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兰州市旅游发展状况的调研报告(5篇)

时间:2019-05-14 01:10:3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对兰州市旅游发展状况的调研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对兰州市旅游发展状况的调研报告》。

第一篇:关于对兰州市旅游发展状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对兰州市旅游发展状况 的调研报告

市委常委 副市长曹丕玉

2010年5月

旅游业是一项包含经济、政治和社会文化诸因素在内的综合性新兴产业,由于旅游业产业链条长、资源消耗低的产业特征决定了它“一业兴,百业旺”的巨大产业带动性,对涉及交通、住宿、餐饮、观光、娱乐、购物等行业带动效应明显,对地方财政的贡献作用非常显著。今年,市政府将旅游业确定为十大支柱产业之一来加快培育,为此,我于4月中旬开始,和有关部门负责同志一起,对全市旅游业发展状况进行了调研。

一、兰州市旅游业发展现状

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近年来我市旅游也发展较快。呈现出产业规模迅速扩大、资源开发不断加快、宣传促销有声有色、市场开拓成效显著的良好态势。2004年我市步入“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行列,2006年被誉为“中国十大旅游避暑城市”之一,2007年被评为“中国旅游品牌魅力城市”,旅游形象得到全面提升。目前已基本形成了“行、游、购、食、宿、娱”配套完善的接待服务体系。全市拥有星级饭店54家(其中五星级1家,四星级8家,三星级25家,二星级18家,一星级2家),标准床位2

万多张;旅行社157家;旅游车(船)公司、旅游商店、旅游餐馆30多家;开辟国际国内精品旅游路线50余条;与国内18个城市建立了互通客源的经济协作关系;现已开放的旅游景区(点)64处,其中A级旅游景区16家(4A级4家,3A级4家,2A级8家)。旅游直接从业人员2.8万人,间接从事旅游人数达15万多人。近几年来,旅游业各项经济指标增长均高于同期国民经济整体发展水平。尤其是2009年,旅游业在面对一系列不利因素的影响和国际金融危机的巨大冲击下,各项经济指标仍然保持高位运行态势。全市接待旅游人数703.2万人次,同比增长33.5%;实现旅游收入37.7亿元,同比增长22%,旅游收入占全市GDP的4.1%,占第三产业的8%。今年一季度,全市旅游经济承接上年高位运行态势,全市接待国内外游客199.46万人次,同比增长28.9%,实现旅游收入14.13亿元,同比增长59.3%。

二、兰州旅游业发展的优势

(一)资源优势

我旅游资源丰富,种类多样,逐步呈现出三大资源特色:一是以丝路文化、黄河文化、民俗文化和现代文明为特色的人文资源;二是以高山草原、丹霞地貌、黄河风光等西部自然风光为特色的自然资源;三是以回、藏、裕固、东乡等少数民族浓郁风情为特色的民族风情资源。同时,甘肃陇剧、兰州太平鼓、永登苦水高高跷、兰州鼓子、兰州黄河水车等多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开发潜力很大。

(二)区位优势

兰州是甘肃政治、经济、文化、商贸、旅游中心,座中四联的区位优势明显。丝绸之路、黄河风情线、唐蕃古道、红色之旅、西部生态旅游等优势产品和旅游线路在此交汇。是全国12个主要交通枢纽之一,六条国道在这里交汇,四条高速公路辐射周边地区,新扩建的兰州中川机场已开通直飞新加坡、日本、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旅游包机航线,黄河兰州段航运已开通近40公里的市内旅游航线。比较发达的公路、铁路、航空交通体系为兰州旅游大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三)兰州经济发展对加快发展旅游业的优势

近年来,兰州市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全市国民经济发展和人均GDP均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速度快速增长,呈现出较强的后发优势。快速发展的经济趋势为兰州市旅游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有利于兰州市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根据旅游产业成长规律和国际经验,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时,进入旅游业快速发展时期。2008年,兰州市人均GDP就超过了3000美元,标志着我市已经进入了旅游业大发展时期。

(四)进一步开发以黄河风情线为核心的特色资源,对促进发展避暑休闲旅游具有明显优势

我市地处季风气候与非季风气候的过渡地带,市区南北群山对峙,东西黄河穿城而过,城市依山傍水而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两山夹一河的地理环境,赋予了兰州山水城市特色,为游

客提供了避暑旅游的良好条件。特别是2009年我市两度入选“中国十佳避暑旅游城市”,荣获“丝路夏宫”美誉。从基础条件来看,黄河风情线经过近几年大力投入建设,已成为兰州对外展示城市形象的名片,这对兰州市发展夏季避暑观光旅游具有良好的推动作用,成为加快我市避暑胜地观光旅游业的发展有利条件。

(五)兰州历史悠久,多种文化交融,环兰州周边丰富的旅游资源具有打造旅游集散中心的优势

我省地处古丝绸之路的黄金路段,丝绸之路横贯全省2000多公里,具有底蕴深厚、壮丽多姿的丝路文化、始祖文化、黄河文化、长城文化、民族文化、红色文化、现代科技文化、彩陶文化、农耕文化、石窟文化和简牍文化等多元文化。随着旅游资源的深度开发和旅游产业的迅速发展,知名度越来越高,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中外游客前来探索和观光。周边有众多的历史古迹、文化遗址和自然风光,旅游资源丰富。东有被誉为“东方雕塑艺术馆”的天水麦积山石窟、伏羲庙、道教圣地崆峒山;西有“天下第一雄关”嘉峪关,“世界艺术宝库”敦煌莫高窟;南有以石雕和浮雕著称于世的永靖炳灵寺,有东方“小麦伽”之称的临夏,伊斯兰宗教文化及甘南草原风光和藏传佛教文化;北有黄河石林、宁夏的沙坡头、西夏王陵和贺兰山古战场,以及高山草原、戈壁沙漠和森林冰川。兰州市作为甘肃省的省会,将成为上述旅游目的地的集散中心,这为兰州打造旅游集散地奠定了坚实的资源基础。

(六)国家新的发展战略和产业政策为兰州市旅游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科学发展观及构建和谐社会、循环经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等新的国家发展战略为资源消耗低、环境友好型的朝阳产业——旅游业的大发展提供了机遇,也是兰州旅游业大发展的战略机遇。西部大开发、西陇海——兰新经济带、兰州——白银都市经济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科学发展观、国家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采取扩大内需十项政策的实施,将有效地改善兰州市交通通讯、生态环境和基础设施状况,促进大旅游经济的发展。

最近几年,国务院和省、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旅游业发展的产业政策。《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意见》、《甘肃省旅游产业实现“三年翻番与质量提升计划”指导意见》、《兰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业发展的决定》、《兰州市旅游管理办法》,《兰州市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等政策性文件,都明确提出要充分发挥旅游资源优势,切实加快旅游业发展,努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把旅游业培育成为全市乃至全省的新兴支柱产业。特别是2009年,国务院出台的《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确立了把旅游业培育成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的战略定位,提出了新时期旅游业发展的基本原则、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和支持政策。《意见》的出台,标志着旅游业进入了国家战略体系,预示着中国旅游业

