会议,成立民主联合政府,迅速得到各民主党派的响应和支持,他们毅然抛弃了“中间路线”和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的幻想,逐步接受共产党的领导,其领导人陆续进入解放区,参加筹备新政协。这时的各民主党派已经转变为具有新民主主义性质的政党。各民主党派和共产党一道参加了人民政协的第一届全体会议,参与制定《共同纲领》,选举中央人民政府,为创建新中国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建国后,各民主党派都以《共同纲领》、《宪法》、《政协章程》总纲作为自己的政治纲领,积极参加国家政权和人民政协工作,为巩固人民民主专政,顺利实现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发挥了特殊作用。
国家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以后,各民主党派的性质亦发生了根本变化,成为各自所联系的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和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的政治联盟,是接受共产党领导,同共产党通力合作、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事业的亲密友党。他们积极参加国家政治生活,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各民主党派既是我国爱国统一战线的一支重要力量,也是维护安定团结、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促进祖国统一的一支重要力量。所以,我国实行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是在我国长期的革命和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曲曲折折,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考验,证明它确实是符合中国国情的、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新型社会主义政党制度,也是各民主党派在长期斗争和实践中的切身体验和郑重选择。
也许有人认为,我国的多党合作制有点类似西方国家的议会制,不过是叫法不同而已。其实二者有本质的区别。一是二者存在的经济基础和根本利益不同。西方议会制是建立在生产资料私有制基础之上,资产阶级通过手中之权和对生产资料的占有,排挤无产阶级和其他反对党,维护其资产阶级统治和根本利益。一句话,议会制是资产阶级统治广大劳动人民的工具。我国的多党合作制是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之上的,执政的共产党是由无产阶级先进分子组成,代表了人民群众的利益,参政的各民主党派代表了各自所联系的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和要求,具有最广泛、最深厚的群众基础,代表和反映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根本利益。二是政党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社会地位不同。西方议会的各政党之间为了争夺执政地位,互相攻讦,勾心斗角,彼此倾轧,是执政党与反对党的敌对关系,地位是不平等的。我国的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是在国家宪法和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在共同目标下互相监督、真诚合作的亲密友党,是执政与参政的友党关系,二者在政治上是平等的,组织上是独立的,行动上是自主的。三是参政方式和作用不同。议会制国家执政党独揽国家大权,其他政党则通过议会这唯一方式参政,但议会不是国家权力的重心,没有什么实权,因而在资本主义国家,除了几个轮流执政的大党外,其余党派参政只不过是形式而已,根本没有什么实质性的权利。在我国的多党合作制中,各民主党派以参政党的资格,以主人翁的姿态和应有的民主权利,参加国家政权,参与国家大政方针和国家领导人选的协商,参与国家事务管理,参与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充分发挥其在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作用。由此可见,我国的多党合作制与西方的议会制是截然不同的,而且比议会制更具优越性,这也正是我国政党制度的特点和优点,宪法中明确规定,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作为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将长期存在和发展。
二、中国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现状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下,有相当数量的民主党派成员进入了政府部门任职,即“实职安排”,还有数量更多的民主党派成员进入了“两会”序列,即“政治安排”。他们都属于加入了参政的行列。目前,民主党派参政的主要形式是:在各级人大、政协提出集体或个人提案,直接参与地方政府部门的工作,以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身份检查、视察工作,以“特约四员”的身份监 督重大事件或办理案件等。
但是,还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就民主党派自身来说,作为参政党还存在自身情况与所肩负的历史使命和政治责任不适应,同履行参政党职能——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的能力和水平不适应,同参政党地位和形势发展的要求不适应的问题。其次,少数中共基层组织的领导还没有完全把民主党派视为友党,对民主党派的参政议政工作还不够重视,不能很好地支持民主党派开展工作、履行职责,对于民主党派成员有种“不说白不说,说了也白说”的感觉,这势必影响其参政的热情;第三,虽然民主党派的调研组到中共党委和政府的机构、部门进行调研时均能受到热情接待,但仍有少数单位在涉及到其实质性的工作或问题时,调研组就很难透彻地了解情况,甚至被“敬而远之”的感觉,在这种情况下,很难得到准确真实的第一手资料,有些提出的问题和数据也得不到核实,这样就很难达到参政议政的目的。因此,民主党派参政议政要争取五大突破:由少数头面人物孤军奋战向发挥党派整体功能方面突破;由个别领域向国家生活各个领域方向突破;课题内容由局部微观向全局宏观方面突破;由以人大、政协会议为参政议政唯一渠道向多渠道方面突破;成果转化由慢速量少向快速量多方面突破
