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QHSE管理小组职责
HSE管理小组职责:
1.建立完善本部门QHSE管理制度,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2.负责制定QHSE工作计划,建立QHSE管理小组,定期召开QHSE例会,及时解决QHSE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3.负责监督检查QHSE生产状况,安排、落实QHSE隐患整改,纠正、制止和处理违章现象,消除各类不安全隐患,及时上报重大问题。4.负责QHSE业绩管理和考核工作。
5.对应急预案实行动态管理,按计划定期开展应急演练工作。发生事故及时组织抢险并按应急程序报告。
6.负责新上岗(转岗)员工的培训,对员工进行QHSE教育,提高员工QHSE意识和技能。
HSE工作标准
1.2.3.4.5.6.7.8.9.建立健全本部门QHSE基础资料。
各班组负责工作区域卫生安全设施检查。每星期按时上报本部门安全行为审核。
随时接受上级部门的检查和指导,不断持续改进。定期开展岗位培训,对新上岗员工进行传帮带。
按规定组织员工开展应急演练,提高其应急处理和削减风险能力。每年组织从业人员进行健康体检,持证上岗率达到100%。按标准发放员工劳动保护用品。严格遵守劳动纪律。
第二篇:QHSE管理措施
QHSE管 理 措 施
1、开工前,对所有参与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全体施工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安全帽,穿戴劳保用品,并携带上岗证。
2、所有施工人员严格遵守中石油的反违章六条禁令,并遵守各自的安全操作规程。
3、现场所有露天用电设备及开关板,均需采取安全保护措施;现场临时及移动电源,采用漏电保护放线盘。现场用电必须由专职电工接电,其余施工人员严禁违章接电。
4、合理安排施工作业,特种作业必须有有效操作证人员上岗操作,严禁无票从事危险作业。
5、施工现场必须规范管理,进场材料分类摆放,不得直接放在地上,与地面隔离,特殊材料必须覆盖保护。各种材料在拉运过程中,采取防护措施。
6、施工垃圾、废料应有专门的堆放点,并及时清理拉运出施工现场,严禁乱堆乱放。
质量方针HSE方针
科学管理,诚实守信,追求卓越,创造和谐。以人为本、预防为主;全员参与、持续改进。质量目标HSE战略目标
1、工程质量合格率100%,单位工程优良率70%以上;追求零伤害、零污染、零事故,在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方面达到
2、工程设备、材料质量合格率100%;国际先进水平。
3、工期符合率100%;
第三篇:安全管理小组职责
安全管理小组职责
制定安全政策,协调各部门严格执行有关的安全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解决公司安全工作中出现的重大问题;
每年、季、月召开安全工作会议,总结上年、季、月安全工作情况,及明 确公司下年、季、月度安全目标并落实安全责任制; 制定、批准和监督与公司安全有关的预算、投资;
每一个月召开一次安全工作会议,对安全工作进行评估,发现潜在的不安全因素同时落实解决责任人,并解决安全工作中的存在的突出问题;
在遇到火灾、台风、地震和其他灾难性事故时组织和指挥救灾工作;
通过会议、培训及指导等提高全体员工的自身安全意识。
第四篇:固定资产管理小组职责
固定资产管理小组职责
第一条 负责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的制订和完善,推行制度并对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考评;负责对固定资产的进出业务进行账务处理。
第二条 固定资产在使用时应贯彻“谁使用、谁保管”的原则,使用部门对固定资产的完整、安全负责,若资产损坏,使用部门要及时报告主管部门及时维修、保养,做到物尽其用。各社区分院护士长为固定资产管理第一责任人,主任协助其管理,负责本部门的财产登记、变更、报废和盘点等管理工作。
第三条 固定资产应建立科室台账监管制度:台账上应详细注明固定资产的名称、编号、投入使用开始时间、原始价值、折旧年限、使用状况,台帐上的固定资产编号以财务科编码作为统一索引编码,各台账管理部门应定期对台账与实物的相符性进行复核。固定资产管理及保养细则由各台账管理部门会同使用部门自行制定。
第四条 固定资产内部调动:在用的各种固定资产,不准随意变动,因业务需要或其它原因固定资产需在本院内部各部门之间进行调拨,调出部门应通报财务科,必须填写一式三份“固定资产移交表”并签字,调入部门负责人也须签字确认,调入、调出部门、财务科各执一份,以便做好资产管理工作。台账管理部门应对台账作相应的调整。
第五条 固定资产处置:固定资产不能使用应由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填写一式三份“固定资产报废单”,并详细说明不能使用的具体原因;由财务科组织专人对该固定资产进行鉴定,经鉴定确实不堪使用且无修理价值的,报院长审批。对经批准报废的固定资产,使用部门对其加报废标识,另行存放,由财务科统一处理,将残值收入交财务科统一核算;并按财务会计制度的规定办理有关的报废手续及帐务处理,作为固定资产减少的凭据。
