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巴塞尔协议知识练习题精编(DOC)(共)
巴塞尔协议知识练习题精编
一、基础知识类
1、在新资本协议第一支柱下,涉及哪些风险相关的资本计算要求?
A、信用风险; B、市场风险; C、操作风险; D、以上皆是。答案:D
2、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在哪一年通过?
A、1988年; B、2001年; C、2003年; D、2004年。答案:D 3、2007年2月,中国银监会印发了《中国银行业实施新资本协议指导意见》,要求国内大型商业银行从()年底起开始实施新资本协议。
A、2010; B、2011; C、2012; D、以上均否。答案:A
4、作为国内第一批新资本协议银行,在银监会的指导下,中国银行于()年全面启动新资本协议实施工作。
A、2006; B、2007; C、2008; D、2009。答案:B
5、以下哪一个选项不属于我行实施新资本协议的组织模式?
A、统一规划,分模块实施; B、统一方法,分部门落实;
C、集中管理,集中推进; D、整体布局,精细化管理。答案:C
6、计算信用风险的资本要求主要有哪两种方法?
A、标准法、内部评级法; B、标准法、外部评级法;
C、现行法、内部评级法; D、现行法、外部评级法。答案:A
7、操作风险计量方法包括哪些?
A、基本指标法B、标准法;C、高级计量法(AMA);D、以上皆是。答案:D 8 第二支柱特别适合处理哪些领域的风险?
A、第一支柱涉及但没有完全覆盖的风险;
B、第一支柱中未加以考虑的因素(例如银行账户的利率风险、业务和战略风险);
C、银行的外部因素(例如经济周期效应); D、以上皆是。答案:D
9、以下哪一项不属于新资本协议提出的监管当局监督检查的原则?
A、银行应具备一整套程序,用于评估与其风险轮廓相适应的总体资本水平,并制定保持资本水平的战略;
B、监管当局应检查和评价银行内部资本充足率的评估情况和战略,以及它们监测并确保监管资本比率达标的能力。若对检查结果不满意,监管当局应采取适当的监管措施;
C、监管当局应强制要求银行资本水平高于最低监管资本比率,应有能力要求银行持有超过最低资本的资本; D、监管当局应尽早采取干预措施,防止银行的资本水平降至防范风险所需的最低要求之下;如果银行未能保持或补充资本,监管当局应要求其迅速采取补救措施。答案:C
10、第三支柱下,信息披露的频率如何安排?
A、每季度进行1次; B、每半年进行1次;
C、每年进行1次; D、每两年进行1次。答案:B
11、中国银行业实施新资本协议的重大意义是什么?(多选)
A、改进风险计量技术、健全风险管理组织框架、重组风险管理流程提供直接借鉴;
B、构建符合新资本协议要求的风险管理体系和资本管理制度,有助于商业银行管理科学化和精细化;
C、及时揭示、动态监测信用风险,约束商业银行信贷行为,促进商业银行模式转变和经营行为理性化,推进银行业可持续发展; D、推动国内大型商业银行实施新资本协议,引导银行提升风险管理能力,建立与此相关的产品定价机制、资本配置机制及绩效考核机制答案:A、B、C、D
12、中国银行业实施新资本协议的重大目的是什么?(多选)
A、借鉴先进风险管理理念和方法;B、促进商业银行改进风险计量手段;
C、健全风险管理组织体系;D、全面提升风险管理能力答案:A、B、C、D
13、中国银行业新资本协议总体实施的主要原则有哪些?
A、分类实施原则; B、分层推进原则;
C、分步达标原则; D、以上皆是。答案:D
14、实施新资本协议对中行带来哪些方面的挑战?
A、实施新协议是一项专业性、技术性、定量化的工程,专业性很强,技术要求很高。特别是对数据和IT要求高,需要高质量的数据基础和强大的IT支持; B、实施新协议是一项全面系统工程,涉及各业务板块,前中后台。第一支柱要求的模型开发和技术引进是实施新协议的基础;根据第二、第三支柱要求,我们也需要进行相应的流程整合、政策调整、管理模式变革;
C、这项工程时间紧、任务重、涉及面广、协调难度大,所需的专业人才紧缺; D、以上皆是。答案:D
15、实施新资本协议对中行带来哪些方面的机遇和收益?(多选)A、提高风险管理水平和能力; B、促进各项业务发展;
C、改革基础设施、改善业务流程并提高运营效率;
D、培养、发展本行员工以增强本行的竞争优势。答案:A、B、C、D
16、中国银行境内总分支机构实施新资本协议的第一支柱下信用风险的具体目标是什么? A、于2010年底实现非零售内部评级法初级法以及零售业务的IRB法,满足风险加权资产覆盖率50%;
B、从2011年到2013年底的过渡期中,持续验证已经建立的非零售内部评级法初级法以及零售业务的IRB法,配合中银香港的内部评级法的建设,满足2013年底风险加权资产覆盖率80%;
C、从2008年就开始有关高级法的实施准备工作,如抵质押品相关数据的定义、清理、收集等,为最终实现高级法的实施(模型建设及应用)打好基础; D、以上皆是。答案:D
17、中国银行新资本协议总体实施路线分哪三个阶段?
A、准备期(2007年-2009年)、过渡期(2010年-2013年)和全面实施期(2014年-视具体实施情况而定);
B、准备期(2008年-2010年)、过渡期(2011年-2013年)和全面实施期(2014年-视具体实施情况而定);
C、准备期(2008年-2010年)、过渡期(2011年-2014年)和全面实施期(2015年-视具体实施情况而定);
D、准备期(2007年-2010年)、过渡期(2011年-2013年)和全面实施期(2014年-视具体实施情况而定)。答案:B
18、中国银行新资本协议实施中,董事会的职责包括哪些?
A、是项目组织架构中的最高管理机构,负责新资本协议实施规划及有关重大政策的审批; B、定期听取高级管理层的汇报;C、对实施准备情况进行监督;D、以上皆是。答案:D
19、中国在哪一年加入巴塞尔委员会?
A、2008年; B、2009年; C、2010年; D、2006年。答案:B 20、以下哪些监管指引属于新资本协议实施类监管指引?
A、《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监督检查指引》;
B、《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内部评级体系监管指引》; C、《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缓释监管资本计量指引》; D、以上皆是。答案:D
21、中国银行实施新资本协议的必要性:
A、满足监管要求; B、建设国际一流银行,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必然选择; C、实施新协议的声誉影响;D、以上皆是。答案:D
22、中国银行实施新资本协议的可行性: A、全行上下的高度认识与大力支持;
B、股份制改造以来的快速发展,为实施提供了可能和需要;
C、长期风险管理的实践与探索奠定了坚实基础; D、以上皆是。答案:D
23、实施新资本协议对中国银行产生的积极作用有:(多选)
A、全方位全过程的风险管理体系进一步健全;
B、风险管理的专业化、精细化水平进一步提升; C、主动风险管理能力进一步增强;
D、锻炼了风险管理队伍、传播了风险管理理念,促进先进风险管理文化的发展。答案:A、B、C、D
24、中国银行实施新资本协议的基本出发点是:
A、满足巴塞尔新资本协议要求;B、仅满足境内监管要求;
C、仅满足境内监管要求; D、满足境内外监管要求,重点满足银监会监管要求。答案:D
25、中国银行实施新资本协议领导小组组长是:
A、董事长;
B、行长;
C、信贷风险总监; D、风险政策委员会主席。答案:B
26、中国银行实施新资本协议的特点是:(多选)
A、从战略高度重视并积极推进新资本协议工作;B、建立有效的工作机制,加强项目管理和质量控制; C、注重全面落实促进成果及时应用;
D、积极传播理念培育卓越的风险管理文化。答案:A、B、C、D
二、提升类
27、依据《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银行账户信用风险暴露分类管理办法(试行)(2009年版)》的规定,信用风险暴露分为(),共6类。
A、公司风险暴露、主权风险暴露、金融机构风险暴露、零售风险暴露、股权风险暴露、其他风险暴露;
B、中小企业风险暴露、主权风险暴露、金融机构风险暴露、零售风险暴露、股权风险暴露、其他风险暴露;
C、公司风险暴露、主权风险暴露、银行类金融机构风险暴露、零售风险暴露、股权风险暴露、其他风险暴露;
D、公司风险暴露、主权风险暴露、金融机构风险暴露、零售风险暴露、股权风险暴露、资产证券化类风险暴露。答案:A
28、依据《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信用风险内部评级政策(试行)(2009年版)》的规定,二维评级体系是指:
A、客户评级、债项评级; B、主权评级、客户评级;
C、主权评级、债项评级; D、国家评级、债项评级。答案:A
29、依据《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信用风险计量模型管理办法(试行)(2009年版)》,加强模型管理的重要性和意义在于: A、满足合规要求; B、规范模型管理;
C、控制模型风险; D、以上皆是。答案:D 30、依据《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信用风险参数量化管理办法(试行)(2009年版)》,违约概率的定义是:
A、违约概率是指债务人一定时期内(通常为2年)违约的可能性,用百分比表示;
B、违约概率是指债务人一定时期内(通常为1年)违约的可能性,用百分比表示;
C、违约概率是指债务人一定时期内(通常为半年)违约的可能性,用百分比表示;
D、违约概率是指债务人一定时期内(通常为1年)实际发生违约次数。答案:B
31、中国银行集团客户评级主标尺的级数为:
A、13; B、14; C、15;D、21。答案:C
32、依据《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信用风险缓释管理指引(试行)(2009年版)》,信用风险缓释管理的总体要求是:(多选)
A、有效的工具管理; B、审慎的风险计量;
C、及时的信息监测; D、管理、转移风险。答案:A、B、C、D
33、以下选项中,那些做法属于积极运用信用风险缓释工具,优化信贷资产结构?(多选)
A、提高押品覆盖率,积极争取抵质押,落实担保;
B、合理核定客户授信额度:加强对未使用额度的监控,压缩不必要的表外敞口; C、新产品研发中主动考虑信用风险缓释手段的运用;
D、对风险高、缓释手段不足的客户审慎评审。答案:A、B、C、D
34、以下不是逻辑回归中检验回归模型有效性的指标有():
A、IV值 B、concordanceC、ranking orderD、Gini答案:A
35、以下对房贷借款人还款意愿构成影响的因素是():
A、GDP B、HPI C、CPI D、Interest rate答案:B
36、对于以下参数中,绝对值最小的是():
A、LGD B、长期LGD C、PLGD D、衰退期LGD答案:A
37、以下哪些属于为交易目的持有的头寸:()
A、自营头寸;
B、代客买卖的头寸; C、做市活动获得的头寸; D、以上皆是。答案:D
38、中国银行境内总分支机构市场风险实施新资本协议第一支柱的具体目标是:()
A、于2010年底实施内部模型法,从2011年之后对内部模型法进行持续验证;
B、于2010年底实施内部评级法初级法,从2011年之后对内部评级法初级法进行持续验证;
C、于2010年底实施标准法,从2011年之后对标准法进行持续验证;
D、于2010年底实施高级计量法,从2011年之后对高级计量法进行持续验证。答案:A
39、巴塞尔委员会在1996年的《资本协议市场风险补充规定》中,对市场风险内部模型主要提出了以下计量要求:置信水平采用()的单尾置信区间,持有期为()个营业日,市场风险要素价格的历史观测期至少为(),至少每()更新一次数据。
A、95% 10 1年
3个月;B、95% 1 1年
3个月;
C、99% 10 1年
3个月;D、99% 1 1年
3个月。答案:C 40、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市场风险价值(VaR)模型运用的方面? A、获得监管机构批准后,可用于计提风险资本 ; B、可用于计量、监控和管理银行的市场风险;
C、可用于计量各业务单元的经济资本,用于业务单元的绩效评估; D、可用于计算违约概率(PD)。答案:D
41、下列那种方法不能计算期权类非线性产品的市场风险价值(VaR)? A、历史模拟法;
B、蒙特卡洛法; C、参数法(方差-协方差法); D、以上都不能。答案:C
42、返回检验的主要用于市场风险价值(VaR)模型的准确性及提供给监管机构依据返回检验结果及突破原因,确定资本计量乘数因子确定资本乘数。下列哪种做法是正确计算理论损益返回检验的方法?
A、在时间参数为1天的返回检验中,将每日的损益数据(即P&Lt)和前一交易日计算得到的VaR(即VaRt-1)进行比较;
B、在时间参数为1天的返回检验中,将每日的损益数据(即P&Lt)和当日计算得到的VaR(即VaRt)进行比较;
C、在时间参数为1天的返回检验中,将每日的损益数据(即P&Lt)和后一交易日计算得到的VaR(即VaRt+1)进行比较;
D、在时间参数为1天的返回检验中,将前一交易日的损益数据(即P&Lt-1)和每日计算得到的VaR(即VaRt)进行比较。答案:A
43、一般来说,服务行业实物资产相对较少,它们所提供的抵质押比公共设施部门低,所以其LGD()公共设施部门。
A、大于; B、等于; C、小于; D、远小于。答案:A
44、《巴塞尔新资本协议》要求,LGD建模数据来源的观察期不应该少于()年。A、5; B、7; C、9; D、10。答案:B
45、采用清算现金流法计算LGD时,若回收金额为1.15亿元,回收成本为0.95亿元,EAD为1.2亿元,则LGD为()。
A、13.33%; B、16.67%; C、33.33%; D、83.33%。答案:D
46、客户违约给商业银行带来的债项损失包括两个层面,分别是()。A、金融损失和财务损失; B、正常损失和非正常损失;
C、实际损失和理论损失;
D、经济损失和会计损失。答案:D
47、EAD计算公式如下:
EAD=已提取金额+CCF×已承诺未提取金额。对于可变化的风险暴露,EAD的估计除了包括已使用的额度外,还应该包括承诺但未提取的额度。监管机构建议将这种未提取承诺变换到附加的风险暴露中,而这种变换就是信用变换系数(CCF)。最常见的Term Loan(期限贷款)的CCF一般为()。
A、0; B、0.5; C、0.75; D、1。答案:A
48、金融机构客户主要指:()
A、主要是指专门从事金融产品,并通过一定提供相应的服务获取利益的赢利性机构;例如银行投资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期货公司等;
B、仅通过收取存贷利差而实现赢利的机构;
C、金融机构信用风险整体水平较低因此对宏观经济影响力不大;
D、金融机构仅开展批发性业务,通过银行之间借贷关系保持其流动性。答案:A
49、金融机构内部评级建设的主要内容是:()
A、差距分析方案选择提交解决办法模型交付模型研讨内部学习信用评估测试压力测试验证报告;
B、差距分析方案选择提交解决办法模型交付模型研讨内部学习信用评估测试压力测试验证报告以及高级法项下建模数数据收集建议;
C、差距分析方案选择提交解决办法模型交付模型研讨内部学习信用评估测试压力测试验证报告;
D、方案选择提交解决办法模型交付模型研讨内部学习信用评估测试压力测试验证报告以及高级法项下建模数据收集建议。答案:B 50、金融机构内部评级模型模版类型包括()。
A、两大类,第一为独立评级模版,包括商业银行私人银行证券公司财险公司寿险公司,第二部分叠加模版包括母子模版政府支持模版控股公司模版集团模版;
B、两大类,第一为独立评级模版,包括商业银行投资银行证券公司财险公司寿险公司,第二部分叠加模版包括互助支持模版政府支持模版控股公司模版集团模版;
C、两大类,第一为独立评级模版,包括商业银行投资银行证券公司再保险公司寿险公司,第二部分叠加模版包括母子模版政府支持模版控股公司模版集团模版;
D、两大类,第一为独立评级模版,包括商业银行投资银行证券公司财险公司寿险公司,第二部分叠加模版包括母子模版政府支持模版控股公司模版集团模版。答案:D
51、数据定义以银监会发布的新资本协议指引为数据需求,定义了满足新资本协议三大支柱中定量化的数据项,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三大支柱的是()。
A、最低资本要求; B、监管部门的监督检查; C、外部审计;
D、市场纪律。答案:C
52、商业银行应在数据仓库的基础上建立风险数据集市。风险数据集市的建立应以数据模型为指导,管理信息中心的数据模型是在()基础之上抽象出来的满足新资本协议要求的逻辑数据模型。
A、数据管理框架;B、数据定义C、PD/LGD/EAD模型;D、VAR模型。答案:B
53、商业银行应建立内部评级体系的数据质量控制政策和程序,其中数据质量包括完整性、符合性、一致性、重复性等,下列关于数据质量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完整性 — 所有必需的数据应存在,数据关联关系应存在; B、符合性 — 不应存在违反数据标准和数据质量需求的数据; C、一致性 — 数据值提供的信息不应存在冲突; D、重复性 — 可存在重复的记录。答案:D
54、关于风险加权资产(RWA)概念正确的是()。
A、是指将银行资产按其风险性质对应的权重进行加权计算得到的风险资产总额; B、标准法下各资产权重相同; C、标准法下资产权重是银行自行评估的; D、内部评级法下各资产权重相同。答案:A
55、新资本协议及银监会据此发布的指引中,内部评级法下风险加权资产计算说法错误的是:
A、对于非零售债项采用违约传导原则,即如果任一客户的任一非零售债项违约,则该客户下所有非零售债项进行RWA计算时均视为违约资产;
B、对于零售债项采用违约传导原则,即如果任一客户的任一零售债项违约,则该客户下所有零售债项进行RWA计算时均视为违约资产;
C、对于有合格抵质押品的债项,风险缓释作用体现为对标准违约损失率(LGD)的调整;
D、对于有合格保证的债项,若保证人的违约概率(PD)优于客户,则在RWA计算中使用保证人的PD以节约资本占用。答案:B
56、以下有关表外项目信用风险转换系数,说法错误的是: A、商业银行应采用信用风险转换系数估计已承诺但尚未使用部分的违约风险暴露;
B、如果商业银行可以无条件随时取消贷款承诺,则相应信用风险转换系数为0%; C、与贸易相关的短期或有项目,信用风险转换系数为50%;
D、商业银行应采用现额暴露法计算表外项目中汇率、利率等场外交易衍生工具的违约风险暴露。答案:C
57、一笔100万元的一般公司贷款,根据银行内部风险计量模型估计的违约概率(PD)为0.12%,根据监管值得到的违约损失率(LGD)为45%,根据监管公式得到的资本要求(K)为3%,无合格风险缓释品,对应的风险加权资产是多少?
