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城市土地生态空间管理制度的新探索——生态空间权益转移制度设计
[导读] 深圳市规划国土发展研究中心 本文在分析当今生态保护动力不足的根源,即生态空间权益缺失基础上,重点解析了内涵、权益来源、归属等理论基础,并结合深圳等高度城市化地区的管理实际,对生态空间权益实现的模式、相关的配套制度提出了具体的路径。
深圳市规划国土发展研究中心
摘要:本文在分析当今生态保护动力不足的根源,即生态空间权益缺失基础上,重点解析了内涵、权益来源、归属等理论基础,并结合深圳等高度城市化地区的管理实际,对生态空间权益实现的模式、相关的配套制度提出了具体的路径。关键词:生态用地;生态空间权;权益分配;权益转移
改革开放30多年来,高度城市化、高速经济增长是以高昂的生态、资源、能源和环境代价为前提的,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制约了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而产生此问题的根源正是由于生态用地的空间、景观、环境等非物质形态资源的相关权益在法律法规、现实中没有得到相应的表达和实现,生态保护难以真正形成自觉的行为。“保社会经济发展、保耕地生态资源、保土地空间权益”已经成为当前土地制度改革的三大目标原则。在原有建设用途管制、耕地保护基础上,拓展以生态用地为核心的土地管理领域,构建土地产权为基础的生态空间权益体制度体系,完善我国土地权利体系、合理分配增值收益,以及充分发挥市场各方主体的力量,统筹协调好生态用地保护和发展的关系,变被动保护为积极保护,建立生态保护的长远机制,落实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在土地制度改革领域的重要抓手和主要内容。
广义的生态空间权益是指生态用地的合法权益主体(自然人和法人)享有的生态用地所承载的生物资源、水资源等实物资源,以及空间、景观、环境等非物质形态资源的权益。现有的法律体系,对其中的实物资源的所有、使用、收益、处置等相关权益已有相应的规定,但对空间、景观、环境等无形资源的权益尚处于研究阶段、未有清晰的表达。本文重点针对这部分无形资源中的空间资源,结合深圳等高度城市化地区的管理实际,开展其内涵、权益来源、归属、实现路径和运作模式、相应的保障机制探讨。
一、内涵
生态用地空间权是指生态用地的用益物权人改变土地用途、改变土地容积率、选择土地开发时间等方面土地利用方式的权利,是可与土地所有权分割单独处分的财产权。这项权利的产生主要源于规划管控、生态管制、耕地保护等管制而限制具体土地发展而形成的,若无限制,则无生态空间权一说。虽然目前我国在法律体系中并没有明确土地空间权,但从管理现实来看,我国已经通过行使国家警察权的方式,通过具体规划管控、用地审批等手段在分配土地空间权,实现对空间管理和权益的分配。从运作的结果来看,受管制空间的发展受约束,导致管制与非管制两种空间利益的二元化,暴利与暴损共存,土地权益人的差异巨大,这是造成生态保护动力缺失的主要原因。因此,从公平发展、生态保护等角度,有必要赋予生态用地主体与其它用地主体同等的空间权,并通过空间权转移等机制实现合理利益。
二、权源
生态空间权的权源主要是研究其法律制定体系中的定位问题。空间权可视作土地在空间上向纵深方向发展、变更土地用途的权利,亦有学者认为其属于地役权的延伸。地役权是为增加自己土地(需役地)的利用价值(权利扩大),而在他人土地(供役地)上设置的某种权利(权利的限制)。结合空间权的运行来说,空间权供给区的土地可作为地役权的供役地,其需求区的土地可作为地役权的需役地。供给区的所有权人、使用权人负有减少开发、保持开敞绿地空间等一系列事先规定的义务,需求区的地役权人则有支付供役地所有权人、使用权人费用的义务,并享有对供役地利用、增加需役地空间权的权利,即将供役地受限制的开发在需役地上进行实现。在2007年10月1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以下简称《物权法》)中,首次将地役权正式纳入法律体系,并将其作为用益物权的一种。
三、权利归属
对于生态空间权益法学层面上的争论除了其法律定位外,对于其归属也是非常重要的内容。美国、台湾、日本、英国等主要通过采用土地发展权制度,其根本的内涵与空间权是一致的,相对较为成熟完善,已经构成了当今各国、地区空间权设置与运行的典型模式:(1)美、台、日模式。土地发展权归属于土地所有者。这些土地所有权私有制度下的国家,土地发展权首先自动归土地所用者拥有,并在一定区域内土地发展权可以转让。政府为了保护自然资源,控制城市发展规模,其他主体为了获得提高适合高度发展的区域的土地利用程度,要向土地发展权所有者(农民)购买发展权,而使土地发展权归政府及其它购买者所有,土地所有者已没有变更土地用途的权利,以起到保护资源、维护国家利益的功效。(2)英国模式。土地发展权直接归属于国家所有。英国虽然土地所有权私有,但是法律规定,一切私有土地将来的土地发展权转移归国家所有,实行土地发展权国有化。而私有土地的所有权性质不变,土地所有者要改变土地用途性质必须向国家购买土地发展权。我国是以土地公有制为基础的国家,国有土地所有权支配其他土地所有权。此外,我国现行法律规定非建设用地只有经过国家审批后才能更改相关用途,同时已有建设用地用途的变更也需国家相关部门审批。再者,现行市场有限的调节和配置能力,相关配套制度尚未完善等等,都不可能允许采用空间权私有的形式。在既定的国有产权、强大的行政管制制度背景下,在空间权建立的初级阶段,只能是接受土地空间权根本上归国家所有的模式,但可根据实际情况对其进行适度的优化调整,即土地空间权在一定范围内归土地所有者所有,超过范围部分的土地空间权归国家所有。法律上可规定生态用地权益人拥有用途转变及一个低水平的上限容积率,超过该限制的建筑权(空间权)属于政府所有。它的作用在于“稳定土地所有者之间因规划控制而导致的土地空间权(建筑权)不公,限制私人权利并增强国家的垄断调控能力。
四、运作模式
生态用地空间权益实现的路径主要通过将生态用地上的空间权益向高密度开发建设区进行转移来实现。运作模式上,可采用政府主导、市场运作、规划控制下的空间权转移机制。政府研究整个区域的建设总量,并通过统一规定标准用途的土地利用强度的上限,即基准容积率(基准空间权),明确每一块土地都平等地拥有等量有限的土地开发权指标。政府通过规划、市场调控,将原属生态用地上(发送区)未开发的标准用途建设容量,转移至建设用地(接收区)上进行开发建设。当转移至接收区的建设量尚未满足规划容积率要求,则还需向其他主体(个人或国家)购买空间权。(详见图一)
图一 生态用地空间权转移模式
这种生态用地空间权设置和转移的运作机制,通过将城市所有权人的特定生态用地地块内潜在的市场价值转移至规划确定的更适合发展的地区,所有权人获得了实际开发权的土地所有者给予的补偿,促进了生态用地主体维护原有生态用地属性的积极性,从而保护了城市中具有生态功能、景观文化价值的特别地区,实现了城市的长远可持续发展目标。
五、配套政策 生态空间权转移是一个系统性、创新性的机制,与规划、土地、财政等政策紧密联系,机制的建立和实施将会对现行政策产生一定影响,同时也需要相关配套制度和政策的支撑。具体包括以下配套政策支撑:
1、设立基准空间权划定基准容积率分区(基准空间权)。按照不同城市或区域的现状特征、发展定位、建设总量控制等要素,测算整个地区的空间权。再考虑国家空间权需要,进行基准容积率分区,明确各区相关权利主体的最低容积率(基准空间权),作为生态保护中的土地空间权转移依据。通过将游戏规则公诸于众,有效减少各方利益主体的交易成本促进生态保护的顺利开展。
2、建立严格而规范的空间基本权益分配制度:按照产权归属确定土地收益分配原则进行分配:(1)在标准用途范围内改变土地使用性质,空间权归土地所有权人(国家)所有,范围外归国家所有。(2)在基准容积率范围内改变地面之上土地利用强度,空间权归土地所有权人(国家)所有,范围外归国家所有。(3)改变地面之下土地利用强度的情况在一定范围内的,归国家所有;超出一定范围的,归使用权人所有。(4)不改变土地用途和开发强度只依靠增加投入的,空间权归土地使用权人(包括居民、开发方和政府等)所有。
3、改进现有规划管理制度,详细规划需确定空间权的发送区和接收区。通过国民经济与社会、城乡建设、土地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等相关规划的综合研究,在详细规划层面落实生态用地及建设用地布局,明确空间权发送区域及接收区域、功能、强度等。发送区是基于公共利益需要,为保持生态用途和良好空间品质而划定的,实行特别规划保护和利益转移政策的地区。目的在于使城市中具有生态功能、自然景观等特殊价值的地段能够按照规划意图实施并活化,创造新的城市价值。接收区是指根据城市发展方向、基础设施建设、经济空间聚集、自然地理等,规划确定的适宜进行高密度开发的地块,如规划未建的建设用地、适宜进一步提高强度的已建建设用地等。
4、构建市场化的空间权定价机制。合理的定价是有效推动空间权转移交易的前提和基础。在生态用地空间权定价中,要综合考虑不同类型、不同区位、不同使用强度的具体地块的定价方法。
5、构建空间权转移交易平台及管理系统建设。生态用地空间权交易与现有土地交易的方式与流程类似,并且二者密切联系,可依托现有土地房产交易平台,整合指标交易职能,增设组织机构和工作人员。交易需要信息化技术支撑,应设计与开发指标交易与管理信息系统,供指标管理与日常交易使用。
六、运用
生态用地空间权制度保障了生态用地所有者的权益,使他们得到充分利益补偿,可以在农地保护、水源地保护、森林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脆弱区保护等进行运用。此外,还可以对已建成区的剩余空间权、已有空间权进行空间转移,从而实现历史遗迹保护、旧城改造及容积置换、建设用地清退(如深圳生态用地整理、生态指标交易)等。空间权转移的范围也可从同县(区)、同市逐渐扩大到跨省、国,通过具体可转移空间权实施项目来实施。
参考文献:
[1]赖志忠.论农村集体土地发展权的归属[J].南方农村,2009(2):37-41.
