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交流材料:_“有效的小学数学课堂练习策略研究”实施方案03

时间:2019-05-14 01:45:5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课题交流材料:_“有效的小学数学课堂练习策略研究”实施方案03》,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课题交流材料:_“有效的小学数学课堂练习策略研究”实施方案03》。

第一篇:课题交流材料:_“有效的小学数学课堂练习策略研究”实施方案03

“有效的小学数学课堂练习策略研究”实施方案

枞阳县枞阳中心学校 张启好(拟定)

一、问题的提出

国家教育部2001年6月印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近十年以来,各学科相继推出全新理念的《课程标准》。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及思维水平决定了他不可能在很短的时间内理解教师所讲的新知,即便是通过学生间的互相合作、探索而发现的规律,也不可能个个做到能灵活运用的地步。以小学数学教育为例,小学数学的练习无处不在,新授课中有练习,练习课与复习课中更是以练习为主,可以说,练习占了整个小学数学教学时间的一半以上。提高练习的有效性是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学效率的最优举措;也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如何提高数学练习的有效性是我们一线教学人员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下面概述当前数学教学课堂练习设计的误区。

1、题型操练,“熟能生笨” 当前,在很大一部分教师观念中还存在“不加强练习,不进行重复的练习怎么能使学生掌握知识?”的认识,偏重解题技能技巧的操练。在练习中经过多次反复归类训练,掌握某一类题型的固定解法,逐渐形成对某一类题型的解答定势。学生擅长套用和模仿,就题论题。在大量的题海战术中疲惫不堪,丧失学习的兴趣,造成思路狭窄,创造力低下。

2、形式单一,缺乏新意 新课程的练习与以往的老教材相比,在叙述方式、题材选择方面有很大的改善。减少了练习量,留给老师更大的设计空间。而在实际教学中,有的老师不重视练习设计,往往按照课本中的练习安排,做一些简单划分,或者找一些课外习题分成几个层次,让学生边做边讲评。更多老师只注重书面练习,缺乏其它形式的练习,如:动手练习、动口练习、社会实践等。练习演变为呆板地做题再做题,学生往往感到枯燥无味。

3、练习封闭,缺少层次 对学习基础、接受能力不同、兴趣爱好各异的一个班的学生来说,布置同样质与量的练习势必造成有些人“吃不饱”,有些人又“吃不了”的状况。同时课堂练习基本以书本为准,大多是条件明确,思路单一,结论确定的封闭性习题,缺少那些条件隐蔽,思路开放,灵活多变的习题。标准化答案,模式化解题策略,大大地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对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并无多少实质性的价值。

4、注重结果,忽视过程 因为作业量太多使学生没有时间深入思考,往往是马虎应付,老师没有时间研究性地批阅,往往是简单查看对错,很少评价思维过程,在数学练习中答案和解题过程就成了练习的全部和目的。这种状况不仅使训练难以到位,严重影响了教学的效率和质量,而且抑制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忽略了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精神的培养。

大家都在思考如何“向教研要质量,提高教研活动的有效性”,如何“向40分钟要质量,确保课堂教育的高效性”,如何“向作业要质量,提高作业的有效性”。我们认为,落实到一点,更为根本的是如何提高课堂练习的有效性。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安排“练习”这个环节?目前国内小学教育界对这个方面的实证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亟待研究解决。做学学校课堂教学的中心和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重点,提出“有效地小学数学课堂练习策略研究”这一课题,具有深刻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二、课题的核心概念及界定

练习,是指一种有目的、有指导、有组织的学习活动,是学生掌握知识、巩固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提高解决问题能力、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手段,也是教师掌握教学情况,进行反馈调节的重要措施;它是小学数学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本课题中所指的练习包括课堂内的各种练习,如书面练习,口头练习,动手练习等;同时也包括课外的练习。

课堂教学有效性,系指有效的课堂教学,是引导学生进行有效学习的课堂教学。即有效地促进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已有的适当观念之间建立起非人为的实质性联系的课堂教学;更具体的说,是指在教师设计的练习活动中,学生能获得一定的进步和发展,做到在单位时间内获得最大教学效益,教学活动是高效的、有效的。

有效的课堂练习策略,则指在一定的教学思想和理论的指导下,从学生的发展出发,依据科学的教学策略,让学生在练习活动中都能充分展示自己的聪明才智,培养数学能力,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使有限的练习活动时间发挥最大效能,提高教和学的实际效益。

课题的研究对象: 3-6年级全体学生。

三、当前研究现状及研究价值

当前教育教学理论得到了进一步发展,比如建构主义,以及更为精细的认知发展结构理论,有意义学习理论等。这些学习理论的许多观点和主张具有合理性,对教育改革实践具有借鉴意义。这里,我们结合自己课堂教学的实践和儿童学习发展特点的探讨,归纳总结以下理论(包括最新国家最新数学课程标准指导思想),作为我们研究的理论依据,并讨论本研究的价值。

(一)当前理论研究现状

1、建构主义认识论 从哲学角度看,建构主义是对理性主义与经验主义的综合,他们认为主体不能通向外部世界,而只能通过利用内部构建的基本的认识原则去组织经验,从而发展知识。作为当前教育界的一种新的认识论,建构主义对传统教学观念提出了尖锐的批评,对学习和教学提出了一系列改革的设想。其主要思想表现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知识不是完全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具体情境下,借助自己的努力,以及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或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的帮助,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在建构知识的过程中,教师只是学习活动的创设者、组织者、引导者,学习是学生自觉、主动参与的过程,知识经由学生自己的科学方法检验后获得,经由学习者的自我尝试错误后进行同化,再经认知冲突即自我调适后才获得。学习是主动的、建构的及目标取向的过程,它的特征是“由内向外发展的学习。”必须注意的是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发挥主导作用的同时往往忽视了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北京师范大学何克抗教授认为,正确的教育思想应当是把传统教育思想和现代建构主义认识论结合起来,即不是“以教师为中心”,也不是“以学生为中心”,而是既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

2、发生认识论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儿童对经验(知识)的认知有两种:第一种是关于客体的物理经验,“它是通过一种简单的抽象过程从客体本身中引出的”,“人的视觉、听觉、触觉等等对形成这类物理经验形态的知识起着重大的作用”。第二种是叫逻辑—数理的经验,它发端于主、客体的相互作用,它产生于主体对客体所施加的动作及其协调。课堂上学生在教师主导的“问题场”里动手、动口、动耳、动眼、动脑等,通过亲自参与操作、活动、游戏;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等情节;主动地感受经验获取知识。

3、有意义学习理论 美国当代认知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奥苏贝尔认为,学习的过程即新旧知识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过程。人类之所以能够进行有意义的学习就是因为他所学的新知识同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某些有关的观念相互发生了影响产生同化作用进而形成新的认知结构。学生的学习如果有价值的话应尽可能地有意义。当学生把教学内容与自己的认知结构联系起来时有意义学习便发生了。因此有意义学习是一种以思维为核心的理解性的学习,其特点是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包括身与心、认知与情感、逻辑与直觉等都和谐统一起来,其结果既是认识和能力的发展,又是情感和人格的完美。同时有意义学习的结果能得到自我确认,所以有效的学习应该是有意义的学习,而机械的学习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也能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但学习的结果常常不得不受到来自外部因素的强化,所以我们认为这是一种低效的学习。

