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银行业国际化发展报告
中国银行业国际化发展报告
编者按: 2015年年初以来,伴随着人民币国际化的进展,中国银行业的国际化依然火爆,各大银行在国际化方面均加快了步伐。2015年3月23日,中国工商银行加拿大子银行正式开办人民币清算业务,而不久前中国农业银行与丝路基金正式开展合作并办理了首笔业务,农业银行香港分行成为丝路基金第一家境外合作银行。而在20天前,中国建设银行的伦敦子银行建行(伦敦)获得了人民币境外合格投资者(RQFII)资格成为首家在欧洲获得牌照的中资机构。2015年2月26日,中国银行为国际航空集团旗下的英国航空公司成功做成全球首笔离岸人民币飞机融资业务,总金额达27.5亿元,期限12年,用于英国航空公司购买两架空客A380型飞机。2月9日,中国银行悉尼分行的人民币清算中心正式启动。同时,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引起了广泛关注,正吸引着英、德、法等西方国家的加入,显然中国金融的全球影响力正在提升。
伴随着企业走出去与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推进,“一带一路”等多个国家全球战略的实施,在国际排名节节上升的中国商业银行在最近十年特别是近五年加快了国际化步伐。十年过去了,中国银行业的国际化取得了突出的成绩。不仅是国有大型银行已经实行了国际化战略,而且一些中小机构根据自身的特点开始了国际化探索。根据中国银监会统计,截至2013年底,18家中资银行业金融机构共在海外51个国家和地区设立1127家分支机构,总资产已超过1.2万亿美元。这些数字仍在上升之中。2014年,中国银行新设了8家海外机构,中国工商银行新设了9家机构。
国际化战略的推进背景
尽管中国银行业开办国际业务由来已久,但银行的海外发展一直进展缓慢,为什么直到近十年来中资商业银行的国际化才取得迅速发展?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多重因素的共同作用推动中资银行国际化在近十年来的加速发展,我们在国际投资领域的专家拉格曼(Rugman,1981)提出的国家特定优势与企业特定优势的基础上,分析以下三个方面的因素。
中国银行业竞争力的提升
打铁还需自身硬。最近10年来,得益于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银行业不论从银行规模、资本充足性、风险管理能力、产品创新能力、资产质量以及盈利能力都有长足的进步,自身的国际竞争能力得到了大大提升,从而更加具备了走出去的实力。
中国银行业改革促进了中资银行的竞争力的大幅提升。经历了1990年代从专业银行到商业银行、发行特别国债补充2 700亿元的资本金、剥离1.4万亿元的不良资产等一系列改革后,在2001年入世之前,中国银行业的不良资产仍然较多,于是从2003年底开始,实行脱胎换骨的改革。通过注资、财务重组、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上市等一系列的改革使得中资银行增加了资本,降低了风险,管理状况与盈利能力也得到了改善与提升。与此同时,中国银行业监管体制从2003年开始改革,独立的监管部门引入了一系列审慎监管办法,使银行监管更加符合国际标准。
银行业的开放也促进了中资银行竞争力的提高。外资银行在改革开放之初的上世纪八十年代就进入中国市场。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外资银行获准开办人民币业务后,加快了在中国的布局。2006年底,有分别来自于22个不同国家或地区的77家外资银行在中国设立分支机构。截至2013年底,已经有51个国家和地区的银行在华设立了42家外资法人机构、92家外国银行分行和187家代表处。外资银行的进入,对中资银行在产品、服务、管理等方面都向中资银行构成了压力,也促使中资银行向外资银行学习,提升自身的管理能力。
与境外机构投资者开展的技术合作促进竞争力提升。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似乎成为中国银行业改革的规定动作。尽管对外国机构投资者的作用至今依然存在争议,但不可否认其对改进我国银行公司治理和提升银行竞争能力方面的作用。中资银行与境外战略投资者一般都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这些战略合作协议往往包含了对于中资银行曾不太擅长的一些领域,如信用卡、财富管理、辛迪加贷款等业务,风险管理、信息技术等管理层面(参见表1)。
中国企业“走出去”和人民币国际化
随着外汇储备越来越多,2005年外汇储备突破1万亿美元,与此相适应,中国也积极推进了企业“走出去”战略。2005年中国对外投资122亿美元,2014年,中国对外投资额是1 208亿美元,是2005年的近10倍。同时,随着中国经济的增长,中国公民出境旅游、留学、移民等人数也持续增多。出于追随客户的商业考虑,中国银行业需要设立更多的境外机构,以便为客户提供更方便、更全面、更及时的服务。
人民币国际化为银行业国际化提供了巨大商机。2009年7月1日开始试点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以来,有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有利于跨境贸易、跨境投资、跨境贷款以及人民币资金回流方面有利于人民币国际化的政策。人民币国际化战略的实施需要银行国际化为之服务,而人民币国际化为银行业国际化提供了业务发展空间。近年来,人民币国际化发展非常迅速。根据国际清算银行(BIS)的报告,2013年人民币的场外交易外汇成交量已达1200亿美元(日平均值),占全球外汇市场的成交量的2%,在所有外汇中排名第九。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额也实现了从每季度1亿元到1.53万亿元的巨大飞跃(见图1)。人民币国际支付全球市场份额和排名从2011年末的0.29%和第17位,攀升至2014年10月的1.59%和第7位。海外人民币使用的意愿也不断提升,中国银行2014年《人民币国际化业务白皮书》调查显示,已有41%的境外企业与中国大陆以外的第三方之间发生过人民币跨境收付。