将迎来新一轮发展高潮。这些都为兰州市旅游业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

三、存在的问题

兰州旅游业经过三十年的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的认识到,我市旅游业与旅游发达城市相比还存在许多不足,与国务院《意见》提出的“把旅游业培育成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的要求相比差距更大。主要表现在:

(一)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景区品位不高,缺乏拳头产品,加之粗放型的经营管理方式,严重影响并制约了旅游产业素质的提升。

(二)旅游体制、机制不适应旅游业快速发展的要求,旅游发展观念落后,缺乏切合实际、行之有效、贯彻始终的扶持政策,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单打独斗,部门联动、上下互动的协调机制没有真正形成。

(三)地方旅游法规建设滞后,不适应旅游市场快速发展的要求,旅游业深层次矛盾比较突出,市场发育不成熟、市场机制不健全,旅游企业存在“小、散、弱、差”的现象,缺少具有竞争实力的集团化旅游企业,旅游产业素质不适应现代产业发展的要求。

(四)旅游人才培育与市场需求不完全适应,业内缺乏有利于人才成长的激励竞争机制,旅游业缺乏高级专业管理人才和一

线实用性人才,从业人员队伍建设成为制约产业发展的薄弱环节。

(五)旅游投融资机制不畅,政府引导性投入不足,资源开发相对滞后,名牌和拳头产品较少,附加值不高,没有形成名副其实的产业链。

以上因素已成为制约兰州旅游业加快发展的颈瓶,也是兰州旅游业眼下急待解决的问题。

四、加快发展旅游业的建议和对策

(一)建议建立兰州旅游业发展的投资、融资机制。抓住国家扩大内需政策措施和东部地区向西部地区产业转移的有利时机,引导社会资金和国家投资向旅游业倾斜支持,比如天然林保护、农村能源建设、乡村公路建设、新农村建设和小城镇建设等专项资金的使用,尽可能与旅游发展结合起来。加快我市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建设力度,从而拉动内需增长,确保我市经济较快增长(因为根据世界旅游组织测算,旅游收入每增加1元,可带动相关行业增收4.3元,旅游业每增加1个直接就业人员,就能带动5个相关行业的就业岗位)。研究制定加快旅游业发展投融资和激励机制,鼓励全社会兴办旅游的热潮。

(二)建议加大政府对旅游业发展引导性资金和宣传经费的投入。目前全市在政府引导性投入方面还落后于周边城市,西安每年列支旅游专项资金1000万元、乌鲁木齐列支2300万元用于旅游业的发展,省内甘南每年列支800万元,目前兰州市旅游发展专项资金仅为500万元,远远落后于周边省会城市

和省内个别市州,与省会城市发展旅游业的要求很不适应。建议在加大政府引导性投入的同时,随着财力的增长逐年加大投入力度,逐步形成政府引导性投入机制。

(三)建议政府出台相关政策措施,加大对旅游企业的扶持力度。鉴于我市旅游业淡旺季明显的特征,建议出台对旅游景区、旅游星级饭店、旅行社以及旅游客运车等旅游企业在用电、用水、用气、用油方面给予优惠政策,鼓励、扶持我市旅游企业做大做强。

(四)建议加快旅游项目建设,形成一批具有吸引力的拳头产品。对条件比较成熟的 “兰州旅游综合服务中心”、“水车博览园二期工程”、“”等旅游项目,积极探索项目开发的融资运作模式。通过争取国家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以及发展资金补助、贴息和银行贷款、招商引资等投融资渠道,落实项目建设资金,力争促成一批建设项目,扶持打造一批引领产业发展的大企业,辐射带动旅游产业的全面发展。同时要积极鼓励以“塞纳河”、“陇萃堂”、“永登玫瑰”和兰州牛肉面为代表的旅游商品企业研究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商品,逐步形成兰州旅游商品系列体系,以满足旅游市场消费的需求。

(五)建议对全市旅游管理部门在机构设置、人员编制方面予以倾斜和支持。市旅游局成立于1986年。2007年之前,全局仅有19人,三个处室。机构不健全,人员编制少,工作一直处于一种被动应付状态。2007年之后,局机关接受

军转干部6人,增加编制5人,同时增设教育培训处、政策法规与信息处。目前,在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中,市旅游局由参照公务员管理的事业单位调整为政府工作部门,核定编制38人,为了加强市场监管,经市编委批准成立了兰州市旅游监察支队(副县级建制,隶属市旅游局管理)。但现有机构设置、人员构成方面仍远远不能适应旅游业快速发展的需要,与其他省会城市的旅游主管部门相比存在较大差距,与省旅游局工作机构设置也不相对应,更与兰州旅游产业、经济社会的发展不相适应。人员少、工作量大,机构不健全仍然是制约旅游工作发展的一个突出问题。因此,建议政府在机构改革中对市旅游局在机构设置、人员编制方面予以倾斜和支持。

五、近期要重点开发建设的旅游项目

按照新编《兰州旅游业发展规划》(2008—2020年),未来10年,兰州市旅游业的发展规划重点项目紧紧围绕百里黄河风情线、什川古梨园、青城古镇、兴隆山景区、天斧沙宫五大精品景区景点,祁连土司地域景区、引大入秦生态旅游以及兰州城区三大地域旅游开发项目群进行开发建设。形成文化体验旅游、城市观光旅游、休闲避暑度假旅游、会议会展商务旅游、民族民俗文化体验旅游等产品系列。

2010年,紧紧围绕“兰州旅游综合服务中心”、“兰州水车博览园(二期)建设”、“官滩沟森林欢乐谷(森林公园)”

等三大项目进行项目开发建设。“兰州旅游综合服务中心”项目是为游客提供全方位综合服务的龙头项目,对全面提升兰州旅游综合服务质量具有很重要的带动作用;“兰州水车博览园(二期)工程建设”项目是打造“美丽兰州”的城市名片,是展示兰州形象的重点项目之一,对提升兰州旅游形象具有很重要的意义,也是政府接待的重点项目。“官滩沟森林欢乐谷(森林公园)”项目是乡村旅游、生态旅游的重点示范工程,对推动休闲旅游和生态旅游和乡村旅游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第二篇:仙居县乡村旅游发展状况调研报告(精)

仙居县乡村旅游发展状况调研报告

仙居现有17个乡镇,722个行政村,总人口48万,其中农业人口41万,农民人均收入4817元。丘陵山地占全县总面积的80%以上,为典型的山区县。耕地面积小,人均0.06公顷,不到全国平均的一半。