4、有效教学的理念 20世纪以前,在西方教育理论中占主导地位的教学观是“教学是艺术”。但随着20世纪科学思潮的影响以及心理学特别是行为科学的发展,人们意识到,教学也是科学。它不仅有科学的基础,而且还可以用科学的方法来研究。“有效教学”是20世纪极具代表性的一种教学理论(甚至可以称为一种教学思想),它主要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特别是在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影响的教学效能核定运动后,引起了世界各国教育学者的关注。有效教学就是在这一背景下提出来的。

它的核心就是教学的效益,即什么样的教学是有效的,是高效、低效还是无效?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得好不好。什么是“有效教学”? “有效教学”,就是指教师在引起、维持或促进学生学习的行为过程中尽可能获得最高效益,就是用最少的教学时间获得最好的效果。这里的“有效”,不只停留在学生的知识建构方面,还包含学生的情感体验和个性发展等。因此,有效教学理论主要强调教学的本体功能,它认为教学是有目的地挖掘人的潜能,促使人身心发展的一种有效的实践活动。我们归纳为4点如下:

①“有效教学”关注学生的进步或发展;

②“有效教学”关注教学效益,要求教师有时间与效益的观念;

③“有效教学”需要教师具备一种反思的意识,要求每一个教师不断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学行为;

④“有效教学”也是一套策略,有效教学需要教师掌握有关的策略性知识,以便于自己面对具体的情景作出决策。小学数学练习设计的有效性研究,就是在这一教学理论的指导下,研究数学活动设计,以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益。

综上,当前的理论研究越来越关注在课堂教学中,是否真正做到了以人为本,学生在课堂中是否进行了有效地学习,有效地被组织,教师是否在课堂中实施了有效地课堂教学(课堂练习)。

(二)研究价值

当代教育的主旋律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而新课程更强调如何在有限的教学实践里,发挥课程练习的作用,为学生的主动发展提供服务。国家数学课程标准明确要求:“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因此数学教学,出发点就是“促使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根据这种精神,我们认为教师是学生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对教材进行再加工,有创造地设计教学过程;要正确认识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要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因此本研究是新课改的要求,同时也是实施贯彻新的教学理念的要求。

1、新课改的要求 新课程明确提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重视课程内容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增选在现代生活中广泛应用的内容,开发实践应用环节,加强实验和各类实践活动,培养学生乐于动手、勤于实践的意识和习惯,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2、教学理念的要求

数学来源于生活,也应用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各类数学问题。练习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继续,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和保证,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加强知识与实践的联系在数学练习中变得十分必要。从课改精神出发,改革练习设计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使练习的内容体现个性化、生活化和社会化,作业的形式强调开放、探究和合作,练习的手段追求多感官、多角度,让学生动起来,使练习活起来,促进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实践中运用,在开放中创新,以便收到较好的效果。

因此,教师有必要重新思考数学练习设计的意义,及其对提高教学效果所产生的作用。如今我们的学生不管是在生理上还是在心理上,都较以前同年龄的学生有了巨大改变,他们思维活跃,兴趣广泛,这就需要我们能善于利用他们的特点,在不违背学生的认知规律情况下,科学地设计一些能让学生经历观察、实验、分析、综合、猜想、证明、概括、判断、推理等过程的练习活动,让学生在练习中尽情享受数学学习的乐趣,感受数学知识的魅力,体验学习数学的现实意义。基于对练习重要性的认识和练习现状的分析和反思,我们提出了“小学数学练习设计的有效性研究,”这一课题,准备从课堂练习这一层面,探讨出“有效练习的途径”,旨在对传统的“练习观”进行反思,确立效率意识,从现状出发,从“有效”入手,反思当前哪些练习是有效的,哪些练习是低效甚至是无效的,使学生学得既扎实又轻松,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减负提质”。

四、研究内容和目标

练习设计不应该停留在对知识的重复模仿、机械记忆,而应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打破单一的书本练习形式,注重活动化,丰富练习形式,凸现学生主体,变被动的完成任务为主动探索研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最终达到提高练习的效果。

(一)抓住有效练习的特点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课堂练习不能局限于巩固知识、操作技能和对常规问题的解决,应有注重预感实验、尝试、归纳、猜想、类比等非形式推理的问题,有条件不完备、解题策略多样或结论不确定的开放性问题,有在求解时无现成步骤可循的非常规问题等。因此我们认为有效的练习设计应具备以下4个特点:

1、兴趣是基础 兴趣是认识和从事活动的巨大动力,是开发智力的钥匙,它可以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产生强烈的学习动力。《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与童话世界出发,选择学生身边感兴趣的事物,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机„„”小学生天性好玩好动,喜欢新奇有趣的东西。因此我们的练习无论从内容、形式和结论表述上都应体现一个“趣”字,制造教学内容和学生内在需求的不平衡,诱发学生主动探究的兴趣。特别是低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能力发展较慢,所以低年级学生的练习设计趣味性显得尤为重要。

2、精讲精练是根本 新课程强调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理解掌握数学知识与技能,大大减少练习的时间和数量,这就要求教师要做到精讲精练。数学教育家波利亚认为:一个有责任心的教师与其穷于应付繁琐的数学内容和过量题目,还不如适当选择某些有意义但又不太复杂的题目去帮助学生发掘题目的各个方面,在指导学生解题过程中,提高他们的才智与推理能力。基于这样的理念,以一道题为例,借题发挥,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用,才是练习有效和高效的根本,才能促使学生从多层次、广视角、全方位的认识、研究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3、灵活多样是原则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以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这一理念,着眼于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要求数学课程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经验出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发展规律选材。再加上小学生爱幻想,富有挑战性,常常反感机械单一的作业,这就要求我们练习的形式要丰富多彩,题型要灵活多样,答案也要多元开放。只有变重复练习为多样活动,变静态练习为动态活动,变封闭练习为开放活动,才能解放学生的双手和大脑,激发学习热情,促进思维发展。

4、富有创意是追求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俄国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没有任何兴趣,依靠强迫维持的学习会扼杀学生的学习精神,这种学习是不会长久的。”因而教学尤其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让创造的火花迸发在课堂的每一个角落,使学生始终保持亢奋的情感。所以教师在练习的设计中要渗透创新的理念,挖掘有利于培养学生能力的因素,让数学练习富有创意,让学生有创意地练习。

(二)利用有效练习的策略

我们认为必须紧紧抓住两大点:有针对性的练习设计策略和有效地课外练习实施。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练习已经不单是学生巩固新知的手段,不单是教师了解学生学习情况所必要的过程,它更是发展学生思维的一项实践活动,让学生在知识运用的过程中提高能力,感受数学文化,思考人生价值。教师的角色也由习题的研究者、考试的指导者转变为教材的开发者,练习的设计者。因此,教师要运用全新的理念开发、改造、设计练习。

1、有针对性的练习设计策略

(1)有针对性的练习设计 教学内容的不同,重、难点也不同,根据不同的内容,从班级现状出发,抓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对重点内容可采用集中性练习。对难点,既要抓住关键,又要适当分散。此阶段可以有几下几种练习形式:

1、专项性练习。在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很难理解的关键之处要花大力气○安排专项练习。如在教方程的时侯,首先要理解等式的意义,所以为了突出重点,分散难点,对等式两边同时加、减、乘、除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可以进行专项练习。口算教学的时候,也可以安排。但是练习后,必须有强化性的检测,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2、验证性练习。在新授课的时候让学生先通过猜想,再进行验证,在学生○自主的验证练习中掌握知识,从而突破了重点与难点。如:在教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时,先让学生猜测,然后再让学生用画一画、想一想、算一算的方法进行验证练习,从而得出结论。