A、5.4万元; B、6.75万元;C、37.5万元;D、56.25万元。答案:C
58、风险业务参数手工补录平台需补录信息不包括以下哪一项:
A、客户信息; B、授信合同信息C、财务报表信息D、风险缓释信息。答案:C
59、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关于操作风险的定义中,明确引起操作风险事件的主要原因类别为:
A、内部程序、员工和信息科技系统; B、内部程序、员工和信息科技系统,以及外部事件; C、内部程序和员工; D、内部程序、业务操作、员工和信息科技系统,以及外部事件。答案:B 60、商业银行为了完善操作风险的评估与控制,需要具备: A、完善的风险治理结构; B、强大的研发实力; C、良好的市场预测能力; D、忧患意识。答案:A 61、业务条线部门的操作风险管理职责不包括以下哪一项:
A、推动本条线的操作风险管理实施;B、指导和协助分行进行实施;
C、管理控制本条线所面临的风险;D、制定操作风险管理制度。答案:D 62、操作风险损失数据收集的事件形式多种多样,以下选项中不需要收集是:
A、操作失误(常见的如短款、出纳错误)、涉及内部人员的案件等;
B、外部行为或破坏造成的损失,例如偷窃、抢劫、外部欺诈、恶意破坏; C、市场价格不利变动,交易人员判断失误造成损失;
D、意外造成的损失,例如工作场所受伤、工作用车交通事故、意外丢失客户资料导致的赔偿或罚款。答案:C 63、下面描述中哪些关于操作风险与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的关系的描述是正确的?
A、操作风险与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是独立的,相互之间没有关系;
B、信用风险损失可能由操作风险导致,但是市场风险损失不可能由操作风险导致;
C、信用风险损失、市场风险损失都可能由操作风险导致;
D、市场风险损失可能由操作风险导致,但是信用风险损失不可能由操作风险导致。答案:C 64、以下风险中,属于操作风险事件的是:(多选)
A、某人向银行提供一位客户开具的支票要求兑付,但票面金额超过了该客户的账户余额,于是银行向该客户打电话进行询问,电话无法接通;
B、由于某些贷款偿还不及时,导致银行在一定时期内回收的资金低于预期值;
C、在不利的市场行情下,计算机网络出现故障,银行只能间断性的查看到一些价格信息,从而导致交易员无法准确把握交易时机,造成大量损失;
D、信贷管理人员把不准确的客户财务信息输入银行的信用风险模型。答案:A、C、D 65、操作风险管理应遵循()的理念来开展。(多选)
A、全面管理,即操作风险管理制度渗透到各项业务过程和各个操作环节,覆盖所有部门、分支机构和岗位,并由全体人员执行。;
B、及时调整,即操作风险管理与本行面临内外部环境相适应,并根据经营战略、理念、外部经济、政治及监管环境变化及时调整和完善;
C、成本与收益匹配,即操作风险管理措施与具体业务规模、复杂程度和特点相适应,并在风险管理成本和收益之间寻求合理平衡;
D、重点突出,即只关注具有高业务量、高频度(交易/时间)、结构化程度比较高和/或支持系统比较复杂的业务。答案:A、B、C 66、操作风险管理循环的环节包括:(多选)
A、识别、评估; B、控制/缓释;C、监测;D、报告。答案:A、B、C、D 67、下面关于开展事件和损失管理(LDC)的主要目的中,哪些是正确的?(多选)
A、满足银监会实施新资本协议的要求; B、从发生的操作风险事件中吸取经验教训,优化风险控制措施,改善银行的操作风险状况; C、追究事件发生单位的责任;
D、为高级管理层提高内部风险管理水平提供决策依据。答案:A、B、D 68、银监会针对实施新资本协议所发布的《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内部评级体系监管指引》中,要求商业银行对内评结果的初级应用领域不包括以下那一项:
A、限额管理; B、授信审批; C、风险定价; D、风险报告。答案:C 69、新资本协议及银监会据此发布的指引中,要求银行从以下哪两个纬度进行信贷限额管理?
A、行业信贷限额、地区信贷限额;B、单一客户信贷限额、资产组合信贷限额;C、单一客户债务承受额、行业信贷限额;D、客户信贷限额、地区信贷限额。答案:B 70、以下有关限额的概念定义错误的是:
A、债务承受额是指中行在客户信用的评级管理过程中,基于客户信用评级结果,按照规定程序和方法计算的,反映客户在一定期限内对银行授信的承受能力;
B、行业信贷限额是一年内任一行业各自业务发展的上限; C、地区信贷限额是一年内任一地区各自业务发展的上限;
D、等级信贷限额是银行从自身出发,基于风险偏好,对银行某一评级的全部客户能够承担的最大集中度风险设定的总体限额。答案:D 71、以下风险监控中的关键风险指标计算公式有误的是:
A、违约率=当年违约客户数/年末非不良贷款客户总数×100%; B、评级推翻率=某一评级评级推翻的客户数/模型得出的某评级的客户总数×100%;
C、客户评级迁徙率=期末从某一评级转移到其他评级(或保留在本评级)的客户数/(期初该评级的客户总数-期初该评级的客户总数期间减少数)×100%;
D、不良贷款率=(次级类贷款余额+可疑类贷款余额+损失类贷款余额)/各项贷款余额×100%。答案:A 72、信用风险参数包括违约概率(PD)、违约损失率(LGD)、违约风险暴露(EAD)和()。
A、风险加权资产(RWA);
B、期限(M);
C、风险调整后的资本回报率(RAROC); D、预期损失(EL)。答案:B 73、操作风险管理三大工具是操作风险与控制评估(RACA)、关键风险指标(KRI)和()。
A、损失数据收集(LDC); B、客户评级(PD);
C、操作风险资本测算报告;D、重大风险评估。答案:A 74、我行海外分支机构(除中银香港)新资本协议实施的目标是: A、满足当地监管的最低要求; B、满足母国监管的最低要求;
C、满足当地监管的最高要求; D、满足母国监管的最高要求。答案:A 75、对于当地没有新资本协议实施监管要求的海外机构:
A、无须实施新资本协议; B、按照中行集团统一部署实施新资本协议; C、按照母国监管要求实施新资本协议D、海外分支机构自行实施新资本协议。答案:B 76、根据银行业监督委员会发布的《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内部评级体系监管指引》的规定,商业银行内部审计部门负责对内部评级体系及风险参数估值的审计工作,下列关于内部审计部门职责的说明中,哪一项是错误的:
A、评估内部评级体系的适用性和有效性,测试内部评级结果的可靠性;
B、审计信用风险主管部门的工作范围和质量,评估相关人员的专业技能及资源充分性;
C、与高级管理层讨论审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D、每两年一次向董事会报告内部评级体系审计情况。答案:D 77、根据银行业监督委员会发布的《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内部评级体系监管指引》的规定,商业银行应就内部评级体系的治理建立完整的文档,为监管部门评估其内部评级体系的治理有效性提供支持。这些文档中不包括以下哪一项与审计相关的文档:
A、内部评级体系的内部审计制度及执行情况;
B、外部审计的实施方案和检查程序;
C、内部评级体系的外部审计情况;
D、相关会议纪要、检查报告和审计报告等信息。答案:B 78、根据银行业监督委员会发布的《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指引》的规定,商业银行应将流动性风险管理纳入内部审计的范畴。下列关于审计工作的说明哪一项是错误的:
A、内审人员应具有独立性,并掌握必要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以确保对流动性风险管理体系实施独立、充分、有效的审计;
B、内部审计结果应直接报告董事会,并根据有关规定及时报告监管部门; C、针对审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为被审计部门制定整改计划和整改方案;
D、内部审计部门应适时对整改措施的实施情况进行后续审计,并及时向董事会提交审计报告。答案:C 79、根据银行业监督委员会发布的《商业银行资本计量高级方法验证指引》的规定,商业银行内部审计部门负责对本银行资本计量高级方法验证工作进行监督,下列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说明哪一项是错误的:
A、评估验证政策、管理架构、组织流程、实施重要环节和报告机制等的适用性、独立性和有效性,确保验证主体能够对模型和支持体系进行独立公正的查验;
B、内部审计应至少每年开展一次,涵盖验证工作的全过程; C、内部审计部门应及时向高级管理层反馈审计中发现的问题,定期向董事会或其授权委员会报告审计结果;
D、由于内部审计部门是对内的,所以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应向银监会及其派出机构报告相关情况。答案:D 80、中国银行公司客户债项评级的方法论是基于()。
A、违约概率(PD);B、违约损失率(LGD);
C、违约风险暴露(EAD); D、预期损失率(EL)。答案:B 81、以下关于债项评级与贷款五级分类的关系描述中,不准确的是()。
A、二者在方法论上有显著差别; B、二者有相同的业务应用; C、二者有共同的考虑因素,具有一定的正相关性;
D、二者是两个独立的系统,将长期共存。答案:B 82、以下关于验证的描述中,不准确的是:
A、有助于增强高级计量方法的稳健性和可靠性; B、有助于建立纠正机制,改进高级计量方法的风险预测能力,促进方法和体系的持续改进;
C、有助于增进商业银行高级管理层和相关人员对计量模型的理解,充分认识模型的局限性,完善模型结果运用;
D、验证仅包括对模型的定量验证。答案:D 83、根据新资本协议的定义,一级资本(tier1)包括: I.可转换债券II.股权溢价III.普通股IV.累积优先股
A、I and III;B、I and IV;C、II and III;D、II and IV。答案:C 84、根据下面的数据(单位都是美元),计算二级资本相对于一级资本的比率应是以下答案中的那一个?普通股权益:627.4,保留盈余:65.6;未披露的留存收益:33.5,商誉:21.3:次级债:180,特殊准备金:11.7。
A、30.81%; B、31.78%; C、33.53%; D、34.03%。答案:B 85、在新资本协议下,下面的哪个公式正确地描述了最低资本充足率的计算公式及监管要求?