仙居县风景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共有一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仙居风景名胜区、一处省级风景名胜区——响石山风景名胜区。仙居拥有文化底蕴深厚的人文景观和景色秀丽的自然景观。境内奇峰异石、流湍飞瀑、幽谷清溪,巧夺天工,自然天成,生态环境优越,人居环境舒适。清代翰林编修潘耒在《游仙居诸山记》中云:“天台幽深,雁荡奇崛,仙居兼而有之。”

近几年来乡村旅游特别是仙居风景名胜区周边范围内开展的乡村旅游项目在县委县政府的重视下,由县农办牵头发展迅速,在农民增益增收、改善农村环境、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方面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一、乡村旅游发展现状

(一)现有发展的规模

目前我县有乡村旅游点29处,经营户179个,直接从业人员达2170人,投资规模达8100万元。其中2处被评为省级农家乐示范点,5处被评为市级农家乐示范点。今年又有8处乡村旅游在申报省市级示范点和参评星级。

(二)当前出现的类型

我县乡村旅游按照其经营特点分为以下几个类别:

1、景区依托型。许多景区周边的村庄,已经形成了以餐饮、住宿、参与农事活动为主的乡村旅游。如仙居风景名胜区内的神仙居景区的呈桥村、淡竹景区的上吴村、响石山省级风景名胜区的后山根村等等。这些形态紧紧依托风景名胜区的风景旅游资源优势,既方便了游客吃饭住宿又给农户自己带来了经济收入。

2、垂钓休闲型。由于我县水系发达、山塘水库众多,有稳固的钓鱼爱好者群体,一些头脑精明的农民就承包了小型山塘水库,美化四周环境,放养淡水鱼,建造休闲设施,添置垂钓工具,新开了许多垂钓休闲中心。主要提供垂钓、烧烤、棋牌等服务,如官路大北地溪垂钓中心、双庙乡革新垂钓中心、下各杨砩头垂钓中心等。

3、果园采摘型。利用农民栽种的果树,吸引城市居民亲自采摘果实这也是一种乡村旅游。“六月仙居,杨梅天下”,我县目前主要是杨梅果园观光游,如南峰街道赵岙村、步路乡西炉村、福应街道桐桥村等杨梅专业村。随着果农收入明显增加,并带动全县的服务业。其实,果农单单依靠果实采摘还不够,以后应该让游客住到果农家里,长时间地体验乡村生活,品尝新鲜水果,欣赏田园风光。

4、路边餐饮型。沿35省道附近、风景区周边,分布有大大小小的路边餐饮店30多家。这些饭店基本上由当地农民经营,所烧菜肴选用正宗的农家土菜且口味独特,在附近小有名气。城里人和外地游客纷至沓来,品尝正宗的仙居土菜。这些饭店有湫山中文饭店、白塔小明饭店、白塔农夫山庄、双庙石壁饭馆等。

5、大排档型。在仙居的城关及主要乡镇,都有沿溪边营业的餐饮店,所处的位置环境幽雅,也是纳凉的好场所,经营时间集中在每年的夏天,消费群体以本地顾客为主。此种形式发展有近十年的时间,而且每年都呈增长势头。

6、休闲农庄型。近几年在风景优美的林地及滩地相继出现各类农庄,集土菜餐馆、旅社、垂钓、烧烤、果园采摘等服务功能,发展有加快趋势。

(三)政府引导的措施

为充分发挥仙居县生态环境优越、农业资源丰富、乡土气息深厚的优势,逐步开发特色鲜明,适合人们需求的乡村旅游项目,促进三农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并各类型项目进行合理布局,避免过度同质化发展,2006年仙居县风景旅游管理局牵头编制了《仙居县“农家乐”休闲旅游发展规划》。

为规范乡村旅游,县政府明确由县农办牵头农家乐工作。目前按省市有关要求我县乡村旅游有序发展,农家乐示范点、星级评定等工作在县农办的牵头下稳步开展。

(四)市场营销的方式

目前我县乡村旅游点的营销主要是依靠旅游部门的综合促销和旅行社,在综合促销中有杨梅节等专题活动,网络和宣传资料的专题类型。

(五)发展显露的趋势

近几年随着杨梅市场的蓬勃发展,仙居山地的水果庄园发展明显加 3 快,梨园、提子园、桃园等各种类型的水果相继出现。

另外休闲农庄也向规模化纵深发展。随着消费群体的逐步增加,新出现的休闲农庄规模不断扩大,项目内容更加丰富,建筑形式更加讲求本土特色与和谐。

二、乡村旅游发挥的作用

开发乡村旅游不仅满足了旅游者的回归自然和传统文化的需要,同时为农户、农村进而为农业的发展都起到了广泛而积极的作用。具体表现在:

(一)经济方面

一是充分利用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二是促进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促进经济的多样性。农村产业结构中第一产业的比重占绝对的优势,第二、三产业的比重较少,农产品的加工增值率低,在目前粮食产品相对过剩的条件下,造成粮价低迷、粮食难卖、农民收入减少。开展乡村旅游可以促进与吃、住、行、游、购、娱旅游六要素相关的第二、三产业的发展,促进农村产业的多元化。三是拓宽农村建设的资金来源,吸引投资。开发乡村旅游可以利用社会上的闲散资金,通过集资或者直接投资的方式来弥补当地政府资金的不足,加快当地的建设。

(二)社会文化方面

继承和发扬当地的文化传统。乡村旅游的发展使得传统文化、农耕文化、民俗文化这些无形的资产又获得了新的价值体现,原本无法衡量 4 的文化在经济杠杆的调节和作用下成为了财富,促进当地居民对当地文化的保护。

增强当地居民的自豪感。与游客的接触会唤起当地居民对自身的关注,强化对自身身份和自身表述的关注,尤其当具有历史价值的人文旅游景观的再现和重组,重新唤起了当地居民的历史记忆,增强了自信心和自豪感,在游客的认知和评价中获得新的肯定和认同。

促进地方公共事业的发展。开展乡村旅游有利于促进当地基础设施的建设,比如电力、水利、通讯、交通等,同时有利于农村公共事业的发展,比如医疗保健、教育、娱乐、银行等。

(三)环境方面

促进乡村景观的建设,促进居住地环境的改善。乡村旅游的开展使得人们重新认识乡村环境的开发和建设,如对田园环境的保护、治理和恢复;促使农业生产无公害化,倡导乡村工业无污染;加强自然景观、农业景观、小城镇景观等的规划设计与建筑。

在活动的过程中增强人们的保护意识。开发乡村旅游让当地的居民认识到良好的环境是最宝贵的财富,促进他们自觉的维护和珍惜环境。

为建筑物以及自然环境的保护提供资金。乡村旅游的收入可以用来更好的保护文物古迹、传统文化以及自然环境,促进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三、乡村旅游突现的问题

