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学校“依赖家长法”是否可取”材料作文导写及
“学校“依赖家长法”是否可取”材料作文导写及范文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在中学里,学校或老师常因学生在学习或纪律上有难以管教的问题而告知家长进行协理的情况。现在这种方法也被一些大学采用。近日,广州大学松田学院通过EMC向200余位学生家长寄送了“学生学业警告通知书”,据说效果良好。我们不知道这种教育管理上的“依赖家长法”是学生的悲哀,还是家长的悲哀?抑或这是学生的大幸,还是学校的无奈之举?
你对这种现象有什么想法或认识?请围绕以上材料内容及含意,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题目;不要套作,不要抄袭。
立意指导:
1、从学生的角度,应加强自律,自觉完成好个人的学业,有担当、肯上进,奋发有为。
2、从教育管理的角度,肯负责任,因材施教,提高管理水平,运用方法灵活有效,与时俱进,在教育学生上肯下功夫,肯用方法,办人民满意教育。
3、从家校联合的角度,携手共建,解决困难,用最好的方法,最负责的态度,督促学生成长,为未来培养人才。
阅卷体会:
1、有的学生观点不明确或者没有观点,只是就是论事,分析材料。有的学生在论述时与所给材料关系不密切,甚至抛弃材料,另起炉灶,离题太远。
2、有的学生缺乏例证,导致空泛,空讲大道理;有的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差,道理说不透彻,不知所云,言不由衷;还有的学生思路不清晰,缺乏条理,甚至不分段。
3、个别学生卷面差,亟需提高书写水平。
例文选登
学校家长共携手
近日。广州松田学院向百余位学生寄送了“学业警告通知书”,据说效果良好,我们不禁对这种过度依赖家长的做法产生疑问,其实,学生教育应家校联合,同心协力,方能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现在从小学起家长与学校之间的关系变越来越密切,从以往的自主式学习到家长全天陪伴读书,现代教育俨然形成了一种依赖家长法,在这种关系下家长与学校组成一张无形的网。随着网络的发展,老师们通过各种途径与家长们保持联络,也随之对家长产生了更多的要求。例如让家长陪同学习,帮助孩子解决难题,还有让家长替老师更改错误,再有,要每日汇报作业情况,和学生一起完成许多闻所未闻的课外作业,老师们主意可谓是五花八门。可这些都让家长完成,那老师们还要做什么呢?韩愈曾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老师们更应该承担起应有的责任,在其位谋其政。父母做好生活中的支持,老师兢兢业业,做好育人的工作。
古有孔子驾车授业,终其一生做好了老师的职责,近代四大导师之一,陈寅恪,纵然失明,也坚持教学,完成了他“我本是教书匠”的初衷,社会向往的就是这样的教学。关系链的另一端即为家长。家长是孩子行为准则的良师,在教育子女的过程中,不少家长叫苦不跌,无力应对老师们的作业,而在这所广州的大学里,也有两百多位家长收到了学生学业警告通知书,这无疑是对家长的一种教育。在家庭里父母不悉心管理等学生走到大学难免会失控,成为校园里无法管教的学生。这一张张通知书,也是对家长的提醒,在育人方面还有许多不足。言传身教,父母应规范自身。孩子。现在校方无力管教的事实,的确展现了家长教育上的悲哀。
教育,不是一方的任务却包含着家长与学校的责任。作为老师。发生这样的现象,说明了教育管理上的不足与欠缺,有关部门一定要为此商议更好的对策,老师们要为人师表尽到教育责任,不能一遇到问题,就找其家长,让家长也陷入两难。而作为家长,也应当起到孩子教育主心骨的作用。多与老师沟通,合理教育子女,培养让学校放心的孩子。真正做到与老师形成合力,做学生坚实的后盾,不再让教育陷入尴尬的境地。
学校与家长是学生成长的两大后盾,二者应合理配合,让教育更加顺利,不再让教育出现无奈的难题。
家长不是学生教育的替罪羊
在学生时代,我们每个人也许都经历过或见识到被叫家长的情况。近日,广州大学松田学院向两百余位学生家长寄送了“学生学业警告通知书”,并且效果良好。我认为这种方式,其实也是在间接惩罚家长让家长做学生的替罪羊。
大学生已是成年人,理应自己为自己的人生负责,学校这一做法,无疑是把学生和家长又捆绑到了一起,家长又成了学生的监护人。学生不是不懂道理,教育需要春风化雨,学校通过告知家长,让家长来教育子女。其实学生表面十分配合,内心也一定不会称赞学校的这种做法,甚至还会鄙视,更严重的还可能会激起逆反心理。大学生本该独立。学校这种找家长的行为,实际上是又一次阻碍的大学生的独立能力。让他们会觉得遇到什么事情,还有家长在后面,这无疑对于大学生的成长十分不利。
这些大学生的家长基本都快要年过半百,本身就为了子女操劳很多,好不容易送上了大学,结果还要为他们的学业担忧。子女一般都远在他乡上学,学校这种做法。也只是让家长头上再添几根银丝,眼角再多几条皱纹罢了,对于远方的子女,他们会觉得越来越力不从心,所能做的也只是通过电话在训导几句。学生表现不好,却向家长发警告,实在是一种说不出的痛。
广西一所高中里,每个学期都要举行手机销毁大会,当众把没收来的手机用锤子砸了,扔水桶浸泡。校方称效果良好,家长都很配合。就是这样打着家长配合的旗号,校方就能心安理得。为了禁止学生带手机,校方也许是无奈之举,表面上看起来效果良好,实际上和广州松田学院一样都是治标不治本。手机不是低值消耗品,少则几百,贵则几千。销毁手机,实际上损害的是家长利益,因为钱都是家长出的。“家长都很配合”。家长们真的是愿意这样吗?相信这也只是“为学生好”的一种无奈之举吧。
“依赖家长法”的这种教育方式,于学生、于家长而言都没有什么好处,这也恰恰是教育者无耐的表现,学生有了过错,应该教育的是学生,而不是教育家长,让家长来教育学生。毕竟家长不是学生教育的替罪羊。
依赖家长乃学生的悲哀
在中学里,我们时常遇到学校因学生难以管教而告知家长的情况,若是大学仍然采用这种管理模式,该如何看待?确实是一个看似无可厚非,却值得深思的问题。
这其实是一种对家长严重依赖的表现,亦是当代学生之悲哀。刘再复说,现代社会是一个矮人时代。大多数的年轻人蜷缩在自己坚硬的外壳里,躺在父母宽大的双翼下,遮蔽了艳阳,也躲过了风吹雨打。他们的双翼渐渐退化,丰羽也变得稀零,出了问题,有家长;承担责任,有家长。或许现在是一种风平浪静的人生状态,实则隐藏了惊涛骇浪的祸患。沈从文说:“宁愿在独立之内灭亡,也不愿在独立之外苟活。”缺乏独立的人生是不完整的。对家长的严重依赖,使学生的基本的生活能力、抗压能力、应对事物之变的能力丧失。在他们眼中,自己走的路,仿佛是上帝已铺好的。没有了探索,没有了拼搏上进,没有了独立自主,对学生人生关价值观的建立,有不可忽视的恶劣影响。特朗·特勒就曾不愿接受已有的事业成就,另辟蹊径。始创新闻网络直播间,大放异彩。他说“与其接受已有的事物,不如求新变通。”
美国作家弗罗斯特说:“我走上一条人迹更少的路,看到的确实是另一番风景。”作为青少年的我们,在家长的看管下才懂得如何成长是不可以的,这是学生的悲哀,亦是时代的悲哀,提高独立能力,培养当代青少年的健全的人格是当今时代的责任,也是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实现中国梦的必然要求。何为中国梦?早在一百多年前梁任公先生就说:“美哉我中国少年,与国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铭记责任是每一位有志青年的担当,不颓废,有作为,肯上进,方为我中华少年!