A、总资本/(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资本充足率>8% B、总资本/(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资本充足率<8% C、总资本/(信用风险+市场风险)=8%D、总资本/(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资本充足率答案:A 86、在新资本协议下,关于信用风险初级内部评级法和高级内部评级法的区别和联系,下面的哪个说法是错误的?
A、在高级内部评级法下,银行允许使用自行估计的PD、LGD、EAD和相关系数,但风险权重函数公式必须由监管当局决定;
B、在初级内部评级法下,银行自行估计违约概率值,其它参数则由监管当局决定;
C、在初级内部评级法和高级内部评级法下,期望损失不是由资本来覆盖;
D、采用高级内部评级法的银行应当持续采用这种方法,只有此特殊情下,才允许变更到初级评级法下。答案:A 87、假定某银行正采用对其信用风险、操作风险和市场风险分别采用高级内部评级法、内部模型法。新资本协议将这三种风险计算出来的监管资本进行加总,以此来代表该银行面临的整体风险。对新资本协议这种计算公司整体风险的方法,下面的哪个选项是错误的?
A、它假定市场风险、信用风险和操作风险之间的相关性为零; B、对市场风险其采用10天的期间长度;
C、它忽略了策略风险; D、它忽略了公司贷款面临的利率风险。答案:A 88、我行非零售风险暴露内部债务人评级基于()。A、客户关系;B、专家判断;
C、违约概率; D、经验估计。答案:C 89、我行采用基于()的内部评级体系。A、计量模型;B、专家判断;
C、专家判断和经验估计相结合;D、计量模型和专家判断相结合。答案:D 90、非零售风险暴露的债务人和保证人的评级至少()更新一次。A、每年;
B、每半年;C、每季度;D、每月。答案:A 91、根据银监会《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内部评级体系监管指引》,商业银行IT系统运行的()是监管部门审批和评估内部评级法实施申请的重要组成部分。A、可靠性、安全性; B、先进性、全面性; C、时效性、稳定性;
D、全面性、高效性。答案:A 92、下列哪个项目是我行新资本协议实施的首个投产项目,并已于2009年11月率先在河南、深圳分行试点投产?
A、.RWA资本计算引擎项目; B.债项评级项目;
C.金融机构客户信用评级项目 ;D.零售内部评级项目。答案:B 93、请选择下列项目中不属于我行新协议信用风险领域的IT项目? A.、PD应用信贷限额管理项目;B、金融机构客户信用评级项目; C、债项评级项目;D、操作风险管理信息系统。答案:D 94、请选择下列项目中属于我行新协议第二支柱领域的IT项目? A、.PD优化项目;B、风险缓释管理系统;
C、利率风险及流动性管理分析系统;D市场风险内部模型IT实施项目答案:C 95、根据银监会《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缓释监管资本计量指引》第五条第四款,商业银行应制定明确的内部管理制度、审查和操作流程,并建立相应的(),确保信用风险缓释工具的作用有效发挥。
A.、组织架构;B、信息系统;C、文档记录;D、评估体系。答案:B 96、根据银监会《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监管资本计量指引》的附件4《操作风险损失事件类型和损失数据收集统计原则》中对于操作风险损失事件的分类,“因信息科技系统生产运行、应用开发、安全管理以及由于软件产品、硬件设备、服务提供商等第三方因素,造成系统无法正常办理业务或系统速度异常所导致的损失事件”属于以下哪种类型的损失事件? A、内部欺诈事件;B、就业制度和工作场所安全事件; C、实物资产的损坏;D、信息科技系统事件。答案:D 97、我行董事会专业委员会包括风险政策委员会、稽核委员会、人事与薪酬委员会、战略发展委员会以及:
A、证券投资委员会;B、内部控制委员会;
C、资产处置委员会;D、关联交易控制委员会。答案:D 98、用于评估信用集中度风险的常用手段,显示资产组合内各资产组合类别(单个或一组客户)敞口量(或资本量)比重平方和,所述指数为: A、RAROC; B、HNI;
C、EVA;
D、HHI。答案:D 99、根据重大风险评估方法论,在风险严重性评估过程中,非财务影响包括以下各方面,除了:
A、员工;B、股东;C、声誉;D、市场地位 答案:B 100、我行可接受的抵质押品包括()。(多选)A、金融质押品
B应收账款
C商用房地产
D居住用房地产。答案:A、B、C、D
第二篇:最新巴塞尔协议3全文
最新巴塞尔协议3全文
最新巴塞尔协议3全文
央行行长和监管当局负责人集团[1]宣布较高的 全球最低资本标准
国际银行资本监管改革是本轮金融危机以来全球金融监管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9月12日的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央行行长和监管当局负责人会议就资本监管改革一些关键问题达成了共识。这些资本监管改革措施一旦付诸实施将对全球银行业未来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
一、会议的基本内容
作为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中的监管机构,央行行长和监管当局负责人集团在2010年9月12日的会议上[2],宣布加强对现有资本金要求的持续监管,并对在2010年7月26日达成的协议进行充分认可。这些银行资本改革措施和全球银行业流动性监管标准的推行,履行了全球金融改革核心议程的诺言,并且将在11月份韩国首尔召开的G20领导峰会上提交。
巴塞尔委员会一揽子改革中,普通股(含留存收益,下同)将从2%增至4.5%。另外,银行需持有2.5%的资本留存超额资本以应对未来一段时期对7%的普通股所带来的压力。此次资本改革巩固了央行行长和监管当局负责人在7月份达成的关于强化资本约束和在2011年底前提高对市场交易、衍生产品和资产证券化的资本需要。
此次会议达成了一个从根本上加强全球资本标准的协议。这些资本要求将对长期的财政稳定和经济增长有重大的贡献。安排资本监管过渡期将使银行在满足新的资本标准的同时,支持经济复苏。更强的资本定义,更高的最低资本要求和新的超额资本的结合将使银行可以承受长期的经济金融压力,从而支持经济的增长。
二、增加的资本要求(一)最低普通股要求。根据巴塞尔委员会此次会议达成的协议,最低普通股要求,即弥补资产损失的最终资本要求,将由现行的2%严格调整到4.5%。这一调整将分阶段实施到2015年1月1日结束。同一时期,一级资本(包括普通股和其他建立在更严格标准之上的合格金融工具)也要求由4%调整到6%。(附件一概述了新的资本要求)(二)建立资本留存超额资本[3]。央行行长和监管当局负责人集团一致认为,在最低监管要求之上的资本留存超额资本将应达到2.5%,以满足扣除资本扣减项后的普通股要求。留存超额资本的目的是确保银行维持缓冲资金以弥补在金融和经济压力时期的损失。当银行在经济金融出于压力时期,资本充足率越接近监管最低要求,越要限制收益分配。这一框架将强化良好银行监管目标并且解决共同行动的问题,从而阻止银行即使是在面对资本恶化的情况下仍然自主发放奖金和分配高额红利的(非理性的)分配行为。
(三)建立反周期超额资本[4]。反周期超额资本,比率范围在0%-2.5%的普通股或者是全部用来弥补损失的资本,将根据经济环境建立。反周期超额资本的建立是为了达到保护银行部门承受过度信贷增长的更广的宏观审慎目标。对任何国家来说,这种缓冲机制仅在信贷过度增长导致系统性风险累积的情况下才产生作用。反周期的缓冲一旦生效,将被作为资本留存超额资本的扩展加以推行。
(四)运行期限规定。上述这些资本比例要求是通过在风险防范措施之上建立非风险杠杆比率。7月,央行行长和监管机构负责人同意对平行运行期间3%的最低一级资本充足率进行测试。基于平行运行期测试结果,任何最终的调整都将在2017年上半年被执行,并通过适当的方法和计算带入2018年1月起的最低资本要求中。