(一)资源的同质化程度高

仙居县80%的国土面积是山地丘陵,是典型的山区县,资源形态上往往显得有点大同小异,个性特征不够突出。

(二)基础设施建设薄弱

由于地理环境等原因,乡村旅游发展多处在农村或者城乡结合部,这些区域的交通、电力、水利和通讯等基础建设相对滞后。

(三)乡村文化资源缺乏活力

目前乡村中的旅游资源(无论是自然还是人文)还是以单纯观光为主,就社会资源而言,乡村中缺乏浓郁鲜活的民俗文化氛围,比如皤滩古镇,除了破旧的老房子,就是行动迟缓的老人,与城市游客理想中那种充满生机和活力的乡村生活场景相距甚远。

(四)城市化倾向格外明显

除了个别的交通十分不便的乡野,多数经济较为发达的村落,其民居外立面形态已经趋同于一般的城市建筑,贴着瓷砖的多层楼房也随处可见,村民的生活方式也逐渐远离农耕时代。这就难以满足亟欲通过乡村旅游“回归自然和回归传统”的城市游客需求。

(五)规范化问题日益严峻

乡村旅游项目多依赖于农村的生产资料和农民,农民自身存在规范经营的思想意识,另一方面如果按一般商业项目来规范乡村旅游成本比较高,而且各项手续客观上不能完善,为此从主客观上就显露出这一矛盾,这个问题也成为乡村旅游持续发展的主要障碍。

四、下一步发展的措施建议

(一)保持本色,突出特色,增强乡村旅游的吸引力

对乡村旅游的开发,要注意保持乡土本色,突出田园特色,避免城市化倾向。乡村旅游在开发中要注重对原汁原味的乡村本色进行保护。对乡村旅游开发要加强科学引导和专业指导,强化经营特色,凸现地域差异,渲染农村所特有的天然、纯朴、绿色和清新的环境氛围,传导无尽的闲情和野趣,以展现乡村旅游诱人魅力。

(二)上规模,树品牌,优势互补,协同发展

乡村旅游要在当地政府的引导下实现联合经营,以群体的力量形成规模效应,创立品牌,增加市场竞争力,走规模化和产业化的道路,实现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同时,乡村旅游不能理解为是一种纯粹的农业资源开发,而要与区域内其它旅游资源和旅游景点的开发结合起来,借助已有旅游景点的吸引力,争取客源,以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格局。

(三)坚持经济社会相统筹,确实增加农民的收益

乡村旅游开发要以经济社会相协调为目标,将农业、农民和乡村发展结合起来,使旅游业成为乡村社区重要的产业。乡村旅游的发展要使农民切实从中获利。为此,需加强对农民的培训和引导工作,激发农民办旅游的积极性和提高农民办旅游的能力。

(四)示范和监督相结合,促进乡村旅游的健康稳步的发展 乡村旅游应该具有一定的行业标准,推行制度化的规范和一些质量认证措施,主管部门要把现有的示范点、星级评定等工作切实推广,并 7 树立社会信任的标杆,真正的规范和监督乡村旅游。

(五)加强政策扶持力度

乡村旅游主管部门要根据职能,引导农民利用现有的生产生活资料投资发展农家乐休闲旅游业,工商、卫生、公安、税收、消防等部门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降低办证门槛、简化办证程序,减免办证费用,加大力度扶持乡村旅游发展,促进“三农”建设。

(仙居县风景旅游管理局 朱海勇)

第三篇:发展旅游调研报告

发展旅游调研报告

旅游业是综合性强、关联度大、带动力强的绿色朝阳产业。加快**旅游产业发展,不仅能够直接带动交通运输、宾馆餐饮、商品贸易和文化娱乐等服务业繁荣发展,而且对于增加财政收入、促进群众增收、缓解就业压力以及促进经济结构调整都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一、**乡旅游发展现状

近年来,乡党委、政府因地制宜提出了打造“旅游新乡”战略目标,高度重视旅游产业发展,在人力、物力上大力投入,分别聘请**市城市规划设计院整体描绘了旅游发展蓝图,邀请市国土资源局对洪流村荷叶塘地热资源进行勘探与积极发展休闲观光农业,成功引进广州粤旺农业有限公司投入11550万元整体开发蔬菜产业,高标准建成了集生产、科研、销售、观光、教学于一体的蔬菜基地,已成功搭建2000亩的钢架塑料大棚、5000平方米的玻璃观赏大棚;计划新建500亩的樱花观赏园。全力开发农家乐,在上塘村建成集垂钓、餐饮、住宿于一体的万福山庄。全力推介**旅游资源,广泛招商引资,分别吸引广东、浙江及长沙等地5个投资商实地考察江背山大峡谷、平顶山及红色旅游资源。

二、**发展旅游产业的优势

1、地理位置优越。**乡位于**县北部,与桂东接壤。境内有沤江与**江交汇流入东江,是东江湖的源头,距东江湖仅10公里。交通便利,距县城21公里,国道106线及湘深高速贯穿全境,并设有湘深高速**互通。

2、生态气候优良。**乡属典型的山区乡镇,山峦起伏,沿**江两侧地势较平,山地呈多种形状,山林面积8.9万亩,森林覆盖率达85%,是湖南省环境优美乡、全国生态乡。**气候宜人、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在18.2℃左右,年平均日照

1560个小时,全年无霜期287天,年平均降雨量1538.5毫米,冬季多北风和西北风,夏季多南风和东南风,无工业污染,是天然的氧吧。

3、自然资源富足。作为全县农业产业特色乡镇,蔬菜、茶叶、杨梅等三大优势产业成为我乡特色农业的支柱与主导,其中蔬菜基地6000亩、茶叶基地1200亩、杨梅基地600亩。尤其是已建成的有机蔬菜基地及温室观光大棚更是前景喜人。

4、旅游资源丰富。境内有华南神奇大峡谷——江背山大峡谷,风光秀美、石奇水秀,是湖南省户外运动训练基地。其他还有海拔1492米的平巅山

(又名平头山)、长2公里的新复溶洞、洪流鸡嘴洞水库、荷叶塘地热资源、桃洞林场的原始次森林、新联的道仙庙、渔夫石。

5、文化底蕴深厚。**是块红色热土,毛泽东、朱德、陈毅等革命先曾在这里留下光辉足迹,是“三大纪律,六项注意”的策源地。现有**墟戏台、指头春药店、红军标语等红色遗迹及朱德、陈毅、唐天河、何翊奎、刘光明等革命先辈故居。同时,还有保存完好的洪流村古民居、古祠堂以及富有特色的香火龙、布龙等。