3、反思性练习。在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易错、会错的题型,有针对性的○设计练习进行训练,会提高练习的效率。

(2)拓展延伸型习题设计 拓展型练习是以某一类知识为起点,把与其有联系的相关知识也纳入进来而设计的目的明确,层次清楚,从易到难,由浅入深的系统练习,其目的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加深学生对某一类知识全面、深入地了解,来满足学有余力的学生的求知欲望,激发探索、创新精神。这样的练习,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拓宽学生的知识层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还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此阶段可设计以下几种练习形式:

1、“可变式”练习。通过一题多变的练习,让学生在变中思变,学会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既巩固了知识,又拓宽了解题思路。

2、开放性练习。设计一些条件多余或不足,答案不唯一的练习,这样有利○于学生的发散思维,求异思维的培养,更利于学生从模仿走向创新。

3、生活中的数学练习。如“购物”问题、平面图形表面积的计算、立体图○形体积的计算等,可以把书本知识融入我们的生活,让学生对“数学源于生活”有更深刻的体会,从而逐渐对数学产生兴趣。更多的练习形式有待于我们在今后的研究中逐渐发现和完善。

(3)探索“多样化”的练习设计 课堂练习要讲究“花样”,按部就班地练是低效的,练习必须有针对性,安排不同的练习形式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于那些易混淆的内容,要引导学生加以辨析。此时可设计以下几种练习:

1、发现式练习。如在整数除法的估算时,我们可以通过一组计算让学生去○发现估算方法。

2、对比性练习。如在教学用分数解决问题中的单位“1”已知与单位“1”○未知的时候教师可以设计此种练习。

3、变式性练习。如在教学学生春游“乘船”、“乘车”“搭帐篷”的问题○的时候,可以穿插一些“做衣服”、“装车轮”的问题。让学生明白问题的本质,使学生的思维灵活性得以发展。

4、反馈性练习。把学生在练习中的错题拿出来,让大家找一找,说一说错○在哪里(重在说),这样的练习针对性强,效率高。

(4)设计“开放性”练习,发掘学生的内在潜力 开放性是相对封闭性练习来讲的,一般是指条件不完备、问题不完备、答案不唯

一、解题方法不统一的练习,它具有发散性、探究性、发展性和创新性。开放型练习不仅能使学生获得数学知识和方法,更能通过数学材料使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解决问题的策略性和创造性都有所发展。因此,练习设计要从学生熟悉的情况和已有知识出发,恰当选择与学生生活实际密切相关的情境与问题,对教材进行必要的调整和加工,把封闭的练习改良成具有挑战性的开放性练习,赋予练习以新的活力。

1、条件的开放性。这类开放题往往给出了结论,要求从不同角度寻找这个○结论成立的条件。

2、策略的开放性。这类开放题一般都给出了条件和结论,而怎样由条件去○推断结论,或怎样根据条件去判断结论是否成立的策略未知。

3、结论的开放性。有的问题的答案是不唯一的,学生在解答过程中必须将○认知结构进行组合、重建。

4、综合性开放题。如果一个数学开放题,只给出一定的情景,其条件、解○题策略和结论都需要解题者自行设定和寻找,这类问题称为综合性开放题。

教师在重视开放型练习设计的同时,还要加强开放型练习的指导,充分挖掘开放题的价值,引导学生有意识地从各个角度去思考,去解决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启迪学生的思维,培养能力;真正使学生的数学练习从模仿走向运用,走向创新,使数学练习事半而功倍。

2、有效地课外练习实施

同时,必须抓好课外练习。在平常的教学中,我们经常发现布置的作业越多,学生错的也越多,老师们的抱怨由此而起。因此,在课外作业上我觉得应该少布置书面作业,甚至可以不布置。用一些其它形式的课后作业代之。

(1)创作类作业 数学创作可以拓展学生想象的空间,增强和丰富他们的想象力,可以是数学设计、数学小论文、数学故事等不同形式。让学生把平时观察到的身边的数学知识、学习中发现的数学规律、解题中的新方法、某些运算法则、公式的新的推导方法、对某个知识点产生的疑问等及时记录分析,定期(一周)互相作一次交流,互相评价。如《千克、克》一课可让学生写关于重量的数学小故事,说说生活中碰到的有趣的事,或者是重量单位的小知识的收集整理。从而养成他们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善于总结的好的学习习惯。

(2)设计类作业 数学设计可以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提高整体素质,培养综合思考的能力。如六年级学生已经学习了比例尺的有关知识,就可以运用这些知识帮助解决一些生活的实际问题。教师可以提供一定的资料,设计一个厨

1、用合适房,让学生自由组合学习小组,成立设计公司,为客户设计。要求:○

2、设的比例尺将效果图画在设计纸上,并附上设计所需要的数据和计算过程。○计合理,经济实用。合作设计后,让学生交流。让学生学会在众多的条件、信息中选出需要来解决的问题,提高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实践性作业 “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陶行知先生的名字中渗透了其重视实践的思想。数学教材中,许多内容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让学生通过观察、考察、尝试等活动,可加强社会认知,提升社会参与意识,促进个体社会化进程。这类作业可结合某一教学单元某个研究专题进行,根据具体内容,可以独立完成,也可以采取多人合作的形式。如在学习了比例尺知识后,结合学校校园建设的实际,让学生利用几天时间,分小组测量、计算,用合适的比例尺画出学校的平面图。学生在这样的经历活动中,要观察、测量、绘图、检查,此时,他们所学的知识得到了运用,丰富的情感得到了体验,更重要的是促进了学生社会性的发展。

(4)探究性作业 “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探究性的作业,可以培养学习者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根据学生系列学习内容后,围绕学习中心,从内容、认知、技能、数学思想、思考方法等方面引导学生整理“探究课题”。如分数的意义部分,“分数与小数的联系”,我们经常会用找对应关系的方法解决某些数学问题,你能说说吗?学生能从分数应用题,按比例应用题,正、反比例应用题,甚至加减法、乘除法关系等方面体现数学类比的思维。又如,转化的数学思想,在小学数学阶段的教材中多有体现,让学生有目的的归纳、总结,并能在实际问题中灵活应用,这不正是一个课题研究吗?稍加整理,便是一篇精彩的数学小论文了。

数学作业的设计,是一件具有创造性的工作。苏霍姆林斯基说:“确定以理解和思考教材为目的的那种作业的性质。提出为此目的服务的独立作业的课题,是具有高度教学艺术的事情。在全面实施新课程的今天,数学课程需要数学的作业设计及策略。我们教育者要“敢入未开化的边疆”,做“敢探未发明的新理”的“第一流的教育家”。

五、研究的原则和步骤

本课题以现代教育学与心理学理论为指导,以广义建构主义认识论与师生互动为核心,关注学生的全面进步和发展,关注过程,关注教学效益,关注课堂练习策略,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研究思路,主要贯彻国家教学课程标准,把国内外最新教学理论与实践结合。

(一)、研究的原则

1、全体参与并突出重点:面向全体学生,开发每一个学生的潜能,为每一个学生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提供有效的途径。突出重点即强调针对性,针对性是指练习要根据不同内容的特点,根据学生的现实状况,紧扣教学目标,突出教学内容的重点,还要注意前后知识的联系,要注意对后继知识的延伸和拓展,使学生通过练习有所提高,从而真正地实现“练在关键”。