第二篇:基于生态基础设施的城市空间发展格局
基于生态基础设施的城市空间发展格局
“反规划”之台州案例
摘要:以浙江台州市为例,系统地介绍了城市物质空间的―反规划‖途径,通过建立保障土地生命系统完整性和地域特色的生态基础设施(EI),在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尺度上来定义城市空间发展格局和形态。宏观尺度上,首先建立洪水安全格局、生物多样性保护安全格局、文化遗产安全格局和游憩景观安全格局等,并整合这些安全格局而形成区域EI,以引导和框限城市总体空间发展格局;在中观尺度上,通过对EI元素的控制,完善城市EI,并作为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基本框架;在微观尺度上,通过地段设计,将区域EI的生态服务功能导引入城市肌理,并以此为基础
关键词:台州 城市空间 基础设施 格局 生态
Growth Pattern of Taizhou City Based on Ecological Infrastructure ——A Negative Approach Physical Urban Planning Yu Kongjian;Li Dihua;Liu Hailong;Han Xili Abstract: Using Taizhou City of Zhjiang Province as a case study, this paper systematically introduce the methodology of ―Negative planning‖ approach to physical urban planning.Ecological infrastructures(EI)were planned and designed at large, medium and small scales, which are then used to define the urban growth pattern.At the large scale, landscape security patterns were planned for flood and storm water management, bio-diversity conservation, cultural heritage protection and recreation;these security patterns were then integrated into the regional EI.At the medium scale, design and management guidelines were developed for the EI components, which are used to define the inner urban form.At the small scale, micro EI are deigned to deliver the ecological services from the regional EI into the urban fabric.Finally, it is demonstrated that the harmonious relationship between land and people can be achieved not just in terms of quantity, but more in terms of pattern and spatial relationship.Key words: Negative planning, security pattern, ecological infrastructure, ecological planning, Taizhou City 1 背景
台州市位于浙江中部沿海,市域陆地面积9413平方公里,人口546万。市区1536平方公里是本研究的主要范围,由椒江、路桥、黄岩3个区位核心构成,空间上呈三足之势,现状市区城镇户籍人口65.7万。
台州市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台风和洪涝灾害频繁。区域内有丰富的山林景观,三个建成区围绕的绿心是台州自然景观的一大特色;境内大小河流有700多条,河塘水网密布,湿地丰富。在漫长的农耕时代,因为其对农耕环境的生态意义,这个山林与水网景观系统一直得到良好的呵护并被编织入乡土景观之中。
台州文化景观丰富,包括宗教文化景观、海塘水闸等工程设施景观、历史建筑和街区等。黄岩蜜桔是独特自然条件和千百年来人类活动的共同产物,大片的柑橘园成为一大乡土景观特色。
八十年代以来,台州经济快速增长,是目前中国市场经济和城市化最活跃的地区之一,是中小企业集群发展的典型。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城市扩张基本上由单一经济发展所推动,混乱的城市扩张使大地景观丧失生态的完整性和地域特色(图-01)。《论―反规划‖》一文中提到得有关城市和环境问题,在台州都有充分的反映。因此,以台州作为 ―反规划‖案例,具有典型意义。目标和方法
通过建立一个生态基础设施(EI),来保障关键的自然和文化过程的安全和健康,维护大地景观的生态完整性和地域特色,并为城市居民提供持续的生态服务。这个EI将作为区域和城市规划设计的基础,并引导和框限城市的空间形态和格局(图-02)。生态基础设施通过三个尺度来建立:宏观,中观,微观(图-02)。
这三个尺度上的EI规划和设计分别与城市发展建设规划(―正规划‖)的总体规划和城镇体系规划阶段、分区规划和控制性规划阶段、以及修建性详细规划等各个阶段相对应(表1),并分别成为各个建设规划阶段的基础。
表1“反规划”与“正规划”的空间关系
Table-1 Comparisons Between Conventional Approach and Negative Planning
尺度 宏观
反规划(区域和城市EI规划)
正规划(城乡建设物质空间规划)
区域EI总体规划:在什么地方不可建设。城镇体系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在什么地方建设什么(>100平方公里)引导和框限城市整体空间格局
如何控制不建设区域和景观元素,包括:中观(1)城市分区EI;(2)主要EI元素,分区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如何(>10平方公里)如生态廊道的控制性规划。作为建立城市进行建设
内部结构和进行形态控制的基础。地段EI修建性规划和设计: 包括(1)微观(<10平方公里)通过地段城市综合设计,使区域和城市EI的服务功能导入城市机体内部;(2)进行EI的局部设计以最大发挥EI的服务功能,作为地段城市土地利用的基础 基于EI的台州城市空间发展格局
3.1 宏观:EI总体规划及基于EI的城市总体空间发展格局
这一阶段对应―正规划‖的总体规划和城镇体系规划阶段。主要内容是在区域尺度上,通过景观过程的分析和景观安全格局(Security pattern, 简称SP)的判别(Yu, 1996;俞孔坚,1998,1999),综合自然、生物和人文过程的安全格局建立区域EI。形态上呈现为完整、连续的景观网络,它们在整体上维护着多种过程的安全和健康,为城市提供可持续的生态服务,包括免受洪涝灾害、保障多样化的生物和生命过程、可持续的遗产保护和游憩体验以及良好的视觉体验。具体步骤包括:
第一步、确定主要的景观过程;
第二步、针对以上各种过程,建立景观安全格局(SP);
第三步、宏观区域EI的整合;
第四步、基于不同水平的EI,进行城市发展空间格局的情景模拟;
第五步、比较评价多种城市发展空间格局的效益和可行性,并选择适宜格局。
3.1.1 确定主要的景观过程,它们是区域EI所要保障目标
根据台州的自然和人文过程的特点,区域EI的建立,主要考虑维护下列过程的安全:
(1)非生物过程:洪水和雨洪管理;
(2)生物过程:生物多样性保护;
(3)文化过程:包括乡土文化遗产和文化景观保护和游憩过程。
城市地段控制性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建设成什么样子 3.1.2 建立景观安全格局
(1)洪水安全格局
洪涝在台州平繁发生,水泥高坝通常被作为防洪的工事。依赖工程途经的治水传统在国际上已经受到了普遍质疑,开放式的防洪和雨洪管理途经正在被各国所尝试(Mitsch,1995;Tilley and Brown,1998;Petersen,1999;Islam,2001;戴昌达,唐伶俐,等,1998,刘志民,2000;董哲仁,2004;金卫斌,雷慰慈,2000)。
本工作强调:在不设防洪堤坝的前提下,如何避免洪水灾害和进行雨洪管理。通过水文过程的模拟,判别洪水安全格局,它们由关键性的低洼地、湿地、河流网络和湖泊、潜在的湿地和滞洪区构成。基于不同的安全水平,形成三种防洪安全格局(图-03):
低安全水平洪水SP,10年一遇的洪水淹没区;
中安全水平洪水SP,20年一遇的洪水淹没区;
高安全水平洪水SP,50年一遇的洪水淹没区。
(2)生物多样性保护安全格局
通过选择指示物种,基于地形和地物图,进行适宜性分析,判别现状和潜在的栖息地。同时,利用GIS模型和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分析栖息地之间的关系,规划一个景观生态网路,这便是一个对生物多样性保护具有关键意义的景观安全格局(Yu,1996;俞孔坚,1998,1999)。
在这一景观安全格局中,标明战略点、关键性的区域和通道,它们将是管理和设计所需要特别关注的地方。特别是在一些市政基础设施与生态网络相交叉或重叠的地方,则需要特别的景观设计,如建立穿越高速道路的动物绿色通道。关于这方面的研究,景观生态学,特别是道路生态学提供了有力的依据(Forman, 1995;Forman, et al, 2002)。
基于不同的生物保护安全水平,形成三种生物多样性保护景观安全格局(图-04,05):
低安全水平生物多样性保护SP,保护最基本的指示物种栖息地;