6、城镇功能日趋完善。乡党委、政府抢抓市级示范镇建设的良好机遇,大力组织实施城镇建设体质扩容工程,先后启动了镇区风貌改造、“两纵三横”的路网改造、生态游园、休闲广场、浮雕墙、集镇集中供水工程、镇区污水处理中心、蔬菜交易市场、邮电大楼、农村客运站、计生服务大楼、工商所、商业步行街等20个城镇建设项目,城镇面貌焕然一新,集镇功能不断完善,为发展旅游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但是,在看到优势的同时,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比如缺少科学的规划、旅游资源开发缓慢、文物古迹损毁严重、旅游基础设施严重滞后、旅游服务意识欠缺等制约旅游产业发展的突出问题亟需解决。

三、发展旅游产业的对策与建议

(一)统一思想,形成共识。

旅游业是一个涵盖一、二、三产业的综合性产业,具有拉动投资和消费双重效应,是发展经济与保护生态最直接、最有效的产业突破口和结合点,因此我们要将发展旅游产业作为发展经济的重要抓手。要高规格成立由县领导任组长的**旅游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牵头实施**旅游产业开发。加大旅游资源宣传推介力度,积极争取社会各部门、各行业大力配合支持,营造“一盘棋”抓旅游的工作格局和工作氛围,从而有效推动旅游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二)科学规划,合理开发。

结合全县旅游产业发展规划,围绕**旅游产业发展目标、主题定位、基本思路、开发重点、产业政策等重点内容,聘请有资质的专家因地制宜编制**旅游产业发展规划,确保**旅游产业健康有序发展。要制定旅游景区的详细开发规划,重点突出江背山探险观光旅游、现代农业休闲旅游、红色文化旅游等,并要深入挖掘景区红色文化、民俗文化及神话传说等文化内涵。同时,将乡村旅游建设纳入到城镇及新农村建设的规划当中去,统筹考虑,搞好“点面结合”。要正确处理好旅游资源保护与景区开发之间的关系,做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并重。

(三)加大投入,完善设施。

一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进一步完善旅游招商引资优惠政策,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吸引国内外投资商参与我乡旅游产业开发。做好旅游资源宣传文章,组织编制旅游项目策划书,广泛对外进行招商引资,以江背山大峡谷开发为重点,以此带动农业观光旅游、红色文化旅游等景区景点的规划建设力度。运用公司化运作、企业化管理的方式,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旅游“吃住行游购娱”一条龙服务。二是加大争资立项力度。要抢抓罗霄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示范带建设的良好机遇,整合包装好一批项目,积极争取项目配套资金,完善基础设施。同时,积极争取政府及相关部门在水电

路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支持,尽快改变旅游基础设施落后的局面,提高旅游景点景区的可进入性。三是积极争取金融资金及民间资本。要主动争取金融机构的信用支持,筹备必要急需的资金投资旅游业,支持旅游企业做大做强。引导民间资金发展第三产业,为发展旅游业提供优良的服务条件。

第四篇:烟叶发展状况调研报告

近几年来,我县烟叶生产在发展总量上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烟叶质量水平的提高非常有限,离工业的要求差距仍然很大。面对日益激烈的国内烟叶市场竞争和我国加入wto后国际烟叶市场带来的冲击和挑战。通过对我县烟叶发展种植的纵横向分析讨论,对烟叶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和机遇剖析,烟叶发展必须坚持“市场引导、计划种植、主攻质量、调整布局”的指导方那一世小说网 http://www.xiexiebang.com针,贯彻“优化布局、优化结构、优化市场、优化服务”的工作重点,推进市场化进程,以成熟度项目带动烟区发展,生产出工业可用率高、综合品质好、卷烟工业欢迎、烟叶生产经营单位受益的优质烟叶,如果实现我县烟叶持续稳定发展。

一、我县烟叶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是烟叶生产种植分散,生产集中度低,烤烟生产不稳定,布局调整步伐缓慢。我县早已实行万亩镇、千亩村、百亩组、十亩户工程,但各地发展不平衡,烟叶生产的发展仍然需要政府的引导作用,目前无法满员烟草部门要求。

二是基础薄弱,不管是哪一个方面,与先进地方相比,差别较大。人员素质低,管理落后,烟田基础设施差。

三是科技含量不高。目前的生产仅停留在常规技术的实施上,对新技术的推广没有全面实行,如漂浮育苗、病虫害防治、烤房的更新换代,所产的烟叶在省内外有一定的知名度,但无品牌效应。技术服务网络有待进一步健全。目前,我营销部技术人员不少,但缺乏“高”、“尖”人才、上“档次”人才,农村虽然有一批种烟专业人员,但“乡土味”较浓,接受新技术慢。

四是烟叶质量与市场需求矛盾突出,与国内优质主产区相比,烟叶市场竞争力不强。烟叶质量与国际、国内先进水平相比,有很大差距。烟叶香气质和香气量不足、油分和弹性差。部分烟叶存在成熟度不够、下二棚烟叶可用性差,特别是颜色和结构存在问题较为突出。

五是管理体制落后。由于整体队伍素质不高,新的先进管理模式难于接受,即使强制执行,也难以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

二、烟叶发展的机遇

(一)发展优势。全球正进行的世界范围内产业大规模转移的一个新的周期,其时间大约在今后10年左右。这给衡阳烟草走市场经济之路并最终走向世界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加入wto以后,伴随烟叶市场的激烈竞争,烟叶生产收购势必向生产技术高、烟叶质量好、市场占有率高的烟区倾斜。抓住北烟南移的有利契机,国家将加大对湖南烟区的调整力度,我市将成为全国烟叶生产30强分公司之一,**是衡阳的主产区,有较强的发展优势。

(二)有得天独厚的土壤、气候优势,种烟土壤分布在平原丘陵山区,海拔100米以内,土质多为红壤,紫色土,降雨量大,光照强,有利于烟叶干物质的积累,是种植烤烟的理想区域,经过十几年的生产发展,所产烟叶属浓香型,风格突出,颜色金黄、油份足、香气量足,深受省内外烟厂的欢迎。

(三)社会环境优势。产区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烟叶生产。烟叶不仅是农民的主要收入,而且也是县乡财政的主要财税来源。

(四)有一批专业技术人员优势。“科教兴烟”、“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全面实施,为我县烟草的发展提供了科技和人才保障。经过十多年的磨练,有一支较为成熟的技术队伍,有一大批烟叶种植能手,形成了一整套具有毕节特色的烟叶生产技术。我县初步建立起了多层次的科研技术推广网络,形成了一整套技术规范体系。

(五)基地优势。我县烟叶是**烟厂的基地县,具有发展的强大后劲,将在资金、政策、技术、人才上优于其它产区。并有可能在省外找一至二家实力雄厚的厂家作后盾,成为多家烟厂的基地。