(五)其他要求。对金融系统至关重要的银行应具备超过今天所提标准的弥补资产损失的能力,并继续就金融稳定委员会和巴塞尔委员会工作小组出台的意见进行进一步讨论。巴塞尔委员会和金融稳定委员会正在研发一种对这类银行非常好的包括资本附加费,核心资金和担保金在内的综合的方法。另外,加强制度决议的工作还将继续。巴塞尔委员会最近也发表了一份咨询文件,建议确保监管资本在非正常环境下的损失弥补能力。央行行长和监管机构负责人赞同加强非普通一级资本和二级资本工具的损失弥补能力。
三、过渡时期安排
自危机开始,银行为提高资本水平已经采取了很多努力。但是,巴塞尔委员会的综合定量影响研究结果显示,截至2009年底,大型银行从总体上考虑仍需要相当大量的额外资本才能满足新的监管要求。那些对中小企业贷款尤为重要的规模较小的银行,大部分已经满足了更高的资本要求。央行行长和监管当局负责人还就执行新的资本标准做出了过渡性的安排。这将有助于确保银行通过合理的收益留存和提高资本金以满足更好资本金管理要求的同时,仍能通过信贷投放支持经济的发展。过渡时期的安排在附件二中有概括,包括:
(一)2013年达到的最低资本要求。在巴塞尔委员会各成员国国内执行新的资本监管要求将从2013年1月1日开始,各成员国必须在执行之前将关于资本新的要求以法律法规的形式予以确立。自2013年1月1日起,银行应符合以下新的相对于风险加权资产(RWAs)的最低资本要求:
3.5%,普通股/风险加权资产; 4.5%,一级资本/风险加权资产; 8.0%,总资本/风险加权资产。
(二)普通股和一级资本过渡期要求。最低普通股和一级资本要求将在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逐步实施。到2013年1月1日,最低普通股要求将由2%提高到3.5%,一级资本将由4%提高到4.5%。到2014年1月1日,银行将必须达到普通股4%和一级资本5.5%的最低要求。到2015年1月1日,银行将必须达到普通股4.5%和一级资本6%的最低要求。总资本一直要求保持8%的水平,因此不需要分阶段实施。8%的总资本要求和一级资本要求之间的区别在于二级资本和更高形式的资本。
(二)扣减项比例过渡期安排。监管的调整(即扣减项和审慎过滤器),包括金融机构超过资本总额15%的投资、抵押服务权、所得税时间上有差异的递延资产,从2018年1月1日起,将完全从普通股中扣除。特别是,监管调整将从2014年1月1日从普通股中减去扣减项的20%,到2015年1月1日的40%,到2016年1月1日的60%,2017年1月1日的80%,最后到2018年的1月1日100%。在这段过渡时期,其余未从普通股中扣除的资本将继续视同为资本。
(三)资本留存超额资本过渡期安排。将在2016年1月到2018年1月间分阶段实施,并从2019年正式生效。在2016年,计提风险加权资产的0.625%,随后每年增加0.625个百分点,直到达到2019年的风险加权资产的2.5%。经历过信贷过度增长的国家应尽快考虑建立资本留存超额资本和反周期超额资本。国家有关部门应根据实际情况酌情缩短这一过渡期。那些在过渡阶段已经满足最低比例要求,但是普通股(最低资本加上资本留存超额资本)仍低于7%的银行,应该实行审慎地实行收益留存政策以使资本留存超额资本达到合理的范围。
(四)资本中需要取消的项目过渡期安排。现有的政府部门的资本注入将到2018年1月1日后被取消。从2013年1月1日起,不再作为核心资本或者附属资本的非普通权益的资本工具将通过10年逐步取消。从2013年1月1日起,在确定这类资本工具的名义价金融工具的增值部分的计算将在其到期后逐步取消。不符合核心资本条件的资本工具将自2013年1月1日起从核心资本中扣除。然而,同时满足下面三个条件的金融工具会不包括在上述扣除对象之中:一是由非关联股份公司发行;二是作为资本符合现行的会计标准;三是在现在银行法律下,被承认可以作为核心资本。仅有那些在本文发表之前的金融工具符合上述过渡时期的安排。
(五)监督检测期安排。央行行长和监管当局负责人集团于2010年7月26日发表了对资本充足率比例的阶段性安排。监督性监测期间开始于2011年1月1日,并行运行期从2013年1月1日一直持续到2017年1月1日。披露资本充足率和资本构成将于2015年1月1日开始。基于并行运行期的结果,任何最终调整都将在2017年上半年执行,并在采取适当的方法和计算的情况下,作为2018年1月1日正式执行时的最低资本要求。
(六)对LCR和NSFR的时间安排。在2011年观察一段时间后,流动资金覆盖率(LCR)将于2015年1月1日被引入。修订后的净稳定资金比率(NSFR)将变动到2018年1月1日执行的最低标准。巴塞尔委员会将实施严格的报告程序,以监测在过渡时期的资本充足率比例,并会继续检验这些标准对金融市场、信贷扩张和经济增长以及解决意外事件的意义。
附件一资本划分框架 附件二:阶段性实施安排 附件一资本划分框架
资本要求和超额资本(所有数字用百分比表示)普通股权益(扣减后)一级资本总资本 最低标准4.56.08.0 资本留存超额资本2.5 最低标准加资本留存超额资本7.08.510.5 反周期超额资本范围*0– 2.5 *普通股或其他完全损失弥补资本
附件二阶段性实施安排(阴影部分表示过渡期)(所有数据都从1月1日起)2011年2012年2013年2014年2015年2016年2017年2018年2019年1月1日以后
杠杆比例监督性检测平行运行期 2013年1月1日-2017年1月1日
2015年1月1日开始信息披露迁徙至第一支柱 最低普通股比率3.5%4.0%4.5%4.5%4.5%4.5%4.5% 资本留存超额资本0.63%1.25%1.88%2.5% 最低普通股加上资本留存超额资本3.5%4.0%4.5%5.13%5.75%6.38%7.0% 分阶段从核心一级资本扣除的项目(包括超过递延所得税资产、抵押服务权和财务额度的金额)20%40%60%80%100%100% 最低一级资本4.5%5.5%6.0%6.0%6.0%6.0%6.0% 最低资本总额8.0%8.0%8.0%8.0%8.0%8.0%8.0% 最低资本总额加资本留存超额资本8.0%8.0%8.0%8.625%9.25%9.875%10.5% 不符合核心一级资本或二级资本条件的资本工具从2013年开始逐步取消 流动资金覆盖率观察期开始实施最低标准 净稳定资金比率观察期开始实施最低标准 原文来自于:
央行行长和监管当局负责人集团是巴塞尔委员会中的监管机构,是由成员国央行行长和监管当局负责人组成的。该委员会的秘书处设在瑞士巴塞尔国际清算银行。[2]巴塞尔银行监督委员会提供了有关银行监管合作问题的定期论坛。它旨在促进和加强全球银行监管和风险管理。[3]本文将the capital conservation buffer译为资本留存超额资本。[4]本文将A countercyclical buffer译为反周期超额资本
第三篇:巴塞尔协议出台背景
出台背景
在雷曼兄弟破产两周年之际,《巴塞尔协议Ⅲ》在瑞士巴塞尔出炉。最新通过的《巴塞尔协议Ⅲ》受到了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直接催生,该协议的草案于2010年提出,并在短短一年时间内就获得了最终通过,正在开会
并将于此后的11月在韩国首尔举行的G20峰会上获得正式批准实施。《巴塞尔协议Ⅲ》是国际清算银行(BIS)的巴塞尔银行业条例和监督委员会的常设委员会———“巴塞尔委员会”于1988年7月在瑞士的巴塞尔通过的“关于统一国际银行的资本计算和资本标准的协议”的简称。该协议第一次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国际通用的、以加权方式衡量表内与表外风险的资本充足率标准,有效地扼制了与债务危机有关的国际风险。《巴塞尔协议III》[1]几经波折,终于2013年1月6日发布其最新规定。新规定放宽了对高流动性资产的定义和实施时间。发展介绍