三、提高参政议政的水平和质量是民主党派面临的重大课题
不断提高民主党派的参政议政水平,重视和加强党派的自身建设是一条重要途径。关于党派的建设问题,我认为领导班子是龙头,党派机制是核心,成员素质是基础,机关建设是枢纽,这几项缺一不可。支持和帮助民主党派加强自身建设,是《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见》向各级党委提出的明确要求,政协更是责无旁贷。我们应从坚持和发展我国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战略要求出发,面向21世纪,协助民主党派以加强思想建设为核心,以实现新老交替和政治交接为重点,按照参政党的要求,把党派的自身建设落到实处。具体应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1.支持民主党派抓好思想建设。深入开展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学习,协助民主党派办好各种类型、各个层次的学习班、培训班、研讨班,对领导骨干和新成员加强两个重点的教育,把普遍学习和重点提高有机结合起来。
2.协助民主党派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帮助其培养领导骨干。采取切实措施把一批德才兼备、年富力强、有代表性的、善于团结合作的优秀无党派知识分子留在党外,向民主党派推荐,帮助他们建设好后备干部队伍。
3.协助民主党派坚持组织发展方针,从政策思想上加以把握。注意引导民主党派在吸收新成员时要坚持注重质量,坚持已协商确定的分工范围和对象,以大中城市为主,发展有影响、有一定代表性的人士。正确处理好发展与巩固、质量与数量、重点与非重点的关系,有计划地逐步发展新成员,推动其组织发展工作健康、正常地进行,并始终保持民主党派各自的特点和优势。
4.支持民主党派加强机关建设。根据机构改革原则和国家公务员条例精神,合理设置机构,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在党委和政府的支持下,在政协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根据民主党派的实际情况和自身建设的需要,切实帮助他们改善工作条件,解决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和实际困难。
与此同时,完善参政机制,努力创造宽松有利的参政环境,也是不断提高民主党派参政议政质量的重要方面。党委、政府、政协应及时向民主党派发布信息、通报情况,使其知情知政,方可参政。同时应重视和倾听党派意见、建议,对其提交的社情民意、提案予以及时答复和办理,使我国的政党机制能够充分有效地运作起来。
参考文献:
[1]杨静,谭本基.试论参政党能力建设[J].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4,(1):32.[2]姚小远.论提高民主党派的参政能力[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9.[3]郑宪.关于加强参政党自身建设的几点认识[J].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3,(4):5.[4]王永明.民主党派新一代代表人士的特点和使命[N].贵州协报,2001—05—23(3).
第二篇:论当代中国民主党派参政议政
论当代中国民主党派参政议政
摘要: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制下,民主党派的参政议政成为其主要职能,也是民主党派权力的体现。参政议政形式多种多样,参政形式有担任政府职务、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而议政形式则有对社会诸多问题的提案、议论、意见与建议。关键词:当代中国民主党派参政议政
当代中国的政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民主党派在国家政权中是参政党,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参加国家政权,参与国家大政方针和国家领导人选的协商,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参与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执行。其主要作用有:参政议政、民主监督、协调关系、自我教育。
一、民主党派参政的基本形式
(一)虽然从1957年之后,民主党派人士及无党派人士逐渐减少在政府部门的任职,但在政府部门被安排在副职已成为一种惯例,这也是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一种象征和标志。
2005年,中共中央颁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意见》明确规定:“民主党派成员和无党派人士担任国家和政府领导职务,是实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县级以上地方政府要选配民主党派成员或无党派人士担任领导职务。重点在涉及行政执法监督、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紧密联系知识分子、专业技术性强的政府工作部门领导班子中选配民主党派成员、无党派人士担任领导职务”[1]这表现了执政党将民主党派担任国家和政府职务的惯例将其制度化。让我们来看一下统计数字。截至2000年底,中央国家机关部门和最高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领导班子中有非中共领导人士19名;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15个副省级城市的政府领导班子已经全部配备了党外领导干部,占全国58%的374个地市、州、盟)人民政府中有党外副市(州、盟、区)长、副专员;全国2/3 的县级政府班子安排了党外人士;全国担任县(处)级以上政府及司法机关领导职务的党外干部达到9000 余名。