一件事物的兴衰起败,终究不可能是一个原因促成的。依赖家长法的教学管理模式的出现,也折射出了家长社会应该承担的责任。一方面,家长要学会放手,爱他就学会放开他,给孩子一个展翅翱翔的机会,这是一种。朝骞木兰,夕揽宿莽的英睿阔达;是日后让孩子刈除一路荆棘,冲破羁绊的元音。社会学校要加强对学生这方面的教育,增强其独立自强的意识,勇敢的探索自己的人生之路。正如林语堂言之:我们不是尘世永久的房客,而是生命之途的旅客。待到三十而立,发现确实是旖旎满园,笑望阑珊。
“破而后立,不破不立”,依赖家长的情况仍有药可医,真正的走出所有的庇佑,才可以走出属于自己的人生路。
自我约束,自觉人生
人生在世,最重要的是学会自我约束,只有约束自己,才能成就自觉人生。
-----题记
近日,广州松田学院通过EMS向二百余位学生家长寄送了“学生学业警告通知书”,这本身就透出一个问题——不少大学生无法良好的自我约束。据说,广州松田学院这一做法效果良好,这不禁引起了我们的思考,成年人大学生仍需这种依赖家长的教育管理模式,或许是中学时代形成的恶习,亦或许是环境的熏染。无论是哪种原因,这都体现出大学生们自觉性不强,无法形成自我约束的习惯。自觉自律,应形成一种习惯,这是每一位大学生所需要的一种优秀的习惯。
千百年前,孔子就提出了“君子慎独”的理念,慎独在儒家思想中占据不可替代的地位。所谓慎独指的是,君子独处一室时,也要注意自己的行为举止,品德品行,这是强大自觉性的体现,更是一种人格的健全,品行的完整,是体现自我约束的重要方面。慎独,是人之为人的优秀品质,是千年的传统,正是我们今天需要继承与弘扬的优秀品质。每一位上进的青年都应自觉自律,三省吾身,完善自我,不让松田学院这样的现象发生。
中国著名演员陈道明就很会约束自己。他接受采访时说到:拒绝演改编的历史剧,不偏化历史,面对导演的巨额出演费,他只是轻描淡写的说句“不”。这正体现了他强大自我约束力,他的原则性与他的自觉性,正是他的品性,他的艺德。他在影星众多的演艺圈里始终约束着自己,在演艺圈备受关注,一直红火,体现出别样的人格魅力,独树一帜。作为大学生,更应在各方面全面发展,提升能力,强大自我,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尽己所能学习一技之长,为社会尽一份责任。
所以作为一名学生,不论是中学生,大学生,应养成自我约束的好习惯,摆脱依赖家长的心理,放下玩了长时间的手机,改变不良嗜好,从今天起,好好学习,遵守纪律,自觉约束自己。如若不然,长此以往,真成了学生自己的悲哀!
人生在世,时间苦短,在以后的日子里,形成约束自我的好习惯,才是最重要的。通过自己的自我约束,奋发进取,方能成就辉煌的自觉人生!
第二篇:材料作文导写及例文
材料作文导写与例文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一棵在深山里长了好多年的大树,被修剪了枝叶后移栽到城市新建的公园里。人们围着它,议论着。
甲说:“没有这次移栽,它是不会被人赏识的。要被人赏识,就要改变自己的生存环境!”
乙说:“修枝剪叶,伤根破皮,到这里还要重新扎根生叶,还要适应环境,移栽是要付出代价的啊!”
丙说:“是金子在哪里都会发光,何必要离开自己的故土呢?” ……
读了这段文字,你有何联想和感悟?请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题目,写一篇800字左右的文章。要求:①文体特征鲜明。②不得套作和抄袭。
一、议论文写作误区:
1.论点不都深刻。罗列一系列平行的事例,论证一个浅显的道理,不去挖掘这个道理对于人生有什么指导意义。这样的文章很多。比如论证“是金子总会发光的”这个观点,有的同学选用了非洲草原上的一种神奇的草、诸葛亮、梵高、温哥华冬奥会上一句成名的韩国选手金妍儿四个事例,不可谓论据不充分,但叙述四例仅仅是证明一个妇孺皆知的道理:“是金子总会发光,如果暂时还没有成功,那就耐心等待吧,相信有一天你的光芒会穿过泥土,直冲云霄。”且不说这句话的逻辑性如何,从思路上看,论证过于浅显,充其量只是提出一个问题,没有指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读完之后,除了见识了一些人事之外,没有明白什么道理。要写出这个道理对人生的启示:暂时没有成为金子怎么办?一时被埋没不能发光怎么办?一辈子没有机会发光怎么办?像许多人,只是一颗默默无闻的石子,注定成不了什么金子,读罢此文,该如何自处?像诸葛亮等人,暂时没有发光,该如何等待机会,是不是只是消极等待?像梵高,一辈子得不到诗人的认同,又是如何坚守自我的?解决了这些问题,论证才有广度和深度。
2.语言没有逻辑性,思维混乱,顾此失彼,不能让人信服。
例如有的同学谈到微软现任董事长鲍尔默,“他的才华没有因人才济济而被埋没于商场”,接着评论:“只要拥有才华,就不会被暂时的寒冷所遮蔽,终究会得到人们的认可与赞同。”如果这句话能成立,世上就没有怀才不遇的人了。有的同学叙述时也是漏洞百出,比如谈到青岛啤酒董事长金志国,20年前只是刷酒瓶子,自以为“大材小用”,于是“心不在焉地工作,老师傅告诉他是金子在哪里都会发光,他很受启发,从此抱定信念,一步步走上董事长的职位。”非常简单的头脑!“抱定信念”,就登上了“董事长的职位”,成功过于容易了。
3.观点加材料,不加论述。议论文既讲究事实胜于雄辩,又讲究以理服人。许多作文都是除了开头和结尾外,中间一段一个事例,列举到篇幅合乎要求为止。
4.论据使用不恰当。主要有以下几种:①不能论证观点。有的同学论证生命的价值,援引的是台湾问题,台湾是祖国的儿子,我们会包容它的。②论据太俗套。实用类文本阅读中的钱学森被学生一引再引,每本试卷中,几乎有一半的同学用钱学森的例子。诸葛亮这块金子的经历,也被反复叙述。③论据平行重复。只会使用正面事例,不会使用反面事例,造成论证方法单一。
作文试卷分析与备考建议
二、作文命题,是由引题、材料和要求三部分组成的。
1、作文的命题结构:由引题、材料和要求三部分组成。
2、作文的审题:①审清命题类型:由引题判断本次作文的类型是材料作文。
②审清命题内容:甲乙丙三人(不同人)对“大树移栽”的看法、态度。③审清作文要求:作文的审题,一要全面阅读命题,明确命题意图,关键抓住命题意图引领句,“你有何联想和感悟?”据此确定写作的内容、体裁。本次作文侧重对“大树移栽”的看法,体裁以议论文为最佳。二要准确把握材料内涵。关键抓材料中关键词,并全面理解关键词之间的关系,据此立意的角度和自己的观点、态度。本次作文甲的关键词为“被赏识,改变自己的生存环境”,乙的关键词为“适应环境,付出代价”,丙的关键词为“何必离开故土”。据此确定本次作文的立意为:改变环境——被赏识(成才、成功、实现价值)适应环境——被赏识(成才、成功、实现价值)立足环境——被赏识(成才、成功、实现价值)
3、作文的审题情况:
优点:文体特征明显,卷面规范美观,书写工整。
附:优秀作文题目一组
怀才与亮才/改变环境,实现质变/守住脚下的坚毅/找准位置,实现价值/价值与环境/到人多的地方去绽放/酒香也怕巷子深/不要生等伯乐/改变生存环境,成就美丽人生/坚守自己,成就美丽/适应环境,把握人生
不足:
审题“偏”。据甲,立意为“改变自己”,“活出真实的自己,秀出自我”等,忽略“改变环境”。据乙,立意为“回归家乡,思乡”,忽略“适应环境”。据丙,立意为“金子发光”,忽略“在哪里”这个“立足环
境”。据总,“移栽”立意为“抓机遇”。据作文甲乙丙的材料形式,立意为“从从不同角度看问题”。本次作文偏题现象十分严重,二轮复习中要引起足够的重视,予以指导,使学生提高。
我们一起勇敢的去说:“换一种环境更美!”带着自信,迎接每一个环境的改变!