人民币国际化的快速推进是为中国银行业提供了巨大发展机遇。第一,人民币国际化促进海外人民币回投国内金融市场,为国内商业银行拓展银行间债券市场业务、吸收国际先进投资经验和增强金融市场盈利能力提供了新的机遇。第二,人民币国际化也可以促进国内银行海外分行或代理行人民币贷款通道实现境内企业的海外直投,从而利于海外分支机构拓展业务、扩大客户群、壮大实力,帮助商业银行实现国际化战略目标。第三,人民币国际化与中资企业“走出去”相互促进,由于中资企业“走出去”会产生对国际结算业务和跨境财富业务的需求,从而促进了商业银行的国际化。首先,人民币国际化的推进一方面带来利息收入、中间业务收入的增加,更重要的是更多的中资银行的海外分支机构承担起当地清算行的角色,或者提供投资银行服务(比如作为债券的承销行),增加了银行的利润空间,也提升了中资银行在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其次,人民币国际化可以大幅度降低汇率风险,以及及时应对中资银行资本充足率变动的风险;再次,人民币结算与投资业务的巨大需求也必然会推动中资银行国际化进程。当然,中资银行人民币融资的优势以及发放人民币贷款的优势也使得其在全球范围内筹集、运用人民币资金的能力得以提高。
全球金融危机的中国机会
长期以来,由于发达国家出于政治、经济和监管方面的考虑,对中资银行的进入并不实行对等的政策。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工行和建行就向美国政府申请设立分支机构,迟迟没有取得批准。这并不完全是出于银行监管上的考虑,还有重要的政治因素。招商银行属于业绩不错的银行,2007年才获得纽约分行的申请批准,这是在中美战略经济对话机制中的成果之一。显然其中限制中资银行海外扩张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出于政治原因,而与银行资质并无太大关系。中国工商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的申请则到了2008年才获得批准。2008年发源于美国的金融危机,使一些国际上的大银行普遍陷入资本不足和流动性短缺而不得不向政府求助的局面,不得不实施信用紧缩政策和收缩政策,而竞争力不断提升的中国银行业与发达国家银行业形成了截然对比。这场金融危机也成了中资银行扩张的一个重要机会。美国金融危机和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使这些发达国家的金融体系和经济增长受到了巨大的影响。出于需要依靠中国帮助走出危机的考虑,发达国家对中资银行的进入开始持正常态度。中资银行在发达国家的进入变得更为容易。这场金融危机不仅改变了全球银行业格局,更改变了人们认为西方主流银行安全、可靠的印象,使各国认识到中国银行业的实力和能力,从而使中资银行在全球新兴经济体和世界金融中心变得越来越受欢迎。此外,金融危机之后中资银行海外机构的客户结构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比如2007年以前中资银行的纽约分行可能主要服务于中资的中小客户,但2007年后一些本土企业也开始选择与中资银行合作,也提升了中资银行国际化的层次。
中资银行的国际化战略
在我国,以中行和工行为首的五大国有商业银行走在国际化道路前列,其经营路径均为先占领亚洲市场,后突破欧美市场,再完善海外整体布局,最后协调海内外一体化建设的“四步走”发展路线。中行行长陈四清认为应该“积极推进中国银行业的国际化经营步伐,强化与国外银行业在人民币支付清算、资金拆放、报价做市等方面的业务合作,为企业‘走出去’和人民币资本输出提供更加完善的配套银行服务”。招商银行前行长马蔚华则认为“中国银行业的国际化应当采取购建并举、管理先行、本地化经营以及立足本土四大策略”。当然,不同的银行有着不同的扩张战略且路径各有不同。
由于中行最早开始国际化经营,也是目前中资银行中国际化程度最高的银行,基本完成了在全球范围内的布局,因此其海外营业收入、海外利润所占份额相对较高。但是2007年爆发的金融危机导致中行的海外经营成果遭到了巨大的损失,与此同时,国内的营业收入及利润相对可观,因此中行开始调整其发展重心,更多地注重国内业务和“走出去”企业的海外业务需求,其海外扩张的策略也变为:填补空白市场,发展空白业务,以及使分支机构融入当地市场。为填补空白市场,中行在俄罗斯和巴西设立了子公司,在阿曼、加纳、秘鲁、阿联酋等国设立中国业务柜台,不断扩大和填补全球服务网,并且注重强化总分行、海内外、部门间的穿透合作,增强集团联动协同。相应地,中行的发展战略总体要求也从“立足本土,海内外一体化发展”转变为把中国银行建设成“在全球化进程中优势领先的银行”。前中国银行行长李礼辉离职前这么评价过去十年中行在国际化方面的表现:中国银行“充分发挥了国际化、多元化优势,积极服务中国企业和个人‘走出去’,大力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工行作为规模最大的银行,在国际化布局上十分积极,非常强势。经过过去十年的努力,目前已基本搭建起全球化的布局,其推进自身国际化进程的策略是以最快的速度进行海外扩张,成为当地主流银行。因此,借鉴桑坦德银行和汇丰银行的经验,工行近年来进行了十几次海外并购,使其海外扩张战略得以迅速推进。工行董事长姜建清认为,工商银行在20年的国际化过程中,始终坚定贯彻国家对外开放战略,紧扣中国开放型经济发展的需要,把握不同时期的战略机遇,稳步加快了国际化进程。正是由于坚持与中国经济全球化进程相匹配的国际化战略,工商银行的海外扩张才得以在短时间内取得如此大的成果。而目前工行国际化建设的重点则是继续稳步推进国际化、综合化经营发展,加强对“走出去”企业和人民币国际化的金融支持,着力推动海外机构的内生发展,并且加强内外联动、外外联动的能力。
在2006年以前,建行的国际化进程远远落后于中行与工行。但2006年建行的一次战略调整――大力发展零售业务,向批发与零售业务并重转变;全面调整产品和服务结构,向传统与新兴业务并重转变;努力改进盈利模式,向利差与非利差并重转变;积极探索综合化经营,向多功能银行转变;加快拓展海外业务,向国际化银行转变――使得建行的海外扩张开始加速。在“巩固亚洲市场,扩大欧洲市场,在美洲、大洋洲、以及非洲寻求突破”这样的战略目标的引导下,建行的海外布局提速,综合化经营格局日臻完备,海外业务快速发展。尽管目前建行的海外机构和海外资产仍少于工行和中行,但是无论从地理分布还是人均利润来说,建行海外扩张的每一步都是以高于同行的水平在扎实推进。另外,建行于2014年8月完成的对巴西工商银行(Banco Industrial & Commercial S.A.)的收购,也使得建行实现了在每个大陆均拥有分支机构的布局。
交通银行从恢复成立之初就将国际化发展作为自己的特色,其第一家海外分支机构――纽约分行――也早在1991年就成立了,1993年又在东京设立代表处,因此交行的国际化起步相对较早。交行的战略定位为:走国际化、综合化道路,建设以财富管理为特色的公众持股银行集团(“两化一行”战略),因此为持续推进国际化战略,交行专门成立了战略实施领导小组。其目前国际化经营的重点则是希望把握住人民币国际化的契机,依托日趋完备的全球化结算体系,大力强化境内外两个市场之间的联动,抓好跨境人民币和离岸等重点业务,使得海外业务贡献度可以持续提升,从而全面提升跨境金融服务能力;同时进一步强化境外行全面风险管理,使得海外资产质量保持较好水平。