2、趣味性和生活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的地方就没有智慧和灵感。在练习中,结合学生已有知识设计生动活泼、富有情趣的习题,让学生能感受到数学的趣味性,对数学产生亲切感,这样有助于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同时练习要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亲身感受到数学问题就在我们身边,认识现实中的生活问题与数学问题之间的联系,从而学以致用,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及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层次性和开放性:层次性原则包含两个意思,首先从学生方面来考虑,练习必须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既要关注后进生和中等生,同时又要关注优秀的学生,让差生吃饱,让优生吃好,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其次从知识系统上来考虑,练习必须要按照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浅入深的规律逐步加大难度。开放性即练习无论是在内容的选取还是形式的呈现,都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思考和探索的空间、自主创新的机会,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和灵活性。

4、评价激励性:尊重学生个性,关注学生情感,对学生创新学习的态度、方法和成果,多肯定,多表扬,多鼓励,帮助学生不断获得成功体验,提高学习和应用数学的信心。

力求做到加强理论学习,转变教学理念,形成有效教学的新理念; 在实践中探索,在反思中提高;完善教研制度,使每位数学教师都能自觉进行教学研究;通过典型教例研究,获得相关经验。方法方面,主要使用文献研究法,通过查阅、收集、分析、综合有关小学数学作业设计方面的科研文献材料,获取相关信息。书写可研究性强的课题方案;调查研究法,教研组长及分管领导走进课堂,查阅作业。发现问题,积极应对。为我们的研究提供最真实、最鲜活的资料,有目的的观察、记录实验对象的变化,从而深入开展课题研究;讨论交流法,课题组成员针对不同教学内容,切合重、难点,积极讨论、交流,寻求切合实际的练习设计方案。为我们的研究工作指名方向;案例分析法,在研究过程中,老师们要拿出优秀的作业设计个案给大家讨论、分析、完善。使我们的研究工作从个体向全面有序的开展;和经验总结法,通过一系列的研究活动,把作业设计中的一些精彩的案例汇集起来。融入到老师们日常教学活动中,把我们的研究工作向更深层次推进保驾护航。

(二)、研究的步骤

1、准备阶段(2010年11月——2011年2月)

本阶段的任务:成立课题组,对研究课题进行论证,制订课题研究方案。培训教师,制订课题实施计划,收集课题学习资料准备进行研究。(1)、搜集资料,拟定课题研究的提纲,并组织力量进行论证;

(2)、认真学习有关理论,提高认识,明确指导思想。调查分析小学数学练习设计的现状,形成较为实用、科学的研究方案。

(3)、撰写课题研究的总体方案,拟定课题研究的具体内容和目标,健全组织,课题组成员进行组内分工,明确各自职责。

2、实施阶段(2011年3月——20011年12月)

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按照课题方案和研究计划开展实验,建立课题资料档案,调查、收集、积累和分析有关材料与实验数据,进行课题研究的阶段性总结和评估,撰写课题实验研究报告、论文及有关课堂教学的资料等,探索对当前课堂练习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对传统的练习观进行反思,确立效率意识,提倡有效练习。

(1)根据方案进行实施、探索、研究并完成中期成果汇报活动。①课题研究中期报告

②课题组按照操作方案初步实施研究。采取边实验边思考,边学习边总结的方法,不断完善课题研究的方案。

③到课堂中听课、进行问卷调查、教师共同探讨课堂练习设计的有效性、撰写教学设计、进行课例观摩。

④阶段研究论文2—3篇

(2)对研究方案进行修改、补充,使课题研究有效、顺利地进行。形成小学数学练习设计的有效性策略。

3、总结提升阶段(2012年1月~2012年3月)(1)收集各类研究资料。(2)做好课题后期调研工作。

(3)对整个研究脉络进行反思、梳理,提升理论和实践价值。(4)撰写课题报告。(5)成果鉴定与推广。

六、预期成果

撰写研究报告和论文,公开教学观摩和开现场会作为反映这一主要成果的手段和方式;阶段性开展与本课题有关的研究课题汇报活动。

具体的说,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让教师努力研究改进传统的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陈旧的数学练习模式,探索多种课外作业的形式,提高作业效率;发展学生的合作交流、动手操作、勇于探索创新的数学学习意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学习,发展学生创造性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炼基本经验,探索规律,设计适合学生练习的内容与形式;以期为学生提供更具现实性、丰富性和挑战性的数学学习内容,拓宽学生的数学视野,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培养一批观念新、业务素质高、实际操作能力强的骨干教师。转变教师观念,正确认识数学练习,使教师树立效率意识,从而提高教学质量;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培养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积累经验,逐步形成小学数学练习设计的有效策略。

课题研究结束,将研究过程及研究成果撰写成研究报告和论文,并用实绩展览、现场活动等形式,邀请上级教育行政领导、教育专家进行鉴定、验收。具体的说,可分为六类:

1阶段性报告; ○2课题成果结题报告; ○3练习设计精编; ○4研究论文; ○5优秀课例展示、案例分析; ○6教后探讨总结。○

七、可行性分析 本课题所研究的有效课堂练习策略,是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的关键,因而,必将得到相关教育行政部门的重视、支持。学校领导已经给予高度重视,主要专家和领导亲自策划或参与课题实验,为实验取得成功提供了重要的保障。

本课题主要研究人员由教研员、骨干教师和中心学校副校长组成,有助于课题按时保质地完成任务。枞阳县中心学校本部,校内科研氛围浓厚,在学科带头人等优秀科研工作者的积极引领下,对教育科研工作充满热情和信心。同时学校对课题的研究也给予了经费、物质上的支持。参与的所有研究人员都是一线教师或教研领导,都具有较强的文字表达能力和课堂教学的实施能力,在各级案例、论文、教学评比中都曾多次获奖。

另外,学校的教育设施齐全。有多媒体教室、电脑教室和图书馆;校长室、教导处、和图书室都配置了电脑,可以随时上网查找资料。

八、研究的组织管理

指导专家:殷振中

殷振中:枞阳县教研室副主任,主持教研室工作,中学高级教师,大学本科学历。

组 长:张启好、王传兵

张启好:枞阳中心学校副校长,市级骨干教师,县级学科带头人,小学数学高级教师,本科学历。课题整体策划,拟定课题研究方案、课题操作方案与课题实施细则,全面负责课题实施,撰写课题研究主报告。

王传兵:枞阳县教研室小学数学教研员,市级骨干教师、市级教坛新星,小学高级教师,本科学历,县级学科带头人,2006—2009年度担任《少先队文化与校园环境》省级课题研究负责人,该课题成果作为优秀成果在安庆市教科研大会上作推荐性发言,主持课题实施工作,撰写课题研究主报告。

组 员:鲍晨霞、童习飞、朱学清、王菊香

鲍晨霞:小学数学高级教师,大专学历。协助课题组织实施,研究材料收集与整理,具体负责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性练习设计精编、优秀课例展示、案例分析和教后反思,协助主报告的撰写;童习飞:小学数学高级教师,大专学历。协助课题组织实施,收集、整理研究资料,具体负责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性练习设计精编、优秀课例展示、案例分析和教后反思,协助主报告的撰写;朱学清:小学数学一级教师,大专学历。协助课题组织实施,收集、整理研究资料,具体负责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性练习设计精编、优秀课例展示、案例分析和教后反思,协助主报告的撰写。王菊香:小学数学一级教师,大专学历。协助课题组织实施,收集、整理研究资料,具体负责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性练习设计精编、优秀课例展示、案例分析和教后反思,协助主报告的撰写。