[2]民主党派在地方政府的任职多以出生于上个世纪50 年代的人为主,也有少数是20 世纪60 年代出生的,是中生代和新生代的结合,体现了新老交融的特点,而且处于这个年龄段的人正是年富力强、精力旺盛、经验丰富、老练成熟的时候;从教育和学术背景看,一般都具有大学及以上学历,其中有相当一部分人还具有硕士或博士学位,其中有不少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有一部分人还是博导,属于学者型官员,这与民主党派属于知识分子性质的政党是相适应的。[3]另外,八个民主党派基本都有涵盖在地方政府职位中,而九三学社及民盟则占较大比例,这与其党派的政治势力相关联,其职位则由多种因素决定。从分管的工作来看,多数以科技、文化、卫生、教育为主。这跟他们的工作经历和教育背景有很大关系,更关键的是,这表现他们在政府工作中处于相对边缘状态,无法进入核心决策层。
值得注意的是,民主党派在政府实职部门工作仅为少数,在中央政府28个部门中只有8个部门有民主党派人士担任正副职,不到1/3。尽管如此,2007年4月27日,经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决定,中国致公党中央副主席、汽车专家万钢为科学技术部部长,这成为改革开放以来第一位非中共党部长,这无疑是一个重大的突破!这次非中共人士担任政府部委正职,从副职到正职这短短半步的前进,却迈出了新中国民主政治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一步,并且,民主党派
任正职对于“党领导一切”产生深刻的影响。民主党派如何协调行政首长和党委之间的关系,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二)除了政府工作部门外,被选举为人民代表去参加代表大会也是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重要机构。民主党派在各级人大代表都有一定席位2003 年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以来,民主党派成员、无党派人士共有17.7 万人当选各级人大代表。其中,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7 人,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50 人;省级人大常委会副主任41人,省级人大常委会委员462人;市级人大常委会副主任357 人,市级人大常委会委员2084 人。他们履行人民代表的职责,参与宪法、法律和地方性法规的制定和修改,参与选举、决定和罢免国家和政府领导人,参与审查和批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和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国家预算和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反映人民意愿,提出议案和质询案,参与视察和执法检查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4]
而自第六届人大后,民主党派及无党派人士占全国人大代表总数的比例呈现下降趋势,大体维持在15%、16%左右,但其在全国人大常委中的比例和在副委员长中的比例约在50%左右,所占比重很大,因而将在人大的议事和表决中能占据主导地位。
(三)相对人大而言,参加政协成为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主要场所。除第四、五届因政局动荡,党外人士在政协中作用有所削弱外,在其他各届全国政协中,党外人士均占绝对的优势。正如《中国政党制度》白皮书所说的那样:“民主党派是人民政协的重要界别。在人民政协的组织构成中,民主党派成员在各级政协委员、常务委员和政协领导成员中占有较大比例,在政协各专门委员会负责人和委员中,在政协机关中,均占有一定数量。如全国政协十届一次会议时,民主党派成员、无党派人士担任政协委员的有1343 人,占委员总数的60%;担任政协常委的有195人,占常委总数的65.2%;担任全国政协副主席的有13人,占副主席总数的54.2%。在省、市、县各级人民政协中,共有33.6 万名民主党派成员、无党派人士担任政协委员。”[4]民主党派在政协的各种会议上以本党派名义发表意见、提出建议和进行讨论,开展视察、提出提案、举报、反映社情民意以及参与调查和检查活动,在人民政协中各党派之间的活动属于党际之间的协商,“从人民政协来讲,实行的主要是协商民主,这种民主形式的优点是能够在选举前和选举后保证各界别的政协委员都能够平等地参与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自由表达意见。”[5]
二、民主党派的议政形式
民主党派除了参政职能外,还有议政职能。也就是对国家政治、社会生活中各种问题进行调研、发表议论并提出意见与建议。其中提案工作成为民主党派议政的一个重要手段,提案围绕国家和社会发展大局,侧重于各大政方针政策及重大民生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各提案因其党派成员组成显出鲜明的党派特色。如近十几年来,农工民主党中央提出的提案共有2002 份,内容主要涉及食品安全、医药卫生以及人们生产生活等方面的问题,其中“关于整顿市场管理”等提案还被推选为全国政协优秀提案;致公党中央自1990 年到2006 年在全国政协大会提案160 余件,内容包括“国企创新、海底矿产资源开发、新农村建设、西部开发和可持续发展”等问题,这些提案质量较高,社会效果较好;台盟则依靠自身优势,在涉及台湾问题上发挥作用,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提案,为对台统战工作和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做了很多有建设性的工作。[3]另外,一些民主党还形成了一个提