而作为五大行中最晚完成重组上市的农行是五大行中国际化发展最缓慢、国际化程度最低的银行,其现阶段的发展策略也是希望借助企业“走出去”以及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推进,来加强其跨境金融服务建设,稳步推进海外市场的地理布局,提高境内外机构的联动能力,加速贸易融资业务以及跨境人民币业务的发展。随着成为中国第三家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后,农行正在加强与“一带一路”战略的衔接,势头不可小觑。
近几年来,更多的中小型股份制商业银行也纷纷开始了国际化。目前中信银行、招商银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北京银行、光大银行、平安银行、兴业银行、民生银行都已经具有海外分支机构。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招商银行(CMB)。虽然招商银行1987年才成立,但是却被大家认为是一直保持良好业绩的银行的代表,也是第一家开启离岸业务的银行。由于其海外机构建设仍处于开始阶段,因此目前海外扩张的策略为稳步拓展海外市场,重点拓展港澳地区、新兴市场国家和国际金融中心城市。
在城商行中,富滇银行借助地理上的优势于2010年在老挝设立了代表处,成为第一家也是唯一一家在境外设立分支机构的城商行,后成立了老挝合资银行。北京银行借助于其外资战略投资者荷兰银行的便利在荷兰开设了代表处。
海外扩张的区位选择
在一个银行考虑如何进行海外布局的时候,通常应该综合考虑地理距离远近、东道国的政治经济情况,以及当地制度安排与文化背景等因素,我们可以用地理距离、经济距离、政治距离与制度距离来分析。地理距离很容易理解,相对短的距离可以降低沟通和管理的成本,而且地理距离近的国家通常也具有相对紧密的经济关系,比如日本银行在亚洲的分支机构多,而欧洲银行在欧洲的分支机构多。经济距离则是指经济关系的远近。经济距离与地理距离是紧密联系的,而通常经济距离是决定一个银行设立分支机构的最重要的原因。一些学者认为跟随客户的策略、贸易投资关系是决定银行国际化布局的两个重要影响因素,而一些学者则认为以GDP代表的市场机会是一个重要决定因素。政治距离指两个经济体的政治关系。因为一个银行是否入驻一个国家或地区不仅仅是个经济问题,很大程度上是涉及政治考虑。如果与该国的政治关系较为紧张,银行的海外经营风险也相应加大。制度距离则是指两个经济体间的文化、制度、法规、语言等之间的差距。由于银行提供的是服务是无形的,因此沟通是银行运营与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大量研究和实践都表明银行的海外扩张更容易发生在制度距离小的国家。因此,中资商业银行的国际化一般优先选择存在紧密联系的市场或者主要金融中心作为主要扩张区域。
截至2013年年底,中资银行的海外机构已经覆盖到了包括香港、澳门和台湾在内的51个经济体以及除南极洲外的各个大洲。对于目前走在国际化前列的6家中资银行来说,其境外机构覆盖率最高区域的均为港澳台及亚洲其他国家,其次为欧洲,再次为南北美洲,非洲的覆盖率最低,大洋洲的情况视各家银行情况有所不同,但覆盖国家也只有澳大利亚与新西兰(见表2)。因此,目前各家银行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对南美洲、非洲以及大洋洲的海外分支机构建设相对欠缺。甚至在非洲只有中行、工行与建行拥有分支机构,不过,中行在非洲的海外机构建设相对领先,已经在赞比亚拥有一家子银行,在南非有一家分行,以及在肯尼亚和安哥拉设立了代表处。而在美洲大陆,除了工行与中行,其他银行的海外机构覆盖国家仍局限于美国与加拿大。如果不考虑永隆银行,目前招行的海外机构仅覆盖了香港、新加坡、美国与伦敦4个国家及地区。中资银行的网点布局有着如下特点:
香港发挥着特殊作用。在中资银行海外扩张的过程中,香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香港既是一个重要的国际金融中心,也是中国的一个特别行政区,因此香港一般为中资银行海外扩张的第一站,也常常是内地非金融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第一站。作为中国的一个特别行政区,中资银行在香港仍然有不少优势,如发行港钞和人民币清算方面。至2014年年底,有17家中资银行(含国开行)在香港设有分支机构,不少银行在港有多种金融机构。香港分支机构对银行海外业务贡献占很大的比重,以2013年的数字为例,中国银行在香港的网点数占到全部海外网点数的81.9%,资产数占到了全部海外网点的62.5%,中国工商银行这两个数分别是31.6%和48.3%(参见表3)。中资银行在香港的分支机构发挥着诸多作用:除了服务于香港企业和居民之外,还服务于内地企业和居民,更重要的是服务其他金融机构开展同业业务,当然,为向内地员工特别是需要派往海外工作的人员提供培训等。尽管随着中资银行不断在更多的海外国家或地区扩张,香港的地位日渐减弱,但其作用依旧不可忽视。
亚洲特别是东亚是重点。中国身处亚洲,与东盟以及日韩的经济联系较多,从地理和文化上都比较接近,在亚洲的布局比较集中。以2013年的数据为例,在亚洲49个国家,中国内地银行在22个国家拥有分支机构(参见表4)。
金融中心全覆盖。由于全球金融中心具有产业集聚效应、很强的辐射效应和很高的品牌效应,银行都将入驻全球金融中心作为国际化的目标。近年来,全球主要金融中心都盯上了人民币国际化带来的商机,鼓励中资银行进入。因此,在全球最大的金融中心都有中国的银行分支机构,在不同的金融中心有着独特的定位,同时,在同一金融中心可能有多家中资银行进入;此外,即使同一机构在同一金融中心可能有不同机构分别扮演着不同的角色。
非洲和拉美是努力的方向。总体而言,在非洲和拉美地区,中资银行的进入仍然有限,与正在发展的对外投资关系似乎并不相称。以2013年的数据为例,如果从对外投资的角度来看,各大洲的对外直接投资与中资银行的覆盖率也并非完全一致:比如,在南美洲的对外直接投资覆盖率高达60.4%,然而中资银行海外机构的覆盖率只有8.3%,因此可能是南美洲同中国的地理距离远、文化差异大、以及经济合作关系弱所造成的;再比如非洲的对外直接投资覆盖率也高达85.7%,而其中资银行海外机构的覆盖率只有6.7%,可能是当地经济相对落后使然(参见表4)。