第二篇:《有效的小学数学课堂练习策略研究》课题中期研究报告9

《有效的小学数学课堂练习策略研究》

课题中期研究报告

安徽省枞阳县枞阳中心学校张启好

在有效教学理论指导下,我们确定了“有效的小学数学课堂练习策略研究”的研究课题,本课题从2010年12月正式申请、立项,2011年3月开题,预期一年半结题。目前已经进入中期研究阶段,现将现阶段研究进展摘要报告如下:

一、研究背景

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目前的课堂教学模式、学生的学习方式确实有了很大改变,但其中存在的问题也很多,比如在数学练习活动设计上依然是老师为主体,学生被动操作。成绩主导,多练多算使学生成为做题机器。练习模式单一化,毫无新鲜感可言,这灭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因此,基于对练习重要性的认识和练习现状的分析和反思,急需探索出一条切实可行的“有效练习”的改革之路,所以提出“有效的小学数学课堂练习策略”的研究。2009年初,我们开始酝酿教育研究课题,2010年12月,我们向安庆市教育局申报了“有效的小学数学课堂练习策略研究”的研究课题,并顺利得到立项。

我们认为学习的过程即新旧知识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过程。有意义学习是一种以思维为核心的理解性的学习,其特点是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包括身与心、认知与情感、逻辑与直觉等都和谐统一起来,其结果既是认识和能力的发展,又是情感和人格的完美。我们希望能从教与学两个方面来探讨有效练习的策略,寻找根治重复低效的数学课堂练习的方法。改变教师教学理念、提高教师教学能力的基础上,积极引导学生把数学练习和实践活动结合起来,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和能力,学会在学习中与他人合作交流、学会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创新。

二、研究内容

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最终达到提高练习的效果, 本研究主要从两点入手:

(一)课堂练习有效性策略研究。它包括(1)有效组织练习活动,通过深入揣摩教材练习的编排意图,领会练习的内涵基础上,把握数学教材中丰富的练习活动资源,渗透活动意识,转静态为动态,化枯燥为有趣,变封闭为开放,积极探索设计出既考虑学生学习基础、能力的差异,又为学生提供多层次、多种类的选择,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发展需要的练习活动内容。(2)有效开发练习活动素材,要充分发挥教师是数学练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的作用,深入研究数学学习内容,灵活利用数学学习材料,探索开发设计有价值的数学练习活动素材,为学生提供更广阔地学习、研究数学的空间,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数学课外练习有效性策略研究。课外练习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是教师用来检查教学效果,指导学生学习的教学手段之一。通过练习,学生能更好地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钻研问题、完成学习任务的责任心和克服困难的精神。研究方向有(1)探索有效的实践性练习,本课题研究根据学生更广阔的生活空间来设计实践性练习活动的内容,根据学生熟知的生活情景,根据学生知识能力的差异,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探索设计适合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学习知识、探究知识、运用知识的课外练习,以实现学、用数学的有效结合。(2)探索有效的研究性练习,本课题研究通过设计一些数学小课题的研究,引导学生走进生活,去观察、了解生活中的数学现象,并做好分析调查和细致研究。

三、研究步骤

1、准备阶段(2010.11-2011.2)

本阶段的任务:成立课题组,对研究课题进行论证,制订课题研究方案。培训教师,制订课题实施计划,收集课题学习资料准备进行研究。

2、实施阶段(2011.3-20012.3)

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按照课题方案和研究计划开展实验,建立课题资料档案,调查、收集、积累和分析有关材料与实验数据,进

行课题研究的阶段性总结和评估,撰写课题实验研究报告、论文及有关课堂教学的资料等,探索对当前课堂练习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对传统的练习观进行反思,确立效率意识,提倡有效练习。

3、总结提升阶段(2012.4-2012.6)

(1)收集各类研究资料。

(2)做好课题后期调研工作。

(3)对整个研究脉络进行反思、梳理,提升理论和实践价值。

(4)撰写课题报告。

(5)成果鉴定与推广。

四、研究成果

一年多来,经过组内成员的理论学习与实践,通过《有效的小学数学课堂练习策略研究》课题研究促进了我校的数学课堂练习的教学改革,打破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

(一)理论成果:

练习是一种数学活动,要体现“做”数学。练习的设计要有利于学生的发展。不要培养做题的“机器。”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指出:“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练习设计要符合不同学生的水平,体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

我们从教学中的“练习的有效性”问题出发,采用行动研究的方法,寻找提高练习有效的途径,在教学实践活动中不断实践、不断反思和交流、不断改善教学行为。提升了老师们的教学意识和教学水平。2011年4月和11月我校举办了两次全县教学开放日,课题组老师共有4节优秀数学课例进行了展示与交流。2011年5月课题组老师有1节优秀录像课在全县各校巡回播放学习与交流。本课题开展研究以来,课题组教师的科研素质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对问题的洞察力和思考力有了一定的发展。课题组教师先后写了国家级论文1篇,省级论文与课例3篇,市级论文2篇,县级论文与课例2篇。

(二)实践成果

新课程理念强调“人人都获得必需的数学”,这体现了数学是一门基础性学科,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它为其他

学科提供了语言、思想、方法,是一切重大技术发展的基础。而小学数学中的概念、性质、法则、数量关系和内容反映出来的数学思想方法等是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基础,必须使学生学好、用好,因此我们在设计练习时要力求把握基础,使练习有助于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认识,理解,对基本技能的形成,对数学思想方法和活动经验的巩固。

如学习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后,可设计如下的练习:长方体有几个面?它们是什么形状? 相对的面有何关系?正方体有几个面? 它们是什么形状? 这些面有何关系?为什么什么说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通过这些练习,使学生能很清楚地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基本特征,而且形成知识体系,为进一步学习形体知识建构基础。

五、问题与思考

在实践中,我们根据教材内容,围绕教学目标,精心设计练习的内容和形式,实验效果明显。但是实验并不能解决教学中所有的问题,在“有效的小学数学课堂练习策略”研究实验中有以下几方面的问题需要进一步思考。首先,练习创新性不够显著,教师们为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在练习环节使出了浑身的解术,并且许多练习活动内容和形式本身就有效。但是“有效课堂练习”实验的创新性不够突出。其次,练习活动量的控制不好把握, 学生人数多也影响实验效果。最后有效练习活动理念还需进一步加强。实验已有一阶段,其中我们也做了大量的工作,如理论学习、课例研讨、教学观摩等,这方面年青教师通过活动,进步较快,有效练习理念已逐渐渗透到每一个教学实践活动中,而对有些年龄较长的教师对新课程理念和练习的有效性策略的理解和把握还不够准确,转变观念难度较大,致使他们有时在教学中依然存在“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在后期阶段,我们会继续加大培训力度,扩大课题研究影响力,让有效练习的理念深入到学校每一位数学教师心中,以实现课题研究的真正目的和意义,努力提高我们枞阳中心学校本部(枞阳小学)的教育科研水平。

第三篇:《有效的小学数学课堂练习策略研究》开题报告

《有效的小学数学课堂练习策略研究》开题报告 各位领导、专家、老师们:

大家好!本课题《有效的小学数学课堂练习策略研究》于2010年12月27日向安庆市教育教学研究室申报立项,经市有关专家评审,并报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审查批准,确定为2010年安庆市重点科研项目首批立项课题,现开始实施研究。

一、?? 问题的提出

数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及思维水平决定了他不可能在很短的时间内理解教师所讲的新知,即便是通过学生间的互相合作、探索而发现的规律,也不可能个个做到能灵活运用的地步。以小学数学教学为例,小学数学的练习无处不在,新授课中有练习,练习课与复习课中更是以练习为主,可以说,练习占了整个小学数学教学时间的一半以上。提高练习的有效性是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学效率的最优举措;也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如何提高数学练习的有效性是我们一线教学人员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