中安全水平生物多样性保护SP,保护现有栖息地并建立相互之间的联系;
高安全水平生物多样性保护SP,同时保护现有和潜在栖息地,并建立相互之间的联系。
(3)文化遗产景观安全格局
通过遗产廊道和遗产景观网络、以及建立线形文化线路方式来进行遗产点的保护对维护和利用乡土景观具有高效性,目前已成为国际文化遗产保护的一个前沿领域(Fabos,1995;Searns, 1995; Zube,1995;王志芳 孙鹏,2001;俞孔坚,2005)。在台州案例中,被列为文物保护单位的和没有被列为保护单位的乡土文化景观都应成为遗产保护的对象(源)。基于空间阻力(与地形和地物有关),建立遗产地之间的空间联系,形成一个以游憩和教育为目的的文化遗产网络(俞孔坚,李伟等,2005)。
基于不同的遗产保护安全水平,形成三种遗产保护安全格局(图-06):
低安全水平遗产保护SP,使每个孤立的遗产点都能得到最低限度的保护;
中安全水平遗产保护SP,保护每个遗产点,并建立相互之间的联系,形成遗产景观网路;
高安全水平遗产保护SP,保护每个遗产点,并建立足够的缓冲地带,同时建立相互之间的联系,形成遗产景观网路。
(4)游憩景观安全格局
本研究中,游憩被当作人在景观中需要克服阻力的一个过程,湿地、森林、水体和文化景观是游憩活动的源或吸引物。基于这些景观元素的游憩价值评价和可达性、以及游憩源之间的空间联系,建立游憩景观安全格局。基于不同的游憩资源保护目标和游憩环境水平(安全水平),形成三种游憩景观安全格局,并在此基础上,规划游憩网络(图-07):
低安全游憩SP,每个孤立的游憩源都能得到保护,并能到达;
中安全游憩SP,每个孤立的游憩源都能得到保护,并能到达,同时建立相互之间的连续通道,形成一个游憩景观网络;
高安全游憩SP,将所有游憩源联系在一起,并通过建立更大范围的缓冲区,形成一个更为理想的游憩景观网络。
3.1.3 宏观区域EI的整合
区域EI是通过将洪水安全格局、生物保护安全格局、文化遗产保护安全格局以及游憩景观安全格局叠加整合而成的。根据安全水平的不同,形成低、中、高三种质量的EI方案。它们将指导城市空间扩展并成为城市空间形态的基本框限(图-08)。
3.1.4 基于EI的城市发展空间格局情景模拟
以三种不同水平的EI作为不可建设的刚性框架,定义出城市发展建设的―答案空间‖,借助GIS 技术对城市的空间扩张进行模拟,得到三种模式:
(1)蔓延改良式(图-09):这是相对于没有EI框限下的城市空间蔓延模式而言的(图-01),是建立在低安全水平EI上的城市空间扩张格局。基本形态为在城市建筑和硬地基底上,镶嵌着一个绿色的、连续的生态网络。在这种模式下,城市的可建设空间足以容纳500万人口,也就是说,只要能保护好基本的EI,即使台州市从目前的65.7万城镇人口扩大到500万人(接近目前547万的市域总人口),台州市区域景观的生态完整性和地域特色能得到最低限度的维持,每个市民能持续获得较低限度的生态服务。
(2)组团式(图-10):建立在中等安全水平EI上的城市空间扩张格局。基本形态为在城市建筑和硬地基底上,镶嵌着一个绿色的、连续的、更为完整的生态网络;建成区被绿色切割成黄岩和椒江-路桥两大组团,以及一些小组团。在这种模式下,城市的最大人口容量是300万,仍然远远高于以往城市总体规划的估计2010年的90万,2020的130万和2030年的150万。所以,建立在中等EI基础上的城市不但能够完全满足长远的城市发展需求,而且内能有一个较为理想的区域EI,给每个城市居民提供持续的、良好的生态服务。
(3)分散式(图-11): 基于高质量EI的城市空间扩张格局。基本形态为在绿色的自然系统基底上,分散着城市建筑群.在这种模式下,城市的最大人口容量是200多万,仍然高于城市发展可能达到的人口数。所以,建立在高标准EI基础上的城市仍然具有可能性,是一个自然基质中的理想城市.但这并不是说这种城市模式是最好的,因为,它必须同时受到社会经济标准的检验。
3.1.5 比较多种城市发展空间格局的效益和可行性,并选择适宜格局
对上述三种城市空间发展格局进行多目标的比较,除了检验其对―反规划‖所优先考虑的四种过程的保障程度外,还需检验城市空间格局对交通和其他它市政基础设施的经济性,以及城市运转的经济性等关键方面进行比较评价(表-2)。评价通过组织专家和决策者进行,即所谓的德尔菲法(Field and MacGregor,1987;Georgantzas and Acar, 1995;Pease and Coughlin,1996;)。最后,基于综合的评价和可行性比较,选择基于中标准EI的组团式。这是一个具有良好EI、生态环境和经济效益相对均衡的发展模式。中标准EI因此也将作为一个绿线控制的―负规划‖,体现为具有法律效应的区域EI的绿线进入立法程序(目前正在报请台州市人民代表大会讨论)。同时,进一步的技术工作是制定规划管理导则来使区域EI付诸实施。
表-2多种城市空间发展模式情景比较
Table-2 Comparisons Among EI Based Alternative Development Scenarios 常规蔓延式 未考虑EI
蔓延改良式 基于低标准EI
组团式 基于中标准EI
分散式 基于高标准EI
防洪安洪水威胁频繁,成全 本最高
防洪标准较低,成本防洪标准较高,成本防洪标准最高,成本最较高
较低
低
生物栖息地和生物多样
较好地维护了关键性的栖息地和迁徙网络,是生物多样性能逐年提高
性在城市内得到很好的保护,但在同样城市规模下,区域景观的破碎化加强,从而不利于区域生态系统的完整性
较全面地保护了文
全面地保护了文物保护单位和乡土文围内建立一个遗产生物栖息地保护 生物栖息地受到严重破坏
最低限度保障了区域和城市内的生物栖息地和迁徙网络
文化遗只有被列入文物保产保护护单位的文化遗产与地域点得到孤立地保景观特护,几乎完全丧失色 地域景观特色
物保护单位和乡土范围内建立遗产保
全面地保护了文物保护单位和乡土文化景观,并在很大范围内建立一个遗产保护和利用网络, 地域景观特色得到最好的保护
文化景观,并在有限化景观,并在较大范
护和利用网络,地域保护和利用网络,地景观特色得到较低限度的保护 城区游憩资源得到
域景观特色得到较好的保护 城区游憩资源得到
将城区和区域的游憩观质,具有最好的可达性游憩功能 城区游憩资源破坏殆尽,城郊游憩景观可达性差
最低限度的保护和景观建立基本的联系
良好的保护和利用,融入区域的区域景观基形成完整的、连续的和最好的保护和可利用网络
1.较为独立的黄岩,状态
利用,并与城郊游憩并与城郊游憩景观1.交通环线成为城市发展的脊粱,三交通功区联系最为紧密; 能 2.全市同区域的交通网络连通接口便于设置
1.主城区之间联系较弱。
2.各自具有对外联
和椒江-路桥区利用各自优势组织交通,但两片间联系相
1.各小组团之间会形成大量相互的交通联系。但主城区之间联系相对较弱;
2.区域尺度上难以安排统一的对外联系接口
系接口,不容易统一 对比较弱,2.各自具有对外联系接口
椒江-路桥区基础设市政基基础设施的集约利础设施用效率最高,工程投入和投资少见效快 效益
施容易统一和协调。
基础设施的集约利程投资少见效快
黄岩基础设施相对配置可以兼顾效率与公平,工程投资少见效快
基础设施的规模效益相较大,成本最高
用效率相对较高,工自我完善。基础设施对最低,建设工程量比符合经济增长规律和城市地价规律。近远期城市开发的经济效益 近期建设和运营的成本最低,效益最好。但长远来看,随着居民对环境质量和居住要求的提高,城市的经济性也将随之下降,可持续性差
3.2 中观:EI的控制性规划
与常规蔓延式相比,近期城市具有经济高效的优点,同时能较好地维持城市整体环境质量,具有可持续发展所必需的生态环境
试图在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之间寻找平衡点,近期有利于经济的整合与提升,总体上较为经济,同时为长远的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单个组团规模不足,城区分散使土地利用效率相对最低,维持城市生活方式的成本也相对最高。近期总体最不经济,但随着居民对环境质量和居住要求的提高,经济性也将会随之有一定的上升
在中观尺度上制定EI的控制性规划,它们将作为城市建设分区规划和城市地段控制性规划的先决条件,主要内容分为两种情况:
(1)在城市或城市分区尺度上(10平方公里以上),在总体EI基础上,对EI的分布作进一步的明确,包括明确EI的具体位置、控制范围(划定绿线)、各个EI局部的主要功能、可干预的程度及方式,并制定相应的实施导则以指导地段的保护和建设设计。
(2)对总体EI的构成元素,特别是EI廊道(包括生态廊道、遗产廊道、游憩廊道)或斑块,根据其总体功能和结构要求进行控制性规划,以明确具体位置、控制范围和可干预的程度和方式。并制定相应的实施导则以指导地段的设计。
在台州案例中,分别对三个城市分区制定了分区EI控制性规划和导则;并制定了四条典型廊道(椒江、永宁江、西江和洪家场浦)的控制性规划和性导则。本文着重展示其中的永宁江廊道的控制性规划。这是一条兼有防洪、生物保护、遗产保护、游憩等多种功能的廊道。廊道的控制以沿江的景观分类为基础,根据每一地段的地形、植被、农业及文化遗产、城市未来发展的关系以及功能需要为目标,分别制定规划导则,这一导则将作为微观城市土地开发和EI管理的前提条件(图-12)。
2.3 微观EI及基于EI的地段城市设计
探讨如何将区域和中观尺度上EI的生态服务功能,导引到城市肌理内部,让EI的各种服务功能惠及每一个城市居民,并检验―反规划‖途径的可行性及其与现行城市土地开发模式的兼容性。微观EI将作为城市建设的修建性详细规划的依据。范围一般在10平方公里以下的具体地段或EI的局部(表-1)。
局部EI的详细设计案例见已建成的永宁江生态恢复工程(俞孔坚 等,2005),本文只介绍基于EI的城市地段土地开发模式。所选的特定地段位于永宁江两岸的城市边缘带(图-02),永宁江是主要一条的区域EI廊道。遵循中观尺度上关于该廊道的管理和设计导则,探讨―反规划‖理念下,在该地段进行城市土地利用的多种可能性,得出三种可能的模式:片层模式,网格模式,水乡模式(表-3;图-13,14,15)。