随着中国经济开始下行,利率市场化和金融脱媒的加快,国内业务利润增长的减速和信用风险的回升,为了分散风险和保持持续的盈利能力,中资银行走国际化发展道路是一条不错的选择,特别是大型银行的战略选择。从2013和2014年的情况来看,国际化战略已经收到了明显的效果。根据刚刚公布的年报,2014年末,中国银行海外资产较年初增长18.11%,海外资产在集团中的占比达到27.41%,比年初上升1.65个百分点;海外机构利润总额增长29.91%,利润总额对集团的贡献度达到22.98%,比上年上升3.60个百分点,这两项都高于整个银行集团的增长。中国工商银行最新公布的业绩表明,2014年,工商银行境外机构实现净利润折合人民币151亿元,同比增长35.6%,拉动集团利润增长1.4个百分点;同时,海外机构的不良率很低,境外及其他不良贷款率仅为0.41%(见图2a、2b、2c)。
对于商业银行国际化程度的衡量,联合国贸发会议在2001年提出了一个跨国公司国际化指数(即对海外收入占总收入比率、海外资产占总资产比率、海外当地员工数占总员工数比率三者赋予相同的重要性,然后取平均数)。根据2013年数据计算的结果,中行为17.6,工行为5.3,交行为4.8,建行为2.2,农行为1.3。这也印证了我们对各家银行国际化程度的判断。
当然,对银行国际化战略的实施效果不能仅从短期来看,也不能仅从海外机构的直接贡献度来看,还需要从长期视角,从对产品创新能力提升、银行品牌、市场影响力以及整个业务发展的角度综合来看。
前景展望
诚然,中国银行业的全球扩张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对银行的整体支持能力和对实体经济以及国家战略的支撑能力大大提升,但相比全球大银行而言仍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不同银行之间也面临不平衡的问题。主要问题表现在:第一,海外机构仍存有空白之处;第二,海外机构的贡献度仍然不高;第三,海外机构的整合仍未到位。第四,产品还比较单一。这些问题的存在主要是由于面临如下矛盾:
国内发展和海外扩张的矛盾。由于中国经济与全球经济发展的不同步,当其他国家经济体特别是发达经济体增长下行之时,中国经济却逆势上扬,这种快速的发展,可能使一些银行面临着国内发展和海外扩张的权衡,可能一些银行出于业绩的压力而将精力放在国内市场。这最终是取决于银行的战略定位,海外业务的战略定位以及每一个网点的战略定位,定位不清和游离是造成这种局面的根本原因。
国家战略和商业利益的矛盾。中国银行业机构特别是大型银行都是国有银行机构,服务于国家战略是银行的应有之义,而且从长期和全局来看,服务国家战略并不意味着牺牲商业利益,就像履行社会责任不一定以商业利益为代价一样。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商业银行有其自身的利益,为了国家战略就得让出一部分商业利益。比如,事实上,在双边关系发展中存在政热经冷的情况,存在对方经济体经济总量偏低的情况,但从国家利益出发,商业银行应当有相应的商业存在或提供相应的金融服务,这可能会影响到银行的商业利益。当然,从国家层面来说,应当给予一定的补偿,事实上类似补偿也一直都有,如人民币清算银行的地位就是某种程度的补偿。问题的关键是这笔账如何来算。
本土人才和文化融合的矛盾。海外机构在当地的生存发展需要当地的人才,因此,人才本土化是银行国际化的一般策略。但是如何将当地人才融入本行的文化当中仍然是一个非常艰巨的任务。中国工商银行采取的邀请海外机构当地雇员回中国培训的作法当然不错,但可能不够。同样地,银行派出人才也面临一个如何尽快适应当地监管、法律和商业环境的问题,这对人才的挑选和激励机制都提出了挑战。
展望未来,中国银行业国际化之路仍然面临许多挑战,同时也面临不少机会。从挑战方面来看,随着欧美一些主要银行元气的恢复,中国银行业的全球竞争格局也发生了变化,而另一方面中国经济的下行,银行盈利能力的下降,自身扩张能力可能会受到限制。从全球政治格局来看,全球仍处于某些人所谓的新冷战阶段,地缘政治的冲突使得世界并不太平。从全球经济格局来看,全球油价的低迷、经济增长的乏力、汇率的波动,使银行海外业务的风险在增加。从机会方面来看,中国“一带一路”战略、亚投行建立、中非合作、中拉合作等一系列有重点、全方位国家外交战略的实施,为中国银行业走出了提供了良好的政治环境;中国企业筹资全球化和投资全球化的需求,中国居民投资多元化的需求也在大量增加,全球经济和政治不平衡的所带来的风险,正为中国银行业提出了扩展业务需求的机会;中国经济仍然会保持较高速度的增长,中国市场仍然是全球最好的投资市场,中国银行业仍然大有可为;人民币国际化的持续推进,以人民币为计值货币的金融产品必将有更大的发展空间。所有这些都考验着中国银行家们的智慧。
(作者单位:外交学院国际金融研究中心)
第二篇:中国银行业国际化的路径选择
中国银行业国际化的路径选择
合时代:银行业国际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循序渐进地、分阶段逐步推进。
规划并实施合理的区位布局。成熟市场竞争相对激烈但监管制度健全,可避免一些风险性因素;新兴市场发展空间较大但不稳定,风险相对较大。我国银行业短期可考虑以中资企业走出去聚集的亚太、拉美、中东、非洲等新兴市场作为海外网络布局的重点区域,长期要逐步实现全球覆盖、建立良好的全球网络。
选择合适的发展方式。银行业国际化有自设机构、联合、代理、合资、参股及收购等多种发展方式。我国银行业应充分考虑海外各市场的不同特点及法规。一般而言,银行机构海外扩张的初期,可优先考虑采取联合、代理、合资及参股等方式,中后期可采用自设网点或收购当地机构。
采取清晰的管理模式。纵观国际一流银行海外管理模式的发展历程,区域管理与条线管理两种模式一直并存并发挥不同的作用,在客户维护和业务拓展方面,条线管理模式具有较好的作用;在监管应对、集中管理等方面,区域管理模式具有一定的优势。我国商业银行海外发展中,应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模式。一般而言,可考虑两种模式并存,并在不同时期、不同国家以某一种模式为主的管理模式。无论何种模式,均应以市场化运作、集约化管理为原则,以服务客户、降低成本、提高效益为目标。
建立坚实的客户基础。我国银行业在海外客户常以中资企业为主,因中资企业在海外拓展,有强劲的金融服务需求,有本国银行在当地服务会更有亲切感,资金出入与汇兑也较为便利。另外,个人业务方面,可锁定华人为主要客户群,华人时常活动的国家和地区都是海外发展的重点区域。之后,再以渐进式的发展致力于本地化经营,银行应以国际企业为发展方向,试图在全球市场都占有一定市场份额,成为国际化的金融体系,经营本地市场,使本地客户数量及营业收入均增加。