案制度。“民进中央建立了参政议政课题申报、提案形成和成果奖励等三项机制,其核心是《民进中央提案形成机制》。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介绍,这是民进中央提案工作始终按计划有序有效开展的重要保证,以此实现了一季度研究制订方案;二季度全面开展调研;三季度成果转化提案; 四季度征求意见改进提案工作流程。民进中央还要求民进地方组织把形成提案作为申报立项课题的预期目标,并纳入本地重点调研计划。民进中央还明确将八个专门委员会定性为„参政议政工作第一线上的基本单位‟,积极支持专委会独立承担参政议政课题,自主开展实地调查研究,以促使专委会成为提案工作骨干和提案来源重要渠道。民进中央还高度重视和发挥各级组织参政议政专职干部生力军的重要作用,有效整合力量,相互协作联动,力促资源共享、利益共享、成果共享,实现民进全会提案工作一盘棋的目标。”[5]
参政议政是民主党派在现有政党制度下的权力分享和实践过程,也是其政治参与的重要表现。民主党派在党派合作中逐渐形成体制,更好地实现其政治实践。也为国家民主政治作出一份贡献。
参考文献:
[1]万钢任部长标志民主党派参政走向成熟
[EB/OL].(2007-05-31)[2010-09-12].[2]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意见[EB/OL].(2005-02-18)[2010-09-15].[3]吴锦旗.论权力分享和运作机制下的民主党派参政议政.陕西行政学院报.2010年11月第24卷第4期
[4]中国政党制度白皮书[EB/OL].(2007-11-15)[2010-09-12].[5]李君如.认真履行时代赋予政协委员的历史使命[DB/OL].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第四次全体会议大会发言(2006-03-10)[2010-09-15]
第三篇:民主党派参政议政
民主党派怎样才能更好的参政议政
政党制度是现代民主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国家实行什么样的政党制度,由该国国情、国家性质和社会发展状况所决定。各国政党制度的不同体现了人类文明发展的多样性。中国实行的政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以下简称中国多党合作制度),它既不同于西方国家的两党或多党竞争制,也有别于有的国家实行的一党制。这一制度在中国长期的革命、建设、改革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是适合中国国情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党合作制度中包括中国共产党和八个民主党派。八个民主党派是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国民主同盟、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国致公党、九三学社、台湾民主自治同盟。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在中国多党合作制度中,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共同致力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成了“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的基本特征。中国多党合作制度在中国的政治和社会生活中显示出独特的政治优势和强大的生命力,体现了民主与集中的科学统一,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大作用。民主党派的参政议政是民主党派的基本职能,是民主党派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发挥作用的主要方式,也是民主党派最重要、最基本的工作。在新中国的不同历史时期,各民主党派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通过在政协大会上提交提案和大会发言、开展视察、调研等多种形式,就社会聚焦的民生重大问题,积极参政议政、建言献策,做出了显著成绩,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好评和赞誉。但是冷静客观地分析民主党派参政议政形势,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阻碍了民主党派更好的参政议政。既有民主党派自身问题,又有外部的客观因素,既有历史问题,又有不同时代的具体问题。
民主党派整体的参政议政动力不足。随着时代的演变,新的民主党派的党员对民主党派历史了解不多。民主党派在历史上的标志性事件未能在学校课本上出现,致使多数党员对中国共产党的了解多于对自己党派的历史的了解。民主党派的党员对民主党派在政治文明建设的职责使命不明确;对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的重要性缺乏深刻认识,不知道民主党派在发挥政治上的民主的重要地位。对一党执政的认识为谁执政谁负责的心态,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岂不知道倾巢之下安有完卵!
民主党派成员大多数是知识分子,技术专业人才。虽然在自己的领域内是专家、学者、权威,但对社会政治的关注不够。虽然有社会活动能力,但缺乏全面系统地看问题的能力,因而对一些重大的宏观的问题难以提出建设性的、全局性意见和建议。党派成员在政府部门任职的数量少,很难从政府的视角来考虑分析问题、提出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对策建议。党派参政议政难以在宏观方面提出较高层次的建议。从外部的因素看,尽管在参政议政中各民主党派提出了许多富有价值的意见建议,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应,但是从整体上看,参政议政能够站在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高度,帮助党委、政府谋大事、想要事、解难事,具有真知灼见的高质量高水平的建议比较缺乏。调查研究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选题缺乏高度、调查缺乏力度、分析问题缺乏精度、对策建议缺乏深度,调查研究的价值大打折扣。在党委政府向民主党派征求意见时,往往准备不足、匆忙上阵、言不及义、敷衍了事,提不出有价值的东西。