备考建议
1、指导学生明确目前作文命题的类型。如命题或半命题作文,话题作文,材料作文,话题、材料结合作文等。
2、帮助学生梳理不同类型作文的常规写作类型和方法。
3、帮助学生分析自己的写作特长,明确自己最拿手的体裁。
4、训练学生“过硬”的写作本领,要重视三点:
一是“能判断”,读完命题,准确而迅速地判断命题类型、写作内容及适合的文体。
二是“有见识”,不能人云亦云,不刻意求新,能达到新颖更好,但必须确保做到观点正确。三是“会表达”,做到观点明确或鲜明,呈现观点认识的结构要完整,最好有层次,有梯度,论据的使用切入恰当,记叙文的详略得当,照应谨严等。
5、指导学生明确考场作文的一般特征,以写出让阅卷老师一见钟情的好文章。
坚守心里的那港湾
意大利诗人夸西莫多曾说:“我没有芦苇的纤柔,我只有绿叶的闪亮,我有一片绿荫,便可展示灵魂的专长。”
就像那棵在山林里长了好多年的树,何必为了取悦别人来欣赏自己而修枝剪叶,伤根破皮呢。或许没有植物园里的那些植物的妖娆,体态婀娜,但这棵树身上闪耀的是别的树无法匹敌的刚毅、坚强,它所展示的深山气魄依旧能赢得赞赏。
所以无须为外界的风吹草动而动摇自己的信念,坚守心里的那港湾,不去学芦苇的纤柔,只求拥有绿叶的闪亮。
提起“新东方”,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这个享誉世界的权威英语培训机构却是由一位高考英语只有三十分的“蹩脚英语生”创办的,无须诧异,俞敏洪就是以这种方式向我们阐释了坚持的力量。
高中时的俞敏洪羞涩、少言,极不准确的发音让他在同学面前抬不起头,但他坚信自己能成功,口含小石子苦练发音,终成一代英语培训大师。
创业的艰难也没有使俞敏洪这山望着那山高,他明白别人的成就就好比不属于自己的“芦苇的纤柔”,自己是一片绿叶,而信念就是绿叶上闪动的光亮。他坚信信念这片绿荫会让世界目睹他不倒的灵魂。汉勒·泰斯天生一副招风大耳,同时相貌丑陋。他滑稽的相貌时常引来人们的捧腹大笑。但他坚信妈妈的那句话,大耳朵是上帝送给他的翅膀,只是放错了地方,但依旧可以带他翱翔。也正是这幅怪异的模样让他塑造了那个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形象,也让他在演艺事业上达到别很难逾越的高度。汉勒·泰斯没有艳羡别人娇好的容貌,他的那份坚持终于让自己为世人展现了专长。
梵高也曾在幽暗的画室里面对着失败的人物肖像垂泪,但他终究发现了自己对色彩的敏感,让《星空》永垂于艺术原野。
卢梭也曾在激荡的社会洪流中彷徨失落,但他终究抓住了自己敏锐的思想,让《社会契约论》回旋在社会进步的潮流中。看清自己拥有的,不要垂涎于不属于自己的;坚信自己能有所成就,不要被外界的纷繁迷住眼睛。“外界的欣赏又怎样,我情愿扎根深山,招摇属于自己的那片墨绿,即使是孤芳自赏。”那棵树于是说。是啊,芦苇的纤柔我不艳羡,只相信绿叶的闪亮足以照亮心灵的那份赞许与感动,只须记住:坚守心灵的那港湾。
(推荐理由:内容充实,论据新颖,论证有力,详略得当。)
换一种环境更美
小溪汇入了大海,于是它变得浩大澎湃;白云镶嵌在蓝天,于是它显得洁白无暇;鲜花移入了草丛,于是它变得灿烂美丽。换一个环境,也许就会呈现出别样的美,而这种美,往往会比原来更美。
换一种环境,也许会一帆风顺,一路平坦,也许会荆棘满布,一片黯然。但是,只要路是对的,坚持下去,就会看到原来改变环境会使自己更美。在塞外的古道,她用琵琶弹奏了一首《出塞曲》,在历史的迷雾中回响了多少年,多少代?为了汉室,她融入了茫茫大漠,她的青春逐渐黯然消逝。她离开少女的香闺,踏上了遥远的路。在时代的穿梭中,只留下了声声驼铃,是悲叹,是惆怅,更是可敬的勇敢与坚强。但是,她换来的,是汉室的安静,百姓的安宁。在世人眼中,她比从前更美。她就是王昭君。
她美丽,但依然选择了环境的改变,于是她变得更美,更受人尊敬。
他是一只拣尽寒枝却不肯栖的寒鸦,一只饱经风霜冻结了双眼却依然飞翔的鸿鹄。他面过对饥寒交迫,经历了仕途坎坷,却依然坚持,依然奋勇前进。他积极乐观,他在生活中尝到别样的香甜,“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是多么超脱。他就是苏轼。
他面对环境改变,选择了积极面对,他变得更加坚强与勇敢,他比以前更美。
他不是航海家,但听说中国航海者甚少时深受刺激。2007年1月至2009年8月,他经历15个国家、地区和岛屿,行程28300海里,完成了中国首次无动力帆船环球航海。在古老船队风帆落下后的600年,他眺望先辈的方向,直挂云帆,向西方出发,从东方归航。他在拿破仑墓地是写道“你曾经说中国是一头睡狮,一旦睡醒,世界将为之震动。我这次来,就是告诉你,中国这头睡狮已经醒了。”一个人,一张帆,他比我们走得都远。他就是被评为2009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的翟墨。他放弃了绘画,改去航海。改变了事业环境,得到了比绘画更美好的经历,他变得更美,美过他手中的画笔。
环境,往往能造就一个人,环境的改变,也许能使你留下一片更瑰丽的风景!
千年的红颜
弹指一挥间,千年前从汉宫走出去的那个妙龄女子现在又回来了。可是当我走进这个往昔繁华的汉宫,却只落得两泪涟涟。但我不后悔当日的离开,因为只有改变才能生存。
宫墙外桃花依旧,婀娜多姿的杨柳在微风中摇曳,汉宫没有变,与现在的我,是天人相隔。我,是那个被世人颂扬了千年的昭君,我又回来了。月光下,我倚着寂寞的栏杆,无人会,登临意。仍记得,当年我风华貌美,立志成为汉帝最宠爱的妃子,但却不愿堕入污俗贿赂画师,只能成为
宫廷里一生都要默默等待的冷宫之人。难道我真的就要这样终老吗?我不甘心,十八年的琴棋书画的练习,十八年的品性的培养,难道都要付之东流?我等待着,等待着改变命运的机会。
某一天,一则消息从朝廷内传来,宫内的女子人人都惶恐不安,原来是匈奴使者前来求亲,汉帝欲选一宫女前往。谁原背井离乡,远走异邦呢?然而,我却对此激动不已。思量再三,我选择了离开。与其在冷宫中煎熬着一生的寂寞,不如为了国家,为了人民献出自己,也不枉我这一生的追求。当我走进宫廷之时,我看见了汉帝惊讶的眼神中透着愤怒和后悔,我看见匈奴使者眼中的惊羡。汉帝不断询问我真的要选择离开吗,我用坚定的眼神回答了他。我要离开这个是非之地,找寻我真正的土地,即使背井离乡,即使路途遥远,我也不后悔。
我跨上骏马,本以为坚强的我却洒下了淅沥的泪水。尘土飞扬,黄沙漫天,怀抱琵琶,我踏上征途。当我满鬓风霜的穿出现在单于面前时,他直夸我风华绝代,发誓要用一生的爱来疼惜我。匈奴人民的热情欢迎,单于一生的爱,边境人民数百年的和平,足矣。我终于得到了别人的认可,在这片新土地中,扎根生叶,被我带来的那几株桃树居然也在这异地成活,虽然花朵娇小柔弱,却透着几分坚强。我明白当初的选择是正确的。如果没有选择离开故土,也许此时的我只是一个默默死去的宫女,被历史湮没在滚滚红尘中,又哪有这千年的传诵,又哪来美丽的和平使者的名誉。
我倚着汉宫寂寞的栏杆,参悟这我这一生的得失,明白了改变才能生存,才能被赏识的道理。脸上的两行红泪已被吹干,杨柳依依,月已渐渐落下,天边已露出微红,我也应该离开了,回到那最适合我的土地。此时毡房外的那几株桃树应该又开花了。
(推荐理由:化用著名历史人物的故事,构思巧妙。想象丰富,感情细腻。)
第三篇:“倾听”作文导写及例文
“倾听”作文导写及例文
【题目回放】
苏轼在赤壁怀古彻悟人生真谛,辛弃疾在京口怀古感慨历史兴衰……当你驻足历史遗迹,倾听历史的回声时,你是否有自己独特的遐想?劳伦斯在聆听鸟啼时生发出热爱生命的情怀,余光中在听听那冷雨时勾起无限乡愁……当你身处穹顶之下,倾听自然之天籁时,你是否有自己独特的感悟?