第五篇:QHSE管理学习总结
QHSE管理学习总结
QHSE管理体系建立过程中的具体做法和取得的成效
第一、加强管理,强化责任,形成QHSE管理闭环
加强管理,就要严格规章制度,使安全生产工作规范化、制度化,严格的规章制度是制约习惯性违章的有效手段。首先是明确岗位职责,即落实单位第一把手是安全第一责任人;贯彻“谁主管谁负责”的安全管理原则,落实股份公司安全生产责任制;各项业务工作责任落实,而且职责明确具体,真正做到了事事有人负责、有章可依、有据可查, 杜绝互相扯皮现象。也是规范工作人员劳动纪律和工作程序的有效手段;加强管理,就要加强安全基础管理工作,规范各种安全台帐、记录,严格标准化作业;加强管理,就要强化各级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特别是要强化现场各级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使各级管理人员从“三个代表”的思想出发,把企业的利益,员工的安全和健康看得重于泰山;加强管理,就要党政工团齐抓共管,树立人人想安全、人人抓安全、安全生产人人有责的“大安全”思想。
第二、夯实基础工作,加大安全投入,实现本质安全化。
强化“三基”工作。常言说:“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夯实安全生产基层、基础工作,练就过硬的基本功是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的前提。企业管理的关键在基层,基层建设的关键在班组,基于以上认识,我厂认真开展了班组和基层达标活动,狠抓了班组交接班管理,规范QHSE“两书一表一卡”,不断补充和完善了各项操作规程,强化了以“四懂三会”为主的基本功训练,做到工作有人抓、活动有人管、时间有保证、考核有标准,并精细推广“走动式管理”、“交接班互考互问”、“班前安全讲话”等班组建设工作中总结出的先进经验,有力地推动了基层建设上水平。
第三、以安全文化为导向,推进QHSE管理体系持续改进。
文化对思想观念起引领作用,思想观念对规范行为所起导向作用,不同的行为产生不同的后果。按照杜邦安全管理—世界现代安全管理理论:安全文化是组织和个人的安全特性和态度的集中表现,这种集合所建立的就是安全拥有高于一切的优先权。
以安全文化为导向就是要用先进的理论、观念来充实员工的头脑,充分调动员工的创造性,使之自觉遵章守纪、按章操作并做到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所伤害,成为每个员工最基本的安全观念。一是提出理念,形成共识,统一认识;二是加大安全文化建设宣传力度;三是学习世界现代先进的安全管理方法,以强化实施QHSE管理体系为核心,来规范工作行为。通过安全知识的学习、事故案例的宣教,广大员工从思想上开始由从“本能安全”向“要我安全”、“我要安全”“我会安全”和“互助安全”的转变;四是加强人本文化,坚持QHSE培训与技能培训有机结合,进一步加强QHSE管理体系在员工中的宣传、培训和教育工作。安全学习坚决实际与理论相结合的方式,将技能培训、安全常识和人的安全意识、行为意识培训有机地结合。深入基层现场,深刻地学习和分析典型事故,安全教育多样化,具有针对性;五是加大现场安全检查、安全考核力度,完善各类考核制度,对安全工作实行重奖重罚;作为安全生产的职能部门,多下现场,除对一些大的、重要的工作现场进行检查外,更近一步加强日常的一些现场检查。
全员安全意识的提高,激发了员工对现代企业先进的安全管理方法的渴求和掌握、应用QHSE管理体系知识的积极性及主动性。在安全文化的建设上,不断创新工作思路。
第四、以反“三违”为重点,狠抓员工的安全培训教育。
在深入开展以“强三基,反三违、除隐患、严达标”为主题的“安全生产环保基础年”活动的同时,通过探索性的创建企业安全文化,大力开展了反“三违”活动。一是强化安全意识,提高全员反“三违”的自觉性。员工的安全意识、技术素质的高低与防范“三违”的自觉程度是密切相关。我们以宣贯《安全生产法》为契机,结合员工安全生产合同的签定工作,把安全教育宣传的对象,细分为四个层次按需施教;二是严格工作要求,确保反“三违”工作的有效进行。不断深入开展“三违”工作,对识别“三违”现象的敏感性也在不断提高。三是在认识反“三违”上要突出一个“深”字,管理机制上要突出一个“严”字,行动上要突出一个“实”字。“三违”具有一定的顽固性、潜伏性、沿袭性和排它性,只有了解和掌握习惯性违章的特点,才能在工作中进行有效的防范;四是建立反“三违”工作的检查制度:在反“三违”工作的检查上,注重细节,严格要求,尽力
消除诱发“三违”的客观因素,“三违”行为固然是人的主观行为,但同类违章的重复发生往往还存在诱发“三违”的客观因素。我们对发现的作业环境不良、人机界面和相互位置不合理、作业(操作)工具配备不当、不足和安全设施、装置缺失等问题,都落实责任,组织整改。在组织整改的过程中,部分员工也改变了“反三违”就是“领导整治员工”的错误想法,其抵触情绪也得到了消除。五是在反“三违”克服安全工作说得多,做得少;布置得多,检查落实得少;口头上重视,行动上忽视;空闲时重要,忙起来不要;检查时按章操作,检查后违章操作;讲起来头头是道,做起来我行我素等形式主义的做法。树立“安全责任重于泰山”的思想,结合工作实际和具体要求,“有的放矢”,强化安全教育,使全员都能充分认识自己在工作中存在哪些习惯性违章行为,这些行为有哪些危害,会造成什么不良后果,从而在工作中加以改正,养成自觉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的良好作业习惯,以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和防范事故的能力。