参政议政工作机制不健全。民主党派在参政议政的组织网络机制、工作运行机制、领导负责机制、考核激励机制等等,都不够健全,没有形成系统、体系。在根据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进行调查研究时,无制度及方法可依。不少调研是走过场,流于形式,甚至结论产生在调研之前,调研走“捷径”。所反映的问题是从政府中来又回到政府中去。民主党派的人、才、智力无法转化为参政议政的整体优势。
从外部因素看社会对民主党派的参政议政认可度不高。中共基层领导对政治民主不屑一顾,只要求政治集中,从不重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不重视民主党派的性质、地位、作用,把民主党派看成是“政治花瓶”,认为民主党派可有可无,民主党派的参政议政是没事找事,对民主党派的建言献策不理不睬,解决民主党派的提案不痛不痒,对民主党派“特约人员”工作做表面文章,应付了事。
民主党派的参政议政信息渠道不畅。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缺少知情渠道。民主党派知情渠道来自于党政领导向党派成员通报情况,或是寄送一些文件材料。有些部门对参政议政是礼节性的,直到政策出台时才想起征求民主党派意见,而民主党派根本来不及调查研究。有些单位对民主党派需要了解的信息,总是遮遮掩掩,有所选择,而不是全面、客观、公正地进行通报。有些对口联系单位的工作,也只是停留在表面,如见见面、开开会。民主党派能够直接参与、能够讨论实际内容的合作较少。
如何能使民主党派更好的参政议政,各民主党派应不断总结经验,在系统学习民主各民主党派党史的基础上敢于探索创新,实现参政议政工作的系统化、制度化、规范化。发挥政治民主的作用,使其转化为广大人民群众能看的见摸得着的具体效益,取得社会的好评,从而调动民主党派党员工作的主动性;取得党委政府的重视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从而使参政议政工作迈上新台阶。
要不断加强自我完善,第一,各个党派成员都有熟知自党派的党史,学习各党派的党章。一个民主党派的党员如果连自己党派的党史、党章都不知,只能成为别人的跟屁虫,人云亦云。第二,完善民主党派各自的政党建设,根据不同时代对民主党派的要求,进一步完善各民主党派的党建工作。要发挥参政议政的作用,与中国共产党合作,民主党派必须是健康的民主党派。第三,学习贯彻《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意见》精神,充分认识民主党派参政议政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加快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作用。要统一思想,转变观念,强化参政议政意识,增强作为参政党的光荣感、责任感和使命感。
要根据参政议政的需要和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善于发现、物色参政议政人才,发展成员要在文化层次、政治素质和社会活动的参与能力上多考虑,通过组织发展有针对性地吸纳人才,不断充实新生力量,开展参政议政工作的交流与培训,保证拥有一支政治素质较高、综合素质较强的骨干成员队伍,为参政议政提供人才资源。要构建各种平台,让成员有更多的施展才华、发挥作用的机会,这是培养参政议政人才的有效途径。要进一步发挥参政议政特邀人员、担任政府和司法机关实职人员,以及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各方面人才的优势和作用,真正建立起一支高水平的参政议政人才队伍。建立健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述职考核制度,增强代表和委员的责任意识,提高代表和委员履行参政议政职能的积极性;建立健全与在政府部门任职的成员和特约人员的定期联系制度,积极拓宽参政议政的渠道和途径;建立健全信息和社情民意工作制度,为参政议政提供第一手资料;要建立健全与政府部门对口联系制度,促进政情沟通,加强调研协作;要建立健全参政议政考核与奖励制度,充分调动广大成员的积极性、创造性,集聚群体智慧,不断提高参政议政工作质量和水平。民主党派参政议政,不是参政党的一己之事,它需要中共党委和政府以及社会各方面的关心和支持。要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新闻媒介,宣传党的统一战线,大力的宣传参政党的参政活动,展示其参政能力和参政成果,取得社会的了解和认同。对中共各级领导以及基层党员干部要加强统战理论教育,使之认识到参政党参政议政是我国政治制度的特点和优势,深刻认识民主党派与中共的关系肝胆相照、唇亡齿寒的道理。同时,各级党委应加强对民主党派工作的调查研究,应把推荐和培养党外干部作为组织工作的重要目标,高度重视民主党派的组织建设和发展。党委政府要重视民主党派及其成员通过建议案、提案、建议、专题调研报告、报送信息等的建言献策,对这些建议要有落实、有分析、有反馈,并作为民主、科学决策的重要参考和依据。
中共党委和政府在其召开的协商会、情况通报会、意见征询会等重要会议之前,应提前发出通知,提供详细参考材料,以便民主党派及时收集并集中专家的见解和意见,从而提出有分量的建议。除各级人大、政协会议外,各级党委、政府应注重发挥民主党派成员中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作用,多通报情况,多提供信息。党委要经常组织民主党派考察、了解情况。政府有关对口联系部门在调研工作中要吸收民主党派专家共同参与,或适当划拨一些经费及调研题目请民主党派调研。
民主党派要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地位超脱、观察认识比较客观的优势,摸索出适合自身特点的党建工作及参政议政工作。民主党派的健康发展才有健康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才能有效的的参政议政。积极的提高对社会热点、难点问题的洞察能力,要根据本党派特色与优势,选好题目并深入调研。调查要做较长时间的前期准备,尽量把工作做细做深。要从分析得出结论,要做到尽职而不越位,提案及建议要从宏观出发,从政府角度出发,从可操作性出发,不要泛泛而谈,空地无物,自愿当花瓶。各民主党派都有各自的关注领域、主攻方向,在已熟悉的领域中容易发挥优势,产生良好影响。
XXXX
XXXX年XX月XX 日
第四篇:民主党派人士参政议政演讲稿