是1974年由十国集团中央银行行长倡议建立的,其成员包括十国集团中央银行和银行监管部门的代表。自成立以来,巴塞尔委员会制定了一系列重要的银行监管规定,如1983年的银行国外机构的监管原则(又称巴塞尔协定,Basel Concordat)和1988年的巴塞尔资本协议(Basel Accord)。这些规定不具法律约束力,但十国集团监管部门一致同意在规定时间内在十国集团实施。经过一段时间的检验,鉴于其合理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许多非十国集团监管部门也自愿地遵守了巴塞尔协定和资本协议,特别是那些国际金融参与度高的国家。1997年,有效银行监管的核心原则的问世是巴塞尔委员会历史上又一项重大事件。核心原则是由巴塞尔委员会与一些非十国集团国家联合起草,得到世界各国监管机构的普遍赞同,并已构成国际社会普遍认可的银行监管国际标准。至此,虽然巴塞尔委员会不是严格意义上的银行监管国际组织,但事实上已成为银行监管国际标准的制定者。
2002年10月1日,巴塞尔委员会发布了修改资本协议建议的最新版,同时开始新一轮调查(第三次定量影响测算,QIS3),评估该建议对全世界银行最低资本要求的可能影响。从1975年9月第一个巴塞尔协议到1999年6月《新巴塞尔资本协议》(或称“新巴塞尔协议”)第一个征求意见稿的出台,再到2006年新协议的正式实施,时间跨度长达30年。几十年来巴塞尔协议的内容不断丰富,所体现的监管思想也不断深化。本次改革主要集中在三方面的内容:最低资本金比率要求、对一级资本的定义以及过渡期安排。
在最低资本金比率方面,草案规定,商业银行的普通股最低要求将从目前的2%提升至4.5%,也就是所谓的“核心”一级资本比率,另外还需要建立2.5%的资本留存缓冲和零至2.5%的“逆周期资本缓冲”。此外,商业银行更宽泛的一级资本充足率下限则将从现行的4%上调至6%。根据新规定,银行需要在2015年前、也就是5年内达到最低资本比率要求,即不包括资本缓冲在内的普通股占风险加权资产的比率达到4.5%,一级资本比率达到6%;而对缓冲资本的落实则更为宽松一些,银行可以在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期间分阶段落实。
新资本协议对欧洲银行业的冲击也比美国更大,特别是对一些经济困难国家和中小银行。相对于中小银行,大型银行担心的是更高的资本金要求会限制银行放贷能力。解读 巴塞尔协议Ⅲ是全球银行业监管的标杆,其出台必将引发国际金融监管准则的调整和重组,影响银行的经营模式和发展战略。在巴塞尔协议Ⅲ出台之际,中国银监会及时推出了四大监管工具,包括资本要求、杠杆率、拨备率和流动性要求四大方面,及时进行了跟进,构成了未来一段时期中国银行业监管的新框架。这被业界称为中国版“巴塞尔Ⅲ”。
有媒体报道,银监会上报的资本充足率、拨备率、杠杆率、流动性四大监管新工具已于近日获国务院批准。
中国拟实行新的资本监管制度
在资本充足率方面,商业银行一级资本充足率,从现行的4%上调至5%,资本充足率保持8%不变;第二,在拨备覆盖率的基础上,引入动态拨备率指标控制经营风险,原则上不低于2.5%;第三,引入杠杆率监管指标,按照监管规划,“十二五”期间,我国银行业杠杆率监管标准确定为不低于4%;第四,在现有流动性比率监管基础上,引入流动性覆盖率和净稳定融资比率指标。预计杠杆率、流动性指引预计将先期发布。而拨备率仍需和财政部做最后协商。
提高资本充足率,强化资本监管。“十二五”期间,我国银行监管部门拟实行新的资本监管制度,对于银行资本的数量、质量和标准提出新的要求。
“十二五”期间,银行业将实施更为审慎的资本充足率监管标准。在获国务院批复方案中,核心一级资本、一级资本和总资本的最低要求调整为5%、6%和8%。此外,新的规定还对所有银行设置抵御经济周期波动的超额资本,获批方案留存超额资本2.5%,反周期超额资本0至2.5%。银监会有关负责人曾指出,只有在出现系统性贷款高速增长的情况下,商业银行才需计提反周期超额资本,大多数时间反周期超额资本为0。获批方案资本充足指标自2012年年初开始执行,系统重要性银行于2013年年底达标,非系统重要性银行2016年年底达标。
执行新标准后,系统重要性银行最低总资本充足率要求为11.5%,非系统重要性银行为10.5%。
巴塞尔协议Ⅲ将银行核心资本和普通股权限的要求大幅提升,可以看出,顺应巴塞尔委员会的要求,我国银行监管新工具箱的核心监管工具仍然是资本要求。监管部门希望通过实现新的资本监管制度,提高最低资本要求,以便更有效地抵御和化解银行潜在风险造成的损失。银监会日前公布的数据显示,2010年年末我国商业银行整体加权平均资本充足率12.2%,比年初上升0.8个百分点;加权平均核心资本充足强化监管乃大势所趋。银行业或将走上资本补血之路
提升拨备覆盖率,实行动态拨备率指标控制。实际上,2.5%的动态拨备率在去年11月17日银监会印发的名为《据悉,执行时间由2012年1月1日开始,达标时间系统重要性银行为2013年年底,非系统重要性银行为2016年年底达标,但对个别银行给予额外2年左右宽限期。
对银行而言,这些新规将要求它们缩减资产负债表规模,舍弃那些被认为具有过高风险的业务种类。由于拨备直接来源于当期利润,商业银行需要将收益更多地储备起来,以应对潜在风险,可供向投资者和员工派发的钱将减少。对消费者来说,新规有利也有弊——在存款利息可能提高的同时,贷款成本也可能增加,并且贷款难度加大。
引入杠杆率监管指标,控制银行表内外业务风险。根据《商业银行杠杆率监管指引》(征求意见稿),杠杆率要求为不得低于4%,同时要求各商业银行从2012年1月1日开始实施。按照4%的标准,比新版巴塞尔协议高一个点,而目前中国银行业杠杆率普遍都在4.5%以上,这个指标短期内对银行不会有太大影响。建立流动性风险监管标准 建立流动性风险监管标准,增强银行体系维护流动性的能力。目前我国对于银行业流动性比率的监管,已经存在一些较为明确的指标要求,如要求存贷比不能超过75%,流动性比例大于25%,核心负债依存度大于60%,流动性缺口率大于-10%,以及限制了最大十户存款占比和最大十户同业拆入占比,超额存款准备金制度等,这些指标对于监控银行业的流动性起到了较好的作用。本次国际金融危机表明,即便在银行资本充足和资本质量得到保证的前提下,流动性出现问题也容易造成不可收拾的局面。为此,巴塞尔委员会引入了两个流动性监管新指标,即流动性覆盖率(LCR)和净稳定融资比率(NSFR)。具体而言,流动性覆盖率指银行流动性资产储备与压力情景下30日内净现金流出量之比,用于度量短期(30日内)单个银行流动性状况,目的是提高商业银行短期应对流动性停滞的敏感性。净稳定融资比率指可用的稳定资金与业务发展所需资金之比,用于衡量银行在中长期内可供使用的稳定资金来源是否足以支持其资产业务发展,也可以反映中长期内银行所拥有的解决资产负债期限错配的资源和能力。这两个指标的提出,将能够进一步增加银行维护流动性的能力。
我国将在“十二五”期间引入这两个新指标。具体而言,对于这两项指标,银行监管标准均设定为100%,获批方案对上述两个指标设置2年观察期,将于2012年年初开始执行,并于2013年年底达标。
包括资本充足率、拨备率、杠杆率、流动性四大监管新工具的实施,虽然给中国银行业带来更大挑战,但是,这也是促进中国银行业转型的一次良机。2内容编辑 概述
第一支柱:最低资本要求。
其中包括:信用风险标准法、内部评级法(Internal ratings-based(IRB)approaches)、公司、银行和主权的风险暴露、零售风险暴露、专业贷款(Specialised lending)、股权风险暴露(Equity exposures)、IRB 法的实施问题、证券化、操作风险。第二支柱和第三支柱: 监管当局的监督检查和市场纪律。其中包括:监管当局的监督检查和市场纪律。要求
流动性要求
据美联社报道,巴塞尔银行业监管委员会2013年1月6日公布《巴塞尔协议Ⅲ》中的“流动性覆盖率”规则。分析人士认为,相关规则远不如预期严厉,且将全面实施时间延长了4年至2019年。
“流动性覆盖率”的出台旨在防止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重演,新规要求,未来金融机构须持有足量的现金和易于变现的资产,以便度过30天的短期危机。
2013年1月6日公布的新规要求,各银行可以把更大范围的流动资产计入缓冲范畴,其中包括一些股票和优质抵押贷款支持证券。对比此前披露的草案,新规对计算方法也进行了调整,大幅降低了金融机构必须持有的流动性缓冲资产的规模。