每个模式都有各自的特点,但同时都有一个共同点,即它们都是建立在一个完整的EI之上的,它们从微观尺度上注解了基于―反规划‖和EI定义城市空间形态的多种可能性。它们将提供给决策者和开发商参考。
表-3微观尺度上基于EI的城市土地开发模式和城市形态 Table-3 Urban Land Development Pattern Based On EI
方案特色
出发点和目标
完善和充分利用永宁江廊道的生态服务功能,并将其导入城市肌体;
检验“反规划”途径与市场化、混合型的城市开发过程的兼容性 1.片层结构,梳理和导引生态服务功能;人工与自然系片层模式 统如“三明治”结构交替变化,和谐共生;
2.模式单元,便于土地市场化开发和混合型城市地段的形成;
3.动态递进,便于分期开发.1.“负”格网结构,即以EI引导和框限城市开发,而非1.通过EI网格方式,将EI导入网格模式 传统的道路网为先导的城市开发; 3.模数化的开发系统,简洁而不失多样性
1.化整为零的过洪断面;通过将一条大河分流为十条小水乡模式 水巷,化解雨洪为清流,并成为健康的生态服务,流入检验在城市地段上如何使“反规城市肌理,而非通常的裁弯取直和高坝防洪; 2.新江南水巷, 在现代城市的高密度和高强度开发条件下和现代生活方式下,重现水乡景观和生活
结论与讨论
―反规划‖不是简单的―绿地优先‖,更不是反对规划,而是一种应对快速城市化和城市发展不确定性条件下如何进行城市空间发展的系统途径;与通常的―人口-性质-布局‖的规划方法相反,―反规划‖强调生命土地的完整性和地域景观的真实性是城市发展的基础。台州案例表明,地球上有足够的地方进行城市建设,我们没有必要与洪水过程争空间,也完全可以给生物、文化遗产以及游憩活动以更多的空间;我们甚至可以不用盲目的牺牲更多的土地来地保护这些自然和人文过程及遗产,我们更需要通过解读土地,精明地为这些过程和资源建立综合的、安全高效的格局或战略性的结构(EI),然后在这些EI定义的答案空间里进行城市开发;我们也完全可以谨慎地使用,甚至不用工程措施(如河流的裁弯曲直、水泥堤岸防洪工程),来保障城市的生态安全。实现生态与人文理想的城市,有赖于科学和道义的结合。规划的科学性源于对城市发展的不确定性的把握,而道义则体现在对生命土地的关怀,包括对土地上的非生物过程、生物过程、地域的历史文化过程的关怀。
[注]
研究参与人员: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研究院:俞孔坚,李迪华,刘海龙、韩西丽、张蕾、李伟、李春波、裴丹、黄刚、方琬丽、姜斌、朱强、郭凌云、王建武、杨江妮、王潇潇。
台州市规划局: 程进、吴志恒、陈桂秋、顾群、沈磊。
[作者简介]
俞孔坚,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研究院教授 李迪华,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研究院讲师 刘海龙,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研究院博士 程 进,台州市规划局局长
划”与防洪功能、江南水乡城市格局相兼容 城市肌理;
传统网格模式的相容性 2.清晰的“绿干、枝、叶”EI,铸就明晰的城市格局; 2.检验“反规划”和EI途径与
[参考文献]
[1] Fabos.G,1995, Introduction and overview: the greenway movement, uses and potentials of greenways, 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 33(1-3):1-13
[2] Field, B.and MacGregor, B., 1987, Forcasting Techniques for Urban and Regional Planning, Hutchinson, London.UK.[3] Forman, R.T.T., 2003, Spring, Daniel, and Bissonette, J.A., et al, Road Ecology: Science and Solution.Island Press.[4] Georgantzas, N.C.and Acar, W., Scenario-driven Planning, 1995, Quorum Books, Westport, USA.[5] Islam, N.2001 The open approach to flood control: the way to the future in Bangladesh [J].Futures, 33:783–802.[6] Mitsch, W.J.1995,Restoration of our Lakes and Rivers with Wetlands——An important application of ecological engineering[J], 31(8):167-177.[7] Pease,J.R., Robert E.Coughlin, 1996, Land evaluation and site assessment: a guidebook for rating agricultural lands.Ankeny, Iowa: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Society.[8] Petersen, M.M.1999, A Natural Approach to Watershed Planning [J].Restoration and Management, 12:347-352.[9] Searns, R.M.,1995,The evolution of greenways as an adaptive urban landscape form, 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 33(1-3):65-80.[10] Tilley, D.R., Brown, M.T.1998, Wetland networks for Stormwater Management in subtropical urban watersheds [J].Ecological Engineering, 10:131-158.[11] Yu, K-J, 1996, Security patterns and surface model and in landscape planning.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36(5)1-17.[12] Zube,E,1995, Greenways and the US National Park System, 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1-3):17-25.[13] 戴昌达,唐伶俐,王文,吴兴国,1998,我国洪涝灾害加剧的主要因素与进一步抗洪减灾应取的对策[J],自然灾害学报,7(2):45-52。
[14] 董哲仁,2004,河流恢复的目标[J],中国水利,10:6-9。
[15] 金卫斌,雷慰慈,2000,湖北四湖流域的洪涝灾害与景观生态建设[J],灾害学,15(4):38-42。
[16] 刘志民,2000,美国洪水治理的经验与教训[J],世界农业,1:45-47。
[17] 王志芳,2001,遗产廊道——美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中一种较新的方法,中国园林,5:8-11。
[18] 俞孔坚,1998,景观生态战略点识别方法与理论地理学的表面模型,地理学报,53:11-20。[19] 俞孔坚,1999,生物保护的景观生态安全格局,生态学报,19(1):8-15。
[20] 俞孔坚,2004,世界遗产概念挑战中国,中国园林,11:68-70。
[21] 俞孔坚,李伟,李迪华,李春波,黄刚,刘海龙,2005,快速城市化地区遗产廊道适宜性分析方法探讨——以台州市为例,地理研究,1:69-76。
[22] 俞孔坚,刘玉杰,刘东云,2005,河流再生设计——浙江黄岩永宁公园生态设计,中国园林,5:1-7。
图-01 问题: 台州城市的扩张及普遍存在的问题,生态完整性和地域特色的丧失
Figure-01 The issue: The urban sprawl of Taizhou city, the loss of ecological integrity and local cultural identity
图-02 目标和方法: 建立生态基础设施,保障自然和人文过程的安全和健康,维护土地的确生态完整性和地域特色,为城市居民提供持续的生态服务.Figure-02 The objectives and methodology: build an ecological infrastructure(EI)to safeguard the natural, biological and cultural processes and secure the integrity and identity of the landscape, and provide sustaining ecosystem services to the city.图-03 宏观:洪水安全格局
Figure-03 Large scale: security patterns of flood control.图-04 宏观:生物多样性保护安全格局
Figure-04 Large scale: security patterns for biodiversity conservation.图-05 宏观:规划完善生物多样性保护安全格局
Figure-05 Large scale: Planned landscape security pattern for biodiversity conservation.图-06 宏观:文化遗产保护安全格局