关于我申请加入民革的经历,至今还被**民革组织传为佳话。就民革**市委员会而言,我是至今为止,唯一一个不经过别人介绍,自己主动找上党组织,并被批准加入民革的。那是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末的事了,因为印象深刻,至今仍历历在目。
1999年6月底的一天下午,刚调入**不久的我,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找到民主党派办公楼,试探性地走进了民那一世小说网 http://www.xiexiebang.com革办公室,专职干部曹灿热情的接待,真叫我有一种宾至如归的感觉。谈话间,她又请来了秘书长傅克刚同志。傅秘书长也热情地向我介绍了民革发展史、党派性质及**民革组织的基本情况等,我突然产生一种感觉——“我找到家了”。那种亲切、真实而强烈的感觉让我这个刚刚从大西北,踏入南方这片炙热大地的异乡人感动至今。
事实上,后来的一切也确实如此。其后半年间,我以联系人士的身份,多次参加民革组织的各项活动,在**民革的关心、关怀和帮助下,终于在1999年12月20日实现了多年来的强烈愿望,正式成为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党员,成为民革大家庭的一员。而巧合的是,这一天也是澳门回归祖国的日子。从此,我的生活、工作、学习都与民革密切地联系在一起。
心灵的家园
我与民革结缘,并不是偶然的。
由于学习历史专业的原因,很早便知道民革与孙中山先生以及国民党血脉相连,与台湾有着亲密的关系。虽然其中有些问题至今也颇为错综复杂,但这并不影响未来,因为,历史可以改写,但历史不可能改变。正是民革背后的深厚历史底蕴吸引着我,使得我对民革的历史特别感兴趣,进而萌发了要为完成孙中山先生未竟事业尽一点绵薄之力的想法。而加入承传他思想的党派——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则是实现这一愿望的平台。可是,民革一直以来,发展对象主要以与原国民党有渊源关系的人,所以,我一直因不得其门而入而烦恼。
到**后,工作之余,除了缺少亲情外,感觉还缺少点什么。再后来,我明白了,是缺少精神的归属。于是,就怀着崇敬而忐忑的心情,主动找到民革组织,表达埋藏在心底多年的愿望。幸运的是,在我35岁的时候,浮躁、茫然的心灵终于因为加入了民革而变得开阔而踏实,有了归宿感。这时的民革,对我来说,已经不仅是一个抽象的政治组织,一个参政议政的政党,更是一个美好温馨的精神家园。
成长的乐园
入党以后,我积极参加各项活动,并对民革党史进行了系统地学习,进一步了解了民革的过去与现在。我坚信,民革不仅意味着忧国忧民,更意味着骨气、正气、硬气,意味着渊博的学识风范,高尚的人格魅力,高贵而美丽的人生境界。
第一次参加支部的组织生活会,就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支部组织生活会是在当月最后一个星期六的下午召开的。参加会议前我充满好奇,提前到达开会地点,却发现,许多同志提前都已到达。大家都是利用休息时间来过组织生活的。开会的气氛非常活跃,大家充分发表意见,既严肃又轻松,有陈述观点也有争论,当支部主委宣布组织生活会结束时,许多同志还感到话语未尽。我深深感受到了一股非常融洽、相互关心的气息,回家路上一身轻松快乐。
参加民革是我人生征途中新的起点,为实现自我价值提供了新的平台。在党派工作中,我先后被推选为中教支部宣传委员,教育支部主委,参政议政委员副主任,孙中山研究小组副组长,民革广东省委孙中山研究学会理事,**市教育局特约教育督导员等职。每一次增加新的职务,面对新的角色,我都认为是接受了新的工作和新的挑战,都会认真地钻研理论、向他人学习,脚踏实地做好每项工作,促使自己不断进步。同时,会更严格地要求自己,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也努力地改变社会上对党外干部的歧视和偏见。民革,是我成长的乐园。
精神的加油站
加入民革,使我受益良多,政治上更趋于成熟。入党之初,我对民革的了解还不够系统,对我国的政治制度和政党制度的特点的认识大多停留在书本知识和旧的理论上。是民革组织选送我参加了民革新党员培训班、社会主义学院的党外中青年干部班等;参加、参与了专题研讨会、外出参观学习、社会调查等一系列活动,在实践中丰富了自己的党派知识,增强了政党意识。
2003年,我参加了**市社会主义学院党外青年干部培训班的学习;2005年,**民革程萍主委还亲自带领我们骨干党员到省社会主义学院参加学习,我切身体会到了作为一名参政党党员的责任和义务。通过不断的学习和思考,自己的思想认识水平也逐步提高,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有了深入的理解和认识。令人振奋的是,民主党派迎来了良好的发展时机和宽松和谐的政治氛围,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见》(2005)5号文的发表,作为一名民革党员,只要有一颗“中国心”,有为祖国统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的愿望和才干,一样可以在中国和平崛起的大事业中实现个人的人生目标、价值及对事业
黄龙真人新传 大唐 农奴翻身当地主 步步生莲 一剑惊仙 重生之官道 http://www.xiexiebang.com的追求。民革,毫无疑问,是我的精神加油站。
表演的舞台
加入民革后,我始终坚持“两条腿”走路。作为一名教师,在工作岗位上坚持严格要求自己,教书育人,爱岗敬业,成绩显著;作为民革党员,热爱党派事业,积极参政议政,发挥民主监督的作用。
我积极参与市委会的参政议政工作,多次参加提案专题调研、民主党派暑期座谈会专那一世小说网 http://www.xiexiebang.com题调研,并身体力行动笔撰写提案。其中,《关于改善紫荆路交通状况的意见和建议》被评为市政协大会优秀提案,并接受新闻媒体的采访;在**民革的新党员学习班上,作了“民革发展历史”的专题讲座;积极参加有关孙中山思想的研究工作,2003年参加了“孙中山与中华民族精神研讨会”,被指定作大会专题发言,撰写的《孙中山开发西北的设想和计划》发表于《广东民革》;2004年参加民革广东省委、广西省委联合举办的孙中山思想与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发展研讨会,论文《在实践中丰富孙中山的区域经济思想》收编在《孙中山思想与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发展研讨会论文集》。