第五、系统化的“戴明模型”是QHSE管理体系的运行基础。
按照“戴明模型”,又称为PDCA模型,一个企业的经营活动可分为:“计划(PLAN)、行动(DO)、检查(CHECK)、改进(ACT)”四个相互联系的环节。
1、计划环节:就是作为行动基础的某些事先的考虑,它预先决定干什么,如何干,什么时候干,以及谁去干等问题。
计划环节是对管理体系的总体规划,包括:
(1)确定企业的方针、目标;
(2)配备必要的资源,包括人力、物力资源等;
(3)建立组织机构,规定相应职责、权限及其相互关系;
(4)识别管理体系运行的相关活动或过程,并规定活动或过程的实施程序和作业方法等。
为了使企业的管理制度化,以上过程可以以文件的形式来反映,成为“文件化管理体系”。由于企业的方针、目标、活动及活动方式均在计划环节中确定,所以,次阶段是管理体系中最重要的环节。
2、行动环节:按照计划所规定的程序(如组织机构、程序和作业方法等)加以实施,实施过程与计划的复合型及实施的结果决定了企业能否达到预期目标,所以保证所有活动在受控状态下进行是实施的关键。
3、检查环节:为了确保计划行动的有效实施,需要对计划实施效果进行检查衡量,并采取措施修正消除可能产生的行为偏差。
4、改进环节:管理过程不可能是一个封闭的系统,需要随着管理的进程,针对管理活动实践中所发现的缺陷不足或根据文化的内外部条件,不断进行管理的调试、完善。
概括“戴明模型”,其核心内容是根据管理学的原理,为企业建立了一个动态循环的管理过程框架,以持续改进的思想指导企业系统地实现其既定目标。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和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都是应用了这一基本原理。
第六、八项质量管理原则在企业的实施及应用:
标准中充分体现的八项质量管理原则是:
1、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2、领导作用;
3、全员参与;
4、过程方法;
5、管理的系统方法;
6、持续改进;
7、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
8、与供方互利的关系。
八项质量管理原则是在总结质量管理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用高度概括的语言所表述的最基本、最适用的一般法律,是组织领导做好质量管理工作必须遵循的准则和应关注的重点,包含了思想方法、工作方法、领导作风和处理内外关系的正确态度。深刻理解并认真贯彻八项质量管理原则,对于每个组织特别是领导层和质量管理工作者均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应当强调,八项质量管理原则并不是独立和不相关的,整体上可以从三个方面理解:
1)两个基本原则
指以“顾客为关注的焦点”和“持续改进”两个原则。可以说,这两个基本原则更直接地体现在ISO9001和ISO9004两个标准的各项要求,特别是总体性要求之中;也是“过程为基础的质量管理体系模式”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2)一个关健原则
指“领导作用”。如果我们将解决具体的质量问题和操作者的质量意识问题看成是“治表”的话,那么,解决管理问题和管理者的认识问题则是“治本”。所以,管理者在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实施和改进中应起主导地位和关键作用。
该原则还涉及到“全员参与”和“与供方互利的关系”。领导作用是关键,全员参与是基础,与供方互利的关系要兼顾。
3)三个方法性原则
指“过程方法”、“管理的系统方法”、“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这三种方法性原则都是建立在现代管理理论基础上的,是达到两个基本原则和发挥领导作用的重要途径。“过河”必须有桥、有船,要达到组织设定的目标也必须借助于科学方法。
领导是推动QHSE管理体系顺利运行的关键,抓好QHSE管理体系的运行工作要靠领导推动,领导推动力不足,就会影响员工参与的积极性。各级领导首先要提高认识,体系运行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要带头向员工宣传实施QHSE管理体系的重要意义,带头执行体系文件,营造领导重视、全员参与的良好氛围。只有思想统一,行动才能一致。全员参与是QHSE管理体系运行的重要原则,只有全员充分参与,才能使管理体系得到真正运行,才能保证各部门、各单位之间的相互协调,排除阻力,使体系能够不断得到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