三、**县烟叶发展的对策

(一)切实加强烟叶基础建设。要继续狠抓烟叶生产的基础建设,确保优质烟叶生产具备良好的条件。首先要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构建烟叶人才资源库。人是最重要的生产资源。针对县以下烟叶技术人员文化专业素质偏低的突出问题,要积极引进和培养具有中等专业以上学历的农业技术人员充实基层技术队伍。加强现有技术人员的定期培训,加大考核力度,建立优胜劣汰机制,全面推行烟叶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工作。基层站站长必须达到中专以上文化水平,收购站中专以上技术人员要占到一定比例。建立较为完整的烟叶试验、示范、推广体系。要分层次培养群众公认、有一定学术权威的技术带头人。落实相关政策,调动积极性,靠他们培养带动一批人。制定烟农培训计划,采取建立烟农学校、举办短期培训班等多种形式,加大对烟农的培训力度,培养和稳定一批新型烟农队伍。第二加快标准化基层烟站和标准化烤炉改建进度。按照“压缩数量、扩大规模、强化服务”的原则,结合产区布局调整,整合优化烟站布局。逐步把烟站建成分布合理、经济实用、功能齐全、制度健全的烟叶生产收购前沿阵地。要加快信息化建设进程,以信息化带动烟叶

从零开始 长生界 凡人修仙传 斗罗大陆 斗破苍穹 刀锋传说 http://www.xiexiebang.com

生产、收购、调拨工作实现现代化、科学化和数字化,促进经营和管理的规范和高效。第三加强烟田水利设施建设。水利是农业的命脉,烟田的排灌严重影响着我县烟叶生产整体质量的提高。

(二)坚持基地县发展战略,提高烟叶产业化水平。布局调整就是生产力。加大布局调整力度,坚持基地县发展战略,作强作大重点优质烟区,提高烟叶生产集中度,那一世小说网 http://www.xiexiebang.com是提高产区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经,是推进烟叶市场化和产业化的必由之路,是参与深化农业和农村经济战略性结构调整的重大步骤。要按照发挥比较优势和非均衡竞争的思路,通过市场、计划、技术、资金等综合手段,控小促大,控劣促优,扶优扶强,抓好2万担以上的乡镇,力争在三年内建成4个2万担以上的基地镇、形成地域明显、风格突出、产业化水平高的烟叶产业带(区),形成以东部烟区为主导、南部烟区为补充的协调发展格局。通过各种渠道引入烟厂参与基地建设,与烟厂建立长期的供求关系。同时要改烟叶产前投入为产前投入与产后投入相结合的投入办法,常规性投入以化肥投入、烘房改造、新技术推广为主。

(三)创立烟叶大名牌。增加科技含量的目的是为了促进烟叶质量的提高,实行品牌战略才能使我县优质烟叶发展、振兴。要实现种植规模化,有利于烟田管理,是提高我区烟叶生产水平的有效方法,进一步加快我区烟叶种植布局的调整,扶持发展大乡、大村、大户,积极推广连片种植,彻底取消2000亩以下的乡镇,200亩以下的村和4亩以下的种植农户。

(四)加强管理,强化服务指导意识。烟草公司要把烟农的烟叶生产作为烟草行业的大事来抓,服务烟农,指导烟农,使烟农掌握实用的烟叶生产技术,提高特色烟叶生产水平,自觉遵守国家烤烟生产、收购政策。强化责任制意识。大力推行技术承包为核心的目标责任制,生产人员实行担烟工资——“包面积、包产量、包上中等烟比例、包桔黄色烟叶比例”。年终与工资、奖金挂钩考核,通过这种运行机制,真正使生产人员的切身利益与广大烟农的效益挂起钩来,最大限度地提高广大烟农的种烟收入,促进烟叶生产的健康发展。

(五)依靠科技,坚持以提高质量为中心,增强烟叶市场竞争力。烟叶质量是决定烟叶市场竞争力的核心要素。要通过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始终把提高烟叶质量作为烟叶生产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烟叶质量不仅要重视外观等级质量,还要重视烟碱、糖碱比、钾等内在化学品质。能顺利通过烟厂把化学成分作为烟叶调拨的否决指标。今后我县烟叶生产发展的目标就是要努力提高下部和上部烟叶的可用性。上部烟叶要着重提高成熟度,降低身份厚度和烟碱含量,下部烟叶要提高身份厚度和油分。要加快实现烟叶由产量型向质量型发展,切实把烟叶生产转移到以提高质量为中心的发展轨道上来。

1、制定一整套生产技术规范等规程,范围包括:品种、育苗、移栽、施肥、病虫害防治、采收、烘烤、加工、产品包装。

2、要建立必要的科研机构。科研要舍得投入,大胆接纳优秀人才,健全组织、做出规划,对影响我区烟叶质量的关键性技术,如施肥技术、种植品种、病虫害防治、烘烤技术、特色烟叶生产、国际主料烟叶的开发等进行科学试验。

3、不断完善实用技术推广力度。要进一步完善基肥条施、漂浮育苗、地膜栽培、成熟采收及烘烤等实用技术的总结、推广。不断引入新的推广项目。增强毕节特色烟叶的发展动力。

4、建立“金字塔”型的技术服务网络。“塔基”是烟农,“塔身”是营销部及承包技术人员,“塔尖”是具有技术权威的科研人员。

5、狠抓示范建设。县公司及烟叶站,要坚持不懈地搞好示范建设,形成梯级示范体系,通过示范,检验各县公司烟叶站的技术水平,通过示范带动整体烟叶水平的提高。

6、建立健全承包责任制。必须建立一支具有特色烟叶生产技术的承包队伍,负责优质烟叶生产的技术研究开发和指导。

(六)开拓市场。以市场为导向,加快推进烟叶市场化进程。我国经济改革的取向是市场经济。确保烟叶生产可持续发展,必须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优化烟叶生产资源的配置和组织生产;必须牢固树立烟叶生产要始终以满足卷烟工业需求为目标的观念,提高烟叶经济运行质量。在收购环节,大力推行“预检制度,密码收购”着力解决好混部、混色、混级、混把的“四混”现象。在提纯环节,要加大等级挑选力度,提高等级纯度;在调拨环节,对各个烟厂建立一厂一档,将烟叶的内在质量和外观质量,向烟厂通报质量情况,并根据烟厂对烟叶质量的不同,进行分类调拨。再其次,要稳定省内市场,扩大省外市场,逐步扩大规模,争取进入主配方,建立一批稳定的销售基地。

(七)加大成熟度项目开发力度。加大成熟度项目开发工作以加速我县成熟度项目的商品化、市场化的进程。成熟度项目开发关键是总结出一套成熟度项目叶生产的成功经验、成熟技术和规范化措施。成熟度项目叶示范田要大胆采用先进技术,制定完善的技术方案,高标准地保证烟叶生长各阶段技术措施的落实到位,把培育壮苗、平衡施肥、合理打顶、科学烘烤、成熟采收等主要技术提高到一个更高的层次,促使烟叶的营养水平、成熟度、叶片结构、油分和色度等外观质量的档次以及烟叶内在化学成份和评吸质量更加接近一流优质烟叶水平。成熟度项目要100%地实行烟水配套技术,狠抓基地水利设施的建设,建立灌溉水系网络,确保烟株正常生长发育对水分的需求,以便改善烟叶等级结构,提高烟叶可用性,力争生产出高档优质主料烟叶,增强我县烟叶的市场竞争力。