有效的风险防控。在当前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增加的时期,各国金融监管也处于改革和调整中,商业银行海外发展面临的风险更为复杂。在推进初期,更应注重风险管理:一是国别风险。应尽量选择政治稳定、风险较低的国家。二是市场风险。目前世界各国开放程度更高,利率、汇率波动幅度较大,作为跨国经营的商业银行,更要高度重视利率、汇率、商品等市场风险要素,注意降低资本市场、货币市场带来的市场风险。三是文化风险。对于长期服务本土、相对封闭的国内银行而言,“走出去”过程中的文化融合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应充分了解当地资讯和市场走势,入乡随俗,确定适合的经营模式。
第三篇:《中国银行业发展报告(2011-2012)》内容提要
《中国银行业发展报告(2011-2012)》内容提要
中国银行业协会7月3日发布《中国银行业发展报告(2011-2012)》。报告显示,2011年,面对国内外复杂多变的经济金融形势,中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努力把握经济金融发展大局,认真贯彻落实宏观调控政策,始终坚持服务实体经济的基本导向,积极应对各种压力和挑战,持续科学稳健发展,有效传导货币政策,促进信贷增长回归常态,着力提升金融服务水平。同时,继续优化业务结构,深入推进战略转型,在信贷结构调整、中间业务发展、国际化发展、综合化经营、促进金融创新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成效。
报告称,在2012年全球经济增速将进一步放缓的背景下,我国经济增速也可能继续放缓,预计2012年我国货币政策保持稳健并适时适度微调。受此经营环境变化的影响,2012年中国银行业可能出现生息资产增速继续有所放缓、净息差见顶回落、不良资产小幅反弹、中间业务收入增速下降的趋势,经营业绩增幅可能显著降低,总体呈现温和增长的特点。经营环境更加复杂 银行业机遇和挑战并存
2012年,欧债危机仍难以得到根本性解决,虽然大幅度恶化的可能性较小,但短期经济好转的可能性不大。报告分析,全球经济增速,2012年下行风险较大,预计可能放缓至
2.6%至3%。受欧美债务危机及国内宏观调控的影响,2012年我国经济增速放缓的趋势仍将延续,“三驾马车”两降一升,虽然消费仍能保持平稳增长,但由于外需下降,将会抑制总需求的增长。
报告发布会上,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国内外经济增速略有放缓可能会影响到我国银行业的业务增速,未来银行业面临严峻挑战。一方面,经济下行导致信贷需求下降,对发达国家出口增速放缓,国内投资增速、消费尚未完全启动,国内信贷需求增速很可能趋于下行,银行业未来利润增长很可能稳中趋降;另一方面,货币政策全面、快速放松的可能性较小,国内的流动性状况仍将偏紧,银行存款拓展形势更加严峻;与此同时,中小企业、房地产以及地方融资平台贷款的信用风险可能会有所显现。不过,国内外经济形势变化也给银行业带来了发展机遇。随着城镇化持续推进,中西部基础设施建设仍将持续,消费逐步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中国银行业可把握机遇,推动在基础设施建设和消费服务领域的金融创新,提高为实体经济服务的能力;国际金融危机导致欧美关联银行业的资产受到很大的冲击,同时中国企业“走出去”规模不断提高,中国银行业海外发展迎来重要的历史机遇期;此外,利率市场化仍需一段时间才能最终完成,银行业可以抓住有利时机加快转变业务发展模式,提高可持续增长和跨周期经营的能力。信贷规模略有宽松 信用风险不容忽视
尽管经济增长大幅回落的可能性不大,但2012年以来经济下行风险增大,在物价总体可控情况下,报告预计,货币政策维持稳健的总体基调不变,同时操作上朝着合理增强流动性并促使市场利率下降的方向继续微调,从而有利于银行信贷规模扩大,但净息差趋于收窄。报告分析,一方面,准备金率适度下调有助于银行提高信贷投放能力,扩大信贷投放规模;另一方面,监管机构继续通过对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机制有关参数进行调整优化,鼓励银行适度加快信贷投放步伐,并通过窗口指导和信贷政策引导银行加大对特定领域的信贷支持。预计2012年全年新增人民币贷款8万亿~8.5万亿元,较2011年有所增加。
不过,受准备金率适度下调的影响,加之经济下行背景下信贷需求放缓,信贷供求关系
缓解,预计银行业实际执行贷款利率有所下降,进而导致净息差逐步回落,再加之6月8日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并扩大贷款利率下浮和存款利率上浮幅度,也将导致净息差明显收窄。与此同时,银行业还面临更加严格的监管环境。而针对国内宏观经济下行、产业结构调整和欧美金融危机,将使金融领域和实体经济的信用风险有所上升的情况,报告指出,银行业需要加强不良贷款管理、增加拨备等表内外风险管理,同时进行债权行信息沟通和协调,做好资产重组风险定价的各项工作。报告判断,监管部门将会在保障房建设的风险控制以及平台贷款清理规范方面,强化对银行业的监管力度,严控增量风险。
尽管监管部门实行了适度灵活的监管政策,推迟了资本充足率、拨贷比和流动性新监管指标的执行日期,从而缓解了商业银行达标的部分压力,但报告同时指出,在新监管环境下,银行业应建立多元化的资本充足渠道,顺应杠杆率监管规则调整经营策略,高度重视流动性风险管理,努力满足拨备要求,通过战略转型提升核心竞争力。
资产增速较为平稳 盈利增速回落并温和增长
经营环境和监管政策的变化,势必对银行业业绩带来影响。报告预计,2012年银行业盈利增速或将明显下滑。
报告分析,受银行信贷总体需求放缓、贷款新规继续深入实施、境外资金流入放缓、存款增长形势依然严峻等因素影响,银行业生息资产增速可能略有放缓,但仍是拉动盈利增长的最主要因素。与此同时,经济增速下行使得信贷需求有所放缓,从而使信贷供需矛盾有所放缓,银行贷款议价能力有所下降,利率市场化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净息差逐步见顶回落,对银行盈利增长贡献度有所降低。报告预计,2012年银行业生息资产平均余额对上市银行净利润的拉动作用将从2011年的17.1%下降到2012年的15%左右。
而由于中国经济增速的下行和社会总体物价水平的回落以及信贷供求环境和中间业务收费环境的变化,手续费收入对银行业盈利增长贡献有所下降。预计上市银行手续费收入将从2011年的39%下降至20%左右,手续费收入对银行净利润增长的贡献也将从去年的2.46%降低至2012年的0.60%左右。
不过,报告亦称,我国银行业盈利增长与实体经济发展基本适应,且带有明显的周期性和阶段性特征。预计2012年全年银行业的资产增速较为平稳,不良贷款余额或将微幅上升,但资产质量不会显著恶化,盈利增速回落并温和增长,有望继续保持平稳运行的局面。