请以“倾听”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结合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审题指导】
从字面上看,“倾听”的意义是听声音;从深层次来看,“倾听”可以是接受、享受、感知、理解等等,都可以视为“倾听”。“倾听”意为“虚心地听取”,它不是简单被动地聆听,更不是无意听到,而是一种有意的、带有主观态度或倾向的聆听。我们可以记叙一次倾听的经历,表现倾听的感受;可以围绕倾听的必要性或者重要性来发表自己的观点与见解,阐发自己对“倾听”的看法与思考;还可以由倾听不同对象带来的不同感受入手,写一篇有感而发的散文。无论从哪一个角度下笔,要思考三个问题:(1)在什么情况下倾听,即倾听时特定的情境、环境或氛围,有此交代或者预设,倾听才不同寻常;(2)倾听的具体内容是什么,我们必须选好倾听的对象:可以是大自然的各种天籁,如海浪声、溪流声、鸟鸣声……,可以是音乐、话语、或教诲……,可以是来自心灵深处的呼唤、来自灵魂深处的呐喊……有此描述,文章内容才充实;(3)倾听时的感受怎样,即倾听的结果或者感悟,突出情感体验,文章才有深意和主题深度。这三个问题,是我们的构思之本,完整地考虑,其实就是一篇文章完整的写作思路。
第四篇:传家宝作文导写及例文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几个同学聚在一起谈论传家宝。小张说,他家的传家宝是一个青花罐,有年头有故事。小杜说,他家的传家宝是爷爷留下的几枚勋章。小程说,她家把“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的祖训当传家宝。
你认为什么样的传家宝更有价值?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义作文,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一、明确写作对象
仔细揣摩材料所描述的情境,从中选择自己的写作对象。此次作文提供三种“传家宝”,要求考生选择“更有价值”的传家宝来写。这三种传家宝,有属于物质形态的,有关于思想精神层面的,也有兼具物质和精神双重特点的。考生可根据自己的认知,选择适合自己发挥的一种来写自己所认定的“更有价值”的传家宝即可。如果写作中转换到其他话题(如写“精神” “信念”“传承”“知识”,则属于离题)。
二、明确写作的任务
针对“你认为什么样的传家宝更有价值”展开阐述、论证,也未能体现自己的“思考、权衡与选择”。明确了写作任务,只是写好作文的基础,要想得到一个好分数,还必须在作文中展示考生的才华。以这次作文为例,三种传家宝,有属于物质形态的,有关于思想精神层面的,也有兼具物质和精神双重特点的。小张家的传家宝可能是一个价格不菲的文物,同时也具有超越金钱的文化、历史价值,或因承载着家族的记忆而显得弥足珍贵。小杜家的传家宝见证了爷爷的努力和奋斗,象征着祖辈们用血肉换来的荣誉,具有激励后人前行的精神力量,所以,它也是值得珍视的。小程家的传家宝是中国许多家庭都有的祖训。在我们这个注重家族观念的国度里,祖训代表了一种信仰,是一个家族重要的精神密码,是维系家族、沟通代际的纽带,属于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对此,同学们必须在写作中主次清楚地表达自己“更有价值”的认知与判断。与此同时,在体现自己的“思考、权衡与选择”的过程中如何做到说理到位,论述深刻,并具有严密的逻辑性、思辨性以及批判性都是体现考生才华的地方。
【问题】
1.离题(不管材料和任务)或中途易辙(中间换话题),25分左右的作文都是由材料拟出“传家宝”或某种精神内涵后,就抛开材料专论话题,陷入原来话题作文与材料作文的写作框架。对命题要求中的“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理解不透。从而导致扣题不紧,过于拔高主题,又脱离了任务。如:在概念分析上挖掘“传家宝”蕴含的意义后又转向“家风”的论述,或的对“传家宝”的物件价值定位过大过高或不当。如过分夸大“勋章”的悠久历史,“祖训”的民族历史等。
2.内容缺乏新意,论证思辨不足:大多停留在对三种“传家宝”的点评。未能正面阐明、细化“传家宝”的“价值”内涵。更多的是泛化“传家宝”的内涵,变异为阐述某种良好的品质或某种精神与“传家宝”基本没有联系。较多同学将作为“传家宝”的 祖训,与一般的名人名言混为一谈。泛化为将所有精神类的东西都生拉硬扯地套用在“传家宝”上。有的直接分析什么样的东西才能成为传家宝等。
3.“在多维度的比较中说理论证”落实不够到位。多止于青花罐、勋章怎样,祖训怎样的分析中,简单、随意,非真正意义上的比较,或有比较,但比较不到位。多生搬硬套,对于何为“任务驱动”并不理解,陷入话题作文与材料作文的套作框架。对命题要求中的“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理解不够。
4.权衡、比较中,轻易否定其它未选的两者,对未选之“传家宝”的意义、内涵认识片面或停留表面,或故意揭其短,或仅视之为精神与物质的对立关系,而突出点评自己所选的一方。不少同学甚至直接否定青花罐,将其物质化,物品化,阶级定性严重。将勋章历史定性,贬得一无是处。同时体现共性与个性的才是客观的思辩。权衡、比较不科学。不在同一平面比较,价值判断不一致,未设置比较前提,思维跳跃;只作选择未加权衡思考,分三个平面阐释各方,未突显比较结果或加以适度延展。对权衡对象的理解定势泛化。将祖训等同于文化,语言,将青花罐及勋章统概为物质,将祖训定位为精神。
5.“入情入理地说服”做得不够。“学生腔”重,伪圣化情绪严重,道德的说教色彩较浓,有的过于抬高祖训的意义,严肃有余,情趣不足,也不够真诚,可读性不强,区分度不高。且口语化严重,大白话,只作回答,未体现主观态度。
6.结构不清或不全,逻辑混乱或无层次。开头回答了问题,后面缺乏分析照应及缺乏比较。特别是中间部分易辙,缺乏层层深入的论证思想。
7.内容缺少照应,如多写祖训,但又缺少对“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内容进行阐释,甚至只字不提这一具体内容,而只是泛泛分析祖训的精神价值,“传家宝”的题旨未能得到体现。【指导】
一、进一步落实“就事论事”,即针对所给材料论述,不“泛论”。
二、训练“在真实语境中辨析关键概念”的能力。力求做到概念阐述准确,不泛化,不转移,不偷换。
三、加强“在多维度的比较中说理论证”的能力训练,提升思考、权衡的辩证思维能 力。力求做到“维度”清晰,“比较”到位。
四、加强“入情入理”的说服能力训练。力求做到合法、合理,更合情。要有适度的 情感感化。情感感化也是一种说服力,而且是一种重要的说服力。
五、加强现实的关怀与文化的的注入。好的文章要有民生的关怀,要有济世的情怀,要有文化与文明的力量。
材料所蕴含的主旨即题目中的提示语:“什么样的传家宝更有价值。”据此,可以展开思考、权衡与选择。所写的文章必须是反映正能量的,因为“传家宝”是家中世代相传,具有深刻教育意义的珍贵物品、宝贵的品质、优良的思想作风。“传家宝”既有物质的(材料中所说的“青花罐”、“勋章”),又有精神的(材料中所说的“祖训”)。因此所写的内容必须权衡是写物质的“传家宝”,还是精神的“传家宝”。
接下来,应该着重思考并集中笔墨去阐明为什么它是“我们家的传家宝”。必须阐明之所以成为“我们家传家宝”的道理,写得条分缕析,有理有据。必须集中笔墨阐述好“为什么”。必须深刻阐明“传家宝”对人生、修身、齐家、待人处世、生儿育女„„所产生的良好作用和价值。在阐述“为什么”的基础上,文章还必须拓展开来,去阐述如何使“传家宝”可以世代相传、发扬光大、生生不息。
【作文题简析】
所谓“传家宝”,核心在于“传”,“传”包含两个主体:“传”者和“承”者。也就是说,祖辈父辈,把什么传给下一代更有价值;作为子孙后代,我们应当从祖辈和父辈继承什么更有意义?
材料中的三件传家宝青花罐、勋章和“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只是表象,但我们可以从中挖掘深层含义:青花罐意味物质财富,勋章意味着荣誉,家训意味着精神。如果这样理解材料,哪件更有价值不言而喻了:
如果我们只知把物质财富传给子孙,不仅不利于子孙创造自己的价值和财富,反而容易滋长其坐享其成的观念,最终导致坐吃山空、富不过三代的后果。君不见多少富一代正在这样害着自己的孩子。反过来说,作为子孙,我们不能只知享受祖先留下的物质财富。
相比物质财富和荣誉财富,祖辈父辈把精神财富传给子孙后代则更有价值。古人有书香世家将读书人的情怀代代相传,今人有“一门三院士,九子皆才俊”的梁氏家族用经世治学、学以报国的精神荫及门楣,此精神传至梁思成和林徽因之子梁从诫,更是不愿被祖父和父亲的荣誉笼罩,自辟蹊经成为“自然之友”。作为子孙,我们不能躺在祖先创造的财富里坐享其成,也不能沐祖宗之荣誉骄傲自满、不思进取,而应学习祖辈为人做事的优秀卓越的思想和精神。
当然,也许你想不到“一门三院士,九子皆才俊”这样典型的把精神作为传家宝的具体实例,但这道题大可以小题大做,将一个家族的传家宝上升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传家宝。
对我们这个民族来说,曾经把祖宗留下的物质财富当作传家宝,自以为天朝上国、无所不有,结果知道挨打了还不知道自己原来什么都没有;我们也曾骄傲于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荣誉,自豪于自己的四大发明,自满于五千年的历史与文化,然而就在这样的骄傲自满里丧失了大国地位。
我们应当感恩祖先留给我们的物质财富,但我们更应继承祖先创造这些财富的智慧、精神与思想;我们自豪于五千年灿烂的历史文化,但我们更应学习这些文化创造者们的经验。四大发明留给我们的,不是让我们聊以自豪的曾经的优越感,而是勇于创造、善于在劳动实践中总结经验与智慧的精神。【范文】
让祖训运行于心灵轨道
青花罐流传至今,经岁月积淀,时光打磨,散发着历史的光辉;几枚勋章,象征爷爷的功绩,是先辈保家卫国的最有力证明。青花罐与勋章作为传家宝,固然有其价值,但“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祖训,凝聚先祖智慧,告训子孙以忠厚待世,凭诗书修身,岂不更具价值?
忠厚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诗书是华夏千年的文化根基。以此祖训为传家宝,更能照亮子孙前行的道路。一方面,在多元文化,多元思想的冲击下,人们容易出现信仰迷茫、道德失范而将忠厚臵于脑后。另一方面,信息飞速发展的时代,信息碎片化、文化浅表化成为挥之不去的现代病,导致现代人很难静心读书,刻苦修学。因此,将祖训当作传家宝,无疑是给自身行为以约束,给自身思想以指引,校正个人心灵坐标。这样的传家宝,怎能不更具价值?