Figure-06 Large scale: security pattern for cultural heritage protection.图-07 宏观:游憩景观安全格局 Figure-07 Large scale: security pattern for recreation.图-08 宏观:区域生态基础设施
Figure-08 Large scale: overall regional ecological infrastructure.图-09 城市增长情景:蔓延改良式, 基于低安全水平EI的城市空间发展格局,能最大容纳500万人口,并能保障关键的景观格局并使城市获得基本的生态服务
Figure-09 Urban growth scenario: the adjusted sprawl.At a lower security level, the EI will allow the city to accommodate a maximum population of 5 millions, and yet still keep a minimum critical landscape structure in safeguarding the integrity and identity of the landscape, and provide minimum ecosystem services.图-10 城市增长情景:组团式,基于中等安全水平的EI Figure-10 Urban growth scenario: the aggregated urban pattern based on the EI at a medium security level.图-11 城市增长情景:分散式,基于高安全水平的EI Figure-11 Urban growth scenario: the scattered, the urban pattern based on the EI at a higher security level.图-12 中观: EI廊道设计导则 Figure-12 Medium scale: EI corridor design guidelines
图-13 微观, 基于EI的城市开发模式: 片层模式
Figure-13 Small scale, urban development based on EI : the slice alternative
图-14 微观, 基于EI的城市开发模式: 网格模式 Figure-14 Small scale, urban development based on EI : The grid alternative.图-15 微观, 基于EI的城市开发模式: 水乡模式
第三篇:基于空间途径的城市生态安全格局规划
基于空间途径的城市生态安全格局规划
作者: 龙宏,王纪武 来源:《城市规划学刊》2009,(6):99-104 浏览:
402
目前,生态安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生态安全问题评述及生态安全评价指标选取等方面㈣,这些研究大多是针对自然区域或农业生态安全展开:在城市规划领域,城市发展的生态安全保障问题已引起重视,“反规划”、非建设用地规划、生态基础设施规划等都是对这一问题的积极探索。这些研究都是从某一角度,侧重技术方法的研究,而针对城市生态安全及其空间格局规划尚无系统、全面的研究。城市生态安全及其空间格局
生态安全是维护某一尺度下的生态环境不受威胁,并为整个生态经济系统的安全和持续发展提供生态保障的状态。它包涵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生态系统自身的安全;二是生态系统对于人类社会系统的服务功能。生态系统的服务职能涉及人类社会的许多方面,当这种服务功能指向城市时,即产生城市生态安全概念。城市生态安全强调生态系统对城市生存、发展的保障职能。在快速城市化的背景下,城市用地增长形成的生态干扰,是我国城市生态安全问题的主要诱因。生态系统安全依赖于“结构一过程一功能”的有机结合、城市生态安全格局是城市生态安全的空间存在形式,因而是生态安全和城市规划之问产生对话的有效途径(图1):从空间规划的角度可描述为城市生态安全格局的空间模型:城市复合生态系统中某种潜存的空间格局,由一些点、线、面的生态用地及其空间组合构成,对维护城市生态水平和重要生态过程起着关键性作用的空间格局。城市生态安全格局研究的特点
2.1 空间途径与定量分析的结合
城市规划学科在其空间规划属性向社会、经济规划延伸的同时,相关的技术方法也不断的丰富和完善。作为应对城市空间增长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整体性对策,城市生态安全格局研究必然要借助定量分析的研究方法和成果,以空间规划为途径,才能科学应对用地增长与环境保护的问题。例如:通过生态格局指数等的研究,为以格局优化为主要丁作内容的空间规划提供支撑。
2.2对研究尺度的关注——粒度
尺度是景观生态学的一个重要概念,只讲逻辑而不管尺度的无条件推理和无限外延,是许多理论悖谬产生的哲学根源。同一城市空间运动过程或格局形态,由于研究粒度的不同会产生不同的结论。图2是杭州城市生态格局(局部),在200×200m的研究粒度下,城市生态系统中的自然生态斑块相对完整,具有大面积的内部生境和连续的边界,说明城市生态状况良好;在100x100m的研究粒度下.可以看出城市空间拓展的干扰造成了高度的生境破碎化。由此可见,200x200m。的研究粒度导致城市生态安全重要信息的丢失,因而未能真实反映城市生态系统的实际安全状况。选择科学的研究尺度对于城市生态安全研究极为重要。一般来说,随着研究对象范同的扩大,研究尺度呈逐渐增大的趋势,这意味着组织层次高的城市空间往往需要较大的研究尺度,而大尺度的研究往往导致一些信息被忽略。
2.3强调格局与过程的安全
生态安全格局规划希望通过空间格局的建构来实现生态系统的“结构、过程、功能”的有机结合。因此“结构”规划是实现“过程”与“功能”健康的重要途径,“结构”规划除了要考虑关键性的社会要素、生态系统要素(如关键性大型生态斑块)外,更要选择那些具有重要生态意义的受干扰的生态过程,以及具有重要社会意义的空间过程,以及具有重要社会意义的空间过程(如区域城市协作、城市增长模式、人文景观保护等),才能实现空间结构与生态过程、功能的有效对接。生态安全格局研究应针对城市发展的空间需求,综合各种重要的社会过程和生态过程,研究潜在生态影响类型及其累积性后果,为城市空间健康发展指引方向。
3.城市生态安全格局规划的空间途径
城市生态安全格局规划是目标规划与问题规划的结合,其本质是通过空间途径实现城市生态格局的优化,并对城市空间增长进行生态干扰的控制和引导。因此,具体规划方法主要包括基于格局优化的规划和基于干扰分析的规划,并可运用预案研究实现目标规划与问题规划的有机结合。
3.1 目标规划——基于格局优化的规划方法
空间格局优化本身就是城市规划工作的主要内容,但是由于缺乏对生态过程与格局关系的认识,在城市规划中存在将绿地规划“等同于”生态规划的错误观念,导致重要生态过程的保护被忽视,使生态格局呈现出一种慨念化、套路化的所渭“点、线、面”网络格局。基于格局优化的规划方法以生态用地的分类研究为基础,注重探明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生态过程及其空间存在形式.实施格局保护和优化。具体方法如下。
3.1.1 背景分析
将建设用地作为城市生态系统的活跃斑块,分析历史时期自然和人为扰动的特点,以及城市斑块增长与生态格局的关系。
3.1.2 关键地段识别
在城市“社会-生态”过程及问题的分析评价基础上,识别具有关键生态作用和社会价值的生态用地,探明城市生态格局中保证系统健康和服务功能的具有重要意义的生态用地及其格局。图3为根据彩色航片(1:1.5万)和数字地形图(1:1万),借助GIS及GPS定位确定样方,对湖州市埭溪镇的生态背景与生态格局的多尺度分析。400×400m粒度的分析显示:埭溪城镇建设用地作为人为干扰因素,已深入山体围合的沟谷地中从维护生态梯度和减少对生态基质内部生境的干扰考虑,未来城镇应向东发展,并避免建设用地将天目山余脉围合的沟谷地的出口处阻塞,阻断各种生态流的循环空间;200×200m粒度的分析显示:埭溪镇的生态基质以山体植被为主。各部分基质的边缘相对完整,生境破碎化的情况微弱,但南北生态基质之间的联系相对较弱;100×100m粒度的分析显示:埭溪镇的生态基质已出现一定程度的破碎化,且散点状分布的居民点存在蔓延、连接成网的趋势,因此需要对农居点进行严格的控制和引导发展。对不同尺度的生态分析进行整合,形成如图4所示的城镇生态格局。这是根据不同的生态功能形成的多尺度生态廊道相叠合的生态格局。生态廊道的交接点是城镇生态格局的战略点,应重点保护。
3.1.3 风险评估
研究城市增长趋势和生态风险的约束因素,将城市用地增量与地区生态风险防治相结合,并落实在用地格局的空间配置上,为城市生态安全格局规划提出具体目标。
图5-6为埭溪镇的发展适宜性综合评价分析和生态风险因子评价分析。通过地区生态风险、发展适宜性的分析,结合生态背景与生态格局的多尺度分析,为城镇空间发展及生态格局规划提供决策支持。
3.1.4 总体布局
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原则,保护和建设大型的环境资源型生态用地(作为物种生存和水源涵养所必须的自然栖息环境)、一定数量的小型生态斑块和廊道(用以保护水系和物种流动)。这种格局在生态功能上具有不可替代性,是生态安全格局的基础格局(图7)。
3.1.5 生态属性规划
宜居现状用地利用的特点和问题,结合城市空间增长的动态属性,进一步明确生态优化和社会发展的关系,调整、优化现有生态用地格局,确定城市生态系统及其组分的发展格局和功能。
3.1.6 空间属性规划
将上述的生态和社会需求落实到规划设计的方案中,即通过生态用地的格局配置,用空间规划的手段对用地斑块的属性和技术指标(如生态用地的大小、形态、边缘的宽度、长度、复杂度的等)、开发建设时序、保护或改造措施进行明确的规定(图8)。
以格局优化为途径的生态安全格局规划是目标导向型的规划方法,它重现生态用地的空间格局与重要生态过程的动态关系,并通过提出合理的空间格局来调控城镇空间增长的空间干扰。