《金融时报》评论称,新规远比两年前公布的草案宽松,是全球银行业的游说导致了“流动性覆盖率”标准的最终下降。银行业认为,原有草案将银行与主权债务过于紧密地捆绑在了一起,且限制了银行业对实体经济的贷款能力。BBC经济事务分析员罗伯特·佩斯顿指出,新规最引人注目的是,银行未来将首次可以把企业债券、股票和高质量的可交易证券计入“流动性资产”。这一点令人诧异,因为恰恰是与抵押房贷相关的证券失去“流动性”,最终引爆了金融危机。[2] 3协议影响编辑 对中国
与国外的同行相比,中国的银行业处境要轻松很多,因为目前中国的银行监管部门所设定的监管要求已经可以覆盖《巴塞尔协议III》的要求,而且多数银行都已经满足了这些要求。2010年中报数据显示,中国的大中型银行资本充足率均超过10%,核心资本充足率也在8%以上,平均拨备覆盖率则是超过150%。
看2013年协议实施前的最新规定,并分析这些规定在资金、套期保值和贸易融资方面对财务人员有何潜在影响。[3] 对银行
《巴塞尔协议Ⅲ》确立之后,欧洲的银行受到的冲击最大,对于银行来说,新协议要求银行缩小资产负债表规模和业务范围。银行必须提高储蓄资金以避免潜在的资产损失,而投资者得到的贷款额将相应减少。受冲击最大的应该是某些欧洲大型银行。摩根士丹利分析师指出,德意志银行、爱尔兰联合银行、爱尔兰银行和奥地利第一储蓄银行都将陷入资本充足率不能满足新规定的麻烦。花旗主管们曾表示,新协议将减少银行的股息派放,并且有可能将持续到2011年。对保险业
保险公司都有自己基于风险的资本框架,这个框架是和美国保险监督官协会的一个准则相适应的。弗吉尼亚·威尔逊,TIAA-CREF公司的CFO说:“这在保险的风险固有类型中占一定比重”。
威尔逊在她向委员会提出的声明中说,和银行不同,在出售资产时,保险公司的稳定债务(即未来给客户的不确定支付)为他们提供了更多选择的自由,他们不太可能被迫清算资产,以满足经济困难时期或市场混乱时期的短期债务。
史密斯看起来最关心的是所有以保险为基础的SLHC,在准备财务报表和给联邦储备委员会(他们新的监管机构)做报告时都使用公认会计原则(GAAP)。State Farm以及其他保险公司,现在用的是法定会计原则(SAP),一个政府规定的会计系统。
史密斯说,最近以State Farm及其子公司为代表做了一项研究,发现基本上实现一个统一的GAAP和监管报告过程,就需要花费四年的时间,费用高达1.5亿美元。威尔逊在她的声明中说“两个会计系统有众多差异,SAP侧重于保险公司偿付能力,GAAP主要关注公司的收益。”
史密斯建议美联储将以保险为基础SLHC做为蓝图,征求公众意见重新制定新的规则。即使考虑到惨重的失败和美国国际集团(AIG)金融危机期间史无前例的政府援助,保险业很难说服或许很难说服监管机构转变他们的态度。
但是佛罗里达州保险业监管办公室理事凯文说,巴塞尔协议III也不会阻止AIG的垮台。监管要求需要被应用到不受监管的金融风险中,就像限制了为覆盖位置的某一阈值写衍生品的能力。
AIG金融产品部门在信用违约掉期上累积了数万亿美元,这个部门很少或根本没有监管,这才导致了2008年公司的流动性危机。
联邦银行监管机构并没有公布美国最终的巴塞尔协议III规则,但巴塞尔银行业委员会建议美国2013年至2018年期间逐渐采用这个协议。11月初时美国银行监管业表示,要想让巴塞尔协议III在1月1日生效,现在所做的准备是远远不够的。[4] 4相关新闻编辑
美联储批准巴塞尔协议III[5] 美联储(FED)周二(2013年7月2日)批准美国银行业执行巴塞尔III资本规定,承诺将制定针对华尔街大型金融机构的严厉新规,同时还将保护小银行免受这项新规的一些最严重冲击。美联储经过投票批准在美国实施这项全球性规定,新规要求银行业持有更多股权资本用于支持自身业务,以便在2007-09年信贷危机之后具备更强的抗风险能力。
按照2010年金融改革法的规定,美联储投票7:0赞成通过了长达792页的巴塞尔协议III;但该规定也需要获得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和货币监理署(OCC)的批准。美国货币监理署主管Thomas Curry表示,他将在下周签署该规定。规定的最终版本里还具备一些有利于房地产复苏和小型银行的弹性,但美联储表示将在未来几个月内拟定四项新规,以应对美国八家最大银行给金融系统带来的风险。
巴塞尔III协定以银行业监管机构--国际清算银行(BIS)的所在地得名。这份协定旨在加强银行业的稳定性。之前爆发的金融危机是大萧条以来最为严重。
负责监管的美联储理事塔鲁洛(Daniel Tarullo)概述了进一步的计划,该计划将迫使各大银行牺牲利润以提高安全性。这些计划所含的提议包括:迫使银行持有相对于总资产更高水平的股本,并对最依赖短期批发资金的银行提高资本要求。这项协定将从明年开始分阶段实施,多数银行必须持有比现行制度要求高出两倍左右的核心资本,这样做的目的在于降低银行业风险,并且保护纳税人不必因代价高昂的援救银行行动而蒙受损失。
新规定关键因素是,所有银行不分大小都要遵守。新规定包括要求将银行核心一级资本的最低要求从4%提高到6%,其中,普通股权益资本最低要求将从现在的2%提升至4.5%。总资本金比率将在任意时间必须达到8%。
总资产超过100亿美元的银行中已有95%达到了美联储一级普通股权资本充足率7%的最低要求,总资本缺口仅为25亿美元。
巴塞尔协议III引入了2.5%的资本留存缓冲,由扣除递延税项及其他项目后的普通股权益组成。一旦银行的资本留存缓冲比率达不到该要求,监管机构将限制银行拍卖、回购股份和分发红利。这一机制可防止一些银行在资本头寸恶化时也肆意发放奖金和高红利,从而将建立一个更加安全的资本边际,使银行有更大的余地来应对经济衰退期的困难。
美联储还宣布,不会提高银行所需要的抵押贷款资本要求。分析师指出,规模最大的抵押贷款发起人富国银行(WFC)将会受益。
第四篇:巴塞尔协议一的不足
巴塞尔协议一的不足
巴塞尔委员会是1974年由十国集团中央银行行长倡议建立的,其成员包括十国集团中央银行和银行监管部门的代表。巴塞尔委员会的核心原则是由巴塞尔委员会与一些非十国集团国家联合起草,得到世界各国监管机构的普遍赞同,并已构成国际社会普遍认可的银行 监管国际标准。至此,虽然巴塞尔委员会不是严格意义上的银行监管国际组织,但事实上已成为银行监管国际标准的制定者。早期的巴塞尔协议
巴塞尔协议的出台源于前联邦德国Herstatt银行和美国富兰克林国民银行(Franklin National Bank)的倒闭。这是两家著名的国际性银行。它们的倒闭使监管机构在惊愕之余开始全面审视拥有广泛国际业务的银行监管问题。
从外部效应和信息的不对称来看,银行业务的特性决定了银行是一个高风险行业。其外部负效应不仅体现为债权 债务链条的断裂,从而给工商企业和社会公众带来巨大损失。而且这些又反过来造成银行体系的混乱,并殃及社会的稳定;信息的不对称对银行而言则是一把双刃 剑,它既可以掩盖银行储备不足和资产质量低下的窘迫,也可能因公信力的丧失而破产倒闭。银行困境的解脱取决于清偿能力尤其是流动性的大小。
Herstatt银行和富兰克林银行倒闭的第二年,即1975年9月,第一个巴塞尔协议出台。这个协议极为简单,核心内容就是针对国际性银行监管主体缺位的现实,突出强调了两点:
1、任何银行的国外机构都不能逃避监管;
2、母国和东道国应共同承担的职责。1983年5月,修改后的《巴塞尔协议》推出。这个协议基本上是前一个协议的具体化和明细化。比如明确了母国和东道国的监管责任和监督权力,分行、子行和合资银行的清偿能力、流动性、外汇活动及其头寸各由哪方负责等,由此体现“监督必须充分”的监管原则。两个巴塞尔协议因 此也就没有实质性差异:总体思路都是“股权原则为主,市场原则为辅;母国综合监督为主,东道国个别监督为辅”。但是两者对清偿能力等监管内容都只提出了抽 象的监管原则和职责分配,未能提出具体可行的监管标准。各国对国际银行业的监管都是各自为战、自成体系,充分监管的原则也就无从体现。
巴塞尔协议的 实质性进步体现在 1988年7月通过的《关于统一国际银行的资本计算和资本标准的报告》(简称《巴塞尔报告》)。该报告主要有四部分内容:
1、资本的分类;
2、风险权重的 计算标准;
3、1992年资本与资产的标准比例和过渡期的实施安排;