诚然,社会需要许许多多的“青花罐”给考古研究提供材料,给审美判断提出指引;需要一枚枚勋章让我们铭记过去的苦难以辉煌,为前进之路给予坚实力量;但我们更需要一条条祖训,稳固思想的根基。倘若人人都将祖先的精神当作心中的标尺,那社会就会少一些“郭美美”少一些“药家鑫”。倘若人人以忠厚精神为船,以诗书为帆,那社会之船就能乘风破浪,行称致远。
值得注意的是,许多家庭都传有祖训,但很少有人奉其为传家宝。究其本源,是因为随着经济发展,利益取代道义成为人心中的标尺而忽略了先祖精神的美。如果大家都能拾起祖辈之精华,那民族脊梁又怎会弯曲?如果大家都能牢记祖训,那中国力量又怎能不凝聚?所以,我们应在弘扬美德,铭记祖训方面作加法,在盲求利益、信仰迷失方面作减法,做好这个加减辩证法,人生才能稳步前行,才能让美美与共的大同社会蔚然成风。
令人遗憾的是,当今社会物欲横流流尽了血汗,歌舞升平平息了壮志。因此,铭记祖训,发扬先辈精神成了为心灵筑土培基的不二法门,唯有弘扬,方能成功。
勿忘昨日的苦难与辉煌,无愧今天的责任与使命,不负明天的梦想与追求,让祖训成为传家宝,运行于心灵轨道,从而实现到成功的浩荡抵达。
【点评】:本文紧扣命题材料与任务指令,在青花罐、勋章及祖训三者的“思考、权衡”,把自己选择“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祖训这一传家宝作为“更有价值”的理由阐述得到位而深入。同时能“呼应他说”,且能做到入理的同时入情,思想有见地,语言有文采,适度延展现实又不脱离材料内容与含意,任务完成得圆满。
诗书继世,感诸书香
古人云:“圣人感诸万物,而遂有天下。”吾以为传家宝应给予后世精神支柱而有力前行,相较于小张和小杜,小程“诗书继世”的祖训堪称无价。我们可以看到传家宝于人的深刻影响。当小张一家人端详于青花罐,怀古感今,必然是一种感动与回忆,当小杜摩挲着爷爷留下的几枚勋章,回顾追溯上个世纪的苦难与抗争,怀亲感概,必将勉励今生今世的顽强不屈。所以小张和小杜的传家宝同样具有不可忽视的价值。而小程的祖训,相比于小张小杜,则影响更为深远,更有意义。当小程回想起“诗书继世长”,勉励自己勤于诗书,感受到诗书给自己带来的充实,从而勉励自己的下一代人,如此传家之宝,是形而上的,它显得更为难能可贵。
苏轼有言:“我一生之乐,在于执笔为文之时,心中错综复杂之情思,我笔皆可畅达之,我自慰人生之乐,未有过于此也。”诗书文学宝库,是人类无尽而无价的财富,更是一种人生之乐,只可惜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遗弃诗书,遗弃这些古人留给我们的精神食粮,去拥抱技术理性。我们可以看到,如今拜金主义、拜物主义的盛行,大家更关注实实在在的物件,而不关注自己心灵世界的充实;大家宁愿在技术时代、信息时代成为我们随处可见的低头族,也不愿在博尔赫斯笔下“天堂模样”图书馆找到自己的一隅,安心地坐下,接受诗书带来的灵魂洗礼。而小程的祖训重拾了为人们日渐遗弃的宝库,成为了信息时代的救赎,于书籍诗歌中得到人生价值,这是小张与小杜的传家宝所不具备的,应该值得推崇。
小程的传家宝“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是当代人所或缺的一种精神。若说张、杜、程三家的传家宝都给各自的家族带来了深远的影响,这是毋庸臵疑的,而小程的祖训,不仅仅对于其自身自家,对于当代社会来说,更是一个很好的榜样,可以为全社会的人所有。因为诗书不仅可以影响一个家族,它更能够影响一个民族,影响一个社会的面貌,影响社会中芸芸众生的幸福程度,因此小程的祖训更具有普世价值,甚至可以成为整个社会乃至整个世界的人共同拥有的传家宝。
诗书继世,感诸书香,人应成为海德格尔笔下“诗意的栖居”;而不应沦为熊培云笔下“信息时代的弥散”。拥抱诗书,善为文字饮,让人生更多姿,小程的传家宝当之无愧更具价值。
青花罐——历史与情感的容器
中国的各氏族,各分支都会有传家之宝,为的是将家族的历史与对后世的嘱托一并传承下去,这个习俗延续至今。
小张家的青花罐无与伦比,它既见证了家族荣辱,时代变迁,又有本身的历史美感。小杜家的勋章则见证祖辈征战沙场的豪情,贵在爱国情怀。小程家则世代流传祖训:“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警诫后人要忠厚为人,知书达礼,意味深长。这些传家宝反映了中国人传世的思想,都很有意义,但我认为,青花罐的流传是美中至美。
无数传世文物在历史的无情淘洗下黯然失色,甚至支离破碎。正像无人住的老屋先倒,许多文物正是因为不见天日而变得脆弱异常。而作为家族的传家宝的物品,则会被细细擦拭赏玩,既不会被历史遗忘,也不会遭到人为损坏,比放在博物馆里任其风化的 文物更有历史姿韵。所以将这些有历史故事的传家宝好好保护起来,也从另一个角度上保护了中国文化遗产,令人欣慰。
虽然表面上看,青花罐无非俗物一件,但他也能承载祖先对后辈的劝诫和期望。在家庭传承传家宝之时,长辈会含泪背出祖训,并追忆先人往事,将历史与情感一并交诸晚辈。小小青花罐上映出无数先人往事,诉说无尽沧桑,其震撼之效果非他物能及。传家之思想,也应有形象之容器,这样的容器会讲故事,会激励后辈,也有勋章和祖训的功效。
青花罐之独特美感,在于其本身的历史之美。这种艺术之美是没有时间与空间界限的。“目遇之而成色”,任何时代与民族的人见到这样的文物都会为之吸引,赞叹不已。这样的艺术美感结合在民族情感上,更加可贵,只叫人沉醉其中。
小程家的祖训被后人严守并代代相传,并非不及青花罐等文物,同样小杜家的勋章也展现了独有的豪迈大气,这些传家宝,正如前文所述,都寄托了家国天下的民族情怀,是中国人传世的美德。而这些寄托深厚情感的传家宝中,青花罐又贵在神与形的结合,展现了无可取代的艺术美感,所以更胜一筹。
历史的变迁永不停止,如苏子所言:“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经历历史沧桑的不仅是人物和情感,更有天地间无尽之物。千百年后,当生命一一消逝,这些物却充当着历史容器,静静诉说着荣辱兴衰,此乃无尽之处也。形神兼备,乃青花罐独有之美感也。
良训胜千金 传家更有价
传家宝是一个家族认为最有价值,最值得子孙世代拥有并传承的东西。小张的传家宝青花罐,代表着金钱价值与收藏价值;小杜家的勋章代表着荣誉;小程家一祖训作为传家宝,体现了其家族对人格修养的重视,是精神传承。虽然小张和小杜的传家宝凝聚着祖先的财富和功勋,有各自的价值,而我更倾向于祖训的价值。
(引述材料,概括比较,表明态度——小程家的祖训更有价值。)【开篇第一句用下定义的方法揭示传家宝的含义,深刻而准确。接着在比较中揭示三则材料的核心精神,亦深刻准确。最后用转折复句,强调作者自己的选择。典范的任务型作文开头方式。值得学习!】
祖训,作为家族世代传承的品德匡正器,其作用胜过千金。小程家将“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作为祖训,是他们家族对“忠厚”、“诗书”高度重视的体现,在世世代代对祖训的遵守实践中,必然使整个家族沾上书香气息和忠实厚道的韵味。此乃“良训”,它使人性找到一个标准的框架,在熙熙攘攘的社会中不至于失去立己立人的信念,以一种潜移默化的方式塑造一个人美好的道德品质和文化气息,使之更好地立足于社会,更好地待人接物,在时代洪流中坚守本心,不为污泥所染,不为清涟而显得妖媚。
(先对小程家祖训做一概念界定,提出此乃“良训”,然后运用因果思维的“功能分析”角度阐述“良训”的传家之价值,言之有理。)【第二段第一句说祖训的意义:“品德匡正器”,不得不钦佩作者的语言功底。结构上,提纲挈领,引起下文。接着诠释祖训的意义、影响、价值,当然也就说明了选择喜欢祖训的理由。这一段如果暗示一下祖辈们在久远的时代就已经意识到了精神文明的意义远远大于物质文明的意义,为下一段讨论物质与意识的关系张本,又做了暗示性的比较,那就锦上添花了,没有瑕疵了。】
更重要的是,相较其他两个传家宝,良训有一个特点,那就是无法被破坏。青花罐与勋章是物质存在,而良训是意识存在,物质不可能永存,它会在一定破坏力下成为碎片,而意识是随人生,随人灭的,是形而上学的价值形态,是寄生在人心中的,只要后代延续血脉,其必将随之传承、生长、壮大,是一个生命的动态过程,而非死板的遗物。
(再次运用比较分析,进一步阐述“良训”的传承价值,分析在理。“更”字用得好。)【“更重要的是”显然是递进了,又很自然地开启了这一段的议论。这一段讨论物质与意识的问题,显然具有了哲学的意义。可见,作者的视野是广阔的。学以致用,令人欣喜。】
况且,良训还可以在坚持原有的基础上加以改良创新,使之具有时代性和特定的功能性,赋予新的积极的正能量的内涵,成为新时期的“良训”,这一点也是“青花罐”与“勋章”二者所不具备的。
(第三次运用比较法,进一步突出“良训”更有新的良性的价值。“况且”一词,用得好。)【如果说前两段是全面地、联系地看问题,那么,这一段的对比,很明显是“发展”地看问题,有与时俱进的思想。难能可贵的是把辩证法的思想贯穿于具体问题的分析之中,理论与分析实际问题(祖训)融合的非常的好。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与个性结合得非常好。可以说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典型。】
如今社会,珍惜“青花罐”式传家的人愈来愈多,注重“勋章”式传家的人也为数不少,而以小程家的“良祖”训作为传家宝却是凤毛麟角,不禁令人深思:社会价值取向究竟何去何从?人心不古,世风日下,欺诈互害的社会风气该如何改变?在这般孜孜追求物质至上、轻易抛弃诗书的时代究竟如何坚守?这也是为何小程的祖训弥足珍贵的地方,它可以在不知不觉中对当今社会人们精神缺失、心灵空虚的悲哀现象起到调剂作用。
(运用因果分析的“背景分析”角度,进一步阐述“良训”在新时代的传承之价值,发人深省,突出其“更”)【这里作者变换了比较点,或者说是联系实际说理据。进行比较的一个大难点就是寻找比较点,作者做到了且做得好!比较就是求同求异,且主要是求异。联系实际阐发议论,需要对写作意图有较好的理解,同时,又表现出了文章的针对性、7 教育性、目的性。文为时而著,是作文的铁律、“军规”。又是“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分析问题的目的是为了解决问题,文章必须开出药方,解除人们的病痛。这也是写文章的目的所在。】
财势兼备却没有道德底线,终会自取灭亡;财势并存却没有信念的支撑,也将无所作为、泯然众人;自觉高人一等却没有人道主义精神,必将遭到社会唾弃„„因此,良训的作用才更该受到重视,社会是由千万个家庭组成,又由家庭的道德文化涵养提高,才能使社会整体风气改善,所以说,小程家式的良训才是永不贬值的最好传家宝!