3.2 问题规划——基于干扰分析的规划方法
干扰一般指显著改变系统自然格局的事件,它导致生态资源与空间格局的改变和重组。通过空间增长对生态环境问题相应的人为干扰,或通过有益的人为干扰优化生态格局与过程提供支持。
通常的城市规划方法往往忽视对空间增长的生态干扰分析,如图9所示,由高程分析推导出的用地布局,导致建设用地对沟谷、岸线空间的“填充”,不仅割断了山体与水系的空间联系,而且也完全割断了山体与水系的生态过程(如水文过程)。基于干扰分析的生态安全格局规划方法是问题导向型的规划方法,针对不同功能的生态用地,从空间干扰的发生和影响特征出发,提出相应的控制对策。城市空间增长对生态环境构成的干扰可分为:1.改变过程的干扰;2.直接影响保护目标的干扰;3.间接影响的干扰;4.产生环境压力的干扰等。干扰分析的规划方法将干扰的引导或排除作为生态安全规划的线索,通过保护自然干扰和适度人为干扰来保持城市生态系统异质性,通过生态用地的格局配置来阻挡不利干扰,进而实现城市生态安全。
基于干扰分析的规划方法通过对人为干扰的分析,识别城市生态系统所受干扰的种类、过程、结果,继而可以作城市生态系统空间管理的支持。对城市生态安全格局的干扰分析包括:建设用地增长过程中,关键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可持续性,主要生态过程的连续性等。这与干扰分析的类型划分和层次划分都是可以对应的。
3.3 预案研究
预案(scenario)研究是目前广泛用于区域发胀规划、景观生态规划等领域的一种不确定性规划方法,主要是对未来各种可能性进行探索并寻求实现途径。其目的不是回答“将会发生什么”,而是考虑“如果这样,将会怎样”。在面临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的问题时,预案研究既能拓展思考范围,又能收敛以抓住问题的关键,从而使不确定性逐渐明晰化。预案研究可归纳出一些不可能发生和不能发生的情况,从而为城市空间增长建立一个空间限制的框架,在这些限制范围内城市用地增长需求能够得到最大限度的实现。
将湖州市埭溪镇的城镇总体规划和城镇发展与生态格局规划作为两个预案进行分析比较(图10-
11、表1)。结果显示,常规的城镇总体规划方案对地区生态背景、生态格局、生态廊道等方面的研究和规划缺乏针对性的、深入的研究和应对策略;而基于生态安全格局建构的城镇发展规划虽然增加了建设用地规模,但由于考虑了多尺度生态廊道、生态战略点的保护,确保了城镇在生态安全格局框架下的积极发展。
城市生态安全格局规划的预案研究方法主要是通过“由下到上(bottom-up)”及”由上到下(top-down)”两种思路的对接来完成。bottom-up方法基于生态干扰分析,研究城市增长的空间需求及生态系统本身的限制因素,以明确城市用地增长的各种生态限制因素及可供选择的范围。top-down方法基于生态格局优化,着眼于控制城市生态系统的空间结果及其变化的驱动力与过程。因此可用于把握和限定城市空间增长预案的方向性及可能性。预案研究的top-down和 bottom-up方式正好对应目标导向规划和问题导向规划,将两种规划途径结合,适应于生态安全格局研究的针对性、系统性和主动性强的特点。
4.结语
城市生态安全格局规划一方面要冲破城市规划学刊的界限,寻求生态学尤其是景观生态学的理论支持,从系统的高度来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另一方面,城市生态安全格局规划应积极借鉴相关规划设计方法及其经验和教训,如景观生态规划(Landscape eco-planning)的步骤和方法;预案(scenarios)研究的方法、生态系统管理的概念和方法。应该认识到,城市生态安全格局规划的具体实施还面临很多现实问题:1.生态环境问题中生物多样性信息缺乏;2.生态系统功能的不确定性;3.生态系统开放性和联系性尺度经常超越行政管理界限。城市生态安全格局规划应该认识到这些障碍,并设法从方法的不断改进上去克服它们,才能实现其规划设计的目标。总之,城市生态安全格局规划的原则和方法是在不断发展的各类规划设计方法基础之上的又一探索,该原则和方法的不断研究和完善将为城市生态安全提供技术支持。
第四篇:低碳生态城市的内涵和空间应用研究
低碳生态城市的内涵和空间应用研究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能源消耗的压力和环境压力日益突出,因而低碳生态城市的重要性也是越来越高,本文通过对低碳生态城市的内涵、特征、存在的问题以及低碳生态城市在空间上的落实,对低碳生态城市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关键词:低碳生态城市;内涵;基本特征;空间布局 前言
城市的发展伴随着物质的流动、空间的扩大和能源的大量消耗,在工业革命后,能源的消耗量急剧上升。这也就意味着,要解决当前世界的环境问题,就首先要解决城市问题,最有效的手段就是控制城市的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率,以达到在不影响城市发展的前提下,尽量降低能耗的目的。正如科学发展观所说,科学发展的第一要务是发展,所以我们就更应该利用好有限的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低碳生态城市的内涵
2.1 内涵的含义
内涵是指“概念所反映的对象的特有属性和本质属性”,在“逻辑学上指一个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属性的总和,也就是概念的内容。”
2.2 生态城市的含义
低碳生态城市,首先是属于生态城市的范畴,其次是在降低碳消耗量的角度对生态城市中的“生态”一次进行诠释。低碳生态城市事实上是生态城市的第一阶段,即首先从最容易入手的硬指标来控制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从而最终达到生态城市的标准。在这个过程中,“低碳”是手段,“生态”是目的。
要解释低碳生态城市的内涵,就要从多个角度来进行说明,通常的角度为哲学、功能、经济、社会、空间等多个层面。如表2-1所示,低碳生态城市在哲学方面表现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在功能方面表现为通过将城市转变为自然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来减少大自然对城市的“排异”;在经济方面,生态化体现了循环,低碳化体现了高效;在社会方面,通过减少碳的排放,即减少小汽车等高能耗交通工具的使用,不仅缓解了道路交通问题,还使邻里关系得到了促进,从而加强了社会之间、自然与社会间的融合;空间层面主要体现了紧凑和符合。
表2-1低碳生态城市的内涵
2.3 低碳生态城市的基本特征 2.3.1复合性
“低碳生态城市”,也就是“低碳型生态城市”的简称,其既具有低碳城市的特征,也具有生态城市的特征,更确切的讲,就是在低碳这一角度切入的生态城市,其落点最终还是生态城市。具体而言,“低碳城市”主要体现在低污染、低排放、低能耗、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为特征的新型城市发展模式;“生态城市”则主要体现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居住适宜、运行安全、经济健康发展和民生持续改善等方面。于此同时,在名词内涵上,“低碳生态城市”既体现了通过“低碳”手段来减少城市发展对自然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又体现了创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关系。因此,无论从概念上还是内涵方面。低碳生态城市都具有明显的复合性特征。
2.3.2 多样性
低碳生态城市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具有与生物相类似的多样性,表现为城市社会、经济、文化等的发展状态及其相关行为活动主体的复杂程度,它们共同决定了城市空间的多样性,是城市具有多样性的根本原因之一。
低碳生态城市倡导土地资源的集约使用,必然促进城市用地上多种功能的混合,从而体现和提高城市多样性水平。城市“生态系统”多样性表现为城市内外具有生态学意义的各类子系统的独立性和丰富性程度,是各子系统发挥各自功能的基础条件之一。城市“生态系统”多样性在相当程度上受到城市网络的多样性,即城市各物质要素之间的联系程度的影响,它 同时也反映了城市生态系统的整体性。
2.3.3 操作性
在“低碳生态城市”中,“低碳”与“生态”这两个概念都是在日益严重的环境威胁下提出的。如果说,“生态”的含义比较宏观、抽象、模糊,“低碳”的含义则更明确、更具有可操作性。也就是说,低碳生态城市的所有操作性特征,更多的是由更为容易达到的“低碳”一词来体现和实施的。低碳生态城市的“低碳”,作为一个数据化的硬指标,与一些空泛的软环境指标截然不同,直接为人们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质量的行为指明了方向——即减少碳排放量,也就是降低能耗或底稿能源利用率。这种指标相对更容易量化和衡量,因而也更有操作性。
操作性的特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第一,从某种意义上而言,这种可操作性反映了低碳生态城市的阶段性特征,即,低碳生态城市是生态城市的前期,是阶段性的目标,是实现生态城市的最基本切人点;第二,操作性表现在低碳生态城市的量化和表征,规划和建设需要具体的、明确的方法和技术体系,低碳这个标准就完全迎合了这种需求,给无论是企业民众,还是政府部门以努力的方向和目标,同时也让宣传部门有了更为响亮的口号。这种方法和技术体系至少包括:低碳生态城市发展指标体系、低碳经济技术和低碳能源技术和生态技术等。