大家都在思考如何“向教研要质量,提高教研活动的有效性”,如何“向40分钟要质量,确保课堂教学的高效性”,如何“向作业要质量,提高作业的有效性”。我们认为最根本的是如何提高课堂练习的有效性。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安排“练习”这个环节?目前国内小学教育界对这个方面的实证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亟待研究解决,所以我们把“有效的小学数学课堂练习策略研究”做为学校课堂教学的中心和开展教育教学研究的重点,具有深刻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二、?? 课题的核心概念及界定

练习,本课题中所指的练习包括课堂内的各种练习,如书面练习,口头练习,动手练习等;同时也包括课外的实践练习。

课堂教学有效性,是指引导学生进行有效学习的课堂教学。更具体的说,是指在教师设计的练习活动中,学生能获得一定的进步和发展,做到在单位时间内获得最大教学效益,教学活动是高效的。

有效的课堂练习策略,则指在一定的教学思想和理论的指导下,从学生的发展出发,依据科学的教学策略,让学生在练习活动中都能充分展示自己的聪明才智,培养数学能力,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使有限的练习活动时间发挥最大效能,提高教和学的实际效益。

课题的研究对象: 3-6年级全体学生。

三、?? 课题研究的理论和价值:

当前教育教学理论得到了进一步发展,比如建构主义理论,以及更为精细的认知发展结构理论,有意义学习理论和有效教学理念等。这些理论的许多观点和主张具有合理性,对教育改革实践具有指导意义。这里,我们结合自己课堂教学的实践和学生发展的特点来探讨本课题研究的价值。

课堂练习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将所学到的知识在实践中加以运用,检验自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程度,从而促进有效的反思同时教师可以获得反馈信息,及时进行纠错和指导。具有巩固、强化、反馈、提升、发展等重要作用,对我们提高教学质量来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学的成效与练习因素有很大的关联:练习可以出质量,但练习也有可能加重负担。长期以来,小学数学教学提倡“精讲多练”、“以练代讲”,所以在练习中存在着多、繁、杂的现象,而在我们教师的观念中又有“不加强练习,不进行重复的练习不能使学生掌握知识”的认识,以致于我们很少反思哪些练习对学生的学习是有效的,哪些是无效甚至是有负面影响的。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一方面要努力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另一方面要加强过程教学,增加学生对新知的探究时间,这样做将大大缩短课堂练习的时间,减少练习的量。因此在传统的“练习观”受到极大挑战的同时,有必要对课堂练习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对传统的“练习观”进行反思,确立效率意识,提倡有效练习。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希望能从教与学两个方面来探讨有效练习的途径,寻找根治重复低效的数学课堂练习的方法,让课堂练习(包括复习练习、对新知的针对性练习、巩固性练习、综合性练习、拓展性练习等。)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活动之中,优化课堂练习,提高课堂练习的有效性。

四、?? 研究目标和内容

课题研究目标:

1.探索在新课程标准的背景下课堂练习设计的策略,强化教师“预设”意识,促成学生“生成”的达成,提高教师有效教学的策略,同时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提高教学效率。

2.探索在新课程标准的背景下合理的练习结构和学生喜欢的课堂练习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进而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

3.利用经验材料的数学组织化、数学知识的逻辑化和数学应用化的三个过程中的逻辑思维因素,全面发展学生的直觉思维、辩证思维和形式思维等,优化思维结构,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研究的内容:

1.新课程标准下小学数学课堂有效练习的设计的原则和方法。

2.新课程标准下有效的小学数学课堂练习的内容和形式。

3.有效的小学数学课堂练习中教师的作用。

4.有效的小学数学课堂练习中学生的情感体验。

创新之处:

有效练习的问题是针对从形式到内容缺乏整体考虑而产生的低效或无效练习的现状提出的。我们提出此课题,探索课堂有效练习的设计的策略、练习的结构与层次性、练习的形式、练习的教育价值及教师在练习中的地位等问题。让学生在数学练习中既要掌握知识又要发展思维能力,更要让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积极的良好情感,从而实现数学教学的育人目标。

五、?? 研究的原则和方法

(一)、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2、行动研究法(包括调查研究法、测验法和案例分析法);

3、讨论交流法;

4、经验总结法。

(二)、研究原则:

1、全体参与并突出重点原则。

2、趣味性和生活化原则。

3、针对性和层次性原则。

4、拓展性和开放性原则。

5、评价激励性和多样化原则。

力求做到加强理论学习,转变教学观念,形成有效教学的新理念; 在实践中探索,在反思中提高;完善教研制度,使每位数学教师都能自觉进行教学研究;通过典型案例研究,获得相关经验。方法方面,主要使用文献研究法,通过查阅、收集、分析、综合有关小学数学作业设计方面的科研文献材料,获取相关信息。书写可研究性强的课题方案;调查研究法,教研组长及分管领导走进课堂,查阅作业,发现问题,积极应对。为我们的研究提供最真实、最鲜活的资料,有目的的观察、记录实验对象的变化,从而深入开展课题研究;讨论交流法,课题组成员针对不同教学内容,切合重、难点,积极讨论、交流,寻求切合实际的练习设计方案,为我们的研究工作指名方向;案例分析法,在研究过程中,老师们要拿出优秀的作业设计个案给大家讨论、分析、完善。使我们的研究工作从个体向全面有序的开展;经验总结法,通过一系列的研究活动,把作业设计中的一些精彩的案例汇集起来。融入到老师们日常教学活动中,把我们的研究工作向更深层次推进。

六、研究的步骤

1、准备阶段(2010年11月——2011年2月)本阶段的任务:成立课题组,对研究课题进行论证,制订课题研究方案。培训教师,制订课题实施计划,收集课题学习资料,准备进行研究。

2、实施阶段(2011年3月——20011年12月)

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按照课题方案和研究计划开展实验,建立课题资料档案,调查、收集、积累和分析有关材料与实验数据,进行课题研究的阶段性总结和评估,撰写课题研究实验报告、论文及有关课堂教学的资料等,探索对当前课堂练习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对传统的练习观进行反思,确立效率意识,提倡有效练习。

3、总结提升阶段(2012年1月~2012年3月)

(1)收集各类研究资料。

(2)做好课题后期调研工作。

(3)对整个研究脉络进行反思、梳理,提升理论和实践价值。

(4)撰写课题报告。

(5)成果鉴定与推广。

七、预期成果

撰写研究报告和论文,开放日教学观摩和开现场会作为反映这一主要成果的手段和方式;阶段性开展与本课题有关的研究汇报活动。

课题研究结束,将研究过程及研究成果撰写成研究报告和论文,并用实绩展览、现场活动等形式,邀请上级教育行政领导、教育专家进行鉴定、验收。具体地说,可分为六类: 1阶段性报告;

2课题成果结题报告; 33~6年级练习设计精编; 4研究论文;

5优秀课例展示、案例分析; 6教后探讨总结。

八、可行性分析

本课题所研究的有效课堂练习策略,是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的关键,因而得到县教育局的高度重视和县教研室的大力支持。学校领导已经给予高度重视,主要专家和领导亲自策划或参与课题实验,为实验取得成功提供了重要的保障。

本课题主要研究人员由骨干教师、教研员和中心学校副校长组成,有助于课题按时保质地完成任务。枞阳县中心学校本部,校内科研氛围浓厚,在学科带头人等优秀科研工作者的积极引领下,我们对教育科研工作充满热情和信心。同时学校对课题的研究也给予了经费、人力上的支持。参与的所有研究人员都是一线教师或教研领导,都具有较强的文字表达能力和课堂教学的实践能力,在各级案例、论文、教学评比中都曾多次获奖。