第四篇:中国银行业协会发布《中国银行业发展报告(2014)》
中国银行业协会发布《中国银行业发展报告(2014)》
6月30日,中国银行业协会在京发布《中国银行业发展报告(2014)》。报告由中国银行业协会行业发展委员会主任单位交通银行牵头,20余家成员银行参与撰写。其主要报告点:
一、世界经济缓慢复苏,银行业经
营环境复杂多变。2014年,全球经济缓慢复苏,未来增长面临诸多挑战。全面深化改革一方面对中国经济短期增长带来一定挑战,另一方面改革红利的释放以及稳增长政策空间仍然充裕,有助于经济保持平稳运行。总体上看,投资等因素有助于支撑经济增长相对平稳,物价涨幅不高,但我国经济运行也面临房地产市场调整、融资成本高企等一系列挑战。中国经济运行仍面临一系列风险和挑战,加之金融改革进一步推进,都对央行货币政策的灵活性和准确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将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略偏向宽松,加大定向调整和结构性支持力度;货币政策全面放松的可能性不大,以稳定总量和优化结构为主要调控方向,综合运用数量、价格等多种货币政策工具,进一步增强灵活性和针对性。监管机构将在持续落实“巴塞尔协议III”、支持“三农”、设立民营银行、流动性风险监管等方面进一步加强监管引领,推动银行业深化改革开放。银行业将顺应监管政策变化,以内部经营思路的更新和管理能力的提升配合外部监管要求的强化,全面推动转型发展。
二、改革创新深入推进,特色化经营初显成效。银行业金融机构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切实提高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总体保持稳健运行。资产负债规模稳步增长,盈利能力保持基本稳定,盈利增速进一步放缓,资本充足率和资产质量总体保持稳定,拨备整体较为充足。但受经济增速放缓、结构调整加快、化解产能过剩及金融改革深入推进等影响,银行业金融机构也面临流动性短期波动增多、信用风险有所上升等挑战。面对多重压力和挑战,银行业金融机构结合自身实际和发展需要,有针对性地加快了战略转型和经营模式转变:盘活存量,优化增量,积极调整信贷结构;表内外协同推进,做大社会融资总量;加大产品和服务创新力度,多渠道支持实体经济;紧密对接上海自贸区建设,助力中国经济打造新的增长极;努力做好城镇化金融服务。银行业金融机构深入推进内部体制机制改革:不断完善公司治理,加强董事会、监事会的履职能力建设;调整优化总部组织架构,精简总行部门,进一步提高总部运营管理效率;推进分支机构经营管理模式转型,省直分行将管理与经营并重,省辖分行则以利润和经营为中心。同时积极加强新型渠道建设,通过自助渠道、移动渠道、微信银行等推动服务模式创新。各银行业金融机构结合外部环境变化和自身实际情况,尝试探索特色化经营,制订了差异化的发展战略。如政策性银行以支持国家发展战略为重点、大型商业银行着眼于不断提升跨境、跨业综合服务能力、股份制商业银行推进专业化经营、城市商业银行坚持服务本地经济、农村中小金融机构聚焦“三农”等。银行业金融机构差异化、特色化的发展格局渐趋形成。
三、资产规模稳步增长,资产结构逐步优化。中国银行业积极贯彻落实宏观调控政策,资产总额突破150万亿元,同比增长13.27%,继续呈现平稳增长态
势。大、中、小银行资产份额进一步向均衡方向发展,非信贷类资产占比有所增加,不良贷款略有回升但整体稳定。受利率市场化快速推进的影响,人民币贷款利率呈现较为明显的上升趋势。银行业将加快资产业务转型,加快资产结构调整,加快资产业务创新,夯实资产业务发展质量,更好地适应新形势下改革深化、转型升级、市场竞争的要求,确保资产业务持续健康发展。
银行业对公业务发展态势良好。继续加强对实体经济的服务力度,重点支持经济转型升级、战略新兴产业以及小微企业发展,利用金融杠杆促进去产能政策目标的实现。新增公司贷款占比进一步下降,并趋于稳定;公司贷款结构持续优化,短期贷款占比上升;行业信贷结构更加合理、房地产贷款规模扩张但增速放缓;中西部地区信贷增速进一步加快;大中小型企业贷款增速趋同,小微企业贷款占比稳步提升。
继续加大以大零售为重要方向的业务经营转型力度,在资本配置、资源配置、产品创新等方面不断满足零售业务发展需要,个人贷款等业务呈现快速发展态势。个人贷款整体发展势头良好,新增个人贷款规模和增速稳步提高;个人住房贷款份额增加明显,个人住房贷款规模增加,个人消费贷款短期化趋势进一步加强;信用卡规模和用信率进一步提升,但逾期风险有所上升。
四、负债增速明显放缓,存款理财化倾向加强。受国内外复杂宏观经济形势、利率市场化改革和互联网金融迅猛发展等诸多原因的影响,2013年总负债增速大幅回落。截至2013年末,中国银行业金融机构负债总额达141.18万亿元,增幅为12.99%,同比下降4.8个百分点。各类机构负债增速有所分化,人民币对公存款增速略微上升,企业活期存款占比小幅回落;人民币个人存款业务稳步发展,并呈现波动性,个人活期存款占比持续小幅下降;负债成本变动有所分化,存款“理财化”趋势增强。同时,外币存款总额增长明显放缓,各类外币存款增长趋势分化。2014年,经济发展方式和增速使得对资金的竞争更为激烈,互联网金融与大资管发展分流资金,利率市场化稳步推进对负债业务经营提出了更高要求。银行业将加快优化业务流程,提高吸收存款能力,通过推动客户重心“下移”,扩大负债业务来源渠道。
非存款类负债业务进入调整期,同业存放增速大幅下降,拆入资金增速持续下降,商业银行发行次级债步伐放缓,卖出回购金融资产增速放缓,向央行借款快速增长。随着同业市场的进一步规范,以及债券市场的加快发展,银行业将更加积极地拓展同业拆借、回购、金融债等业务。交易性金融负债、衍生金融负债等的竞争会更加激烈,市场规模将明显扩张,银行负债资金来源更加多样化。
五、中间业务全面提速,运行特点凸显转型方向。2013年,银行业加快中间业务的创新和发展,16家上市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总额、增速和占比一致回升,表现出强劲的增长态势。但受环境及自身因素的限制,大型、股份制两大类型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之间存在差异,二者各具优势。大型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总额的绝对优势正在逐渐丧失,股份制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增速和占比优势进一步显现。中间业务收入结构进一步优化,部分项目发展速度和收入占比出现明显变化,导致其在同业中的排名发生相应变化。总体上,股份制商业银行多项业务发展较快和新型业务发展较快的局势未发生根本变化。