2005年10月,民革**市委员会推荐我挂职锻炼。今年3月,我被安排担任了**香洲区教育局副局长一职。这样,我由一名教师走向政府行政管理岗位,也走上了民革为我搭建的另一个舞台,任重而道远。上任后的第二个月,我带领**市香洲区教育讲师团一行18人专程到国家重点扶贫开发县重庆市巫溪县开展送教活动,引起强烈的反响。意想不到的是,当地统战部部长听说我是民革党员,也专门出面热情接待,我为自己是民革人而感到无比的自豪与光荣。
今年建国60周年的日子,也是我加入民革的第*个年头。抚今追昔,展望未来,思绪万千,感慨良多。人活着就要有所追求,而加入民革,对于我,是一种缘分、一种追求,更是一份责任、一份收获。所以说:民革,就是我的精神家园,充满着温馨和淡定,激励着我不断地进步,决不懈怠。
黄龙真人新传 大唐 农奴翻身当地主 步步生莲 一剑惊仙 重生之官道 http://www.xiexiebang.com
第五篇:加强民主党派参政议政能力
加强民主党派参政议政能力,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电子院12班 51101223 李嘉琪
加强民主党派自身建设是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重要基础。中共中央颁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意见》强调指出,要“支持民主党派根据各自章程所规定的参政党建设目标,按照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发挥社会主义民主、体现政治联盟特点、体现进步性和广泛性相统一的原则,以思想建设为核心,以组织建设为基础,以制度建设为保障,把自身建设提高到新的水平”。这是对民主党派自身建设成功经验的深刻总结,也是新世纪新阶段全面加强民主党派自身建设的基本依据。
进入21世纪,民主党派自身建设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一方面,我国社会在一致性增强的基础上的多样性不断发展,人们思想活动的自主性、差异性、选择性明显增强;另一方面,民主党派队伍不断发展,新一代代表人物已成为各民主党派各级领导班子主体,成员结构也发生了新的变化。如何适应共产党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需要,提高民主党派的参政议政能力,在国家政治和社会生活中更好地发挥作用等,都需要民主党派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因此,在新世纪,大力加强参政党自身建设,是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需要,也是更好地发挥参政党作用的现实需要。民主党派要坚持以思想建设为核心、组织建设为基础、制度建设为保障,不断推进自身建设。
一、重视思想建设,提高成员政治素质和思想道德水平
思想建设是自身建设的核心,是关系民主党派自身发展的一项长期而带根本性的任务。思想建设的目标是使各民主党派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素质,更好地履行参政党职能;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觉悟和认识能力,坚定不移地贯彻多党合作制度,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积极建言献策。思想建设主要内容包括:基本理论教育、基本国情和基本路线教育、统战理论学习、加强多党合作的优良传统教育、形势政策教育以及加强爱国主义等的教育。
(一)加强政治理论学习。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认真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地在民主党派成员中提高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认识。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必须始终保持清醒的认识,自觉抵制政治上的多元化,自觉地抵制西方的分化。只有认真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统战理论和多党合作理论及社史社章,才能做到理论上的清醒。只有理论上的清醒,才能做到政治上的坚定。面对新形势新问题,进行正确的宣传和引导,使民主党派成员的思想观念、道德水平、文化素质等,不断地与时代相适应,与社会同步发展;增强对一些问题的鉴别能力,特别是在遇到一些大是大非的问题时,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完成时代赋予民主党派的任务和使命。
(二)着重抓好领导班子和骨干成员的队伍建设。可以通过参加各级的中共党校或社会主义学院的培训进修等,加强对各级领导班子和骨干成员的教育,努力提高干部的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造就一支高素质的领导干部队伍,提高他们的政治把握、参政议政、组织协调和合作共事能力。继承和发扬多党合作的优良传统,坚定同共产党长期合作的信念。
(三)定期开展形势教育。重点是加强形势、任务和政策的教育,使民主党派成员能及时了解党的方针政策,把握形势、明确任务。一要紧紧围绕中共十七大精神,全面理解、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丰富内涵和精神实质,提高思想认识。同时把转变发展方式、提高发展质量作为发挥参政党职能的重点内容,围绕改革中的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积极建言献策。二要认真学习新知识,了解新情况,适应新形势,研究新问题。要正确认识国内外形势,全面准确地理解中国共产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自觉地用它们统领民主党派工作,从而使成员的思想觉悟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同时也使参政议政言之有物、言之有理,分析中肯,建议可行,提高民主党派依法参政议政能力。
(四)加强对新成员的素质培训。加强新成员的教育工作,必须加强他们对所加入党派的认识,提高对党章、党史及优良传统的认识,明确我国民主党派的性质、地位和作用,使其能严格要求自己,真正从思想上、组织上和行动上入党,积极主动地参加组织生活,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积极参政议政。