另外,学校的教育设施齐全。有多媒体教室、电脑教室;校长室、教导处、和图书馆都配置了电脑,可以随时上网查找资料。

九、?? 研究的组织管理

指导专家:殷振中

殷振中:枞阳县教研室副主任,中学高级教师,大学本科学历。指导课题整体策划和实施工作。

课题组长:张启好、王传兵

张启好:枞阳中心学校副校长,市级骨干教师,县级学科带头人,小学数学高级教师,本科学历。课题整体策划,拟定开题报告、课题研究方案、课题操作方案与课题实施细则,全面负责课题实施,撰写课题研究主报告。

王传兵:枞阳县教研室小学数学教研员,市级骨干教师、市级教坛新星,小学高级教师,本科学历,县级学科带头人,2006—2009担任《少先队文化与校园环境》省级课题研究负责人,该课题成果作为优秀成果在安庆市教科研大会上作推荐性发言,主持课题实施工作,撰写课题研究主报告。

课题成员:鲍晨霞、童习飞、朱学清、王菊香

鲍晨霞:枞阳中心学校总务副主任,小学数学高级教师,本科学历。收集与整理研究材料;具体负责小学五年级数学课堂有效性练习设计精编、优秀课例展示、案例分析和教后反思,协助主报告的撰写;

童习飞:小学数学高级教师,大专学历。收集、整理研究资料;具体负责小学三年级数学课堂有效性练习设计精编、优秀课例展示、案例分析和教后反思,协助主报告的撰写;

朱学清:小学数学一级教师,本科学历。收集、整理研究资料;具体负责小学数六年级学课堂有效性练习设计精编、优秀课例展示、案例分析和教后反思,协助主报告的撰写。

王菊香:小学数学一级教师,大专学历。收集、整理研究资料;具体负责小学数学四年级课堂有效性练习设计精编、优秀课例展示、案例分析和教后反思,协助主报告的撰写。

开题报告宣读完毕,谢谢大家!

2011年4月28日

第四篇:《小学数学课堂练习设计研究》实施方案

《小学数学课堂练习设计研究》实施方案

一、课题的提出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了:“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学生学习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并明确指出:“数学教学中,应当有意识、有计划地设计一些实践性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体会数学之间的联系,感受数学的整体性,不断丰富解决问题的策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新课标的要求”中指出“数学教学要以学生发展为本,让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在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得到充分发展。”在“评价建议”中指出“评价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

教学实践告诉我们:任何年龄的学生在生理发展和心理特征上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对数学的兴趣和爱好,对数学知识的接受能力的差异也是客观存在的。

鉴于此,我提出了“小学数学课堂练习设计研究”这一课题,正是探索如何使学生获得系统数学知识,形成必要技能技巧的要求并给予切实指导的研究,推动我校小学数学更好地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我校教师和学生的整体素质,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二、课题界定

练习是掌握数学知识,形成技能技巧的重要手段,是培养学生能力、发展学生智力的重要途径。练习有无效练习与有效练习之分。

练习的有效性是指能使学生快速、深刻地巩固知识,熟练技能,同时还要能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本课题中所指的练习包括课堂内的各种练习,如书面练习,口头练习,动手练习等;同时也包括课外的练习。

三、课题研究理论依据

1、有效教学理论

有效教学理论认为,教学就其本体功能而言,是有目的地挖掘人的潜能、促使人身心发展的一种有效的实践活动。它强调效果,认为没有效果的教学是没有价值的教学,甚至是有害的教学。有效教学的理念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是有效的根本目的,也是衡量教学有效性的唯一标准。(2)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自觉性是有效教学的出发点和基础。(3)提供和创设适宜的教学条件,促使学生形成有效的学习是有效教学的实质和核心。

2、有意义学习理论

有意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的过程即新旧知识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过程。有意义学习是一种以思维为核心的理解性的学习,其特点是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包括身与心、认知与情感、逻辑与直觉等都和谐统一起来,其结果既是认识和能力的发展,又是情感和人格的完美。同时有意义学习的结果能得到自我确认,所以有效的学习应该是有意义的学习,而机械的学习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也能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但学习的结果常常不得不受到来自外部因素的强化,所以我们认为这是一种低效的学习。

3、皮亚杰认知发展结构理论

皮亚杰认知发展结构理论认为,儿童对经验(知识)的认知有两种:第一种是关于客体的物理经验,“它是通过一种简单的抽象过程从客体本身中引出的”,“人的视觉、听觉、触觉等等对形成这类物理经验形态的知识起着重大的作用”。第二种是叫逻辑—数理的经验,它发端于主、客体的相互作用,它产生于主体对客体所施加的动作及其协调。课堂上学生在教师主导的“问题场”里动手、动口、动耳、动眼、动脑等,通过亲自参与操作、活动、游戏;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等情节;主动地感受经验获取知识。

四、课题研究的内容

1、如何充分发挥练习功能,提高练习的效率的研究。

2、探讨不同类型的数学课进行练习选择的策略研究。

3、组建新授课、练习课、复习课等课型的练习体题组的研究。

4、如何通过设计练习,开发学生思维的研究。

5、以有效性为原则,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切合学生的认知水平设计多元化的练习题,使数学学习活动成为生动活泼、积极主动的过程。

6、实施课堂教学分层评价讲评学生练习活动的有效性研究。

五、研究过程及方法选择

(一)课题研究过程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1年9月至2011年10月)

(1)制定课题方案与申报工作。对课题进行论证,进一步修正、补充、完善。

(2)成立课题小组,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和做好成员分工。

(3)建立学习交流信息的制度,组织学习理论,收集有关文献资料。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11年11月至2012年7月)

(1)确定发展目标。边研究边积累资料,定时交流研讨,做好阶段小结。

(2)通过和实验教师的共同研究,撰写实验方案。

(3)前测,调查问卷

(一)。

(4)开展评价活动、验证实验方案。

(5)注意资料收集归档。

(6)后测,调查问卷

(二)。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12年9月至2013年2月)

(1)按计划完成实验任务。

(2)分析研究过程,整理研究资料。

(3)指导参与课题的教师进行实验数据资料整理分析,撰写研究研究报告及相关教学论文,优秀研究案例等,总结研究成果。

(二)课题研究方法

本课题研究采用行动研究和问卷法为主,同时在研究中还辅之以抽样法、观察法、数学法,确保本课题得以高效地实施。

1、抽样法:根据课题研究的内容,按一定的方式从各个年级中选取两个班做样本,对其进行调查研究,然后将这一部分调查研究的结果推论到总体上去,从而得出总的结论。为课题的研究作一个全面了解。

2、问卷法:根据课题研究的内容设计一套问卷,要求被调查者回答而收集资料。在实施阶段之前和实施阶段之后各设计一套问卷,为课题的研究和实验提供有效的数据。

3、观察法:根据研究课题,有选择地针对学困生课堂练习的各种情况,采取研究者或凭自己的感官,并借助于其他摄像、照片等,注视课题研究的现象,探寻课题研究的本质的方法。

4、数学法:运用数学方法进行综合,找出一些课题研究在数量上的相对稳定的关系。及时总结、修改、不断完善,力争使研究水平上升到一定的理论。

六、课题研究的条件及预期成果

课题研究的条件:

1、主观条件:课题成员是新课程教材的任教者,并且参加过各级各类关于新课程的培训活动。平时注意积累教科研知识。课题研究的主观条件能保证课题的顺利实施。

2、客观条件:课题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通过实验班和对照班的管理来实施进行。目前我校数学科组也有相关的教研活动,需要将其整合,协调统一,滚动发展,以适应新课程实施的要求。部分教师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而相关的教研活动、相关的教师就成为本课题研究的资源保障,是开展这一课题研究的充分条件。

资料设备上,参加课题研究的老师都有电脑,能够上网查找资料,都申请了数字图书帐号,可以减少我们边远地区信息闭塞的劣势的影响。我们熟悉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分析、帮助研究,学习过教

育科研的基本知识,能够运用行动研究法、文献法、问卷调查法、实地调查、比较法等方法开展研究。

预期成果:

1、论文的撰写。

2、探索并形成我校小学数学在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练习题组设计的理念和应用性理论,形成若干设计模式及具体操作方法,切实提高教师课堂教学练习题组的设计能力、更加有效地发挥数学练习在使学生获得系统数学知识、形成必要技能技巧方面的知识能力。

3、通过实验:形成若干系列化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练习题组设计案例及指导意见,作为教师学习和进行课堂教学设计的参照;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提高数学教学效益和质量。

4、发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练习题组设计的有效性练习在评定检测学生数学成绩方面的评价功能,以及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发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七、课题组成员及分工

本课题成员为:全体数学教师

2011年9月

第五篇:小学数学课堂练习有效设计的课题研究方案

新课程教学中小学数学课堂练习有效设计的课题研究方案

一、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课题核心概念及所要解决的问题分析)

(一)课题的提出

课堂练习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将所学到的知识在实践中加以运用,检验自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程度,从而促进有效的反思同时教师可以获得反馈信息,及时进行纠错和指导。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学的成效与练习因素有很大的关联:练习可以出质量,但练习也有可能加重负担。长期以来,小学数学教学提倡“精讲多练”、“以练代讲”,所以在练习中存在着多、繁、杂的现象,而在我们教师的观念中又有“不加强练习,不进行重复的练习不能使学生掌握知识”的认识,以致于我们很少反思哪些练习对学生的学习是有效的、哪些是无效甚至是有负面影响的。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一面要努力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另一面要加强过程教学,增加学生对新知的探究时间,这样做将大大缩短课堂练习的时间,减少练习的量。因此在传统的“练习观”受到极大挑战的同时,有必要对课堂练习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对传统的“练习观”进行反思,确立效率意识,提倡有效练习。为此,我们提出了“新课程教学中小学数学课堂练习有效设计的研究”这一课题,希望能从教与学两个方面来探讨“有效练习的途径”,寻找根治重复低效的课堂练习的方法,力争使课堂练习有效、高效。

(二)、课题的界定

有效的课堂练习:主要是指通过练习之后,学生获得具体的进步或发展。同时这种练习应当是练习内容和练习形式的统一,掌握知识和培养能力的统一,练习量、练习时间和练习效率的统一。那种靠大量的反复训练让学生掌握知识的练习不是有效练习,那种只让学生掌握知识而忽视学生能力发展的练习也不是我们所提倡的有效练习。

二、课题研究的内容及目标

(一)、研究的内容。

1、反思当前小学数学课堂练习低效的成因。

2、结合苏教版小学五六年级数学教材的教学内容,设计课堂教学知识与学生实际情况相结合的有效练习实例,进一步丰富并完善练习的目的性、层次性、多样性和开放性等方面的研究,使数学课堂练习更加具备现实操作意义,同时进一步提高教学质效。

(二)、研究的目标。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希望能从教与学两个方面来探讨有效练习的途径,寻找根治重复低效的数学课堂练习的方法,力争使课堂练习有效、高效,为促进小学数学练习设计的有效性提供必要的依据和内容。

三、研究的理论依椐。

1、有效教学理论

有效教学理论认为:教学就其本体功能而言,是有目的地挖掘人的潜能、促使人身心发展的一种有效的实践活动。它强调效果,认为没有效果的教学是没有价值的教学,甚至是有害的教学。有效教学的理念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是有效的根本目的,也是衡量教学有效性的唯一标准。

(2)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自觉性是有效教学的出发点和基础。

(3)提供和创设适宜的教学条件,促使学生形成有效的学习是有效教学的实质和核心。

2、有意义学习理论

有意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的过程即新旧知识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过程。有意义学习是一种以思维为核心的理解性的学习,其特点是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包括身与心、认知与情感、逻辑与直觉等都和谐统一起来,其结果既是认识和能力的发展,又是情感和人格的完美。同时有意义学习的结果能得到自我确认,所以有效的学习应该是有意义的学习,而机械的学习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也能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但学习的结果常常不得不受到来自外部因素的强化,所以我们认为这是一种低效的学习。

四、研究的过程与方法

(一)、研究的过程 1.前期准备阶段:(2008年9月—2009年1月)认真选题,制定研究方案,申报课题,收集资料、信息,进行文献研究,选择设计调查问卷,进行相关问卷调查、个别访谈、召开座谈会。

2、实施阶段:(2009年2月-2009年10月):

(2009年1月—6月)交流研究情况,反思前段研究情况,调整研究方法。

(2009年7-9月)深入研究,解决问题,总结研究情况,以论文形式汇报阶段性研究成果。

(2009年10月)收集整理课题研究的过程性资料,进行分析、归纳、提炼、总结。

3、总结结题:(2009年11月-12月):总结效果和经验体会,撰写研究报告、实例报告。

(二)、研究的方法:

1、文献研究法。通过相关文献的研究,为此课题奠定理论基础;同时,了解同类课题研究的现状,为本课题研究提供借鉴,为创新性研究奠定基础。

2、个案发展观察法、以听课、检查、交往等形式对学生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方式、学习能力、学习效果等方面进行观察,进而分析实验操作的得失。

3、问卷调查法,以问卷、访谈、听课等形式对对实验班和对比班的学生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方式、学习能力、学习效果等方面进行观察,从而掌握实验第一手材料,进而分析实验操作的得失。

4、经验总结法,对课题研究过程的感性经验和认识进行提炼和概括,进行反思,调整和修改研究策略.提高相应的理性认识,形成相关的课堂教学范例和模式。

五课题研究读书学习计划以及具体时间安排

为使课题研究工作顺利进行,本人在做好本职教学工作的基础上,还要加强学习,向名师学习,向书本学习,广泛阅读教育教学名著,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努力探求数学课堂练习设计的有效途径。具体读书学习计划如下: 课题研究阶段进行学习并阅读的书目有:

《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朱慕菊 《高效率教学》张庆林、杨东主编 《创新教育》《都市家教》杂志社编辑出版

《有效教学》崔允漷 主编 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具体时间安排: 1、2008年10月至2009年2月阅读并学习《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 2、2009年2月至2008年3月阅读并学习《高效率教学》 3、2009年4月至2009年6月阅读并学习《创新教育》 4、2009年6月至2009年9月阅读并学习《有效教学》

六 完成读书笔记与课例分析及研究成果的具体时间安排

(一)2009年2月至少撰写完成读书笔记一篇、教育随笔一篇和教学案例分析一篇;

(二)2009年10月前至少撰写完成读书笔记两篇和教学案例分析两篇;

(三)2009年11月完成课题结题报告、撰写有关论文一篇

下载课题交流材料:_“有效的小学数学课堂练习策略研究”实施方案03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课题交流材料:_“有效的小学数学课堂练习策略研究”实施方案03.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