银行业中间业务运行与当前运行环境具有紧密联系,表现出竞争更加激烈、服务水平和效率进一步提高,多元业务条线共同发展,电子化技术的不断渗透和机构合作力度增强等显著特点,这些特点与银行业在多种外部压力下谋求转型的发展方向密切相联。2014年,银行业将进一步深化改革和创新,通过推动事业部制实施或利润中心改革、提升综合化服务水平、加大海外发展力度等措施促进中间业务进一步发展。
六、全面风险管理能力不断加强,风险状况总体平稳,但部分区域和行业信用风险特征明显。2013年,银行业信贷资产质量基本稳定,资本较为充足,整体拨备水平较高,信用风险管理处于较好水平。但区域和行业信用风险特征明显,光伏、钢铁、船舶、平板玻璃等产能过剩行业不良贷款余额增加较快,新增不良贷款分布则依然集中在长江三角洲等区域,企业信用风险相对集中于民营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流动性风险和市场风险制度建设持续加强,合规及操作风险管理在文化建设方面成效明显,案件治理和风险防控能力显著提升。2014年,受外需冲击较大的小企业和部分产能过剩问题突出的企业的不良贷款可能继续增长。房地产、融资平台相关贷款应予以高度关注;流动性总体平稳,不会爆发大规模流动性风险;随着利率市场化推进、汇率弹性增强、资本流动频繁,市场风险压力趋于上升。
面对复杂严峻的风险形势,银行业金融机构从制度建设、优化流程、创新工具等多方面加以应对,保持风险水平的总体稳定。不断完善信用风险管理体系,加大信贷结构优化调整力度,加强对产能过剩行业、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房地产行业等信用风险管理,加大不良贷款管理和清收处置力度。不断完善市场风险管理政策体系,优化市场风险计量及监控的方法、流程和工具,明确市场风险管理目标,提升对单类业务、单类资产组合的整合管理能力。从内生和外生两个维度加强对流动性风险的分析、计量和研判,建立更为全面的流动性风险管理框架,提高压力测试、应急计划等管理方法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合规及操作风险管理在文化建设、制度流程、管理工具创新等方面砥砺前行,操作风险管理制度和方法不断完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操作风险管理进一步细化,监测和管控力度加大,操作风险管理能力有效提升。
七、盈利增速进一步放缓,盈利能力面临持续挑战。2013年,受经济增长中枢下移,利率市场化进程加速和金融脱媒持续深入等因素的影响,商业银行在规模增长逐步回归常态的背景下,净息差有所下降。尽管中间业务收入增速有所回升,成本收入比也进一步下降,但依旧难改利润增长与资产质量同步承压的态势。2013年商业银行全年实现净利润1.42万亿元,同比增长14.5%。2014年,银行业整体规模增速趋缓将成为新常态,净利润增速可能进一步回落到9%左右。升息资产增速保持平稳,仍将是拉动银行业盈利增长的最主要驱动因素;负债拓展仍存在较大的压力;净息差稳中略降,下降幅度有所收窄;中间业务有望保持平稳增长;经营成本小幅下降。
八、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服务质量持续提升。2013年,中国银行业在自律规范、丰富服务渠道、提升服务效率、产品创新、维护公众权益、展现行业风采、检视自身问题等七个方面进一步推动服务改进,展现了一系列新的亮点。服务能力持续显著提升,客户满意度稳步提高,网点功能和服务细节更加完善,惠及社
会各层面及实体经济发展。同时也存在诸如服务理念需要进一步提升、网点布局需要进一步均衡、服务效率需要进一步提高等问题。
2014年,中国银行业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打造责任银行,有效支持国家发展,普惠金融惠及广大社会层面,绿色金融促进绿色经济发展,热心公益事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中国银行业将坚持以服务经济增长、服务社会公众为主线,不断提高服务质量;进一步开拓创新,践行社会责任承诺,继续提升银行价值,加强员工队伍建设,服务经济、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
第五篇:企业如何国际化发展
黎忠坚 LS090050008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2010 年
企业如何国际化发展
企 业国际化发展,是指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企业积极参与世界分工体系,由国内经营向全球经营发展的过程。从宏观上来看,企业如何国际化发展的因素是指以培育核心竞争 力为目标,通过企业的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品牌创新以及培育人才来融入国际化的过程。从微观上来看,企业国际化是指国外市场目标的选择、进入市场的方式选 择、竞争方式选择等具体市场操作。
一、企业对国际化发展战略的必要性
企业走国际化发展道路是应对经济全球化的必然选择。当前,世界性的社会化大生产网络已经形成,传统的以自然资源、产品为基础的分工格局已被打破,跨国公司在世界经济活动中的突出作用日益明显,“国内市场国际化、国际竞争国内化”的新竞争格局已经形成。全球化的趋势要求企业成为国际化的企业。
现在对于企业的国际化发展也是企业发展的必然结果。随着一些行业的国内市场日趋饱和,价格疲弱导致市场机会越来越少,而企业积累的资本、技术、和产品需要更新、更大的市场容量。在国际化,企业的经营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进入国际市场的障碍大为减少,大大改善了企业的国际经营环境,为企业开展国际化经营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
(一)企业在国际化发展所存在的问题
1、战略不清晰。
许多公司向海外扩张时没有形成一个清晰的战略重点,一些投资决策带有浓厚的机会主义色彩,有的企业由于投资决策失误,不仅没有获得预想的收益,反而付出了 巨大代价。从国际化发展战略目标来看,很多企业创品牌的目的是为了荣誉、名声,而不是可持续发展,这肯定创造不出国际品牌。品牌管理是个复杂的、科学 的过程,需要用严谨的手段和务实的精神来塑造品牌。企业在国际化进程中应该有明确的发展战略。如海尔走的是分销战略,它在美国找到了一个很好的合作伙 伴为其作分销,通过分销方式打进国际市场,在国际市场上分得了一杯羹。现在很多企业的战略虽然做得不少,但真正达到国际水平,能够按照现代战略理论、结合 国内国情,把成为跨国公司、超越竞争对手作为目标的企业发展战略,还不多见。