二、不断加强组织建设,提升党派整体形象
组织建设是参政党自身建设的基础。加强民主党派组织建设就是要提高民主党派的整体素质,从组织上保障实现参政党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的职能。民主党派加强组织建设,就是要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提高领导班子成员的四种能力并着眼于多党合作事业的长远发展。
(一)加强领导班子建设。作为民主党派组织的核心,领导班子的建设是自身建设的关键。领导班子的团结、高效是做好党派工作的重要条件。因此,首先要选配好合适的领导班子成员,除了重视政治素质外,还要着重考虑热心社务工作、有奉献精神、有参政议政能力、有组织领导能力、有代表性、人品好、人缘好、形象好、年轻等诸多因素。第二是积极为领导班子成员创造培训、学习机会,通过学习培训,提高他们的政治水平,熟悉统一战线理论、方针、政策,热心社务工作,有事业心和责任感,愿意为广大社员服务。第三是要加强理论学习,不断提高政治把握能力;要积极投身社会实践,不断提高参政议政能力;要认真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不断提高组织领导能力;要认真履行职责,不断提高合作共事能力。
(二)不断加强后备干部队伍建设。民主党派后备干部队伍建设,是领导班子建设和发挥参政党作用的基础,关系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长期存在和发展。一是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与尊重民主党派的自主权利相统一,坚持推进工作和完善制度相统一,把后备干部队伍建设与建立健全工作机制有机结合起来。二是发扬民主,坚持工作程序。充分听取各方面意见,加大考察了解力度,培养一支涵盖面广、比例合理、年龄呈梯形分布、具有复合型知识结构的后备干部队伍。三是做好后备人选的培养工作,注重长期培养和近期使用相结合。制定后备干部近、中、长期使用计划,按培养使用的方向,把素质好、有发展前途的优秀后备干部安排到一定层次岗位上挂职或兼职,使他们在实践中积累经验,增长领导才干,成为适应新世纪需要的领导人才。四是对后备干部队伍实行动态管理。对后备干部要定期进行考察考核,建立并完善民主党派后备干部档案,及时调整、补充,形成合理的阶梯结构、知识结构和年龄结构。
(三)组织发展严把质量关。民主党派的组织发展要注重考察政治素质,严格履行发展程序,如加入组织前的考察、预先谈话、新成员培训等,使其尽快在思想上和行动上加入组织。一是坚持“三个为主”原则。即以协商确定的范围和对象为主、以大中城市为主、以有代表性的人士为主。“三个为主”符合民主党派的历史特点和参政党参加国家政治生活的现实要求。二是注重质量。注重质量是组织发展的核心问题,民主党派作用的大小主要取决于成员政治素质和代表性。在组织发展中注重质量,是民主党派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的必然要求,也是提高参政党自身素质和参政能力的迫切需要。同时处理好数量和质量的关系,只追求数量,不注重质量,会影响整体自身素质的提高,也不符合组织发展方针的要求。三是保持特色。坚持各自特色,有利于民主党派发挥各自优势,更好地履行参政党职能。四是组织发展与后备干部队伍相结合。注意吸收政治素质好、层次高、代表性强、有发展潜力的无党派知识分子,并把他们及时充实到后备干部中来。
三、健全工作机制,逐步完善民主党派工作规范化建设
推进民主党派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建设,有利于民主党派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也是提高民主党派参政议政能力和水平的要求。建立一套适合民主党派自身特点、有利于促进民主党派工作规范化和科学化运行的制度,健全参政党的工作机制,可以为民主党派有效发挥参政党作用奠定坚实基础。因此,制度建设是民主党派自身建设的保障,是各项工作顺利开展的有效保证,是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必不可少的载体。
(一)结合实际,制定各项制度。如建立健全民主科学的领导班子议事决策制度、考核制度、学习制度、机关工作制度、联络员制度、慰问制度、参政议政激励制度等,使各级组织工作规范化、制度化。
(二)健全和完善参政议政的工作机构,发现、培养、重用一批有专长、有热情、有影响、能奉献的人才,积极开展各项活动。有了制度,使各项工作有章可循,各级组织可按照制度办事,正常开展各种活动。
(三)总结改进,不断完善制度。随着新形势、新要求的需要,制度需要不断总结改进,逐步完善。制度的逐步完善、协调,才能充分发挥组织集体的力量和个人能动性,进而使民主党派工作逐步走上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
(四)认真落实民主党派对口联系制度。加强和政府职能部门的联系,掌握情况,深入调研,力保建言献策落到实处。
四、加强机关建设,不断增强党派凝聚力
民主党派机关是党派运转的中枢和承上启下的综合办事机构,在民主党派工作中承担着组织、联络、协调、指导、管理、服务等多项职能。民主党派要搞好自身建设,提高整体参政能力和水平,首先应该抓住机关建设这个环节,它是体现民主党派工作水平的重要窗口。
(一)配备好机关工作班子。要把政治素质好、思想作风正、有一定组织领导能力、年富力强的同志充实到民主党派机关中。
(二)加强机关制度建设。机关建设首先是制度建设,制度建设带有根本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是做好机关工作的基本要求。因此要规范党派机关工作程序,合理设置机构,实行岗位责任制和目标管理,逐步建立一套目标清楚、职责明确、程序健全、运转有效的工作机制。
(三)抓好业务培训工作。加强对党派机关工作人员的学习培训,使其了解参政议政方面的知识和与自己成员相关的专业、职业常识,不断提高政治素质、理论素质和参政议政能力。
(四)建立有效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引进竞争机制和激励机制,择优选拔任用党派机关干部,做到能上能下、能进能出。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使民主党派机关充满活力和朝气,为民主党派加强自身建设、提高整体参政议政能力提供良好的机关服务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