4、各国监管当局自由决定的范围。体现协议核心思想的是前两项。首先是资本的分类,也 就是将银行的资本划分为核心资本和附属资本两类,对各类资本按照各自不同的特点进行明确地界定。其次是风险权重的计算标准,报告根据资产类别、性质以及债 务主体的不同,将银行资产负债表的表内和表外项目划分为0%、20%、50%和100%四个风险档次。风险权重划分的目的是为衡量资本标准服务。有了风险权重,报告所确定的资本对风险资产8%(其中核心资本对风险资产的比重不低于4%)的标准目标比率才具有实实在在的意义。可见,《巴塞尔报告》的核心内容是资本的分类。
《巴塞尔报告》反映出报告制定者监管思想的根本转变。首先是监管视角从银行体外转向银行体内。此前的协议都注重如何为银行的稳定经营创造良好的国内、国 际环境,强调政府的督促作用以及政府间的分工协作,对银行体本身尤其是对银行防范风险屏障的资本没有作出任何有实际意义和可行标准的要求。而《巴塞尔报 告》则直指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从资本标准及资产风险两个方面对银行提出明确要求,从而解脱了监管当局劳而无获或收获甚微的尴尬;其次,监管重心从 母国与东道国监管责权的分配转移到对银行资本充足性的监控。《巴塞尔报告》规定银行必须同时满足总资本和核心资本两个比例要求,总资本和核心资本都必须按 明确给定的标准计量和补充。这既是对以往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也表明报告真正抓住了事物的本质。第三,注重资本金监管机制的建设。资本金监管的生命力在于它突破了单纯追求资 本金数量规模的限制,建立了资本与风险两位一体的资本充足率监管机制。这表明报告的制定者真正认识到资本是防范风险、弥补风险损失的防线,因而必须将其与 风险的载体(即资产)有机相联。而资产的风险程度又与资产的性质相关。报告以不同的风险权重将不同风险的资产加以区分,使得同样规模的资产可以对应不同的 资本量,或者说同样的资本量可以保障不 同规模的资产。资本的保障能力随资产风险权重的不同而异,体现出报告的动态监管思想。针对以往银行通常以金融创新方式扩大表外业务以逃避资本监管的现象,报告认识到监管表外资产的必要,因而首次将表外资产纳入监管。
协议的补充完善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金融国际化浪潮的涌动,金融领域的竞争尤其是跨国银行间的竞争日趋激烈,金融创新日新月异使银行业务趋于多样化和复杂化,银行经营 的国内、国际环境及经营条件发生了巨大变化,银行规避管制的水平和能力也大为提高。这使1988年制定的《巴塞尔报告》难以解决银行实践中出现的诸多新情 况、新问题。为应对这些挑战,巴塞尔委员会对报告进行了长时期、大面积的修改与补充。
第一,1991年11月,在认识到准备金对银行经营的重要性及其在不同条件下的性质差异后,重新详细定义了可计入银行资本用以计算资本充足率的普通准备金与坏帐准备金,以确保用于弥补未来不确定损失的准备金计入附属资本,而将那些用于弥补已确认损失的准备金排除在外。
第二,初步认识到除OECD成员国与非成员国之间存在国别风险之外,OECD成员国之间同样也存在国别风险,因而一改《巴塞尔报告》中对所有经合组织成 员国均确定零主权风险权重这一极其简单化的衡量方法,于1994年6月重新规定对OECD成员国资产的风险权重,并调低了墨西哥、土耳其、韩国等国家的信 用等级。
第三,作为金融快速国 际化的反映,开始提升对市场风险的认识。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金融市场自由化速度的加快和国际银行业的迅速扩张,加上新技术的广泛运用,使得国际金 融市场间的联系空前紧密,世界金融形势错综复杂;随着衍生金融品种及其交易规模的迅猛增长,银行业越来越深地介入了衍生品种的交易,或是以资产证券化和控 股公司的形式来逃避资本金管制,并将信用风险转化为市场风险或操作风险,银行与金融市场的交互影响也越发显著。这使巴塞尔委员会认识到,尽管《巴塞尔报 告》的执行已经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银行的信用风险,但以金融衍生工具为主的市场风险却经常发生。这说明仅靠资本充足率已不足以充分防范金融风险。
早期《巴塞尔协议》的缺陷 《巴塞尔协议》促进了国际银行业对银行风险管理重要性的认识,为国际银行业实施风险管理提供了相应的统一标准,改变了商银行经营管理的观念与方式方法,拓宽了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范围。同时不可否认的是:无论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上都存在一定的缺陷。
首先,忽视了市场风险。《巴塞尔协议》的重点是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以几信用风险的更深层次——国家转移风险及其防范对策。而对商业银行的其它风险尤其是市场风险几乎没有考虑。
其次,对银行资产风险的判定有欠妥之处。《巴塞尔协议》在确定银行风险权数时的一个重要依据是:是否为OECD的正式成员国或者是否已与国际货币基金达成特别放款安排的国家,也即以此来确定一国银行资产的国家转移风险的级别,如此人为造成了一种不公平的事实。只要是OECD成员国的商业银行,不论其经营状况如何,都可以享受较低的风险权数,反之,只要不是OECD成员国中的商业银行,不论其经营状况如何,都必须给予较高的风险权数。再如对银行资产风险权数的具体确定方法有待于进一步细化。再次,《巴塞尔协议》规定的资本充足率不是防范风险的唯一方法和尺度。即有了适量的资本金,并不能保证商业银行绝对不会遭受重大损失甚至破产倒闭。
200910131057
吴春娜
金工二班
第五篇:新巴塞尔协议的意义
巴塞尔协议的三个变化的意义:
一,资本充足率改变的意义:《巴塞尔协议Ⅲ》中提出了强化资本充足率监管标准,大幅提升了对银行业一级核心资本充足率的要求水平。提高各级别的资本充足率标准,旨在提高商业银行对损失的吸收能力。银行必须上调资本金比率,以加强抵御金融风险的能力。协议还要求银行保有0-2.5%的逆周期监管资本,这一规则显示出银行业监管者更加重视加强银行体系在顺境下的资本缓冲储备,从而为未来进一步金融监管规则修订指明了方向。
二,资本框架改变的意义:巴塞尔协议Ⅲ对资本进行严格定义,将资本分为一级资本和二级资本两大类,取消三级资本,以保证抵补市场风险的资本质量要等同于抵补信用风险和操作风险的资本质量;提高资本透明度,披露资本工具的所有要素以及与财务报告科目的详细对应关系。
三,加强流动性监管和引人经营杠杆率的意义:引人杆杠率监管指标,是作为资本充足率的补充。引入两个流动性风险监管的量化指标,是为了增强单加银行以及银行体系维护流动性的能力。
综上,通过更严格的资本金定义、更高的最低资本金要求,以及引进的新资本缓冲,从而综合确保了银行能更好地承受经济与金融压力,从而维持经济增长。通过这些改革能促使银行减少高风险业务,同时确保银行持有足够储备金,能不依靠政府救助而独立应对今后可能发生的金融危机。
对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的影响:
一是资本充足率水平的提高将制约银行信贷等表内资产的过快增长,影响利息收入;
二是杠杆率的引入将在一定程度上堵住银行将表内资产大量转向表外,制约银行表外资产的过快增长,影响非利息收入
三是为满足新协议的流动性监管要求,银行将被迫持有更多的低收益的流动资产
四是二级资本工具合性标准的调整将限制“赎回激励”等条款,增加银行的筹资成本
五是随着新协议的实施,我国的利率市场化进程将会加快,存贷利差将会收窄,传统的“吃利差”盈利模式将难以为继
六是资本缓冲机制要求将使我国银行业未分配利润受到一定程度负面影
响。目前我国监管层对缓冲资本没有特别要求。国内商业银行距离新协议 2.5%的要求尚有差距。新协议的要求迫使银行提取更多的一般风险准备,从而未分配利润将受到一定的挤压。
学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