2、管理体制落后。
企业的海外投资管理体制,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海外投资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历程逐步形成的,已经不能满足目前海外投资和企业跨国经营业务发展的需 要。近些年来,海外投资经济效益较低、重大投资损失事件时有发生,正是管理体制落后的直接反应。如果说战略规划从根本上决定了企业国际化的大方向,管 理体制则在更广泛的操作层面上左右着企业国际化的兴衰成败。
3、对文化差异不够重视。
企业在确立国际化发展战略过程中所面临的另一项巨大挑战则是文化无法兼融的风险。这包含了企业文化的不同和跨国、跨地域文化的巨大差异。对国外企业并购后 整合过程绝不可能仅仅是一小部分领导参与便可以完成的,必须需要大量的从总部到运营层面的人员的积极参与才能成功,企业必须面对突破文化障碍的艰巨挑战。
4、人才问题。
人才 问题可能是国内企业走向世界所面临的最大障碍。国际运作相当复杂,而国内的企业经理人普遍缺乏相关的财务和法律经验,更缺少这方面的专业人才,往往过于依 赖国外的银行、律师和一些国外中介机构,这不仅影响到国内企业的正确、及时、科学的决策,有时候还会因合同缺陷等原因上当受骗。目前国内无论国企还是民 企,不少涉外管理人员大多只是有外语专长或在国外行政事务部门有过工作经历,但缺乏国际贸易、投资、金融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实际上很难有效实施企业 的国际化战略,甚至还造成了企业商业风险的增加。对文化差异重视不足,加上僵化的薪酬和聘用制度,现在很多企业很难吸引国际顶尖人才,而由于缺乏高素质的管理 人才,国际化发展战略到目前为止很多以失败告终。
二、企业国际化发展的策略
(一)从宏观战略上,以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为中心,设定国际化发展战略
国际 化的中心环节就是要通过不断的创新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不仅是企业自身发展的要求,也是经济全球化趋势下提高国家竞争力的需要,其核 心是培育别人所没有或别人具有但力所不及的能力,也就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当前,国际范围内各大跨国公司的竞争也都在围绕提升核心竞争力而展开。企业核心 竞争力是企业独具的,长期形成的,蕴含于企业内质中的,支撑企业过去、现在和未来竞争优势,使企业长时间在竞争环境中取得主导的核心性能力。这种能力可以 使企业不断对各种资源、要素进行优化配置、组合,从而使企业获得比竞争对手更高的市场份额和利润或更高的投资回报。要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就需要做好以下 几个方面的工作:
首 先,要坚持进行制度创新,激发企业竞争活力。制度创新是企业整个创新活动体系的基础。它不断调整和优化企业所有者、经营者和劳动者三者之间的关系。竞争力 需要主客体联动,建立能给企业造成动力和压力的体制和机制,使企业有一个培育竞争力的基础条件和成长环境。基于这一点,就市场竞争而言,就是要制度创新,通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变革体制、转换机制、激发自身提高竞争力的内动力。
要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增强企业竞争能力。企业竞争能力取决于多方面的因素,在核心竞争力的各种能力中,最根本、最关键的是具有领先技术且不断创新的核心产品,要具备强大的自主开发能力,是要形成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实力雄厚的企业品牌形象。
要培育塑造文化精神,打造企业竞争优势。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文化正日益成为体现企业竞争实力,增强企业凝聚力的内在需求。可以说,文化竞争是市场竞争的载体,市场竞争是文化竞争的表现,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最终集中表现在文化竞争力这个层面上来。
最后,要大力推进人才战略。在加快引进国外资金、先进的技术、管理的同时,要强化人才的引进和本土人才的培养,增强企业综合实力,提高国际竞争力,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优势。
(二)在具体市场战略上,从目标市场、进入方式、竞争战略选择三个方面做好工作
1,做好海外目标市场的选择工作。结合国内企业的实际情况来看,目前企业的产品能够更好地满足广大发展中国家市场的需求,在技术的适用性上更强。同时,从动态的角度看,在企业实力得到积累的前提下,国内企业也可以将目光转向发达国家,去满足更高层次的需求。因此,“从边缘到中心”“农村包围城市”可以说是海外目标市场筛选过程中的首选之策。
2,要采取循序渐进的市场进入方式。就国内企业而言,缺乏对于海外市场竞争情况的了解以及资金和人力资源的匮乏是困扰其海外扩张的主要瓶颈。因此,国内企 业在海外市场进入方式的选择上,就采用了渐进性的策略,从低风险、低控制的进入方式,逐渐向高风险、高控制的进入方式过渡。对于众多中小企业而言,贸易方 式(间接出口和直接出口)仍然是进入海外市场的首选。这不仅有利于控制出口渠道和出口产品的价格,同时还有利于及时掌握海外市场信息,积累国际营销经验,培养国际经营人才。
3,充分运用利基战略。国内企业本身也是一个从比较优势向竞争优势的变迁过程。这一变迁过程,利基战略常常是一种有效突破国外市场的竞争战略。利基战略是 以专业化战略为基础的一种复合战略,可以看成企业跨国经营,并不断成长壮大的竞争战略选择。该战略的实质就是结合自身优势,寻找市场缝隙,集中力量进入,专业化发展,并成为领先者,实现市场渗透,同时建立各种壁垒,不断提升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三,结论
企业要适应了国际化发展,必须确定好自己的国际化发展战略以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为中心,在具体市场战略上,从目标市场、进入方式、竞争战略选择三个方面做好工作,做好海外目标市场的选择工作,采取循序渐进的市场进入方式。运用灵活企业实践战略目的是把企业适应了市场趋势和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