从零开始 长生界 凡人修仙传 斗罗大陆 斗破苍穹 刀锋传说 http://www.xiexiebang.com

第五篇:医药工业发展状况调研报告

医药工业与人类的生存与健康休戚相关,是符合新型工业化发展要求的产业,具有经济效益高,成长性好,发展潜力大,市场空间广阔广阔的特点,被国际上称为是“永不衰落的朝阳产业”。近年来,xx市医药工业有了长足的发展,工业产值从1998年5千万元增加到20xx年1.2亿元,入库税金从1998年180万元增加到20xx年350万元,在全市经济总量中占有相当的比重,成为xx市经济发展的亮点。

目前,xx市医药工业整体运行态势良好,但在快速发展的背后,也存在一些制约生产发展的困难和问题。这些矛盾,需要我们去作深层次地研究、逐一解决。因此,保持清醒头脑,树立科学发展观,加大帮助和服务力度,推动企业不断创新,对于进一步做大做强我市医药经济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现状

xx市医药工业有着30多年的发展史。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将北药业作为全市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高度重视医药工业的发展。各有关职能部门认真履行职责,在监管中服务发展,在发展中落实监管,目前,xx市的红叶制药有限公司、蓝天制药有限公司和神树阿胶厂3家制药企业全部完成了产权制度改革,按照国家政策导向,紧紧抓住宏观调控机遇,投入了资金实施设备和技术更新,都按时限要求通了国家gmp认证,企业综合实力明显增强。现拥有片剂、丸剂、栓剂、胶囊剂、颗粒剂、固体胶制剂等个9剂型,103个品种。全市医药工业呈现五大特点:一是发展速度快,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47%;二是亏损企业少,3户企业全部盈利;三是经营效益好,产值利税率达10.2%,销售利税率达12.3%;四是资产负债低,资产1.5亿元,负债1.2亿元,资产负债率仅46%;五是带动力强,医药产品的合理流通,促进了全市102家药品经营企业健康发展,同时,工业生产需要大量的原料药,对北药种植业起到了巨大的拉动作用。

xx市的制药企业在生产管理方面存在以下特点:一是剂型少、规模小,三家制药企业共有9个剂型,净资产8千万元,产值不超过1.5亿元。二是新“庙子”与旧“菩萨”共处。根据国家的政策导向,各企业都按照gmp的要求进行了大规模技术改造,一幢幢花园式的厂房拔地而起,成为全市工业的一个亮点。生产条件迅速改善,生产能力得到提高。但是,一些企业对gmp认证是被动的,粉碎、制粒、压片、包衣等旧设备,阻碍了技术创新的进程,没有丢掉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帽子。国外普遍使用的cip(在位清洗)、sip(在位灭菌)等先进技术,在xx市还很少应用。二是现代管理与粗放经营发生冲撞。制药行业属高科技行业,医疗器械集医学、光学、电子、机械等技术于一身,需要现代管理手段。近年来,医药行业采取培训等多种手段,培养造就了一大批优秀管理人才,但是人管人的管理机制、传统的加工技术仍在支撑着企业运转,把企业做大做强的经营管理机制尚未形成。三是少数高科技人才与众多缺乏技术的员工形成反差。为了实施gmp和技术创新,各企业都从医、药大学聘用了部分专业人才,或从事革新工艺、或负责现场管理,由于面临陌生的岗位,尚未完全适应企业生产管理;企业内有一定传统生产经验但文化素质不高的员工群体,对新工艺、新技术的认知过程较长,二者没有完全融入、达到默契配合的境界。

二、问题

1、资源利用不足。资源是企业实现效益的物质基础,充分利用资源才能实现效益最大化。xx市的医药企业在进行gmp改造后,生产能力大幅度提高。但是品种开发速度、市场占有速度和流动资金并未完全跟上,使部分企业开工不足,生产能力浪费。以神树阿胶厂为例,该企业主要从事阿胶、黄明胶、龟板胶、鹿角胶4个品种固体胶生产,在未实施gmp改造前,长期采用人工土办法加工产品,生产能力低下且工艺落后,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改造后,该企业更新了设备,引进了先进的生产工艺,生产能力大幅度提高,但由于产品品种单一,市场占有率小,只能以销定产,年生产时间不超过三个月,设备长时间闲置,不能够得到有效利用。而我们熟知的山东东阿集团,在70年代初企业规模与现在神树阿胶厂接近,但该企业抓住机遇,现如今已经发展为拥有固体胶、颗粒、胶囊、口服液十几个剂型百余个品种,产值和固定资产上亿元的国内明星企业。东阿集团成功经验值得xx市医药工业企业学习和借鉴。

2、“拳头”力量不大。拳头产品就像企业的“发动机”,能给企业源源不断的动力。美国的氢溴酸西酞普兰胶囊年销售达30亿美元,西安杨森的吗叮啉单品种年销售在8个亿以上,这些企业都是在拳头产品中受益非浅。我市制药企业的单品种年销售额最高为4600万元,就是红叶制药的产品--康妇消炎栓,其他品种知名度低,市场占有份额小,没有形成“拳头”,尽管如此,对企业和全市经济都起到了强有力的支撑作用。但相比之下,差距是明显的,主要是缺乏世界级、国家级的独家品种。

3、创新力度不够。创新是推动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因素,也是企业持续发展和保持竞争优势的关键。创新,可以通过降低成本为企业业务活动提供更大空间,也可以通过产品差异为企业提供竞争力。目前,xx市医药工业企业多数只重视营销战略的创新,忽视了管理人员和广大职工的创新能力,没有激发并形成人人创新的饱满热情。

4、研发新药困难。研发一个新药,在发达的欧美国家也要10—15年时间,耗资高达5—8亿美元,中国的药企大多是望而兴叹,都以仿制药品为主,xx市医药工业更是如此。1985年以来,我国批准生产的一类新药147个,其中仿制药品占88%。显然,完全从基础开始自主研发,对xx市医药工业而言是不现实的。

5、诚信资历不够。市场经济既是法治经济,也是信用经济,政府和企业都应当高度重视。但是,xx市的部分企业诚信等级不高,还没有建立健全必要的产品质量自我约束机制和问题药品 “招回”机制,还没有完全意识到gmp是自我管理的需要,更没感觉到gmp的“紧箍咒”即将来临。