(第四次运用比较法,重申“良训”才是永不贬值的最好传家宝)【作者在结尾是这样收束全文的:用一个因果复句,先说危害,后说好处,既总结了全文又得出结论,再次强调自己的观点。“所以说”这一句不能小觑,它是完成写作任务的表示,是总结全文的表示,又是首尾呼应,结构完整的表示。可以说这一句必须有,重如千斤。是结尾的范式。这一篇我以为确实为一篇典范的任务型作文,特别是权衡做得非常好!特别是辩证法的活学活用!】
勋里千钧史,章上家国魂
饱经风霜的青花罐,价值在历史的花纹里;流传百世的祖训,价值在智慧的字句里。然而就我看来,最具价值的传家宝是那几枚小小勋章,它们承载着家史、国史,家魂、国魂。
爷爷的勋章之所以成为小杜家的传家宝,一个直观且重要的原因是与勋章的基本功用密切相关——褒扬优秀。勋章里或许有爷爷鲜血点染,又或许由爷爷的汗水铸成,无论内容是什么,它都凝结着上老一辈的奋斗、奉献和牺牲的历史,是一段让整个家族都引以为豪的记忆,其为国建功的精神也是值得家族传承的家风。因而,其被视为“传家宝”无可争议。
诚然,青花罐较之于勋章,所承载的家族符号更为悠久而跌宕,不过,勋章的意义已越过了家族的边界,上升至民族、国家之高度。所谓的“我与共和国同成长”,勋章的颁发,与重大历史事件息息相关,这勋章,也可能见证着国家的创立与发展。这样一来,勋章的价值不再归于一家一姓,而归于千千万万正经历着创造历史的人。这价值,难道还小吗?
显而易见的是,勋章的价值绝不止于对历史的复述,而更多的在于对未来的镜鉴与激励。
和家训一样,勋章承载着深厚的精神意义。不可否认,家训中闪现的忠厚、敏学的高尚家风确对家族成员的人生大有裨益,但以实体形式存在的勋章,似乎更具激励作用。勋章象征荣誉,给人以强烈的自豪感,在这种强烈的自豪感下,人的积极心态得以激发,这时,勋章里的奋斗、奉献、牺牲的崇高品质会自然地融入这种心态从而被接纳。同时,勋章源于真实的历史事件,它不是那种被龙飞凤舞地写下并高高裱起的艺术品。奋斗、奉献和牺牲从何处来,到何处去?从历史的事件中来,到未来的事件中去,到为国立功的事件中去。在忠实记录下,人对于何谓崇高、何谓家魂,了如指掌,这样一来,家风才不会流于空谈。
而当“魂”的意义由微小上升至宏大时,勋章又胜其它二者一筹:其强烈的社会效能得以显露。青花罐显示的是家族的文化传承,而“家训”的内容好像更关注于修身和齐家,在个人与社会高度结合的当代,囿于家庭的小圈子似有不妥。勋章记录的是个人对国家、对社会的责任,从这里发散开来,使原本限于家庭的美德有了社会性、民族性的意义。
勋里勋外,家史国魂。价值之大,非青花罐可比,也非一个祖训能敌!
家训传世,福泽万代
金缨在《格言联璧》中写道:“诗书起家之本,忠孝传家之本。”诚哉斯言,家训是家族绵延兴旺的根本,唯有铭记家训,我们方可在纷繁世界中不迷失自己的方向,一言以行。小程的家训历久弥新,福泽万代,因此我认为它是三个传家宝之中最具价值的。青花罐典雅精致,荡涤历史旧迹,体现了先人的智慧,其市场价值想必不菲,但却也只可观其形,人们无法从中获得心灵的升华;勋章光华灿烂,见证着先辈的荣耀,诠释了保家卫国的豪情,后代却只能瞻仰观摩,不能将其转化为自身生命的一部分。而“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的家训,虽无形,却影响着一代代的人,教导人们忠厚持家,勤学笃志。它不会随时代变迁而消逝,也不会在天灾人祸中泯灭,它将作为一笔宝贵的传统文化财富,福泽千秋万代。其言虽轻,其立德树人之效却重如泰山。
回望历史,有周公教子吐哺,有司马谈哭嘱《命子迁》,有朱伯庐著《朱子家训》,可见家训于人,是多么重要。在小程的家训中,“忠厚传家久”是立德,“诗书继世长”是长才,司马光言:“才德全尽谓之圣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谨记家训,我们方可成为德才兼备的“圣人”。可见,小程的家训看似只有简简单单的两句话,实则意味深远,它是先人总结的人生智慧,其立德树人的作用,是其真正价值所在。
家训是一盏指引子孙前进的明灯,只有时刻铭记家训,我们才不会在大千世界中迷失自我。现如今,贪官污吏落马无数,若他们铭记忠厚廉洁的祖训,又怎会因为利益而“失其本心”?因此,我们应始终将家训奉为圭臬,无论如何都守住自己心中的底线,且不断识习诗书来充实自我。如此,我们才可成为司马光笔下的才德全尽之人。
家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需要我们去守护,去传承。“忠厚传家久”是让我们忠于自己,忠于他人,忠于国家;“诗书继世长”则告诉我们要不断汲取知识,锐意进取,两句结合便是要我们知善进取,立身报国,这才是人生的大境界!
王豫言:“治家严,家乃和,居乡恕,乡乃睦。”忠厚传家,诗书继世,家训是家族的根,是民族的本,是我们不能抛弃的根本,根基不倒,才可立足千秋,家训传世,方能福泽万代!