2.3.4 高效性
低碳生态城市的高效性具有自身的特色,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 ①城市能对于源利用上的高效;②城市内部自身转换系统的高效益。低碳生态城市在“自然物质一经济物质一废弃物”的转换过程中,自然物质投人少,经济物质产出多,废弃物排泄少,从而实现了城市转换系统的高效益(然而实际生产生活中,这必须需要一套完整的衔接性产业链的支持,并要尽量使上一环节的废弃物成为下一环节的原料,这种情况在生产中即使能够实现,也会由于部分原料的低质量而影响产品的质量,但是由于原料是废弃物,所以在采购成本和总体环境成本上将会有极高的竞争力);③城市流转系统的高效率。低碳生态城市以生态化的城市基础设施为支撑,为物流、能源流、信息流、价值流和人流的运动创造必要的条件,从而在加速各种流动的有序运动中,最大限度地减少了经济损耗、碳排放和对生态环境的污染。
低碳生态城市的高效性还特别表现在城市的生产、运行和维护成本的能耗减少并趋于最小化。在此过程中,城市物质与能量得到了更为高效的利用,城市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将大大提高。虽然或许会提高一定的管理和行政成本,并且这种高效除了大型集团化公司以外,其他多个企业联合是很难协调和协商的,但是这些成本足以用能耗的降低和环境成本的降低来弥补,因而在整体上是可行的。
2.3.5 循环性 低碳生态城市的循环性体现在其是良性循环。所谓良性循环,至少包括如下五个方面: ①改善自然系统的循环。低碳生态城市通过自身生态系统的完善,对改善整个自然生态系统的循环起积极的作用;
②循环层次及内容的全面性。即,城市循环的内容涵盖方面的全面和完整,具有一定的系统性;③循环速率合理,循环系统平衡。即,城市各个系统以及整体的城市系统的循环速率比较合理、且保持了整个城市的循环系统的平衡;
④循环机制明确。即,城市各系统的循环机制(制)已经明确,并且选择了正确的循环模式;⑤解决关键问题。即,阻碍城市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的主要制约因素都已经被识别出来,并已经进行了针对性的处理。
以上的良性循环仍然存在一个协调问题,这个问题集中体现在多个企业形成“零排放”的有效产业循环链条,在这其中,为了使得排放的废弃物完全成为原料,对于这些企业的生产规模和产能都要求相对均衡,否则某一企业的产能过高必然会导致其他企业无法完全接收其废弃物,从而最终导致链条崩溃。所以所谓“零排放”是基本没法实现的,企业总是要扩大规模,如果不是同属于一家公司的下属企业,根本没法做到一致的扩张步调,因而,这种循环是一个动态的循环,应该对少量的额外废弃物进行处理预案的应对。
低碳生态城市的循环性特征具有积极的意义:①提高了物质资源利用的生态效率,减少了城市对自然生态环境的不良影响与破坏,从而实现城市功能的生态化,使低碳生态城市作为子系统能够更好地融人到自然生态这个大系统中。②提高了城市的自立性,大大减少城市外部地理环境的物质能量输人,使得整个循环自给自足。
表2-2 低碳生态城市基本特征分析 3 当前城市规划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城市规划中,只是在文本中强调低碳和保护环境,却很少落实在图纸上。比如很多新兴的小城镇规划,文本上都在强调环境的和谐性,但实际上却从未在土地利用方面来考虑这些问题。城市规划的一切问题,包括目前城市中出现的种种难题——交通问题、环境问题、治安问题、社区问题等,其实最终都可以归结到空间布局和土地利用上。就拿交通问题来说,真正能解决交通问题的,不是修多少条道路。尽管,满足道路的刚性需求是一种方式,但最有效的方式仍然是通过有效的土地利用和空间布局,从源头上减少人们的出行,或者使长距离出行变为短距离出行,从而鼓励人们使用步行或者自行车出行这种便捷、环保、低碳的出行方式。其实这种土地利用的问题最终会归结到政府部门的利益问题上。之所以长距离出行导致小汽车激增,很大程度上就是严格的分区规划所造成的,然而问题是,只有这种规划才容易得到批准实施,因为这种布局迎合了政府高价卖地的需求,迎合了政府部门的利益,因而,从源头上改变政绩与GDP完全挂钩的评价模式,并且将政府的大部分收入通过产业转型而从土地转让金中“解救”出来,才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办法。
交通问题本身就是低碳生态城市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之一,倘若从土地利用和空间布局上降低了交通能耗,那么低碳城市的指标就会很容易达到了——产业链方面的协调与企业利益在很大程度上是一致的,因而相对容易解决,政府所要协调的就是重复建设和低水平的恶性竞争。低碳生态理念在空间上的落实
4.1 交通方面
首先,减少完全严格的功能分区是必要的。
尽管功能分区有其无可替代的优势,但在空间布局上仍然要考虑多种土地利用方式的结合,以达到减少出行、缩短出行距离的目的——即首先考虑步行系统的建设,其次是考虑自行车交通系统,然后是公共交通导向的城市布局,最后才是小汽车出行。功能分区并不是在每个区域只进行单一的功能布局,部分的功能混合是必须的,尽管这种混合也无法避免长距离出行,但会有很大程度的改善。
4.2 绿地布局方面
楔形绿地在综合方面要优于环形的绿带,实际上,这是因为楔形绿带促进了城市的指状发展,这种发展模式往往与TOD密不可分,而且其实际绿地面积总是要大于环形绿带的情况——在TOD为主导的情况下,各个公交站点才是发展点,这使得楔形绿地所受到的城市扩张压力要远远小于城市外围的绿带,而这种绿带往往很难承受城市“摊大饼”扩张的压力,会最终湮没于城市发展之中。4.3 住宅用地方面
所有的住宅区都要有相应的配套设施,尤其是高质量的配套设施,这样即使有跨区择校的情况出现,也会极大程度上减少居民为了日常生活而进行的长距离出行。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铁路学校,这种学校主要是建在铁路局或其附属单位旁边,方便铁路职工在中午照顾孩子吃饭,但这种情况就导致每日早高峰和晚高峰时的巨大交通压力,虽然孩子也可跟随职工班车上下学,但时间并不是完全统一的,而且孩子的长距离出行本身就带有危险性。结语
低碳生态城市是一个综合型的课题,笔者在前文的分析下有如下建议:
1、公交导向的城市布局
2、鼓励土地的混合利用
3、改变政府当前的盈利模式
4、从绿地结构上,配合TOD进行空间布局
5、住宅区要有高质量的、方便的配套设施。
参考文献
[1]潘海啸.中国“低碳城市”的空间规划策略[J].城市规划学刊.2008,6 [2]沈清基.低碳生态城市的内涵、特征及规划建设的基本原理探讨.城市规划学刊.2010,5
第五篇:浅议城滨水空间景观生态设计
浅议城市滨水区域景观生态设计
佘宝旺
摘要:城市滨水区域是城市开发中的重要资源,在提高环境质量、丰富地域风貌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价值,在保护生态环境及可持续发展思想下,城市滨水区域独特地位正受到人们越来越普遍的关注,城市滨水区域的复兴成为世界性的潮流。本文通过对城市滨水区域概念以及国内外滨水区域的分析,强调了滨水区域景观生态研究的重要性,并提出了景观生态设计的特点与原则,为城市滨水景观生态设计提供了一些启示。
关键词: 滨水区域
景观生态
景观设计城市滨水区域概念及发展概况
1.1 城市滨水区域概念
水滨(Waterfront)是城市中一个特定的空间地段,是指“与河流、湖泊、海洋毗邻的土地或建筑,亦即城镇邻近水体的部分。”水滨按其毗邻水体性质的不同可分为河滨、江滨、湖滨和海滨。城市滨水区的概念笼统说就是“城市中陆域与水域相连的一定区域的总称”,其一般由水域、水际线、陆域三部分组成。王建国在《城市设计》一书中写道:城市滨水区是城市中与河流、湖泊、海洋相毗邻的特定区域,它是城市生态与城市生活最为敏感的地区之一,具有自然、开放、方向性强等空间特点和公共活动多、功能复杂、历史文化因素丰富等特征。
滨水区,意为水边、海滨、湖边,作为城市与江、河、湖、海接壤的区域,它既是陆的边沿,也是水的边缘,它的空间范围包括“200-300m的水域空间及与之相邻的城市陆域空间,其对人的诱致距离为1-2km,相当于步行15-30分钟的距离范围”,并且在城市中具有自然山水的景观情趣和公共活动集中、历史文化因素丰富的特点、导向明确、渗透性强的空间特质,是自然生态系统与人工建设系统交融的城市公共开敞空间。1.2 城市滨水区发展概况
20世纪人类科技进步促使城市规模与功能不断拓展,由此引发种种矛盾,如工业人口聚集改变城市排水规模,城市滨水区防风防汛能力削弱,地基下沉,水体污染,水源短缺,城市滨水区绿化空间环境质量不断下降。
近些年来,为了提高城市环境质量,改善与保护城市景观风貌,满足人们游憩休闲的需求,人们开始重新认识城市滨水区的潜力,认识到城市滨水区是城市中最重要的开放空间,是形成城市景观的重要地段,是城市形象的窗口。世界各地掀起了一场让城市重返滨水的运动:江河沿岸环境治理、历史水路的复兴、滨水开放空间及滨水建筑的开发与设计,并把城市滨水开发作为改善城市景观与形象、促进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
1.2.1 国外滨水区发展状况
尽管人们对滨水区看法的认识转变在不同的国家表现方式有所不同,但无论其涉及什么因素,都一致关注独特的,地方性的城市环境改善问题,并导致了具体的改造开发行动在英国的伦敦、利物浦,美国的西雅图、奥克兰和旧金山。滨水区规划可以追溯到1950年代末,具体的开发则是从60年代初开始的。1989年美国的一项统计表明,有90项滨水区项目正在实施。根据“滨水复兴研究中心的资料,在1993年,日本就有63个的城市滨水开发实例”。近年来国外滨水区建设仍是城市建设的重点:美国有75个大城市,其中69个滨水城市中,几乎都有对滨水地区的重建开发项目。在欧洲,英国最早对滨海地区进行了开发重建,被认为欧洲最大城市改建项目的伦敦港区开发,从1981年开始,迄今仍在继续;西班牙的巴塞罗那和德国重要的港口城市汉堡也有大规模的滨水开发区。在亚洲,拥有漫长海岸线和多所滨水城市的日本,对滨水地区的开发很重视,大坂、横滨等著名港口城市的滨水开发,无论是规模、设计、管理都有许多成熟的经验和先进的理念,对滨水地区开发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1.2.2 国内滨水区发展状况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很多城市都注意到滨海地区的重要性,并已出现了一批规模较大的滨水地区的开发项目。较成功的如上海的黄浦江岸线规划、天津的海河沿岸整治、南京的秦淮河仿古建筑群、合肥的环城公园等。