三、对策

医药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产品是人类维护健康,战胜疾病的重要保证。发达国家医药消费稳居第二位,我国卫生部《第三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主要结果》显示,在近五成居民生病不看医生的情况下,自行买药治疗,医药开销已成为第三大消费品。由于环境、生活习惯、食品安全等因素,患病人数还在不断增加。20xx年全国有5.08亿人次患病,其中13%的被确诊为需要多次服药的慢性病。因此,发展医药产业具有广阔市场前景,xx市的医药工业应当抢抓机遇,乘势而上。

1、加快剂型开发。患者和医生对药物剂型要求是多方面的,而我国相对落伍,目前只有40多种剂型、4000多个品种,美国是我国的43倍、日本是我国的12.6倍,而xx市就更少了。因此,必须支持企业在药品剂型上做文章,抢占商机。一是“拿来主义”。众所周知,药品专利具有时间性,专利届满就失去了独占权。根据《中国医药报》报道:到2007年,将有35种重要药品和医疗器械专利到期,为非专利药提供了820亿美元的市场机会。二是让药品“变脸”。国家提倡对药品进行二次开发,通过改进工艺、剂型、包装等等,使疗效确切的老产品换发活力,解决中药见效慢和传统的“粗、大、黑”形象,霍香正气水变成霍香正气液就是成功典范。

2、推进中药现代化。中药是我国传统医学和传统文化瑰宝。随着世界卫生组织的推荐,中药前景被世人普遍看好。目前,中成药市场份额为每年约160亿美元,但日本占80%、韩国占10%、我国只占5%左右。更遗憾的是,我国每年进口“洋中药”达1亿美元,进口的川贝枇杷膏、红花油等已对我国的同类产品造成巨大压力,禾邦的川贝枇杷糖浆也是受压者之一。重要原因就是我们的中成药没有现代化,没有规模化的中药种植、养殖基地,没有通过gap认证,原料质量不稳定。而xx市兴安神力药业有限公司的平贝母种植基地已经在全省率先通过了gap认证,桃山参药集团、伸龙无味子基地也准备实施gap认证。目前,xx市药材种养植面积达到2万亩,另外还有大量的野生动植物药材,无疑,资源优势是明显的。要抓住机遇,帮助、引导和支持制药企业争取技改贴息、工业发展基金和农业项目资金,实现“公司+基地(农户)”的运作模式,把医药产业放在“工业反哺农业”中去考虑和实践,实现良性互动,确保原料丰富、质量稳定,为快速推进中药现代化进程奠定坚实基础。

3、打造强势品牌。品牌战略是企业推出产品、走向成功的重要因素。在制药行业中,走向成功的品牌彼彼皆是,如“金嗓子喉宝”、“斯达舒”等。xx红叶牌康妇消炎栓在国内也有一定的知名度,虽然不是很响,但也有一定名气。在实施品牌战略中,企业一定要在产品品牌设计上赋予“大设计”概念,并统一表达自己产品的品牌内涵。它包括企业形象设计、产品设计、包装设计、品牌精神的人格化设计和广告设计。尽量减少容易导致品牌内涵模糊的单一广告,用低成本打造强势品牌,带动整个全市医药工业发展。

4、大力引进人才。市场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竞争。医药行业是高科技行业,产品是特殊商品,国家有非常严格的特殊要求,对普通工人都有严格的上岗规定。xx市3家制药企业中,拥有高级职称的只占职工总数的1%,拥有中级职称的也只占3%。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医药行业对人才的要求还会越来越高。因此,引进管理和技术人才成为当务之急。xx市委、市政府已经响亮的提出了“环境兴市”战略,创业的大环境已经具备,企业要抓住机遇,立足长远,把引进人才作为企业发展的根本条件来抓,以诚意引人,用成就留人,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保证。

5、建立企业文化和信息平台。企业三年不败靠市场,十年不败靠管理,百年不败靠文化,一个成功的企业,必须有优秀的文化内涵。五粮液和海尔的企业文化,不少人都有感受。禾邦制药、科伦制药也有了自己的企业文化,如科伦“创造高效益,从节约时间开始”的只争朝夕的精神,禾邦“为人类健康,托起明天的太阳”的奉献精神等。xx市的医药工业企业要立足发展,培育、积淀和升华企业文化,培养职工团队精神,壮大声威,逐步创造先进的企业文化,不断提高企业的凝聚力和创造力。同时要加强企业信息化建设,实现企业现代化,信息化是基础。企业应当设立局域网、广域网和企业网站,开发内部管理软件、实现电算化,为快速收集、提取、分析业务数据提供有力保障。政府要关心医药工业的发展,积极为企业提供政策、资金方面的扶持;监管部门更要认真履行职责,督促和引导企业依法生产经营,树立诚信观念,推动加快科学管理步伐,为把xx市建成医药强市而携手并进。

下载关于对兰州市旅游发展状况的调研报告(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对兰州市旅游发展状况的调研报告(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产业发展状况调研报告

    全乡产业发展状况调研报告 这段时间,我通过整理工作两年来积累的有关资料,在经过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我对全乡产业发展状况进行了专题调研。在日常包村下队的过程中我先后在*......

    群众体育发展状况调研报告

    后奥运时代的到来,全民健身大众化已成为一种发展趋势,成为群众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基本内容。胡锦涛总书记在北京奥运会、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进一步推动我国......

    农业机械化发展状况调研报告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xx县农业机械化也得到了较快发展,与此同时,一些相关的问题也越来越明显地暴露出来,严重地制约了农业机械化的进一步发展,这种现象必须得到足够重视。为认真贯......

    烟叶发展状况调研报告

    烟叶发展状况调研报告免费文秘网免费公文网近几年来,我县烟叶生产在发展总量上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烟叶质量水平的提高非常有限,离工业的要求差距仍然很大。面对日益激烈的国......

    对吐鲁番旅游产业发展的调研报告

    对吐鲁番旅游产业发展的调研报告 2013-05-24 10:57 牛学兴 http://zw.xinjiangtour.gov.cn/gov/front.do?method=view&id=26435 根据地委对旅游产业发展的新要求和分管旅......

    旅游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关于*县旅游产业发展的调研报告 2013-4-2 关于*县旅游产业发展的调研报告 【内容提要】目前,*县正在积极实施“果畜富民、工业强县、旅游兴县”三大发展战略,旅游产业发展正如......

    乡村旅游发展调研报告

    **乡乡村旅游发展调研报告 乡村旅游是实现农村可持续发展的一条有效途径,为农村经济持续增长增加新的动力。通过对**乡乡村旅游的研究,分析影响**乡村旅游发展现状,找出制约当......

    乡村旅游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为贯彻“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根据吕祖善省长关于组织省级机关工作人员下乡体验乡村旅游的指示精神,我按照局统一安排于4月24-27日赴衢江区的板固村和下呈村开展体验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