祖训为宝,更体现人文价值
水墨气息的青花罐,古朴典雅,不失为宝;勋章高悬,彰显家族荣耀,堪称是宝。纵然如此,我却更陶醉于小程家那一句精辟,发人深思的祖训,不过只言片语却微言大义,其间体现的人文价值,令我不禁点赞。
青花罐有其文物价值,然大多时候却只能束之高阁,成为“博物馆式”的观赏品;勋章的辉煌从上辈照耀至今,却只供人瞻仰,其激励性亦乏善可陈。相较而言,一句“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读来令后世之人口齿噙香,可谓普世价值观中别具风格的个性产物。从可持续发展性这一角度来说,祖训相较于青花罐与勋章自然更胜一筹。
首先,祖训的存在方式有别于青花罐和勋章,其没有物质表现,属精神观念范围,这是人文价值的一种独特存在形式,决定了它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家庭成员的思维观念。瓷罐与勋章作为物质,与直接的精神领域未免存在屏障,其渗透作用亦有局限之处。再者,物质难保其对人造成的印象不会为时间所冲淡,而祖训一旦植入个人的价值观,其必于每日生活中反复践行,影响自然更为久远,更具“传世”的特征。
进而谈及祖训为传家宝的更为广泛的意义所在,不妨先分析家庭在社会中的地位。家庭作为社会集约体的组成单位,其家风“吹”向“社会风”,其价值观引领社会普遍价值的走向。由此可观,家庭之于社会,意义重大。习主席亦强调了家庭作用,呼吁人们专注家庭。但不难看出,小张与小杜家的传家宝更多偏至于家庭的价值与荣耀,而小程将与外界交往的“忠厚”与对自身修养的“诗书”巧妙糅合,其中体现了家庭将个人与社会相牵连的独特作用。其中蕴含的为人处世的人文价值正是每个社会核心价值观的发源之所。设想若每个家庭均有一套蕴含丰厚人文价值的祖训,代代传承,那么中华文化的传承便无忧“短节”,文化复兴亦可计日以待。
另一方面,从家庭成员的心理也可看见,程家传家宝的人文价值。转型社会发展迅猛,新式生活方式将原有观念进行“破坏式重创”,“文化焦虑”在这一时期显得格外突出。于是有了“淘宝剁手族”、“稻米”这些人为了缓解“身份焦虑”而加入的团体组织。但是,众生却为何偏偏忘却了家庭这一团体?没有在家庭找到文化归属感?这些现象恐是由于许多家庭缺少如程家般可以让家庭成员依靠的“文化支柱”。如若每个家庭都有一套体现为人处世之有人文价值的祖训,那么众生的心理焦虑便可大为缓解,不易出现高速发展社会造成的“文化脱节”问题。如此看来,小程家的“传家宝”具备这一功能。而小张家的、小杜家的不免相形见微绌了,毕竟其仍停留于物质层面,纵使能提炼出一些观念,亦不如程家的“忠厚”、“诗书”更为纯粹、精辟、成熟。
家家之宝均有闪光之处,然虑及其中的内涵韵味,思及其宏观价值,余偏崇体现人文价值的程氏传家宝“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
第五篇:“忽略”为话题作文导写及
阅读材料,按要求作文
如筛子滤走细物,在青春的道路上纵马扬鞭,你总会忽略掉什么。你忽略的,可能是每天家常便饭中那一缕温馨;你忽略的,也可能是青青校园中那一声教诲„„
请以“忽略”为话题,联系生活实际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忽略的关怀
在泥泞的操场上“疯狂地奋战”了一个多小时,雪白的球服和球鞋上溅满了泥水。当我拖着疲惫的身子跨进家门的时候,脑子里只有一个念头:舒舒服服地洗个热水澡。幸福的是,了解我的母亲早已准备好了热水。晚上,我坐在写字台前做作业,哗哗的水声传到我耳里,久久未停。这么脏的衣服,妈妈洗起来一定很累吧。
于是,我起身走进厨房:“妈妈,我的衣服太脏了,明天再洗吧。” 妈妈转过头来,我看见她头上渗着汗珠。
“你呀,玩的时候要注意安全,另外我倒不反对你。”说完她活动了一下周身,又转过身去搓起衣服。我默默地走回房间,继续做起作业。
夜深了,我钻进被窝,熄了灯。这时,房门被轻轻推开„„是爸爸工作回来了。一会儿,一只粗糙的大手将我肩头的被子塞紧。黑暗中,我依稀看见爸爸的背影向阳台移去,小心地把一扇扇窗子关上,然后无声地走出了我的房间。
窗外,淅淅沥沥地下着春雨。我想,有许多嫩绿的小苗正贪婪地吮吸着甘露,沐浴着春雨的滋润。躺在床上的我同样有这样一种感觉,一种春天般温暖的感觉。我感受到父母对我的关怀,在我生活的日子里,不是天天都在沐浴这样的关怀里吗?我怎么一直以来都未曾注意到这些关怀呢?
我记起了许多这样的关怀,不仅有父母的,还有老师的,朋友的,同学的,甚至不相识的陌生人的。虽然那么细微,细微到很容易像数学上的四舍五入一样被忽略。在以前,我一直以为自己是渺小的,自己的存在很少有人关心被人重视。
我忽然意识到,原来别人给予我的关怀都存在于不经意间,于是轻易地被自己忽略了,就像一滴滴的水珠的被忽略,却没有看见水滴汇成的是一汪大洋。
我终于懂得:不是自己被别人忽略,而是我把关心我的人忽略了。有时候,妈妈让我在晚风吹过时披一件外套,我不是在心底嫌她罗嗦吗?想着,想着,我在淅淅沥沥的催眠曲中睡着了。
寻找被忽略的美好
多少次你穿行在通衢大道,关注的目光紧紧盯在名利之上;多少次你精心算计着一己得失,幻想着一朝得势。匆忙中,你就这样迷失了自己。多少次你从小路走过,悄无声息,身边的美景啊,就这样被你忽视,直到有一天,身心疲惫的你猛然醒悟,美好不容忽略!
寻找被忽略的美好,你才会发现人生如此多彩,生活如此快乐!
睿智明达,才能看清外物。一代清官郑板桥与荣辱不惊的戒空大师在江南小镇漫步。郑板桥忽转身问戒空大师:“大师,此时正是繁花吐香之时,众鸟皆鸣,可我乃不得其声,为何?”戒空大师面带愠色,只见他从怀里摸出一枚铜钱抛于地上,“叭”一声清脆,贯入人耳。许多人驻足而视。大师捡起铜钱,擦擦塞进了怀里。
郑板桥大悟:原来自己像众人一样,只关注孔方兄或世俗的东西,而忽略了美好的自然。
是啊,人生尽管有许多事不尽如人意,可是大千世界的美好岂能忽略!看,晴川沙洲,茂树芳草!听,溪水淙淙,鸟语虫鸣!嗅,花香人间,荡溢幽径!
多么令人叹为观止的自然风景,有的人却忽略了,遗憾啊!人们的心灵之窗往往因为一味地关注某种事情而慢慢地关闭了,直到有人帮他打开,才猛地发现被自己忽略的窗外世界是那样的美好。
寻找被忽略的世界,你会发现生命从此会改变,美好从此与你相伴!
听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位身患绝症的老妇人心灰意冷,只是怀念逝去的儿子,每天都送一束昂贵的鲜花到儿子的墓地,风雨无阻。
守墓园的小伙子这天又看到了那个神情木然、步履蹒跚的老人。
他走上前对老人说:“太太,您每天都送来一束花,而这里偏僻荒凉,再漂亮的花也无人欣赏。与其关注一个已经逝去的人,还不如将这些花送给福利院,那里有许多更需要花的孩子。”老人听了小伙子的话,愣在那里,过了好一会儿才慢慢地离开。
第二天,老人没有来送花。
一年后,一个精神焕发的老人来到墓园,找到那个小伙子,感激地对他说:“小伙子,谢谢你。还记得那个一年前给死者送花的人吗? 那个人就是我。听了你的话,第二天我就去了福利院,在那里我看到了久违的笑脸,也看到了生命的阳光。医生说我能活到今天,正是因为这神奇的精神疗法。小伙子,你说得对,那时我只关注逝去的人和一些阴暗的事情,是你让我把自己忽略的美好又找了回来。”
是啊,人生几何,为什么不让自己过得快乐呢?为什么要忽略那些生活的美好呢?亲爱的朋友,如果你感到忧伤,请别抱怨生活,试试看,寻找被自己忽略的美好,你会发现,人生原来如此美丽!
[成功之道]
此文立意新颖,从“寻找被忽略的美好”这一角度切入,说明在生活中,我们忽略了许多美好的东西。这一立意比单纯谈论该关注什么,该忽略什么更深刻。文章紧紧围绕这一主题展开,通过两个小故事分层对主题进行了有力的论证。两个故事很有启发性,前一个禅意很浓,后一个通俗易懂,两个事例紧密结合,将道理阐述得清清楚楚。构思角度三
“蒙太奇”是电影用语,有剪辑和组合的意思。它是电影导演的重要表现手法之一,为表现影片的主题思想,把许多镜头组织起来,使其构成一部前后连贯、首尾完整的影片。在写作中也常运用这种方法,使文章意境深远,引人联想、思考。写这种形式的作文,一定要注意不同镜头画面之间的联系,画面的描写也要突出景物、人物、故事的配合。
当时只道是寻常
生活中往往如此,许多盈手可握的幸福常被我们轻轻地忽略。时间奔放在青春的道路上,有一天,当你审视眼前的生活,你才发现,彼时的幸福是那样切近地存在过!你欲回头去找,却已寻不着来时的路。“回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是啊,当时只道是寻常!
下了晚自习,沿着昏暗的路灯下的小路,独自走回寝室。打开寝室的门,点了灯。冷色调的日光灯的灯光弥漫在冷清的空气里,丝毫没有家的味道。没有洗脚便匆匆上床。熄了灯,便开始不由自主地想家,想爸、妈,想我床头陪伴了我十二年的布袋熊。“睡前要记得洗脚啊”,“睡前不要吃东西,这对消化不好”„„多么怀恋在家的时候的妈妈那一声声彼时令我厌烦的唠叨。那时的我,总是以一声短促而不屑的关房门声来应答妈妈给予我的平凡的温暖。而现在,在漆黑的床头,睁着眼晴搜寻彼时被我忽略的家的温暖,嘴中漫无目的地嚼着口香糖,以此舒缓内心的落寞感。多想能再听一声妈妈的唠叨啊!在浸透遗憾的回忆里,一个人悄悄入了梦乡„„
一个人,面对着寂寞的砚台,努力地将墨研开,然后用笔在纸上挥洒。每每此刻,恩师严慈兼备的面容总会在脑海中浮现。想起初入师门时的我,顽皮好动,经常在老师的书法课上捣乱,惹老师生气。想起老师每一次对我的严厉的批评,以及在批评之后奉赠的慈父般心疼的安慰。记得有一次因为犯错而被老师罚站,因为被罚站而赌气一个星期不去上课。记得老师曾在别人面前说我需要的是缰绳而非囚笼。我感谢老师对我的因材施教,我惭愧当时因年幼而误解老师恨铁不成钢的用心。也许老师已然忘却了十年前那个淘气男孩的淘气模样——那可能是出于为人师表者的宽容吧。而对于我却是终生难忘的。我后悔当初的幼稚,后悔被我忽略的那一句句温厚如父的教诲,后悔自己只有在失去以后才懂得珍惜!