我国拥有大量的滨水城市,近年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建设量大面广,城市空间在经历了急剧的外延式扩展后,内涵式提高也越来越迫切,对城市的环境质量尤其是滨水地带的环境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
中国的造园追求的是“虽由人做,宛如天成的意境美,而目前我国的滨水景观设计却走入了城市美化运动的误区,很多己建或在建的海滨、湖滨广场,不论大小,均铲除岸边的杂草、采用超大尺度的花岗岩硬质铺地,气派的廊柱、亭台楼榭、下沉式广场、登泉流水以及大量的建筑小品并配以名贵的花草,刻意追求平面效果的热闹和线形的流畅,使人感觉仿佛才走出城中钢筋水泥的城堡又步入了水边钢筋水泥的森林,其结果是虽多了几分现代的气派,却少了若干自然的野趣,没有达到为市民提供一个休闲娱乐的活动场所的目的。
现在我国城市滨水区建设普遍存在的问题:
1、对水环境的保护和利用意识还比较淡薄,缺乏比较系统的城市滨水空间的保护与再利用规划和建设,滨水空间被大量建筑所充斥,缺乏足够的开敞空间。
2、用地功能比较单一,缺乏各种功能空间的综合性的组织和利用,很难满足社会活动的多样性和复杂化的需求。
3、不少地方水质污染还比较严重,护坡大多为石块、混凝土垒砌的硬质护坡,滨水生态绿地建设贫乏,水域无法亲近。
4、土地利用的空间纵深不足,更新往往只限于水域沿岸的表层,存在明显的片段化的趋势,与周围环境脱节。
1.3 城市滨水区景观生态设计的意义
世界城市的发展正在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走生态城市的道路,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的关系由对立正在走向融合、共同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作为自然环境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滨水区域正在被人们高度的重视,人们逐步的把自然的生态的环境还给滨水区域,将城市滨水区建成人与自然共同生存、共同繁荣的美好家园已成为全世界的愿望和目标。生态保护与生态建设日趋成为滨水区建设的重要内容。
当前我国正处在城市建设的高潮时期,对水体的简单利用,渐进为高层次的开发,形成了人口、经济向沿江、沿海聚集的倾向。工业的发展、经贸的繁荣、人物的流动,在给滨水区带来空前繁荣的同时,也给它带来了过度捕捞、建设失控、环境污染、生态失衡等建设性的破坏。由于过度开发和污染排放的叠加影响,许多城市滨水区的环境容量和生态载力不堪重负,生态系统遭到破坏,而河道堵塞、水域减少和过度的人工作用又使得滨水区生态结构失稳,最终致使城市整体生态系统失调;另一方面,一味地追求功利的开发,侵吞着城市仅有的水空间,优美的生活岸线受到污浊的工业区的排挤,造成了人与水的疏离,行旅所至是千河一面、万镇一统,滨水区的特色景观丧失殆尽。
从景观生态的角度,从人与自然共生的角度去分析,其中的关键是要重视城市滨水景观巨大的生态功能和游憩功能。一个完整的城市滨水景观是城市中可以自我保养和更新的天然花园,同时由于环城的江河与城市发展有密切关系,城市滨水区中保留着丰富的城市历史文化痕迹。因此可以认为,城市滨水景观是城市最具生命力的景观形态,是城市中理想的生境走廊,最高质量的城市绿线。城市滨水区域景观生态设计
2.1 现代城市滨水区域空间特点
现代滨水区域建设从空间环境上具有以下几方面的共同特点:
1、适用性
功能上能满足城市和公众的多种需求,形式和功能上与环境相互协调,且对公众全年开放。
2、多样性
在保证环境健康发展的前提下,有限的滨水区内有多样化的自然环境、开敞空间和各种功能设施为公众提供多种体验和选择性。
3、开敞性
水边的空间是向公众开放的界面,临界面建筑的密度和形式不损坏城市景观轮廓线并保证视觉上的通透性。
4、可接近性
所有的人包括行动不便者均可步行或通过各种交通工具安全抵达滨水区和水体边缘,而不为道路或构筑物所阻隔。
5、延续性
林荫的步行道和自行车道将滨水区联贯起来,且在建设中保持与自然环境和城市文脉的延续性。2.2 滨水区域景观设计特征
2.2.1城市滨水景观设计首先是对环境、生态的分析与理解
建造城市滨水带是为了更加美化这个城市,而不是掠夺性、侵入式开发湖、河地带,现代滨水景观理论尤其重视这点,提出了生态优先的设计原则,主要分为保留与保护两大方面。
2.2.2功能的要求与受大地艺术的影响而呈现出的大尺度倾向
古典园林只为少数社会特殊阶层服务,其一个设计原因就是“小中见大,咫尺山水”,即“人在画外以观画”,而现代景观设计的成果是供城市内所有居民外来游客共同休闲、欣赏、使用的,因而这决定了它是要超常规的大尺度概念来规划设计的,同时,受60, 70年代西方大地艺术思潮及手法的影响,注重设计空间与大自然的自然力、自然空间的融合,在广域空间中创造作品,即“人在画中以作画”的设计思路,这样决定了尺度的定量优先于局部的设计原则。
2.2.3注重现代与传统的触合,体现地方色彩与文脉精神
即虽然在进行现代式景观设计,也不能完全脱离本地原有的文化与当地人文历史沉淀下来的审美情趣,不能割裂传统,在处理这个问题时一般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保留传统园林的内容或文化精神,整体上仍沿用传统布局,在材料及节点处理上呈现一定现代感和现代工艺、手法。另一种做法是在设计中汲取“只言片语”的传统园林形式移植入现代景观设计中,使人在其中隐隐约约地感受历史的信息与痕迹。
2.2.4受人文主义及亲水哲学思想影响的垂直、多层次设计理念
受现代人文主极大影响的现代滨水设计更多地考虑了“人与生俱来的亲水特性”,将水体与人的精神需求紧密的结合起来,体现“垂直设计”原则,在以往,人们惧怕洪水,因而建造的堤岸是又高、又厚,将人与水远远隔开,而现代生产力发展到今天,人们已经较好的控制水的四季潮涨、落特性,因而亲水性设计成为可能。
2.2.5新材料、新技术对滨水设计的影响
由于科技的发展,新材料与技术的应用,使得现代景观设计师们具备了超越传统材料限制的条件,通过选用新颖的建筑、装饰材料,达到只有现代景观设计才能具备的质感、透明度、光影等特征。
2.3景观生态设计的主要原则
城市滨水区域通常由于自然条件较好而成为城市发源地,水陆生态系统交汇是这一地区明显的生态特征,因而具有较强的生态敏感性。城市滨水区域是一个多元的人工生态系统,一个自组织、自调节的生态系统,滨水区域的土壤、水体、植被、动物等自然生态因子以及促进滨水生态平衡的方式都将成为城市设计的重要内容。城市滨水区域设计应以生态学原理作指导,强调生态优先与整体优先原则,协调好人与滨水自然环境、人与滨水人工环境、滨水自然景观与滨水人工景观的关系。
2.3.1 系统与区域原则
江河的形成是一个自然循环和自然地理等多种自然力综合作用过程,这种过程构成了一个复杂的系统,系统中某一因素的改变都将影响到景观面貌的整体。所以在进行滨水景观规划时,首先应该对江的汇水范围,从区域的角度,以系统的观点进行全方位的考虑。需要解决的问题有控制水土流失,调配水资源使用而对重大水利和工程设施进行环境评价,协调城市岸线和土地使用,特别是要控制城市用地对江河的侵占,综合治理环境污染,做好污水截流和市政设施配套等。这些问题的解决,是滨水景观规划设计的基本保障。
2.3.2 多目标兼顾原则
城市滨水区域的整治不单纯是解决一个防洪问题,还应包括改善水域生态环境,改进江河的可及性与亲水性,增加游憩机会,提高滨水地区土地利用价值等一系列问题。仅从某一角度出发,轻则造成资源的浪费,重则对城市生态带来不利影响。因此必须统筹兼顾,整体协调。滨水景观的规划设计必须以系统工程意识为指导,合理分区,提供多样化的景观结构,巧布观赏游览线,以满足现代城市生活多样化的要求。
2.3.3 自然生态原则
依据景观生态学原理,模拟自然江河岸线,以绿为主,运用天然材料,创造自然生趣,保护生物多样性,增加景观异质性,强调景观个性,促进自然循环,构架城市生境走廊,实现景观的可持续发展。
2.3.4 文脉延续原则
自然景观整治与文化景观(人文景观)保护利用相结合,维护历史文脉的延续性,恢复和提高景观活力,塑造城市的新形象。总结
城市滨水区域建设应该以新的观念重新审视城市中这份宝贵的资源,从整个城市的景观系统、生态系统出发,来进行滨水区的景观规划,让滨水区域成为一个城市的绿肺、蓝带,以开敞的绿化系统、便捷的交通系统把市区与滨水区域联系起来,把市民的活动引向水边,使滨水景观真正成为城市景观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因此有必要采用景观设计的理论与生态保护方面结合在一起,加强城市滨水区域的景观生态建设,实现滨水区域安全性、美观性和休闲性等多功能融合。
参考文献
俞孔坚,城市生态基础设施建设的十大景观战略,规划师,2001年第六期 王建国,城市设计,东南大学出版社,1999 翁奕城,论城市滨水区的可持续性城市设计,新建筑,2000.4 王建国、吕志鹏,世界城市滨水区开发建设的历史进程及其经验,城市规划2001年第7期
作者简介
佘宝旺,男,工程师,注册规划师,阳新县规划局,城市规划专业,阳新县兴国大道49号。
联系电话:*** 通讯地址:武昌区中南一路47号 邮政编码:435200 电子邮箱:lhwhdx@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