时光太瘦,指缝太宽,在青春的道路上纵马扬鞭,我们因任性而忽略了那一道道温情的风景。许多幸福都掩藏在最朴实无华的言语中,只是,我们太年轻,还不懂得珍惜,那是为了青春而付出的难以弥补的代价!
当时只道是寻常。【点评】
这篇考场作文受制于材料也受惠于材料。作者是位对书法、诗词有较深濡染的高三学生,读了材料,马上想到纳兰容若的名句“当时只道是寻常”,由材料牵引的关于母爱、师恩的回忆在瞬间堆上心头。提笔作文,自然情真意切。在选材(材料中若有更多的母亲、老师关爱自己的细节行动,则更上层次)、过渡方面再下点功夫,这篇作文不失为上乘之作。
梦回“七里香”
当你的目光紧紧盯住前方的海市蜃楼时,你可想起是谁在身后默默地注视着你?
——题记
村子里,一座门前栽满七里香的房子,细雨霏霏的夜晚。
一盏昏黄的灯。时间默然前行。一位年过六旬的老人慢慢踱到门前,深情地望着花香弥漫着的那个背影,昏黄的灯光把那人的影子拉得好长好长,影子把七里香映得起起伏伏。影子站住了,她回头也用同样深情的目光望着在门槛上驻足的娘。在风里,老人看着女儿匆匆的步伐;在风里,她望着娘依稀的白发„„
“走吧,走吧!别误了车——”老人对她摆摆手,身后的七里香在风中摇曳,走吧„„走吧„„
老人转身抹去脸上的泪,心里紧紧地揪了一下──女儿啊,你有志气不愿待在这穷地方俺理解,俺不能总紧紧地扯着你,你也不小了,早晚都要走。孩儿啊,在外不比在家,跟外面人打交道要多个心眼儿──要不行,就回来,娘等着„„
她走了,目光盯紧了远方,身后只留下一声鸟啼,一番夜雨,一阵东风„„ 车站,一辆将要启动的客车上,天空微显淡蓝的暗。
她紧挨窗户坐着,眼睛像一湾深邃的湖水,静静地看着窗外,但目光又分明充满着眷恋和感伤。她从口袋里小心翼翼地掏出手绢,打开——泪水洒在七里香白色的花瓣上,泡出了浓郁的香„„
娘,我走了,带着咱家的七里香!娘,我也舍不得您,22年了,22年我们相守在一起„„娘,可我想飞,想飞得高远,我不能就这么在小小的村落生活一辈子,我要追寻„„
城市,一座豪华的公寓内,破晓的黎明
她从七里香的馨香中醒来,从回家的梦里醒来,背负着幸福,却追寻着痛苦,眼光开始迷离,思绪开始飘飞,多少年了,没有回到娘亲的身边?多少年了,忽略了那份真纯的亲情?春去秋来,梅凋鹤老,沧桑的数年奔波之中,黯淡了往日的岁月,流逝了昔日的光华。猛然间,一束光线射进久闭的心房:怎能不,怎能不思念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怎能不,怎能不思念水云乡,秋院落,小池塘?那里的一坊一碑,一砖一石都寄着她无尽的思念„„
窗外灯火阑珊„„
村子里,一座门前长满七里香的房子,放晴的天空。桃灼灼,柳依依,香满园。
她在七里香花间依偎在娘的身边„„ [成功之道]
文章采用蒙太奇的手法,精心设计了4个画面,通过“她”从走出家乡,离开母亲到回到故乡,回到母亲身边的描写表达了这样一个主题:当我们过于关注外部世界的时候,往往忽视了最值得关注的东西──亲情。文章4个画面都写得非常漂亮,精心的景物描写创造出美妙的意境,情感的细腻表达使文章蕴涵着动人的魅力。文章充分地体现出情感美、语言美、画面美。
【链接二】
【开头两例】飞蛾的眼中只有那炽热的光明,虽然忽略了自己的生命,却留下了舍身扑火的壮举。蚕虫的眼中只有那重生的希望,虽然忽略了束缚的痛苦,却留下了化茧成蝶的美丽。雏鹰的眼中只有那展翼的成功,虽然忽略了风雨的冲击,却留下了振翅长空的豪情。
白莲关注优雅的洁白,忽略污泥的沾染,才能于水波之中悠然挺立。雄鹰关注潇洒的翱翔,忽略枝头的舒适,才能于苍穹之上自由盘旋。凤凰关注重生的灿烂,忽略欲火的痛苦,才能于烈火之中傲然重生。
【链接三】 请你停一停
一样的教室,一样的走廊,一样的阶梯,一样的经过无数次的那个转角······每天,我们奔走在再熟悉不过的道路上,日复一日。生活就这样,重叠,再重叠,叠出一个个轮廓相似的复影。那么,请你慢一点,再慢一点,停下来好好看一看,它们真的相似得无趣吗?还是只因为你走得太急,忽略了?
你忽略的,也许只是天上的一朵云。你看,它多么柔软,像极了一个轻盈而温暖的梦。它悄悄变幻着,叫你猜不透形状。待你稍不留神,再看时,它已成了一颗大大的爱心,把天空都变得甜蜜。
你忽略的,也许只是一颗芭蕉树。它日夜地站在那里,散落着大大的手掌。可只消你一抬头,便能看见那藏在手心间,青绿青绿的小小果实,让人猜测它的真假,是否可以食用之类。顿时你会觉得,一颗傻傻的大树,也有它的俏皮可爱。
你忽略的,也许只是草丛间一株细小的蒲公英。洁白、蓬松,那么小巧,却显得顽强而细致。它总会逗得你鼓一大口气吹散它。虽然会只剩下光秃秃的茎秆,可望着那在空气中飘散的小小种子,你会幻想,在不久的日子里,这里会有更多更多的小小生命,暗自开放。
其实,你忽略的并不多。你忽略的,只是一些生命中细小而美好的事物。而恰恰是这些细小的美丽,才使你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充满乐趣。所以,请慢下你的脚步,停一停吧,你会发现,你曾经的那些忽略,是多么值得珍惜。【链接四】 品读忽略
许多人总是会忽略。忽略是什么呢?忽略春日中漫天的杨絮轻舞飞扬,忽略夏天中遍地的蛙鸣所歌唱的梦想,忽略秋天中那一畦畦麦田中承载的金黄,忽略冬日中那遍山满地银装素裹的辉煌。“世间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的眼晴”,这是一句谁都会说的话,可是总会有人忽略。
许多人总是不会忽略。不会忽略什么呢?不会忽略别人曾经伤害过自己,不会忽略别人曾羞辱过自己,不会忽略自己曾有恩于别人,不会忽略那虚无的繁华和名利。这些东西就像是水泥所做成的枷锁,一日不忘便一日硬似一日地禁锢一个人的内心,可有人宁可窒息而死,也总是不会忽略。
人总有自己的私心。许多人总是想尽一切努力去得到他不想忽略的,于是在得到这种东西时,他才体味到这一路上自己忽略了多少美景。许多人总是为面子而活,将头抬高到135度来彰显自己的骄傲,可他们不明白自己除了感到天空下自己的渺小之外,其他的什么也看不到。
作为一个生活中的智者,我们应该忽略该忽略的,记住该记住的。
当你忽略了财富时,你的不能忽略的人性才会复苏。辛德勒本是一个被财富蒙蔽了双眼的纳粹分子,但他有一天开始找回他不能忽略的人性,他便忽略了财富,成了那群犹太人眼中的救世主。
当你忽略了功劳时,不能忽略的荣誉才会翩然而至。信陵君窃得虎符解了赵国之围后有些沾沾自喜,门客唐雎告诉他记住该记住的,忘记该忘记的。他猛然醒悟,继续以谦虚的态度对待别人,赢得了世人的尊敬。
当你忽略了目标之外的一切虚无时,不能忽略的成功就离你不远了。牛顿经常为了搞研究而忘记吃饭,忘记穿好衣服,甚至在与女友约会时也会忽略对方的存在而自顾自地陷入沉思之中。但他却不会忽略科学伸给他的任何一支引渡棒,一个苹果也能引发物理世界的轰动。
忽略可以是一种爱护,也可以是一种伤害,可以是一种策略,也可以是一种过错„„关键看一颗心能不能分清什么可以忽略,什么不能忽略。心小了,小事也大了;心大了,大事都小了。看淡世间沧桑,内心洁然自净,作为一个生活中的智者,我们应该记住该记住的,忽略该忽略的,天地便无限宽广。